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08092B - 一种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08092B
CN117408092B CN202311720016.5A CN202311720016A CN117408092B CN 117408092 B CN117408092 B CN 117408092B CN 202311720016 A CN202311720016 A CN 202311720016A CN 117408092 B CN117408092 B CN 1174080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mization
matrix
suspension
freedom
pow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200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08092A (zh
Inventor
王伟
蒲滔
李应平
贾卫
南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2001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080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080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080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080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080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针对商用车结构特点,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1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推导、组装19自由度动力学方程以及输出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求解固有频率、振型、能量解耦率以及预设工况下的隔振率;确立优化目标、优化变量和约束条件;开展DOE试验设计,为参数灵敏度分析提供所需数据库;开展参数灵敏度分析,确定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的关键参数;基于质量设计方法构建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优化模型,应用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输出稳健优化设计方案;本发明提高了设计方案的可靠性,有效缩短开发周期和降低开发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对商用车来说,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主要起着支撑动力总成、衰减发动机振动向车架和驾驶室传递以及降低发动机自身振动等作用,直接影响着整车NVH(是指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水平、驾驶员的驾乘体验以及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实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参数的合理匹配对提升商用车产品的品质性能和市场竞争力意义重大。
传统的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一般基于空间6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忽略了车架质量、悬架刚度、轮胎刚度等因素的影响,且不能用于悬置隔振率的计算,或基于常用于乘用车分析的13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忽略了驾驶室与车架间的耦合效应,导致隔振率仿真与整车试验结果偏差较大。因此,建立包括动力总成、车架、驾驶室、悬架及车桥在内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详细考虑各部件之间的耦合关系,才能准确地获得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模态、解耦特性及隔振性能。
传统的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方法通常以模态频率的合理分布、解耦率、隔振率等性能指标的一种或几种为优化目标,以悬置刚度、安装位置和角度的一种或几种为优化变量,忽略了稳健性设计要求,降低了设计方案的可靠性;或考虑了稳健性设计,但所用动力学模型相对简单,且优化目标、优化变量和约束条件等相对单一,所得优化方案无法直接应用于整车NVH性能提升,降低了产品设计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及系统,通过建立可同时兼顾计算精度和效率的1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以及基于质量设计方法构建稳健优化模型,提高了设计方案的可靠性,有效缩短开发周期和降低开发成本。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针对商用车结构特点,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1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S2,推导、组装19自由度动力学方程以及输出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
S3,求解固有频率、振型、能量解耦率以及预设工况下的隔振率;
S4,确立优化目标、优化变量和约束条件;
S5,开展DOE试验设计,为参数灵敏度分析提供所需数据库;
S6,开展参数灵敏度分析,确定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的关键参数;
S7,基于质量设计方法构建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优化模型,应用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输出稳健优化设计方案。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步骤S1包括:
1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主要由动力总成、驾驶室、车架以及前、后悬簧下总成五个刚体组成;其中,动力总成、驾驶室均考虑纵向x、横向y、垂向z、侧倾Rx、俯仰Ry和横摆Rz六个方向的自由度;车架考虑z、Rx和Ry三个方向的自由度;前、后悬簧下总成分别考虑z、Rx两个方向的自由度;
