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932A - 通信管理装置和方法以及带有管理装置的电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管理装置和方法以及带有管理装置的电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932A
CN1173932A CN96191845A CN96191845A CN1173932A CN 1173932 A CN1173932 A CN 1173932A CN 96191845 A CN96191845 A CN 96191845A CN 96191845 A CN96191845 A CN 96191845A CN 1173932 A CN1173932 A CN 1173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tice
managed object
attribute
control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1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伊斯雷尔松
K·德尔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73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9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0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filtering, e.g. reduction of information by using priority, element types, position or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04L41/052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using standardised 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e.g.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network [TMN] or unified 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UN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0016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exchanges
    • H04Q3/0062Provision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50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object-oriented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532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mobile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Exchange Systems With Centralized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个包括被管系统的装置,该被管系统包括一组代表若干资源或资源对象的被管对象,它们可以受至少一个管理系统监视和/或控制,其中被管对象由数据组成,被管系统与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包括传输由在被管系统内产生的通知发出的事件报告。该装置包括在内部和选择性地控制被管系统内的通知发送的通知控制设备。

Description

通信管理装置和方法以及带有 管理装置的电信系统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管理中的装置和方法。
通常在许多系统中一个系统由另外一个或多个系统管理(在此,分别称作被管系统和管理系统),其中要向管理系统提供与被管系统中的变化和状态等有关的信息,信息的提供包括经常被称作发送通知的功能。它导致向管理系统发送事件报告。如果使用这一功能,则通知在诸如被管系统的一个资源发生变化时产生,并被送到管理系统。
本发明还涉及一个包括各管理系统和各被管系统的电信系统,其中可以将各被管系统的变化、状态等有关的信息提供给一个至少管理一个被管系统的管理系统。先有技术
CCITT建议M.3010描述了通常表示为TMN的电信管理网的原理。这是一个通过操作系统网络以统一的方式管理电信网的国际标准。尽管一个电信管理网可以在最低一级上涉及一个操作系统和一个网元之间的连接,它也可以涉及控制一个大电信网的整个操作系统网络。为电信系统提供管理系统和被管系统之间的连接、并被表示为Q3的操作员接口已被标准化。在与GSM标准(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有关的建议中,用户管理已在GSM技术规范TS12.02中作了规定。根据该规范,Q3操作员接口被规定为提供用户管理功能。Q3接口既定义了面向所谓网元信息模型的对象,也定义了该操作系统和网元之间的通信协议。在CCITT建议M.3010中,网元功能块被定义为与电信管理网TMN通信的功能块(以接受监视和/或控制为目的)。网元功能块提供电信业务,并支持被管理的电信网所需要的功能。它包括作为管理对象的电信功能。这些功能不是TMN的某个部分,但对于TMN来说,它们由网元功能块来代表。提供这种表示以支持TMN的网元功能块部分是TMN自身的一部分,但是这些电信功能在是电信管理网之外。
另外,操作系统功能块被定义为处理与电信管理有关的信息,以监视/协调和/或控制包括管理功能在内的电信功能为目的。
