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95639A - 设备寻找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设备寻找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95639A
CN117395639A CN202311699369.1A CN202311699369A CN117395639A CN 117395639 A CN117395639 A CN 117395639A CN 202311699369 A CN202311699369 A CN 202311699369A CN 117395639 A CN117395639 A CN 117395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rching
equipment
request
nfc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993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子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993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956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95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956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设备寻找方法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的设备寻找操作,获取待寻找的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向具备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功能的中继设备发送NFC连接请求,以与中继设备建立NFC连接;通过NFC连接将设备寻找请求发送至中继设备,其中,设备寻找请求包括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以使中继设备根据标识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由此,通过NFC和无线网络连接实现设备寻找功能,避免了通过蓝牙连接寻找设备的局限性,扩大了设备寻找功能的覆盖范围,提升了设备寻找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设备寻找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寻找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各类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这些便携的电子设备来满足通信、娱乐、工作和信息获取的需求。然而,电子设备的小尺寸和日常使用频率使它们容易被放置在不同的地方,而用户经常遗忘设备的具体位置。此外,当设备处于静音或震动模式时,由于无法依赖铃声或震动来追踪其位置,因此找回设备可能变得更加困难。
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电子设备制造商已经开始提供“寻找设备”的功能。以手机和手环为例,这种功能允许用户通过手环与手机之间的蓝牙连接触发手机发出声音或震动,以帮助用户找到手机。但是,由于蓝牙连接通常具有有限的覆盖范围,因此当用户与设备之间有障碍物,或者距离较远时,蓝牙信号无法顺利传输,从而导致设备寻找功能无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寻找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解决在通过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实现设备寻找功能时,由于蓝牙连接通常具有有限的覆盖范围,因此当用户与设备之间有障碍物,或者距离较远时,蓝牙信号无法顺利传输,从而导致设备寻找功能无效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寻找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具备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功能,上述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的设备寻找操作,获取待寻找的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向具备NFC功能的中继设备发送NFC连接请求,以与中继设备建立NFC连接;通过NFC连接将设备寻找请求发送至中继设备,其中,设备寻找请求包括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以使中继设备根据标识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
如此,由于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均具备NFC功能,因此在通过第一设备寻找第二设备时,通过建立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的NFC连接,第一设备通过NFC连接将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发送至中继设备,以使中继设备通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从而通过NFC和无线网络连接实现设备寻找功能,避免了通过蓝牙连接寻找设备的局限性,扩大了设备寻找功能的覆盖范围,提升了设备寻找的可靠性。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无线网络连接为WiFi连接及蜂窝移动通信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如此,通过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稳定且覆盖范围较大的WiFi连接或蜂窝移动通信连接,发送对第二设备的设备寻找指令,从而提升了设备寻找的覆盖范围,提升了设备寻找的可靠性。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响应于用户的设备寻找操作,获取待寻找的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之前,还包括:
与第二设备进行关联绑定。
如此,通过在实现设备寻找功能之前,将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关联绑定,使得用户在需要寻找第二设备时,可以直接通过第一设备发起对第二设备的设备寻找请求,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设备寻找的便捷性和可靠性。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向具备NFC功能的中继设备发送NFC连接请求,以与中继设备建立NFC连接之前,还包括:
确定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失败。
如此,在通过第一设备寻找第二设备时,还可以首先通过蓝牙连接直接向第二设备发起设备寻找指令,并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失败时,再通过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的NFC连接以及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因此,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蓝牙连接成功时,无需建立与众中继设备的NFC连接,简化了设备寻找的操作,从而不仅通过NFC和无线网络连接,避免了通过蓝牙连接寻找设备的局限性,扩大了设备寻找功能的覆盖范围,提升了设备寻找的可靠性,而且进一步提升了设备寻找的便捷性,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在第一方面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通过NFC连接将设备寻找请求发送至中继设备之前,还包括:
确定获取到中继设备返回的对NFC连接请求的确认应答。
如此,中继设备在获取到第一设备的NFC连接请求后,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NFC连接请求进行确认应答,以使第一设备发送设备寻找请求,从而不仅进一步保证了设备寻找的安全性,而且更加符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改善了用户体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寻找方法,应用于中继设备,中继设备具备NFC功能,上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NFC连接请求,以与第一设备建立NFC连接;通过NFC连接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设备寻找请求,其中,设备寻找请求包括待寻找的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根据标识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其中,设备寻找指令用于触发第二设备发声,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
如此,由于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均具备NFC功能,因此在通过第一设备寻找第二设备时,通过建立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的NFC连接,第一设备通过NFC连接将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发送至中继设备,以使中继设备通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从而通过NFC和无线网络连接实现设备寻找功能,避免了通过蓝牙连接寻找设备的局限性,扩大了设备寻找功能的覆盖范围,提升了设备寻找的可靠性。
在第二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无线网络连接为WiFi连接及蜂窝移动通信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如此,通过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稳定且覆盖范围较大的WiFi连接或蜂窝移动通信连接,发送对第二设备的设备寻找指令,从而提升了设备寻找的覆盖范围,提升了设备寻找的可靠性。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标识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之前,还包括:
对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
相应的,上述根据标识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包括:
在确定设备寻找请求合法的情况下,根据标识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
如此,中继设备在将设备寻找请求发送至第二设备之前,对第一设备发送的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并在确定设备寻找请求合法时再发送至第二设备,以寻找第二设备,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设备寻找的安全性。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对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包括:
获取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
