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53107A - 系统参数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交通工具 - Google Patents

系统参数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交通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53107A
CN117453107A CN202311418432.XA CN202311418432A CN117453107A CN 117453107 A CN117453107 A CN 117453107A CN 202311418432 A CN202311418432 A CN 202311418432A CN 117453107 A CN117453107 A CN 1174531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type
adjustment
state
key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184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晓龙
邓远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Rui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Rui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Rui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Rui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1843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531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53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531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终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系统参数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交通工具。本申请复用了设备上原有的第一类按键、第二类按键,当第一类按键、第二类按键处于特定状态的激活下,变换按键的默认功能,第一类按键用于对第一参数进行按步调节,所述第二类按键用于对所述第一参数的步进幅度进行调节,支持对第一参数的不同幅度下调节,同时满足粗调与细调的需求。本申请采用尽量少的按钮实现系统参数的多维度调节,提高了系统参数调节的便利性,增强了用户的体验。

Description

系统参数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交通工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系统参数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交通工具。
背景技术
以HUD(Head Up Display,抬头显示)显示设备为代表的电子设备,通常存在很多的系统参数,包括音量、亮度、色彩、对比度、饱和度等,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对这些系统参数根据情况进行调节。相应地,系统参数的调节需要依赖设备上的实体按键或屏幕上的虚拟按键等来实现,同时还要应对不同的需求具有粗调和细调功能,这样就需要很多的按键,占用空间,且调节方式并不便利。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参数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交通工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系统参数调节需要占用很多的按钮资源,调节不够便利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系统参数调节方法,包括:
第一类按键、第二类按键;
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类按键用于实现第一功能调节,所述第二类按键用于实现第二功能调节;
响应于第一切换操作,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类按键用于对第一参数进行按步调节,所述第二类按键用于对所述第一参数的步进幅度进行调节,其中,所述第一功能调节、第二功能调节至少不包括对所述第一参数的步进幅度进行调节。
根据上述描述,可选实施方式通过状态切换实现第一类按键、第二类按键的重复使用,并在第二状态下利用第二类按键实现粗细调切换,第一类按键调节的步进幅度根据第二类按键的调节结果控制,实现对系统参数的多维度调节,提高调节的便利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类按键用于实现第一功能调节,所述第二类按键用于实现第二功能调节包括:
所述第一功能调节为音频和/或视频的内容切换,所述第二功能调节为音频和/或视频的音量调节;或
所述第一功能调节为音频和/或视频的音量调节,所述第二功能调节为音频和/或视频的内容切换。
根据上述描述,可选实施方式可以复用车机等设备上原有的娱乐系统按键,提高按键的复用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类按键用于对第一参数进行按步调节包括:
所述第一参数根据状态切换默认需要调节的参数类型确定。
根据上述描述,可选实施方式可以根据出厂设置或用户配置在状态切换时对特定的参数进行灵活地粗调及细调。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类按键包括第一按键及第二按键,至少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按键用于对参数按步增大调节,所述第二按键用于对参数按步减小调节。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类按键包括第三按键及第四按键,至少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三按键用于对步进幅度的增大调节,所述第四按键用于对步进幅度的减小调节。
根据上述描述,可选实施方式利用成对按键的配置方式实现定向调节,进一步提高调节的速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响应于第一切换操作包括:
所述第一切换操作作用在第三类按键上。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切换操作作用在第三类按键上包括:
单击、双击或长按所述第三类按键。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切换操作作用在第三类按键上还包括:
在第一状态下单击所述第三类按键,保持所述第三类按键的默认触发行为。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类按键的默认触发行为包括:
音频和/或视频的播放、暂停。
根据上述描述,可选实施方式可以重复使用第三类按键,使第三类按键在满足原有功能调节的基础上,使按键操作触发在不同状态下快速切换。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响应于第一切换操作包括:
所述第一切换操作作用在所述第一类按键或第二类按键上。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切换操作作用在所述第一类按键或第二类按键上包括:
长按所述第一类按键或第二类按键。
