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7467B -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7467B
CN117477467B CN202311812915.8A CN202311812915A CN117477467B CN 117477467 B CN117477467 B CN 117477467B CN 202311812915 A CN202311812915 A CN 202311812915A CN 117477467 B CN117477467 B CN 1174774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ox body
connector
grooves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129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77467A (zh
Inventor
张志强
李晓斌
张利雄
邵江波
任建宝
赵毅
王刚
宋建辉
张其正
杨英杰
姜春伟
王怀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Shan'an Blue Sky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Shanxi Installa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Shan'an Blue Sky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Shanxi Installa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Shan'an Blue Sky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Shanxi Installa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Shan'an Blue Sky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1291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774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77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7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77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74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6Assembled box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12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for flush mounting
    • H02G3/12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for flush mounting in plinths, channels, raceways or simila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36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i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 H02G3/38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i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the cables or lines being installed in preestablished conduits or ducts
    • H02G3/381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i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the cables or lines being installed in preestablished conduits or ducts in ceil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包括壳体、转向组件、连接头和卡线组件;壳体包括下壳和上壳,下壳与上壳卡合固定,下壳与上壳连接形成容纳腔,下壳一端外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插扣,下壳另一端内部对称设置有插槽一,壳体内的插槽一可与另一件壳体上的插扣卡合固定,多个壳体依次连接形成“一”字形线路;卡线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连接头设置多个,连接头头部与转向组件固定连接,连接头尾部与壳体上设置插扣的一端卡合连接;转向组件包括多个穿线侧面,每个连接头与盒体其中一个穿线侧面对应连接;壳体通过连接头与转向组件连接;本发明能有效避免线缆弯折,操作简单,能提高线缆敷设效率,便于后续检修。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电气施工包括建筑物内所有电气系统的线路敷设,根据建筑电气设计图纸,在指定位置进行线缆布设施工,电线管一般浇筑在建筑结构内,在通过穿线设备将线缆穿入电线管内,这种预埋方式在后续线缆出现问题,需要开凿建筑表面才能进行维。
