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98970A -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商业航天测控服务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商业航天测控服务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98970A
CN117498970A CN202311454323.3A CN202311454323A CN117498970A CN 117498970 A CN117498970 A CN 117498970A CN 202311454323 A CN202311454323 A CN 202311454323A CN 117498970 A CN117498970 A CN 117498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risk
measurement
prese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543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明春
朱必亮
冯建亮
李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eed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eed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eed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eed Chin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5432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989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98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989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31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 H04L41/06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root cause analysis; using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notifications, alarms or events based on decision criteria, e.g. hierarchy, tree or time analysis involving time analysi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81Configuration of triggering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29Packet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商业航天测控服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商业航天测控服务管理系统,包括服务管理平台、测控监管单元、预警管理单元、环境影响单元、核实分析单元以及传输监管单元;本发明通过采集地面站的状态数据并进行运行风险评估分析,以提高地面站测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对风险地面站的干扰数据进行影响风险评估分析,以降低干扰因素对地面站的影响程度,以及通过对自检数据进行自检核实评估分析,以便保证测控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为测控分析提高数据支撑,且通过数据深入式分析的方式对正常地面站的传输数据进行传输监管分析,有助于从侧面反映地面站的运行安全性和测控精准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商业航天测控服务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商业航天测控服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商业航天测控服务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航天测控网是完成运载火箭、航天器跟踪测轨、遥测信号接收与处理、遥控信号发送任务的综合电子系统。由于地球曲率的影响,以无线电微波传播为基础的测控系统,用一个地点的地面站不可能实现对运载火箭,航天器进行全航程观测,需要用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地面站“接力”连接才能完成测控任务;
但是,现有的地面站在运行的过程中,无法对各个地面站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管预警,进而影响地面站测控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且无法结合设备自身运行和维护情况对地面站的测控数据传输进行监管,进而影响地面站测控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影响后续测控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且无法对测控的数据进行核实,存在误差和无效的风险;
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商业航天测控服务管理系统,去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缺陷,本发明通过采集地面站的状态数据并进行运行风险评估分析,以提高地面站测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对风险地面站的干扰数据进行影响风险评估分析,以便及时的对干扰因素进行处理,以降低干扰因素对地面站的影响程度,以及通过对自检数据进行自检核实评估分析,以便保证测控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为测控分析提高数据支撑,同时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数据深入式分析的方式对正常地面站的传输数据进行传输监管分析,以便为地面站运行检测维修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保证测控传输效果,有助于提高地面站的测控信息传输稳定性,且有助于从侧面反应地面站的运行安全性和测控精准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商业航天测控服务管理系统,包括服务管理平台、测控监管单元、预警管理单元、环境影响单元、核实分析单元以及传输监管单元;
当服务管理平台生成运管指令时,并将运管指令发送至测控监管单元,测控监管单元在接收到运管指令后,立即采集地面站的状态数据,状态数据包括元件风险值和运行风险值,并对状态数据进行运行风险评估分析和深入式比对分析,将得到的正常信号发送至传输监管单元,将得到的风险信号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环境影响单元以及核实分析单元;