根据上述描述,可选实施方式可以在第一类按键实现第一功能调节或对第一参数进行按步调节,或第二类按键实现第二功能调节或对所述第一参数的步进幅度进行调节的基础上,赋予状态切换的功能调节能力,进一步减少按键的占用。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参数调节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切换操作,由所述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三状态,在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一类按键用于对第二参数进行按步调节,所述第二类按键用于对所述第二参数的步进幅度进行调节。
根据上述描述,可选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状态切换的按键操作来直接触发对调节参数类型的切换,并实现对另一个参数的粗、细灵活调节。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类按键用于对第一参数进行按步调节包括:
所述第一类按键被配置为默认按照第一步进幅度进行调节。
所述系统参数调节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切换操作,由所述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三状态,在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一类按键被配置为默认按照第二步进幅度进行调节。
根据上述描述,可选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状态切换的按键操作来跳跃式调整步进幅度,比如第一步进幅度、第二步进幅度分别是可调步进幅度的最小值、最大值,进一步优化调节的便利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类按键用于实现第一功能调节,所述第二类按键用于实现第二功能调节包括:
所述第一功能调节为系统参数调节,所述第二功能调节为系统参数类型切换。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类按键用于对第一参数进行按步调节包括:
所述第一参数根据切换时第一状态对应调节的参数类型确定。
根据上述描述,可选实施方式中的系统参数调节可以通过状态切换的方式简单地对特定系统参数调出粗调与细调的配置功能,实现更加灵活的系统参数按步调节方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参数调节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第二切换操作或无任何按键操作时间超过设定阈值,直接返回到所述第一状态。
根据上述描述,可选实施方式可以自动恢复到原有按键的功能,保证按键的默认功能在使用中不受影响。可选地,第二切换操作可以与第一切换操作一致,即通过切换操作不断切换每一个状态直到循环回第一状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包括:
显示界面上由所述第一状态对应的显示信息切换为所述第二状态对应的显示信息。
根据上述描述,可选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显示界面上的显示信息切换来提示用户状态的切换,对用户使用按键功能提供正向的反馈。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状态对应的显示信息包括:
当下选中的步进幅度信息及按步调节情况。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状态对应的显示信息包括:
可调步进幅度的信息及当下选中的步进幅度信息、按步调节情况。
根据上述描述,可选实施方式通过显示方式引导用户进行具体的系统参数调节,可选地,还可以在显示界面中显示系统参数调节的动画效果,提示用户当下系统参数调节的具体情况。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系统参数调节方法的步骤。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系统参数调节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包括:
所述交通工具上配置的按钮;
第二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或第三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通过所述按钮实现系统参数的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复用了设备上原有的第一类按键、第二类按键,当第一类按键、第二类按键处于特定状态的激活下,变换按键的默认功能,第一类按键用于对第一参数进行按步调节,所述第二类按键用于对所述第一参数的步进幅度进行调节,支持对第一参数的不同幅度下调节,同时满足粗调与细调的需求。本申请采用尽量少的按钮实现系统参数的多维度调节,提高了系统参数调节的便利性,增强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技术方案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示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电子设备的实体按键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电子设备的实体按键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系统参数调节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按键设计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按键状态切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按键状态切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按键状态切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按键状态切换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按键状态切换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按键状态切换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系统参数调节显示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系统参数调节显示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HUD显示设备模块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电子设备组成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一些示例中交通工具中投影显示示意图。
