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14283A - 煤矿锚杆转载机 - Google Patents

煤矿锚杆转载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14283A
CN117514283A CN202311788584.9A CN202311788584A CN117514283A CN 117514283 A CN117514283 A CN 117514283A CN 202311788584 A CN202311788584 A CN 202311788584A CN 117514283 A CN117514283 A CN 1175142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receiving
assembly
anchor rod
swinging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885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忠明
苗继军
武俊
张利刚
李富强
张明
刘洋
李锋
张晋
赵星宇
刘玉龙
王玉新
张文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N Energy Wuhai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N Energy Wuhai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N Energy Wuhai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N Energy Wuhai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8858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142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14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142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20/00Setting anchoring-bol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9/00Tunnels or galleries, with or without linings;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reof; Layout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 E21D9/12Devices for removing or hauling away excavated material or spoil; Working or loading platform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锚杆转载机,包括:本体部;行走部,设置在本体部底部,行走部用于带动本体部行走;收料部,可摆动地设置在本体部的前端,收料部用于接收掘进机收集的物料;顶锚杆部,可移动地设置在本体部的前端,且位于收料部的一侧,顶锚杆部用于对本体部的前方进行锚护作业;侧锚杆部,可移动地设置在本体部的侧方,侧锚杆部用于对本体部的侧方进行锚护作业;运输部,设置在本体部的中部,运输部和收料部连通,运输部用于运输收料部接收的物料;控制部,设置在本体部上,收料部、顶锚杆部、侧锚杆部、运输部均与控制部电连接。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煤矿锚杆转载机不能对前方和侧方同时进行锚护作业,导致锚护效率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煤矿锚杆转载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煤矿锚杆转载机。
背景技术
目前,煤炭生产企业巷道掘进一般采用掘进机配套手动锚杆机或锚杆钻车,或者采用掘锚一体机的作业方式,此两种作业方式都是掘进与锚护分开交替作业,不能平行作业,辅助作业时间长,掘进效率低下,工人劳动强度高,导致采掘比列失衡,影响矿井的产量,并且现有技术中的锚杆转载机不能对锚杆转载机的前方和两侧两个方向同时进行锚护作业,存在锚护效率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锚杆转载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煤矿锚杆转载机不能对前方和侧方同时进行锚护作业,导致锚护效率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锚杆转载机,包括:本体部;行走部,设置在本体部底部,行走部用于带动本体部行走;收料部,可摆动地设置在本体部的前端,收料部用于接收掘进机收集的物料;顶锚杆部,可移动地设置在本体部的前端,且位于收料部的一侧,顶锚杆部用于对本体部的前方进行锚护作业;侧锚杆部,可移动地设置在本体部的侧方,侧锚杆部用于对本体部的侧方进行锚护作业;运输部,设置在本体部的中部,运输部和收料部连通,运输部用于运输收料部接收的物料;控制部,设置在本体部上,收料部、顶锚杆部、侧锚杆部、运输部均与控制部电连接,控制部控制收料部、顶锚杆部、侧锚杆部、运输部运行。
