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7104A - 一种腔体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腔体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7104A
CN117477104A CN202311346404.1A CN202311346404A CN117477104A CN 117477104 A CN117477104 A CN 117477104A CN 202311346404 A CN202311346404 A CN 202311346404A CN 117477104 A CN117477104 A CN 117477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value
target temperature
region
temperature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464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77104B (zh
Inventor
周海洋
谢缔
王守模
张�浩
韦世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engyin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engyi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engyin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engyin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464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771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77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7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77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71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algorithms, flow charts, software detail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20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with sensing elements having variation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properties with change of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7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achieving uniformity or desired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1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parameters specified by a numeric value or mathematical formula, e.g. ratios, sizes or concent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3Gases with forced flow, e.g. by blow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6Means within the gas flow to guide the flow around one or more cells, e.g. manifolds, baffles or other barri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lgebra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腔体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用于锂电池温控箱,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进风口处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第一导风板和竖向布置的第二导风板,第一导风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振动薄片,每个振动薄片两侧分别设置有压电陶瓷。本发明在计算得到区域目标温差值和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后,利用模糊控制进行推理,可以得到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进一步,利用导风板角度值和预设PID控制参数集可以实现对导风板和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的综合控制,进而解决了腔体内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并达到腔体工作所需要的温度均匀性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腔体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腔体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对环境温度的均匀性及波动度要求较高,充电时温控箱内的温度均匀性直接影响了电池的充电效果及后续使用性能。由于温控箱的腔体体积较大、电池架布置位置较靠近进风口以及充电过程中各电池发热量不均匀等因素,腔体内部温度均匀性很难达到《高低温试验箱技术条件》中的标准。
现有解决温度不均匀的方法为调整温控箱内部自带的PID控制器参数,改变风扇转速从而调节腔体内部的温度均匀性。但该方法响应速度慢且调节效果较差,在腔体体积较大时仍难以达到温度均匀性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腔体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解决温度不均匀的方法响应速度慢且调节效果较差,在腔体体积较大时仍难以达到温度均匀性要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腔体温度控制方法,用于锂电池温控箱,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进风口处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第一导风板和竖向布置的第二导风板,第一导风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振动薄片,每个振动薄片两侧分别设置有压电陶瓷;该方法包括:
获取锂电池温控箱内每个区域的温度数据集,其中,锂电池温控箱根据出风口分为四个区域;基于每个温度数据集,经过预设计算方法,得到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基于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经过预设模糊控制方法,得到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基于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分别控制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和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得到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温度控制结果。
本发明提供的腔体温度控制方法,在计算得到的区域目标温差值和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控制进行推理,可以得到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进一步,利用导风板角度值和预设PID控制参数集可以实现对导风板和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的综合控制,进而解决了腔体内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因此,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通过对腔体内温度不均匀处进行快速送风实现对腔体各区域温度不均匀性的高效调节控制,并达到腔体工作所需要的温度均匀性要求。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每个温度数据集,经过预设计算方法,得到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包括:
基于每个温度数据集,分别计算每个区域的温度均值和温度变化值;基于每个区域的温度均值,确定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基于每个区域的温度变化值,确定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
本发明通过计算每个区域的温度均值和温度变化值可以得到锂电池温控箱内部不同区域的区域目标温差值和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可以为后续温度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四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基于每个区域的温度均值,确定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包括:
基于第一区域的温度均值和第三区域的温度均值确定第一目标温度差值;基于第二区域的温度均值和第四区域的温度均值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差值;基于第一区域的温度均值和第二区域的温度均值确定第三目标温度差值;基于第三区域的温度均值和第四区域的温度均值确定第四目标温度差值;基于第一目标温度差值、第二目标温度差值、第三目标温度差值和第四目标温度差值,确定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值。
