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10174A - 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10174A
CN117510174A CN202311467634.3A CN202311467634A CN117510174A CN 117510174 A CN117510174 A CN 117510174A CN 202311467634 A CN202311467634 A CN 202311467634A CN 117510174 A CN117510174 A CN 117510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cium silicate
silicate board
parts
reaction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676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伊
徐渊
杨卫东
王学贵
王昆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ongs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ongs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ongs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ongsh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6763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101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10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101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18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mixtures of the silica-lime type
    • C04B28/186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mixtures of the silica-lime type containing formed Ca-silicates before the final hardening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20Resistance against chemical,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ttack
    • C04B2111/28Fire resistance, i.e. materials resistant to accidental fires or high temperatur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硅酸钙板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防火板,包括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石灰30~50份,硅藻土20~31份,石英粉31~42份,改性剂3~12份,反应助剂3~10份,硅灰石纤维1~30份,所述改性剂为硅酸铝纤维、无机硅树脂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反应助剂为膨润土或海泡石一种或多种组合,包括以下步骤:预反应、将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在预反应装置反应,加热加压生成托勃莫来石晶体结构,取5‑50%和原浆料混合。通过增设了预反映这一步骤,使得硅酸钙板具备高温收缩率较低、稳定性好和高温导热系数低优良特点,硅酸钙板的高温收缩率较低时,可以确保碳酸盖板在高温环境下的尺寸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酸钙板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
背景技术
被动防火系统是一种用于建筑物和结构提供防火保护的系统。与主动防火系统如消防喷淋系统或火灾报警系统不同,被动防火系统依赖于结构和材料的固有属性来减缓火势的蔓延,并提供安全疏散通道和延缓火势扩散的时间窗口,其中硅酸钙板是现代建筑中重要的墙体材料之一,因其具有低,中,高密度、防火、隔音性强,防腐防潮等优点,在现代的各种建筑中得到广泛使用,用作室内隔墙、间墙、地板、吊顶、家具等,其中现有的硅酸钙板生产主要采用大量的原矿物质及其加工材料,如珍珠砂、石英粉、河沙、瓷土、高岭土、水泥、电石渣、消石灰粉等,在矿物质价格不断攀升,人力劳动成本提高及人类对环境、防火意识加强的今硅酸钙板生产制备工艺中由于制备工艺的问题造成高温收缩率较高,且容易开裂变形,高温导热系数较高,使得碳酸钙板不能能够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稳定运行,会因高温引起材料组织结构的明显改变,不能保持稳定的性能,使用寿命较低,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解决了现有的硅酸钙板生产制备工艺中由于制备工艺的问题造成高温收缩率较高,且容易开裂变形,高温导热系数较高,使得碳酸钙板不能能够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稳定运行,会因高温引起材料组织结构的明显改变,不能保持稳定的性能,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包括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石灰30~50份,硅藻土20~31份,硅灰石纤维1~30份,加入了硅灰石纤维后,在合成过程中硅灰石纤维针状排列变为搭接或网状结构,石英粉31~42份,改性剂3~12份,反应助剂3~10份。
