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90114A - 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90114A
CN117390114A CN202311273000.4A CN202311273000A CN117390114A CN 117390114 A CN117390114 A CN 117390114A CN 202311273000 A CN202311273000 A CN 202311273000A CN 117390114 A CN117390114 A CN 117390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port
battery
blockchain
block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730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wei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wei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wei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wei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730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901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90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901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28Indexing structures
    • G06F16/2255Hash tab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待存储的第一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进行哈希处理,得到第一哈希值;获取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区块链中最新区块的第二哈希值;根据第一哈希值、第一时间戳、第二哈希值、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生成第一区块,第一区块的区块头包括第一哈希值、第一时间戳和第二哈希值,第一区块的区块体包括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将第一区块添加到第一区块链中。如此,可以将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存储到区块链中,确保电池护照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池护照是电池的数字身份证,其包括电池的关键信息,利用电池护照可以验证电池的生产或质量信息,以及对电池更有效地进行重复使用或回收。
目前,为了对电池市场进行全面监管,一些地区开始陆续推出有关电池护照标准的草案。面对电池护照标准的陆续推出,如何对电池护照进行存储,以便对电池护照进行管理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将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存储到区块链中,确保电池护照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对待存储的第一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进行哈希处理,得到第一哈希值,所述第一电池护照为第一电池的电池护照;
获取第一时间戳,所述第一时间戳是根据当前时间戳生成的;
获取第一区块链中最新区块的第二哈希值,所述第一区块链为所述电子设备所处区块链系统维护的区块链;
根据所述第一哈希值、所述第一时间戳、所述第二哈希值、所述护照标识和所述护照数据,生成第一区块,所述第一区块的区块头包括所述第一哈希值、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哈希值,所述第一区块的区块体包括所述护照标识和所述护照数据;
将所述第一区块添加到所述第一区块链中。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区块添加到所述第一区块链中之前,还包括:
通过共识算法对所述第一区块进行共识处理;
在所述第一区块通过共识处理后,执行将所述第一区块添加到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第一区块还包括工作量证明参数和难度目标,所述通过共识算法对所述第一区块进行共识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工作量证明参数和所述难度目标进行工作量证明运算,以确定所述工作量证明参数的目标参数值,所述目标参数值是指使得所述第一区块的区块头的哈希值小于所述难度目标的所述工作量参数的参数值;
向所述区块链系统中的其他节点公布所述目标参数值,所述其他节点是指所述区块链系统中除所述电子设备之外的全部或部分节点;
在基于所述目标参数值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预设数量的节点对所述第一区块达成共识后,确定所述第一区块通过共识处理。
可选地,所述对待存储的第一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进行哈希处理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加入请求,所述加入请求携带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所述加入请求用于请求成为所述区块链系统中的区块链节点;
接收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的加入成功响应,根据所述加入成功响应加入到所述区块链系统,所述加入成功响应是由所述区块链系统根据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对所述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后发送的。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加入请求,包括:
向所述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一区块链节点发送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携带所述身份验证信息,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为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满足预设要求的区块链节点,所述预设要求包括性能要求、稳定性要求件、距离要求和延迟时间要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接收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的加入成功响应,根据所述加入成功响应加入到所述区块链系统,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发送的连接成功响应,根据所述连接成功响应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之间的连接,以加入到所述区块链系统,所述连接成功响应是由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对所述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后发送的。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电池护照查询指令,所述电池护照查询指令携带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信息,所述第二电池护照为第二电池的电池护照;
根据所述护照标识信息,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中查找与所述护照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二区块;
获取所述第二区块存储的护照数据作为查询结果。
可选地,所述护照标识信息为所述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的第三哈希值;
所述根据所述护照标识信息息,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中查找与所述护照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二区块,包括:
在所述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信息为所述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的第三哈希值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中查找存储的护照标识的哈希值与所述第三哈希值相同的区块,将查找到的区块确定为所述第二区块;
在所述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信息为所述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中查找存储的护照标识与所述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相同的区块,将查找到的区块确定为所述第二区块。
