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41115A - 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及其激光测距望远镜 - Google Patents

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及其激光测距望远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41115A
CN117441115A CN202280037751.3A CN202280037751A CN117441115A CN 117441115 A CN117441115 A CN 117441115A CN 202280037751 A CN202280037751 A CN 202280037751A CN 117441115 A CN117441115 A CN 1174411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sm
light
laser
visible light
wave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377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杰
高明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yl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yl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yl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yl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441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411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9/00Measuring instru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9/06Measuring telescop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3/00Measuring distances in line of sight; Optical rangefinders
    • G01C3/02Details
    • G01C3/04Adaptation of rangefinders for combination with telescopes or binocula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02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involving prisms or 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及其激光测距望远镜。该复合棱镜包括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第一棱镜是三角形棱镜,第二棱镜是半五棱镜。第一棱镜的底面与第二棱镜的第一钝角面胶合,胶合面镀分束膜。第一棱镜的第一斜面作为反射面与第二棱镜的反射面构成直角,与所述直角相对的第一棱镜的第二斜面平行于第二棱镜的第二钝角面。所述复合棱镜与一件Porro棱镜组合,构成棱镜正像系统,并能将望远观察和瞄准、投影显示系统与激光发射系统、激光接收系统分别整合在一起,使望远镜系统成为激光测距望远镜系统。而且还能使激光测距望远镜的功能、性能、结构形式多样化。

Description

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及其激光测距望远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测距领域,具体是一种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及其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光学系统相比双目望远镜光学系统,主要增加了激光发射系统和激光接收系统。为了使激光测距望远镜减小体积、减轻重量,需要通过分束棱镜对激光发射、激光接收系统与双目望远观察系统进行整合,使它们分别共用两个物镜。现有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的棱镜系统,有的采用光线在分束膜面入射角偏大(入射角大于30°)的分束棱镜,由于偏振影响,增大了镀制高性能分束膜的难度。有的包含有屋脊棱镜;虽然屋脊棱镜结构紧凑,入射光轴与出射光轴横向错位较小,有利于缩小总体横向尺寸,但对物镜直径增加了限制;而且屋脊棱镜工艺难度较大,光轴在棱镜中折叠长度有限,会导致整体纵向长度较大,因此,其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以及采用此复合棱镜而产生的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包括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第一棱镜是三角形棱镜,第二棱镜是半五棱镜,第一棱镜的底面与第二棱镜的第一钝角面胶合,胶合面镀分束膜;第一棱镜的第一斜面作为反射面与第二棱镜的反射面构成直角,与所述直角相对的第一棱镜的第二斜面平行于第二棱镜的第二钝角面,可以是可见光和激光的入射面,也可以是可见光和激光的出射面。