其中加入硅灰石纤维后,生产过程中进行的搅拌、混合等操作有助于纤维的分散,并与其他材料充分接触。这导致了纤维的重新排列,从原有的针状结构发展成搭接或网状结构。
这种搭接或网状结构的形成可以提高硅酸钙板的抗拉强度、抗冲击性以及耐久性。纤维的搭接结构增加了硅酸钙板的内聚力和韧性,使其能够更好地承受外部载荷和应力。此外搭接或网状结构的形成可以增加硅酸钙板的刚度和稳定性。纤维之间的交联和交错作用有助于抵抗材料的形变和变形,提高硅酸钙板的尺寸稳定性和整体刚性,减少因温度、湿度变化等外界因素引起的变形。
优选的,所述改性剂为硅酸铝纤维、无机硅树脂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的,所述反应助剂为膨润土或海泡石一种或多种组合。
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预反应、将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在预反应装置反应,加热加压生成托勃莫来石晶体结构,取5-50%和原浆料混合,然后在一定温度下(200℃以上)生成硬硅钙石结构;
储浆池:将预反应过程中的混合后的浆料转移到储浆池中,储浆池用于存储和调节浆料的质量、浓度和温度等参数,以满足后续生产的需要;
匀浆:将制浆池或储浆池中的浆料注入到匀浆机(如匀浆箱)中,其中匀浆机通过机械搅拌或浆料的循环运动,使浆料更加均匀,其中的固体颗粒分散均匀。
网箱抄取:经过匀浆的浆料通过网槽,进入到一个移动的网箱上,网箱表面上的网孔会过滤掉多余的水分,使固体颗粒聚集在网箱上形成湿纸板;
准备模具、选择适合的模具形状和尺寸,确保模具表面平整清洁,并涂抹模具释模剂,以防止硅酸钙板黏附于模具;
制备混合料、混合硅酸钙板的原材料,按照特定配方和比例进行混合,确保均匀混合;
脱模、将混合料倒入准备好的模具中,使用振动台或其他适当的设备将混合料充分压实并排除气泡,然后,将填充好的模具放置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让混合料逐渐凝结硬化;
蒸养、待硅酸钙板适当硬化后,将模具及其内容物放置在蒸养室或高湿度的环境中,有助于对硅酸钙板充分养护,在这种湿润的环境中,硅酸钙板可以更好地进行水化反应,并允许水化产物逐渐形成和发展,从而提高硅酸钙板的强度和稳定性。
翻板、蒸养结束后,将硅酸钙板从模具中取出,并进行翻板操作,即将板翻转过来,使原本下方接触模具的表面成为上方表面,这样可以确保硅酸钙板的两侧表面具有一致的质量和外观;
烘干、完成翻板后,将硅酸钙板放置在干燥室或通过其他适当的烘干设备进行烘干;
表面处理、将坯板进行表面处理,磨光切边,制成外形尺寸、厚度符合要求硅酸钙板。
优选的,所述预反应的具体步骤如下:
S501、准备预反应装置,选择适当的反应容器或预反应器,并确保其清洁和干燥
S502、向预反应装置中加入二氧化硅和氧化钙:按照预定的配方和比例,将适量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加入预反应装置中,量可以根据所需的托勃莫来石含量确定,通常在5-50%之间,将成型的材料在温度超过200℃的条件下进行硬化,其中原浆料中的成分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硬硅钙石。
S503、混合和剧烈搅拌,将装置密封,并启动搅拌设备,确保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充分混合,其中搅拌过程可以通过机械设备、气体搅拌装置或其他适当的方法实现;
S504、加热和加压:根据预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对预反应装置进行加热和加压,通过供热系统和压力控制设备,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以促进硬硅钙石结构的形成;
S505、反应时间:保持预反应装置在预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一定的反应时间,以确保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发生反应并形成硬硅钙石结构;
S506、冷却和释放:完成预定的预反应时间后,停止加热和加压,将预反应装置冷却至室温或适当的温度。然后打开预反应装置,释放内部压力并取出硬硅钙石结构;
S507、与原浆料混合:将从预反应装置中获得的托勃莫来石晶体结构与原浆料进行混合。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混合和搅拌操作,以确保硬硅钙石结构均匀分散在原浆料中。
优选的,所述蒸养步骤中,温度为180~300℃之间,湿度为60~90%。
优选的,所述烘干步骤中,烘干设备的温度在60℃~100℃之间,烘干时间为40min。
优选的,所述搅拌设备中的搅拌速度为80~100r/min,湿度调节为40~60%,温度控制在130~16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增设了预反应这一步骤,使得硅酸钙板具备高温收缩率较低、稳定性好和高温导热系数低优良特点,硅酸钙板的高温收缩率较低时,可以确保碳酸盖板在高温环境下的尺寸稳定性,这对于需要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使用的应用尤为关键,可以减少零件变形和破裂的风险,使得碳酸钙板能够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稳定运行,它不会因高温引起材料组织结构的明显改变,保持稳定的性能。这使得硅酸钙板在高温条件下能够提供可靠的性能和长期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通过优化制备工艺,使得硅酸钙板具备出色的抗开裂和抗变形能力,由于其特殊的组成和结构,它能够在高温下承受较大的热应力而不开裂或变形,这种抗开裂和抗变形的能力使得硅酸钙板在高温工艺和热工模具等应用中表现出优越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CaO-SiO2-H2O系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附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包括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石灰30份,硅藻土20份,石英粉31份,改性剂3份,反应助剂3份,硅灰石纤维10份。
