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07927B - 一种硬盘数据销毁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硬盘数据销毁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07927B
CN117407927B CN202311722825.XA CN202311722825A CN117407927B CN 117407927 B CN117407927 B CN 117407927B CN 202311722825 A CN202311722825 A CN 202311722825A CN 117407927 B CN117407927 B CN 1174079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data
sector
algorithm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7228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407927A (zh
Inventor
罗远哲
刘瑞景
薛瑞亭
吕雪萍
王明玉
万光莲
臧杰
王彬礼
冯建业
于文志
陈思杰
姜传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Wanlih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Wanlih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Wanlih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Wanlih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72282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4079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407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079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4079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079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78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storage of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3Clearing memory, e.g. to prevent the data from being stol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Digital Magnetic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硬盘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硬盘数据销毁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数据分析算法对硬盘内的所有存储扇区进行扫描;S2:根据硬盘的型号和特性,自动生成一系列数据破坏序列;S3:基于步骤S2中生成的破坏序列,执行一系列针对性的数据覆写操作;S4:对硬盘存储单元进行深度清理;S5:在数据擦除过程中,实施动态电源管理策略;S6:在数据擦除完成后,对硬盘施加特定频段的电磁波;S7:对硬盘进行全面检查,验证数据销毁的完整性。本发明,通过自适应算法和深度擦除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彻底销毁,同时提高了效率和经济性,并通过最终的完整性检查确保了过程的环境友好性和可验证性。

Description

一种硬盘数据销毁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盘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盘数据销毁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硬盘数据销毁领域,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物理破坏、磁力消除和软件式数据擦除,物理破坏法虽然能有效防止数据恢复,但它既成本高昂又对环境造成损害,同时不能保证数据的完全不可恢复性,磁力消除法使用强磁场来消除硬盘上的数据,但对于具有高密度存储技术的现代硬盘而言,这种方法效果有限,软件式数据擦除通过覆写硬盘上的数据来销毁原有信息,尽管这种方法相对环保,但通常耗时较长,并且难以彻底处理已损坏或无法正常访问的扇区。
