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500319A - 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500319A
CN117500319A CN202311624657.0A CN202311624657A CN117500319A CN 117500319 A CN117500319 A CN 117500319A CN 202311624657 A CN202311624657 A CN 202311624657A CN 117500319 A CN117500319 A CN 117500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panel
layer
light shielding
displa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246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印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246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5003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500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003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lec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滤光层、遮光层以及透光保护层。滤光层设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遮光层设于滤光层背向显示面板的一侧,且遮光层包括多个遮光部,多个遮光部沿与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相交的方向间隔排列,相邻两个遮光部分别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沿背向显示面板的方向各自朝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倾斜。透光保护层至少覆盖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以对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反射的光进行折射。本申请能够解决显示模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了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显示性能需求,通常在显示模组的出光侧设置多种功能膜层,以达到光线过滤、增强等效果。然而,增加的功能膜层在提升显示性能的同时,也增加了工艺复杂度,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显示模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滤光层、遮光层以及透光保护层。滤光层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遮光层设于所述滤光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所述遮光层包括多个遮光部,多个所述遮光部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相交的方向间隔排列,相邻两个所述遮光部分别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沿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各自朝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倾斜。透光保护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以对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反射的光进行折射。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显示面板;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设置滤光层;
在所述滤光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多个间隔排列的遮光部;其中,相邻两个所述遮光部分别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各自朝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倾斜;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设置透光保护层;其中,所述透光保护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以对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反射的光进行折射。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前述的显示模组。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通过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依次设置滤光层、遮光层,其中遮光层包括多个沿与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相交的方向间隔排列的遮光部,利用遮光部起到遮光作用。并进一步设置相邻两个遮光部的彼此相对的侧面沿背向显示面板的方向朝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倾斜,透光保护层覆盖相邻两个遮光部的彼此相对的侧面,以组合成微透镜结构,从而提升出光效率。由于遮光部既起到遮光的作用,又起到与透光保护层组合成微透镜结构而提升出光效率的作用,使得显示模组制作工艺相较于现有技术至少能够减少一道低折射率膜层制程,从而简化制作工艺,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主视图。
图2示出了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掩膜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8分别示出了本申请三个实施例中掩膜板的局部细节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显示模组;2、掩膜板;21、掩膜开口;22a、第一区域;22b、第二区域;22b1、镂空部;
10、显示面板;11、衬底;12、阵列基板;13、发光层;14、封装层;
20、滤光层;21、滤光部;
30、遮光层;31、遮光部;311、第一侧面;312、第二侧面;
40、透光保护层;
50、触控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FOT(Color Filter On TFE)技术是在薄膜封装(Thin Film Encapsulation,TFE)之后在R子像素、G子像素、B子像素上分别沉积彩膜(Color Filter,CF),利用彩膜替代偏光片(Polarizer,POL)进行滤光,以降低显示模组表面的环境光反射,提高对比度。由于不需要使用不易弯折的偏光片即可对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模组的出光进行过滤而得到相对纯净的子像素光线,因此,显示模组更易弯折。也由于CFOT层的厚度远低于偏光片的厚度,因此还降低了显示模组的整体厚度。