现有技术中一种电气系统线路走顶的方式进行布线,即通过吊顶的方式来实现线路布设,一般在建筑顶部设置安装线盒,将线缆布设在线盒内,例如公开号为CN116031809A的专利文件和公开号为CN113629648B的专利文件;由于线缆敷设存在一些需要将线缆弯折转向的需求,如果转向角度不是直角,线盒需要现场切割出尖角以适应线盒的连接需求,施工比较繁琐,线缆转向过程中,大多将线缆直接弯曲卡接在装置内部,尖锐的线盒连接处有可能会导致线缆保护层损坏,且在弯曲过程中,要操作专用工具,也可能会损坏线缆外保护层,影响线路敷设效率,还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留下安全隐患,继而影响后续的使用。
因此,急需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可以有效避免线缆弯折,减少线缆产生损坏的可能性,且该装置操作简单,可以显著提高线缆敷设效率,而且便于后续检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内部敷设线缆,包括壳体、转向组件、连接头和卡线组件;所述壳体包括下壳和上壳,下壳与上壳卡合固定,下壳与上壳连接形成容纳腔,下壳一端外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插扣,下壳另一端内部对称设置有插槽一,壳体内的插槽一与另一件壳体上的插扣卡合固定,多个所述壳体依次连接形成“一”字形线路;所述卡线组件设置于容纳腔内,卡线组件下部与下壳插接,卡线组件通过收束单元实现线缆的收束与放松;所述连接头设置多个,连接头头部与转向组件固定连接,连接头尾部与壳体上设置插扣的一端卡合连接;所述转向组件包括正多边形盒体,盒体包括多个穿线侧面,每个连接头与盒体其中一个穿线侧面对应连接;所述壳体通过连接头与转向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盒盖和转向件,所述盒盖底部沿盒盖边线设置有安装凸缘,盒体上端沿盒体边线开设有安装槽,盒体通过安装槽与盒盖上安装凸缘卡合固定;所述盒体每个穿线侧面上均设置多个通槽一,盒体内设置有固定轴,转向件与固定轴插接。
优选地,所述转向件包括连接件和套筒,所述连接件中部设置有连接筒,连接筒安装至固定轴上,连接筒与套筒转动连接,套筒外设置弧形挡板,套筒与弧形挡板之间形成弧形线槽,套筒与弧形挡板之间固定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上设置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转向件还包括棘轮、把手和棘爪;所述套筒内安装有棘轮和棘爪,棘轮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另一端穿过套筒向外延伸,所述棘爪固定设置在连接筒上,且棘爪与棘轮配合。
优选地,所述下壳其中一端向外扩口形成容纳端一,另一端为伸入端一,上壳其中一端向外扩口形成容纳端二,另一端为伸入端二,所述伸入端二上端转动设置有门,容纳端二上端开设有避让槽。
优选地,所述伸入端一靠近端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凹槽一侧内固定设置插扣,容纳端一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插槽一,容纳端一端头向内延伸设置托板,托板与伸入端一底部对齐。
优选地,所述插扣与伸入端一上凹槽连接的一端为变形段,另一端向容纳端一延伸,插扣上向容纳端一延伸的一端上设置楔形块,所述插槽一为楔形槽,插槽一与插扣上的楔形块配合。
优选地,所述连接头包括长方形头部和C形的限位板,长方形头部为空心状,连接头远离限位板的一端端面两侧对称设置凸耳,连接头通过凸耳与盒体上的连接孔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上贯穿设置多个通槽二,多个通槽二与盒体上设置的通槽一大小相等、位置对应,限位板两端内侧上均设置有插槽二,插槽二与壳体上插扣卡接。
优选地,所述伸入端一内设置卡槽,卡槽设置多组,多组卡槽沿伸入端一长度方向间隔均布设置;所述卡线组件设置多组,多组卡线组件与多组卡槽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卡线组件包括定位板,定位板上端还开设有多个放置槽,所述收束单元设置多个,多个收束单元与多个放置槽一一对应,收束单元还包括转动板、调节件和弧形板,转动板与定位板转动连接,转动板上设置有调节件,调节件底部固定设置有弧形板,弧形板与定位板上放置槽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中,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可以对接固定,上壳上设置有可开合的门,下壳内设置有卡线组件,可以将不同种类、不同功能的线缆分类固定,在线缆敷设以及后续线缆检测、更换过程中,便于施工人员操作,减少施工量。
(2)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壳体一端外部两侧对称设置插扣,另一端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插槽一,插扣可与插槽一配合作用,实现多个壳体依次快速连接,大大提高了线缆敷设的施工效率。
