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04802A - 空气净化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净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404802A
CN117404802A CN202310848022.2A CN202310848022A CN117404802A CN 117404802 A CN117404802 A CN 117404802A CN 202310848022 A CN202310848022 A CN 202310848022A CN 117404802 A CN117404802 A CN 117404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disposed
guide wall
air purifier
key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480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建荣
金甫炫
李在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7404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4048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80Self-contained air purif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42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37/00Tables adapted for other particular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0039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flow guiding by feed or discharge devices
    • B01D46/0047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flow guiding by feed or discharge devices for discharging the filtered gas
    • B01D46/0049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with flow guiding by feed or discharge devices for discharging the filtered gas containing fixed gas displacement elements or co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73/00Operation of fil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2273/30Means for generating a circulation of a fluid in a filtration system, e.g. using a pump or a fa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24F2013/205Mounting a ventilator fan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24F2013/207Casings or covers with control knobs; Mounting controlling members or control units there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02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with lighting fix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28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the Coanda effe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包括:第一主体,具有吸入口和吐出口;过滤器,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内部面向所述吸入口;送风风扇,配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内部,并形成从所述吸入口朝所述吐出口的空气流动;送风马达,配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内部,使所述送风风扇旋转;以及第二主体,配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上侧;所述第二主体包括配置于底面的按键。

Description

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器,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够利用空气净化器的上侧空间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是形成空气流动并通过对流动的空气进行过滤来提高存在于预定空间内的空气的洁净度的装置。
空气净化器可以具有在一侧形成有吸入口,在另一侧形成有吐出口,并在内侧配置有过滤器的构成。
在空气净化器中,可以朝上侧形成有吐出口,并可以使向上侧吐出的过滤的空气朝四方流动,以快速地提高室内空间的洁净度。另外,在朝上侧形成有吐出口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在上侧额外配置用于风向调节的风扇,将过滤的空气传递到远处。
在韩国公开专利第2021-0140930号中公开的“空气净化器”中,包括:圆筒形的主体;吐出口,朝所述主体的上侧开口;环形的吐出栅格,形成有所述吐出口并形成所述主体的顶面;以及操作部,配置在由所述环形的吐出栅格包围的平坦面。
为了在预定空间内确保空气净化性能,空气净化器需要充分的体积。由此,大体积的空气净化器占据空间的相当一部分,而存在空间利用率降低的问题点。
在所述现有公开专利中,在主体的顶面形成有吐出口,而难以利用所述空气净化器的顶面。另外,在所述环形的吐出口的中心部配置有操作部,因此,存在空气净化器上端的狭窄的平坦面也难以利用的问题点。
另外,为了提高空气净化器占用的空间的利用率,可以在空气净化器的上侧配置具有容纳空间的另一构件。但是,朝上方吐出的空气与所述构件发生冲突,使得吐出空气无法传输到远处,从而直接导致空气净化器的性能下降。
