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1665A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501665A CN117501665A CN202180099433.5A CN202180099433A CN117501665A CN 117501665 A CN117501665 A CN 117501665A CN 202180099433 A CN202180099433 A CN 202180099433A CN 117501665 A CN117501665 A CN 11750166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signal
- pdu
- sequence
- data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6039 immun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311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30 addi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02 evapor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22 operating i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84 smar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6—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sounding signals per s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09—Error detection only, e.g.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codes or single parity bit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signal space coding, i.e. adding redundancy in the signal constellation, e.g.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TCM]
- H03M13/25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signal space coding, i.e. adding redundancy in the signal constellation, e.g.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TCM] with block 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应用于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等。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生成第一信号,第一信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为通过相移键控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的;第二部分为通过极化码polar编码的;第一部分用于预配置的、预定义的或根据预定义规则生成的序列的传输;第二部分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号;第二设备获取控制信息。PSK类调制方式可以提升信号接收端的灵敏度,提高抗噪和抗干扰能力,并且第二部分通过polar编码可以提升抗噪抗干扰性能。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车联网,如车辆外联V2X、车间通信长期演进技术LTE‑V、车辆‑车辆V2V等。
Description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无线通信场景中,在一定通信区域或范围内可以包括多个通信域。一个通信域是指一组具有通信关系的通信节点,以及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连接关系(即通信链路)组成的系统。一个通信域包括一个主通信节点(可以简称为主节点)和至少一个从通信节点(可以简称为从节点)。其中,主节点管理通信域的时频资源,并具有为通信域中的通信节点间的通信链路调度资源的功能。通常多个通信域密集存在,由于各个通信域独立工作,可能会存在通信域间的互相干扰。然而目前通信节点之间信号传输时抗干扰性能较低,可能会导致信号传输失败。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通信节点之间信号传输时的抗干扰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可应用于第一设备,第一设备的处理器或芯片或芯片系统或一个功能模块等。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生成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为通过相移键控(phase shift keying,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的;所述第二部分可以为通过极化码编码的;所述第一部分可以用于预配置的、预定义的或根据预定义规则生成的序列的传输;所述第二部分可以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信号中控制信息通过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相比于调频类调制方式和调幅类调制方式,PSK(相移键控)类调制方式可以提升信号接收端对控制信息的接收灵敏度,提高抗噪和抗干扰性能。控制信息通过polar(极化码)编码也可以提升信号接收端对控制信息的接收灵敏度,从而可以提高抗噪和抗干扰性能。通过控制信息用PSK类调制方式和polar来调制编码,可以提高信号接收端对控制信息的接收准确性,从而可以提高控制信息指示内容的可靠性,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部分可以为通过所述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的。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调制方式相同或属于同一类型,信号接收端同步和信道估计结果可以更好地适配于第二部分的解调需求,从而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抗噪和抗干扰性能。并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使用相同或属于同一类型的调制方式,可以使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的实现复杂度可以更低。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部分依次可以包括前导序列和至少一个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可以包括M序列和/或第二序列;其中,所述第二序列可以是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生成的序列和/或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生成的序列。这样可以提升信号接收端同步和信道估计性能,其中M序列自相关函数旁瓣小,同步和信道估计发生错误的概率低,因此M序列在低信干噪比下具有优异的同步和信道估计性能;由于不同设备的标 识和/或链路的标识通常不相同,所以基于不同设备的标识和/或链路的标识生成的序列也通常不相同,也即有效信号和干扰信道中的第二序列不相同,因此第二序列可以具有额外的过滤干扰的效果。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具体可以为:发送所述第一部分;在发送所述第一部分之后,发送所述第二部分。这样信号接收端在接收所述第一信号时,可以先接收到所述第一部分,之后再收到所述第二部分,从而在收到所述第二部分后,信号接收端可以利用所述第一部分的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同步和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所述第二部分进行解调。如果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时,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发送顺序相反,则信号接收端收到第二部分后,由于没有同步、信道估计的结果,无法解调,必须缓存等待收到第一部分,并根据第一部分得到同步、信道估计的结果,然后才能解调第二部分,既增大时延,又浪费存储空间和存储能耗,而且可能由于AGC导致第二部分开头的部分数据不可用。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号还可以包括数据部分,所述数据部分可以为通过所述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的。这样可以传输数据,并且通过所述PSK类调制方式调制可以提高抗噪和抗干扰性能。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中至少两个部分的符号速率可以相同。这样可以降低切换间隔的开销,且实现简单。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数据部分的符号速率可以为1兆赫兹、2兆赫兹或4兆赫兹。其中,更高的符号速率可以带来更高的峰值速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部分可以包括两个相同的序列。这样可以提升频率同步精度,降低频率同步算法复杂度。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为通过第一调制方式和第一码率编码的;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可以为所述PSK类调制方式中的一种,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可以为预配置的或预定义的;所述第一码率可以为预配置的、预设定义的或根据预定义的规则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可以是基于第一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一码率可以是基于所述第一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一集合可以指示至少一对调制方式和码率;或者,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可以是基于第二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二集合可以指示至少一种调制方式;所述第一码率可以是基于第三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三集合可以指示至少一种码率。这样可以降低对所述第二部分解码的实现复杂度,并且低信噪比下增加冗余实现更好的抗噪和抗干扰性能,高信干噪比下减少冗余降低开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部分可以指示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和/或所述第一码率。这样可以避免信号接收端对第二部分的盲解。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包含循环冗余校验位,从而可以提升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的可靠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通过第三序列加扰,或者所述第二部分包含的循环冗余校验位可以通过所述第三序列加扰;所述第三序列可以是基于第一设备的标识生成的序列和/或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生成的序列。这样可以无需增加资源开销,即可过滤掉干扰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数据部分可以为通过极化码编码的,从而可以提升数据部分的抗干扰性能。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是否通过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编码码率。这样可以避免对数据部分的盲检,且数据部分可以灵活实现多种码率,灵活适配不同的传输需求和信道条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调制方式。这样可以避免对数据部分的盲检,这也使数据部分可以在更多种调制方式中灵活选择,灵活适配不同的传输需求和信道条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长度信息。这样可以避免对数据部分盲检,也使数据部分的长度灵活可变,灵活适配不同的传输需求和信道条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数据部分的传输数据的编号、所述数据部分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的编号、所述PDU中的载荷的编号、所述传输数据是否为重传、所述PDU是否为重传、或所述PDU中的载荷是否为重传。这样可以使信号接收端据此实现重传合并,并可以过滤已正确收到或不需要接收的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以下至少一项: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PDU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PDU中的载荷的反馈信息、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数据的编号、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的编号、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中的载荷的编号、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数据是否为重传、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是否为重传、或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中的载荷是否为重传。这样可以辅助信号接收端确定下次应该传新数据还是旧数据,或者确定上次传输的数据是否已被正确接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是否存在、指示所述数据部分是否包含PDU或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PDU中的载荷是否为空。这样可以避免信号接收端对空包进行不必要的解码,降低接收功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数据部分中数据的类型、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类型、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载荷的类型、所述数据部分中数据的分组信息、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分组信息、或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载荷的分组信息。这样信号接收端可以只接收和响应和自己有关的数据,降低接收功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号用于广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包括所述广播的类型信息,所述广播的类型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是否可扫描、是否可连接、是否可用于定向传输、或是否可用于非定向传输。这样信号接收端可以只接收和响应和自己有关的数据,降低接收功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是否使用当前分配或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继续发送数据,和/或,指示是否使用当前分配或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继续接收数据。这样可以用最可靠的资源传输资源控制信息,从而可以快速达成共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传输,以节约资源和功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是否存在数据待发送。这样信号发送端(也即第一设备)可以与信号接收端(也即第二设备)协商后续的传输策略,快速达成共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传输,以节约资源和功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是否能够继续接收数据。这样信号接收端(也即第二设备)可以及时停止发送后续数据,以节约资源和功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这样可以提高信道估计和同步(信道相位跟踪)性能,从而提升抗噪抗干扰能力。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具体可以为: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包括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数据部分可以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这样可以提高信道估计和同步(信道相位跟踪)性能,从而提升抗噪抗干扰能力。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数据部分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具体可以为:所述数据部分可以包括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参考信号的分布图案。这样可以避免信号接收端(也即所述第二设备)的盲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可以包含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这样可以提高信道估计和同步(信道相位跟踪)性能,从而提升抗噪抗干扰能力。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参考信号的分布图案。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包含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具体可以为: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基于第一图案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所述数据部分包括基于第二图案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图案和所述第二图案可以相同,也可不相同;或者,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组成的部分包括基于第三图案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可以为通过高斯频移键控GFSK调制方式调制的。这样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还可以支持GFSK调制的帧结构,这样可以保留对低成本低功耗设备的支持。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号中的任一部分均不编码。这样可以简化设计,低成本低功耗设备仅支持基础能力,避免了该类设备额外支持编解码导致的成本功耗增加。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可应用于第二设备,第二设备的处理器或芯片或芯片系统或一个功能模块等。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为通过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的;所述第二部分可以为通过极化码编码的;所述第一部分可以用于预配置的、预定义的或根据预定义规则生成的序列的传输;所述第二部分可以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获取所述控制信息。
