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42824A - 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42824A
CN117442824A CN202311637653.6A CN202311637653A CN117442824A CN 117442824 A CN117442824 A CN 117442824A CN 202311637653 A CN202311637653 A CN 202311637653A CN 117442824 A CN117442824 A CN 1174428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utum
atomization
atomizing
patient
m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376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梦醒
金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3116376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428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42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428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1/00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00Suction or pumping devices for medical purposes; Devices for carrying-off, for treatment of, or for carrying-over, body-liquids; Drainage systems
    • A61M1/71Suction drainage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1/00Devices for introducing or retaining media, e.g. remedies, in cavities of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2Gases
    • A61M2202/0208Oxyg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10Trunk
    • A61M2210/1025Respiratory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30/00Measuring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1M2230/40Respiratory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包括雾化面罩、雾化机构以及吸痰机构,其中雾化面罩与雾化机构配合对患者进行雾化,雾化面罩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处设置有单向阀门,吸痰管一端穿过单向阀门伸入在雾化面罩内侧且靠近患者的嘴部,并且吸痰管用于在负压作用下痰液吸出,因此,胸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在进行雾化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靠近其嘴部的吸痰管吐出痰液,无需再多次摘除雾化面罩进行咳嗽排痰再重新佩戴面罩,操作更为方便,也可避免患者因反复摘除面罩而导致引流管脱落、重新佩戴不到位而导致雾化效果受影响等问题,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并且,通过负压能够帮助患者相对更轻松地排出痰液,减轻患者负担。

Description

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
背景技术
胸外科手术一般包括食管、肺部、纵隔等组织器官的手术,其中以肺部手术居多。肺部手术的主要手术方式包括肺楔形切除、肺段切除、肺叶切除和肺叶袖式切除术等。在肺部手术过程中,一般会使用单肺通气,即经支气管导管只利用一侧肺(非手术侧)进行通气,其主要目的是隔离患侧肺,防止液性分泌物流入健侧而导致两肺间的交叉感染。但在肺部手术过程中,术侧肺部的损伤和气管插管的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食管癌根治术这种手术时长较长,对肺功能要求比较严格的手术。这些损伤导致了肺部痰液增多,术后排痰困难等客观现象的发生,患者感觉不适且有气道阻塞的风险。为减轻患者不适感并减少气道阻塞的风险,在拔除气管插管前医护人员会使用吸痰管对患者气管内进行吸痰,拔除气管插管后医护人员立即鼓励患者咳嗽将痰液咳出,紧接着再对患者进行常规雾化,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同时也起到低流量吸氧的作用,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氧饱和度。
