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11155A -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11155A
CN117411155A CN202311360477.6A CN202311360477A CN117411155A CN 117411155 A CN117411155 A CN 117411155A CN 202311360477 A CN202311360477 A CN 202311360477A CN 117411155 A CN117411155 A CN 117411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conversion circuit
control
charging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604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金
吕泽杰
刘洋
刘亚平
陈建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604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111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11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111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08Three-wire systems; Systems having more than three wi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02J7/04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6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50Charging stations characterised by energy-storage or power-generation means
    • B60L53/51Photovolta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50Charging stations characterised by energy-storage or power-generation means
    • B60L53/53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10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 H02J1/102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being switching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4Overcurrent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6Means for starting or stopping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0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flyback conver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10/00Converter types
    • B60L2210/10DC to DC conver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10/00Converter types
    • B60L2210/30AC to DC conver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10/00Converter types
    • B60L2210/40DC to A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20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桩及充电系统,该充电装置包括正极母线、负极母线、DC/DC变换电路和缓启动电路;由于缓启动电路通过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与D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且D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与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连接;进而DC/DC变换电路可以在正极母线与负极母线之间的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对从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接收的第二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并输出功率变换后的第二电压。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车的快速普及,作为配套设施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由于电动汽车充电功率需求的快速增长,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向大功率演进是一种趋势。图1A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架构示意图。该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包括多个并联的充电单元(图1A中以充电单元1和充电单元2为例),通过将多个充电单元并联,可以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大功率输出。其中,每个充电单元(如充电单元1或充电单元2)包括输入防护电路、交流/直流(alternating current/direct current,AC/DC)变换电路、直流/直流(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DC/DC)变换电路、以及输出滤波器,且输入防护电路与AC/DC电路之间设置有并联的开关K1和电阻R1,以及设置有并联的开关K2和电阻R2,开关K1、电阻R1、开关K2和电阻R2共同形成该充电单元的缓启电路,以实现对该充电单元的限流缓启。所谓的限流缓启,可理解为使得该充电单元限流启动,以避免该充电单元在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启动时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但在该方案中,对于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大功率输出场景,采用常规的电阻进行限流缓启,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产生的瞬态功耗大,需要大功率电阻串并联(即需要多个电阻R1和多个R2串联或并联)才能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缓启,导致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电路体积较大,成本较高。
另外,目前光伏装置的能量、储能装置的能量等绿色能源也越来越广泛融入充电产业中,可以为电动汽车提供更为丰富的电能。但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中设置了多级变换电路,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连接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时,需要进行多级能量转换(例如,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的能量需要先经过DC/AC变换电路的逆变处理,再经过AC/DC变换电路的整流处理,将其转化为高压直流,再经过DC/DC变换电路进行隔离变换后得到电能),才能将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的能量转换为可供电动汽车充电的电能,导致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的能量利用效率低下。
综上可知,如何降低充电设备的成本,以及提升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的能量利用效率,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桩及充电系统,用以提升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的能量利用效率,以及降低充电装置的成本和体积。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该装置包括正极母线、负极母线、DC/DC变换电路和缓启动电路;其中,缓启动电路通过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与D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且D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还通过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与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连接;缓启动电路可以为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预充电;DC/DC变换电路可以在正极母线与负极母线之间的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对从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接收的第二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并输出功率变换后的第二电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缓启动电路为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预充电的过程,即为充电装置的缓启限流过程。