因此,需要一种在使用上侧的空间的同时,能够使空气净化性能的下降最小化的空气净化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21-0140930A号(公开日期2021.11.23.)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点的空气净化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可以提供一种提高空间利用率的空气净化器。
本发明的另一课题在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使用上侧的空间的空气净化器。
本发明的又一课题在于,可以提供一种提高使用便利性的空气净化器。
本发明的又一课题在于,可以提供一种提高空气净化性能的空气净化器。
本发明的又一课题在于,可以提供一种通过人体工学设计来提高操作便利性的空气净化器。
本发明的课题并不限于上述课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从下述说明中,明确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课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空气净化器包括:第一主体,具有吸入口和吐出口;过滤器,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内部面向所述吸入口;送风风扇,配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内部,并形成从所述吸入口朝所述吐出口的空气流动;送风马达,配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内部,使所述送风风扇旋转;和第二主体,配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上侧。
所述第二主体包括配置于底面的按键。
所述按键可以是比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向下侧凸出或比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向上侧凹陷的凹凸形状。
所述第二主体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的支柱。
所述按键与所述第二主体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所述按键与所述支柱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主体可以朝水平方向的外侧厚度逐渐变薄。
所述第二主体沿水平方向比所述第一主体更凸出,所述按键可以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周缘壁的水平方向的外侧。
所述按键可以是复数个。
所述复数个按键可以沿所述第二主体的边缘以周缘方向配置。
所述吐出口可以在所述第一主体的顶面朝上侧呈开口,所述第二主体可以具有配置在所述吐出口的上侧并朝侧面方向延伸为面向下侧的引导壁。
所述按键可以配置于所述引导壁,以位于所述吐出口的水平方向的外侧。
所述按键可以是复数个,复数个所述按键可以包括:第一按键,朝下侧凸起,并比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凸出;以及第二按键,朝上侧凹陷,并比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凹陷。
所述按键可以是复数个,复数个所述按键可以包括以第一形态形成的第一按键和以第二形态形成的第二按键。
所述第二主体还包括配置在所述第二主体的顶面并面向上侧的指示器,所述指示器可以位于所述按键的上侧。
所述按键是可以复数个,复数个所述按键可以沿所述第二主体的周缘隔开配置,所述指示器可以配置在复数个所述按键中的至少一个的上侧。
可以包括配置在所述第二主体的上侧并覆盖所述第二主体的板,所述板具有供所述指示器插入的插槽,所述按键位于所述插槽的下侧。
所述指示器可以包括:发光的指示灯;灯罩,配置有所述指示灯,并插入到所述板的插槽;以及基板,配置为一面与所述灯罩接触,在所述一面连接有所述指示灯,所述按键配置为与所述基板的另一面接触。
其他实施例的具体内容包含在详细说明和附图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利用配置在第一主体的上侧的第二主体来提高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主体具有平坦的顶面,从而能够充分利用空气净化器的上侧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利用形成在第二主体的下端的引导壁来引导吐出空气的流动方向,从而能够提高空气净化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操作部配置在用户伸手就能够容易接触到的位置,从而能够提高使用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主体形成为与用户的手握对应的厚度,从而能够提高操作便利性。
本发明的效果并不限于以上提及的效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明确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立面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空气净化器的结合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主体的立体图。
图5是在图1中沿A1-A2切开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的虚线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主体的仰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按键模块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按键模块的仰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板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主体 23:上板
2:第二主体 24:板
3:空气净化器 25:按键模块
17:吐出口 26:指示器
18:吐出栅格 181:静叶片
22:下盖 221:引导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与图号无关地,对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要素赋予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对其的重复说明。
以下的说明中所使用的结构要素的后缀“模块”和“部”仅是为了便于撰写说明书而赋予或混用的,其自身并不具有相互区别的含义或作用。
此外,在说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的过程中,当判断为对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会混淆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的要旨的情况下,省略了对该公知技术的详细说明。此外,附图仅用于帮助理解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思想并不限定于附图,并且应理解为包括本发明的思想及技术范围内的所有变更、等同物以及替代物。