可选地,所述电池护照查询指令还包括身份验证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护照标识信息,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中查找与所述护照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二区块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验证,若所述身份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则执行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中查找与所述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二区块的步骤。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装置,所述装置集成于电子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待存储的第一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进行哈希处理,得到第一哈希值,所述第一电池护照为第一电池的电池护照;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时间戳,所述第一时间戳是根据当前时间戳生成的;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区块链中最新区块的第二哈希值,所述第一区块链为所述电子设备所处区块链系统维护的区块链;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哈希值、所述第一时间戳、所述第二哈希值、所述护照标识和所述护照数据,生成第一区块,所述第一区块的区块头包括所述第一哈希值、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哈希值,所述第一区块的区块体包括所述护照标识和所述护照数据;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区块添加到所述第一区块链中。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共识算法对所述第一区块进行共识处理;
第一触发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区块通过共识处理后,触发第三处理模块将所述第一区块添加到所述第一区块链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区块还包括工作量证明参数和难度目标,所述第四处理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工作量证明参数和所述难度目标进行工作量证明运算,以确定所述工作量证明参数的目标参数值,所述目标参数值是指使得所述第一区块的区块头的哈希值小于所述难度目标的所述工作量参数的参数值;
向所述区块链系统中的其他节点公布所述目标参数值,所述其他节点是指所述区块链系统中除所述电子设备之外的全部或部分节点;
在基于所述目标参数值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预设数量的节点对所述第一区块达成共识后,确定所述第一区块通过共识处理。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任一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任一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护照的存储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对待存储的第一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进行哈希处理,得到第一哈希值,然后获取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区块链中最新区块的第二哈希值,根据第一哈希值、第一时间戳、第二哈希值、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生成第一区块,将第一区块添加到第一区块链中。其中,第一区块的区块头包括第一哈希值、第一时间戳和第二哈希值,第一区块的区块体包括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如此,可以将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存储到区块链中,确保电池护照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的区块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入区块链系统的加入过程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装置的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便于理解,在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区块链系统和区块进行介绍。
区块链是指按照时间顺序将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具有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用来记录各种交易和信息。
区块链分为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三种基本类型。此外,还可以有上述多种类型的结合,比如私有链与联盟链的结合、联盟链与公有链的结合等。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多方共享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它通过数学方法实现交易数据和历史记录的不可篡改性,通过共识算法和智能合约实现各参与方对交易的共同确认和账本记录。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和循环利用也随之备受关注。为了推进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和循环利用,以及便于对电池进行管理,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区块链技术对电池护照进行存储,即将电池护照存储在区块链中,以确保电池护照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进而实现对电池护照进行持久化存储。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实现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之前,需要预先定义区块链结构,比如区块链的数据结构、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区块链框架和区块同步方式等。
一、区块结构,即区块链中每个区块的数据结构
1)区块包括区块头和区块体
区块头主要包括一些区块链的元数据,比如包括如下属性:
父区块哈希:父区块的哈希值,父区块是指本区块的前一个区块,用于确保区块链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也即是,区块链中的每个区块都包含一个指向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因此修改任何一个区块数据都会影响以后的区块,被篡改的数据会很快被检测到。
本区块哈希:本区块的哈希值,用于确保当前区块数据的完整性和防篡改性。本申请实施例中,本区块哈希可以是对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进行哈希处理得到的哈希值。
时间戳:用于指示本区块的创建时间。基于区块链的基本特性,区块链通常是由若干个区块构成。在这些区块中分别记录有与该区块的创建时刻对应的时间戳,所有的区块严格按照区块中记录的时间戳,构成一条在时间上有序的数据链条。
另外,区块头还可以包括工作量证明参数和难度目标,用于基于工作量证明算法进行共识处理。工作量证明参数可以为随机数等,难度目标为当前区块的工作量证明算法的难度目标。
另外,区块头还可以包括版本号和区块高度等信息。版本号为本区块所在区块链系统的版本号,用于跟踪软件或协议的更新。区块高度用于指示本区块在区块链中的高度,用于指示本区块在区块链中的位置。
2)区块体主要包括交易数据,比如包括如下属性:
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用于唯一标识对应的电池护照,可以为电池护照的ID(Identity document,唯一编码)等。
电池护照的护照数据:可以包括电池的静态数据和运行数据。
另外,区块体还可以包括护照标识哈希和护照数据哈希,护照标识哈希为护照标识的哈希值,护照数据哈希为护照数据的哈希值。
作为一个示例,区块体可以采用梅克尔树存储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梅克尔树是一种用来有效地总结区块中所有交易的数据结构。区块头还包括梅克尔根,梅克尔根为梅克尔数的根。
请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的区块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区块100包括区块头10和区块体20。区块头10包括:父区块哈希、本区块哈希、时间戳、工作量证明参数和难度目标,本区块哈希为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的哈希值。区块体20包括: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以及护照标识哈希和护照数据哈希。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区块链系统的智能合约来定义区块结构,比如可以使用Solidity语言(一种智能合约高级语言)编写该区块链系统的智能合约,该智能合约包括上述区块结构。
二、共识机制
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所有节点都必须要遵守的一种规则,以确保区块链的一致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共识机制所采用的共识算法可以为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证明)算法或POS(Proof of Stake,权益证明)算法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区块链系统的智能合约来设置共识算法,比如使用Solidity语言编写该区块链系统的智能合约,该智能合约包括共识算法。比如,以共识算法为POW算法为例,可以在智能合约中设置难度目标等参数。
三、智能合约
区块链的智能合约,顾名思义即在区块链上运行的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由计算机程序编写的协议,能够自动执行、核实或强制执行合约条款,能够在区块链系统上实现自动化的交易和合约条款的执行,从而可以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高校、可靠且安全的解决方案。
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的核心思想是将合约调侃编写为计算机程序,这些程序被写成一段代码存储在区块链系统上,并可以通过一些列指令来触发合约执行。当满足智能合约的触发条件时,智能合约就会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
比如,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智能合约中定义区块结构和共识算法等。
四、区块链框架
