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70175B - 一种安全绳检测方法及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绳检测方法及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70175B
CN117470175B CN202311787301.9A CN202311787301A CN117470175B CN 117470175 B CN117470175 B CN 117470175B CN 202311787301 A CN202311787301 A CN 202311787301A CN 117470175 B CN117470175 B CN 1174701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rope
sensor
pull rope
pull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873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70175A (zh
Inventor
刘明俊
柴进
陈贵寿
肖先友
杨汉作
王品
杨文炳
陈晃松
王甫云
刘家海
余洋
周仁
刘恺
龙君念
李仁飞
徐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Highway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8730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701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70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0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70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701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2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32Safety or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person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s
    • E04G21/3261Safety-nets; Safety mattresses; Arrangements on buildings for connecting safety-lines
    • E04G21/3276Arrangements on buildings for connecting safety-lin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绳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绳检测方法及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检测方法包括:设置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对第一拉绳传感器和第二拉绳传感器的测定数据清零,将第一拉绳传感器与第一拉环连接,第二拉绳传感器与第二拉环连接;通过第一拉绳传感器实时测定第一拉环与第一拉绳传感器之间的位移,通过第二拉绳传感器实时测定第二拉环与第二拉绳传感器之间的位移,获得偏转块随着连接绳转动的偏转角度;当偏转块的偏转角度超出设定阈值后,发出警报。避免频繁解锁上锁的操作步骤,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当偏转角度超出设定的阈值后,此时连接绳的端部存在滑脱风险,系统及时发出警报,从而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绳检测方法及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绳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绳检测方法及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
背景技术
盖梁是桥梁结构中的重要的支承构件,上部结构的荷载通过盖梁传递给下部结构和基础,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使用端头模板、侧模、底模等临时结构来支撑和浇筑混凝土,待盖梁已经充分硬化且具备足够的强度时,盖梁施工达到模板拆除条件。
在拆除过程中,首先将盖梁的端头模板和侧模拆除,此时底模及围挡还未进行拆除,使得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一定保障;随后将盖梁底模拆除,但拆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传统的拆除安全措施一般是操作人员身穿安全背带及安全绳,并将安全绳端部的锁扣扣于盖梁垫石预埋的多个钢筋环上,使得操作人员与盖梁连接,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上述安全措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首先,在操作人员位置移动变换的过程中,需要不停地将锁扣来回进行解开和重新锁扣,频繁操作,增加了产生风险的概率;其次,由于锁扣接在预埋的钢筋环上,在拆除动作的过程中,存在滑脱的风险。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绳检测方法及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的风险,且避免频繁解锁上锁的操作步骤,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绳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使得第一拉绳传感器和第二拉绳传感器水平设置,且位于同一高度,偏转块套接在连接绳的端部,随连接绳的转动同步发生转动;第一拉绳传感器与第一拉环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第二拉绳传感器与第二拉环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对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的测定数据清零,将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拉环连接,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拉环连接;