诸如第一、第二等包括序数的术语可以用于说明多样的结构要素,然而这些结构要素不受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为了将一个结构要素区别于另一个结构要素而使用。
当提及到某一个结构要素与另一个结构要素“连接”或“连结”时,应理解为,虽然该结构要素可以与另一个结构要素直接连接或连结,但是在他们之间也可以存在其他结构要素。相反,当提及到某一结构要素与另一结构要素“直接连接”或“直接连结”时,应理解为,在他们之间不存在其他结构要素。
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的表述包括复数的表述。
参照图1,对空气净化器3进行说明。
空气净化器3包括具有吸入口112和吐出口17的第一主体1。
第一主体1可以较长地延伸。第一主体1的高度可以大于宽度。例如,第一主体1可以是沿高度方向长长地延伸的圆筒形状。
第一主体1可以包括沿周缘形成的周缘壁。例如,第一主体1可以是沿高度方向长长地形成的圆筒形状,并包括圆筒形状的周缘壁。
第一主体1可以形成为圆筒形、直六面体形、金字塔形、正六面体形的形状。并非局限于此,可以形成为各种各样的形状。第一主体1可以越往上侧其宽度越窄。例如,第一主体1可以是越往上侧其宽度越窄的圆筒形的形状。
吸入口112可以形成在第一主体1的周缘壁。吸入口112可以是第一主体1的周缘壁的一部分呈开口而形成。吸入口112可以连通第一主体的内部和外部。例如,吸入口112可以通过切开第一主体1的周缘壁的一部分而连通第一主体1的内部和外部,并通过吸入口112从外部向内部供应空气。
吸入口112可以沿第一主体1的周缘壁的周缘形成。吸入口112可以形成在第一主体1的周缘壁的一侧。吸入口112可以在第一主体1的周缘壁形成有复数个。例如,可以以第一主体的高度方向中心为基准,四个吸入口112在周缘壁朝四方呈开口。
吸入口112可以配置在第一主体1的下侧。例如,吸入口112可以在第一主体1的高度方向的中心朝下侧隔开,周缘壁的一部分呈开口而形成。
由此,密度较大的被污染的空气可以通过配置在第一主体1的下侧的吸入口容易地流入空气净化器的内部。
在吸入口112可以形成有百叶(louver)111。百叶111可以形成在吸入口112的外侧。百叶111可以沿第一主体1的周缘壁的周缘形成。百叶111可以沿第一主体1的高度方向长长地延伸。百叶111可以沿周缘壁的周缘配置有复数个。空气可以通过复数个百叶111之间的缝隙流动。例如,沿第一主体1的高度方向长长地延伸的百叶可以沿第一主体1的周缘壁的周缘配置有复数个,外部空气可以通过在复数个百叶111之间形成的缝隙流入第一主体1的内部。
由此,朝吸入口112流入的灰尘或异物可以被百叶111过滤。
吸入口112可以形成在第一主体的一侧,吐出口17可以形成在第一主体1的另一侧。吐出口17可以与吸入口112隔开配置。
吐出口17可以是第一主体1呈开口而形成。吐出口17可以形成在第一主体1的顶面。吐出口17可以是第一主体1的顶面和周缘壁呈开口而形成。吐出口17的一部分可以是第一主体1朝上侧呈开口而形成。例如,吐出口17可以是第一主体1朝上侧呈开口而形成。
吸入口112可以朝一侧呈开口,吐出口17可以朝另一侧呈开口。例如,吸入口112可以在第一主体1的周缘壁呈开口,吐出口17可以朝第一主体1的上侧呈开口。
由此,空气从第一主体1的侧面被吸入并朝上侧吐出,从而能够防止吐出的空气再次流入吸入口112。
吐出口17可以是第一主体1的横截面的形状。吐出口17可以小于第一主体1的横截面的截面。吐出口17可以是第一主体1的顶面的一部分呈开口而形成。例如,吐出口17可以在圆筒形状的第一主体1的上侧形成为环形。
第一主体1可以包括下罩体11。下罩体11可以形成第一主体1的周缘壁的一部分。在下罩体11的周缘壁可以形成有吸入口112。下罩体11可以形成为上窄下宽的形状。在下罩体11的周缘壁可以配置有百叶111。百叶111可以配置于形成在下罩体11的周缘壁的吸入口112。例如,下罩体11可以包括形成有吸入口112的周缘壁和沿所述周缘壁的周缘配置并沿第一主体1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百叶111。
第一主体1可以包括上罩体16。上罩体16可以是第一主体1的一部分。吐出栅格18可以与上罩体16连接。例如,上罩体16可以形成第一主体1的上部,吐出栅格18可以与上罩体16的上侧边缘连接。
空气净化器3可以包括配置在第一主体1的上侧的第二主体2。第二主体2的顶面可以平坦地形成。第二主体2可以是平台的形状。例如,第二主体2可以是具有平坦的顶面的平台的形状。
由此,能够提高空气净化器的空间利用率。
第二主体2可以覆盖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可以朝侧面方向延伸。第二主体2可以沿水平方向比第一主体1突出。第二主体2的边缘可以位于第一主体1的周缘壁的外侧。例如,第二主体2可以沿水平方向比第一主体1突出,第二主体2可以具有顶面的边缘位于第一主体1的周缘壁的外侧的圆形平台的外形。
第二主体2可以包括顶面。第二主体2的顶面可以平坦地形成。第二主体2可以包括具有平坦面的板24。板24可以覆盖第二主体2。例如,板24可以是朝侧面方向延伸的圆盘,以覆盖第二主体2。
空气净化器3可以包括指示器26。指示器26可以将空气净化器3的信息传递给用户。指示器26可以将关于空气净化器3的信息直观地传递给用户。例如,指示器26可以是直观显示空气净化器3的运转状态信息的显示器。
指示器26可以配置在空气净化器3的一侧。指示器26可以配置于第二主体2。指示器26可以面向上侧。指示器26可以配置在第二主体2的顶面。指示器26可以插入到形成在第二主体2的顶面的插槽241。例如,指示器26可以长长地延伸,所述指示器26可以配置在形成在第二主体2的顶面的插槽241。
空气净化器3可以包括充电垫板271。充电垫板271可以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充电垫板271可以以没有连接端子的无线的方式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例如,充电垫板271可以是无线充电模块。
充电垫板271可以配置在空气净化器3的一侧。充电垫板271可以配置在第二主体2的一侧。充电垫板271可以配置在第二主体2的顶面。充电垫板271可以形成第二主体2的顶面。充电垫板271可以插入到形成在第二主体2的垫板孔242。例如,充电垫板271可以插入到形成在第二主体2的顶面的圆形的垫板孔242,并形成第二主体2的顶面。
空气净化器3可以包括支撑第一主体1的底座32。底座32可以支撑空气净化器3的荷重。底座32可以支撑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的荷重。
底座32可以配置在第一主体1的下侧。底座32可以形成第一主体1的下端。底座32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一主体1的宽度。底座32的端部可以位于第一主体1的周缘壁的外侧。例如,第一主体1可以是上窄下宽的形状,底座32的宽度可以大于第一主体1下端的宽度。
底座32可以朝侧面延伸。底座32可以包括朝外侧向下方倾斜的倾斜壁323。倾斜壁323的边缘可以位于第一主体1的周缘壁的外侧。
由此,能够防止空气净化器3的倾倒。
参照图2,对空气净化器3进行说明。
