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19407A -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电路、装置及家用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电路、装置及家用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19407A
CN117519407A CN202311601413.0A CN202311601413A CN117519407A CN 117519407 A CN117519407 A CN 117519407A CN 202311601413 A CN202311601413 A CN 202311601413A CN 117519407 A CN117519407 A CN 117519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ower supply
control module
supply switch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014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圩钱
徐锦清
钟雄斌
黄招彬
王慧锋
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0141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194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19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194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1/00Automatic systems in which deviations of an electric quantity from one or more predetermined values are detected at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and fed back to a device within the system to restore the detected quantity to its predetermined value or values, i.e. retroactive systems
    • G05F1/66Regulating electric pow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电路、装置及家用电器,方法包括: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待机唤醒模块接收待机唤醒指令,响应待机唤醒指令,以生成第一控制信号;根据第一控制信号触发供电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以控制主电源模块向后级控制模块供电,将后级控制模块从待机状态唤醒到运行状态;后级控制模块从运行状态切换到待机状态,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利用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控制模块触发供电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以控制主电源模块与后级控制模块之间供电线路断开。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时,主电源模块与后级控制模块之间供电线路断开,主电源模块不能向后级控制模块供电,即后级控制模块是在断电状态下待机降低功率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电路、装置及家用电器
分案说明
本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2110585757.1,申请日为2021年05月27日,发明名称为“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电路、装置及家用电器”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出的,在该中国专利申请记载的范围内提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功率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电路、装置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一体化空调器接入市电后,其携带的电控系统是在带电状态下待机,使得空调器在待机状态下仍会继续消耗功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电路、装置及家用电器。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功率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时,待机唤醒模块接收到待机唤醒指令,响应所述待机唤醒指令,以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触发供电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以控制主电源模块向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供电,将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从所述待机状态唤醒到运行状态;
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从所述运行状态切换到所述待机状态时,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以控制所述主电源模块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之间供电线路断开。
上述方案中,所述待机唤醒模块包括辅电源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流经所述辅电源模块,以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供电。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与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处于闭合状态时,经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入至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PNP管、第一NPN管和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一PNP管的集电极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PNP管的基极与发射极相连,还与所述第一NPN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一NPN管的基极与发射极相连,还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与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处于闭合状态时,经所述第一PNP管的集电极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入至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后级控制模块处于运行状态时,生成第三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保持在闭合状态,以控制所述主电源模块持续向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供电。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保持在闭合状态,包括:利用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控制模块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保持在闭合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触发供电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包括:利用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包括:利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触发供电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PNP管和第二NPN管;所述第二PNP管的集电极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PNP管的基极与发射极相连,还与所述第二NPN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还与发射极相连,还接地;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接收控制信号,经所述第二PNP管的集电极输出所述控制信号;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信号输入至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开合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二NPN管;所述第二NPN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还与第一电压源相连;基极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还与发射极相连并接地;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接收所述控制信号,经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输出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信号输入至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开合状态。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功率控制电路,该功率控制电路包括:主电源模块、供电开关模块、后级控制模块和待机唤醒模块;
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主电源模块相连;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还与所述待机唤醒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主电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向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供电;
所述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接收所述待机唤醒模块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以将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从待机状态唤醒到运行状态;
