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95327B - 以太网接入epa网络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以太网接入epa网络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95327B
CN117395327B CN202311696216.1A CN202311696216A CN117395327B CN 117395327 B CN117395327 B CN 117395327B CN 202311696216 A CN202311696216 A CN 202311696216A CN 117395327 B CN117395327 B CN 1173953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pa
ethernet
network
access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962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95327A (zh
Inventor
顾昊
邓文敏
周凯
陈建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uoli Xin'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uoli Xin'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uoli Xin'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uoli Xin'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962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953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95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95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95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95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6Bus for use in automation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太网接入EPA网络的方法、以太网‑EPA接入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以太网设备的以太网报文,其中所述以太网报文中包含EPA接入字段;基于以太网协议对所述以太网报文进行解析,以解析出所述EPA接入字段和应用数据;基于EPA协议将所述EPA接入字段和所述应用数据打包为EPA报文;以及将所述EPA报文发送至所述EPA网络。

Description

以太网接入EPA网络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概括而言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以太网接入EPA网络的方法、以太网-EPA接入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EPA(Ethernet for Plant Automation,工业以太网)总线作为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现场总线标准,已经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接收发布为现场总线国际标准,成为我国第一个工业自动化国际标准,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EPA网络是基于时间调度的实时以太网,其利用以太网的物理层作为传输基础,通过EPA协议实现高速、强实时的可靠性传输。
另一方面,当前在工业控制领域,以太网仍然被绝大部分网络设备支持,并且存在着大量基于以太网的网络应用。然而,由于以太网设备的组网非常依赖于交换设备,其网络的实时性、确定性和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交换设备的能力,因而某些网络需求较高的应用难以通过以太网实现。
因此,如果能够通过EPA网络实现以太网应用,则可以在确保网络质量的情况下实现高实时性的确定性传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太网接入EPA网络的方法以及用于实现该方法的以太网-EPA网络接入设备,其通过在现有的以太网报文中嵌入EPA接入字段来指示需要访问EPA网络,并且通过该接入设备将以太网以服务的方式接入EPA网络,从而实现以太网数据的高实时性的确定性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以太网接入EPA网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以太网设备的以太网报文,其中所述以太网报文中包含EPA接入字段;基于以太网协议对所述以太网报文进行解析,以解析出所述EPA接入字段和应用数据;基于EPA协议将所述EPA接入字段和所述应用数据打包为EPA报文;以及将所述EPA报文发送至所述EPA网络。
在一些实现中,所述EPA接入字段被配置在所述以太网报文的应用数据字段的预定位置。
在一些实现中,所述EPA接入字段被配置在所述以太网报文的预留字段。
在一些实现中,基于以太网协议对所述以太网报文进行解析,以解析出所述EPA接入字段和应用数据包括:基于所述以太网协议对所述以太网报文进行解析,以确定所述以太网报文是否包含所述EPA接入字段;响应于确定所述以太网报文包含所述EPA接入字段,确定所述以太网报文针对所述EPA网络,并解析出所述EPA接入字段和所述应用数据;以及响应于确定所述以太网报文不包含所述EPA接入字段,确定所述以太网报文不针对所述EPA网络,并丢弃所述以太网报文。
在一些实现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EPA接入字段为第一预定值,确定所述以太网报文用于对所述EPA网络进行组态配置;以及将所述应用数据作为组态配置数据以对所述EPA网络进行组态配置。
在一些实现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EPA接入字段为第二预定值,确定所述以太网报文用于对所述EPA网络进行网络监测;以及基于所述EPA接入字段获取所述EPA网络的网络状态信息并将所述EPA网络的网络状态信息作为对所述以太网报文的响应。
在一些实现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EPA接入字段为第三预定值,确定所述以太网报文用于通过所述EPA网络进行FRT数据传输;以及将所述应用数据划分为用于所述EPA网络中的不同EPA设备的不同数据片,其中基于EPA协议将所述EPA接入字段和所述应用数据打包为EPA报文包括:将每个数据片分别打包为用于所述EPA网络中的对应EPA设备的EPA报文。
