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87290A -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87290A
CN117387290A CN202210784122.9A CN202210784122A CN117387290A CN 117387290 A CN117387290 A CN 117387290A CN 202210784122 A CN202210784122 A CN 202210784122A CN 117387290 A CN117387290 A CN 117387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rotating shaft
turning rod
grooves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8412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皮金雄
李强
莫家锵
柳雪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Ronshen Guang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Ronshen Guang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Ronshen Guang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Ronshen Guangdong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8412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8729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5944 priority patent/WO202400812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387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872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04Producing ice by using stationary moul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2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 F25C5/04Apparatus for disintegrating, removing or harvesting ice without the use of saw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12Arrangements of compartments additional to cooling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s of refrigerators with other equipment, e.g. sto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305/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features for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305/024Rotating ra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C2500/08Sticking or clogging of 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冰箱包括箱体、制冰机组件和翻冰组件;制冰机组件包括沿其轴向设置有至少两行冰槽的制冰格,将冰槽按排列位置分别记为偶数冰槽和奇数冰槽;翻冰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制冰格的上方,用于在启动翻冰程序时对偶数冰槽和奇数冰槽内的冰块分别施加相反方向的作用力使冰块位于所述偶数冰槽与所述奇数冰槽之间的相连处断开。本发明的翻冰程序的控制方法,使偶数冰块和奇数冰块断开后能够分两次依次脱冰,有利于进一步减少冰块粘连现象。并且,冰块依次脱冰能够减少每次通过脱冰通道的冰块数量,有利于解决冰块卡在脱冰通道导致的制冰机故障。

Description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市场上尤其欧美等国家,带自动制冰机的冰箱广受消费者欢迎,市场销售占比较大。
但是,关于自动制冰机的故障投诉也较多,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冰块粘连、卡冰及脱冰故障率高等方面。
因此,现有技术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冰箱的自动制冰机容易出现冰块粘连、卡冰及脱冰故障率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
箱体,其内限定有制冷腔室,所述制冷腔室内限定有制冰室;
制冰机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制冰室内;所述制冰机组件包括制冰格,所述制冰格沿其轴向设置有至少两行冰槽,将所述冰槽按排列位置分别记为偶数冰槽和奇数冰槽;
翻冰组件,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制冰格的上方;所述翻冰组件用于在启动翻冰程序时对所述偶数冰槽和所述奇数冰槽内的冰块分别施加相反方向的作用力使冰块位于所述偶数冰槽与所述奇数冰槽之间的相连处断开并被拨出所述制冰格。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冰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翻冰杆和第二翻冰杆;
所述第一翻冰杆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翻冰杆上与所述偶数冰槽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拨动部;所述第二翻冰杆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翻冰杆上与所述奇数冰槽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拨动部;
所述第一翻冰杆与所述第二翻冰杆独立转动,用于在启动翻冰程序时对所述偶数冰槽和所述奇数冰槽内的冰块分别施加相反方向的作用力。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冰杆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一拨动部;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向与所述制冰格的轴向一致,所述第一拨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
所述第二翻冰杆包括第二转动轴和第二拨动部;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轴向与所述制冰格的轴向一致,所述第二拨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冰杆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一拨动部;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向与所述制冰格的轴向一致,所述第一拨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