通过上述方法,第一信号中控制信息通过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相比于调频类调制方式和调幅类调制方式,PSK(相移键控)类调制方式可以提升信号接收端对控制信息的接收灵敏度,提高抗噪和抗干扰性能。控制信息通过polar编码也可以提升信号接收端对控制信息的接收灵敏度,从而可以提高抗噪和抗干扰性能。通过控制信息用PSK类调制方式和polar来调制编码,可以提高信号接收端对控制信息的接收准确性,从而可以提高控制信息指示内容的可靠性,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部分可以为通过所述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的。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调制方式相同或属于同一类型,信号接收端同步和信道估计结果可以更好地适配于第二部分的解调需求,从而可以提高信号传输的抗噪和抗干扰性能。并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使用相同或属于同一类型的调制方式,可以使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的实现复杂度更低。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部分依次可以包括前导序列和至少一个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可以包括M序列和/或第二序列;其中,所述第二序列可以是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生成的序列和/或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生成的序列。这样可以提升信号接收端同步和信道估计性能,其中M序列自相关函数旁瓣小,同步和信道估计发生错误的概率低,因此M序列在低信干噪比下具有优异的同步和信道估计性能;由于不同设备的标识和/或链路的标识通常不相同,所以基于不同设备的标识和/或链路的标识生成的序列也通常不相同,也即有效信号和干扰信道中的第二序列不相同,因此第二序列具有额外的过滤干扰的效果。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具体可以为:接收所述第一部分;在接收所述第一部分之后,接收所述第二部分。这样在收到所述第二部分后,信号接收端可以利用所述第一部分的AGC、同步和信道估计的结果对所述第二部分进行解调。如果接收所述第一信号时,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接收顺序相反,则信号接收端收到第二部分后,由于没有同步、信道估计的结果,无法解调,必须缓存等待收到第一部分,并根据第一部分得到同步、信道估计的结果,然后才能解调第二部分,既增大时延,又浪费存储空间和存储能耗,而且可能由于AGC导致第二部分开头的部分数据不可用。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号还可以包括数据部分,所述数据部分可以为通过所述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的。这样可以传输数据,并且通过所述PSK类调制方式调制可以提高抗噪和抗干扰性能。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中至少两个部分的符号速率可以相同。这样可以降低切换间隔的开销,且实现简单。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数据部分的符号速率可以为1兆赫兹、2兆赫兹或4兆赫兹。其中,更高的符号速率可以带来更高的峰值速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部分可以包括两个相同的序列。这样可以提升频率同步精度,降低频率同步算法复杂度。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为通过第一调制方式和第一码率编码的;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可以为所述PSK类调制方式中的一种,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可以为预配置的或预定义的;所述第一码率可以为预配置的、预设定义的或根据预定义的规则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可以是基于第一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一码率可以是基于所述第一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一集合可以指示至少一对调制方式和码率;或者,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可以是基于第二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二集合可以指示至少一种调制方式;所述第一码率可以是基于第三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三集合可以指示至少一种码率。这样可以降低对所述第二部分解码的实现复杂度,并且低信噪比下增加冗余实现更好的抗噪和抗干扰性能,高信干噪比下减少冗余降低开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部分可以指示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和/或所述第一码率。这样可以避免信号接收端对第二部分的盲解。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包含循环冗余校验位,从而可以提升第二部分包括的控制信息的可靠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通过第三序列加扰,或者所述第二部分包含的循环冗余校验位可以通过所述第三序列加扰;所述第三序列可以是基于第一设备的标识生成的序列和/或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生成的序列。这样可以无需增加资源开销, 即可过滤掉干扰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数据部分可以为通过极化码编码的,从而可以提升数据部分的抗干扰性能。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是否通过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编码码率。这样可以避免对数据部分的盲检,且数据部分可以灵活实现多种码率,灵活适配不同的传输需求和信道条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调制方式。这样可以避免对数据部分的盲检,这也使数据部分可以在更多种调制方式中灵活选择,灵活适配不同的传输需求和信道条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长度信息。这样可以避免对数据部分盲检,也使数据部分的长度灵活可变,灵活适配不同的传输需求和信道条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数据部分的传输数据的编号、所述数据部分的PDU的编号、所述PDU中的载荷的编号、所述传输数据是否为重传、所述PDU是否为重传、或所述PDU中的载荷是否为重传。这样可以使信号接收端据此实现重传合并,并可以过滤已正确收到或不需要接收的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以下至少一项: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PDU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PDU中的载荷的反馈信息、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数据的编号、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的编号、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中的载荷的编号、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数据是否为重传、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是否为重传、或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中的载荷是否为重传。这样可以辅助信号接收端确定下次应该传新数据还是旧数据,或者确定上次传输的数据是否已被正确接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是否存在、指示所述数据部分是否包含PDU或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PDU中的载荷是否为空。这样可以避免信号接收端对空包进行不必要的解码,降低接收功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数据部分中数据的类型、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类型、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载荷的类型、所述数据部分中数据的分组信息、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分组信息、或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载荷的分组信息。这样信号接收端可以只接收和响应和自己有关的数据,降低接收功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信号用于广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包括所述广播的类型信息,所述广播的类型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是否可扫描、是否可连接、是否可用于定向传输、或是否可用于非定向传输。这样信号接收端可以只接收和响应和自己有关的数据,降低接收功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是否使用当前分配或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继续发送数据,和/或,指示是否使用当前分配或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继续接收数据。这样可以用最可靠的资源传输资源控制信息,从而可以快速达成共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传输,以节约资源和功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是否存在数据待发送。这样信号发送端(也即第一设备)可以与信号接收端(也即第二设备)协商后续的传输策略,快速达成共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传输,以节约资源和功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是否能够继续接收数据。这样信号接收端(也即第二设备)可以及时停止发送后续数据,以节约资源和功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这样可以提高信道估计和同步(信道相位跟踪)性能,从而提升抗噪抗干扰能力。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具体可以为: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包括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数据部分可以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这样可以提高信道估计和同步(信道相位跟踪)性能,从而提升抗噪抗干扰能力。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数据部分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具体可以为:所述数据部分可以包括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参考信号的分布图案。这样可以避免信号接收端(也即所述第二设备)的盲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可以包含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这样可以提高信道估计和同步(信道相位跟踪)性能,从而提升抗噪抗干扰能力。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参考信号的分布图案。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包含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具体可以为: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基于第一图案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所述数据部分包括基于第二图案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图案和所述第二图案可以相同,也可不相同;或者,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组成的部分包括基于第三图案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接收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可以为通过GFSK调制方式调制的。这样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还可以支持GFSK调制的帧结构,这样可以保留对低成本低功耗设备的支持。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号中的任一部分均不编码。这样可以简化设计,低成本低功耗设备仅支持基础能力,避免了该类设备额外支持编解码导致的成本功耗增加。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装置,所述信号传输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个可能的设计示例中第一设备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个可能的设计示例中第一设备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信号或数据,以及用于与通信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信号传输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个可能的设计示例中第一设备的相应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信号传输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装置,所述信号传输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个可能的设计示例中第二设备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 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这些单元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个可能的设计示例中第二设备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可选的还包括存储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信号或数据,以及用于与通信系统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交互,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信号传输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个可能的设计示例中第二设备的相应的功能。