在此基础上,相关技术中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设置图形化的低折射率膜层以及覆盖该低折射率膜层的高折射率膜层,从而在显示模组中等效集成微透镜结构(Micro-lensPattern,MLP),利用微透镜结构增强像素的出射光,从而提升显示性能,提高光效,降低产品功耗。然而,该方案在提高光效的同时也增加了工艺步骤,导致显示模组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在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设置滤光层,在滤光层背向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遮光层,其中,遮光层包括多个沿与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相交的方向间隔排列的遮光部,相邻两个遮光部的彼此相对的侧面沿背向显示面板的方向朝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倾斜,即该两个侧面的横截面组合成朝背离显示面板的方向扩张的锥角。如此,可利用遮光部形成的界面将对应子像素出射的大视角光束反射成正视角光束,即向出光侧扩张的光束被调整为垂直出射或接近垂直出射的光束。基于此,再在相邻两个遮光部的彼此相对的侧面上覆盖透光保护层,利用透光保护层与遮光部形成的界面组成微透镜结构,提升正视角出光效率。由于遮光部既起到遮光的作用,又起到与透光保护层组合成微透镜结构而提升出光效率的作用,使得显示模组制作工艺相较于现有技术至少能够减少一道低折射率膜层制程,从而简化制作工艺,降低成本。
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包括显示面板10、滤光层20、遮光层30以及透光保护层40。其中,显示面板10具体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10。滤光层20设于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以对显示面板10出射的光进行过滤。例如,滤光层20包括多个彩膜(Color Filter,CF),彩膜与显示面板10的子像素对应设置。
遮光层30设于滤光层20背向显示面板10的一侧,且遮光层30包括多个遮光部31,多个遮光部31沿与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相交的方向间隔排列,例如,多个遮光部31沿与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间隔排列。示例性地,遮光层30包括黑矩阵(BlackMatrix,BM),多个遮光部31阵列排布,一个遮光部31对应相邻两个彩膜之间的交界处设置。如此,可以利用遮光层30在相邻两个子像素之间起到遮光作用。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遮光部31分别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面311和第二侧面312,第一侧面311和第二侧面312沿背向显示面板10的方向各自朝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倾斜。透光保护层40至少覆盖第一侧面311和第二侧面312,以对第一侧面311和第二侧面312反射的光进行折射。如此,能够利用界面反射原理,使遮光层30与透光保护层40组成微透镜结构,从而提升出光效率。由于遮光部31既起到遮光的作用,又起到与透光保护层40组合成微透镜结构而提升出光效率的作用,能够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高折射率透镜层(HRL)和低折射率透镜层(LRL)组合成的微透镜结构,使得显示模组1制作工艺相较于现有技术至少能够减少一道低折射率膜层制程,从而简化制作工艺,降低成本。
可选地,第一侧面311与第二侧面312的形状相同或相异。具体地,第一侧面311和第二侧面312的形状可以是平面或者曲面。参阅图2,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侧面311和第二侧面312的形状均为曲面,且第一侧面311和第二侧面312构造为朝向彼此凸出的曲面。参阅图3,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侧面311和第二侧面312为多个平面的组合。如此,遮光部31的形状选择更多样化,有利于降低工艺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滤光层20包括多个排列于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的滤光部21,其中至少两个滤光部21的滤光颜色不同。示例性地,显示面板10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遮光层30包括滤光颜色分别为红色、绿色、蓝色的三种滤光部21。
其中一个遮光部31同时覆盖相邻两个滤光部21的部分区域,且相邻两个遮光部31之间露出一个滤光部21的部分区域。如此,遮光部31在相邻两个子像素之间起到遮光效果的同时,保障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透光保护层40覆盖滤光部21的暴露于遮光部31外的部分区域及与该区域相邻的第一侧面311、第二侧面312,使得透光保护层40能够对滤光部21暴露于遮光部31外的部分区域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与第一侧面311、第二侧面312组合成微透镜结构而提升出光效率。
可选地,彼此相对的第一侧面311和第二侧面312在显示面板10上的正投影,均完全落在同一个滤光部21在显示面板10上的正投影内。如此,同一个滤光部21出射的光,经过对应的第一侧面311和第二侧面312反射后集中在该滤光部21对应的位置,从而提高对应子像素的出光效率。
可选地,透光保护层40在显示面板10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滤光层20在显示面板10上的正投影及遮光层30在显示面板10上的正投影,从而使透光保护层40能够全面地对遮光层30及滤光层20起到保护作用。
可选地,透光保护层40背向显示面板10的一侧表面构造为平面。如此,透光保护层40起到保护和提升出光效率作用的同时,能够使显示面板10的表面保持平整。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包括依次层叠的衬底11、阵列基板12、发光层13以及封装层14,滤光层20和遮光层30依次层叠设于封装层14背向阵列基板12的一侧。示例性地,衬底11的材质为聚酰亚胺(Polyimide,PI),阵列基板12上设有驱动电路,发光层13包括多个发光器件,例如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器件,封装层14包括薄膜封装(Thin FilmEncapsulation,TFE)。通过将滤光层20和遮光层30依次层叠设置在封装层14外,实现遮光效果和提升出光效率的同时,无需改变显示面板10的制作工艺。
参阅图3和图4,进一步地,显示模组1还包括触控层50,触控层50设于封装层14与滤光层20之间,得到薄膜封装上的触控面板(Touch Panel On TFE,TPOT),实现在显示模组1上集成触控功能。
基于同样的发明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制备方法。
参阅图2,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显示面板10;
在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设置滤光层20;
在滤光层20背向显示面板10的一侧设置多个间隔排列的遮光部31;其中,相邻两个遮光部31分别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面311和第二侧面312,第一侧面311和第二侧面312各自朝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倾斜;
