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26493A - 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26493A
CN117526493A CN202311236447.4A CN202311236447A CN117526493A CN 117526493 A CN117526493 A CN 117526493A CN 202311236447 A CN202311236447 A CN 202311236447A CN 117526493 A CN117526493 A CN 1175264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current
parallel management
supply device
battery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364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era New Energy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526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264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6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其中所述电源装置适于安装电池包,包括壳体、电流变换器和并联管理模块,所述壳体被异侧地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容部,供收容电池包,所述电流变换器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流变换器对电流进行转换处理,所述并联管理模块被分体地安装于所述电流变换器,以分别接近异侧的所述收容部。

Description

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源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工具类电池包可以为电动工具供电,电池包和电动工具收容连接,为电动工具无绳供电,使得电动工具种类繁多,应用广泛。
电池包需要被充电。传统的电池包充电器有单端口充电器,也有多端口充电器。单端口充电器单独地为一个电池包进行充电,若存在多个电池包需要充电,则充电效率较低。多端口充电器存在多个充电端口,可以同时为多个电池包充电。
但是传统的多端口充电器较为笨重,体积大,只能用于为电池包充电,且需要连接外部电源获取电能,才能为电池包充电。通常地,充电器需要通过插头连接于交流电输出口,或者通过适配器连接于排插等,获取电能。因此充电时,充电器需要能够保持和外部电源的有绳连接状态,这使得充电器的使用场景受限于外部电源的存在,而电动工具种类繁多,使用场景十分丰富,造成电池包充电不便。
此外,电池包输出的是直流电,在一些工作中,需要使用交流电时,往往将电池包连接于逆变器,由逆变器将电池包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输出。电池包通过逆变器放电,当多个电池包同时通过逆变器放电时,由于电池包的电压不一,放电时可能会产生电池包之间的互充现象,影响电池包的放电。
因此需要解决上述问题。
申请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电池包通过电源装置可以输出交流电和直流电,以丰富应用场景。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电池包通过电源装置可以被充电,以及时补充电能。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电源装置适于为电池包充电,使得电池包可以同电源装置分离地为负载供电。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电源装置被设有内置电池,内置电池可以被充电和放电,使得电源装置可以独立为负载供电。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电源装置适于被安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包,可以将电池包并联集中使用。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电源装置的两侧被对应地安装电池包以平衡电源设备。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电源装置还包括电流变换器,对电流进行变换处理,以使电源装置能够满足多种类型的负载的用电需求。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电源装置还包括并联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电池包的集中使用,防止电池白互充。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并联管理模块被分体地设置于电流变换器,以分别靠近两侧安装的电池包,就近管理电池包。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电池包被安装于电源装置的外部,以使电源装置可以外挂较大体积的电池包,为高电压平台的电池包充电。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电池包被尽量以较低的高度安装于电源装置,以降低整体的电源设备的重心,使得电源设备更为稳定地放置。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电源装置设有输出部,可以独立放电,以通过输出部输出,为用电装置供电。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电池包适于充电和放电,可以被安装至电源装置以通过电源装置被充电,自电源装置被拆下后为负载供电。
依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装置,适于安装电池包,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异侧地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容部,供收容电池包;
电流变换器,所述电流变换器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流变换器对电流进行转换处理;以及