区块链框架是指区块链的实现技术框架,本申请实施例中,区块链框架可以为以太坊、EOS(Enterprise Operation System,商用区块链操作系统)、Hyperledger Fabric(超级账本结构)、Corda(一种分布式账本平台)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五、区块同步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P2P(Peer-to-Peer,个人对个人)网络实现区块链的同步方式。P2P网络由多个区块链节点组成,每个区块链节点都是对等的,可以共享和传输区块链中的数据。在区块链节点之间进行通信时,采用点对点的方式,而不依赖中心化的服务器。在区块链节点中实现P2P网络,需要对区块链节点进行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4,网际协议版本4)/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网际协议版本6)网络配置、数据同步、路由发现、节点发现等操作。
六、节点管理
在区块链中的每个区块链节点需要管理自身的秘钥和账户,以及与其他区块链节点的网络连接。同时,需要考虑分布式网络的环境中出现故障或异常的情况,如如何检测节点的健康状况,如何剔除故障节点等。为了确保节点的健康状况和避免单点故障,可以采用分布式节点模式,即将节点进行多重备份。同时,监控节点的健康状态,当区块链节点出现故障或无响应时,自动剔除故障节点,将备用节点连接到网络中。
为了保障电池护照数据的安全性和存储的可靠性,本方案采用多重备份和容错机制的方式实现数据备份。具体实现方式为:在备份数据时,将数据分块,并使用分段加密技术加密存储。利用分布式存储系统进行多重备份,将备份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上,避免单点故障。制定定期备份策略,确保数据备份的及时性和完整性。考虑到即使某些备份数据被破坏的情况下,也可以确保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存储的可靠性,因此需要采用容错机制。
七、权限控制
为了确保电池护照数据的安全,需要对访问区块链中的数据进行权限控制,其中包括访问权限和修改权限。只有通过身份认证的用户才能访问数据,同时通过权限控制保证数据不被恶意篡改。对于电池护照的存储,应该采用多重身份验证机制,比如通过数字签名、加密和密码学等技术实现身份验证。只有验证通过的用户才有权限对数据进行访问和修改。在实现上,可以利用以太坊智能合约的事件和日志功能,实现访问日志以及权限变动日志,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八、安全性
在电池护照数据存储过程中,需要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为了确保机密性,需要采用加密算法加密数据;在保证数据不被篡改的前提下,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在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前提下,保证数据可用性。可以采用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混合加密等多种加密算法,同时确保密钥的安全性。为了确保数据的防篡改,可以采用哈希函数或消息认证码等技术,确保数据完整性。同时,还可以采用其他安全机制,如数字证书、数字签名等技术,防止恶意组织通过拦截流量进行信息窃取和篡改操作。
另外,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本方案采用多重防御策略,包括:1)设置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上报任何异常网络行为;2)使用反病毒软件,保证系统免受恶意软件攻击;3)采用安全的身份识别措施,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数据;4)使用数字信封等机制确保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具体实现方式包括:部署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检测系统是否存在安全漏洞,及时发现并阻止入侵行为。采用反病毒软件以及防火墙等防病毒软件,确保系统免受恶意软件攻击。利用数字信封和数字签名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设立多重身份验证机制,包括指纹识别、短信验证码等方式,防止非法访问者访问数据。实现最小可行权限原则,确保用户只有最必要的权限,避免权限滥用情况发生。
九、合规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遵循相关的数据隐私保护和管理规定,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合规要求:1)建立电池护照数据隐私保护的政策和规程;2)实现数据完整性和可审计性,确保电池护照信息的真实可靠性;3)在存储、传输、使用护照数据时,严格遵守相关隐私规定。比如,制定隐私告知规则,告知用户在数据访问和处理中涉及到的隐私保护措施。譬如,在电池护照管理工具中制定隐私告知规则,电池护照管理工具可以向用户展示包括该隐私告知规则的用户界面。比如,通过对数据的分类、标记和存储方式进行规范,实现数据处理合规性。比如,应用数据加密技术以及数据控制权限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比如,进行事件处理和数据追踪,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审核性。比如,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制定数据保护措施,包括数据保留期限、用户数据访问授权等规则。
在区块链系统中,不同的参与方通过所部署的区块链节点(也称节点)可以建立一个分布式的区块链系统。对于整个区块链系统而言,需要保证其中各个区块链节点存储的账本数据的一致性,即其中每个区块链节点都会存储所维护的区块链的一份数据副本,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请参考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区块链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区块链系统可以维护一个或多个区块链,并且可以包含用于承载上述一个或多个区块链的多个区块链节点。例如,如图1中示出的区块链节点1、区块链节点2、区块链节点3、区块链节点4、...、区块链节点i等可以共同承载一个或多个区块链。其中,各个区块链节点均存储有这一个或多个区块链。
区块链节点是逻辑上的通信实体,不同类型的多个区块链节点可以运行在同一个物理服务器上,也可以运行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上。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区块链节点可以是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在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中实现的虚拟设备。例如,区块链节点可以是终端,可以是服务器集群中的一台物理主机,也可以是基于虚拟化技术对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搭载的硬件资源进行虚拟化后,创建的虚拟机。每个区块链节点之间,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通信方法耦接在一起形成网络(区块链网络),来承载一个或多个区块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为上述区块链系统中的一个区块链节点,该电子设备为终端或服务器等,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计算机等。
比如,电子设备包括电池护照管理工具,可以通过电池护照管理工具实现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管理,比如向区块链存储电池护照,或者从区块链查询或访问区块链存储的任一电池护照等。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电池护照管理工具提供的相关操作界面,向区块链存储电池护照,或者从区块链查询或访问区块链存储的任一电池护照等。其中,电池护照管理工具可以为电池护照管理软件或电池护照管理模块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另外,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电池护照管理工具对应的网页,来实现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管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电子设备实现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之前,电子设备需要先作为一个区块链节点加入到区块链系统中,接下来,以电子设备为终端为例,对电子设备加入到区块链系统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入区块链系统的加入过程的示意图,该加入过程的执行主体为终端,如图3所示,该加入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终端向区块链系统发送加入请求,该加入请求携带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
其中,区块链系统包括多个区块链节点,该区块链系统维护有用于存储电池护照的区块链。该加入请求用于请求成为区块链系统中的区块链节点,即用于请求作为一个区块链节点加入到区块链系统中。
其中,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可以为用户账号、私钥、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中的一种或多种。数字证书是指在互联网通讯中标志通讯各方身份验证信息的数字认证,可用于验证身份。数字证书可以包括证书颁发机构信息、有效期、公钥、持有者等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数字证书可以选择可信任的证书颁发机构(Certificate Authority,CA)进行颁发,以保证数字证书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终端可以将数字证书存储在受保护的预设位置,以防止未授权的人访问或篡改。
另外,身份验证信息还可以包括用户的指纹等生物特征信息,以对用户进行指纹识别。身份验证信息还可以包括短信验证码等信息,以通过短信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本申请实施例对该身份验证信息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可以进行区块链操作,终端首先需要加入区块链系统,即连接区块链网络。
作为一个示例,网络系统中可能包括多个区块链系统,每个区块链系统维护有用于存储电池护照的区块链。终端可以从多个区块链系统中选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区块链系统,向选择的区块链系统发送加入请求,以加入选择的区块链系统。