在一些实现中,该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EPA接入字段为第四预定值,确定所述以太网报文用于向所述EPA网络中的一个EPA设备进行NRT数据传输;以及将所述应用数据打包为针对所述EPA设备的EPA报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以太网-EPA接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被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并且存储用于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当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被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列附图所给出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细节、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图1示出了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以太网-EPA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以太网协议栈和以太网报文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EPA协议栈和EPA报文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以太网接入EPA网络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示出了适合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以太网-EPA接入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发明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本申请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
除非语境有其它需要,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型,诸如“包含”和“具有”应被理解为开放的、包含的含义,即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的出现不一定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
此外,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所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仅仅出于描述清楚起见来区分各个对象,而并不限定其所描述的对象的大小或其他顺序等,除非另有说明。
图1示出了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100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系统100可以包括以太网设备110和EPA网络130。EPA网络130可以包括多个EPA设备132,使用EPA协议进行通信。其中,EPA网络130中用于实现以太网设备110对EPA网络130的访问的EPA设备132在本文中被特别称为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与EPA网络130中的其他EPA设备132一起根据EPA协议进行通信。EPA网络130可以具有不同的拓扑结构,例如图1中示出了各个EPA设备132环形连接的EPA网络130。注意,虽然图1中以环形拓扑结构为例示出了EPA网络130,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EPA网络130并不限于图1所示的拓扑结构,而是可以具有其他类型的拓扑结构,如线型结构、星型结构或者混合型结构等。
以太网设备110可以是为了本发明的方案特定的以太网设备,也可以是常规的以太网设备,其可以通过功能设置来实现常规的以太网通信功能或者本文所述的接入EPA网络的功能。
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能够将来自以太网设备110的以太网报文转换为EPA报文并发送给EPA网络130。此外,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还能够将来自EPA网络130的EPA报文转换为以太网报文并发送给以太网设备110。以太网设备110发送的以太网报文能够使得以太网设备110能够使用EPA协议提供的各种EPA网络服务,因此本文中着重于以太网设备110对EPA网络130的访问。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中所示,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可以包括以太网协议模块122和EPA协议模块124。以太网协议模块122用于利用所实现的以太网协议对来自以太网设备110的以太网报文进行解析以解析出以太网报文中所包含的应用数据。EPA协议模块124用于利用所实现的EPA协议对该应用数据进行打包以产生对应的EPA报文。
此外,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还可以包括以太网接口121,其用于从以太网设备110接收以太网报文并将该以太网报文发送给以太网协议模块122,并且以太网接口121还可以将以太网协议模块122产生的以太网报文发送给以太网设备110,即实现以太网协议模块122与以太网设备110之间的双向数据传输。在一些实例中,以太网协议模块122和以太网接口121可以通过GMII(Gigabit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吉比特介质独立接口)相连,并且以太网接口121可以是RGMII(Reduced GMII,精简吉比特介质独立接口)。
此外,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还可以包括EPA接口125,其用于将EPA协议模块124产生的EPA报文发送给EPA网络130,并且EPA接口125还可以从EPA网络130接收EPA报文并将该EPA报文发送给EPA协议模块124,即实现EPA协议模块124与EPA网络130之间的双向数据传输。在一些实例中,EPA协议模块124和EPA接口125可以通过GMII(Gigabit MediaIndependent Interface,吉比特介质独立接口)相连,并且EPA接口125可以是RGMII(Reduced GMII,精简吉比特介质独立接口)。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太网协议模块122和EPA协议模块124还可以包括数据桥模块123,以用于实现以太网协议模块122和EPA协议模块124之间的数据桥接。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以太网协议栈和以太网报文的示例性示意图。在图3A中,以UDP(用户数据报协议)/IP(因特网协议)协议为例来描述以太网协议,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文所述的以太网协议也可以是TCP(传输控制协议)/IP等以太网协议。