并联管理模块,所述并联管理模块被分体地安装于所述电流变换器,以分别接近异侧的所述收容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收容部被设有对接接口,所述对接接口供电路连接电池包至所述电源装置,所述并联管理模块电路连接于所述对接接口,供管理电池包的并联集中使用,以防止电池包互充。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并联管理模块包括第一并联管理单元和第二并联管理单元,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异侧设置于所述电流变换器,以分别接近异侧设置的所述收容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被设置所述收容部,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电路连接于同侧设置于所述壳体一侧的第一对接接口,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电路连接于同侧设置于所述壳体另一侧的第二对接接口。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并联管理模块被安装于所述电流变换器之上,所述并联管理模块的高度高于所述电流变换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竖直地分布于所述第一对接接口的内侧,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竖直地分布于所述第二对接接口的内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并联管理模块和所述电流变换器同层设置,所述并联管理模块和所述电流变换器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地重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被纵向地设置于所述电流变换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电流变换器电路连接于所述对接接接口,以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电流变换器对电流进行转换处理,实现直流电和交流电之间的双向转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输出部,所述输出部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流变换器,以输出所述电流变换器转换处理后的电流,其中,所述输出部供连接负载,为负载供电。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内置电池,所述内置电池适于充电和放电,所述电流变换器电路连接于所述内置电池,以对流入流出所述内置电池的电流进转换处理。
依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装置,适于可拆卸地安装电池包,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被设有对接接口,供连接电池包;
电流变换器,所述电流变换器被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流变换器对电流进行转换处理;
并联管理模块,所述并联管理模块电路里连接于所述对接接口,供管理电池包的并联集中使用,其中所述并联管理模块包括第一并联单元单元和第二并联管理单元,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分别被安装于两侧的所述对接接口的内侧,以分别接近两侧的所述对接接口。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并联管理模块被安装于所述电流变换器之上,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分别位于所述电流变换器上部的两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并联管理模块被安装于所述电流变换器,和所述电流变换器同层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分别被安装于所述电流变换器的两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分别竖直地布置于所述电流变换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内置电池,所述内置电池适于充电和放电,所述电流变换器电路连接于所述内置电池,以对流入流出所述内置电池的电流进行转换处理。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内置电池被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底部,所述电流变换器和所述并联管理模块被安装于所述内置电池之上。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电流变换器电路连接于所述对接接口,以将电池包通过所述对接接口输送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电流变换器对电流进行双向的转换处理,以实现直流电和交流电之间的双向转换。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输出部,所述输出部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流变换器,以输出电流,其中所述输出部供连接负载,为负载供电。
依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设备,包括:
电池包;和
电源装置,所述电池包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电源装置,其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壳体、电流变换器和并联管理模块,所述电流变换器被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并联管理模块电路连接至所述电池包,以管理所述电池包的并联集中使用,其中,
