CN117529185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29185A
CN117529185A CN202311721842.1A CN202311721842A CN117529185A CN 117529185 A CN117529185 A CN 117529185A CN 202311721842 A CN202311721842 A CN 202311721842A CN 117529185 A CN117529185 A CN 1175291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unit
equal
wavelength lambd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218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2184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291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29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291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2Cath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第一发光层发出第一波长λ1的光,第二发光层发出第二波长λ2的光,第一波长λ1大于第二波长λ2。第一覆盖单元在基底层的正投影与第一发光层在基底层上的正投影重叠。第二覆盖单元在基底层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发光层在基底层上的正投影重叠。第一覆盖单元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二覆盖单元的至少部分的厚度。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imtting Diode,OLED)显示具有广视角、高对比度以及响应快速等优点。然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在显示高亮画面时,存在功耗较高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以降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显示时的功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降低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时的功耗。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层、发光器件层、薄膜封装层以及覆盖层。发光器件层设置于所述基底层上且包括透明阳极层、发光层以及阴极层。所述发光层设置于所述透明阳极层与所述阴极层之间。所述透明阳极层位于所述发光层靠近所述基底层的一侧。所述透明阳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透明阳极和第二透明阳极。所述发光层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阳极上的第一发光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阳极上的第二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层发出第一波长λ1的光,所述第二发光层发出第二波长λ2的光,所述第一波长λ1大于所述第二波长λ2。薄膜封装层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层远离所述基底层的一侧。覆盖层设置于所述阴极层与所述薄膜封装层之间。所述覆盖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阴极层的折射率。所述覆盖层包括第一覆盖单元和第二覆盖单元。所述第一覆盖单元在所述基底层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发光层在基底层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第二覆盖单元在所述基底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发光层在所述基底层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第一覆盖单元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覆盖单元的至少部分的厚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覆盖层的折射率大于阴极层的折射率,有利于提高发光层发出的光从阴极层入射至覆盖层的出光率。并且,第一发光层发出第一波长λ1的光,第二发光层发出第二波长λ2的光,第一波长λ1大于第二波长λ2。第一覆盖单元在基底层的正投影与第一发光层在基底层上的正投影重叠。第二覆盖单元在基底层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发光层在基底层上的正投影重叠。第一覆盖单元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二覆盖单元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如此设置,针对波长更大的第一波长λ1,设置有更厚的第一覆盖单元。针对波长更小的第二波长λ2,设置有更薄的第二覆盖单元。对于不同波长的光对覆盖层的厚度的进行差异化设计。包括第一覆盖单元的微腔结构的微腔长度与第一波长λ1匹配,且包括第二覆盖单元的微腔结构的微腔长度与第二波长λ2匹配,有利于进一步地同时提高第一波长的光和第二波长的光的出光率。显示面板在显示亮画面时的电流减小,从而降低显示装置显示亮画面时的功耗,并减少热量从而改善发热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滤光层的第一色阻单元、第二色阻单元以及第三色阻单元对不同波长的光的透过率的光谱测试结果;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显示面板;200,显示装置;
11,基底层;121,驱动电路层;122,像素定义层;122a,像素开口;
13,发光器件层;131,阳极层;1311,第一阳极;1312,第二阳极;1313,第三阳极;1314,第一透明阳极层;1315,反射阳极层;1316,第二透明阳极层;1317第一透明阳极;1318,第二透明阳极;1319,第三透明阳极;132,发光层;1321,第一发光层;1322,第二发光层;1323,第三发光层;133,阴极层;134,空穴传输层;136,电子传输层;137,电子注入层;
135,调光层;1351,第一调光单元;1352,第二调光单元;1353,第三调光单元;
14,覆盖层;141,第一覆盖单元;1411,第一中间部分;1412,第一边缘部分;142,第二覆盖单元;1421,第二中间部分;1422,第二边缘部分;143,第三覆盖单元;1431,第三中间部分;1432,第三边缘部分;
15,薄膜封装层;16,保护层;17,触控层;
18,滤光层;181,黑色矩阵;181a,开口;182,第一色阻单元;183,第三色阻单元;184,第二色阻单元;
19,平坦层;201,第一微腔结构;202,第二微腔结构;203,第三微腔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所示,其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100包括基底层11、发光器件层13、薄膜封装层15以及覆盖层14。
基底层11可以为柔性基底,也可以为玻璃基板等硬质基底。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基底层11为柔性基底。如此,显示面板可以实现弯折。
发光器件层13设置于基底层11上。发光器件层13包括阳极层131、发光层132以及阴极层133。发光层132设置于阳极层131与阴极层133之间。阳极层131位于发光层132靠近基底层11的一侧。
请参照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阳极层131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阳极1311、第二阳极1312以及第三阳极1313。阳极层131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透明阳极层1314、反射阳极层1315以及第二透明阳极层1316。第二透明阳极层1316位于反射阳极层1315背离基底层11的一侧,即第二透明阳极层1316为顶部透明阳极层。第二透明阳极层1316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透明阳极1317、第二透明阳极1318以及第三透明阳极1319。第一阳极1311包括第一透明阳极1317。第二阳极1312包括第二透明阳极1318。第三阳极1313包括第三透明阳极1319。反射阳极层1315还包括第一阳极1311、第二阳极1312以及第三阳极1313的三个反射阳极。第一透明阳极层1314为底部透明阳极层,第一透明阳极层1314还包括第一阳极1311、第二阳极1312以及第三阳极1313的三个透明阳极。