在T Jeffree等人于1992年2月所写“OSI管理实用指南”中描述了一个被管系统所包括的被管对象如何在发生各种事件时发送通知。在有关被管对象的定义中规定了通知中包含的参数和提供这一产生过程的事件。这些通知既在功能标准中被一般地定义,又在DMI,也就是CCITT(现在的ITU-T)Rec.X.721,“管理信息定义”中被详细地加以规定,但是它们也可以由被管对象的定义者定义或作特定的适配。通知可以涉及诸如被管对象的建立和删除、状态变化、一般属性变化、告警报告等等。该文献还涉及前向过程的管理者或管理系统的控制级别。例如被管对象的定义者可能希望定义正常情况下不应发送、但出于特殊的目的(例如监视时)应该发送的通知。这时假定可以打开或关闭对不同种类的事件报告的传输。但是这取决于不为被管对象定义者所知的目标系统的功率鉴别,它又导致使得不太可能按想要的方式打开或关闭通知,这还甚至会妨碍一般的控制。该文献中提到可以定义附加属性用于打开或关闭通知,但由于这会导致鉴别器功能的重复,因为它已作为一种不好的方法被放弃。具体地说,网元可以通过向设置在网元内的鉴别器发送通知向操作系统通报被管对象中的变化。在鉴别器中操作员可以对他想看到的事件进行一次过滤。如果过滤器检测到符合过滤器映射的通知,鉴别器就通过(Q3)接口向操作系统发送一次事件。因此鉴别器的用途就是提供一种用于控制接口(Q3)的负荷的装置。
上述文献还建议把通知放置在一个分开的、可能被包含在第一个中的被管对象中,但是这种方法也因不能令人满意而被放弃了,因为它需要许多详细说明和附加的一致性要求,而且和提到的第一种方法一样,也重复了鉴别器的功能。
被管对象(MO)是一个操作员可以看到的对象,它由被管对象定义指南(GDMO),CCITT,现在的ITU-T,Rec.X.722所定义。这些指南通过使用程序包来定义对象类型及其属性、动作和通知。有些程序包是可选的,而其它一些则是带强制性的。所有的属性都由ASN.1语法定义,通过Q3接口操作员可以建立一个被管对象示例,设定被管对象示例中的值,从被管对象示例中读取数值,对被管对象示例作出一个操作,以及删除一个被管对象示例。
根据GSM建议技术规范12.02,各通知是可选程序包。这里它意味着该可选项的存在只取决于设计阶段。如果包括可选的程序包通知,该通知将始终为有效的,也就是说如果实现了通知功能,则通知将始终被发送,网元鉴别器具有过滤器功能,并提供选择哪些所需要通知的可能性,并且它还提供用于忽略通知的装置。
但是,这会在被管系统产生很大的负荷。例如,假定本地位置寄存器(HLR)中有庞大的记录和用户数目,将会有相当多数量的、例如与业务量等属性变化有关的通知被发送。这样,无论管理系统的管理者是否使用这些信息,后台负荷都将非常高,而所需要的处理容量也可能非常大。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至少一个被管系统的装置,通过它可以控制被管系统通知的发送。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目的是降低被管系统内部的后台负荷,并且只发送那些在各主要情况下管理系统真正需要的事件。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通过它能够控制通知的发送或产生。本发明还有一个具体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其中通知的产生或发送能够由操作员控制。另一个具体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通过它不需要对鉴别器附加任何额外功能就能控制事件的发送,其中,被管和管理系统之间接口上的负载以及被管系统内的负荷都能得到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用于向管理系统提供关于它所管理的被管系统的信息,并且通过只发送所需或所希望的通知,可以使连接系统的接口上的负荷以及被管系统内的负荷保持在很低的级别上。
在现有文献中只提到了管理系统和一个被管系统接口上的负荷,还没有讨论过被管系统内产生高负荷的问题。即使有可能在鉴别器上增加别的功能,这也无助于降低会在移动性很高并处于其它环境的电信应用中带来问题的被管系统内部负荷。然而被管系统内高负荷的问题由于没有被观察到而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关注。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装置,通过它可以完全关闭通知的内部发送或将其降低到任何希望的程度上,或者只发送与特定事件有关的通知等等。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包括由管理系统管理的被管系统的电信系统,其中被管系统内由于发送通知产生的内部负荷可以从外部控制,并适应各主要情况、使用者(例如用户)数量、移动程度等等。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装置,它包括用于在被管系统内阻止通知发送的装置。具体地说,通过所述装置可以在任何所需要的程度上限制通知发送,包括完全禁止,或根据系统、环境等要求只允许发送特定类型的通知。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根据被管系统的负荷条件打开或关闭通知的发送,但是如果操作员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对某些通知感兴趣时,这些通知的发送仍可以被打开。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在实现和控制通知发送功能时,可以联系到被管系统和管理系统之间接口上的负荷以及被管系统内部的负荷情况。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涉及到一个电信管理网,其中管理系统被称为操作系统,被管系统被称作网元,系统之间的通信由Q3或类似接口提供。被管系统或网元则包括一组代表不同类型资源的被管对象。因此,如果系统只处理少数几个被管对象,则有利于允许在任何时间发送通知,但是当用户数目增加、而系统负荷也增加时,以及当通知发送到达一个特定程度时,可以完全或部分地关闭通知功能。本发明也包括了下级被管对象由上级被管对象管理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中,上级被管对象取代了管理系统的位置。附图简述
下面将参考附图以非限制性的方式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用示意图描述了一个网元和一个操作系统;
图2用示意图说明了代表资源对象或其它被管对象的网元被管对象;
图3用示意图说明了被管系统中的通知分配和向管理系统传送信息;
图4用示意图说明了在包括一组MO:s和EFD:s/LOG:s的被管系统内发送通知;
图5用示意图说明了一个电信系统;
图6说明了一个实施例,其中所有对象位于同一过程中;
图7说明了一个实施例,其中对象位于不同过程中;
图8说明了一个实施例,其中对象位于不同处理器中的不同过程中;
图9说明了一个使用操作控制通知的具体实施例;
