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85855A - 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85855A
CN117485855A CN202311700271.3A CN202311700271A CN117485855A CN 117485855 A CN117485855 A CN 117485855A CN 202311700271 A CN202311700271 A CN 202311700271A CN 117485855 A CN117485855 A CN 117485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fixedly connected
block
inner cavity
movabl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002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比南
石比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ily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ily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ily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ily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0027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858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85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858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0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 B65G47/0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 B65G47/06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a single group of articles arranged in orderly pattern, e.g. workpieces in magaz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2Rotary or reciprocating members for direct action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pushers, rakes, shove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包括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内部放置有柱状电池本体,所述连接底座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机。本发明通过移动箱、挡板、双螺纹杆和卡接机构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在输送一组柱状电池本体时效率高的作用,通过运行动力电机使得双螺纹杆发生旋转,当弹簧完全被挡板压缩之后,此时移动箱内部储存满柱状电池本体,这时动力电机的运行将会使得双螺纹杆带动移动箱发生向反方向的移动,同时挡板还会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以及移动箱拉力的作用下,将会使得挡板复位,此时完成对柱状电池本体的定量输送。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
背景技术
新能源的电池包是由常常有若干根一节节的柱状电池并联而成为一组,再将N组并联好的蓄电池组串联为一层,最后再将这一层层电池堆叠在一起,从而形成整个动力蓄电池包。
目前人们在将若干根柱状电池并联之前,需要先通过人工将每组所需要相同数量的柱状电池整齐排列在一起,随后并将其固定并将这一组电池放置在输送带输送至下一环节进行连接,但每个电池包所需要的柱状电池数量是巨大的,因此一个电池包中需要大量的电池组,因此在组装一个电池包时,费事费力,同时可能会出现每组电池出现缺漏的情况,从而导致电池包在生产时效率的降低,因此提出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解决了输送柱状电池效率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包括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内部放置有柱状电池本体,所述连接底座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双螺纹杆,所述双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箱,所述储料箱底部的内腔活动卡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内腔的前后两端活动卡接有限位横杆,所述限位横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挡板远离限位横杆一端的底部活动卡接有卡接机构,所述连接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制块,所述移动箱后端两侧的内腔活动卡接有固定机构,所述移动箱的中部开设有下料组件;