第一透明阳极层1314和第二透明阳极层1316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纳米且小于或等于100纳米。可选地,第一透明阳极层1314和第二透明阳极层1316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0纳米且小于或等于80纳米。可选地,第一透明阳极层1314和第二透明阳极层1316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纳米且小于或等于60纳米。第一透明阳极层1314和第二透明阳极层1316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以及氧化铟锌中的至少一种。反射阳极层1315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金属包括但不限于银。
如图1和图2所示,发光层13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发光层1321、第二发光层1322以及第三发光层1323。第一发光层1321设置于第一阳极1311的第一透明阳极1317上。第二发光层1322设置于第二阳极1312的第二透明阳极1318上。第三发光层1323设置于第三阳极1313的第三透明阳极1319上。第一发光层1321发出第一波长λ1的光。第二发光层1322发出第二波长λ2的光。第三发光层1323发出第三波长λ3的光。
第一波长λ1的光、第二波长λ2的光以及第三波长λ3的光分别为红光、绿光以及蓝光中的一者。如此,显示面板可以发出白光。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波长λ1的光、第二波长λ2的光以及第三波长λ3的光中的一者也可以为黄光,或者,第一波长λ1的光、第二波长λ2的光以及第三波长λ3的光中的一者可以同时包括红光和绿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波长λ1的光可以为红光和绿光中的一者,第三波长λ3的光可以为红光和绿光中的另一者,第二波长λ2的光为蓝光。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波长λ1的光也可以为蓝光,第二波长λ2的光和第三波长λ3的光中的一者可以为红光,第二波长λ2的光和第三波长λ3的光中的另一者为绿光。
为了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在本申请中,第一波长λ1大于第二波长λ2且第三波长λ3大于第二波长λ2,第一波长λ1的光为红光,第二波长λ2的光为蓝光且第三波长λ3的光为绿光。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第一波长λ1的光为绿光,第三波长λ3的光为红光,第二波长λ2的光为蓝光。
阴极层133可以为整面的,阴极层133覆盖第一发光层1321、第二发光层1322以及第三发光层1323。阴极层133也可以是图案化导电层。阴极层133可以是透光的或者半透光的。阴极层133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纳米且小于或等于100纳米。阴极层133的材料可以包括透明导电材料以及金属中的至少一种。阴极层133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4且小于或等于1.6。举例而言,阴极层133包括镁银合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器件层13还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以及电子阻挡层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器件层13还可以包括电子传输层以及电子注入层中的至少一者。
举例而言,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发光器件层13还可以包括空穴传输层134、电子传输层136、电子注入层137以及调光层135,但不限于此。空穴传输层134、电子传输层136、电子注入层137以及调光层135的材料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材料,此处不详述。
空穴传输层134、电子传输层136、电子注入层137为共用膜层。空穴传输层134位于第二透明阳极层1316与发光层132之间,且位于第一透明阳极1317、第二透明阳极1318以及第三透明阳极1319上。电子传输层136位于发光层132与阴极层133之间,且位于第一发光层1321、第二发光层1322以及第三发光层1323上。电子注入层137位于电子传输层136与阴极层133之间。
调光层135用于调节显示面板100发出的光的色坐标。调光层135位于空穴传输层134与发光层132之间。调光层135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调光单元1351、第二调光单元1352以及第三调光单元1353。调光层135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埃且小于或等于20埃。
第一调光单元1351位于第一发光层1321与空穴传输层134之间,且第一调光单元1351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发光层1321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重叠。第二调光单元1352位于第二发光层1322与空穴传输层134之间,第二调光单元1352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发光层1322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重叠。第三调光单元1353位于第三发光层1323与空穴传输层134之间,第三调光单元1353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与第三发光层1323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波长λ1大于第三波长λ3且第三波长λ3大于第二波长λ2的情况下,第一调光单元1351的厚度大于第三调光单元1353的厚度,第三调光单元1353的厚度大于第二调光单元1352的厚度。如此,调光层135用于调节第一波长λ1、第二波长λ2以及第三波长λ3的光的色坐标的同时,不同厚度的调光单元还用于形成不同的腔体长度,与不同波长的光之间进行匹配。提高第一波长λ1、第二波长λ2以及第三波长λ3的光从发光器件层13出射的透过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厚度是在基底层指向发光器件层的方向上的尺寸。
薄膜封装层15位于发光器件层13远离基底层11的一侧。薄膜封装层15起到隔离水汽和氧气的作用,降低水汽和氧气入侵至发光器件层13的风险。薄膜封装层15包括第一无机绝缘层、有机绝缘层以及第二无机绝缘层。有机绝缘层设置于第一无机绝缘层与第二无机绝缘层之间。第一无机绝缘层和第二无机绝缘层的材料包括氮化硅、氧化硅以及氮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有机层的材料包括聚丙烯酸酯以及聚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覆盖层14(Capping Layer,CPL)设置于阴极层133与薄膜封装层15之间,且与阴极层133接触。覆盖层14的折射率大于阴极层133的折射率。发光器件层13发出的可见光从阴极层133入射至覆盖层14时,由于覆盖层14的折射率更大,可见光从光疏介质向光密介质入射。更多的可见光入射至覆盖层14中,有利于提高发光器件层13发出的光的出光效率。因此,覆盖层14用于提高发光器件层13的出光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覆盖层14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纳米且小于或等于100纳米。因此,覆盖层14的厚度不仅较厚,覆盖层14的厚度的可调节范围也较宽。
在一些实施例中,覆盖层14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6且小于或等于1.9。可选地,覆盖层14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65且小于或等于1.85。可选地,覆盖层14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7且小于或等于1.8。
在一些实施例中,覆盖层14可以包括高折射率的有机材料。高折射率的有机材料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常用的空穴传输型材料和电子传输型材料。覆盖层14也可以包括无机材料。举例而言,覆盖层14可以包括三(8-羟基喹啉)铝(简称为Alq3),或者,或者,覆盖层14也可以包括ZnSe。
覆盖层14包括第一覆盖单元141、第二覆盖单元142以及第三覆盖单元14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覆盖单元141、第二覆盖单元142以及第三覆盖单元143中至少相邻两者可以相邻且间隔设置。如此设置,以降低串色的风险。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覆盖单元141、第二覆盖单元142以及第三覆盖单元143中任意两者之间间隔设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覆盖单元141、第二覆盖单元142以及第三覆盖单元143中的至少相邻两者之间可以相邻且相互接触。如此设置,以降低覆盖层14的制造难度。
