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9267B - 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9267B
CN117479267B CN202311828257.1A CN202311828257A CN117479267B CN 117479267 B CN117479267 B CN 117479267B CN 202311828257 A CN202311828257 A CN 202311828257A CN 117479267 B CN117479267 B CN 1174792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equipment
time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figuration 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282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79267A (zh
Inventor
杜陈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2825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792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79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92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792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92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设定配置文件,设定配置文件中包含多个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每个主通信设备分别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多个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每个从通信设备分别对应的广播发送时间和广播发送策略;基于扫描发现方式,在设定配置文件中获取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基于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进行设备扫描操作。本申请可以针对当前主通信设备选择合适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进行后续的设备扫描操作,降低了扫描次数,提高了扫描到从通信设备的概率。

Description

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和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智能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如手机、手表、手环、智能音响等各种电子设备。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经常需要通信,以进行指令控制和数据传输等信息交互。
在相关技术中,当主通信设备与从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连接时,需要先对待连接的从通信设备进行扫描,具体实施时,会在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界面持续扫描固定时间,如持续扫描12s。但是,不同的主通信设备,其型号、版本和操作系统等一般不同,这就会导致:在某些发现概率低的场景下(如无线通信信号较弱、多个从通信设备版本较为落后等),一些主通信设备只通过固定时长的扫描是无法扫描到从通信设备的,这时,就需要进行多次扫描重试,不仅增加了扫描次数,而且扫描到从通信设备的概率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于降低扫描次数,提高扫描到从通信设备的概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工艺参数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设定配置文件,所述设定配置文件中包含多个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每个主通信设备分别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多个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每个从通信设备分别对应的广播发送时间和广播发送策略,以及每个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
确定当前主通信设备的扫描发现方式;
基于所述扫描发现方式,在所述设定配置文件中获取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
基于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进行设备扫描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扫描发现方式,在所述设定配置文件中获取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包括:
若所述扫描发现方式为已知目标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的定向发现方式,则基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目标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以及当前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所述目标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扫描发现方式,在所述设定配置文件中获取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包括:
若所述扫描发现方式为未知目标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的全量发现方式,则基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从通信设备的广播发送时间和广播发送策略,以及当前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设定配置文件中没有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则根据设定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进行设备扫描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设备扫描操作,获取扫描结果数据集,其中,所述扫描结果数据集包括:所述多个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与所述多个主通信设备对应的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广播发送时间和广播发送策略,以及所述多个主通信设备分别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
根据所述扫描结果数据集对所述设定配置文件进行更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扫描结果数据集对所述设定配置文件进行更新,包括:
确定所述设定配置文件中,每个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确定所述扫描结果数据集中,每个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进行接近度的比对;
若所述接近度大于或等于设定阈值,则根据所述扫描结果数据集对所述设定配置文件进行更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接近度小于所述设定阈值,则基于设定参数预测模型,确定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