通过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实时测定所述第一拉环与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获得第一位移,通过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实时测定所述第二拉环与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获得第二位移;
根据所述第一位移和所述第二位移获得所述偏转块随着所述连接绳转动的偏转角度;
当所述偏转块的偏转角度超出设定阈值后,发出警报;
所述设置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夹紧机构:在盖梁的两端部分别设置一组卡合组件,每组卡合组件均卡设于盖梁顶部,护栏位于盖梁的一侧,沿着盖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卡合组件朝向所述护栏的一侧具有连接杆;连接杆与卡合组件之间形成连接孔;
设置连接绳:将一根连接绳的端部分别自连接孔中穿过,包绕于连接杆上,并通过至少两个安全锁将连接绳的端部与本体锁紧,使得连接绳能够绕连接杆转动;
设置传感组件:将传感组件固定于所述卡合组件设有所述连接杆的一侧,使得第一拉绳传感器和第二拉绳传感器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靠近所述连接绳中部一侧设置,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背离所述连接绳中部一侧设置;
设置偏转组件:将偏转块套接在所述连接绳的端部,位于两个安全锁之间,所述连接绳的轴径略小于所述偏转块内孔中最短轴径,限制所述偏转块与所述连接绳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偏转块设置有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的一侧与所述传感组件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拉环和所述第二拉环的上方;
调整偏转组件:调整所述偏转块的位置,使得第一拉绳传感器与第一拉环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第二拉绳传感器与第二拉环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进一步的,由下式获得所述偏转块随着所述连接绳转动的偏转角度
其中,表示第一位移,第一位移为所述第一拉环相对于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表示第二位移,第二位移为所述第二拉环相对于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表示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之间的差值;/>表示所述第一拉环和所述第二拉环轴心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在现场安装前需进行预调试,所述预调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传感组件固定设置,且第一拉绳传感器和第二拉绳传感器所在一侧与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所在一侧相对设置;
将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拉环连接,将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拉环连接;
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所述偏转块,当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获得的所述第二位移为最小值时,判定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与第二拉环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将当前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的测定数据清零,完成第二拉绳传感器的预调试;
以所述第二拉环的轴线为中心转动所述偏转块,通过水平仪对所述偏转块的状态进行检测,当所述偏转块处于水平状态时,判定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与第一拉环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将当前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的测定数据清零,完成第一拉绳传感器的预调试。
进一步的,当所述偏转块的偏转角度超出设定阈值时,所述卡合组件再一次重新夹紧所述盖梁顶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包括:
夹紧机构,包括设置于盖梁两端部的两组卡合组件,所述卡合组件均卡设于盖梁顶部,护栏位于盖梁的一侧,沿着盖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卡合组件朝向所述护栏的一侧具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弯折,中部位置与所述卡合组件之间形成连接孔,一连接绳的两端分别自两侧的所述连接孔中穿过,并包绕于所述连接杆上;通过至少两个安全锁将所述连接绳的端部与本体锁紧,使得所述连接绳能够绕所述连接杆转动;
感应机构,包括传感组件和偏转组件,所述传感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卡合组件上,包括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拉绳传感器和第二拉绳传感器,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位于同一高度,且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靠近所述连接绳中部一侧设置,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背离所述连接绳中部一侧设置;所述偏转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绳的端部,包括偏转块、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所述偏转块套接于所述连接绳上,将所述连接绳的端部与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的轴径略小于所述偏转块内孔中最短轴径,限制所述偏转块与所述连接绳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第一拉环和所述第二拉环均设置在所述偏转块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拉环和所述第二拉环的上方,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拉环连接,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拉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偏转块的内孔截面为椭圆形或长矩形,所述连接绳端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安全锁,所述偏转块位于其中两个所述安全锁之间,且两端面与两个所述安全锁贴合设置。