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区块链节点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和/或区块链节点布均衡的区块链系统,以选择节点数量足够且分布均衡的区块链系统进行连接。应理解,第一预设条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条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个示例,终端向区块链系统发送加入请求的具体实现可以包括:终端向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一区块链节点发送连接请求,以通过与第一区块链节点连接来加入区块链系统。终端在与第一区块链节点后,即可通过第一区块链节点与其他区块链节点间接连接,从而实现与区块链系统中各个区块链节点的相互连接。
其中,第一区块链节点可以为区块链系统中除终端之外的任一区块链节点。比如,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和响应速度,第一区块链节点还可以是满足预设要求的区块链节点。其中,预设要求可以包括性能要求、稳定性要求、距离要求和延迟时间要求中的一种或多种。距离是指与终端之间的距离,延迟时间是指与终端之间的延迟时间。
比如,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性能和稳定性,可以从区块链系统中选择满足性能要求和稳定性要求的第一区块链节点,以选择性能和稳定性较好的区块链节点进行连接。
再比如,为了保证响应速度,可以结合区块链节点的地理位置,从区块链系统中选择满足距离要求和延迟时间要求的第一区块链节点,以选择与终端之间的距离和延迟时间较小的区块链节点进行连接,从而提高交互体验。
另外,在终端加入区块链系统后,还可以通过终端对区块链系统进行系统配置,以配置区块链系统的系统参数,进而便于对区块链进行操作。或者,在终端加入区块链系统前,通过区块链系统的其他区块链节点对区块链系统进行系统配置,以配置区块链系统的系统参数。
其中,系统参数可以包括如下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区块链ID、区块链节点的节点数量和节点版本和智能合约等。智能合约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设置,也确保区块链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如智能合约可以用于定义:区块结构、共识机制的共识算法、权限控制规则、数据处理逻辑、访问和更新数据的方法和操作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权限控制规则用于指示用户的操作权限以及可操作范围等。
步骤302:区块链系统根据该身份验证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通过根据该身份验证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可以保证数据处理的安全性,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终端才能加入到区块链系统,进而保证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和修改区块链数据,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
若根据该身份验证信息对该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则可以向终端发送加入成功响应,以指示该终端被允许加入到区块链系统中。另外,若身份验证未通过,还可以向终端发送加入失败响应,以指示该终端不被允许加入到该区块链系统中。
另外,在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通过后,还可以验证用户的操作权限。比如,区块链系统可以调用智能合约,通过智能合约验证用户的操作权限。其中,智能合约包括权限控制规则,权限控制规则用于指示用户对区块链的操作权限、以及操作权限对应的可操作范围等。比如,权限控制规则包括具有操作权限的用户列表以及对应的可操作范围,操作权限可以包括访问权限和修改权限等。示例地,权限控制规则包括具有访问权限的第一用户列表、以及第一用户列表中每个用户对应的可访问范围,还包括具有修改权限的第二用户列表、以及第二用户列表中每个用户对应的可修改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权限控制规则包括具有加入权限的用户列表,区块链系统可以调用智能合约,通过智能合约根据该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验证该用户是否在具有修改权限的第二用户列表中,若该用户在具有修改权限的第二用户列表中,则确定该用户具有修改区块链的权限,允许该用户对区块链进行修改操作。若该用户未在具有修改权限的第二用户列表中,则确定该用户不具有修改区块链的权限,不允许该用户对区块链进行修改操作。
步骤303:区块链系统在根据该身份验证信息对用户身份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加入成功响应。
其中,该加入成功响应用于指示该终端被允许加入到区块链系统中。
作为一个示例,终端向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一区块链节点发送连接请求,以通过与第一区块链节点连接来加入区块链系统,该连接请求携带该身份验证信息。第一区块链节点接收到该连接请求后,可以根据该身份验证信息对该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若身份验证通过,则向终端发送连接成功响应。另外,若身份验证未通过,还可以向终端发送连接失败响应。
步骤304:终端接收区块链系统发送的加入成功响应,根据该加入成功响应加入到该区块链系统。
比如,终端接收第一区块链节点发送的连接成功响应,根据该连接成功响应建立该终端与第一区块链节点之间的连接,以加入到该区块链系统中。
请参考图2,假设区块链系统包括区块链节点1-9,终端可以作为区块链节点i加入到该区块链系统中。终端作为区块链节点i加入到该区块链系统之后,用户即可通过终端将电池护照存储到区块链系统维护的区块链节点中,或者访问区块链节点中存储的任一电池护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仅是以在终端申请加入到区块链系统的过程中,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和权限确认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应理解,在终端申请加入到区块链系统的过程中也可以不进行身份验证或权限确认,而是在终端加入到区块链系统之后,再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和权限确认,本申请实施例对进行身份验证和权限确认的时机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作为一个区块链节点加入到区块链系统中,以便用户可以通过终端对区块链系统维护的区块链进行操作,比如向区块链中存储电池护照,或者访问区块链存储的电池护照。
接下来,以电子设备为终端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过程和查询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终端,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终端对待存储的第一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进行哈希处理,得到第一哈希值。
其中,第一电池护照为第一电池的电池护照。第一电池护照包括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用于唯一标识对应的电池护照,可以为电池护照的ID等。电池护照的护照数据可以包括电池的静态数据和运行数据。
其中,静态数据是电池的生命周期内主要作为参考和控制用的数据,静态数据一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变化。比如,静态数据包括基本信息、材料信息、制造信息、流通信息、使用信息、转移信息、回收信息、环境影响信息和生命周期评估信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基本信息包括电池标识、电池类型、生产商信息、生产地点、生产批次、电池中的电池单体信息、化学成分、电池重量、电化学性能和循环利用状态等中的一种或多种。运行数据用于指示电池的运行情况,比如包括电池在运行过程中的充电时间,放电时间,电压和电量等。
作为一个示例,终端显示第一用户界面,第一用户界面包括区块链存储入口和确认按钮,用户可以通过区块链存储入口上传待存储的第一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然后点击确认按钮,响应于用户点击确认按钮的操作,终端即可对第一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进行哈希处理,得到第一哈希值,以及执行后续步骤。
其中,第一用户界面可以为终端安装的电池护照管理工具提供的用户界面。比如,用户可以点击电池护照管理工具的图标,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终端启动电池护照管理工具,并显示电池护照管理工具提供的第一用户界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待存储的第一电池护照,可以先对其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进行哈希处理,得到第一哈希值,以便根据第一哈希值创建新区块(第一区块),将第一哈希值作为待创建的新区块(第一区块)的哈希值。
比如,可以采用哈希算法对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哈希值。也即是,在对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进行加密的过程中,对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进行哈希处理。
作为一个示例,终端在对待存储的第一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进行哈希处理之前,可以接收电池护照存储指令,电池护照存储指令携带第一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还携带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
其中,电池护照存储指令可以通过电池护照存储操作触发,也可以从其他设备接收。比如,电池护照存储操作可以为上述在区块链存储入口上传待存储的第一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然后点击确认按钮的操作。