第一覆盖单元141在基底层11的正投影与第一发光层1321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重叠,即第一覆盖单元141对应第一发光层1321设置。如此设置,以提高第一波长λ1的光的出光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层1321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覆盖单元141在基底层11的正投影内。如此设置,第一发光层1321发出的光可以更多地穿过第一覆盖单元141,进而提高第一波长λ1的光的出光率。
第二覆盖单元142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发光层1322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重叠,即第二覆盖单元142对应第二发光层1322设置。如此设置,以提高第二波长λ2的光的出光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发光层1322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覆盖单元142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内。如此设置,第二发光层1322发出的光可以更多地穿过第二覆盖单元142,进而提高第二波长λ2的光的出光率。
第三覆盖单元143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与第三发光层1323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重叠,即第三覆盖单元143对应第三发光层1323设置。如此设置,以提高第三波长λ3的光的出光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发光层1323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三覆盖单元143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内。如此设置,第三发光层1323发出的光可以更多地穿过第三覆盖单元143,以提高第三波长λ3的光的出光率。
如图2所示,由于第一发光层1321发出的光会向反射阳极层1315出射,向反射阳极层1315出射的第一波长λ1的光会被反射阳极层1315反射,进而经过第一透明阳极1317,再经过其他膜层而射出。因此,第一发光层1321发出的光会经过第一透明阳极1317、位于第一透明阳极1317与阴极层133之间的膜层、阴极层133以及第一覆盖单元141。第一透明阳极1317、阴极层133、位于第一透明阳极1317与阴极层133之间的膜层以及第一覆盖单元141构成第一微腔结构201。第一微腔结构201的微腔长度等于第一透明阳极1317的厚度A1、阴极层133的厚度C、位于第一透明阳极1317与阴极层133之间的膜层的厚度的加和B1以及第一覆盖单元141的厚度d1的加和。
同理,第二发光层1322发出第二波长λ2的光会穿过第二透明阳极1318、阴极层133、位于第二透明阳极1318与阴极层133之间的膜层以及第二覆盖单元142。第二透明阳极1318、阴极层133、位于第二透明阳极1318与阴极层133之间的膜层以及第二覆盖单元142构成第二微腔结构202。第二微腔结构202的微腔长度等于第二透明阳极1318的厚度A2、阴极层133的厚度C、位于第二透明阳极1318与阴极层133之间的膜层的厚度的加和B2(图2中厚度B21与厚度B22的加和)以及第二覆盖单元142的厚度d2的加和。
第三发光层1323发出第三波长λ3的光会穿过第三透明阳极1319、阴极层133、位于第三透明阳极1319与阴极层133之间的膜层以及第三覆盖单元143。第三透明阳极1319、阴极层133、位于第三透明阳极1319与阴极层133之间的膜层以及第三覆盖单元143构成第三微腔结构203。第三微腔结构203的微腔长度等于第三透明阳极1319的厚度A3、阴极层133的厚度C、位于第三透明阳极1319与阴极层133之间的膜层的厚度的加和B3(图2中厚度B31与厚度B32的加和)以及第三覆盖单元143的厚度d3的加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明阳极1317的厚度A1、第二透明阳极1318的厚度A2以及第三透明阳极1319的厚度A3可以相等。如此设置,第一透明阳极1317、第二透明阳极1318以及第三透明阳极1319可以在同一个制程中制备得到,简化第二透明阳极层1316的制造工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明阳极1317的厚度A1、第三透明阳极1319的厚度A3以及第二透明阳极1318的厚度A2的厚度可以依次递减,有利于第一微腔结构201的微腔长度、第三微腔结构203的微腔长度以及第二微腔结构202的微腔长度依次递减,提高第一波长λ1的光、第三波长λ3的光以及第二波长λ2的光的出光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第一透明阳极1317与阴极层133之间的膜层的厚度的加和B1、位于第三透明阳极1319与阴极层133之间的膜层的厚度的加和B3以及位于第二透明阳极1318与阴极层133之间的膜层的厚度的加和B2可以依次减小。如此设置,有利于第一微腔结构201的微腔长度、第三微腔结构203的微腔长度以及第二微腔结构202的微腔长度依次递减,提高第一波长λ1的光、第三波长λ3的光以及第二波长λ2的光的出光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共用膜层,例如上述空穴传输层134、电子传输层136、电子注入层137等基本具有均一的厚度。因此,B1、B2以及B3是否相同,主要取决于不共用的膜层,例如发光层132和调光层135等。
在本申请中,第一覆盖单元141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二覆盖单元142的至少部分的厚度。第三覆盖单元143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二覆盖单元142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如此,针对第一发光层1321发出的波长更大的第一波长λ1的光,设置有更厚的第一覆盖单元141。针对第二发光层1322发出的波长更短的第二波长λ2的光,设置有更薄的第二覆盖单元142。针对第三发光层1323发出的第三波长λ3的光,设置有更厚的第三覆盖单元143。因此,针对第一波长λ1、第三波长λ3以及第二波长λ2依次减小,使得第一覆盖单元141的厚度、第三覆盖单元143的厚度以及第二覆盖单元142厚度依次减小,有利于第一微腔结构201的微腔长度、第三微腔结构203的微腔长度以及第二微腔结构202的微腔长度依次递减,进一步地提高第一波长λ1的光、第三波长λ3的光以及第二波长λ2的光的出光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波长λ1大于第三波长λ3的情况下,第一覆盖单元141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三覆盖单元143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在第一波长λ1小于第三波长λ3的情况下,第一覆盖单元141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小于第三覆盖单元143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因此,根据第一波长λ1与第三波长λ3之间的相对大小,对应设置第三覆盖单元143的厚度和第一覆盖单元141的厚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覆盖单元141包括第一中间部分1411和第一边缘部分1412,第一边缘部分1412围绕第一中间部分1411设置。第一发光层1321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中间部分1411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内。第一中间部分1411的厚度大于第一边缘部分1412的厚度。上述第一覆盖单元141的厚度d1为第一中间部分1411的厚度,也是第一覆盖单元141的最大厚度。
第二覆盖单元142包括第二中间部分1421和第二边缘部分1422,第二边缘部分1422围绕第二中间部分1421设置。第二发光层1322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中间部分1421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内。第二中间部分1421的厚度大于第二边缘部分1422的厚度。第二中间部分1421的厚度小于第一中间部分1411的厚度。第二边缘部分1422的厚度小于第一边缘部分1412的厚度。上述第二覆盖单元142的厚度d2等于第二中间部分1421的厚度,也是第二覆盖单元142的最大厚度。