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内部设有轴孔,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奇数冰槽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避让槽;
所述第二翻冰杆包括第二转动轴和第二拨动部;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设于所述轴孔中,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轴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二拨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并从所述避让槽中伸出,所述避让槽允许所述第二拨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预定角度。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避让槽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卡装部,所述第二拨动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装部形成卡接的第二卡装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冰格的出冰侧设置有出冰导向部,所述出冰导向部从所述制冰格的内部向外部朝下倾斜,使被拨出的冰块沿所述出冰导向部向下滑落。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储冰盒,其设置于所述制冰室内并位于所述制冰机组件的下方,用于承接从所述出冰导向部处滑落的冰块。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冰箱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冰箱,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翻冰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一预定角度,同时控制所述第二电机使所述第二翻冰杆静止在初始位置;
当所述第一翻冰杆转动至第一预定角度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继续带动所述第一翻冰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将所述偶数冰槽内的冰块拨出,同时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翻冰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将所述奇数冰槽内的冰块拨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翻冰杆转动至第一预定角度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翻冰杆继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翻冰杆与所述第一翻冰杆同步转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翻冰杆转动至第一预定角度时,同时控制所述第二翻冰杆与所述第一翻冰杆同步转动第二预定角度后,继续控制所述第一翻冰杆与所述第二翻冰杆同步转动至少一圈。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定角度介于50°-70°,所述第二预定角度介于250°-270°。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申请设计的翻冰组件,包括可提供相反方向作用力的两个翻冰杆,冰槽中偶数冰块和奇数冰块受相反方向的力作用后会在相连处断开,减少冰块粘连现象。
第二,本申请设计了翻冰程序的控制方法,使偶数冰块和奇数冰块断开后能够分两次依次脱冰,有利于进一步减少冰块粘连现象。并且,冰块依次脱冰能够减少每次通过脱冰通道的冰块数量,有利于解决冰块卡在脱冰通道导致的制冰机故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制冰机组件和翻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是翻冰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翻冰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翻冰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翻冰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制冰机组件、翻冰组件和储冰盒设于制冰室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未启动翻冰程序时翻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第一翻冰杆转动第一预定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二翻冰杆转动第二预定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制冰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00、箱体;101、制冷腔室;102、制冰室;200、制冰机组件;210、机架;220、制冰格;201、通水缺口;221、偶数冰槽;222、奇数冰槽;223、出冰导向部;230、第一机座;240、第二机座;300、翻冰组件;310、第一转动轴;311、避让槽;320、第一拨动部;330、第二转动轴;331、第一卡装部;340、第二拨动部;341、第二卡装部;400、储冰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11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冰箱,主要包括箱体100、制冰机组件200、翻冰组件300、储冰盒400和制冷循环系统。
参见图1,所述箱体100内限定有制冷腔室101,所述制冷腔室101可为冷冻室或为冷藏室,所述制冷腔室101内限定有制冰室102。
参见图2,所述制冰机组件200设置于所述制冰室102内。所述制冰机组件200包括机架210和制冰格220,所述制冰格220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210上。参见图3及图12,所述制冰格220沿其轴向设置有至少两行冰槽,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将所述冰槽按轴向排列位置分别记为偶数冰槽221和奇数冰槽222,即从所述制冰格220的一侧数起,把排列于奇数行的冰槽记为奇数冰槽222,把排列于偶数行的冰槽记为偶数冰槽221。例如,参见图12,图12所示的所述制冰格220设置有10行冰槽,从所述制冰格220的一侧数起,把排列于第1、3、5、7、9行的冰槽记为奇数冰槽222,把排列于第2、4、6、8、10行的冰槽记为偶数冰槽221。