图10a说明了另一个使用主MO控制通知的实施例;
图10b说明了另一个基于使用主MO的可替换实施例。本发明的详细描述
图1说明了由网元NE构成的一个被管系统,它由代表管理系统的操作系统OS管理。网元NE包括一个被管对象MO。为了向操作者一方(也就是操作系统OS)通报被管对象MO中的变化,通知应被发送。通知由被管对象MO发送给位于网元NE中的鉴别器。在现有系统中,操作者可以在鉴别器中进行一次过滤,以选择认为有兴趣的事件。例如发送通知可以基于属性变化、状态变化、被管对象情况的建立和删除等原因。鉴别器中的过滤器包括一个所谓的过滤器映射,如果过滤器确定某个具体的通知符合过滤器映射,鉴别器就在接口(在这个具体实施例中,是在Q3接口)上向操作系统OS发送一个事件。因此,可以控制Q3接口上的负荷,但网元NE内产生的负荷可能非常高。例如,假定被管对象MO中产生大量的变化,每个变化都将导致通知发送,这不仅要产生大量要被发送的通知,甚至即使在操作者通过设置合适的过滤器参数来关闭鉴别器之后,也会产生大量的后台负荷。因此根据本发明,将在更早的阶段停止发送通知。下面(为了说明控制通知发送的重要性)将给出一个来自电信系统的例子,其中有效用户数是40%。这时的有效意味着移动站处于上电状态并安装了SIM(用户识别模块)卡。假定位置更新即一个新位置区为:每有效用户为0.1/h。对于每100,000个在本地位置寄存器中登记的用户,这将在一小时产生0.4×0.1×100,000=4,000条通知。对于用户业务,预计的负荷是0.05每(呼叫)次数(No.)/小时(h)/用户。这意味着对于每100,000个在本地位置寄存器中登记的用户,每小时将发送5,000条通知。根据这一估计,对于每小时和100,000个用户,将会有大约9,000条与业务属性变化有关的通知从网元中产生,即使管理系统不使用这些信息,它也会产生很高的后台负荷。不过,这只是与一个系统有关的例子,用来说明当只能控制事件报告的传输而不能控制网元内通知的发送时所需要的处理容量。
下面将参考CCITT(ITU-T)建议M.3010定义的电信管理网TMN并联系GSM系统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不过本发明并不局限于GSM系统或TMN,相反,它涉及所有出于通信目的发送通知的系统或装置。
就GSM系统而言,用户管理是在GSM技术规范TS12.02中定义,其中规定由TMN标准化的Q3操作者接口提供用户管理功能。
图2说明了一个网元NE形成的被管系统,它由操作系统OS形式的管理系统予以管理。操作系统OS和网元NE之间的通信在Q3接口上进行,该接口包括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这里所示的网元被分成管理层和资源层。管理层包括一组由操作系统OS监视和控制的被管对象MO。资源层包括一组由管理层的被管对象MO表示的资源对象RO。资源对象和资源可以包括功能资源、逻辑资源或物理资源。例如,一个资源可以是MO中的一种内部资源,或包括一个RO。具体地说,通知可以在MO中产生,但它也可以在RO中产生。
例如,一个被管系统可以包括在一个MO或一个RO或两者内所生成的通知。通知也可以用其它方法产生,这例如取决于系统的方法。本发明也不局限于面向对象的结构。在所示实施例中,MO由涉及被管对象的定义指南的GDMO定义。GDMO使用程序包定义对象类型及其属性、操作和通知。有些程序包是可选的,而另外一些则是强制性的。所有的属性都由ASN.1语法定义。通过Q3接口操作员可以建立一个被管对象示例,设立被管对象示例中的值,从被管对象示例中读取数值,对被管对象示例作出一次操作,以及删除一个被管对象示例。
网元NE中的资源或资源对象RO由业务量处理使用。例如,代表一条干线的资源(一种逻辑资源)可以用来传送一个方向上的电话呼叫。因为只有NE的管理层与OS联系,为了能够由OS管理,一条干线必须由一个MO代表。MO就作为到OS的接口。被管对象不能存储任何数据,但所有的数据都属于该资源。在被管对象和资源或资源对象之间存在一对一映射,但这不是必要情况。箭头a1、a2说明了对一个资源对象的不同管理图示,而箭头b1说明了代表一种资源组合的一个MO。在图2的点划线内说明了一个被管对象如何可以代表其它被管对象。在这种情况下操作支持的功能可以在最高一级被管对象中而不是操作系统中实现,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最高一级被管对象构成了也可以由本发明包括的操作系统。该图仅仅是为了说明应用本发明的被管系统(具体来说是网元)的不同方面或形式。
正如上面提到的,MO的数据可以定义为属性。一种MO属性可以对应一种永久存储的资源或RO的属性,而且它可以由一种从一组资源或RO中抽取属性的算法来计算。另外,资源数据可以存储在一个文件系统或硬件寄存器中。
图3中说明了通知的发送。为了向管理系统(例如OS)通报与被管系统(例如NE)中代表一个RO的MO有关的变化,可以向鉴别器EFD(或代理)发送一个通知,后者再在Q3接口上向OS的管理者发送一个事件报告。通知也可以送给将在后面进一步描述的LOG。例如,通知可以是告警状态、变化的数据及业务量流计。正如上面提到的,当提供移动性的时候,可以发送的通知数量将会很大,这一点将根据图5作进一步讨论。
图4中用示意图的方式说明了包括一组事件前向鉴别器EFD或LOG:s的一个被管系统。通常在MO中产生的每个通知都必须被送给每个EFD(或LOG),这会生成很高的负荷。这很好地解释了希望能够控制通知产生/发送的一个原因。
根据GSM TS12.02,通知是可选程序包,在这种情况下该选项只在设计时间期间给出。这意味着如果包括可选程序包,通知将始终有效。通过定义一个附加属性,可以按每属性关闭/打开被管对象每个属性的通知。这一附加属性在GDMO规范中使用ASN.1表示法定义。该附加属性包括通知控制装置,并在不要或不需要通知或应该停止通知时,阻止通知被发送。
资源通知是当在NE中发生某些事件时由资源自发产生的。然后被管对象或资源对象向通知分配器发送通知。一般每个处理器中有一个通知分配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如果通知是在RO:s中产生的,则资源通知分配器把它收到的通知转发到管理层,在管理层它们被转换成MO通知,除非它们被禁止在RO中产生或发送。当一个通知没有被附加属性禁止产生或作为MO通知送给MO分配器时,该通知被转发到OS或预订了MO通知的单元。建立事件前向鉴别器对象EFD以便用于预计MO通知。这种EFD是一个MO,它确定哪些MO通知作为事件报告被转发到操作系统。
图中的LOG涉及可以在其中存储通知以便在以后通过Q3接口进行检索的一种被管对象类。在LOG中,通知以LOG记录的形式存储,例如一个告警通知将会导致一个所要建立的告警记录。对于每个LOG都有一个过滤器,它规定在这一特定的LOG示例中哪些记录将作为LOG记录存储。