终端接收到电池护照存储指令后,可以先根据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若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再执行步骤201及后续步骤,若用户身份验证未通过,则不执行步骤201,即不允许将第一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存储到第一区块链中。其中,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可以为用户账号、私钥、数字签名或数字证书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另外,身份验证信息还可以包括用户的指纹等生物特征信息,以对用户进行指纹识别。另外,身份验证信息还可以包括短信验证码等信息,以通过短信验证方式进行身份验证。
进一步地,在对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后,还可以通过智能合约验证用户的操作权限,若验证用户具有对第一区块链的修改权限,再执行步骤201及后续步骤,若验证用户不具有对第一区块链的修改权限,则不执行步骤201,即不允许将第一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存储到第一区块链中。
进一步地,在验证用户具有对第一区块链的修改权限之后,还可以确定用户的修改权限对应的可修改范围,若可修改范围包括添加区块,再执行步骤201及后续步骤,若可修改范围不包括添加区块,则不执行步骤201,即不允许将第一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存储到第一区块链中。
通过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可以保证护照标识和数字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数据不被篡改。通过对用户的操作权限进行确认,可以保证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够修改区块链数据,保证区块链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还可以实现最小可行权限原则,确保用户只有最必要的权限,避免权限滥用情况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身份验证和确认操作权限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上述图3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对待存储的第一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进行哈希处理之前,还可以根据第一电池的电池数据生成第一电池护照。
作为一个示例,根据第一电池的电池数据生成第一电池护照包括:获取第一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第一电池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和运行数据,运行数据用于指示第一电池的运行情况;将第一电池数据存储在预设数据结构中,预设数据结构包括与电池的电池数据对应的字段;从预设数据结构中获取第一电池数据;根据指定电池护照标准的格式要求对第一电池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符合指定电池护照标准的格式要求的第二电池数据,指定电池护照标准为多种电池护照标准中的任一种;根据第二电池数据和预设展示数据进行数据整合,生成电子文档,预设展示数据为指定电池护照标准规定的需要展示的固定数据;对电子文档进行数据类型检查和数据校验;若电子文档通过数据类型检查和数据校验,则根据电子文档生成第一电池护照,第一电池护照包括电子文档的文档内容和对应的护照标识。
如此,可以将电池数据按照统一标准整合并存储在预设数据数据结构中,根据存储在预设数据数据结构中的电池数据,可以生成符合任一电池护照标准的电池护照,避免了针对不同的电池护照标准需要分别获取符合不同的电池护照标准格式要求的电池数据,再基于分别获取的数据生成符合对应电池护照标准的电池护照,从而简化了生成电池护照的流程,提高了生成电池护照的效率,便于在不同电池护照标准之间共享电池数据。另外,通过在生成电池护照之前对电子文档进行数据类型检查和数据校验,可以确保电池护照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其中,护照标识可以根据第一电池的基本信息和追溯信息生成得到。比如,可以对第一电池的基本信息进行哈希处理,得到第四哈希值,根据第四哈希值和第一电池的追溯信息,生成第五哈希值;根据第五哈希值,生成第一电池的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
其中,第一电池的基本信息可以为预先设置的用于生成护照标识的基本信息,比如可以包括第一电池的电池标识、电池型号、电池序列号、电池类型、电池品牌、生产商信息、生产日期、生产地址、生产批次、电池中的电池单体信息、化学成分、电池重量、电化学性能和循环利用状态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由于哈希处理具有不可逆、唯一、安全等特性,因此利用对电池的基本信息进行哈希处理得到的哈希值来生成电池护照标识具有足够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不仅保证了电池护照标识的唯一性,避免了重复标识的情况,而且确保了哈希值与电池信息的关联性。另外,在对电池的基本信息进行哈希处理之外,还引入了电池的追溯信息来生成电池护照标识,如此可以增加生成的电池护照标识的随机性和一致性,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电池护照标识的随机性和唯一性。
作为一个示例,可以先通过混沌映射系统对第一电池的基本信息对应的第一字符串进行置乱处理,得到第二字符串,再对第二字符串进行哈希处理,得到第四哈希值。
作为一个示例,可以对第四哈希值和第一电池的追溯信息进行异或运算,根据异或运算结果生成第五哈希值。
作为一个示例,可以对第五哈希值进行取模运算,以将第五哈希值转换为整数,然后对整数进行进制转换,得到十六进制的第三字符串,根据第三字符串生成第一电池的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比如,从第三字符串中提取前N个字符作为护照标识,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步骤402:终端获取第一时间戳,第一时间戳是根据当前时间戳生成的。
也即是,获取第一时间戳作为新区块的时间戳,第一时间戳用于指示新区块(第一区块)的创建时间。其中,第一时间戳可以为当前时间戳,也可以采用预设规则对当前时间戳进行处理得到。
步骤403:终端获取第一区块链中最新区块的第二哈希值。
其中,第一区块链为该终端所处区块链系统维护的区块链。第一区块链用于存储电池护照。第一区块链中的最新区块为第一区块链末尾的区块,即待创建的第一区块的前一个区块(父区块)。
作为一个示例,终端可以从第一区块链中获取最新区块的第二哈希值。或者,终端可以存储第一区块链中各个区块的哈希值,从存储的数据中获取最新区块的第二哈希值。
步骤404:终端根据第一哈希值、第一时间戳、第二哈希值、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生成第一区块,第一区块的区块头包括第一哈希值、第一时间戳和第二哈希值,第一区块的区块体包括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
也即是,可以将第一哈希值、第一时间戳、第二哈希值、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打包成一个新区块,该新区块即为第一区块。
其中,第一哈希值可以作为第一区块的哈希值,第二哈希值为第一区块的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
另外,区块头还可以包括工作量证明参数和难度目标,用于基于工作量证明算法进行共识处理。工作量证明参数可以为随机数等,难度目标为当前区块的工作量证明算法的难度目标。
另外,区块体还可以包括护照标识哈希和护照数据哈希,护照标识哈希为护照标识的哈希值,护照数据哈希为护照数据的哈希值。
作为一个示例,区块体可以采用梅克尔树存储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梅克尔树是一种用来有效地总结区块中所有交易的数据结构。区块头还包括梅克尔根,梅克尔根为梅克尔数的根。
在生成第一区块后,即可将第一区块添加到第一区块链中,以将第一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存储到第一区块链中。
另外,为了保证区块链系统中各个节点的一致性,在将第一区块添加到第一区块链之前,还可以先通过共识算法对第一区块进行共识处理,在第一区块通过共识处理后,再将第一区块添加到第一区块链中。
步骤405:终端通过共识算法对第一区块进行共识处理。
其中,对第一区块进行共识处理是指通过使得区块链系统中的预设数量的区块链节点对第一区块达成共识,以保证各个共识节点(达成共识的区块链节点)对第一区块中所包含的交易在内容和顺序上达成一致。共识算法可以为POW算法或POS算法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以共识算法为POW算法为例,区块头还包括工作量证明参数和难度目标。通过共识算法对第一区块进行共识处理的过程可以包括:根据工作量证明参数和难度目标进行工作量证明运算,以确定工作量证明参数的目标参数值,目标参数值是指使得第一区块的区块头的哈希值小于该难度目标的工作量参数的参数值;向区块链系统中的其他节点公布目标参数值,其他节点是指区块链系统中除电子设备之外的全部或部分节点;在基于目标参数值与区块链系统中预设数量的节点对第一区块达成共识后,确定第一区块通过共识处理。
其中,工作量证明参数可以是一个随机数,在进行共识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对随机数的随机数值进行更新,以找到一个使得第一区块的区块头的哈希值小于该难度目标的工作量参数的目标随机数值。
其中,预设数量可以预先设置,比如预设数量可以大于区块链系统中区块链节点的总数量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等。
步骤406:终端在第一区块通过共识处理后,将第一区块添加到第一区块链中。
比如,将第一区块添加到第一区块链的末尾,即添加到第一区块链的最新区块之后。在将第一区块添加到第一区块链之后,第一区块也就成为第一区块链的最新区块。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仅是以终端通过共识算法对第一区块进行共识处理为例进行说明,而在其他实施例中,终端还可以将第一区块发布到区块链系统中,由区块链系统中的其他区块链节点通过共识算法对第一区块进行共识处理,在第一区块通过共识处理后,向区块链系统发布通过共识处理的通知,以便终端根据该通知将第一区块添加到第一区块链中。
另外,若第一区块未通过共识处理,还可以向区块链系统发布异常通知,并中止将第一区块添加到第一区块链的操作,该异常通知用于指示第一区块出现异常。
步骤407:终端接收电池护照查询指令,电池护照查询指令携带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信息。