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从运行状态切换到待机状态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接收所述后级控制模块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后级控制模块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接收所述后级控制模块发送的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保持在闭合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功率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后级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从运行状态切换到待机状态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接收所述后级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后级控制模块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接收所述后级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保持在闭合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包括:第二开关器件;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待机唤醒模块的输出端相连。
上述方案中,所述供电开关模块还包括:同向二极管;所述同向二极管与所述第二开关器件并联,且所述同向二极管的一端基地,另一端与所述待机唤醒模块的输出端相连。
上述方案中,所述供电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还与所述待机唤醒模块的输出端之间串联所述第二电阻。
上述方案中,所述待机唤醒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辅电源模块;其中,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作为所述待机唤醒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主电源模块通过所述辅电源模块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供电;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从待机状态唤醒至运行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一端与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PNP管和第一NPN管;所述第一PNP管的集电极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发射极与基极相连;所述第一NPN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与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发射极与基极相连还接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一PNP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串联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一NPN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之间串联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一NPN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串联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一PNP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NPN管集电极之间串联所述第六电阻。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开合状态。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NPN管和第一电压源;其中,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还与发射极相连并接地;所述第二NPN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压源相连,还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所述第二NPN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压源相连,还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的另一端之间串联所述第八电阻;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串联所述第九电阻。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PNP管;
所述第二PNP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NPN管的集电极相连,还与发射极相连并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源;所述第二PNP管的集电极与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阻;所述第二PNP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串联所述第十电阻;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之间串联所述第八电阻;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串联所述第九电阻;所述第二PNP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NPN管的集电极之间串联所述第十一电阻。
上述方案中,所述辅电源模块包括:稳压管、第一电容和第十二电阻;所述稳压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还通过所述第十二电阻与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稳压管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一电容并联在所述稳压管两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电源模块包括:保险管、桥堆、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桥堆的二脚和三脚作为交流输入端,且三脚还串联所述保险管;所述第二电容并联在所述桥堆的一脚和四脚;所述第三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所述桥堆的四脚接地。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功率控制装置,该装置用于控制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控制电路,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时,待机唤醒模块接收到待机唤醒指令,响应所述待机唤醒指令,以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触发供电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以控制主电源模块向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供电,将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从所述待机状态唤醒到运行状态;
所述生成单元,用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从所述运行状态切换到所述待机状态时,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以控制所述主电源模块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之间供电线路断开。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器,包括:处理器和配置为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家用电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控制电路,以及所述处理器配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前述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方法的步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时,主电源模块与后级控制模块之间供电线路断开,主电源模块不能够向后级控制模块供电,即后级控制模块是在断电状态下待机,降低一定功率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功率控制电路的第一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功率控制电路的第二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功率控制电路的第三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功率控制电路的第四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功率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家用电器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功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功率控制方法应用于家用电器中,家用电器至少包括空调器。
具体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01: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时,待机唤醒模块接收到待机唤醒指令,响应所述待机唤醒指令,以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后级控制模块为家用电器的主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家用电器的工作状态(包括运行状态和待机状态)。这里,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即家用电器处于待机状态。