根据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对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对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包括:
在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为预设类型的情况下,确定设备寻找请求合法;
在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不为预设类型的情况下,确定设备寻找请求未合法。
如此,在中继设备不具备便捷的操作界面,或者安全性要求较低时,可以通过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对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以保证设备寻找的安全性和验证便捷性。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对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包括:
根据标识信息,获取第二设备对应的验证信息;
根据预设的验证规则,对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在验证信息验证通过时,确定设备寻找请求合法;
在验证信息未验证通过时,确定设备寻找请求未合法。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验证信息包括第二设备对应的账户信息、密码、生物识别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如此,在中继设备为具备可交互界面的设备(如手机)时,可以通过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互信信息(如登录的账户信息)、用户输入的密码、生物识别信息等,对设备寻找指令进行合法性验证,以进一步提升设备寻找的安全性。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NFC连接请求,以与第一设备建立NFC连接,包括:
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NFC连接请求;
获取用户对NFC连接请求的确认操作;
向第一设备发送对NFC请求的确认应答,以与第一设备建立NFC连接。
如此,中继设备在获取到第一设备的NFC连接请求后,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NFC连接请求进行确认应答,以使第一设备发送设备寻找请求,从而不仅进一步保证了设备寻找的安全性,而且更加符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改善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在第二方面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设备寻找指令中还包括发声参数,以使第二设备根据发声参数进行发声。
如此,通过在设备寻找指令中设置发声参数,使得第二设备在接受到设备寻找指令时根据发声参数进行发声,从而使得第二设备的发声类型、强度、时长等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保证用户可以根据第二设备的发声找到第二设备,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设备寻找的可靠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寻找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具备NFC功能,上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设备寻找操作,获取待寻找的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具备NFC功能的中继设备发送NFC连接请求,以与中继设备建立NFC连接;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NFC连接将设备寻找请求发送至中继设备,其中,设备寻找请求包括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以使中继设备根据标识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
在第三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无线网络连接为WiFi连接及蜂窝移动通信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在第三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绑定模块,用于与第二设备进行关联绑定。
可选的,在第三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失败。
可选的,在第三方面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获取到中继设备返回的对NFC连接请求的确认应答。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寻找装置,应用于中继设备,中继设备具备NFC功能,上述装置,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NFC连接请求,以与第一设备建立NFC连接;第一接收模块,用于通过NFC连接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设备寻找请求,其中,设备寻找请求包括待寻找的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第三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标识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其中,设备寻找指令用于触发第二设备发声,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
在第四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无线网络连接为WiFi连接及蜂窝移动通信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在第四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验证模块,用于对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
相应的,上述第三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确定设备寻找请求合法的情况下,根据标识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
可选的,在第四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验证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
第一验证单元,用于根据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对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
可选的,在第四方面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验证单元,具体用于:
在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为预设类型的情况下,确定设备寻找请求合法;
在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不为预设类型的情况下,确定设备寻找请求未合法。
可选的,在第四方面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验证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标识信息,获取第二设备对应的验证信息;
第二验证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验证规则,对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验证信息验证通过时,确定设备寻找请求合法;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验证信息未验证通过时,确定设备寻找请求未合法。
可选的,在第四方面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验证信息包括第二设备对应的账户信息、密码、生物识别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在第四方面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NFC连接请求;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对NFC连接请求的确认操作;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对NFC请求的确认应答,以与第一设备建立NFC连接。
可选的,在第四方面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设备寻找指令中还包括发声参数,以使第二设备根据发声参数进行发声。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电子设备实现如前所述的设备寻找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电子设备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的设备寻找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前所述的设备寻找方法。
上述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六方面和第七方面所获得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第一方面及第二方面中对应的技术手段获得的技术效果近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寻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关联绑定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寻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WiFi连接实现设备寻找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蜂窝移动通信连接实现设备寻找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寻找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寻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寻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设备寻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寻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具备NFC功能,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部分或者全部内容:
步骤101,响应于用户的设备寻找操作,获取待寻找的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
随着各类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这些便携的电子设备来满足通信、娱乐、工作和信息获取的需求。然而,电子设备的小尺寸和日常使用频率使它们容易被放置在不同的地方,而用户经常遗忘设备的具体位置。此外,当设备处于静音或震动模式时,由于无法依赖铃声或震动来追踪其位置,因此找回设备可能变得更加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电子设备制造商已经开始提供“寻找设备”的功能。以手机和手环为例,这种功能允许用户通过手环与手机之间的蓝牙连接触发手机发出声音或震动,以帮助用户找到手机。但是,由于蓝牙连接通常具有有限的覆盖范围,因此当用户与设备之间有障碍物,或者距离较远时,蓝牙信号无法顺利传输,从而导致设备寻找功能无效。因此,本申请通过将场景中具备NFC功能及无线网络连接(如WiFi连接、蜂窝移动通信连接等)功能的设备作为中继设备,将设备寻找指令从用户用于寻找设备的第一设备传递至待寻找的第二设备,以避免通过蓝牙连接寻找设备的局限性,扩大设备寻找的覆盖范围,提升设备寻找的可靠性。