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信号传输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上述提及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设计,或第二方面及其任一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示例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或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或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发送和/或接收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芯片系统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或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上述第三方面至第八方面中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方面可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请参照上述针对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的各种可能方案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说明,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参考信号在第二部分等间隔分布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参考信号在数据部分等间隔分布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参考信号在第二部分和数据部分组成的部分等间隔分布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第一信号的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通信节点之间信号传输时的抗干扰性能。其中,本申请所述方法和装置基于同一技术构思,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所涉及的至少一项(个或种)是指一项(个或种)或多项(个或种);多项(个或种),是指两项(个或种)或两项(个或种)以上。“以下至少一项”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申请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存在信号传输的场景中,该场景中发送信号的为信号发送端,接收信号的为信号接收端。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场景,例如短距无线通信场景、广域无线通信场景或者局域无线通信场景等等。在无线通信场景中,一定通信区域或范围内可以包括多个通信域。该通信域可以指一组具有通信关系的通信节点,以及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连接关系(即通信链路)组成的系统。一个通信域可以包括一个主通信节点(可以简称为主节点)和至少一个从通信节点(可以简称为从节点)。其中,主节点管理通信域的时频资源,并具有为通信域中的通信节点间的通信链路调度资源的功能。示例性的,图1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适用的一种可能的无线通信场景的示意图。在该无线通信场景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主节点和每个主节点对应的至少一个从节点。例如,如图1所示,在该无线通信场景中包括主节点1和主节点2。主节点1与从节点1和从节点2构成通信域1,主节点1与从节点1和从节点2进行通信。主节点2与从节点3和从节点4构成通信域2,主节点2与从节点3和从节点4进行通信。
一种示例的情况,当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场景为广域无线通信场景时,主节点1和主节点2可以是网络设备,从节点1~从节点4可以是终端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可以为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网络设备的芯片,该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基站(generation node B,g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或者transmission point,TP)等,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等。
在一些部署中,gNB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DU。gNB还可以包括射频单元(radio unit,RU)。C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DU实现gNB的部分功能,比如,CU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或PHCP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R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CU节点、或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设备。此外,CU可以划分为接入网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N中的网络设备,对此不作限定。
所述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耳机等)、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也可以是能够设置于以上设备的芯片或芯片模组(或芯片系统)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本申请中将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终端设备及可设置于前述终端设备的芯片统称为终端设备。
另一种示例的情况,当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场景为局域无线通信场景时,主节点1和主节点2可以是接入点(access point,AP),从节点1~从节点4可以是站点(station)。
又一种示例的情况,当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场景为短距无线通信场景时,不同的短距无线通信场景主节点和从节点的示例不同。例如,短距无线通信场景为车内无线通信场景时,主节点1和主节点2可以是座舱域控制器(cockpit domain controller,CDC),从节点1~从节点4可以是车载音乐喇叭、车载氛围灯。又例如,短距无线通信场景为智能穿戴类无线通信场景时,主节点1和主节点2可以是手机,从节点1~从节点4可以是耳机。又例如,短距无线通信场景为家居类无线通信场景时,主节点1和主节点2可以是家用无线网关,从节点1~从节点4可以是家用电器。又例如,短距无线通信场景为工业短距无线通信场景时,主节点1和主节点2可以是工业无线网关,从节点1~从节点4可以是无人搬运车(automatic guided vehicle,AGV)、机床等。
当然,上述列举的主节点和从节点的示例仅仅为举例,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当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场景为其他无线通信场景时,主节点和从节点还可以为其他可能,本申请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主节点和从节点的个数仅仅为示例,在无线通信场景中还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节点,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中节点也可以为通信节点、设备(装置)或通信设备(装置)等其他描述。
目前无线通信场景中通常包括多个通信域,多个通信域密集存在,由于各个通信域独 立工作,可能会存在通信域间的互相干扰。这对无线通信技术的抗干扰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益丰富的应用类型,同时也对无线通信的最大传输速率和传输速率灵活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采用2进制的高斯频移键控(gaussian frequency shift keying,GFSK)调制方式的帧结构进行信号传输时,抗噪和抗干扰性能较差,可能会导致信号传输失败,且采用2进制的GFSK调制方式的帧结构每个符号承载1比特(编码后)信息,传输速率无法通过调制方式调节,只能通过编码码率和符号速率调节,灵活性差。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信号传输时的抗噪和抗干扰性能,以及提高传输速率调整的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实现信号发送的可以是信号发送端,或者是信号发送端中的处理器,或者是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是一个功能模块等;实现信号接收的可以是信号接收端,或者是信号接收端中的处理器,或者是芯片或芯片系统,或者是一个功能模块等。在以下的实施例中,仅以信号接收端为第一设备,以及以信号接收端为第二设备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但对本申请并不作为限定。
基于以上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适用于图1所示的场景。参阅图2所示,该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包括:
步骤201:第一设备生成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可以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为通过相移键控(phase shift keying,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的;所述第二部分可以为通过极化码(polar)编码的;所述第一部分可以用于预配置的、预定义的或根据预定义规则生成的序列的传输;所述第二部分可以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
其中,第一信号中的控制信息通过PSK类调制方式调制以及通过polar编码,可以提升信号接收端对控制信息的接收灵敏度,从而提高抗噪和抗干扰性能。控制信息通过PSK类调制方式和polar来调制编码,可以提高信号接收端对控制信息的接收准确性,从而可以提高控制信息指示内容的可靠性,例如提高控制信息指示的传输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和长度等的可靠性,以使信号接收端可以过滤不必要的信息,保证数据正确接收,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示例性的,所述PSK类调制方式可以包括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调制方式、4进制相移键控(quadri phase shift keying,QPSK)调制方式或8进制相移键控调制(8phase shift keying,8PSK)调制方式等;所述PSK类调制方式还可以包括上述调制方式与差分等技术结合衍生的调制方式,如差分4进制相移键控调制(differential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DQPSK)、差分相移键控调制(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keying,DPSK)等。
其中,所述通过PSK类调制方式调制指的是通过上述多种PSK类调制方式中的一种调制方式调制。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设备(也即信号发送端)在生成不同信号时使用的调制方式可以相同或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可以为通过所述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的,具体的PSK类调制方式参见上述对PSK类调制方式的描述,此处不再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调制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均通过BPSK调制方式调制。又例如,所述第一部分通过BPSK调制方式调制,所述第二部分通过QPSK调制方式调制。应理解,上述举例仅是示例,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通过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相比目前通过GFSK调制方式调制,PSK类调制方式可以提升信号接收端的接收灵敏度,提高抗噪和抗干扰能力。支持多种类型的PSK类调制方式,单符号可承载的编码后比特数可调整,从而灵活调整速率,并且单符号可承载的最大比特数增加,提升峰值速率。第二部分通过polar编码可以提升信号接收端对第二部分承载信息的接收灵敏度,从而提高抗噪和抗干扰性能,并且用改变码率而不是重复,获得的编码增益大于拥塞场景所有设备都使用更多资源导致的干扰增加带来的损失,从而适用于高密度强干扰场景。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可以称为序列部分或其他名称,所述第一部分可以承载信号发送端和信号接收端均已知的序列,用于实现同步、信道估计以及AGC等功能。示例性的,所述第一部分还可以用于实现符号速率识别、干扰信号过滤等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序列可以指信号传输之前信号发送端和信号接收端已知的一组有顺序关系的数。例如,数的类型可以是“0”“1”比特类型、实数、复数、整数或其它类型,本申请不做限制。
示例性的,信号传输之前,信号发送端和信号接收端已知的该序列的确定方式可以如下:
(1)预定义该序列。例如,协议规定、法规规定、行业标准规定等。
(2)预配置该序列。例如,可以由传输该序列之前传输的信令配置该序列,具体的,可以使用本申请描述的无线通信技术或者无线通信技术之外的其它技术为序列的发送端和接收端配置该序列。其中,该其它技术可以为有线或其它无线的通信技术,也可以为通过设备预留的配置接口、配置跳线或配置软件等方式。
(3)按照预定义的规则生成该序列,例如,协议、法规、行业标准等规定序列的生成规则,序列的发送端和接收端根据该规则生成该序列。
(4)根据预定义和/或预配置的参数按照预定义的规则生成该序列。
(5)以上(1)-(4)中至少一种方式生成的多个序列按照预定义的规则组合生成该序列。这里的组合规则可以是按照预定义的顺序排列、或者多个序列中的数按照预定义规则运算和重新排列等,例如,一个预定义的序列中的数依次乘以预定义的扩频/扩时序列,并顺序排列得到该序列。
应理解,除上述方式外,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使信号传输之前收发双方已知该序列,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序列一般用于同步、信道估计和测量、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测距定位等。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部分依次可以包括前导序列和至少一个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可以包括M序列和/或第二序列;其中,所述第二序列可以是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生成的序列和/或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生成的序列。这样可以提升信号接收端(也即第二设备)同步和信道估计性能,其中M序列自相关函数旁瓣小,同步和信道估计发生错误的概率低,因此M序列在低信干噪比下具有优异的同步和信道估计性能;由于不同设备的标识和/或链路的标识通常不相同,所以基于不同设备的标识和/或链路的标识生成的序列也通常不相同,也即有效信号和干扰信道中的第二序列不相同,因此第二序列具有额外的过滤干扰的效果。
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在信号接收前已知第一设备的标识,第二设备可以基于所述第一 设备的标识确定第一设备(也即信号发送端),进而确定出已知的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信号中的第一部分中的序列。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还可以包括不承载信息的信号,例如,该信号在时域上位于所示第一部分包括的上述序列之前。示例性的,该信号可以为预定义的恒模信号,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的所述前导序列的长度可以与传输前导序列的符号速率有关。其中,在多次信号传输中,多次信号传输时传输前导序列使用不同的符号速率情况下,多次信号传输中传输前导序列的时间长度相同。例如:符号速率为1兆赫(MHz)时,前导序列的长度可以为8比特;符号速率为2MHz时,前导序列的长度可以为16比特;符号速率为4MHz时,前导序列的长度可以为32比特。上述三种情况中,若前导序列都使用BPSK调制方式调制,则一个符号映射一个比特,传输前导序列的时间长度都为8微秒(us);若前导序列都使用QPSK调制方式调制,则一个符号映射2个比特,传输前导序列的时间长度都为4us。又例如,符号速率为1MHz时,前导序列的长度可以为10比特;符号速率为2MHz时,前导序列的长度可以为20比特;符号速率为4MHz时,前导序列的长度可以为40比特。上述三种情况中,若前导序列都使用BPSK调制方式调制,则传输前导序列的时间长度都为10us;若前导序列都使用QPSK调制方式调制,则一个符号映射2个比特,传输前导序列的时间长度都为5us。应理解,上述举例仅仅是示例,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前导序列主要用于信号接收端做自动增益控制,而自动增益控制所需时间与符号速率无关,不同符号速率传输前导序列的时间长度相同(例如,时间长度都为8us),这样设备实现简单,并且可以避免资源浪费。
所述第一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长度为31比特的M序列,或者所述第一部分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长度为63比特的M序列。其中,特定长度(例如31比特)的M序列的数量大于一个时,多个相同长度的M序列的内容不同,具体使用哪个或哪些M序列可以由协议规定,也可以由主节点预先配置。当主节点预先配置M序列时,信号源和干扰源中的M序列较大概率不同,有利于干扰场景下,信号接收端区分信号和干扰,也有利于降低干扰导致的信号接收端信道估计性能恶化,提升传输性能。
应理解,M序列(m sequence)可以是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中采用的最基本的伪噪声(pseudo-noise,PN)序列。M序列可以是由多级移位寄存器或其延迟元件通过线性反馈产生的最长的码序列。M序列可以是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
所述第一部分可以包含至少一个基于第一设备的标识生成的序列和/或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生成的序列,信号源和干扰源中的该序列几乎总是不同的,有利于干扰场景下,信号接收端区分信号和干扰,也有利于降低干扰导致的信号接收端信道估计性能恶化,提升传输性能。
可选的,该序列(也即第二序列)的长度可以为24比特或者32比特。