所述壳体的两侧被设有对接接口,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对接接口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装置,所述并联管理模块分体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分别接近两侧的所述对接接口,就近地电路连接于所述对接接口。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并联管理模块包括第一并联管理单元和第二并联管理单元,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分体地被设置于所述电流变换器,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电路连接于同侧设置于所述壳体一侧的所述对接接口,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电路连接于同侧设置于所述壳体另一侧的所述对接接口。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电源装置放电,所述电流变换器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池包,以将所述电池包释放的电流进行转换处理。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电源装置被充电。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内置电池,所述内置电池适于充电和放电,所述电流变换器电路连接于所述内置电池,以对流入流出所述内置电池的电流进行转换处理。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内置电池和所述电池包电路连接,在所述内置电池和所述电池包之间进行双向的电流传输。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电流变换器对电流进行双向的转换处理,包括直流电到交流电的逆变处理、交流电到直流电的整流处理以及直流电到直流电的转换处理。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申请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体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设备的电源装置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设备的电源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设备的电源装置沿图2中AA’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设备的框图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设备的电源装置内部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设备的框图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电源设备的电源装置内部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申请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申请。以下描述中的较佳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申请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参照图1至图8的示意,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设备,包括电源装置10和电池包20,电池包20和电源装置10可拆卸地连接。电池包20被安装于电源装置10,适于通过电源装置10充电和/或放电。当电源装置10连接外部电源,获取电能,可以为安装于电源装置10的电池包20充电。当电源装置10未连接外部电源,电池包20可以通过电源装置10放电。
电源装置10可以供电于第一负载,电池包20适于同电源装置10相分离地供电于第二负载。电池包20和电源装置10无绳连接,电源装置10无绳地为电池包20充电。将电池包20从电源装置10取下后,电池包20可以无绳地连接于第二负载,以为第二负载无绳供电。
电源装置10和电池包20可以相互分离地分别为第一负载和第二负载供电。当电池包20电量耗尽,可以将电池包20安装至电源装置10,由电源装置10为电池包20充电,还可以从电源装置10替换一个存有电量的电池包20继续为第二负载供电。电源装置10为电池包20充电时,可以为第一负载供电。
其中,电池包20被实施为适于为电动工具供电的电池包,为电动工具无绳供电。进一步地,电池包20被实施为适于为高电压平台的电动工具供电。高电压平台的电池包20具有较大的体积,电池包20被优选地以至少部分地暴露于电源装置10外的方式被安装于电源装置10。进一步地,电池包20被置于所述电源装置10的外部。进一步地,电池包20以外挂的形式被安装于电源装置10。如此,电源装置10内不需要为容纳电池包20预留空间,可以缩小电源装置10的体积。外挂电池包20于电源装置10,使得电池包20相对电源装置10的安装和拆卸都非常便利。
电源装置10可以被安装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包20。若电池包20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包20可以被实施为并联地电路连接于电源装置10的电路。可选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包20可以被实施为串联地电路连接于电源装置10的电路。可选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包20可以被实施为串并联地电路连接于电源装置10的电路。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包20被并联地电路连接于电池包20的电路,则可以并联地通过电源装置10放电。
电源装置10
电源装置10包括电源本体11和壳体12,电源本体11被设置于壳体12内。电源本体11被配置为适于获电和放电。电源本体11可以连接外部电力获取电流,并将电流输出至负载,为负载供电。当电池包20被安装于电源装置10,通过电源装置10放电,电源本体11可以获取电池包20的电流,并将电流输出至负载,为负载供电。
其中,电源装置10还包括充电器(图中未示出),充电器连接电源装置10和外部电力,以为电源装置10输电。其中,充电器包括接电端、转换部和输出端,接电端电路连接于外部电力,获取电流,转换部可以对电流进行转换处理,输出端电路连接于电源本体11,为电源本体11输电。举例地,接电端电路连接于市电,获取交流电,转换部包括AC-DC转换电路,将获取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端将直流电输出至电源本体11,为电源本体11提供直流电。