空气净化器3可以包括向上侧呈开口的吐出口17。吐出口17可以配置在第一主体1与第二主体2之间。吐出口17可以配置在第一主体1的上端。吐出口17可以配置为面向第二主体2。吐出口17可以配置为朝向第二主体2的底面。例如,吐出口17可以是第一主体1的顶面呈开口而形成,并面向第二主体2的底面。
由此,吐出空气沿第二主体2的表面流动,从而能够防止吐出空气再次流入吸入口112。
吐出口17可以倾斜地配置。吐出口17可以倾斜。吐出口17可以朝第一主体1的外侧倾斜。吐出口17可以从第二主体2和第一主体1的连接点处朝一侧倾斜。例如,环形的吐出口17可以在与第二主体2连接的部分朝第一主体1的外侧向下方倾斜。
由此,吐出空气沿第二主体2的底面流动,从而能够防止吐出空气再次流入吸入口112。
吐出口17可以形成为环形。吐出口17可以是以送风风扇12的轴为中心的环形的形状。吐出口17可以形成为四边形。吐出口17可以形成为圆形。吐出口17并非局限于此,可以形成为各种各样的形状。例如,在吐出空气的流路的端部配置在吐出栅格18,吐出口17的形状可以是配置于吐出栅格18的复数个静叶片181之间所形成的四边形。
由此,吐出气流朝四方形成,从而能够提高空气净化器的效率。
吐出口17可以形成于吐出盖。吐出盖可以是吐出栅格18。例如,吐出栅格18可以具有复数个静叶片181,吐出口17可以形成在复数个静叶片181之间。
第二主体2可以朝侧面方向延伸。第二主体2可以朝水平方向的外侧厚度逐渐变小。
第二主体2可以包括形成平台的外形的下盖22。下盖22可以朝侧面方向延伸。下盖22可以包括朝侧面延伸的底面。
下盖22可以形成为越靠近端部厚度越小。底面可以是引导壁221。
引导壁221可以朝侧面方向延伸。引导壁221可以在第一主体1的上端延伸。引导壁221可以朝第一主体1的外侧延伸。引导壁221的边缘可以位于第一主体1的周缘壁的外侧。
引导壁221可以面向下侧。引导壁可以面向第一主体1侧。引导壁221可以倾斜。例如,引导壁221可以朝第一主体1的外侧向上方延伸。
下盖22可以从吐出口17的一端延伸。下盖22可以从吐出栅格18的一端延伸。
吐出栅格18的一端可以与下盖22连接。下盖22可以从吐出栅格18的另一端向上侧隔开。
吐出口17与引导壁221可以形成锐角。
吐出栅格18可以与引导壁221连接。吐出栅格18的上端可以与引导壁221的下端连接。吐出栅格18与引导壁221可以形成锐角。引导壁221可以从吐出栅格18的一侧延伸,吐出栅格18与引导壁221可以在所述一侧形成锐角。引导壁221与吐出栅格18形成的角度可以从所述一侧越靠近引导壁221的边缘越大。例如,配置在第一主体1的上侧的吐出栅格18可以与第二主体2连接,吐出栅格18与第二主体2的引导壁221可以在连接点处形成锐角。
静叶片181可以与引导壁221形成锐角。
参照图3,对空气净化器3进行说明。
第二主体2可以与第一主体1结合。第二主体2可以结合为靠近第一主体1的上侧。第二主体2可以包括与第一主体1连接的连接构件。第二主体2的一部分可以插入到第一主体1。第二主体2可以包括与第一主体1结合的支柱21。支柱21可以朝第二主体2的下侧延伸。支柱21可以插入到第一主体1的上侧。例如,第二主体2可以包括向下侧延伸的支柱21,所述支柱21可以结合于第一主体1的上侧。
支柱21可以从第二主体2的下盖22朝第一主体1侧延伸形成。支柱21可以朝第二主体2的下侧延伸。支柱21可以与下盖22的引导壁221构成钝角。例如,支柱21可以向下侧延伸,引导壁221可以朝侧面方向向上方延伸,从而支柱21与引导壁221可以构成钝角。
在支柱21的外壁可以形成有引导槽211。引导槽211可以在支柱21的外壁朝内侧凹陷。引导槽211可以沿支柱21高度方向延伸。引导槽211可以引导支柱21的插入方向。
参照图4,对第二主体2进行说明。
第二主体2可以包括形成顶面的板24。板24可以在顶面具有平坦面。板24可以配置在下盖22的上侧。板24可以配置在支柱21的上侧。板24可以从下盖22分离。
板24可以具有供指示器26插入的插槽241。指示器26可以从下侧靠近而插入到插槽241。指示器26可以在第二主体2的顶面露出。指示器26可以形成第二主体2的顶面。例如,板24可以具有供朝一侧长长地延伸的指示器26插入的对应的插槽241,指示器26可以从板24的下侧靠近而插入到插槽241,并向外部露出。
板24可以具有供充电垫板271插入的垫板孔242。充电垫板271可以从板24的下侧靠近而插入到垫板孔242。充电垫板271可以在第二主体2的顶面露出。充电垫板271可以形成第二主体2的顶面。例如,充电垫板271可以是圆形,垫板孔242可以形成为与充电垫板271对应的圆形,充电垫板271可以插入到垫板孔242并向外部露出。
指示器26与充电垫板271可以形成为彼此不同的形状。例如,指示器26可以是长长地延伸的形状,充电垫板271可以是圆形。
由此,用户能够通过彼此不同的形状的指示器和充电垫板来知晓板的结合方向。
指示器26与充电垫板271可以配置在彼此相对的位置上。例如,指示器26与充电垫板271可以沿板24的径向彼此相对。
由此,能够引导板24的结合方向。
参照图5,对空气净化器3进行说明。
吐出盖可以配置为朝向第二主体2。吐出盖可以面向第二主体2。吐出盖可以配置在第一主体1的上侧。吐出盖可以形成第一主体1的顶面。
吐出盖可以配置成与第二主体2隔开。吐出盖可以与第二主体2的下盖22隔开。吐出盖可以与下盖22隔开规定间隔m。下盖22可以从吐出盖向上侧隔开规定间隔m。下盖22与吐出盖之间的隔开距离m可以朝第一主体1的外侧逐渐变大。吐出盖可以是吐出栅格18。例如,吐出栅格18可以朝第一主体1的外侧向下方倾斜地形成,下盖22可以朝第一主体1的外侧向上方倾斜地形成,吐出栅格18与下盖22之间的隔开距离m可以朝第一主体1的外侧逐渐变大。
下盖22可以朝下侧凸起形成。
引导壁221可以相对于第二主体2的径向倾斜地形成。引导壁221可以相对于第二主体2的径向倾斜。引导壁221可以朝边缘向上方倾斜。
引导壁221可以是曲面。例如,引导壁221可以朝下侧凸起形成。
引导壁221可以朝第二主体2的边缘曲率逐渐变大。
由此,吐出气流能够利用康达效应沿引导壁221形成至下盖22的边缘为止。
引导壁221和第二主体2的径向构成的角度θ3b可以大于0。引导壁221和第二主体2的径向构成的角度θ3b可以是可变的。引导壁221和第二主体2的径向构成的角度θ3b可以越靠近引导壁221的边缘越大。
吐出栅格18和第一主体1的径向构成的角度θ3a可以大于0。
吐出栅格18和第一主体1的径向构成的角度θ3a可以大于引导壁221和第二主体2的径向构成的角度θ3b。吐出栅格18和第一主体1的径向构成的角度θ3a与引导壁221和第二主体2的径向构成的角度θ3b的差可以越靠近导壁221的边缘越小。
吐出盖可以是吐出栅格18。吐出栅格18可以由复数个静叶片181形成。吐出栅格18的截面形状可以与第一主体1的截面形状对应。例如,第一主体1可以是圆筒形的形状,吐出栅格18可以是与第一主体1对应的环形的吐出栅格18。
吐出栅格18可以与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连接。吐出栅格18可以连接第一主体1的上罩体16与第二主体2的下盖22。吐出栅格18可以与上罩体16的边缘连接。吐出栅格18可以与下盖22的一端连接。
空气净化器3可以包括配置在上罩体16的内部的内主体15。内主体15可以配置在上罩体16的内部,并可以与上罩体16的边缘连接。例如,内主体15的上侧边缘可以与上罩体16的上侧边缘连接。
内主体15可以包括吐出流路153。内主体15可以包括作为内壁的内盖152和作为外壁的内罩体151。吐出流路153可以由内盖152和内罩体151形成。吐出流路153可以配置在内盖152与内罩体151之间。例如,内主体15可以包括圆筒形的内盖152和具有比所述内盖152的直径大的直径的圆筒形的内罩体151,并可以包括形成在内盖152与内罩体151之间的环形的吐出流路153。
吐出栅格18可以配置在吐出流路153的端部。例如,吐出栅格18可以配置在配置于第一主体1的上侧的吐出流路153的端部。
第一主体1可以与第二主体2分离。