根据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以及所述扫描结果数据集对所述设定配置文件进行更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更新后的设定配置文件进行设备扫描效果验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更新后的设定配置文件进行设备扫描效果验证,包括:
在所述设定配置文件中,确定设定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达到设定概率值时对应的设定主通信设备的第一设备扫描时间;
在更新后的设定配置文件中,确定所述设定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达到设定概率值时对应的所述设定主通信设备的第二设备扫描时间;
若所述第二设备扫描时间小于所述第一设备扫描时间,则确定设备扫描效果验证通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文件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设定配置文件,所述设定配置文件中包含多个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每个主通信设备分别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多个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每个从通信设备分别对应的广播发送时间和广播发送策略,以及每个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主通信设备的扫描发现方式;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扫描发现方式,在所述设定配置文件中获取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
扫描模块,用于基于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进行设备扫描操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述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 通过获取预先创建的设定配置文件,并基于当前主通信设备的扫描发现方式,在设定配置文件中获取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可以针对当前主通信设备选择合适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进行后续的设备扫描操作,相当于对原有的固定扫描时长进行了动态调整,降低了扫描次数,提高了扫描到从通信设备的概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定应用程序的界面示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定应用程序的又一界面示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扫描发现示意图;
图6a-6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定配置文件内的多个参数示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设定配置文件进行更新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的具体示例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的又一具体示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的应用交互示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软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随着移动通信和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智能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如手机、手表、手环、智能音响等各种电子设备。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经常需要无线通信,以进行指令控制和数据传输等信息交互。具体地,当主通信设备与从通信设备进行无线通信(如WiFi通信、蓝牙通信等)连接时,需要先对待连接的从通信设备进行扫描,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设定应用程序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图1为设定应用程序的界面示例图,该设定应用程序可以安装在不同厂商、不同型号、不同操作系统的主通信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上,用于实现对与该主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连接的多个从通信设备的数据传输及指令控制,而图1中界面所展示的即为与主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连接的多个从通信设备(如可进行无线通信连接的耳机、音响、电视机、摄像头等)。当需要在该设定应用程序继续添加新的从通信设备时,只需点击图1中右上角的“+”控件,即可跳转到图2界面。图2为该设定应用程序的又一界面示例图,在图2中,主通信设备除了扫描添加从通信设备外,还可以手动添加从通信设备,以及扫码添加从通信设备。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主通信设备,其型号、版本和操作系统等一般不同,这就会导致:在某些发现概率低的场景下(如无线通信信号较弱、多个从通信设备版本较为落后等),一些主通信设备只通过固定时长的扫描是无法扫描到从通信设备的,这时,就需要进行多次扫描重试,不仅增加扫描次数,而且扫描到从通信设备的概率也较低。
鉴于此,本申请基于以下思路解决上述问题:预先创建设定配置文件(设定配置文件中包含多个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每个主通信设备分别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多个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每个从通信设备分别对应的广播发送时间和广播发送策略,以及每个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基于当前主通信设备的扫描发现方式(定向发现方式或全量发现方式),在设定配置文件中获取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即针对当前主通信设备选择合适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进行设备扫描操作,相当于对原有的固定扫描时长进行了动态调整(应理解,原有的固定扫描时长是针对所有主通信设备均采用固定扫描时长进行设备扫描,不区分型号、版本、操作系统等),降低了扫描次数,提高了扫描到从通信设备的概率。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主通信设备301、云端服务器302和从通信设备303。
其中,主通信设备301分别与云端服务器302和从通信设备303无线通信连接。云端服务器302用于存储设定配置文件。主通信设备301用于向云端服务器302发送设定配置文件获取请求,并基于该设定配置文件获取请求从云端服务器302获取该设定配置文件,并在设定配置文件中获取与主通信设备301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基于该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进行设备扫描操作,以扫描出从通信设备303,并与从通信设备303进行无线通信连接。