更具体地,所述分束膜为反射第三波长光并透射第一波长可见光和第二波长可见光的分束膜。或为反射第三波长光和第二波长可见光,并透射第一波长可见光的分束膜。
本发明所述复合棱镜,光线在复合棱镜的分束膜面入射角为22.5°左右,且没有采用屋脊棱镜,所以工艺性较好;其入射光轴与出射光轴横向错位较大,有利于缩短整机的纵向长度,有利于采用直径较大的物镜。因此,填补了前述现有棱镜系统的局限性,而且使激光测距望远镜的功能、性能、结构形式更加多样化。
采用上述复合棱镜可以构建多种激光测距望远镜,以下是其中五种技术方案:
第一技术方案,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包括物镜、Porro棱镜、复合棱镜、分划镜、目镜、激光器和激光接收器。其中所述Porro棱镜的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是同一个平面,一部分是光入射区,另一部分是光出射区;设置Porro棱镜的光入射/出射面的光入射区对向物镜,光出射区与所述第一棱镜的第二斜面相向相邻,且使Porro棱镜与所述复合棱镜二者的主截面相互垂直。第一棱镜与第二棱镜的胶合面,镀反射激光并透射可见光分束膜。分划镜设置在物镜焦面处;目镜设置在垂直于第二棱镜第二钝角面的光路上,激光器和激光接收器设置在垂直于第一棱镜反射面的光路上。
第二技术方案,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包括物镜、Porro棱镜、复合棱镜、分划镜、目镜、激光器和激光接收器。设置Porro棱镜的光入射/出射面的光入射区对向物镜,光出射区与所述第二棱镜的第二钝角面相向相邻,且使Porro棱镜与所述复合棱镜二者的主截面相互垂直。第一棱镜与第二棱镜的胶合面镀反射激光并透射可见光分束膜。分划镜设置在物镜焦面处;所述目镜设置在垂直于第一棱镜第二斜面的光路上,激光器和激光接收器安装在垂直于第二棱镜反射面的光路上。
第三技术方案,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包括物镜、复合棱镜、Porro棱镜、分划镜、目镜、激光接收器、直角棱镜、微片激光器、负透镜和正透镜。设置所述第二棱镜的第二钝角面对向物镜,Porro棱镜的光入射区与第一棱镜的第二斜面相向相邻,且使Porro棱镜与所述复合棱镜二者的主截面相互垂直。第一棱镜与第二棱镜的胶合面,镀反射激光并透射可见光分束膜。分划镜设置于物镜焦面处,目镜设置在与Porro棱镜光出射面垂直的光路上。直角棱镜设置在垂直于第二棱镜反射面的光路上,在其中一个直角棱镜的反射光路上设置微片激光器和负透镜,另一个直角棱镜的反射光路上设置正透镜和激光接收器。
第四技术方案,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包括物镜、Porro棱镜、复合棱镜、目镜、激光器、激光接收器、显示器、投影镜头和直角棱镜。设置Porro棱镜的光入射/出射面的光入射区对向物镜,光出射区与所述第一棱镜的第二斜面相向相邻,且使Porro棱镜与所述复合棱镜二者的主截面相互垂直。第一棱镜与第二棱镜的胶合面,镀反射激光和第一波长可见光并透射其余可见光的分束膜。激光器和激光接收器设置在垂直于第一棱镜第一斜面的光路上,目镜设置在垂直于第二棱镜第二钝角面的光路上,直角棱镜设置在垂直于第二棱镜反射面的光路上,投影镜头和显示器设置在直角棱镜的反射光路上。
第五技术方案,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包括物镜、Porro棱镜、复合棱镜、目镜、激光器、激光接收器、显示器、投影镜头和直角棱镜。设置Porro棱镜的光入射/出射面的光入射区对向物镜,光出射区与所述第二棱镜的第二钝角面相向相邻,且使Porro棱镜与所述复合棱镜二者的主截面相互垂直。第一棱镜与第二棱镜的胶合面,镀反射激光和第一波长可见光并透射其余可见光的分束膜。所述激光器和激光接收器设置在垂直于第二棱镜反射面的光路上。目镜设置在垂直于第一棱镜第二斜面的光路上。直角棱镜安装在垂直于第一棱镜第一斜面的光路上,投影镜头和显示器设置在直角棱镜的反射光路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复合棱镜及其光束传输方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种复合棱镜及其光束传输方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种复合棱镜及其光束传输方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种复合棱镜及其光束传输方向示意图;
图5为双筒激光测距望远镜第一实施例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6为双筒激光测距望远镜第二实施例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7为双筒激光测距望远镜第三实施例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8为双筒激光测距望远镜第四实施例光学系统示意图;
图9为双筒激光测距望远镜第五实施例光学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比较详细、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部分,其他与本发明所述复合棱镜相关的实施例,也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第三”等顺序性用语仅用于描述目的,不表示其相对重要性。为描述简洁,进行以下符号说明:r1表示第一波长可见光,r2表示第二波长可见光,简写为可见光r1和可见光r2,r3表示第三波长光,简写为激光r3。A1表示第一棱镜,A2表示第二棱镜,分别简写为棱镜A1和棱镜A2。