在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设置透光保护层40;其中,透光保护层40至少覆盖第一侧面311和第二侧面312,以对第一侧面311和第二侧面312反射的光进行折射。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模组制备方法,通过在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依次设置滤光层20、遮光层30,其中遮光层30包括多个沿与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相交的方向间隔排列的遮光部31,利用遮光部31起到遮光作用。并进一步设置相邻两个遮光部31的彼此相对的侧面沿背向显示面板10的方向朝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倾斜,透光保护层40覆盖相邻两个遮光部31的彼此相对的侧面,以组合成微透镜结构,从而提升出光效率。由于遮光部31既起到遮光的作用,又起到与透光保护层40组合成微透镜结构而提升出光效率的作用,使得显示模组1制作工艺相较于现有技术至少能够减少一道低折射率膜层制程,从而简化制作工艺,降低成本。
参阅图2和图5,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滤光层20背向显示面板10的一侧设置多个间隔排列的遮光部31包括:
在滤光层20背向显示面板10的一侧设置遮光材料层;
在遮光材料层背向显示面板10的一侧设置掩膜板2;其中,掩膜板2上设有掩膜开口21;
通过掩膜开口21对遮光材料层的部分区域进行曝光处理;
去除遮光材料层被曝光的区域的材料,以形成多个间隔排列的遮光部31。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在滤光层20背向显示面板10的一侧设置多个间隔排列的遮光部31包括:
在滤光层20背向显示面板10的一侧设置遮光材料层;
在遮光材料层背向显示面板10的一侧设置掩膜板2;其中,掩膜板2上设有掩膜开口21;
通过掩膜开口21对遮光材料层的部分区域进行曝光处理;
去除遮光材料层未被曝光的区域的材料,以形成多个间隔排列的遮光部31。
基于此,通过对掩膜板2的设计,可以获得所需形状的遮光部31。
参阅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掩膜板2具有至少部分围绕于掩膜开口21的第一区域22a,第一区域22a的透光率小于100%,以使第一区域22a对应的遮光材料层的曝光程度低于掩膜开口21对应的遮光材料层的曝光程度。可选地,第一区域22a的透光率为15%~45%。由于第一区域22a对应的遮光材料层的曝光程度低于掩膜开口21对应的遮光材料层的曝光程度,使得遮光材料层图案化得到遮光部31后,遮光部31对应第一区域22a的厚度小于其对应掩膜开口21所在区域的厚度。基于此,从第一区域22a靠近掩膜开口21的一侧到第一区域22a远离掩膜开口21的一侧,遮光部31的厚度逐渐变化,从而使相邻两个遮光部31的彼此相对的侧面沿背向显示面板10的方向朝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倾斜,即得到所需的锥角,解决了BM遮光特性及低温制程导致的较难形成理想的较缓的锥角的问题。
参阅图5和图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掩膜板2具有至少部分围绕于掩膜开口21的第二区域22b,第二区域22b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镂空部22b1,以使第二区域22b对应的遮光材料层的曝光程度低于掩膜开口21对应的遮光材料层的曝光程度。基于此,通过镂空部22b1的设计,遮光部31对应第二区域22b和掩膜开口21所在区域的厚度不同,从而形成所需形状的遮光部31。
参阅图7和图8,可选地,镂空部22b1的形状可以为三角形、矩形、半圆形或者其他形状。如此,掩膜板2的结构简单,从而以较为简单的工艺实现遮光部31的侧面倾斜结构的制作。
基于同样的发明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1。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9)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
滤光层,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遮光层,设于所述滤光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所述遮光层包括多个遮光部,多个所述遮光部沿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相交的方向间隔排列,相邻两个所述遮光部分别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沿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各自朝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倾斜;以及
透光保护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以对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反射的光进行折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均构造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均构造为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构造为朝向彼此凸出的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层包括多个排列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的滤光部,其中至少两个所述滤光部的滤光颜色不同;
其中一个所述遮光部同时覆盖相邻两个所述滤光部的部分区域,且相邻两个所述遮光部之间露出一个所述滤光部的部分区域;
所述透光保护层覆盖所述滤光部的暴露于所述遮光部外的部分区域及与该区域相邻的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彼此相对的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均完全落在同一个所述滤光部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保护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滤光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及所述遮光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保护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表面构造为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的衬底、阵列基板、发光层以及封装层;
所述滤光层和所述遮光层依次层叠设于所述封装层背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于所述封装层与所述滤光层之间。
11.一种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显示面板;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设置滤光层;