参见图12,所述制冰格220的相邻行的所述冰槽(偶数冰槽221和奇数冰槽222)之间设置有通水缺口201,当向所述制冰格220内注水时,水通过通水缺口201流向各个冰槽,直至注满所有冰槽,在制冰完成时形成冰块。对于图12所示的所述制冰格220,冰块形成时,所述偶数冰槽221和所述奇数冰槽222内的冰块在所述通水缺口201处相连。而对于冰槽互相独立,不设置通水缺口201的制冰格而言,当注水过多至没过制冰格时,所述偶数冰槽221和所述奇数冰槽222的分界线的上部同样会出现冰块相连的情况。
参见图2-7,所述翻冰组件30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制冰格220的上方,所述翻冰组件300用于在启动翻冰程序时对所述偶数冰槽221和所述奇数冰槽222内的冰块分别施加相反方向的作用力,使冰块位于所述偶数冰槽221与所述奇数冰槽222之间的粘连断开并被拨出所述制冰格220。
具体的,所述翻冰组件300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翻冰杆和第二翻冰杆。所述第一翻冰杆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翻冰杆上与所述偶数冰槽221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拨动部320。所述第二翻冰杆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翻冰杆上与所述奇数冰槽222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拨动部340。所述第一翻冰杆与所述第二翻冰杆独立转动,用于在启动翻冰程序时对所述偶数冰槽221和所述奇数冰槽222内的冰块分别施加相反方向的作用力使冰块相连处断开并被拨出所述制冰格220。参见图9,为未启动翻冰程序时所述翻冰组件300的初始位置示意图,所述第一翻冰杆的所述第一拨动部320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偶数冰槽221的上方,所述第二翻冰杆的所述第二拨动部340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奇数冰槽222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第一拨动部320位于水平位置,所述第一拨动部320与所述第二拨动部340之间的初始夹角F1介于150°-180°(包含端值),即可选150°、155°、160°、165°、170°、175°、180°等角度。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冰杆包括第一转动轴310和第一拨动部320。所述第一转动轴310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310的轴向与所述制冰格的轴向一致,所述第一拨动部320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310上。所述第二翻冰杆包括第二转动轴330和第二拨动部340;所述第二转动轴330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330的轴向与所述制冰格的轴向一致,所述第二拨动部340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330上。在本改进方案中,所述第一转动轴310与所述第二转动轴330独立设置,二者之间由单独的电机控制独立转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7,所述第一翻冰杆包括第一转动轴310和第一拨动部320。所述第一转动轴310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310的轴向与所述制冰格220的轴向一致,所述第一拨动部320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310上。所述第一转动轴310的内部设有轴孔,所述第一转动轴310与所述奇数冰槽222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避让槽311。所述第二翻冰杆包括第二转动轴330和第二拨动部340。所述第二转动轴330穿设于所述轴孔中,所述第二转动轴330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330与所述第一转动轴310之间可相对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330与所述第一转动轴310之间的间隙可涂食品级润滑油。所述第二拨动部340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330上,并从所述避让槽311中伸出,所述避让槽311允许所述第二拨动部340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轴310转动预定角度。在本改进方案中,所述第二转动轴330穿设于所述第一转动轴310的内部轴孔,组合成双层轴的结构形式,所述第一转动轴310与所述第二转动轴330分别由单独的电机控制独立转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3,所述制冰机组件200还包括第一机座230和第二机座240,所述第一机座230和所述第二机座240均设置于所述机架210上并分别位于所述制冰格220的两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可集成于其中一端的机座内。亦即,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集成于所述第一机座230内,所述第一转动轴3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310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机座240上,所述第二转动轴33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330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机座240上。同理的,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也可集成于所述第二机座240内,所述第一转动轴3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310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机座230上,所述第二转动轴33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330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机座230上。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可分别设置于两端的机座内。亦即,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机座230内,所述第一转动轴3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310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机座240上;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机座240内,所述第二转动轴33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330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机座230上。同理的,亦可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机座240内,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机座230内。