因此一个MO通知可以到达一个EFD或一个LOG。如果通知必须被传送给由OS构成的管理系统,则它被作为事件报告由被管系统(这里是NE)发送给管理系统的管理者或者是这里的OS。
但是,为了降低被管系统内部的负荷,附加属性阻止通知从它们产生的MO或RO发送。正如上面提到的,这一点(除了别的之外)取决于所用系统、需要等等。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通知可以在一个RO中产生,但禁止从代表所述RO的MO上发出。下面将使用被管对象定义指南GDMO进一步解释这种附加属性,根据GDMO,程序包用于定义对象类型及其属性、操作和通知。为此引入一个通知停发程序包。该程序包定义为:
notificationstopPackage程序包
属性
notificationStop检索-替换
缺省值<模块名>.notstopdef;
特性notificationstoppackage
特性定义为:“本程序包在被管对象类中用于阻止通知发送。它可以是,也可以不是被管对象的一个条件程序包。缺省值notstopdef的参考值ASN.1语法是一个空集,意味着如果对象建立没有给出信息,将没有通知被停止。登记是未定义的,它取决于定义程序包的规范。
被登记为(未定义)
通知停止属性被定义为notificationstop属性
带有属性语法<模块名>notstop
相等匹配
特性的通知停止特性被定义为:“该属性能够阻止从系统内的被管对象发出通知,以降低系统的处理要求。处理要求减少了1;通知从系统一个部分的发送被管对象传送到可能在系统2其它部分中的事件前送鉴别器的鉴别器和记录表上,是不需要处理容量的;对鉴别器的定义进行任何测试也不需要处理容量。属性的ASN.1型是一个识别不应发送的通知的OID(对象标识符)集合。可选地,如果通知是一种属性值变化或状态变化的结果,应该包括仍要为其发送通知的属性的attributeId’s。如果没有指示属性,所有通知都被停止。模块名取决于定义ASN.1语法的规范。登记是未定义的,并取决于定义属性的规范”;
被登记为(未定义)
ASN.1定义如下:
notstop∷=notstopcond集合
notstopcond∷=序列(
               notifid对象标识符
               attrid可选(attributeId)集合)
notstopdef notstop∷=()
下面将根据涉及GSM系统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图5用示意图说明了一个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在这里是GSM系统。第一和第二位置区LAa,LAb的每个都由一组小区组成。每个小区包括一个带有无线收发机系统(在此未示出)与基站控制器BSC通信的基站BS,BSC再与移动交换中心/访问者位置寄存器MSC/VLR通信。图中的两个MSC/VLR与受操作系统OS控制的本地位置寄存器HLR通信。当移动站MS从A移动到B时,它将改变在本地位置寄存器HLR中登记的位置区LA。例如,假设它经常改变位置区和/或当具有许多改变位置区的移动站MS时,将会有许多变化在HLR中登记,因此将产生大量通知,尽管并不是所有通知都需要作为事件报告发送给OS。
下面将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在HLR中的GSM被管对象类用户中的使用。正如上面指出的,附加属性在此用于阻止GSM系统,当然还包括一般的移动电信系统中由用户引起的通知。
属性值变化通知用于指示被管对象一种属性的值已改变。这一属性通知被管对象任意属性中的任何变化。因此如果有许多属性值不断变化,例如如上所述在移动电话系统中来自用户始发操作的变化,也会产生大量的处理负荷。通过notificationStopPackage的通知停止属性,可以指定对哪些属性不发送通知。GSM规定的MO用户在HLR中包含一个属性值变化通知,正如前面根据图4所作讨论,作为用户在系统中漫游的结果,MSCMR号码属性将不断地改变。
一个notificationStopPackage实例可以如下所示:
subscriberInHlr被管对象类
取自“CCITT X.721”:top;
其特征在于subscriberInHlrPackage
条件程序包
如果“实现控制状态”,出现subInHlrControlStatusPackage,
如果“实现与前一MSISDN的联系”,出现prevMisisdnPackage,
如果“实现越权分类”,出现SubInHlrOverridePackage,
如果“LMSI存储在HLR中”,出现subInHlrLmsiPackage,
如果“在HLR中实现消息等待数据”,出现subInHlrMwdPackage,
如果“该被管对象支持对象创建和对象删除通知(如CCITT X.721定义)”,出现createDeleteNotificationPackage,
如果“该被管对象支持属性值变化通知(如CCITT X.721定义)”,出现attributeValuechangeNotification Package,
如果“该被管对象支持状态变化通知(如CCITT X.721定义),出现stateChangeNotificationPackage,
如果“被管对象将有条件地禁止在系统中发送用于进一步处理的通知”,出现NotificationStopPackage;
登记为(gsm-12.02-对象类);
图6中说明了一个具体实施例,其中本地位置寄存器HLR只包括一个处理器。在图6~10b描述的实施例中,假定通知由资源对象生成。但是正如前面所讨论的,通知也可以在被管对象中(或用其它方法)生成,如图6~10b所示的实施例当然也可以在其中应用。当然它也不必涉及HLR,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一个所有对象位于同一过程(UNIX过程)内的实例。这时对象之间的通信可能是有效的。但是通信总是需要容量,消息被发送和接收。例如由于位置区的变化,HLR中UNIX过程的资源对象RO收到来自访问者位置寄存器VLR的信息,除非被附加属性禁止,RO将向数据库DB发送信息,并向RO通知分配器发送一个RO通知,RO通知分配器可以把一个RO通知发送给被管对象MO。然后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一个MO通知被送往MO通知分配器,该MO通知再被送往在本例中由EDF提供的代理。接着代理向操作系统OS发送一个事件报告。