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描述,但描述的内容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示例,并不限制本申请,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示例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的变换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示例中,可能使用相同的标号或标记,但是这些并不代表结构或功能上的绝对联系关系。并且,各示例中可能提到的“第一”、“第二”等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并不代表结构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相应对象的数量。除非特别说明,描述中可能涉及到的“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另外,在表示特征时,字符“/”可以表示前后关联对象存在或的关系,例如,抬头显示/平视显示,可以表示为抬头显示或平视显示。在表示运算时,字符“/”可以表示前后关联对象存在相除的关系,例如,放大倍数M=L/P,可以表示为L(虚像大小)除以P(像源大小)。并且,不同示例中的“和/或”仅仅是为了描述前后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这种关联关系可以包括三种情况,例如,凹面镜和/或凸面镜,可以表示为单独存在凹面镜、单独存在凸面镜、同时存在凹面镜和凸面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形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手机等传统的电子设备,各种智能设备、车载终端等也在不断应运而生,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内容。然而,人们在习惯使用各种电子设备后,对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比如操作电子设备的简单性、便利性等。以手机为例,为了便于用户快速调节系统音量,通常都会在手机的侧边设置音量的实体按键,用户只需点按侧边按键就可以实现简单地控制。再以车机为例,为了便于用户方便接打电话,通常会在方向盘上设置接听键,用户无须在驾驶过程中寻找手机,直接一键接听,还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因此,对于各种电子设备而言,面临的操作场景不同,所需要调节的系统参数不同,都需要一套合理的符合实际需要的按键设计和操作逻辑,这对提高用户体验至关重要。另外,同一电子设备中,存在多种类型的系统参数,比如音量、亮度、色彩、对比度、饱和度等,这些系统参数如果都需要通过按键来实现手动调节,还要平衡操作的简单性、便利性与按键设计数量、美观度之间的关系,数量繁多的按键不仅会给用户带来眼花缭乱的不良体验,还会占用空间、增加成本。
在一些示例中,智能座舱领域,出现了像HUD显示设备这样的电子设备形态,HUD显示设备作为车载显示的重要组成部分,投影显示主要利用光学的反射原理,将待显示的成像光线经过车辆的挡风玻璃反射进入观看者的人眼,人眼可以沿着光线反方向观看到虚像信息,将车辆的挡风玻璃充当显示屏显示车辆的导航信息、车速等。相应地,HUD显示设备通常与车内中控台一体安装,设备主体在中控台的内部,只能在中控台表面看到一个投射窗口(参照图16)以将内部的显示光投影在正对的挡风玻璃上,并没有按键设计的空间,而显示区域主要是被投影显示的挡风玻璃,也不存在触摸控制的可能。但是,HUD显示设备作为电子设备的一种,同样存在一些系统参数调节的需求,比如投影在挡风玻璃上的亮度、色彩、对比度、饱和度等显示参数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根据外界的环境及用户的需要进行调节,也会存在相应的用户体验要求。以HUD显示设备的亮度为例,不同的外部光线、天气气候等影响下,HUD显示设备投影在挡风玻璃上的亮度也需要变化来实现较佳的视觉效果,比如汽车在夜间行驶,如果投影的亮度过于高,就会对驾驶人员观察前方的路况产生影响。相应地,用户也需要根据自身的观看体验主动去调节亮度,具体地就需要外部的按键来为用户提供调节的接口。由于上述硬件条件的约束,需要依赖车机上已有的按键,因此HUD显示设备对相应操作逻辑的设计要求更高,以下将详述如何实现系统参数的高体验调节。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所示,车辆方向盘上通常会设置按键11,按键11靠近驾驶人员手的位置,因此可以就近控制,极大地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按键11具体可以包括用于切换歌曲的向上按键、向下按键,用于实现音量增减的向左按键、向右按键,按键11中间的圆形按键可以实现音乐播放与暂停的控制。相应地,按键11可以连接车机的娱乐系统,驾驶人员在驾驶的过程中,可以轻松地操作方向盘上的按键11就可以实现相应的功能调节。如图2所示,车机系统相应地会在车辆上设置中控屏,中控屏可以作为车载的显示中心,显示用户需要查看和设置的信息,比如音乐、导航等应用。中控屏为了与用户之间实现交互,还会在两侧分别设置有按键12、按键13,按键12、按键13可以分别包括若干个按键用于控制。按键12、按键13可以和中控屏一起连接在车机的控制器上,控制器接收按键12、按键13的控制信号实现相应的触发行为,按键12、按键13对应的触发行为可以根据控制器中运行的程序决定,也可以支持按键功能的配置,具体地,用户可以在系统设置中对不同的按键进行配置。可选地,在中控屏的下部也会设置相应的按键,这些按键可以是与按键12、按键13类似作为中控屏的交互输入接口,也可以是控制空调、巡航等车辆其他功能的控制输入接口。
上述示例中主要描述的是与设备绑定的实体按键,在一些示例中,设备控制也可以依赖于屏幕上的虚拟按键实现,如图3所示,虚拟按键14通过一定的界面显示在屏幕上,通常可以设计成类似实体按键的形状以给用户直观的体验,具体可以包括上、下、左、右等多个按键,而每个按键的位置通过触摸屏的感应来确定按键是否被按下及以什么形式点按,并利用软件将相应的控制信号传递给控制器,软件还可以为不同的按键配置不同的触发行为,其与实体按键的操作方式基本一致。可选地,虚拟按键不仅仅可以在手机屏幕上显示,也可以设置在支持触摸控制的其他屏幕上,比如车载的中控屏支持触摸功能,也可以在中控屏的界面上显示相应的虚拟按键,并与特定的功能调节建立关联。可选地,虚拟按键可以设置在中控屏的上、下、左、右的侧边位置,在不影响中控屏正常使用的基础上提高界面美观度。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虚拟按键不受硬件成本的约束,但是屏幕的尺寸以及用户的观看体验,也要求虚拟按键的设置数量不宜太多。
如上所述,电子设备上会配置有相应的按键用于操作,相应地可以通过操作按键来对系统参数进行调节,而对于HUD显示设备等特殊的电子设备,由于是集成在车辆内部,也可以借助车辆内已有的按键进行配置,比如利用图1、图2中车载的按键对HUD显示设备的系统参数进行调节。但是,上述示例中的按键数量并不是无限的,毕竟需要受到空间占用和美观度的约束,也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操作逻辑来提高按键的有效利用。另外,在调节系统参数的过程中,部分参数调节级数很多,如果每操作一次配置的按键触发调节一步,而调节一步对应的就是变化一级参数值,那么调节到对应的参数值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这对用户的体验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如图4所示,对于具有100级的系统参数,如果要从0调节到99,单步的步进幅度只有1级,就需要操作按键99次,这种体验显然非常差,浪费大量的调节时间。如果按键调节配置的步进幅度为5级或10级,从0开始逐步调节又无法调节到99。在一些示例中,可以至少分别设置三个按键,第一个按键对应的步进幅度为1级,第二个按键对应的步进幅度为5级,第三个按键对应的步进幅度为10级。当需要将系统参数从0调到99,可以先操作9次第三个按键使系统参数先到达90,然后再操作一次第二个按键使系统参数到达95,然后再用第一个按键进行细调,操作四次直到系统参数到达99,这样的方式可以大大减少按键的操作次数,提高调节时间。但是,这种方式需要配置不同步进幅度的按键,一种类型的系统参数就需要配置多个按键,占用很多按键的配置资源。
