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4318A - 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技术的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技术的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4318A
CN117474318A CN202311350935.8A CN202311350935A CN117474318A CN 117474318 A CN117474318 A CN 117474318A CN 202311350935 A CN202311350935 A CN 202311350935A CN 117474318 A CN117474318 A CN 1174743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preset
equipment
risk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509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雷
杨振东
顾建新
孙东
魏晓晖
宁波
戴迪
石硕
汪昊
周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c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c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c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c Co Of 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5093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743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74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43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技术的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系统,包括监管平台、数据采集单元、移动监管单元、状态监管单元、干扰评估单元、运维自检单元、综合管理单元以及优化预警单元;本发明通过采集设备移动端的驱动数据,并进行运行移动性能评估分析,且在设备正常移动的前提下,对设备的影响数据进行影响反馈评估操作,以判断内部环境是否对设备的运行、监测以及预警造成干扰,且通过以点到面的方式进行分析,即从设备的移动端、主体端以及预警端三个点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通过对移动端、主体端以及预警端进行综合管理评估分析,以保证设备整体的运行稳定性和预警及时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技术的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技术的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阀厅红外智能巡检系统在电网公司得到推广应用,阀厅红外巡检系统已能够实现换流站阀厅设备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全自主智能巡检和监控,有效巡视人员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换流站阀厅运维成本,提高正常巡检作业和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原有的换流站阀厅红外自动监测系统后,可以实时自动巡检运行设备的温度情况并按预先设定的预警值发出声音报警信号,从而使运行人员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现有技术中对换流站阀厅设备进行运行监管时,采集数据过于单一,导致设备运行状态分析结果误差大,进而降低设备的管理效率,存在设备管理不当和管理不合理的问题,且无法结合多点对设备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无法根据不同管理等级对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进而降低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技术的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系统,去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缺陷,本发明通过采集设备移动端的驱动数据,并进行运行移动性能评估分析,以判断设备移动端运行是否正常移动,以保证设备红外测温的正常移动,且在设备正常移动的前提下,对设备的影响数据进行影响反馈评估操作,以保证设备整体的运行稳定性和预警及时性,进而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对设备的状态数据进行运行状态监管评估分析,以保证红外测温的有效性,同时有助于提高设备的监管效果,以及对预警数据进行延误影响评估分析,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预警延误的问题,以便及时的进行预警优化处理,以保证设备的预警及时性,且通过以点到面的方式进行分析,即从设备的移动端、主体端以及预警端三个点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通过面的形式对移动端、主体端以及预警端从数据整合的角度进行综合管理评估分析,以便全面的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管评估,有助于提高设备的管理合理性和全面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技术的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系统,包括监管平台、数据采集单元、移动监管单元、状态监管单元、干扰评估单元、运维自检单元、综合管理单元以及优化预警单元;
当监管平台生成运管指令时,并将运管指令发送至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在接收到运管指令后,立即采集设备移动端的驱动数据,驱动数据包括移动速度和运行异常值,并将驱动数据发送至移动监管单元,移动监管单元在接收到驱动数据后,立即对驱动数据进行运行移动性能评估分析,将得到的正常信号发送至状态监管单元和干扰评估单元,将得到的异常信号发送至运维自检单元;