如图1所示,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记为复合棱镜F1。包括棱镜A1和棱镜A2,棱镜A1是等腰三角形棱镜,棱镜A2是半五棱镜。棱镜A1的底面103与棱镜A2的第一钝角面201胶合,胶合面镀反射激光r3、透视可见光r1和可见光r2的分束膜。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与棱镜A2的反射面202构成直角;棱镜A1的第二斜面101平行于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将棱镜A1的第二斜面101作为可见光r1和可见光r2及激光r3的入射面,则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是可见光r1和可见光r2的出射面,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是激光r3的出射面。可见光r1和可见光r2及激光r3从棱镜A1的第二斜面101进入复合棱镜,经复合棱镜的第一斜面102反射后,可见光r1和可见光r2穿过胶合面,再经棱镜A2的反射面202反射,从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射出,激光r3经胶合面分束膜反射,再经第二斜面101反射,从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射出。当把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作为激光r3的入射面时,则激光r3依次经棱镜A1的第二斜面101、胶合面和第一斜面102反射,从第二斜面101射出。
如图2所示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记为复合棱镜F2,包括棱镜A1和棱镜A2。棱镜A1是三角形棱镜,棱镜A2是半五棱镜,其较大锐角的角值是较小锐角的一倍。棱镜A1的底面103与棱镜A2的第一钝角面201胶合,胶合面镀反射激光r3并透射可见光r1和可见光r2的分束膜。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与棱镜A2的反射面202构成直角;棱镜A1的第二斜面101平行于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将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作为可见光r1、r2和激光r3的入射面,则棱镜A1的第二斜面101是可见光r1、r2的出射面,棱镜A2的反射面202是激光r3的出射面。将棱镜A2的反射面202作为激光r3的入射面,则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是激光r3的出射面。可见光r1、可见光r2及激光r3从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进入复合棱镜,在复合棱镜中经反射面202反射后,可见光r1和r2穿过胶合面,再经第一斜面102反射,从第二斜面101射出;激光r3被胶合面分束膜反射,从棱镜A2的反射面202射出。当棱镜A2的反射面202作为激光r3的入射面时,则激光r3经胶合面分束膜反射,再经反射面202反射,从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射出。
如图3所示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记为复合棱镜F3,包括棱镜A1和棱镜A2。棱镜A1是顶角为45°的等腰三角形棱镜,棱镜A2是半五棱镜。棱镜A1的底面103与棱镜A2的第一钝角面201胶合,胶合面镀反射激光r3和可见光r2并透射可见光r1的分束膜。将棱镜A1的第二斜面101作为可见光r1和激光r3的入射面,将棱镜A2的反射面202作为可见光r2的入射面,则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成为可见光r1和r2共用的出射面,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是激光r3的出射面。当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作为激光r3的入射面时,则棱镜A1的第二斜面101成为激光r3的出射面。可见光r1和激光r3从棱镜A1的第二斜面101进入复合棱镜,经棱镜A1的102面反射后,其中可见光r1穿过胶合面,再经棱镜A2的反射面202反射,从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射出;其中激光r3被胶合面的分束膜反射,再经第二斜面101反射,从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射出;可见光r2从棱镜A2的反射面202进入复合棱镜,被胶合面分束膜反射后,与可见光r1的光路重合,再经反射面202反射,也从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射出。当使激光r3从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进入复合棱镜时,则激光r3依次经棱镜A1的第二斜面101、分束膜面和第一斜面102反射后,从第二斜面101射出。