面对这些限制,本领域急需一种既彻底又高效的硬盘数据销毁方法,理想的方法应能确保硬盘上的所有数据,包括隐藏或已损坏的扇区中的数据,都被完全销毁,且无法通过任何已知的数据恢复技术恢复,此外,该方法还应具备高效率和经济性,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数据销毁,同时降低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最后,还需要一种可靠的方式来验证数据销毁的完整性,确保数据销毁过程的可靠性和符合合规性要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新的硬盘数据销毁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快速、彻底且环境友好的数据销毁,并提供可靠的验证机制以确保数据的完全不可恢复性。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硬盘数据销毁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硬盘数据销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数据分析算法对硬盘内的所有存储扇区进行扫描,包括活动和非活动的存储空间,以建立数据的精确映射;
S2:根据硬盘的型号和特性,自动生成一系列数据破坏序列;
S3:基于步骤S2中生成的破坏序列,执行一系列针对性的数据覆写操作,对数据进行物理级别覆写;
S4:通过与硬盘固件的直接交互,执行预设的擦除命令,该命令能对硬盘存储单元进行深度清理;
S5:在数据擦除过程中,实施动态电源管理策略,根据硬盘的工作状态和温度自动调节电源输入,防止擦除过程中的硬件损坏;
S6:在数据擦除完成后,对硬盘施加特定频段的电磁波,破坏残余的磁性信号;
S7:使用硬盘检测工具,对硬盘进行全面检查,验证数据销毁的完整性,并确保从物理和逻辑层面上数据无法恢复。
进一步的,所述S1具体包括:
S11:使用硬盘扇区识别算法HSRA对硬盘的物理结构进行分析,该算法通过读取硬盘的固件信息,获取硬盘的型号、大小、扇区数量和每个扇区的大小,所述HSRA的公式表示为,其中,/>代表硬盘,/>是硬盘型号集合,/>是硬盘大小集合,/>是扇区数量集合,/>是扇区大小集合;
S12:进行扇区状态分析,采用扇区状态分析算法SSAA来确定每个扇区的状态,区分活动和非活动扇区,所述SSAA通过读取文件系统的元数据来识别扇区是否正在被使用,具体公式表示为:,其中,/>代表扇区表,/>是扇区索引集合,/>表示扇区的活动状态,1表示活动,0表示非活动;
S13:进行数据映射构建,使用数据映射构建算法DMCA来建立每个扇区的数据映射,DMCA算法将分析每个扇区的数据结构和内容,创建一个映射表,指明数据的具体位置和类型,该数据映射构建算法DMCA的公式为:
,其中,/>代表硬盘数据,/>是扇区索引集合,/>是数据位置集合,/>是数据类型集合。
进一步的,所述S2具体包括:
S21:执行硬盘特性分析HDCA,该特性分析HDCA使用一个预先设定的硬盘特性数据库设为HDD,其中数据库包括不同硬盘型号的详细参数,对于给定的硬盘型号,HDCA提取相关的参数,具体的公式表示为:,其中,/>代表特定的硬盘型号,/>是硬盘特性数据库,/>是该型号硬盘的参数集合;
S22:使用数据破坏序列生成算法DSSGA,该DSSGA算法根据从HDCA获得的硬盘参数,自动生成针对该硬盘型号的数据破坏序列,该算法公式表示为:,其中,/>是序列集合,/>是硬盘参数集合,/>是生成的破坏序列;
S23:对DSSGA生成的序列进行优化,以确保数据破坏的最大效率和效果,SOP基于硬盘的响应时间和故障率,优化序列以减少对硬盘寿命的影响,具体公式为:,其中,/>是优化后的序列。
进一步的,所述S3具体包括:
S31:根据步骤S2中生成的数据破坏序列,准备数据覆写操作,该破坏序列包括覆写序列的长度、模式和次数,具体操作包括分析序列的结构以匹配硬盘的存储特性;
S32:设定数据覆写的模式,选择序列的覆写模式以及覆写次数,以最大化数据破坏效果;
S33:执行物理级别的数据覆写操作,直接操作硬盘的物理存储单元,使用步骤S2中优化后的数据破坏序列,对硬盘的每个扇区进行覆写;
S34:对覆写操作的结果进行验证,包括检查每个扇区以确认数据覆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当发现未被完全覆写的扇区时,将重新执行覆写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通过硬盘的标准通信接口建立与硬盘固件的连接;
接着,根据硬盘的型号和固件版本,生成一个专门的擦除命令;
然后,执行生成的擦除命令,该命令通过固件直接作用于硬盘的存储单元,进行深度清理,所述深度清理包括对所有扇区执行物理级别的格式化,确保存储在扇区中的数据被彻底覆写或删除;
最后,通过固件提供的反馈机制确认擦除操作的完成,并进行验证。
进一步的,所述S5具体包括:
S51:实时状态监测,执行实时硬盘状态监测算法RSM,该算法连续监测硬盘的数据传输速率,传输速率设为和操作频率,操作频率设为/>,RSM的算法公式为:,其中,/>表示时间/>时的数据传输速率,/>表示时间/>时的操作频率;
S52:利用硬盘内置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监测,设温度为,并执行温度分析算法,该算法定期读取传感器值并计算温度变化率/>,具体公式表示为:
,其中,/>表示在时间间隔/>内的温度变化;
S53:根据上述数据执行电源调节算法PRA,该算法根据硬盘的操作频率、数据传输速率和温度变化率来动态调整电源输入,算法公式为:
,其中,/>是根据硬盘的工作状态/>和/>以及温度变化率/>动态调整的电源输入;
S54:持续应用PRA算法,根据硬盘的实时工作状态和温度数据调整电源输入。
进一步的,所述S6具体包括:
S61:电磁波频率选择,根据硬盘的物理特性的磁头类型和盘片材料,选择电磁波频率,选择频率范围为50-60 Hz的电磁波;
S62:确定施加电磁波的强度,电磁场强度设置在100-150 A/m范围;