示例性的,可通过按压家用电器的遥控器上的开机按键,或者触摸家用电器上的显示板上的开机按键,且按压或触摸一定时间阈值,待机唤醒模块接收到待机唤醒指令,响应待机唤醒指令,以使得待机唤醒模块生成第一控制信号。这里,待机唤醒模块可以包括家用电器的遥控器或者显示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机唤醒模块包括辅电源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其中,其中,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流经所述辅电源模块,以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供电。
示例性的,第一控制模块可以为家用电器的遥控器或者显示板。
这里,辅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即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流经辅电源模块至第一控制模块,以向第一控制模块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与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处于闭合状态时,经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入至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PNP管、第一NPN管和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一PNP管的集电极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PNP管的基极与发射极相连,还与所述第一NPN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一NPN管的基极与发射极相连,还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与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处于闭合状态时,经所述第一PNP管的集电极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入至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
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触发供电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以控制主电源模块向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供电,将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从所述待机状态唤醒到运行状态;
这里,待机唤醒模块向供电开关模块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使其处于闭合状态,以导通主电源模块与后级控制模块之间的供电线路,使得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流经供电开关模块至后级控制模块,以控制后级控制模块从待机状态唤醒到运行状态。
步骤103: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从所述运行状态切换到所述待机状态时,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示例性的,可通过按压家用电器的遥控器上的关机按键,或者触摸家用电器上的显示板上的关机按键,且按压或触摸一定时间阈值,后级控制模块接收到待机指令,响应待机指令,以使得后级控制模块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这里,后级控制模块生成第二控制信号,目的在于保持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即家用电器处于待机状态。
步骤104:利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控制模块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以控制所述主电源模块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之间供电线路断开。
示例性的,后级控制模块向供电开关模块输出第二控制信号使其处于断开状态,以阻断主电源模块与后级控制模块之间的供电线路,使后级控制模块保持在待机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包括:利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
这里,后级控制模块输出的第二控制信号作为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再将第二控制信号输入至供电开关模块,以此触发供电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PNP管和第二NPN管;所述第二PNP管的集电极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PNP管的基极与发射极相连,还与所述第二NPN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还与发射极相连,还接地;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接收控制信号,经所述第二PNP管的集电极输出所述控制信号;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信号输入至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开合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二NPN管;所述第二NPN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还与第一电压源相连;基极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还与发射极相连并接地;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接收所述控制信号,经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输出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信号输入至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开合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后级控制模块处于运行状态时,生成第三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保持在闭合状态,以控制所述主电源模块持续向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供电。
示例性的,后级控制模块处于运行状态时,后级控制模块生成第三控制信号,后级控制模块向供电开关模块输出第三控制信号使其处于闭合状态,以导通主电源模块与后级控制模块之间的供电线路,使后级控制模块保持在运行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保持在闭合状态,包括:利用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控制模块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保持在闭合状态。
这里,后级控制模块输出的第三控制信号作为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第三控制信号,再将第三控制信号输入至供电开关模块,以此触发供电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
这里,步骤101至步骤104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家用电器的处理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时,主电源模块与后级控制模块之间供电线路断开,主电源模块不能够向后级控制模块供电,即后级控制模块是在断电状态下待机,降低一定功率消耗。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本申请给出一种功率控制电路,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功率控制电路的第一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功率控制电路主要包括:主电源模块201、供电开关模块202、后级控制模块203和待机唤醒模块205。
供电开关模块202的第二输入端与主电源模块201相连;供电开关模块202的输出端与后级控制模块203的输入端相连,供电开关模块202的第一输入端与后级控制模块203的输出端相连,还与待机唤醒模块205的输出端相连;主电源模块201用于通过供电开关模块202向后级控制模块203供电;
后级控制模块203处于待机状态时,供电开关模块202接收待机唤醒模块205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开关模块202处于闭合状态,以将后级控制模块203从待机状态唤醒到运行状态;
后级控制模块203从运行状态切换到待机状态时,供电开关模块202接收后级控制模块203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开关模块202处于断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级控制模块203处于运行状态时,供电开关模块202接收后级控制模块203发送的第三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开关模块202保持在闭合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功率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204;其中,供电开关模块202的输出端通过后级控制模块203和第二控制模块204与供电开关模块202的第一输入端相连;后级控制模块203从运行状态切换到待机状态时,供电开关模块202接收后级控制模块203通过第二控制模块204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开关模块202处于断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级控制模块203处于运行状态时,供电开关模块202接收后级控制模块203通过第二控制模块204发送的第三控制信号,控制供电开关模块202保持在闭合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待机唤醒模块205包括辅电源模块20和第一控制模块21;其中,辅电源模块20的输入端与主电源模块201的输出端相连,辅电源模块20的输出端与第一控制模块21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主电源模块201的输出电流流经辅电源模块20,以向第一控制模块21供电。
