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34045A - 一种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34045A
CN116634045A CN202310684719.0A CN202310684719A CN116634045A CN 116634045 A CN116634045 A CN 116634045A CN 202310684719 A CN202310684719 A CN 202310684719A CN 116634045 A CN116634045 A CN 116634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vlan tag
vlan
tag field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847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成
李明睿
胡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Wuhan Fiberhome Technical Ser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Wuhan Fiberhome Technical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Wuhan Fiberhome Technical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847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340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34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340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5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4L49/354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supporting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s [VLA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识别方法包括:转发应用层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获取报文的虚拟局域网标签vlan tag字段;当判断报文的vlan tag字段与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匹配时,剥离vlan tag字段;若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未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同时存在特定协议字段,或者,若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至多携带两层私有vlan tag字段,且剥离所有私有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存在特定协议字段,则判断报文为以太网OAM报文。本申请可保证不同设备形态下OAM功能的正常互通。

Description

一种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以太网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维护)报文在传输网络中的转发流程,包括转发路径选择和vlan翻译动作等,和业务报文转发流程基本一致。二者主要区别在于OAM报文除了转发流程,还需要在业务的端节点或中间节点进行报文封装发送、提包接收匹配以及报文回复处理。
在以太网OAM报文提包接收匹配方面,驱动芯片对于以太网OAM报文提包动作和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翻译动作处理的先后顺序上,会随OAM模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outward模式OAM,驱动芯片在识别OAM报文后不参与业务流程后续的vlan翻译动作,直接提包给转发应用层做接收匹配处理;inward模式OAM,驱动芯片在识别OAM报文后会随业务做完整的vlan翻译动作后,再提包给转发应用层做接收匹配处理。
在以太网OAM报文封装方面,802.1ag协议和y1731协议对于epl(EthernetPrivate Line,以太网专线)/evpl(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Line,以太网虚拟专线)业务场景下OAM应该如何携带私有虚拟局域网标签vlan tag字段没有明确说明和要求,而对于业务报文,以epl业务为例,允许携带0层、1层或2层客户层cvlan tag的报文正常转发。因此针对特定的epl业务场景,通信厂商可以在OAM报文封装时,携带私有vlan tag,并利用私有vlan tag里面的pri优先级bit,区分业务报文和OAM报文优先级,以应用qos服务,做拥塞管理。
但是,通信厂商选择携带私有vlan tag或未携带私有vlan tag的以太网OAM报文封装方式后,相应的,在接收报文的识别上,需要针对该报文封装方式做精确匹配。如果两家厂商的以太网OAM报文私有vlan tag封装方式不同,就会出现OAM无法互通的情况。这种情况在运营商每年举行的集采测试中均有所表现,需要互通的厂商针对报文封装方式沟通达成统一后,才能正常实现OAM的互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之一,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以太网OAM报文私有vlan tag封装方式不同导致OAM无法互通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其包括步骤:
转发应用层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获取上述报文的虚拟局域网标签vlan tag字段;
当判断上述报文的vlan tag字段与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匹配时,剥离上述vlan tag字段;
若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未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同时存在特定协议字段,或者,若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至多携带两层私有vlan tag字段,且剥离所有私有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存在特定协议字段,则判断上述报文为以太网OAM报文。
一些实施例中,每次剥离私有vlan tag字段时,还包括:
保存该私有vlan tag字段及对应的私有vlan层数。
一些实施例中,剥离上述vlan tag字段之后,还包括:
判断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是否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
若识别到TPID为设备缺省值或其他用户设定值,则判定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
一些实施例中,若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携带多于两层私有vlan tag字段,则判断报文格式异常,并丢弃。
一些实施例中,当判断上述报文的vlan tag字段与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匹配之前,还包括:
根据上述业务接口的类型,确定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上述vlan属性包括业务接口需精确匹配的vlan层数以及业务接口的vlan id。
一些实施例中,当上述业务接口为主接口时,上述vlan层数n=0;
当上述业务接口为Dot1q子接口时,上述vlan层数n=1;
当上述业务接口为qinq子接口时,上述vlan层数n=2。
一些实施例中,当判断上述报文的vlan tag字段与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不匹配、或者报文不存在特定协议字段时,报文丢弃。
一些实施例中,判断上述报文为以太网OAM报文之后,还包括:
当判断需要封装回复报文时,以上述vlan层数n作为vlan tag封装层数,并进行n层vlan tag字段封装;
若上述以太网OAM报文未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则直接封装特定协议字段及后续字段;
若上述以太网OAM报文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则将上述私有vlan tag字段作为净荷封装后,再封装特定协议字段及后续字段;
当判断不需要封装回复报文时,修改部分pdu字段值后,将vlan tag字段原样转发。
一些实施例中,每次剥离私有vlan tag字段时,保存该私有vlan tag字段及对应的私有vlan层数,作为保存信息;
上述进行n层vlan tag字段封装之后,还包括:
根据是否存在保存信息,判断以太网OAM报文是否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以太网OAM报文识别系统,设置于转发应用层内,上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其用于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获取上述报文的虚拟局域网标签vlan tag字段;
第一判断模块,其用于当判断上述报文的vlan tag字段与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匹配时,剥离上述vlan tag字段;
第二判断模块,其用于若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未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同时存在特定协议字段,或者,若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至多携带两层私有vlan tag字段,且剥离所有私有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存在特定协议字段,则判断上述报文为以太网OAM报文。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的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及系统,通过转发应用层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以获取报文的虚拟局域网标签vlan tag字段;当判断报文的vlan tag字段与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匹配时,剥离vlan tag字段;若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未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同时存在特定协议字段,或者,若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至多携带两层私有vlan tag字段,且剥离所有私有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存在特定协议字段,则判断报文为以太网OAM报文。
本申请对以太网OAM报文接收匹配采用灵活vlan处理机制,可识别同一业务拓扑结构下不同私有vlan tag封装形式的OAM报文,同时根据识别的报文封装格式进行自适应的OAM转发和回复处理,因此,可保证不同设备形态下OAM功能的正常互通。此外,以太网OAM报文对vlan tag的处理,在发送组包和接收匹配两个层面上实现了解耦,有利于各种非对称vlan动作的业务场景下OAM的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网元NE1和网元NE2的信息互通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的第一种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的第二种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中步骤S4-S8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中步骤A10-A15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扩展vlan空间技术,qinq业务报文带两层tag穿越运营商网络,即可满足运营商将不同用户之间vlan与公网vlan有效分离,以最大限度节省运营商网络的vlan资源的要求。因此,可认为以太网OAM私有vlan tag在应用场景上最多只会带两层。
非对称vlan动作的业务场景的主要特点为vlan翻译模板的灵活处理。以业务接口类型相同的非对称vlan动作场景为例,如图1所示,两端设备互通epl业务时,可设置网元NE1和网元NE2的uni和nni侧接口都为主接口类型。其中网元NE1的uni侧端口为tagged模式,nni侧端口为raw模式;网元NE2的uni侧端口为raw模式,nni侧端口为raw模式。业务流可正常转发,报文vlan tag封装特点为:网元NE1的uni侧作为入端口时,会对报文添加一层vlan,作为出端口时,会剥离一层vlan;而网元NE2的uni侧无论作为入端口还是出端口,对报文都是透传处理。
在互通OAM时,由于无法获知对端网元设备的vlan翻译配置模式,只能基于本侧网元设备的vlan翻译配置,进行OAM报文的精确匹配,以导致上述的业务接口类型相同的非对称vlan动作场景下无法实现OAM互通。
本申请提供一种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的实施例,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以太网OAM报文私有vlan tag封装方式不同导致OAM无法互通的问题。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转发应用层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获取上述报文的虚拟局域网标签vlantag字段。
S2.当判断上述报文的vlan tag字段与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匹配时,剥离上述vlan tag字段。
S3.若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未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同时存在特定协议字段,或者,若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至多携带两层私有vlan tag字段,且剥离所有私有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存在特定协议字段,则判断上述报文为以太网OAM报文。
