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87984A - 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87984A
CN117387984A CN202311691762.6A CN202311691762A CN117387984A CN 117387984 A CN117387984 A CN 117387984A CN 202311691762 A CN202311691762 A CN 202311691762A CN 117387984 A CN117387984 A CN 117387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ing
displacement
swivel
weighing test
synchron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917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87984B (zh
Inventor
吴景成
邹杰
孙键
李卫东
崔军
邹为民
张保国
郭存伟
刘成琳
郭松
曹新军
聂东方
辛玺
洪岩
洪焕勇
戴挺
谢昌昌
惠国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Wutie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Wutie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Wutie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Wutie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9176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879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87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879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879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879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7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by applying a load, e.g. for resistance or wear test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01D21/08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by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bridge or bridge section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包括:同步顶升装置,设有若干个位于转体结构顶升点上的千斤顶、与千斤顶对应设置的第一位移传感器,千斤顶在顶升点处对转体结构施加顶升力;第一位移传感器获取对应千斤顶的顶升位移量;位移传感装置,用于获取转体结构的位移量;中控装置,用于控制同步顶升装置以保持顶升点处位移同步,并获取和分析同步顶升装置、位移传感装置收集的数据,以得到称重试验数据。本申请提供的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采用顶升点位移同步进行称重试验,在顶升点处位移同步的前提下,顶升力达到临界点后,球铰发生滑移的方向,则与桥梁纵轴线重合,达到纵向称重的效果,有效降低称重试验结果与实际值的偏差,精确判断临界点。

Description

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多应用于涉铁立交工程。工艺思路是将本应上跨铁路线路的桥梁,预先沿铁路线路方向进行预制,预制完成后,利用转体结构——球铰对其进行平面转动,使其到达预期位置,从而实现在短时间内跨越铁路线路的目的,以规避或降低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对铁路正常运营的安全风险。
桥梁转体施工的关键构件是承载整个转动体重量的转动球铰,而转动球铰摩擦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转体时所需牵引力矩的大小。转体桥梁在桥梁纵、横轴线的竖平面内,由于球铰体系的施工误差、箱梁平曲线因素、梁体质量分布差异以及施工过程精度控制差异,可能导致桥墩转体中心点纵横向存在不平衡力矩,影响施工安全。
因此,为了保证桥梁转体的顺利进行,及时为大桥转体阶段的指挥和决策提供依据,有必要在转体前进行转体桥梁称重试验,测试转动体的不平衡力矩、偏心距、摩阻力矩和静摩擦系数等。
通常的转体桥梁称重试验方法是:千斤顶在转体结构上承台的顶升点上同步加力,逐级加载至临界位置,使上球铰发生侧向滑移,绘制顶力-位移关系曲线,从曲线中找到临界点的位置,以此判断出各个方向的临界顶升力值,从而得到相关的称重试验数据。