S63:使用电磁波发生器产生所选频率和强度的电磁波,均匀地施加到硬盘上,持续一定时间30秒,以确保电磁波覆盖硬盘的每个部分;
S64:最后,进行数据完整性检查,以确认所有残余的磁性信号已被破坏。
进一步的,所述S7中验证数据销毁的完整性的步骤包括:
S71:将已擦除的硬盘连接到一个预设的检测系统;
S72:使用检测系统中的软件自动执行全盘扫描,该扫描旨在检测硬盘上是否还有可识别的数据结构或文件残留,扫描过程涵盖了硬盘的每个扇区,确保无遗漏;
S73:使用磁力仪的物理检测工具对硬盘进行详细的物理检查,寻找任何残留的磁性信号;
S74:检测完成后,系统将自动分析扫描和物理检查的结果,生成一份详细的报告,该报告将指出硬盘上是否还有数据残留,并提供关于硬盘当前状态的全面评估。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上的硬盘数据销毁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的硬盘数据销毁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不仅能够处理活动和非活动的存储空间,还能彻底覆写硬盘上的每个扇区,包括那些已损坏或难以访问的部分,这种方法确保了数据销毁的彻底性,几乎消除了数据恢复的可能性,从而大大提升了数据销毁的安全性。
本发明,采用的自适应算法和深度擦除技术使得数据销毁过程更加高效,这种方法不仅缩短了数据销毁所需的时间,而且减少了对硬件的物理损害,从而降低了整体成本,提高了经济性。
本发明,避免了传统物理破坏法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是一种更为环境友好的数据销毁方案,此外,通过最后的完整性检查和验证,本方法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段来确保数据已被彻底销毁,增加了整个过程的可信度和符合合规性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硬盘数据销毁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如图1所示,一种硬盘数据销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数据分析算法对硬盘内的所有存储扇区进行扫描,包括活动和非活动的存储空间,以建立数据的精确映射;
S2:根据硬盘的型号和特性,自动生成一系列数据破坏序列;
S3:基于步骤S2中生成的破坏序列,执行一系列针对性的数据覆写操作,对数据进行物理级别覆写;
S4:通过与硬盘固件的直接交互,执行预设的擦除命令,该命令能对硬盘存储单元进行深度清理,进一步确保数据的不可恢复性;
S5:在数据擦除过程中,实施动态电源管理策略,根据硬盘的工作状态和温度自动调节电源输入,防止擦除过程中的硬件损坏;
S6:在数据擦除完成后,对硬盘施加特定频段的电磁波,破坏残余的磁性信号,确保数据的完全不可恢复;
S7:使用硬盘检测工具,对硬盘进行全面检查,验证数据销毁的完整性,并确保从物理和逻辑层面上数据无法恢复。
S1具体包括:
S11:使用硬盘扇区识别算法HSRA对硬盘的物理结构进行分析,该算法通过读取硬盘的固件信息,获取硬盘的型号、大小、扇区数量和每个扇区的大小,HSRA的公式表示为:其中,/>代表硬盘,/>是硬盘型号集合,/>是硬盘大小集合,/>是扇区数量集合,/>是扇区大小集合;
S12:进行扇区状态分析,采用扇区状态分析算法SSAA来确定每个扇区的状态,区分活动和非活动扇区,SSAA通过读取文件系统的元数据来识别扇区是否正在被使用,具体公式表示为:,其中,/>代表扇区表,/>是扇区索引集合,/>表示扇区的活动状态,1表示活动,0表示非活动;
S13:进行数据映射构建,使用数据映射构建算法DMCA来建立每个扇区的数据映射,DMCA算法将分析每个扇区的数据结构和内容,创建一个映射表,指明数据的具体位置和类型,该数据映射构建算法DMCA的公式为:
,其中,/>代表硬盘数据,/>是扇区索引集合,/>是数据位置集合,/>是数据类型集合。
S2具体包括:
S21:执行硬盘特性分析HDCA,该特性分析HDCA使用一个预先设定的硬盘特性数据库设为HDD,其中数据库包括不同硬盘型号的详细参数,如写入速度、存储密度、磁道布局等,对于给定的硬盘型号,HDCA提取相关的参数,具体的公式表示为:,其中,/>代表特定的硬盘型号,/>是硬盘特性数据库,/>是该型号硬盘的参数集合;
S22:使用数据破坏序列生成算法DSSGA,该DSSGA算法根据从HDCA获得的硬盘参数,自动生成针对该硬盘型号的数据破坏序列,算法考虑了硬盘的物理和逻辑特性,确保生成的序列能有效覆写和破坏硬盘上的数据,该算法公式表示为:,其中,/>是序列集合,/>是硬盘参数集合,/>是生成的破坏序列;
S23:对DSSGA生成的序列进行优化,以确保数据破坏的最大效率和效果,SOP基于硬盘的响应时间和故障率,优化序列以减少对硬盘寿命的影响,具体公式为:,其中,/>是优化后的序列。
S3具体包括:
S31:根据步骤S2中生成的数据破坏序列,准备数据覆写操作,该破坏序列包括覆写序列的长度、模式和次数,具体操作包括分析序列的结构以匹配硬盘的存储特性,如扇区大小和数据排列方式;
S32:设定数据覆写的模式,选择序列的覆写模式(如连续、随机或交错模式)以及覆写次数,以最大化数据破坏效果,覆写模式的选择基于硬盘的物理特性和预期的数据破坏效果;
S33:执行物理级别的数据覆写操作,直接操作硬盘的物理存储单元,使用步骤S2中优化后的数据破坏序列,对硬盘的每个扇区进行覆写,这一过程确保了覆写后的数据无法被恢复,即使使用高级数据恢复技术;
S34:对覆写操作的结果进行验证,包括检查每个扇区以确认数据覆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当发现未被完全覆写的扇区时,将重新执行覆写操作,直到所有数据都被彻底破坏。