本实施例的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通过转发应用层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以获取报文的虚拟局域网标签vlan tag字段;当判断报文的vlan tag字段与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匹配时,剥离vlan tag字段;若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未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同时存在特定协议字段,则判断接收到的报文为以太网OAM报文;同时,若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至多携带两层私有vlan tag字段,且剥离所有私有vlantag字段后的报文存在特定协议字段,则判断接收到的报文为以太网OAM报文。
通过对以太网OAM报文接收匹配采用灵活vlan处理机制,可识别同一业务拓扑结构下不同私有vlan tag封装形式的以太网OAM报文,因此,可保证不同设备形态下OAM功能的正常互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每次剥离私有vlan tag字段时,还包括以下步骤:
保存该私有vlan tag字段及对应的私有vlan层数。
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中,剥离上述vlan tag字段之后,还包括:
判断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是否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若识别到TPID为设备缺省值0x8100或其他用户设定值,则判定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无需对vlan id做匹配;否则,判定不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之后,即可识别特定协议字段是否存在。
其中,当判定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时,跳过该私有vlan tag字段,并记录该私有vlan tag字段及对应的私有vlan层数,此时私有vlan层数为1;然后继续向后识别报文是否还携带有私有vlan tag字段。若还携带有私有vlan tag字段,则再跳过该字段,并记录当前的私有vlan tag字段及私有vlan层数,此时对应的私有vlan层数为2,并继续向后识别报文是否还携带有私有vlan tag字段。若剥离两层私有vlantag字段之后的报文,仍携带有私有vlan tag字段,则对应的私有vlan层数为3,判定报文格式异常。
进一步地,若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携带多于两层私有vlan tag字段,则判断报文格式异常,并丢弃。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当判断上述报文的vlan tag字段与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匹配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上述业务接口的类型,确定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上述vlan属性包括业务接口需精确匹配的vlan层数以及业务接口的vlan id。
本实施例中,当上述业务接口为主接口时,上述vlan层数n=0;当上述业务接口为Dot1q子接口时,上述vlan层数n=1;当上述业务接口为qinq子接口时,上述vlan层数n=2。
可选地,当上述报文的vlan tag字段对应的vlan层数为0时,若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为主接口且主接口的vlan id与报文中的vlan id一致,则判断报文的vlan tag字段与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匹配;若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为Dot1q子接口或者qinq子接口,则判断不匹配。
相应地,当上述报文的vlan tag字段对应的vlan层数为1时,若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为Dot1q子接口且Dot1q子接口vlan id和报文中的vlan id一致,则判断报文的vlan tag字段与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匹配;若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为主接口或者qinq子接口,则判断不匹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当判断上述报文的vlan tag字段与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不匹配、或者报文不存在特定协议字段时,报文丢弃。
本实施例中,特定协议字段为0x890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具体包括:
A1.转发应用层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获取报文的vlan tag字段;
A2.根据业务接口的类型,确定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包括业务接口需精确匹配的vlan层数以及业务接口的vlan id;
A3.判断报文的vlan tag字段与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是否匹配,若是A4,则转向,否则,转向A9。
A4.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是否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若是A6,则转向,否则,转向A5。
A5.是否存在特定协议字段,若是A8,则转向,否则,转向A9。
A6.剥离私有vlan tag字段,并判断对应的私有vlan层数是否大于2,若是,则转向A9,否则,转向A7。
A7.判断剥离私有vlan tag字段后报文是否还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若是,则转向A6,否则,转向A5。
A8.识别报文为以太网OAM报文。
A9.报文丢弃。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当判断报文为以太网OAM报文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4.根据以太网OAM报文类型判断是否需要封装回复报文。
S5.当判断需要封装回复报文时,以业务接口需精确匹配的vlan层数n作为vlantag封装层数,并进行n层vlan tag字段封装。
S6.若上述以太网OAM报文未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则直接封装特定协议字段及后续字段。
S7.若上述以太网OAM报文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则将上述私有vlan tag字段作为净荷封装后,再封装特定协议字段及后续字段。
S8.当判断不需要封装回复报文时,修改部分pdu字段值后,将vlan tag字段原样转发。其中,后续字段即pdu字段值。
上述步骤S6和S7的顺序可更换,且步骤S5-S7和S8的顺序可更换。
本实施例中,上述后续字段即以太网OAM报文中特定协议字段之后的字段。
本实施例的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当接收到以太网OAM报文之后,可根据识别的报文封装格式进行自适应的OAM转发和回复处理,因此,可保证不同设备形态下OAM功能的正常互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每次剥离私有vlan tag字段时,保存该私有vlan tag字段及对应的私有vlan层数,作为保存信息。
本实施例中,进行n层vlan tag字段封装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是否存在保存信息,判断以太网OAM报文是否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当存在保存信息,则表明以太网OAM报文携带有私有vlan tag字段。
