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7077A - 一种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477077A CN117477077A CN202311810524.2A CN202311810524A CN117477077A CN 117477077 A CN117477077 A CN 117477077A CN 202311810524 A CN202311810524 A CN 202311810524A CN 117477077 A CN117477077 A CN 1174770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ermal runaway
- preset
- battery
- sensors
- sen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091 carbon mon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435 hydrogen atom Chemical class [H]*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55 external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0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10/4257—Smart batterie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side the housing of the cells or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2—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该方法首先获取热失控探测器中各个传感器的传感数据,热失控探测器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并且至少存在一种类型的传感器数量大于2;再判断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是否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下每类传感器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传感器,预设一级预警条件下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大于预设报警阈值;若是,则判定电池出现热失控,也即本申请可以针对热失控探测器每类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进行相互判断,有效降低了热失控探测器某些传感器故障对电池热失控状态漏判和误判的概率,提高了电池热失控状态判断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的规模化使用,电池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锂电池在过充、过放、外部受力等因素下发生短路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电池热失控。热失控发生后会出现链式反应,会产生大量烟雾,导致温度迅速升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在电池发生热失控前期,对电池热失控状态进行准确判断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一般通过热失控探测器对电池热失控状态进行监测,以根据监测到的数据对电池热失控状态进行判断。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仅针对热失控探测器每类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判定,没有将各类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进行互相判断,当热失控探测器中某些传感器故障时易导致对电池热失控状态漏判和误判。
发明内容
对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可以针对热失控探测器每类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进行相互判断,有效降低了热失控探测器某些传感器故障对电池热失控状态漏判和误判的概率,提高了电池热失控状态判断的准确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包括:
获取热失控探测器中各个传感器的传感数据,所述热失控探测器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并且至少存在一种类型的传感器数量大于2;
判断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是否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所述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下每类传感器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传感器,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下所述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大于预设报警阈值;
若判断出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则判定电池出现热失控。
可选地,在上述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中,所述热失控探测器包括: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2,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1。
可选地,在上述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中,所述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下每类传感器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传感器,包括:
满足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烟雾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2,满足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1。
可选地,在上述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中,所述传感器为所述烟雾传感器,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下所述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大于预设报警阈值,包括:
所述烟雾传感器的烟雾特征值大于预设烟雾阈值;
所述传感器为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下所述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大于预设报警阈值,包括: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或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变化率大于预设温度变化阈值。
可选地,在上述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中,在判定电池出现热失控之后,还包括:
生成三级警报,所述三级警报用于提示电池发生热失控。
可选地,在上述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中,在判断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是否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之后,若判断出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不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还包括:
生成二级警报,所述二级警报用于提示电池存在热失控风险。
可选地,在上述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中,在判断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是否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之后,若判断出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均不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还包括:
分别判断各个所述传感器是否满足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
若判断出存在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满足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则生成一级警报,所述一级警报用于提示传感器存在故障。
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电池热失控判定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热失控探测器中各个传感器的传感数据,所述热失控探测器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并且至少存在一种类型的传感器数量大于2;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是否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所述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下每类传感器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传感器,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下所述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大于预设报警阈值;