然而,在上述过程中,拔除气管插管后让患者将痰液咳出的时间非常有限,因为一旦此时患者不能正常呼吸,将使其氧饱和降低,甚至产生危险。患者在有限时间内往往没能将痰液充分咳出,而在后续的雾化过程中,雾化液会将痰液稀释并刺激患者将痰液排出,这就导致在雾化过程中,患者不得不反复摘除雾化面罩,进行咳嗽吐痰,每一次这样的操作都会限制氧气的吸入、降低患者术后的舒适度,且造成雾化药的浪费。同时,患者此时身上引流管较多,为避免引流管脱落,患者不能大幅度地活动上肢,这导致患者将雾化面罩取下咳嗽吐痰后,不能很好地再次将雾化面罩佩戴到适当的位置,这也影响了雾化效果,降低了患者术后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胸外科手术后可对患者同时进行雾化和辅助吸痰、使得患者无需反复摘除雾化面罩的多功能装置,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面罩,用于佩戴在患者的面部;雾化机构,用于与所述雾化面罩配合对所述患者进行雾化;以及吸痰机构,用于在雾化过程中辅助所述患者排出痰液,其中,所述雾化面罩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单向阀门,所述吸痰机构至少包括用于在负压作用下将痰液吸出的吸痰管,所述吸痰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单向阀门伸入在所述雾化面罩内侧,且靠近所述患者的嘴部。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吸痰机构还包括:痰液储存罐,用于储存吸出的痰液,所述吸痰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痰液储存罐连通,所述痰液储存罐的罐体为透明材料;负压产生器,用于产生负压;负压管,一端与所述痰液储存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负压产生器连通;以及电子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负压管上,用于将所述负压管连通或阻断。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雾化机构包括:雾化药容器,用于容纳雾化药,设置在所述雾化面罩底部且与所述雾化面罩的内侧连通;雾化供气管,一端与所述雾化药容器连通;供氧管,具有氧气入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雾化供气管的另一端连通;以及氧气产生器,与所述氧气入口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供氧管还具有吹气入口,所述雾化面罩具有两个所述通孔,两个所述通孔上均设置有所述单向阀门,所述雾化机构还包括:吹气管,一端穿过另一个所述单向阀门伸入在所述雾化面罩的内侧,该一端靠近所述患者的嘴部,用于供所述患者进行吹气,另一端与所述吹气入口连通;感应开关,设置在所述供氧管处,用于将所述氧气入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连通从而形成供氧通路,或将所述吹气入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连通从而形成监测通路;以及潮气量感应仪,设置在所述吹气入口处,用于检测所述患者吹出的气中的潮气量。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单向阀门为具有弹性的瓣膜式阀门,所述吸痰管为硅胶材质管,其一端穿过一个所述瓣膜式阀门,且所述瓣膜式阀门与所述吸痰管的外周面紧密贴合,所述吹所管为硅胶材质管,其一端穿过另一个所述瓣膜式阀门,且所述瓣膜式阀门与所述吹气管的外周面紧密贴合,所述雾化面罩的外侧面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卡扣,分别靠近两个所述通孔,分别用于对所述吸痰管的所述一端以及吹气管的所述一端进行卡扣固定。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还包括:控制机构,具有主控制器以及与所述主控制器通信连接的遥控器,其中,所述遥控器由所述患者或医护人员持有,供其进行辅助吸痰的遥控操作,并根据其操作产生相应的遥控信号,所述主控制器用于对所述雾化机构进行控制,以及在所述雾化机构进行雾化的过程中基于所述遥控信号对所述吸痰机构进行控制。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主控制器具有:主控侧通信部,用于从所述遥控器获取遥控信号,包括吸痰启动信号和吸痰停止信号;吸痰控制部,在接收到所述吸痰启动信号时控制所述电子感应元件将所述负压管连通,在接收到所述吸痰停止信号时控制所述电子感应元件将所述负压管阻断。