如图3A中所示,以太网设备110在UDP/IP协议栈的用户应用层产生应用数据,在UDP/IP协议栈的网络层、传输层和数据链路层依次向该应用数据添加UDP头、IP头和以太网帧头(ETH头)以将应用数据打包为以太网报文,并将产生的以太网报文通过物理层发送给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案中,以太网设备110可以配置该以太网报文以包含EPA接入字段,用于指示该以太网报文是针对EPA网络的以太网报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该EPA接入字段配置在以太网报文的应用数据字段的预定位置。例如,如图3A中所示,可以将应用数据字段310的第一个字节配置为EPA接入字段312,并且将应用数据字段310的其他部分用于放置应用数据314。此外,还可以将应用数据字段310的最后一个字节或其他预定位置的字节配置为EPA接入字段312(图中未示出)。此外,EPA接入字段的大小也不局限于一个字节,还可以是半个字节或多个字节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该EPA接入字段配置在以太网报文的预留字段。例如,可以将该EPA接入字段配置在以太网报文的IP头的“选项”字段。或者,在使用其他以太网协议,如TCP协议的情况下,可以将该EPA接入字段配置在以太网报文的TCP头的“预留”字段或“选项”字段。在这种情况下,以太网报文的整个应用数据字段310可以用于放置应用数据314。
在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的以太网协议模块122,对上述以太网报文进行解析,以解析出EPA接入字段312和应用数据314。这里,对以太网报文进行解析的过程是上述打包过程的逆过程,即,以太网协议模块122利用其所实现的UDP/IP协议对其物理层接收到的以太网报文分别通过数据链路层、传输层、网络层去除以太头、IP头和UDP头,直至得到应用数据字段310。然后,以太网协议模块122可以在UDP/IP协议栈的用户应用层,根据EPA接入字段的设置规则(例如位于应用数据字段310的第一个字节、最后一个字节等)从应用数据字段310中解析出EPA接入字段312和应用数据314。
在EPA接入字段312配置在以太网报文的预留字段的情况下,以太网协议模块122可以在协议栈的其他层解析出EPA接入字段312。例如,可以从以太网报文的IP头的“选项”字段或者TCP头的“预留”字段或“选项”字段等,解析出EPA接入字段312。
以太网协议模块122在解析出EPA接入字段312和应用数据314之后,可以将EPA接入字段312和应用数据314传输给EPA协议模块124。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EPA协议栈和EPA报文的示例性示意图。
如图3B中所示,EPA协议模块124可以在所实现的EPA协议栈的EPA接入层将EPA接入字段312和应用数据314作为应用数据字段,并在EPA协议栈的EPA调度子层和MAC子层分别向EPA接入字段312和应用数据314添加EPA调度子层头和ETH头,以将EPA接入字段312和应用数据314打包为EPA报文,并将产生的EPA报文通过EPA协议栈的物理层发送给EPA网络130。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以太网接入EPA网络130的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方法400可以在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中实现。
如图4中所示,在方框410,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接收来自以太网设备110的以太网报文。例如,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可以经由以太网接口121从以太网设备110接收该以太网报文。
这里,该以太网报文是如上结合图3A所述的、由以太网设备110产生的EPA报文,其中特别包含EPA接入字段312。如上所述,该EPA接入字段可以被配置在以太网报文的应用数据字段的预定位置,如应用数据字段的第一个字节或最后一个字节。或者,该EPA接入字段可以被配置在以太网报文的预留字段,如IP头中的“选项”字段或者TCP头的“预留”字段或“选项”字段。
在方框420,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更具体地,以太网协议模块122,可以基于以太网协议对接收的以太网报文进行解析,以解析出以太网报文中的EPA接入字段312和应用数据314。
例如,如上结合图3A所述,以太网协议模块122可以利用其所实现的UDP/IP协议对通过UDP/IP协议的物理层接收到的以太网报文分别通过数据链路层去除以太头,通过传输层去除IP头,并且通过网络层去除UDP头,直至得到应用数据字段310。然后,以太网协议模块122可以在UDP/IP协议栈的用户应用层,根据EPA接入字段的设置规则(例如位于应用数据字段310的第一个字节、最后一个字节等)从应用数据字段310中解析出EPA接入字段312和应用数据314。
此外,在EPA接入字段312配置在以太网报文的预留字段的情况下,以太网协议模块122可以在UDP/IP协议栈的其他层解析出EPA接入字段312。例如,可以从以太网报文的IP头的“选项”字段或者TCP头的“预留”字段或“选项”字段等,解析出EPA接入字段312。
在一些情况下,由于以太网设备110的配置等原因,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可能接收到常规的以太网报文,该以太网报文并不是针对EPA网络130的以太网报文。例如,用户意图通过以太网设备110接入EPA网络130但未选择接入EPA网络的功能,或者,该以太网设备110是不具有接入EPA网络的功能的以太网设备的情况下,在以太网设备110与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进行连接的情况下,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也会收到来自以太网设备110的以太网报文。
针对这种情况,在方框420中,或者在方框420之前,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如以太网协议模块122,还可以基于以太网协议对接收到的以太网报文进行解析,以确定该以太网报文中是否包含EPA接入字段312。
如果确定该以太网报文中包含EPA接入字段,例如,以太网协议模块122根据预先确定的EPA接入字段的配置规则,在预定位置(如应用数据字段310的预定位置或以太网报文的预留字段)中解析出EPA接入字段,则以太网协议模块122可以确定该以太网报文是针对EPA网络130的以太网报文,并相应地解析出EPA接入字段312和应用数据314。
另一方面,如果确定该以太网报文中不包含EPA接入字段,例如,以太网协议模块122根据预先确定的EPA接入字段的配置规则,在预定位置(如应用数据字段310的预定位置或以太网报文的预留字段)中没有找到EPA接入字段,则以太网协议模块122可以确定该以太网报文不是针对EPA网络130的以太网报文。在这种情况下,以太网协议模块122可以丢弃该以太网报文,并且可以进一步向以太网设备110发送错误指示。
在方框430,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更具体地,EPA协议模块124,可以基于EPA协议将解析出的EPA接入字段312和应用数据314打包为EPA报文。
例如,如上结合图3B所述,EPA协议模块124可以在所实现的EPA协议栈的EPA接入层将EPA接入字段312和应用数据314作为EPA报文的应用数据字段,并在EPA协议栈的EPA调度子层和MAC子层分别向EPA接入字段312和应用数据314添加EPA调度子层头和ETH头,以将EPA接入字段312和应用数据314打包为EPA报文。