本发明通过计算得到的每个区域的温度均值可以得到不同区域之间的目标温度差值,进而得到多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可以为后续温度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每个区域的温度变化值,确定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包括:
基于第一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和第三区域的温度变化值确定第一目标温度变化值;基于第二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和第四区域的温度变化值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变化值;基于第一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和第二区域的温度变化值确定第三目标温度变化值;基于第三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和第四区域的温度变化值确定第四目标温度变化值;基于第一目标温度变化值、第二目标温度变化值、第三目标温度变化值和第四目标温度变化值,确定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
本发明通过计算得到的每个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可以得到不同区域之间的目标温度变化值,进而得到多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可以为后续温度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经过预设模糊控制方法,得到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包括:
获取表征区域目标温差值、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和导风板角度值的第一模糊关系,以及表征区域目标温差值、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和PID控制参数的第二模糊关系;基于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经过第一模糊关系运算,得到导风板角度值;基于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经过第二模糊关系运算,得到目标PID控制参数集。
本发明在区域目标温差值、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和预设PID控制参数集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控制进行推理,可以得到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为后续导风板以及压电陶瓷的控制提供了数据依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分别控制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和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得到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温度控制结果,包括:
基于导风板角度值控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得到第一控制结果;基于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利用预设PID控制方法控制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得到第二控制结果;基于第一控制结果和第二控制结果,确定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温度控制结果。
本发明利用导风板角度值和预设PID控制参数集可以实现对导风板和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的综合控制,进而控制腔体内部温度的不均匀。因此,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通过对腔体内温度不均匀处进行快速送风实现对腔体各区域温度不均匀性的高效调节控制,并达到腔体工作所需要的温度均匀性要求。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腔体温度调节系统,包括:锂电池温控箱和控制系统;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进风口处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第一导风板和竖向布置的第二导风板,第一导风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振动薄片,每个振动薄片两侧分别设置有压电陶瓷;锂电池温控箱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每个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锂电池温控箱内每个区域的温度数据集,以及将每个温度数据集发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基于每个温度数据集,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对应的任一实施方式的腔体温度控制方法,并得到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温度控制结果。
本发明提供的腔体温度调节系统,利用温度传感器采集锂电池温控箱的温度数据,并进一步在控制系统中执行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对应的任一实施方式的腔体温度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对导风板和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的综合控制,进而解决腔体内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系统,包括:计算装置、模糊控制器、PID控制器和确定装置;计算装置,用于基于每个温度数据集,经过预设计算方法,得到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以及将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发送至模糊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用于基于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经过预设模糊控制方法,得到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以及将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发送至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还用于基于导风板角度值,控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得到第一控制结果,以及将第一控制结果发送至确定装置;PID控制器,用于基于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利用预设PID控制方法控制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得到第二控制结果,以及将第二控制结果发送至确定装置;确定装置,用于基于第一控制结果和第二控制结果,确定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温度控制结果。
本发明通过计算装置可以计算得到锂电池温控箱的区域目标温差值和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进一步,通过模糊控制器和PID控制器实现了对导风板和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的综合控制,进而解决了腔体内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腔体温度控制装置,用于腔体温度调节系统,该系统与锂电池温控箱连接,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进风口处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第一导风板和竖向布置的第二导风板,第一导风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振动薄片,每个振动薄片两侧分别设置有压电陶瓷;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锂电池温控箱内每个区域的温度数据集,其中,锂电池温控箱根据出风口分为四个区域;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每个温度数据集,经过预设计算方法,得到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经过预设模糊控制方法,得到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基于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分别控制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和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得到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温度控制结果。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对应的任一实施方式的腔体温度控制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处理器通过执行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对应的任一实施方式的腔体温度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腔体温度调节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风板安装位置平面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风板结构平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电陶瓷振动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腔体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腔体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锂电池温控箱内四个区域平面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腔体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区域目标温差值E的隶属度函数示意图;