实际应用中,后级控制模块203处于待机状态时,主电源模块201通过辅电源模块20向第一控制模块21供电,以控制第一控制模块21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并将第一控制信号输入至供电开关模块202,触发供电开关模块202处于闭合状态,以控制主电源模块201向后级控制模块203供电,达到将后级控制模块203从待机状态唤醒至运行状态的目的。待后级控制模块203从待机状态唤醒至运行状态后,后级控制模块203生成第三控制信号,通过第二控制模块204将第三控制信号发送至供电开关模块202,触发供电开关模块202处于闭合状态,主电源模块201通过供电开关模块202向后级控制模块203供电,达到后级控制模块203保持在运行状态的目的。这里,后级控制模块203能够保持在运行状态,是由于第二控制模块204输出的第三控制信号使得供电开关模块202处于闭合状态,接替了原先第一控制模块21输出的第一控制信号使得供电开关模块202处于闭合状态的闭合方式,此时待机唤醒模块205停止工作状态。若将后级控制模块203从运行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后级控制模块203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并发送至第二控制模块204,以控制第二控制模块204触发供电开关模块202处于断开状态,主电源模块201与后级控制模块203之间的供电线路断开,达到后级控制模块203处于待机状态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功率控制电路的各个模块中还包括其他匹配元器件,例如,电阻、二极管、三极管、开关、电容、稳压管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通过一种或者多种元器件组合的各个模块,其中,控制供电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时,主电源模块能够向后级控制模块供电,后级控制模块处于运行状态;控制供电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时,主电源模块不能够向后级控制模块供电,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即后级控制模块是在断电状态下待机,降低一定功率消耗。这里,断电状态下待机,即后级控制模块进入深度待机状态,超低待机功率,接近零瓦特待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时,主电源模块与后级控制模块之间供电线路断开,主电源模块不能够向后级控制模块供电,即后级控制模块是在断电状态下待机,降低一定功率消耗。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实施例二,本申请给出一种功率控制电路,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功率控制电路的第二组成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功率控制电路包括主电源模块、供电开关模块、后级控制模块(图3中未示出,一个端口为P端口,另一端口为MCU-OFF端口)、第二控制模块和待机唤醒模块(包括辅电源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
供电开关模块包括:第二开关器件(如继电器RL)和同向二极管D3。具体连接方法为:RL的第二输入端(即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RL的输出端(即供电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后级控制模块的P端口相连;RL的第二输入端与D3的正极相连,还接地;RL的第一输入端(即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D3的负极相连,还与待机唤醒模块的输出端相连。
这里,D3用于在断电时保护RL不被损坏。
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开关器件K。具体连接方法为:D1的正极通过K与辅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D1的负极与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即与RL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辅电源模块包括:稳压管DZ、第一电容C1和第十二电阻R12。具体连接方式为:DZ的正极(正极电压11V)与K的一端相连,还通过R12与DC_P端(即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DZ的负极接地;C1并联在DZ的两端。
这里,C1起到滤波和储能的作用。R12起限流作用。DC_P端的电压与C3两端的电压相等,电压范围为9-13V。
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PNP管PNP2、第二NPN管NPN2、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和第一电压源DCC1。具体连接方法为:PNP2的集电极与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PNP2的发射极与DCC1(+15V)相连,还通过R10与PNP2的基极相连;NPN2的基极通过R8与后级控制模块的MCU-OFF端口相连,还通过R9接地;NPN2的发射极接地;NPN2的基极通过R11与PNP2的基极相连。其中,DCC1可以是后级控制模块中的电源模块。
这里,R8、R9、R10和R11起限流作用。
主电源模块包括:保险管F、桥堆BR(由四个二极管组成)、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容C3。具体连接方式为:BR的二脚和三脚作为交流输入端,且三脚还串联F;C2并联在BR的一脚和四脚;C3并联在C2的两端;BR的四脚接地。
这里,两相交流电(N相和L相)作为BR的二脚和三脚的输入端,BR对两相交流电进行整流得到直流电,经C2滤波后,利用整流后的直流电对C3储能,C3两端的电压范围为9-13V。
实际应用中,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时,供电开关模块中RL处于断开状态,若将后级控制模块从待机状态切换至运行状态,对K按键按压一定时间阈值,辅电源模块对第一控制模块供电,通过第一控制模块中D1的负极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触发RL闭合,主电源模块可通过供电开关模块对后级控制模块供电以唤醒后级控制模块;后级控制模块生成第三控制信号并从MCU-OFF端口输入至第二控制模块,导通第二控制模块中NPN2和PNP2,第一电压源(+15V,此电压可以是由后级控制模块提供)经PNP2的发射极、集电极向RL提供电压,以触发RL闭合,主电源模块可通过供电开关模块对后级控制模块供电,以保持后级控制模块处于运行状态。这里,由于二极管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特点,从PNP2的集电极输出的电流流向供电开关模块,此时D1处于截止状态,即第一控制模块停止工作状态。
若将后级控制模块从运行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后级控制模块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并从MCU-OFF端口输入至第二控制模块,使第二控制模块中NPN2和PNP2处于截止状态,第一电压源DCC1(+15V)不能经PNP2的发射极、集电极向RL提供电压,以触发RL断开,主电源模块不能通过供电开关模块对后级控制模块供电,以保持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时,主电源模块与后级控制模块之间供电线路断开,主电源模块不能够向后级控制模块供电,即后级控制模块是在断电状态下待机,降低一定功率消耗。
实施例四
基于上述实施例三,本申请给出一种功率控制电路,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功率控制电路的第三组成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第一控制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一PNP管PNP1、第一NPN管NPN1、第二开关器件K、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具体连接方式为:PNP1的集电极与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PNP1的发射极通过R3与PNP1的基极相连;NPN1的基极通过R4和K串联后与辅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还通过R5接地;NPN1的发射极接地;PNP1的基极通过R6与NPN1的基极相连。
这里,R3、R4、R5和R6起限流作用。PNP1的发射极的电压与辅电源模块输出端电压相等(可以是11V)。
这里,其他模块中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同实施例三中相同,不再具体阐述。
实际应用中,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时,供电开关模块中RL处于断开状态,若将后级控制模块从待机状态切换至运行状态,对K按键按压一定时间阈值,辅电源模块对第一控制模块供电,通过第一控制模块中PNP1的集电极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触发RL闭合,主电源模块可通过供电开关模块对后级控制模块供电以唤醒后级控制模块;后级控制模块生成第三控制信号并从MCU-OFF端口输入至第二控制模块,导通第二控制模块中NPN2和PNP2,第一电压源DCC1(+15V)经PNP2的发射极、集电极向RL提供电压,以触发RL闭合,主电源模块可通过供电开关模块对后级控制模块供电,以保持后级控制模块处于运行状态。这里,由于PNP1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特点,从PNP2的集电极输出的电流流向供电开关模块,此时PNP1处于截止状态,即第一控制模块停止工作状态。
若将后级控制模块从运行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后级控制模块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并从MCU-OFF端口输入至第二控制模块,使第二控制模块中NPN2和PNP2处于截止状态,第一电压源DCC1(+15V)不能经PNP2的发射极、集电极向RL提供电压,以触发RL断开,主电源模块不能通过供电开关模块对后级控制模块供电,以保持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时,主电源模块与后级控制模块之间供电线路断开,主电源模块不能够向后级控制模块供电,即后级控制模块是在断电状态下待机,降低一定功率消耗。
实施例五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给出一种功率控制电路,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功率控制电路的第四组成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供电开关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二开关器件(如第三PNP管PNP3)、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具体连接方法为:具体连接方式为:PNP3的发射极(即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PNP3的集电极(即供电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后级控制模块的P端口相连;PNP3的基极(即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通过R1串联接地,还通过R2与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
这里,R1和R2起限流作用。
