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7899A - 多相功率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多相功率转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7899A
CN117477899A CN202310923060.XA CN202310923060A CN117477899A CN 117477899 A CN117477899 A CN 117477899A CN 202310923060 A CN202310923060 A CN 202310923060A CN 117477899 A CN117477899 A CN 117477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power stage
power
inductor
power co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230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迈尔
A·凯斯勒
T·沙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Original Assignee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filed Critical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Publication of CN117477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78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6Mounting, supporting or suspend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not being of the sign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7/00Fixed inductance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17/00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67Converter structures employing plural converter units, other than for parallel operation of the units on a single load
    • H02M1/007Plural converter units in cascad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02M1/084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a control circuit common to several phases of a multi-phase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4Stacked arrangements of plana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1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associated with 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6Mounting, supporting or suspend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not being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2027/065Mounting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02M3/158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with a plurality of power processing stages connected in paralle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13Electrical arrang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1/0254High voltage adaptations; Electrical insulation details; Overvoltage or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 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voltages or for using plural voltages
    • H05K1/0262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voltages or for using plural voltag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015Non-printed capacit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03Non-printed indu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文涉及多相功率转换器。具体地,本文涉及一种多相功率转换器,其包括具有第一功率级和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相、具有第二功率级和第二电感器的第二相以及沿着第一衬底平面延伸的第一衬底。第一功率级、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可以被布置在第一衬底上方。第二功率级可以被布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下方。通过布置在第一衬底的不同侧竖直偏移的两个功率级,可以节省衬底平面中的空间,从而减少多相功率转换器的给定相数所需的水平空间。

