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26575A - 一种导液体、雾化组件和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液体、雾化组件和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26575A
CN117426575A CN202210834126.3A CN202210834126A CN117426575A CN 117426575 A CN117426575 A CN 117426575A CN 202210834126 A CN202210834126 A CN 202210834126A CN 117426575 A CN117426575 A CN 117426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ayer
fiber
fibers
liquid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341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耀明
邹文龙
张海波
吴伟
张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3412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265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26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265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8Fluid transfer means, e.g.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4Wicks

Landscapes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导液体、雾化组件和雾化器。导液体为一体式结构,有利于导液体的自动化生产和安装,并降低了导液体在安装、运输、使用过程中层与层之间脱落的风险,从而提升了雾化组件的生产良率和工作稳定性;同时,提升了导液体厚度、克重的一致性,降低了导液不均匀风险,从而降低了雾化组件糊芯的风险,并延长了雾化组件的使用寿命。此外,导液体至少包括沿自身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在满足导液体的厚度需求的同时,降低了导液体的加工难度,从而降低了导液体的加工成本,并缩短了导液体的加工周期。

Description

一种导液体、雾化组件和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液体、雾化组件和雾化器。
背景技术
棉是雾化器中常用的导液体材料,主要用于将雾化液导至加热部件,使得雾化液被雾化加热。目前,导液体由多层植物纤维无纺布叠加成型,一方面,在加工、运输及组装过程中易出现层与层之间脱落分离的问题,导致损耗大,降低雾化组件和雾化器的雾化性能,且不适应自动化组装的生产需求,导致导液体的适配性及良率较差。另一方面,多层叠加容易造成正公差和正公差叠加,负公差和负公差叠加,导致导液体的厚度、克重一致性差,易发生导液不均匀、糊芯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导液体、雾化组件和雾化器,能够降低导液体层与层之间脱落的风险,并提升导液体的厚重、克重的一致性。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导液体,用于将雾化器的储液仓内的雾化液导至加热部件,导液体为若干短纤维相互交织形成的一体式结构;导液体至少包括沿自身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第一层体包括若干相交织的第一短纤维交织成型,第二层体包括若干相交织的第二短纤维,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交界处的第一短纤维和第二短纤维相互交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短纤维的材质为天然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芳纶、聚酰亚胺中的一种;
第二短纤维的材质为天然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芳纶、聚酰亚胺中的一种;
天然纤维素纤维为棉纤维、木棉纤维、麻纤维、竹纤维、莲纤维、茶纤维中的一种;
再生纤维素纤维为粘胶纤维、富强纤维、莫代尔纤维、天丝、莱赛尔、兰精纤维、旭化成、铜氨纤维中的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短纤维的材质与第二短纤维的材质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短纤维的材质与第二短纤维的材质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层体用于安装加热部件,第二层体的至少部分用于与雾化液接触,第一短纤维的长度小于第二短纤维的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层体用于安装加热部件,第二层体的至少部分用于与雾化液接触,第一短纤维的材质为天然纤维素纤维,第二短纤维的材质为再生纤维素纤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层体的厚度大于0.2mm;第二层体的厚度大于0.2m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导液体还包括第三层体,短纤维还包括第三短纤维,第三层体由若干第三短纤维交织成型;
沿导液体的厚度方向,第三层体设置于第一层体与第二层体之间;