图8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EC的隶属度函数示意图;
图8C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风板角度∠A的隶属度函数示意图;
图8D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ID控制参数△kp的隶属度函数示意图;
图8E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ID控制参数△ki的隶属度函数示意图;
图8F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PID控制参数△kd的隶属度函数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压电陶瓷的微振动及导风板扰动一体化的锂电池高温箱温度均匀性智能调节实现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腔体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腔体温度控制方法,通过采用两侧带有压电陶瓷的导风板并与模糊PID控制相结合可以实现对导风板和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的综合控制,进而解决了腔体内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腔体温度控制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腔体温度控制方法,可用于如图1所示的锂电池温控箱11,其中,锂电池温控箱11的腔体进风口处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第一导风板和竖向布置的第二导风板。
其中,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为转动方向可控导风板。在一实例中,提供导风板的安装位置平面图和结构平面图,如图2A和图2B所示。其中,竖向布置4片导风板,横向布置10片导风板,上下、左右布置的导风板分别为单独的控制模块,各导风板转动角度范围均为-45°~45°。其中每片横向布置的导风板上布置三片振动薄片,其材料为聚酯,规格为10×40×5mm;每片振动薄片两侧各布置一块压电陶瓷,型号为RP150/5×5/10,尺寸为5×5×10mm±20%,标称位移为10μm,刚度为108N/μm,响应频率为55kHz,静电容量为0.6μF。
进一步,第一导风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振动薄片,其中,每个振动薄片两侧分别设置有压电陶瓷。
通过在导风板两侧布置可根据所施加交流电压频率而改变振动频率的压电陶瓷,可以改变传统的导风板送风模式。进一步,根据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对压电陶瓷施加交变电场使其产生周期性的弯曲振动,从而带动振动薄片进行周期性地振动,薄片振动扰动流道内气流,从而向前方输出高速气流。
其中,逆压电效应即受到电场E的作用时,压电陶瓷产生与电场成线性比例的畸变,如下关系式(1)所示:
进一步,用矩阵表示为如下关系式(2):
式中:xi表示i方向应变分量;m表示压电常数;Em表示电场强度分量;dmi表示应力X为零时(或为常数时),由于电场强度的分量Em的改变引起应变分量xi的改变与电场强度分量Em的改变之比,如下关系式(3)所示:
进一步,锂电池温控箱腔体工作温度范围为-20℃至70℃,为输出高速的气流,并考虑压电陶瓷温度特性,采用模糊PID控制压电陶瓷两侧所加的交流电压频率。
如图3所示为压电陶瓷振动示意图。通过在压电陶瓷两侧施加交流电场,使其产生周期性振动并带动振动薄片共同振动,当气流经过导风板时产生振动频率高、风力集中而不扩散、定向性好、速度快的气流。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腔体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获取锂电池温控箱内每个区域的温度数据集。
其中,锂电池温控箱根据出风口分为四个区域。
具体地,采集锂电池温控箱内每个区域的多个温度值,并形成对应的温度数据集。
步骤S402,基于每个温度数据集,经过预设计算方法,得到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
具体地,根据每个区域的多个温度值,可以计算得到不同区域的温差数据和温差变化率,即得到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
步骤S403,基于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经过预设模糊控制方法,得到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
具体地,在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值、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和预设PID控制参数集的基础上,通过模糊控制实现在线模糊推理,进而可以得到对应的导风板角度值,以及得到PID控制参数对应的模糊量△kp、△ki、△kd即目标PID控制参数集。
步骤S404,基于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分别控制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得到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温度控制结果。
其中,导风板角度值即为确定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偏移角度。
具体地,根据导风板角度值控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进一步,结合目标PID控制参数集控制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可以实现对导风板和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的综合控制,进而解决了腔体内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腔体温度控制方法,在计算得到的区域目标温差值、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和预设PID控制参数集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控制进行推理,可以得到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进一步,利用导风板角度值和预设PID控制参数集可以实现对导风板和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的综合控制,进而解决了腔体内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因此,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通过对腔体内温度不均匀处进行快速送风实现对腔体各区域温度不均匀性的高效调节控制,并达到腔体工作所需要的温度均匀性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腔体温度控制方法,可用于如图1所示的锂电池温控箱11,其中,锂电池温控箱11的腔体进风口处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第一导风板和竖向布置的第二导风板。
其中,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为转动方向可控导风板。
进一步,第一导风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振动薄片,其中,每个振动薄片两侧分别设置有压电陶瓷。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腔体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1,获取锂电池温控箱内每个区域的温度数据集。详细请参见图4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401,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02,基于每个温度数据集,经过预设计算方法,得到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
具体地,上述步骤S502包括:
步骤S5021,基于每个温度数据集,分别计算每个区域的温度均值和温度变化值。
具体地,根据锂电池温控箱内每个区域的多个温度值可以计算得到每个区域的温度均值和温度变化值。
步骤S5022,基于每个区域的温度均值,确定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值。
具体地,根据每个区域的温度均值可以计算得到多个区域目标温差值。
步骤S5023,基于每个区域的温度变化值,确定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
具体地,根据每个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可以计算得到多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5022包括:
步骤a1,基于第一区域的温度均值和第三区域的温度均值确定第一目标温度差值。