进一步的,每组卡合组件均包括横架、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横架位于所述盖梁顶部,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分别位于所述盖梁的两侧;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均与所述横架互相垂直设置,分别位于所述横架的两端,且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第一支腿背离所述第二支腿的一侧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相对设置的一侧均设置有格纹板,所述格纹板与所述盖梁的侧壁紧密贴合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绳上设置有安全绳,所述安全绳端部的锁扣扣接于所述连接绳上,所述锁扣可沿着连接绳的长度方向跟随操作人员的走动同步滑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将安全绳端部的锁扣扣接在连接绳上,锁扣可沿着连接绳的长度方向跟随操作人员的走动同步滑动,避免频繁解锁上锁的操作步骤,大大提高作业效率;通过在连接绳的端部套设偏转块,在固定连接绳的同时,通过第一拉绳传感器和第二拉绳传感器分别获得偏转块上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的在连接绳转动过程中的位移,从而获得偏转块随着连接绳的偏转角度,当偏转角度超出设定的阈值后,此时连接绳的端部存在滑脱风险,系统及时发出警报,从而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安全绳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预调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传感组件和偏转组件调试后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传感组件和偏转组件安装后的初始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偏转角度未超出设定阈值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偏转角度超出设定阈值的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感应机构与卡合组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卡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偏转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偏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偏转组件的侧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传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夹紧机构;11、卡合组件;111、横架;112、第一支腿;113、第二支腿;114、格纹板;12、连接杆;12a、连接孔;13、连接绳;13a、安全锁;13b、安全绳;20、感应机构;21、传感组件;211、第一拉绳传感器;212、第二拉绳传感器;22、偏转组件;221、偏转块;222、第一拉环;223、第二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7所示的安全绳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卡式盖梁安全绳13b装置,使得第一拉绳传感器211和第二拉绳传感器212水平设置,且位于同一高度,偏转块221套接在连接绳13的端部,随连接绳13的转动同步发生转动;第一拉绳传感器211与第一拉环222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第二拉绳传感器212与第二拉环22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对第一拉绳传感器211和第二拉绳传感器212的测定数据清零,将第一拉绳传感器211与第一拉环222连接,第二拉绳传感器212与第二拉环223连接;
通过第一拉绳传感器211实时测定第一拉环222与第一拉绳传感器211之间的距离,获得第一位移,通过第二拉绳传感器212实时测定第二拉环223与第二拉绳传感器212之间的距离,获得第二位移;
根据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获得偏转块221随着连接绳13转动的偏转角度;
当偏转块221的偏转角度超出设定阈值后,发出警报。
本发明通过将安全绳13b端部的锁扣扣接在连接绳13上,锁扣可沿着连接绳13的长度方向跟随操作人员的走动同步滑动,避免频繁解锁上锁的操作步骤,大大提高作业效率;通过在连接绳13的端部套设偏转块221,在固定连接绳13的同时,通过第一拉绳传感器211和第二拉绳传感器212分别获得偏转块221上第一拉环222和第二拉环223的在连接绳13转动过程中的位移,从而获得偏转块221随着连接绳13的偏转角度,当偏转角度超出设定的阈值后,此时连接绳13的端部存在滑脱风险,系统及时发出警报,从而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的风险。
为了便于说明,第一拉绳传感器211靠近连接绳13中部一侧设置,第二拉绳传感器212背离连接绳13中部一侧设置,当连接绳13断裂或者另一端松脱,或者操作人员不慎跌落时,连接绳13的受力状态发生变化,将导致连接绳13以端部的连接点为中心朝向地面一侧转动和移动,使得第一拉绳传感器211和第二拉绳传感器212获得的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发生变化,继而能够根据偏转块221的偏转角度获得当前连接绳13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拉绳传感器211和第二拉绳传感器212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光电采集部分和机械外壳,机械外壳采用铝合金材料,外表面氧化处理,坚硬耐磨,抗压防震,能够适用于工地的施工现场,连线部分采用不锈钢的钢丝绳,外部涂塑,抗腐蚀能力强,强度大,无伸缩,且收线过程稳定,安装空间小且难度低,检测效率和精度较高,通过钢丝绳的伸出长度,能够判定出设定目标的位移大小,即当第一拉绳传感器211的钢丝绳与第一拉环222连接时,可通过感应出钢丝绳的伸出长度获得第一拉环222与第一拉绳传感器211之间的距离变化,同样的,第二拉绳传感器212可获得第二拉环223与第二拉绳传感器212之间的距离变化,根据采集的数据,系统能够及时监测到偏转块221的偏转角度,从而获得当前连接绳13的状态。