刚体之间主要采用弹簧/阻尼并联力元连接;前、后悬簧下总成均主要由车轴、车轮和3/4板簧组成。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步骤S2包括:
应用MAPLE软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整车坐标系下系统各自由度方向的振动微分方程;
对各自由度方向的振动微分方程进行组装,获得19自由度动力学方程;
为系统位移向量,/>为系统所受外部载荷向量;
在MAPLE软件内,应用GenerateMatrix和CodeGeneration命令输出1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供MATLAB程序直接调用。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步骤S3包括:
固有频率、振型和能量解耦率的求解:
固有频率为/>的解;将/>代入/>即可获得相应主振型/>
解耦率可表示为:
为系统第/>主振型,/>为/>的第/>个元素,/>为质量矩阵/>的第/>行、第/>列的元素;
预设工况下的隔振率求解:
首先生成预设工况下的系统外部载荷向量,预设工况可为怠速工况、扫频工况或行驶工况中的至少一种;怠速、扫频工况下施加z、Rx和Ry方向的发动机激励,车辆行驶过程中可同时施加发动机和路面不平度激励;然后根据质量矩阵/>、刚度矩阵/>、阻尼矩阵/>和外部载荷向量/>,应用数值积分法求解悬置上、下位置点处的加速度时域响应/>;最后根据加速度响应计算隔振率:
为动力总成单个悬置位置处的隔振率,/>为悬置数量。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步骤S4包括:
选取动力总成z向、Rx向解耦率以及所有悬置位置处的z向隔振率为优化目标;选取动力总成前、后悬置元件的三个主轴方向刚度、安装位置和角度的几种或全部作为优化变量;约束条件考虑了性能和优化变量边界两种约束。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步骤S5包括:
采用包括但不限于Hammersley、Optimal Latin hypercube的抽样方法进行DOE试验设计,为参数灵敏度分析或代理模型的构建提供所需数据库。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步骤S6包括:
根据DOE分析结果,采用包括但不限于Sobol、Morris的方法进行灵敏度分析,识别参数的主效应以及参数间的交叉效应。
作为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步骤S7包括:
根据各优化目标的重要程度调整其相应权重,构建确定性优化目标函数;
为确定性优化目标函数,/>为优化设计变量;
根据确定性优化目标函数,基于质量设计方法构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稳健优化模型:
、/>分别为确定性优化目标函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优化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优化变量变化范围的上下限,/>、/>为稳健性优化目标函数,/>为/>水平数,/>为系统性能约束函数;
采用NSGA-II的优化算法求解,输出悬置参数的稳健优化设计方案。
一种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
系统包括:
动力学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1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系统矩阵输出模块,用于输出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
固有频率、振型、能量解耦率以及预设工况下的隔振率求解模块,用于求解固有频率、振型、能量解耦率以及预设工况下的隔振率;
优化三要素确立模块,用于确立优化目标、优化变量和约束条件;
DOE分析模块,用于进行试验设计方法,为参数灵敏度分析和代理模型构建提供数据库;
灵敏度分析模块,用于根据DOE分析提供的数据库,应用灵敏度分析方法进行参数灵敏度求解,获得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
稳健优化设计模块,用于基于质量设计方法构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优化模型,采用优化算法求解并输出稳健优化设计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鉴于商用车驾驶室与其它系统间的耦合效应不可忽略,本发明以整车为基础建立1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同时兼顾仿真精度和计算效率;
(2)本发明通过MAPLE软件推导系统振动微分方程并进行组装,可输出供MATLAB直接调用的系统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
(3)本发明所建动力学模型可同时施加发动机激励和路面不平度激励,或其中一种;
(4)本发明能够提升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的稳健性,缩短设计、调试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5)本发明适用于各种布置形式的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1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简化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优化前后的动力总成固有频率对比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优化前后的动力总成解耦率对比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优化前后的悬置隔振率对比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优化后动力总成固有频率稳健性曲线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优化后动力总成解耦率稳健性曲线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优化后动力总成隔振率稳健性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前提说明:DOE试验是指试验设计,是数理统计的一个分支;
质量设计方法是指六西格玛,是一种管理策略,主要倾向于品质管理等;
MAPLE软件是指工程计算软件;GenerateMatrix命令是指生成矩阵命令;CodeGeneration命令是指代码生成命令;MATLAB程序是指商业数学软件;