步骤a2,基于第二区域的温度均值和第四区域的温度均值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差值。
步骤a3,基于第一区域的温度均值和第二区域的温度均值确定第三目标温度差值。
步骤a4,基于第三区域的温度均值和第四区域的温度均值确定第四目标温度差值。
步骤a5,基于第一目标温度差值、第二目标温度差值、第三目标温度差值和第四目标温度差值,确定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值。
其中,如图6所示,将锂电池温控箱内四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左上)、第二区域(右上)、第三区域(左下)和第四区域(右下)。
具体地,区域目标温差值可以包括左右温差和上下温差。
其中,左右温差可以根据锂电池温控箱内左半部分区域的均值与右半部分区域的均值的差值计算得到;上下温差可以根据锂电池温控箱上半部分区域的均值与下半部分区域的均值的差值计算得到。
首先,对第一区域的温度均值和第三区域的温度均值求和可以计算得到锂电池温控箱左半部分区域的均值,即第一目标温度差值。
进一步,对第二区域的温度均值和第四区域的温度均值求和可以计算得到锂电池温控箱右半部分区域的均值,即第二目标温度差值。
其次,对第一区域的温度均值和第二区域的温度均值求和可以计算得到锂电池温控箱上半部分区域的均值,即第三目标温度差值。
进一步,对第三区域的温度均值和第四区域的温度均值求和可以计算得到锂电池温控箱下半部分区域的均值,即第四目标温度差值。
最后,根据第一目标温度差值和第二目标温度差值,可以计算得到左右温差。
进一步,根据第三目标温度差值和第四目标温度差值,可以计算得到上下温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5023,包括:
步骤b1,基于第一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和第三区域的温度变化值确定第一目标温度变化值。
步骤b2,基于第二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和第四区域的温度变化值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变化值。
步骤b3,基于第一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和第二区域的温度变化值确定第三目标温度变化值。
步骤b4,基于第三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和第四区域的温度变化值确定第四目标温度变化值。
步骤b5,基于第一目标温度变化值、第二目标温度变化值、第三目标温度变化值和第四目标温度变化值,确定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
具体地,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可以包括左右温差变化率和上下温差变化率。
其中,左右温差变化率可以根据锂电池温控箱内左半部分区域的温度变化值与右半部分区域的温度变化值计算得到;
上下温差变化率可以根据锂电池温控箱内上半部分区域的温度变化值与下半部分区域的温度变化值计算得到。
首先,根据第一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和第三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可以计算得到锂电池温控箱内左半部分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即第一目标温度变化值。
进一步,根据第二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和第四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可以计算得到锂电池温控箱内右半部分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即第二目标温度变化值。
其次,根据第一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和第二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可以计算得到锂电池温控箱内上半部分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即第三目标温度变化值。
进一步,根据第三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和第四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可以计算得到锂电池温控箱内下半部分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即第四目标温度变化值。
最后,根据第一目标温度变化值和第二目标温度变化值,可以计算得到左右温差变化率。
进一步,根据第三目标温度变化值和第四目标温度变化,可以计算得到上下温差变化率。
步骤S503,基于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经过预设模糊控制方法,得到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详细请参见图4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403,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04,基于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分别控制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得到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温度控制结果。详细请参见图4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404,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腔体温度控制方法,通过计算每个区域的温度均值和温度变化值可以得到锂电池温控箱内部不同区域的区域目标温差值和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进一步,利用模糊控制进行推理,可以得到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进一步,利用导风板角度值和预设PID控制参数集可以实现对导风板和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的综合控制,进而解决了腔体内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因此,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通过对腔体内温度不均匀处进行快速送风实现对腔体各区域温度不均匀性的高效调节控制,并达到腔体工作所需要的温度均匀性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腔体温度控制方法,可用于如图1所示的锂电池温控箱11,其中,锂电池温控箱11的腔体进风口处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第一导风板和竖向布置的第二导风板。
其中,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为转动方向可控导风板。
进一步,第一导风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振动薄片,其中,每个振动薄片两侧分别设置有压电陶瓷。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腔体温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01,获取锂电池温控箱内每个区域的温度数据集。详细请参见图4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401,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702,基于每个温度数据集,经过预设计算方法,得到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详细请参见图5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502,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703,基于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经过预设模糊控制方法,得到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
具体地,上述步骤S603包括:
步骤S7031,获取表征区域目标温差值、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和导风板角度值的第一模糊关系,以及表征区域目标温差值、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和PID控制参数的第二模糊关系。
具体地,将区域目标温差值E以及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EC作为模糊控制的输入变量,其中,区域目标温差值E的取值为NB、NM、NS、ZO、PS、PM、PB;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EC的取值为NB、NM、NS、ZO、PS、PM、PB。
进一步,将导风板角度值∠A作为模糊控制的输出变量,取值为LB、LM、LS、ZO、RS、RM、RB。其中,L表示左边,R表示右边。
进一步,第一模糊关系如下表1所示:
表1、风板角度控制模糊规则表
同理,将区域目标温差值E以及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EC作为模糊控制的输入变量,将PID控制参数△kp、△ki、△kd作为模糊控制的输出变量,取值为NB、NM、NS、ZO、PS、PM、PB。其中,L表示左边,R表示右边。
进一步,第二模糊关系如下表2所示:
表2、△kp、△ki、△kd模糊规则表
步骤S7032,基于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经过第一模糊关系运算,得到导风板角度值。
具体地,根据上表1,区域目标温差值E和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EC的论域为:E,EC=[-3,3],其模糊集为:E,EC={NB,NM,NS,ZO,PS,PM,PB}。导风板角度∠A论域为[-45,45],其中角度为负代表向左偏,角度为正代表向右偏。
