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84382A - 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84382A
CN117384382A CN202311421816.7A CN202311421816A CN117384382A CN 117384382 A CN117384382 A CN 117384382A CN 202311421816 A CN202311421816 A CN 202311421816A CN 117384382 A CN117384382 A CN 1173843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silicon
silicone resin
dispersing agent
organosilane compound
organosi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2181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建伟
张付特
孙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LYWOOD (SUZHOU) SUNWAT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LYWOOD (SUZHOU) SUNWAT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LYWOOD (SUZHOU) SUNWAT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LYWOOD (SUZHOU) SUNWAT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2181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843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84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843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06Preparatory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7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77/04Polysiloxanes
    • C08G77/22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organic group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 C08G77/24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organic group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halogen-containing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8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83/04Polysiloxanes
    • C09D183/08Polysiloxanes containing silicon bound to organic groups containing atom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Silicon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硅树脂合成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有机硅烷化合物Si(OR1)4、R2Si(OR3)3、R4 2Si(OR5)2和R6Si(OR3)3按质量比20‑60:35:5:20混合,得到有机硅烷混合体;R1、R3、R5为氢或C1‑4的烷基,R2、R4为C1‑18的烷基、C1‑18的不饱和烷基、环烷基或苯基,R6为C1‑4氯代烷基;边搅拌边将有机硅烷混合体滴加至水、酸性催化剂和分散剂的混合溶液中;继续搅拌3‑24小时,以水解、缩聚得到机硅树脂。该有机硅树脂的制备工序少,其有机硅涂层兼具优异的附着力、耐水煮附着力、硬度及耐摩擦性能,适合应用于太阳能产品。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硅树脂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硅树脂是一种聚硅氧烷树脂,一般是由多种硅氧烷单体、无机耐高温颜填料等通过溶胶一凝胶法制备而成,固化后的涂层类似于搪瓷结构,具有耐候性好、硬度高、耐高温、阻燃、环保无毒等诸多优点,在如轨道交通、建筑幕墙、不粘锅的技术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和关注。
现有的有机硅树脂(如公开号CN110144044A提供的一种无溶剂型甲基硅树脂及其制作工艺)在耐候性、硬度等性能上虽然较为突出;但其也有不可忽视的缺陷。这类有机硅树脂在保温进行水解及缩聚反应之后,还需要进行升温蒸馏及熟化过程,故而制备工艺繁琐。而且,若不借助催化剂或固化剂的情况下,采用该有机硅树脂所制得的有机硅涂层在如光伏背板的有机基材或有机涂层上的固化速度慢,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表干,工艺周期长,进而影响光伏背板的生产效率;采用该有机硅树脂所制得的有机硅涂层在如光伏背板的有机基材或有机涂层上的附着力(尤其是耐水煮附着力)较差,耐摩擦性能也有待提升。故而,采用这类有机硅树脂所制得的有机硅涂层难以应用在太阳能背板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基于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S1、将分子式分别为Si(OR1)4、R2Si(OR3)3、R4 2Si(OR5)2和R6Si(OR3)3的有机硅烷化合物按质量比20-60:35:5:20进行混合,得到有机硅烷混合体;
其中,R1、R3、R5为氢或者C1-4的烷基,R2、R4为C1-18的烷基、C1-18的不饱和烷基、环烷基或者苯基,R6为C1-4氯代烷基;