Hammersley抽样方法是一种基于低差异度序列获得一组在参数空间内均匀分布的样本点的采样算法;Optimal Latin hypercube抽样方法是指最优拉丁超立方采样算法;
Sobol方法是指一种基于方差的全局敏感性定量分析方法;Morris方法通过对输入变量进行随机扰动,来评估输出变量的变化情况;
NSGA-II的优化算法是指基于支配的多目标优化算法。
如图1-2所示,一种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针对商用车结构特点,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1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S2,推导、组装19自由度动力学方程以及输出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
S3,求解固有频率、振型、能量解耦率以及预设工况下的隔振率;
S4,确立优化目标、优化变量和约束条件;
S5,开展DOE试验设计,为参数灵敏度分析提供所需数据库;
S6,开展参数灵敏度分析,确定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的关键参数;
S7,基于质量设计方法构建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优化模型,应用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输出稳健优化设计方案。
进一步的,步骤S1包括:
如图2所示,1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主要由动力总成200、驾驶室100、车架300以及前悬簧下总成400、后悬簧下总成500五个刚体组成;其中,动力总成200、驾驶室100均考虑纵向x、横向y、垂向z、侧倾Rx、俯仰Ry和横摆Rz六个方向的自由度;车架300考虑z、Rx和Ry三个方向的自由度;前悬簧下总成400、后悬簧下总成500分别考虑z、Rx两个方向的自由度;
刚体间的连接关系主要采用弹簧/阻尼并联力元连接;前、后悬簧下总成均主要由车轴、车轮和3/4板簧组成;
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了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更符合商用车结构特点。
进一步的,步骤S2包括:
应用MAPLE软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整车坐标系下系统各自由度方向的振动微分方程;
对各自由度方向的振动微分方程进行组装,获得19自由度动力学方程;
为系统位移向量,/>为系统所受外部载荷向量。
在MAPLE软件内,应用GenerateMatrix和CodeGeneration命令输出1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供MATLAB程序直接调用。
进一步的,步骤S3包括:
固有频率、振型和能量解耦率的求解:
固有频率为/>的解;将/>代入/>即可获得相应主振型/>
解耦率可表示为:
为系统第/>主振型,/>为/>的第/>个元素,/>为质量矩阵/>的第/>行、第/>列的元素;
预设工况下的隔振率求解:
首先生成预设工况下的系统外部载荷向量,预设工况可为怠速工况、扫频工况或行驶工况中的至少一种;怠速、扫频工况下施加z、Rx和Ry方向的发动机激励,车辆行驶过程中可同时施加发动机和路面不平度激励;然后根据质量矩阵/>、刚度矩阵/>、阻尼矩阵/>和外部载荷向量/>,应用数值积分法求解悬置上、下位置点处的加速度时域响应/>;最后根据加速度响应计算隔振率:
为动力总成单个悬置位置处的隔振率,/>为悬置数量。
进一步的,步骤S4包括:
选取动力总成z向、Rx向解耦率以及所有悬置位置处的z向隔振率为优化目标;选取动力总成前、后悬置元件的三个主轴方向刚度、安装位置和角度的几种或全部作为优化变量;约束条件考虑了性能和优化变量边界两种约束:使动力总成各自由度方向上的频率落在预设隔振区内,频率间隔、x、y、Ry和Rz等方向的解耦率等性能满足设计要求;优化变量如悬置刚度、位置及角度等在给定参数范围内变化。
进一步的,步骤S5包括:
采用包括但不限于Hammersley、Optimal Latin hypercube的抽样方法进行DOE试验设计,为参数灵敏度分析或代理模型的构建提供所需数据库。
进一步的,步骤S6包括:
根据DOE分析结果,采用包括但不限于Sobol、Morris的方法进行灵敏度分析,识别参数的主效应以及参数间的交叉效应。
进一步的,步骤S7包括:
根据各优化目标的重要程度调整其相应权重,构建确定性优化目标函数;
为确定性优化目标函数,/>为优化设计变量;
根据确定性优化目标函数,基于质量设计方法构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稳健优化模型:
、/>分别为确定性优化目标函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优化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优化变量变化范围的上下限,/>、/>为稳健性优化目标函数,/>为/>水平数,/>为系统性能约束函数;
采用NSGA-II的优化算法求解,输出悬置参数的稳健优化设计方案。
一种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
系统包括:
动力学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1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系统矩阵输出模块,用于输出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
固有频率、振型、能量解耦率以及预设工况下的隔振率求解模块,用于求解固有频率、振型、能量解耦率以及预设工况下的隔振率;
优化三要素确立模块,用于确立优化目标、优化变量和约束条件;
DOE分析模块,用于进行试验设计方法,为参数灵敏度分析和代理模型构建提供数据库;
灵敏度分析模块,用于根据DOE分析提供的数据库,应用灵敏度分析方法进行参数灵敏度求解,获得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
稳健优化设计模块,用于基于质量设计方法构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优化模型,采用优化算法求解并输出稳健优化设计方案。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上述实施例涉及的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及系统的应用。
针对采用直列四缸四冲程发动机的某型号轻卡汽车,空间6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仅考虑了动力总成,包括纵向x、横向y、垂向z、侧倾Rx、俯仰Ry和横摆Rz六个方向的自由度;建立空间6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作为优化前方案,