进一步,当计算得到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后,根据上表1所示的第一模糊关系进行模糊运算推理,可以得到导风板角度值。
具体地,选择三角形隶属度函数μ(x),使得上述论域中的任一元素x,都有一个数μ(x)∈[0,1]与之对应,隶属度函数如图8A至图8F所示。
进一步,运用面积重心法对输出模糊量进行解模糊,可以得到具体的导风板角度值,如下关系式(1)所示:
式中:u表示导风板角度值。
步骤S7033,基于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经过第二模糊关系运算,得到目标PID控制参数集。
具体地,根据上表2,△kp论域为[-0.15,0.15],△ki论域为[-2,2],△kd论域为[-0.15,0.15],其模糊集为:△kp、△ki、△kd={NB,NM,NS,ZO,PS,PM,PB}。
进一步,当计算得到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后,根据上表2所示的第二模糊关系进行模糊运算推理,可以得到△kp、△ki、△kd,即目标PID控制参数集。
步骤S704,基于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分别控制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和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得到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温度控制结果。
具体地,上述步骤S704包括:
步骤S7041,基于导风板角度值控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得到第一控制结果。
具体地,利用导风板角度值可以控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偏移角度,并得到对应地控制结果。
步骤S7042,基于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利用预设PID控制方法控制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得到第二控制结果。
具体地,在一定范围内,压电陶瓷振动频率与扰动气流速度呈线性关系。且压电陶瓷振动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产生的高速气旋越多,对腔体内温度不均匀处送风效率也越高。根据腔体内初始送风情况测得出风口风速,与模拟结果相结合,得到初始情况下压电陶瓷振动频率,以此作为控制的标准。
因此,在得到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后,在该目标PID控制参数集的基础上,通过PID控制对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进行控制,并得到对应的控制结果,可以有效解决腔体内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
步骤S7043,基于第一控制结果和第二控制结果,确定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温度控制结果。
具体地,通过对导风板和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的综合控制,可以解决腔体内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进而得到最终的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温度控制结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腔体温度控制方法,利用导风板角度值和预设PID控制参数集可以实现对导风板和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的综合控制,进而控制腔体内部温度的不均匀。因此,通过实施本发明,可以通过对腔体内温度不均匀处进行快速送风实现对腔体各区域温度不均匀性的高效调节控制,并达到腔体工作所需要的温度均匀性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腔体温度调节系统,如图1所示,该腔体温度调节系统包括:锂电池温控箱11和控制系统12。
其中,锂电池温控箱11的腔体进风口处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第一导风板和竖向布置的第二导风板。进一步,第一导风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振动薄片,其中,每个振动薄片两侧分别设置有压电陶瓷。
进一步,锂电池温控箱11包括:温度传感器111,其中,温度传感器1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即可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锂电池温控箱的四个区域中分别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控制系统12包括:计算装置121、模糊控制器122、PID控制器123和确定装置124。
具体地,温度传感器111用于获取锂电池温控箱内每个区域的温度数据集,以及将每个温度数据集发送至计算装置121,其中,锂电池温控箱根据出风口分为四个区域。
具体的过程参考上述步骤S40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计算装置121用于基于每个温度数据集,经过预设计算方法,得到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以及将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发送至模糊控制器122。
具体的过程参考上述步骤S502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模糊控制器122,用于基于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经过预设模糊控制方法,得到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以及将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发送至PID控制器123。
具体的过程参考上述步骤S703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模糊控制器122,还用于基于导风板角度值,控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得到第一控制结果,以及将第一控制结果发送至确定装置124。
具体的过程参考上述步骤S704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PID控制器132,用于基于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利用预设PID控制方法控制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得到第二控制结果,以及将第二控制结果发送至确定装置124。
具体的过程参考上述步骤S7042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确定装置124,用于基于第一控制结果和第二控制结果,确定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温度控制结果。
具体的过程参考上述步骤S7043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腔体温度调节系统,利用温度传感器采集锂电池温控箱的温度数据,同时,通过计算装置可以计算得到锂电池温控箱的区域目标温差值和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进一步,在控制装置中实现对导风板和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的综合控制,进而解决了腔体内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
在一实例中,如图9所示,提供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微振动及导风板扰动一体化的锂电池高温箱温度均匀性智能调节方法。其中腔体进风口处增加横向、竖向布置的转动方向可控导风板,横向布置的导风板上布置三片振动薄片,每片振动薄片两侧各布置一块压电陶瓷,压电陶瓷两侧施加交流电压。根据腔体内部布置的温度传感器将腔体分为四个区域,将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各温度数据输入至模糊控制器,模糊控制器根据所接收的各区域温度数据偏差和偏差变化率,建立:①导风板转动角度与各区域温度数据输入偏差和偏差变化率的模糊关系;②PID控制器输入调整参数与各区域温度数据输入偏差和偏差变化率的模糊关系,通过模糊运算实现在线模糊推理得到各区域不同温差情况下PID控制器的输出权重。导风板转动角度由模糊控制器直接控制,压电陶瓷两侧交流电压频率由模糊PID控制器控制,通过对腔体内温度不均匀处进行快速送风实现对腔体各区域温度不均匀性的高效调节,达到腔体工作所需要的温度均匀性要求。本发明实现对腔体温度均匀性的在线调节,通过导风角度及压电陶瓷振动频率改变的综合调节,获得快速响应、精准控制、稳定性强的控制方法。
进一步,上述基于压电陶瓷的微振动及导风板扰动一体化的锂电池高温箱温度均匀性智能调节方法中采用了模糊控制及模糊运算与PID控制相结合的系统共同完成对腔体温度均匀性的控制。该系统兼顾了模糊控制与PID控制两种策略的优点,有效地改善了腔体的温度均匀性控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可以将上述系统集成在单片机中。
具体地,本实例中选用STM32F103C8T6为主控芯片,其运算能力强、功率小的特点可以保证实验箱的长时工作,该单片机内部集成有8路的16位A/D转换器和路独立的PWM控制器,配合空开、继电器、接触器等外围部件对整机进行控制,可高效地实现模糊指令控制
进一步,选择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对腔体温度数据进行采集,测量精度为±0.5℃,使用单总线协议与STM32F103C8T6主控芯片通讯。
进一步,在OLED屏幕上分别显示采集温度、温差,PWM输出占空比等参数;输出PWM波控制各导风板模块转动角度,以此来控制腔体内部的温度均匀性变化。
进一步,本实例提供的基于压电陶瓷的微振动及导风板扰动一体化的锂电池高温箱温度均匀性智能调节方法,在模糊控制的具体实现过程中,主要通过运用不同的数据指令实现:
1、MEN指令将输入变量变成模糊输入:MEN指令用于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因此可以将一段时间内的输入变量的平均值作为模糊输入。