其中,第一设备,可以是任意类型的具备NFC功能的电子设备。作为一种示例,第一设备可以为具备NFC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耳机,等等。由于可穿戴设备用户通常会长时间的穿戴在身上,不易丢失,因此可以将第一设备作为寻找设备的发起方,以在常用的电子设备找不到时,可以通过随身佩戴的可穿戴设备寻找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设备可能是功能较为简单的电子设备,比如,智能手环,可能只具备蓝牙连接功能,而无法通过其他的无线连接方式与被寻找的第二设备进行直接连接,因此,为了保证设备寻找功能的通用性,可以将场景中具备NFC功能及无线网络连接功能的设备作为中继设备,以实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设备寻找指令传递,从而实现覆盖范围更广、可靠性更高的设备寻找功能。
其中,设备寻找操作,可以是指用户在第一设备中输入的用于发起寻找第二设备的操作。
其中,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可以是指第二设备的MAC地址、IP地址、手机号等可以唯一标识第二设备的信息。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具体的应用场景,确定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的具体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设备可以具备交互界面,并可以在交互界面中提供“寻找设备”对应的功能控件,因此,设备寻找操作可以是用户对 “寻找设备”对应的功能控件的触发操作,即可以在获取到用户对“寻找设备”对应的功能控件的触发操作时,确定获取到用户的设备寻找操作,并获取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及的触发操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触摸(例如,点击等)、声控、手势等操作,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可以在获取到用户对第一设备的预设操作时,确定获取到用户的设备寻找指令,并获取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
作为一种示例,在第一设备中包含显示屏时,预设操作可以为从显示屏左侧向右滑动若干次、从显示屏右侧向左滑动若干次、从显示屏上端向下滑动若干次、从显示屏下端向上滑动若干次、点击显示屏若干次、指关节敲击显示屏若干次、长按显示屏、在显示屏上方挥手若干次,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示例,在第一设备中包含机械按键时,预设操作还可以为按压机械按键若干次、长按机械按键,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仅为示例性的,不能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实际使用时,设备寻找操作的类型与第一设备的功能有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具体的应用场景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为了使用第一设备的设备寻找功能,还可以提前将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关联绑定,使得用户在需要寻找第二设备时,可以直接通过第一设备发起对第二设备的设备寻找请求,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设备寻找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101之前,还可以包括:
与第二设备进行关联绑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了使用第一设备的设备寻找功能,用户可以首先关联第一设备(比如手环)与第二设备(如智能手机)。这个关联过程将确保第一设备与用户的第二设备之间建立了通信通道,以便进行寻找设备操作。如图2所示,用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完成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关联绑定:
步骤201,第一设备初始化。
用户在第一次使用第一设备时,需要执行初始化过程。第一设备的初始化过程可以包括激活设备、设置基本参数和建立通信通道。
步骤202,第二设备应用设置。
用户可以在其第二设备上安装寻找设备的应用程序,这个应用程序将用于管理第一设备并进行关联绑定。用户在应用程序中可以提供必要的个人信息和设备标识信息,例如第二设备的物理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或其他唯一标识符。
步骤203,第一设备扫描并连接。
一旦用户的在第二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已设置好,第一设备可以开始扫描附近的蓝牙设备,以发现用户的第二设备。当第一设备检测到用户的第二设备时,它会尝试与第二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步骤204,用户确认。
用户的应用程序将发送关联请求到用户的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可以通过显示屏或发声提醒用户,用户可以在第一设备上确认并接受关联请求。
步骤205,关联完成。
一旦用户确认关联请求,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建立完成。此时,第一设备将存储第二设备的唯一标识信息,以便在需要时触发设备寻找功能。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果第一设备仅与一个第二设备进行了关联绑定,则第一设备在获取到如前所述的设备寻找操作时,可以直接将获取该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果第一设备与多个第二设备进行了关联绑定,则用户在使用设备寻找功能时,第一设备还可以允许用户选择任意一个第二设备触发设备寻找。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获取到用户在第一设备提供的设备寻找功能中选择的第二设备时,确定获取到用户的设备寻找操作,并将用户选择的第二设备确定为待寻找的第二设备,并获取用户选择的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
步骤102,向具备NFC功能的中继设备发送NFC连接请求,以与中继设备建立NFC连接。
其中,中继设备,可以是用户在当前场景中可以使用的既具备NFC功能、又具备无线网络连接功能(如WiFi连接、蜂窝移动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比如,中继设备可以为用户身边具备NFC功能的WiFi路由器、具备NFC功能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获取到用户的设备寻找操作后,即可以进入设备寻找功能,当第一设备检测到中继设备的NFC信号时,则可以向中继设备发送NFC连接请求,以在中继设备获取到该NFC连接请求时,与中继设备建立NFC连接。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设备在进入设备寻找功能后,可以在用户将第一设备靠近或接触中继设备的NFC标签或NFC感应区域时,第一设备感应到中继设备的NFC信号即可向中继设备发送NFC连接请求,以与中继设备建立NFC连接。比如,若中继设备为WiFi路由器,则第一设备可以通过靠近或接触WiFi路由器的NFC标签或NFC感应区域的方式,与WiFi路由器建立NFC连接。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设备在进入设备寻找功能后,还可以主动扫描周围电子设备的NFC信号,并在扫描到任一设备的NFC信号时,将该设备作为中继设备,并向该中继设备发送NFC连接请求,以与该中继设备建立NFC连接。比如,若中继设备为具备NFC功能的手机,则第一设备可以通过主动扫描周围设备NFC信号的方式,与该手机建立NFC连接。
进一步的,在通过第一设备寻找第二设备时,还可以首先通过蓝牙连接直接向第二设备发起设备寻找指令,并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失败时,再通过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的NFC连接以及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因此,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蓝牙连接成功时,无需建立与众中继设备的NFC连接,简化了设备寻找的操作。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102之前,还可以包括:
确定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失败。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由于通过中继设备传递设备寻找指令,需要首先建立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的NFC连接,因此在获取到用户的设备寻找操作时,可以首先通过蓝牙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蓝牙连接成功,则可以直接通过蓝牙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以触发第二设备发声,便于用户寻找,从而简化蓝牙连接成功时的设备寻找流程;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失败,则可以通过中继设备传递设备寻找指令至第二设备,因此此时第一设备可以向中继设备发送NFC连接请求,以与中继设备建立NFC连接,并通过中继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
通过以上分析,通过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蓝牙连接成功时,通过蓝牙连接寻找第二设备,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蓝牙连接失败时,通过中继设备的NFC功能和无线网络功能寻找第二设备,从而不仅通过NFC和无线网络连接,避免了通过蓝牙连接寻找设备的局限性,扩大了设备寻找功能的覆盖范围,提升了设备寻找的可靠性,而且进一步提升了设备寻找的便捷性,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步骤103,通过NFC连接将设备寻找请求发送至中继设备,其中,设备寻找请求包括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以使中继设备根据标识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
其中,无线网络连接,可以为WiFi连接、蜂窝移动通信连接等具有较大覆盖范围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实际使用时,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与中继设备及第二设备的类型和功能的有关,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举例来说,假设中继设备为WiFi路由器,第二设备也具备WiFi连接功能,则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可以为WiFi连接,则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为MAC地址,以使中继设备可以直接根据第二设备的MAC地址将设备寻找指令发送至第二设备。