其中,所述第二序列可以是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生成的序列,具体可以为:所述第二序列可以是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对应的序列;或者,所述第二序列可以是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对应的序列通过预设码率polar编码生成的序列;或者,所述第二序列可以是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对应的序列的一部分;或者,所述第二序列可以是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 对应的序列的一部分通过预设码率polar编码生成的序列。
其中,所述第二序列可以是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生成的序列,具体可以为:所述第二序列可以是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对应的序列;或者,所述第二序列可以是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对应的序列通过预设码率polar编码生成的序列;或者,所述第二序列可以是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对应的序列的一部分;或者,所述第二序列可以是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对应的序列的一部分通过预设码率polar编码生成的序列。
可选的,当所述第二序列生成是使用预设码率polar编码生成时,编码部分不包含其它信息,以保证这是一个信号接收端(也即第二设备)已知的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用二进制数表示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或者链路的标识,所述二进制数构成的比特序列即为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或者链路的标识对应的序列。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可以为所述第一设备的接入地址等。
可选的,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对应的序列的一部分可以是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对应的序列的低H位,或者是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对应的序列的偶数位,或者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一部分,其中,H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同理,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对应的序列的一部分可以是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对应的序列的低K位,或者是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对应的序列的偶数位,或者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一部分,其中,K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数。
当第二序列为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或者链路的标识对应的序列的一部分时,可以减少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或者链路的标识对应的序列太长造成的额外开销。当所述第二序列生成时使用预设码率polar编码生成时,可以避免由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或者链路的标识对应的序列长度不足导致同步或信道估计性能下降,并且通过编码保护,低信干噪比下仍能正确识别出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或者链路的标识对应的序列,降低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或者链路的标识对应的序列误识别导致对传输进行过滤时丢掉有效的数据包。
应理解,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的前导序列的时域位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序列的时域位置之前,也即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的所述第一部分时,先发送所述前导序列再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序列。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序列为多个序列时,多个第一序列的时域顺序不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设备在发送第一信号时,所述第一部分传输的实际上是对应序列经过特定调制方式调制后的信号。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中可以包括两个相同的序列,也即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的序列中可以存在两个序列相同的情况。应理解,当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的序列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序列相同时,也属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两个相同的序列的情况,当然其他可能的情况同理,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这样可以提升频率同步精度,降低频率同步算法复杂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还可以包括数据部分,所述数据部分可以为通过所述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数据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调制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部分相同,也可以全不相同。例如,所述数据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均通过BPSK调制方式调制。又例如,所述数据部分和所述第一部分通过BPSK调制方式调制,所述第二部分通过QPSK调制方式调制。又例如,所 述数据部分通过8PSK调制方式调制,所述第一部分通过BPSK调制方式调制,所述第二部分通过QPSK调制方式调制。应理解,上述举例仅是示例,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所述数据部分是第一信号的可选部分,可以用于业务数据和/或控制信令的传输,长度可变。例如,可以根据控制信息指示的调制编码方式和编码前有效信息长度确定其长度(符号数)。有效信息长度例如可以在1~255字节之间变化或者在1~2047字节之间变化。可选的,当控制信息指示有效信息长度为0时,所述第一信号不包含数据部分。
可选的,所述数据部分的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时域位置之后,也即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时,在发送所述第二部分之后再发送所述数据部分。应理解,这仅是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对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在时域上的顺序并不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第一信号发送空包时,所述第一信号不包含数据部分,当有数据需要发送时,则需要包括所述数据部分。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中至少两个部分的符号速率可以相同。这样可以降低切换间隔的开销,且实现简单。
示例性的,所述数据部分的符号速率可以为1兆赫兹(MHz)、2兆赫兹或4兆赫兹或其他速率。其中,更高的符号速率可以带来更高的峰值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协议可以规定符号速率集合,所述符号速率集合中至少可以包括1MHz、2MHz和4MHz的符号速率。所述第一设备每次发送一个信号时,该信号中的数据部分的符号速率可以为所述符号速率集合中的一个符号速率,多次发送的信号中数据部分的符号速率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其中,MHz也可以描述为M符号/秒。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为通过第一调制方式和第一码率编码的;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可以为所述PSK类调制方式中的一种,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可以为预配置的或预定义的;所述第一码率可以为预配置的、预设预定义的或者根据预定义的规则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可以是基于第一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一码率可以是基于所述第一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一集合可以指示至少一对调制方式和码率;或者,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可以是基于第二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二集合可以指示至少一种调制方式;所述第一码率可以是基于第三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三集合可以指示至少一种码率。这样可以仅规定一种或较少的码率,从而可以降低对所述第二部分解码的实现复杂度。
其中,所述第一集合指示至少一对调制方式和码率,可以为:所述第一集合包括至少一对调制方式和码率;或者所述第一集合包括指示所述至少一对调制方式和码率的信息。所述第二集合指示至少一种调制方式,可以为:所述第二集合包括至少一种调制方式;或者所述第二集合包括指示所述至少一种调制方式的信息。所述第三集合指示至少一种码率,可以为:所述第三集合包括至少一种码率;或者所述第三集合包括指示所述至少一种码率的信息。
其中,预定义的可以为协议规定的。
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协议规定1种调制方式和1种码率,所有的发送的第二部分都使用这种调制和码率。也即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一码率为协议规定的一种调制方式和码率。
另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协议规定F种调制方式和N种码率,其中,F和N是正整数。信号发送端每次发送信号时,第二部分的调制方式使用上述F种调制方式中的一种,以及 编码码率使用N种码率中的一种。具体的,一次信号传输时,使用哪一种可以是预配置的(也即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一码率为预配置的一种调制方式和码率,也可以理解为基于第二集合(F种调制方式)预配置第一调制方式,基于第三集合(N种码率)预配置第一码率)。例如,发送信号之前通过信令配置的,信令可以是调度信令、连接建立信令或其它信令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又例如,可以根据链路类型、传输类型、信号接收端和/或限号发送端类型等至少一种信息确定。
又一种可选的方式,协议规定F种调制方式和N种码率,此时所述F种调制方式也即为所述第二集合,所述N种码率也即为所述第三集合,信号发送端可以自己选择使用的调制方式和码率,并用序列部分指示。也即,所述第一调制方式是所述第二集合中的一种,所述第一码率是所述第三集合中的一种。其中,选择调制方式和确定码率的方法可以相同或不同。
又一种可选的方式,协议规定L种组合(也即L种调制方式和码率的组合),其中L为正整数。信号发送端每次发送信号时,使用上述L种组合中的一种组合对第二部分进行调制和编码。具体的,一次信号传输时,使用哪一种组合可以是预配置的(也可以理解为基于第一集合(L种调制方式和码率的组合)预配置第一调制方式和第一码率)。例如,发送信号之前通过信令配置,信令可以是调度信令、连接建立信令或其它信令等。又例如,可以根据链路类型、传输类型、信号接收端和/或限号发送端类型等至少一种信息确定。
又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协议规定L种组合(也即L种调制方式和码率的组合),此时L种组合也即所述第一集合,信号发送端可以自己选择使用哪一种组合,并用序列部分指示。也即,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和所述第一码率是所述第一集合中的一种组合。
通过上述除第一种只规定一种调制方式和一种码率的以外的其他方式,低信噪比下可以增加冗余实现更好的抗噪抗干扰性能,高信干噪比下可以减少冗余降低开销。
其中,所述第一码率为根据预定义的规则确定的时,一种可选的方法可以是协议规定编码前的内容和长度(规定内容各个字段的长度或总长度)和编码后的长度,进而通过编码前后的内容或长度来确定所述第一码率。例如,协议规定控制信息的多种格式以及至少一种编码后的比特数,或者规定多种控制信息的格式和编码后的比特数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协议规定码率时可以是直接显示规定,也可以是隐式指示,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预定义(例如协议规定)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第一信号的至少一个部分的符号速率或传输第一信号的跳频信道带宽,与第二部分的调制方式和/或编码码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通过上述第一对应关系,信号发送端可以根据发送的符号速率或跳频信道带宽,来确定第二部分的第一调制方式和/或第一码率。其中,发送的符号速率或跳频信道带宽可以是预先通过信令配置的,或信号发送端自己选择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通常情况下,高符号速率或大带宽适用于信噪比较高的场景,而信噪比较高的场景中使用高阶调制、高码率即可满足第二部分的传输可靠性需求;低符号速率或窄带宽适用于信噪比较低的场景,而信噪比较低的场景中使用低阶调制、低码率才能满足第二部分的可靠性需求。通过预定义上述第一对应关系,可以有效适配不同信噪比的场景,并简化信令或信令流程以降低开销。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可以指示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和/或所述第一码率。这样可以避免对第二部分的盲解。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指示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和/或所述第一码率时,可以通过不同的序列、不同的调制方式、不同的符号速率等来隐含指示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和/或所述第一码率。
例如,可以通过所述第一部分是否包括所述第二序列,是否包括所述M序列,多次传输中所述第二序列本身不同、多次传输中所述M序列长度或特征多项式不同、多次传输中所述前导序列不同来隐含指示每一次传输时所述第二部分要采用的调至方式和/或码率。由于所述第二部分不同调制编码方式适配不同的信干噪比条件,对应的同步和信道估计性能需求也不同,因此对应不同类型的序列部分,例如:第一部分包含或不包含第二序列或生成第二序列码率不同,以平衡抗干扰能力和开销;包含或不包含M序列,以平衡抗噪声能力和开销;M序列长度不同可以平衡不同信噪比下的开销。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包含循环冗余校验位(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这样可以提升控制信息的可靠性。
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称为控制部分或其他名称。在编码前,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包括44个比特,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可以包括20个比特,所述第二部分还可以包括24个比特的循环冗余校验位。或者,在编码前,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包括51个比特,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可以为27个比特,循环冗余校验位为24个比特。在编码后,所述第二部分可以为128个比特或者192个比特。应理解,上述仅是可能的示例,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可以通过第三序列加扰,或者所述循环冗余校验位可以通过所述第三序列加扰;所述第三序列可以是基于第一设备的标识生成的序列和/或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生成的序列。这样可以无需增加资源开销,即可过滤掉干扰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三序列可以与所述第二序列相同,也可以与所述第二序列不相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所述数据部分可以为通过polar编码的。这样可以提升数据部分的抗干扰性能。