如图5所示,当识别判断报文为以太网OAM报文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A10.判断是否需要封装回复报文,若是,则转向A12,否则,转向A11。
A11.修改部分pdu字段值后,将vlan tag字段原样转发。
A12.根据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类型,确定业务接口需精确匹配的vlan层数n作为vlan tag封装层数,并进行n层vlan tag字段封装;
A13.判断以太网OAM报文是否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若是,则转向A14,否则,转向A15。
A14.将私有vlan tag字段作为净荷封装;
A15.封装特定协议字段及后续字段。
以特定协议字段为0x8902,以太网OAM报文的接收匹配、回复及转发实现流程如下:
首先,驱动芯片将报文提至转发应用层,由cpu或fpga对报文做收包解析时,需要识别并匹配以太网OAM报文vlan字段。即,根据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类型,判断需精确匹配的vlan层数n以及业务接口的vlan id;当业务接口为主接口时,n=0;当业务接口为Dot1q子接口时,n=1;当业务接口为qinq子接口时,n=2。
然后,判断报文的vlan tag字段与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是否匹配,若匹配失败,则报文丢弃;若匹配成功,则继续解析后续报文是否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
若没有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则识别0x8902字段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识别为以太网OAM报文,并进行后续处理,如果不存在,则报文丢弃。
其中,继续解析后续报文时,若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则若跳过该字段,并记录私有vlan层数,若私有vlan层数大于2,则判定为报文格式异常,做报文丢弃;若私有vlan层数不大于2,则跳过该字段后,继续向后识别报文是否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
当以太网OAM报文接收匹配成功后,根据以太网OAM报文类型判断是否需要封装回复报文。若不需要,对于走转发流程的报文无需重新封装,只需修改部分pdu字段值,vlantag字段原样转发。若需要封装回复报文,则根据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类型,判断vlantag封装层数n:当业务接口为主接口时,n=0;当业务接口为Dot1q子接口时,n=1;当业务接口为qinq子接口时,n=2。
进行n层vlan tag字段封装后,再根据接收识别过程中是否保存私有vlan层数的信息判断接收的以太网OAM报文是否包含私有vlan tag字段,如果没有,直接封装0x8902及后续字段;如果有,将接收报文的私有vlan tag字段当成净荷封装后,再封装0x8902及后续字段。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以太网OAM报文识别系统的实施例,该识别系统设置于转发应用层内,上述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第一判断模块和第二判断模块。
上述获取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获取所述报文的虚拟局域网标签vlan tag字段;
上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判断所述报文的vlan tag字段与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匹配时,剥离所述vlan tag字段;
上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若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未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同时存在特定协议字段,或者,若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至多携带两层私有vlan tag字段,且剥离所有私有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存在特定协议字段,则判断所述报文为以太网OAM报文。
本实施例的以太网OAM报文识别系统,适用于上述各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通过对以太网OAM报文接收匹配采用灵活vlan处理机制,可识别同一业务拓扑结构下不同私有vlan tag封装形式的OAM报文,同时根据识别的报文封装格式进行自适应的OAM转发和回复处理,保证不同设备形态下OAM功能的正常互通。另一方面,以太网OAM报文对vlan tag的处理,在发送组包和接收匹配两个层面上实现了解耦,有利于各种非对称vlan动作的业务场景下OAM的应用。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
转发应用层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获取所述报文的虚拟局域网标签vlan tag字段;
当判断所述报文的vlan tag字段与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匹配时,剥离所述vlan tag字段;
若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未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同时存在特定协议字段,或者,若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至多携带两层私有vlan tag字段,且剥离所有私有vlantag字段后的报文存在特定协议字段,则判断所述报文为以太网OAM报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剥离私有vlan tag字段时,还包括:
保存该私有vlan tag字段及对应的私有vlan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剥离所述vlan tag字段之后,还包括:
判断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是否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
若识别到TPID为设备缺省值或其他用户设定值,则判定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携带多于两层私有vlan tag字段,则判断报文格式异常,并丢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所述报文的vlantag字段与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匹配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接口的类型,确定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所述vlan属性包括业务接口需精确匹配的vlan层数以及业务接口的vlan id。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业务接口为主接口时,所述vlan层数n=0;
当所述业务接口为Dot1q子接口时,所述vlan层数n=1;