所述卡接机构包括有卡块,所述卡块活动卡接在挡板远离限位横杆一侧的内腔中,所述卡块顶部的两侧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簧,所述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远离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块,所述圆盘块远离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簧,所述移动箱靠近挡板的一侧开设有卡槽。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连接圆柱,所述连接圆柱活动连接在移动箱的内腔中,所述连接圆柱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三拉簧,所述连接圆柱远离第三拉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板块,所述连接圆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块,所述连接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移动箱后方的第二斜板块。
优选地,所述下料组件包括有限制槽,所述限制槽开设在移动箱的中部,所述连接底座顶部远离储料箱一侧的内腔活动卡接有斜块,所述斜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片。
优选地,所述双螺纹杆位于连接底座的内腔中,且双螺纹杆远离动力电机的一端与连接底座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移动箱与连接底座的内腔活动连接,且连接底座的上表面与移动箱的下表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挡板位于储料箱的内腔中,且挡板的两端分别与储料箱内腔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横杆的一端与储料箱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横杆的另一端和挡板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卡块与卡槽配合卡接,所述第一拉簧的顶部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拉绳分别活动连接在储料箱和挡板的内腔中,所述圆盘块活动连接在储料箱的内腔中,所述第二拉簧远离圆盘块的一端与储料箱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挡板的上表面与柱状电池本体接触,所述限制块的横截面呈L状,且限制块的外表面与移动箱的内腔活动卡接,所述挡板和移动箱相对的一侧配合接触,所述移动箱内腔的宽度大于储料箱内腔的宽度,且移动箱内腔底部呈斜面状,向挡板一侧往下倾斜,所述移动箱底部的斜面最高处与移动箱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柱状电池本体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斜板块位于移动箱的外部,且连接圆柱靠近第一斜板块的一端贯穿移动箱并延伸至移动箱的外部,所述第三拉簧位于移动箱的内部,且第三拉簧的两端分别与移动箱和连接圆柱固定连接,所述压板块与移动箱的内腔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斜板块靠近连接圆柱的一端呈斜面状,且第二斜板块靠近移动箱的一侧与移动箱的侧壁接触,所述第二斜板块位于连接圆柱的正下方。
优选地,所述斜块顶部的一端贯穿连接底座的顶部并延伸至连接底座的上方,所述弹片的底部与连接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斜块的厚度小于限制槽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移动箱、挡板、双螺纹杆和卡接机构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在输送一组柱状电池本体时效率高的作用,通过运行动力电机使得双螺纹杆发生旋转,从而使得移动箱发生向靠近挡板的一侧移动,并挤压挡板发生向远离移动箱的一侧发生移动,此时第一拉簧拉力的作用将会带动卡块发生向上方向的移动,从而使得卡块卡入至卡槽的内部,移动箱将会继续移动至储料箱的下方,在这个过程中储料箱内部的柱状电池本体将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移动箱的内部,当弹簧完全被挡板压缩之后,此时移动箱内部储存满柱状电池本体,这时动力电机的运行将会使得双螺纹杆带动移动箱发生向反方向的移动,同时挡板还会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以及移动箱拉力的作用下,将会使得挡板复位,此时完成对柱状电池本体的定量输送,从而提高了效率;
本发明通过第三拉簧、第一斜板块、第二斜板块和压板块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具有对柱状电池组在输送时良好的固定作用,通过移动箱拉动挡板发生向靠近移动箱一侧移动并脱离与挡板的接触之后,在这个过程中第二斜板块将会解除对第一斜板块的挤压,同时连接圆柱和第一斜板块将会在第三拉簧拉力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使得压板块挤压位于移动箱内腔中柱状电池本体的一端,从而将柱状电池本体进行挤压,并使其对齐并固定;
本发明通过斜块、限制槽、弹片和移动箱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得装置方便在电池组在连接完成之后的下料作用,通过移动箱向远离挡板一侧移动时,此时位于移动箱内部柱状电池本体的下表面将会与斜块接触并挤压斜块,同时限制槽也会移动至斜块的外侧,当斜块被移动箱内部最内侧的柱状电池本体挤压之后,此时斜块将会在弹片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同时动力电机停止运行,并使得位于移动箱内部的柱状电池本体的上表面被泡棉胶粘贴在一起之后,此时动力电机运行,并使得移动箱反向移动,此时弹片将会把位于移动箱内部的柱状电池本体给勾出,从而达到对柱状电池本体的下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连接圆柱处的顶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内部结构配合时的外观图;
图8为本发明挡板处的爆炸图;
图9为本发明移动箱处的爆炸图。