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主控制器具有:输入显示部,用于供用户选择自动雾化模式并设定相应的雾化参数,所述自动雾化模式包括第一雾化模式、第二雾化模式以及第三雾化模式;第一雾化控制部,在所述用户选定所述第一雾化模式后,根据相应的所述雾化参数控制所述感应开关将所述供氧通路连通;第二雾化控制部,在所述用户选定所述第二雾化模式后,控制所述感应开关将所述监测通路连通,并根据所述潮气量感应仪的感应结果以及相应的所述雾化参数判断是否开始进行雾化,在判断为是时,根据相应的所述雾化参数控制所述感应开关将所述供氧通路连通;以及第三雾化控制部,在所述用户选定所述第三雾化模式后,根据相应的所述雾化参数控制所述感应开关将所述供氧通路交替地连通以及阻断。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第二雾化模式对应的所述雾化参数至少包括雾化总时长以及潮气量阈值,所述第二雾化控制部在所述用户选定所述第二雾化模式后,控制所述感应开关将所述监测通路连通,并在预定时间后判断所述潮气量感应仪测得的潮气量是否超过所述潮气量阈值,在判断为是时控制所述感应开关将所述供氧通路连通,并在所述雾化总时长后控制所述感应开关将所述供氧通路阻断。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第三雾化模式对应的所述雾化参数至少包括雾化总时长、单次启动时长以及间隔时长,所述第三雾化控制部在所述用户选定所述第三雾化模式后,根据所述单次启动时长以及所述间隔时长,交替地控制所述感应开关将所述供氧通路连通并持续所述单次启动时长、将所述供氧通路阻断并持续所述间隔时长。
发明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包括雾化面罩、雾化机构以及吸痰机构,其中雾化面罩与雾化机构配合对患者进行雾化,雾化面罩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处设置有单向阀门,吸痰管一端穿过单向阀门伸入在雾化面罩内侧且靠近患者的嘴部,并且吸痰管用于在负压作用下痰液吸出,因此,胸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在进行雾化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靠近其嘴部的吸痰管吐出痰液,无需再多次摘除雾化面罩进行咳嗽排痰再重新佩戴面罩,操作更为方便,也可避免患者因反复摘除面罩而导致引流管脱落、重新佩戴不到位而导致雾化效果受影响等问题,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并且,通过负压能够帮助患者相对更轻松地排出痰液,减轻患者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雾化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供氧通路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监测通路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控制器的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多功能装置进行雾化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多功能装置同时进行辅助吸痰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100;安装架10;壳体11;顶部面板111;支脚杆12;移动机构20;万向轮21;佩戴机构30;雾化面罩31;通孔31a;单向阀门311;固定带32;固定卡扣33;雾化机构40;雾化药容器41;雾化供气管42;供氧管43;氧气入口431;出气口432;吹气入口433;氧气产生器44;吹气管45;潮气量感应仪46;感应开关47;供氧通路40a;监测通路40b;吸痰机构50;吸痰管51;痰液储存罐52;负压管53;负压产生器54;控制机构60;遥控器61;主控制器62;主控侧通信部621;输入显示部622;第一雾化控制部623;第二雾化控制部624;第三雾化控制部625;遥控信号检测判断部626;吸痰控制部627;主控侧控制部62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作具体阐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100(以下简称多功能装置100)包括安装架10、移动机构20、佩戴机构30、雾化机构40、吸痰机构50以及控制机构60。
安装架10用于安装其他部件,其包括壳体11以及四个支脚杆12。
壳体11为截面呈方形的壳体,壳体11具有一块底板、四块侧板以及一块相对于侧板倾斜的顶部面板111。
四个支脚杆12分别安装在壳体11底部的四个角部上,使得壳体11的顶部面板111位于人体便于操作的高度。
移动机构20用于使多功能装置100可移动,其包括四个万向轮21,分别安装在四个支脚杆12的外端部上,使得多功能装置100可整体平移,从而可将其方便地移动至患者的病床旁等处进行使用。
佩戴机构30包括雾化面罩31、固定带32以及固定卡扣33。