具体的,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是否通过polar编码或者polar编码码率。示例性的,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包括指示所述数据部分是否通过polar编码或者polar编码码率的信息,来实现所述第二部分指示所述数据部分是否通过polar编码或者polar编码码率。这样可以避免对数据部分的盲检,且数据部分可以灵活实现多种码率。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如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包括的指示所述数据部分是否通过polar编码的信息可以为1比特,也即所述第二部分可以通过1比特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是否通过polar编码。例如,该1比特信息为“0”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通过polar编码,为“1”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不通过polar编码。又例如,该1比特信息为“1”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通过polar编码,为“0”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不通过polar编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调制方式。示例性的,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包括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调制方式的信息,来实现所述第二部分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调制方式。这样可以避免对数据部分的盲检,这也使数据部分可以在更多种调制方式中灵活选择。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还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码率的组合。示例性的,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包括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调制 方式和编码码率的组合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如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包括的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码率的组合的信息可以为4比特,也即所述第二部分可以通过4比特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码率的组合。例如可以通过协议预定义或协议规定调制方式和编码码率的组合的集合,上述4个比特信息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码率的组合是上述集合中的哪一种调制方式和编码码率的组合。
示例性的,所述数据部分的调制方式和码率(即编码码率,也可以称为编码速率等)可以构成一种调制与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所述数据部分的调制方式和码率构成的调制与编码方案MCS可以是预设的MCS集合中的一种。示例性的,预设的MCS集合可以以表格形式体现,例如下表1所示。
表1
调制编码方案索引 | 调制方式 | 码率 |
0 | BPSK | 3/8 |
1 | QPSK | 1/4 |
2 | QPSK | 3/8 |
3 | QPSK | 1/2 |
4 | QPSK | 5/8 |
5 | QPSK | 3/4 |
6 | QPSK | 7/8 |
7 | 8PSK | 5/8 |
8 | 8PSK | 3/4 |
9 | 8PSK | 7/8 |
10 | 8PSK | 1 |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长度信息。示例性的,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包括所述数据部分的长度信息来实现所述第二部分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长度信息。这样可以避免对数据部分盲检,也使数据部分的长度灵活可变。
示例性的,所述数据部分的长度信息可以是所述数据部分负载的编码前长度、整个数据部分编码前长度、整个数据部分编码后长度、整个数据部分编码调制后的符号数量、数据部分时间长度、或者整个第一信号的时间长度(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长度是固定值,因此可以间接指示数据部分的长度),或者其它长度信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如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包括的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长度信息的信息可以为8比特或11比特,也即所述第二部分可以通过8比特或11比特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长度信息。例如,当所述数据部分的长度信息为所述数据部分编码前长度时,所述第二部分可以通过8比特的信息或者11比特的信息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编码前的长度。示例性的,该长度可以为字节的数量。
可选的,当所述第二部分通过8比特的信息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编码前的长度时,所述第一信号的传输可以采用无连接传输的传输方式;或者所述第一信号通过广播传输,也即所述第一信号为广播的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的接收端不针对所述第一信号反馈信息。也 即,当所述第一信号为采用无连接传输的传输方式传输的,或者为广播的信号时,所述第二部分可以通过8比特的信息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编码前的长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数据部分的传输数据的编号(也可以称为序号或标识等)、所述数据部分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的编号、所述PDU中的载荷的编号、所述传输数据是否为重传、所述PDU是否为重传、或所述PDU中的载荷是否为重传。这样可以使信号接收端据此实现重传合并,并可以过滤已正确收到或不需要接收的数据。示例性的,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包括上述编号或者对应的是否为重传的指示信息来实现所述第二部分的上述指示。例如,所述第二部分指示所述传输数据是否为重传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包括所述传输数据是否为重传的指示信息来实现,其他同理,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是否为重传的指示信息也可以称为新旧指示信息,也即指示是新传的还是重传的。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如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可以通过1比特的信息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传输数据的编号、所述数据部分的PDU的编号或所述PDU中的载荷的编号。示例性的,当当前发送的数据包与上一次(或上一个传输周期相同次序的传输)发送的数据包相同时,或者,当前发送的数据包为上一次(或上一个传输周期相同次序的传输)发送的数据包的重传的数据包时,所述第二部分可以使用与上一次(或上一个传输周期相同次序的传输)相同的编号(也即上述1比特的信息指示的该次的上述编号保持上一次的编号不变);否则可以使用不同的编号(也即上述1比特的信息指示的该次的上述编号相对于上一次的编号有所改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以下至少一项: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PDU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PDU中的载荷的反馈信息、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数据的编号(也可以称为序号或标识等)、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的编号、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中的载荷的编号、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数据是否为重传、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是否为重传、或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中的载荷是否为重传。这样可以辅助信号接收端确定下次应该传新数据还是旧数据,或者确定上次传输的数据是否已被正确接收。示例性的,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包括上述相应信息或者指示相应信息的信息来实现所述第二部分的上述指示。例如,所述第二部分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的反馈信息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的反馈信息来指示。又例如,所述第二部分指示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数据是否为重传,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包括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数据是否为重传的信息来指示。其他同理,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例如,上述反馈信息可以指传输正确还是错误的反馈,例如正确应答(acknowledgement character,ACK)信息或否定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信息。
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如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可以通过1比特的信息来指示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PDU或PDU中的载荷的反馈信息、或者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数据、PDU或PDU中的载荷的编号。
另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如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可以通过8比特的信息来指示第二设备的最多8次的传输数据、PDU或PDU中的载荷的反馈信息、或者期望所 述第二设备之后最多8次的传输的数据、PDU或PDU中的载荷的编号,其中,8个比特中的一个比特指示第二设备某一次传输数据、PDU或PDU中的载荷的反馈信息,或者期望第二设备之后某一次的传输的数据、PDU或PDU中的载荷的编号。需要说明的是,该示例中8比特的示例仅为举例,还可以通过4比特来指示最多4次的相应信息,当然还可以为其他数量的比特,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应理解,该示例中8个比特指示的最多8次的相应信息,也可以是针对多个设备对应的8次,不限于是针对第二设备的8次。
通过上述第二部分的指示,也即通过第二部分指示本次传输的数据编号或新旧指示信息,以及对上一次接收数据是否正确接收的反馈信息和期望下一次传输的数据的编号或是否重传的信息等,信号接收端可以对数据部分进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重传合并,从而可以提高抗噪和抗干扰能力。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是否存在、指示所述数据部分是否包含PDU或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PDU中的载荷是否为空。示例性的,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包括指示上述信息的信息来实现所述第二部分的上述指示。例如,一种指示方式可以是通过长度字段的特殊状态指示空包,例如指示长度为0或指示长度为超出协议规定的长度范围的值,指示空包。这样可以避免信号接收端对空包进行不必要的解码,降低接收功耗。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数据部分中数据的类型、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类型、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载荷的类型、所述数据部分中数据的分组信息、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分组信息、或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载荷的分组信息。示例性的,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包括上述信息来实现所述第二部分的上述指示。这样信号接收端可以只接收和响应和自己有关的数据,降低接收功耗。
例如,上述涉及的类型可以是控制、或是数据、或是否包含控制信息、是否包含数据信息等。又例如,所述类型还可以是如下情况:高层大数据包拆成多个小数据包发送,或者,发送的小数据包是上述一个高层大数据包拆成多个小数据包中的第一个数据包、最后一个数据包或中间的数据包。
示例性的,所述分组信息可以指根据应用、服务等临时分配的数据类型。例如地图服务数据归入数据组1,天气服务数据归入数据组2;或者和第1应用有关的数据归入数据组1,和第2应用有关的数据归入数据组2。应理解,所述分组信息还可以为其他解释,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如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在指示所述数据部分中数据的分组信息、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分组信息、或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载荷的分组信息时,可以通过3比特的信息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中数据、PDU、或PDU的载荷所在的数据组,再通过5个比特的信息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中数据、PDU、或PDU的载荷在该数据组内的序号。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如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还可以通过1比特的信息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中数据、PDU、或PDU的载荷是否为该数据组内的最后一个。
示例性的,在所述第一信号为广播的信号时,所述第二部分(如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可以通过上述比特指示所述数据部分中数据的分组信息、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分组信息、或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载荷的分组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据部分也可以包含用于校验数据或PDU的CRC,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可以用于广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包括所述广播的类型信息,所述广播的类型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是否可扫描、是否可连接、是否可用于定向传输、或是否可用于非定向传输。这样信号接收端可以只接收和响应和自己有关的数据,降低接收功耗。
可选的,所述广播的类型信息可以包含在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中。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是否使用当前分配或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继续发送数据,和/或,可以指示是否使用当前分配或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继续接收数据。这样可以用最可靠的资源传输资源控制(协商)信息,从而最快速达成共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传输,以节约资源和功耗。示例性的,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实现上述指示。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如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可以通过1比特的信息来指示是否使用当前分配或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继续发送数据。例如,该1比特的信息为“0”可以指示使用当前分配或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继续发送数据,为“1”可以指示不使用当前分配或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继续发送数据。又例如,该1比特的信息为“1”可以指示使用当前分配或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继续发送数据,为“0”可以指示不使用当前分配或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继续发送数据。
其中,是否使用当前分配或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继续发送数据,可以包括以下情况:当前分配的资源或资源单元或者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还存在足够发送数据的资源,但是不再发送数据;或者,当前分配的资源或资源单元或者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不存在足够发送数据的资源,不再发送数据。同理,是否使用当前分配或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继续接收数据,可以包括以下情况:当前分配的资源或资源单元或者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还存在足够接收数据的资源,但是不再接收数据;或者,当前分配的资源或资源单元或者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不存在足够接收数据的资源,不再接收数据。
例如,不再发送数据可以表示:不再发送新数据,但确定当前数据正确接收前仍然重传当前数据,或者,不再发送任何数据。不再接收数据可以表示:不再接收新数据,但确定当前数据正确发送前仍然接收重传数据,或者,不再接收任何数据。
示例性的,所述资源单元可以是事件、子事件、时隙、帧、无线帧、子帧、超帧等。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是否存在数据待发送。也即,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是否继续发送数据。示例性的,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指示是否存在数据待发送。其中,待发送的数据为新数据。这样信号发送端(也即第一设备)可以与信号接收端(也即第二设备)协商后续的传输策略,快速达成共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传输,以节约资源和功耗。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是否能够继续接收数据。示例性的,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指示是否能够继续接收数据。这样信号接收端(也即第二设备)可以及时停止发送后续数据,以节约资源和功耗。