基于上述系统组成,下面具体说明本申请如何进行从通信设备的扫描发现: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01、获取设定配置文件,设定配置文件中包含多个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每个主通信设备分别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多个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每个从通信设备分别对应的广播发送时间和广播发送策略,以及每个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对于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举例来说,其可以为主通信设备的型号、版本和操作系统等。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可以包括: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周期和设备扫描持续时长。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策略可以为:在设备扫描持续时长内,多个信道进行均分扫描(具体可参见图5中的扫描策略1),或者,在设备扫描持续时长内,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单元多个信道进行依次循环扫描(具体可参见图5中的扫描策略2)等。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从通信设备的型号。从通信设备对应的广播发送时间至少包括:从通信设备对应的广播发送周期和广播发送时长。从通信设备对应的广播发送策略至少包括:从通信设备对应的广播发送信道策略(具体可以参照上述设备扫描策略),以及广播发送扰动策略(如广播周期之间的0~10ms的随机扰动)。需要说明的是,只有当同一信道在主通信设备侧的扫描持续时间与从通信设备侧的广播发送持续时间存在交集时,才视为该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发现了。
每个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可参见图6a-图6d,具体说明可参见后续实施例,在此暂不进行详细解释。
402、确定当前主通信设备的扫描发现方式。
403、基于扫描发现方式,在设定配置文件中获取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
404、基于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进行设备扫描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法可以全部由图3中的主通信设备执行,也可以由图3中的主通信设备与云端服务器交互执行,在此并不作限定。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主通信设备与云端服务器交互执行为例,对上述步骤的实现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在实际应用中,举例来说,假设当前主通信设备为Android操作系统的A型号手机,要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为蓝牙通信,则其可以具有以下3种蓝牙扫描模式:
低功耗模式SCAN_MODE_LOW_POWER;
均衡模式SCAN_MODE_BALANCED;
低延迟模式SCAN_MODE_LOW_LATENCY。
以其中的低功耗模式为例,具体实施时,启动当前主通信设备上用于与多个从通信设备蓝牙连接的目标应用程序,当该目标应用程序启动时,当前主通信设备自动从云端服务器获取设定配置文件(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在获取设定配置文件时可以基于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进行筛选,得到只与当前主通信设备相关的设定配置文件),该设定配置文件内至少包含图6a-图6d。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其中的图6a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6a由配置文件参数与时间-概率曲线图两部分组成。其中,配置文件参数1包括:A型号手机的扫描持续时长为60ms,扫描周期为600ms,扫描占空比为10%。该A型号手机的扫描策略为:在一个周期内,3个信道均分该扫描持续时长,即每个信道扫描60/3=20ms。与A型号手机蓝牙连接的B型号蓝牙耳机的广播发送周期为500ms、B型号蓝牙耳机的广播持续时间为3(信道数)×2(设定蓝牙时间单元的数量)×0.625(设定蓝牙时间单元)=3.75ms。在实际应用中,该A型号手机的扫描总时长:2s-30s,递增间隔为0.5s(即时间-概率曲线图中横坐标展示的第2s-第30s,在该横坐标中,坐标值的递增间隔为0.5s)。在时间-概率曲线图中,横坐标表示的是A型号手机的扫描持续时间,纵坐标表示的是B型号蓝牙耳机被A型号手机扫描到的概率。
图6b、图6c和图6d相比于图6a来说,只有从通信设备的广播发送周期发生了改变,其余参数与图6a相同。需要说明的是,图6b、图6c和图6d可以为其它型号的蓝牙耳机,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蓝牙设备,只要保证其广播发送周期与图6a中的B型号蓝牙耳机不同即可。
在获取到设定配置文件后,可以基于用户在当前主通信设备上设定应用程序上的选择,确定当前主通信设备(即A型号手机)的扫描发现方式,该扫描发现方式包括定向发现方式和全量发现方式。基于确定好的扫描发现方式,即可在设定配置文件中获取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以进行后续的设备扫描操作。具体地: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基于扫描发现方式,在设定配置文件中获取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包括:
若扫描发现方式为已知目标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的定向发现方式,则基于当前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目标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以及当前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目标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
应理解,在定向发现方式中,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是已知数据。因此,当确定当前主通信设备的扫描发现方式为定向发现方式时,只需根据当前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目标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以及当前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目标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在设定配置文件中查找到对应的时间-概率曲线图,根据该时间-概率曲线图即可确定出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会预先针对当前主通信设备使用的目标应用程序设定一个期望的概率值,如98%。那么,查找到对应的时间-概率曲线图后,自曲线的起始位置开始,只需找到能够在最短扫描持续时间内概率值能够达到98%的时间段,即可确定出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而设备扫描策略根据与时间-概率曲线图对应的配置文件参数部分即可确定。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图6c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假设当前主通信设备使用的目标应用程序设定的期望概率值为100%,而根据上述信息查找到的时间-概率曲线图为图6c,根据图6c可以看出,曲线的起始位置(即当前主通信设备开始扫描的时间)横坐标为2s,此时对应的概率值为75%左右。当横坐标的坐标值变为5s时,其对应的概率值可以达到100%,那么,可以确定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为5s-2s=3s。
由于定向发现方式可以已知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简单来说,就是已知从通信设备的的具体型号。因此,采用这种方式可以直接匹配到用户想要通信连接的从通信设备,匹配的效果也更好。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基于扫描发现方式,在设定配置文件中获取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包括:
若扫描发现方式为未知目标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的全量发现方式,则基于当前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从通信设备的广播发送时间和广播发送策略,以及当前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
应理解,在全量发现方式中,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是未知数据。因此,当确定当前主通信设备的扫描发现方式为全量发现方式时,需要根据当前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从通信设备的广播发送时间和广播发送策略,以及当前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在设定配置文件中查找到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多个时间-概率曲线图,根据多个时间-概率曲线图即可确定出最终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会预先针对当前主通信设备使用的目标应用程序设定一个期望的概率值,如98%。那么,查找到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多个时间-概率曲线图后,在多个时间-概率曲线图中找到能够满足在概率值达到98%的最短扫描持续时间,进而将该最短扫描持续时间作为最终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而设备扫描策略根据与时间-概率曲线图对应的配置文件参数部分即可确定,其中,此处的时间-概率曲线图指的是该最短扫描持续时间所在的时间-概率曲线图。
通过采用全量发现方式,可以确保在不知道用户期望的从通信设备的具体型号时,使用户通过单次扫描就能够最大概率地发现该从通信设备,提高了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通过获取预先创建的设定配置文件,并基于当前主通信设备的扫描发现方式,在设定配置文件中获取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可以针对当前主通信设备选择合适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进行后续的设备扫描操作,相当于对原有的固定扫描时长进行了动态调整,降低了扫描次数,提高了扫描到从通信设备的概率。
上面描述的定向发现方式和全量发现方式都可以在设定配置文件中找到当前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下面主要来介绍在设定配置文件中找不到当前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的情况,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
若设定配置文件中没有当前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则根据设定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进行设备扫描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若设定配置文件中没有当前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则说明设定配置文件中可能没有存入当前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这时,可以根据针对未知设备配置信息预先设定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进行设备扫描操作,以保证设备扫描操作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在进行设备扫描操作后,无论是全量发现方式还是定向发现方式,只要是发现到了从通信设备,就会产生一次扫描发现结果数据,该扫描发现结果数据包括:已知数据和未知数据,其中,已知数据包括主通信设备的型号、主通信设备扫描的起止时间,基于该起止时间算出的设备扫描时长,从通信设备的型号(根据扫描到的从通信设备配置信息可以得到),以及可能获取到的从通信设备对应的广播发送周期等。未知数据包括:主通信设备对应的实际扫描时间和扫描策略。需要说明的是,在定向发现方式下,就算没有发现到目标从通信设备,也需要产生一次扫描发现结果数据,以便后续用于计算某时间段内的目标从通信设备被发现概率情况。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还包括:
基于设备扫描操作,获取扫描结果数据集,其中,扫描结果数据集包括:多个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与多个主通信设备对应的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广播发送时间和广播发送策略,以及多个主通信设备分别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
根据扫描结果数据集对设定配置文件进行更新。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能够不断完善设定配置文件,提高后续设备扫描效果,本申请会将进行多次设备扫描操作后产生的多个扫描发现结果数据(多个扫描发现结果数据即构成了扫描结果数据集)上报到云端服务器,进而使云端服务器根据扫描结果数据集对设定配置文件进行更新。
具体实施时,如图7所示,根据扫描结果数据集对设定配置文件进行更新,包括:
701、确定设定配置文件中,每个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702、确定扫描结果数据集中,每个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703、将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进行接近度的比对。
704、若接近度大于或等于设定阈值,则根据扫描结果数据集对设定配置文件进行更新。
在步骤701中,第一映射关系即为云端服务器中原始设定配置文件中,每个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步骤702中,第二映射关系是根据扫描结果数据集进行统计计算后得到的,其具体表现形式与第一映射关系相同,其表示的是扫描结果数据集中,每个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对于步骤703和步骤704,应理解,由于第二映射关系是基于扫描结果数据集得到的,而扫描结果数据集中可能包含有未知数据,因此,需要将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进行接近度的比对,如果接近度大于或等于设定阈值(该设定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可以将其设定为98%、99%等,在此不作限定),则说明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十分接近,甚至可能相同,这时,可以将第二映射关系归类为设定配置文件中的已有时间-概率曲线,直接根据扫描结果数据集对设定配置文件进行更新即可。其中,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接近度的计算方法可以为:第二映射关系对应的时间-概率曲线与第一映射关系对应的时间-概率曲线中,时间值和概率值误差的均方差。
进一步地,若接近度小于设定阈值,则基于设定参数预测模型,确定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根据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以及扫描结果数据集对设定配置文件进行更新。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上述接近度小于设定阈值,则根据扫描结果数据集选择合适的机器模型或统计学模型,如线性回归模型、多项式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以其中的神经网络模型为例,可以将设定配置文件和扫描结果数据集中主通信设备对应的扫描持续时间对应的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值作为训练样本,将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长和设备扫描策略作为训练标签,对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