其中,充电装置缓启可以理解为从电装置中的功率变换电路(例如,DC/DC变换电路)限流启动,以避免该功率变换电路在充电装置启动时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在正极母线与负极母线之间的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缓启动电路启动完成,即充电装置的缓启过程完成,此时充电装置中的DC/DC变换电路再开始工作(例如,对从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接收的第二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可以有效防止DC/DC变换电路中出现较大的冲击电流,实现对DC/DC变换电路的保护,进而可以提升充电装置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DC/DC变换电路的数量不作限定,可以是1路DC/DC变换电路,也可以是2路DC/DC变换电路,或者更多路DC/DC变换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充电装置设置了高压母线(即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使得DC/DC变换电路可以通过高压母线与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连接,进而DC/DC变换电路对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的能量进行一次转换后可向设备提供电能,相对于目前需要对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的能量进行多次转换后才能为相应设备提供电能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有效提升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的能量利用效率。并且,该充电装置中设置了单独的缓启动电路,可实现充电装置的缓启,在充电装置中的DC/DC变换电路有多个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该缓启动电路实现多个DC/DC变换电路的缓启限流,相对于图1A中在每个DC/DC变换电路内单独设置缓启电路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充电装置的体积和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充电装置可以实现多种能量转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充电装置还包括整流变换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缓启动电路的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另一端通过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与整流变换电路的一端连接;因此,缓启动电路可以接收来自配电系统的第三电压,并对第三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并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将功率变换后的第三电压输入整流变换电路;该功率变换后的第三电压可以用于对整流变换电路的输出端设置的第一电容预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整流变换电路的数量不作限定。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整流变换电路可以包括AC/DC变换电路。以及,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电系统例如可以是电网或供电系统。因此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配电系统的第三电压也可以称作市电电压。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缓启动电路将功率变换后的第三电压输入整流变换电路,以使功率变换后的第三电压对整流变换电路的输出端设置的第一电容预充电的过程”,即整流变换电路的启动过程。在实施方式1中,缓启动电路在此时接收来自配电系统的第三电压,并对第三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并将功率变换后的第三电压输入整流变换电路,以使功率变换后的第三电压对整流变换电路的输出端设置的第一电容预充电,可以有效防止整流变换电路中出现较大的冲击电流,实现对整流变换电路的保护,进一步提升充电装置的可靠性。
实施方式2,充电装置还包括整流变换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整流变换电路的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另一端通过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与D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因此整流变换电路可以接收来自配电系统的第四电压,对第四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并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向DC/DC变换电路输入功率变换后的第四电压;进而DC/DC变换电路可以对功率变换后的第四电压进行二次功率变换,并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输出二次功率变换后的第四电压。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电系统例如可以是电网或供电系统,因此来自配电系统的第四电压也可以称作市电电压。二次功率变换后的第四电压可以用于为终端设备提供电能,也可称作充电电压。因此,在实施方式2中,由于整流变换电路的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另一端通过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与D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进而整流变换电路可以接收来自配电系统的第四电压,并对第四电压进行功率转换,并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向DC/DC变换电路输入功率变换后的第四电压,进而DC/DC变换电路可以对功率变换后的第四电压进行二次功率变换,并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输出二次功率变换的第四电压。如此,可以实现对市电电压(即来自配电系统的第四电压)到充电电压(二次功率变换后的第四电压)的转换,使得充电装置为终端设备提供的充电电压适配于该终端设备的充电需求。
实施方式3,充电装置还包括整流变换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整流变换电路的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另一端通过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与储能装置连接;进而整流变换电路可以接收来自配电系统的第五电压,并对第五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并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向储能装置输入功率变换后的第五电压。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电系统例如可以是电网或供电系统,因此来自配电系统的第五电压也可以称作市电电压。功率变换后的第五电压可以储存在储能装置中,也可以称作储能装置的能量。因此,在实施方式3中,由于整流变换电路的一端与控制电路连接,另一端通过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与储能装置连接;进而整流变换电路可以接收来自配电系统的第五电压,并对第五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并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向储能装置输入功率变换后的第五电压。如此,可以实现对市电电压(即来自配电系统的第五电压)到储能装置的能量(即功率变换后的第五电压)转换,进而储能装置可以存储配电系统中多余的电能,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可以是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中的至少一项。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上述控制电路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中的控制电路可以控制充电装置中的各个电路启动或关闭,实现整个充电装置的缓启动,下面对控制电路的控制逻辑进行介绍:
1、对缓启动电路的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控制电路与缓启动电路连接,进而控制电路可以向缓启动电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指示为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预充电;相应的,缓启动电路根据第一控制信号,为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预充电,实现缓启动电路的启动过程,即实现充电装置的缓启过程。示例性的,第一控制信号还可以指示上述第一阈值的具体取值。