第二控制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二二极管D2、第二NPN管NPN2、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一电压源DCC1。具体连接方式为:NPN2的集电极通过D3与R2的一端相连,还通过R7与DCC1相连;NPN2的基极通过R8与后级控制模块的MCU-OFF端口相连,还通过R9接地;NPN2的发射极接地。
这里,R7、R8、R9起限流作用。
这里,其他模块中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同实施例三中相同,不再具体阐述。
实际应用中,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时,供电开关模块中PNP3处于截止状态,若将后级控制模块从待机状态切换至运行状态,对K按键按压一定时间阈值,辅电源模块对第一控制模块供电,通过第一控制模块中D1的负极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触发PNP3处于导通状态,主电源模块可通过供电开关模块对后级控制模块供电以唤醒后级控制模块;后级控制模块生成第三控制信号并从MCU-OFF端口输入至第二控制模块,导通第二控制模块中NPN2和D2,第一电压源DCC1(+15V)经D2向PNP3提供电压,以触发PNP3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导通,主电源模块可通过供电开关模块对后级控制模块供电,以保持后级控制模块处于运行状态。这里,由于二极管D1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的特点,从D2的负极输出的电流流向供电开关模块,此时D1处于截止状态,即第一控制模块停止工作状态。
若将后级控制模块从运行状态切换至待机状态,后级控制模块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并从MCU-OFF端口输入至第二控制模块,使第二控制模块中NPN2和D2处于截止状态,第一电压源DCC1(+15V)不能经D2的负极向RL提供电压,以触发PNP3处于截止状态,主电源模块不能通过供电开关模块对后级控制模块供电,以保持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时,主电源模块与后级控制模块之间供电线路断开,主电源模块不能够向后级控制模块供电,即后级控制模块是在断电状态下待机,降低一定功率消耗。
实施例六
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计算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功率控制装置,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功率控制装置组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功率控制装置包括:
生成单元601,用于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时,待机唤醒模块接收到待机唤醒指令,响应所述待机唤醒指令,以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控制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触发供电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以控制主电源模块向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供电,将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从所述待机状态唤醒到运行状态;
所述生成单元601,用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从所述运行状态切换到所述待机状态时,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以控制所述主电源模块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之间供电线路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机唤醒模块包括辅电源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其中,其中,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流经所述辅电源模块,以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与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处于闭合状态时,经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入至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PNP管、第一NPN管和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一PNP管的集电极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PNP管的基极与发射极相连,还与所述第一NPN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一NPN管的基极与发射极相连,还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与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处于闭合状态时,经所述第一PNP管的集电极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入至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后级控制模块处于运行状态时,生成第三控制信号;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保持在闭合状态,以控制所述主电源模块持续向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保持在闭合状态,包括:利用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控制模块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保持在闭合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包括:利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PNP管和第二NPN管;所述第二PNP管的集电极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PNP管的基极与发射极相连,还与所述第二NPN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还与发射极相连,还接地;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接收控制信号,经所述第二PNP管的集电极输出所述控制信号;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信号输入至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开合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二NPN管;所述第二NPN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还与第一电压源相连;基极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还与发射极相连并接地;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接收所述控制信号,经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输出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控制信号输入至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开合状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时,主电源模块与后级控制模块之间供电线路断开,主电源模块不能够向后级控制模块供电,即后级控制模块是在断电状态下待机,降低一定功率消耗。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器,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家用电器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701和配置为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702;
其中,处理器701配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前述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
当然,实际应用时,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703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703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703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7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03。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处理器可以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evice)、可编程逻辑装置(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地,对于不同的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器功能的电子器件还可以为其它,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DD,Hard Disk Drive)或固态硬盘(SSD,Solid-State Drive);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处理器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功率控制装置,该功率控制装置包括: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功率控制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家用电器,该家用电器包括: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功率控制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7)

1.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时,待机唤醒模块接收到待机唤醒指令,响应所述待机唤醒指令,以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触发供电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以控制主电源模块向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供电,将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从所述待机状态唤醒到运行状态;