受设计参数及施工工艺的影响,绝大多数转体桥梁均同时存在纵向及横向偏心效应,顶升力同步加载的称重试验方法存在理论误差。若偏差在一定范围之内时,通过多次称重试验及调整配重,可能将偏差修正在较为理想的范围内,但过程较为重复、繁杂。若偏差过大,难以通过顶升力同步加载的方法获取称重试验数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顶升力同步加载的称重试验方法存在理论误差导致称重试验结果与实际值的偏差大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所述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包括:
同步顶升装置,设有若干个位于转体结构顶升点上的千斤顶、与所述千斤顶对应设置的第一位移传感器,所述千斤顶在所述顶升点处对所述转体结构施加顶升力;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获取对应所述千斤顶的顶升位移量;
位移传感装置,用于获取所述转体结构的位移量;
中控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同步顶升装置以保持所述顶升点处位移同步,并获取和分析所述同步顶升装置、所述位移传感装置收集的数据,以得到称重试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体结构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承台和下承台、以及位于所述上承台和所述下承台之间的球铰,所述顶升点位于所述上承台的拐角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点处位移同步时,所述上承台和所述下承台的间隙变化值同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同步顶升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千斤顶连接的油泵、与所述油泵连接的变频调速器、以及控制所述变频调速器的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受所述中控装置控制以实现所述千斤顶的升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安装于所述上承台底面,在所述转体结构上纵横向成对称、等间距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移传感装置包括用于获取所述转体结构水平位移量的若干个第二位移传感器、以及用于获取所述转体结构垂直位移量的若干个第三位移传感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中控装置通信连接的倾角传感装置,用于监测顶升过程中所述转体结构的倾斜状态,以调整所述转体结构的姿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方法,用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中,所述转体桥梁称重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同步顶升装置的千斤顶在位于转体结构的顶升点处施加顶升力,中控装置控制所述同步顶升装置以保持所述顶升点处位移同步;同步顶升装置的第一位移传感器获取对应所述千斤顶的顶升位移量;
所述千斤顶逐级加载至临界位置,使所述转体结构的球铰发生侧向滑移,进行称重试验,位移传感装置获取顶升过程中所述转体结构的位移量;
中控装置获取和分析所述同步顶升装置、所述位移传感装置收集的数据,以得到称重试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千斤顶施加顶升力之前,贴合所述顶升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体桥梁称重试验方法还包括:
倾角传感装置监测顶升过程中所述转体结构的倾斜状态;
中控装置获取和分析所述称重试验数据和所述倾角传感装置收集的数据,以调整所述转体结构的姿态。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提供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通过千斤顶在顶升点处对转体结构施加顶升力,设有第一位移传感器来获取对应千斤顶的顶升位移量;通过中控装置控制千斤顶保持顶升过程中顶升点处位移同步。不同于现有的顶升力同步加载的方式,本申请提供的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采用顶升点位移同步进行称重试验,在顶升点处位移同步的前提下,顶升力达到临界点后,球铰发生滑移的方向,则与桥梁纵轴线重合,达到纵向称重的效果,有效降低称重试验结果与实际值的偏差,精确判断临界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的各装置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转体桥梁称重试验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同步顶升装置;11、千斤顶;12、第一位移传感器;13、油泵;14、变频调速器;2、位移传感装置;21、第二位移传感器;22、第三位移传感器;3、倾角传感装置;100、转体结构;101、上承台;102、球铰;103、滑道;104、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转体桥梁称重试验方法采用顶升力同步加载的顶升方法,存在理论误差。