(3)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中设置有转向组件,转向组件包括正多边形盒体,盒体包括多个穿线侧面,每个穿线侧面均连接有连接头,盒体可以通过连接头与壳体连接,线缆在盒体可以通过转向件快速将线缆转向一定角度后,再穿过对应的盒体穿线侧面,盒体穿线侧面通过连接头连接未安装的壳体,无需现场根据转向角度切割线盒,提高施工效率,且可以有效降低线缆弯折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转向组件与连接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转向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转向件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盒体与盒盖连接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区域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壳体与卡线组件连接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卡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下壳与上壳连接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下壳;111、伸入端一;112、容纳端一;113、托板;114、卡槽;115、固定槽;12、上壳;121、伸入端二;122、容纳端二;123、避让槽;124、固定凸缘;13、插扣;14、门;141、门扣;142、合页;15、插槽一;2、转向组件;21、盒体;211、通槽一;212、连接孔;213、安装槽;214、固定轴;22、盒盖;221、安装凸缘;222、轴套;23、转向件;231、连接件;232、套筒;233、棘轮;234、把手;235、棘爪;236、盖板;237、弧形挡板;238、连接筒;239、伸缩杆;3、连接头;31、凸耳;32、限位板;33、插槽二;34、通槽二;4、卡线组件;41、定位板;411、卡块;412、连接柱;42、限位柱;43、转动板;44、调节件;441、螺纹柱;45、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术语“连接”仅表示装置之间的连接,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具体实施例参见图1-图9,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内部敷设线缆,包括壳体1、转向组件2、连接头3和卡线组件4;所述壳体1包括下壳11和上壳12,下壳11与上壳12卡合固定,下壳11与上壳12连接形成容纳腔,下壳11一端外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插扣13,下壳11另一端内部对称设置有插槽一15,壳体1内的插槽一15与另一件壳体1上的插扣13卡合固定;所述卡线组件4设置于容纳腔内,卡线组件4下部与下壳11插接,卡线组件4通过收束单元实现线缆的收束与放松;所述连接头3设置多个,连接头3头部与转向组件2固定连接,连接头3尾部与壳体1上设置插扣13的一端卡合连接;所述转向组件2包括正多边形盒体21,盒体21包括多个穿线侧面,每个连接头3与盒体21其中一个穿线侧面对应连接;所述壳体1通过连接头3与转向组件2连接;当该预埋布线装置使用时,多个壳体1依次连接形成“一”字形线路,根据建筑电路设计施工图依次敷设在设计位置,线缆沿多个壳体1内部布置,并通过卡线组件4进行限位,若线路需要转向,已安装的壳体1通过连接头3与转向组件2连接,线缆穿过转向组件2,改变线缆铺设方向,转向组件2上的线缆穿出端通过另一个连接头3连接另一个未安装的壳体1,线缆继续依次铺设。
所述下壳11和上壳12均采用半包围的方形框架,下壳11上端沿边线设置固定槽115,上壳12下端沿边线设置固定凸缘124,固定凸缘124外侧上设置多个凸起,多个凸起间隔均布设置,下壳11通过固定槽115与上壳12上固定凸缘124卡合固定;所述容纳腔向壳体1两端延伸贯穿设置,下壳11上远离插扣13的一端向外扩口形成容纳端一112,设置插扣13的一端为伸入端一111,伸入端一111靠近端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伸入端一111通过凹槽与插扣13连接,插扣13与下壳11一体成型;伸入端一111内部设置有卡槽114,用于连接卡线组件4,所述卡槽114设置多组,多组卡槽114沿伸入端一111长度方向间隔均布设置,每组卡槽114包括条形槽一和条形槽二,条形槽一与条形槽二连接,条形槽一设置两个,两个条形槽一沿下壳11两侧内表面分别设置,条形槽二设置在下壳11底部内表面上;所述插扣13与伸入端一111上凹槽连接的一端为变形段,另一端向容纳端一112延伸,插扣13上向容纳端一112延伸的一端上设置楔形块,变形段在接受外力挤压的情况下可以产生变形,向凹槽移动;所述容纳端一112用于连接另一个壳体1中下壳11的伸入端一111,容纳端一112端面向内延伸形成托板113,托板113与伸入端一111底部对齐,用于放置伸入端一111,避免伸入端一111在容纳端一112中活动,容纳端一112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插槽一15,插槽一15为楔形槽,插槽一15与插扣13上楔形块配合。
所述上壳12其中一端向外扩口形成容纳端二122,另一端为伸入端二121,伸入端二121上端转动设置有门14,门14其中一侧设置合页142,门14通过合页142与伸入端二121转动连接,门14另一侧上设置有门扣141,便于施工人员开启门14;所述容纳端二122用于连接另一个壳体1中上壳12的伸入端二121,容纳端二122上端开设有避让槽123,避免连接另一个上壳12上的伸入端二121时妨碍门14的开合,便于施工人员后续检修。