最后,在方框440,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可以将该EPA报文发送至EPA网络130。例如,EPA协议模块124可以经由EPA接口125将产生的EPA报文通过EPA协议栈的物理层发送给EPA网络130。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以太网报文中配置EPA接入字段312相当于在以太网协议栈增加了EPA接入层协议(例如在如图3A所示的UDP/IP协议栈的用户应用层增加了EPA接入层协议),从而使得EPA协议栈能够基于该EPA接入字段312确定以太网希望访问EPA网络服务。更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将EPA接入字段312设置为不同预定值来使得EPA协议栈能够知道其所要访问的具体EPA功能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EPA接入字段312可以被设置为第一预定值以指示以太网希望访问EPA网络的组态配置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方法400还可以包括(例如作为上述方框420的一部分)基于该EPA接入字段312为第一预定值,确定该以太网报文用于对EPA网络130进行组态配置,从而在方框440在将EPA报文发送给EPA网络130之后,EPA网络130可以将EPA报文中的应用数据314作为组态配置数据以对EPA网络130进行组态配置。
由于根据EPA协议,会预先分配一个内存空间作为EPA网络130的组态配置参数的存储区间,因此以太网设备110可以通过将EPA接入字段312设置为第一预定值来访问该存储区间,从而实现以太网设备110对EPA网络130的组态配置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以太网设备110发送的以太网报文也可以称为组态配置报文,从而以太网设备110能够通过以太网报文访问EPA协议栈所提供的EPA标准网络服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EPA接入字段312可以被设置为第二预定值以指示以太网希望对EPA网络进行网络状态监测。
在这种情况下,方法400还可以包括(例如作为上述方框420的一部分)基于该EPA接入字段312为第二预定值,确定该以太网报文用于对EPA网络130进行网络监测,从而在方框440在将EPA报文发送给EPA网络130之后,EPA网络130可以基于该EPA接入字段312获取EPA网络130的网络状态信息并将EPA网络130的网络状态信息作为对该以太网报文的响应。例如,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可以将该网络状态信息作为应用数据并将其打包为一个新的以太网报文返回给以太网设备110。
由于根据EPA协议,会预先分配一个内存空间作为EPA网络130的网络状态的存储区间,因此以太网设备110可以通过将EPA接入字段312设置为第二预定值来访问该网络状态存储区间,从而实现以太网设备110对于EPA网络130的网络监测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以太网设备110发送的以太网报文也可以称为状态监测报文,从而以太网设备110能够通过以太网报文访问EPA协议栈所提供的EPA标准网络服务。
在一些实施例中,EPA接入字段312可以被设置为第三预定值以指示以太网希望使用EPA网络130的FRT(Fast Realtime,快速实时)数据传输功能。
FRT数据传输功能是指在EPA网络130中各个EPA设备132通过宏周期的周期时间段的周期报文进行的数据传输,其通常用于实时性要求高的数据的传输。
在这种情况下,方法400还可以包括(例如作为上述方框420的一部分)基于该EPA接入字段312为第三预定值,确定该以太网报文用于通过EPA网络130进行FRT数据传输。
并且,还可以确定应用数据是以太网设备110针对EPA网络130中的各个EPA设备132的数据。因此,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还可以将应用数据314划分为用于EPA网络130中的不同EPA设备132的不同数据片,并且在方框430将每个数据片分别打包为用于EPA网络130中的对应EPA设备132的EPA报文。这里,应用数据314的划分方式可以预先配置,例如,为每个EPA设备132配置2个字节的应用数据等。
通过这种方式,以太网设备110能够通过FRT数据传输报文来访问EPA协议栈,并且将一条以太网报文中的不同字段内容发送给不同EPA设备132,从而能够与基于链接关系的FRT通信结合实现FRT数据传输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EPA接入字段312可以被设置为第四预定值以指示以太网希望使用EPA网络130的NRT(Non-Realtime,非实时)数据传输功能。
NRT数据传输功能是指在EPA网络130中各个EPA设备132通过宏周期的非周期时间段的非周期报文进行的数据传输,与FRT的确定性数据传输不同,其通常用于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数据的传输。
在这种情况下,方法400还可以包括(例如作为上述方框420的一部分)基于EPA接入字段312为第四预定值,确定该以太网报文用于向EPA网络130中的一个EPA设备132进行NRT数据传输,并且在方框430将应用数据314打包为针对该EPA设备132的EPA报文。这里,该NRT传输功能所针对的EPA设备132可以预先指定,例如在以太网报文中指定目的地IP,从而仅具有该目的地IP的EPA设备132能够接收该EPA报文。
利用本发明公开的上述内容,能够将以太网以服务的方式接入EPA网络,从而通过EPA协议实现以太网数据的确定性传输,以保证以太网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图5示出了适合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以太网-EPA接入设备500的方框图。以太网-EPA接入设备500可以用来实现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以太网-EPA接入设备120。
如图所示,以太网-EPA接入设备500可以包括处理器510。处理器510控制以太网-EPA接入设备500的操作和功能。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器510可以借助于与其耦合的存储器520中所存储的指令530来执行各种操作。存储器520可以是适用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合适的类型,并且可以利用任何合适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半导体的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和系统、光存储器件和系统。尽管图5中仅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520,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太网-EPA接入设备500可以包括更多个物理上不同的存储器520。