S2、按重量份数计,将称取的25-30份水、1-2份酸性催化剂和0.1-0.5份分散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S3、边搅拌边将称取的100份所述有机硅烷混合体滴加至所述混合溶液中,滴加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
S4、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24小时,以使有机硅烷混合体中的有机硅烷化合物先水解以制得有机硅多元醇,再使有机硅多元醇进行缩聚反应,即得有机硅树脂。
优选地,步骤S1中,有机硅烷化合物Si(OR1)4为正硅酸四甲酯、正硅酸四乙酯、正硅酸四丁脂或正硅酸四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有机硅烷化合物R2Si(OR3)3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丁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丁氧基硅烷、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或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有机硅烷化合物R4 2Si(OR5)2为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辛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十二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或十八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有机硅烷化合物R6Si(OR3)3为氯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氯乙基三甲氧基硅烷、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氯丁基三甲氧基硅烷、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氯乙基三乙氧基硅烷、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1中,有机硅烷化合物Si(OR1)4使用正硅酸四甲酯,有机硅烷化合物R2Si(OR3)3使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有机硅烷化合物R4 2Si(OR5)2使用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有机硅烷化合物R6Si(OR3)3使用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更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正硅酸四甲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与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的质量比为40:20:10:5:5:20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酸性催化剂为甲酸、乙酸或马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分散剂为分散剂BYK154、分散剂BYK131、分散剂BYK191、分散剂BYK130、分散剂BYK190、分散剂BYK331或分散剂BYK333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2中,按重量份数计,将称取的25份水、1份酸性催化剂和0.3份分散剂进行混合,所述酸性催化剂为乙酸,分散剂为分散剂BYK154,以制得所述混合溶液。
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继续搅拌的时间为6-18小时,所得有机硅树脂的分子量为1000-3000。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继续搅拌的时间为12小时,所得有机硅树脂的分子量为2100。
本发明中有机硅烷化合物水解、缩聚制得有机硅树脂的基本原理如下:
例如,有机硅烷化合物R4 2Si(OR5)2的烷基烷氧基硅烷水解得到硅二醇,再缩聚可以产生诸多形式线性多聚体。以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例,其反应如下:
又如,有机硅烷化合物R2Si(OR3)3的烷基烷氧基硅烷水解得到硅三醇,再缩聚可以产生诸多形式的三维交联聚合物。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例,其反应如下:
又如,有机硅烷化合物Si(OR1)4的烷基烷氧基硅烷水解得到硅四醇,再缩聚可以产生纳米二氧化硅聚集体,得到纳米结构,为有机硅树脂提供更高的硬度。
如此,本发明通过多种存在不同官能团的有机硅烷化合物的共混、水解及共缩聚,可以得到具有如氯代烷基、硅羟基的活性基团的有机硅树脂。
该有机硅树脂经过多种有机硅烷化合物复配,水解、缩聚反应得到。其内核为Si-O-Si组成的无机纳米框架,外围被有机基团包围,有效地综合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两者的优势,不仅使聚合物保留了高分子材料优良的加工性、韧性与低成本等特性,同时也赋予其无机材料突出的耐热、耐氧化性、防腐性、介电性及优异的力学性能。本发明中多种有机硅烷化合物复配使用了多种R基团,以便调节有机硅树脂的硬度,光泽,韧性,固化速率,热稳定性等。经试验发现,这些R基团中,需含有氯代烷基基团和Si(OR1)4,得到的有机硅树脂为侧链带有氯代烷基的新型有机硅树脂。这主要是因为:引入的氯代烷基功能化基团可在固化过程中与其他树脂或者如光伏背板等光伏基材表面进行季铵化反应,使得膜层更加稳定;而通过Si(OR1)4引入纳米二氧化硅可使得有机硅树脂的硬度更高。
而且,本发明的有机硅树脂具有高度对称的纳米级立方体笼型骨架,在各顶点有可以自由修饰的活性位点,可与如光伏背板等光伏基材紧密结合;含有大量的硅羟基,可在短时间内自聚合,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实现快速表干;同时具有氯代烷基功能基团,可以与其他树脂或如光伏背板等光伏基材表面进行季铵化反应,形成交联结构,使得形成的有机硅涂层更加稳定。