因此,在电子设备控制中,为了统筹使用尽可能少的按键,特别是HUD显示设备需要依赖车载按键,不宜占用太多按键,相应地,针对电子设备运行的系统配置第一类按键及第二类按键,同一类按键实现相同的功能调节,比如统一都实现对音量的调节,再比如以下对步进幅度的调节等。相应地,每一类按键可以包括一个按键,也可以包括多个按键,以图1为例,方向盘上的向上、向下按键可以作为一组,可以成为第一类按键,向左、向右按键可以作为一组,可以成为第二类按键。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类按键被配置为对特定系统参数进行按步调节,即每操作一次第一类按键,系统会对特定系统参数调节一步,而每步的步进幅度可以由第二类按键来调节。参照图4,步进幅度具有1级、5级及10级,通过操作第二类按键可以在三个步进幅度之间进行切换,第二类按键调节的结果会配置为第一类按键调节的步进幅度,即第二类按键如果调节选择了5级步进幅度,那么操作第一类按键时就会按照5级一步的方式按步调节。在一些示例中,需要将系统参数从0调节到99,可以先通过第二类按键调节到10级一步,利用第一类按键进行粗调9步,然后通过第二类按键调节到5级一步,操作一次第一类按键使系统参数到达95,再通过第二类按键调节到1级一步,操作四次第一类按键细调系统参数到达99,这样可以在两个按键的控制下就可以完成系统参数的快速调节。可选地,步进幅度的选择还可以更多,比如1级、2级、5级、10级、20级、50级等,可以更加灵活及快速的实现调节。
为了进一步压缩按键的配置数量,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类按键、第二类按键还具有不同的状态,按键在不同的状态下具有不同的功能调节,这样可以使按键兼容更多的调节功能。相应地,在第一状态下,第一类按键被配置为实现第一功能调节,第二类按键被配置为实现第二功能调节,在第二状态下,同样的第一类按键可以被配置为实现第三功能调节,第二类按键可以配置为实现第四功能调节,依次类推,也可以存在第三状态,第四状态。通过状态的切换,可以使同样数量的按键实现了更多的功能调节,即也可以理解为在实现同样功能调节的前提下节省了配置按键的数量。不同的状态可以是系统运行程序定义的不同模式,对应按键被触发时需要先查询当前所处的状态,然后确定对应按键在对应状态下所实现的功能调节。状态的切换可以跟系统中的特定条件绑定,在一些示例中,可以通过按键来触发实现状态之间的切换,比如设置第三类按键,每操作一次第三类按键,切换一次状态,使第一类按键、第二类按键改变配置,实现不同的功能调节。在一些示例中,状态的切换还可以直接通过第一类按键或第二类按键来实现,对于按键来说,可配置的操作行为存在多种,比如单击、双击、长按等,可以通过不同的操作行为来区分,因此可以配置一个与按键默认操作行为不同的操作行为实现状态切换,比如长按第一类按键或第二类按键,第一类按键、第二类按键默认是通过单击来实现基础功能调节的。
如图5所示, 再次以图1中方向盘上按键为例进行详细分析,在本示例中,一共存在五个单独的实体按键,分别是按键111、按键112、按键113、按键114及按键115,需要说明的是,五个按键的分布并不以图示为限,还可以根据电子设备实际的设计空间进行分布。在本示例中,按键111与按键113为一组定义为第一类按键,按键112与按键114为一组定义为第二类按键,而按键115为第三类按键。应用在车载系统中,第一类按键可以用于音频和/或视频的内容切换,比如按键111用于切换到上一首歌曲,按键113用于切换到下一首歌曲,第二类按键可以用于音频和/或视频的音量调节,比如按键112用于增加音乐播放的音量,按键114用于减小音乐播放的音量。亦或者,第一类按键与第二类按键的功能调节对调,相应地可以由系统的配置决定,具体地,第一类按键用于音频和/或视频的音量调节,第二类按键用于音频和/或视频的内容切换。而第三类按键用于音频和/或视频的播放、暂停,即操作按键115会停止音乐的播放,而再次操作按键115又会再次播放音乐。假设上述车载按键本身具有的默认功能调节属于第一状态,为了赋予上述按键实现对车辆集成的HUD显示设备进行系统参数调节,比如亮度调节,还可以配置第二状态。针对第二状态,可以为第一类按键、第二类按键配置HUD显示设备的系统参数调节,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类按键在第二状态下实现亮度的按步调节,比如按键111用于增大HUD显示设备投影的亮度,按键113用于减少HUD显示设备投影的亮度,第二类按键在第二状态下实现亮度调节的步进幅度设置,比如按键112用于增大亮度调节的步进幅度,按键114用于减少亮度调节的步进幅度,相应地,步进幅度调节后第一类按键也会根据调节后的步进幅度进行按步调节。而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可以通过操作第三类按键来实现,在本示例中,由于按键115在单击的时候需要触发音频和/或视频的播放、暂停,因此为了区别操作行为,可以采用双击或长按的方式实现将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此时操作按键111、按键113就可以实现亮度的调节,而操作按键112、按键114就可以实现步进幅度的调节。可选地,在第二状态下,可以通过再次操作第三类按键,比如单击、双击或长按按键115将第二状态切换回第一状态,此时第一类按键仍然用于音频和/或视频的内容切换,第二类按键仍然用于音频和/或视频的音量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按键并不一定都是以实体按键的形式存在,也可以是屏幕上的虚拟按键,具体可以参照图3示例,而每个虚拟按键也可以在不同的状态下,具有不同的功能调节,可选地,虚拟按键还会随着功能调节的变化而在虚拟按键上显示不同的文字提示,这样也可以节省虚拟按键在屏幕上的设计数量。在一些示例中,HUD显示设备的系统参数调节,可以是通过中控屏上显示的虚拟按键接收触控操作实现,虚拟按键可以是在中控屏侧边上常显的按键,也可以是通过中控屏系统触发调出显示的按键。进一步,可以通过屏幕上设置的第三类按键触发状态切换,配置第一类按键具有系统参数调节功能,第二类按键具有步进幅度调节功能。在更多的示例中,无论是实体按键还是虚拟按键,第一类按键和第二类按键并不一定特指两组独立的按键,第一类按键和第二类按键也可以共享一组独立的按键。由于触发按键的操作行为可以包括多个,比如单击、双击、长按等,因此可以通过不同的操作行为来区分不同类按键的触发,即将按键的位置与按键的操作行为进行组合来定义第一类按键、第二类按键等。在第一类按键与第二类按键是同一组按键时,比如都是图5中的按键111和按键113,第一类按键可以配置为单击触发,即单击按键111、按键113是对第一类按键的操作,第二类按键可以配置为双击触发,即双击按键111、按键113是对第二类按键的操作。以系统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为例,单击按键111、按键113可以配置为对HUD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按步调节,而双击按键112、按键114可以配置为对步进幅度进行调节,这样可以将原有的四个按键压缩为两个按键实现,进一步提高按键重复利用率。
如图6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类按键包括一个接收单击的按键,第二类按键包括一个接收单击的按键,第三类按键也包括一个接收单击的按键,在更多的示例中,第一类按键、第二类按键、第三类按键也可以通过双击、长按等配置操作行为触发。系统在第一状态下,单击第一类按键实现音量调节,可选地,单击触发递增调节,当达到音量最大值时,自动从最小值循环开始。单击第二类按键实现歌曲切换,切换可以是切换到上一首歌曲、切换到下一首歌曲或者随机切换歌曲。当单击第三类按键,系统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切换,可选地,假如单击第三类按键存在占用的功能调节,比如音频和/或视频的播放、暂停,那么可以配置第三类按键为双击或长按触发,避免与默认功能调节之间的冲突。在第二状态下,单击第一类按键实现亮度调节,可选地,单击触发递增调节,当到达亮度最大值时,自动从最小值循环开始。单击第二类按键实现步进幅度调节,比如单击第一类按键本来触发一步调节1级,可以通过单击第二类按键改变每步调节的级数,提高调节的灵活性。进一步,还可以单击第三类按键,将系统从第二状态切换回第一状态,这样第一类按键又可以实现音量的调节,第二类按键又可以实现歌曲的切换。
如图7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类按键包括递增调节的按键和递减调节的按键,第二类按键也包括递增调节的按键和递减调节的按键。与图6示例类似,可以通过单击第三类按键来控制系统所处的状态。在第一状态下,单击第一类按键的递增调节按键,可以将音量调高,单击第一类按键的递减调节按键,可以将音量调低。单击第二类按键的递增调节按键,可以切换到下一首歌曲,单击第二类按键的递减调节按键,可以切换到上一首歌曲。进一步,单击第三类按键,可以使系统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在更多的示例中,操作按键并不局限于单击,比如可以通过双击或长按第三类按键来切换系统所处的状态。在第二状态下,单击第一类按键的递增调节按键,可以将亮度调高,单击第一类按键的递减调节按键,可以将亮度调低,默认情况下,亮度调节默认采用细调,即可以是每步一级调节间隔。如果用户需要改变单步调节的速度,可以单击第二类按键,其中,单击第二类按键的递增调节按键,可以增大亮度调节的步进幅度,单击第二类按键的递减调节按键,可以减少亮度调节的步进幅度。同理,可以通过单击第三类按键将系统从第二状态切换回第一状态。