如图4所示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记为复合棱镜F4,包括棱镜A1和棱镜A2。在棱镜A1与棱镜A2的胶合面镀反射激光r3和可见光r2,并透射可见光r1的分束膜。将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作为可见光r1和激光r3的入射面,将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作为可见光r2的入射面,则棱镜A1的第二斜面101成为可见光r1和r2共用的出射面;棱镜A2的反射面202成为激光r3的出射面。可见光r1和激光r3从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进入复合棱镜,经棱镜A2的反射面202反射后,其中可见光r1穿过胶合面,再经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反射后从其第二斜面101射出;而激光r3则被胶合面的分束膜反射后从其反射面202射出。可见光r2从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面进入复合棱镜,经棱镜A1的第二斜面101面和胶合面分束膜反射后,与可见光r1合并,再经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反射后从其第二斜面101射出。当棱镜A2的反射面202作为激光r3的入射面时,则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成为激光r3的出射面。
如图5所示,利用复合棱镜F1构建的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包括物镜1、Porro棱镜2、复合棱镜F1、分划镜4、目镜5、激光器6和激光接收器7。其中,Porro棱镜2的光入射区对向物镜1,其光出射区与复合棱镜F1的第二斜面101相向相邻,Porro棱镜2与复合棱镜F1二者构成棱镜正像系统;目镜5设置在垂直于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的光路上,并与物镜1同光轴,其前焦面与物镜1的焦面重合。物镜1、棱镜正像系统和目镜5构成望远镜观察系统。激光器6和激光接收器7设置在与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垂直的光路上。在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的左侧镜筒中,物镜1、Porro棱镜2、棱镜A1和激光接收器7构成激光接收系统;该激光接收系统与望远镜观察系统通过复合棱镜F1整合后,二者共用物镜1。在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的右侧镜筒中,激光器6、棱镜A1、Porro棱镜2和物镜1构成激光发射系统。该激光发射系统与望远镜观察系统通过复合棱镜F1整合后,二者共用一个物镜1。将用透射型LCD或OLED制成的分划镜4设置在物镜1和目镜5的共有焦面上,望远镜观察系统成为兼具望远观察、瞄准和测量数据显示功能的光学系统。
当用右镜筒瞄准被测目标时,向目标发射激光,激光被目标反射后,进入左镜筒的激光被激光接收系统聚焦在激光接收器7上;根据从发射至收到激光信号所需传输时间计算出被测目标距离,并显示在分划镜4上,通过目镜5可观察到测量结果。
如图6所示,利用复合棱镜F2构建的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包括物镜1、Porro棱镜2、复合棱镜F2、分划镜4、目镜5、激光器6和激光接收器7。其中,Porro棱镜2的光入射区对向物镜1,复合棱镜F2的第二钝角面203与Porro棱镜2的光出射区相向相邻,Porro棱镜2与复合棱镜F2二者构成棱镜正像系统;目镜5设置在垂直于棱镜A1的第二斜面101的光路上,并与物镜1同光轴,其前焦面与物镜1的焦面重合;物镜1、棱镜正像系统和目镜5构成望远镜观察系统。激光器6和激光接收器7安装在与棱镜A2的反射面202垂直的光路上。在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的左侧镜筒中,物镜1、Porro棱镜2、棱镜A2和激光接收器7构成激光接收系统;该激光接收系统与望远镜观察系统通过复合棱镜F2整合后,二者共用一个物镜1。在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的右侧镜筒中,激光器6、棱镜A2、Porro棱镜2和物镜1构成激光发射系统;该激光发射系统与望远镜观察系统通过复合棱镜F2整合后,二者共用一个物镜1。将用透射型LCD或OLED制成的分划镜4设置在物镜1和目镜5的共有焦面上,望远镜观察系统成为兼具望远观察、瞄准和显示测量数据功能的光学系统。与图5同理,此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通过向目标发射激光、测定激光往复传输时间,计算出目标距离并显示在分划镜4上,通过目镜5可观察到测量结果。
如图7所示,利用复合棱镜F2和微片激光器构建的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包括物镜1、复合棱镜F2、Porro棱镜3、分划镜4、目镜5、微片激光器6、负透镜7、直角棱镜8、正透镜9、激光接收器10。鉴于微片激光器6输出的激光束直径和束散很小,因而可以将复合棱镜F2设置在Porro棱镜3的前方,即靠近物镜1一侧,使激光传输不必穿过Porro棱镜3,以减少激光传输损耗。设置复合棱镜F2的第二钝角面203对向物镜1,Porro棱镜3的光入射区与复合棱镜F2的第二斜面101相向相邻,复合棱镜F2与Porro棱镜3二者构成棱镜正像系统;目镜5设置在垂直于Porro棱镜3光出射面的光路上,与物镜1同光轴,其前焦面与物镜1的焦面重合。在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的左侧镜筒中,物镜1、棱镜正像系统和目镜5构成望远观察系统;激光接收器10和正透镜9通过直角棱镜8安装在垂直于棱镜A2的反射面202的光路上。物镜1、棱镜A2、直角棱镜8、正透镜9和激光接收器10构成激光接收系统;此激光接收系统与望远观察系统通过复合棱镜F2整合后共用一个物镜1。在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的右侧镜筒中,微片激光器6、负透镜7通过直角棱镜8安装在与棱镜A2的反射面202垂直的光路上。微片激光器6、负透镜7、直角棱镜8、棱镜A2和物镜1构成激光发射系统;分划镜4设置在物镜1和目镜5的共有焦面上,物镜1、棱镜正像系统、分划镜4和目镜5构成望远观察、瞄准和测量数据显示系统;此系统通过复合棱镜F2整合,与激光发射系统共用一个物镜1。与图6同理,此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通过向目标发射激光、测定激光往复传输时间,计算出被测目标距离并显示在分划镜4上,通过目镜5观察测量结果。