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通过硬盘的标准通信接口建立与硬盘固件的连接,这一步骤涉及发送特定的命令序列来访问硬盘的固件层,使得后续的擦除命令可以直接被硬盘的控制器处理;
接着,根据硬盘的型号和固件版本,生成一个专门的擦除命令,这一命令考虑了硬盘的存储结构和固件逻辑,确保能够对所有存储单元进行有效访问和操作;
然后,执行生成的擦除命令,该命令通过固件直接作用于硬盘的存储单元,进行深度清理,深度清理包括对所有扇区执行物理级别的格式化,确保存储在扇区中的数据被彻底覆写或删除;
最后,通过固件提供的反馈机制确认擦除操作的完成,并进行验证。
S5具体包括:
S51:实时状态监测,执行实时硬盘状态监测算法RSM,该算法连续监测硬盘的数据传输速率,传输速率设为和操作频率,操作频率设为/>,RSM的算法公式为:,其中,/>表示时间/>时的数据传输速率,/>表示时间/>时的操作频率;
S52:利用硬盘内置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监测,设温度为,并执行温度分析算法,该算法定期读取传感器值并计算温度变化率/>,具体公式表示为:
,其中,/>表示在时间间隔/>内的温度变化;
S53:根据上述数据执行电源调节算法PRA,该算法根据硬盘的操作频率、数据传输速率和温度变化率来动态调整电源输入,算法公式为:
,其中,/>是根据硬盘的工作状态/>和/>以及温度变化率/>动态调整的电源输入;
S54:持续应用PRA算法,根据硬盘的实时工作状态和温度数据调整电源输入;这种持续的反馈机制确保在整个数据擦除过程中硬盘保持在最佳和最安全的操作条件下。
S6具体包括:
S61:电磁波频率选择,根据硬盘的物理特性的磁头类型和盘片材料,选择电磁波频率,例如,对于常见的铝基磁盘,选择频率范围为50-60 Hz的电磁波;
S62:确定施加电磁波的强度,强度需要足够高以确保磁性信号的彻底破坏,但又不能过高以避免物理损害硬盘,例如,对于上述所选频率,电磁场强度设置在100-150 A/m(安培每米)范围;
S63:使用电磁波发生器产生所选频率和强度的电磁波,均匀地施加到硬盘上,持续一定时间30秒,以确保电磁波覆盖硬盘的每个部分;
S64:最后,进行数据完整性检查,以确认所有残余的磁性信号已被破坏。
S7中验证数据销毁的完整性的步骤包括:
S71:将已擦除的硬盘连接到一个预设的检测系统,该系统配备了高级的硬盘分析软件以及必要的硬件接口,用于接入并分析硬盘;
S72:使用检测系统中的软件自动执行全盘扫描,该扫描旨在检测硬盘上是否还有可识别的数据结构或文件残留,扫描过程涵盖了硬盘的每个扇区,确保无遗漏;
S73:使用磁力仪的物理检测工具对硬盘进行详细的物理检查,寻找任何残留的磁性信号,这一步是为了确保即使在数据结构上不可识别,硬盘上也没有任何可恢复的磁性数据;
S74:检测完成后,系统将自动分析扫描和物理检查的结果,生成一份详细的报告,该报告将指出硬盘上是否还有数据残留,并提供关于硬盘当前状态的全面评估,最后,请专业技术人员将审查报告,并手动验证关键扇区的状态,以确保自动化过程的准确性。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硬盘数据销毁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硬盘数据销毁方法。
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硬盘数据销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数据分析算法对硬盘内的所有存储扇区进行扫描,包括活动和非活动的存储空间,以建立数据的精确映射,S1具体包括:
S11:使用硬盘扇区识别算法HSRA对硬盘的物理结构进行分析,该算法通过读取硬盘的固件信息,获取硬盘的型号、大小、扇区数量和每个扇区的大小,所述HSRA的公式表示为:,其中,/>代表硬盘,/>是硬盘型号集合,/>是硬盘大小集合,/>是扇区数量集合,/>是扇区大小集合;
S12:进行扇区状态分析,采用扇区状态分析算法SSAA来确定每个扇区的状态,区分活动和非活动扇区,所述SSAA通过读取文件系统的元数据来识别扇区是否正在被使用,具体公式表示为:,其中,/>代表扇区表,/>是扇区索引集合,/>表示扇区的活动状态,1表示活动,0表示非活动;
S13:进行数据映射构建,使用数据映射构建算法DMCA来建立每个扇区的数据映射,DMCA算法将分析每个扇区的数据结构和内容,创建一个映射表,指明数据的具体位置和类型,该数据映射构建算法DMCA的公式为:
,其中,/>代表硬盘数据,/>是扇区索引集合,/>是数据位置集合,/>是数据类型集合;
S2:根据硬盘的型号和特性,自动生成一系列数据破坏序列,S2具体包括:
S21:执行硬盘特性分析HDCA,该特性分析HDCA使用一个预先设定的硬盘特性数据库设为HDD,其中数据库包括不同硬盘型号的详细参数,对于给定的硬盘型号,HDCA提取相关的参数,具体的公式表示为:,其中,/>代表特定的硬盘型号,/>是硬盘特性数据库,/>是该型号硬盘的参数集合;
S22:使用数据破坏序列生成算法DSSGA,该DSSGA算法根据从HDCA获得的硬盘参数,自动生成针对该硬盘型号的数据破坏序列,该算法公式表示为:,其中,/>是序列集合,/>是硬盘参数集合,/>是生成的破坏序列;
S23:对DSSGA生成的序列进行优化,以确保数据破坏的最大效率和效果,SOP基于硬盘的响应时间和故障率,优化序列以减少对硬盘寿命的影响,具体公式为:,/>,/>是优化后的序列;
S3:基于步骤S2中生成的破坏序列,执行一系列针对性的数据覆写操作,对数据进行物理级别覆写;
S4:通过与硬盘固件的直接交互,执行预设的擦除命令,该命令能对硬盘存储单元进行深度清理;