进一步地,顶锚杆部包括侧立架、第一锚杆机、第二锚杆机、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侧立架和本体部连接,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安装在侧立架上,第一锚杆机、第二锚杆机分别设置在侧立架的两侧,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锚杆机移动,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锚杆机移动,第一锚杆机、第二锚杆机均用于对本体部的前方进行锚护作业。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结构、第一摆动结构和回转结构,第一驱动结构安装在侧立架上,第一摆动结构安装在第一驱动结构上,回转结构安装在第一摆动结构上,第一锚杆机安装在回转结构上,第一驱动结构可带动第一摆动结构移动,第一摆动结构可带动回转结构摆动,回转结构可带动第一锚杆机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顶锚杆部还包括设置在侧立架上的多个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位于侧立架朝向收料部的一侧,距离传感器和控制部电连接,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侧立架与掘进机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侧锚杆部包括侧锚杆机、升降组件、摆动组件和旋转组件,升降组件安装在本体部上,摆动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上,旋转组件安装在摆动组件上,侧锚杆机安装在旋转组件上,升降组件可带动摆动组件升降,摆动组件可带动旋转组件摆动,旋转组件可带动侧锚杆机转动,侧锚杆机用于对本体部的侧方进行锚护作业。
进一步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架和设置在升降架内的链条结构,摆动组件为摆动油缸,旋转组件为旋转油缸,升降架安装在本体部上,摆动油缸的缸体安装在链条结构上,旋转油缸的缸体安装在摆动油缸的摆动杆上,侧锚杆机安装在旋转油缸上,链条结构驱动摆动油缸升降,摆动油缸驱动旋转油缸摆动,旋转油缸驱动侧锚杆机旋转。
进一步地,收料部包括收料组件、第一星轮驱动组件、第二星轮驱动组件和收料连接板,第一星轮驱动组件、第二星轮驱动组件分别设置在收料组件的两侧,收料组件通过收料连接板和运输部连通,第一星轮驱动组件、第二星轮驱动组件用于推动收料组件两侧的物料。
进一步地,收料组件包括主收料板、第一侧收料板和第二侧收料板,第一侧收料板和第二侧收料板分别和主收料板的两侧连接,第一侧收料板、第二侧收料板与主收料板之间均具有夹角以形成收料空间,第一星轮驱动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侧收料板上,第二星轮驱动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侧收料板上,主收料板用于将物料通过收料连接板输送至运输部。
进一步地,运输部包括运输溜槽、运输刮板链、运输驱动组件和张紧组件,运输溜槽设置在运输刮板链的两侧,运输驱动组件驱动运输刮板链运动,张紧组件安装在运输溜槽上,张紧组件用于调节运输刮板链的松紧程度,运输刮板链用于运输收料部接收的物料。
进一步地,煤矿锚杆转载机还包括控尘部与设置在本体部两侧的操作平台,控尘部安装在行走部上,且位于操作平台的下方,操作平台用于承载工作人员,控尘部用于对煤矿进行除尘;控制部包括电控组件和液压组件,电控组件通过液压组件控制收料部、顶锚杆部、侧锚杆部、运输部运行。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煤矿锚杆转载机,包括:本体部;行走部,设置在本体部底部,行走部用于带动本体部行走;收料部,可摆动地设置在本体部的前端,收料部用于接收掘进机收集的物料;顶锚杆部,可移动地设置在本体部的前端,且位于收料部的一侧,顶锚杆部用于对本体部的前方进行锚护作业;侧锚杆部,可移动地设置在本体部的侧方,侧锚杆部用于对本体部的侧方进行锚护作业;运输部,设置在本体部的中部,运输部和收料部连通,运输部用于运输收料部接收的物料;控制部,设置在本体部上,收料部、顶锚杆部、侧锚杆部、运输部均与控制部电连接,控制部控制收料部、顶锚杆部、侧锚杆部、运输部运行。采用该方案,通过在本体部上设置顶锚杆部和侧锚杆部,这样能够同时对本体部的前方、侧方进行锚护作业,从而提高了锚护效率,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煤矿锚杆转载机不能对前方和侧方同时进行锚护作业,导致锚护效率差的问题;并且本方案还设置了收料部和运输部,利用收料部能够接收掘进机收集的物料,随后利用运输部将收料部接收的物料运输至指定位置,这样实现了掘进与锚护平行作业,提高煤矿巷道的掘进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煤矿锚杆转载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收料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