第三层体与第一层体交界处的第三短纤维和第一短纤维相互交织,第三层体与第二层体交界处的第三短纤维和第二短纤维相互交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短纤维的材质为天然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芳纶、聚酰亚胺中的一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导液体的厚度H满足:1mm≤H≤4m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短纤维的长度L满足:0.1mm≤L≤10m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导液体的克重M满足:100g/m2≤M≤600g/m2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导液体的吸液率W满足:20%≤W≤250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导液体为矩型结构、V型结构或管状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短纤维的表面设置有绒毛。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导液体和加热部件,加热部件安装于导液体的雾化面。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
本体,本体设置有储液仓,储液仓用于存储雾化液;
以上任一项所述的雾化组件,导液体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储液仓内并用于与雾化液接触。
在本申请中,导液体为一体式结构,有利于导液体的自动化生产和安装,并降低了导液体在安装、运输、使用过程中层与层之间脱落的风险,从而提升了雾化组件的生产良率和工作稳定性;同时,提升了导液体厚度、克重的一致性,降低了导液不均匀风险,从而降低了雾化组件糊芯的风险,并延长了雾化组件的使用寿命。导液体至少包括沿自身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在满足导液体的厚度需求的同时,降低了导液体的加工难度,从而降低了导液体的加工成本,并缩短了导液体的加工周期。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雾化组件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导液体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导液体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导液体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导液体在一种实施例中的剖视图;
图7为图1中导液体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剖视图;
图8为图1中导液体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短纤维的显微镜放大图,其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50倍;
图9为图8中短纤维的显微镜放大图,其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200倍;
图10为图1中导液体在一种实施例中的表面结构的显微镜放大图,其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30倍;
图11为实施例2中的第二导液体的纵切截面(垂直与导液面或雾化面的截面)的显微镜放大图,其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0倍;
图12为实施例3中的第三导液体的纵切截面(垂直与导液面或雾化面的截面)的显微镜放大图,其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0倍;
图13为实施例2中的第二导液体的表面结构的显微镜放大图,其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200倍;
图14为对比实施例2中的第二对比导液体的纵切截面(垂直与导液面或雾化面的截面)的显微镜放大图,其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0倍;
图15为对比实施例3中的第三对比导液体的表面结构的显微镜放大图,其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50倍。
附图标记:
1-导液体;
11-第一层体;
111-第一短纤维;
12-第二层体;
121-第二短纤维;
13-第三层体;
131-第三短纤维;
14-导液面;
15-雾化面;
2-加热部件。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在现有技术中,原导液体由三层水刺无纺布层叠设置形成,水刺无纺布通常由美国棉制成,每一层的水刺无纺布的厚度均为0.5mm,原导液体的总厚度为1.5mm,克重公差ΔM可能达到:-13%≤ΔM≤+13%。相邻无纺布层通过压合边缘的方式固定连接,在加工、运输及组装过程中易出现层与层之间脱落分离的问题,导致损耗大,且不适应自动化组装的生产需求,导致导液体的适配性及良率较差。另一方面,多层叠加导致导液体的克重一致性差,即克重公差范围大,易发生导液不均匀的风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导液体1,该导液体1是若干短纤维相互交织形成的一体式结构,降低了导液体1在安装、运输、使用过程中层与层之间脱落的风险,从而提升了导液体1的生产良率和工作稳定性,并延长了导液体1的使用寿命。且如图6所示,导液体1至少包括沿自身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层体11和第二层体12,也就是说导液体的第一层体11和第二层体12相互通过短纤维相互交织形成一体式的结构,在满足导液体1的厚度需求的同时,本身稳定性好,不容易发生层与层脱落的问题,降低了导液体1的加工难度,从而降低了导液体1的加工成本,并缩短了导液体1的加工周期。
此外,第一层体11的层数可以为一层或多层,第二层体12的层数可以为一层或多层,以增加导液体1结构的灵活性,从而便于导液体1的加工。
短纤维包括第一短纤维111和第二短纤维121,第一层体11由第一短纤维111交织成型,第二层体12由若干第二短纤维121交织成型。第一短纤维111的材质与第二短纤维121的材质相同时,第一短纤维111的长度与第二短纤维121的长度不同;第一短纤维111的材质与第二短纤维121的材质不同时,第一短纤维111的长度与第二短纤维121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以增加短纤维的材质、长度等参数的灵活性,从而增加导液体1结构的灵活性。
