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37663A - 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37663A
CN117437663A CN202311161110.1A CN202311161110A CN117437663A CN 117437663 A CN117437663 A CN 117437663A CN 202311161110 A CN202311161110 A CN 202311161110A CN 117437663 A CN117437663 A CN 117437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 vein
vehicle
driver
cabin driving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611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志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Desay SV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Desay SV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Desay SV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Desay SV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611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376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37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376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7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occupant comfort, e.g. for automatic adjustment of appliances according to personal settings, e.g. seats, mirrors, steering whe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74Image or video pattern matching; Proximity measures in feature sp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4Vascular patter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驾乘人员账号,在驾乘人员账号中设置相应驾乘人员的个人信息、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以及与座位相应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并存储;驾乘人员上车时,识别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并与存储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进行比对,若匹配,根据当前座位相对应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对车辆功能和设备进行设置和调整,否则,根据当前座位的舱驾的功能和设备默认设置参数对车辆功能和设备进行设置和调整。本发明通过指静脉识别技术结合设置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对车辆功能和设备进行智能设置和调整,提升驾乘体验以及车辆智能化。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车辆舱驾智能调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越来越普及,驾驶或乘坐汽车出行已成为人们选择最多的方式之一,对驾驶体验感和驾乘舒适感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家庭用户,一辆车会有经常轮换驾驶或乘坐的情况,每次轮换驾驶或乘坐需要手动重新调节座椅、后视镜、空调以及舱驾的其他设置。例如,家用车辆更换驾乘人员后,座椅、后视镜、空调、车外灯光、车内灯光、液晶仪表盘、HUD、导航、娱乐系统、泊车辅助功能、警告辅助功能、驾驶辅助功能以及舱驾的其他设置不会自动调整至对应驾乘人员预先调整的适合他们的设置,需要他们再次手动调节,不够智能化,大大降低驾驶体验感和驾乘舒适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家用车辆更换驾乘人员后,存在座椅、后视镜、空调、车外灯光、车内灯光、液晶仪表盘、HUD、导航、娱乐系统、泊车辅助功能、警告辅助功能、驾驶辅助功能以及舱驾的其他设置不会自动调整至对应驾乘人员预先调整的适合他们的设置,需要他们再次手动调节,不够智能化,大大降低驾驶体验感和驾乘舒适感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及系统,在车辆更换驾乘人员后,通过指静脉识别人员信息,舱驾自动调整对应的座椅、后视镜、空调、车外灯光、车内灯光、液晶仪表盘、HUD、导航、娱乐系统、泊车辅助功能、警告辅助功能、驾驶辅助功能等几大类的设置,使驾乘人员不用重新手动设置就可以获得预先调整的适合自己的舱驾相关的所有设置,提升驾乘体验以及车辆智能化。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驾乘人员账号,在驾乘人员账号中设置相应驾乘人员的个人信息、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以及与座位相对应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并存储;
驾乘人员上车时,识别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
将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与存储的驾乘人员账号中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进行比对,若匹配,根据当前座位获取与之相对应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对车辆功能和设备进行设置和调整,否则,根据当前座位的舱驾的功能和设备默认设置参数对车辆功能和设备进行设置和调整。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驾乘人员账号的建立具体包括:
通过车辆中控显示屏建立驾乘人员账号;
通过指静脉识别模块录入相应驾乘人员的指静脉特征信息并保存;
选择座位;
根据选择的座位设置相对应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存储至舱驾配置管理模块中。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座位包括主驾驶位、副驾驶位、左后排位和右后排位。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当选择的座位为主驾驶位时,设置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至少包括:座椅、后视镜、空调、车外灯光、车内灯光、液晶仪表盘、HUD、导航、娱乐系统、泊车辅助功能、警告辅助功能和驾驶辅助功能。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当选择的座位为副驾驶位、左后排位或右后排位时,设置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包括:
座椅、车内灯光、空调以及娱乐系统。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的识别具体包括:
驾乘人员上车开门或者关门时,长触车辆门把手上设置的指静脉识别模块;
通过指静脉识别模块识别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并发送至舱驾智能调整模块。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对舱驾的功能和设备进行设置和调整具体包括:
舱驾智能调整模块将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与存储的驾乘人员账号中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进行匹配;
当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与存储的驾乘人员账号中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匹配时,发送当前驾乘人员所坐座位对应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至相应的域控制器,相应的域控制器根据收到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对其负责的车辆功能和设备进行设置和调整;
当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与存储的驾乘人员账号中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不匹配时,发送当前驾乘人员所坐座位的车辆舱驾的功能和设备默认设置参数至相应的域控制器,相应的域控制器根据收到车辆舱驾的功能和设备默认设置参数对其负责的车辆功能和设备进行设置和调整。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
当完成对当前驾乘人员所坐座位对应的车辆功能和设备的设置和调整后,驾乘人员还可对当前座位对应的车辆功能和设备进行手动调整,进而调整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
相应的域控制器将调整后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发送至舱驾智能调整模块进行处理;
舱驾智能调整模块通过车辆中控显示屏提示驾乘人员是否更新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若选择更新,舱驾智能调整模块将调整后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发送给舱驾配置管理模块进行更新和保存,若选择不更新,舱驾智能调整模块则丢弃更新后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设置至少包括:座椅前后位置、高低位置、靠背倾斜角度和加热功能默认开启的设置;
所述车外灯光设置至少包括:近光灯自动开启、远光灯高度、自动远光灯模式、前雾灯默认开启和后雾灯默认开启的设置;
所述车内灯光设置至少包括:左阅读灯默认开启、右阅读灯默认开启、后阅读灯默认开启和门灯开启的设置;
所述液晶仪表盘设置至少包括:主题、附加信息、日间亮度和夜间亮度;
所述HUD设置至少包括:默认开启、显示信息、日间亮度和夜间亮度;
所述导航设置至少包括:导航模式、控制模式、声音设置和地图设置;
所述娱乐系统设置至少包括:主题、播放设置、声音设置和屏幕设置;
所述空调设置至少包括:开启状态、温度和模式的设置;
所述后视镜设置至少包括:左外后视镜左右角度、左外后视镜上下角度、左外后视镜停车折叠、右外后视镜左右角度、右外后视镜上下角度、右外后视镜停车折叠、内后视镜左右角度和内后视镜上下角度的设置;
所述泊车辅助功能设置至少包括:自动泊车辅助默认开启、遥控泊车辅助默认开启、记忆泊车辅助默认开启和自主代客泊车默认开启的设置;
所述警告辅助功能设置至少包括:前向碰撞预警默认开启、后向碰撞预警默认开启、车门开启预警默认开启、盲区监测默认开启、车道偏离预警默认开启、交通标志识别默认开启、后方交通穿行提示默认开启和前方交通穿行提示默认开启的设置;
所述驾驶辅助功能设置至少包括:自适应巡航设置、交通堵塞辅助默认开启、车道居中保持默认开启、自动变道辅助默认开启、自动紧急制动默认开启、交通堵塞辅助默认开启、倒车过道制动默认开启和前横穿侧向制动默认开启的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系统,所述系统采用了上述所述的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实现对车辆舱驾的功能和设备进行个性化设置和调整,所述系统包括:指静脉识别模块、舱驾配置管理模块以及舱驾智能调整模块;
所述指静脉识别模块,设置在车辆门把手上,用于采集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并发送至舱驾配置管理模块中存储,以及识别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并发送至舱驾智能调整模块进行信息比对;
所述舱驾配置管理模块,集成在座舱域控制器中,用于管理和存储驾乘人员的个人信息、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和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
