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77857A - 热交换器用板、热交换器用板层叠体以及微通道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用板、热交换器用板层叠体以及微通道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77857A
CN117377857A CN202280028833.1A CN202280028833A CN117377857A CN 117377857 A CN117377857 A CN 117377857A CN 202280028833 A CN202280028833 A CN 202280028833A CN 117377857 A CN117377857 A CN 1173778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tch
heat exchanger
fluid
distance
notch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88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田耕作
赤田郁朗
榎木光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yekawa Manufacturing Co
University of Electro Communications NUC
Original Assignee
Mayekawa Manufacturing Co
University of Electro Communications NU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yekawa Manufacturing Co, University of Electro Communications NUC filed Critical Mayekawa Manufacturing Co
Publication of CN117377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778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8Elements constructed for building-up into stacks, e.g. capable of being taken apart for clea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3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28D9/0037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conduits for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also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6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spaced plates with inserted elements
    • F28D9/007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spaced plates with inserted elements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th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heat-exchange media travelling at an angle to one anoth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 F28F3/04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 F28F3/04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 F28F3/048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in the form of ribs integral with the element or local variations in thickness of the element, e.g. grooves, micro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28F9/0265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by using guiding means or impingement means inside the header box
    • F28F9/0268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by using guiding means or impingement means inside the header box in the form of multiple deflectors for channeling the heat exchange medium

Abstract

第一热交换器用板具备:入口集管,由第一开口形成;出口集管,由第二开口形成;多个分隔壁,以将从入口集管朝向出口集管的流体的流路分隔为多个并列流路的方式,设置于入口集管与出口集管之间,多个分隔壁中的1个以上的分隔壁包含1个以上的缺口,隔着具有缺口的分隔壁位于两侧的一对并列流路经由各缺口相互连通,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入口集管与1个以上的缺口之间的第一距离比流动方向上的出口集管与1个以上的缺口之间的第二距离小。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用板、热交换器用板层叠体以及微通道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热交换器用板、热交换器用板层叠体以及微通道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公知的热交换器用板层叠体具备:形成第一流路的第一板和形成第二流路的第二板,第一流路供第一流体流动,第二流路供第二流体流动,第二流体用于与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在第一流路中抑制第一流体的偏流,可提高热交换器用板层叠体的热导率。关于这一点,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可见如下现象:由于在第一流路中流动的第一流体的液相蒸发而产生气泡,第一流体逆流,结果在第一流路中产生第一流体的偏流。为此,在该专利文献1中,第一流路的上游侧的部位形成为波形,且下游侧的部位形成为直线状。因此,气泡容易向下游侧流动,可抑制第一流体的偏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0200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发明人的见解,在上述专利文献中虽然对于抑制第一流体的偏流发挥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了较高热导率的热交换器用板、热交换器用板层叠体以及微通道热交换器。
(二)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用板具备:
由第一开口形成的入口集管;
由第二开口形成的出口集管;以及
多个分隔壁,以将从所述入口集管朝向所述出口集管的流体的流路分隔为多个并列流路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入口集管与所述出口集管之间,
所述多个分隔壁中的1个以上的分隔壁包含1个以上的缺口,
隔着具有所述缺口的所述分隔壁位于两侧的一对所述并列流路经由各所述缺口相互连通,
所述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所述入口集管与所述1个以上的缺口之间的第一距离比所述流动方向上的所述出口集管与所述1个以上的缺口之间的第二距离小。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用板层叠体具备多个热交换器用板。
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方式的微通道热交换器具备多个热交换器用板层叠体。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实现了较高的热导率的热交换器用板、热交换器用板层叠体和微通道热交换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微通道热交换器的概念性的说明图。
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微通道热交换器的另一概念性的说明图。
图3是沿图2的A-A线向视方向的板层叠体的概念性的剖视图。
图4是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热交换器用板的概念性的说明图。
图5是一实施方式的第二热交换器用板的概念性的说明图。
图6是一实施方式的分隔壁以及缺口的概念性的放大图。
图7是沿图6的B-B线向视方向的分隔壁以及缺口的概念性的剖视图。