假设某一转体桥梁,在落架完成后,同时存在纵向偏心和横向偏心。在对其开展纵向称重试验时,选择在大里程侧的左右两个顶升点,两个千斤顶同步分级加载,每级施加的顶升力相同。由于结构本身存在横向偏心,在顶升至临界点后,球铰滑移的方向就与桥梁纵轴线方向产生了偏差。桥梁的横向偏心越大,则发生滑移的方向与纵轴线方向的夹角越大,由此造成的称重试验结果与实际值的偏差就越大。
若偏差值在较小的区间范围内,通过开展多次循环称重试验,逐步开展配重调整,纠正结构的偏心效应,可能最终达到称重纠偏的目的,但过程较为重复、繁杂。若一些偏心较大的转体结构,在同侧双顶升点同步加力时,转体结构会出现明显的偏滑,导致数据严重失真,难以通过顶升力同步加载的方法准确获取称重试验数据,如纵、横向偏心距及其他相关参数。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顶升过程中,保持两个顶升点处位移同步,在位移同步的前提下,顶升力达到临界点后,球铰发生滑移的方向,则与桥梁纵轴线重合,达到纵向称重的效果,降低称重试验结果与实际值的偏差。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的各装置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包括:
同步顶升装置1,设有若干个位于转体结构100顶升点上的千斤顶11、与千斤顶11对应设置的第一位移传感器12,千斤顶11在顶升点处对转体结构100施加顶升力;第一位移传感器12获取对应千斤顶11的顶升位移量;
位移传感装置2,用于获取转体结构100的位移量;
中控装置,用于控制同步顶升装置1以保持顶升点处位移同步,并获取和分析同步顶升装置1、位移传感装置2收集的数据,以得到称重试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通过千斤顶在顶升点处对转体结构施加顶升力,设有第一位移传感器来获取对应千斤顶的顶升位移量;通过中控装置控制千斤顶保持顶升过程中顶升点处位移同步。不同于现有的顶升力同步加载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采用顶升点位移同步进行称重试验,在顶升点处位移同步的前提下,顶升力达到临界点后,球铰发生滑移的方向,则与桥梁纵轴线重合,达到纵向称重的效果,有效降低称重试验结果与实际值的偏差,精确判断临界点。
转体结构100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承台101和下承台(图未示)、位于上承台101和下承台之间的球铰102、环绕球铰102的呈圆环形的滑道103、位于上承台101和下承台之间的多个撑脚和转盘104。顶升点位于上承台101的拐角位置。
如图2所示,位于中心位置的同心圆,自内向外,依次是下球铰边线、上球铰边线、滑道内边线、滑道外边线、上转盘边线。
具体地,上承台101为矩形,顶升点为4个,分别位于上承台101的四角位置。可承受较大顶力,且方便纵横向称重试验时的顶升点切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上承台101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根据上承台101的形状和称重要求,设置顶升点的数量和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升点处位移同步时,上承台101和下承台的间隙变化值同步。
进行顶升加力时,控制各顶升点处的上下承台间隙变化值同步,用来确定顶升点处位移同步,便于分析和计算。
球铰102的工作机理是设置了上下两层刚性滑动面,滑动面之间填充特殊材料,以降低摩阻。为结构安全性考虑,滑动面为局部球状体,故而其名称为之:球铰。
在工程实际中,上下球铰发生的相对运动,往往不单是平面转动。在转体过程中,下球铰为固定的静止状态,上球铰随上部转体结构一起,发生沿球铰中心的平面转动及球铰球心的垂直滑动。
同步顶升装置1中,千斤顶11为4个,位于转体结构100的4个顶升点上,分别为11-1、11-2、11-3、11-4,根据纵横向称重的要求,选择对应一侧的两台千斤顶11同时进行加载。
千斤顶11具体为液压千斤顶。千斤顶11配有平衡阀,保证千斤顶11升降时都处于进油调速状态,同时平衡阀可靠保压,保证工件不会自由下滑,使千斤顶11在停电状态仍能可靠承载。
第一位移传感器12具体为拉绳式位移传感器,获取对应千斤顶11的顶升位移量。
具体地,第一位移传感器安装于上承台101底面,下设托架固定指针托盘,其安装平面位置在千斤顶11一侧,分别为12-1、12-2、12-3、12-4,在转体结构100上纵横向成对称、等间距布置。现场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便利、误差影响小的位置。
第一位移传感器12作为同步顶升装置1的控制参数。当千斤顶11升降时,第一位移传感器12实时精确测定对应顶升点位置的千斤顶11的升降位置和顶升位移量,反馈至中控装置,用以控制顶升的同步性及顶升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步顶升装置1还包括与千斤顶11连接的油泵13、与油泵13连接的变频调速器14、控制变频调速器14的电控组件,电控组件受中控装置控制以实现千斤顶11的升降。
变频调速器14控制油泵13的电机,依靠调节供电的频率来改变电机转速,达到使油泵13的流量连续可调的目的,配以适当的电控和顶升位移监测,就可精确控制千斤顶11的升降速度,通过连续的顶升及速率调节,有效达到同步顶升的目的。