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缓启动电路还可以在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向控制电路发送第一响应信号,该第一响应信号用于指示缓启动电路的已启动完成。相应的,控制电路接收到第一响应信号,可以获知充电装置的缓启动电路的启动情况。
2、对DC/DC变换电路的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充电装置中仅包括控制电路和DC/DC变换电路,且控制电路与DC/DC变换电路连接;进而控制电路可以在接收到第一响应信号时,向DC/DC变换电路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启动DC/DC变换电路;相应的,DC/DC变换电路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启动DC/DC变换电路,并向控制电路发送第二响应信号,该第二响应信号用于指示DC/DC变换电路已启动。可选的,控制电路可以在接收到第二响应信号时,向缓启动电路发送第三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指示缓启动电路关闭。
在该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在缓启动电路启动完成后,控制DC/DC变换电路启动,可以实现DC/DC变换电路的限流缓启,进而有效防止DC/DC变换电路中出现较大的冲击电流,有效提升充电装置的可靠性。
3、对整流变换电路和DC/DC变换电路的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充电装置中设置有控制电路、DC/DC变换电路和整流变换电路,且控制电路与DC/DC变换电路和整流变换电路分别连接;进而控制电路可以在接收到第一响应信号时,向整流变换电路发送第四控制信号,第四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启动整流变换电路;整流变换电路接收第四控制信号,并根据第四控制信号启动整流变换电路,并向控制电路发送第三响应信号,该第三响应信号用于指示整流变换电路已启动;控制电路在接收到第三响应信号时,向DC/DC变换电路发送第五控制信号,该第五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启动DC/DC变换电路;进而DC/DC变换电路接收第五控制信号,根据第五控制信号启动DC/DC变换电路,并向控制电路发送第四响应信号,该第四响应信号用于指示DC/DC变换电路已启动。可选的,控制电路可以在接收到第四响应信号时,向缓启动电路发送第六控制信号,该第六控制信号用于指示缓启动电路关闭。
在该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在缓启动电路启动完成后,控制整流变换电路启动,可以实现整流变换电路的限流缓启,进而有效防止整流变换电路中出现较大的冲击电流;以及,在整流变换电路启动完成后,控制DC/DC变换电路启动,可以实现DC/DC变换电路的限流缓启,进而有效防止DC/DC变换电路中出现较大的冲击电流。如此,可以有效提升充电装置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整流变换电路为全桥整流结构、三相维也纳等中的任一项。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整流变换电路的多种结构,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可以灵活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整流变换电路的输入端包括至少两个继电器;至少两个继电器可以用于启动整流变换电路。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整流变换电路中设置至少两个继电器,进而控制电路可以通过控制至少两个继电器,控制整流变换电路的启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DC/DC变换电路为全桥LLC结构、半桥LLC结构、反激变换器或降压式变换BUCK电路中的任一项。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DC/DC变换电路的多种结构,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可以灵活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缓启动电路的输入端为单相输入或多相输入。如此,使得缓启动电路的输入端可以灵活实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整流变换电路输出的电压峰值,且小于DC/DC变换电路的欠压保护点。如此,可以进一步防止功率变换电路中出现较大的冲击电流。可以理解的是,整流变换电路输出的电压峰值可以是整流变换电路在不受控制电路的控制情况下输出的电压的峰值1,或者可以是整流变换电路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输出的电压的峰值2,其中,峰值1的具体取值小于峰值2的具体取值,若第一阈值为峰值1,在整流变换电路或DC/DC变换电路启动时,充电装置的输入电压小于或等于正极母线与负极母线之间的电压差,可以实现无冲击电流流过整流变换电路或DC/DC变换电路,实现较好的缓启动效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桩,该充电桩包括充电装置和与所述充电装置连接的至少一个充电终端,所述至少一个充电终端中的每一所述充电终端分别用于连接电动设备;其中,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正极母线、负极母线、DC/DC变换电路和缓启动电路;所述缓启动电路通过所述正极母线和所述负极母线与所述D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且所述D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还通过所述正极母线和所述负极母线与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连接;所述缓启动电路用于为所述正极母线和所述负极母线预充电;所述DC/DC变换电路连接所述至少一个充电终端中的第一充电终端,用于在所述正极母线与所述负极母线之间的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对从所述光伏装置或所述储能装置接收的第二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并将功率变换后的所述第二电压输出至所述第一充电终端,向与所述第一充电终端连接的所述电动设备充电。
示例性的,充电终端可以包括外壳、人机交互界面等,充电终端用于与电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和能量传输等。
示例性的,电动设备例如可以是电动汽车。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该充电系统包括充电装置和电动设备;其中,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正极母线、负极母线、DC/DC变换电路和缓启动电路;所述缓启动电路通过所述正极母线和所述负极母线与所述D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且所述D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还通过所述正极母线和所述负极母线与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连接;所述缓启动电路用于为所述正极母线和所述负极母线预充电;所述DC/DC变换电路连接所述电动设备,用于在所述正极母线与所述负极母线之间的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对从所述光伏装置或所述储能装置接收的第二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并将功率变换后的所述第二电压输出至所述电动设备,向所述电动设备充电。
对于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的有益效果,请参见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A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架构示意图;
图1B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对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的能量进行转换的场景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中的DC/DC变化电路1对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的能量进行转换的场景示意图;
图2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中的控制电路与其他电路的交互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中的控制电路与其他电路的交互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能量转换的场景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流变换电路的输出端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缓启”可以理解为充电装置中的功率变换电路(例如,DC/DC变换电路1)或其他电路在缓启动电路启动之后才启动,以防止该功率变换电路或其他电路在充电装置启动时产生较大的冲击电流。
本申请实施例中,“缓启动电路为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预充电的过程”可以理解为缓启动电路的启动过程,即充电装置的缓启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一个或多个模块或通过一个或多个设备连接。例如,A与B连接,或者A连接至B,可以表示:A直接与B连接,或者A通过C与B连接。其中,C可以表示一个或多个模块,也可以表示一个或多个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个)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