第三覆盖单元143包括第三中间部分1431和第三边缘部分1432,第三边缘部分1432围绕第三中间部分1431设置。第三发光层1323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三中间部分1431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内。第三中间部分1431的厚度大于第三边缘部分1432的厚度。第三中间部分1431的厚度大于第二中间部分1421的厚度且小于第一中间部分1411的厚度。第三边缘部分1432的厚度大于第二边缘部分1422的厚度且小于第一边缘部分1412。上述第三覆盖单元143的厚度d3等于第三中间部分1431的厚度,也是第三覆盖单元143的最大厚度。
对于不同厚度的第一覆盖单元141、第二覆盖单元142以及第三覆盖单元143,可以分别采用三个不同的精细掩模板(Fine Metal Mask,FMM)制备三者。在采用精细掩模板作为掩模形成第一覆盖单元141、第二覆盖单元142以及第三覆盖单元143的过程中,由于阴影(shadow)效应的影响,会分别形成厚度较薄的第一边缘部分1412、第二边缘部分1422以及第三边缘部分1432,如图1所示。换言之,第一边缘部分1412、第二边缘部分1422以及第三边缘部分1432是由于工艺的原因形成。
结合上述可知,在本申请中,对于不同波长的光,对覆盖层14的厚度的进行差异化设计,以形成不同的微腔长度。对于波长越大的光,覆盖层14的厚度越大,以形成更大的微腔长度。例如,对于波长较长的红光,第一覆盖单元141的厚度d1的厚度较厚。对于波长越小的光,覆盖层14的厚度越小,以形成更小的微腔长度。例如,对于波长较小的蓝光,第二覆盖单元142的厚度d2的厚度较薄。对于更大的微腔长度与相对较大的波长匹配,更短的微腔长度与相对较小的波长匹配,进而提高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的整体出光率。整体出光率越高,显示面板100在显示亮画面时的电流减小,从而降低显示装置200显示亮画面时的功耗,并减少热量从而改善发热问题。
具体而言,在第一波长λ1和第三波长λ3均大于第二波长λ2的情况下,第三覆盖单元143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和第一覆盖单元141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均大于第二覆盖单元142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对于第一波长λ1和第三波长λ3,较大的一者对应的覆盖单元的厚度更厚。如此,包括第一覆盖单元141的第一微腔结构201的微腔长度与第一波长λ1匹配,包括第二覆盖单元142的第二微腔结构202的微腔长度与第二波长λ2匹配,包括第三覆盖单元143的第三微腔结构203的微腔长度与第三波长λ3匹配。第一波长λ1的光、第二波长λ2的光以及第三波长λ3的出光率均被提升。显示面板的整体出光率提高,显示面板100在显示亮画面时的电流减小,从而降低显示装置200显示亮画面时的功耗,并减少热量从而改善发热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相关技术中,会对阳极层和阴极层之间的功能膜层的厚度进行差异化设计,以提高出光率。然而,由于阳极层和阴极层之间的一些功能膜层的厚度较薄,且存在其他固有功能,例如发光层的厚度较薄且用于发光,对这些功能膜层的厚度进行调节,可能会明显地影响发光器件层产生光的效率以及色度等,可能对显示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而在本申请中,由于覆盖层14位于发光器件层13的出光侧,覆盖层14的作用在于提高出光率,且覆盖层14的厚度的取值范围较大。为了提高不同波长的光的出光率,对覆盖层14的厚度进行差异化设计,在提高显示面板的整体出光率以降低功耗的同时,对显示面板100的光学性能的不利影响较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覆盖单元141的形状可以与第一发光层1321以及第一调光单元1351中至少一者的形状相同或相似。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覆盖单元141的形状、第一发光层1321的形状以及第一调光单元1351的形状相同或相似。如此设置,可以利用制造第一发光层1321和第一调光单元1351的掩模板制造第一覆盖单元141,可以节省制造显示面板的掩模板的数目,降低制造显示面板的成本。其中,上述形状是指平面形状,例如,第一覆盖单元141的形状为第一覆盖单元141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对应的形状,第一发光层1321以及第一调光单元1351等的形状也是指平面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覆盖单元142的形状可以与第二发光层1322以及第二调光单元1352中至少一者的形状相同或相似。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覆盖单元142的形状、第二发光层1322的形状以及第二调光单元1352的形状相同或相似。如此设置,可以利用制造第二发光层1322的形状以及第二调光单元1352的掩模板制造第二覆盖单元142,可以节省制造显示面板的掩模板的数目,降低制造显示面板的成本。其中,第二覆盖单元142的形状为第二覆盖单元142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对应的形状,第二发光层1322以及第二调光单元1352等的形状也是指平面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覆盖单元143的形状可以与第三发光层1323以及第三调光单元1353中至少一者的形状相同或相似。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三覆盖单元143的形状、第三发光层1323的形状以及第三调光单元1353的形状相同或相似。如此设置,可以利用制造第三发光层1323的形状以及第三调光单元1353的掩模板制造第三覆盖单元143,可以节省制造显示面板的掩模板的数目,降低制造显示面板的成本。其中,第三覆盖单元143的形状为第三覆盖单元143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对应的形状,第三发光层1323以及第三调光单元1353等的形状也是指平面形状。
在本申请中,形状相同是指完全相同,例如,第一覆盖单元141的形状和第一发光层1321的形状均为四边形。形状相似,是指两者形状趋于相同,形状相似可以适用于两个相同形状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工艺原因导致的微小差异的情况。例如,第一发光层1321的形状为正方形,第一覆盖单元141的形状为倒圆角的正方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波长λ1的光为红光的情况下,第一覆盖单元14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600埃且小于或等于700埃。可选地,第一覆盖单元14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620埃且小于或等于680埃。可选地,第一覆盖单元14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620埃且小于或等于650埃。如此设置,以保证第一覆盖单元141的厚度较厚以增大第一微腔结构201的微腔长度的同时,缩短第一覆盖单元141的制备时间并提高第一波长λ1的光穿过第一覆盖单元141的透过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波长λ2的光为蓝光的情况下,第二覆盖单元14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450埃且小于或等于530埃。可选地,第二覆盖单元14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460埃且小于或等于520埃。可选地,第二覆盖单元14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480埃且小于或等于510埃。如此设置,以保证第二覆盖单元142的厚度较薄以减小第二微腔结构202的微腔长度的同时,改善第二覆盖单元142的厚度太薄而导致其制造难度增大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波长λ3的光为绿光的情况下,第三覆盖单元143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40且小于或等于600埃。可选地,第三覆盖单元143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50且小于或等于590埃。可选地,第三覆盖单元143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60且小于或等于585埃。如此设置,以保证第三覆盖单元143的厚度适中以使得第三微腔结构203的微腔长度与第三波长λ3的光匹配的同时,降低第三覆盖单元143的制造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覆盖单元141、第二覆盖单元142以及第三覆盖单元143中任意两者的最大厚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20埃且小于或等于300埃。可选地,第一覆盖单元141、第二覆盖单元142以及第三覆盖单元143中任意两者的最大厚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30埃且小于或等于200埃。