其中,是否能够继续接收数据可以为是否能够在当前分配或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上接收新数据,或是否能够接收下一次传输的数据(包括新传或重传的数据)。
示例性的,当不能继续接收数据时,表示无法接收新数据,或者表示既无法接收新数据又无法接收重传数据。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这样可以提高信道估计和同步(信道相位跟踪)性能,从而提升抗噪和抗干扰能力。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的参考信号,可以在时域上是等间隔分布的或者在时域上非等间隔分布的,也即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包括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也可以包括时域非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例如图3示出了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二部分等间隔分布的示意图。
在另一种示例中,所述数据部分可以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这样可以提高信道估计和同步(信道相位跟踪)性能,从而提升抗噪和抗干扰能力。
可选的,所述数据部分包括的参考信号,可以在时域上是等间隔分布的或者在时域上非等间隔分布的,也即所述数据部分可以包括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也可以包括时域非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例如图4示出了参考信号在所述数据部分等间隔分布的示意图。
进而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参考信号的分布图案,其中图案指示在哪些符号上分布参考信号。示例性的,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部分的控制信息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参考信号的分布图案。这样可以避免信号接收端(也即所述第二设备)的盲检,并且还可以根据设备的能力和信道的条件,灵活调整参考信号在所述数据部分的分布图案,从而可以在保证传输可靠性的同时也可以避免资源浪费。
示例性的,当所述数据部分包含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部分可以通过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参考信号的密度来实现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参考信号的分布图案。
在又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可以共同包含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这样可以提高信道估计和同步(信道相位跟踪)性能,从而提升抗噪抗干扰能力。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共同包含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具体可以为以下几种情况:(1)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基于第一图案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所述数据部分包括基于第二图案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其中,可选的,所述第一图案和所述第二图案可以相同,此时说明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包含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的图案相同。可选的,所述第一图案和所述第二图案可以不相同,此时说明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各自包含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两个部分的参考信号时域等间隔分布时互相独立,例如分布的密度不同,起始位置不同等等。(2)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组成的部分包括基于第三图案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也即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组成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包含基于第三图案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例如图5示出了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组成的部分等间隔分布的示意图(3)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基于第一图案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所述数据部分包括时域非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3)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时域非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所述数据部分包括基于第二图案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4)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时域非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所述数据部分包括时域非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当然还可以有其它分布情况,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共同包含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部分也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参考信号的分布图案。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存在参考信号的示例中,当存在参考信号时,参考信号不编码,只经过调制,映射到一些符号上;对所述第二部分和/或所述数据部分的其他信息(也即除 参考信号以外的信息)进行编码,如对第二部分的有效信息+CRC进行编码、调制,然后映射到参考信号映射的符号以外的符号上。也就是说,在对存在参考信号的部分进行编码时,会跳过所述参考信号,也即对所述参考信号不进行编码,对该部分中除所述参考信号以外的信息或数据进行编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设备生成一个信号可以理解为生成一个帧,或一个信号的帧,或者还可以有其它理解,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示例性的,上述描述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或者还可以包括所述数据部分,可以指的是所述第一信号的帧结构可以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或者还可以包括所述数据部分。示例性的,图6示出了一种第一信号的帧结构的示意图,在图6中所述第一信号的帧结构包括序列部分、控制部分和数据部分,所述序列部分可以包括前导序列、M序列和第二序列(也至少一个第一序列包括M序列和第二序列);所述控制部分包括控制信息和通过所述第三序列加扰的CRC,所述控制部分通过polar编码;所述数据部分包括数据(或PDU)和CRC,所述数据部分通过polar编码。应理解,图6仅仅是一种示例,并不作为对本申请第一信号的限定。第一信号还可以有其它形式,本申请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步骤202:所述第一设备送所述第一信号,也即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也即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号。
具体的,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具体可以为: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部分;在发送所述第一部分之后,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部分。也即,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具体可以为: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一部分;在接收所述第一部分之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二部分。也就是说,所述第一部分的时域位置在所述第二部分的时域位置之前。
步骤203:所述第二设备获取所述控制信息。
具体的,所述第二设备获取所述控制信息时,具体可以为:分别对所述第一信号的每一部分进行相应地解调和/或解编码,从而得到所述第二部分中的所述控制信息。例如,所述第二设备对第二部分进行PSK类调制方式的解调以及进行polar编码的解编码。其他部分同理,具体可以基于步骤201中描述的各个部分的调制和/或编码情况进行解调和/或解编码,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设备还可以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可以为通过GFSK调制方式调制的。也即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还可以支持GFSK调制的帧结构,这样可以保留对低成本低功耗设备的支持。
可选的,所述第二信号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部分,所述第二信号的至少两个部分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为通过GFSK调制方式调制的。例如,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包括序列部分和信息部分,所述序列部分可以承载序列,所述信息部分可以承载控制信息,可选的,所述信息部分还可以承载业务数据和/或信令。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信号中的任一部分均不编码。也即GFSK调制的帧结构无编码,可以简化设计,低成本低功耗设备仅支持基础能力,避免了该类设备额外支持编解码导致的成本功耗增加。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通过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相比目前通过GFSK调制方式调制,PSK类调制方式可以提升信号接收端的灵敏度,提高抗噪和抗干扰能力。第二部分通过polar编码也可以提升抗噪和抗干扰性能。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参阅图7所示,所述信号传输装置700可以包括收发单元701和处理单元702。其中,所述收发单元701用于所述信号传输装置700接收信号(消息或数据)或发送信号(消息或数据),所述处理单元702用于对所述信号装置7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所述处理单元702还可以控制所述收发单元701执行的步骤。
示例性地,该信号传输装置700具体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也即信号发送端)、所述第一设备中的处理器,或者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是一个功能模块等;或者,该信号传输装置700具体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也即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二设备的处理器,或者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是一个功能模块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传输装置700用于实现上述图2所述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的功能时,具体可以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702可以用于生成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为通过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的;所述第二部分可以为通过极化码编码的;所述第一部分用于预配置的、预定义的或根据预定义规则生成的序列的传输;所述第二部分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所述收发单元701可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可以为通过所述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的。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部分依次可以包括前导序列和至少一个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可以包括M序列和/或第二序列;其中,所述第二序列可以是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生成的序列和/或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生成的序列。
具体的,所述收发单元701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时,具体可以用于:发送所述第一部分;在发送所述第一部分之后,发送所述第二部分。
在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一信号还可以包括数据部分,所述数据部分可以为通过所述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的。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中至少两个部分的符号速率可以相同。
示例性的,所述数据部分的符号速率可以为1兆赫兹、2兆赫兹或4兆赫兹。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可以包括两个相同的序列。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为通过第一调制方式和第一码率编码的;所述第一调制方式为所述PSK类调制方式中的一种,所述第一调制方式为预配置的或预定义的;所述第一码率为预配置的、预定义的或根据预定义的规则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一调制方式是基于第一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一码率是基于所述第一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一集合指示至少一对调制方式和码率;或者,所述第一调制方式是基于第二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二集合指示至少一种调制方式;所述第一码率是基于第三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三集合指示至少一种码率。
进而,所述第一部分可以指示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和/或所述第一码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包含循环冗余校验位。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部分可以通过第三序列加扰,或者所述第二部分包含的循环冗余校验位可以通过所述第三序列加扰;所述第三序列是基于第一设备的标识生成的序列和/或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生成的序列。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所述数据部分可以为通过极化码编码的。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是否通过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编码码率。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调制方式。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长度信息。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数据部分的传输数据的编号、所述数据部分的协议数据单元PDU的编号、所述PDU中的载荷的编号、所述传输数据是否为重传、所述PDU是否为重传、或所述PDU中的载荷是否为重传。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以下至少一项: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PDU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PDU中的载荷的反馈信息、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数据的编号、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的编号、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中的载荷的编号、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数据是否为重传、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是否为重传、或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中的载荷是否为重传。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是否存在、指示所述数据部分是否包含PDU或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PDU中的载荷是否为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数据部分中数据的类型、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类型、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载荷的类型、所述数据部分中数据的分组信息、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分组信息、或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载荷的分组信息。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信号用于广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广播的类型信息,所述广播的类型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是否可扫描、是否可连接、是否可用于定向传输、或是否可用于非定向传输。