在所述滤光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多个间隔排列的遮光部;其中,相邻两个所述遮光部分别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各自朝向远离对方的方向倾斜;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设置透光保护层;其中,所述透光保护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以对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反射的光进行折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滤光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多个间隔排列的遮光部包括:
在所述滤光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遮光材料层;
在所述遮光材料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掩膜板;其中,所述掩膜板上设有掩膜开口;
通过所述掩膜开口对所述遮光材料层的部分区域进行曝光处理;
去除所述遮光材料层被曝光的区域的材料,以形成多个间隔排列的遮光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滤光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多个间隔排列的遮光部包括:
在所述滤光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遮光材料层;
在所述遮光材料层背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掩膜板;其中,所述掩膜板上设有掩膜开口;
通过所述掩膜开口对所述遮光材料层的部分区域进行曝光处理;
去除所述遮光材料层未被曝光的区域的材料,以形成多个间隔排列的遮光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掩膜板具有至少部分围绕于所述掩膜开口的第一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的透光率小于100%,以使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所述遮光材料层的曝光程度低于所述掩膜开口对应的所述遮光材料层的曝光程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透光率为15%~45%。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掩膜板具有至少部分围绕于所述掩膜开口的第二区域;
所述第二区域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镂空部,以使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所述遮光材料层的曝光程度低于所述掩膜开口对应的所述遮光材料层的曝光程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的形状为三角形。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的形状为矩形。
1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311624657.0A 2023-11-28 2023-11-28 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5003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24657.0A CN117500319A (zh) 2023-11-28 2023-11-28 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24657.0A CN117500319A (zh) 2023-11-28 2023-11-28 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500319A true CN117500319A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76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24657.0A Pending CN117500319A (zh) 2023-11-28 2023-11-28 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50031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68357B1 (ko) 액정 렌즈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9671641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used in a display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3785093B2 (ja) 導光板、その製造方法、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140016991A (ko) 공진 서브파장 렌즈 층을 구비하는 다수의 뷰어들을 위한 무안경 3d 디스플레이
CN111338108B (zh) 显示装置
JP6371792B2 (ja) イメージセンサー
US20160363778A1 (en) Grating,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5215616A (ja) 色分離素子、及び該色分離素子を含むイメージセンサ
US20160103361A1 (en) Color filter,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CN111323962A (zh) 显示装置
JPH0682726A (ja) 位相格子光学的ローパスフィルタ
CN109411590B (zh) 发光二极管结构及发光单元
WO2022206378A1 (zh) 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
CN11451866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JP5109520B2 (ja) 光学素子、液晶装置、液晶装置用マザー基板、及び電子機器、並びにワイヤグリッド偏光素子
WO2024087993A1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US7420610B2 (en) Solid-state imaging element,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17500319A (zh) 显示模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KR20140097957A (ko) 광학 장치, 고체 촬상 장치 및 광학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20220051233A (ko) 촬상소자 및 촬상장치
JP4175169B2 (ja) 固体撮像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026567A (ja)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957432B (zh) 发光装置
US9214487B2 (en) Image sensor having light distributing element
CN111413758B (zh) 光学元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