因此,本发明的有机硅树脂具有分子量低,高反应活性,透过率良好,高硬度,环保,耐磨性好,该有机硅树脂所形成的有机硅涂层具有硬度高,环保无毒,耐磨性能优异,耐候性好,同时涂覆于如光伏背板等光伏基材上还具有优异的初期附着力和耐水煮附着力。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应用,将有机硅树脂应用于太阳能产品(如太阳能背板)上,所述有机硅树脂为采用本发明内容上述所述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所制得;
所述有机硅树脂的应用方法是:将制得的有机硅树脂涂覆至太阳能产品的表面,再在80-180摄氏度的条件下固化2-30分钟,以制得带有机硅涂层的太阳能产品。
优选地,所述固化的温度为160摄氏度,固化的时间为5-10分钟。
现有的有机硅树脂若不借助催化剂或固化剂,其固化往往需要高温,如220℃以上,或长时间固化;但在如光伏背板的光伏基材表面成膜时,光伏基材在长时间高温条件下,会软化、变形,导致在低温下有机硅树脂不迅速固化成膜。因此,本发明制备了上述的一种低分子量的有机硅树脂(即有机硅低聚物),以降低固化温度和固化时间使用。
另外,本发明所制得的低分子量的有机硅树脂也可进一步与环氧树脂共缩聚,以得到改性有机硅树脂。此时,该有机硅树脂中含有的未缩合的羟基,还可与带有-OH、-OC2H5、-SH、-NCO基团的有机树脂共缩聚制得粘接性较佳的缩聚产物,该缩聚产物可用合适的溶剂稀释成使用。当有机硅树脂与这些有机树脂反应后,由于共缩聚后所得的共聚体上保留了相当数量的活性基团(如氯代烷基、硅羟基),不仅能利用这些活性基团使共聚体继续交联从而提高了分子量,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又能利用这些有机树脂及固化剂进行固化,从而降低固化温度,保持较高的粘接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有机硅树脂经过多种有机硅烷化合物复配,水解、缩聚反应得到,无需进行蒸馏及熟化过程,制备工序少。本发明所制备的有机硅树脂具有以下特点:1、较低分子量,有机硅树脂多以双分子低聚物存在,其分子量为1000-3000(如2100);2、高反应活性,形成的有机硅树脂具有很多的活性基团(如氯代烷基、硅羟基),有机硅树脂具有大量的硅羟基,无需借助催化剂或固化剂,即可在一定温度下迅速自缩聚,使形成的有机硅涂层快速达到表干,缩短工艺周期,提高生产效率;3、新的性能,合成的有机硅树脂中具有氯代烷基,含有的氯代烷基可以与其他树脂或者如光伏背板等光伏基材表面进行季铵化反应,增加反应活性,使得涂层更加稳固,且涂层与如光伏背板等光伏基材表面的结合更加紧密;4、该有机硅树脂通过Si(OR1)4引入纳米二氧化硅,可使有机硅树脂具有更好的硬度和光泽度。
如此,本发明所制得的有机硅树脂具有分子量低,高反应活性,透过率良好,高硬度,环保,耐磨性好,该有机硅树脂所形成的有机硅涂层具有硬度高,环保无毒,耐磨性能优异,耐候性好,同时涂覆于如光伏背板等光伏基材上还具有优异的初期附着力和耐水煮附着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制得的有机硅树脂的局部链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所制得的有机硅树脂固化后的局部立体骨架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2所制得的有机硅树脂的红外光谱图。
图4为实施例2所制得的有机硅树脂的GPC分子量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S1、将称取的分子式分别为Si(OR1)4、R2Si(OR3)3、R4 2Si(OR5)2和R6Si(OR3)3的有机硅烷化合物进行混合,得到有机硅烷混合体;其中,有机硅烷化合物Si(OR1)4、R2Si(OR3)3、R4 2Si(OR5)2和R6Si(OR3)3混合的质量比为20-60:35:5:20;R1、R3、R5为氢或者C1-4的烷基,R2、R4为C1-18的烷基、C1-18的不饱和烷基、环烷基或者苯基,R6为C1-4氯代烷基。
其中,分子式为Si(OR1)4的有机硅烷化合物优选为正硅酸四甲酯、正硅酸四乙酯、正硅酸四丙脂或正硅酸四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分子式为R2Si(OR3)3的有机硅烷化合物优选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丁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丁氧基硅烷、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或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分子式为R4 2Si(OR5)2的有机硅烷化合物优选为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辛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十二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或十八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分子式为R6Si(OR3)3的有机硅烷化合物优选为氯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氯乙基三甲氧基硅烷、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氯丁基三甲氧基硅烷、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氯乙基三乙氧基硅烷、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S2、按重量份数计,将称取的25-30份水、1-2份催化剂和0.1-0.5份分散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其中,催化剂为酸性催化剂,具体为甲酸、乙酸或马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分散剂为分散剂BYK154、分散剂BYK131、分散剂BYK191、分散剂BYK130、分散剂BYK190、分散剂BYK331或分散剂BYK333中的至少一种。
S3、再称取100重量份步骤S1的有机硅烷混合体,边搅拌边缓慢将称取的有机硅烷混合体滴加至步骤S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