2、REV指令根据模糊输入确定模糊输出:REV指令用于将一个16位的二进制数进行反转。在模糊控制中,将模糊输出表示为一个二进制数,并使用REV指令将它进行反转。反转之后的结果可以转化为一个模糊输出。
3、WAV指令进行反模糊化:使用WAV指令产生一个指定频率和占空比的方波信号,并将信号输出到单片机的引脚上。通过调整方波的频率和占空比,实现不同程度的控制输出。
4、面积重心法与EDIV指令配合完成模糊输出:面积重心法的实现需要计算模糊输出的面积和重心位置。使用EDIV指令进行除法运算,计算模糊输出的面积和重心位置,从而得到实际的控制量。
进一步,本实例中选择增量式PID控制对系统进行设计,增量式PID需要求出当前控制量u(k)和上次控制量u(k-1)的差值,每次输出控制量的增量Δu(k),增量仅取决于第k次和前两次的采样值,系统只需要进行加权运算,这样的运算过程可以简化主控制器的运算量,系统的控制效果通过输出的增量进行改进。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腔体温度控制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腔体温度控制装置,可用于腔体温度调节系统,如图1所示,腔体温度调节系统1与锂电池温控箱2连接,其中,锂电池温控箱2的腔体进风口处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第一导风板和竖向布置的第二导风板。
其中,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为转动方向可控导风板。
进一步,第一导风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振动薄片,其中,每个振动薄片两侧分别设置有压电陶瓷。
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801,用于获取锂电池温控箱内每个区域的温度数据集,其中,锂电池温控箱根据出风口分为四个区域。
计算模块802,用于基于每个温度数据集,经过预设计算方法,得到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
第一控制模块803,用于基于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经过预设模糊控制方法,得到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
第二控制模块804,用于基于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分别控制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和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得到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温度控制结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计算模块802包括:
计算子模块,用于基于每个温度数据集,分别计算每个区域的温度均值和温度变化值。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每个区域的温度均值,确定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值。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每个区域的温度变化值,确定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801中四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第一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区域的温度均值和第三区域的温度均值确定第一目标温度差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二区域的温度均值和第四区域的温度均值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差值。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区域的温度均值和第二区域的温度均值确定第三目标温度差值。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三区域的温度均值和第四区域的温度均值确定第四目标温度差值。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目标温度差值、第二目标温度差值、第三目标温度差值和第四目标温度差值,确定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值。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和第三区域的温度变化值确定第一目标温度变化值。
第七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二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和第四区域的温度变化值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变化值。
第八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和第二区域的温度变化值确定第三目标温度变化值。
第九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三区域的温度变化值和第四区域的温度变化值确定第四目标温度变化值。
第十确定单元,用于基于第一目标温度变化值、第二目标温度变化值、第三目标温度变化值和第四目标温度变化值,确定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模块803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表征区域目标温差值、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和导风板角度值的第一模糊关系,以及表征区域目标温差值、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和PID控制参数的第二模糊关系。
第一运算子模块,用于基于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经过第一模糊关系运算,得到导风板角度值。
第二运算子模块,用于基于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经过第二模糊关系运算,得到目标PID控制参数集。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模块804包括:
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基于导风板角度值控制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得到第一控制结果。
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基于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利用预设PID控制方法控制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得到第二控制结果。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控制结果和第二控制结果,确定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温度控制结果。
上述各个模块和单元的更进一步的功能描述与上述对应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腔体温度控制装置是以功能单元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单元是指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定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具有上述图10所示的腔体温度控制装置。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发明可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存储器20,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通信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计算机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计算机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系统)。图11中以一个处理器10为例。
处理器1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网络处理器或其组合。其中,处理器1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或其组合。上述可编程逻辑器件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通用阵列逻辑或其任意组合。
其中,存储器20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10执行的指令,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10执行实现上述实施例示出的方法。