其中,第一短纤维111和第二短纤维121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天然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芳纶、聚酰亚胺,且第一短纤维111和第二短纤维121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天然纤维素纤维包括但不限于棉纤维、木棉纤维、麻纤维、竹纤维、莲纤维、茶纤维等;再生纤维素纤维包括但不限于粘胶纤维、富强纤维、莫代尔纤维、天丝、莱赛尔、兰精纤维、旭化成、铜氨纤维等。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导液体1的使用环境、导液速率等需求对短纤维的材质做适应性调整,以增加导液体1的导液效果,并增加导液体1的适用范围。
当第一层体11用于安装加热部件2、第二层体12用于与雾化液接触时,第一短纤维111的长度小于第二短纤维121,以增加第二层体12的导液速度,从而降低第一层体11糊芯的风险,同时减小了第一层体11的导液速度,降低了第一层体11的导液速度大于加热部件的雾化速度导致第一层体11漏液的风险。
当第一层体11用于安装加热部件2、第二层体12用于与雾化液接触时,第一短纤维111的材质为耐高温的天然纤维素纤维,以降低第一层体11糊芯的风险,第二短纤维121的材质为吸液率高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以提升第二层体12的导液速度。其中,第一层体11的厚度大于0.2mm,从而进一步降低第一层体11糊芯的风险;此外,第二层体12的厚度大于0.2mm,降低了第一层体11的厚度较大而不易加工的风险。
更具体地,如图7所示,根据短纤维的长度、材质,短纤维还包括第三短纤维131,第三短纤维131交织成第三层体13,沿导液体1的厚度方向,第三层体13设置于第一层体11与第二层体12之间,以降低第一层体11和第二层体12的厚度,从而降低导液体1的加工难度。其中,第三层体与第一层体交界处的第三短纤维和第一短纤维相互交织,第三层体与第二层体交界处的第三短纤维和第二短纤维相互交织。
其中,第三短纤维131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天然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芳纶、聚酰亚胺,且第三短纤维131的材质与第一短纤维111的材质、第二短纤维121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地,第三短纤维131的材质为吸液率高的再生纤维素纤维,以提升第三短纤维131的导液速度。
此外,导液体1还可以包括由第四短纤维(图中未标示)交织成型的第四层体(图中未标示)、由第五短纤维(图中未标示)交织成型的第五层体(图中未标示)等,不同层体之间均是通过短纤维相互交织形成一体结构,本申请对短纤维的种类、导液体1的层数均不作特殊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短纤维的长度L满足:0.1mm≤L≤10mm,具体可以为1mm,5mm,9mm等。
若短纤维的长度L较小(即L<0.1mm),则增加了短纤维的加工难度,从而增加了导液体1的生产周期;若短纤维的长度L较大(即L>10mm),加工难度增加的同时,增加了相邻短纤维之间的缝隙不均匀的风险,降低了导液体1的导液均匀性。
因此,0.1mm≤L≤10mm,能够在提升导液体1导液速度的同时,提升导液体1的导液均匀性。
具体地,如图2所示,导液体1的厚度H满足:1mm≤H≤4mm。
在本实施例中,若导液体1的厚度较小(即H<1mm),为降低导液体1漏液的风险,需减小导液体1浸入雾化液的尺寸,从而降低了导液体1的导液速率;若导液体1的厚度较大(即H>4mm),则导液体1的导液速度较慢。因此,1mm≤H≤4mm,能够在降低雾化组件漏液的风险的同时,提升了导液体1的导液速度,以提升导液体1的工作效率。
具体地,导液体1的克重M满足:100g/m2≤M≤600g/m2,具体可以为200g/m2,350g/m2,560g/m2等。
若导液体1的克重较小(即M<100g/m2),则单位体积内短纤维的数量较小,则相邻短纤维之间的间隙较大,导液体1的导液速度较快,但易发生漏液现象;若导液体1的克重较大(即M>600g/m2),则单位体积内短纤维的数量较多,则相邻短纤维之间的间隙较小,导液体1的导液速度较慢。因此,100g/m2≤M≤600g/m2,能够降低导液体1漏液的风险,并提升导液体1的导液速度。
可选地,导液体1的克重M满足:150g/m2≤M≤350g/m2,从而进一步降低导液体1漏液的风险,并进一步提升导液体1的导液速度。
此外,导液体1的吸液率W满足:20%≤W≤2500%,具体可以为500%,1000%,2000%等。
在本实施例中,若导液体1的吸液率较小(即W<20%),则导液体1的导液速度较慢,使得导液体1的导液速度小于安装于导液体1上的加热部件2的雾化速度,易发生导液体1被加热部件2烧损的风险;若导液体1的吸液率较大(即W>2500%),则导液体1的导液速度较快,使得导液体1的导液速度大于加热部件2的雾化速度,从而易发生漏液的风险。因此,20%≤W≤2500%,使得导液体1的导液速度与加热部件2的雾化速度维持平衡,从而降低导液体1被加热部件2烧损的风险,进而延长导液体1的使用寿命,并降低了导液体1漏液的风险。
可选地,导液体1的吸液率W满足:200%≤W≤1000%,进一步延长导液体1的使用寿命,并进一步降低了导液体1漏液的风险。
如图9所示,可选短纤维的表面设置有绒毛,以增加短纤维与雾化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了导液体1的导液速率,降低了导液体1的导液速度较小导致导液体1被加热部件2损坏的风险,从而延长了导液体1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导液体1的导液速度较小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风险,从而提升了导液体1的工作效率。
申请人选用市面上现有的短纤维材料制备成一体式结构的导液体1,具体包括材质、层数、厚度不同的第一导液体、第二导液体、第三导液体、第四导液体、第五导液体以及第六导液体,并选用短纤维材料制备成单层的第一对比导液体和第三对比导液体、选用长纤维材料制备成三层水刺无纺布叠置的第二对比导液体,制备方法是现有技术,在此不一一详述;并对所制得的样品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如下,测试结果详见表1,其中,“A”代表第一层体11,“B”代表第二层体12,“C”代表第三层体13。