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7,所述第二转动轴330与所述避让槽311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卡装部331,所述第二拨动部340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装部331形成卡接的第二卡装部341。优选的,所述第一卡装部331与所述第二卡装部341可为卡扣卡槽配合结构,或为螺纹螺孔配合结构。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轴310与所述第一拨动部320一体成型。并且,所述制冰格220、所述第一翻冰杆和所述第二翻冰杆均采用食品级金属材料制备。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11,所述制冰格220的出冰侧设置有出冰导向部223,所述出冰导向部223从所述制冰格220的内部向外部朝下倾斜,使被拨出的冰块沿所述出冰导向部223向下滑落。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所述储冰盒400设置于所述制冰室102内并位于所述制冰机组件200的下方,用于承接从所述出冰导向部223处滑落的冰块。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应用于如上所述冰箱的控制方法,通过所述冰箱内设置的控制器实施。所述控制器配置为用于控制所述制冰机组件200根据相关指令执行注水制冰操作和脱冰操作。所述注水制冰操作依次包括注水程序、制冰程序和冰满检测程序,在所述制冰机组件第一次上电时可在所述注水程序前增加初始化自检程序;所述脱冰操作依次包括加热程序和翻冰程序。本申请的控制方法的创新点主要在于翻冰程序。
所述制冰机组件200的工作循环为:初始化自检程序-注水程序-制冰程序-冰满检测程序-加热程序-翻冰程序。
所述制冰机组件200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冰箱通电,启动所述制冰机组件200以后,控制器控制先不执行注水程序,首先执行初始化自检程序。初始化自检程序即空刮冰动作一次,空刮冰动作按照所述翻冰程序执行。
然后,控制器依次控制执行注水程序、制冰程序和冰满检测程序。其中,当所述制冰机组件200的感温头温度为零下某个温度且维持时间达到ta(ta是制冰时间,一般在30-90分钟之间,受冰箱所处环境温度影响),当所述制冰机组件200的感温头下降到预设温度,即判断制冰格内的水已结冰。并且,控制检测储冰盒400内的冰量,当储冰盒400内的冰不满时,就开始准备执行脱冰操作。
当制冰完成并检测储冰盒400内冰不满后,控制执行加热程序。制冰格的下方会设置一个加热器,当制冰完成并检测到储冰盒400内冰不满后,控制所述加热器启动,执行加热程序,使冰块和制冰格解冻分离,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开始执行翻冰程序。
参见图9-13,所述翻冰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翻冰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一预定角度,同时控制所述第二电机使所述第二翻冰杆静止在初始位置;
S2、当所述第一翻冰杆转动至第一预定角度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继续带动所述第一翻冰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将所述偶数冰槽221内的冰块拨出,同时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翻冰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将所述奇数冰槽222内的冰块拨出。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翻冰杆转动至第一预定角度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翻冰杆继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翻冰杆与所述第一翻冰杆同步转动。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翻冰杆转动至第一预定角度时,同时控制所述第二翻冰杆与所述第一翻冰杆同步转动第二预定角度后,继续控制所述第一翻冰杆与所述第二翻冰杆同步转动至少一圈。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定角度F2介于50°-70°(包含端值),即可选50°、55°、60°、65°、70°等角度。所述第二预定角度F3介于250°-270°(包含端值),即可选250°、255°、260°、265°、270°等角度。
上述实施例中,参见图9,为未启动翻冰程序时所述翻冰组件300的初始位置示意图,所述第一翻冰杆的所述第一拨动部320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偶数冰槽221的上方,所述第二翻冰杆的所述第二拨动部340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奇数冰槽222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第一拨动部320位于水平位置,所述第一拨动部320与所述第二拨动部340之间的初始夹角F1介于150°-180°(包含端值),即可选150°、155°、160°、165°、170°、175°、180°等角度。
实施例1
所述制冰机组件200的工作循环为:初始化自检程序-注水程序-制冰程序-冰满检测程序-加热程序-翻冰程序。
所述制冰机组件200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冰箱通电,启动所述制冰机组件200以后,控制器控制先不执行注水程序,首先执行初始化自检程序。初始化自检程序即空刮冰动作一次,空刮冰动作按照所述翻冰程序执行。
然后,控制器依次控制执行注水程序、制冰程序和冰满检测程序。其中,当所述制冰机组件200的感温头温度为零下某个温度且维持时间达到ta(ta是制冰时间,一般在30-90分钟之间,受冰箱所处环境温度影响),当所述制冰机组件200的感温头下降到预设温度,即判断制冰格内的水已结冰。并且,控制检测储冰盒400内的冰量,当储冰盒400内的冰不满时,就开始准备执行脱冰操作。
当制冰完成并检测储冰盒400内冰不满后,控制执行加热程序。制冰格的下方会设置一个加热器,当制冰完成并检测到储冰盒400内冰不满后,控制所述加热器启动,执行加热程序,使冰块和制冰格解冻分离,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开始执行翻冰程序。
翻冰程序:
参见图9-11,当控制启动翻冰程序时,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翻冰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60°(第一预定角度F2),同时控制所述第二电机使所述第二翻冰杆静止在初始位置;
S2、当所述第一翻冰杆转动至60°(第一预定角度F2)时(如图10所示),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继续带动所述第一翻冰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翻冰杆与所述第一翻冰杆同步转动265°(第二预定角度F3)后(如图11所示),继续控制所述第一翻冰杆与所述第二翻冰杆同步转动一圈。