存储器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存储器20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计算机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存储器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20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该计算机设备还包括通信接口30,用于该计算机设备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在硬件、固件中实现,或者被实现为可记录在存储介质,或者被实现通过网络下载的原始存储在远程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并将被存储在本地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代码,从而在此描述的方法可被存储在使用通用计算机、专用处理器或者可编程或专用硬件的存储介质上的这样的软件处理。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随机存储记忆体、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等;进一步地,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可以理解,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可编程硬件包括可存储或接收软件或计算机代码的存储组件,当软件或计算机代码被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访问且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示出的方法。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腔体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锂电池温控箱,所述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进风口处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第一导风板和竖向布置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振动薄片,每个所述振动薄片两侧分别设置有压电陶瓷;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锂电池温控箱内每个区域的温度数据集,其中,锂电池温控箱根据出风口分为四个区域;
基于每个所述温度数据集,经过预设计算方法,得到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
基于每个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经过预设模糊控制方法,得到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
基于所述导风板角度值和所述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和所述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得到所述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温度控制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每个所述温度数据集,经过预设计算方法,得到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包括:
基于每个所述温度数据集,分别计算每个区域的温度均值和温度变化值;
基于每个区域的所述温度均值,确定至少一个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值;
基于每个区域的所述温度变化值,确定至少一个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基于每个区域的所述温度均值,确定至少一个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值,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温度均值和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温度均值确定第一目标温度差值;
基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温度均值和所述第四区域的所述温度均值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差值;
基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温度均值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温度均值确定第三目标温度差值;
基于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温度均值和所述第四区域的所述温度均值确定第四目标温度差值;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温度差值、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差值、所述第三目标温度差值和所述第四目标温度差值,确定至少一个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每个区域的所述温度变化值,确定至少一个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温度变化值和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温度变化值确定第一目标温度变化值;
基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温度变化值和所述第四区域的所述温度变化值确定第二目标温度变化值;
基于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温度变化值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温度变化值确定第三目标温度变化值;
基于所述第三区域的所述温度变化值和所述第四区域的所述温度变化值确定第四目标温度变化值;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温度变化值、所述第二目标温度变化值、所述第三目标温度变化值和所述第四目标温度变化值,确定至少一个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每个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经过预设模糊控制方法,得到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包括:
获取表征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值、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和所述导风板角度值的第一模糊关系,以及表征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值、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和PID控制参数的第二模糊关系;
基于每个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经过所述第一模糊关系运算,得到所述导风板角度值;
基于每个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经过所述第二模糊关系运算,得到所述目标PID控制参数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导风板角度值和所述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和所述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得到所述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温度控制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导风板角度值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得到第一控制结果;
基于所述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利用预设PID控制方法控制所述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得到第二控制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控制结果和所述第二控制结果,确定所述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温度控制结果。
7.一种腔体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电池温控箱和控制系统;
所述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进风口处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第一导风板和竖向布置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振动薄片,每个所述振动薄片两侧分别设置有压电陶瓷;
所述锂电池温控箱包括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
每个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锂电池温控箱内每个区域的温度数据集,以及将每个所述温度数据集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用于基于每个所述温度数据集,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腔体温度控制方法,并得到所述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温度控制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计算装置、模糊控制器、PID控制器和确定装置;
所述计算装置,用于基于每个所述温度数据集,经过预设计算方法,得到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以及将每个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发送至所述模糊控制器;
所述模糊控制器,用于基于每个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经过预设模糊控制方法,得到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以及将所述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发送至所述PID控制器;
所述模糊控制器,还用于基于所述导风板角度值,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得到第一控制结果,以及将所述第一控制结果发送至所述确定装置;