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从所述运行状态切换到所述待机状态时,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利用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控制模块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以控制所述主电源模块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之间供电线路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机唤醒模块包括辅电源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其中,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电流流经所述辅电源模块,以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与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处于闭合状态时,经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控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入至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PNP管、第一NPN管和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一PNP管的集电极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PNP管的基极与发射极相连,还与所述第一NPN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一NPN管的基极与发射极相连,还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与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处于闭合状态时,经所述第一PNP管的集电极输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
控制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输入至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后级控制模块处于运行状态时,生成第三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保持在闭合状态,以控制所述主电源模块持续向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保持在闭合状态,包括:
利用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控制模块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保持在闭合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PNP管和第二NPN管;所述第二PNP管的集电极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PNP管的基极与发射极相连,还与所述第二NPN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还与发射极相连,还接地;
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接收控制信号,经所述第二PNP管的集电极输出所述控制信号;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所述第二控制信号和所述第三控制信号;
控制所述控制信号输入至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开合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二极管和第二NPN管;所述第二NPN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还与第一电压源相连;基极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还与发射极相连并接地;
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接收所述控制信号,经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输出所述控制信号;
控制所述控制信号输入至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以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开合状态。
9.一种功率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控制电路包括:主电源模块、供电开关模块、后级控制模块和待机唤醒模块;
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相连,还与所述待机唤醒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还与所述待机唤醒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主电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向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供电,还用于向所述待机唤醒模块供电;
所述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接收所述待机唤醒模块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以将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从待机状态唤醒到运行状态;
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从运行状态切换到待机状态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接收所述后级控制模块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所述功率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后级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级控制模块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接收所述后级控制模块发送的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保持在闭合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率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后级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从运行状态切换到待机状态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接收所述后级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级控制模块处于运行状态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接收所述后级控制模块通过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发送的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供电开关模块保持在闭合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包括:第二开关器件;
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待机唤醒模块的输出端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开关模块还包括:同向二极管;
所述同向二极管与所述第二开关器件并联,且所述同向二极管的一端基地,另一端与所述待机唤醒模块的输出端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二开关器件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接地,还与所述待机唤醒模块的输出端之间串联所述第二电阻。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机唤醒模块包括第一控制模块和辅电源模块;
其中,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作为所述待机唤醒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主电源模块通过所述辅电源模块向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供电;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从待机状态唤醒至运行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一端与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二极管;
所述第一开关器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PNP管和第一NPN管;
所述第一PNP管的集电极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发射极与基极相连;所述第一NPN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与所述辅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发射极与基极相连还接地;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所述第一PNP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串联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一NPN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之间串联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一NPN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串联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一PNP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NPN管集电极之间串联所述第六电阻。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NPN管和第一电压源;其中,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相连,还与发射极相连并接地;所述第二NPN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压源相连,还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