上述控制方法中,当未启动翻冰程序时,所述第一拨动部320位于水平位置,所述第一拨动部320与所述第二拨动部340之间的初始夹角F1为155°。当启动翻冰程序时,所述第二翻冰杆固定不动,所述第一翻冰杆首先转动60°(所述第一预定角度F2),所述第一拨动部320与所述第二拨动部340共同作用于冰块,使冰块在相连处(通水缺口处)断开,断开成偶数冰块11和奇数冰块12。然后,使所述第一翻冰杆继续转动,所述第二翻冰杆与所述第一翻冰杆同步转动265°(所述第二预定角度F3),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拨动部320先将偶数冰块11拨出所述制冰格220,拨动至所述出冰导向部223后滑落到储冰盒400内。此时,所述第二拨动部340才开始将奇数冰块12翻起,如图11所示。所述第二翻冰杆与所述第一翻冰杆再同步转动一圈后,奇数冰块12被拨出所述制冰格220,拨动至所述出冰导向部223后滑落到储冰盒400内。亦即,当所述第二翻冰杆与所述第一翻冰杆均转动两圈时,所述第二翻冰杆与所述第一翻冰杆均完成两次翻冰动作,奇数冰槽222和偶数冰槽221内的冰块均被翻冰一次,确保将所有冰块拨出。所述第二翻冰杆转动两圈后回到初始位置并停止在初始位置,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翻冰杆复位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次执行上述翻冰程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所述第二翻冰杆与所述第一翻冰杆可以设置为均转动两圈以上,以进一步保证翻冰完全,而本申请设置的均转动两圈,则是在满足翻冰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所述翻冰程序的持续时间而优选的一种方案。
在翻冰程序中,通过软件和位置开关控制翻冰动作,并判断翻冰完成及翻冰杆的停止位置。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的所述制冷循环系统一般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和蒸发器等部件结构,所述制冷循环系统的工作过程包括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节流过程和蒸发过程。具体的,压缩过程为:插上电冰箱电源线后,在冰箱有制冷需求的情况下,所述压缩机开始工作,来自所述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被所述压缩机吸入,在所述压缩机汽缸内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气体后排出到所述冷凝器中。冷凝过程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所述冷凝器散热,温度不断下降,逐渐被冷却为常温、高压的饱和蒸汽,并进一步冷却为饱和液体,温度不再下降,制冷剂在整个冷凝过程中的压力几乎不变。节流过程为:经冷凝后的制冷剂饱和液体经所述干燥过滤器滤除水分和杂质后流入所述毛细管,通过所述毛细管进行节流降压,制冷剂变为常温、低压的湿蒸汽。蒸发过程为:常温、低压的湿蒸汽进入所述蒸发器内,开始吸收热量进行汽化,降低了所述蒸发器及其周围的温度,使制冷腔室实现制冷,而且使制冷剂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从所述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再次回到所述压缩机中,重复以上过程,通过制冷剂的状态变化进行能量转换,将电冰箱内的热量转移到箱外的空气中,从而实现冰箱的制冷循环。当所述蒸发器设于制冷腔室的腔壁上时,即为直冷冰箱;当所述蒸发器设于冰箱的风道内时,即为风冷冰箱。上述关于冰箱制冷循环系统的结构设置及运行原理均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不再赘述。对于本申请的方案而言,所述制冰室102可采用直冷或风冷的形式,即所述制冰室102的制冷形式不影响本申请方案的实施。
综上,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申请设计的翻冰组件,包括可提供相反方向作用力的两个翻冰杆,冰槽中偶数冰块和奇数冰块受相反方向的力作用后会在相连处断开,减少冰块粘连现象。
第二,本申请设计了翻冰程序的控制方法,使偶数冰块和奇数冰块断开后能够分两次依次脱冰,有利于进一步减少冰块粘连现象。并且,冰块依次脱冰能够减少每次通过脱冰通道(出冰导向部和制冰室内壁的间隙)的冰块数量,有利于解决冰块卡在脱冰通道导致的制冰机故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内限定有制冷腔室,所述制冷腔室内限定有制冰室;
制冰机组件,其设置于所述制冰室内;所述制冰机组件包括制冰格,所述制冰格沿其轴向设置有至少两行冰槽,将所述冰槽按排列位置分别记为偶数冰槽和奇数冰槽;
翻冰组件,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制冰格的上方;所述翻冰组件用于在启动翻冰程序时对所述偶数冰槽和所述奇数冰槽内的冰块分别施加相反方向的作用力,使冰块位于所述偶数冰槽与所述奇数冰槽之间的断开并被拨出所述制冰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冰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翻冰杆和第二翻冰杆;
所述第一翻冰杆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翻冰杆上与所述偶数冰槽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拨动部;所述第二翻冰杆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翻冰杆上与所述奇数冰槽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拨动部;
所述第一翻冰杆与所述第二翻冰杆独立转动,用于在启动翻冰程序时对所述偶数冰槽和所述奇数冰槽内的冰块分别施加相反方向的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翻冰杆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一拨动部;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向与所述制冰格的轴向一致,所述第一拨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
所述第二翻冰杆包括第二转动轴和第二拨动部;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轴向与所述制冰格的轴向一致,所述第二拨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翻冰杆包括第一转动轴和第一拨动部;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轴向与所述制冰格的轴向一致,所述第一拨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
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内部设有轴孔,所述第一转动轴与所述奇数冰槽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避让槽;