Description

多相功率转换器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功率转换器。具体地,本文涉及包括用于提供高输出电流的多个相的多相功率转换器。
背景技术
针对功率模块,可以看到明显的集成的趋势。在这方面,功率模块已经从集成式单相功率转换器通过集成式双相功率转换器发展到集成式多相功率转换器。随着效率和集成水平的提高,电流发生了变化。针对集成式多相功率转换器,期望电流主要是竖直的。换言之,多相功率转换器的多个相位于负载平面(诸如例如超级计算机的计算平面)下方,并且供应的电流基本上竖直向上通过相应功率级和电感器朝向计算平面流动。尤其是功率级的空间限制导致了非常密集的构造,并且当针对整个功率模块的给定大小需要增加相数时,功率级的大小成为限制因素。
本文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具体地,本文解决了在多相功率转换器内提供具有改进的功率级布置的功率模块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多相功率转换器电路。多相功率转换器可以包括具有第一功率级和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相、具有第二功率级和第二电感器的第二相。多相功率转换器可以包括沿着第一衬底平面延伸的第一衬底。第一功率级、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可以被布置在第一衬底上方。第二功率级可以被布置在第一衬底下方。如将在以下描述中解释的,两个功率级可以或者可以不被直接附接至第一衬底。
所描述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可以是两级功率转换的一部分。第一级可以从大约50V转换到大约10V。第二级(即,本文内提出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可以从10V转换到大约1V或者转换到在0.5至1.5V范围内的不同电压。
第一衬底可以包括例如印刷电路板(PCB)。在不损失一般性的情况下,第一衬底平面也可以被表示为第一水平平面,并且垂直于第一衬底平面的方向可以被视为竖直方向。通过布置在第一衬底的不同侧竖直偏移的两个功率级,可以节省水平平面中的空间,从而减少多相功率转换器的给定相数所需的水平空间。换言之,所提出的布置能够以增加多相功率转换器的竖直厚度为代价来减少水平面积。这对于具有多个相(诸如例如25个或更多个)和高达1000A或更多的高输出电流的功率转换器来说可能尤其有益。
第一功率级和第二功率级在竖直方向上可以至少部分地重叠,其中竖直方向基本上垂直于第一衬底平面。因此,与两个功率级在第一衬底的同一侧的同一平面中彼此相邻布置而没有任何重叠的场景相比,所需的水平空间减小。重叠越大,节省的水平空间就越大。
第一衬底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布置在第一功率级和第二功率级之间。例如,如果多相功率转换器仅包括第一衬底而不包括又一(例如第二)衬底,则第一衬底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夹在第一功率级和第二功率级之间。换言之,第一功率级可以被附接至第一衬底的顶表面,第二功率级可以被附接至第一衬底的底表面,并且第一衬底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夹在第一功率级和第二功率级之间。
第一功率级可以具有长方体的(cuboid)形状,并且更具体地可以具有(平坦的)矩形(rectangular)长方体的形状,其中该矩形长方体的两个最大面中的一个面可以被附接至第一衬底的顶表面。后一个面也可以被表示为第一功率级的占用面积。类似地,第二功率级也可以具有长方体的形状,并且更具体地可以具有(平坦的)矩形长方体的形状,其中该矩形长方体的两个最大面中的一个面可以被附接至第一衬底的底表面。后一个面也可以被表示为第二功率级的占用面积。因此,显而易见的是,第一功率级的占用面积和第二功率级的占用面积可以在第一衬底的两侧在竖直方向上重叠。
多相功率转换器还可以包括被附接至第一衬底的底表面的至少一个电容元件。电容元件可以是例如电容器或能够在电场中存储电能的另一器件。电容元件可以是被电耦合至第一功率级或第二功率级的输入电容器。替代地,电容元件可以是被电耦合至第一电感器或第二电感器的输出电容器。
多相功率转换器还可以包括沿着第二衬底平面延伸的第二衬底。第二衬底可以包括例如印刷电路板(PCB)。第一功率级可以被附接至第一衬底的顶表面,第二功率级可以被附接至第二衬底的顶表面,并且第一衬底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布置在第一功率级和第二功率级之间。再次,在第一功率级具有(平坦的)矩形长方体的形状的情况下,该矩形长方体的两个最大面(即,占用面积)中的一个面可以被附接至第一衬底的顶表面。而且,在第二功率级具有(平坦的)矩形长方体的形状的情况下,该矩形长方体的两个最大面(即,占用面积)中的一个面可以被附接至第二衬底的顶表面。第二衬底可以被布置为使得第二衬底平面基本上平行于第一衬底平面。通常,甚至更高的密度可以通过使用平行于第一衬底平面的三个或多个衬底层来实现。
多相功率转换器可以包括被附接至第一衬底的顶表面的至少一个电容元件。替代地或附加地,多相功率转换器可以包括被附接至第二衬底的顶表面的至少一个电容元件。
而且,多相功率转换器可以包括沿着第三衬底平面延伸的第三衬底,其中所述第三衬底平面基本上垂直于第一衬底平面。第三衬底可以包括例如印刷电路板(PCB)。第三衬底平面可以基本上垂直于第二衬底平面。例如,第三衬底平面可以包括无源电路元件和/或控制电路装置(circuitry)。
