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11139A - 一种限流方法及双向直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限流方法及双向直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11139A
CN117411139A CN202311415975.6A CN202311415975A CN117411139A CN 117411139 A CN117411139 A CN 117411139A CN 202311415975 A CN202311415975 A CN 202311415975A CN 117411139 A CN117411139 A CN 117411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y pack
voltage
direct current
bus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159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加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ic Yuanzhou (beij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ic Yuanzhou (beij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ic Yuanzhou (beij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ic Yuanzhou (beiji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1597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111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411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111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6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14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 H02J7/0016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using shunting, discharge or bypass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4Overcurrent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using connection detecting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20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30Charge provided using DC bus or data bus of a compu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限流方法及双向直流系统,其涉及电池组技术的领域,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电池组的总线电压和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所述第一电池组为待接入第二电池组的电池组,所述总线电压为与所述第一电池组连接的双向直流系统的充放电端口的端口电压;根据所述总线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确定所述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根据所述工作模式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双向直流系统中的开关管的状态,以使双向直流系统工作在相应的工作模式下。本申请中,双向直流系统能够控制电流方向,从而能够在并联电池簇的时候避免出现环流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限流方法及双向直流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组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限流方法及双向直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增加电池的储能能力,通常采用将多个电池组成电池组的形式。
相关技术中,在将多个电池组成电池组时,首先需要将多个电池串联,以组成多个电池簇,再将多个电池簇依次并联,以组成电池组。
但是,在将多个电池簇组成电池组时,由于每个电池簇的电压可能不同,所以会出现环流的问题,从而损害电池,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为了在并联电池簇的时候避免出现环流情况,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限流方法及双向直流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限流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限流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电池组的总线电压和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所述第一电池组为待接入第二电池组的电池组,所述总线电压为与所述第一电池组连接的双向直流系统的充放电端口的端口电压;
根据所述总线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确定所述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
根据所述工作模式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双向直流系统中的开关管的状态,以使双向直流系统工作在相应的工作模式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采集待接入第一电池组的总线电压和电池组电压,而后根据总线电压以及电池组电压确定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的大小关系,从而控制双向直流系统中的开关管状态,以此实现不同的工作模式,以平衡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之间的电能。双向直流系统能够控制电流方向,从而能够在并联电池簇的时候避免出现环流情况。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总线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确定所述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包括:
若所述总线电压为0,则所述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为单机模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总线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确定所述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还包括:
若所述总线电压不为0,且所述总线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则所述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为输出限流模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出限流模式下,第一电池组能够向第二电池组放电。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总线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确定所述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还包括:
若所述总线电压不为0,且所述总线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则所述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为输入限流模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入限流模式下,第二电池组能够对第一电池组充电。
可选的,在判断总线电压不为0后,根据所述总线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确定所述工作模式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组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压值和最小电压值;
判断所述总线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最大电压值,并且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小电压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判断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能否并联,并实现双向的电压平衡。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总线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确定所述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组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压值和最小电压值;
根据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池组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压值和最小电压值判断所述第一电池组是否正常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判断第一电池组是否可以正常工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向直流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向直流系统,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二极管、电感器、第二开关管、第二二极管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的限流方法;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用于与电池组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作为充放电端口,所述电感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一二极管的公共端,所述电感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和第二二极管的公共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单元能够控制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导通状态,从而实现双向直流系统的三个工作模式,以实现第一电池组的充放电过程。