干扰评估单元在接收到正常信号后,立即采集设备内部的影响数据,影响数据包括静态干扰值和动态影响值,并对影响数据进行影响反馈评估操作,将得到的干扰信号经移动监管单元发送至运维自检单元;
状态监管单元在接收到正常信号后,立即采集设备的状态数据,状态数据包括线路风险值和表现状态值,并对状态数据进行运行状态监管评估分析,将得到的预警信号经移动监管单元发送至运维自检单元;
运维自检单元在接收到异常信号或干扰信号或预警信号时,立即采集设备的预警数据,预警数据表示响应性能值,并对预警数据进行延误影响评估分析,将得到的优化信号经综合管理单元发送至优化预警单元;
综合管理单元在接收到运行风险评估系数YX后,并对运行风险评估系数YX进行综合管理评估分析,将得到的一级管控信号、二级管控信号以及三级管控信号发送至优化预警单元。
优选的,所述移动监管单元的运行移动性能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S1:采集到设备运行一段时间的时长,并将其标记为时间阈值,将时间阈值划分为i个子时间节点,i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获取到各个子时间节点内设备的移动速度,进而获取到相连两个子时间节点设备的移动速度之间的差值,将相连两个子时间节点设备的移动速度之间差值的均值标记为平均浮动值;
S12:获取到各个子时间节点内设备的运行异常值,运行异常值表示子时间节点内设备的平均运行电压超出预设平均运行电压阈值的部分与异响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进而获取到子时间节点内设备的运行异常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将子时间节点内设备的运行异常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标记为异常跨度值;
S13:将平均浮动值和异常跨度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平均浮动值阈值和预设异常跨度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平均浮动值小于预设平均浮动值阈值,且异常跨度值小于预设异常跨度值阈值,则生成正常信号;
若平均浮动值大于等于预设平均浮动值阈值,或异常跨度值大于等于预设异常跨度值阈值,则生成异常信号。
优选的,所述干扰评估单元的影响反馈评估操作过程如下:
SS1:获取到时间阈值内设备内部的静态干扰值JT,静态干扰值JT表示时间阈值内设备内部的内温度值超出预设内温度值的部分与内线路端口表面的颗粒体积大于预设颗粒体积阈值所对应的颗粒总面积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
SS2:获取到时间阈值内设备内部的动态影响值DT,动态影响值DT表示时间阈值内设备内部的单位时间通风流量值小于预设单位时间通风流量值阈值的部分与粉尘含量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
SS3:根据公式得到环境评估系数HJ,并将环境评估系数HJ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环境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环境评估系数HJ小于预设环境评估系数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环境评估系数HJ大于等于预设环境评估系数阈值,则生成干扰信号。
优选的,所述状态监管单元的运行状态监管评估分析过长如下:
获取到各个子时间节点内设备的线路风险值和表现状态值,线路风险值表示线路的线损值与线路的无功功率值超出预设无功功率值的部分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表现状态值表示设备的运行振动幅度值超出预设运行振动幅度值阈值的部分与单位时间电损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进而分别构建线路风险值和表现状态值的集合A和集合B,获取到集合A中的最大子集和最小子集,并将集合A中的最大子集和最小子集之间的差值标记为线路倍率值,获取到集合B的均值,并将集合B的均值标记为呈现风险值,同时将线路倍率值和呈现风险值分别标号为XB和CF;
根据公式得到运行风险评估系数,其中,f1、f2以及f3分别为线路风险值、表现状态值以及环境评估系数的预设权重因子系数,f1、f2以及f3均为大于零的正数,f4为预设补偿因子系数,取值为1.166,YX为运行风险评估系数,将运行风险评估系数YX发送至综合管理单元,并将运行风险评估系数YX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运行风险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运行风险评估系数YX与预设运行风险评估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小于1,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运行风险评估系数YX与预设运行风险评估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1,则生成预警信号。
优选的,所述运维自检单元的延误影响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获取到时间阈值内设备的响应性能值,响应性能值表示生成信号时刻到完成预警时刻之间的时长超出预设时长的部分与传输距离值以及运行投入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运行投入值表示设备开始投入使用时刻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与故障次数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和值,并将响应性能值与预设的响应性能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若响应性能值大于预设响应性能值阈值,则将响应性能值大于预设响应性能值阈值的部分标记为延误值,并将延误值与环境评估系数HJ所对应的数值进行乘法计算得到的值标记为延迟风险值,并将延迟风险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延迟风险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延迟风险值小于预设延迟风险值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延迟风险值大于等于预设延迟风险值阈值,则生成优化信号。