在连接绳13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连接绳13应当无限接近于水平状态,虽然随着安全绳13b的移动,连接绳13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晃动,进而使得连接绳13端部的偏转块221发生细微振动而偏转一定的角度,但此时的偏转角度处于设定阈值的范围内,系统能够进行识别,从而避免误报。
当连接绳13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时,连接绳13以端部的连接点为中心朝向地面一侧转动和移动,偏转块221受到连接绳13的影响状态也发生变化,使得第一拉绳传感器211和第二拉绳传感器212的检测出的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发生变化,且由于第二拉环223靠近连接点设置,使得第一位移大于第二位移,通过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的变化,系统监测出当前偏转块221的偏转角度超出设定阈值的范围,及时发出警报,从而降低操作风险,保证人身安全。
另外,由于盖梁相对于偏转块221的长度和体积过大,若设置角度传感器则导致角度传感器的设置体积偏大,不便于装配,也过大的增加了连接绳13端部的负重;且在安全绳13b的锁扣沿着连接绳13长度方向滑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晃动干扰,难以保证角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因此不适合设置角度传感器以判定连接绳13的偏转角度是否过大,存在漏报误报的风险;而本申请中通过拉绳传感器端部钢丝绳伸出的长度可准确判定出偏转块221的移动方位和偏转角度,排除干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由下式获得偏转块221随着连接绳13转动的偏转角度:
其中,表示第一位移,第一位移为第一拉环222相对于第一拉绳传感器211之间的距离;/>表示第二位移,第二位移为第二拉环223相对于第二拉绳传感器212之间的距离;/>表示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之间的差值;/>表示第一拉环222和第二拉环223轴心之间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简化偏转角度的获得过程,直接将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之间的差值定义为;且由于第一拉环222和第二拉环223之间设置的相对距离较长,连接绳13端部的连接点与第二拉环223之间的距离较小,使得偏转角度误差较小,使得系统能够快速反应;图7中为便于说明具有夸张效果,实际工作过程中偏转角度在达到此种程度前已能够被系统检测出并发出警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设置卡式盖梁安全绳13b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夹紧机构10:在盖梁的两端部分别设置一组卡合组件11,每组卡合组件11均卡设于盖梁顶部,护栏位于盖梁的一侧,沿着盖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卡合组件11朝向护栏的一侧具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与卡合组件11之间形成连接孔12a;
设置连接绳13:将一根连接绳13的端部分别自连接孔12a中穿过,包绕于连接杆12上,并通过至少两个安全锁13a将连接绳13的端部与本体锁紧,使得连接绳13能够绕连接杆12转动;
设置传感组件21:将传感组件21固定于卡合组件11朝向连接杆12的一侧,使得第一拉绳传感器211和第二拉绳传感器212水平设置,且第一拉绳传感器211靠近连接绳13中部一侧设置,第二拉绳传感器212背离连接绳13中部一侧设置;
设置偏转组件22:将偏转块221套接在连接绳13的端部,位于两个安全锁13a之间,连接绳13的轴径略小于偏转块221内孔中最短轴径,限制偏转块221与连接绳13发生相对转动,偏转块221设置有第一拉环222和第二拉环223的一侧与传感组件21相对设置,且第一拉绳传感器211和第二拉绳传感器212位于第一拉环222和第二拉环223的上方;
调整偏转组件22:调整偏转块221的位置,使得第一拉绳传感器211与第一拉环222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第二拉绳传感器212与第二拉环22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通过在盖梁的两端部设置卡合组件11,将连接绳13端部与卡合组件11上的连接杆12包绕连接,从而保证连接绳13设置的稳定性,在安装时,首先需要将卡合组件11稳定卡设于盖梁的顶部,防止卡合组件11松脱,整体装置不稳定。
为了简化传感组件21的设置,同时确保第一拉绳传感器211和第二拉绳传感器212水平设置,可将第一拉绳传感器211和第二拉绳传感器212预先设置在安装板上,并在安装板和卡合组件11上预先设置对应的安装孔和连接件,通过连接件与安装孔之间的连接作用,使得安装板处于水平位置,另外,为能够保证安装后的第一拉绳传感器211与第一拉环222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第二拉绳传感器212与第二拉环22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在将第一拉绳传感器211和第二拉绳传感器212设置于安装板上时,可将第一拉绳传感器211和第二拉绳传感器212上钢丝绳之间的间距与第一拉环222和第二拉环223之间的间距设置为相同,从而有效缩短现场装配的时间。
在调整偏转组件22时,为保证安装后的第一拉绳传感器211与第一拉环222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第二拉绳传感器212与第二拉环22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可首先通过对第二拉环223与第二拉绳传感器212相对设置,确定偏转块221与连接绳13端部的相对位置,并通过安全锁13a限定偏转块221的安装位置,再通过调整连接绳13的张紧程度改变偏转块221的初始偏转角度,使得第一拉绳传感器211与第一拉环222相对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卡式盖梁安全绳13b装置在现场安装前需进行预调试,预调试包括以下步骤:
将传感组件21固定设置,且第一拉绳传感器211和第二拉绳传感器212所在一侧与第一拉环222和第二拉环223所在一侧相对设置;