建立以整车基础的可同时兼顾计算精度和效率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刚柔耦合的1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作为优化后方案,如图2所示,仅施加、/>方向的发动机激励,以前、后悬置元件的3个主轴方向刚度为优化变量,以所有位置处的悬置隔振率为优化目标,其余性能指标作为约束条件。
优化前后的动力总成固有频率对比情况如图3所示:优化前的动力总成在方向的固有频率为17Hz,接近/>倍的发动机怠速激振频率即18Hz,容易造成系统在怠速时隔振效果不佳;优化后的动力总成在/>方向的固有频率为11Hz,实现了有效避频,使动力总成的频率配置更为合理。
优化前后的动力总成解耦率对比情况如图4所示:优化前的向能量解耦率仅为30%;优化后的/>向解耦率为65%,显著提高了隔振性能。
优化前后的悬置隔振率对比情况如图5所示:优化后的4个悬置位置处向隔振率均达90%以上,优化后悬置系统的隔振效果良好。
稳健性优化结果见图6~图8,可知稳健优化后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固有频率、解耦率以及隔振率的稳健性得到显著提高,从而降低了系统性能的波动和潜在失效概率。
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针对商用车结构特点,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1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S2,推导、组装19自由度动力学方程以及输出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
S3,求解固有频率、振型、能量解耦率以及预设工况下的隔振率;
S4,确立优化目标、优化变量和约束条件;
S5,开展DOE试验设计,为参数灵敏度分析提供所需数据库;
S6,开展参数灵敏度分析,确定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关键参数;
S7,基于质量设计方法构建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优化模型,应用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输出稳健优化设计方案;
步骤S1包括:
1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主要由动力总成、驾驶室、车架以及前、后悬簧下总成五个刚体组成;其中,动力总成、驾驶室均考虑纵向x、横向y、垂向z、侧倾Rx、俯仰Ry和横摆Rz六个方向的自由度;车架考虑z、Rx和Ry三个方向的自由度;前、后悬簧下总成分别考虑z、Rx两个方向的自由度;
刚体之间主要采用弹簧/阻尼并联力元连接;前、后悬簧下总成均主要由车轴、车轮和3/4板簧组成;
步骤S2包括:
应用MAPLE软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整车坐标系下系统各自由度方向的振动微分方程;
对各自由度方向的振动微分方程进行组装,获得19自由度动力学方程;
为系统位移向量,/>为系统所受外部载荷向量;
在MAPLE软件内,应用GenerateMatrix和CodeGeneration命令输出1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供MATLAB程序直接调用;
步骤S3包括:
固有频率、振型和能量解耦率的求解:
固有频率为/>的解;将/>代入/>即可获得相应主振型/>
解耦率表示为:
为系统第/>主振型,/>为/>的第/>个元素,/>为质量矩阵/>的第/>行、第/>列的元素;
预设工况下的隔振率求解:
首先生成预设工况下的系统外部载荷向量,预设工况为怠速工况、扫频工况或行驶工况中的至少一种;怠速、扫频工况下施加z、Rx和Ry方向的发动机激励,车辆行驶过程中同时施加发动机和路面不平度激励;然后根据质量矩阵/>、刚度矩阵/>、阻尼矩阵/>和外部载荷向量/>,应用数值积分法求解悬置上、下位置点处的加速度时域响应/>和/>;最后根据加速度响应计算隔振率:
为动力总成单个悬置位置处的隔振率,/>为悬置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
选取动力总成z向、Rx向解耦率以及所有悬置位置处的z向隔振率为优化目标;选取动力总成前、后悬置元件的三个主轴方向刚度、安装位置和角度的几种或全部作为优化变量;约束条件考虑了性能和优化变量边界两种约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包括:
采用包括但不限于Hammersley、Optimal Latin hypercube的抽样方法进行DOE试验设计,为参数灵敏度分析或代理模型的构建提供所需数据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包括:
根据DOE分析结果,采用包括但不限于Sobol、Morris的方法进行灵敏度分析,识别参数的主效应以及参数间的交叉效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包括:
根据各优化目标的重要程度调整其相应权重,构建确定性优化目标函数;
为确定性优化目标函数,/>为优化设计变量;
根据确定性优化目标函数,基于质量设计方法构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稳健优化模型:
、/>分别为确定性优化目标函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优化变量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优化变量变化范围的上下限,/>、/>为稳健性优化目标函数,/>为/>水平数,/>为系统性能约束函数;
采用NSGA-II的优化算法求解,输出悬置参数的稳健优化设计方案。
6.一种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
系统包括:
动力学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1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
系统矩阵输出模块,用于输出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
固有频率、振型、能量解耦率以及预设工况下的隔振率求解模块,用于求解固有频率、振型、能量解耦率以及预设工况下的隔振率;
优化三要素确立模块,用于确立优化目标、优化变量和约束条件;
DOE分析模块,用于进行试验设计方法,为参数灵敏度分析和代理模型构建提供数据库;
灵敏度分析模块,用于根据DOE分析提供的数据库,应用灵敏度分析方法进行参数灵敏度求解,获得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
稳健优化设计模块,用于基于质量设计方法构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优化模型,采用优化算法求解并输出稳健优化设计方案;