在线缆敷设过程中,线缆穿入下壳11中,施工人员调整卡线组件4固定线缆后,线缆从容纳端一112穿出,再将下壳11和上壳12固定连接形成壳体1;将另一个安装好壳体1上设置插扣13的一端伸入壳体1上设置插槽一15的一端,另一个安装好的壳体1底部在壳体1中托板113移动,插扣13上楔形块与插槽一15接触受压,插扣13变形段产生形变,向靠近伸入端一111的方向移动,直至插扣13与插槽一15卡合固定,可重复依次安装多个壳体1。
所述转向组件2还包括盒盖22,所述盒盖22与盒体21配合,盒盖22底部沿盒盖22边线设置有安装凸缘221,盒盖22底部还设置有多个轴套222;所述盒体21上端沿盒体21边线开设有安装槽213,盒体21通过安装槽213与盒盖22上的安装凸缘221卡合固定,盒体21的多个穿线侧面上均开设有多个通槽一211,多个通槽一211沿穿线侧面长度方向间隔均布设置,每个穿线侧面的两侧还对称开设有连接孔212,通过螺钉连接连接头3,盒体21内设置多个固定轴214,多个固定轴214与多个轴套222一一对应,当盒盖22与盒体21连接,固定轴214上端伸入轴套222中,使固定轴214更加稳固。
所述转向组件2还包括转向件23,所述转向件23设置多件,多件转向件23与盒体21内固定轴214一一对应,且转向件23与固定轴214插接,每件所述转向件23包括连接件231、套筒232、棘轮233、把手234、棘爪235、盖板236、弧形挡板237、连接筒238和伸缩杆29;所述连接件231中部设置有连接筒238,连接筒238安装至固定轴214上,连接筒238上转动设置有套筒232,套筒232外设置有弧形挡板237,套筒232与弧形挡板237之间形成弧形线槽,线缆可穿过弧形线槽;弧形挡板237与套筒232通过伸缩杆239实现线缆的固定或放松,弧形挡板237靠近套筒23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伸缩杆239,所述伸缩杆239设置四个,四个伸缩杆239设置成两组,每组伸缩杆239包括两个伸缩杆239,两组伸缩杆239分别位于弧形挡板237两端,伸缩杆239伸缩端与套筒232外侧壁固定连接,伸缩杆239上设置有弹簧,弧形挡板237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弧形凸台,所述盖板236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弧形凹槽,盖板236,通过弧形凹槽与弧形挡板237上弧形凸台滑动连接;所述套筒232内安装有棘轮233和棘爪235,棘轮233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234,把手234另一端穿过套筒232延伸至连接件231外,使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旋转把手234,所述棘爪235固定设置在连接件231的连接筒238上,棘爪235与棘轮233配合,使棘轮233沿一个方向循环转动,调整弧形线槽与盒体21上其中一个穿线侧面上的通槽一211之间的位置关系,使线缆穿过弧形线槽后再从通槽一211通过;当转向件23使用时,将连接件231上的连接筒238与固定轴214插接,施工人员拉动弧形挡板237,将线缆穿过弧形线槽,从弧形线槽另一端穿出,松开弧形挡板237,在弹簧作用下,弧形挡板237将线缆固定,施工人员根据线缆敷设需求沿一个方向转动把手234,调整盒体21上通槽一211与弧形线槽穿入端之间的位置,使弧形挡板237位于合适位置,线缆穿出端与线缆穿入端之间形成夹角,线缆从弧形线槽穿出后从通槽一211中穿过。
所述连接头3包括长方形头部和C形尾部,长方形头部包括凸耳31,连接头3远离C形尾部的一端端面两侧对称设置有凸耳31,连接头3通过凸耳31与盒体21其中一个穿线侧面上的连接孔212固定连接,C形尾部包括c形的限位板32,限位板32设置在长方形头部远离凸耳31的一端,且限位板32与长方形头部固定连接,限位板32两端均向远离长方形头部的方向延伸形,长方形头部为空心状,限位板32上贯穿设置多个通槽二34,多个通槽二34与盒体21上设置的通槽一211大小相等、位置对应,线缆可以穿过通槽一211以及通槽二34,所述限位板32两端内侧上均设置有插槽二33,插槽二33的结构及连接方式同插槽一15,插槽二33与插扣13配合,插槽二33与壳体1上插扣13卡合固定。
当若线缆需要调整敷设方向,根据线路方向调整角度,选择盒体21上合适的两个穿线侧面,将两个连接头3分别安装在盒体21的两个穿线侧面上,其中一个连接头3的插槽二33与已安装的壳体1上插扣13连接,另一个连接头3与另一个未安装的壳体1连接,线缆从已安装的壳体1中穿出,再穿过通槽二34以及盒体21上的通槽一211后进入盒体21内部,选择其中一个合适位置的转向件23,改变线缆敷设方向后,使线缆穿过与另一个连接头3连接的盒体21穿线侧面上的通槽一211,将盒盖22安装至盒体21上,线缆穿过连接头3上通槽二34后,将线缆穿入未安装的壳体1中,继续进行线缆敷设。
所述卡线组件4包括定位板41和限位柱42,所述定位板41沿两端端面分别设置凸块一,定位板41底部设置凸块二,凸块一以及凸块二共同形成卡块411,定位板41通过卡块411与下壳11上卡槽114插接,定位板41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柱42,限位柱42位于定位板41其中一端,定位板41上端还开设有多个放置槽,多个放置槽沿定位板4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线缆包括多组,多组线缆一一对应分别放置在多个放置槽中,每组线缆中至少包括一根线缆,放置槽上设置有多个收束单元,多个收束单元与多个放置槽一一对应,且多个收束单元依次动作,定位板41上侧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柱412,多个连接柱412与多个放置槽交错设置,多个连接柱412与多个收束单元一一连接。