将第一拉绳传感器211和第一拉环222连接,将第二拉绳传感器212与第二拉环223连接;
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偏转块221,当第二拉绳传感器212获得的第二位移为最小值时,判定第二拉绳传感器212与第二拉环22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将当前第二拉绳传感器212的测定数据清零,完成第二拉绳传感器212的预调试;
以第二拉环223的轴线为中心转动偏转块221,通过水平仪对所述偏转块221的状态进行检测,当所述偏转块221处于水平状态时,判定第一拉绳传感器211与第一拉环222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将当前第一拉绳传感器211的测定数据清零,完成第一拉绳传感器211的预调试。
为了简化现场调试偏转组件22的过程,卡式盖梁安全绳13b装置在出厂时首先经过预调试,在首次使用时不需要进行现场对第一拉绳传感器211和第二拉绳传感器212的数据清零,也能够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同样的,在之后的现场调试过程中,也可使用上述方法对第一拉绳传感器211和第二拉绳传感器212进行调试,以保证后续测试的准确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偏转块221的偏转角度超出设定阈值时,卡合组件11再一次重新夹紧盖梁顶部。
由于卡合组件11仅在初始安装时对盖梁处于驱动夹紧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出现松动的情况,当系统发出警报时,此时再次驱动卡合组件11夹紧盖梁,以防止后续因卡合组件11松脱而导致连接绳13安装不稳定。
如图8至图1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卡式盖梁安全绳13b装置,包括:
夹紧机构10,包括设置于盖梁两端部的两组卡合组件11,卡合组件11均卡设于盖梁顶部,护栏位于盖梁的一侧,沿着盖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卡合组件11朝向护栏的一侧具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两端弯折,中部位置与卡合组件11之间形成连接孔12a,一连接绳13的两端分别自两侧的连接孔12a中穿过,并包绕于连接杆12上;通过至少两个安全锁13a将连接绳13的端部与本体锁紧,使得连接绳13能够绕连接杆12转动;
感应机构20,包括传感组件21和偏转组件22,传感组件21固定设置在卡合组件11上,包括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拉绳传感器211和第二拉绳传感器212,第一拉绳传感器211和第二拉绳传感器212位于同一高度,且第一拉绳传感器211靠近连接绳13中部一侧设置,第二拉绳传感器212背离连接绳13中部一侧设置;偏转组件22设置于连接绳13的端部,包括偏转块221、第一拉环222和第二拉环223,偏转块221套接于连接绳13上,将连接绳13的端部与本体固定连接,连接绳13的轴径略小于偏转块221内孔中最短轴径,限制偏转块221与连接绳13发生相对转动,第一拉环222和第二拉环223均设置在偏转块221的顶部,第一拉绳传感器211和第二拉绳传感器212位于第一拉环222和第二拉环223的上方,第一拉绳传感器211与第一拉环222连接,第二拉绳传感器212与第二拉环223连接。
通过在连接绳13的端部套设偏转块221,在固定连接绳13的同时,通过第一拉绳传感器211和第二拉绳传感器212分别获得偏转块221上第一拉环222和第二拉环223的在连接绳13转动过程中的位移,从而获得偏转块221随着连接绳13的偏转角度,当偏转角度超出设定的阈值后,此时连接绳13的端部存在滑脱风险,系统及时发出警报,从而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绳13包绕于连接杆12上时,由于连接杆12两端弯折,使得连接绳13具有多种包绕形式,但设置完成后,由于连接绳13自身重力以及张力作用,限制连接绳13端部的转动方向,当连接绳13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时,即偏转块221的偏转角度超出设定阈值时,连接绳13仅能够以连接杆12为转动中心在第一拉绳传感器211、第二拉绳传感器212和偏转块221所在平面内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偏转块221的内孔截面为椭圆形或长矩形,连接绳13端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安全锁13a,偏转块221位于其中两个安全锁13a之间,且两端面与两个安全锁13a贴合设置。
通过将偏转块221的内孔截面设置为椭圆形或者长矩形,连接绳13的端部在包绕至连接杆12上,并从偏转块221内孔中最长轴径的位置穿过,再通过安全锁13a将连接绳13的端部和本体连接;其中,连接绳13的轴径应当略小于偏转块221内孔中最短轴径,从而限制偏转块221与连接绳13发生相对转动;此外,通过设置多个安全锁13a并将偏转块221设置于两个安全锁13a之间,限定偏转块221的位置,保证偏转块221设置位置的准确性,且能够进一步保证连接绳13两端连接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每组卡合组件11均包括横架111、第一支腿112和第二支腿113,横架111位于盖梁顶部,第一支腿112和第二支腿113分别位于盖梁的两侧;第一支腿112和第二支腿113均与横架111互相垂直设置,分别位于横架111的两端,且第一支腿112和第二支腿113可相互靠近或远离;连接杆12固定在第一支腿112背离第二支腿113的一侧上。
需要说明的是,横架111中设置有驱动结构,如电机等,在设置卡合组件11时,可通过电机驱动第一支腿112和第二支腿113相互远离,待横架111移动至设定位置后,通过电机驱动第一支腿112和第二支腿113相互靠近,夹紧盖梁的侧壁,从而使得卡合组件11均卡设于盖梁顶部,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当系统发出警报时,此时电机再次驱动第一支腿112和第二支腿113相互靠近,以防止后续因卡合组件11松脱而导致连接绳13安装不稳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支腿112和第二支腿113相对设置的一侧均设置有格纹板114,格纹板114与盖梁的侧壁紧密贴合设置;通过设置格纹板114,进一步增大了第一支腿112和第二支腿113与盖梁两侧的摩擦力,有效防止使用过程中卡合组件11松脱。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连接绳13上设置有安全绳13b,安全绳13b端部的锁扣扣接于连接绳13上,锁扣可沿着连接绳13的长度方向跟随操作人员的走动同步滑动;从而避免频繁解锁上锁的操作步骤,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也有效降低了操作人员的风险。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安全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使得第一拉绳传感器和第二拉绳传感器水平设置,且位于同一高度,偏转块套接在连接绳的端部,随连接绳的转动同步发生转动;第一拉绳传感器与第一拉环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第二拉绳传感器与第二拉环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对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的测定数据清零,将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拉环连接,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拉环连接;