所述舱驾智能调整模块,集成在座舱域控制器中,将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与所述舱驾配置管理模块中存储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进行比对,若匹配,发送当前驾乘人员所坐座位对应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至相应的域控制器,否则,发送当前驾乘人员所坐座位的舱驾的功能和设备默认设置参数至相应的域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通过指静脉识别技术识别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然后根据设置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使得车辆驾舱根据座位自动调整对应的座椅、车外灯光、车内灯光、空调、后视镜、液晶仪表盘、HUD、导航功能、娱乐系统、泊车辅助功能、警告辅助功能以及驾驶辅助功能等几大类的设置,使驾乘人员不用重新手动设置就可以获得预先调整的适合自己的舱驾相关的所有设置,提升驾乘体验以及车辆智能化;同时,本发明采用的指静脉识别技术不易受到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并且识别的准确率更高,识别体验更友好。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实施方式,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中的驾乘人员账号建立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中的车辆舱驾的功能和设备智能调整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家用车辆更换驾乘人员后,存在舱驾中座椅、车外灯光、车内灯光、空调、后视镜、液晶仪表盘、HUD、导航功能、娱乐系统、泊车辅助功能、警告辅助功能、驾驶辅助功能以及驾舱的其他设置不会自动调整至对应驾乘人员预先调整的适合他们的设置,需要他们再次手动调节,不够智能化,大大降低驾驶体验感和驾乘舒适感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在车辆更换驾乘人员后,通过指静脉识别人员信息,舱驾自动调整对应的座椅、车外灯光、车内灯光、空调、后视镜、液晶仪表盘、HUD、导航功能、娱乐系统、泊车辅助功能、警告辅助功能以和驾驶辅助功能等几大类的设置,使驾乘人员不用重新手动设置就可以获得预先调整的适合自己的舱驾相关的所有设置,提升驾乘体验以及车辆智能化。
请参阅图1,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S10.建立驾乘人员账号,在驾乘人员账号中设置相应驾乘人员的个人信息、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以及与座位相对应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并存储。
在本步骤中,驾乘人员账号的建立是通过中控显示屏创建的。
设置的驾乘人员的个人信息包括驾乘人员名称信息等。
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是通过指静脉识别模块采集的驾乘人员的手指静脉分布图,并提取和转化处理而成。
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包括座椅、车外灯光、车内灯光、空调、后视镜、液晶仪表盘、HUD、导航功能、娱乐系统、泊车辅助功能、警告辅助功能以及驾驶辅助功能等几大配置类。
而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还根据不同的座位选择相应的设置。
S20.驾乘人员上车时,识别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
本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为:驾乘人员上车时,通过指静脉识别模块识别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
此时,在驾乘人员上车时,已经明确驾乘人员所选择的座位类型。
S30.将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与存储的驾乘人员账号中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进行比对,若匹配,根据当前座位获取与之相对应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对车辆驾舱的功能和设备进行设置和调整,否则,根据当前座位的舱驾的功能和设备默认设置参数对车辆驾舱的功能和设备进行设置和调整。
在本步骤中,主要是将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与存储的驾乘人员账号中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判断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与存储的驾乘人员账号中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是否一致,或者说,判断是否存储有当前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若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与存储的驾乘人员账号中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一致,根据当前座位获取与之相对应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对车辆舱驾的功能和设备进行调整,若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与存储的驾乘人员账号中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不一致,获取当前座位的舱驾的功能和设备默认设置参数,根据当前座位的舱驾的功能和设备默认设置参数对车辆舱驾的功能和设备进行设置和调整。
本发明提供的通过指静脉识别技术识别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然后根据设置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使得车辆舱驾根据座位自动调整对应的座椅、车外灯光、车内灯光、空调、后视镜、液晶仪表盘、HUD、导航功能、娱乐系统、泊车辅助功能、警告辅助功能和驾驶辅助功能等几大类的设置,使驾乘人员不用重新手动设置就可以获得预先调整的适合自己的舱驾相关的所有设置,提升驾乘体验以及车辆智能化;同时,本发明采用的指静脉识别相比指纹识别不容易受到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并且识别的准确率也比指纹识别高,因为指静脉是在人体内部的,不受外界影响,同时不会因为年龄、疾病等因素而改变;指静脉识别相比人脸识别不会受到驾乘人员戴口罩、墨镜以及其他脸部和眼睛被遮挡的影响,识别体验更友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驾乘人员账号建立的具体过程进行阐述。