图2是本实施例中雾化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雾化面罩31由透明且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其形状与人的面中下部相适配,当雾化面罩31佩戴在患者脸上时,雾化面罩31能够覆盖患者的口鼻,且其边缘部能够与患者的面部大致相贴合。雾化面罩31具有两个通孔31a,分别开设在雾化面罩31两侧且相对靠近中部。当雾化面罩31佩戴在患者脸上时,两个通孔31a均位于患者的嘴部前方。每个通孔31a处安装有单向阀门311,单向阀门311为可单向开启且具有弹性的瓣膜式阀门。
固定带32连接在雾化面罩31的边缘部上,用于使雾化面罩31能相对稳定地佩戴在患者面部。
两个固定卡扣33可拆卸地安装在雾化面罩31的外侧面上,且分别靠近两个通孔31a,用于在通孔31a中插入相应管件时对该管件进行卡扣固定,避免其该管件脱落。
雾化机构40用于对患者进行雾化。雾化机构40包括雾化药容器41、雾化供气管42、供氧管43、氧气产生器44、吹气管45、潮气量监测器46以及感应开关47。
雾化药容器41设置在雾化面罩31底部,且分别与雾化面罩31内部以及雾化供气管42连通,用于容纳雾化药物。
雾化供气管42用于为雾化进行供气,其为硅胶材质管,其一端与雾化药容器41连接且连通,另一端与供氧管43的一端连接且连通。
供氧管43同样用于为雾化进行供气,其固定在壳体11的顶部面板111上,供氧管43为三岔结构,具有三个端口,分别为氧气入口431、出气口432、吹气入口433,氧气入口431连接至氧气产生器44,出气口432与雾化供气管42的上述另一端连接且连通,吹气入口433与吹气管45的一端连接且连通。
氧气产生器44用于产生氧气,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可行的氧气产生装置,例如为小型制氧机。氧气产生器44产生的氧气依次经由供氧管43的供氧入口431、出气口432、雾化供气管42到达雾化药容器41处,并携带雾化药物进入雾化面罩31内侧,从而对患者进行雾化。
吹气管45用于传递患者吹出的气,其为硅胶材质管,对人体无害且软硬适中。吹气管45的一端与供氧管43的吹气入口433连通,另一端穿过雾化面罩31上的一个通孔31a处的单向阀门311并伸入至雾化面罩31内侧,该另一端伸入雾化面罩31内侧的长度可调节,并且,通过该通孔31a旁的固定卡扣33对吹气管45的该另一端进行卡扣固定,防止脱落。患者可口含住吹气管45伸入雾化面罩31内侧的一端并进行吹气,以进行呼出气的潮气量监测。由于单向阀门311为单向开启且具有弹性的瓣膜式阀门,因此吹气管45一端穿过单向阀门311时,单向阀门311的瓣膜结构将紧密贴合吹气管45的外周面,因此在雾化或吸氧过程中,雾化气体或氧气不会从该通孔31a漏出;而当吹气管45被拔出时,单向阀门311将闭合,使得通孔31a不与外部连通。
优选地,吹气管45为一次性部件,在一个患者使用后就拆卸下进行报废处理。
潮气量感应仪46设置在吹气管45的上述一端处,用于监测患者吹出的气的潮气含量。
感应开关47设置在供氧管43的分岔处,可将供氧管43的氧气入口431与出气口432连通或阻断、将吹气入口433与出气口432连通或阻断。
图3是本实施例中供氧通路的示意图,图中以箭头示出了管路中的气流方向。
如图3所示,当感应开关47将氧气入口431与出气口432连通时,从供氧管43的氧气入口431到其出气口432、再经雾化供气管42到雾化面罩31形成用于为雾化供给氧气的供氧通路40a,就可以利用氧气产生器44以及该供氧通路40a来进行雾化或单纯吸氧。
图4是本实施例中监测通路的示意图,图中以箭头示出了管路中的气流方向。
如图4所示,当感应开关47将吹气入口433与出气口432连通时,从雾化面罩31经吹气管45到潮气量感应仪46、再经供氧管43的吹气入口433到出气口432、再经供氧管43到雾化面罩31形成用于让患者吹出的气流通、从而对患者吹出的气的潮气量进行监测的监测通道40b,就可以利用该监测通路40b以及潮气量感应仪46来对患者吹出的气进行潮气量监测。
吸痰机构50用于在雾化过程中进行吸痰,辅助患者将痰液排出。吸痰机构50包括吸痰管51、痰液储存罐52、负压管53、负压产生器54以及电子感应元件55。
吸痰管51用于吸出痰液,其为硅胶材质管,对人体无害,软硬适中,且为使粘稠的痰液不会淤积在其中,其管径较粗。吸痰管51的一端与痰液储存罐52连接且连通,另一端穿过雾化面罩31上的另一个通孔31a处的单向阀门311并伸入至雾化面罩31内侧,可调节该另一端伸入雾化面罩31内侧的长度,使该另一端靠近患者的嘴部,并且,通过该通孔31a旁的固定卡扣33对该另一端进行卡扣固定,防止脱落。患者可口含住吸痰管51伸入雾化面罩31内侧的一端并吐出痰液,从而可不必在摘除雾化面罩31后再进行咳嗽吐痰。同样地,由于单向阀门311为单向开启且具有弹性的瓣膜式阀门,因此吸痰管51一端穿过单向阀门311时,单向阀门311的瓣膜结构将紧密贴合吸痰管51的外周面,因此在雾化或吸氧过程中,雾化气体或氧气不会从该通孔31a漏出;而当吸痰管51被拔出时,单向阀门311将闭合,使得通孔31a不与外部连通。
痰液储存罐52用于存储吸出的痰液,痰液储存罐52通过相应的支架件固定在壳体11的一侧上,其一端与吸痰管51的上述一端连通,另一端与负压管53的一端连接且连通。本实施例中,痰液储存罐52的罐体为透明材料,便于在患者排出痰液后观察痰液储存罐52内的痰液的性状及颜色,在需要时也能留取痰液标本。
优选地,吸痰管51以及痰液储存罐52均为一次性部件。
负压管53用于向痰液储存罐52提供负压,从而可辅助患者吸出痰液。负压管53的一端与痰液储存罐52连通,另一端与负压产生器54连接且连通。