通过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实时测定所述第一拉环与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获得第一位移,通过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实时测定所述第二拉环与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获得第二位移;
根据所述第一位移和所述第二位移获得所述偏转块随着所述连接绳转动的偏转角度;
当所述偏转块的偏转角度超出设定阈值后,发出警报;
所述设置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设置夹紧机构:在盖梁的两端部分别设置一组卡合组件,每组卡合组件均卡设于盖梁顶部,护栏位于盖梁的一侧,沿着盖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卡合组件朝向所述护栏的一侧具有连接杆;连接杆与卡合组件之间形成连接孔;
设置连接绳:将一根连接绳的端部分别自连接孔中穿过,包绕于连接杆上,并通过至少两个安全锁将连接绳的端部与本体锁紧,使得连接绳能够绕连接杆转动;
设置传感组件:将传感组件固定于所述卡合组件设有所述连接杆的一侧,使得第一拉绳传感器和第二拉绳传感器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靠近所述连接绳中部一侧设置,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背离所述连接绳中部一侧设置;
设置偏转组件:将偏转块套接在所述连接绳的端部,位于两个安全锁之间,所述连接绳的轴径略小于所述偏转块内孔中最短轴径,限制所述偏转块与所述连接绳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偏转块设置有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的一侧与所述传感组件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拉环和所述第二拉环的上方;
调整偏转组件:调整所述偏转块的位置,使得第一拉绳传感器与第一拉环位于同一竖直平面,第二拉绳传感器与第二拉环位于同一竖直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式获得所述偏转块随着所述连接绳转动的偏转角度
其中,表示第一位移,第一位移为所述第一拉环相对于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表示第二位移,第二位移为所述第二拉环相对于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表示第一位移和第二位移之间的差值;/>表示所述第一拉环和所述第二拉环轴心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在现场安装前需进行预调试,所述预调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传感组件固定设置,且第一拉绳传感器和第二拉绳传感器所在一侧与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所在一侧相对设置;
将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拉环连接,将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拉环连接;
沿着水平方向移动所述偏转块,当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获得的所述第二位移为最小值时,判定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与第二拉环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将当前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的测定数据清零,完成第二拉绳传感器的预调试;
以所述第二拉环的轴线为中心转动所述偏转块,通过水平仪对所述偏转块的状态进行检测,当所述偏转块处于水平状态时,判定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与第一拉环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将当前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的测定数据清零,完成第一拉绳传感器的预调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绳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偏转块的偏转角度超出设定阈值时,所述卡合组件再一次重新夹紧所述盖梁顶部。
5.一种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紧机构,包括设置于盖梁两端部的两组卡合组件,所述卡合组件均卡设于盖梁顶部,护栏位于盖梁的一侧,沿着盖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卡合组件朝向所述护栏的一侧具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弯折,中部位置与所述卡合组件之间形成连接孔,一连接绳的两端分别自两侧的所述连接孔中穿过,并包绕于所述连接杆上;通过至少两个安全锁将所述连接绳的端部与本体锁紧,使得所述连接绳能够绕所述连接杆转动;