第一主体1可以包括固定第二主体2的支座19。支座19可以在第一主体1的顶面朝下侧凹陷形成。支座19可以在第一主体1的内部朝一侧呈开口。例如,支座19可以朝第一主体1的上侧呈开口形成。
支座19可以配置在第一主体1的上侧。支座19可以配置在与第一主体1的中心对应的位置。例如,支座19可以以圆筒形形成在第一主体1的上侧,并可以配置在与第一主体1的中心对应的位置。
支座19可以包括支座底座192和支座壁191。支座壁191可以与第一主体1对应的形状形成。支座19可以小于第一主体1。例如,支座19可以形成为与圆筒形的第一主体1对应的圆筒形且小于第一主体1。
吐出栅格18可以与支座壁191连接。吐出栅格18可以与支座边缘194连接。支座壁191可以形成为比第一主体1的高度更高。支座边缘194可以位于比罩体边缘161更高的位置上。吐出栅格18可以与支座边缘194和罩体边缘161连接。静叶片181可以与支座边缘194和罩体边缘161连接。例如,支座边缘194可以形成为比罩体边缘161更高,静叶片181可以从上侧的支座边缘194向下侧罩体边缘161倾斜地连接。
下盖22可以与支座边缘194连接。下盖22可以从支座边缘194延伸。引导壁221可以从支座边缘194朝侧面方向延伸。吐出栅格18与引导壁221可以连接为在支座边缘194构成锐角。例如,朝第一主体1的外侧向下方倾斜地形成的吐出栅格18与朝第一主体1的外侧向上方倾斜地形成的引导壁221可以在支座边缘194连接,并形成锐角。
第二主体2可以包括插入到第一主体1的支座19的支柱21。支柱21可以形成为与支座19的形状对应的形状且小于支座19。第二主体2的支柱21可以插入到支座19而被固定。支座壁191可以与支柱21的外表面接触。例如,支柱21可以形成为较小的圆筒形,以固定在圆筒形的支座19。
支座19可以包括引导支柱21的结合方向的导柱193。导柱193可以配置在支座19的内侧。导柱193可以形成在支座19的内壁。导柱193可以形成有复数个。例如,导柱193可以与支座19的内壁接触,并配置在彼此隔开而相对的位置。
第二主体2可以包括钩28,以脱离第一主体1。钩28可以配置在下盖22的与支柱21相邻的内侧。钩28可以包括朝支柱21的外侧凸出的钩部(未标记)。钩部可以插入到形成在支座19的内壁的卡扣部(未标记)。第二主体2可以包括配置于引导壁221并操作钩28的钩部的钩按键281。钩按键281可以配置为面向第一主体1。钩按键281可以配置为面向吐出栅格18。
第二主体2可以包括具有平坦面的板24。
第二主体2可以包括配置在下盖22与板24之间的上板23。
指示器26可以配置在第二主体2的顶面。指示器26可以面向上侧。指示器26可以形成在上板23。指示器26可以从上板23朝向板24凸出形成。指示器26可以插入到形成于板24的插槽241。
在指示器26的下侧可以配置有基板264。基板264可以操作指示器26。基板264可以与控制部连接。
指示器26可以位于按键模块25的上侧。指示器26和按键模块25可以沿上下方向并排配置。指示器26可以直观地输出按键模块25的操作。
按键模块25可以包括接收传递到基板264的信号的按键251。按键251可以是复数个。按键模块25可以包括连接复数个按键251的连接台254。
按键模块25可以配置在第二主体2的底面。按键模块25可以配置为面向下侧。按键251可以从第二主体2的底面朝内侧隔开。在第二主体2形成有从底面向上侧凹陷的按键沟槽(未图示),按键251可以从所述按键沟槽朝下侧凸出。按键251可以形成第二主体2的底面。
按键模块25可以配置在基板264的下侧。按键模块25可以配置于下盖22。按键模块25可以形成引导壁221。按键模块25可以配置为与引导壁221的倾斜对应。例如,引导壁221可以朝第一主体1的外侧向上方倾斜,按键模块25也可以配置为与所述引导壁221的倾斜的角度对应的角度。
由此,沿引导壁221流动的吐出气流抵达至按键模块25,从而能够使用户用手感知吐出空气的强度并调整空气净化器3的运转状态。
按键模块25可以与基板264连接。按键模块25可以与控制部连接。按键模块25可以与指示器26连接。按键模块25可以使空气净化器3的运转状态发生变化。例如,当用户按下按键模块25时,能够使空气净化器3开始运转或停止运转。
按键模块25可以与第二主体2的周缘末端相邻配置。按键模块25可以配置为比第二主体2的支柱21更靠近周缘末端。按键模块25可以位于第一主体1的周缘壁的沿水平方向的外侧。例如,按键模块25可以与下盖22的周缘末端相邻配置,以使用户能够容易地接触。
由此,用户能够容易地接近在视野内不可见的按键模块。
按键模块25可以配置在指示器26的下侧。按键模块25与指示器26之间可以配置有基板264。按键模块25、基板264以及指示器26可以沿上下方向并排配置。例如,在指示器26的下侧可以配置有基板264,在基板264的下侧可以配置有按键模块25。
由此,用户能够利用配置于顶面的指示器26来容易地掌握在视野内不可见的按键模块25的位置。
由此,不需要为了操作指示器26而连接按键模块25和基板264的额外的构件,从而能够减少零件数量并简化结构。
充电垫板271可以形成于上板23。充电垫板271从上板23朝向板24凸出形成。充电垫板271可以插入到形成于板24的垫板孔242。在充电垫板271的下侧可以配置有充电线圈272。充电线圈272可以配置在下盖22与上板23之间。充电基板273可以与充电线圈272相邻,并配置在上板23的下侧。
集水路可以形成于上板23。集水路可以形成在板24的下侧。集水路可以形成在板24与上板23之间。集水路可以从上板23凹陷形成。
集水路可以包括主集水路231。主集水路231可以与上板23的中心部相邻配置。
集水路可以包括插槽集水路232。插槽集水路232可以沿指示器26的周缘形成。插槽集水路232可以设置在形成于板24的插槽241的下侧。插槽集水路232可以位于插槽241的边缘的下侧。
由此,能够将从板的插槽与指示器之间的缝隙渗透的液体集中到插槽集水路。
集水路可以包括垫板集水路233。垫板集水路233可以沿充电垫板271的周缘形成。垫板集水路233可以设置在形成于板24的垫板孔242的下侧。垫板集水路233可以位于垫板孔242的边缘的下侧。垫板集水路233可以沿充电垫板271的周缘的一部分形成。
参照图6,对空气净化器3进行说明。
按键模块25、基板264以及指示器26可以沿上下方向并排配置。按键模块25、基板264以及指示器26可以沿上下方向配置成一列。例如,指示器26插入到板24的插槽241而形成板24的顶面,基板264配置在指示器26的下侧,按键模块25配置为与基板264的底面接触。
板24可以包括形成第二主体2的侧面的侧面盖243。侧面盖243可以通过板24的端部弯曲而形成。例如,侧面盖243可以从形成第二主体2的顶面的板24向下侧弯曲而形成。
侧面盖243可以覆盖下盖22的侧面部。
下盖22可以包括侧端弯曲的侧壁226。板24的侧面盖243可以覆盖下盖22的侧壁226。板24的侧面盖243可以与侧壁226接触。下盖22的侧壁226可以朝与板24的侧面盖243弯曲的方向相对的方向弯曲。例如,板24的侧面盖243可以朝下侧弯曲,下盖22的侧壁226可以朝上侧弯曲。
在板24与下盖22之间可以配置有上板23。上板23可以包括侧端弯曲而与下盖22结合的钩筋235。钩筋235可以朝与板24的侧面盖243弯曲的方向对应的方向弯曲。钩筋235可以朝与下盖22的侧壁226弯曲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例如,侧面盖243和钩筋235可以朝下侧弯曲,侧壁226可以朝上侧弯曲。
从侧面方向的内侧朝外侧可以以钩筋235、侧壁226以及侧面盖243的顺序配置。例如,下盖22可以配置为内侧面与钩筋235接触,下盖22的外侧面与侧面盖243接触。即,上板23可以利用钩筋235与下盖22的内侧面接触,并结合在下盖22的上侧。板24可以配置在下盖22的上侧,以使侧面盖243覆盖下盖22的侧壁226。