可选地,第一覆盖单元141、第二覆盖单元142以及第三覆盖单元143中任意两者的最大厚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40埃且小于或等于150埃。差值过小,第一微腔结构201的微腔长度、第二微腔结构202的微腔长度以及第三微腔结构203的微腔长度差异化的难度增大,不同覆盖单元的厚度控制难度增大。差值过大,会导致厚度较大覆盖单元的制造时间延长,厚度较薄的覆盖单元的制造难度较大,增加工艺制造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覆盖单元141与第三覆盖单元143的最大厚度的差值,小于第三覆盖单元143与第二覆盖单元142的最大厚度的差值。如此设置,第一覆盖单元141与第三覆盖单元143的厚度差异相对较小,第三覆盖单元143与第二覆盖单元142的厚度差异相对较大,以更好地提高蓝光的出光率。可选地,第一覆盖单元141与第三覆盖单元143的最大厚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30埃且小于或等于60埃;第三覆盖单元143与第二覆盖单元142的最大厚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60埃且小于或等于100埃。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覆盖单元141、第二覆盖单元142以及第三覆盖单元143包括相同的材料。如此设置,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和基本相同的工艺条件形成三者,通过控制三者的制备时间不同,以分别制备厚度不同的第一覆盖单元141、第二覆盖单元142以及第三覆盖单元143。简化覆盖层14的制备工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滤光层18。滤光层18位于薄膜封装层15远离发光器件层13的一侧。滤光层18包括黑色矩阵181以及颜色互相不同的第一色阻单元182、第二色阻单元183以及第三色阻单元184。
黑色矩阵181包括多个开口181a,第一色阻单元182、第二色阻单元183以及第三色阻单元184分别设置于多个开口181a中。多个开口181a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分别与第一发光层1321、第二发光层1322以及第三发光层1323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重叠。
第一色阻单元182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发光层1321以及第一覆盖单元141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重叠。第一色阻单元182的颜色与第一波长λ1的光的颜色相同。在第一波长λ1的光为红光的情况下,第一色阻单元182为红色色阻。
第二色阻单元183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发光层1322以及第二覆盖单元142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重叠。第二色阻单元183的颜色与第二波长λ2的光的颜色相同。在第二波长λ2的光为蓝光的情况下,第二色阻单元183为蓝色色阻。
第三色阻单元184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与第三发光层1323以及第三覆盖单元143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重叠。第三色阻单元184的颜色与第三波长λ3的光的颜色相同。在第三波长λ3的光为绿光的情况下,第三色阻单元184为绿色色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波长λ1包括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λa。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λa的光穿过第一色阻单元182的透过率为第一波长λ1的光穿过第一色阻单元182的最大透过率。第一覆盖单元141的厚度d1满足公式d1=0.5λam1-A1-B1-C。A1为上述第一透明阳极1317的厚度。B1为位于上述第一透明阳极1317与阴极层133之间的膜层的厚度之和。C为上述阴极层133的厚度,m1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如此,第一覆盖单元141的厚度d1与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λa相关。第一覆盖单元141的厚度d1的厚度设计,能提高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λa穿过第一微腔结构201的透过率,结合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λa的光穿过第一色阻单元182的透过率为第一波长λ1的光穿过第一色阻单元182的最大透过率。显示面板100发出的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λa的光的出光率被显著地提升。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λa的光的出光率提升,可以降低显示亮画面时的功耗,从而降低显示装置显示亮画面时的功耗,并减少热量从而改善发热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波长λ2包括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的光穿过第二色阻单元183的透过率为第二波长λ2的光穿过第二色阻单元183的最大透过率。第二覆盖单元142的厚度d2满足公式d2=0.5λbm2-A2-B2-C,A2为上述第二透明阳极1318的厚度。B2为上述位于第二透明阳极1318与阴极层133之间的膜层的厚度之和。m2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C为上述阴极层133的厚度。如此,第二覆盖单元142的厚度d2与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相关。第二覆盖单元142的厚度d2的设计,能提高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穿过第二微腔结构202的透过率,结合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的光穿过第二色阻单元183的透过率为第二波长λ2的光穿过第二色阻单元183的最大透过率。显示面板100发出的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的光的出光率被显著地提升。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的光的出光率提升,可以降低显示亮画面时的功耗,从而降低显示装置显示亮画面时的功耗,并减少热量从而改善发热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波长λ3包括第三最大透过率波长λc。第三最大透过率波长λc的光穿过第三色阻单元184的透过率为第三波长λ3的光穿过第三色阻单元184的最大透过率。第三覆盖单元143的厚度d3满足公式d3=0.5λcm3-A3-B3-C,A3为第三透明阳极1319的厚度。B3为位于第三透明阳极1319与阴极层133之间的膜层的厚度之和。m3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如此,第三覆盖单元143的厚度d3与第三最大透过率波长λc相关。第三覆盖单元143的厚度d3设计,能提高第三最大透过率波长λc的光穿过第三微腔结构203的透过率,结合第三最大透过率波长λc的光穿过第三色阻单元184的透过率为第三波长λ3的光穿过第三色阻单元184的最大透过率。显示面板100发出的第三最大透过率波长λc的光的出光率被显著地提升。第三最大透过率波长λc的光的出光率提升,可以降低显示亮画面时的功耗,从而降低显示装置显示亮画面时的功耗,并减少热量从而改善发热问题。
由此可知,在本申请中,根据穿过第一色阻单元182的最大透过率对应的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λa、穿过第二色阻单元183的最大透过率对应的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以及穿过第三色阻单元184的最大透过率对应的第三最大透过率波长λc,分别设置第一覆盖单元141、第二覆盖单元142以及第三覆盖单元143的厚度,以进一步地提高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λa、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以及第三最大透过率波长λc的穿透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m1、m2以及m3可以相同。举例而言,m1、m2以及m3均等于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m1、m2以及m3中的一者可以与其他两者不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m1、m2以及m3也可以彼此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m1、m2以及m3均小于或等于3。可选地,m1、m2以及m3均小于或等于2。如此,第一微腔结构201的微腔长度能更好地与组成第一微腔结构201的膜层的厚度匹配,第二微腔结构202的微腔长度L2能更好地与组成第二微腔结构202的膜层的厚度匹配,第三微腔结构203的微腔长度L3能更好地与组成第三微腔结构203的膜层的厚度匹配。如此,提高第一波长λ1的光、第二波长λ2的光以及第三波长λ3的光的出光率的同时,降低形成第一微腔结构201的各膜层、第二微腔结构202的各膜层以及第三微腔结构203的各膜层的制造难度,并保证第一微腔结构201的各膜层、第二微腔结构202的各膜层以及第三微腔结构203的各膜层的功能,进而保证显示面板整体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波长λ1的光穿过第一色阻单元182的最大透过率以及第三波长λ3的光穿过第三色阻单元184的最大透过率中的至少一者,小于第二波长λ2的光穿过第二色阻单元183的最大透过率。如此设置,以通过上述覆盖层的厚度差异化设计,结合滤光层18的设计,显著地提升第二波长λ2的光的最大透过率,即提升蓝光的最大透过率,降低发蓝光时所需的电流,进而降低显示面板显示时所需的功耗。