油泵13、变频调速器14、电控组件、以及相应的控制阀组整合为一台集成控制台,用于接收并实施中控装置发布的指令(如调节油量、升降千斤顶及控制开关等),千斤顶11及第一位移传感器12设置为子模块,执行控制指令,并采集相应的试验参数反馈给控制台,控制台再反馈给中控装置。
具体地,电控组件基于闭环控制系统理论,将重物移动的位移信号作为受控参数,重物在千斤顶受力腔内产生的压强信号作为参考量。通过传感器采集这些信号,将这些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接受并处理这些信号。控制器比较运算这些同类信号并和输入的允差值进行比较,当发现某一受控点有超差的可能时,控制器发出信号,让该点的变频调速器14动作,关闭液压油泵13,从而限定该点的千斤顶11上升或下降动作。同样当信号反馈指出该已停止点有滞后现象时,控制器发出信号,让该点的变频调速器14动作,开启液压油泵13,让该点的千斤顶11恢复上升或下降的动作。通过各受控点间的这些经过精确控制的动作,千斤顶11停止动作。直到该错误被修复,并得到重新工作的指令,才恢复工作,达到一种运动中同步的目的。
同步顶升装置1利用液压驱动、压力和位移闭环自动控制的方式,在中控装置的控制下,实现多点控制可进行重载称重、同步顶推、同步顶升、同步降落、等比例同步顶升、姿态调平、自动稳压等功能。
如图2所示,位移传感装置2包括用于获取转体结构100水平位移量的若干个第二位移传感器21、以及用于获取转体结构100垂直位移量的若干个第三位移传感器22。
第二位移传感器21安装在上球铰上方混凝土结构外侧,水平方向布置,以观测球铰102的水平向滑移情况。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位移传感器21为电感位移传感器或千分表,分别为21-1、21-2、21-3、21-4。
第三位移传感器22安装在对应桥梁转体结构100纵横向的撑脚位置,竖直方向布置,以观测顶升过程中转体结构100的垂直位移。在本实施例中,第三位移传感器22为电感位移传感器或千分表,分别为22-1、22-2、22-3、22-4。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还包括与中控装置通信连接的倾角传感装置3,用于监测顶升过程中转体结构100的倾斜状态,以调整转体结构100的姿态。
倾角传感装置3具体为无线倾角计,监测顶升过程中转体结构100的倾斜度,分别从X方向和Y方向调整转体结构100的姿态。
中控装置与同步顶升装置1之间的控制接口选择RJ45网络接口,采用TCP通信,通信速率尽可能提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选择RS485接口,之间通过西门子的PPI协议进行通信。
中控装置收集各顶升点的相关参数,即时调整油泵13工作状态,同步顶升装置1的控制台接收中控装置的控制指令并随即落实。
中控装置通过USB接口连接USB无线数据接收器,USB无线数据接收器与位移传感装置2、倾角传感装置3之间通过Zigbee无线进行通信。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转体桥梁称重试验方法的流程图。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方法,用于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中,转体桥梁称重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同步顶升装置1的千斤顶11在位于转体结构100的顶升点处施加顶升力,中控装置控制同步顶升装置1以保持顶升点处位移同步;同步顶升装置1的第一位移传感器12获取对应千斤顶11的顶升位移量;
步骤S2、千斤顶11逐级加载至临界位置,使转体结构100的球铰102发生侧向滑移,进行称重试验,位移传感装置2获取顶升过程中转体结构100的位移量;
步骤S3、中控装置获取和分析同步顶升装置1、位移传感装置2收集的数据,以得到称重试验数据。
通过上述方案,千斤顶在顶升点处对转体结构施加顶升力,第一位移传感器获取对应千斤顶的顶升位移量;中控装置控制千斤顶保持顶升过程中顶升点处位移同步。不同于现有的顶升力同步加载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体桥梁称重试验方法,采用顶升点位移同步的方法进行称重试验,在顶升点处位移同步的前提下,顶升力达到临界点后,球铰发生滑移的方向,则与桥梁纵轴线重合,达到纵向称重的效果,有效降低称重试验结果与实际值的偏差,精确判断临界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千斤顶11施加顶升力之前,贴合顶升点。
同步顶升装置1上电启动后,由于顶升点表面不一定平整,为了保证千斤顶11的负荷一致,千斤顶11施加顶升力之前,首先要让千斤顶11均匀的接触顶升点表面,并以千斤顶11均匀接触顶升点表面作为千斤顶11同步运行的基准。
如多个千斤顶11同时上升,一旦某个千斤顶11接触顶升点表面,该千斤顶11便停止上升,直至各个千斤顶11全部接触顶升点表面为止,然后各个千斤顶11采用预顶升均匀升压至设定贴合压力,将该点位置作为同步的零点。
顶升开始时,根据同步顶升装置1的千斤顶11的供油控制精度及第一位移传感器12的测试精度,设置合理的顶升目标位移量及顶升位移速率。
顶升过程中,油泵13输出稳定的供油速率,同时以第一位移传感器12数据作为控制参数,在合理的分辨率区间内设置阶梯供油同步阀,保持顶升位移同步提升。
顶升力值达到临界点后,维持同样的位移速率,观测球铰102在滑移状态下的顶升力值变化特征,从而可准确判定出此次顶升试验的临界点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体桥梁称重试验方法还包括:
步骤S4、倾角传感装置3监测顶升过程中转体结构100的倾斜状态;
中控装置获取和分析称重试验数据和倾角传感装置3收集的数据,以调整转体结构100的姿态。
称重试验数据计算过程:
称重试验在施工支架完全拆除后、转体之前进行,内容包括:
(1)转动体(即转动结构)部分的不平衡力矩和偏心距;
(2)球铰的摩阻力矩和静摩擦系数;
(3)完成转体桥梁的临时配重。
称重试验假设桥梁转体结构可以绕下球铰发生刚性转动,通过对梁体施加转动力矩,并测试球铰的切向转动位移,得到二者的关系曲线,当位移发生突变时,所对应的状态为静摩擦与动摩擦的临界状态。因为转动力矩与竖向顶力、切向转动位移与竖向位移之间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直接绘制顶力-位移曲线,找出临界点。
当转体桥梁落架完成后,整个梁体的平衡状况可能出现下列两种形式:
(1)转动体球铰摩阻力矩(MZ)大于转动体不平衡力矩(MG)。
此时,梁体不发生绕球铰的刚体转动,体系的平衡由球铰摩阻力矩和转动体不平衡力矩所保持;
(2)转动体球铰摩阻力矩(MZ)小于转动体不平衡力矩(MG)。
此时,梁体发生绕球铰的刚体转动,直到撑脚参与工作,体系的平衡由球铰摩阻力矩、转动体不平衡力矩和撑脚对球心的力矩所保持。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球铰摩阻力矩(MZ)和转动体不平衡力矩(MG)计算
当转动体球铰摩阻力矩(MZ)大于转动体不平衡力矩(MG)时:
设转动体重心偏向北侧,在南侧承台实施顶力P1,当P1逐渐增加到使球铰发生微小转动的瞬间,
计算公式为:
其中,L1为千斤顶距转动中心的距离。
在北侧承台实施顶力P2,当P2逐渐增加到使球铰发生微小转动的瞬间,
计算公式为:
其中,L2为千斤顶距转动中心的距离。
联立两式得:
不平衡力矩:
摩阻力矩:
(2)转动体球铰摩阻力矩(MZ)小于转动体不平衡力矩(MG
设转动体重心偏向北侧,此时,只能在北侧承台实施顶力P2,当P2逐渐增加到使球铰发生微小转动的瞬间,
计算公式为:
当顶升到位(球铰发生微小转动)后,使千斤顶回落,设P2'为千斤顶逐渐回落过程中球铰发生微小转动时的力,
计算公式为:
联立两式得:
不平衡力矩:
摩阻力矩:
2、球铰静摩擦系数和转动体偏心矩计算
称重试验时,转动体球铰在沿梁轴线的竖平面内发生逆时针、顺时针方向微小转动,即微小角度的竖转。摩阻力矩为摩擦面每个微面积上的摩擦力对过球铰中心竖转法线的力矩之和。
上述实施例中中控装置为一种计算机设备,通过一种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实现上述称重试验方法。
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
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存储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任意一种称重试验方法。
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计算机设备的运行。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任意一种称重试验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方法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包括:
同步顶升装置(1),设有若干个位于转体结构(100)顶升点上的千斤顶(11)、与所述千斤顶(11)对应设置的第一位移传感器(12),所述千斤顶(11)在所述顶升点处对所述转体结构(100)施加顶升力;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12)获取对应所述千斤顶(11)的顶升位移量;
位移传感装置(2),用于获取所述转体结构(100)的位移量;
中控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同步顶升装置(1)以保持所述顶升点处位移同步,并获取和分析所述同步顶升装置(1)、所述位移传感装置(2)收集的数据,以得到称重试验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结构(100)包括对应设置的上承台(101)和下承台、以及位于所述上承台(101)和所述下承台之间的球铰(102),所述顶升点位于所述上承台(101)的拐角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点处位移同步时,所述上承台(101)和所述下承台的间隙变化值同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顶升装置(1)还包括与所述千斤顶(11)连接的油泵(13)、与所述油泵(13)连接的变频调速器(14)、以及控制所述变频调速器(14)的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受所述中控装置控制以实现所述千斤顶(11)的升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12)安装于所述上承台(101)底面,在所述转体结构(100)上纵横向成对称、等间距布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装置(2)包括用于获取所述转体结构(100)水平位移量的若干个第二位移传感器(21)、以及用于获取所述转体结构(100)垂直位移量的若干个第三位移传感器(2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中控装置通信连接的倾角传感装置(3),用于监测顶升过程中所述转体结构(100)的倾斜状态,以调整所述转体结构(100)的姿态。