如图8所示,在一些示例中,与图6、图7示例略有不同,第一类按键和第二类按键共享同类实体按键或虚拟按键,在本示例中,这个实体按键或虚拟按键为按键21。第一类按键被配置为单击触发,第二类按键被配置为双击触发,可选地,第一类按键、第二类按键的操作方式也可以对调或者采用其他组合方式。在本示例中,第三类按键仍然被配置为单击触发系统状态的切换,但也可以采用双击、长按等操作方式进行触发。相应地,在第一状态下,单击按键21,可以实现音量的调节,双击按键21,可以实现歌曲切换。当在第一状态下单击第三类按键,系统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下,单击按键21,可以实现亮度调节,双击按键21,可以实现步进幅度调节。进一步,在第二状态下单击第三类按键,可以使系统从第二状态恢复到第一状态,可以继续通过按键21实现音量和歌曲的调节。
如图9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二类按键和第三类按键共享同类实体按键或虚拟按键,在本示例中,这个实体按键或虚拟按键为按键22,在更多的示例中,也可以配置第一类按键和第三类按键共享同类实体按键或虚拟按键。具体地,第一类按键被配置为单击触发,也可以被配置为双击、长按等操作方式触发,而第二类按键被配置为单击触发,第三类按键被配置为长按触发,可选地,第二类按键、第三类按键的操作方式也可以对调或者采用其他组合方式。相应地,在第一状态下,单击第一类按键,可以实现音量调节,单击按键22,可以实现歌曲切换。当在第一状态下长按按键22时,系统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此时单击第一类按键,可以实现亮度调节,单击按键22,可以实现步进幅度调节,调节的步进幅度会影响到第一类按键调节亮度的步幅。当用户需要音量调节,可以在第二状态下长按按键22,使系统恢复到第一状态,此时单击第一按键就可以实现音量调节。
如图10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类按键、第二类按键及第三类按键共享同类实体按键或虚拟按键,在本示例中,这实体按键或虚拟按键为按键23。具体地,第一类按键被配置为单击触发,第二类按键被配置为双击触发,第三类按键被配置为长按触发,可选地,第一类按键、第二类按键及第三类按键的操作方式也可以重新组合。相应地,在第一状态下,单击按键23,可以实现音量调节,双击按键23,可以实现歌曲切换。而用户需要亮度调节,可以长按按键23,使系统从第一状态切换到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下,单击按键23,可以实现亮度调节,双击按键23可以实现步进幅度调节。进一步,在第二状态下再一次长按按键23,可以使系统从第二状态切换回第一状态,重新实现第一状态的按键调节。在本示例中,多个功能调节仅仅需要一个按键23就可以实现,大大节省了按键占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操作逻辑复杂,提高了用户的操作难度。
在一些示例中,以HUD显示设备等电子设备为例,在使用过程中,同样存在对不同的系统参数进行调节的需求,比如亮度、色彩、对比度、饱和度等,而这些系统参数的调节又不可以在设备自身设置按键来直接实现,需要与其他设备上的按键等建立关联,即利用HUD显示设备扩展的按键实现系统参数的调节。以图1中方向盘上的按键为例,方向盘上的按键本来是控制车机系统中的参数,比如包括第一类按键、第二类按键,第一类按键用于音量调节,第二类按键用于内容切换。为了使相应的按键可以兼容对HUD显示设备的系统参数进行调节,在系统运行中针对按键控制设置了状态的概念,在不同的状态下,按键的触发行为不同。如图11所示,系统相应配置有多个状态,每个状态可以对按键配置不同的功能调节,在本示例中,一个方框内分别描述了第一类按键及第二类按键配置的功能调节,需要说明的是,方框内功能调节的前后顺序并不必然与第一类按键、第二类按键顺序对应,但在优选的示例中,相邻状态之间,同一功能调节采用同一类按键进行配置,减少不必要的切换,提高用户操作的流畅性。
在一些示例中,状态1可以是车载设备上按键本来的功能,根据不同的车辆及配置,第一类按键及第二类按键可以是音量调节/内容切换,也可以是参数类型切换/内容切换、参数类型切换/参数调节。其中,按键默认的功能调节是音量调节/内容调节不再赘述,在按键默认的功能调节是参数类型切换/内容切换中,可以通过参数类型切换对应的按键来切换需要调节的参数,比如自由选择音量、亮度、色彩、对比度、饱和度等系统参数,从而对具体的系统参数实现调节。内容切换如上所述,可以是歌曲切换等功能。在本示例中,具体系统参数的调节是依赖于状态3下的按键控制的,需要将状态2切换到状态3,以下将详述。在按键默认的功能调节是参数类型切换/参数调节中,参数类型切换对应的按键完成对应的参数类型切换后,参数调节对应的按键就可以立即激活对特定类型参数的调节。需要说明的是,音量调节、内容调节可以是参数调节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示的是对应按键调节的类型是相对固定的,而参数调节是根据参数类型切换选中的类型进行调节,对应按键的功能调节是动态变化的。比如本来参数调节是在调节音量,当通过参数类型切换的按键切换到色彩调节后,参数调节就不再调节音量,而是被激活实现对色彩的调节,这样可以用极少的按键支持调节多种类型的系统参数。
用户可以在状态1中实现默认功能调节,而如果需要使按键具有更多的功能调节,可以切换状态,由状态1向状态2、状态3、状态4等状态切换,状态切换可以操作第三类按键实现,比如双击第三类按键,由状态1切换到其他状态,可选地,第三类按键在其他状态时也可以不激活本身的默认功能调节,比如在状态1中第三类按键单击实现音频和/或视频的播放、暂停,但在状态1以外的状态,可以直接用单击来触发状态的切换,简化用户的操作,只有从其他状态返回状态1后,单击第三类按键触发音频和/或视频的播放、暂停才会被激活,具体可以参照图6-10的示例。在一些示例中,通过状态切换,状态1可以直接切换到状态2或状态3,切换的顺序具体可以根据系统中的配置决定。在一些示例中,状态2可以是状态1与状态3之间的中间状态,当第一类按键及第二类按键分别是音量调节/内容切换时,相应的功能调节是相对固定的,此时可以将其切换到状态2,状态2中至少有一类按键实现参数类型切换,这样可以在多种类型参数之间进行切换,比如单击第一类按键,可以将亮度调节激活,或者再次单击第一类按键,切换到其他功能调节,比如色彩调节。进一步,操作第三类按键使系统进入状态3,在状态3中可以实现粗调和细调的灵活切换,具体配置一类按键实现参数调节的同时,还会配置另一类按键实现参数步幅的调节,两类按键可以在调节时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调节的灵活性。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将状态1、状态2分别作为第一状态,而第二状态则是状态3,响应于第一切换操作,进入第二状态,第一类按键可以对第一参数进行按步调节,而第二类按键可以对第一参数的步进幅度进行调节,具体可以参照图4示例。可选地,第二状态(即状态3)需要调节的系统参数类型,可以是系统对状态3默认配置的系统参数,比如配置专门对HUD显示设备的亮度进行粗调和细调。可选地,第二状态需要调节的系统参数类型也可以是自第一状态(比如状态1、状态2)切换到第二状态时处于激活的系统参数,比如是在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切换时,参数类型切换按键调节的最后一个系统参数,相应的也可以在显示界面上显示当前激活的调节系统参数,起到提示用户的作用。