负压产生器54用于使负压管53内产生负压,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可行的负压产生装置,例如为小型泵。在负压作用下,患者吐出的痰液经吸痰管51进入痰液储存罐52中,并且负压也可以对患者起到一定刺激作用,使其能更好地排出痰液。
电子感应元件55设置在负压管53上,用于将负压管53内部连通或阻断,从而使辅助吸痰过程启动或停止。
控制机构60用于对雾化机构40和吸痰机构50的工作进行控制。控制机构60包括遥控器61以及主控制器62。
遥控器61由患者或医护人员持有,且与主控制器62通信连接。遥控器61上设有吸痰启动按钮、吸痰停止按钮。在相应按钮被按下时,遥控器61将产生相应的遥控信号。主控制器62用于对雾化机构40的工作进行控制,以及在雾化机构40进行雾化的过程中基于接收到的遥控信号对吸痰机构50的工作进行控制。主控制器62还分别通过线缆与上述潮气量感应仪46、感应开关47、电子感应元件55连接。
图5是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的框图。
如图5所示,主控制器62具有主控侧通信部621、输入显示部622、第一雾化控制部623、第二雾化控制部624、第三雾化控制部625、遥控信号检测判断部626、吸痰控制部627、以及主控侧控制部628。
其中,主控侧通信部621用于与遥控器61进行通信,从遥控器61获取上述遥控信号。
输入显示部622用于供用户(患者或医护人员)进行模式设定、雾化及吸痰的相应操作以及向用户显示雾化及吸痰的状态。本实施例中,输入显示部622为安装在壳体11的顶部面板111上端的触摸显示屏。
在主控制器62启动后,触摸显示屏显示模式设定界面,供用户选择自动雾化模式并进行确认。本实施例中,自动雾化模式包括第一雾化模式、第二雾化模式、第三雾化模式。其中,第一雾化模式为进行设定时长的雾化。第二雾化模式为监测患者吸出气的潮气量,在潮气量超过设定的阈值时自动启动设定时长的雾化。第三雾化模式为根据设定的单次启动时长和间隔时长,每间隔一段时间自动开启一段设定时长的雾化。
在用户选定第一雾化模式并进行确认后,触摸显示屏将切换显示第一雾化参数设定界面,供用户设定第一雾化模式下的第一雾化参数,第一雾化参数至少包括雾化总时长。
在用户选定第二雾化模式并进行确认后,触摸显示屏将切换显示第二雾化参数设定界面,供用户设定第二雾化模式下的第二雾化参数,第二雾化参数至少包括雾化总时长、潮气量阈值。
在用户选定第三雾化模式并进行确认后,触摸显示屏将切换显示第三雾化参数设定界面,供用户设定第三雾化模式下的第三雾化参数,第三雾化参数至少包括雾化总时长、单次启动时长、两次雾化之间的间隔时长。
在用户设定相应的雾化参数并确认后,触摸显示屏将切换显示过程状态界面,过程状态界面上显示当前雾化是启动状态还是停止状态、雾化启动时长、雾化总时长等信息,以便医护人员或患者直观地获知雾化的过程状态。
在用户选定第一自动雾化模式并确认时,第一雾化控制部623控制感应开关47将供氧通路40a连通,以使氧气进入雾化面罩开始雾化,并在设定的雾化总时长后控制感应开关47将供氧通路40a阻断,从而停止雾化。这样一来,在雾化药容器41内装有雾化药物时,就可以对患者进行设定的雾化总时长的雾化,而当雾化药容器41内没有雾化药物时,就可以进行设定的总时长的单纯吸氧。
在用户选定第二自动雾化模式并确认时,第二雾化控制部624控制感应开关47将监测通路40b连通,在预定时间后获取潮气量感应仪46测得的潮气量,并判断潮气量是否低于设定的潮气量阈值,在潮气量正常时,在预定时间后再次获取潮气量感应仪46测得的潮气量并进行判断;在潮气量低于阈值时,控制感应开关47将供氧通路40a连通,以开始雾化,并在设定的雾化总时长后控制感应开关47将供氧通路40a阻断,以停止雾化。
在用户选定第三自动雾化模式并确认时,第三雾化控制部625根据设定的单次持续时长以及间隔时长,交替地控制感应开关47将供氧通路40a连通以及阻断。即先控制感应开关47将供氧通路40a连通,然后在设定的单次持续时长后控制感应开关47将供氧通路40a阻断,等待设定的间隔时长后,再次控制感应开关47将供氧通路40a连通,以此类推,最后在设定的雾化总时长后控制感应开关47将供氧通路40a阻断。
并且在上述雾化过程中,用户都可通过输入显示部622显示的雾化状态界面获得雾化过程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中,默认氧气产生器44保持在开启、持续产生氧气的状态。在替代方案中,根据氧气产生器44的具体型号,第一至第三雾化控制部也可以根据设定的雾化参数直接控制氧气产生器44启动或停止,或是控制氧气产生器44产生具有设定的压力的氧气等。
遥控信号检测判断部626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来自遥控器61的遥控信号,并判断遥控信号是否为吸氮启动信号或吸氮停止信号。
在遥控信号检测判断部626判断为接收到吸氮启动信号时(即用户在遥控器61上按下吸痰启动按钮时),吸氮控制部627控制电子感应元件55将负压管53连通,此时患者就可以口含住吸痰管51伸入在雾化面罩31内侧的一端并吐出痰液,痰液在负压作用下进入痰液储存罐52。
在遥控信号检测判断部626判断为接收到吸氮停止信号时(即用户在遥控器61上按下吸痰停止按钮时),吸氮控制部627控制控制电子感应元件55将负压管53阻断。