顶锚杆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侧锚杆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侧锚杆部在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运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行走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收料部;2、顶锚杆部;3、本体部;4、行走部;5、侧锚杆部;6、操作平台;7、液压组件;8、后支承;9、电控组件;10、运输部;11、控尘部;12、主收料板;14、第一侧收料板;15、第二侧收料板;16、第一星轮驱动组件;17、第二星轮驱动组件;19、收料连接板;20、侧立架;21、第一锚杆机;22、第二锚杆机;23、第一驱动组件;24、第二驱动组件;25、第一驱动结构;26、回转结构;27、第一摆动结构;37、侧锚杆机;40、升降架;42、摆动组件;43、旋转组件;44、链条结构;52、运输溜槽;53、运输刮板链;55、运输驱动组件;56、张紧组件;58、驱动轮;59、履带架;60、履带链;62、张紧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矿锚杆转载机,包括:本体部3;行走部4,设置在本体部3底部,行走部4用于带动本体部3行走;收料部1,可摆动地设置在本体部3的前端,收料部1用于接收掘进机收集的物料;顶锚杆部2,可移动地设置在本体部3的前端,且位于收料部1的一侧,顶锚杆部2用于对本体部3的前方进行锚护作业;侧锚杆部5,可移动地设置在本体部3的侧方,侧锚杆部5用于对本体部3的侧方进行锚护作业;运输部10,设置在本体部3的中部,运输部10和收料部1连通,运输部10用于运输收料部1接收的物料;控制部,设置在本体部3上,收料部1、顶锚杆部2、侧锚杆部5、运输部10均与控制部电连接,控制部控制收料部1、顶锚杆部2、侧锚杆部5、运输部10运行。
采用该方案,通过在本体部3上设置顶锚杆部2和侧锚杆部5,这样能够同时对本体部3的前方、侧方进行锚护作业,从而提高了锚护效率,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煤矿锚杆转载机不能对前方和侧方同时进行锚护作业,导致锚护效率差的问题;并且本方案还设置了收料部1和运输部10,利用收料部1能够接收掘进机收集的物料,随后利用运输部10将收料部1接收的物料运输至指定位置,这样实现了掘进与锚护平行作业,提高煤矿巷道的掘进效率。
其中,顶锚杆部2包括侧立架20、第一锚杆机21、第二锚杆机22、第一驱动组件23和第二驱动组件24,侧立架20和本体部3连接,第一驱动组件23和第二驱动组件24均安装在侧立架20上,第一锚杆机21、第二锚杆机22分别设置在侧立架20的两侧,第一驱动组件23驱动第一锚杆机21移动,第二驱动组件24驱动第二锚杆机22移动,第一锚杆机21、第二锚杆机22均用于对本体部3的前方进行锚护作业。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能够利用第一驱动组件23和第二驱动组件24分别驱动第一锚杆机21、第二锚杆机22的移动,从而实现对本体部3的前方进行锚护作业的目的。
其中,第一锚杆机21、第二锚杆机22,可实现左右滑移,可完成全断面所有顶锚杆及锚索的支护工作,且每部锚杆机都可在中间位置对中间锚杆进行锚护作业;可采用不同高度的侧立架20来适应更高的巷道,满足高巷道的顶锚使用要求。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组件23包括第一驱动结构25、第一摆动结构27和回转结构26,第一驱动结构25安装在侧立架20上,第一摆动结构27安装在第一驱动结构25上,回转结构26安装在第一摆动结构27上,第一锚杆机21安装在回转结构26上,第一驱动结构25可带动第一摆动结构27移动,第一摆动结构27可带动回转结构26摆动,回转结构26可带动第一锚杆机21进行转动。
如此设置,这样实现了第一锚杆机21的移动、摆动及转动,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工况下的锚护作业。
其中,第一驱动结构25为伸缩油缸,第一摆动结构27为摆动油缸,回转结构26为回转油缸。
具体地,顶锚杆部2还包括设置在侧立架20上的多个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位于侧立架20朝向收料部1的一侧,距离传感器和控制部电连接,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侧立架20与掘进机之间的距离。
这样设置,可测定与前方掘进机组的距离,并控制锚杆转载机组自行前移或后退,实现自动跟随功能,保证与前方掘进机组的安全距离,防止两者距离过近导致机组相撞,或两机组距离过大,导致物料不能转运到收料部1内。
在本实施例中,侧锚杆部5包括侧锚杆机37、升降组件、摆动组件42和旋转组件43,升降组件安装在本体部3上,摆动组件42安装在升降组件上,旋转组件43安装在摆动组件42上,侧锚杆机37安装在旋转组件43上,升降组件可带动摆动组件42升降,摆动组件42可带动旋转组件43摆动,旋转组件43可带动侧锚杆机37转动,侧锚杆机37用于对本体部3的侧方进行锚护作业。
采用上述设置方式,侧锚杆机37能够实现升降、摆动和旋转的运动方式,从而适配不同工况下的作业需求,同时通过不同的安装方式可以满足不同排距的要求,增大锚护的排距范围。