可选的,还包括电池电流检测单元和输出电流检测单元;
所述电池电流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组连接的线路上,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输出电流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充放电端口连接的线路上,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电池电流和输出电流进行检测,避免电流过大对电池组造成损伤。
可选的,还包括电池电压检测单元和总线电压检测单元;
所述电池电压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电池组的两端,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总线电压检测单元一端连接所述充放电端口,另一端接地,并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池电压检测单元和所述总线电压检测单元均为电位器,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控制单元。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能够采集待接入第一电池组的总线电压和电池组电压,而后根据总线电压以及电池组电压确定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的大小关系,从而控制双向直流系统中的开关管状态,以此实现不同的工作模式,以平衡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之间的电能。双向直流系统能够控制电流方向,从而能够在并联电池簇的时候避免出现环流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双向直流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限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控制单元;2、电池电流检测单元;3、输出电流检测单元;4、电池电压检测单元;5、总线电压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3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双向直流系统,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一二极管D1、电感器L1、第二开关管Q2、第二二极管D2和控制单元1,能够解决在并联电池簇时由于电池簇的电压不一致导致的环流问题,从而实现对每个电池簇的保护。
其中,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开关管Q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用于与电池组或电池簇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作为充放电端口。电感器L1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1和第一二极管D1的公共端,电感器L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关管Q2和第二二极管D2的公共端。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和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单元1连接。
可以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双向直流系统中,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主要受控制单元1的控制而导通或关断,从而实现使得其连接的电池组或电池簇进行充电或放电的功能。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可以选择场效应管、晶体管或IGBT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都为N沟道MOS管。一般的,N沟道MOS管的栅极为控制端,用于控制MOS管的导通和关断,N沟道MOS管的源极为输入端,N沟道MOS管的漏极为输出端。
进一步的,本申请的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原理具体为:当控制单元1向第一开关管Q1输出高电平信号,并向第二开关管Q2输出低电平信号时,第一开关管Q1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开关管Q2为关断状态。此时,充放电端口用于放电,与本申请的双向直流系统连接的电池组或电池簇处于放电状态。反之,当控制单元1向第一开关管Q1输出低电平信号,并向第二开关管Q2输出高电平信号时,第一开关管Q1处于关断状态,第二开关管Q2处于导通状态。此时,充放电端口用于接收外部传输的电能,以为与本申请的双向直流系统连接的电池组或电池簇进行充电。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过程主要发生在将多个电池簇并联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一个电池簇独立工作。第二种情况,一个电池组正在工作,由于电池组所能够提供的电能达不到实际要求,因此需要添加一个新的电池组。对于第二种情况而言,其中,正在工作的电池组和需要与之并联的电池组可以是一个电池簇也可以是由多个电池簇组成的电池组。下文中统一称为电池组。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每一个电池簇都会与一个双向直流系统串联。
可以理解的是,无论是电池簇还是电池组,都有正常工作电压。正常工作电压通常是一个范围。一般来说,当一个电池组在工作时,随着电能的消耗,在开始工作时可能输出5V电压,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能输出3V电压。因此,当一个新的电池组要与正在工作的电池组并联时,电池组的电池电压不同是很正常的。为了达到电池电压的平衡,在将新的电池组与正在工作的电池组并联时,电池电压较高的一个电池组会向另外一个电池组传输电能。具体来说,通过控制单元1控制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导通状态,即可切换充放电端口的功能,从而实现电池电压较高的电池组放电,电池电压较低的电池组充电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并联在一起的电池簇的额定电压要一致才可以。当多个电池簇并联在一起时,所有电池簇的负极连接在一起作为总线负极,电池簇的正极都分别连接一个双向直流系统,每个双向直流系统的充放电端口都连接在一起作为总线正极。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控制单元1对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要基于电池电压的大小和电池电流的大小。因此,还需要采集电压和电流。
双向直流系统还包括电池电流检测单元2、输出电流检测单元3、电池电压检测单元4和总线电压检测单元5。
电池电流检测单元2设置于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与电池组正极连接的线路上,用于检测电池电流,并输出电池电流检测信号。
输出电流检测单元3设置于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与充放电端口连接的线路上,用于检测输出电流,并输出输出电流检测信号。
电池电流检测单元2和输出电流检测单元3均可采用诸如霍尔电流传感器等具有检测电流功能的检测设备。
电池电压检测单元4设置于电池组的两端,用于检测电池电压,并输出电池电压检测信号。
总线电压检测单元5一端连接充放电端口,另一端接地,用于检测总线电压,并输出总线电压检测信号。
电池电压检测单元4和总线电压检测单元5均可采用诸如电位器等具有检测电压功能的检测设备。在本申请中,电位器的滑动端与控制单元1连接。
控制单元1分别连接电池电流检测单元2、输出电流检测单元3、电池电压检测单元4和总线电压检测单元5,用于接收电池电流检测信号、输出电流检测信号、电池电压检测信号和总线电压检测信号,并用于根据电池电压检测信号所反映的电池电压与总线电压检测信号所反映的总线电压的大小关系输出一组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导通状态。
其中,对电池电流的检测和输出电流的检测还能够在充放电过程中避免电流过大而对电池组造成损伤。
参照图1和图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限流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单元1,能够解决在并联电池簇时由于电池簇的电压不一致导致的环流问题,从而实现对每个电池簇的保护。
本申请实施例的限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第一电池组的总线电压和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
其中,第一电池组为待接入第二电池组的电池组。第二电池组为正在工作的电池组。总线电压为与第一电池组连接的双向直流系统的充放电端口输出的电压。
步骤S200:根据所述总线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确定所述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
其中,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使得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处于不同的状态。具体来说,当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为单机模式时,若电力正常,则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都导通;若输出过高时,则第一开关管Q1关断,第二开关管Q2导通;若输入电流过高时,则第一开关管Q1导通,第二开关管Q2关断。当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为输出限流模式时,第一开关管Q1导通,第二开关管Q2关断。当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为输入限流时,第一开关管Q1关断,第二开关管Q2导通。
在根据总线电压和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确定工作模式时,首先需要判断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是否是正常的,即获取其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压值和最小电压值,然后判断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是否处于最小电压值到最大电压值之间,若是则说明第一电池组能够正常工作。反之,则说明第一电池组无法正常工作。若第一电池组无法正常工作,则不再将其与第二电池组并联,此时控制单元1输出报错信息。
当确定第一电池组可以正常工作后,需要先确定总线电压是否为0。当总线电压为0时,说明第一电池组未与第二电池组连接,此时,双向直流系统进入单机模式。反之,当总线电压不为0时,则说明第一电池组与第二电池组并联,第一电池组的总线电压即为第二电池组的输出电压。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确保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能够正常工作,还需要判断第一电池组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否与第二电池组正常工作时的电压相同,即根据总线电压与第一电池组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压值和最小电压值进行判断,若总线不处于第二电池组正常工作时的最小电压值到最大电压值的范围内,则说明第一电池组的额定电压与第二电池组的额定电压不同,因而不能将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并联。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额定电压较高的电池组可以给额定电压较低的电池组进行充电。反之,若总线电压处于第一电池组正常工作时的最小电压值到最大电压值的范围内,则说明第一电池组可以与第二电池组进行并联,并实现电压平衡。