请参阅图2,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中的驾乘人员账号建立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中的驾乘人员账号建立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
S101.通过车辆中控显示屏建立驾乘人员账号。
在本步骤中,驾乘人员账号的建立是通过中控显示屏创建的。
具体为:在中控显示屏中点击“舱驾喜好设置”进入舱驾喜好设置页面;
舱驾喜好设置的第一个页面是驾乘人员选择,可以添加驾乘人员,或者选择已有的驾乘人员。
若选择的是添加驾乘人员选项,在中控显示屏上输入驾乘人员的个人信息,也就是驾乘人员名称。
S102.通过指静脉识别模块录入相应驾乘人员的指静脉特征信息并保存。
在本步骤中,确定好驾乘人员信息后,通过指静脉识别模块录入相应驾乘人员的指静脉特征信息并保存。
S103.选择座位。
在本步骤中,主要是根据驾乘人员的驾驶或者乘车习惯选择座位。
其中,座位包括主驾驶位、副驾驶位、左后排位和右后排位。
驾乘人员可根据自己喜好可乘车习惯选择一个或者多个座位类型。
S104.根据选择的座位设置相对应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存储至舱驾配置管理模块中。
在本步骤中,鉴于座位包括主驾驶位、副驾驶位、左后排位和右后排位,故此,在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设置时,可根据驾乘人员的乘车习惯选择一个或者多个座位类型进行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设置并存储。
其中,当选择的座位为主驾驶位时,设置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包括:座椅、车外灯光、车内灯光、空调、后视镜、液晶仪表盘、HUD、导航功能、娱乐系统、泊车辅助功能、警告辅助功能以及驾驶辅助功能。
当选择的座位为副驾驶位、左后排位或右后排位时,设置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包括:座椅、车内灯光、空调以及娱乐系统。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座椅设置至少包括:座椅前后位置、高低位置、靠背倾斜角度和加热功能默认开启的设置。
所述车外灯光设置至少包括:近光灯自动开启、远光灯高度、自动远光灯模式、前雾灯默认开启和后雾灯默认开启的设置。
所述车内灯光设置至少包括:左阅读灯默认开启、右阅读灯默认开启、后阅读灯默认开启和门灯开启的设置。
所述液晶仪表盘设置至少包括:主题、附加信息、日间亮度和夜间亮度。
所述HUD设置至少包括:默认开启、显示信息、日间亮度和夜间亮度。
所述导航设置至少包括:导航模式、控制模式、声音设置和地图设置。
所述娱乐系统设置至少包括:主题、播放设置、声音设置和屏幕设置。
所述空调设置至少包括:开启状态、温度和模式的设置。
所述后视镜设置至少包括:左外后视镜左右角度、左外后视镜上下角度、左外后视镜停车折叠、右外后视镜左右角度、右外后视镜上下角度、右外后视镜停车折叠、内后视镜左右角度和内后视镜上下角度的设置。
所述泊车辅助功能设置至少包括:自动泊车辅助默认开启、遥控泊车辅助默认开启、记忆泊车辅助默认开启和自主代客泊车默认开启的设置。
所述警告辅助功能设置至少包括:前向碰撞预警默认开启、后向碰撞预警默认开启、车门开启预警默认开启、盲区监测默认开启、车道偏离预警默认开启、交通标志识别默认开启、后方交通穿行提示默认开启和前方交通穿行提示默认开启的设置。
所述驾驶辅助功能设置至少包括:自适应巡航设置、交通堵塞辅助默认开启、车道居中保持默认开启、自动变道辅助默认开启、自动紧急制动默认开启、交通堵塞辅助默认开启、倒车过道制动默认开启和前横穿侧向制动默认开启的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的类型是根据驾乘人员所选择的座位进行设置,而每个参数配置根据驾乘人员的喜好设置,包括但不仅限于上述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实现了将驾乘人员的个人信息、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座位以及相对应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进行设置、关联并存储,以便在车辆驾舱的功能和设备调整过程中,仅通过识别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就可根据座位获取相应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从而实现车辆驾舱的功能和设备的智能化调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车辆驾舱的功能和设备智能调整的具体过程进行阐述。
请参阅图3,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中的车辆驾舱的功能和设备智能调整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对驾舱的功能和设备进行调整具体包括:
S201.驾乘人员上车开门或者关门时,长触车辆门把手上设置的指静脉识别模块。
在本步骤中,驾乘人员上车开门或者关门时,已经确定所选择的座位了,在驾乘人员上车开门或者关门过程中,会长触车辆门把手上设置的指静脉识别模块。
S202.通过指静脉识别模块识别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并发送至舱驾智能调整模块。
在本步骤中,在驾乘人员长触车辆门把手上设置的指静脉识别模块时,指静脉识别模块识别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并发送至舱驾智能调整模块。
S203.舱驾智能调整模块将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与存储的驾乘人员账号中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进行匹配。
在本步骤中,舱驾智能调整模块主要是将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与舱驾配置管理模块中存储的驾乘人员账号中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判断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与存储的驾乘人员账号中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是否一致,或者说,判断是否存储有当前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