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应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应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由背景技术的相关描述可知,目前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电路体积较大,成本较高。
以及,目前光伏、储能等绿色能源也越来越广泛融入充电产业中,可以为电动汽车提供更为丰富的电能。如图1B所示,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中设置了多级变换电路,例如直流/交流(direct current/alternating current,DC/AC)变换电路、交流/直流(alternatingcurrent/direct current,AC/DC)变换电路、以及直流/直流(direct current/directcurrent,DC/DC)变换电路,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连接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时,需要进行多级能量转换,才能将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的能量转换为可供电动汽车充电的电能,导致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的能量利用效率低下。以光伏装置的能量为例,光伏装置的能量输入充电设备后,该能量先经过DC/AC变换电路的逆变处理,再经过AC/DC变换电路的整流处理,将其转化为高压直流,再经过DC/DC变换电路进行隔离变换后得到电能,该电能可以为电动汽车供电。这整个能量转换过程需要3次功率变换,导致光伏装置的能量利用效率较低。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装置200,充电装置200可以提升光储元件的能量利用效率,以及降低充电装置的体积和成本。请参见图2A,图2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充电装置200包括:缓启动电路201、正极母线BUS+、负极母线BUS-、和DC/DC变换电路1。其中,缓启动电路201通过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与DC/DC变换电路1的输入端连接,且DC/DC变换电路1的输入端还可以通过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与光伏装置和/或储能装置连接。其中,缓启动电路201可以用于为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预充电;以及,DC/DC变换电路1可以在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之间的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对从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接收的第二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并输出功率变换后的第二电压。
示例性的,如图2A所示,缓启动电路201的输入为交流(AC)电压,进而缓启动电路201可以对该交流电压进行处理(例如整流、功率变换等)后,得到相应的直流电压,并通过直流电压为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预充电,实现充电装置200的缓启限流。以及,DC/DC变换电路1对从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接收的第二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得到的功率变换后的第二电压为直流(DC)电压,可以输出至终端设备,为终端设备提供充电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例如可以是直流母线,可以承载用于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中输出的直流电压(例如前文所述的第二电压),并将该直流电压输入充电装置200中的DC/DC变换电路。
由前文描述可知,缓启动电路201为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预充电的过程即充电装置200的缓启过程;以及,在正极母线BUS+与负极母线BUS-之间的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缓启动电路201启动完成,即充电装置200的缓启过程完成。因此此时充电装置200中的DC/DC变换电路1再开始启动(即对从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接收的第二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实现对DC/DC变换电路1的缓启限流,可以有效防止DC/DC变换电路1中出现较大的冲击电流,进而可以提升充电装置200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充电装置200中设置了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且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池化设计(即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上可以汇集不同装置的能量形成能量池),从而可以在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上叠加光伏装置和/或储能装置,进而使得DC/DC变换电路可以通过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与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连接,进而DC/DC变换电路1对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的能量进行转换后可向终端设备提供电能。为了便于理解,图2B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200对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的能量进行转换的场景示意图,如图2B所示,由于DC/DC变换电路1与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连接,DC/DC变换电路1接收到来自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的第二电压后,只需对第二电压进行1次功率变换,就可以得到充电电压,并输出至终端设备。如此,充电装置200只需要对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的能量(即第二电压)进行1次转换,相对于图1B中对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的能量进行3次转换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提升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的能量利用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充电装置200中的DC/DC变换电路的数量不作限定,图2A中仅仅是以1路DC/DC变换电路(即DC/DC变换电路1)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C所示,充电装置200中可以包括2路DC/DC变换电路(即DC/DC变换电路1和DC/DC变换电路2)。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充电装置200还可以包括3路或3路以上的DC/DC变换电路,这里不再一一列举。由于充电装置200中的缓启动电路201独立于DC/DC变换电路设置,在充电装置200中设置多路DC/DC变换电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这个缓启动电路201实现多路DC/DC变换电路的缓启限流,相对于图1A中在每个DC/DC变换电路内单独设置缓启动电路201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充电装200置的体积和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对光伏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不作限定,可以是能够实现光伏功能的任意方式。示例性的,光伏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光伏阵列,至少一个光伏阵列中的每个光伏阵列包括一个正极端和一个负极端。相应的,DC/DC变换电路1的输入端通过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与光伏装置连接,具体可以是:DC/DC变换电路1的输入端通过正极母线BUS+连接每个光伏阵列的正极端,以及DC/DC变换电路1的输入端通过负极母线BUS-连接每个光伏阵列的负极端。
本申请实施例对储能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不作限定,可以是能够实现存储电能功能的任意方式。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储能装置例如可以是储能电池组或储能变流器。
请参见图2D,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200中还可以包括控制电路202。在图2D控制电路202与缓启动电路201、DC/DC变换电路1、和DC/DC变换电路2分别通信连接,进而控制电路202可以控制缓启动电路201、DC/DC变换电路1、和DC/DC变换电路2启动或关闭,实现充电装置200的缓启。