又如,假设中继设备为手机,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均具备蜂窝移动通信功能,则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可以为蜂窝移动通信连接,以进一步扩大设备寻找的覆盖范围和连接稳定性。此时,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为MAC地址,也可以第二设备的IP地址、手机号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建立NFC连接之后,第一设备则可以根据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生成设备寻找请求,并可以通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NFC连接将该设备寻找请求发送至中继设备,以使中继设备可以根据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从而使得第二设备在接收到设备寻找指令之后,可以根据设备寻找指令进行发声,以便于用户寻找。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寻找指令中还可以包括发声参数,以使第二设备可以根据设备寻找指令中的发声参数进行发声。比如,发声参数中可以包括发声类型(如响铃、震动、铃声类型等)、发声强度、发声时长中的至少一种。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具体的应用场景,设定发声参数中包含的具体参数类型,以及各个参数的具体取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设备寻找请求可以是第一设备在与中继设备建立NFC连接时发送的。也就是说,第一设备可以在向中继设备发送NFC连接请求的同时,将设备寻找请求发送至中继设备,之后在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建立NFC连接之后,中继设备则可以对设备寻找请求进行解析处理,以确定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进而根据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
举例来说,假设中继设备为WiFi路由器,第一设备通过与WiFi路由器的NFC标签接触建立NFC连接,则第一设备可以在接触WiFi路由器的NFC标签时,即将包含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的设备寻找请求发送至WiFi路由器。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设备寻找请求还可以是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的NFC连接建立成功之后,单独向中继设备发送的。
举例来说,假设中继设备为手机,第一设备通过主动扫描周围设备的NFC信号与中继设备建立NFC连接,则第一设备可以在检测到该手机的NFC信号并向该手机发送NFC连接请求,并与该手机成功建立NFC连接之后,再将包含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的设备寻找请求发送至该手机。
进一步的,中继设备在获取到第一设备的NFC连接请求后,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NFC连接请求进行确认应答,以使第一设备发送设备寻找请求,以进一步提升设备寻找的安全性,并且更加符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103之前,还可以包括:
确定获取到中继设备返回的对NFC连接请求的确认应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一些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中继设备,可以在获取到第一设备发送的NFC连接请求之后,对NFC请求的安全性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向第一设备返回对该NFC连接请求的确认应答,从而第一设备可以在获取到中继设备对NFC连接请求的确认应答后,确定与中继设备之间的NFC连接成功建立,并通过与中继设备之间的NFC连接向中继设备发送设备寻找请求。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继设备在获取到第一设备发送的NFC连接请求时,可以将该NFC连接请求显示或播报给用户,以使用户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确认是否同意该NFC连接请求;并在获取到用户对该NFC连接的确认操作后,确定该NFC连接请求的安全性验证成功,并向第一设备发送对该NFC连接请求的确认应答。
举例来说,中继设备为手机,则手机在获取到第一设备的NFC连接请求后,可以在显示屏中显示是否同意该NFC请求的对话框,并在该对话框中显示分别代表同意连接和不同意连接的两个控件,并在获取到用户对代表同意的控件的触发操作时,确定用户同意与第一设备建立NFC连接,即该NFC连接请求的安全性验证成功,从而可以向第一设备发送对该NFC连接请求的确认应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寻找方法,由于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均具备NFC功能,因此在通过第一设备寻找第二设备时,通过建立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的NFC连接,第一设备通过NFC连接将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发送至中继设备,以使中继设备通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从而通过NFC和无线网络连接实现设备寻找功能,避免了通过蓝牙连接寻找设备的局限性,扩大了设备寻找的覆盖范围,提升了设备寻找的可靠性。
请参考图3,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寻找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中继设备,该中继设备具备NFC功能,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部分或者全部内容:
步骤301,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NFC连接请求,以与第一设备建立NFC连接。
其中,中继设备,可以是用户在当前场景中可以使用的既具备NFC功能、又具备无线网络连接功能(如WiFi连接、蜂窝移动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比如,中继设备可以为用户身边具备NFC功能的WiFi路由器、具备NFC功能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获取到用户的设备寻找操作后,即可以进入设备寻找功能,当第一设备检测到中继设备的NFC信号时,则可以向中继设备发送NFC连接请求,中继设备在获取到该NFC连接请求时,可以根据该NFC请求建立与第一设备建立NFC连接。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设备在进入设备寻找功能后,可以在用户将第一设备靠近或接触中继设备的NFC标签或NFC感应区域时,第一设备感应到中继设备的NFC信号即可向中继设备发送NFC连接请求,中继设备可以在感应到第一设备靠近或接触自身的NFC标签或NFC感应区域时,确定获取到第一设备发送的NFC连接请求,并与第一设备建立NFC连接。比如,若中继设备为WiFi路由器,则在第一设备可以通过靠近或接触WiFi路由器的NFC标签或NFC感应区域时,WiFi路由器可以确定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NFC连接请求,并与第一设备建立NFC连接。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设备在进入设备寻找功能后,还可以主动扫描周围电子设备的NFC信号,并在扫描到任一设备的NFC信号时,将该设备作为中继设备,并向该中继设备发送NFC连接请求,因此中继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一设备通过NFC信号扫描发送的NFC连接请求时,与该第一设备建立NFC连接。比如,若中继设备为具备NFC功能的手机,则该手机可以在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NFC连接请求时,与第一设备建立NFC连接。
进一步的,进一步的,中继设备在获取到第一设备的NFC连接请求后,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NFC连接请求进行确认应答,以使第一设备发送设备寻找请求,以进一步提升设备寻找的安全性,并且更加符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301,可以包括:
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NFC连接请求;
获取用户对NFC连接请求的确认操作;
向第一设备发送对NFC请求的确认应答,以与第一设备建立NFC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一些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中继设备,可以在获取到第一设备发送的NFC连接请求之后,对NFC请求的安全性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后,向第一设备返回对该NFC连接请求的确认应答,从而建立与第一设备的NFC连接,并通过与中继设备之间的NFC连接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设备寻找请求。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继设备在获取到第一设备发送的NFC连接请求时,可以将该NFC连接请求显示或播报给用户,以使用户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确认是否同意该NFC连接请求;并在获取到用户对该NFC连接的确认操作后,确定该NFC连接请求的安全性验证成功,并向第一设备发送对该NFC连接请求的确认应答。
举例来说,中继设备为手机,则手机在获取到第一设备的NFC连接请求后,可以在显示屏中显示是否同意该NFC请求的对话框,并在该对话框中显示分别代表同意连接和不同意连接的两个控件,并在获取到用户对代表同意的控件的触发操作时,确定用户同意与第一设备建立NFC连接,即确定获取到用户对该NFC请求的确认操作,从而可以向第一设备发送对该NFC连接请求的确认应答,建立与第一设备的NFC连接。
步骤302,通过NFC连接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设备寻找请求,其中,设备寻找请求包括待寻找的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
其中,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可以是指第二设备的MAC地址、IP地址、手机号等可以唯一标识第二设备的信息。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具体的应用场景,确定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的具体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举例来说,假设中继设备为WiFi路由器,第二设备也具备WiFi连接功能,则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可以为WiFi连接,则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为MAC地址,以使中继设备可以直接根据第二设备的MAC地址将设备寻找指令发送至第二设备。
又如,假设中继设备为手机,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均具备蜂窝移动通信功能,则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可以为蜂窝移动通信连接,以进一步扩大设备寻找的覆盖范围和连接稳定性。此时,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为MAC地址,也可以第二设备的IP地址、手机号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建立NFC连接之后,第一设备则可以根据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生成设备寻找请求,并可以通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NFC连接将该设备寻找请求发送至中继设备,从而中继设备可以对获取到的设备寻找请求进行解析处理,以确定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以在后续根据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