具体实施时,假设扫描结果数据集中主通信设备A对应的实际扫描时间和扫描策略是未知数据,则将主通信设备A对应的扫描持续时间,以及其对应的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值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即上述设定参数预测模型),即可输出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进而完成对扫描结果数据集中位置数据的预测。在预测出主通信设备A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后,即可利用带有主通信设备A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的扫描结果数据集对设定配置文件进行更新。
基于上述,本申请可以通过模型学习的方式,推测出对应主通信设备未知的设备扫描时长和设备扫描策略,并将其更新到扫描结果数据集中。待当前主通信设备上的目标应用程序发现版本号低于云端服务器上扫描结果数据集对应的版本号时,即可从云端服务器获取该更新后的扫描结果数据集(也就是更新后的设定配置文件)。这时,为了保证更新后的设定配置文件的设备扫描效果,还需要对其进行设备扫描效果验证。
具体地,对更新后的设定配置文件进行设备扫描效果验证,包括:
在设定配置文件中,确定设定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达到设定概率值时对应的设定主通信设备的第一设备扫描时间;
在更新后的设定配置文件中,确定设定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达到设定概率值时对应的设定主通信设备的第二设备扫描时间;
若第二设备扫描时间小于第一设备扫描时间,则确定设备扫描效果验证通过。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该验证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具体实施时,可以选第一部分主通信设备利用设定配置文件进行设备扫描操作,而选第二部分主通信设备利用更新后的设定配置文件进行设备扫描操作。其中,在利用设定配置文件进行设备扫描操作时,假设蓝牙耳机A被扫到的概率达到98%时,对应的手机A的第一设备扫描时间为12s。而在利用更新后的设定配置文件进行设备扫描操作时,确定蓝牙耳机A被扫到的概率达到98%时,对应的手机A的第二设备扫描时间为10s,第二设备扫描时间小于第一设备扫描时间,那么,就认为更新后的设定配置文件符合要求,通过了设备扫描效果验证。其中,上述第一设备扫描时间可以为第一部分主通信设备进行设备扫描操作后,得到的设备扫描时间的平均值,而第二设备扫描时间可以为第二部分主通信设备进行设备扫描操作后,得到的设备扫描时间的平均值。
相反,如果第二设备扫描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备扫描时间,则说明更新后的设定配置文件对应的设备扫描效果并没有得到提升,此时,认为该更新后的设定配置文件验证不通过,继续进行上述的模型学习训练。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只是以设定配置文件和更新后的设定配置文件进行举例说明,并不以此为限。在实际应用中,第二设备扫描时间对应的是最新版本的配置文件,而第一设备扫描时间对应的则是最新版本的上一版本的配置文件。
基于上述,通过获取到通过设备扫描效果验证的更新后的设定配置文件,可以实现不同主通信设备上不同用户扫描从通信设备时,对设备扫描时长和设备扫描策略的动态调整,提高相同时间内发现从通信设备的概率。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基于设定配置文件和更新后的设定配置文件,提供两个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8所示,当主通信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处于初始运行状态下,启动该应用程序,作为一种实现方式,云端服务器会自动将设定配置文件发送给主通信设备。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应用程序会向云端服务器发送设定配置文件获取请求,进而收到云端服务器反馈的设定配置文件。
其中,以主通信设备是手机为例,设定配置文件包括:手机型号、手机版本和操作系统,手机侧的设备扫描周期、设备扫描持续时间、设备扫描策略,以及从通信设备侧的广播周期、广播持续时间、广播策略、每个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
基于定向发现方式或全量发现方式,在设定配置文件中获取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基于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进行设备扫描操作,并获取扫描发现结果数据。之后,停止设备扫描操作。
该扫描发现结果数据包括:已知数据和未知数据,其中,已知数据包括主通信设备的型号、主通信设备扫描的起止时间,基于该起止时间算出的设备扫描时长,从通信设备的型号(根据扫描到的从通信设备配置信息可以得到),以及可能获取到的从通信设备对应的广播发送周期等。未知数据包括:主通信设备对应的实际扫描时间和扫描策略。需要说明的是,在定向发现方式下,就算没有发现到目标从通信设备,也需要产生一次扫描发现结果数据,以便后续用于计算某时间段内的目标从通信设备被发现概率情况。
实施例二:
如图9和图10所示,当主通信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处于非初始运行状态下,应用程序会基于已有的设定配置文件版本号,每隔一段时间向云端服务器发送版本号查询请求,若云端服务器上的设定配置文件版本号高于主通信设备上的设定配置文件版本号,则主通信设备基于云端服务器对版本号查询请求的反馈结果,从云端服务器获取最新版的设定配置文件,并利用最新版的设定配置文件更新主通信设备原有的配置文件。
其中,以主通信设备是手机为例,最新版的设定配置文件包括:手机型号、手机版本和操作系统,手机侧的设备扫描周期、设备扫描持续时间、设备扫描策略,以及从通信设备侧的广播周期、广播持续时间、广播策略、每个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图10中简称为:时间-概率映射关系)。
基于定向发现方式或全量发现方式,在设定配置文件中获取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基于与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进行设备扫描操作,并获取扫描发现结果数据。之后,停止设备扫描操作。
该扫描发现结果数据包括:已知数据和未知数据,其中,已知数据包括主通信设备的型号、主通信设备扫描的起止时间,基于该起止时间算出的设备扫描时长,从通信设备的型号(根据扫描到的从通信设备配置信息可以得到),以及可能获取到的从通信设备对应的广播发送周期等。未知数据包括:主通信设备对应的实际扫描时间和扫描策略。需要说明的是,在定向发现方式下,就算没有发现到目标从通信设备,也需要产生一次扫描发现结果数据,以便后续用于计算某时间段内的目标从通信设备被发现概率情况。
将进行多次设备扫描操作后产生的多个扫描发现结果数据(多个扫描发现结果数据即构成了扫描结果数据集)上报到云端服务器,进而使云端服务器根据扫描结果数据集和设定学习模型对设定配置文件进行更新,以得到上述最新版的设定配置文件。
在上述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401、4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以下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些装置均可使用市售的硬件组件通过本方案所教导的步骤进行配置来构成。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装置包括:文件获取模块11、确定模块12、参数获取模块13、扫描模块14。
文件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设定配置文件,所述设定配置文件中包含多个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每个主通信设备分别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多个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每个从通信设备分别对应的广播发送时间和广播发送策略,以及每个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