S204.当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与存储的驾乘人员账号中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匹配时,发送当前驾乘人员所坐座位对应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至中央网关再转发给相应的域控制器,相应的域控制器根据收到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对其负责的车辆舱驾的功能和设备进行设置和调整;
当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与存储的驾乘人员账号中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不匹配时,发送当前驾乘人员所坐座位的舱驾的功能和设备默认设置参数至中央网关再转发给相应的域控制器,相应的域控制器根据收到的车辆舱驾的功能和设备默认设置参数对其负责的车辆舱驾的功能和设备进行设置和调整。
在本步骤中,完成了当舱驾配置管理模块中存储有当前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时,根据与当前座位相对应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对车辆舱驾的功能和设备进行设置和调整;当舱驾配置管理模块中没有存储当前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时,根据与当前座位相对应的舱驾的功能和设备默认设置参数对车辆舱驾的功能和设备进行设置和调整,从而实现了车辆舱驾的功能和设备的智能化调整。
S205.当完成对当前驾乘人员所坐座位对应的车辆功能和设备的设置和调整后,驾乘人员还可对当前座位对应的车辆功能和设备进行手动调整,进而调整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
S206.相应的域控制器将调整后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发送至舱驾智能调整模块进行处理。
S207.舱驾智能调整模块通过车辆中控显示屏提示驾乘人员是否更新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若选择更新,舱驾智能调整模块将调整后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发送给舱驾配置管理模块进行更新和保存,若选择不更新,舱驾智能调整模块则丢弃更新后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
在步骤S205-S207中,主要用于将当前座位手动更新设置或调整后的设置参数进行快速更新存储,更新驾乘人员账号中对应的驾乘人员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存储。
在本实施例中,实现了车辆更换驾乘人员后,通过指静脉识别模块识别当前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从而根据识别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使得舱驾自动调整对应的座椅、车外灯光、车内灯光、空调、后视镜、液晶仪表盘、HUD、导航功能、娱乐系统、泊车辅助功能、警告辅助功能以及驾驶辅助功能等几大类的设置,使驾乘人员不用重新手动设置就可以获得预先调整的适合自己的舱驾相关的所有设置,提升驾乘体验以及车辆智能化。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系统,所述系统采用了实施例1-3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实现对车辆舱驾的功能和设备的个性化设置及调整。
请参阅图4,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系统的结构框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如图4所示,包括:
指静脉识别模块100、舱驾配置管理模块200以及舱驾智能调整模块300。
其中,所述指静脉识别模块100,设置在车辆门把手上,用于采集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并发送至舱驾配置管理模块200中存储,以及识别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并发送至舱驾智能调整模块300进行信息比对。
所述舱驾配置管理模块200,集成在座舱域控制器中,用于管理和存储驾乘人员的个人信息、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和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而驾乘人员的个人信息以及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是通过中控显示屏设置的。
所述舱驾智能调整模块300,集成在座舱域控制器中,将所述指静脉识别模块100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与所述舱驾配置管理模块200中存储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进行比对,若匹配,发送当前驾乘人员所坐座位对应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至中央网关再转发给相应的域控制器,否则,发送当前驾乘人员所坐座位的舱驾的功能和设备默认设置参数至中央网关再转发给相应的域控制器。
在本实施例中,舱驾配置管理模块200和舱驾智能调整模块300还可做成独立的模块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指静脉识别模块100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的采集以及识别过程具体参见实施例2,本实施例不在进行重复阐述,舱驾配置管理模块200以及舱驾智能调整模块300配合相应的域控制器对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的比对匹配以及车辆舱驾的功能和设备的智能化调整过程具体参见实施例3,本实施例不在进行重复阐述。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类似地,为了精简本发明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其中,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除有特殊说明外,不应理解为对执行顺序的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驾乘人员账号,在驾乘人员账号中设置相应驾乘人员的个人信息、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以及与座位相对应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并存储;