环境影响单元在接收到风险信号后,立即采集地面站的干扰数据,干扰数据包括环境干扰值和设备风险值,并对干扰数据进行影响风险评估分析,将得到的反馈信号经测控监管单元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
核实分析单元在接收到风险信号后,立即采集到地面站的自检数据,自检数据表示各个传感器的运行电压,并对自检数据进行自检核实评估分析,将得到的异常信号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
传输监管单元在接收到正常信号后,立即采集地面站的传输数据,传输数据包括平均丢包值和传输带宽值,并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监管分析,将得到的优化信号经测控监管单元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
优选的,所述测控监管单元的运行风险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采集地面站运行中一段时间的时长,并将其标记为时间阈值,将时间阈值划分为o个子时间段,o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地面站的显示风险值和运行风险值,其中,元件风险值表示测控元件的平均运行温度超出存储的预设平均运行温度阈值的部分与平均运行电压超出存储的预设平均运行电压的部分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和值,运行风险值指的是地面站内部线路的平均无功功率值超出预设平均无功功率值阈值的部分与线路端口的电阻变化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和值,并将各个子时间段内地面站的显示风险值和运行风险值分别标号为XFo和YFo。
优选的,所述测控监管单元的深入式比对分析过程如下:
根据公式得到各个子时间段内地面站的测控风险评估系数,其中,a1和a2分别为显示风险值和运行风险值的预设权重因子系数,a1和a2均为大于零的正数,a3为预设修正因子系数,取值为1.662,Ho为各个子时间段内地面站的测控风险评估系数,以时间为X轴,以测控风险评估系数Ho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通过描点的方式绘制测控风险评估系数曲线,同时在该坐标系中绘制存储的预设测控风险评估系数阈值曲线,从坐标系中获取到测控风险评估系数曲线上描绘点位于预设测控风险评估系数阈值曲线上方的总个数,并将其标记为测控风险数,将测控风险数与测控风险评估系数曲线上描绘点的总个数之比标记为运行测控失效值,进而将运行测控失效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运行测控失效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运行测控失效值小于等于预设运行测控失效值阈值,则生成正常信号;
若运行测控失效值大于预设运行测控失效值阈值,则生成风险信号。
优选的,所述环境影响单元的影响风险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S1: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地面站外部的环境干扰值,环境干扰值指的是最大温度变化值超出存储的预设最大温度变化值的部分与电磁干扰变化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以此构建环境干扰值的集合A,进而获取到集合A的均值,并将集合A的均值标记为环境风险值;
S12: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地面站的设备风险值,设备风险值指的是设备投入使用时刻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内地面站故障次数与维护次数的和值与最近维护结束时刻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
S13:将环境风险值和设备风险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环境风险值阈值和预设设备风险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环境风险值小于预设环境风险值阈值,且设备风险值小于预设设备风险值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环境风险值大于等于预设环境风险值阈值,或设备风险值大于等于预设设备风险值阈值,则生成反馈信号。
优选的,所述核实分析单元自检核实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将子时间段划分为k个子时间节点,k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获取到各个子时间节点内传感器的运行电压,以时间为X轴,以运行电压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通过描点的方式绘制运行电压曲线,同时在坐标轴系中绘制预设运动电压区间曲线,进而获取到运行电压曲线属于预设运动电压区间曲线之内线段的长度值与运行电压曲线总长度值的比值,并将其标记为稳压安全值,进而构建各个子时间段内稳压安全值的集合B,进而获取到集合B的最大子集和最小子集,并将集合B的最大子集和最小子集之间的差值标记为稳压风险值WY,同时从环境影响单元中获取到环境风险值和设备风险值,并将其分别标号为HF和SF;
根据公式得到自检评估系数G,将传感器标记g,g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进而获取到时间阈内各个传感器的自检评估系数Gg,将自检评估系数Gg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自检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自检评估系数Gg小于预设自检评估系数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自检评估系数Gg大于等于预设自检评估系数阈值,则生成异常信号。
优选的,所述传输监管单元的传输监管分析过程如下:
SS1: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地面站的平均丢包值,将平均丢包值与存储的预设平均丢包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若平均丢包值大于预设平均丢包值阈值,则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平均丢包值大于预设平均丢包值阈值的部分的总和,并将其标记为传输受损值,需要说明的是,传输受损值的数值越大,则传输异常风险越大;