确定模块12用于确定当前主通信设备的扫描发现方式;
参数获取模块13用于基于所述扫描发现方式,在所述设定配置文件中获取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
扫描模块14用于基于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进行设备扫描操作。
可选地,参数获取模块13具体用于:若所述扫描发现方式为已知目标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的定向发现方式,则基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目标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以及当前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所述目标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
可选地,参数获取模块13具体用于:若所述扫描发现方式为未知目标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的全量发现方式,则基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从通信设备的广播发送时间和广播发送策略,以及当前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操作模块,用于若所述设定配置文件中没有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则根据设定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进行设备扫描操作。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数据集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设备扫描操作,获取扫描结果数据集,其中,所述扫描结果数据集包括:所述多个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与所述多个主通信设备对应的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广播发送时间和广播发送策略,以及所述多个主通信设备分别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扫描结果数据集对所述设定配置文件进行更新。
可选地,所述更新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设定配置文件中,每个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扫描结果数据集中,每个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进行接近度的比对;若所述接近度大于或等于设定阈值,则根据所述扫描结果数据集对所述设定配置文件进行更新,以及若所述接近度小于所述设定阈值,则基于设定参数预测模型,确定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根据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以及所述扫描结果数据集对所述设定配置文件进行更新。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验证模块,用于对更新后的设定配置文件进行设备扫描效果验证。
可选地,所述验证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设定配置文件中,确定设定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达到设定概率值时对应的设定主通信设备的第一设备扫描时间;在更新后的设定配置文件中,确定所述设定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达到设定概率值时对应的所述设定主通信设备的第二设备扫描时间;若所述第二设备扫描时间小于所述第一设备扫描时间,则确定设备扫描效果验证通过。
图11所示装置可以执行前述实施例中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执行的步骤,详细的执行过程和技术效果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触发终端设备执行上述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
该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穿戴式设备、平板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终端设备、车载终端、台式电脑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该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终端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2所示的终端设备1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20,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电源140,通信模块150以及显示屏160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1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电源140为终端设备10供电。
通信模块150可以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10上的包括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 (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通信模块15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通信模块150经由天线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通信模块15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的天线和通信模块150耦合,使得终端设备1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BT, 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终端设备10通过GPU,显示屏160,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60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60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60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 (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 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60,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存储器120可以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处理器110可以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上述指令,从而使得终端设备10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等。存储器1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
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终端设备1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20可以