驾乘人员上车时,识别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
将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与存储的驾乘人员账号中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进行比对,若匹配,根据当前座位获取与之相对应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对车辆功能和设备进行设置和调整,否则,根据当前座位的舱驾的功能和设备默认设置参数对车辆功能和设备进行设置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驾乘人员账号的建立具体包括:
通过车辆中控显示屏建立驾乘人员账号;
通过指静脉识别模块录入相应驾乘人员的指静脉特征信息并保存;
选择座位;
根据选择的座位设置相对应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存储至舱驾配置管理模块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包括主驾驶位、副驾驶位、左后排位和右后排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选择的座位为主驾驶位时,设置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包括:座椅、车外灯光、车内灯光、空调、后视镜、液晶仪表盘、HUD、导航功能、娱乐系统、泊车辅助功能、警告辅助功能以及驾驶辅助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选择的座位为副驾驶位、左后排位或右后排位时,设置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包括:座椅、车内灯光、空调以及娱乐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的识别具体包括:
驾乘人员上车开门或者关门时,长触车辆门把手上设置的指静脉识别模块;
通过指静脉识别模块识别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并发送至舱驾智能调整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舱驾的功能和设备进行设置和调整具体包括:
舱驾智能调整模块将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与存储的驾乘人员账号中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进行匹配;
当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与存储的驾乘人员账号中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匹配时,发送当前驾乘人员所坐座位对应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至相应的域控制器,相应的域控制器根据收到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对其负责的车辆功能和设备进行设置和调整;
当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与存储的驾乘人员账号中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不匹配时,发送当前驾乘人员所坐座位的舱驾的功能和设备默认设置参数至相应的域控制器,相应的域控制器根据收到的车辆舱驾的功能和设备默认设置参数对其负责的车辆功能和设备进行设置和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完成对当前驾乘人员所坐座位对应的车辆功能和设备的设置和调整后,驾乘人员还可对当前座位对应的车辆功能和设备进行手动调整,进而调整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
相应的域控制器将调整后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发送至舱驾智能调整模块进行处理;
舱驾智能调整模块通过车辆中控显示屏提示驾乘人员是否更新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若选择更新,舱驾智能调整模块将调整后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发送给舱驾配置管理模块进行更新和保存,若选择不更新,舱驾智能调整模块则丢弃更新后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设置至少包括:座椅前后位置、高低位置、靠背倾斜角度和加热功能默认开启的设置;
所述车外灯光设置至少包括:近光灯自动开启、远光灯高度、自动远光灯模式、前雾灯默认开启和后雾灯默认开启的设置;
所述车内灯光设置至少包括:左阅读灯默认开启、右阅读灯默认开启、后阅读灯默认开启和门灯开启的设置;
所述液晶仪表盘设置至少包括:主题、附加信息、日间亮度和夜间亮度;
所述HUD设置至少包括:默认开启、显示信息、日间亮度和夜间亮度;
所述导航设置至少包括:导航模式、控制模式、声音设置和地图设置;
所述娱乐系统设置至少包括:主题、播放设置、声音设置和屏幕设置;
所述空调设置至少包括:开启状态、温度设置和模式设置;
所述后视镜设置至少包括:左外后视镜左右角度、左外后视镜上下角度、左外后视镜停车折叠、右外后视镜左右角度、右外后视镜上下角度、右外后视镜停车折叠、内后视镜左右角度和内后视镜上下角度的设置;
所述泊车辅助功能设置至少包括:自动泊车辅助默认开启、遥控泊车辅助默认开启、记忆泊车辅助默认开启和自主代客泊车默认开启的设置;
所述警告辅助功能设置至少包括:前向碰撞预警默认开启、后向碰撞预警默认开启、车门开启预警默认开启、盲区监测默认开启、车道偏离预警默认开启、交通标志识别默认开启、后方交通穿行提示默认开启和前方交通穿行提示默认开启的设置;
所述驾驶辅助功能设置至少包括:自适应巡航设置、交通堵塞辅助默认开启、车道居中保持默认开启、自动变道辅助默认开启、自动紧急制动默认开启、交通堵塞辅助默认开启、倒车过道制动默认开启和前横穿侧向制动默认开启的设置。