其中加入硅灰石纤维后,生产过程中进行的搅拌、混合等操作有助于纤维的分散,并与其他材料充分接触。这导致了纤维的重新排列,从原有的针状结构发展成搭接或网状结构。
这种搭接或网状结构的形成可以提高硅酸钙板的抗拉强度、抗冲击性以及耐久性。纤维的搭接结构增加了硅酸钙板的内聚力和韧性,使其能够更好地承受外部载荷和应力。此外搭接或网状结构的形成可以增加硅酸钙板的刚度和稳定性。纤维之间的交联和交错作用有助于抵抗材料的形变和变形,提高硅酸钙板的尺寸稳定性和整体刚性,减少因温度、湿度变化等外界因素引起的变形。
改性剂为硅酸铝纤维,硅酸铝纤维聚合物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可塑性,能够增强硅酸钙板的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
反应助剂为膨润土。
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预反应、将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在预反应装置反应,加热加压生成托勃莫来石晶体结构,取50%和原浆料混合,然后在一定温度下(200℃以上)生成硬硅钙石结构。
储浆池:将预反应过程中的混合后的浆料转移到储浆池中,储浆池用于存储和调节浆料的质量、浓度和温度等参数,以满足后续生产的需要;
匀浆:将制浆池或储浆池中的浆料注入到匀浆机(如匀浆箱)中,其中匀浆机通过机械搅拌或浆料的循环运动,使浆料更加均匀,其中的固体颗粒分散均匀。
网箱抄取:经过匀浆的浆料通过网槽,进入到一个移动的网箱上,网箱表面上的网孔会过滤掉多余的水分,使固体颗粒聚集在网箱上形成湿纸板;
准备模具、选择适合的模具形状和尺寸,确保模具表面平整清洁,并涂抹模具释模剂,以防止硅酸钙板黏附于模具;
制备混合料、混合硅酸钙板的原材料,按照特定配方和比例进行混合,确保均匀混合;
脱模、将混合料倒入准备好的模具中,使用振动台或其他适当的设备将混合料充分压实并排除气泡,然后,将填充好的模具放置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让混合料逐渐凝结硬化;
蒸养、待硅酸钙板适当硬化后,将模具及其内容物放置在蒸养室或高湿度的环境中;有助于对硅酸钙板充分养护,在这种湿润的环境中,硅酸钙板可以更好地进行水化反应,并允许水化产物逐渐形成和发展,从而提高硅酸钙板的强度和稳定性,在蒸养过程中,硅酸钙板会发生一定的水分蒸发和物料收缩。通过控制蒸养的温度、湿度和时间等条件,可以调控硅酸钙板的缩水率,避免因过快的脱水而引起的龟裂和变形现象,并确保硅酸钙板的尺寸和形状的稳定性,同时蒸养可以改善硅酸钙板的质地和表面光洁度:蒸养过程中提供的湿度和温度条件有助于硅酸钙板在水化和固化过程中均匀发展,形成更加致密、均匀的内部结构。这可以改善硅酸钙板的质地和表面光洁度,使其具备更好的外观和质量。
翻板、蒸养结束后,将硅酸钙板从模具中取出,并进行翻板操作,即将板翻转过来,使原本下方接触模具的表面成为上方表面,这样可以确保硅酸钙板的两侧表面具有一致的质量和外观;
烘干、完成翻板后,将硅酸钙板放置在干燥室或通过其他适当的烘干设备进行烘干;
表面处理、将坯板进行表面处理,磨光切边,制成外形尺寸、厚度符合要求硅酸钙板。
所述预反应的具体步骤如下:
S501、准备预反应装置,选择适当的反应容器或预反应器,并确保其清洁和干燥。
S502、向预反应装置中加入二氧化硅和氧化钙:按照预定的配方和比例,将适量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加入预反应装置中,量可以根据所需的托勃莫来石含量确定,通常在50%,将成型的材料在温度超过200℃的条件下进行硬化,其中原浆料中的成分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硬硅钙石;
S503、混合和剧烈搅拌,将装置密封,并启动搅拌设备,确保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充分混合,其中搅拌过程可以通过机械设备、气体搅拌装置或其他适当的方法实现;
S504、加热和加压:根据预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对预反应装置进行加热和加压,通过供热系统和压力控制设备,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以促进硬硅钙石结构的形成;
S505、反应时间:保持预反应装置在预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一定的反应时间,以确保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发生反应并形成硬硅钙石结构;
S506、冷却和释放:完成预定的预反应时间后,停止加热和加压,将预反应装置冷却至室温或适当的温度。然后打开预反应装置,释放内部压力并取出硬硅钙石结构;
S507、与原浆料混合:将从预反应装置中获得的硬硅钙石结构与原浆料进行混合。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混合和搅拌操作,以确保硬硅钙石结构均匀分散在原浆料中。
蒸养步骤中,温度为180℃之间,湿度为90%。
烘干步骤中,烘干设备的温度在60℃,烘干时间为40min。
搅拌设备中的搅拌速度为100r/min,湿度调节为60%,温度控制在160℃。