SS12: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地面站的传输带宽值,进而获取到相连两个子时间段内传输带宽值之间的差值,并将其标记为带宽浮动值,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带宽浮动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将带宽浮动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标记为浮动风险值,将传输受损值和浮动风险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传输受损值阈值和预设浮动风险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传输受损值与预设传输受损值阈值之间的比值小于1,且浮动风险值与预设浮动风险值阈值之间的比值小于1,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传输受损值与预设传输受损值阈值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1,或浮动风险值与预设浮动风险值阈值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1,则生成优化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采集地面站的状态数据并进行运行风险评估分析,以判断地面站运行状态是否正常,以便及时的进行预警管理,以提高地面站测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对风险地面站的干扰数据进行影响风险评估分析,以判断地面站是否因干扰而造成的故障,以便及时的对干扰因素进行处理,以降低干扰因素对地面站的影响程度,以及通过对自检数据进行自检核实评估分析,以判断各个传感器所采集数据是否精准有效,以便保证测控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为测控分析提高数据支撑,同时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本发明通过数据深入式分析的方式对正常地面站的传输数据进行传输监管分析,以便为地面站运行检测维修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保证测控传输效果,有助于提高地面站的测控信息传输稳定性,且有助于从侧面反应地面站的运行安全性和测控精准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系统流程框图;
图2是本发明局部分析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商业航天测控服务管理系统,包括服务管理平台、测控监管单元、预警管理单元、环境影响单元、核实分析单元以及传输监管单元,服务管理平台与测控监管单元和传输监管单元均呈双向通讯连接,测控监管单元与环境影响单元呈双向通讯连接,测控监管单元与核实分析单元和预警管理单元均呈单向通讯连接,核实分析单元与预警管理单元呈单向通讯连接;
当服务管理平台生成运管指令时,并将运管指令发送至测控监管单元,测控监管单元在接收到运管指令后,立即采集地面站的状态数据,状态数据包括元件风险值和运行风险值,并对状态数据进行运行风险评估分析,以判断地面站运行状态是否正常,以便及时的进行预警管理,以提高地面站测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体的运行风险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采集地面站运行中一段时间的时长,并将其标记为时间阈值,将时间阈值划分为o个子时间段,o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地面站的显示风险值和运行风险值,其中,元件风险值表示测控元件的平均运行温度超出存储的预设平均运行温度阈值的部分与平均运行电压超出存储的预设平均运行电压的部分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和值,运行风险值指的是地面站内部线路的平均无功功率值超出预设平均无功功率值阈值的部分与线路端口的电阻变化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和值,并将各个子时间段内地面站的显示风险值和运行风险值分别标号为XFo和YFo;
根据公式得到各个子时间段内地面站的测控风险评估系数,其中,a1和a2分别为显示风险值和运行风险值的预设权重因子系数,a1和a2均为大于零的正数,a3为预设修正因子系数,取值为1.662,Ho为各个子时间段内地面站的测控风险评估系数,以时间为X轴,以测控风险评估系数Ho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通过描点的方式绘制测控风险评估系数曲线,同时在该坐标系中绘制存储的预设测控风险评估系数阈值曲线,从坐标系中获取到测控风险评估系数曲线上描绘点位于预设测控风险评估系数阈值曲线上方的总个数,并将其标记为测控风险数,将测控风险数与测控风险评估系数曲线上描绘点的总个数之比标记为运行测控失效值,进而将运行测控失效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运行测控失效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运行测控失效值小于等于预设运行测控失效值阈值,则生成正常信号,并将正常信号发送至传输监管单元;
若运行测控失效值大于预设运行测控失效值阈值,则生成风险信号,并将风险信号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环境影响单元以及核实分析单元,预警管理单元在接收到风险信号后,立即在显示面板上将风险信号所对应的地面站标记为红色,以便及时的进行故障预警,提高地面站的维护效率,且有助于提高地面站的监测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有助于提高地面站测控的稳定性;
环境影响单元在接收到风险信号后,立即采集地面站的干扰数据,干扰数据包括环境干扰值和设备风险值,并对干扰数据进行影响风险评估分析,以判断地面站是否因干扰而造成的故障,以便及时的对干扰因素进行处理,以降低干扰因素对地面站的影响程度,具体的影响风险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地面站外部的环境干扰值,环境干扰值指的是最大温度变化值超出存储的预设最大温度变化值的部分与电磁干扰变化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以此构建环境干扰值的集合A,进而获取到集合A的均值,并将集合A的均值标记为环境风险值,需要说明的是,环境风险值的数值越大,则地面站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风险越大;
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地面站的设备风险值,设备风险值指的是设备投入使用时刻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内地面站故障次数与维护次数的和值与最近维护结束时刻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需要说明的是,设备风险值的数值越大,则地面站异常风险越大;
将环境风险值和设备风险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环境风险值阈值和预设设备风险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环境风险值小于预设环境风险值阈值,且设备风险值小于预设设备风险值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环境风险值大于等于预设环境风险值阈值,或设备风险值大于等于预设设备风险值阈值,则生成反馈信号,并将反馈信号经测控监管单元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预警管理单元在接收到反馈信号后,在反馈信号所对应的地面站一栏上用文字“维护”的方式进行展示预警,以便及时的对干扰因素进行处理,以降低干扰因素对地面站的影响程度,进而提高地面站的测控精准性。