进一步的,若总线电压小于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则双向直流系统进入输出限流模式。反之,若总线电压大于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则双向直流系统进入输入限流模式。
步骤S300:根据所述工作模式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双向直流系统中的开关管的状态,以使双向直流系统工作在相应的工作模式下。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Claims (10)

1.一种限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电池组的总线电压和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所述第一电池组为待接入第二电池组的电池组,所述总线电压为与所述第一电池组连接的双向直流系统的充放电端口的端口电压;
根据所述总线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确定所述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
根据所述工作模式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双向直流系统中的开关管的状态,以使双向直流系统工作在相应的工作模式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总线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确定所述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包括:
若所述总线电压为0,则所述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为单机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总线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确定所述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还包括:
若所述总线电压不为0,且所述总线电压小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则所述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为输出限流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限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总线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确定所述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还包括:
若所述总线电压不为0,且所述总线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则所述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为输入限流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总线电压不为0后,根据所述总线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确定所述工作模式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组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压值和最小电压值;
判断所述总线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最大电压值,并且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小电压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总线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确定所述双向直流系统的工作模式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组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压值和最小电压值;
根据所述第一电池组的电池组电压和所述第一电池组正常工作时的最大电压值和最小电压值判断所述第一电池组是否正常工作。
7.一种双向直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一二极管、电感器、第二开关管、第二二极管和控制单元(1),所述控制单元(1)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限流方法;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用于与电池组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作为充放电端口,所述电感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一二极管的公共端,所述电感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和第二二极管的公共端,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直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电流检测单元(2)和输出电流检测单元(3);
所述电池电流检测单元(2)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组连接的线路上,并与所述控制单元(1)连接;
所述输出电流检测单元(3)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充放电端口连接的线路上,并与所述控制单元(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向直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电压检测单元(4)和总线电压检测单元(5);
所述电池电压检测单元(4)设置于所述电池组的两端,并与所述控制单元(1)连接;
所述总线电压检测单元(5)一端连接所述充放电端口,另一端接地,并与所述控制单元(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向直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电压检测单元(4)和所述总线电压检测单元(5)均为电位器,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控制单元(1)。
CN202311415975.6A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限流方法及双向直流系统 Pending CN1174111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15975.6A CN117411139A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限流方法及双向直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15975.6A CN117411139A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限流方法及双向直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11139A true CN117411139A (zh) 2024-01-16

Family

ID=89488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15975.6A Pending CN117411139A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限流方法及双向直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1113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08754B (zh) 分布式电池、电池控制方法与电动汽车
TWI751229B (zh) 控制裝置、控制系統、蓄電裝置以及電腦可讀取媒體
CN107894567B (zh) 电池包以及电池包接口状态的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JP4186916B2 (ja) 組電池管理装置
US10974617B2 (en) Electric power storage system
JP5092812B2 (ja) 組電池の監視装置および故障診断方法
EP3043440A1 (en) Battery monitoring device
US20090220825A1 (en) Battery Pack and Battery Protection Method
CN103296715A (zh) 开关故障诊断装置、电池组以及开关故障诊断程序、开关故障诊断方法
EP3922503B1 (en) Load access detection method, switch circuit an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JP2008125236A (ja) 過充電・過放電検出回路を備える車両用電源装置
JP2008043009A (ja)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制御方法
US20040196004A1 (en) Power source circuit for cell and cell pack
TW202327161A (zh) 電池管理系統以及電池管理方法
CN111277009A (zh) 一种电池管理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US20240213766A1 (en) Circuit-breaker, circuit-breaker abnormality diagnosis method, and lithium battery system
KR20210041981A (ko) 배터리 팩의 진단 방법,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및 배터리 장치
KR20160002614A (ko) 셀 밸런싱 회로의 고장 진단 장치 및 방법
EP4178068A1 (en) Charging device
CN117411139A (zh) 一种限流方法及双向直流系统
US20100327808A1 (en) Control unit
CN216720949U (zh) 充放电保护装置和启动电源设备
KR101794101B1 (ko) 충전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10365082B (zh) 电源管理电路、电子设备及电源管理方法
CN113809807B (zh) 电池保护芯片、电池充放电过流保护方法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