在图7用示意图说明的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不同的对象位于两个不同的过程中。这里的两个仅是作为例子,它也可以更多。这样就必须在消息上加入寻址机制,消息必须加入一个寻址信息。在图9用示意图说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不同的对象位于不同的处理器A、B中。处理器间的通信由处理器总线提供。消息就必须带有指示如何找到正确的处理器的地址。例如HLR的处理器A可以接收来自VLR、与一个变化有关的信息。处理器A的资源对象RO就可以向处理器A的RO通知分配器(未示出)发送RO通知,后者再把该通知送给处理器B的被管对象。接着被管对象把一个MO通知送给处理器B的MO通知分配器,后者就可以按照与前面所述相同的方式向操作系统发送一个事件报告。如果一个通知被停止,就不发送RO通知。本发明特别适合于在多处理系统或分布式处理器系统中应用,因为这时产生的负荷比单处理器系统要高出许多,降低负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然,根据图6、7和8讨论的实施例不仅涉及本地位置寄存器的处理器,也涉及任何被管系统的处理器,被管对象属性值的变化当然也不一定涉及由VLR等提供的位置区变化,本发明适用于所有其中被管系统由管理系统管理的系统。
本发明还涉及下级被管对象由上级被管对象控制的情况,这时后者就取代了管理系统或操作系统。
下面将参考图9和图10a、10b简要描述本发明的另外一些实施例。当然无论所有对象是位于一个过程内,还是位于同一处理器甚至不同处理器的不同过程内,这些实施例都适用。
参考图3用示意图说明的原理与这些实施例以及前面提到的实施例有关。
图9用示意图说明了一种使用操作代替属性有选择地控制通知的方法。对每个MO增加一个操作。通过请求该操作,RO中的一个标志被打开/关闭。该标志禁止RO发出一个RO通知。通过再次请求该操作,RO通知重新被打开。
通常,操作的使用基于和属性的使用相同的原理,当通知在被管对象中产生时,该实施例当然也适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引入了一个通知控制被管对象MOcontrol。MOcontrol包括一个打开/关闭RO通知(或MO通知)的属性/操作。CMIP(公共管理信息协议)操作的数量就可以减少。只需要创建一个MO示例。属性/操作规定应该允许或禁止哪些MO发出RO通知。也可以指一特定的MO示例打开/关闭RO通知(或通知在被管对象中生成时的MO通知)。
这一实施例基本上可以用两种方法实现,其中第一种如图10a所示。当然,如果通知是在MO:s而不是RO:s中生成,同样也可以应用这两种与引入通知控制MO有关的实施例的方法。图中的MO与前面提到的MOcontrol有关。当通知控制MOcontrol收到一次CMIP操作时,MO示例打开由CMIP操作指定的所有RO。在所有的RO(ROA-ROB)中通知被打开/关闭。MOcontrol也可以控制MO示例,而不直接控制RO。MOcontrol可以带有作为永久数据存储的标志,例如它便于操作员察看标志所处状态。
实现一个基于使用通知控制被管对象MOcontrol的实施例的第二种方法在图10b中说明。当MOcontrol收到一次CMIP操作时,MOcontrol存储该CMIP请求。每当要发送一个RO通知时,RO检查它(ROA-ROB中的任意一个)是否被允许发送一个RO通知。这提供了在允许/不允许发送通知之间快速变化的一种方法。
如果存在许多示例,将需要相当数量的存储空间来存储所有示例的所有标志。如果通知可以按MO类被打开/关闭,这种方法是很有利的。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可以在权利要求范围之内作若干种变化。

Claims (30)

1.一种包括至少一个由至少一个管理系统管理的被管系统的装置,其中被管系统包括多个被管对象(MO),MO代表多个可以由管理系统监视和/或控制的资源或资源对象(RO),被管系统和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包括事件报告从被管系统到管理系统的传输,它来源于被管系统内产生和发送的通知,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有选择地控制被管系统内通知生成和/或分配的通知控制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知在被管对象(MO)中产生。
3.按照权利要求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知控制装置阻止被管对象(MO)生成或发送不以事件报告形式传送给管理系统的通知。
4.按照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知在资源对象(RO)中产生。
5.按照权利要求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知控制装置阻止资源对象(RO)生成或发送不传送给管理系统的通知。
6.按照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知控制装置由操作者控制。
7.按照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知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在特定条件等下要发送哪一类通知等。
8.按照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知控制装置包括一种附加属性,通过它至少可以控制与所述属性有关的多个属性例如是否从被管对象(MO)或资源对象(RO)发送出。
9.按照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程序包包括所述附加属性,例如被管对象的一个通知停止程序包。
10.按照权利要求8或9对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附加属性类型(ASN.1)根据GDMO规范来定义,而且它包括多个用于识别不被发送的通知的对象识别装置(OID)。
11.按照权利要求8~10中任何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知停止程序包是被管对象的一个条件程序包。
12.按照权利要求8~10任何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知停止程序包不是被管对象的条件程序包。
13.按照权利要求8~12任何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属性是与变化数值有关的数值变化通知。
14.按照权利要求8~13任何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知程序包是根据装置设计而可选的。