一般情况下,硬硅钙石(6CaO·6S iO2-H2O)是纤维状晶体,约850℃分解,硬硅钙石可以用与其化学式相符的CaO.SiO2在150~400℃合成。随温度升高,合成速率加快。在200℃合成结晶良好的硬硅钙石需要100h。但是,在300℃只需要5~10h。CaO-SiO2-H2O系相图如图1所示,从图可知,硬硅钙石在180℃以上才能存在。因此,为顺利合成硬硅钙石,需要200℃以上的温度,在硅酸钙板的生产过程中,硬硅钙石是硅酸钙板制造过程中重要原料,它在硅酸钙板的生产过程中起到以下几个作用:
强度增强:硬硅钙石是硅酸钙板中主要的填充料,其高硬度和坚固的颗粒结构能够增强硅酸钙板的强度和耐久性,硬硅钙石的添加可以增加硅酸钙板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冲击性能,使其更加坚固和耐用。
提高阻燃性能:硬硅钙石在硅酸钙板中的添加也可以提高硅酸钙板的阻燃性能。硬硅钙石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能,并且在高温下不易燃烧,可以作为阻燃剂有效地减少硅酸钙板的燃烧性,提高其阻燃等级。
控制硅酸钙板的成型特性:硬硅钙石在硅酸钙板的生产过程中还可以起到调控成型特性的作用。通过调整硬硅钙石的粒径和添加比例,可以影响硅酸钙板的流动性、凝固时间和成型工艺等参数,从而实现对硅酸钙板的成型过程的控制和优化综上所述,硅酸钙在硅酸钙板的生产过程中起到了结合剂、强度增强剂、水化反应催化剂以及提高稳定性和耐久性的作用。它是硅酸钙板的关键组分,对于确保硅酸钙板的性能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石灰34份,硅藻土25份,石英粉35份,改性剂9份,反应助剂10份,硅灰石纤维21份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的步骤保持一致,最终得到的硅酸钙板高温收缩率,是否开裂变形,稳定性,高温导热系数结果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石灰49份,硅藻土30份,石英粉38份,改性剂10份,反应助剂10份,硅灰石纤维22份,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的步骤保持一致,最终得到的硅酸钙板高温收缩率,是否开裂变形,稳定性,高温导热系数结果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石灰40份,硅藻土25份,石英粉33份,改性剂8份,反应助剂8份,硅灰石纤维25份,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的步骤保持一致,最终得到的硅酸钙板高温收缩率,是否开裂变形,稳定性,高温导热系数结果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石灰42份,硅藻土27份,石英粉34份,改性剂9份,反应助剂9份,硅灰石纤维28份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的步骤保持一致,最终得到的硅酸钙板高温收缩率,是否开裂变形,稳定性,高温导热系数结果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石灰50份,硅藻土31份,石英粉42份,改性剂12份,粉煤灰19份,反应助剂8份,硅灰石纤维29份,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的步骤保持一致,最终得到的硅酸钙板高温收缩率,是否开裂变形,稳定性,高温导热系数结果如下表1所示。
对比例一:
将实施例一中的硅藻土去除,其余步骤与实施例一相同,最终得到的硅酸钙板高温收缩率,是否开裂变形,稳定性,高温导热系数结果如下表1所示。
对比例二:
将实施例一中的硅灰石纤维去除,其余步骤与实施例一相同,最终得到的硅酸钙板高温收缩率,是否开裂变形,稳定性,高温导热系数结果如下表1所示。
对比例三:
将实施例一中的预反应步骤去除,其余步骤与实施例一相同,最终得到的硅酸钙板高温收缩率,是否开裂变形,稳定性,高温导热系数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一
结论:由表一可知,增设了预反应这一步骤,使得硅酸钙板具备高温收缩率较低、稳定性好和高温导热系数低优良特点,硅酸钙板的高温收缩率较低时,可以确保碳酸盖板在高温环境下的尺寸稳定性,这对于需要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使用的应用尤为关键,可以减少零件变形和破裂的风险,使得碳酸钙板能够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稳定运行,它不会因高温引起材料组织结构的明显改变,保持稳定的性能。这使得硅酸钙板在高温条件下能够提供可靠的性能和长期的使用寿命,通过优化制备工艺,使得硅酸钙板具备出色的抗开裂和抗变形能力,由于其特殊的组成和结构,它能够在高温下承受较大的热应力而不开裂或变形,这种抗开裂和抗变形的能力使得硅酸钙板在高温工艺和热工模具等应用中表现出优越的性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石灰30~50份,硅藻土20~31份,石英粉31~42份,改性剂3~12份,反应助剂3~10份,硅灰石纤维1~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为硅酸铝纤维、无机硅树脂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助剂为膨润土或海泡石一种或多种组合。
4.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的制备工艺,依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预反应、将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在预反应装置反应,加热加压生成托勃莫来石晶体结构,取5-50%和原浆料混合,然后在一定温度下(200℃以上)生成硬硅钙石结构;