每个收束单元包括转动板43、调节件44和弧形板45;所述连接柱412上端设置有转动板43,转动板43靠近端头的位置与连接柱412转动连接,转动板43上靠近连接柱412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连接槽,另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块,转动板43可绕连接柱412旋转一定角度,转动板43可以遮挡或露出放置槽;每个收束单元中转动板43的连接块可以与相邻的收束单元中的转动板43上的连接槽插接或分离;所述转动板43中部设置通孔,通孔上设置有内螺纹,转动板43上安装有调节件44,调节件44包括螺纹柱441,螺纹柱441上设置有外螺纹,调节件44通过螺纹柱441与转动板43通过螺纹连接,螺纹柱441底部固定设置有弧形板45,弧形板45下侧为弯曲的弧面,弧形板45下侧与定位板41上放置槽配合,旋转调节件44可以收束或放松线缆;当卡线组件4使用时,从远离限位柱42的一侧开始,依次旋转多个转动板43,露出定位板41上多个放置槽,将多组线缆根据功能需求分区分并一一对应放入多个放置槽中,再反向依次旋转转动板43,使转动板43上的连接块与相邻的转动板43上的连接槽插接,旋转调节件44,使螺纹柱441上升或下降,从而使弧形板45上升或下降,直至弧形板45下侧与该收束单元对应的放置槽中的线缆抵接。
本装置的使用流程及工作原理:
多组线缆进入下壳11中,从远离限位柱42的一侧开始,依次旋转多个转动板43,露出定位板41上多个放置槽,将多组线缆根据功能需求区分并一一放入多个放置槽中,反向依次旋转多个转动板43,使转动板43上的连接块与相邻的转动板43上的连接槽插接,旋转调节件44,使螺纹柱441上升或下降,从而使弧形板45上升或下降,直至弧形板45下侧与该收束单元对应的放置槽中的线缆抵接;将多组线缆从容纳端一112穿出,安装下壳11和上壳12,使下壳11上固定槽115与上壳12上固定凸缘124插接,下壳11和上壳12对接形成壳体1,再将另一个已安装的壳体1上设置插扣13的一端伸入壳体1上设置插槽一15一端,直至插扣13与插槽一15卡合固定,可重复上述操作,依次安装多个壳体1;
若线缆需要调整敷设方向,根据线路方向调整角度,选择盒体21上合适的两个穿线侧面,将两个连接头3分别安装在盒体21的两个穿线侧面上,其中一个连接头3上的插槽二33与已安装的壳体1上的插扣13卡合固定,另一个连接头3与另一个未安装的壳体1连接,线缆从已安装的壳体1中穿出,再穿过通槽二34以及盒体21上的通槽一211后进入盒体21内部,选择其中一个合适位置的转向件23;将连接件231上的连接筒238与固定轴214插接,拉动弧形挡板237,将线缆穿过弧形线槽,松开弧形挡板237,弧形挡板237将线缆固定,施工人员根据线缆敷设需求沿一个方向转动把手234,使弧形挡板237位于合适位置,从而改变线缆敷设方向后,使线缆穿过与另一个连接头3连接的盒体21穿线侧面上的通槽一211,将盒盖22安装至盒体21上,线缆穿过连接头3上通槽二34后,将盒盖22扣合在盒体21上,将线缆穿入未安装的壳体1中,继续进行线缆敷设。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中,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可以对接固定,上壳上设置有可开合的门,下壳内设置有卡线组件,可以将不同种类、不同功能的线缆分类固定,在线缆敷设以及后续线缆检测、更换过程中,便于施工人员操作,减少施工量。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壳体一端外部两侧对称设置插扣,另一端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插槽一,插扣可与插槽一配合配用,实现多个壳体依次快速连接,大大提高了线缆敷设的施工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中设置有转向组件,转向组件包括正多边形盒体,盒体包括多个穿线侧面,每个穿线侧面均连接有连接头,盒体可以通过连接头与壳体连接,线缆在盒体可以通过转向件快速将线缆转向一定角度后,再穿过对应的盒体穿线侧面,盒体穿线侧面通过连接头连接未安装的壳体,无需现场根据转向角度切割线盒,提高施工效率,且可以有效降低线缆弯折产生损伤的可能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内部敷设线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转向组件(2)、连接头(3)和卡线组件(4);所述壳体(1)包括下壳(11)和上壳(12),下壳(11)与上壳(12)卡合固定,下壳(11)与上壳(12)连接形成容纳腔,下壳(11)一端外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插扣(13),下壳(11)另一端内部对称设置有插槽一(15),壳体(1)内的插槽一(15)与另一件壳体(1)上的插扣(13)卡合固定,多个所述壳体(1)依次连接形成“一”字形线路;所述卡线组件(4)设置于容纳腔内,卡线组件(4)下部与下壳(11)插接,卡线组件(4)通过收束单元实现线缆的收束与放松;所述连接头(3)设置多个,连接头(3)头部与转向组件(2)固定连接,连接头(3)尾部与壳体(1)上设置插扣(13)的一端卡合连接;所述转向组件(2)包括正多边形盒体(21),盒体(21)包括多个穿线侧面,每个连接头(3)与盒体(21)其中一个穿线侧面对应连接;所述壳体(1)通过连接头(3)与转向组件(2)连接;