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02的具体硬件实现可以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or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等来实现。上述控制电路202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示例性的,请继续参见图2D,控制电路202以DSP为例,则可以在DC/DC变换电路1中设置DSP21,在DC/DC变换电路2中设置DSP22,以及在缓启动电路201中设置DSP3,进而控制电路202可以通过通信总线和DSP21、DSP22、和DSP3通信交互,实现控制电路202对缓启动电路201、DC/DC变换电路1、和DC/DC变换电路2的控制。例如,控制电路202控制缓启动电路201启动完成之后,再控制DC/DC变换电路1和DC/DC变换电路2启动,实现充电装置200的缓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中还可以包括整流变换电路(例如可以是AC/DC变换电路)。示例性的,图3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在图3A中,整流变换电路以AC/DC变换电路为例,相应的,充电装置200还包括AC/DC变换电路1、和AC/DC变换电路2。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充电装置200中的整流变换电路的数量不作限定,图3A中仅仅是以2路整流变换电路(即AC/DC变换电路1和AC/DC变换电路2)为例进行说明。
充电装置200中的整流变换电路的数量和DC/DC变换电路的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
示例1,如图3A所示,充电装置200中的整流变换电路的数量和DC/DC变换电路的数量相同,其中整流变换电路包括AC/DC变换电路1和AC/DC变换电路2,DC/DC变换电路包括DC/DC变换电路1和DC/DC变换电路2。DC/DC变换电路1可以接收AC/DC变换电路1输出的电压和AC/DC变换电路2输出的电压,并进行相应的功率转换;类似的,DC/DC变换电路2可以接收AC/DC变换电路1输出的电压和AC/DC变换电路2输出的电压,并进行相应的功率转换。
示例2,如图3B所示,充电装置200中的整流变换电路的数量和DC/DC变换电路的数量不同,其中整流变换电路包括AC/DC变换电路1和AC/DC变换电路2,DC/DC变换电路包括DC/DC变换电路1。因此,DC/DC变换电路1可以接收AC/DC变换电路1和AC/DC变换电路2输出的电压,并进行相应的功率转换。如此,DC/DC变换电路1可以实现大功率输出,可以满足大功率充电场景的充电需求。
相应的,在图3A中,控制电路202可以与缓启动电路201、AC/DC变换电路1、AC/DC变换电路2、DC/DC变换电路1、和DC/DC变换电路2分别通信连接,进而控制电路202可以控制缓启动电路201、AC/DC变换电路1、AC/DC变换电路2、DC/DC变换电路1、和DC/DC变换电路2中的至少一项启动或关闭,实现充电装置200的缓启。示例性的,请继续参见图3A,控制电路202以DSP为例,则可以在AC/DC变换电路1中设置DSP11,在AC/DC变换电路2中设置DSP12,在DC/DC变换电路1中设置DSP21,在DC/DC变换电路2中设置DSP22,以及在缓启动电路201中设置DSP3,进而控制电路202可以通过通信总线和DSP11、DSP12、DSP21、DSP22、和DSP3通信交互,实现控制电路202对缓启动电路201、AC/DC变换电路1、AC/DC变换电路2、DC/DC变换电路1、和DC/DC变换电路2的控制,实现充电装置200的缓启过程。例如,控制电路202控制缓启动电路201启动完成之后,再控制AC/DC变换电路1和AC/DC变换电路2启动;以及在AC/DC变换电路1和AC/DC变换电路2启动之后,控制DC/DC变换电路1和DC/DC变换电路2启动,实现充电装置200的缓启过程。
由图2D和图3A可知,本申请提供的充电装置200中可以包括整流变换电路,或者,充电装置200中也可以不包括整流变换电路。可以理解的是,这两种情况下,控制电路202和充电装置200中的各个电路的通信交互流程是不一样的,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情况1、请参见图4,充电装置200中包括控制电路202和DC/DC变换电路1,但不包括整流变换电路时,控制电路202和充电装置200中的各个电路的通信交互流程包括:
S401、控制电路202向缓启动电路201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指示为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预充电;相应的,缓启动电路201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
缓启动电路201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之后,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号,为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预充电。示例性的,第一控制信号还可以指示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之间的第一电压的第一阈值的具体取值,第一阈值例如可以是700V,因此缓启动电路201为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预充电,在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之间的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700V时停止预充电,完成缓启动电路201的启动过程。
S402、缓启动电路201在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向控制电路202发送第一响应信号,该第一响应信号用于指示缓启动电路201的已启动完成。相应的,控制电路202接收第一响应信号。
在S402中,控制电路202接收到第一响应信号,可以获知缓启动电路201的启动情况。
S403、控制电路202在接收到第一响应信号时,向DC/DC变换电路1发送第二控制信号,该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启动DC/DC变换电路1;相应的,DC/DC变换电路1接收第二控制信号。
DC/DC变换电路1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之后,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开始启动。
在S403中,控制电路202在缓启动电路201启动完成后,控制DC/DC变换电路1启动,可以实现DC/DC变换电路1的限流缓启,进而有效防止DC/DC变换电路1中出现较大的冲击电流,有效提升充电装置200的可靠性。
S404、DC/DC变换电路1向控制电路202发送第二响应信号,该第二响应信号用于指示DC/DC变换电路1已启动。
在S404中,控制电路202接收到第二响应信号,可以获知DC/DC变换电路1的启动情况。
可选的,上述流程还包括:S405、控制电路202在接收到第二响应信号时,向缓启动电路201发送第三控制信号,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指示缓启动电路201关闭。相应的,缓启动电路201接收到第三控制信号,开始关闭。
情况2、请参见图5,充电装置200中包括控制电路202、DC/DC变换电路1、以及AC/DC变换电路1(即整流变换电路)时,控制电路202和充电装置200中的各个电路的通信交互流程包括:
S501、控制电路202向缓启动电路201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指示为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预充电;相应的,缓启动电路201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
缓启动电路201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之后,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号,为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预充电。示例性的,第一控制信号还可以指示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之间的第一电压的第一阈值的具体取值,第一阈值例如可以是700V,因此缓启动电路201为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预充电,在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之间的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700V时停止预充电,完成缓启动电路201的启动过程。
S502、缓启动电路201在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向控制电路202发送第一响应信号,该第一响应信号用于指示缓启动电路201的已启动完成。相应的,控制电路202接收第一响应信号。
在S502中,控制电路202接收到第一响应信号,可以获知缓启动电路201的启动情况。
S503、控制电路202在接收到第一响应信号时,向AC/DC变换电路1发送第四控制信号,该第四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启动AC/DC变换电路1;相应的,AC/DC变换电路1接收第四控制信号。
AC/DC变换电路1接收到第四控制信号之后,响应于第四控制信号,开始启动。
在S503中,控制电路202在缓启动电路201启动完成后,控制AC/DC变换电路1启动,可以实现AC/DC变换电路1的限流缓启,进而有效防止AC/DC变换电路1中出现较大的冲击电流,有效提升充电装置200的可靠性。
S504、AC/DC变换电路1向控制电路202发送第三响应信号,该第三响应信号用于指示AC/DC变换电路1已启动。
在S504中,控制电路202接收到第三响应信号,可以获知AC/DC变换电路1的启动情况。
S505、控制电路202在接收到第三响应信号时,向DC/DC变换电路1发送第五控制信号,该第五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启动DC/DC变换电路1;相应的,DC/DC变换电路1接收第五控制信号。