优选的,所述综合管理单元的综合管理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获取到时间阈值内的平均浮动值、异常跨度值以及延迟风险值,并将平均浮动值、异常跨度值以及延迟风险值分别标号为PF、YK以及YZ;
根据公式得到运行安全评估系数,其中,α、β、ε以及λ分别为平均浮动值、异常跨度值、延迟风险值以及运行风险评估系数的预设比例系数,α、β、ε以及λ均为大于零的正数,η为预设修正因子系数,取值为2.241,Q为运行安全评估系数,并将运行安全评估系数Q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运行安全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若运行安全评估系数Q大于预设运行安全评估系数阈值,则将运行安全评估系数Q大于预设运行安全评估系数阈值的部分标记为风险管理值,并将风险管理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风险管理值区间进行比对分析:
若风险管理值大于预设风险管理值区间中的最大值,则生成一级管控信号;
若风险管理值位于预设风险管理值区间,则生成二级管控信号;
若风险管理值小于预设风险管理值区间中的最小值,则生成三级管控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采集设备移动端的驱动数据,并进行运行移动性能评估分析,以判断设备移动端运行是否正常移动,以保证设备红外测温的正常移动,且在设备正常移动的前提下,对设备的影响数据进行影响反馈评估操作,以判断内部环境是否对设备的运行、监测以及预警造成干扰,以便及时的对设备内环境进行管理,以保证设备整体的运行稳定性和预警及时性,进而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对设备的状态数据进行运行状态监管评估分析,以判断在设备正常移动的前提下是否正常红外测温,进而保证红外测温的有效性,同时有助于提高设备的监管效果,以及对预警数据进行延误影响评估分析,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预警延误的问题,以便及时的进行预警优化处理,以保证设备的预警及时性,避免因预警延误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本发明通过以点到面的方式进行分析,即从设备的移动端、主体端以及预警端三个点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通过面的形式对移动端、主体端以及预警端从数据整合的角度进行综合管理评估分析,以便全面的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管评估,有助于提高设备的管理合理性和全面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系统流程框图;
图2是本发明局部分析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技术的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系统,包括监管平台、数据采集单元、移动监管单元、状态监管单元、干扰评估单元、运维自检单元、综合管理单元以及优化预警单元,监管平台与数据采集单元呈单向通讯连接,数据采集单元与移动监管单元呈单向通讯连接,移动监管单元与状态监管单元和干扰评估单元均呈双向通讯连接,移动监管单元与运维自检单元呈单向通讯连接,状态监管单元、干扰评估单元以及运维自检单元均与综合管理单元呈单向通讯连接,综合管理单元与优化预警单元呈单向通讯连接;
当监管平台生成运管指令时,并将运管指令发送至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在接收到运管指令后,立即采集设备移动端的驱动数据,驱动数据包括移动速度和运行异常值,并将驱动数据发送至移动监管单元,移动监管单元在接收到驱动数据后,立即对驱动数据进行运行移动性能评估分析,以判断设备移动端运行是否正常移动,以保证设备运行监测过程中的全面性,具体的运行移动性能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采集到设备运行一段时间的时长,并将其标记为时间阈值,将时间阈值划分为i个子时间节点,i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获取到各个子时间节点内设备的移动速度,进而获取到相连两个子时间节点设备的移动速度之间的差值,将相连两个子时间节点设备的移动速度之间差值的均值标记为平均浮动值,需要说明的是,平均浮动值的数值越大,则设备运行过程中移动巡检异常风险越大;
获取到各个子时间节点内设备的运行异常值,运行异常值表示子时间节点内设备的平均运行电压超出预设平均运行电压阈值的部分与异响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进而获取到子时间节点内设备的运行异常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将子时间节点内设备的运行异常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标记为异常跨度值,需要说明的是,异常跨度值的数值越大,则设备运行过程中移动巡检异常风险越大,异常跨度值是一个反映设备移动端运行过程中移动巡检的影响参数;
将平均浮动值和异常跨度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平均浮动值阈值和预设异常跨度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平均浮动值小于预设平均浮动值阈值,且异常跨度值小于预设异常跨度值阈值,则生成正常信号,并将正常信号发送至状态监管单元和干扰评估单元;
若平均浮动值大于等于预设平均浮动值阈值,或异常跨度值大于等于预设异常跨度值阈值,则生成异常信号,并将异常信号发送至运维自检单元,运维自检单元在接收到异常信号后,立即显示异常信号所对应的预设预警文字,以便提高设备的监管预警效率,以保证设备移动端的运行安全性,同时有助于提高设备的移动稳定性,同时提高设备运行监测过程中的全面性;
干扰评估单元在接收到正常信号后,立即采集设备内部的影响数据,影响数据包括静态干扰值和动态影响值,并对影响数据进行影响反馈评估操作,以判断内部环境是否对设备的运行、监测以及预警造成干扰,以便及时的对设备内环境进行管理,以保证设备整体的运行稳定性和预警及时性,具体的影响反馈评估操作过程如下:
获取到时间阈值内设备内部的静态干扰值JT,静态干扰值JT表示时间阈值内设备内部的内温度值超出预设内温度值的部分与内线路端口表面的颗粒体积大于预设颗粒体积阈值所对应的颗粒总面积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需要说明的是,静态干扰值JT的数值越大,则设备运行异常风险越大;