所述转向组件(2)还包括盒盖(22)和转向件(23),所述盒盖(22)底部沿盒盖(22)边线设置有安装凸缘(221),盒体(21)上端沿盒体(21)边线开设有安装槽(213),盒体(21)通过安装槽(213)与盒盖(22)上安装凸缘(221)卡合固定;所述盒体(21)每个穿线侧面上均设置多个通槽一(211),盒体(21)内设置有固定轴(214),转向件(23)与固定轴(214)插接;
所述转向件(23)包括连接件(231)和套筒(232),所述连接件(231)中部设置有连接筒(238),连接筒(238)安装至固定轴(214)上,连接筒(238)与套筒(232)转动连接,套筒(232)外设置弧形挡板(237),套筒(232)与弧形挡板(237)之间形成弧形线槽,套筒(232)与弧形挡板(237)之间固定设置有伸缩杆(239),伸缩杆(239)上设置有弹簧;
所述转向件(23)还包括棘轮(233)、把手(234)和棘爪(235);所述套筒(232)内安装有棘轮(233)和棘爪(235),棘轮(233)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234),把手(234)另一端穿过套筒(232)向外延伸,所述棘爪(235)固定设置在连接筒(238)上,且棘爪(235)与棘轮(233)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11)其中一端向外扩口形成容纳端一(112),另一端为伸入端一(111),上壳(12)其中一端向外扩口形成容纳端二(122),另一端为伸入端二(121),所述伸入端二(121)上端转动设置有门(14),容纳端二(122)上端开设有避让槽(1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入端一(111)靠近端头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凹槽,凹槽一侧内固定设置插扣(13),容纳端一(112)两侧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插槽一(15),容纳端一(112)端头向内延伸设置托板(113),托板(113)与伸入端一(111)底部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扣(13)与伸入端一(111)上凹槽连接的一端为变形段,另一端向容纳端一(112)延伸,插扣(13)上向容纳端一(112)延伸的一端上设置楔形块,所述插槽一(15)为楔形槽,插槽一(15)与插扣(13)上的楔形块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3)包括长方形头部和C形的限位板(32),长方形头部为空心状,连接头(3)远离限位板(32)的一端端面两侧对称设置凸耳(31),连接头(3)通过凸耳(31)与盒体(21)上的连接孔(21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32)上贯穿设置多个通槽二(34),多个通槽二(34)与盒体(21)上设置的通槽一(211)大小相等、位置对应,限位板(32)两端内侧上均设置有插槽二(33),插槽二(33)与壳体(1)上插扣(13)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入端一(111)内设置卡槽(114),卡槽(114)设置多组,多组卡槽(114)沿伸入端一(111)长度方向间隔均布设置;所述卡线组件(4)设置多组,多组卡线组件(4)与多组卡槽(114)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组件(4)包括定位板(41),定位板(41)上端还开设有多个放置槽,所述收束单元设置多个,多个收束单元与多个放置槽一一对应,收束单元还包括转动板(43)、调节件(44)和弧形板(45),转动板(43)与定位板(41)转动连接,转动板(43)上设置有调节件(44),调节件(44)底部固定设置有弧形板(45),弧形板(45)与定位板(41)上放置槽配合。
CN202311812915.8A 2023-12-27 2023-12-27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 Active CN1174774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12915.8A CN117477467B (zh) 2023-12-27 2023-12-27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12915.8A CN117477467B (zh) 2023-12-27 2023-12-27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7467A CN117477467A (zh) 2024-01-30
CN117477467B true CN117477467B (zh) 2024-03-08

Family

ID=89638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12915.8A Active CN117477467B (zh) 2023-12-27 2023-12-27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7746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99309A1 (en) * 2014-12-18 2016-06-23 Edbak Sp. Z O.O. Cable tray
CN213717504U (zh) * 2020-10-16 2021-07-16 上海德赟电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暖专用安全线槽