实施例2:
核实分析单元在接收到风险信号后,立即采集到地面站的自检数据,自检数据表示各个传感器的运行电压,并对自检数据进行自检核实评估分析,以判断各个传感器所采集数据是否精准有效,以便保证测控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为测控分析提高数据支撑,具体的自检核实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将子时间段划分为k个子时间节点,k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获取到各个子时间节点内传感器的运行电压,以时间为X轴,以运行电压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通过描点的方式绘制运行电压曲线,同时在坐标轴系中绘制预设运动电压区间曲线,进而获取到运行电压曲线属于预设运动电压区间曲线之内线段的长度值与运行电压曲线总长度值的比值,并将其标记为稳压安全值,进而构建各个子时间段内稳压安全值的集合B,进而获取到集合B的最大子集和最小子集,并将集合B的最大子集和最小子集之间的差值标记为稳压风险值,标号为WY,需要说明的是,稳压风险值的数值越大,则传感器异常风险越大,同时从环境影响单元中获取到环境风险值和设备风险值,并将其分别标号为HF和SF;
根据公式得到自检评估系数,其中,f1、f2以及f3分别为稳压风险值、环境风险值以及设备风险值的预设比例因子系数,比例因子系数用于修正各项参数在公式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从而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准确,f4为预设容错因子系数,f1、f2、f3以及f4均为大于零的正数,G为自检评估系数,将传感器标记g,g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进而获取到时间阈内各个传感器的自检评估系数Gg,将自检评估系数Gg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自检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自检评估系数Gg小于预设自检评估系数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自检评估系数Gg大于等于预设自检评估系数阈值,则生成异常信号,并将异常信号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预警管理单元在接收到异常信号后,立即在显示面板上将异常信号所对应的地面站标记为黄色,以便及时的对地面站内传感器进行维护管理,提高对地面站的监管效果,以及有助于保证地面站测控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为测控分析提高数据支撑;
传输监管单元在接收到正常信号后,立即采集地面站的传输数据,传输数据包括平均丢包值和传输带宽值,并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监管分析,以判断地面站的工作效率是否合格,以便为地面站运行检测维修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保证测控效果,具体的传输监管分析过程如下:
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地面站的平均丢包值,将平均丢包值与存储的预设平均丢包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若平均丢包值大于预设平均丢包值阈值,则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平均丢包值大于预设平均丢包值阈值的部分的总和,并将其标记为传输受损值,需要说明的是,传输受损值的数值越大,则传输异常风险越大;
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地面站的传输带宽值,进而获取到相连两个子时间段内传输带宽值之间的差值,并将其标记为带宽浮动值,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带宽浮动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将带宽浮动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标记为浮动风险值,需要说明的是,浮动风险值的数值越大,则传输异常风险越大,将传输受损值和浮动风险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传输受损值阈值和预设浮动风险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传输受损值与预设传输受损值阈值之间的比值小于1,且浮动风险值与预设浮动风险值阈值之间的比值小于1,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传输受损值与预设传输受损值阈值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1,或浮动风险值与预设浮动风险值阈值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1,则生成优化信号,并将优化信号经测控监管单元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预警管理单元在接收到优化信号后,在优化信号所对应的地面站一栏上用文字“优化”的方式进行展示预警,有助于提高地面站的测控信息传输稳定性,且有助于从侧面反应地面站的运行安全性和测控精准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采集地面站的状态数据并进行运行风险评估分析,以判断地面站运行状态是否正常,以便及时的进行预警管理,以提高地面站测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对风险地面站的干扰数据进行影响风险评估分析,以判断地面站是否因干扰而造成的故障,以便及时的对干扰因素进行处理,以降低干扰因素对地面站的影响程度,以及通过对自检数据进行自检核实评估分析,以判断各个传感器所采集数据是否精准有效,以便保证测控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为测控分析提高数据支撑,同时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通过数据深入式分析的方式对正常地面站的传输数据进行传输监管分析,以便为地面站运行检测维修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保证测控传输效果,有助于提高地面站的测控信息传输稳定性,且有助于从侧面反应地面站的运行安全性和测控精准性。
阈值的大小的设定是为了便于比较,关于阈值的大小,取决于样本数据的多少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每一组样本数据设定基数数量;只要不影响参数与量化后数值的比例关系即可。
上述公式均是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出且选取与真实值接近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系数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商业航天测控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管理平台、测控监管单元、预警管理单元、环境影响单元、核实分析单元以及传输监管单元;