所述PID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利用预设PID控制方法控制所述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得到第二控制结果,以及将所述第二控制结果发送至所述确定装置;
所述确定装置,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控制结果和所述第二控制结果,确定所述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温度控制结果。
9.一种腔体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锂电池温控箱,所述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进风口处设置有横向布置的第一导风板和竖向布置的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振动薄片,每个所述振动薄片两侧分别设置有压电陶瓷;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锂电池温控箱内每个区域的温度数据集,其中,锂电池温控箱根据出风口分为四个区域;
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每个所述温度数据集,经过预设计算方法,得到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值和至少一个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每个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值和每个所述区域目标温差变化率,经过预设模糊控制方法,得到导风板角度值和目标PID控制参数集;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导风板角度值和所述目标PID控制参数集,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和所述压电陶瓷的振动频率,得到所述锂电池温控箱的腔体温度控制结果。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腔体温度控制方法。
CN202311346404.1A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腔体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4771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46404.1A CN117477104B (zh)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腔体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46404.1A CN117477104B (zh)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腔体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7104A true CN117477104A (zh) 2024-01-30
CN117477104B CN117477104B (zh) 2024-05-17

Family

ID=89632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46404.1A Active CN117477104B (zh) 2023-10-17 2023-10-17 一种腔体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7710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3229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向控制装置、空调器、空调器控制方法
CN111106410A (zh) * 2019-12-26 2020-05-05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新型动力电池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210226472A1 (en) * 2018-12-21 2021-07-22 Lg Chem, Ltd.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apparatus including cooling fan and movable temperature measuring device for secondary battery
CN113217991A (zh) * 2021-04-19 2021-08-0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室内机控制方法及室内机
WO2022262460A1 (zh) * 2021-06-17 2022-12-2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广角出风头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3229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向控制装置、空调器、空调器控制方法
US20210226472A1 (en) * 2018-12-21 2021-07-22 Lg Chem, Ltd.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apparatus including cooling fan and movable temperature measuring device for secondary battery
CN111106410A (zh) * 2019-12-26 2020-05-05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新型动力电池包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17991A (zh) * 2021-04-19 2021-08-0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室内机控制方法及室内机
WO2022262460A1 (zh) * 2021-06-17 2022-12-2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广角出风头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静纨;魏东;刘熙;: "变风量空调系统温度模糊PID控制",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no. 04, 15 August 2009 (2009-08-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7104B (zh) 2024-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74637B2 (ja)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09343351B (zh) 一种改进pid控制的开关磁阻电机转矩控制系统
CN101103517B (zh) 电动机控制装置
CN103047163B (zh) 服务器机柜的风扇模块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4423303A (zh) 最优化的运动控制部件和能量效率的估量和调节方法
CN106067744A (zh) 一种新型的智能电机控制器
CN117477104B (zh) 一种腔体温度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Lv et al. Full-state constrained adaptive fuzzy finite-time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for PMSM drive systems
WO2021237910A1 (zh) 一种基于查表法的主动磁轴承控制器的构造方法
WO2018168230A1 (ja) 処理装置、制御パラメータ決定方法、及び制御パラメータ決定プログラム
Chang et al. Big data analysis of a mini three-axis CNC machine tool based on the tuning operation of controller parameters
Insperger et al. Increasing the accuracy of digital force control process using the act-and-wait concept
CN108897221A (zh) 一种军用电源机箱风机转速控制方法
CN105383319B (zh) 用于使电池输出需求电流的操作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方法
Bazrafshan et al. Fuzzy modeling and position control of a traveling wave ultrasonic motor
CN107511830A (zh) 一种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控制器参数自适应调整实现方法
CN104270046A (zh) 一种基于转速-电流二维模糊模型自学习的电机控制方法
CN105227040B (zh) 变频器并联的均流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2838802B (zh) 用于控制旋转电机的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CN105099263A (zh)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辨识器的超声波电机位置与速度控制系统
CN206906895U (zh) 一种自稳系统及水下潜航器
CN106602945B (zh) 一种直流有刷电机转速离散控制和显式预测控制方法
CN106533285B (zh) 基于Kriging模型的永磁直流电机转速控制方法
EP3943768B1 (en) Active magnetic bearing controller 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table lookup method
CN111634356A (zh) 自平衡机器人控制方法、系统、自平衡机器人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