S4、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24小时,以使有机硅烷混合体中的有机硅烷化合物先水解以制得有机硅多元醇,再使有机硅多元醇进行缩聚反应,即得有机硅树脂。
其中,所得的有机硅树脂的分子量控制在1000-3000的范围内,也即该有机硅树脂为有机硅低聚物(其结构如图1-2所示)。
本实施例所制得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应用,即将有机硅树脂应用于太阳能背板上,具体的应用方法为:将制得的有机硅树脂涂覆至太阳能背板表面,再在80-180摄氏度的条件下固化2-30分钟,即得带有有机硅涂层的太阳能背板产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参见实施例1,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步骤S1中,有机硅烷化合物Si(OR1)4使用正硅酸四甲酯,有机硅烷化合物R2Si(OR3)3使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有机硅烷化合物R4 2Si(OR5)2使用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有机硅烷化合物R6Si(OR3)3使用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具体地,正硅酸四甲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与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的质量比为40:20:10:5:5:20,即得本实施例的有机硅烷混合体。
步骤S2中,按重量份数计,将称取的25份水、1份催化剂和0.3份分散剂进行混合,其中,催化剂为乙酸,分散剂为分散剂BYK154;即得本实施例的混合溶液。
步骤S3中,边搅拌边缓慢将称取的100重量份有机硅烷混合体滴加至步骤S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时间为40分钟。
步骤S4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的时间为12小时,以使有机硅烷混合体中的有机硅烷化合物依次进行水解及缩聚反应,即得本实施例的有机硅树脂。
本实施例所制得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应用,即将有机硅树脂应用于太阳能背板上,具体的应用方法为:将制得的有机硅树脂涂覆至太阳能背板表面,再在160摄氏度的条件下固化5分钟,即得本实施例的带有有机硅涂层的太阳能背板产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参见实施例2,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步骤S4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的时间为3小时,以使有机硅烷混合体中的有机硅烷化合物依次进行水解及缩聚反应,即得本实施例的有机硅树脂。
本实施例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应用,其应用方法参见实施例2,即得本实施例的带有有机硅涂层的太阳能背板产品。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参见实施例2,即得本实施例的有机硅树脂。
本实施例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应用,其应用方法参见实施例2,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涂覆的有机硅树脂在160摄氏度的条件下固化10分钟,即得本实施例的带有有机硅涂层的太阳能背板产品。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参见实施例2,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步骤S1中,制备本对比例的有机硅烷混合体时,不使用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为使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各有机硅烷化合物的质量比不变。
本对比例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应用,其应用方法参见实施例2,即得本对比例的带有有机硅涂层的太阳能背板产品。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参见实施例2,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步骤S1中,制备本对比例的有机硅烷混合体时,不使用正硅酸四甲酯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而是均改为使用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代替,故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与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的质量比为20:5:5:70。
本对比例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应用,其应用方法参见实施例2,即得本对比例的带有有机硅涂层的太阳能背板产品。
对比例3
本对比例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参见实施例2,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
步骤S4中,在继续搅拌的时间为12小时以使有机硅烷混合体中的有机硅烷化合物依次进行水解及缩聚反应之后,再在80℃的条件下蒸馏,以使有机硅树脂继续进行缩聚,得到高分子量的有机硅树脂。
本对比例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应用,其应用方法参见实施例2,即得本对比例的带有有机硅涂层的太阳能背板产品。
性能测试
1、对实施例2所制得的有机硅树脂进行红外光谱测试,具体参见图3,在3384cm-1处含有大量的硅羟基,固化时可迅速成膜反应,C-Cl的红外振动峰在701cm-1处,1180cm-1处为CH2-Cl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因Si-O键太强,红外光谱图中1180cm-1处被1074cm-1处局部掩盖)。