S5:在数据擦除过程中,实施动态电源管理策略,根据硬盘的工作状态和温度自动调节电源输入,防止擦除过程中的硬件损坏;
S6:在数据擦除完成后,对硬盘施加特定频段的电磁波,破坏残余的磁性信号;
S7:使用硬盘检测工具,对硬盘进行全面检查,验证数据销毁的完整性,并确保从物理和逻辑层面上数据无法恢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盘数据销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包括:
S31:根据步骤S2中生成的数据破坏序列,准备数据覆写操作,该破坏序列包括覆写序列的长度、模式和次数,具体操作包括分析序列的结构以匹配硬盘的存储特性;
S32:设定数据覆写的模式,选择序列的覆写模式以及覆写次数,以最大化数据破坏效果;
S33:执行物理级别的数据覆写操作,直接操作硬盘的物理存储单元,使用步骤S2中优化后的数据破坏序列,对硬盘的每个扇区进行覆写;
S34:对覆写操作的结果进行验证,包括检查每个扇区以确认数据覆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当发现未被完全覆写的扇区时,将重新执行覆写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硬盘数据销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通过硬盘的标准通信接口建立与硬盘固件的连接;
接着,根据硬盘的型号和固件版本,生成一个专门的擦除命令;
然后,执行生成的擦除命令,该命令通过固件直接作用于硬盘的存储单元,进行深度清理,所述深度清理包括对所有扇区执行物理级别的格式化,确保存储在扇区中的数据被彻底覆写或删除;
最后,通过固件提供的反馈机制确认擦除操作的完成,并进行验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硬盘数据销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具体包括:
S51:实时状态监测,执行实时硬盘状态监测算法RSM,该算法连续监测硬盘的数据传输速率,传输速率设为和操作频率,操作频率设为/>,RSM的算法公式为:,其中,/>表示时间/>时的数据传输速率,/>表示时间/>时的操作频率;
S52:利用硬盘内置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监测,设温度为,并执行温度分析算法,该算法定期读取传感器值并计算温度变化率/>,具体公式表示为:
,其中,/>表示在时间间隔/>内的温度变化;
S53:根据上述数据执行电源调节算法PRA,该算法根据硬盘的操作频率、数据传输速率和温度变化率来动态调整电源输入,算法公式为:
,其中,/>是根据硬盘的工作状态/>和/>以及温度变化率动态调整的电源输入;
S54:持续应用PRA算法,根据硬盘的实时工作状态和温度数据调整电源输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硬盘数据销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具体包括:
S61:电磁波频率选择,根据硬盘的物理特性的磁头类型和盘片材料,选择电磁波频率,选择频率范围为50-60 Hz的电磁波;
S62:确定施加电磁波的强度,电磁场强度设置在100-150 A/m范围;
S63:使用电磁波发生器产生所选频率和强度的电磁波,均匀地施加到硬盘上,持续时间30秒,以确保电磁波覆盖硬盘的每个部分;
S64:最后,进行数据完整性检查,以确认所有残余的磁性信号已被破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硬盘数据销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验证数据销毁的完整性的步骤包括:
S71:将已擦除的硬盘连接到一个预设的检测系统;
S72:使用检测系统中的软件自动执行全盘扫描,该扫描旨在检测硬盘上是否还有可识别的数据结构或文件残留,扫描过程涵盖了硬盘的每个扇区,确保无遗漏;
S73:使用磁力仪的物理检测工具对硬盘进行详细的物理检查,寻找任何残留的磁性信号;
S74:检测完成后,系统将自动分析扫描和物理检查的结果,生成一份详细的报告,该报告将指出硬盘上是否还有数据残留,并提供关于硬盘当前状态的全面评估。
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722825.XA 2023-12-15 2023-12-15 一种硬盘数据销毁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4079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22825.XA CN117407927B (zh) 2023-12-15 2023-12-15 一种硬盘数据销毁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722825.XA CN117407927B (zh) 2023-12-15 2023-12-15 一种硬盘数据销毁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07927A CN117407927A (zh) 2024-01-16
CN117407927B true CN117407927B (zh) 2024-03-22

Family