指示器26与插槽241之间可能会产生间隙244。从指示器26与插槽241之间的间隙244可以渗透液体。上板23可以包括用于储存通过指示器26与插槽241之间的间隙244流入的液体的集水路。集水路可以配置在插槽241的周边部。集水路可以在上板23以槽的形态形成。集水路可以包括:插槽集水路232,沿指示器26的周缘配置在插槽241的下侧;主集水路231(参照图10),从上板23的中心部隔开形成;以及连接集水路234,连接所述插槽集水路232与主集水路231。
指示器26可以包括灯罩261。灯罩261可以长长地延伸形成。灯罩261可以包括在内部配置指示灯265的中空部262。中空部262可以利用罩体分隔壁267来形成复数个。复数个指示灯265可以配置于灯罩261。例如,灯罩261可以利用四个罩体分隔壁267来划分为五个中空部262,五个指示灯265可以配置在各自的中空部262。
灯罩261可以从中空部262朝一侧呈开口。在呈开口的一侧可以配置有指示灯265。指示灯265可以与基板264连接。在灯罩261的呈开口的一侧可以配置有与指示灯265连接的基板264。基板264可以通过与灯罩261的开口部侧接触来封闭中空部262。例如,灯罩261可以从中空部262朝下侧呈开口,在灯罩261的下侧可以配置有与指示灯265连接的基板264。
在基板264与灯罩261之间可以配置有指示灯265。指示灯265可以朝向中空部262配置于基板264来发光。例如,配置在灯罩261的下侧的指示灯265可以朝上侧发光。
灯罩261可以包括插入到板24的插槽241的罩体上侧壁266。罩体上侧壁266可以形成板24的顶面。罩体的上侧壁266可以是与板24的插槽241对应的形状。
在灯罩261的罩体上侧壁266可以形成有沟槽263。沟槽263可以形成在罩体上侧壁266的内侧。沟槽263可以从中空部262朝与开口部侧相对的方向形成。中空部262可以配置在沟槽263与开口部之间。例如,灯罩261可以朝下侧呈开口,沟槽263可以朝上侧形成。
沟槽263的厚度d1可以小于罩体上侧壁266的厚度d2。沟槽263的厚度d1可以大于0。从指示灯265发出的光可以在通过沟槽263后朝向外部。
由此,不仅能够向用户显示空气净化器的运转状态的视觉信息,也能够防止液体渗透到灯罩内部。
指示灯265可以与基板264连接。指示灯265可以配置于基板264。指示灯265可以沿灯罩261的长度方向并排配置于基板264。例如,五个指示灯265可以在基板264配置成一列,并分别配置在形成于灯罩265的五个中空部262。
指示灯265可以配置在灯罩261的沟槽263的下侧。指示灯265可以与沟槽263沿上下方向配置成一列。从指示灯265发出的光可以在通过配置于上侧的沟槽263后向外部传播。
灯罩261可以从上板23上升。灯罩261可以与上板23一体化。灯罩261可以从上板23上升并插入到插槽241而形成板24的顶面。
按键模块25可以与基板264接触。按键模块25可以朝与配置有指示灯265的面相对的面与基板264接触。例如,指示灯265可以配置在基板264的顶面,按键模块25可以与基板264的底面接触。
基板264可以包括与按键模块25接触的按键传感器268。按键传感器268可以是检测压力的压力传感器。例如,当用户按下按键251时,按键传感器268可以检测压力并向控制部传递指令。
按键模块25可以包括与基板264接触的按键筋252。按键筋252可以与按键传感器268接触。
下盖22可以包括供按键模块25配置的按键室224。下盖22可以包括沿第一主体1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分隔壁222和第二分隔壁223。第一分隔壁222和第二分隔壁223可以划分出配置按键的按键室224。第一分隔壁222和第二分隔壁223可以形成为不同的高度。
第一分隔壁222可以划分按键室224,并支撑基板264。第一分隔壁222在按键模块25的一侧相邻配置。第二分隔壁223在按键模块25的另一侧相邻配置。
第二分隔壁223可以划分按键室224,并支撑上板23。第二分隔壁223和下盖22的引导壁221可以在内部形成集水部225。集水部225可以被上板23覆盖。通过插槽241与指示器26之间的间隙244流入的液体一次储存在上板的插槽集水路232,在插槽集水路232中溢出而从侧壁226与钩筋235之间渗透的液体可以二次储存到集水部225。
由此,能够提高空气净化器的防水性能。
下盖22可以在按键室224的下侧包括供按键模块25结合的开口(未标记)。按键模块25可以插入到开口,按键251可以向外部露出。
按键模块25可以包括挂在开口周边部的引导壁221的凸缘253。凸缘253可以朝按键模块25的侧面方向延伸。凸缘253可以配置于按键室224,按键251可以向外部露出。例如,按键模块25可以从按键室224的上侧靠近,凸缘253可以挂在开口周边部的引导壁221,按键251可以朝下侧向外部露出。
参照图7,对第二主体2进行说明。
按键模块25可以配置在第二主体2的底面。按键模块25可以形成第二主体2的底面。按键模块25可以配置在下盖22的底面。按键模块25可以形成下盖22的引导壁221。例如,按键模块25可以配置在第二主体2的底面而面向下侧。
按键模块25可以配置为比支柱21更靠近第二主体2的边缘。例如,按键模块25与支柱21之间的距离t2可以比按键模块25与第二主体2的边缘之间的距离t1更长。按键模块25可以与第二主体2的边缘相邻配置。
按键模块25可以包括复数个按键251。复数个按键251可以沿第二主体2的边缘配置。复数个按键251可以沿第二主体2的周缘方向配置。复数个按键251可以从第二主体2的边缘以规定间隔t1朝内侧隔开配置。例如,按键模块25可以包括三个按键251,三个按键251可以从下盖22的边缘朝内侧隔开预定间隔t1,并沿下盖22的边缘配置。
按键模块25可以包括具有彼此不同的形态的复数个按键251。复数个按键251可以包括以第一形态形成的第一按键251a和以第二形态形成的第二按键251b。例如,复数个按键可以包括以圆形形成的第一按键251a和长长地延伸的第二按键251b。
按键模块25可以包括第一按键251a、第二按键251b以及第三按键251c。序数并不表示按键251的配置顺序。例如,第一按键251a、第二按键251b以及第三按键251c可以不依次并排配置。
每个按键251可以凹陷或凸起形成。按键251可以朝下侧凸起并比第二主体2的底面凸出。按键251可以朝上侧凹陷,并比第二主体2的底面凹陷。例如,第一按键251a可以是朝下侧凸起的圆形,第二按键251b可以长长地延伸并朝下侧凸起,第三按键251c可以是朝上侧凹陷的圆形。
参照图8和图9,对按键模块25进行说明。
按键模块25可以包括按键251和从所述按键251延伸形成的凸缘253。凸缘253可以沿各个按键251的周缘延伸形成。例如,第一按键251a和第三按键251c可以是圆形,第一凸缘、第三凸缘253a、253c可以是朝第一按键251a、第三按键251c的侧面方向延伸的圆形。例如,第二按键251b是长长地延伸的形状,第二凸缘253b可以是朝第二按键251b的侧面方向延伸而与第二按键251b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按键模块25包括复数个按键251,并且可以包括将所述复数个按键251彼此连接的连接台254。连接台254可以连接到各个按键251的凸缘253。例如,连接台254可以连接第一按键251a的第一凸缘253a与第二按键251b的第二凸缘253b,并连接第二按键251b的第二凸缘253b与第三按键251c的第三凸缘253c。
连接台254可以沿第二主体2的周缘倾斜地连接复数个按键251。例如,连接第一按键251a与第二按键251b的连接台254和连接第二按键251b与第三按键251c的连接台254可以沿第二主体2的周缘配置,并彼此构成钝角。