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来使得终端设备10执行各种功能应用及数据处理。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
如图13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13所示,框架层可以包括电话框架、蓝牙框架和音频框架等。
电话框架用于管理电话程序,其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蓝牙框架用于提供蓝牙功能。
音频框架用于提供音频数据。
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硬件抽象层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通话管理器,蓝牙管理器,音频管理器等。
通话管理器用于对通话功能进行管理。
蓝牙管理器用于对蓝牙功能进行管理。
音频管理器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且音频管理器还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 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驱动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驱动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蓝牙驱动,音频驱动等。
下面结合基于蓝牙连接场景,示例性说明终端设备10软件以及硬件的工作流程。
当显示屏160接收到触摸操作,相应的硬件中断被发给驱动层。驱动层将触摸操作加工成原始输入事件(包括触摸坐标,触摸操作的时间戳等信息)。原始输入事件被存储在驱动层。框架层从驱动层获取原始输入事件,识别该输入事件所对应的控件。以该触摸操作是触摸单击操作,该单击操作所对应的控件为蓝牙应用图标的控件为例,蓝牙应用调用框架层的接口,通过驱动层启动蓝牙驱动,通过通信模块150完成设备扫描操作,以及蓝牙连接和数据信息传输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基于蓝牙通信的数据处理方法。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 (ROM) 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 (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 (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 (DVD) 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 (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设定配置文件,所述设定配置文件中包含多个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每个主通信设备分别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多个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每个从通信设备分别对应的广播发送时间和广播发送策略,以及每个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
确定当前主通信设备的扫描发现方式;
基于所述扫描发现方式,在所述设定配置文件中获取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
基于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进行设备扫描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扫描发现方式,在所述设定配置文件中获取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包括:
若所述扫描发现方式为已知目标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的定向发现方式,则基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目标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以及当前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所述目标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扫描发现方式,在所述设定配置文件中获取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包括:
若所述扫描发现方式为未知目标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的全量发现方式,则基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从通信设备的广播发送时间和广播发送策略,以及当前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目标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设定配置文件中没有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则根据设定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进行设备扫描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设备扫描操作,获取扫描结果数据集,其中,所述扫描结果数据集包括:所述多个主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与所述多个主通信设备对应的从通信设备的配置信息、广播发送时间和广播发送策略,以及所述多个主通信设备分别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
根据所述扫描结果数据集对所述设定配置文件进行更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扫描结果数据集对所述设定配置文件进行更新,包括:
确定所述设定配置文件中,每个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确定所述扫描结果数据集中,每个主通信设备的设备扫描时间与对应的至少一个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进行接近度的比对;
若所述接近度大于或等于设定阈值,则根据所述扫描结果数据集对所述设定配置文件进行更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接近度小于所述设定阈值,则基于设定参数预测模型,确定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
根据所述当前主通信设备对应的设备扫描时间和设备扫描策略,以及所述扫描结果数据集对所述设定配置文件进行更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更新后的设定配置文件进行设备扫描效果验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更新后的设定配置文件进行设备扫描效果验证,包括:
在所述设定配置文件中,确定设定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达到设定概率值时对应的设定主通信设备的第一设备扫描时间;
在更新后的设定配置文件中,确定所述设定从通信设备被扫描到的概率达到设定概率值时对应的所述设定主通信设备的第二设备扫描时间;
若所述第二设备扫描时间小于所述第一设备扫描时间,则确定设备扫描效果验证通过。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828257.1A 2023-12-28 2023-12-28 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4792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28257.1A CN117479267B (zh) 2023-12-28 2023-12-28 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28257.1A CN117479267B (zh) 2023-12-28 2023-12-28 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9267A CN117479267A (zh) 2024-01-30