并且,在上述吸痰过程中,输入显示部622的过程状态界面将实时显示吸痰启动时长等吸痰的过程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中,默认负压产生器54保持在开启、持续产生负压的状态。在替代方案中,根据负压产生器54的具体型号,吸痰控制部也可以直接控制负压产生器启动或停止。
主控制侧控制部628用于对上述各功能部的工作进行控制。
也即,在控制机构60的控制下,可实现自动模式的雾化以及手动模式的辅助吸痰,患者在雾化过程中可随时通过遥控器61启动辅助吸痰过程。
图6是本实施例中利用多功能装置进行雾化的流程图,图7是本实施例中利用多功能装置同时进行辅助吸痰的流程图。
如图6和图7所示,基于上述多功能装置100,在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对患者进行雾化和辅助吸痰的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输入显示部622显示模式设定界面,供用户选择自动雾化模式。
步骤S1-2,用户选定第一雾化模式并确认后,输入显示部622切换显示第一雾化参数设定界面,供用户设定该模式下的第一雾化参数,包括雾化总时长。
步骤S1-3,用户设定参数并确认后,第一雾化控制部624控制感应开关47将供氧通路40a连通。
步骤S1-4,第一雾化控制部624判断是否到达设定的雾化总时长,在判断为否时持续进行雾化时长监测。
步骤S1-5,在步骤S1-4判断为是时,第一雾化控制部624控制感应开关47将供氧通路40a阻断,结束雾化。
步骤S1-6,用户选定第二雾化模式并确认后,输入显示部622切换显示第二雾化参数设定界面,供用户设定该模式下的第二雾化参数,包括雾化总时长、潮气量阈值。
步骤S1-7,用户设定参数并确认后,第二雾化控制部625控制感应开关47将监测通路40b连通。
步骤S1-8,在预定时间后,第二雾化控制部625获取潮气量感应仪46测得的潮气量。
步骤S1-9,第二雾化控制部625判断测得的潮气量是否低于设定的潮气量阈值,在判断为否时返回步骤S1-8,即持续进行监测。
步骤S1-10,在步骤S1-9判断为是时,第二雾化控制部625控制感应开关47将供氧通路40a连通。
步骤S1-11,第二雾化控制部625判断是否到达设定的雾化总时长,在判断为否时持续进行雾化时长监测。
步骤S1-12,在步骤S1-11判断为是时,第二雾化控制部625控制感应开关47将供氧通路40a阻断,结束雾化。
步骤S1-13,用户选定第三雾化模式并确认后,输入显示部622切换显示第三雾化参数设定界面,供用户设定该模式下的第三雾化参数,包括雾化总时长、单次启动时长、间隔时长。
步骤S1-14,用户设定参数并确认后,第三雾化控制部626控制感应开关47将供氧通路40a连通,并持续设定的单次持续时长。
步骤S1-15,第三雾化控制部626控制感应开关47将供氧通路40a阻断,并持续设定的间隔时长。
步骤S1-16,第三雾化控制部626判断是否达到设定的雾化总时长,在判断为否时,返回步骤S1-15,即再交替地进行雾化及暂停。
步骤S1-17,在步骤S1-17判断为是时,第三雾化控制部626控制感应开关47将供氧通路40a阻断,停止雾化。
步骤S2-1,遥控信号检测判断部626检测是否接收到来自遥控器61的遥控信号,在判断为否时持续检测遥控信号。
步骤S2-2,在步骤S2-1判断为是,即接收到遥控信号时,遥控信号检测判断部626判断遥控信号是否为吸痰启动信号或吸痰停止信号,在判断为否时返回步骤S2-1,持续检测遥控信号。
步骤S2-3,在步骤S2-2中判断为接收到吸痰启动信号时,吸痰控制部627控制电子感应元件55将负压管53连通,开始辅助吸痰。
步骤S2-4,在步骤S2-2中判断为接收到吸痰停止信号时,吸痰控制部627控制电子感应元件55将负压管53阻断,停止辅助吸痰。
在上述步骤S1-1至步骤S1-18的过程中,用户可随时通过遥控器61启动辅助吸痰,即执行步骤S2-1至步骤S2-4,实现自主可控性排痰。
实施例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包括雾化面罩、雾化机构以及吸痰机构,其中雾化面罩与雾化机构配合对患者进行雾化,雾化面罩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处设置有单向阀门,吸痰管一端穿过单向阀门伸入在雾化面罩内侧且靠近患者的嘴部,并且吸痰管用于在负压作用下痰液吸出,因此,胸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在进行雾化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靠近其嘴部的吸痰管吐出痰液,无需再多次摘除雾化面罩进行咳嗽排痰再重新佩戴面罩,操作更为方便,也可避免患者因反复摘除面罩而导致引流管脱落、重新佩戴不到位而导致雾化效果受影响等问题,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并且,通过负压能够帮助患者相对更轻松地排出痰液,减轻患者负担。
实施例中,吸痰管为硅胶材质管,对人体无毒无害,且其管径较粗,能够避免粘稠的痰液淤积在其中,从而能在负压作用下顺畅地吸出痰液。被负压吸出的痰液储存在痰液储存罐中,且其罐体为透明材质,因此还便于在排出痰液后观察痰液的性状和颜色,或留存痰液标本等,可辅助更好地判断术后患者的状态。