第一电感器可以被布置在第一功率级上方,并且可以被电连接至第一功率级的开关节点。第二电感器可以被布置在第二功率级上方,并且可以被电连接至第二功率级的开关节点。负载平面(或计算平面)可以被布置在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上方。负载平面可以基本上平行于第一衬底平面。如果第二衬底被实施,则所述负载平面也可以基本上平行于第二衬底平面。
第一衬底可以包括用于在第二功率级和第二电感器之间建立电连接的通孔。更具体地,第一衬底可以包括用于使第二电感器的圆柱形导电路径通过的通孔。
第一电感器可以包括第一无绕组导电路径,并且第二电感器可以包括第二无绕组导电路径。第一无绕组导电路径的轴线和第二无绕组导电路径的轴线可以基本上平行。应该提及的是,两个轴线都是用于定义不同的组件之间的几何关系的虚拟轴线。与本文内提及的所有轴线一样,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轴线可以不被实施为物理轴线。
例如,第一无绕组导电路径可以是圆柱形导体,并且第一无绕组导电路径的轴线可以是该圆柱形导体的对称轴线。
同样地,第二无绕组导电路径可以是圆柱形导体,并且第二无绕组导电路径的轴线可以是该圆柱形导体的对称轴线。
第一电感器可以包括围绕(surround)第一无绕组导电路径的磁性材料。第二电感器可以包括围绕第二无绕组导电路径的磁性材料。两种磁性材料都可以彼此分开,并且两者都可以具有管状结构。替代地,两种磁性材料都可以形成包围(enclose)两个导电路径的单个磁性结构的一部分。磁性材料可以包括通常的材料,如铁氧体或铁磁性材料,主要是Fe、Ni、(Co)或Fe、Al和Si的合金。许多其他材料是可能的。
第一无绕组导电路径的轴线可以基本上垂直于第一衬底平面。类似地,第二无绕组导电路径的轴线可以基本上垂直于第一衬底平面。
第一功率级可以沿着第一平面延伸,并且第二功率级可以沿着第二平面延伸。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一衬底平面可以基本上平行。
通常,第一功率级可以包括半桥和驱动器电路装置。半桥可以包括高侧开关元件和低侧开关元件,并且驱动器电路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分别驱动高侧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子处的电压和低侧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子处的电压。开关元件以及驱动器电路装置可以使用芯片嵌入(Chip Embedding,CE)技术来集成。第一功率级和第二功率级可以是相同的。
高侧开关元件和低侧开关元件可以用任何合适的器件来实施,诸如例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MOS栅控晶闸管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功率器件。例如,开关元件可以使用诸如例如GaN-HEMT等III-V半导体来实施。每个开关元件可以具有栅极,相应的驱动电压或控制信号可以被施加到该栅极以使开关元件导通(即,闭合开关元件)或使开关元件关断(即,断开开关元件)。
多相功率转换器的每个相可以实施降压功率转换器,并且每个相可以根据激活方案来导通/关断。每个降压功率转换器可以被配置为:基于被施加到第一功率级的高侧开关元件和被施加到第二功率级的高侧开关元件的输入电压/电流,调节提供给负载平面的输出电压/电流。在这方面,每个降压功率转换器的输出电压可以低于输入电压。在每个功率级内,高侧开关元件可以被耦合在所述输入电压和相应的开关节点之间,并且低侧开关元件可以被耦合在所述相应的开关节点和参考电位之间。功率级的开关节点可以位于功率级的顶部,用于将功率级连接至它们相应的电感器。
在本文中,术语“参考电位”的含义尽可能广泛。具体地,参考电位不限于接地,即,参考电位具有到地的直接物理连接或0V的电压。相反,术语“参考电位”可以指电流可能流到和流出的任何参考点或者可以测量电压的任何参考点。而且,应该提及的是,本文中提及的参考电位(特别是不同相的参考电位)可能不一定指相同的物理接触。相反,本文中提及的参考电位可能与不同的物理接触相关,尽管为了便于呈现,引用了“该”参考电位。
根据另一方面,描述了一种制造多相功率转换器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与本文中描述的多相功率转换器的特征相对应的步骤。更具体地,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相功率转换器的方法,该多相功率转换器包括具有第一功率级和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相、具有第二功率级和第二电感器的第二相以及沿着第一衬底平面延伸的第一衬底。该方法可以包括将第一功率级、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布置在第一衬底上方。该方法可以包括将第二功率级布置在第一衬底下方。
该方法可以包括将第一功率级和第二功率级布置为使得第一功率级和第二功率级在竖直方向上至少部分地重叠,其中竖直方向基本上垂直于第一衬底平面。该方法可以包括将第一衬底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第一功率级和第二功率级之间。具体地,该方法可以包括将第一衬底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第一功率级和第二功率级之间。
该方法可以包括提供穿过第一衬底的通孔,以在第二功率级和第二电感器之间建立电连接。更具体地说,该方法可以包括将第二电感器的圆柱形导电路径布置在第一衬底的通孔中,以建立所述电连接。
应该注意的是,包括本文中概括的优选实施例的方法和系统可以被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与本文中公开的其他方法和系统组合使用。另外,在系统的上下文中概括的特征也适用于对应的方法。此外,本文中概括的方法和系统的所有方面都可以被任意组合。具体地,权利要求的特征可以以任意方式彼此组合。