在测量上述6个导液体1和3个对比导液体的纤维的长度时,分别将上述6个导液体1和3个对比导液体放置在水中,使短纤维分散;取一部分纤维烘干,并放置到显微镜下进行测试,并得到如表1所示的数据和如图8所示的显微镜放大图。
在测量上述6个导液体1和3个对比导液体的厚度时,分别将上述6个导液体1和3个对比导液体放置在厚度规的测量空间,用厚度规夹持导液体进行测试,并得到如表1所示的数据。
在测量上述6个导液体1和3个对比导液体的克重时,分别将上述6个导液体1和3个对比导液体分割为多个单位体积的导液块,测量导液块的重量,并得到如表1所示的数据。
在测量上述6个导液体1和3个对比导液体的克重公差时,分别将上述6个导液体1和3个对比导液体分割为多个单位体积的导液块,分别测量多个质量块的重量,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克重公差:最大公差=(最大值-平均值)/平均值*100%,最小公差=(最小值-平均值)/平均值*100%,计算后得到如表1所示的数据。
在测量上述6个导液体1和3个对比导液体的吸液率时,分别将上述6个导液体1和3个对比导液体分割为多个单位体积的导液块,测量导液块的原始重量,将导液块浸入标准液(标准液为质量比为1:1的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液)中,测量导液块吸收的标准液的重量,根据吸收的标准液的重量与原始重量的比值计算出导液体的吸液率,并得到如表1所示的数据。
在测量上述6个导液体1和3个对比导液体的导液速率时,分别在上述6个导液体1和3个对比导液体上滴上述标准液,计算单位时间内的导液体的导液量,并得到如表1所示的数据。
在测量上述6个导液体的表面结构时(以第一导液体为例),将第一导液体放置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得到如图10所示的显微镜放大图。
表1导液体的性能参数表
注:美国棉(棉纤维)是天然纤维素纤维的一种,亚麻纤维(麻纤维)是再生纤维素纤维的一种。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第一导液体由纤维长度不同的第一层体11和第二层体12制成(即如图6所示),实施例2的第二导液体由材质不同的第一层体11和第二层体12制成(即如图6所示),实施例3的第三导液体由材质不同的第一层体11、第二层体12和第三层体13制成(如图7所示),但是从图10、图11和图12不难看出,第一层体11与第二层体12、第二层体12与第三层体13是交织成一体的,从显微镜图看不出分界线。从图14不难看出,对比实施例2的第二对比导液体是三层分离的结构,相较于实施例1~6中一体成型的导液体1而言,三层分离结构的第二对比导液体在加工、安装、运输、使用等过程中易出现层与层之间脱落的风险,因此,本申请实施例1~6中一体成型的导液体1的结构更稳定。
从表1中数据不难看出:(1)实施例1~6中的导液体1均由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和第三层体)制成,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和第三层体)的厚度均较小时,有利于较薄的导液体1的加工(即实施例1~4),第一层体和第二层体(和第三层体)的厚度均较大时,有利于较厚的导液体1的加工(即实施例5和实施例6),而对比实施例1中的第一对比导液体和对比实施例3中的第三对比导液体均由单层的纤维制成,相较于实施例1~6中的多层的导液体1而言,加工难度更大。因此,导液体1至少由第一层体11和第二层体12制成,能够降低导液体1的加工难度。(2)采用不同材质的短纤维或者不同长度的短纤维分两层或多层交织成的一体结构的导液体1,导液体1的克重公差ΔM1满足:-8%≤ΔM1≤+8%,而对比实施例2的第二对比导液体的克重公差ΔM2满足:-13%≤ΔM2≤+13%。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多层叠加的方式,本申请中一体结构的导液体1的厚度、克重均匀,减小了导液体1各个部位的厚度、克重的偏差,从而提升了导液体1的导液均匀性。(3)实施例1~6中导液体1的导液速率明显高于对比实施例的导液速率;尤其从实施例1和对比实施例2的数据,可以看出:均选用美国棉纤维时,短纤维交织成的第一导液体的导液速率远远高于选用长纤维制成的第二对比导液体的导液速率;这一方面是因为选用短纤维可以大大提高相邻纤维的毛细孔隙率,另一方面是因为纤维表面的绒毛可以大大提高导液体1的导液速率。(3)从实施例1和对比实施例1的数据不难看出,采用不同长度的纤维分层制成一体式结构的第一导液体,在吸液率和导液速率两方面取得一个很好的平衡,即长度较大的第二短纤维121所在的第二层体12(即B层)具有更好的导液速率,长度较小的第一短纤维111所在的第一层体11(即A层)获得更好的吸液率,这可以保证第一导液体整体具有更好的防漏液和导液性能。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2的第二导液体选用天然纤维素纤维(美国棉)作为第二导液体的第一层体11,选用再生纤维素纤维(50%粘胶纤维和50%旭化成纤维混合)作为第二导液体的第二层体12,在第二导液体的第一层体11的端面安装加热部件2时,装配在雾化器中雾化2ml雾化液后,如图13所示,第二导液体的表面依然完好,未出现烧焦的情况;但是对比实施例3选用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纤维)制备的单层的第三对比导液体,其在同等条件下雾化2ml雾化液后,如图15所示,第三对比导液体的表面出现部分纤维烧焦的情况。这说明本发明的选用天然纤维素纤维和再生纤维素纤维得到的双层一体化导液体1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效果。
综上所述,相较于采用长纤维制备的多层结构的导液体1,短纤维交织成的一体结构的导液体1具有更好的导液速率和导液均匀性,双层或多层结构的一体结构的导液体具有较好的耐温性。
导液体1具有相对设立的雾化面15和导液面14,可以是制备成任意形状的,如图3所示,导液体1可以为多边体结构(例如,长方体、正方体或其他变形结构,图2以导液体1为矩型结构为例),以便于导液体1与加热部件2的连接。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导液体1可以弯折成V型结构、U型结构或其他变形结构,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导液体1围合成管状结构,以提升导液体1的结构的灵活性。