电源本体11包括电流变换器111,在一些示例中,电流变换器111对电流进行单向逆变,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在一些示例中,电流变换器111对电流进行双向逆变,可以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也可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进一步地,还可以进行直流电到直流电的转换,也即,双向逆变可以实现直流电和交流电之间的双向转换。
电源装置10还包括壳体12,电源本体11被设置于壳体12。壳体12被设有适于收容电池包20的收容部13。收容部13被设有对接接口131,对接接口131电路连接于电源本体11,电池包20被安装于收容部13,和对接接口131连接,以被电路连接于电源本体11。
电源装置10还包括输出部14,输出部14电路连接于电源本体11,以输出电源本体11释放的电流。
进一步地,输出部14于壳体12形成输出接口,输出接口包括交流电输出接口141,可以输出交流电,还包括直流电输出接口142,可以输出直流电。交流电输出接口141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可以输出不同参数的交流电,直流电输出接口142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可以输出不同参数的直流电。其中,交流电输出接口141可以是但不限于两孔插座、三孔插座,直流电输出接口142可以是但不限于USB接口、Type-C接口、Lighting接口、点烟器接口等。
第一负载适于电连接于交流电输出接口141或直流电输出接口142,从而由电源装置10供电。可选地,输出部14还包括无线输出部,无线输出部可以通过无线供电的方式为第一负载供电。无线供电的原理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感应、磁共振、微波电传输等方式。
电源本体11还包括并联管理模块112,并联管理模块112电路连接于对接接口132,以和电池包20电路连接,管理电池包20的并联使用。
其中,并联管理模块112电路连接于对接接口131,以通过对接接口131连接于电池包20,管理电池包20的集中使用。电池包20被安装于电源装置10后,可以通过电源装置10放电,可以单个电池包20通过电源装置10放电,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包20通过电源装置10放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包20被安装于电源装置10进行放电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包20并联使用放电。并联管理模块112控制电池包20并联结合使用,满足不同的电容量使用要求。进一步地,并联管理模块112监测每一电池包20的电压,根据电池包20的电压控制每一电池包的放电,以避免并联的电池包20的互充。
其中,并联管理模块112包括监测单元和控制单元,监测单元监测连接至对接接口131的每一电池包20的电压,控制单元电路连接于监测单元,以根据每一电池包20的电压控制每一电池包20的放电步骤,其中,控制单元控制电池包20中电压较高者先放电,直至接入的每一电池包20的电压达到平衡,控制每一电池包20同时放电。
控制接入的电池包20并联集中放电时,控制单元关闭电压较低的电池包20的充电路径,只打开放电路径,使得其只放电不充电,
此外,并联管理模块112被设置低压保护,当监测单元监测某个电池包20的电压低于低压保护阈值,则控制单元切断该电池包20的放电路径。
电源装置10还包括控制模块100,控制模块100控制电源装置10的工作。其中控制模块100电路连接于电源本体11,管理电源本体11的获电和放电;控制模块100电路连接于并联管理模块112,控制并联管理模块112的并联管理工作。
进一步地,阐述并联管理模块112和电流变换器111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一个示例中,并联管理模块112和电流变换器111同层设置。也即,并联管理模块112被设置于电流变换器111,并联管理模块112和电流变换器111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地重合。
在一个示例中,并联管理模块112被设置于电流变换器111之上,和电流变换器111分层设置。也即,并联管理模块112和电流变换器111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合。并联管理模块112的高度高于电流变换器111的高度。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并联管理模块112被实施为并联管理PCB板,电流变换器111包括电流变换PCB板1111。在一个示例中,并联管理模块112和电流变换器111同层设置,电流变换PCB板1111横向设置,或者说,水平设置。并联管理PCB板纵向设置于电流变换PCB板,或者说,竖直设置于电流变换PCB板,以减少占据的水平方向的空间,便于并联管理模块112和电流变换器111的同层设置。
在一个示例中,并联管理模块112设置于电流变换器111之上,电流变换器111水平设置,并联管理模块112竖直地或者横向设置于电流变换器111之上。
在本申请的其他示例中,电源装置10还包括内置电池113,内置电池113被配置为适于充电和放电。内置电池113优选地被设置于壳体12的容腔120的底部,电流变换器111和并联管理模块112被设置于内置电池113之上,以降低电源装置10整体的重心。
内置电池113由多个单节电池电路连接形成。多个单节电池之间的电路连接方式可以为串联、并联和/或串并联。
电流变换器111电路连接于内置电池113,对流入流出内置电池113的电流进行转换处理,以实现为内置电池113的充电,和内置电池113放电以满足第一负载的用电需求和/或电池包20的充电需求。
电池包20被接入电源装置10后,可以由内置电池113为电池包20充电,也可以由电池包20放电,为内置电池113充电,还可以由电池包20和内置电池113并联放电,为负载供电。若电源装置10未连接外部电力,可以由内置电池111放电,为负载供电,也可以由电池包20放电为负载供电,还可以由内置电池111和电池包20共同放电,为负载供电。
也就是说,自输出部14输出的电流选自外部电力、内置电池113和电池包20的类型组。为电池包20充电的电流选自内置电池113、外部电力和其他电池包20的类型组。为内置电池113充电的电流选自外部电力、电池包20的类型组。
可选地,电源装置10还包括屏幕,可以展示信息。
壳体12被开设有通风口,和壳体12内部空间连通,实现散热,在通风口内侧设置风扇,以加速散热。
电池包20
电池包20适于无绳地为第二负载供电。电池包20和电源装置10可以相互分离地分别为第二负载和第一负载供电。
电池包20还包括电池包BMS模块和电池本体,电池包BMS模块电路连接于输电接口21,以控制输电接口21。电池包BMS模块电路连接于电池本体和电池包20的电路。BMS模块检测电池包20的电路的状态,如电压、电流、温度等信息,以监测电池包20的电路是否正常。
在一些示例中,电池包20被实施为高电压平台的电池包,适于为高电压平台的电动工具、园林工具等设备供电。因此,电池包20具有较大的体积。将电池包20外置于电源装置10,避免占据电源装置10内部的空间,缩小电源装置10的体积。