图中:1、连接底座;2、储料箱;3、动力电机;4、双螺纹杆;5、移动箱;6、挡板;7、限位横杆;8、弹簧;9、柱状电池本体;10、卡接机构;101、卡块;102、第一拉簧;103、拉绳;104、圆盘块;105、第二拉簧;106、卡槽;11、限制块;12、固定机构;121、连接圆柱;122、第一斜板块;123、第三拉簧;124、压板块;125、第二斜板块;13、下料组件;131、限制槽;132、斜块;133、弹片。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包括连接底座1,连接底座1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料箱2,储料箱2的内部放置有柱状电池本体9,连接底座1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机3,动力电机3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双螺纹杆4,双螺纹杆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箱5,储料箱2底部的内腔活动卡接有挡板6,挡板6一侧内腔的前后两端活动卡接有限位横杆7,限位横杆7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8,挡板6远离限位横杆7一端的底部活动卡接有卡接机构10,连接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制块11,移动箱5后端两侧的内腔活动卡接有固定机构12,移动箱5的中部开设有下料组件13;
卡接机构10包括有卡块101,卡块101活动卡接在挡板6远离限位横杆7一侧的内腔中,卡块101顶部的两侧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簧102,卡块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绳103,拉绳103远离卡块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块104,圆盘块104远离拉绳1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簧105,移动箱5靠近挡板6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06;通过运行动力电机3使得双螺纹杆4发生旋转,从而使得移动箱5发生向靠近挡板6的一侧移动,并挤压挡板6发生向远离移动箱5的一侧发生移动,此时第一拉簧102拉力的作用将会带动卡块101发生向上方向的移动,从而使得卡块101卡入至卡槽106的内部,移动箱5将会继续移动至储料箱2的下方,在这个过程中储料箱2内部的柱状电池本体9将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移动箱5的内部,当弹簧8完全被挡板6压缩之后,此时移动箱5内部储存满柱状电池本体9,这时动力电机3的运行将会使得双螺纹杆4带动移动箱5发生向反方向的移动,同时挡板6还会在弹簧8弹力的作用下以及移动箱5拉力的作用下,将会使得挡板6复位,此时完成对柱状电池本体9的定量输送。
如图1、图2、图5、图6、图7和图9所示,固定机构12包括有连接圆柱121,连接圆柱121活动连接在移动箱5的内腔中,连接圆柱12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三拉簧123,连接圆柱121远离第三拉簧1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板块122,连接圆柱1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块124,连接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移动箱5后方的第二斜板块125;通过移动箱5拉动挡板6发生向靠近移动箱5一侧移动并脱离与挡板6的接触之后,在这个过程中第二斜板块125将会解除对第一斜板块122的挤压,同时连接圆柱121和第一斜板块122将会在第三拉簧123拉力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使得压板块124挤压位于移动箱5内腔中柱状电池本体9的一端,从而将柱状电池本体9进行挤压,并使其对齐并固定。
如图1、图2、图6、图7和图9所示,下料组件13包括有限制槽131,限制槽131开设在移动箱5的中部,连接底座1顶部远离储料箱2一侧的内腔活动卡接有斜块132,斜块1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片133,斜块132顶部的一端贯穿连接底座1的顶部并延伸至连接底座1的上方,弹片133的底部与连接底座1固定连接,斜块132的厚度小于限制槽131的宽度;通过移动箱5向远离挡板6一侧移动时,此时位于移动箱5内部柱状电池本体9的下表面将会与斜块132接触并挤压斜块132,同时限制槽131也会移动至斜块132的外侧,当斜块132被移动箱5内部最内侧的柱状电池本体9挤压之后,此时斜块132将会在弹片133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同时动力电机3停止运行,并使得位于移动箱5内部的柱状电池本体9的上表面被泡棉胶粘贴在一起之后,此时动力电机3运行,并使得移动箱5反向移动,此时弹片133将会把位于移动箱5内部的柱状电池本体9给勾出,从而达到对柱状电池本体9的下料。
如图1、图2、图5、图6、图7和图9所示,第一斜板块122位于移动箱5的外部,且连接圆柱121靠近第一斜板块122的一端贯穿移动箱5并延伸至移动箱5的外部,第三拉簧123位于移动箱5的内部,且第三拉簧123的两端分别与移动箱5和连接圆柱121固定连接,压板块124与移动箱5的内腔活动连接,第二斜板块125靠近连接圆柱121的一端呈斜面状,且第二斜板块125靠近移动箱5的一侧与移动箱5的侧壁接触,第二斜板块125位于连接圆柱121的正下方;通过第二斜板块125和第一斜板块122之间的配合,从而当移动箱5在靠近挡板6一侧移动并与挡板6接触之前,此时第二斜板块125将会挤压第一斜板块122,从而使得连接圆柱121带动压板块124收缩进移动箱5的内部,从而便于后续柱状电池本体9掉落至移动箱5的内部。
如图2、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下料组件13包括有限制槽131,限制槽131开设在移动箱5的中部,连接底座1顶部远离储料箱2一侧的内腔活动卡接有斜块132,斜块1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片133,双螺纹杆4位于连接底座1的内腔中,且双螺纹杆4远离动力电机3的一端与连接底座1的内腔活动连接,移动箱5与连接底座1的内腔活动连接,且连接底座1的上表面与移动箱5的下表面接触,挡板6位于储料箱2的内腔中,且挡板6的两端分别与储料箱2内腔的两侧滑动连接,限位横杆7的一端与储料箱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横杆7的另一端和挡板6滑动连接,卡块101与卡槽106配合卡接,第一拉簧102的顶部一端与挡板6固定连接,拉绳103分别活动连接在储料箱2和挡板6的内腔中,圆盘块104活动连接在储料箱2的内腔中,第二拉簧105远离圆盘块104的一端与储料箱2固定连接;通过圆盘块104和第二拉簧105的设计,从而当移动箱5在与挡板6刚接触时保证了卡块101是出于挡板6的内腔中的,此时卡块101处于与卡槽106不卡接的状态,在移动箱5挤压挡板6并使得挡板6发生移动时,此时卡接机构10在第一拉簧102拉力的作用下,将会使得卡块101向上移动并卡入至卡槽106的内部,从而保证了后续移动箱5反向移动时,能够拉动挡板6复位并将储料箱2的底部堵住,从而防止柱状电池本体9漏出情况的发生;