当导液体1为矩型结构、V型结构时,导液面14和雾化面15中,至少一者为平面,在本实施例中以导液面14和雾化面15均为平面为例,以增加导液体1的导液均匀性,降低了导液面14和/或雾化面15凹凸不平导致局部导液量过多而发生漏液的风险,并降低了局部导液量过小导致导液体1损坏的风险,从而提升了雾化组件的工作稳定性,并延长了雾化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雾化组件包括加热部件2和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导液体1,加热部件2安装于导液体1,具体地,加热部件直接贴合在雾化面15上,或者导液体1围合在加热部件2外围,使得加热部件2与雾化面15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导液体1为一体式结构,有利于雾化组件的自动化生产和安装,并提升了雾化组件的生产良率和工作稳定性;同时,导液体1为一体式结构,使得导液体1的厚度、克重一致性高,提升了导液体厚度、克重的一致性,降低了导液不均匀风险,从而降低了雾化组件糊芯的风险。
在一种实施例中,加热部件2与导液体1通过紧固件或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加热部件2与导液体1在外力的作用下贴合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加热部件2与导液体1在外力的作用下直接贴合在一起,以简化加热部件2与导液体1的连接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本体(图中未标示)和上述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安装于本体。
在本实施例中,雾化组件的糊芯风险低,从而延长了雾化器的使用寿命,并降低了雾化组件糊芯对用户使用体验的影响,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导液体1的导液均匀性高,降低了局部供液不足导致雾化后的其他颗粒较大的风险,从而提升了雾化器的雾化效果,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导液体,用于将雾化器的储液仓内的雾化液导至加热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体(1)为若干短纤维相互交织形成的一体式结构;
所述导液体(1)至少包括沿自身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层体(11)和第二层体(12),所述第一层体(11)包括若干相互交织的第一短纤维(111),所述第二层体(12)包括若干相互交织的第二短纤维(121),所述第一层体(11)和所述第二层体(12)交界处的所述第一短纤维(111)和所述第二短纤维(121)相互交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纤维(111)的材质为天然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芳纶、聚酰亚胺中的一种;
所述第二短纤维(121)的材质为天然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芳纶、聚酰亚胺中的一种;
所述天然纤维素纤维为棉纤维、木棉纤维、麻纤维、竹纤维、莲纤维、茶纤维中的一种;
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为粘胶纤维、富强纤维、莫代尔纤维、天丝、莱赛尔、兰精纤维、旭化成、铜氨纤维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纤维(111)的材质与所述第二短纤维(121)的材质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短纤维(111)的材质与所述第二短纤维(121)的材质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导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体(11)用于安装所述加热部件(2),所述第二层体(12)的至少部分用于与所述雾化液接触,所述第一短纤维(11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短纤维(121)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体(11)用于安装所述加热部件(2),所述第二层体(12)的至少部分用于与所述雾化液接触,所述第一短纤维(111)的材质为天然纤维素纤维,所述第二短纤维(121)的材质为再生纤维素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导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体(11)的厚度大于0.2mm;所述第二层体(12)的厚度大于0.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体(1)还包括第三层体(13),所述短纤维还包括第三短纤维(131),所述第三层体(13)包括若干相交织的第三短纤维(131);
沿所述导液体(1)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三层体(13)设置于所述第一层体(11)与所述第二层体(12)之间;
所述第三层体(13)与所述第一层体(11)交界处的所述第三短纤维(131)和所述第一短纤维(111)相互交织,所述第三层体(13)与所述第二层体(12)交界处的所述第三短纤维(131)和所述第二短纤维(121)相互交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短纤维(131)的材质为天然纤维素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芳纶、聚酰亚胺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体(1)的厚度H满足:1mm≤H≤4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纤维的长度L满足:0.1mm≤L≤1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体(1)的克重M满足:100g/m2≤M≤600g/m2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体的吸液率W满足:20%≤W≤250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体(1)为矩型结构、V型结构或管状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液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纤维的表面设置有绒毛。