CN214255574U (zh) * 2021-01-15 2021-09-21 杭州鸿雁管道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圆接线盒
CN214314377U (zh) * 2021-01-05 2021-09-28 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改变角度的钢制电缆桥架立体弯通部构件
CN217182829U (zh) * 2021-12-30 2022-08-12 江苏伟武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动力电缆、控制电缆敷设的托盘式电缆桥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2621B2 (en) * 2002-07-03 2004-04-20 Hubbell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box assembly with removable protective cover
US8123010B2 (en) * 2009-10-05 2012-02-28 Telefonix, Incorporated Retractable cord reel
CA2989887C (en) * 2016-12-29 2021-04-20 Bce Inc. Rodent resistant ground level ice bridg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99309A1 (en) * 2014-12-18 2016-06-23 Edbak Sp. Z O.O. Cable tray
CN213717504U (zh) * 2020-10-16 2021-07-16 上海德赟电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暖专用安全线槽
CN214314377U (zh) * 2021-01-05 2021-09-28 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改变角度的钢制电缆桥架立体弯通部构件
CN214255574U (zh) * 2021-01-15 2021-09-21 杭州鸿雁管道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圆接线盒
CN217182829U (zh) * 2021-12-30 2022-08-12 江苏伟武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动力电缆、控制电缆敷设的托盘式电缆桥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7467A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16498C (en) Multipurpose cable connector
JP2013540410A (ja) 耐環境シールが施されたケーブルブレイクアウトアセンブリ
CN110768049B (zh) 一种加固型通讯线缆的插针式连接器
CN117477467B (zh) 一种建筑电气施工用预埋布线装置
US20170207619A1 (en) Device for distributing hybrid cable and transitioning from trunk cable to jumper cable with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N211655676U (zh) 一种母线槽
CN114243367A (zh) 一种小型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超微矩形电连接器
CN211655252U (zh) 一种轨道母线取电组件
US20060094285A1 (en) Ro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9143506B (zh) 一种多通道的网络光纤快速配线箱
CN210923843U (zh) 一种电力监测装置
CN217768926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09143511B (zh) 一种光缆接头
US20080218012A1 (en) Terminal board as well as an electrical machine
CN212751330U (zh) 一种母线转接组件
CN219436178U (zh) 一种快速锁紧电连接器
CN215816551U (zh) 一种汽车用连接器端子
CN205793812U (zh) 线控器
CN218039916U (zh) 一种新能源车用的电连接头保护壳
CN219086252U (zh) 一种线鼻转快插的连接器
CN21621461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磁铁结构
CN117353056A (zh) 铠装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CN218958076U (zh) 一种绝缘接线端子
CN218586384U (zh) 端子组件、连接器及储能系统
CN218385977U (zh) 一种容量段用电力扩容的绞制导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