在本文中,术语“耦合”或“被耦合”是指彼此电通信的元件,无论是直接连接(例如经由电线)还是以某种其他方式连接。
附图说明
在附图的各图中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图示了本发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类似或相同的元件,并且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所提出的多相功率转换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示出了所提出的多相功率转换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所提出的多相功率转换器的第二实施例的角视图;
图4示出了聚焦于所提出的多相功率转换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衬底平面的角视图;
图5示出了聚焦于所提出的多相功率转换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底部)衬底平面的顶视图;
图6示出了聚焦于所提出的多相功率转换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顶部)衬底平面的角视图;以及
图7示出了聚焦于所提出的多相功率转换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顶部)衬底平面的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前述描述中已经提及的,在具有竖直电流的多相功率转换器中,所需数量的单个功率级可以被分布在多个平面中,以便允许在所有功率级的条件尽可能类似的情况下应用所有组件(有源和无源)。即,可以在多相功率转换器的竖直电流内以空间有效的方式布置相同类型的功率级。
图1示出了所提出的多相功率转换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该第一实施例可以被视为单个PCB方案,因为仅一个水平PCB 6(第一衬底)被使用。在该侧视图中,示例性功率转换器的五个相是可见的:第一相包括具有铜芯11和磁性材料13的电感器以及被安装在PCB 6(衬底)的顶表面(顶部组装平面)上的功率级12。第二相包括具有铜芯21和磁性材料23的电感器以及被安装在PCB 6的底表面(底部组装平面)上的功率级22。第三相包括具有铜芯31和磁性材料(未图示)的电感器以及被再次安装在PCB 6的顶表面上的功率级32。第四相包括具有铜芯41和磁性材料43的电感器以及被安装在PCB 6的底表面上的功率级42。最后,第五相包括具有铜芯51和磁性材料53的电感器以及被安装在PCB 6的顶表面上的功率级52。图1所图示的所有功率级都可以是芯片嵌入技术中的功率级(例如在层压板或模料中)。功率级可以是例如德纳利(Denali)HD功率级。例如,功率级可以是能够在一侧提供电流并且在相对侧具有逻辑接触部的修改的德纳利HD。相1、3和5的功率级被布置在由PCB 6定义的(第一)衬底平面上方的平面中,并且相2和4被布置在衬底平面下方的平面中。
如图1中可以看到的,不同的电感器可以由侧壁61、62、63分开,这些侧壁可以是例如载流金属片。图1还示出了在PCB 6的底侧的电源电流轨7和接地电流轨9,以及在PCB 6的底侧的去耦电容器9和10。
图2示出了所提出的多相功率转换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该第二实施例可以被视为双PCB方案,因为除第一PCB 6外,第二PCB 60(第二衬底)被提供在第一PCB 6下方。在该侧视图中,示例性功率转换器的五个相是可见的:第一相包括具有铜芯11和磁性材料13的第一电感器以及被安装在第二PCB 60(第二衬底)的顶表面(顶部组装平面)上的功率级12。第一PCB 6提供通孔,并且第一电感器的圆柱形铜芯11被定位在该通孔内,使得电感器电流从功率级12经由铜芯11竖直向上流动到负载平面(图2中未图示)。第二相包括具有铜芯21和磁性材料23的电感器以及被安装在PCB 6的顶表面(顶部组装平面)上的功率级22。第三相包括具有铜芯31和磁性材料33的电感器以及被再次安装在第二PCB 60的顶表面上的功率级32。第四相包括具有铜芯41和磁性材料43的电感器以及被安装在第一PCB 6的顶表面上的功率级42。最后,第五相包括具有铜芯51和磁性材料53的电感器以及被安装在第二PCB 60的顶表面上的功率级52。同样地,图1所图示的所有功率级都可以是芯片嵌入技术中的功率级(例如在层压板或模料中),诸如例如前述描述中所描述的德纳利HD功率级或修改的德纳利HD功率级。相1、3和5的功率级被布置在由PCB 6限定的(第一)衬底平面上方的平面中,并且相2和4被布置在衬底平面下方的平面中。
图2所图示的所有功率级可以是芯片嵌入技术中的功率级(例如在层压板或模具中),诸如例如德纳利HD功率级或修改的德纳利HD功率级。相1、3和5的功率级被布置在由第一PCB 6定义的第一衬底平面上方的平面中,并且相2和4被布置在由第二PCB 60定义的第二衬底平面上方的平面中。
如图2中可以看到的,不同的电感器可以由侧壁61、62、63分开,这些侧壁可以是例如载流金属片。图2还示出了在PCB 6的底侧的电源电流轨7和接地电流轨9以及在第一PCB6和第二PCB 60的顶侧的去耦电容器9和10。
总之,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之间的主要差异是(a)第二实施例的附加的第二PCB 60,(b)在第二实施例中将下部功率级附接至第二PCB 60的顶表面,以及(c)在第二实施例中将去耦电容器9、10附接至第一PCB6和第二PCB 60的顶表面。