需要说明的是,在显示时,绿光发光层和红光发光层的发光效率较高,发绿光和红光时所需的电流相对较小;蓝光发光层的发光效率较低,发蓝光时所需的电流较大。因此,本申请采用上述覆盖层的差异化设计,搭配结合滤光层18的设计,提升蓝光的出光率,有利于降低发蓝光时所需的电流,进而降低显示面板显示时所需的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λa大于或等于620纳米且小于或等于640纳米,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λa穿过第一色阻单元182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45%。如此,保证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λa的光的出光率,即保证显示面板100发出的红光的最大出光率。
可选地,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λa大于或等于625纳米且小于或等于635纳米。
可选地,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λa的光穿过第一色阻单元182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50%且小于或等于85%。可选地,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λa的光穿过第一色阻单元182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75%。如此,进一步地提高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λa的光的出光率,降低发出红光所需的电流,进而降低发出蓝光所需的功耗,进而兼顾了红光的亮度和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大于或等于420纳米且小于或等于450纳米,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的光穿过第二色阻单元183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45%。如此,保证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的光的出光率,即保证显示面板100发出的蓝光的最大出光率。
可选地,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大于或等于425纳米且小于或等于440纳米。可选地,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大于或等于428纳米且小于或等于435纳米。
可选地,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的光穿过第二色阻单元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95%。可选地,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的光穿过第二色阻单元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65%且小于或等于90%。如此,进一步地提升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的光的出光率的同时,降低发出蓝光所需的电流,进而降低发出蓝光所需的功耗,进而兼顾了蓝光的亮度和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最大透过率波长λc大于或等于495纳米且小于或等于530纳米,第三最大透过率波长λc的光穿过第三色阻单元184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45%。如此,保证第三最大透过率波长λc的光的出光率,即保证显示面板100发出的绿光的最大出光率。
可选地,第三最大透过率波长λc大于或等于495纳米且小于或等于530纳米。
可选地,第三最大透过率波长λc的光穿过第二色阻单元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50%且小于或等于85%。可选地,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λa的光穿过第一色阻单元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75%。如此,进一步地提升第三最大透过率波长λc的光的出光率的同时,降低发出绿光所需的电流,进而降低发出绿光所需的功耗,进而兼顾了绿光的亮度和功耗。
请参阅图3所示,其为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滤光层的第一色阻单元、第二色阻单元以及第三色阻单元对不同波长的光的透过率的光谱测试结果。其中,在图3中,B代表第二色阻单元(蓝色色阻)对不同波长的光的透过率,R代表第一色阻单元(红色色阻)对不同波长的光的透过率,G代表第三色阻单元(绿色色阻)对不同波长的光的透过率。
结合图3可知,在本申请中,第二色阻单元183对波长为430纳米的蓝光的透过率最大,且该最大透过率大于70%;第三色阻单元184对波长为520纳米的绿光的透过率最大,且该最大透过率大于65%且小于或等于70%;第一色阻单元182对波长为630纳米的红光的透过率最大,且该最大透过率大于50%且小于或等于60%。因此,本申请的滤光层18对发光层132发出的光具有高透过率。
在本申请中,高透过率的滤光层18的设计,搭配覆盖层14的厚度差异化设计与滤光层18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最大透过率相关,可以显著地提升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
具体而言,对于本申请高透过率的滤光层18搭配覆盖层14的厚度差异化设计。经过实验验证,在红光对应的驱动电流为98nA,蓝光对应的驱动电流为118nA,且绿光对应的驱动电流为97nA的情况下,可以使得显示面板100发出的红光的亮度高达197.02nit,绿光的亮度高达540.46nit,且蓝光的亮度高达60.38nit,白光的亮度高达864.9nit。
而在相关技术中,对于覆盖层是整层设计,即覆盖层的厚度为单一厚度的情况下,在红光对应的驱动电流为98nA,蓝光对应的驱动电流为118nA,且绿光对应的驱动电流为97nA的情况下,红光的亮度为151nit,蓝光的亮度为30nit,且绿光的亮度为415nit,白光的亮度为508nit。
由此可知,比起相关技术,本申请高透过率的滤光层18搭配覆盖层14的厚度差异化设计,不仅可以分别提高红光、蓝光以及绿光的亮度,还可以将白光的亮度可以提升70%。并且,蓝光的亮度可以提升接近10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采用滤光层18替代相关技术中的偏光片,即采用去偏光片技术(Pol-less技术),保证显示面板100显示时的对比度的同时,滤光层18对发光器件层13发出的光具有更高的透过率,进而提升显示面板100的出光率。并且,根据滤光层18的不同色阻对不同特定波长的光具有最大透过率,以最大透过率对应的不同特定波长分别设置第一覆盖单元、第二覆盖单元以及第三覆盖单元的厚度,实现覆盖层14的差异化设计的同时,可以明显地提高显示面板100的出光效率,进而提高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保护层16。保护层16设置于覆盖层14与薄膜封装层15之间。在形成薄膜封装层15的过程中,保护层16对覆盖层14起到保护作用。保护层16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氟化锂等无机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触控层17,触控层17设置于薄膜封装层15与滤光层18之间。触控层17可以是互容式触控层,也可以是自容式触控层。触控层17包括触控电极。触控电极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与黑色矩阵181在基底层11上的正投影重叠,以降低触控电极对光的反射率,改善显示面板100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平坦层19,平坦层19覆盖滤光层18远离基底层11的表面。平坦层19起到平坦化作用。平坦层19是透光的。平坦层19包括有机材料。