2、对实施例2所制得的有机硅树脂进行GPC分子量测试,具体参见图4,测得其有机硅树脂的分子量为2100。结合图3-4可知,实施例2所制得的有机硅树脂为含有可参与固化反应的硅羟基的有机硅低聚物。
3、对实施例2-4及对比例1-3的有机硅涂层进行性能测试,其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实施例2和4的太阳能背板表面的有机硅涂层均具有优异的初期附着力和耐水煮附着力,且硬度和耐摩擦性能好。
与实施例2相比,实施例3的太阳能背板表面的有机硅涂层的耐水煮附着力和硬度性能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例3制备有机硅树脂所用的继续搅拌的时间过短,导致有机硅树脂的缩聚反应不充分,因此制得的有机硅树脂中多以有机硅羟基类单体存在,进而导致其耐水煮附着力和硬度性能下降。
与实施例2相比,对比例3的太阳能背板表面的有机硅涂层在160摄氏度的条件下固化5分钟后,仍然未达到表干;这主要是因为对比例3制备有机硅树脂时,在继续搅拌12小时以缩聚制得有机硅低聚物之后,还继续在80℃的条件下进行蒸馏来进一步缩聚,以形成高分子量的有机硅高聚合物,该有机硅高聚合物的硅羟基消耗过多,分子链过长、粘度过大,使其有机硅涂层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表干。
与实施例2相比,对比例1(含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而不含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初期附着力、水煮24h附着力、硬度和耐摩擦性能均明显变差;而对比例2(使用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代替正硅酸四甲酯和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初期附着力、水煮24h附着力和硬度性能均明显变差;可见,实施例2在制备有机硅树脂时,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的基础上,通过正硅酸四甲酯、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配合使用,能有效提升太阳能背板表面的有机硅涂层的初期附着力、水煮24h附着力、硬度和耐摩擦性能。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S1、将分子式分别为Si(OR1)4、R2Si(OR3)3、R4 2Si(OR5)2和R6Si(OR3)3的有机硅烷化合物按质量比20-60:35:5:20进行混合,得到有机硅烷混合体;
其中,R1、R3、R5为氢或者C1-4的烷基,R2、R4为C1-18的烷基、C1-18的不饱和烷基、环烷基或者苯基,R6为C1-4氯代烷基;
S2、按重量份数计,将称取的25-30份水、1-2份酸性催化剂和0.1-0.5份分散剂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S3、边搅拌边将称取的100份所述有机硅烷混合体滴加至所述混合溶液中,滴加时间为30分钟至1小时;
S4、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3-24小时,以使有机硅烷混合体中的有机硅烷化合物先水解以制得有机硅多元醇,再使有机硅多元醇进行缩聚反应,即得有机硅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有机硅烷化合物Si(OR1)4为正硅酸四甲酯、正硅酸四乙酯、正硅酸四丙脂或正硅酸四丁酯中的至少一种;
有机硅烷化合物R2Si(OR3)3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丁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丁氧基硅烷、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或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有机硅烷化合物R4 2Si(OR5)2为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二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乙基二乙氧基硅烷、辛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十二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十六烷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或十八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有机硅烷化合物R6Si(OR3)3为氯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氯乙基三甲氧基硅烷、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氯丁基三甲氧基硅烷、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氯乙基三乙氧基硅烷、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有机硅烷化合物Si(OR1)4使用正硅酸四甲酯,有机硅烷化合物R2Si(OR3)3使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有机硅烷化合物R4 2Si(OR5)2使用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有机硅烷化合物R6Si(OR3)3使用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正硅酸四甲酯、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与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的质量比为40:20:10:5:5: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酸性催化剂为甲酸、乙酸或马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分散剂为分散剂BYK154、分散剂BYK131、分散剂BYK191、分散剂BYK130、分散剂BYK190、分散剂BYK331或分散剂BYK333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按重量份数计,将称取的25份水、1份酸性催化剂和0.3份分散剂进行混合,所述酸性催化剂为乙酸,分散剂为分散剂BYK154,以制得所述混合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继续搅拌的时间为6-18小时,所得有机硅树脂的分子量为1000-30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继续搅拌的时间为12小时,所得有机硅树脂的分子量为2100。