如图8所示,利用复合棱镜F3构建的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包括物镜1、Porro棱镜2、复合棱镜F3、目镜5、激光器6、激光接收器7、显示器8、投影镜头9和直角棱镜10。其中,Porro棱镜2的光入射区对向物镜1,复合棱镜F3的第二斜面101与Porro棱镜2的光出射区相向相邻,Porro棱镜2与复合棱镜F3二者构成棱镜正像系统;目镜5设置在垂直于棱镜A2第二钝角面203的光路上,与物镜1同光轴,且前焦面与物镜1的焦面重合。物镜1、棱镜正像系统和目镜5构成望远观察系统。激光器6和激光接收器7设置在垂直于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的光路上。在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的左侧镜筒中,物镜1、Porro棱镜2、棱镜A1和激光接收器7构成的激光接收系统;该激光接收系统与望远观察系统经复合棱镜F3整合后,二者共用一个物镜1。在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的右侧镜筒中,激光器6、棱镜A1、Porro棱镜2和物镜1构成激光发射系统;显示器8、投影镜头9通过直角棱镜10设置在与棱镜A2的反射面202垂直的光路上,投影镜头9将显示器8用第二波长可见光显示的图案和数据投影到物镜1和目镜5的共有焦面上,使望远观察系统成为兼具望远观察、瞄准和数据显示功能的光学系统。此系统与激光发射系统经复合棱镜3整合后,二者共用一个物镜1。此技术方案用投影图案取代用透射型LCD或OLED制作的分划镜,有利于提高观察系统的透过率。
如图9所示,利用复合棱镜F4构建的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包括物镜1、Porro棱镜2、复合棱镜F4、目镜5、激光器6、激光接收器7、显示器8、投影镜头9、直角棱镜10。其中,Porro棱镜2的光入射区对向物镜1,复合棱镜F4的第二钝角面203与Porro棱镜2的光出射区相向相邻,Porro棱镜2与复合棱镜F4二者构成棱镜正像系统;目镜5设置在垂直于棱镜A1第二斜面101的光路上,与物镜1同光轴,其前焦面与物镜1的焦面重合。物镜1、棱镜正像系统和目镜5构成望远观察系统。激光器6和激光接收器7设置在与棱镜A2的反射面202垂直的光路上。在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的左侧镜筒中,物镜1、Porro棱镜2、棱镜A2、和激光接收器7构成激光接收系统。此激光接收系统与望远观察系统经复合棱镜F4整合后,共用一个物镜1。在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的右侧镜筒中,激光器6、棱镜A2、Porro棱镜2和物镜1构成激光发射系统。显示器8、投影镜头9通过直角棱镜10设置在与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垂直的光路上,投影镜头9将显示器8用第二波长可见光显示的图案和数据投影到物镜1和目镜5的共有焦面上,使望远观察系统成为兼具望远观察、瞄准和数据显示功能的光学系统。此系统与激光发射系统经复合棱镜F4整合后,二者共用一个物镜1。
此技术方案与图6所示的激光测距望远镜技术方案具有基本相同的特性,不同之处在于,用投影系统将显示器显示的内容投影到物镜焦面处,代替分划镜。

Claims (12)

1.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棱镜(A1)和第二棱镜(A2);第一棱镜(A1)是三角形棱镜,第二棱镜(A2)是半五棱镜,第一棱镜(A1)的底面(103)与第二棱镜(A2)的第一钝角面(201)胶合,胶合面镀分束膜;第一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作为反射面与第二棱镜(A2)的反射面(202)构成直角,与所述直角相对的第一棱镜(A1)的第二斜面(101)平行于第二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膜为反射第三波长光(r3)并透射第一波长可见光(r1)和第二波长可见光(r2)的分束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A1)是等腰三角形棱镜,第一棱镜(A1)的第二斜面(101)作为第一波长可见光(r1)、第二波长可见光(r2)及第三波长光(r3)的入射面,则所述第二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是第一波长可见光(r1)和第二波长可见光(r2)的出射面,所述第一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是第三波长光(r3)的出射面;或所述第一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面作为第三波长光(r3)的入射面,则第一棱镜(A1)的第二斜面(101)成为第三波长光(r3)的出射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A1)是三角形棱镜,第二棱镜(A2)是半五棱镜,所述半五棱镜较大锐角的角值是较小锐角的一倍;所述第二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作为第一波长可见光(r1)第二波长可见光(r2)及第三波长光(r3)的入射面,则第一棱镜(A1)的第二斜面(101)是第一波长可见光(r1)和第二波长可见光(r2)的出射面,第二棱镜(A2)的反射面(202)是第三波长光(r3)的出射面;或者第二棱镜(A2)的反射面(202