判定单元,用于若判断出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则判定电池出现热失控。
本申请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电池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热失控探测器、消防灭火装置和电池;
其中,所述热失控探测器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并且至少存在一种类型的传感器数量大于2;
所述中央控制器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公开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并在判定所述电池出现热失控时,下发消防灭火指令至所述消防灭火装置;
所述消防灭火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防灭火指令对所述电池执行灭火操作。
可选地,在上述的电池系统中,所述电池设置在电池舱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该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首先获取热失控探测器中各个传感器的传感数据,热失控探测器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并且至少存在一种类型的传感器数量大于2;再判断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是否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下每类传感器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传感器,预设一级预警条件下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大于预设报警阈值;若判断出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则判定电池出现热失控,也即本申请可以针对热失控探测器每类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进行相互判断,有效降低了热失控探测器某些传感器故障对电池热失控状态漏判和误判的概率,提高了电池热失控状态判断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的具体应用流程图;
图3至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种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热失控判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可以针对热失控探测器每类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进行相互判断,有效降低了热失控探测器某些传感器故障对电池热失控状态漏判和误判的概率,提高了电池热失控状态判断的准确度。
请参见图1,该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主要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01、获取热失控探测器中各个传感器的传感数据。
其中,热失控探测器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并且至少存在一种类型的传感器数量大于2。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失控探测器中的传感器可以包括: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2,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1;当然,并不仅限于此,还可视应用环境和用户需求确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数据采集的方式,获取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个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当热失控探测器中的传感器为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时,传感数据至少包括:烟雾特征值、温度值和温度变化率等等;当然,并不仅限于此,还可视应用环境和用户需求确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S102、判断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是否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
其中,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下每类传感器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传感器,预设一级预警条件下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大于预设报警阈值。
在热失控探测器中的传感器为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2,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1的情况下,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下每类传感器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传感器具体可以是:
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烟雾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2,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1。
实际应用中,当传感器为烟雾传感器,预设一级预警条件下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大于预设报警阈值可以包括:烟雾传感器的烟雾特征值大于预设烟雾阈值。
其中,预设烟雾阈值一般是预先设定的,当烟雾特征值大于该值时表征电池产生烟雾。具体的,该阈值可以基于相关的历史数据进行建模调参得到,也可以是根据相关的历史数据获得的经验值,视具体应用环境和用户需求确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同理,当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预设一级预警条件下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大于预设报警阈值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或,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变化率大于预设温度变化阈值。
其中,预设温度阈值和预设温度变化阈值一般是预先设定的,当温度值大于预设预设温度阈值、温度变化率大于预设温度变化阈值时均表征电池出现较高的温度。具体的,该预设温度阈值和预设温度变化阈值可以基于相关的历史数据进行建模调参得到,也可以是根据相关的历史数据获得的经验值,视具体应用环境和用户需求确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变化率可以基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值进行运算得到,具体的运算过程可参见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能够理解的是,当热失控探测器的传感器类型为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则当热失控探测器中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烟雾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2,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1时,可以判断出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
若判断出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则可以执行步骤S103。
S103、判定电池出现热失控。
实际应用中,当判断出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时,可以判定电池出现热失控。
综合上述,结合图2,当热失控探测器中的烟雾传感器所采集到的烟雾特征值大于预设烟雾阈值时,表征该烟雾传感器满足一级预警条件,处于一级预警状态;当热失控探测器中的温度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或者基于采集到的温度值计算出的温度变化率大于预设温度变化阈值时,表征该温度传感器满足一级预警条件,处于一级预警状态。当存在2个及以上的烟雾传感器同时处于一级预警状态,表征热失控探测器进入二级烟雾预警状态;当存在1个及以上的温度传感器处于一级预警状态,表征热失控探测器进入二级温度预警状态。当热失控探测器同时进入二级烟雾预警状态和二级温度预警状态即可判定电池出现热失控。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首先获取热失控探测器中各个传感器的传感数据,热失控探测器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并且至少存在一种类型的传感器数量大于2;再判断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是否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下每类传感器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传感器,预设一级预警条件下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大于预设报警阈值;若判断出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则判定电池出现热失控,也即本申请可以针对热失控探测器每类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进行相互判断,有效降低了热失控探测器某些传感器故障对电池热失控状态漏判和误判的概率,提高了电池热失控状态判断的准确度。