9.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应用,将有机硅树脂应用于太阳能产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树脂为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所制得;
所述有机硅树脂的应用方法是:将制得的有机硅树脂涂覆至太阳能产品的表面,再在80-180摄氏度的条件下固化2-30分钟,以制得带有机硅涂层的太阳能产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的温度为160摄氏度,固化的时间为5-10分钟。
CN202311421816.7A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Pending CN1173843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21816.7A CN117384382A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21816.7A CN117384382A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84382A true CN117384382A (zh) 2024-01-12

Family

ID=89438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21816.7A Pending CN117384382A (zh) 2023-10-27 2023-10-27 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8438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3290B2 (en) Method for applying high performance silicon-based coating compositions
KR100630433B1 (ko) 수성 수지의 제조방법, 수성 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수성 도료 및 그 도막형성방법
TWI676503B (zh) 用於避免基材翹曲之塗佈方法、用於避免翹曲現象之基材、及包含該基材之物品
AU745890B2 (en) Addition-crosslinkable epoxy-functional organopolysiloxane polymer and coating composition
CN106700920B (zh) 一种反应型聚硅氧烷阻燃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49087B (zh) 一种半封闭笼状三官能环氧醚基poss及其制备方法
US20030055195A1 (en) Polyorganosilsesquioxane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EP1123944B1 (en) Partial condensate of glycidyl ether group-containing alkoxysilane, silane-modified resin, compositions thereof,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thereof
CN107880773B (zh) 一种水性环氧改性硅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0535916A (ja) 無機変性されたポリエステル結合剤調剤、その製造法および該調剤の使用
EP0679677B1 (en) Method of preparing an organic-modified, heat-curable silicone resin and the resin produced thereby
CN115340674B (zh) 一种快速3d打印用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0854254B1 (ko) 규소 함유 공중합체,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필름
CN111454456A (zh) 一种高性能苯基嵌段硅树脂的合成方法
TW201546125A (zh) 矽倍半氧烷複合高分子及其製造方法(一)
CN114106333B (zh) 一种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多臂星形硅树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735203B (zh) 一种半封闭笼状三官能环氧醚基poss组合料、涂料及制备方法
CN107641466B (zh) 一种有机硅无溶剂浸渍漆及其制备方法
JP2001240670A (ja) シラン変性ポリアミドイミド樹脂、その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7384382A (zh) 一种有机硅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JP3681582B2 (ja) エポキシ基含有シリコーン樹脂
TWI669351B (zh) 使用矽倍半氧烷複合高分子的塑膠塗佈方法
KR101772549B1 (ko) 고투명성 유기-무기 복합 코팅제 제조방법
CN113831536A (zh) 一种酯环环氧丙烯酸酯杂化硅树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961548B (zh) 一种有机硅改性醋酸乙烯酯三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