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驱动电路层121,驱动电路层121设置于发光器件层13与基底层11之间。阳极层131设置于驱动电路层121上。驱动电路层121包括多个驱动电路,多个驱动电路分别与第一阳极1311、第二阳极1312以及第三阳极1313连接。
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阳极层131和驱动电路层121上的像素定义层122。像素定义层122包括多个像素开口122a。多个像素开口122a显露第一阳极1311的部分、第二阳极1312的部分和第三阳极1313的部分。第一发光层1321、第二发光层1322以及第三发光层1323分别设置于多个像素开口122a中。
综上所述,对于本申请的显示面板,覆盖层的折射率大于阴极层的折射率,有利于提高发光层发出的光从阴极层入射至覆盖层的出光率。并且,第一发光层发出第一波长λ1的光,第二发光层发出第二波长λ2的光,第一波长λ1大于第二波长λ2。第一覆盖单元在基底层的正投影与第一发光层在基底层上的正投影重叠。第二覆盖单元在基底层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发光层在基底层上的正投影重叠。第一覆盖单元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大于第二覆盖单元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如此设置,针对波长更大的第一波长λ1,设置有更厚的第一覆盖单元。针对波长更小的第二波长λ2,设置有更薄的第二覆盖单元。对于不同波长的光对覆盖层的厚度的进行差异化设计。包括第一覆盖单元的微腔结构的微腔长度与第一波长λ1匹配,且包括第二覆盖单元的微腔结构的微腔长度与第二波长λ2匹配,有利于进一步地同时提高第一波长的光和第二波长的光的出光率。显示面板在显示亮画面时的电流减小,从而降低显示装置显示亮画面时的功耗,并减少热量从而改善发热问题。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请参照图4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200,显示装置200包括上述任意一些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显示装置200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层;
发光器件层,设置于所述基底层上,且包括透明阳极层、发光层以及阴极层,所述发光层设置于所述透明阳极层与所述阴极层之间,所述透明阳极层位于所述发光层靠近所述基底层的一侧,所述透明阳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透明阳极和第二透明阳极,所述发光层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阳极上的第一发光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二透明阳极上的第二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层发出第一波长λ1的光,所述第二发光层发出第二波长λ2的光,所述第一波长λ1大于所述第二波长λ2
薄膜封装层,位于所述发光器件层远离所述基底层的一侧;以及
覆盖层,设置于所述阴极层与所述薄膜封装层之间,所述覆盖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阴极层的折射率,所述覆盖层包括第一覆盖单元和第二覆盖单元,所述第一覆盖单元在所述基底层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发光层在基底层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第二覆盖单元在所述基底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发光层在所述基底层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第一覆盖单元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覆盖单元的至少部分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阳极层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透明阳极以及所述第二透明阳极间隔设置的第三透明阳极,所述发光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透明阳极上的第三发光层,所述第三发光层发出第三波长λ3的光,第三波长λ3大于所述第二波长λ2
所述覆盖层还包括第三覆盖单元,所述第三覆盖单元在所述基底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发光层在所述基底层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第三覆盖单元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覆盖单元的至少部分的厚度;
在所述第一波长λ1大于第三波长λ3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覆盖单元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覆盖单元的至少部分的厚度;或,在所述第一波长λ1小于第三波长λ3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覆盖单元的至少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覆盖单元的至少部分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滤光层,位于所述薄膜封装层远离所述发光器件层的一侧,并包括颜色互相不同的第一色阻单元、第三色阻单元以及第二色阻单元,所述第一色阻单元在所述基底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发光层和所述第一覆盖单元在所述基底层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第二色阻单元在所述基底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发光层和所述第二覆盖单元在所述基底层上的正投影重叠,所述第三色阻单元在所述基底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发光层和所述第三覆盖单元在所述基底层上的正投影重叠;
所述第一波长λ1包括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λa,所述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λa的光穿过所述第一色阻单元的透过率为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穿过所述第一色阻单元的最大透过率,所述第一覆盖单元的厚度d1满足公式d1=0.5λam1-A1-B1-C,A1为所述第一透明阳极的厚度,B1为位于所述第一透明阳极与所述阴极层之间的膜层的厚度之和,C为所述阴极层的厚度,m1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二波长λ2包括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所述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的光穿过所述第二色阻单元的透过率为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穿过所述第二色阻单元的最大透过率,所述第二覆盖单元的厚度d2满足公式d2=0.5λbm2-A2-B2-C,A2为所述第二透明阳极的厚度,B2为位于所述第二透明阳极与所述阴极层之间的膜层的厚度之和,m2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所述第三波长λ3包括第三最大透过率波长λc,所述第三最大透过率波长λc的光穿过所述第三色阻单元的透过率为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穿过所述第三色阻单元的最大透过率,所述第三覆盖单元的厚度d3满足公式d3=0.5λcm3-A3-B3-C,A3为所述第三透明阳极的厚度,B3为位于所述第三透明阳极与所述阴极层之间的膜层的厚度之和,m3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为红光,所述第一色阻单元为红色色阻;
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为蓝光,所述第二色阻单元为蓝色色阻;