具体的,在对电池热失控状态判断过程不仅可以将传感器直接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判断,还可以基于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后得到特征信号变化率进行判断,并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热失控状态判断的准确度。
在上述的基础之上,可选地,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在执行步骤S103、判定电池出现热失控之后,请参见图3,还可以包括:
S201、生成三级警报。
其中,三级警报用于提示电池发生热失控。
实际应用中,当判定电池出现热失控之后可以及时生成三级警报,以用于提示电池发生热失控,以便于相关人员及时进行处置。
在上述的基础之上,可选地,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在执行步骤S102、判断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是否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之后,若判断出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不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请参见图4,还可以包括:
S301、生成二级警报。
其中,二级警报用于提示电池存在热失控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不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可以是:热失控探测器中至少有一类传感器不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其他类传感器都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
同样以热失控探测器中的传感器为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2,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1为例,则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不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可以为:
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烟雾传感器的数量小于2,满足预设以及预警条件的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1;
或者,
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烟雾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2,满足预设以及预警条件的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小于1。
实际应用中,当热失控探测器中某一类传感器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则说明电池存在一定的热失控风险,此时可以生成二级警报用于提示电池存在热失控风险,以便于相关人员及时进行处置。
在上述的基础之上,可选地,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在执行步骤S101、判断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是否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之后,若判断出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均不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请参见图5,还可以包括:
S401、分别判断各个传感器是否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
其中,判断传感器是否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相关说明,可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若判断出存在一个传感器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则可以执行步骤S402。
S402、生成一级警报。
其中,一级警报用于提示传感器存在故障。
需要说明的是,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均不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可以是:热失控探测器中所有类型的传感器都不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
同样以热失控探测器中的传感器为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2,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1为例,则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均不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可以为:
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烟雾传感器的数量小于2,满足预设以及预警条件的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小于1。
实际应用中,当热失控探测器中所有类型的传感器都不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但热失控探测器中还存在至少一个传感器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则说明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传感器可能出现故障,可以生成一级警报用于提示提示传感器存在故障,以便于相关人员及时进行处置。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实际应用中,假设热失控探测器包括: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2,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1,结合图2,该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有如下具体实施过程:
首先,针对烟雾传感器,分别监测烟雾传感器的烟雾特征值是否达到预设烟雾阈值;针对温度传感器,分别监测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是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或者,监测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变化率达到预设温度变化阈值。
其中,若是监测烟雾传感器的烟雾特征值到达预设烟雾阈值,则表征该烟雾传感器满足一级预警条件,处于一级预警状态;若是监测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达到预设温度阈值,或者,监测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变化率达到预设温度变化阈值,则表征该温度传感器满足一级预警条件,处于一级预警状态。
其次,针对烟雾传感器,分别判断处于一级预警状态的烟雾传感器数量是否大于等于2,也即是否同时存在两个及以上处于一级预警状态的烟雾传感器;针对温度传感器,分别判断处于一级预警状态的温度传感器数量是否大于等于1,也即是否同时存在一个及以上处于一级预警状态的烟雾传感器。
若是同时存在两个及以上处于一级预警状态的烟雾传感器,则可以表征热失控探测器进入二级烟雾预警状态;反之,则维持表征该烟雾传感器处于一级预警状态。若是同时存在一个及以上处于一级预警状态的烟雾传感器,则可以表征热失控探测器进入二级温度预警状态;反之,则表征未监测到温度异常。
最后,分别判断热失控探测器是否同时进入二级烟雾预警状态和二级温度预警状态。
其中,若是判断出热失控探测器同时进入二级烟雾预警状态和二级温度预警状态,则判定电池出现热失控,进入三级火灾警报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该热失控探测器在应用过程中可采用上述的三级判定方式,判断出电池是否出现热失控,相较于传统控制逻辑,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故障率、漏判率和误判率均更低。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可以首先对同种传感器之间进行相互判定,再基于同种传感器的判定结果对不同传感器之间相互判定,有效降低了传感器故障和对电池热失控状态漏判、误判造成损失的概率,提升了电池热失控状态判断的准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仅是本申请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具体实例,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可结合应用环境和用户需求进行变形,无论进行何种变形,主要原理与本申请提供的一致,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与上述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相对应,可选地,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热失控判定装置,请参见图6,该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101,用于获取热失控探测器中各个传感器的传感数据,所述热失控探测器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并且至少存在一种类型的传感器数量大于2;
第一判断单元102,用于判断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是否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所述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下每类传感器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传感器,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下所述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大于预设报警阈值;
判定单元103,用于若判断出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则判定电池出现热失控。