步骤303,根据标识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其中,设备寻找指令用于触发第二设备发声,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
其中,无线网络连接,可以为WiFi连接、蜂窝移动通信连接等具有较大覆盖范围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实际使用时,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与中继设备及第二设备的类型和功能的有关,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举例来说,假设中继设备为WiFi路由器,第二设备也具备WiFi连接功能,则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可以为WiFi连接。又如,假设中继设备为手机,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均具备蜂窝移动通信功能,则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可以为蜂窝移动通信连接,以进一步扩大设备寻找的覆盖范围和连接稳定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中继设备获取到第一设备发送的设备寻找指令之后,可以根据设备寻找指令中的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通过其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将设备寻找指令发送至第二设备,以使第二设备在获取到设备寻找指令之后,根据设备寻找指令进行发声,以便于用户寻找第二设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为WiFi连接,则中继设备可以根据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比如MAC地址),通过WiFi连接将设备寻找指令发送至第二设备;若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为蜂窝移动通信连接,则中继设备可以根据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比如MAC地址、IP地址、手机号,等等),通过蜂窝移动通信连接将设备寻找指令发送至第二设备。
举例来说,假设中继设备为WiFi路由器,第二设备也具备WiFi连接功能,则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可以为WiFi连接,则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为MAC地址,从而中继设备可以根据第二设备的MAC地址,直接通过WiFi连接将设备寻找指令发送至第二设备。
又如,假设中继设备为手机,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均具备蜂窝移动通信功能,则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可以为蜂窝移动通信连接,以进一步扩大设备寻找的覆盖范围和连接稳定性。此时,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为MAC地址,也可以第二设备的IP地址、手机号等,第二设备可以根据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通过蜂窝移动通信连接将设备寻找指令发送至第二设备。
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在设备寻找指令中设置发声参数,使得第二设备在接受到设备寻找指令时根据发声参数进行发声,从而使得第二设备的发声类型、强度、时长等符合用户的使用需求,保证用户可以根据第二设备的发声找到第二设备,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设备寻找的可靠性。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设备寻找指令中还可以包括发声参数,以使第二设备根据发声参数进行发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发声参数中可以包括发声类型(如响铃、震动、铃声类型等)、发声强度、发声时长中的至少一种。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具体的应用场景,设定发声参数中包含的具体参数类型,以及各个参数的具体取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设备中可以安装有设备寻找对应的应用程序,第二设备在接收到中继设备发送的设备寻找指令之后,可以通过该应用程序对设备寻找指令进行指令解释,以获取设备寻找指令中包含的发声参数(如发声类型、发声强度、发声时长等),并根据解析出来的发声参数触发第二设备发声。比如,应用程序解析初设备寻找指令包含的发声参数包括:发声类型为响铃并震动,发声强度为第一设备支持的最大强度,发声时长为5分钟,则可以触发第二设备以其支持的最大强度响铃并震动,并持续发声5分钟。
进一步的,中继设备在将设备寻找请求发送至第二设备之前,还可以对第一设备发送的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并在确定设备寻找请求合法时再发送至第二设备,以寻找第二设备,以进一步提升设备寻找的安全性。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303之前,还可以包括:
对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
相应的,上述步骤303,可以包括:
在确定设备寻找请求合法的情况下,根据标识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继设备在获取到第一设备通过NFC连接发送的设备寻找请求时,可以首先对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并在确定设备寻找请求合法的情况下,再根据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址指令;若确定设备寻找请求不合法,则可以不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请求,即终止设备寻找过程,以保证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的数据安全性。
进一步的,中继设备可以根据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对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以保证设备寻找的安全性和验证便捷性。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对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包括:
获取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
根据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对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提升设备寻找请求合法性验证的便捷性,或者中继设备不支持与用户进行交互,则中继设备直接获取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并直接根据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是否合法,对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提前预设设备寻找请求应当符合的预设类型,从而中继设备可以将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与预设类型进行比对,以确定设备寻找请求的合法性。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如下方式验证设备寻找请求的合法性:
在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为预设类型的情况下,确定设备寻找请求合法;
在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不为预设类型的情况下,确定设备寻找请求未合法。
举例来说,假设中继设备为WiFi路由器,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WiFi连接,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为第二设备的MAC地址,预设类型为“MAC地址+xxyy”;如果中继设备确定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为预设类型,则可以确定设备寻找请求合法;否则,则可以确定设备寻找请求不合法。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对设备寻找请求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的方式,可以应用在安全性要求较低,或者中继设备的功能无法支持用户交互的场景,比如中继设备为WiFi路由器这种场景中。
进一步的,在安全性要求较高,或者中继设备可以支持用户交互的场景,可以通过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互信信息、用户输入的密码、生物识别信息等,对设备寻找指令进行合法性验证,以进一步提升设备寻找的安全性。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对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包括:
根据标识信息,获取第二设备对应的验证信息;
根据预设的验证规则,对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在验证信息验证通过时,确定设备寻找请求合法;
在验证信息未验证通过时,确定设备寻找请求未合法。
其中,验证信息可以包括第二设备对应的账户信息、密码、生物识别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通过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互信信息,对设备寻找请求的合法性进行验证。比如,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为同一厂商生产的电子设备,若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为同一用户的设备,则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可能会登录相同的账户,因此可以将第二设备对应的账户信息作为验证信息;并在获取到设备寻找请求时,根据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获取第二设备对应的账户信息,之后判断中继设备的账户信息与第二设备的账户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验证规则;若符合,则可以确定设备连接请求合法;否则,则可以确定设备连接请求不合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验证信息为第二设备对应的账户信息时,预设的验证规则可以为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登录的账户信息相同,或者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登录的账户为关联账户(比如家人之间可以进行账户关联)。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具体的应用场景,确定与验证信息匹配的验证规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由于用户的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可能不是同一厂商生产的,或者登录了没有互信关系的账户信息,为了保证设备寻找的适用范围,还可以允许用户输入密码、生物识别信息等验证信息,对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以在保证设备寻找安全性的同时,尽可能满足用户的设备寻找需求。