按键251可以包括在与向外部露出的面相对的面凸出的按键筋252。按键筋252可以形成为两个筋彼此交叉的十字形状。按键筋252可以配置为面向上侧。按键筋252可以与配置在按键模块25的上侧的基板264接触。按键筋252可以使与基板264连接的按键传感器268启动。例如,当用户按下按键251时,按键筋252可以启动按键传感器268,基板264可以将信号发送到控制部。
参照图10,对上板23进行说明。
上板23可以是第二主体2的顶面的形状。上板23可以是圆形。上板23可以是具有规定的厚度的板。上板23可以包括灯罩261。上板23可以包括充电垫板271。
灯罩261可以从上板23上升而形成。充电垫板271可以从上板23上升而形成。
上板23可以包括集水路。集水路可以是形成在上板的槽。集水路可以在上板向下侧凹陷。集水路可以包括从上板23的中心部朝侧面方向隔开而沿周缘形成的主集水路231。例如,主集水路231可以从圆形的上板23的中心部隔开并沿周缘向下侧凹陷。
集水路可以包括沿灯罩261的周缘形成的插槽集水路232。插槽集水路232可以形成为比主集水路231浅。插槽集水路232的宽度可以小于主集水路231的宽度。
集水路可以包括沿充电垫板271的周缘形成的垫板集水路233。垫板集水路233可以形成为比主集水路231浅。垫板集水路233的宽度可以小于主集水路231的宽度。垫板集水路233可以沿充电垫板271的周缘的一部分形成,并与主集水路231连接。例如,垫板集水路233可以沿充电垫板271的周缘中的一半形成为“C字”,并与主集水路231连接。
参照图1至图10,本发明一方面的空气净化器包括:第一主体,具有吸入口和吐出口;过滤器,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内部面向所述吸入口;送风风扇,配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内部,并形成从所述吸入口朝所述吐出口的空气流动;送风马达,配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内部,使所述送风风扇旋转;以及第二主体,配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上侧;所述第二主体包括配置在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的按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按键可以是比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向下侧凸出或比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向上侧凹陷的凹凸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二主体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的支柱,所述按键与所述第二主体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所述按键与所述支柱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二主体可以朝水平方向的外侧厚度逐渐变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二主体可以沿水平方向比所述第一主体更凸出,所述按键可以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周缘壁的水平方向的外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按键可以是复数个,所述复数个按键可以沿所述第二主体的边缘以周缘方向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按键可以是复数个,可以包括连接所述复数个按键的连接台,所述连接台可以沿所述第二主体的周缘倾斜地连接所述复数个按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吐出口可以在所述第一主体的顶面向上侧呈开口,所述第二主体可以具有配置在所述吐出口的上侧并朝侧面方向延伸为面向下侧的引导壁,所述按键可以配置于所述引导壁,以位于所述吐出口的水平方向的外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引导壁可以朝侧面方向向上方延伸,所述按键可以配置成与所述引导壁延伸的角度对应的角度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引导壁可以是以朝边缘曲率逐渐变大的方式沿侧面方向向上方弯曲延伸的曲面,所述按键可以配置为以与所述引导壁的曲率对应的角度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按键可以是复数个,所述复数个按键可以包括:第一按键,朝下侧凸起并比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凸出;以及第二按键,朝上侧凹陷并比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凹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按键可以是复数个,所述复数个按键可以包括以第一形态形成的第一按键和以第二形态形成的第二按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第二主体还可以包括配置在所述第二主体的顶面并面向上侧的指示器,所述指示器可以位于所述按键的上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按键可以是复数个,所述复数个按键可以沿所述第二主体的周缘隔开配置,所述指示器可以配置在所述复数个按键中的至少一个的上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可以包括配置在所述第二主体的上侧并覆盖所述第二主体的板,所述板可以具有供所述指示器插入的插槽,所述按键可以位于所述插槽的下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指示器可以包括:发光的指示灯;灯罩,配置有所述指示灯,并插入到所述板的插槽;以及基板,配置为一面与所述灯罩接触,在所述一面连接有所述指示灯;所述按键可以配置为与所述基板的另一面接触。
上述的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另一实施例不是相互排斥或区分的。上述的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另一实施例可以并用或组合各自的构成或功能。
例如,表示特定实施例和/或附图中说明的A构成可以与另一实施例和/或附图中说说明的B构成结合。即,在并未直接说明构成之间的结合的情况下,除说明无法结合的情况之外,表示能够结合。
所述详细说明应在所有方面视为示例性解释而非限制性。本发明的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的合理解释来决定,本发明的等效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中,包括:
第一主体,具有吸入口和吐出口;
过滤器,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内部面向所述吸入口;