其中,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架40和设置在升降架40内的链条结构44,摆动组件42为摆动油缸,旋转组件43为旋转油缸,升降架40安装在本体部3上,摆动油缸的缸体安装在链条结构44上,旋转油缸的缸体安装在摆动油缸的摆动杆上,侧锚杆机37安装在旋转油缸上,链条结构44驱动摆动油缸升降,摆动油缸驱动旋转油缸摆动,旋转油缸驱动侧锚杆机37旋转。
如此设置,通过链条结构44带动摆动油缸升降,摆动油缸驱动旋转油缸摆动,旋转油缸驱动侧锚杆机37旋转,从而实现了侧锚杆机37升降、摆动和旋转的运动方式。
其中,收料部1包括收料组件、第一星轮驱动组件16、第二星轮驱动组件17和收料连接板19,第一星轮驱动组件16、第二星轮驱动组件17分别设置在收料组件的两侧,收料组件通过收料连接板19和运输部10连通,第一星轮驱动组件16、第二星轮驱动组件17用于推动收料组件两侧的物料。
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收料组件接收掘进机收集的物料,其上有两个或多个第一星轮驱动组件16、第二星轮驱动组件17,将物料从两侧向中间收集,通过收料组件将物料转运至运输部10,实现物料的连续运输。
进一步地,收料组件包括主收料板12、第一侧收料板14和第二侧收料板15,第一侧收料板14和第二侧收料板15分别和主收料板12的两侧连接,第一侧收料板14、第二侧收料板15与主收料板12之间均具有夹角以形成收料空间,第一星轮驱动组件16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侧收料板14上,第二星轮驱动组件17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侧收料板15上,主收料板12用于将物料通过收料连接板19输送至运输部10。
如此设置,主收料板12、第一侧收料板14和第二侧收料板15均通过螺栓及销轴连接,通过更换不同宽度的第一侧收料板14和第二侧收料板15可调整收料斗的宽度,便于适应不同宽度的巷道。
可选地,从动轮装置布置在主收料板12前段,其主要作用是实现主收料板12的刮板链的改向。
在本实施例中,运输部10包括运输溜槽52、运输刮板链53、运输驱动组件55和张紧组件56,运输溜槽52设置在运输刮板链53的两侧,运输驱动组件55驱动运输刮板链53运动,张紧组件56安装在运输溜槽52上,张紧组件56用于调节运输刮板链53的松紧程度,运输刮板链53用于运输收料部1接收的物料。
运输溜槽52由前溜槽和后溜槽组成,前溜槽和后溜槽用高强度螺栓联接,运输部10前端通过销轴与收料部1联接,后端通过支板和销轴铰接在后支承8上,形成四联滑移结构,保证了与铲板的随动联接。运输刮板链53采用边双链形式,由运输驱动组件55的两个液压马达直接驱动运输刮板链53的链轮,带动刮板链实现物料运输。张紧组件56采用油缸张紧加卡板锁定结构,对运输刮板链53的松紧程度进行调整。
具体地,煤矿锚杆转载机还包括控尘部11与设置在本体部3两侧的操作平台6,控尘部11安装在行走部4上,且位于操作平台6的下方,操作平台6用于承载工作人员,控尘部11用于对煤矿进行除尘;控制部包括电控组件9和液压组件7,电控组件9通过液压组件7控制收料部1、顶锚杆部2、侧锚杆部5、运输部10运行。
操作平台6布置在行走部4外侧,其主要由左平台、右平台、前侧伸平台、翻转平台、护栏、后侧伸平台、盖板等组成。
其中,所述行走部4包括驱动轮58、张紧轮62、履带架59和履带链60,驱动轮58和张紧轮62分别设置在履带架59的两端,履带链60套设在履带架59上,驱动轮58驱动履带链60转动。
后支承8主要由前横梁、支承器、后座、联接架、回转架等组成,其主要是用来提高机组工作时的稳定性。前横梁为组焊结构件,前端用高强度螺栓和键与本体部3联接,后端用销轴与回转架联接,通过回转架实现转载机搭接,支承器装在前横梁两侧,通过油缸实现整机支承。
液压组件7主要由油箱、托管架、油泵电机、盖板组件、后连接架体、油泵、吸油过滤器等组成,其为整个机组的动力源,为各部分动作提供动力。油箱与油泵电机布置在后支承两侧后方,油箱采用异形设计,电控组件9放置在油箱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煤矿锚杆转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部(3);
行走部(4),设置在所述本体部(3)底部,所述行走部(4)用于带动所述本体部(3)行走;
收料部(1),可摆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部(3)的前端,所述收料部(1)用于接收掘进机收集的物料;
顶锚杆部(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部(3)的前端,且位于所述收料部(1)的一侧,所述顶锚杆部(2)用于对所述本体部(3)的前方进行锚护作业;
侧锚杆部(5),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部(3)的侧方,所述侧锚杆部(5)用于对所述本体部(3)的侧方进行锚护作业;
运输部(10),设置在所述本体部(3)的中部,所述运输部(10)和所述收料部(1)连通,所述运输部(10)用于运输所述收料部(1)接收的物料;