16.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
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液体(1);
加热部件(2),所述加热部件(2)安装于所述导液体(1)。
17.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储液仓,所述储液仓用于存储雾化液;
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雾化组件,所述导液体(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储液仓内并用于与所述雾化液接触。
CN202210834126.3A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导液体、雾化组件和雾化器 Pending CN1174265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4126.3A CN117426575A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导液体、雾化组件和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34126.3A CN117426575A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导液体、雾化组件和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26575A true CN117426575A (zh) 2024-01-23

Family

ID=89548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34126.3A Pending CN117426575A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导液体、雾化组件和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2657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21672B2 (en) Mat of glass and other fiber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it
US6306539B1 (en) Mat of glass and other fibers in a separator of a storage battery
US11804634B2 (en) Battery components comprising fibers
US8097366B2 (en) Alkaline battery separator comprising alkali-resistance synthetic fiber, fibrillated organic solvent-spun cellulose fiber and mercerized pulp, and alkaline primary battery
US20130101887A1 (en) Separator for valve regulated lead-acid battery, and valve regulated lead-acid battery
CN107431173B (zh) 包含无机颗粒的电池隔离件
JP6872493B2 (ja) アルカリ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アルカリ電池
CN106463673A (zh) 具有低表观密度的电池隔板
GB2317264A (en) Separator paper for alkaline battery
US20130183569A1 (en) Alkaline battery separator and alkaline battery using separator
CN113106786A (zh) 一种多层复合的固态、半固态电解电容器隔膜纸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14135A (zh) 包含多种纤维类型和/或颗粒的用于电池的涂膏纸和电容层
US20160237620A1 (en) Base paper for heat exchanger, and total heat exchange element using same
CN218889307U (zh) 一种导液体、雾化组件和雾化器
WO2014103992A1 (ja) 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用セパレータ及び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
CN218889308U (zh) 一种导液体、雾化组件和雾化器
CN117426575A (zh) 一种导液体、雾化组件和雾化器
US20150093625A1 (en) Separator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CN107073370A (zh) 包含包括带电颗粒的纤维的过滤介质
CN117426577A (zh) 一种导液体、雾化组件和雾化器
CN218889309U (zh) 一种导液体、雾化组件和雾化器
JP6488123B2 (ja) 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
CN117426576A (zh) 一种导液体、雾化组件和雾化器
CN111587509A (zh) 包含多种纤维类型的用于电池的涂膏纸
JP2017157349A (ja) アルカリ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アルカリ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