15.按照权利要求8~14任何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储和/或计算被管对象的属性。
16.按照权利要求8~15任何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按属性打开/关闭通知。
17.按照权利要求1~7任何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知控制装置包括为至少一组被管对象中的每一个增加一个操作。
18.按照权利要求1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请求该操作时,在被管对象(MO)或资源对象(RO)中打开/关闭一个标志,禁止/允许被管对象(MO)或资源对象(RO)发出一个通知。
19.按照权利要求1~7任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知控制装置包括一个通知控制被管对象(MO)control,该通知控制被管对象包括一个用于打开/关闭通知(MO;RO)的属性/操作。
20.按照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资源或资源对象(RO)是物理的和/或逻辑的和/或功能性的。
21.按照前面任何一项权利要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被管系统包括一个处理器,并且所有被管对象(MO)位于同一过程中。
22.按照权利要求2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被管对象(MO)位于同一处理器的不同过程中。
23.按照权利要求1-20任何一项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被管系统包括一个处理装置,后者包括多个通过处理器间通信装置互连的处理器,并且被管对象位于不同处理器中。
24.一种包括一个或多个管理多个网元(NE)的操作系统(OS)和接口(Q3)的装置,其中所述网元包括多个代表多个资源或资源对象(RO)的被管对象(MO),接口(Q3)包括操作系统(OS)和被管对象(MO)之间的通信协议,其中还实现了包括导致从网元(NE)向操作系统(OS)发送事件报告的发送通知的功能,其特征在于,被管系统包括有选择地控制从被管对象(MO)或资源对象(RO)发送通知从而控制网元(NE)内产生的负荷的通知控制装置。
25.按照权利要求24的装置,其中被管对象(MO)的数据被定义为属性,其特征在于通知控制装置包括一种附加属性,并且通知的发送由所述附加属性按属性进行控制。
26.按照权利要求2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知控制装置包括每个被管对象的一个附加操作,并且当请求这一操作时,在被管对象(MO)或资源对象(RO)中的一个标志被打开/关闭,以禁止/允许发出通知。
27.按照权利要求24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通知控制装置包括一个通知控制被管对象MOcontrol,后者包括打开/关闭通知的一个属性/操作。
28.一种包括多个通过一个接口(Q3)管理多个被管系统(NE)的管理系统(OS)的电信系统,其中Q3接口包括管理系统(OS)与被管系统(NE)之间的一个通信协议,被管系统(NE)包括多个代表多个资源或资源对象(RO)的被管对象(MO),与发生的事件有关的通知在被管系统中生成,并且可以以事件报告的形式送到管理系统(OS),其特征在于,被管系统(NE)包括一种附加属性或操作的形式的通知控制装置,或包括一种属性/操作的通知控制被管对象,通过它可以有选择地控制来自被管对象(MO)和/或资源对象(RO)的通知的生成和/或分配,从而减少被管系统(NE)内的内部负荷。
29.按照权利要求28的电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被管系统包括分布式处理器。
30.一种用于控制与资源或资源对象中的事件有关的通知分配的方法,其中该资源或资源对象由受至少一个系统控制的被管系统中的被管对象所代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义每个被管对象的一个附加属性或操作、或一个构成通知控制装置的通知控制被管对象;
通过所述通知控制装置由被管对象或资源对象按逐个属性/操作或通知控制被管对象的方式有选择地控制所述通知的生成和/或分配。
CN96191845A 1995-02-08 1996-02-07 通信管理装置和方法以及带有管理装置的电信系统 Pending CN11739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9500442A SE504072C2 (sv) 1995-02-08 1995-02-08 Anordning och förfarande vid kommunikationshantering och ett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 med en hanterande anordning
SE95004420 1995-02-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932A true CN1173932A (zh) 1998-02-18

Family

ID=20397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1845A Pending CN1173932A (zh) 1995-02-08 1996-02-07 通信管理装置和方法以及带有管理装置的电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EP (1) EP0808488B1 (zh)
JP (1) JPH10513327A (zh)
KR (1) KR100294315B1 (zh)
CN (1) CN1173932A (zh)
AU (1) AU692056B2 (zh)
BR (1) BR9607411A (zh)
CA (1) CA2209912A1 (zh)
DE (1) DE69622844T2 (zh)
FI (1) FI973913A0 (zh)
NZ (1) NZ301420A (zh)
SE (1) SE504072C2 (zh)
WO (1) WO199602489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7096C (zh) * 2001-03-22 2007-01-24 西门子公司 在tmn网络中有选择地和集中传输报文的方法