因此,中继设备在获取到设备寻找请求之后,可以在中继设备中提供输入密码或生物识别信息的交互界面,并接收用户输入的密码或生物识别信息;之后,可以将用户输入的密码或生物识别信息作为第二设备对应的验证信息,对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并在用户输入的密码或生物识别信息验证通过时,确定设备寻找请求合法;在用户输入的密码或生物识别信息未验证通过时,确定设备寻找请求不合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设备对应的验证信息为用户输入的密码或生物识别信息时,预设的验证规则可以是用户输入的密码或生物识别信息,与用户之前在设备寻找功能中设定的密码或生物识别信息匹配。也就是说,可以在用户输入的密码或生物识别信息与用户设定的密码或生物识别信息匹配时,确定验证通过,并确定设备寻找请求合法;可以在用户输入的密码或生物识别信息与用户设定的密码或生物识别信息不匹配时,确定未验证通过,并确定设备寻找请求不合法。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二设备对应的账户信息、密码或生物识别信息对设备寻找请求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的方式,可以应用在安全性要求较高,或者中继设备的功能可以支持用户交互的场景,比如中继设备为手机这种场景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寻找方法,由于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均具备NFC功能,因此在通过第一设备寻找第二设备时,通过建立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的NFC连接,第一设备通过NFC连接将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发送至中继设备,以使中继设备通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从而通过NFC和无线网络连接实现设备寻找功能,避免了通过蓝牙连接寻找设备的局限性,扩大了设备寻找的覆盖范围,提升了设备寻找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示例,以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为WiFi连接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寻找过程。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WiFi连接实现设备寻找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接触。
用户的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如WiFi路由器)之间建立物理接触。这可以通过将第一设备触碰中继设备上的NFC标签或NFC感应区域来实现。
步骤402,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的NFC连接建立。
中继设备检测到第一设备的NFC信号并响应,建立NFC连接。这个连接是短暂的,用于传递设备寻找指令。
步骤403,中继设备获取设备寻找请求。
步骤404,中继设备验证设备寻找请求合法性。
步骤405,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WiFi连接建立。
中继设备一旦确认设备寻找请求合法且有效,中继设备将与第二设备之间建立WiFi连接。这个连接将用于后续的设备寻找指令传输,以触发寻找手机功能。
步骤406,设备寻找指令传递。
中继设备通过WiFi连接将设备寻找指令发送至第二设备。
步骤407,设备寻找指令解释。
第二设备中设备寻找对应的应用程序解释收到的设备寻找指令,包括发声类型、发声强度、发声时长等。应用程序根据设备寻找指令的要求执行相应的操作。
步骤408,触发第二设备发声。
根据设备寻找指令,第二设备可能会响铃、震动或同时进行。这个操作将引起用户的注意,帮助用户找到第二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示例,以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为蜂窝移动通信连接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寻找过程。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蜂窝移动通信连接实现设备寻找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第一设备扫描中继设备的NFC信号。
当用户需要找回第二设备时,第一设备可以首先进入扫描模式,开始寻找附近支持NFC的中继设备。第一设备内置的NFC感应器可以用于检测附近的NFC信号。
步骤502,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的NFC连接建立。
一旦第一设备检测到支持NFC的中继设备(如手机)的NFC信号,它可以尝试与该中继建立NFC连接。这种连接可以是基于NFC技术的短距离通信连接,通常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步骤503,中继设备中的应用程序确认NFC连接请求。
中继设备中安装的设备寻找对应的应用程序收到第一设备的NFC连接请求后,可以允许用户进行确认。用户可以在应用程序上确认第一设备的NFC连接请求,以确保NFC连接的合法性。
步骤504,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的互信关系验证。
中继设备的应用程序不仅可以确认第一设备的NFC连接请求,还可以验证用户的中继设备与所需寻找的第二设备之间是否存在互信关系。这种互信关系可以通过用户的账户信息、密码、生物识别信息或其他认证机制来验证。
步骤505,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建立蜂窝移动通信连接。
一旦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互信关系验证成功,中继设备可以通过蜂窝移动通信连接与用户的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这种通信将传输设备寻找指令,以触发寻找设备的操作。
步骤506,中继设备通过蜂窝移动通信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
中继设备中的应用程序可以根据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生成设备寻找指令,并通过蜂窝移动通信连接将该设备寻找指令传递给用户的所需寻找的第二设备。这个指令包括触发声音或震动的发声类型、发声强度和发声时长等。
步骤507,第二设备中设备寻找对应的应用程序响应。
用户的第二设备接收到设备寻找指令后,可以解释指令的内容。设备寻找对应的应用程序可以根据指令的要求执行相应的操作,触发声音或震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原理,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6,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寻找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如图6所示,该设备寻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第一设备响应于用户的设备寻找操作,获取待寻找的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
步骤602,第一设备向具备NFC功能的中继设备发送NFC连接请求。
步骤603,中继设备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NFC连接请求,以与第一设备建立NFC连接。
步骤604,第一设备通过NFC连接将设备寻找请求发送至中继设备,其中,设备寻找请求包括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
步骤605,中继设备根据标识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其中,设备寻找指令用于触发第二设备发声,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
上述过程,由于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均具备NFC功能,因此在通过第一设备寻找第二设备时,通过建立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的NFC连接,第一设备通过NFC连接将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发送至中继设备,以使中继设备通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从而通过NFC和无线网络连接实现设备寻找功能,避免了通过蓝牙连接寻找设备的局限性,扩大了设备寻找的覆盖范围,提升了设备寻找的可靠性。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所述的设备寻找方法,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寻找装置的结构框图,应用于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具备NFC功能,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7,该装置7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71,用于响应于用户的设备寻找操作,获取待寻找的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72,用于向具备NFC功能的中继设备发送NFC连接请求,以与中继设备建立NFC连接;
第二发送模块73,用于通过NFC连接将设备寻找请求发送至中继设备,其中,设备寻找请求包括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以使中继设备根据标识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
在实际使用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寻找装置,可以被配置在任意电子设备中,以执行前述设备寻找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寻找装置,由于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均具备NFC功能,因此在通过第一设备寻找第二设备时,通过建立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的NFC连接,第一设备通过NFC连接将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发送至中继设备,以使中继设备通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从而通过NFC和无线网络连接实现设备寻找功能,避免了通过蓝牙连接寻找设备的局限性,扩大了设备寻找的覆盖范围,提升了设备寻找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无线网络连接为WiFi连接及蜂窝移动通信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70,还包括:
第一绑定模块,用于与第二设备进行关联绑定。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70,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失败。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70,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获取到中继设备返回的对NFC连接请求的确认应答。