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为绿光,所述第三色阻单元为绿色色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长λ1的光穿过所述第一色阻单元的最大透过率以及所述第三波长λ3的光穿过所述第三色阻单元的最大透过率中的至少一者,小于所述第二波长λ2的光穿过所述第二色阻单元的最大透过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λa大于或等于620纳米且小于或等于640纳米,所述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的光穿过所述第一色阻单元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45%;
所述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大于或等于420纳米且小于或等于450纳米,所述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的光穿过所述第二色阻单元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45%;
所述第三最大透过率波长λc大于或等于495纳米且小于或等于530纳米,所述第三最大透过率波长λc的光穿过所述第三色阻单元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4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最大透过率波长λa的光穿过所述第一色阻单元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50%且小于或等于85%;
所述第二最大透过率波长λb的光穿过所述第二色阻单元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95%;
所述第三最大透过率波长λc的光穿过所述第三色阻单元的透过率大于或等于50%且小于或等于85%。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盖单元的厚度大于或等于600埃且小于或等于700埃,所述第二覆盖单元的厚度大于或等于450埃且小于或等于530埃,所述第三覆盖单元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40且小于或等于600埃。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m1、m2以及m3均小于或等于3。
10.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盖单元、所述第二覆盖单元以及所述第三覆盖单元中任意两者的最大厚度的差值大于或等于20埃且小于或等于300埃。
11.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保护层,设置于所述覆盖层与所述薄膜封装层之间;以及
触控层,设置于薄膜封装层与所述滤光层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盖单元、所述第二覆盖单元以及所述第三覆盖单元中的至少两者相邻且间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盖单元、所述第二覆盖单元以及所述第三覆盖单元中的至少两者相邻且相互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层在所述基底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覆盖单元在所述基底层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二发光层在所述基底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覆盖单元在所述基底层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三发光层在所述基底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三覆盖单元在所述基底层上的正投影内。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盖单元、所述第二覆盖单元以及所述第三覆盖单元包括相同的材料。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6且小于或等于1.9,所述阴极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1.4且小于或等于1.6。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显示面板。
CN202311721842.1A 2023-12-13 2023-12-1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5291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21842.1A CN117529185A (zh) 2023-12-13 2023-12-1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21842.1A CN117529185A (zh) 2023-12-13 2023-12-1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29185A true CN117529185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43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21842.1A Pending CN117529185A (zh) 2023-12-13 2023-12-1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2918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83734B2 (en) OLED micro-cavity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king
CN107195584B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930889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display apparatus,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US8022620B2 (en) Display device for improving chromatic purity
KR101990312B1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313347B2 (ja) 多色発光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577610B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US9111882B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US8033675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0093974A1 (zh) 阳极、发光器件、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0025012A1 (zh) 电极及其制作方法、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CN108389978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KR20140138041A (ko) 발광 소자, 표시 장치 및 조명 장치
CN110199402B (zh) 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设备
WO2021035549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JP6843727B2 (ja) 発光装置
CN117529185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5125308A1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照明装置、および照明システム
CN113838997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8649132B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件
CN112234148A (zh) 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发光装置
KR20170073989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6868311B2 (ja)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CN115020465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729536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