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是否使用当前分配或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继续发送数据,和/或,指示是否使用当前分配或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继续接收数据。
另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是否存在数据待发送。
又一种示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是否能够继续接收数据。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具体可以为: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
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所述数据部分可以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
示例性的,所述数据部分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具体可以为:所述数据部分包括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
又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可以包含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包含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具体可以为: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基于第一图案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所述数据部分包括基于第二图案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组成的部分包括基于第三图案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参考信号的分布图案。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701还可以用于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可以为通过GFSK调制方式调制的。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信号中的任一部分均不编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传输装置700用于实现上述图2所述的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的功能时,具体可以包括:
所述收发单元701可以用于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可以为通过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的;所述第二部分为通过极化码编码的;所述第一部分用于预配置的、预定义的或根据预定义规则生成的序列的传输;所述第二部分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所述处理单元702可以用于获取所述控制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701还可以用于接收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可以为通过GFSK调制方式调制的。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信号中的任一部分均不编码。
具体的,关于所述第一信号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参阅图8所示,信号传输装置800可以包括收发器801和处理器802。可选的,所述信号传输装置800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803。其中,所述存储器803可以设置于所述信号传输装置800内部,还可以设置于所述信号传输装置800外部。其中,所述处理器802可以控制所述收发器801接收和发送信息、信号或数据等。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8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所述处理器8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其中,所述收发器801、所述处理器802和所述存储器803之间相互连接。可选的,所述收发器801、所述处理器802和所述存储器803通过总线804相互连接;所述总线8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 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器803,用于存放程序等。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所述存储器803可能包括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所述处理器802执行所述存储器803所存放的应用程序,实现上述功能,从而实现信号传输装置800的功能。
示例性地,该信号传输装置800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也即信号发送端);还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也即信号接收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传输装置800在实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器801可以实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由第一设备执行的收发操作;处理器802可以实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一设备执行的除收发操作以外的其他操作。具体的相关具体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详细介绍。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传输装置800在实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器801可以实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由第二设备执行的收发操作;处理器802可以实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第二设备执行的除收发操作以外的其他操作。具体的相关具体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详细介绍。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涉及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发送和/或接收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芯片系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使得所述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存储器耦合,所述芯片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 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1)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成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为通过相移键控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的;所述第二部分为通过极化码编码的;所述第一部分用于预配置的、预定义的或根据预定义规则生成的序列的传输;所述第二部分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包括:发送所述第一部分;在发送所述第一部分之后,发送所述第二部分。
-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为通过高斯频移键控GFSK调制方式调制的。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为通过相移键控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的;所述第二部分为通过极化码编码的;所述第一部分用于预定义的或根据预定义规则生成的序列的传输;所述第二部分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获取所述控制信息。
-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号,包括:接收所述第一部分;在接收所述第一部分之后,接收所述第二部分。
-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为通过高斯频移键控GFSK调制方式调制的。
- 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为通过所述PSK类调制方式调制。
- 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依次包括前导序列和至少一个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包括M序列和/或第二序列;其中,所述第二序列是基于第一设备的标识生成的序列和/或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生成的序列。
- 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还包括数据部分,所述数据部分为通过所述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的。
-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中至少两个部分的符号速率相同。
- 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部分的符号速率为1兆赫兹、2兆赫兹或4兆赫兹。
- 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两个相同的序列。
- 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为通过第一调制方式和第一码率编码的;所述第一调制方式为所述PSK类调制方式中的一种,所述第一调制方式为预配置的或预定义的;所述第一码率为预配置的、预定义的或根据预定义的规则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一调制方式是基于第一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一码率是基于所述第一 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一集合指示至少一对调制方式和码率;或者,所述第一调制方式是基于第二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二集合指示至少一种调制方式;所述第一码率是基于第三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三集合指示至少一种码率。
-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指示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和/或所述第一码率。
- 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包含循环冗余校验位。
- 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通过第三序列加扰,或者所述第二部分包含的循环冗余校验位通过所述第三序列加扰;所述第三序列是基于第一设备的标识生成的序列和/或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生成的序列。
- 如权利要求9-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部分为通过极化码编码的。
- 如权利要求9-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指示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数据部分是否通过极化码编码;所述数据部分的极化码编码码率;所述数据部分的调制方式;所述数据部分的长度信息;所述数据部分的传输数据的编号;所述数据部分的协议数据单元PDU的编号;所述数据部分的所述PDU中的载荷的编号;所述数据部分的所述传输数据是否为重传;所述数据部分的所述PDU是否为重传;所述数据部分的所述PDU中的载荷是否为;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PDU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PDU中的载荷的反馈信息;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数据的编号;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的编号;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中的载荷的编号;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数据是否为重传;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是否为重传;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中的载荷是否为重传;所述数据部分是否存在的信息;所述数据部分是否包含PDU;所述数据部分的PDU中的载荷是否为空;所述数据部分中数据的类型;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类型;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载荷的类型;所述数据部分中数据的分组信息;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分组信息;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载荷的分组信息;是否使用当前分配或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继续发送数据;是否使用当前分配或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继续接收数据;是否存在数据待发送;或是否能够继续接收数据。
- 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用于广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所述广播的类型信息,所述广播的类型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是否可扫描、是否可连接、是否可用于定向传输、或是否可用于非定向传输。
- 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或者所述数据部分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包含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
-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包括: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或者所述数据部分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包括:所述数据部分包括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包含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包括: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基于第一图案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所述数据部分包括基于第二图案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组成的部分包括基于第三图案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
- 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数据部分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部分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参考信号的分布图案。
- 如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中的任一部分均不编码。
- 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其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生成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为通过相移键控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的;所述第二部分为通过极化码编码的;所述第一部分用于预定义的或根据预定义规则生成的序列的传输;所述第二部分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信号。