图3示出了所提出的多相功率转换器的第二实施例的角视图。在图3中,图示了沿着第三衬底平面延伸的可选的第三衬底666(PCB),其中所述第三衬底平面基本上垂直于PCB 6的第一衬底平面。另外,功率转换器可以包括在整个布置(图3中未示出)的顶部上的又一衬底/PCB,例如在电感器的顶部。所述又一衬底一方面可以包括输出电容器,另一方面可以将电流路由到期望的位置。图4示出了聚焦于所提出的多相功率转换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衬底平面的角视图。图5示出了聚焦于所提出的多相功率转换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底部)衬底平面的顶视图。图6示出了聚焦于所提出的多相功率转换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顶部)衬底平面的角视图。图7示出了聚焦于所提出的多相功率转换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顶部)衬底平面的顶视图。
在迄今为止提出的设计中,尚未讨论至少一个微控制器的应用。微控制器可以被布置在刚性柔性板的刚性部分中。这些板包含用于组装组件的柔性、可弯曲部分和刚性部分。因此,总的来说,功率转换器还可以包括具有控制器的至少一个柔性板。通常,功率转换器可以包括多个柔性板,每个柔性板具有一个控制器。一个控制器可以控制顶部PCB,一个控制底部PCB,替代地也可以在整个长度上仅控制一个柔性部分,但是可以在弯曲之前在两侧组装。附加地,该刚性柔性板的又一部分也可以形成顶部PCB,该顶部PCB被弯曲并且连接至竖直接地轨和电感器的顶部。该PCB可以路由CPU片(tile)和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将电流水平地分布到CPU的各输入,并且托管(host)输出电压电容器,优选地面向电感器。
应该注意的是,描述和附图仅图示了所提出方法和系统的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实施尽管未在本文中明确描述或示出但实施本发明的原理并且被包括在其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布置。此外,本文中概括的所有示例和实施例明确地主要旨在仅出于解释性目的,以帮助读者理解所提出的方法和系统的原理。此外,在本文中提供本发明的原理、方面和实施例及其具体示例的所有陈述旨在涵盖其等效物。
在下文中,上面解释的一些方面通过带编号的示例概述。
示例1.一种多相功率转换器,包括具有第一功率级和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相、具有第二功率级和第二电感器的第二相以及沿着第一衬底平面延伸的第一衬底,其中第一功率级、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被布置在第一衬底上方,并且其中第二功率级被布置在第一衬底下方。
示例2.根据示例1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其中第一功率级和第二功率级在竖直方向上至少部分地重叠,其中竖直方向基本上垂直于第一衬底平面。
示例3.根据示例1或2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其中第一衬底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在第一功率级和第二功率级之间。
示例4.根据前述示例中任一项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其中第一功率级被附接至第一衬底的顶表面,其中第二功率级被附接至第一衬底的底表面,并且其中第一衬底的至少一部分被夹在第一功率级和第二功率级之间。
示例5.根据示例4的多相功率转换器,还包括被附接至第一衬底的底表面的至少一个电容元件。
示例6.根据示例1至3中任一项的多相功率转换器,还包括沿着第二衬底平面延伸的第二衬底,其中第一功率级被附接至第一衬底的顶表面,其中第二功率级被附接至第二衬底的顶表面,并且其中第一衬底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在第一功率级和第二功率级之间。
示例7.根据示例6的多相功率转换器,还包括被附接至第一衬底的顶表面的至少一个电容元件。
示例8.根据示例6或7的多相功率转换器,还包括被附接至第二衬底的顶表面的至少一个电容元件。
示例9.根据前述示例中任一项的多相功率转换器,还包括沿着第三衬底平面延伸的第三衬底,其中所述第三衬底平面基本上垂直于第一衬底平面。
示例10.根据前述示例中任一项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其中第一电感器被布置在第一功率级上方并且电连接至第一功率级的开关节点,并且其中第二电感器被布置在第二功率级上方并且电连接至第二功率级的开关节点。
示例11.根据前述示例中任一项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其中第一衬底包括用于在第二功率级和第二电感器之间建立电连接的通孔。
示例12.根据示例11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其中第一衬底包括用于使第二电感器的圆柱形导电路径通过的通孔。
示例13.根据前述示例中任一项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其中第一电感器包括第一无绕组导电路径,其中第二电感器包括第二无绕组导电路径,并且其中第一无绕组导电路径的轴线和第二无绕组导电路径的轴线基本上平行。
示例14.根据示例13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其中第一无绕组导电路径的轴线基本上垂直于第一衬底平面。
示例15.根据前述示例中任一项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其中第一功率级沿着第一平面延伸,并且第二功率级沿着第二平面延伸,并且其中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一衬底平面基本上平行。
示例16.根据前述示例中任一项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其中第一功率级包括半桥和驱动器电路装置。