储浆池:将预反应过程中的混合后的浆料转移到储浆池中,储浆池用于存储和调节浆料的质量、浓度和温度等参数,以满足后续生产的需要;
匀浆:将制浆池或储浆池中的浆料注入到匀浆机(如匀浆箱)中,其中匀浆机通过机械搅拌或浆料的循环运动,使浆料更加均匀,其中的固体颗粒分散均匀。
网箱抄取:经过匀浆的浆料通过网槽,进入到一个移动的网箱上,网箱表面上的网孔会过滤掉多余的水分,使固体颗粒聚集在网箱上形成湿纸板;
准备模具、选择适合的模具形状和尺寸,确保模具表面平整清洁,并涂抹模具释模剂,以防止硅酸钙板黏附于模具;
制备混合料、混合硅酸钙板的原材料,按照特定配方和比例进行混合,确保均匀混合;
脱模、将混合料倒入准备好的模具中,使用振动台或其他适当的设备将混合料充分压实并排除气泡,然后,将填充好的模具放置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让混合料逐渐凝结硬化;
蒸养、待硅酸钙板适当硬化后,将模具及其内容物放置在蒸养室或高湿度的环境中,有助于对硅酸钙板充分养护,在这种湿润的环境中,硅酸钙板可以更好地进行水化反应,并允许水化产物逐渐形成和发展,从而提高硅酸钙板的强度和稳定性。
翻板、蒸养结束后,将硅酸钙板从模具中取出,并进行翻板操作,即将板翻转过来,使原本下方接触模具的表面成为上方表面,这样可以确保硅酸钙板的两侧表面具有一致的质量和外观;
烘干、完成翻板后,将硅酸钙板放置在干燥室或通过其他适当的烘干设备进行烘干;
表面处理、将坯板进行表面处理,磨光切边,制成外形尺寸、厚度符合要求硅酸钙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反应的具体步骤如下:
S501、准备预反应装置,选择适当的反应容器或预反应器,并确保其清洁和干燥。
S502、向预反应装置中加入二氧化硅和氧化钙:按照预定的配方和比例,将适量的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加入预反应装置中,量可以根据所需的托勃莫来石含量确定,通常在5-50%之间,将成型的材料在温度超过200℃的条件下进行硬化,其中原浆料中的成分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硬硅钙石;
S503、混合和剧烈搅拌,将装置密封,并启动搅拌设备,确保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充分混合,其中搅拌过程可以通过机械设备、气体搅拌装置或其他适当的方法实现;
S504、加热和加压:根据预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对预反应装置进行加热和加压,通过供热系统和压力控制设备,控制反应温度和压力以促进硬硅钙石结构的形成;
S505、反应时间:保持预反应装置在预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一定的反应时间,以确保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发生反应并形成硬硅钙石结构;
S506、冷却和释放:完成预定的预反应时间后,停止加热和加压,将预反应装置冷却至室温或适当的温度。然后打开预反应装置,释放内部压力并取出硬硅钙石结构;
S507、与原浆料混合:将从预反应装置中获得的托勃莫来石晶体结构与原浆料进行混合。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混合和搅拌操作,以确保硬硅钙石晶体结构均匀分散在原浆料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养步骤中,温度为180~300℃之间,湿度为60~9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步骤中,烘干设备的温度在60℃~100℃之间,烘干时间为40min。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设备中的搅拌速度为80~100r/min,湿度调节为40~60%,温度控制在130~160℃。
CN202311467634.3A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 Pending CN1175101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7634.3A CN117510174A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67634.3A CN117510174A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10174A true CN117510174A (zh) 2024-02-06

Family

ID=89756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67634.3A Pending CN117510174A (zh) 2023-11-07 2023-11-07 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1017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2674A (ja) * 1999-08-19 2001-05-08 Asahi Kasei Corp 高強度珪酸カルシウム硬化体
CN101549979A (zh) * 2009-04-24 2009-10-07 刘金铃 一种防潮防火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2632A (zh) * 2014-11-27 2016-06-2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用酸法处理粉煤灰提铝后所得硅渣制备托贝莫来石的方法
CN105777043A (zh) * 2016-03-21 2016-07-20 台荣建材(湖州)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节能板