CN117479267B true CN117479267B (zh) 2024-04-16

Family

ID=89638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28257.1A Active CN117479267B (zh) 2023-12-28 2023-12-28 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7926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58553A (ko) * 1999-12-30 2001-07-06 윤종용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채널 검색방법
CN111328064A (zh) * 2020-02-18 2020-06-2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对设备的扫描处理方法、移动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565081A (zh) * 2020-04-28 2020-08-21 深圳中科国威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认知无线电中白频谱频段的扫描方法、介质、终端和装置
CN115190462A (zh) * 2022-07-06 2022-10-14 成都爱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控制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515137A (zh) * 2022-09-13 2022-12-23 苏州博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BLE Beacon室内定位系统的安全检测方法
CN115767445A (zh) * 2022-11-01 2023-03-0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广播双向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141620A1 (en) * 2017-11-07 2019-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ve scanning based on shared scanning information
US10959293B2 (en) * 2019-03-28 2021-03-23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active scanni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58553A (ko) * 1999-12-30 2001-07-06 윤종용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채널 검색방법
CN111328064A (zh) * 2020-02-18 2020-06-2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对设备的扫描处理方法、移动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565081A (zh) * 2020-04-28 2020-08-21 深圳中科国威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认知无线电中白频谱频段的扫描方法、介质、终端和装置
CN115190462A (zh) * 2022-07-06 2022-10-14 成都爱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控制系统、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515137A (zh) * 2022-09-13 2022-12-23 苏州博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BLE Beacon室内定位系统的安全检测方法
CN115767445A (zh) * 2022-11-01 2023-03-07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广播双向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9267A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5610B2 (en) Adaptive audio rendering
US20210203767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853820B2 (en) Cross-proc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US10186244B2 (en) Sound effect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plug-in unit manager and sound effect plug-in unit
WO2022089207A1 (zh) 一种跨设备应用交互方法、电子设备与服务器
CN111316230B (zh) 一种补丁包生成方法及设备
US974026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ulti-core of electronic device
JP2023506936A (ja) マルチ画面共働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電子デバイス
KR20140048998A (ko) 원격 환경에 대해 데이터 엔트리 콘텐츠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6161656B (zh) 一种界面跳转的方法及装置
US1193442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onentization and plug and play workflows
CN117479267B (zh) 基于无线通信的设备扫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449243A (zh) 一种白平衡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0135129A1 (zh) 加载应用的插件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WO2022068882A1 (zh) 镜像投屏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082480B (zh) 基于蓝牙通信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28035A1 (zh) 应用程序的图标更新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254132A (zh) 一种应用显示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19157891A1 (zh) 应用安装方法、应用安装包的生成方法
CN111580873A (zh) 页面更新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KR20140095903A (ko) 사용자 디바이스 기반 매쉬업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WO2022267786A1 (zh) 一种快捷图标展示方法与终端设备
CN115357273B (zh) 系统升级的提醒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3061014A1 (zh) 任务管理方法及装置
US1149434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object references as a data typ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