在一些示例中,响应于第一切换操作,还可以将系统自第二状态(即状态3)切换到第三状态(即状态4),这里的第一切换操作同样可以参照图6-10示例中对第三类按键的操作。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的切换操作和第二状态到第三状态的切换操作可以通过对第三类按键的不同操作方式进行区分,比如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的切换操作可以是单击第三类按键,第二状态到第三状态的切换操作可以是双击第三类按键,这样可以至少包括两套不同的状态切换流程,提高状态切换的效率。可选地,状态3与状态4的区别在于,第一类按键或第二类按键在状态3下按照第一步幅对特定系统参数进行调节,而在状态4下按照第二步幅对特定系统参数进行调节。其中,第一步幅和第二步幅可以不是相邻的两个步幅调节挡位,这样可以实现跳跃式调节,进一步补充参数步幅调节的功能,加快调节的速度,比如第一步幅、第二步幅分别是可调步进幅度的最小值、最大值,进一步优化调节的便利性。进一步可以通过状态4之间的切换,跳跃式选择更多的步进幅度挡位。在一些示例中,状态3与状态4的区别在于,第一类按键在状态3下对第一参数进行按步调节,第二类按键在状态3下对第一参数的步进幅度进行调节,第一类按键在状态4下对第二参数进行按步调节,第二类按键在状态4下对第二参数的步进幅度进行调节,可选地,第一类按键与第二类按键的功能调节可以对调配置。进一步可以通过状态4之间的切换,对不同的系统参数实现粗调和细调。在一些示例中,状态3与状态4之间的切换,可以同时实现对系统参数的切换及对应系统参数步进幅度的跳跃式调节。
在一些示例中,不仅可以通过第一切换操作来实现状态之间的切换,还可以通过第二切换操作或无任何按键操作时间超过设定阈值,直接返回到第一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切换操作可以与第一切换操作一致,也可以是对第三类按键的不同操作方式,比如第一切换操作是单击第三类按键,而第二切换操作是长按第三类按键。其中,对于配置的所有按键,在特定阈值的时间内没有任何操作,即长时间无操作行为,也可以使系统自动恢复到第一状态,在本示例中,第一状态指的可以是状态1,即恢复到扩展按键本身具有的功能调节,这样可以保证用户正常使用按键的默认功能,减少不必要的功能占用。
在一些示例中,不仅按键随着系统状态的变化存在触发行为的不同,显示界面上的显示信息也会跟着系统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参照图11所示,在状态1或状态2中,通过第一类按键或第二类按键对特定的系统参数调节时,可以在显示界面上显示对应的系统参数调节情况,如图12所示,系统参数的调节按照默认的步进幅度进行调节,显示界面上会显示对应的可调范围以及当前调节所处的级数,用户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调节情况。在本示例中,该状态下系统参数调节支持一维调节,可选地,可以参照上述示例对不同的系统参数进行切换,相应的系统参数类型也会显示在显示界面上。进一步当切换到状态3或状态4,显示界面上可以相应地显示图13的显示信息,该状态下由于按键的配置可以支持细调和粗调等多维度调节,显示信息可以通过不同半径的圆环表示不同维度的调节信息,即不同步进幅度的调节范围。可选地,随着参数步幅调节,高亮区域会显示在不同圆环的维度上,提示用户当前选择的步进幅度,并且随着参数调节高亮区域动态显示在不同的级数上,可以直观地辅助用户实现系统参数调节。在一些示例中,在状态1下,默认的按键可以实现参数类型切换/内容切换,即可以选择需要调节的系统参数,同时还可以支持默认的歌曲切换功能,在进行参数类型切换时显示界面上显示功能选择提示。当需要对选中的功能进行调节,可以双击默认的音频和/或视频的播放、暂停按键,进入状态3,此时可以对选中的系统参数进行粗调和细调,相应的显示界面上可以显示如图13的界面,可以通过参数步幅调节,先将高亮区域调到最内的圆环上,即步进幅度最大的挡位进行粗调,等逼近到目标参数时,再通过参数步幅调节,将高亮区域跳到最外的圆环上,实现细调,大大提高了用户的调节体验。可选地,如果用户无操作五秒后,可以自动返回状态1,即按键仍然触发实现参数类型切换/内容切换。
如图14所示,对于需要系统参数调节的HUD显示设备而言,可以由车机92提供电源及数据,也可以由HUD显示设备自身提供电源及生成数据。HUD显示设备具体可以包括处理器91、以太网接口901、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域网)接口902、电源管理模块903、运行内存904、存储内存905、温度检测906、电机907、背光源908、像源909、定位模块910、雷达911、相机912等。
需要说明的是,图14中列举的各个模块仅仅是示例性的描述,并不构成任何的限定,在一些示例中,HUD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其他模块。另外,上述的模块在不同的示例中可以在一个或多个硬件中实现,或者单个模块由多个硬件组合实现。
其中,处理器91作为HUD显示设备的控制中心,包括任何类型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包括但不限于微控制单元、微控制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控制单元)或其任意组合。处理器91用于根据计算机程序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实现对其他各个模块的控制,以及与相应的模块进行配合,对获取到的或者本身具有的数据、指令等进行处理。
以太网接口901是局域网通信的网络数据连接端口,定义了一系列的软件和硬件标准,通过以太网接口901可以将多个电子设备连接在一起,在本示例中,处理器91可以通过以太网接口901与车机92进行信息交互,比如向车机92发送数据或者接收车机92发送的数据。
CAN接口902是控制器局域网的网络数据连接端口,为汽车内部的控制系统和嵌入式工业控制提供标准的总线,实现控制各节点之间的通信交互,在本示例中,处理器91同样可以通过CAN接口902与车机92进行信息交互,可选地,处理器91还可以通过CAN接口902连接外部的其他设备。在一些示例中,处理器91还可以设置有GPIO(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通用输入/输出)接口,以提高外设连接的兼容性。
电源管理模块903连接车机92,可以接收车机92提供的电源,为HUD显示设备的各个模块提供稳压电源供电,保证处理器91及各个模块在正常的电压供应下工作,避免过压下的损坏。
运行内存904,用于存储处理器91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及暂时存放的运算数据、与存储内存交换的数据等,运行内存904可以为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内存)等存储器。
存储内存905,用于存放HUD显示设备的相关显示内容等资源,及长期存放的运行程序及数据等,存储内存905可以为Flash(闪存)等存储器。在一些示例中,处理器91也可以提供接口接入外部存储器。
温度检测906,用于对HUD显示设备内部的温度进行监测,具体可以包括若干个温度传感器,由于温度传感器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电阻值的变化,因此,处理器91可以在固定电源电压下根据每个温度传感器与分压电阻之间的电压变化来确定温度传感器在对应温度下的电阻值,从而反向推出温度传感器所在位置的温度。在一些示例中,处理器91可以通过GPIO接口控制若干个温度传感器,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在HUD显示设备内部的不同位置,处理器91可以利用分时检测的方式分别获取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值。
电机907,用于在处理器91的控制下,驱动HUD显示设备中的光学镜片发生转动,从而实现相应光路的改变,比如阳光倒灌导致像源表面产生温升时,可以通过电机驱动光学镜片来使外部的阳光无法到达像源表面。在一些示例中,处理器91还可以通过电机907驱动HUD显示设备上设置的风扇,提高HUD显示设备内外部空气交换的速度以实现散热。
背光源908,用于提供照明光及根据处理器91的控制调整照明光的亮度,以调整整个HUD显示设备的投影显示亮度。背光源908与像源909配合实现光机投影显示的主要功能,背光源908可以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激光等。
像源909,用于根据处理器91的控制显示相应内容的图像并将图像对应的显示光投射出去,像源909可以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DMD(DigitalMicromirror Devices,数字微镜器件)、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微机电系统)微镜、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硅基液晶)等。