当所述业务接口为qinq子接口时,所述vlan层数n=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所述报文的vlantag字段与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不匹配、或者报文不存在特定协议字段时,报文丢弃。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报文为以太网OAM报文之后,还包括:
当判断需要封装回复报文时,以所述vlan层数n作为vlan tag封装层数,并进行n层vlan tag字段封装;
若所述以太网OAM报文未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则直接封装特定协议字段及后续字段;
若所述以太网OAM报文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则将所述私有vlan tag字段作为净荷封装后,再封装特定协议字段及后续字段;
当判断不需要封装回复报文时,修改部分pdu字段值后,将vlan tag字段原样转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剥离私有vlan tag字段时,保存该私有vlan tag字段及对应的私有vlan层数,作为保存信息;
所述进行n层vlan tag字段封装之后,还包括:
根据是否存在保存信息,判断以太网OAM报文是否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
10.一种以太网OAM报文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于转发应用层内,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其用于对接收到的报文进行解析,获取所述报文的虚拟局域网标签vlantag字段;
第一判断模块,其用于当判断所述报文的vlan tag字段与以太网OAM绑定的业务接口的vlan属性匹配时,剥离所述vlan tag字段;
第二判断模块,其用于若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未携带私有vlan tag字段,同时存在特定协议字段,或者,若剥离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至多携带两层私有vlan tag字段,且剥离所有私有vlan tag字段后的报文存在特定协议字段,则判断所述报文为以太网OAM报文。
CN202310684719.0A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66340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4719.0A CN116634045A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4719.0A CN116634045A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34045A true CN116634045A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41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84719.0A Pending CN116634045A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340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95327A (zh) * 2023-12-12 2024-01-12 浙江国利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以太网接入epa网络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95327A (zh) * 2023-12-12 2024-01-12 浙江国利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以太网接入epa网络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395327B (zh) * 2023-12-12 2024-03-12 浙江国利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以太网接入epa网络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7932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ervice for traffic flow
CN102404197B (zh) 分组的伪线层中包括的数据路径处理信息
CN100454853C (zh) 检测业务通道的方法及提供检测业务通道方法的系统
EP1705840B1 (en) User mac frame transfer method, edge transfer device, and program
EP1473875B1 (en) Injecting addresses to enable OAM functions
US7701936B2 (en) Obtaining path information related to a bridged network
CN102437931B (zh) 一种业务路径的探测方法及设备
CN111478862B (zh) 远程数据镜像处理系统和方法
EP1766876B1 (en) Technique for transferring data over a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US918503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packet in MPLS-TP network
CN101442467B (zh) 在基于运营商骨干网传送的网络中提供多点到多点连接的方法
US9049099B2 (en)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advertisement of services provided by application nodes
CA2667681A1 (en) Ethernet oam at intermediate nodes in a pbt network
EP2509261B1 (en) Monitoring of a network element in 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CN116634045A (zh) 一种以太网oam报文识别方法及系统
WO2017193732A1 (zh) 一种伪线数据报文的封装、解封装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05812198B (zh) 桥接网络端到端的监测方法和装置
WO2020125651A1 (zh) 标签属性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66361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WO2021254454A1 (zh) Bier oam检测的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CN116057911A (zh) 使用多协议标签交换的服务功能链中的负载均衡和oam
WO2022262574A1 (zh) 切片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WO2016107156A1 (zh) 桥接网络端到端的监测方法和装置
KR101589474B1 (ko) Mpls-tp 망에서 패킷 전송 서비스를 위한 패킷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16016030A (zh) 以太虚拟专用网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交换机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