获取到时间阈值内设备内部的动态影响值DT,动态影响值DT表示时间阈值内设备内部的单位时间通风流量值小于预设单位时间通风流量值阈值的部分与粉尘含量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需要说明的是,动态影响值DT是一个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影响参数;
根据公式得到环境评估系数,其中,a1和a2分别为静态干扰值JT和动态影响值DT的预设比例因子系数,比例因子系数用于修正各项参数在公式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从而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准确,a1和a2均为大于零的正数,a3为预设容错因子系数,取值为1.123,HJ为环境评估系数,并将环境评估系数HJ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环境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环境评估系数HJ小于预设环境评估系数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环境评估系数HJ大于等于预设环境评估系数阈值,则生成干扰信号,并将干扰信号经移动监管单元发送至运维自检单元,运维自检单元在接收到干扰信号后,立即显示干扰信号所对应的预设预警文字,以便及时的对设备内环境进行管理,以保证设备整体的运行稳定性和预警及时性。
实施例二:
状态监管单元在接收到正常信号后,立即采集设备的状态数据,状态数据包括线路风险值和表现状态值,并对状态数据进行运行状态监管评估分析,以判断在设备正常移动的前提下是否正常红外测温,进而保证红外测温的有效性,同时有助于提高设备的监管效果,具体的运行状态监管评估分析过长如下:
获取到各个子时间节点内设备的线路风险值和表现状态值,线路风险值表示线路的线损值与线路的无功功率值超出预设无功功率值的部分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表现状态值表示设备的运行振动幅度值超出预设运行振动幅度值阈值的部分与单位时间电损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进而分别构建线路风险值和表现状态值的集合A和集合B,获取到集合A中的最大子集和最小子集,并将集合A中的最大子集和最小子集之间的差值标记为线路倍率值,获取到集合B的均值,并将集合B的均值标记为呈现风险值,同时将线路倍率值和呈现风险值分别标号为XB和CF,需要说明的是,线路风险值和表现状态值的数值越大,则设备异常运行风险越大;
根据公式得到运行风险评估系数,其中,f1、f2以及f3分别为线路风险值、表现状态值以及环境评估系数的预设权重因子系数,f1、f2以及f3均为大于零的正数,f4为预设补偿因子系数,取值为1.166,YX为运行风险评估系数,将运行风险评估系数YX发送至综合管理单元,并将运行风险评估系数YX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运行风险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运行风险评估系数YX与预设运行风险评估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小于1,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运行风险评估系数YX与预设运行风险评估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1,则生成预警信号,并将预警信号经移动监管单元发送至运维自检单元,运维自检单元在接收到预警信号后,立即做出预警信号所对应的预设预警操作,以便及时的进行预警维护,以保证在设备正常移动的前提下使设备正常红外测温预警,同时保证红外测温的有效性,进而有助于提高设备的监管效果;
运维自检单元在接收到异常信号或干扰信号或预警信号时,立即采集设备的预警数据,预警数据表示响应性能值,并对预警数据进行延误影响评估分析,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预警延误的问题,以便及时的进行预警优化处理,以保证设备的预警及时性,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具体的延误影响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获取到时间阈值内设备的响应性能值,响应性能值表示生成信号时刻到完成预警时刻之间的时长超出预设时长的部分与传输距离值以及运行投入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运行投入值表示设备开始投入使用时刻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与故障次数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和值,并将响应性能值与预设的响应性能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若响应性能值大于预设响应性能值阈值,则将响应性能值大于预设响应性能值阈值的部分标记为延误值,并将延误值与环境评估系数HJ所对应的数值进行乘法计算得到的值标记为延迟风险值,并将延迟风险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延迟风险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延迟风险值小于预设延迟风险值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延迟风险值大于等于预设延迟风险值阈值,则生成优化信号,并将优化信号经综合管理单元发送至优化预警单元,优化预警单元在接收到优化信号后,立即显示优化信号所对应的预设预警文字,以便及时的进行预警优化处理,以保证设备的预警及时性,避免因预警延误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综合管理单元在接收到运行风险评估系数YX后,并对运行风险评估系数YX进行综合管理评估分析,以便全面的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管评估,即通过以点到面的方式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且有助于提高设备的管理合理性和全面性,具体的综合管理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获取到时间阈值内的平均浮动值、异常跨度值以及延迟风险值,并将平均浮动值、异常跨度值以及延迟风险值分别标号为PF、YK以及YZ;