当服务管理平台生成运管指令时,并将运管指令发送至测控监管单元,测控监管单元在接收到运管指令后,立即采集地面站的状态数据,状态数据包括元件风险值和运行风险值,并对状态数据进行运行风险评估分析和深入式比对分析,将得到的正常信号发送至传输监管单元,将得到的风险信号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环境影响单元以及核实分析单元;
环境影响单元在接收到风险信号后,立即采集地面站的干扰数据,干扰数据包括环境干扰值和设备风险值,并对干扰数据进行影响风险评估分析,将得到的反馈信号经测控监管单元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
核实分析单元在接收到风险信号后,立即采集到地面站的自检数据,自检数据表示各个传感器的运行电压,并对自检数据进行自检核实评估分析,将得到的异常信号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
传输监管单元在接收到正常信号后,立即采集地面站的传输数据,传输数据包括平均丢包值和传输带宽值,并对传输数据进行传输监管分析,将得到的优化信号经测控监管单元发送至预警管理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商业航天测控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控监管单元的运行风险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采集地面站运行中一段时间的时长,并将其标记为时间阈值,将时间阈值划分为o个子时间段,o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地面站的显示风险值和运行风险值,其中,元件风险值表示测控元件的平均运行温度超出存储的预设平均运行温度阈值的部分与平均运行电压超出存储的预设平均运行电压的部分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和值,运行风险值指的是地面站内部线路的平均无功功率值超出预设平均无功功率值阈值的部分与线路端口的电阻变化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和值,并将各个子时间段内地面站的显示风险值和运行风险值分别标号为XFo和YFo。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商业航天测控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控监管单元的深入式比对分析过程如下:
根据公式得到各个子时间段内地面站的测控风险评估系数,其中,a1和a2分别为显示风险值和运行风险值的预设权重因子系数,a1和a2均为大于零的正数,a3为预设修正因子系数,取值为1.662,Ho为各个子时间段内地面站的测控风险评估系数,以时间为X轴,以测控风险评估系数Ho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通过描点的方式绘制测控风险评估系数曲线,同时在该坐标系中绘制存储的预设测控风险评估系数阈值曲线,从坐标系中获取到测控风险评估系数曲线上描绘点位于预设测控风险评估系数阈值曲线上方的总个数,并将其标记为测控风险数,将测控风险数与测控风险评估系数曲线上描绘点的总个数之比标记为运行测控失效值,进而将运行测控失效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运行测控失效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运行测控失效值小于等于预设运行测控失效值阈值,则生成正常信号;
若运行测控失效值大于预设运行测控失效值阈值,则生成风险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商业航天测控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影响单元的影响风险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S1: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地面站外部的环境干扰值,环境干扰值指的是最大温度变化值超出存储的预设最大温度变化值的部分与电磁干扰变化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以此构建环境干扰值的集合A,进而获取到集合A的均值,并将集合A的均值标记为环境风险值;
S12: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地面站的设备风险值,设备风险值指的是设备投入使用时刻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内地面站故障次数与维护次数的和值与最近维护结束时刻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
S13:将环境风险值和设备风险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环境风险值阈值和预设设备风险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环境风险值小于预设环境风险值阈值,且设备风险值小于预设设备风险值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环境风险值大于等于预设环境风险值阈值,或设备风险值大于等于预设设备风险值阈值,则生成反馈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商业航天测控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实分析单元自检核实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将子时间段划分为k个子时间节点,k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获取到各个子时间节点内传感器的运行电压,以时间为X轴,以运行电压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通过描点的方式绘制运行电压曲线,同时在坐标轴系中绘制预设运动电压区间曲线,进而获取到运行电压曲线属于预设运动电压区间曲线之内线段的长度值与运行电压曲线总长度值的比值,并将其标记为稳压安全值,进而构建各个子时间段内稳压安全值的集合B,进而获取到集合B的最大子集和最小子集,并将集合B的最大子集和最小子集之间的差值标记为稳压风险值WY,同时从环境影响单元中获取到环境风险值和设备风险值,并将其分别标号为HF和SF;
根据公式得到自检评估系数G,将传感器标记g,g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进而获取到时间阈内各个传感器的自检评估系数Gg,将自检评估系数Gg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自检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自检评估系数Gg小于预设自检评估系数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自检评估系数Gg大于等于预设自检评估系数阈值,则生成异常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商业航天测控服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监管单元的传输监管分析过程如下:
SS1: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地面站的平均丢包值,将平均丢包值与存储的预设平均丢包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若平均丢包值大于预设平均丢包值阈值,则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平均丢包值大于预设平均丢包值阈值的部分的总和,并将其标记为传输受损值,需要说明的是,传输受损值的数值越大,则传输异常风险越大;
SS12:获取到各个子时间段内地面站的传输带宽值,进而获取到相连两个子时间段内传输带宽值之间的差值,并将其标记为带宽浮动值,获取到时间阈值内带宽浮动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将带宽浮动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标记为浮动风险值,将传输受损值和浮动风险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传输受损值阈值和预设浮动风险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传输受损值与预设传输受损值阈值之间的比值小于1,且浮动风险值与预设浮动风险值阈值之间的比值小于1,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传输受损值与预设传输受损值阈值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1,或浮动风险值与预设浮动风险值阈值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1,则生成优化信号。
CN202311454323.3A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商业航天测控服务管理系统 Pending CN1174989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54323.3A CN117498970A (zh)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商业航天测控服务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54323.3A CN117498970A (zh)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商业航天测控服务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98970A true CN117498970A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70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54323.3A Pending CN117498970A (zh) 2023-11-03 2023-11-03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商业航天测控服务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9897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2233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valuating macro resilience of offshore oil well control equipment
CN103754718B (zh) 电梯运行安全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07390049A (zh) 一种电力电缆故障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5676067A (zh) 一种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13049142A (zh) 温度传感器的告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800517A (zh)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数据采集智能管理系统
CN116642607B (zh) 一种可远程操控的物联网环境监测升降平台
CN111669123A (zh) 用于对光伏组串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26044A (zh) 一种通信蓄电池遥测数据采集监控方法及系统
US11657148B2 (en) Event analysis in an electric power system
WO2016136391A1 (ja) 事故点標定装置及び方法、電力系統監視システム、設備計画支援システム
CN103179602A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异常数据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6353760A (zh) 基于超声波测距的皮带检测报警系统
CN117034194B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核电仪表设备运维管理系统、方法及设备
CN105407496A (zh) 一种识别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错误测量值的方法
CN101714190B (zh) 一种桥梁结构状态角色诊断系统
CN117474318A (zh) 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技术的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系统
CN117498970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商业航天测控服务管理系统
CN113741249B (zh) 一种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分析监测系统
CN113239508B (zh) 一种面向破坏恢复的无人装备集群全局弹性均衡度量与评价方法
CN116660688B (zh) 远程型电力线路故障预警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1692535A (zh) 压力管网压力突变位置定位方法
CN110516960A (zh) 一种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定量计算方法
CN117895645A (zh) 电网巡检方法
CN116993329B (zh)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通讯设备运行维修决策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