10.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采用了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实现对车辆舱驾的功能和设备个性化设置及调整,所述系统包括:指静脉识别模块、舱驾配置管理模块以及舱驾智能调整模块;
所述指静脉识别模块,设置在车辆门把手上,用于采集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并发送至舱驾配置管理模块中存储,以及识别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并发送至舱驾智能调整模块进行信息比对;
所述舱驾配置管理模块,集成在座舱域控制器中,用于管理和存储驾乘人员的个人信息、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和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
所述舱驾智能调整模块,集成在座舱域控制器中,将识别到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与所述舱驾配置管理模块中存储的驾乘人员的指静脉图像特征信息进行比对,若匹配,发送当前驾乘人员所坐座位对应的车辆舱驾的个人喜好设置参数发送至相应的域控制器,否则,发送当前驾乘人员所坐座位的舱驾的功能和设备默认设置参数至相应的域控制器。
CN202311161110.1A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74376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61110.1A CN117437663A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61110.1A CN117437663A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7663A true CN117437663A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47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61110.1A Pending CN117437663A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376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15361B (zh) 一种座舱调节系统及车辆
US10532746B2 (en) Vehicl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7628033B (zh) 基于乘员警觉性的导航
JP4305289B2 (ja) 車両用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装置を備える車両用制御システム
US6344793B1 (en) Process for assisting a user of a motor vehicle when operating components of the motor vehicle as well as a pertaining system
US20160137028A1 (en) Intelligent climate control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JP2018537332A (ja) 人物の顔認証に基づく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US20060155547A1 (en) Voice activated lighting of control interfaces
JP2004524210A (ja) 自動車に関する情報に関連するデータを出力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0983691B2 (en) Terminal, vehicle having th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vehicle
US20180239483A1 (en) Position control touchscreens for vehicles
US10564922B2 (en) Display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DE112015003379T5 (de) Systeme und Verfahren für eine adaptive Schnittstelle, um Anwendererfahrungen in einem Fahrzeug zu verbessern
CN111409522A (zh) 一种座椅通风自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US2013004644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tting parameters of a plurality of light sources and audio sources
CN113119894A (zh) 一种车辆辅助驾驶方法及车辆
CN117437663A (zh) 一种基于指静脉识别的车辆舱驾设置智能调整方法及系统
US20220111855A1 (en) Agent device, agent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agent program
CN114987328A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00096356A1 (en) Method for a user/vehicle interface, and user/vehicle interface
US20230081386A1 (en)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2721565A (zh) 车载空调控制方法、车辆和介质
CN220363321U (zh) 一种车载自学习座舱和车辆
US2023006930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eaching control button functionality to an occupant of a vehicle
US2021023757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Motor Vehicle Func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