ID=89491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722825.XA Active CN117407927B (zh) 2023-12-15 2023-12-15 一种硬盘数据销毁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40792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1306A (zh) * 2008-12-12 2010-06-23 内江市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缺陷硬盘的数据恢复设备和恢复方法
CN102623058A (zh) * 2012-03-26 2012-08-01 北京兆易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非易失存储器的擦除电压产生电路及方法
CN106448735A (zh) * 2016-09-13 2017-02-22 天津大学 用于大容量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快速擦除方法
CN108694338A (zh) * 2018-06-25 2018-10-23 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固态硬盘及其物理销毁电路
CN109683819A (zh) * 2018-12-18 2019-04-26 武汉大学 一种磁盘文件的内容不可逆地软删除方法
CN113673004A (zh) * 2021-08-09 2021-11-19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级分类的数据销毁方法
CN115659362A (zh) * 2016-08-25 2023-01-31 郑在落 在锁定、中间和解锁模式的数据处理终端及其相关方法
CN219335329U (zh) * 2023-03-01 2023-07-14 山东万里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介质分级销毁装置
CN116601915A (zh) * 2020-12-15 2023-08-1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经由内部动作加密擦除存储在支持Key per IO的设备中的数据
CN116702069A (zh) * 2023-08-08 2023-09-05 北京中超伟业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状态感知的介质销毁的方法
CN116776398A (zh) * 2023-05-30 2023-09-19 四川知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自毁功能的数据记录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52025B2 (en) * 2017-07-10 2020-05-12 Micron Technology, Inc. Secure snapshot management for data storage devices
US11348650B2 (en) * 2020-07-14 2022-05-31 Micron Technology, Inc. Destruction of data and verification of data destruction on a memor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1306A (zh) * 2008-12-12 2010-06-23 内江市效率源信息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缺陷硬盘的数据恢复设备和恢复方法
CN102623058A (zh) * 2012-03-26 2012-08-01 北京兆易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非易失存储器的擦除电压产生电路及方法
CN115659362A (zh) * 2016-08-25 2023-01-31 郑在落 在锁定、中间和解锁模式的数据处理终端及其相关方法
CN106448735A (zh) * 2016-09-13 2017-02-22 天津大学 用于大容量非易失性存储器的数据快速擦除方法
CN108694338A (zh) * 2018-06-25 2018-10-23 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固态硬盘及其物理销毁电路
CN109683819A (zh) * 2018-12-18 2019-04-26 武汉大学 一种磁盘文件的内容不可逆地软删除方法
CN116601915A (zh) * 2020-12-15 2023-08-15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经由内部动作加密擦除存储在支持Key per IO的设备中的数据
CN113673004A (zh) * 2021-08-09 2021-11-19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分级分类的数据销毁方法
CN219335329U (zh) * 2023-03-01 2023-07-14 山东万里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介质分级销毁装置