DC/DC变换电路1接收到第五控制信号之后,响应于第五控制信号,开始启动。
在S505中,控制电路202在AC/DC变换电路1启动完成后,控制DC/DC变换电路1启动,可以实现DC/DC变换电路1的限流缓启,进而有效防止DC/DC变换电路1中出现较大的冲击电流,有效提升充电装置200的可靠性。
S506、DC/DC变换电路1向控制电路202发送第四响应信号,该第四响应信号用于指示DC/DC变换电路1已启动。
在S506中,控制电路202接收到第四响应信号,可以获知DC/DC变换电路1的启动情况。
可选的,上述流程还包括:S507、控制电路202在接收到第四响应信号时,向缓启动电路201发送第六控制信号,第六控制信号用于指示缓启动电路201关闭。相应的,缓启动电路201接收到第六控制信号,开始关闭。
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整流变换电路输出的电压峰值,且小于DC/DC变换电路的欠压保护点。如此,可以进一步防止功率变换电路中出现较大的冲击电流。可以理解的是,整流变换电路输出的电压峰值可以是整流变换电路在不受控制电路202的控制情况下输出的电压的峰值1,或者可以是整流变换电路在控制电路202的控制下输出的电压的峰值2,其中,峰值1的具体取值小于峰值2的具体取值,若第一阈值为峰值1,在整流变换电路或DC/DC变换电路启动时,充电装置200的输入电压小于或等于正极母线与负极母线之间的电压差,可以实现无冲击电流流过整流变换电路或DC/DC变换电路,实现较好的缓启动效果。
可选的,如图3A所示,AC/DC变换电路1的输入端还可以设置输入防护电路1和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滤波器1,以对输入AC/DC变换电路1的电压进行滤波处理,减少电磁干扰;AC/DC变换电路1的输入端还可以设置输入防护电路2和EMI滤波器2,以对输入AC/DC变换电路1的电压进行滤波处理,减少电磁干扰;以及,DC/DC变换电路1可以设置输出滤波器1,输出滤波器1可以对DC/DC变换电路1输出的电压进行滤波处理;DC/DC变换电路2可以设置输出滤波器2,输出滤波器2可以对DC/DC变换电路2输出的电压进行滤波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充电装置200在连接配电系统、光伏装置和/或储能装置时,可以实现多种能量转换路径,实现市电、光伏、储能间的能量等能量自由、高效流动。示例性的,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充电装置的一种场景示意图。在图6中,充电装置200包括缓启动电路201、控制电路202、AC/DC变换电路1和DC/DC变换电路1;其中,控制电路202可以和缓启动电路201、AC/DC变换电路1和DC/DC变换电路1分别通信连接;AC/DC变换电路1通过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与缓启动电路201和DC/DC变换电路1分别连接;缓启动电路201和AC/DC变换电路1分别与配电系统连接,AC/DC变换电路1通过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与光伏装置和/或储能装置连接;DC/DC变换电路1的一端与终端设备连接,DC/DC变换电路1的另一端通过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与光伏装置和/或储能装置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电系统例如可以是电网或供电系统。因此,对于配电系统输出的电压可以称作市电电压。
在图6中,存在多种能量转换路径,下面分情况进行介绍:
情况1,缓启动电路201与配电系统连接时,缓启动电路201可以接收来自配电系统的第三电压(即市电电压),并对第三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并在控制电路202的控制下将功率变换后的第三电压输入AC/DC变换电路1;该功率变换后的第三电压可以用于对AC/DC变换电路1中的输出端设置的第一电容预充电。具体的,如图6所示,缓启动电路201对第三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后,控制电路202可以控制缓启动电路201通过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将功率变换后第三电压输入AC/DC变换电路1。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功率变换后的第三电压对AC/DC变换电路1的输出端设置的第一电容预充电的过程”,即AC/DC变换电路1的启动过程。
情况2,AC/DC变换电路1与配电系统连接,以及DC/DC变换电路1与终端设备连接时;AC/DC变换电路1可以接收来自配电系统的第四电压(即市电电压),对第四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并在控制电路202的控制下向DC/DC变换电路1输入功率变换后的第四电压;进而DC/DC变换电路可以对功率变换后的第四电压进行二次功率变换,并在控制电路202的控制下输出二次功率变换后的第四电压(即充电电压)。如此,AC/DC变换电路1和DC/DC变换电路1可以实现对市电电压(即来自配电系统的第四电压)到充电电压(二次功率变换后的第四电压)的转换,使得充电装置200为终端设备提供的充电电压适配于该终端设备的充电需求。具体的,如图6所示,AC/DC变换电路1对第四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后,可以在控制电路202的控制下,通过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向DC/DC变换电路1输入功率变换后的第四电压。
情况3,AC/DC变换电路1与配电系统连接,以及AC/DC变换电路1与储能装置连接时,AC/DC变换电路1可以接收来自配电系统的第五电压,并对第五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并在控制电路202的控制下向储能装置输入功率变换后的第五电压。功率变换后的第五电压可以给储能装置充电,也称作储存电能。如此,AC/DC变换电路1可以实现从市电到储能装置的能量转换,从而实现储能装置存储配电系统中多余的电能,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具体的,如图6所示,AC/DC变换电路1对第五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后,可以在控制电路202的控制下,通过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向储能装置输入功率变换后的第五电压。
情况4,DC/DC变换电路1与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连接,以及DC/DC变换电路1与终端设备连接时;DC/DC变换电路1可以接收来自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的第二电压,并对第二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并将功率变换后的第二电压(即充电电压)输出至终端设备,为终端设备提供充电电能。具体的,如图6所示,DC/DC变换电路1可以通过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接收来自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的第二电压。
下面介绍充电装置200中的各个部分的电路的具体实现。
1、缓启动电路201。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缓启动电路201的输入端可以为单相输入或多相输入。
示例1,请参见图7A,缓启动电路201包括开关K1、开关K2、电阻R、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容C1、电容C2、变压器T1、DSP3和功率开关管S1;其中,开关K1和开关K2作为缓启动电路201的前级开关,控制电路202可以控制开关K1和开关K2的开启或关闭,来控制缓启动电路201开启或关闭,因此在图7A中,缓启动电路201的输入端可以为单相输入。以及,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容C1和功率开关管S1形成变压器T1的原边转换电路,二极管D5和电容C2形成变压器T1的副边转换电路,进而变压器T1可以对输入缓启动电路201的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其中,控制电路202可以通过和DSP3进行通信交互,来控制功率开关管S1的开启或关闭,进而控制变压器T1的工作状态。
示例2,请参见图7B,缓启动电路201包括开关K1、开关K2、开关K3、电阻R、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电容C1、电容C2、变压器T1、DSP3和功率开关管S1;其中,开关K1、开关K2、和开关K3作为缓启动电路201的前级开关,控制电路202可以控制开关K1、开关K2、和开关K3中至少两个开启或关闭,来控制缓启动电路201开启或关闭,因此在图7B中,缓启动电路201的输入端可以为两相输入或三相输入。以及,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6、二极管D7、电容C1和功率开关管S1形成变压器T1的原边转换电路,二极管D5和电容C2形成变压器T1的副边转换电路,进而变压器T1可以对输入缓启动电路201的电压进行功率变换。类似的,控制电路202可以通过和DSP3进行通信交互,来控制功率开关管S1的开启或关闭,进而控制变压器T1的工作状态。
如图7C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充电装置200中可以不单独设置控制电路202,可以在缓启动电路201中设置控制电路2011,进而缓启动电路201中的控制电路2011可以通过通信总线和DSP11、DSP12、DSP21、和DSP22通信交互,控制AC/DC变换电路1、AC/DC变换电路2、DC/DC变换电路1、和DC/DC变换电路2的启动流程。控制电路2011和充电装置200中的各个电路的通信交互流程,与控制电路202和充电装置200中的各个电路的通信交互流程类似,请参见前文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以及,在图7C中,缓启动电路201需要接收来自外供电源的电信号,该外供电源用于为控制缓启动电路201中的控制电路2011供电。
2、整流变换电路(即前文中的AC/DC变换电路1和/或AC/DC变换电路2)。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整流变换电路(即AC/DC变换电路1或AC/DC变换电路2)可以为全桥整流结构、三相维也纳等中的任一项。整流变换电路的具体硬件实现可以是通过电阻、电容、开关等具体的电路元器件实现。