示例17.根据示例16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其中半桥包括高侧开关元件和低侧开关元件,并且其中驱动器电路装置被配置为分别驱动高侧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子处的电压和低侧开关元件的控制端子处的电压。
示例18.根据前述示例中任一项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其中第一功率级和第二功率级是相同的。
示例19.一种制造多相功率转换器的方法,包括具有第一功率级和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相、具有第二功率级和第二电感器的第二相以及沿着第一衬底平面延伸的第一衬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功率级、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布置在第一衬底上方,并且将第二功率级布置在第一衬底下方。
示例20.根据示例19的方法,包括将第一功率级和第二功率级布置为使得第一功率级和第二功率级在竖直方向上至少部分地重叠,其中竖直方向基本上垂直于第一衬底平面。
示例21.根据示例19或20的方法,包括将第一衬底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第一功率级和第二功率级之间。
示例22.根据示例19或20的方法,包括将第一衬底的至少一部分夹在第一功率级和第二功率级之间。
示例23.根据示例19至22中任一项的方法,包括提供穿过第一衬底的通孔,用于在第二功率级和第二电感器之间建立电连接。
示例24.根据示例23的方法,包括将第二电感器的圆柱形导电路径布置在第一衬底的通孔中。

Claims (15)

1.一种多相功率转换器,包括具有第一功率级和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相、具有第二功率级和第二电感器的第二相以及沿着第一衬底平面延伸的第一衬底,其中:
所述第一功率级、所述第一电感器和所述第二电感器被布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上方,并且
所述第二功率级被布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其中所述第一功率级和所述第二功率级在竖直方向上至少部分地重叠,其中所述竖直方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衬底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其中:
所述第一衬底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功率级和所述第二功率级之间。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其中所述第一功率级被附接至所述第一衬底的顶表面,其中所述第二功率级被附接至所述第一衬底的底表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衬底的至少一部分被夹在所述第一功率级和所述第二功率级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相功率转换器,还包括被附接至所述第一衬底的所述底表面的至少一个电容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相功率转换器,还包括沿着第二衬底平面延伸的第二衬底,其中所述第一功率级被附接至所述第一衬底的顶表面,其中所述第二功率级被附接至所述第二衬底的顶表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衬底的至少一部分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功率级和所述第二功率级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相功率转换器,还包括被附接至所述第一衬底的所述顶表面的至少一个电容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多相功率转换器,还包括被附接至所述第二衬底的所述顶表面的至少一个电容元件。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相功率转换器,还包括沿着第三衬底平面延伸的第三衬底,其中所述第三衬底平面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衬底平面。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器被布置在所述第一功率级上方并且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功率级的开关节点,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电感器被布置在所述第二功率级上方并且电连接至所述第二功率级的开关节点。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其中所述第一衬底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二功率级和所述第二电感器之间建立电连接的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其中所述第一衬底包括用于使所述第二电感器的圆柱形导电路径通过的所述通孔。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器包括第一无绕组导电路径,其中所述第二电感器包括第二无绕组导电路径,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无绕组导电路径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无绕组导电路径的轴线基本上平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相功率转换器,其中所述第一无绕组导电路径的所述轴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衬底平面。