其中,第二电池护照为第二电池的电池护照。该电池护照查询指令用于查询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数据,第二电池护照可以为第一区块链存储的任一电池护照,比如第二电池护照可以为上述第一电池护照。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的标识信息可以为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也可以为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的哈希值。
作为一个示例,终端显示第二用户界面,第二用户界面包括区块链查询入口和确认按钮,用户可以通过区块链查询入口选择或输入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信息,然后点击确认按钮,响应于用户点击确认按钮的操作,终端即可确认接收到电池护照查询指令,并执行下述步骤407及后续步骤。
其中,第二用户界面可以为终端安装的电池护照管理工具提供的用户界面。比如,用户可以点击电池护照管理工具的图标,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终端启动电池护照管理工具,并显示电池护照管理工具提供的第二用户界面。
作为一个示例,电池护照查询指令还携带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终端接收到电池护照查询指令后,可以先根据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若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再执行下述步骤408及后续步骤,若用户身份验证未通过,则不执行下述步骤408,即不允许访问第一区块链。其中,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可以为用户账号、数字签名或数字证书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在对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后,还可以通过智能合约验证用户的操作权限,若验证用户具有对第一区块链的访问权限,再执行下述步骤408及后续步骤,若验证用户不具有对第一区块链的访问权限,则不执行下述步骤408,即不允许访问第一区块链。
进一步地,在验证用户具有对第一区块链的访问权限之后,还可以确定用户的访问权限对应的可访问范围,若可访问范围包括第二电池护照,再执行下述步骤408及后续步骤,若可访问范围不包括第二电池护照,则不执行下述步骤408,即不允许访问第一区块链存储的第二电池护照。
需要说明的是,身份验证和确认操作权限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上述图1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可以保证护照标识和数字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数据不被篡改。通过对用户的操作权限进行确认,可以保证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够访问区块链数据,保证区块链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步骤408:终端根据该护照标识信息,从第一区块链中查找与该护照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二区块。
其中,与该护照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二区块是指存储有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数据的第二区块。
作为一个示例,根据该护照标识信息,从第一区块链中查找与该护照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二区块可以包括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信息为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的第三哈希值的情况下,从第一区块链中查找存储的护照标识的哈希值与第三哈希值相同的区块,将查找到的区块确定为第二区块。
第二种情况:在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信息为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的情况下,从第一区块链中查找存储的护照标识与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相同的区块,将查找到的区块确定为第二区块。
步骤409:终端获取第二区块存储的护照数据作为查询结果。
也即是,终端可以获取第二区块存储的护照数据,第二区块存储的护照数据即为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数据,然后将第二区块存储的护照数据作为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
比如,终端获取第二区块存储的护照数据作为查询结果之后,终端可以显示第三用户界面,第三用户界面包括该查询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仅是以通过终端查询第一区块链存储的护照数据为例进行说明,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区块链系统中的其他区块链节点查询第一区块链存储的护照数据,其查询方式与上述通过终端查询第一区块链存储的护照数据的方式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对待存储的第一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进行哈希处理,得到第一哈希值,然后获取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区块链中最新区块的第二哈希值,根据第一哈希值、第一时间戳、第二哈希值、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生成第一区块,将第一区块添加到第一区块链中。其中,第一区块的区块头包括第一哈希值、第一时间戳和第二哈希值,第一区块的区块体包括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如此,可以将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存储到区块链中,确保电池护照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另外,还可以查询区块链存储的任一电池护照,提高了灵活性。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装置的框图,该装置集成于电子设备中,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501,用于对待存储的第一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进行哈希处理,得到第一哈希值,该第一电池护照为第一电池的电池护照;
第一获取模块502,用于获取第一时间戳,该第一时间戳是根据当前时间戳生成的;
第二获取模块503,用于获取第一区块链中最新区块的第二哈希值,该第一区块链为该电子设备所处区块链系统维护的区块链;
第二处理模块504,用于根据该第一哈希值、该第一时间戳、该第二哈希值、该护照标识和该护照数据,生成第一区块,该第一区块的区块头包括该第一哈希值、该第一时间戳和该第二哈希值,该第一区块的区块体包括该护照标识和该护照数据;
第三处理模块505,用于将该第一区块添加到该第一区块链中。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共识算法对该第一区块进行共识处理;
第一触发模块,用于在该第一区块通过共识处理后,触发第三处理模块505将该第一区块添加到该第一区块链中。
可选地,该第一区块还包括工作量证明参数和难度目标,该第四处理模块用于:
根据该工作量证明参数和该难度目标进行工作量证明运算,以确定该工作量证明参数的目标参数值,该目标参数值是指使得该第一区块的区块头的哈希值小于该难度目标的该工作量参数的参数值;
向该区块链系统中的其他节点公布该目标参数值,该其他节点是指该区块链系统中除该电子设备之外的全部或部分节点;
在基于该目标参数值与该区块链系统中预设数量的节点对该第一区块达成共识后,确定该第一区块通过共识处理。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该区块链系统发送加入请求,该加入请求携带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该加入请求用于请求成为该区块链系统中的区块链节点;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区块链系统发送的加入成功响应,根据该加入成功响应加入到该区块链系统,该加入成功响应是由该区块链系统根据该身份验证信息对该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后发送的。
可选地,该发送模块用于:
向该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一区块链节点发送连接请求,该连接请求携带该身份验证信息,该第一区块链节点为该区块链系统中满足预设要求的区块链节点,该预设要求包括性能要求、稳定性要求件、距离要求和延迟时间要求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接收模块用于:
接收该第一区块链节点发送的连接成功响应,根据该连接成功响应建立该电子设备与该第一区块链节点之间的连接,以加入到该区块链系统,该连接成功响应是由该第一区块链节点根据该身份验证信息对该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后发送的。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电池护照查询指令,该电池护照查询指令携带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信息,该第二电池护照为第二电池的电池护照;
查找模块,用于根据该护照标识信息,从该第一区块链中查找与该护照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二区块;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该第二区块存储的护照数据作为查询结果。
可选地,该护照标识信息为该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的第三哈希值;
该查找模块用于:
在该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信息为该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的第三哈希值的情况下,从该第一区块链中查找存储的护照标识的哈希值与该第三哈希值相同的区块,将查找到的区块确定为该第二区块;