进一步,雾化面罩上的单向阀门为具有一定弹性的瓣膜式阀门,在吸痰管插入后,其瓣膜结构可与吸痰管的外周面紧密贴合,使得雾化时雾化气体不会从通孔或单向阀门漏出面罩外部,吸痰管的设置不影响正常的雾化功能。而在吸痰管拔出后,瓣膜式阀门可紧闭,雾化气体也不会从通孔或单向阀门漏出面罩外部,因此也可以方便地拔出吸痰管后,将雾化面罩仅作雾化用,不影响其正常的雾化功能。
实施例中,吸痰管、痰液储存罐等均为一次性部件,在一个患者使用后就移除并进行报废,因此无需对其进行医用消毒,移除并安装新部件即可供下一个患者使用,操作方便,并且可有效避免不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实施例中,多功能装置还包括遥控器和主控制器,患者可通过遥控器遥控启动或停止辅助吸痰,配合实施例的雾化面罩以及吸痰管等的结构,可使患者在雾化过程中方便自主地在需要时启动辅助吸痰过程。
进一步,主控制器还可供患者或医护人员选择三种自动雾化模式,以便对患者进行单纯的雾化、吸氧,或是监测患者吹出的气中的潮气量并相应地自动启动雾化,或是根据需要对患者进行多轮间断的雾化,从而可适用于各种术后患者的雾化需求,使得雾化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操作也更为方便。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面罩,用于佩戴在患者的面部;
雾化机构,用于与所述雾化面罩配合对所述患者进行雾化;以及
吸痰机构,用于在雾化过程中辅助所述患者排出痰液,
其中,所述雾化面罩具有至少一个通孔,
所述通孔处设置有单向阀门,
所述吸痰机构至少包括用于在负压作用下将痰液吸出的吸痰管,
所述吸痰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单向阀门伸入在所述雾化面罩内侧,且靠近所述患者的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吸痰机构还包括:
痰液储存罐,用于储存吸出的痰液,所述吸痰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痰液储存罐连通,所述痰液储存罐的罐体为透明材料;
负压产生器,用于产生负压;
负压管,一端与所述痰液储存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负压产生器连通;以及
电子感应元件,设置在所述负压管上,用于将所述负压管连通或阻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雾化机构包括:
雾化药容器,用于容纳雾化药,设置在所述雾化面罩底部且与所述雾化面罩的内侧连通;
雾化供气管,一端与所述雾化药容器连通;
供氧管,具有氧气入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雾化供气管的另一端连通;以及
氧气产生器,与所述氧气入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供氧管还具有吹气入口,
所述雾化面罩具有两个所述通孔,两个所述通孔上均设置有所述单向阀门,
所述雾化机构还包括:
吹气管,一端穿过另一个所述单向阀门伸入在所述雾化面罩的内侧,该一端靠近所述患者的嘴部,用于供所述患者进行吹气,另一端与所述吹气入口连通;
感应开关,设置在所述供氧管处,用于将所述氧气入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连通从而形成供氧通路,或将所述吹气入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连通从而形成监测通路;以及
潮气量感应仪,设置在所述吹气入口处,用于检测所述患者吹出的气中的潮气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单向阀门为具有弹性的瓣膜式阀门,
所述吸痰管为硅胶材质管,其一端穿过一个所述瓣膜式阀门,且所述瓣膜式阀门与所述吸痰管的外周面紧密贴合,
所述吹所管为硅胶材质管,其一端穿过另一个所述瓣膜式阀门,且所述瓣膜式阀门与所述吹气管的外周面紧密贴合,
所述雾化面罩的外侧面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卡扣,分别靠近两个所述通孔,分别用于对所述吸痰管的所述一端以及吹气管的所述一端进行卡扣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机构,具有主控制器以及与所述主控制器通信连接的遥控器,
其中,所述遥控器由所述患者或医护人员持有,供其进行辅助吸痰的遥控操作,并根据其操作产生相应的遥控信号,
所述主控制器用于对所述雾化机构进行控制,以及在所述雾化机构进行雾化的过程中基于所述遥控信号对所述吸痰机构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主控制器具有:
主控侧通信部,用于从所述遥控器获取遥控信号,包括吸痰启动信号和吸痰停止信号;
吸痰控制部,在接收到所述吸痰启动信号时控制所述电子感应元件将所述负压管连通,在接收到所述吸痰停止信号时控制所述电子感应元件将所述负压管阻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主控制器具有:
输入显示部,用于供用户选择自动雾化模式并设定相应的雾化参数,所述自动雾化模式包括第一雾化模式、第二雾化模式以及第三雾化模式;