WO2007022685A1 (fr) * 2005-08-20 2007-03-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de réalisation du service de notification, système de gestion web distribué et dispositif de service d’envoi de notific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34615A (en) 1997-05-13 2000-10-17 Micron Electronics, Inc.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the replacement or insertion of devices in a computer system through the use of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6553416B1 (en) 1997-05-13 2003-04-22 Micron Technology, Inc. Managing computer system alerts
DE19752614C2 (de) * 1997-11-27 2000-04-13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Kommunikationssystem zur Behandlung von Alarmen durch ein mehrere Managementebenen aufweisendes Managementnetz
DE19801784C2 (de) 1998-01-19 2000-03-30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Kommunikationssystem zur Behandlung von Alarmen durch ein mehrere Managementebenen aufweisendes Managementnetz
DE19801785C2 (de) * 1998-01-19 2000-04-27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Kommunikationssystem zur Behandlung von Alarmen durch ein mehrere Managementebenen aufweisendes Managementnetz
EP0939515A1 (de) * 1998-02-18 1999-09-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Netzelement zum Weiterleiten von Ereignisnachrichten
DE59915199D1 (de) * 1998-05-11 2010-10-14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kommunikationssystem zur behandlung von zustandsinformationen durch ein mehrere managementebenen aufweisendes managementnetz
EP0991226A1 (de) 1998-09-30 2000-04-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für den Zugriff auf Daten in Netzelementen
US6292801B1 (en) 1998-10-02 2001-09-18 Rene L. Campbell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omputer and phone network resources
WO2000047003A1 (en) * 1999-01-25 2000-08-10 Mpath Interactive, Inc.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daptive logging
FR2792741B1 (fr) * 1999-04-20 2001-06-08 Bull Sa Procede de gestion des etats de fonctionnement dans un systeme informatique
EP1227403A4 (en) * 1999-11-02 2005-07-27 Fujitsu Ltd MONITORING / CONTROL DEVICE
US6909692B1 (en) * 1999-12-24 2005-06-21 Alcate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f-adjustable design for handling event flows
JP3642004B2 (ja) 2000-05-22 2005-04-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移動体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その障害通知方法、及びその障害通知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7966524B2 (en) 2007-10-19 2011-06-21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athering and selectively synchronizing state information of at least one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5454A (en) * 1991-08-12 1994-04-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Notification of event handlers in broadcast or propagation mode by event management services in a computer system
JPH05114942A (ja) * 1991-09-12 1993-05-07 Fujitsu Ltd ロギング情報収集方法および装置