这里值得说明的是:第一拉簧102的拉力大于第二拉簧105的拉力,第二拉簧105的设计起到了在挡板6向靠近第二拉簧105一侧移动时对拉绳103的收缩,从而防止处于储料箱2内部的拉绳103出现缠绕情况的出现。
如图1至图9所示,挡板6的上表面与柱状电池本体9接触,限制块11的横截面呈L状,且限制块11的外表面与移动箱5的内腔活动卡接,挡板6和移动箱5相对的一侧配合接触,移动箱5内腔的宽度大于储料箱2内腔的宽度,且移动箱5内腔底部呈斜面状,向挡板6一侧往下倾斜,移动箱5底部的斜面最高处与移动箱5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柱状电池本体9的直径;通过移动箱5内腔底部斜面的设计,从而当移动箱5在对柱状电池本体9收集完成后向靠近斜块132一侧移动时出现柱状电池本体9滚落情况的发生。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首先操作人员运行动力电机3使得双螺纹杆4发生旋转,从而使得移动箱5发生向靠近挡板6的一侧移动,并挤压挡板6发生向远离移动箱5的一侧发生移动,此时第一拉簧102拉力的作用将会带动卡块101发生向上方向的移动,从而使得卡块101卡入至卡槽106的内部,移动箱5将会继续移动至储料箱2的下方,在这个过程中储料箱2内部的柱状电池本体9将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至移动箱5的内部,当弹簧8完全被挡板6压缩之后,此时移动箱5内部储存满柱状电池本体9,这时动力电机3的运行将会使得双螺纹杆4带动移动箱5发生向反方向的移动,同时挡板6还会在弹簧8弹力的作用下以及移动箱5拉力的作用下,将会使得挡板6复位,此时完成对柱状电池本体9的定量输送;
在移动箱5拉动挡板6发生向靠近移动箱5一侧移动并脱离与挡板6的接触之后,在这个过程中第二斜板块125将会解除对第一斜板块122的挤压,同时连接圆柱121和第一斜板块122将会在第三拉簧123拉力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使得压板块124挤压位于移动箱5内腔中柱状电池本体9的一端,从而将柱状电池本体9进行挤压,并使其对齐并固定,完成操作;
当移动箱5向远离挡板6一侧移动时,此时位于移动箱5内部柱状电池本体9的下表面将会与斜块132接触并挤压斜块132,同时限制槽131也会移动至斜块132的外侧,当斜块132被移动箱5内部最内侧的柱状电池本体9挤压之后,此时斜块132将会在弹片133弹力的作用下复位,同时动力电机3停止运行,并使得位于移动箱5内部的柱状电池本体9的上表面被泡棉胶粘贴在一起之后,此时动力电机3运行,并使得移动箱5反向移动,此时弹片133将会把位于移动箱5内部的柱状电池本体9给勾出,从而达到对柱状电池本体9的下料,完成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包括连接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1)的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料箱(2),所述储料箱(2)的内部放置有柱状电池本体(9),所述连接底座(1)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机(3),所述动力电机(3)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双螺纹杆(4),所述双螺纹杆(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箱(5),所述储料箱(2)底部的内腔活动卡接有挡板(6),所述挡板(6)一侧内腔的前后两端活动卡接有限位横杆(7),所述限位横杆(7)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8),所述挡板(6)远离限位横杆(7)一端的底部活动卡接有卡接机构(10),所述连接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制块(11),所述移动箱(5)后端两侧的内腔活动卡接有固定机构(12),所述移动箱(5)的中部开设有下料组件(13);
所述卡接机构(10)包括有卡块(101),所述卡块(101)活动卡接在挡板(6)远离限位横杆(7)一侧的内腔中,所述卡块(101)顶部的两侧等距离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簧(102),所述卡块(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绳(103),所述拉绳(103)远离卡块(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块(104),所述圆盘块(104)远离拉绳(1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簧(105),所述移动箱(5)靠近挡板(6)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06);
所述固定机构(12)包括有连接圆柱(121),所述连接圆柱(121)活动连接在移动箱(5)的内腔中,所述连接圆柱(12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三拉簧(123),所述连接圆柱(121)远离第三拉簧(1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板块(122),所述连接圆柱(1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块(124),所述连接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移动箱(5)后方的第二斜板块(1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13)包括有限制槽(131),所述限制槽(131)开设在移动箱(5)的中部,所述连接底座(1)顶部远离储料箱(2)一侧的内腔活动卡接有斜块(132),所述斜块(1