)作为第三波长光(r3)的入射面,则第二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成为第三波长光(r3)的出射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束膜为反射第三波长光(r3)和第二波长可见光(r2),并透射第一波长可见光(r1)的分束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A1)是顶角为45°的等腰三角形棱镜,第二棱镜(A2)是半五棱镜;所述第一棱镜(A1)的第二斜面(101)作为第一波长可见光(r1)和第三波长光(r3)的入射面,则第二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是第一波长可见光(r1)的出射面,第一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是第三波长光(r3)的出射面,所述第二棱镜(A2)的反射面(202)作为第二波长可见光(r2)的入射面,则第二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成为第二波长可见光(r2)与第一波长可见光(r1)共用的出射面;或第一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作为第三波长光(r3)的入射面,则第一棱镜(A1)的第二斜面(101)成为激光r3的出射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作为第一波长可见光(r1)和第三波长光(r3)的入射面,所述第一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作为第二波长可见光(r2)的入射面,则第一棱镜(A1)的第二斜面(101)成为第一波长可见光(r1)和第二波长可见光(r2)共用的出射面;第二棱镜(A2)的反射面(202)是第三波长光(r3)的出射面;或第二棱镜(A2)的反射面(202)作为第三波长光(r3)的入射面,则第二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成为第三波长光(r3)的出射面。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3所述复合棱镜的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物镜(1)、Porro棱镜(2)、复合棱镜(3)、分划镜(4)、目镜(5)、激光器(6)和激光接收器(7),其中Porro棱镜(2)的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是同一平面,一部分是光入射区,另一部分是光出射区,设置其光入射区对向物镜(1),使光出射区与第一棱镜(A1)的第二斜面(101)相向相邻,并使Porro棱镜(2)和复合棱镜(3)的主截面相互垂直;分划镜(4)设置在物镜(1)的焦面处,目镜(5)设置在垂直于第二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的光路上,激光器(6)和激光接收器(7)设置在与第一棱镜(A1)的第一斜面(102)垂直的光路上。
9.一种使用权利要求4所述复合棱镜的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物镜(1)、Porro棱镜(2)、复合棱镜(3)、分划镜(4)、目镜(5)、激光器(6)和激光接收器(7),设置所述Porro棱镜(2)光入射区对向物镜(1),使其光出射区与第二棱镜(A2)的第二钝角面(203)相向相邻,并使Porro棱镜(2)与复合棱镜(3)的主截面相互垂直,分划镜(4)设置于物镜(1)焦面处,目镜(5)设置在垂直于第一棱镜(A1)第二斜面(101)的光路上,激光器(6)和激光接收器(7)安装在垂直于第二棱镜(A2)反射面(202)的光路上。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4所述复合棱镜的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物镜(1)、复合棱镜(2)、Porro棱镜(3)、分划镜(4)、目镜(5)、微片激光器(6)、负透镜(7)、直角棱镜(8)、正透镜(9)和激光接收器(10),设置所述复合棱镜(3)的第二钝角面(203)对向物镜(1),使Porro棱镜(3)的光入射区与第一棱镜(A1)第二斜面(101)相向相邻,并使Porro棱镜(2)和复合棱镜(3)的主截面相互垂直,直角棱镜(8)设置在与第二棱镜(A2)的反射面(202)垂直的光路上;在其中一个直角棱镜(8)的反射光路上设置微片激光器(6)和负透镜(7),另一个直角棱镜(8)的反射光路上设置正透镜(9)和激光接收器(10);分划镜(4)设置在物镜(1)的焦面处;目镜(5)设置在与Porro棱镜(2)光出射面垂直的光路上。
11.一种使用权利要求6所述复合棱镜的双目激光测距望远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物镜(1)、Porro棱镜(2)、复合棱镜(3)、目镜(5)、激光器(6)、激光接收器(7)、显示器(8)、投影镜头(9)和直角棱镜(10);设置Porro棱镜(2)的光入射区对向物镜(1),使光出射区与第一棱镜(A1)第二斜面(101)相向相邻,并使Porro棱镜(2)和复合棱镜(3)的主截面相互垂直;目镜(5)设置在垂直于第二棱镜(A2)第二钝角面(203)的光路上;直角棱镜(10)设置在垂直于第二棱镜(A2)反射面(202)的光路上,投影镜头(9)和显示器(8)设置在直角棱镜(10)的反射光路上;所述激光器(6)和激光接收器(7)设置在垂直于第一棱镜(A1)第一斜面(102)的光路上。