电池包20通过电源装置10放电,较为优选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包20通过电源装置10放电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包20并联地电路连接于电源装置10的电路。
并联管理模块112
较为优选地,电池包20被外挂于壳体12,以至少部分地暴露于电源装置10的外部。收容部13被设置于壳体12的外表面,以暴露于壳体12的外部。进一步地,对接接口131形成于收容部13,暴露于壳体12的外表面,供无绳地耦合连接于电池包20。也即,电池包20和对接接口131无绳地电路连接,避免电线带来的使用不便、不安全等问题。
电源装置10被可拆卸地安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包20。在壳体12的两侧分别设置收容部13,以在壳体12的两侧分别收容至少一个电池包20。进一步地,壳体12的两侧被对应地设有对接接口131,以分别用于连接电池包20。
并联管理模块112被分体地设置于电流变换器111,以分别靠近两侧设置的收容部13。进一步地,并联管理模块112包括第一并联管理单元1121和第二并联管理单元1122,第一并联管理单元1121和第二并联管理单元1122被异侧地设置于电流变换器111,以分别靠近壳体12两侧设置的收容部13。两侧的收容部13分别被设有对接接口131,第一并联管理单元1121和第二并联管理单元1122分别电路连接于两侧设置的对接接口131。第一并联管理单元1121管理同侧设置于壳体12一侧的电池包20,第二并联管理单元1122管理同侧设置于壳体12另一侧的电池包20。
为了便于说明,定义同侧设置于壳体12一侧的对接接口131为第一对接接口1311,定义同侧设置于壳体12另一侧的对接接口131为第二对接接口1312。
第一并联管理单元1121电路连接于同侧设置于壳体12一侧的第一对接接口1311,以管理电路连接于第一对接接口1311的电池包20的并联使用;第二并联管理单元1122电路连接于同侧设置于壳体12另一侧的第二对接接口1312,以管理电路连接于第二对接接口1312的电池包20的并联使用。
可选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1121和第二并联管理单元1122电路连接,并电路连接至控制模块100,以共同管理接入至电源装置10的电池包20;可选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1121和第二并联管理单元1122分别电路连接至控制模块100,以共同管理接入至电源装置10的电池包20。
参照图4示出的一个示例,壳体12内被设有电流变换器111和并联管理模块112,并联管理模块112被安装于电流变换器111之上,对接接口131被设置于电源本体11的一侧,自壳体12内延伸至壳体12外。进一步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1121和第二并联管理单元1122异侧设置于电流变换器111,第一对接接口1311和第二对接接口1312异侧设置于壳体12,分别自壳体12的内部延伸至壳体12的外部。第一并联管理单元1121和第二并联管理单元1122在位置上分别接近第一对接接口1311和第二对接接口1312,以分别就近地电路连接于第一对接接口1311和第二对接接口1312,进而管理电路连接于第一对接接口1311和第二对接接口1312的电池包20的集中使用。
参照图6示出的一个示例,壳体12内被设有电流变换器111、并联管理模块112和内置电池113,内置电池113被设置于壳体12内的底部,以降低电源装置10整体的重心。电流变换器111被堆叠地设置于内置电池113之上,并联管理模块112被设置于电流变换器111之上,也即,内置电池113、电流变换器112和并联管理模块113自下而上地堆叠设置于壳体12内。进一步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1121和第二并联管理单元1122异侧设置于电流变换器111之上,分别接近异侧设置的第一对接接口1311和第二对接接口1322。
参照图8示出的一个示例,与图6示出的示例不同的是,并联管理模块112被同层设置于电流变换器111。进一步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1121和第二并联管理单元1122分别设置于电流变换器111的两侧,分别自电流变换PCB板1111竖直延伸形成。也即,第一并联管理单元1121和第二并联管理单元1122分别竖直地、异侧地布置于电流变换器111,以分别接近第一对接接口1311和第二对接接口1312,并减少占据的空间。
电流变换器111和并联管理模块112同层设置,使得结构更为紧凑,减少占据的空间,有利于电源装置10被设计至更小的体积。
此外,电源装置10还包括BMS模块(图中未示出),BMS模块监测电源装置10的电路,如电流、电压、温度等,检测电路是否安全,当电路异常时,切断电路,以保障电源装置10的安全工作。其中,BMS模块可选地竖直设置于电流变换器111,减少对水平空间的占据,使得结构排布更为紧凑,有利于缩小电源装置10的体积。
电源设备的电流传输
电池包20被安装于所述电源装置10,可以通过所述电源装置10放电。电池包20存储的电流通过通过所述对接接口131进入所述电源装置10,由电流变换器111进行转换处理后,通过输出部14输出。
其中,电池包20存储直流电,电流变换器111可以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通过输出部14的交流电输出接口141输出。直流电也可以同输出部14的直流电输出接口142输出。电流变换器111可以进行直流电到直流电的转换处理,以通过对应的直流电输出接口142输出。
进一步地,单个电池包20通过电源装置10放电,可以根据连接于输出部14的负载的需求,由电流变换器111进行相应的电流转换处理。
当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池包20通过电源装置10放电,并联管理模块112根据每个电池包20的电压情况,首先控制电压较高的电池包20放电,直至每个电池包20的电压平衡,则控制每个电池包20并联放电,满足负载的用电需求,防止电池包20的互充。其中,当电池包20需要放电时,并联管理模块112管理电池包20的充电路径。
电源装置10可以连接于外部电力,由外部电力供电。举例地,外部电力为市电,电源装置10获取交流电,通过交流电输出接口141放电。此外,电流变换器111将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通过直流电输出接口142放电。