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片(13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纹杆(4)位于连接底座(1)的内腔中,且双螺纹杆(4)远离动力电机(3)的一端与连接底座(1)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移动箱(5)与连接底座(1)的内腔活动连接,且连接底座(1)的上表面与移动箱(5)的下表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位于储料箱(2)的内腔中,且挡板(6)的两端分别与储料箱(2)内腔的两侧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横杆(7)的一端与储料箱(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横杆(7)的另一端和挡板(6)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01)与卡槽(106)配合卡接,所述第一拉簧(102)的顶部一端与挡板(6)固定连接,所述拉绳(103)分别活动连接在储料箱(2)和挡板(6)的内腔中,所述圆盘块(104)活动连接在储料箱(2)的内腔中,所述第二拉簧(105)远离圆盘块(104)的一端与储料箱(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的上表面与柱状电池本体(9)接触,所述限制块(11)的横截面呈L状,且限制块(11)的外表面与移动箱(5)的内腔活动卡接,所述挡板(6)和移动箱(5)相对的一侧配合接触,所述移动箱(5)内腔的宽度大于储料箱(2)内腔的宽度,且移动箱(5)内腔底部呈斜面状,向挡板(6)一侧往下倾斜,所述移动箱(5)底部的斜面最高处与移动箱(5)顶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柱状电池本体(9)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板块(122)位于移动箱(5)的外部,且连接圆柱(121)靠近第一斜板块(122)的一端贯穿移动箱(5)并延伸至移动箱(5)的外部,所述第三拉簧(123)位于移动箱(5)的内部,且第三拉簧(123)的两端分别与移动箱(5)和连接圆柱(121)固定连接,所述压板块(124)与移动箱(5)的内腔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板块(125)靠近连接圆柱(121)的一端呈斜面状,且第二斜板块(125)靠近移动箱(5)的一侧与移动箱(5)的侧壁接触,所述第二斜板块(125)位于连接圆柱(121)的正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块(132)顶部的一端贯穿连接底座(1)的顶部并延伸至连接底座(1)的上方,所述弹片(133)的底部与连接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斜块(132)的厚度小于限制槽(131)的宽度。
CN202311700271.3A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 Pending CN1174858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00271.3A CN117485855A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00271.3A CN117485855A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85855A true CN117485855A (zh) 2024-02-02

Family

ID=89681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00271.3A Pending CN117485855A (zh) 2023-12-12 2023-12-12 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8585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10347B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极片压片装置
CN210788224U (zh) 一种行星轴直径测量设备
CN114824428A (zh) 一种镍氢电动工具电池生产成型机械及方法
CN211167492U (zh) 一种辣酱生产用灌装装置
CN209816062U (zh) 一种便于卸料的液压榨油机
CN108715050A (zh) 一种易拉罐自动压合回收存储装置
CN101901890B (zh) 12v20ah铅酸蓄电池极群烧焊、下槽一体化手动生产装置
CN101764265A (zh) 铅酸蓄电池极群烧焊气动装置
CN117485855A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设备
CN109277686B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盖帽压焊装置
CN206059532U (zh) 聚合物锂电池化成分容一体机
CN114094163B (zh) 一种拼接结构动力锂电池模组的组装工艺
CN113477784B (zh) 一种半导体切筋成型设备
CN212607889U (zh) 一种口罩打片机出料传送装置
CN209815099U (zh) 一种密封圈取料装置
CN112201765A (zh)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极片压片设备
CN114325422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测试台架
CN109230739B (zh) 一种点胶贴胶布机的送胶布装置
CN219665620U (zh) 一种用于取密封圈机构
CN216760922U (zh) 一种轻质复合板自动热压装置
CN111002622A (zh) 一种适用于甘蔗野生种质及其杂交后代的压榨装置
CN110676505A (zh) 一种锂电池卷芯的智能加工装置及其方法
CN219988546U (zh) 一种水稻秸秆水分清除装置
CN218664188U (zh) 一种电池盖生产用输送装置
CN214892131U (zh) 一种塑料拉丝机用恒温冷却水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