请继续参见图7B,AC/DC变换电路1和AC/DC变换电路2的输入端可以包括三条相线:第一相线U、第二相线V和第三相线W,每一条相线用于接收对应的一相交流电压,进而AC/DC变换电路1和AC/DC变换电路2可以接收来自配电系统(例如电网)的三相交流电压,其中,三相交流电压是指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120度的电压。以及AC/DC变换电路1的输入端设置有继电器K4、继电器K5、和继电器K6,控制电路202可以通过控制继电器K4、继电器K5、和继电器K6中的任意两个继电器,来控制AC/DC变换电路1启动或关闭。类似的,AC/DC变换电路2的输入端设置有继电器K7、继电器K8、和继电器K9,控制电路202可以通过控制继电器K7、继电器K8、和继电器K9中的任意两个继电器,来控制AC/DC变换电路2启动或关闭。
其中,整流变换电路中用于实现缓启的第一电容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容,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充电装置200中的整流变换电路以AC/DC变换电路1为例,AC/DC变换电路1的输出端设置的第一电容包括电容C3和电容C4,因此,缓启动电路201接收来自配电系统的第三电压(即市电电压),并对第三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并在控制电路202的控制下,通过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将功率变换后的第三电压输入AC/DC变换电路1后;通过该功率变换后的第三电压对电容C3和电容C4预充电,可以实现AC/DC变换电路1的缓启。
3、DC/DC变换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DC/DC变换电路1或DC/DC变换电路2可以为全桥LLC结构、半桥LLC结构、反激变换器或降压式变换BUCK电路中的任一项。DC/DC变换电路1或DC/DC变换电路2的具体硬件实现可以是通过电阻、电容、开关等具体的电路元器件实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充电装置200对应的产品形态例如可以是充电桩或充电模块。
基于同一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桩,该充电桩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充电装置200和与充电装置200连接的至少一个充电终端;至少一个充电终端中每一个充电终端分别用于连接电动设备。请继续参见图2A,装置200包括正极母线BUS+、负极母线BUS-、DC/DC变换电路1和缓启动电路201;缓启动电路通过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与D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且D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还通过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与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连接;缓启动电路201用于为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预充电;DC/DC变换电路1可以连接至少一个充电终端中的第一充电终端,在正极母线BUS+与负极母线BUS-之间的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对从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接收的第二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并将功率变换后的第二电压输出至第一充电终端,向与第一充电终端连接的电动设备充电。示例性的,充电终端可以包括外壳、人机交互界面等,充电终端用于与电动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和能量传输等。示例性的,电动设备例如可以是电动汽车。
基于同一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900,如图9所示,该充电系统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充电装置200和电动设备300;其中,请继续参见图2A,装置200包括正极母线BUS+、负极母线BUS-、DC/DC变换电路1和缓启动电路201;缓启动电路通过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与D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且D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还通过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与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连接;缓启动电路201用于为正极母线BUS+和负极母线BUS-预充电;DC/DC变换电路1可以连接电动设备300,在正极母线BUS+与负极母线BUS-之间的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对从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接收的第二电压进行功率变换,并将功率变换后的第二电压输出至电动设备300,向电动设备300充电。示例性的,电动设备300例如可以是车辆、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
可以理解的是,充电装置200中DC/DC变换电路的数量可以有多个,充电系统900中电动设备300的数量也可以更多,相应的,充电装置200可以用于为多个电动设备300充电。例如,充电装置200中的一个DC/DC变换电路用于对一个电动设备300充电。或者,充电装置200中的多个DC/DC变换电路用于对一个电动设备300充电。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正极母线、负极母线、功率变换电路和缓启动电路,其中,所述缓启动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正极母线和所述负极母线连接所述功率变换电路,所述缓启动电路用于在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启动前,为所述正极母线和所述负极母线预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
在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启动前,发送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缓启动电路,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缓启动电路为所述正极母线和所述负极母线预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母线和所述负极母线之间的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控制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启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缓启动电路用于向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一响应信号,所述第一响应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缓启动电路已启动完成;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响应信号后,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启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启动后,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包括至少一个AC/DC电路和至少一个DC/DC电路,所述AC/DC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正极母线和所述负极母线连接所述DC/DC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控制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启动包括: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先控制所述AC/DC电路启动,然后控制所述DC/DC电路启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向所述AC/DC变换电路发送第四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启动所述AC/DC变换电路;
所述AC/DC变换电路用于向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三响应信号,所述第三响应信号用于指示所述AC/DC变换电路已启动;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三响应信号时,向所述DC/DC变换电路发送第五控制信号,所述第五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启动所述DC/DC变换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变换电路还用于:
向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四响应信号,所述第四响应信号用于指示所述DC/DC变换电路已启动;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四响应信号后,控制所述缓启动电路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所述AC/DC变换电路的电压峰值,且小于所述DC/DC变换电路的欠压保护点。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母线和所述负极母线还用于连接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
在所述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DC/DC变换电路还用于对从所述光伏装置或所述储能装置接收的电能进行功率变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C/DC电路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并通过所述正极母线和所述负极母线向所述储能装置输入所述直流电。
12.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变换电路包括DC/DC变换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向所述DC/DC变换电路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指示启动所述DC/DC变换电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变换电路还用于向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二响应信号,所述第二响应信号用于指示所述DC/DC变换电路已启动;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响应信号后,向所述缓启动电路发送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指示所述缓启动电路关闭。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母线和所述负极母线还用于连接光伏装置或储能装置;
在所述正极母线与所述负极母线之间的第一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所述DC/DC变换电路还用于对从所述光伏装置或所述储能装置接收的电能进行功率变换。
15.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充电装置和至少一个充电终端,所述充电终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电路,所述充电终端的输出端用于连接电动设备。
CN202311360477.6A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Pending CN1174111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60477.6A CN117411155A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60477.6A CN117411155A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CN202211315955.7A CN115642679A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15955.7A Division CN115642679A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11155A true CN117411155A (zh) 2024-01-16

Family

ID=8494628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60477.6A Pending CN117411155A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CN202211315955.7A Pending CN115642679A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15955.7A Pending CN115642679A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桩及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46096A1 (zh)
EP (1) EP4366106A1 (zh)
CN (2) CN11741115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24319A (zh) * 2023-12-14 2024-01-19 江苏纳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储能系统的预充电电路以及储能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13016005A2 (pt) * 2010-12-21 2018-07-10 Nissan Motor Co., Ltd. sistema de carregamento rápido, dispositivo de controle, método para controlar a quantidade da energia elétrica armazenada, e programa.
JP6085544B2 (ja) * 2013-09-19 2017-02-2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用急速充電設備、充電設備のエネルギーマネジメント方法および充電設備システム
EP3379672A1 (de) * 2017-03-23 2018-09-2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ffiziente vorladung von abschnitten eines gleichspannungsnetzes
CN111480280B (zh) * 2017-12-21 2023-01-10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电力转换系统
WO2019153305A1 (en) * 2018-02-11 2019-08-15 Abb Schweiz Ag Charging station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
CN110677060B (zh) * 2018-07-02 2021-08-03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功率变换系统及其中直流母线电容的预充电方法
US20220161677A1 (en) * 2020-11-24 2022-05-26 Ecamion Inc. Battery-enabled, direct current,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method and controller theref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66106A1 (en) 2024-05-08
CN115642679A (zh) 2023-01-24
US20240146096A1 (en) 2024-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59011A1 (zh) 一种功率转换模块、车载充电机和电动汽车
EP3922504A1 (en) Vehicle-mounted charging/discharg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US9166501B2 (en) Power supply unit for converting power between DC and AC and operat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2832801B (zh)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电容分组预充电的系统及方法
KR20220029522A (ko) 단일단 교류 직류 변환기
CN112421944B (zh) 兼容单相交流电和三相交流电的电源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21195692A1 (en) A bi-directional ac-dc power converter – inverter
EP4366106A1 (en) Charging apparatus, charging pile, and charging system
CN103944420A (zh) 电源供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362610B (zh) 具有多个lvdc输出的sst系统
EP1511149A2 (en) A power system to transfer power between a plurality of power sources
CN112224057B (zh) 一种车辆及其能量转换装置与动力系统
CN113726136A (zh) 变换装置
CN102118057A (zh) 具有整合式充放电路的直流不间断电源电路
CN110729896B (zh) 基于mmc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系统
CN115864621A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ups和供电系统
CN106787923A (zh) 三端口双向多相交直流变换器
CN113131753A (zh) 一种双向变换器的辅助电源系统及用电系统
CN113726137A (zh) 变换装置
CN113169562A (zh) 一种车载充、放电装置及其充放电系统和新能源汽车
CN113133333A (zh) 一种整流器、充电系统和电动车
CN111509995A (zh) 一种车载充电机及汽车
CN100502216C (zh) 非隔离式交流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34777B (zh) 一种高压永磁变频一体机
CN215817927U (zh) 一种双向变换器的辅助电源系统及用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