在该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信息为该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的情况下,从该第一区块链中查找存储的护照标识与该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相同的区块,将查找到的区块确定为该第二区块。
可选地,该电池护照查询指令还包括身份验证信息;该装置还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对该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验证;
第二触发模块,用于若该身份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则触发查找模块根据该标识信息,从该第一区块链中查找与该标识信息匹配。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对待存储的第一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进行哈希处理,得到第一哈希值,然后获取第一时间戳以及第一区块链中最新区块的第二哈希值,根据第一哈希值、第一时间戳、第二哈希值、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生成第一区块,将第一区块添加到第一区块链中。其中,第一区块的区块头包括第一哈希值、第一时间戳和第二哈希值,第一区块的区块体包括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如此,可以将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存储到区块链中,确保电池护照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另外,还可以查询区块链存储的任一电池护照,提高了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装置在将电池护照数据存储到区块链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装置与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上述实施例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为云存储平台中的电子设备,或者为终端或。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6包括:处理器60、存储器61以及存储在存储器61中并可在处理器6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62,处理器60执行计算机程序62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护照的存储方法中的步骤。
电子设备6可以是一个通用电子设备或一个专用电子设备。在具体实现中,电子设备6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掌上电脑、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通信设备或嵌入式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电子设备6的类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仅仅是电子设备6的举例,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6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比如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等。
处理器6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器6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存储器6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电子设备6的内部存储单元,比如电子设备6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6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电子设备6的外部存储设备,比如电子设备6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61还可以既包括电子设备6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61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Loader)、数据以及其他程序等。存储器6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中并可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意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该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至少可以包括:能够将计算机程序代码携带到拍照装置/终端设备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计算机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只读光盘)、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本申请提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换句话说,可以是非瞬时性存储介质。
应当理解的是,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结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电子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电子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对待存储的第一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进行哈希处理,得到第一哈希值,所述第一电池护照为第一电池的电池护照;
获取第一时间戳,所述第一时间戳是根据当前时间戳生成的;
获取第一区块链中最新区块的第二哈希值,所述第一区块链为所述电子设备所处区块链系统维护的区块链;
根据所述第一哈希值、所述第一时间戳、所述第二哈希值、所述护照标识和所述护照数据,生成第一区块,所述第一区块的区块头包括所述第一哈希值、所述第一时间戳和所述第二哈希值,所述第一区块的区块体包括所述护照标识和所述护照数据;
将所述第一区块添加到所述第一区块链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区块添加到所述第一区块链中之前,还包括:
通过共识算法对所述第一区块进行共识处理;
在所述第一区块通过共识处理后,执行将所述第一区块添加到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块还包括工作量证明参数和难度目标,所述通过共识算法对所述第一区块进行共识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工作量证明参数和所述难度目标进行工作量证明运算,以确定所述工作量证明参数的目标参数值,所述目标参数值是指使得所述第一区块的区块头的哈希值小于所述难度目标的所述工作量参数的参数值;
向所述区块链系统中的其他节点公布所述目标参数值,所述其他节点是指所述区块链系统中除所述电子设备之外的全部或部分节点;
在基于所述目标参数值与所述区块链系统中预设数量的节点对所述第一区块达成共识后,确定所述第一区块通过共识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待存储的第一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和护照数据进行哈希处理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加入请求,所述加入请求携带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所述加入请求用于请求成为所述区块链系统中的区块链节点;
接收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的加入成功响应,根据所述加入成功响应加入到所述区块链系统,所述加入成功响应是由所述区块链系统根据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对所述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后发送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加入请求,包括:
向所述区块链系统中的第一区块链节点发送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携带所述身份验证信息,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为所述区块链系统中满足预设要求的区块链节点,所述预设要求包括性能要求、稳定性要求件、距离要求和延迟时间要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接收所述区块链系统发送的加入成功响应,根据所述加入成功响应加入到所述区块链系统,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发送的连接成功响应,根据所述连接成功响应建立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之间的连接,以加入到所述区块链系统,所述连接成功响应是由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根据所述身份验证信息对所述用户身份验证通过后发送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电池护照查询指令,所述电池护照查询指令携带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信息,所述第二电池护照为第二电池的电池护照;
根据所述护照标识信息,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中查找与所述护照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二区块;
获取所述第二区块存储的护照数据作为查询结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照标识信息为所述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的第三哈希值;