15.一种制造多相功率转换器的方法,所述多相功率转换器包括具有第一功率级和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相、具有第二功率级和第二电感器的第二相以及沿着第一衬底平面延伸的第一衬底,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功率级、所述第一电感器和所述第二电感器布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上方,以及
将所述第二功率级布置在所述第一衬底下方。
CN202310923060.XA 2022-07-28 2023-07-26 多相功率转换器 Pending CN1174778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2187595.8 2022-07-28
EP22187595.8A EP4312237A1 (en) 2022-07-28 2022-07-28 Multi-phase power convert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7899A true CN117477899A (zh) 2024-01-30

Family

ID=82780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23060.XA Pending CN117477899A (zh) 2022-07-28 2023-07-26 多相功率转换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39421A1 (zh)
EP (1) EP4312237A1 (zh)
CN (1) CN117477899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98058B1 (en) * 2000-03-27 2012-01-1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ingle-phase ac-dc converter
CN111786541B (zh) * 2019-03-18 2021-10-29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压调节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39421A1 (en) 2024-02-01
EP4312237A1 (en) 2024-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55914B1 (en) Power semiconductor module with low gate path inductance
EP3246945B1 (en) Power module with low stray inductance
US11153966B2 (en) Electronic circuit device
US9106124B2 (en) Low-inductance power semiconductor assembly
US8902612B2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JP2021097589A (ja) 電気自動車または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の、パワー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のトラクションインバータのハーフブリッジモジュール
US9871465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positive, negative and intermediate potential conductor plates
US20100328833A1 (en) Power module with additional transient current path and power module system
CN106531727A (zh) 具有抗干扰电容器的电子组件
US10811958B2 (en) Water-cooling power supply module
CN104040715A (zh) 半导体器件
US9130095B2 (en) Substrate for power module having uniform parallel switching characteristic and power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691707B1 (ko) 스위칭소자 유닛
CN103296016A (zh) 半导体模块
CN110622407B (zh) 半导体开关装置
US6885097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9983554B (zh) 电容器、尤其是用于多相系统的中间电路电容器
JP2014029944A (ja) スイッチング素子ユニット
JP2007053371A (ja) ライン要素を備えたパワー半導体モジュール
CN102956593A (zh) 带有开关装置和触发装置的电力电子系统
CN104134652A (zh) 具有子单元的功率半导体模块及对应的系统
US20200388605A1 (en)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and Semiconductor Arrangement
EP4312237A1 (en) Multi-phase power converter
CN112910287B (zh) 功率用半导体装置
WO2022004420A1 (ja) 電源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