-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在发送所述第一信号时,具体用于:发送所述第一部分;在发送所述第一部分之后,发送所述第二部分。
- 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为通过高斯频移键控GFSK调制方式调制的。
- 一种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其中: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为通过相移键控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的;所述第二部分为通过极化码编码的; 所述第一部分用于预定义的或根据预定义规则生成的序列的传输;所述第二部分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控制信息。
-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在接收所述第一信号时,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部分;在接收所述第一部分之后,接收所述第二部分。
- 如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为通过高斯频移键控GFSK调制方式调制的。
- 如权利要求24-2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为通过所述PSK类调制方式调制。
- 如权利要求24-30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依次包括前导序列和至少一个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包括M序列和/或第二序列;其中,所述第二序列是基于第一设备的标识生成的序列和/或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生成的序列。
- 如权利要求24-31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还包括数据部分,所述数据部分为通过所述PSK类调制方式调制的。
- 如权利要求24-32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中至少两个部分的符号速率相同。
- 如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部分的符号速率为1兆赫兹、2兆赫兹或4兆赫兹。
- 如权利要求24-34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两个相同的序列。
- 如权利要求24-3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为通过第一调制方式和第一码率编码的;所述第一调制方式为所述PSK类调制方式中的一种,所述第一调制方式为预配置的或预定义的;所述第一码率为预配置的、预定义的或根据预定义的规则确定的;或者,所述第一调制方式是基于第一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一码率是基于所述第一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一集合指示至少一对调制方式和码率;或者,所述第一调制方式是基于第二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二集合指示至少一种调制方式;所述第一码率是基于第三集合选择的,所述第三集合指示至少一种码率。
- 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指示所述第一调制方式和/或所述第一码率。
- 如权利要求24-37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包含循环冗余校验位。
- 如权利要求24-38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通过第三序列加扰,或者所述第二部分包含的循环冗余校验位通过所述第三序列加扰;所述第三序列是基于第一设备的标识生成的序列和/或基于所述第一设备的链路的标识生成的序列。
- 如权利要求32-39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部分为通过极化码编码的。
- 如权利要求32-40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指示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数据部分是否通过极化码编码;所述数据部分的极化码编码码率;所述数据部分的调制方式;所述数据部分的长度信息;所述数据部分的传输数据的编号;所述数据部分的协议数据单元PDU的编号;所述数据部分的所述PDU中的载荷的编号;所述数据部分的所述传输数据是否为重传;所述数据部分的所述PDU是否为重传;所述数据部分的所述PDU中的载荷是否为;第二设备的传输数据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PDU的反馈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的PDU中的载荷的反馈信息;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数据的编号;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的编号;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中的载荷的编号;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数据是否为重传;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是否为重传;期望所述第二设备下一次传输的PDU中的载荷是否为重传;所述数据部分是否存在的信息;所述数据部分是否包含PDU;所述数据部分的PDU中的载荷是否为空;所述数据部分中数据的类型;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类型;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载荷的类型;所述数据部分中数据的分组信息;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分组信息;所述数据部分中PDU的载荷的分组信息;是否使用当前分配或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继续发送数据;是否使用当前分配或当前使用的资源或资源单元继续接收数据;是否存在数据待发送;或是否能够继续接收数据。
- 如权利要求24-41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用于广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所述广播的类型信息,所述广播的类型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是否可扫描、是否可连接、是否可用于定向传输、或是否可用于非定向传输。
- 如权利要求24-42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或者所述数据部分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包含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
- 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包括: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或者所述数据部分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包括:所述数据部分包括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包含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包括: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基于第一图案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所述数据部分包括基于第二图案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或者,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数据部分组成的部分包括基于第三图案时域等间隔分布的参考信号。
- 如权利要求43或4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数据部分包括时域分布的参考信号时,所述第二部分指示所述数据部分的参考信号的分布图案。
- 如权利要求26或2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中的任一部分均不编码。
- 一种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中: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和/或发送信号;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指令使得所述第一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3、7-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 一种第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中: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和/或发送信号;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指令使得所述第二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4-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被所述计算机调用时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 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如执行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 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发送和/或接收信号;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调用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芯片系统实现如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21/100626 WO2022261896A1 (zh) | 2021-06-17 | 2021-06-17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501665A true CN117501665A (zh) | 2024-02-02 |
Family
ID=84525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99433.5A Pending CN117501665A (zh) | 2021-06-17 | 2021-06-17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113926A1 (zh) |
EP (1) | EP4354812A4 (zh) |
CN (1) | CN117501665A (zh) |
WO (1) | WO2022261896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897329B2 (en) * | 2017-01-02 | 2021-01-1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RQ on basis of polar code |
US12074817B2 (en) * | 2019-02-15 | 2024-08-2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for up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
US11296917B2 (en) * | 2019-02-15 | 2022-04-0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for uplink contro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US11601840B2 (en) * | 2019-08-16 | 2023-03-07 | Ofinno, Llc | Enhanced congestion control mechanism for sidelink |
US20210067265A1 (en) * | 2019-09-03 | 2021-03-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Jammer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
EP4185038A4 (en) * | 2020-07-30 | 2023-08-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EP4199618A4 (en) * | 2020-09-07 | 2023-10-2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2021
- 2021-06-17 WO PCT/CN2021/100626 patent/WO202226189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06-17 CN CN202180099433.5A patent/CN117501665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6-17 EP EP21945482.4A patent/EP4354812A4/en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12-14 US US18/540,566 patent/US20240113926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40113926A1 (en) | 2024-04-04 |
EP4354812A1 (en) | 2024-04-17 |
WO2022261896A1 (zh) | 2022-12-22 |
EP4354812A4 (en) | 2024-08-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20264646A1 (en) | Data sending method, data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TWI740217B (zh) | 側邊鏈路車聯網通訊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 |
EP3468277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ransport block size | |
US11115982B2 (en) |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 |
CN107079508B (zh) | 一种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0474792C (zh) | 具有发射机和发射天线的无线电发射设备 | |
CN106304349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3002579B (zh) |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
JPH0759161A (ja) | 多重アクセス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多重アクセス通信方法、並びにその通信装置 | |
CN108282864B (zh) | 通信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 |
US20220329368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 |
KR20200003020A (ko) | 기지국 장치, 단말기 장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통신 방법 | |
CN104426633A (zh)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 |
CN112313893A (zh) | 通信方法、通信设备、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416687A (zh) | 一种被用于信道感知的通信设备中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3794664B (zh) | 一种基于子载波扣除的抗干扰方法 | |
CN108809495A (zh) | 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
US20240080089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ual-control signaling for the relay scenarios | |
CN109152067B (zh) | 一种调度请求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6134953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侧行设备 | |
CN114391230A (zh) | 上行控制信息复用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US10979123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transmitting CQI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CN117501665A (zh)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9936429B (zh) | 参考信号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 |
WO2019205073A1 (en) | Signaling of multiple access resourc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