所述根据所述护照标识信息息,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中查找与所述护照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二区块,包括:
在所述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信息为所述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的第三哈希值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中查找存储的护照标识的哈希值与所述第三哈希值相同的区块,将查找到的区块确定为所述第二区块;
在所述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信息为所述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中查找存储的护照标识与所述第二电池护照的护照标识相同的区块,将查找到的区块确定为所述第二区块。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护照查询指令还包括身份验证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护照标识信息,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中查找与所述护照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二区块之前,还包括:
对所述身份验证信息进行验证,若所述身份验证信息验证通过,则执行根据所述标识信息,从所述第一区块链中查找与所述标识信息匹配的第二区块的步骤。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273000.4A 2023-09-27 2023-09-27 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3901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73000.4A CN117390114A (zh) 2023-09-27 2023-09-27 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73000.4A CN117390114A (zh) 2023-09-27 2023-09-27 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90114A true CN117390114A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64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73000.4A Pending CN117390114A (zh) 2023-09-27 2023-09-27 基于区块链的电池护照存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90114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5208A (zh) * 2018-12-13 2019-05-2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池管理系统
WO2020149561A1 (ko) * 2019-01-15 2020-07-23 강대준 블록체인을 이용한 무인 이동체 통신 제어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인 이동체의 통신 방법
CN112158099A (zh) * 2019-12-13 2021-01-01 史玉成 基于区块链的电动汽车电池更换方法
CN114357507A (zh) * 2021-12-23 2022-04-15 北京橙色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产品存储和认证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4462796A (zh) * 2021-12-31 2022-05-10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方法及设备
CN115801796A (zh) * 2022-10-12 2023-03-1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车辆电池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865374A (zh) * 2022-11-28 2023-03-28 上海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电池资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US20230224158A1 (en) * 2022-01-12 2023-07-13 World Economic Forum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battery passport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5208A (zh) * 2018-12-13 2019-05-2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池管理系统
WO2020149561A1 (ko) * 2019-01-15 2020-07-23 강대준 블록체인을 이용한 무인 이동체 통신 제어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인 이동체의 통신 방법
CN112158099A (zh) * 2019-12-13 2021-01-01 史玉成 基于区块链的电动汽车电池更换方法
CN114357507A (zh) * 2021-12-23 2022-04-15 北京橙色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产品存储和认证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4462796A (zh) * 2021-12-31 2022-05-10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方法及设备
US20230224158A1 (en) * 2022-01-12 2023-07-13 World Economic Forum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battery passport
CN115801796A (zh) * 2022-10-12 2023-03-14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车辆电池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865374A (zh) * 2022-11-28 2023-03-28 上海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电池资产管理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亮;刘百祥;张如意;江斌鑫;刘一江;: "区块链技术综述", 计算机工程, no. 05, 18 March 2019 (2019-03-18) *
黄征;李祥学;来学嘉;陈克非;: "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 信息安全研究, no. 03, 5 March 2017 (2017-03-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60822B2 (en) Immutable ledger with efficient and secure data destr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9409122B (zh) 文件存储方法及其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164948B (zh) 使用区块链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漏洞
CN112311735B (zh) 可信认证方法,网络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210741B (zh) 部分有序的区块链
CN110569251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28214B (zh) 用于配置区块链的安全层
US20190141048A1 (en) Blockchain identification system
US20210256113A1 (en) Blockchain Validation of Software
Aniello et al. Anti-BlUFf: towards counterfeit mitigation in IC supply chains using blockchain and PUF
JP2023520859A (ja) ブロックチェーンのより高速なビュー変更
CN112241919A (zh) 具有数据流控制的多域区块链网络
WO2021148904A1 (en) Index structure for blockchain ledger
US20230232222A1 (en) User terminal, authentication terminal, registration termin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gram
JP2023520632A (ja) データの保護のためのノイズ・トランザクション
CN111340483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698198B (zh) 秘密生成和份额分发
Aniello et al. Towards a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ystem for counterfeit mitigation using blockchain and PUF
CN111881109A (zh) 数据库可合并分类账
CN103020542B (zh) 存储用于全球数据中心的秘密信息的技术
JP2023530594A (ja) 分散型データベースにおける許可されたイベント処理
CN116226880A (zh) 一种基于可搜索加密的区块链密文检索安全溯源系统
JP2023551124A (ja) 自己監査ブロックチェーン
CN112069529A (zh) 基于区块链的卷宗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以及存储介质
CN112036876A (zh) 基于元数据的背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