可选地,在上述的电池热失控判定装置中,所述热失控探测器包括: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2,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1。
可选地,在上述的电池热失控判定装置中,所述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下每类传感器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传感器,包括:
满足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烟雾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2,满足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1。
可选地,在上述的电池热失控判定装置中,所述传感器为所述烟雾传感器,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下所述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大于预设报警阈值,包括:
所述烟雾传感器的烟雾特征值大于预设烟雾阈值;
所述传感器为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下所述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大于预设报警阈值,包括: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或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变化率大于预设温度变化阈值。
可选地,该电池热失控判定装置在判定电池出现热失控之后还包括: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三级警报,所述三级警报用于提示电池发生热失控。
可选地,该电池热失控判定装置在判断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是否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之后,若判断出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不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还包括: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二级警报,所述二级警报用于提示电池存在热失控风险。
可选地,该电池热失控判定装置在判断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是否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之后,若判断出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均不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分别判断各个所述传感器是否满足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
第三生成单元,用于若判断出存在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满足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则生成一级警报,所述一级警报用于提示传感器存在故障。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失控判定装置,包括:获取单元101用于获取热失控探测器中各个传感器的传感数据,所述热失控探测器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并且至少存在一种类型的传感器数量大于2;第一判断单元102用于判断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是否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所述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下每类传感器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传感器,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下所述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大于预设报警阈值;判定单元103用于若判断出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则判定电池出现热失控,也即本申请可以针对热失控探测器每类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进行相互判断,有效降低了热失控探测器某些传感器故障对电池热失控状态漏判和误判的概率,提高了电池热失控状态判断的准确度。
可选地,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系统,如图7所示,该电池系统主要包括:中央控制器、热失控探测器、消防灭火装置和电池。
其中,热失控探测器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并且至少存在一种类型的传感器数量大于2。
实际应用中,热失控探测器通过自身的传感器对电池的状况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中央控制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热失控探测器可以包括: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2,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1;当然,并不仅限于此,还可视应用环境和用户需求确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中央控制器用于执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并在判定电池出现热失控时,下发消防灭火指令至消防灭火装置;
消防灭火装置用于根据防灭火指令对所述电池执行灭火操作。
实际应用中,热失控探测器可以对电池中的烟雾、温度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并将烟雾、温度数据实时上报给中央控制器进行分析处理。如果判定出电池出现热失控,中央控制器会给消防灭火装置下发消防灭火指令,消防灭火装置将对发生热失控的电池执行消防灭火动作,同时,实时向中央控制器上报消防灭火装置状态。热失控探测器也会继续对电池的烟雾、温度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上报更新,便于中央控制器实时更新消防防火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池可以设置在电池舱内,当然并不仅限于此,还可视应用环境和用户需求确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系统中的热失控探测器可以与中央控制器进行实时交互,更好的配合中央控制器对电池热失控状态进行判定,便于中央控制器下达正确的消防灭火指令,避免发生电池热失控但未下达消防灭火指令或未发生电池热失控却下达消防灭火指令造成的损失。
综合上述,值得说明的是,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热失控探测器主要分为单一型或复合型,通常包括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氢气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等,对电池热失控状态进行检测。然而,单一型热失控探测器对热失控监测敏感度不高且可靠性不足,容易发生误判,因故障或误判导致的连带损失较大。复合型探测器对热失控判断较为准确,但是一氧化碳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氢气传感器等成本较高,导致热失控探测器投资成本较高和检修较为复杂。而本申请中的热失控探测器为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并且存在至少一种类型传感器的数量大于2,具体的,热失控探测器中的传感器可以为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2,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1,由于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电池热失控特征判断明确且成本较低,因此相较于单一型热失控探测器判断准确度高,相较于复合型探测器成本低后期维护检修方便。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者组合,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热失控探测器中各个传感器的传感数据,所述热失控探测器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并且至少存在一种类型的传感器数量大于2;
判断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是否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所述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下每类传感器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传感器,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下所述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大于预设报警阈值;
若判断出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则判定电池出现热失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失控探测器包括: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2,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下每类传感器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传感器,包括:
满足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烟雾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2,满足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大于等于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所述烟雾传感器,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下所述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大于预设报警阈值,包括:
所述烟雾传感器的烟雾特征值大于预设烟雾阈值;
所述传感器为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下所述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大于预设报警阈值,包括:
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或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变化率大于预设温度变化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定电池出现热失控之后,还包括:
生成三级警报,所述三级警报用于提示电池发生热失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是否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之后,若判断出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不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还包括:
生成二级警报,所述二级警报用于提示电池存在热失控风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是否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之后,若判断出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均不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还包括:
分别判断各个所述传感器是否满足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
若判断出存在至少一个所述传感器满足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则生成一级警报,所述一级警报用于提示传感器存在故障。
8.一种电池热失控判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热失控探测器中各个传感器的传感数据,所述热失控探测器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并且至少存在一种类型的传感器数量大于2;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是否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所述预设二级预警条件下每类传感器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满足预设一级预警条件的传感器,所述预设一级预警条件下所述传感器的传感数据大于预设报警阈值;
判定单元,用于若判断出所述热失控探测器中各类传感器均满足预设二级预警条件,则判定电池出现热失控。
9.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器、热失控探测器、消防灭火装置和电池;
其中,所述热失控探测器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并且至少存在一种类型的传感器数量大于2;
所述中央控制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并在判定所述电池出现热失控时,下发消防灭火指令至所述消防灭火装置;
所述消防灭火装置用于根据所述防灭火指令对所述电池执行灭火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设置在电池舱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810524.2A CN117477077A (zh) | 2023-12-26 | 2023-12-26 | 一种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810524.2A CN117477077A (zh) | 2023-12-26 | 2023-12-26 | 一种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477077A true CN117477077A (zh) | 2024-01-30 |
Family
ID=89629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810524.2A Pending CN117477077A (zh) | 2023-12-26 | 2023-12-26 | 一种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477077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39749A (zh) * | 2017-05-18 | 2017-09-08 | 江苏银基烯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管理系统 |
CN115228029A (zh) * | 2022-06-15 | 2022-10-2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一种锂离子电池柜火灾的多级预警及灭火方法 |
CN116027206A (zh) * | 2023-03-29 | 2023-04-28 | 安徽中科中涣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站级储能的多元感知分级预警智能监测系统 |
CN116864840A (zh) * | 2023-06-12 | 2023-10-10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储能电站用锂电池热失控三阶段安全预警方法及系统 |
-
2023
- 2023-12-26 CN CN202311810524.2A patent/CN11747707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39749A (zh) * | 2017-05-18 | 2017-09-08 | 江苏银基烯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管理系统 |
CN115228029A (zh) * | 2022-06-15 | 2022-10-2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一种锂离子电池柜火灾的多级预警及灭火方法 |
CN116027206A (zh) * | 2023-03-29 | 2023-04-28 | 安徽中科中涣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站级储能的多元感知分级预警智能监测系统 |
CN116864840A (zh) * | 2023-06-12 | 2023-10-10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储能电站用锂电池热失控三阶段安全预警方法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680751U (zh) | 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系统 | |
JP5335144B2 (ja) | 火災、可燃ガス報知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CN111289829B (zh) | 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配电变压器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 | |
CN106066457A (zh) | 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
CN111260875B (zh) | 阀控式铅酸电池火灾预警方法、系统及故障电池定位装置 | |
CN102682560B (zh) | 一种船舶舱室火灾连锁报警等级评估装置 | |
CN104464158B (zh) | 一种火灾报警的联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0562818B (zh) | 一种以时间维度评估电梯运行质量的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 |
CN105741474A (zh) |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火灾预警方法 | |
CN111261957A (zh) | 基于分布控制的锂离子储能电池热失控保护系统及方法 | |
CN115864223B (zh) | 一种基于无人机巡视技术的电网全专业差异化运维方法 | |
CN110509813A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火灾预警方法 | |
CN111047816A (zh) | 一种电池充电柜火灾监控方法及系统 | |
CN112637313A (zh) | 一种电力调控云平台系统 | |
CN112307623A (zh) | 电芯热失控预测方法、装置、介质、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 | |
CN117477077A (zh) | 一种电池热失控判定方法、装置及电池系统 | |
CN117159966A (zh) | 一种基于红外-紫外探测的风机自动消防系统 | |
CN109649305B (zh) | 车辆自检系统及消防车 | |
CN111613000A (zh) | 一种火灾自动报警、灾情等级自动监控方法和系统 | |
CN115951241A (zh) | 一种车载动力锂电池热失控预警保护方法及系统 | |
CN114858480A (zh) | 应用于车辆中的部件故障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204143587U (zh) | 一种电缆沟防火报警装置 | |
CN210772277U (zh) | 一种空预器监控预警系统 | |
CN115236196A (zh) | 一种压力容器监测系统及方法 | |
CN112579665A (zh) | 能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能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