所述第二翻冰杆包括第二转动轴和第二拨动部;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设于所述轴孔中,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轴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二拨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并从所述避让槽中伸出,所述避让槽允许所述第二拨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预定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避让槽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卡装部,所述第二拨动部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装部形成卡接的第二卡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冰格的出冰侧设置有出冰导向部,所述出冰导向部从所述制冰格的内部向外部朝下倾斜,使被拨出的冰块沿所述出冰导向部向下滑落。
7.一种冰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冰箱,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翻冰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一预定角度,同时控制所述第二电机使所述第二翻冰杆静止在初始位置;
当所述第一翻冰杆转动至第一预定角度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继续带动所述第一翻冰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将所述偶数冰槽内的冰块拨出,同时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翻冰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将所述奇数冰槽内的冰块拨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翻冰杆转动至第一预定角度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一翻冰杆继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二翻冰杆与所述第一翻冰杆同步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第一翻冰杆转动至第一预定角度时,同时控制所述第二翻冰杆与所述第一翻冰杆同步转动第二预定角度后,继续控制所述第一翻冰杆与所述第二翻冰杆同步转动至少一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预定角度介于50°-70°,所述第二预定角度介于250°-270°。
CN202210784122.9A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73872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4122.9A CN117387290A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PCT/CN2023/105944 WO2024008127A1 (zh) 2022-07-05 2023-07-05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84122.9A CN117387290A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87290A true CN117387290A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35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84122.9A Pending CN117387290A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87290A (zh)
WO (1) WO202400812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26967A (ja) * 1990-09-18 1992-04-27 Toshiba Corp 自動製氷装置
CN2769791Y (zh) * 2004-12-20 2006-04-05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注水式制冰机
CN102192625B (zh) * 2010-03-10 2014-05-07 株式会社东芝 冰箱
CN103292535B (zh) * 2013-05-02 2015-12-02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翻冰控制方法及其冰箱
CN205403282U (zh) * 2016-02-22 2016-07-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制冰机
CN205980500U (zh) * 2016-08-15 2017-02-22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翻冰组件及制冰机
CN111442586A (zh) * 2018-12-27 2020-07-2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冰机、冰箱及其制冰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08127A1 (zh) 2024-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52762B1 (ko) 냉장고
US845347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king ice
CN102353205B (zh) 一种制冷设备
KR20110136101A (ko) 냉장고의 제어 방법
US20080216490A1 (en) Operation method for automatic ice maker
US2008015599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king ice
KR20070104093A (ko) 제빙기 및 제빙기 겸용 냉온수기
CN117387290A (zh)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JP5052201B2 (ja) 自動製氷機および自動製氷機の運転方法
KR102387382B1 (ko) 진공 동결 건조 챔버를 포함하는 건조장치
CN111649516B (zh) 一种冰箱
KR102387361B1 (ko) 먹태 제조용 진공 냉동 건조장치
CN102997562A (zh) 冰箱
WO2011004702A1 (ja) 製氷機
KR20130008990A (ko) 냉장고 제상장치
JP2006090691A (ja) 流下式製氷機の運転方法
CN218936749U (zh) 一种新型节能制冰机组
KR100611496B1 (ko) 히팅타입 제빙기용 발열 이젝터
CN110617659A (zh) 制冰组件、制冰系统及冰箱
CN216245023U (zh) 一种制冰效率高且防阻塞效果好的节能制冰机
CN113154777B (zh) 一种冰箱及冰箱的控制方法
CN219656423U (zh) 冷冻柜排水结构
CN219735711U (zh) 冰箱
CN117781553A (zh) 一种具有制冰机的冰箱及制冰机注水控制方法
AU2021220840A1 (en) Ice-making device for square cubes using pan-partition and pin serpentine evapora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