1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主要由动力总成、驾驶室、车架以及前、后悬簧下总成五个刚体组成;其中,动力总成、驾驶室均考虑纵向x、横向y、垂向z、侧倾Rx、俯仰Ry和横摆Rz六个方向的自由度;车架考虑z、Rx和Ry三个方向的自由度;前、后悬簧下总成分别考虑z、Rx两个方向的自由度;
刚体之间主要采用弹簧/阻尼并联力元连接;前、后悬簧下总成均主要由车轴、车轮和3/4板簧组成;
应用MAPLE软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整车坐标系下系统各自由度方向的振动微分方程;
对各自由度方向的振动微分方程进行组装,获得19自由度动力学方程;
为系统位移向量,/>为系统所受外部载荷向量;
在MAPLE软件内,应用GenerateMatrix和CodeGeneration命令输出1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供MATLAB程序直接调用;
固有频率、振型和能量解耦率的求解:
固有频率为/>的解;将/>代入/>即可获得相应主振型/>
解耦率表示为:
为系统第/>主振型,/>为/>的第/>个元素,/>为质量矩阵/>的第/>行、第/>列的元素;
预设工况下的隔振率求解:
首先生成预设工况下的系统外部载荷向量,预设工况为怠速工况、扫频工况或行驶工况中的至少一种;怠速、扫频工况下施加z、Rx和Ry方向的发动机激励,车辆行驶过程中同时施加发动机和路面不平度激励;然后根据质量矩阵/>、刚度矩阵/>、阻尼矩阵/>和外部载荷向量/>,应用数值积分法求解悬置上、下位置点处的加速度时域响应/>和/>;最后根据加速度响应计算隔振率:
为动力总成单个悬置位置处的隔振率,/>为悬置数量。
CN202311720016.5A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4080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20016.5A CN117408092B (zh)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20016.5A CN117408092B (zh)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08092A CN117408092A (zh) 2024-01-16
CN117408092B true CN117408092B (zh) 2024-02-23

Family

ID=89491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20016.5A Active CN117408092B (zh) 2023-12-14 2023-12-14 一种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08092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9428A (zh) * 2015-11-02 2016-03-09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动力机械设备的单层隔振系统设计方法
CN107885895A (zh) * 2016-09-30 2018-04-0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优化方法及优化装置
CN109711061A (zh) * 2018-12-28 2019-05-0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整车怠速振动性能的动力总成悬置稳健性优化方法
CN109708904A (zh) * 2018-12-15 2019-05-03 华南理工大学 考虑动力总成惯性参数误差的悬置系统固有特性优化方法
WO2020244325A1 (zh) * 2019-06-04 2020-12-10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相对灵敏度的非承载式白车身轻量化方法
CN113536477A (zh) * 2021-06-30 2021-10-22 英轩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装载机隔振装置的参数设计和隔振性能分析评估方法
CN113779693A (zh) * 2021-08-23 2021-12-10 同济大学 一种电驱动总成双层隔振系统优化方法
CN114818110A (zh) * 2022-02-28 2022-07-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悬颤振优化方法、管控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4936424A (zh) * 2022-05-13 2022-08-23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橡胶件多自由度分析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5186377A (zh) * 2022-06-22 2022-10-14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车悬置系统的稳健性优化方法
CN115422650A (zh) * 2022-07-21 2022-12-02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辅助开发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89428A (zh) * 2015-11-02 2016-03-09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动力机械设备的单层隔振系统设计方法
CN107885895A (zh) * 2016-09-30 2018-04-06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优化方法及优化装置
CN109708904A (zh) * 2018-12-15 2019-05-03 华南理工大学 考虑动力总成惯性参数误差的悬置系统固有特性优化方法
CN109711061A (zh) * 2018-12-28 2019-05-0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整车怠速振动性能的动力总成悬置稳健性优化方法
WO2020244325A1 (zh) * 2019-06-04 2020-12-10 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相对灵敏度的非承载式白车身轻量化方法
CN113536477A (zh) * 2021-06-30 2021-10-22 英轩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装载机隔振装置的参数设计和隔振性能分析评估方法
CN113779693A (zh) * 2021-08-23 2021-12-10 同济大学 一种电驱动总成双层隔振系统优化方法