定位模块910,用于对HUD显示设备及对应车辆的位置进行监测,定位模块910可以为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通过在不同的位置测量卫星和定位模块910上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相应的位置及朝向等数据。在一些示例中,定位模块910还可以包括惯性导航系统,以牛顿力学定律为基础,通过测量定位模块910在惯性参考系的加速度,将它对时间进行积分,并把它变换到导航坐标系中,从而得到在导航坐标系中的速度、偏航角和位置等数据。可选地,惯性导航系统可以辅助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实现更加精准的定位,为处理器91提供相应的位置信息。
雷达911,用于通过电磁波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通常可以确定目标物体离雷达911所在车辆的距离。
相机912,包括车身相机及车内相机,其中,车身相机用于通过视觉识别来确定目标物体的位置,车身相机可以为单目相机或双目相机,单目相机与双目相机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双目相机可以捕捉两个不同视角下的图像,从而可以获得三维空间中的距离信息。车内相机用于识别车辆内驾驶员及乘客的行为状态,包括疲劳检测、分心检测、表情识别、手势识别、视线追踪等。
在一些示例中,定位模块910、雷达911及相机912还可以直接连接车机92,并没有与HUD显示设备的处理器91进行直接连接,比如车机92本身集成有用于位置跟踪的定位模块及用于自动驾驶的雷达及相机,HUD显示设备则可以通过与车机92之间的通信来实时获取到定位模块、雷达及相机的采集数据。
在一些示例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HUD显示设备,如图15所示,电子设备具体可以包括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输入设备1503及输出设备1504,输入设备1503可以接收输入的控制指令及数据,电子设备可以向输出设备1504输出相应的指令或数据。存储器1502上存储有处理器15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501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系统参数调节方法。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电子设备还可以是各种智能设备等,通过有限的按键实现更多的系统参数调节,这里的按键可以是实体按键,也可以是虚拟按键。
在一些示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系统参数调节方法。
如图16所示,在一些示例中,交通工具可以设置有上述的HUD显示设备,具体地,HUD显示设备集成在中控台10的内部,比如在方向盘的前方位置。通过HUD显示设备的投射窗口102将相应的显示光投射在正对的车辆挡风玻璃4上,观看者从驾驶舱内观察挡风玻璃4上的效果就是可以直接看到相应的虚像5,例如:虚像5可以包括车速(60Km/h)、导航信息(向前箭头)等。作为观看者的驾驶人员在驾驶时无需低头就可以查看到相应的车辆状态,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HUD显示设备可以利用车载上的按键101实现对设备的系统参数进行调节,具体可以参照上述示例。在一些示例中,交通工具还可以通过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分发获得相应系统参数调节方法的程序。需要说明的是,交通工具并不局限于作为代步工具的小汽车,也可以包括公交车、卡车、挖掘机、摩托车、火车、高铁、轮船、游艇、飞机、宇宙飞船等。投影的挡风玻璃也不局限于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也可以是其他位置的透明表面。
结合上述示例,本申请涉及的技术方案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由控制单元执行的软件模块或二者组合,即一个或多个步骤和/或一个或多个步骤组合,既可以对应于计算机程序流程的各个软件模块,亦可以对应于各个硬件模块,例如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适当组合。为了描述的方便,在上述描述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上述示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涉及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由微控制单元执行,依赖于所需要的配置,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一个或多个微控制单元,包括但不限于微控制单元、微控制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控制单元)或其任意组合。该软件存储在存储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读取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闪存等)或其任意组合。
综上所述,本申请复用了设备上原有的第一类按键、第二类按键,当第一类按键、第二类按键处于特定状态的激活下,变换按键的默认功能,第一类按键用于对第一参数进行按步调节,所述第二类按键用于对所述第一参数的步进幅度进行调节,支持对第一参数的不同幅度下调节,同时满足粗调与细调的需求。本申请采用尽量少的按钮实现系统参数的多维度调节,提高了系统参数调节的便利性,增强了用户的体验。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包括一些示例,但这些示例中的任何一个并非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示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形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申请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教导内容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型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系统参数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类按键、第二类按键;
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类按键用于实现第一功能调节,所述第二类按键用于实现第二功能调节;
响应于第一切换操作,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类按键用于对第一参数进行按步调节,所述第二类按键用于对所述第一参数的步进幅度进行调节,其中,所述第一功能调节、第二功能调节至少不包括对所述第一参数的步进幅度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参数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按键包括第一按键及第二按键,至少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按键用于对参数按步增大调节,所述第二按键用于对参数按步减小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参数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第一切换操作包括:
所述第一切换操作作用在第三类按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参数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类按键用于实现第一功能调节,所述第二类按键用于实现第二功能调节包括:
所述第一功能调节为系统参数调节,所述第二功能调节为系统参数类型切换;
所述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类按键用于对第一参数进行按步调节包括:
所述第一参数根据状态切换时第一状态对应调节的参数类型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参数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参数调节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第二切换操作或无任何按键操作时间超过设定阈值,直接返回到所述第一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参数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参数调节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切换操作,由所述第二状态切换为第三状态,在所述第三状态下,所述第一类按键用于对第二参数进行按步调节,所述第二类按键用于对所述第二参数的步进幅度进行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参数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包括:
显示界面上由所述第一状态对应的显示信息切换为所述第二状态对应的显示信息。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系统参数调节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系统参数调节方法的步骤。
10.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交通工具上配置的按键;
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通过所述按键实现系统参数的调节。
CN202311418432.XA 2023-10-30 2023-10-30 系统参数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交通工具 Pending CN1174531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18432.XA CN117453107A (zh) 2023-10-30 2023-10-30 系统参数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交通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18432.XA CN117453107A (zh) 2023-10-30 2023-10-30 系统参数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交通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53107A true CN117453107A (zh) 2024-01-26

Family

ID=89586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18432.XA Pending CN117453107A (zh) 2023-10-30 2023-10-30 系统参数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交通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5310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63968B (zh) 交通工具中的显示系统
US8605009B2 (en) In-vehicle display management system
US10353658B2 (en)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HMI) control unit for multiple vehicle display devices
KR101730315B1 (ko) 영상을 공유하는 전자 기기 및 방법
US20200057546A1 (en) User interface and methods for inputting and outputting information in a vehicle
KR20210003131A (ko) 헤드업 디스플레이에서의 향상된 증강 현실 경험
US20110310001A1 (en) Display reconfiguration based on face/eye tracking
EP3245104B1 (en) In-vehicle 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 with dynamic display area
US2012028705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uman interface in a vehicle
JP2001506772A (ja) 少なくとも一人のための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US20160313792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navigating within a menu for controlling a vehicle, and selecting a menu entry from the menu
JP2017531212A (ja) 小型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US10650787B2 (en) Vehicl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JP2014197818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2003512244A (ja) 車両情報の表示装置
CN109507799A (zh) 车载hud显示方法和系统
US2016002360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ing the operation of a wearable computing device based on one or more transmission modes of a vehicle
EP3659848A1 (en) Operating module, operating method, operating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vehicles
CN110015236A (zh) 一种车辆显示装置、方法及车辆
KR20230124484A (ko) 헤드업 디스플레이
CN204821323U (zh) 车载电子设备
KR20230021219A (ko) 차량 디스플레이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5195643A (zh) 座舱娱乐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7453107A (zh) 系统参数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交通工具
US20200278745A1 (en)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