8.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方法,用于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桥梁称重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同步顶升装置(1)的千斤顶(11)在位于转体结构(100)的顶升点处施加顶升力,中控装置控制所述同步顶升装置(1)以保持所述顶升点处位移同步;同步顶升装置(1)的第一位移传感器(12)获取对应所述千斤顶(11)的顶升位移量;
所述千斤顶(11)逐级加载至临界位置,使所述转体结构(100)的球铰(102)发生侧向滑移,进行称重试验,位移传感装置(2)获取顶升过程中所述转体结构(100)的位移量;
中控装置获取和分析所述同步顶升装置(1)、所述位移传感装置(2)收集的数据,以得到称重试验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11)施加顶升力之前,贴合所述顶升点。
10.如权利要求8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桥梁称重试验方法还包括:
倾角传感装置(3)监测顶升过程中所述转体结构(100)的倾斜状态;
中控装置获取和分析所述称重试验数据和所述倾角传感装置(3)收集的数据,以调整所述转体结构(100)的姿态。
CN202311691762.6A 2023-12-11 2023-12-11 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73879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1762.6A CN117387984B (zh) 2023-12-11 2023-12-11 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91762.6A CN117387984B (zh) 2023-12-11 2023-12-11 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87984A true CN117387984A (zh) 2024-01-12
CN117387984B CN117387984B (zh) 2024-03-22

Family

ID=89472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91762.6A Active CN117387984B (zh) 2023-12-11 2023-12-11 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87984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55247B1 (ko) * 2005-07-30 2006-03-03 노윤근 구조물의 다지점 동시 인상용 컴퓨터 제어 인상 시스템 및그를 이용한 교량인상방법
CN102733317A (zh) * 2012-07-22 2012-10-17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跨越既有线桥梁施工用钢桁梁平面转体施工工艺
CN103147408A (zh) * 2013-04-03 2013-06-12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及转体系统
KR101667409B1 (ko) * 2016-07-29 2016-10-20 (주)리콘 정밀 제어가 가능한 교량 동조 인상 시스템
CN206986753U (zh) * 2017-04-24 2018-02-09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转体桥梁的称重装置
CN108193604A (zh) * 2017-11-28 2018-06-22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箱梁t构平衡转体过程中的称重配重方法
KR101932223B1 (ko) * 2018-07-23 2018-12-24 케이플랜 주식회사 다중 센서를 이용한 교량 인상의 정밀 제어 공법
CN109610345A (zh) * 2018-12-31 2019-04-12 中铁六局集团太原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转体桥落梁施工方法
CN111751215A (zh) * 2020-07-29 2020-10-09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
CN116289634A (zh) * 2023-01-13 2023-06-23 中建七局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倾覆能力的转体桥梁平衡称重试验装置及系统