处理器510可以是适用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合适的类型,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基于处理器的多核处理器架构中的一个或多个多个。以太网-EPA接入设备500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510。处理器510与收发器540耦合,收发器540可以借助于一个或多个通信部件来实现信息的接收和发送。上文参考图1至图4所描述的所有特征均适用于以太网-EPA接入设备500,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可以实现为方法、装置、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执行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设计中,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本发明所述的功能。例如,如果用软件来实现,则可以将所述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来传输。
本文公开的装置的各个单元可以使用分立硬件组件来实现,也可以集成地实现在一个硬件组件,如处理器上。例如,可以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功能的任意组合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块、模块和电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二者的组合。
本发明的以上描述用于使本领域的任何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的各种修改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一般性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应用于其它变形。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本文所述的实例和设计,而是与本文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性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Claims (10)

1.一种以太网接入EPA网络的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以太网设备的以太网报文,其中所述以太网报文中包含EPA接入字段并且所述EPA接入字段被配置为不同预定值以向EPA协议栈指示所要访问的EPA功能;
基于以太网协议对所述以太网报文进行解析,以解析出所述EPA接入字段和应用数据;
基于EPA协议将所述EPA接入字段和所述应用数据打包为EPA报文;以及
将所述EPA报文发送至所述EPA网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EPA接入字段被配置在所述以太网报文的应用数据字段的预定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EPA接入字段被配置在所述以太网报文的预留字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以太网协议对所述以太网报文进行解析,以解析出所述EPA接入字段和应用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以太网协议对所述以太网报文进行解析,以确定所述以太网报文是否包含所述EPA接入字段;
响应于确定所述以太网报文包含所述EPA接入字段,确定所述以太网报文针对所述EPA网络,并解析出所述EPA接入字段和所述应用数据;以及
响应于确定所述以太网报文不包含所述EPA接入字段,确定所述以太网报文不针对所述EPA网络,并丢弃所述以太网报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EPA接入字段为第一预定值,确定所述以太网报文用于对所述EPA网络进行组态配置;以及
将所述应用数据作为组态配置数据以对所述EPA网络进行组态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EPA接入字段为第二预定值,确定所述以太网报文用于对所述EPA网络进行网络监测;以及
基于所述EPA接入字段获取所述EPA网络的网络状态信息并将所述EPA网络的网络状态信息作为对所述以太网报文的响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EPA接入字段为第三预定值,确定所述以太网报文用于通过所述EPA网络进行FRT数据传输;以及
将所述应用数据划分为用于所述EPA网络中的不同EPA设备的不同数据片,
其中基于EPA协议将所述EPA接入字段和所述应用数据打包为EPA报文包括:
将每个数据片分别打包为用于所述EPA网络中的对应EPA设备的EPA报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EPA接入字段为第四预定值,确定所述以太网报文用于向所述EPA网络中的一个EPA设备进行NRT数据传输;以及
将所述应用数据打包为针对所述EPA设备的EPA报文。
9.一种以太网-EPA接入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被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并且存储用于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当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以太网-EPA接入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被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696216.1A 2023-12-12 2023-12-12 以太网接入epa网络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3953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6216.1A CN117395327B (zh) 2023-12-12 2023-12-12 以太网接入epa网络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6216.1A CN117395327B (zh) 2023-12-12 2023-12-12 以太网接入epa网络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95327A CN117395327A (zh) 2024-01-12
CN117395327B true CN117395327B (zh) 2024-03-12

Family

ID=89435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96216.1A Active CN117395327B (zh) 2023-12-12 2023-12-12 以太网接入epa网络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9532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2147A (zh) * 2007-06-20 2007-11-14 重庆邮电大学 工业以太网协议分析及现场测试仪