CN116776398A (zh) * 2023-05-30 2023-09-19 四川知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带自毁功能的数据记录系统
CN116702069A (zh) * 2023-08-08 2023-09-05 北京中超伟业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状态感知的介质销毁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PGA-Based Data Storage System on NAND Flash Memory in RAID 6 Architecture for In-Line Pipeline Inspection Gauges;N. A. Rodríguez-Olivares等;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20180314;第67卷(第07期);全文 *
The use of electromagnetic microwave impacts on optical disks for urgent de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recorded on the disks;Avdeev, V.B.等;Telecommunications and Radio Engineering;20140220;第72卷(第1期);全文 *
固态硬盘数据销毁技术综述;邓宗永;张鹏;;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005;第14卷(第28期);全文 *
基于Linux和Qt/Embedded的数据销毁设计;李文文等;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02;第25卷(第01期);全文 *
硬盘数据销毁技术分析;董昶;煤炭技术;20120731;第31卷(第6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07927A (zh) 202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8046B (zh) 数据存储装置测试仪
CN102157176B (zh) 数据存储装置测试仪
JP3717981B2 (ja) エラーログ作成方法及びエラーテスト装置
CN107577594A (zh) 记录测试异常的方法、智能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US20110154112A1 (en) Data storage device tester
US7475203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abling non-destructive erasure of data
CN102473130B (zh) 从非易失性块存储设备至处理设备的健康报告
CN112540309B (zh) 一种基于电池循环数据相似度分析的电池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3810172A (zh) 生成组件依赖关系图的方法和装置
CN113257332A (zh) 一种闪存的有效性预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407927B (zh) 一种硬盘数据销毁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678557A (zh) 模型生成方法及装置、服务质量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US7929232B2 (en) Test method of a magnetic disk and magnectic disk tester
CN117191956A (zh) 一种基于声发射的钛合金应力腐蚀损伤分类方法及装置
CN116306429A (zh) 实现状态数据捕获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6997199A (zh) 梯形程序显示装置
CN116701140A (zh) 一种存储芯片性能检测装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470728B (zh) 纠错能力测试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806981B (zh) 一种应用程序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213644A (zh) 一种移动硬盘老化测试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US6229743B1 (en) Method of a reassign block processing time determination test for storage device
CN113312201A (zh) 一种异常进程的处置方法及相关装置
US8088172B2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7885640A (zh) 一种硬盘管理方法及装置
US20020152397A1 (en) Virtual investig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