或者,电源装置10通过充电器连接外部电力,充电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输入电源装置10,电流变换器111获取直流电,可以逆变为交流电,通过交流电输出接口141输出。或者,电流变换器111获取直流电,提供给直流输出接口142,或者经由直流电到直流电的转换处理后,由直流电输出接口142输出。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示例中,电源装置10被设有内置电池113。当内置电池113被充电,可选地,由外部电力充电,充电器获取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为内置电池113充电;或者,电流变换器111将外部电力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为内置电池113充电;或者电池包20释放直流电,为内置电池113充电。
当内置电池113放电,电流变换器111根据输出部14连接的负载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转换处理,通过交流电输出接口141输出交流电或者通过直流电输出接口142输出直流电。当内置电池113放电,为电池包20充电。也即,内置电池113和电池包20之间可以进行双向的电流传输。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申请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申请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原理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不同的实施例可以进行组合。

Claims (28)

1.一种电源装置,适于安装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异侧地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容部,供收容电池包;
电流变换器,所述电流变换器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流变换器对电流进行转换处理;以及
并联管理模块,所述并联管理模块被分体地安装于所述电流变换器,以分别接近异侧的所述收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被设有对接接口,所述对接接口供电路连接电池包至所述电源装置,所述并联管理模块电路连接于所述对接接口,供管理电池包的并联集中使用,以防止电池包互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管理模块包括第一并联管理单元和第二并联管理单元,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异侧设置于所述电流变换器,以分别接近异侧设置的所述收容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被设置所述收容部,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电路连接于同侧设置于所述壳体一侧的第一对接接口,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电路连接于同侧设置于所述壳体另一侧的第二对接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管理模块被安装于所述电流变换器之上,所述并联管理模块的高度高于所述电流变换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竖直地分布于所述第一对接接口的内侧,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竖直地分布于所述第二对接接口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管理模块和所述电流变换器同层设置,所述并联管理模块和所述电流变换器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地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被纵向地设置于所述电流变换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变换器电路连接于所述对接接接口,以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变换器对电流进行转换处理,实现直流电和交流电之间的双向转换。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输出部,所述输出部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流变换器,以输出所述电流变换器转换处理后的电流,其中,所述输出部供连接负载,为负载供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内置电池,所述内置电池适于充电和放电,所述电流变换器电路连接于所述内置电池,以对流入流出所述内置电池的电流进转换处理。
13.一种电源装置,适于可拆卸地安装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被设有对接接口,供连接电池包;
电流变换器,所述电流变换器被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流变换器对电流进行转换处理;
并联管理模块,所述并联管理模块电路里连接于所述对接接口,供管理电池包的并联集中使用,其中所述并联管理模块包括第一并联单元单元和第二并联管理单元,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分别被安装于两侧的所述对接接口的内侧,以分别接近两侧的所述对接接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管理模块被安装于所述电流变换器之上,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分别位于所述电流变换器上部的两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管理模块被安装于所述电流变换器,和所述电流变换器同层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分别被安装于所述电流变换器的两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分别竖直地布置于所述电流变换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任一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内置电池,所述内置电池适于充电和放电,所述电流变换器电路连接于所述内置电池,以对流入流出所述内置电池的电流进行转换处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池被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底部,所述电流变换器和所述并联管理模块被安装于所述内置电池之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变换器电路连接于所述对接接口,以将电池包通过所述对接接口输送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变换器对电流进行双向的转换处理,以实现直流电和交流电之间的双向转换。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输出部,所述输出部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流变换器,以输出电流,其中所述输出部供连接负载,为负载供电。