送风风扇,配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内部,并形成从所述吸入口朝所述吐出口的空气流动;
送风马达,配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内部,使所述送风风扇旋转;以及
第二主体,配置在所述第一主体的上侧;
所述第二主体包括配置在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的按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按键是比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向下侧凸出或者比所述第二主体的底面向上侧凹陷的凹凸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第二主体包括与所述第一主体连接的支柱,
所述按键与所述第二主体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按键与所述支柱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第二主体朝水平方向的外侧厚度逐渐变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第二主体沿水平方向比所述第一主体更凸出,
所述按键位于所述第一主体的周缘壁的水平方向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按键是复数个,复数个所述按键沿所述第二主体的边缘以周缘方向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按键是复数个,
包括连接复数个所述按键的连接台,
所述连接台沿所述第二主体的周缘倾斜地连接复数个所述按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吐出口在所述第一主体的顶面向上侧呈开口,
所述第二主体具有配置在所述吐出口的上侧并朝侧面方向延伸为面向下侧的引导壁,
所述按键配置于所述引导壁,以位于所述吐出口的水平方向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引导壁沿侧面方向向上方延伸,
所述按键以与所述引导壁延伸的角度对应的角度倾斜地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中,
所述引导壁是以朝边缘曲率逐渐增大的方式沿侧面方向向上方弯曲延伸的曲面,
所述按键配置为以与所述引导壁的曲率对应的角度倾斜。
CN202310848022.2A 2022-07-14 2023-07-11 空气净化器 Pending CN1174048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20087011A KR20240009733A (ko) 2022-07-14 2022-07-14 공기청정기
KR10-2022-0087011 2022-07-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04802A true CN117404802A (zh) 2024-01-16

Family

ID=87280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48022.2A Pending CN117404802A (zh) 2022-07-14 2023-07-11 空气净化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17201A1 (zh)
EP (1) EP4306856A1 (zh)
KR (1) KR20240009733A (zh)
CN (1) CN117404802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75962B1 (en) * 2007-08-08 2022-06-22 Woongjin Coway Co., Ltd. Air cleaner
CN104949213B (zh) * 2014-03-28 2017-09-29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气净化器
WO2017074128A1 (ko) * 2015-10-30 2017-05-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가습공기청정기
JP6777753B2 (ja) * 2016-02-26 2020-10-2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空気清浄機
KR20200004167A (ko) * 2018-07-03 2020-01-13 웅진코웨이 주식회사 풍향 조절형 팝업 토출부를 포함하는 공기 청정기
CN109405123A (zh) * 2018-11-24 2019-03-01 王录强 智能语音空气净化器
US11471810B2 (en) * 2019-03-19 2022-10-18 Lg Electronics Inc. Air purifier
KR20210140930A (ko) 2020-05-14 2021-11-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청정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40009733A (ko) 2024-01-23
US20240017201A1 (en) 2024-01-18
EP4306856A1 (en) 2024-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15922A1 (en) Room air purifier
KR20170141577A (ko) 공기 청정기
KR20180000121A (ko) 공기 청정기
KR102327971B1 (ko) 공기정화 기능이 구비된 조명장치
CN112923465B (zh) 加湿净化装置
KR20170140578A (ko) 공기 청정기
KR101809411B1 (ko) 공기 청정기
KR101809410B1 (ko) 공기 청정기
CN117404802A (zh) 空气净化器
EP4306859A1 (en) Air cleaner
KR101938647B1 (ko) 공기 청정기
CN117404791A (zh) 空气净化器
KR102416909B1 (ko) 다기능 공기 청정기
US20240117993A1 (en) Air purifier
KR101809408B1 (ko) 공기 청정기
CN117404740A (zh) 空气净化器
KR102086998B1 (ko) 공기 청정기
KR20240009731A (ko) 공기청정기
KR102459987B1 (ko) 공기청정기
KR20240033915A (ko) 공기청정기
US20240125510A1 (en) Air purifier
CN216876158U (zh) 风机组件、集尘器和清洁装置
KR20190058434A (ko) 공기 청정기
KR102327519B1 (ko) 조명 장치
KR20240009735A (ko) 공기청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