12.一种使用权利要求7所述复合棱镜的激光测距望远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物镜(1)、Porro棱镜(2)、复合棱镜(3)、目镜(5)、激光器(6)、激光接收器(7)、显示器(8)、投影镜头(9)和直角棱镜(10),设置Porro棱镜(2)的光入射区对向物镜(1),使光出射区与第二棱镜(A2)第二钝角面(203)相向相邻,并使Porro棱镜(2)和复合棱镜(3)的主截面相互垂直;目镜(5)设置在垂直于第一棱镜(A1)第二斜面(101)的光路上;直角棱镜(10)安装在垂直于第一棱镜(A1)第一斜面(102)的光路上,投影镜头(9)和显示器(8)设置在直角棱镜(10)的反射光路上;所述激光器(6)和激光接收器(7)设置在垂直于第二棱镜(A2)反射面(202)的光路上。
CN202280037751.3A 2022-09-29 2022-09-29 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及其激光测距望远镜 Pending CN1174411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122596 WO2024065397A1 (zh) 2022-09-29 2022-09-29 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及其激光测距望远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41115A true CN117441115A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50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37751.3A Pending CN117441115A (zh) 2022-09-29 2022-09-29 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及其激光测距望远镜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41115A (zh)
WO (1) WO202406539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1511A (ja) * 1996-12-04 1998-08-21 Asahi Optical Co Ltd プリズム及びプリズムを用いた眼視光学系
CN201449491U (zh) * 2009-05-20 2010-05-05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利用分光棱镜实现ccd阵列拼接的装置
CN204302569U (zh) * 2014-12-04 2015-04-29 西安西光威信光电有限公司 具有测距功能的双目光学仪器
CN110361861A (zh) * 2018-03-26 2019-10-22 昆明腾洋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数字显示激光测距功能的双筒望远镜
CN110286483B (zh) * 2018-12-27 2024-04-02 刘云坤 一种测距双筒望远镜光学系统
CN215491649U (zh) * 2021-05-24 2022-01-11 深圳市迈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测距双筒望远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65397A1 (zh) 2024-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12077B2 (ja) 平凸レンズ又は平凹レンズとそれに接合した偏向手段とを含む望遠鏡及びパンフォーカル望遠鏡
US10520717B2 (en) Binocular capable of measuring distance and prism module thereof
CN106680917B (zh) 用于多功能望远镜的复合棱镜及其双目望远镜光学系统
WO2018112929A1 (zh) 用于多功能望远镜的复合棱镜及其双目望远镜光学系统
CN110058419B (zh) 一种正像系统及双筒激光测距望远镜
WO2022052000A1 (zh) 基于等腰棱镜的复合棱镜及其激光测距望远镜
CN113534313A (zh) 光学装置及其棱镜模块
JP2001050742A (ja) 光学的距離測定装置
CN110286483B (zh) 一种测距双筒望远镜光学系统
CN109387847B (zh) 一种激光测距望远镜光学分束系统
CN218995714U (zh) 一种复合棱镜及其激光测距望远镜
US20230341552A1 (en) Miniaturized wide-range laser range finder
CN210221057U (zh) 测距仪光学系统及望远镜测距仪
US4611911A (en) Electro-optical distance measuring device
CN116500771A (zh) 一种正像系统及激光测距双筒望远镜
CN117441115A (zh) 两个反射面构成直角的复合棱镜及其激光测距望远镜
WO2018192068A1 (zh) 一种激光测距单眼望远镜
CN111694144A (zh) 一种双筒激光共轴测距望远镜
US20230341661A1 (en) Miniaturized monocular telescopic laser range finder
CN213069244U (zh) 一种复合棱镜及其激光测距望远镜
CN209946388U (zh) 一种激光接收与可见光观瞄融合的光学构型
CN113534312B (zh) 光学装置及其棱镜模块
CN220137485U (zh) 一种正像系统及激光测距双筒望远镜
CN112904579B (zh) 紧凑型光纤激光扩束准直系统
US2393782A (en) Ocula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