第一雾化控制部,在所述用户选定所述第一雾化模式后,根据相应的所述雾化参数控制所述感应开关将所述供氧通路连通;
第二雾化控制部,在所述用户选定所述第二雾化模式后,控制所述感应开关将所述监测通路连通,并根据所述潮气量感应仪的感应结果以及相应的所述雾化参数判断是否开始进行雾化,在判断为是时,根据相应的所述雾化参数控制所述感应开关将所述供氧通路连通;以及
第三雾化控制部,在所述用户选定所述第三雾化模式后,根据相应的所述雾化参数控制所述感应开关将所述供氧通路交替地连通以及阻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二雾化模式对应的所述雾化参数至少包括雾化总时长以及潮气量阈值,
所述第二雾化控制部在所述用户选定所述第二雾化模式后,控制所述感应开关将所述监测通路连通,并在预定时间后判断所述潮气量感应仪测得的潮气量是否超过所述潮气量阈值,在判断为是时控制所述感应开关将所述供氧通路连通,并在所述雾化总时长后控制感应开关将所述供氧通路阻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三雾化模式对应的所述雾化参数至少包括雾化总时长、单次启动时长以及间隔时长,
所述第三雾化控制部在所述用户选定所述第三雾化模式后,根据所述单次启动时长以及所述间隔时长,交替地控制所述感应开关将所述供氧通路连通并持续所述单次启动时长、将所述供氧通路阻断并持续所述间隔时长。
CN202311637653.6A 2023-12-01 2023-12-01 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 Pending CN1174428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37653.6A CN117442824A (zh) 2023-12-01 2023-12-01 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37653.6A CN117442824A (zh) 2023-12-01 2023-12-01 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42824A true CN117442824A (zh) 2024-01-26

Family

ID=89591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37653.6A Pending CN117442824A (zh) 2023-12-01 2023-12-01 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4282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05316B2 (en) Pulmonary dosing system and method
ES2248985T3 (es) Sistema de dosificacion pulmonar.
US10350335B2 (en) Suctioning device hav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JP5503094B1 (ja) 喀痰装置、人工呼吸システム及び喀痰装置の作動方法
CA3050708A1 (en) Aerosol delivery device
US11752277B2 (en) Nebulization device having dual modules
CN109731200B (zh) 一种用于全身麻醉的吸入式麻醉机
CN104080504A (zh) 用于改善辅助通气的装置和方法
CN202569120U (zh) 人工气道气囊压力连续监测控制仪
US20110166411A1 (en) Warming therapy device including resuscitation control system
CN117442824A (zh) 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后同时雾化和辅助吸痰的多功能装置
CN109498923A (zh) 一种双模块的雾化装置
CN108568016A (zh) 一种中医内科呼吸监测装置
EP3756710B1 (en) Icu-special portable atomizing device enabling autonomously breathing according to airflow
CN209529846U (zh) 一种用于icu根据气流自主呼吸的便携式雾化装置
CN113134144A (zh) 一种多用途双通道风压可调式呼吸辅助装置
CN207640770U (zh) 一种新型icu科用的气管插管装置
JP3860332B2 (ja) 人工呼吸器
JP3860327B2 (ja) 人工呼吸器
CN212235433U (zh) 自主咳痰可排的密闭式吸痰装置
JP3860330B2 (ja) 人工呼吸器
CN2662924Y (zh) 气管导管衔接管
JP3860328B2 (ja) 人工呼吸器
WO2021246983A1 (en) Operational insulation helmet
JP3860331B2 (ja) 人工呼吸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