对应于上文实施例所述的设备寻找方法,图8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寻找装置的结构框图,应用于中继设备,中继设备具备NFC功能,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参照图8,该装置80,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81,用于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NFC连接请求,以与第一设备建立NFC连接;
第一接收模块82,用于通过NFC连接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设备寻找请求,其中,设备寻找请求包括待寻找的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
第三发送模块83,用于根据标识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其中,设备寻找指令用于触发第二设备发声,中继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
在实际使用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寻找装置,可以被配置在任意电子设备中,以执行前述设备寻找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寻找装置,由于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均具备NFC功能,因此在通过第一设备寻找第二设备时,通过建立第一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的NFC连接,第一设备通过NFC连接将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发送至中继设备,以使中继设备通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从而通过NFC和无线网络连接实现设备寻找功能,避免了通过蓝牙连接寻找设备的局限性,扩大了设备寻找的覆盖范围,提升了设备寻找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无线网络连接为WiFi连接及蜂窝移动通信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装置80,还包括:
第一验证模块,用于对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
相应的,上述第三发送模块83,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确定设备寻找请求合法的情况下,根据标识信息,向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验证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
第一验证单元,用于根据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对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验证单元,具体用于:
在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为预设类型的情况下,确定设备寻找请求合法;
在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不为预设类型的情况下,确定设备寻找请求未合法。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验证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标识信息,获取第二设备对应的验证信息;
第二验证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验证规则,对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验证信息验证通过时,确定设备寻找请求合法;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验证信息未验证通过时,确定设备寻找请求未合法。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验证信息包括第二设备对应的账户信息、密码、生物识别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获取模块81,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NFC连接请求;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对NFC连接请求的确认操作;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对NFC请求的确认应答,以与第一设备建立NFC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设备寻找指令中还包括发声参数,以使第二设备根据发声参数进行发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图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9,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比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其中,控制器可以是电子设备1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该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电子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比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4,N为大于1的整数。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来执行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100在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实施过程和技术原理参见前述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寻找方法的解释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时实现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装置/电子设备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例如U盘、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可以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 “第二”、 “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 “包含”、 “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电子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电子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设备寻找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具备近场通信NFC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用户的设备寻找操作,获取待寻找的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
向具备NFC功能的中继设备发送NFC连接请求,以与所述中继设备建立NFC连接;
通过所述NFC连接将设备寻找请求发送至所述中继设备,其中,所述设备寻找请求包括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以使所述中继设备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所述中继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连接为无线局域网连接WiFi连接及蜂窝移动通信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用户的设备寻找操作,获取待寻找的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之前,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设备进行关联绑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具备NFC功能的中继设备发送NFC连接请求,以与所述中继设备建立NFC连接之前,还包括:
确定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蓝牙连接失败。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NFC连接将设备寻找请求发送至所述中继设备之前,还包括:
确定获取到所述中继设备返回的对所述NFC连接请求的确认应答。
6.一种设备寻找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中继设备,所述中继设备具备NFC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NFC连接请求,以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NFC连接;
通过所述NFC连接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设备寻找请求,其中,所述设备寻找请求包括待寻找的第二设备对应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其中,所述设备寻找指令用于触发所述第二设备发声,所述中继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连接为WiFi连接及蜂窝移动通信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
所述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包括:
在确定所述设备寻找请求合法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设备寻找指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包括:
获取所述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
根据所述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对所述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对所述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包括:
在所述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为预设类型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寻找请求合法;
在所述设备寻找请求对应的格式类型不为预设类型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设备寻找请求未合法。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设备寻找请求进行合法性验证,包括:
根据所述标识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验证信息;
根据预设的验证规则,对所述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在所述验证信息验证通过时,确定所述设备寻找请求合法;