感应机构,包括传感组件和偏转组件,所述传感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卡合组件上,包括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拉绳传感器和第二拉绳传感器,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位于同一高度,且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靠近所述连接绳中部一侧设置,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背离所述连接绳中部一侧设置;所述偏转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绳的端部,包括偏转块、第一拉环和第二拉环,所述偏转块套接于所述连接绳上,将所述连接绳的端部与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的轴径略小于所述偏转块内孔中最短轴径,限制所述偏转块与所述连接绳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第一拉环和所述第二拉环均设置在所述偏转块的顶部,且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拉环和所述第二拉环的上方,所述第一拉绳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拉环连接,所述第二拉绳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拉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块的内孔截面为椭圆形或长矩形,所述连接绳端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安全锁,所述偏转块位于其中两个所述安全锁之间,且两端面与两个所述安全锁贴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卡合组件均包括横架、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所述横架位于所述盖梁顶部,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分别位于所述盖梁的两侧;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均与所述横架互相垂直设置,分别位于所述横架的两端,且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第一支腿背离所述第二支腿的一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和所述第二支腿相对设置的一侧均设置有格纹板,所述格纹板与所述盖梁的侧壁紧密贴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上设置有安全绳,所述安全绳端部的锁扣扣接于所述连接绳上,所述锁扣可沿着连接绳的长度方向跟随操作人员的走动同步滑动。
CN202311787301.9A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安全绳检测方法及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 Active CN1174701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87301.9A CN117470175B (zh)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安全绳检测方法及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87301.9A CN117470175B (zh)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安全绳检测方法及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0175A CN117470175A (zh) 2024-01-30
CN117470175B true CN117470175B (zh) 2024-03-01

Family

ID=89633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87301.9A Active CN117470175B (zh) 2023-12-25 2023-12-25 一种安全绳检测方法及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70175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78374A (ja) * 1996-04-18 1997-10-28 Sumitomo Constr Mach Co Ltd ウエイト台車付クレーンの傾斜角補正装置
EP2910934A1 (de) * 2014-01-20 2015-08-26 Isra Surface Vision GmbH Vorrichtung zur Inspektion eines mit einer beschichteten Oberfläche versehenen Materials und entsprechendes Verfahren
CN207294085U (zh) * 2017-09-20 2018-05-01 中石化河南油建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斜坡管道对口装置
CN109883318A (zh) * 2019-03-07 2019-06-14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平面相对偏转状态检测方法
CN110394692A (zh) * 2019-06-26 2019-11-01 武汉乐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切断坡口机夹装偏心和偏角的检测及校正方法
CN110910698A (zh) * 2019-10-22 2020-03-24 中国人民解放军91976部队 一种跳伞模拟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515149A (zh) * 2021-04-27 2021-10-19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基于拉绳位移计的桥梁平转角速度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DE102020207731A1 (de) * 2020-06-22 2021-12-23 Space Tools UG (haftungsbeschränkt) Mes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von Abständen
CN114109741A (zh) * 2021-11-22 2022-03-01 江苏科技大学 风力发电机轴对中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4319140A (zh) * 2022-02-23 2022-04-12 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在盖梁上进行支座垫石施工的安全防护作业方法
CN217294391U (zh) * 2022-02-28 2022-08-26 盘锦辽河油田博洋工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拖挂车