DK0627143T3 (da) * 1992-08-28 1999-08-3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anagement i telecomsystemer og åbne system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7096C (zh) * 2001-03-22 2007-01-24 西门子公司 在tmn网络中有选择地和集中传输报文的方法
WO2007022685A1 (fr) * 2005-08-20 2007-03-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de réalisation du service de notification, système de gestion web distribué et dispositif de service d’envoi de notific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E504072C2 (sv) 1996-11-04
WO1996024899A1 (en) 1996-08-15
CA2209912A1 (en) 1996-08-15
DE69622844T2 (de) 2003-04-30
DE69622844D1 (de) 2002-09-12
SE9500442L (sv) 1996-08-09
MX9705320A (es) 1997-10-31
KR19980702043A (ko) 1998-07-15
SE9500442D0 (sv) 1995-02-08
EP0808488A1 (en) 1997-11-26
BR9607411A (pt) 1998-07-07
EP0808488B1 (en) 2002-08-07
AU692056B2 (en) 1998-05-28
FI973913A (fi) 1997-10-08
AU4683596A (en) 1996-08-27
NZ301420A (en) 1998-07-28
KR100294315B1 (ko) 2001-09-17
JPH10513327A (ja) 1998-12-15
FI973913A0 (fi) 1997-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3932A (zh) 通信管理装置和方法以及带有管理装置的电信系统
CN1177435C (zh) 分布式网管平台的分级管理系统
CN1096774C (zh) 电信网络节点中的防止过载的方法和设备
US6484200B1 (en) Distinguished name scoping system for event filtering
DE602006000198T2 (de) Verfahren, System und mobiles Endgerät zur Einschränkung der Datenkommunikation
US20020091824A1 (en) Intermediate systems for enterprise management from a central location
US9390118B2 (en) Computer implemented method for transforming an event notification within a database notification infrastructure
CN101072129A (zh) 基于jmx的网络业务管理方法及其应用系统
EP1929705B1 (en) Device management method using nodes having additional attribute and device management client thereof
EP376459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02018856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ontaining and accessing generic policy
CN114071576A (zh) 网络切片选择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050262229A1 (en) Object conduit MIB for communicating over SNMP between distributed objects
CN100411355C (zh) 网管接口中信息服务层次继承关系的实现方法及网管装置
CN107612761A (zh) 网络设备告警方法及告警管理装置
CN100586076C (zh) 一种网管系统中接口挂起的方法
CN1379959A (zh) 多管理者环境中的通用对准方法
CA2331899C (e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processing state information in a management network having a number of management levels
CN114697885A (zh) Lan群组计费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AU2002246078B2 (en) Method for the selective and collective transmission of messages in a tmn network
CN1332531C (zh) 一种动态调整业务管理点系统服务性能的方法
CN1893366A (zh)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网络管理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602083A (zh) 一种蜂窝集群用户数据管理的方法
US9948499B2 (en) Location of unidirectional handover relationships
CN102594593A (zh) 管理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运行管理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0858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