根据公式得到运行安全评估系数,其中,α、β、ε以及λ分别为平均浮动值、异常跨度值、延迟风险值以及运行风险评估系数的预设比例系数,α、β、ε以及λ均为大于零的正数,η为预设修正因子系数,取值为2.241,Q为运行安全评估系数,并将运行安全评估系数Q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运行安全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若运行安全评估系数Q大于预设运行安全评估系数阈值,则将运行安全评估系数Q大于预设运行安全评估系数阈值的部分标记为风险管理值,并将风险管理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风险管理值区间进行比对分析:
若风险管理值大于预设风险管理值区间中的最大值,则生成一级管控信号;
若风险管理值位于预设风险管理值区间,则生成二级管控信号;
若风险管理值小于预设风险管理值区间中的最小值,则生成三级管控信号,其中,一级管控信号、二级管控信号以及三级管控信号所对应的管理程度依次降低,并将一级管控信号、二级管控信号以及三级管控信号发送至优化预警单元,优化预警单元在接收到一级管控信号、二级管控信号以及三级管控信号后,立即显示一级管控信号、二级管控信号以及三级管控信号所对应的预设预警文字,以便全面的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管评估,即通过以点到面的方式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且有助于提高设备的管理合理性和全面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采集设备移动端的驱动数据,并进行运行移动性能评估分析,以判断设备移动端运行是否正常移动,以保证设备红外测温的正常移动,且在设备正常移动的前提下,对设备的影响数据进行影响反馈评估操作,以判断内部环境是否对设备的运行、监测以及预警造成干扰,以便及时的对设备内环境进行管理,以保证设备整体的运行稳定性和预警及时性,进而通过信息反馈的方式对设备的状态数据进行运行状态监管评估分析,以判断在设备正常移动的前提下是否正常红外测温,进而保证红外测温的有效性,同时有助于提高设备的监管效果,以及对预警数据进行延误影响评估分析,以判断设备是否存在预警延误的问题,以便及时的进行预警优化处理,以保证设备的预警及时性,避免因预警延误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此外,本发明通过以点到面的方式进行分析,即从设备的移动端、主体端以及预警端三个点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通过面的形式对移动端、主体端以及预警端从数据整合的角度进行综合管理评估分析,以便全面的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管评估,有助于提高设备的管理合理性和全面性。
阈值的大小的设定是为了便于比较,关于阈值的大小,取决于样本数据的多少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每一组样本数据设定基数数量;只要不影响参数与量化后数值的比例关系即可。
上述公式均是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出且选取与真实值接近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系数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技术的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管平台、数据采集单元、移动监管单元、状态监管单元、干扰评估单元、运维自检单元、综合管理单元以及优化预警单元;
当监管平台生成运管指令时,并将运管指令发送至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在接收到运管指令后,立即采集设备移动端的驱动数据,驱动数据包括移动速度和运行异常值,并将驱动数据发送至移动监管单元,移动监管单元在接收到驱动数据后,立即对驱动数据进行运行移动性能评估分析,将得到的正常信号发送至状态监管单元和干扰评估单元,将得到的异常信号发送至运维自检单元;
干扰评估单元在接收到正常信号后,立即采集设备内部的影响数据,影响数据包括静态干扰值和动态影响值,并对影响数据进行影响反馈评估操作,将得到的干扰信号经移动监管单元发送至运维自检单元;
状态监管单元在接收到正常信号后,立即采集设备的状态数据,状态数据包括线路风险值和表现状态值,并对状态数据进行运行状态监管评估分析,将得到的预警信号经移动监管单元发送至运维自检单元;
运维自检单元在接收到异常信号或干扰信号或预警信号时,立即采集设备的预警数据,预警数据表示响应性能值,并对预警数据进行延误影响评估分析,将得到的优化信号经综合管理单元发送至优化预警单元;
综合管理单元在接收到运行风险评估系数YX后,并对运行风险评估系数YX进行综合管理评估分析,将得到的一级管控信号、二级管控信号以及三级管控信号发送至优化预警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技术的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管单元的运行移动性能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S1:采集到设备运行一段时间的时长,并将其标记为时间阈值,将时间阈值划分为i个子时间节点,i为大于零的自然数,获取到各个子时间节点内设备的移动速度,进而获取到相连两个子时间节点设备的移动速度之间的差值,将相连两个子时间节点设备的移动速度之间差值的均值标记为平均浮动值;
S12:获取到各个子时间节点内设备的运行异常值,运行异常值表示子时间节点内设备的平均运行电压超出预设平均运行电压阈值的部分与异响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进而获取到子时间节点内设备的运行异常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将子时间节点内设备的运行异常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标记为异常跨度值;
S13:将平均浮动值和异常跨度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平均浮动值阈值和预设异常跨度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平均浮动值小于预设平均浮动值阈值,且异常跨度值小于预设异常跨度值阈值,则生成正常信号;
若平均浮动值大于等于预设平均浮动值阈值,或异常跨度值大于等于预设异常跨度值阈值,则生成异常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技术的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评估单元的影响反馈评估操作过程如下:
SS1:获取到时间阈值内设备内部的静态干扰值JT,静态干扰值JT表示时间阈值内设备内部的内温度值超出预设内温度值的部分与内线路端口表面的颗粒体积大于预设颗粒体积阈值所对应的颗粒总面积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
SS2:获取到时间阈值内设备内部的动态影响值DT,动态影响值DT表示时间阈值内设备内部的单位时间通风流量值小于预设单位时间通风流量值阈值的部分与粉尘含量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
SS3:根据公式得到环境评估系数HJ,并将环境评估系数HJ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环境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环境评估系数HJ小于预设环境评估系数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环境评估系数HJ大于等于预设环境评估系数阈值,则生成干扰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技术的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监管单元的运行状态监管评估分析过长如下:
获取到各个子时间节点内设备的线路风险值和表现状态值,线路风险值表示线路的线损值与线路的无功功率值超出预设无功功率值的部分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表现状态值表示设备的运行振动幅度值超出预设运行振动幅度值阈值的部分与单位时间电损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进而分别构建线路风险值和表现状态值的集合A和集合B,获取到集合A中的最大子集和最小子集,并将集合A中的最大子集和最小子集之间的差值标记为线路倍率值,获取到集合B的均值,并将集合B的均值标记为呈现风险值,同时将线路倍率值和呈现风险值分别标号为XB和CF;
根据公式得到运行风险评估系数,其中,f1、f2以及f3分别为线路风险值、表现状态值以及环境评估系数的预设权重因子系数,f1、f2以及f3均为大于零的正数,f4为预设补偿因子系数,取值为1.166,YX为运行风险评估系数,将运行风险评估系数YX发送至综合管理单元,并将运行风险评估系数YX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运行风险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运行风险评估系数YX与预设运行风险评估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小于1,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运行风险评估系数YX与预设运行风险评估系数阈值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1,则生成预警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技术的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维自检单元的延误影响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获取到时间阈值内设备的响应性能值,响应性能值表示生成信号时刻到完成预警时刻之间的时长超出预设时长的部分与传输距离值以及运行投入值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积值,运行投入值表示设备开始投入使用时刻到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长与故障次数经数据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和值,并将响应性能值与预设的响应性能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若响应性能值大于预设响应性能值阈值,则将响应性能值大于预设响应性能值阈值的部分标记为延误值,并将延误值与环境评估系数HJ所对应的数值进行乘法计算得到的值标记为延迟风险值,并将延迟风险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延迟风险值阈值进行比对分析:
若延迟风险值小于预设延迟风险值阈值,则不生成任何信号;
若延迟风险值大于等于预设延迟风险值阈值,则生成优化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技术的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理单元的综合管理评估分析过程如下:
获取到时间阈值内的平均浮动值、异常跨度值以及延迟风险值,并将平均浮动值、异常跨度值以及延迟风险值分别标号为PF、YK以及YZ;
根据公式得到运行安全评估系数,其中,α、β、ε以及λ分别为平均浮动值、异常跨度值、延迟风险值以及运行风险评估系数的预设比例系数,α、β、ε以及λ均为大于零的正数,η为预设修正因子系数,取值为2.241,Q为运行安全评估系数,并将运行安全评估系数Q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运行安全评估系数阈值进行比对分析,若运行安全评估系数Q大于预设运行安全评估系数阈值,则将运行安全评估系数Q大于预设运行安全评估系数阈值的部分标记为风险管理值,并将风险管理值与其内部录入存储的预设风险管理值区间进行比对分析:
若风险管理值大于预设风险管理值区间中的最大值,则生成一级管控信号;
若风险管理值位于预设风险管理值区间,则生成二级管控信号;
若风险管理值小于预设风险管理值区间中的最小值,则生成三级管控信号。
CN202311350935.8A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技术的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系统 Pending CN1174743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0935.8A CN117474318A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技术的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50935.8A CN117474318A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技术的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4318A true CN117474318A (zh) 2024-01-30