所述第二NPN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压源相连,还通过所述第二二极管与所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NPN管的的基极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的另一端之间串联所述第八电阻;所述第二NPN管的的基极与与发射极之间串联所述第九电阻。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PNP管;
所述第二PNP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NPN管的集电极相连,还与发射极相连并连接所述第一电压源;所述第二PNP管的集电极与述供电开关模块的第一输入端相连;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阻;
所述第二PNP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串联所述第十电阻;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之间串联所述第八电阻;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串联所述第九电阻;所述第二PNP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NPN管的集电极之间串联所述第十一电阻。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电源模块包括:稳压管、第一电容和第十二电阻;
所述稳压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还通过所述第十二电阻与所述主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稳压管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一电容并联在所述稳压管两端。
2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电源模块包括:保险管、桥堆、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所述桥堆的二脚和三脚作为交流输入端,且三脚还串联所述保险管;所述第二电容并联在所述桥堆的一脚和四脚;所述第三电容并联在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所述桥堆的四脚接地。
25.一种功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控制权利要求9-24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控制电路,所述装置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后级控制模块处于待机状态时,待机唤醒模块接收到待机唤醒指令,响应所述待机唤醒指令,以生成第一控制信号;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触发供电开关模块处于闭合状态,以控制主电源模块向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供电,将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从所述待机状态唤醒到运行状态;
所述生成单元,用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从所述运行状态切换到所述待机状态时,生成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触发所述供电开关模块处于断开状态,以控制所述主电源模块与所述后级控制模块之间供电线路断开。
26.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电器包括:权利要求9-24任一项所述的功率控制电路,以及处理器和配置为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1601413.0A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电路、装置及家用电器 Pending CN1175194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01413.0A CN117519407A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电路、装置及家用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5757.1A CN113359936B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电路、装置及家用电器
CN202311601413.0A CN117519407A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电路、装置及家用电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5757.1A Division CN113359936B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电路、装置及家用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19407A true CN117519407A (zh) 2024-02-06

Family

ID=7752791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01413.0A Pending CN117519407A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电路、装置及家用电器
CN202110585757.1A Active CN113359936B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电路、装置及家用电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5757.1A Active CN113359936B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电路、装置及家用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7519407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25192U (zh) * 2010-06-11 2011-01-26 深圳市思达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待机唤醒控制电路及控制处理单元
CN202632148U (zh) * 2012-05-29 2012-12-26 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待机功率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US9762292B2 (en) * 2013-09-27 2017-09-1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ower harvest architecture fo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4659774A (zh) * 2015-02-11 2015-05-27 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压输入电源端口防护电路
CN104822193A (zh) * 2015-04-30 2015-08-05 成都锐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稳压二极管的防浪涌led驱动电路
CN106653433B (zh) * 2017-02-08 2021-09-17 国源容开国际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高电压大电流等零相位开关及控制方法
CN207249405U (zh) * 2017-04-01 2018-04-17 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直流系统中的双向通断电路
CN206894605U (zh) * 2017-07-11 2018-01-16 青岛海汇德电气有限公司 高压直流开关装置
CN212873312U (zh) * 2020-10-22 2021-04-02 东莞捷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热壶的加热控制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9936B (zh) 2023-10-03
CN113359936A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5921A (zh) 一种降低笔记本电脑关机状态下锂电池静态功耗的方法
CN103324545B (zh) 电源开关模块、电压产生电路与电源控制方法
CN110994774B (zh) 电源切换电路
CN103346553A (zh) 一种电子控制器防反接和防继电器线圈短路控制电路
CN113359936B (zh)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功率控制电路、装置及家用电器
CN110932706A (zh) 一种避免智能硬件关机漏电流的控制电路
CN110797930B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863811B (zh) 遥控器电源的控制装置及遥控器
CN108683153B (zh) 一种可自动恢复的保护电路
CN203932533U (zh) 一种定时开关插座
CN207664660U (zh) 遥控器电源的控制装置及遥控器
CN211925953U (zh) 低功耗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CN112711320A (zh) 电源切换系统及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203398743U (zh) 一种具有自锁定的安全启动电路
CN214674448U (zh) 一种低待机功耗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6655465B (zh) 系统时钟供电装置、方法和电器
CN218549882U (zh) 控制器供电电路及电器设备
CN103728886A (zh) 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220022612U (zh) 一种低功耗待机电源的开关电路
CN112462910B (zh) 一种开关机方法、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9351701U (zh) 一种开关机电路、消毒装置及医用消毒系统
CN204243882U (zh) 一种按摩器的电源管理装置
CN218213842U (zh) 一种应用于框架断路器的按键唤醒电路
CN220307100U (zh) 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及用电设备
TW201241610A (en) Trigger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