CN101135889A (zh) * 2007-09-30 2008-03-05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sopc的epa现场控制器
CN101631080A (zh) * 2009-08-14 2010-01-20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epa协议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和报文转发方法
CN105791214A (zh) * 2014-12-18 2016-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apidIO报文和以太网报文之间的转换方法和设备
CN107079017A (zh) * 2015-05-30 2017-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13839964A (zh) * 2021-11-26 2021-12-24 浙江国利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网关设备的通信方法和网关设备
CN116634045A (zh) * 2023-06-08 2023-08-22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8062A (zh) * 2019-01-18 2020-06-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帧的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2147A (zh) * 2007-06-20 2007-11-14 重庆邮电大学 工业以太网协议分析及现场测试仪
CN101135889A (zh) * 2007-09-30 2008-03-05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sopc的epa现场控制器
CN101631080A (zh) * 2009-08-14 2010-01-20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epa协议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和报文转发方法
CN105791214A (zh) * 2014-12-18 2016-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apidIO报文和以太网报文之间的转换方法和设备
CN107079017A (zh) * 2015-05-30 2017-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13839964A (zh) * 2021-11-26 2021-12-24 浙江国利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网关设备的通信方法和网关设备
CN116634045A (zh) * 2023-06-08 2023-08-22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林琳 ; 刘宁 ; .EPA工业以太网传输信息结构分析.科技视界.2015,(01),全文. *
王泉 ; 刘双梅 ; 李敏 ; 蒋建春 ; .EPA控制网络中ZigBee接入点的软硬件设计.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6,(08),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95327A (zh) 2024-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6807B2 (en) Techniques to operate a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Nguyen et al. RTEthernet: Real‐time communication for manufacturing cyberphysical systems
CN111614580B (zh)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612801B (zh) Epa网关设备和epa跨网通信的方法
US2022029466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WO2016044077A1 (en) Ethernet interface module
EP4057576A1 (en) Packet encapsul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packet decapsul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391924B2 (en) Ethernet interface module
WO2016044066A1 (en) Ethernet interface module
CN110290020B (zh) 一种以太网测试仪表高精度流量百分比产生方法和装置
US20150110126A1 (en) Cut through packet forwarding device
CN117395327B (zh) 以太网接入epa网络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chlesinger et al. VABS-A new approach for Real Time Ethernet
CN112637075A (zh) 一种基于fpga的udp/ip协议栈实现方法及fpga芯片
CN111147514A (zh) 一种适用于实时以太网会话层的通信帧及设计方法
Strobl et al. Using Ethernet over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in automotive networks
CN115277450B (zh) 基于opnet的虚实结合异构通信网络融合系统及应用
CN115442177B (zh) 一种can网络的数据通信方法和装置
Cavalieri Modelling and analysing congestion in KNXnet/IP
Cena et al. Design, ver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a MODBUS-CAN adaptation layer
Schlesinger et al. Concept for the coexistence of standard and Real-time Ethernet
Ishak et al. Reducing delay and jitter for real-time control communication in Ethernet
CN217770112U (zh) Epa网关设备和epa跨网通信系统
Guruprasad et al. An optimized packet transceiver design for ethernet-MAC layer based on FPGA
Vitturi et al. Hybrid Ethernet/IEEE 802.11 networks for real-time industrial commun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