CN115683430A (zh) * 2022-09-21 2023-02-03 烟台杰瑞石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缆绳张力测量装置、收放设备及张力测量方法
CN116222991A (zh) * 2022-12-30 2023-06-06 绍兴市容纳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锁试验平台及其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78374A (ja) * 1996-04-18 1997-10-28 Sumitomo Constr Mach Co Ltd ウエイト台車付クレーンの傾斜角補正装置
EP2910934A1 (de) * 2014-01-20 2015-08-26 Isra Surface Vision GmbH Vorrichtung zur Inspektion eines mit einer beschichteten Oberfläche versehenen Materials und entsprechendes Verfahren
CN207294085U (zh) * 2017-09-20 2018-05-01 中石化河南油建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斜坡管道对口装置
CN109883318A (zh) * 2019-03-07 2019-06-14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平面相对偏转状态检测方法
CN110394692A (zh) * 2019-06-26 2019-11-01 武汉乐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切断坡口机夹装偏心和偏角的检测及校正方法
CN110910698A (zh) * 2019-10-22 2020-03-24 中国人民解放军91976部队 一种跳伞模拟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DE102020207731A1 (de) * 2020-06-22 2021-12-23 Space Tools UG (haftungsbeschränkt) Mes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von Abständen
CN113515149A (zh) * 2021-04-27 2021-10-19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基于拉绳位移计的桥梁平转角速度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4109741A (zh) * 2021-11-22 2022-03-01 江苏科技大学 风力发电机轴对中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4319140A (zh) * 2022-02-23 2022-04-12 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在盖梁上进行支座垫石施工的安全防护作业方法
CN217294391U (zh) * 2022-02-28 2022-08-26 盘锦辽河油田博洋工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拖挂车
CN115683430A (zh) * 2022-09-21 2023-02-03 烟台杰瑞石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缆绳张力测量装置、收放设备及张力测量方法
CN116222991A (zh) * 2022-12-30 2023-06-06 绍兴市容纳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锁试验平台及其测试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德龙 等.山区高速公路开挖边坡失稳监测预警系统研制.电子设计工程.2011,第19卷(第15期),54-5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70175A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86043B1 (en) Lateral motion sensing assembly
KR101713914B1 (ko) 교량 재하시험용 변위계 설치대
CN1871153A (zh) 包括支承悬臂的移动式作业装置
CN105758753B (zh) 一种测试建筑薄膜结构模拟暴雨冲击下性能的方法
US2008022313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sting the Stability and/or Bending Strength of Masts
CN106092036A (zh) 一种模板支撑架变形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和方法
KR20190118405A (ko) 변형 가능한 센서 케이스를 갖는 변위 측정장치, 이를 이용한 레일 변위 측정장치 및 변위량 계측 시스템
US9873602B2 (en) Boom protection system
CN101864845A (zh) 监测加固工程预紧力动态的预应力钢杆智能锚固系统
CN110006674A (zh) 一种高支模体系临界失稳实时预警的监测方法
RU171550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спытания ограждения кровли
JP2014523981A (ja) 懸垂式足場システム
CN117470175B (zh) 一种安全绳检测方法及卡式盖梁安全绳装置
CN107922173B (zh) 旋转式起重机及其定向方法
CN113984418B (zh) 一种桥梁转体过程振动监测与安全预警方法
CN113863178B (zh) 一种树锚式柔性防护系统及其检验评估方法
CN103017724A (zh) 钢结构完好状态的诊断方法以及钢结构倾角诊断装置
KR100725059B1 (ko) 교각 수직부의 안전진단용 계측장치
CN110206076B (zh) 土木工程结构地基约束能力动态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211647379U (zh) 一种异形构件安装临时装置
JP3871288B2 (ja) 感振器取付装置及び振動測定方法
CN212426693U (zh) 基于盖梁的桥梁多方向抗震装置及桥梁抗震结构
CN215491666U (zh) 施工塔吊倾斜度监测装置
KR200231405Y1 (ko) 교량용 상판 거푸집의 처짐량 계측기
CN108195301A (zh) 一种长轴状中空构件变形监测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