22.一种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包;和
电源装置,所述电池包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电源装置,其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壳体、电流变换器和并联管理模块,所述电流变换器被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并联管理模块电路连接至所述电池包,以管理所述电池包的并联集中使用,其中,
所述壳体的两侧被设有对接接口,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对接接口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源装置,所述并联管理模块分体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分别接近两侧的所述对接接口,就近地电路连接于所述对接接口。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管理模块包括第一并联管理单元和第二并联管理单元,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分体地被设置于所述电流变换器,所述第一并联管理单元电路连接于同侧设置于所述壳体一侧的所述对接接口,所述第二并联管理单元电路连接于同侧设置于所述壳体另一侧的所述对接接口。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电源装置放电,所述电流变换器电路连接于所述电池包,以将所述电池包释放的电流进行转换处理。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电源装置被充电。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内置电池,所述内置电池适于充电和放电,所述电流变换器电路连接于所述内置电池,以对流入流出所述内置电池的电流进行转换处理。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池和所述电池包电路连接,在所述内置电池和所述电池包之间进行双向的电流传输。
28.根据权利要求23至27任一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变换器对电流进行双向的转换处理,包括直流电到交流电的逆变处理、交流电到直流电的整流处理以及直流电到直流电的转换处理。
CN202311236447.4A 2022-09-29 2023-09-22 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 Pending CN1175264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12714 2022-09-29
CN202211201271 2022-09-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26493A true CN117526493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53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36447.4A Pending CN117526493A (zh) 2022-09-29 2023-09-22 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2649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39415B2 (en) Power station
US11153995B2 (en) Powerpack station
US9099892B2 (en) Portable power systems
US8253373B2 (en) Battery powered charger
JP2012521743A (ja) 壁埋め込み式ac/dcマルチ電圧供給システム
CN220421441U (zh) 储能设备
US11837891B2 (en) Modular charging system and wall-mounted charging device and modular power devices
JP2007295684A (ja) ポータブル電源装置
WO2017211324A1 (zh) 适配器,便携式电能系统以及电能系统
CN117526493A (zh) 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
EP4236020A2 (en) Adapter and battery pack and adapter combination
CN104065114B (zh) Ac电源
CN115441723A (zh) 电源转换装置
CN202218033U (zh) 一种便携式电源
CN117526492A (zh) 电源设备及其电源装置
CN212343411U (zh) 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及移动医疗设备
CN216720960U (zh) 储能电源
CN219642900U (zh) 一种便携式模块化移动电源
CN219164243U (zh) 一种直流侧储能装置
CN213937518U (zh) 一种模块化的车载电源
CN217335109U (zh) 电源转换装置
CN217720784U (zh) 储能电源
CN218514104U (zh) 储能电源以及储能设备
CN218829132U (zh) 一种储能电源
EP4366109A1 (en)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nergy storage power supply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