US20160304400A1 (en) * 2015-04-16 2016-10-20 Johns Manville High temperature calcium silicate insul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2674A (ja) * 1999-08-19 2001-05-08 Asahi Kasei Corp 高強度珪酸カルシウム硬化体
CN101549979A (zh) * 2009-04-24 2009-10-07 刘金铃 一种防潮防火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2632A (zh) * 2014-11-27 2016-06-22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用酸法处理粉煤灰提铝后所得硅渣制备托贝莫来石的方法
US20160304400A1 (en) * 2015-04-16 2016-10-20 Johns Manville High temperature calcium silicate insulation
CN105777043A (zh) * 2016-03-21 2016-07-20 台荣建材(湖州)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节能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郑日镜;: "谈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的蒸压过程", 福建建材, no. 02, 8 April 2011 (2011-04-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501323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building structural and paving products using a calcium silicate hydrate bonding matrix
CN1117032A (zh) 含煤灰的固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NZ528311A (en) Low bulk density calcium silicate hydrate strength accelerant additive for curing cementitious products
US20050269730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wood cement board
CN104844265A (zh) 一种添加有聚苯颗粒的发泡水泥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CN111362647A (zh) 一种无机微珠发泡改性硅塑复合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4402892A (en) Method for making xonotlite insulation by foaming an aqueous slurry of calcareous and siliceous reactants and cellulosic and glass fibers
CN113185251A (zh) 一种轻质高强纤维石膏板及其制备方法
US5340513A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alcium hydrosilicate bonded shaped articles
CN110194642A (zh) 一种防水型石膏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6082884B (zh) 一种含有固废煤渣的轻质保温墙板及制备工艺
EA022834B1 (ru) Неорганическая плита и способ её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KR102034611B1 (ko) 방수형 기포콘크리트 블록의 습식 제조방법
CN108609988B (zh) 一种利用萤石选矿废渣-石英尾渣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方法
He et al. Effect of pressing pressur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water resistance of straw/sawdust-magnesium oxychloride cement composite
CN114988784B (zh) 一种硅酸钙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7510174A (zh) 一种用于被动防火系统的新型硅酸钙板
CN105060799A (zh) 一种耐油、耐磨加气砌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85657B (zh) 一种保温墙体材料及其制作工艺
CN107555930B (zh) 一种高强、阻水加气混凝土建筑砌块及制备方法
CN109306745A (zh) 一种防火保温板
CN115784690B (zh) 改善3d打印各向异性的耐高温eps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84286B (zh) 一种再生利用石粉和废棉配置保温隔声建材的方法
KR100885202B1 (ko) 무석면계 슬래그 보드 제조방법
CN116239360A (zh) 一种免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