控制部,设置在所述本体部(3)上,所述收料部(1)、所述顶锚杆部(2)、所述侧锚杆部(5)、所述运输部(10)均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收料部(1)、所述顶锚杆部(2)、所述侧锚杆部(5)、所述运输部(10)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锚杆转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锚杆部(2)包括侧立架(20)、第一锚杆机(21)、第二锚杆机(22)、第一驱动组件(23)和第二驱动组件(24),所述侧立架(20)和所述本体部(3)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和第二驱动组件(24)均安装在所述侧立架(20)上,所述第一锚杆机(21)、所述第二锚杆机(22)分别设置在所述侧立架(20)的两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驱动所述第一锚杆机(21)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24)驱动所述第二锚杆机(22)移动,所述第一锚杆机(21)、所述第二锚杆机(22)均用于对所述本体部(3)的前方进行锚护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锚杆转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3)包括第一驱动结构(25)、第一摆动结构(27)和回转结构(26),所述第一驱动结构(25)安装在所述侧立架(20)上,所述第一摆动结构(27)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25)上,所述回转结构(26)安装在所述第一摆动结构(27)上,所述第一锚杆机(21)安装在所述回转结构(26)上,所述第一驱动结构(25)可带动所述第一摆动结构(27)移动,所述第一摆动结构(27)可带动所述回转结构(26)摆动,所述回转结构(26)可带动所述第一锚杆机(21)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锚杆转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锚杆部(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侧立架(20)上的多个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位于所述侧立架(20)朝向所述收料部(1)的一侧,所述距离传感器和所述控制部电连接,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侧立架(20)与所述掘进机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锚杆转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锚杆部(5)包括侧锚杆机(37)、升降组件、摆动组件(42)和旋转组件(43),所述升降组件安装在所述本体部(3)上,所述摆动组件(42)安装在所述升降组件上,所述旋转组件(43)安装在所述摆动组件(42)上,所述侧锚杆机(37)安装在所述旋转组件(43)上,所述升降组件可带动所述摆动组件(42)升降,所述摆动组件(42)可带动所述旋转组件(43)摆动,所述旋转组件(43)可带动所述侧锚杆机(37)转动,所述侧锚杆机(37)用于对所述本体部(3)的侧方进行锚护作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锚杆转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架(40)和设置在所述升降架(40)内的链条结构(44),所述摆动组件(42)为摆动油缸,所述旋转组件(43)为旋转油缸,所述升降架(40)安装在所述本体部(3)上,所述摆动油缸的缸体安装在所述链条结构(44)上,所述旋转油缸的缸体安装在所述摆动油缸的摆动杆上,所述侧锚杆机(37)安装在所述旋转油缸上,所述链条结构(44)驱动所述摆动油缸升降,所述摆动油缸驱动所述旋转油缸摆动,所述旋转油缸驱动所述侧锚杆机(37)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锚杆转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部(1)包括收料组件、第一星轮驱动组件(16)、第二星轮驱动组件(17)和收料连接板(19),所述第一星轮驱动组件(16)、所述第二星轮驱动组件(17)分别设置在所述收料组件的两侧,所述收料组件通过所述收料连接板(19)和所述运输部(10)连通,所述第一星轮驱动组件(16)、所述第二星轮驱动组件(17)用于推动所述收料组件两侧的物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矿锚杆转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组件包括主收料板(12)、第一侧收料板(14)和第二侧收料板(15),所述第一侧收料板(14)和所述第二侧收料板(15)分别和所述主收料板(12)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一侧收料板(14)、所述第二侧收料板(15)与所述主收料板(12)之间均具有夹角以形成收料空间,所述第一星轮驱动组件(16)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收料板(14)上,所述第二星轮驱动组件(17)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