KR102567073B1 (ko) * 2023-04-27 2023-08-14 우백건설 주식회사 교량 상부구조물 동조 인상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교좌장치 교체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55247B1 (ko) * 2005-07-30 2006-03-03 노윤근 구조물의 다지점 동시 인상용 컴퓨터 제어 인상 시스템 및그를 이용한 교량인상방법
CN102733317A (zh) * 2012-07-22 2012-10-17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跨越既有线桥梁施工用钢桁梁平面转体施工工艺
CN103147408A (zh) * 2013-04-03 2013-06-12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及转体系统
KR101667409B1 (ko) * 2016-07-29 2016-10-20 (주)리콘 정밀 제어가 가능한 교량 동조 인상 시스템
CN206986753U (zh) * 2017-04-24 2018-02-09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转体桥梁的称重装置
CN108193604A (zh) * 2017-11-28 2018-06-22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箱梁t构平衡转体过程中的称重配重方法
KR101932223B1 (ko) * 2018-07-23 2018-12-24 케이플랜 주식회사 다중 센서를 이용한 교량 인상의 정밀 제어 공법
CN109610345A (zh) * 2018-12-31 2019-04-12 中铁六局集团太原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转体桥落梁施工方法
CN111751215A (zh) * 2020-07-29 2020-10-09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
CN116289634A (zh) * 2023-01-13 2023-06-23 中建七局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倾覆能力的转体桥梁平衡称重试验装置及系统
KR102567073B1 (ko) * 2023-04-27 2023-08-14 우백건설 주식회사 교량 상부구조물 동조 인상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교좌장치 교체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87984B (zh) 2024-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53205B (zh) 一种自平衡杠杆式加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1450767A (zh) 一种极坐标方式水平自动调节吊具及方法
CN109855715A (zh) 一种具有调平功能的稳定型称重设备
CN205765781U (zh) 一种法兰定位装置
CN102976207B (zh) 航天器用水平调节吊具的吊点自动调节方法
CN203479458U (zh) 全自动电磁天平式小力值标准装置
CN111751215A (zh) 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
CN111693233B (zh) 基于图像处理的起重机主梁下挠度测量装置
CN103674427B (zh) 一种测试主机
CN109092575A (zh) 基于回转中心位置调整的离心机配平装置及方法
CN117387984B (zh) 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7328524A (zh) 可调螺距螺旋桨静平衡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CN103601072A (zh) 基于吊点调节的航天器水平调节吊具的绝对位置调节方法
RU2458328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массы и положения центра масс изделия
CN103542977A (zh) 全自动电磁天平式小力值标准装置
CN208824748U (zh) 基于回转中心位置调整的离心机配平装置
CN114397914A (zh) 一种四点支撑式铁谱仪调平方法
CN106248302A (zh) 一种双轴气浮台调平衡装置及其调平衡方法
CN110498369A (zh) 特种车辆底盘调平方法
CN108317973A (zh) 一种全自动式单轮汽车四轮定位仪检定装置和方法
CN111257586A (zh) 一种用于大跨度悬索桥大缆上测风仪器的调平装置
CN110285921A (zh) 一种测量转动惯量用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CN212621916U (zh) 一种转体桥梁称重试验系统
CN109540383A (zh) 用于冲压发动机质量质心检测的检测工装
CN112144421B (zh) 一种转体桥梁三点支撑平衡转体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