在所述验证信息未验证通过时,确定所述设备寻找请求未合法。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信息包括第二设备对应的账户信息、密码、生物识别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13.如权利要求6-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NFC连接请求,以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NFC连接,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所述NFC连接请求;
获取用户对所述NFC连接请求的确认操作;
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对所述NFC请求的确认应答,以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NFC连接。
14.如权利要求6-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寻找指令中还包括发声参数,以使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发声参数进行发声。
1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电子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5或6-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电子设备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或6-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699369.1A 2023-12-12 2023-12-12 设备寻找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73956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9369.1A CN117395639A (zh) 2023-12-12 2023-12-12 设备寻找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9369.1A CN117395639A (zh) 2023-12-12 2023-12-12 设备寻找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95639A true CN117395639A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41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99369.1A Pending CN117395639A (zh) 2023-12-12 2023-12-12 设备寻找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95639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09018A1 (en) * 2004-10-29 2006-04-29 Sony Deutschland Gmbh Method for operating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171952A1 (en) * 2010-07-12 2012-07-05 Tomoaki Ohir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2713587A1 (en) * 2012-05-24 2014-04-02 BlackBerry Limited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gg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tag interactions
CN104980274A (zh) * 2014-04-09 2015-10-14 海拉胡克双合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机、具有该智能手机的车辆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170034668A1 (en) * 2015-07-28 2017-02-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isolated mobile devices in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s
CN107169705A (zh) * 2017-05-12 2017-09-15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定位标识准确定位、找寻目标的系统及方法
CN107484121A (zh) * 2017-07-11 2017-12-15 珠海智加物联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找寻电子设备的方法、系统及存储装置
CN107613482A (zh) * 2017-09-11 2018-01-19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丢失物品寻找系统
CN114554393A (zh) * 2022-02-25 2022-05-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5442780A (zh) * 2021-06-04 202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的数据交互方法及设备
CN116847273A (zh) * 2022-03-24 2023-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体寻找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09018A1 (en) * 2004-10-29 2006-04-29 Sony Deutschland Gmbh Method for operating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20171952A1 (en) * 2010-07-12 2012-07-05 Tomoaki Ohir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2713587A1 (en) * 2012-05-24 2014-04-02 BlackBerry Limited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gg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tag interactions
CN104980274A (zh) * 2014-04-09 2015-10-14 海拉胡克双合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机、具有该智能手机的车辆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170034668A1 (en) * 2015-07-28 2017-02-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isolated mobile devices in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s
CN107169705A (zh) * 2017-05-12 2017-09-15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定位标识准确定位、找寻目标的系统及方法
CN107484121A (zh) * 2017-07-11 2017-12-15 珠海智加物联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找寻电子设备的方法、系统及存储装置
CN107613482A (zh) * 2017-09-11 2018-01-19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丢失物品寻找系统
CN115442780A (zh) * 2021-06-04 202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的数据交互方法及设备
CN114554393A (zh) * 2022-02-25 2022-05-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6847273A (zh) * 2022-03-24 2023-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体寻找方法、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46545B (zh) 引导智能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介质、控制终端及系统
CN112449328B (zh) 一种蓝牙搜索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US20220330029A1 (en) Method for mutual recognition or mutual trust between bluetooth devices
US2016015006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Vehicle Bluetooth Pairing
US881827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an acoustic signal
WO2020037795A1 (zh) 一种语音识别方法、可穿戴设备及电子设备
US20130029596A1 (en) Pairing devices using data exchanged in an out-of-band channel
US8805281B2 (en) Controlling device functions of a mobile terminal in a restricted area
CN109089302B (zh) 小区搜索的实现方法、装置、通信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18533230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3572890B (zh) 音量管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KR101459967B1 (ko) 스마트키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그리고 시스템
CN105871910B (zh) 一种eSIM联合注册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17395639A (zh) 设备寻找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6816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anning access points in a portable terminal
KR101295713B1 (ko) 동일한 아이디를 가진 복수의 가입자 확인 모듈을 이용한 통신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CN116340913A (zh) 登录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31742B (zh) 双Wi-Fi连接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756849B (zh) 一种验证个人身份识别码pin码的方法和装置
KR102417365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스마트 키 탐색 방법
KR20190048263A (ko) 블루투스 이어폰을 이용한 일회용 인증코드 제공 방법
CN117062039B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354904B1 (ko) 블루투스 이어셋을 이용한 로그인 방법
WO2022160956A1 (zh) Wi-Fi连接方法、无线接入设备及电子设备
CN107801252B (zh) 一种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