收料板(15)上,所述主收料板(12)用于将物料通过所述收料连接板(19)输送至所述运输部(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锚杆转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部(10)包括运输溜槽(52)、运输刮板链(53)、运输驱动组件(55)和张紧组件(56),所述运输溜槽(52)设置在所述运输刮板链(53)的两侧,所述运输驱动组件(55)驱动所述运输刮板链(53)运动,所述张紧组件(56)安装在所述运输溜槽(52)上,所述张紧组件(56)用于调节所述运输刮板链(53)的松紧程度,所述运输刮板链(53)用于运输所述收料部(1)接收的物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锚杆转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矿锚杆转载机还包括控尘部(11)与设置在所述本体部(3)两侧的操作平台(6),所述控尘部(11)安装在所述行走部(4)上,且位于所述操作平台(6)的下方,所述操作平台(6)用于承载工作人员,所述控尘部(11)用于对煤矿进行除尘;所述控制部包括电控组件(9)和液压组件(7),所述电控组件(9)通过所述液压组件(7)控制所述收料部(1)、所述顶锚杆部(2)、所述侧锚杆部(5)、所述运输部(10)运行。
CN202311788584.9A 2023-12-22 2023-12-22 煤矿锚杆转载机 Pending CN1175142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88584.9A CN117514283A (zh) 2023-12-22 2023-12-22 煤矿锚杆转载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88584.9A CN117514283A (zh) 2023-12-22 2023-12-22 煤矿锚杆转载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14283A true CN117514283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53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88584.9A Pending CN117514283A (zh) 2023-12-22 2023-12-22 煤矿锚杆转载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1428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59888B2 (en) Auxiliary transportation and support system used after rapid excavation
CN101858213B (zh) 煤巷双平台四臂钻装运锚一体化机
CN111140245B (zh) 一种巷道智能掘支机及其快速成巷的方法
CN108868810B (zh) 悬臂式掘锚一体机
CN102278110A (zh) 一种可移动升降平台两臂顶帮锚杆锚索施工钻车
CN112412450A (zh) 一种钻装锚一体机
CN107575235A (zh) 巷道掘进支护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CN101975077B (zh) 高突矿井煤巷钻装锚支运一体机
CN202055821U (zh) 一种可移动升降平台两臂顶帮锚杆锚索施工钻车
CN114909147A (zh) 一种大倾角小转弯半径的全断面掘进机
CN115929368B (zh) 适用于拱形巷道的锚杆转载机组、组合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5822667B (zh) 巷道锚杆转载机组及锚护施工方法
CN117514283A (zh) 煤矿锚杆转载机
CN201696041U (zh) 煤巷双平台四臂钻装运锚一体化机
CN101705698B (zh) 一种矿井用回转式液压挖掘机
CN115977625A (zh) 一种姿态可调整且带有滑移功能的截割大臂及悬臂掘进机
CN113202527B (zh) 窄机身大支护断面八臂锚护钻车
CN211819385U (zh) 掘锚一体平行作业临时支护系统
GB2177033A (en) Self-propelled roof drilling and bolting trolley
CN210003277U (zh) 一种尾部带锚杆钻机的巷道工作装置
RU2103507C1 (ru)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пластовых месторождений полезных ископаемых и проходческо-добычной комбайн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02383449A (zh) 挖掘装载机
CN219176333U (zh) 一种掘锚一体机
CN218862641U (zh) 多臂锚护机构、转载机组和煤矿采掘系统
CN220434777U (zh) 一种龙门式履带锚杆钻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