CN114818110A (zh) * 2022-02-28 2022-07-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悬颤振优化方法、管控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4936424A (zh) * 2022-05-13 2022-08-23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橡胶件多自由度分析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5186377A (zh) * 2022-06-22 2022-10-14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车悬置系统的稳健性优化方法
CN115422650A (zh) * 2022-07-21 2022-12-02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辅助开发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obust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for powertrain mounting systems based on six sigma quality control criteria;Wu, J;Shangguan, WB;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20101231;第11卷(第5期);第651-658页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仿真分析;夏毓芳;童芳;严锦伟;严锦伟;黄大志;;汽车科技;20130925(05);第64-71页 *
基于ADAMS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灵敏度分析与优化;赵士超;孙永厚;段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91025(05);第62-65页 *
计及隔振率的发动机悬置系统稳健优化设计;胡倩;陈剑;沈忠亮;杨志远;;噪声与振动控制;20150818(04);第84-9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08092A (zh) 202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97595B (zh) 汽车车内结构噪声诊断及优化方法
CN108846147B (zh) 一种车辆工作时各振动激励系统贡献量计算分析方法
CN112115556B (zh) 基于整车启停工况下车内振动仿真分析方法及存储介质
Chen et al. Research on ride comfort analysis and hierarchical optimization of heavy vehicles with coupled nonlinear dynamics of suspension
CN113886974B (zh) 一种车内结构声路噪预测方法
CN113239458B (zh) 一种基于虚拟路面的整车路噪仿真对标方法
CN117408092B (zh) 一种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稳健性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4908609A (zh) 一种基于整车仿真模型的纯电动车起步抖动控制方法
Edlund et al. The right truck for the job with global truck application descriptions
Flanigan et al. Application of acoustic modeling methods for vehicle boom analysis
Zheng et al. Vibration and noise analysis of heavy-duty trucks based on powertrain lightweighting
Königs NEW CHASSIS SYSTEMS AND METHODS–Resolving conflicts of goals in complex design processes–application to the design of engine mount systems
CN112597676A (zh) 一种汽车悬置振动来源敏感度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6484506A (zh) 车身面板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车身面板及车辆
Dong et al. Process to Achieve NVH Goals: Subsystem Targets via" Digital Prototype" Simulations
CN114818110A (zh) 一种前悬颤振优化方法、管控方法及存储介质
Yang et al.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ramed suv cab based on coupled transfer path analysis
Hibino et al. Clarification of transient characteristics by coupled analysis of powertrains and vehicles
CN114720073A (zh) 一种用于解决悬架系统耦合振动的混合分析方法
Uhlar Simulating and optimizing the dynamic chassis forces of the Audi e-tron
CN113127979A (zh) 一种整车抖动的nvh分析方法
Jung et al. Optimization of bushing stiffness using numerical approximation model to improve automotive NVH performance
Jee et al. The comparison of the BEM and FEM techniques for the interior noise analysis of the passenger car
Shi et al. Rubber stiffness optimization for floor vibration attenuation of a light bus based on matrix inversion TPA
Li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Interior Medium and Low Frequency Noise of a Certain Vehicle under Constant Speed Driving Condi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