Family

ID=89626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50935.8A Pending CN117474318A (zh) 2023-10-18 2023-10-18 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技术的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743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9372A (zh) * 2024-01-31 2024-03-12 西电济南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分析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3051A1 (zh) * 2019-11-15 2021-05-20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的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
WO2022227129A1 (zh) * 2021-04-27 2022-11-03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6365711A (zh) * 2023-04-13 2023-06-30 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载方舱供配电智能监测系统
CN116649987A (zh) * 2023-06-25 2023-08-29 重庆市人民医院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心电异常实时监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93051A1 (zh) * 2019-11-15 2021-05-20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的评估方法、系统及设备
WO2022227129A1 (zh) * 2021-04-27 2022-11-03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6365711A (zh) * 2023-04-13 2023-06-30 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车载方舱供配电智能监测系统
CN116649987A (zh) * 2023-06-25 2023-08-29 重庆市人民医院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心电异常实时监测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9372A (zh) * 2024-01-31 2024-03-12 西电济南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分析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0892B (zh) 基于Lasso回归的污水处理设备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
CN114640173B (zh) 一种基于多特征量的变压器和发电机的预警模型
CN117060594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运行监测系统
CN107256449B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状态评价与评估方法
CN117474318A (zh) 一种基于移动式红外测温技术的换流站阀厅运行监管系统
CN117092578B (zh) 一种基于数据采集处理的线束导通智能检测系统
CN103942735A (zh) 一种继电保护状态评估的方法
CN116800517A (zh)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数据采集智能管理系统
CN111047169A (zh) 一种电网调度用故障分析检测系统
CN117454114B (zh) 基于多点位分布的地铁隧道掘进爆破振动安全监测装置
CN117079428A (zh) 一种用于厂区危化气体泄漏监测的区域预警系统
CN102931625A (zh) 一种继电保护在线状态检修智能决策分析装置和其信号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CN117353436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监控的太阳能供电系统
CN116614525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地块土壤环境快速监测系统
CN117148001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故障预测系统
CN102930408B (zh) 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750kV电网二次设备状态评估方法
CN117406026A (zh) 一种适用于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检测方法
CN117268455B (zh) 一种工程建筑施工质量检测设备的监测系统
CN110231503B (zh) 高损台区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窃电用户识别定位方法
CN116893643A (zh)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智能机器人行驶轨迹安全管控系统
CN110400001B (zh) 一种基于风险评估的高压电缆巡检周期优化方法
CN201839073U (zh) 电网量测信息在线智能检测装置
CN117034194B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核电仪表设备运维管理系统、方法及设备
CN210721134U (zh) 一种数控机床远程监控系统
CN116305699B (zh) 一种基于全方位感知的管道监督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