图8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热交换器用板的概念性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一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作为实施方式记载的或者在附图中示出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并不表示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定于此,仅是说明例。
例如,“某个方向上”、“沿某个方向”、“平行”、“正交”、“中心”、“同心”或者“同轴”等表示相对的或者绝对的配置的表述不是仅表示严格意义上的配置,也表示具有公差、或者以能够得到相同功能的程度的角度、距离相对地位移的状态。
例如,“相同”、“相等”以及“均质”等表示事物为相等状态的表述不是仅表示严格地相等的状态,也表示存在公差或者能够得到相同功能的程度的差的状态。
例如,四边形状、圆筒形状等表示形状的表述不是仅表示几何学上严格意义的四边形状、圆筒形状等形状,也表示在能够得到相同效果的范围内包含凹凸部、倒角部等的形状。
另一方面,“备有”、“具有”、“具备”、“包含”、或者“有”一个构成要素的表述并不是排除其他构成要素的存在的排他性的表述。
此外,有时对同样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1.微通道热交换器1的概要>
参照图1~图5,例示出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微通道热交换器1(以下,有时简称为“热交换器1”)的概要。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的概念性的说明图。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的另一概念性的说明图。图3是沿图2的A-A线向视方向的板层叠体30的概念性的剖视图。图4是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的概念性的说明图。图5是一实施方式的第二热交换器用板32的概念性的说明图。
如图1所示,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设置于制冷循环中,该制冷循环包含:供第一流体F1进行循环的一次制冷剂回路11、和供第二流体F2进行循环的二次制冷剂回路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流体F1与第二流体F2相互进行热交换,第一流体F1以气液二相状态流入热交换器1,第二流体F2以具有比第一流体F1更高的饱和温度的气相状态流入热交换器1。第一流体F1因热交换而加热、沸腾、蒸发并从热交换器1流出,在作为一次制冷剂在一次制冷剂回路11中循环的过程中恢复为气液二相状态。虽然省略了详细的图示,本例的一次制冷剂回路11具备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膨胀阀等,因膨胀阀而膨胀的气液二相状态的第一流体F1流入热交换器1。另一方面,第二流体F2因热交换而冷却,以温度比较低的液相状态从热交换器1流出,在作为二次制冷剂在二次制冷剂回路12中循环的过程中冷却其他热介质。本例的二次制冷剂回路12具备受液器(接收器)、泵以及冷却器等。冷却器可以构成为使第二流体F2与在冷库的库内循环的空气等热介质进行热交换。通过冷却器进行热交换并蒸发的第二流体F2以气相状态返回热交换器1。此外,作为一例,第一流体F1为气相或液相的NH3,且第二流体F2为气相或液相的CO2,但是第一流体F1和第二流体F2也可以是上述以外的制冷剂,第二流体F2也可以是盐水等不进行相变的液体。
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具备板层叠体30,板层叠体30包含:层叠的多个板35、和从两侧夹持多个板35的一对端板37、38。作为一例,包含于板层叠体30的这些板通过扩散接合而相互连接。
如图1、图2所示,在端板37接合有第一供给管51和第一排出管59,第一供给管51将经由膨胀阀的气液二相状态的第一流体F1向板层叠体30供给,第一排出管59将第一流体F1排出。第一供给管51和第一排出管59分别与第一连通口41和第二连通口42连通,所述第一连通口41和第二连通口42分别设置于层叠的多个板35。
此外,在端板37设置有第二供给管52和第二排出管57,第二供给管52将从冷却器供给的处于温度比较高的气相状态的第二流体F2向板层叠体30供给,第二排出管57用于将处于温度比较低的液相状态的第二流体F2朝向接收器排出。第二供给管52和第二排出管57分别与第三连通口43和第四连通口44连通,所述第三连通口43和第四连通口44分别设置于层叠的多个板35。
参照图2、图3,继续对本实施方式的多个板35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多个板35的内部,形成有多个并列流路318和多个并列流路328,多个并列流路318供从第一连通口41供给的第一流体F1流动,多个并列流路328供从第三连通口43供给的第二流体F2流动。多个并列流路318与多个并列流路328相互分隔。
具体而言,被一对端板37、38夹持的多个板35包含:沿层叠方向交替地配置的多个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以及第二热交换器用板32、和隔板33。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和第二热交换器用板32分别被一对分隔板33从层叠方向的两侧夹持。也就是说,在多个板35中采用如下结构,即:从层叠方向的一侧起依次配置有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分隔板33、第二热交换器用板32和分隔板33。以下,在对这三种板进行统称时简称为“板35”,将板35的厚度方向称为“板厚度方向”。板厚度方向与板层叠体30的层叠方向一致。
如图4所示,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具备:由包含第一连通口41的第一开口111形成的入口集管311;由包含第二连通口42的第二开口122形成的出口集管312;和设置于入口集管311与出口集管312之间的多个分隔壁315。多个分隔壁315分别设置为将朝向入口集管311和出口集管312的第一流体F1的流路分隔为多个并列流路318。本例的各分隔壁315在从入口集管311到出口集管312之间直线状地延伸。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分隔壁315的延伸方向称为“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将多个分隔壁315排列的方向称为“并列流路318的宽度方向”。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被一对分隔板33夹持(参照图3)。因此,并列流路318由多个分隔壁315和一对分隔板33规定。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入口集管311构成为随着朝向下游侧而流路宽度变窄,但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入口集管311也可以构成为上游侧的流路宽度与下游侧的流路宽度相同。
如图5所示,第二热交换器用板32具备:由包含第三连通口43的第一开口221形成的入口集管321;由包含第四连通口44的第二开口222形成的出口集管322;和设置于入口集管321与出口集管322之间的多个分隔壁325。多个分隔壁325分别设置为将朝向入口集管321和出口集管322的第二流体F2的流路分隔为多个并列流路328。本例的各分隔壁325在入口集管321到出口集管322之间弯折且直线状地延伸。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分隔壁325的延伸方向称为“第二流体F2的流动方向”,将多个分隔壁325排列的方向称为“并列流路328的宽度方向”。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用板32被一对分隔板33夹持(参照图3)。因此,并列流路328由多个分隔壁315和一对分隔板33规定。
具有参照图1~图5说明的上述结构的热交换器1中的第一流体F1与第二流体F2的热交换过程以如下方式进行。从入口集管311流入多个并列流路318的第一流体F1与从入口集管321流入多个并列流路328的第二流体F2经由分隔板33进行热交换。以气液二相状态流入的第一流体F1随着朝向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而被加热,并以气化的状态从出口集管312经由第一排出管59从热交换器1排出。另一方面,以温度比较高的气相状态流入的第二流体F2随着朝向第二流体F2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而冷却、冷凝,以温度比较低的液相状态从出口集管322经由第二排出管57从热交换器1排出。
<2.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的结构的详细情况>
参照图4、图6和图7,例示出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的详细情况。图6是一实施方式的分隔壁315和缺口314的概念性的放大图。图7是沿图6的B-B线向视方向的分隔壁315和缺口314的概念性的剖视图。
<2-1.连结部317与缺口314的结构>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具备至少一个连结多个分隔壁315的连结部317。在本实施方式中,全部的分隔壁315分别与任一连结部317连结,但是也可以设置其间无连结部317的2个以上的分隔壁315。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分隔壁315中的1个以上的分隔壁315在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的连结部317的位置具有缺口314。缺口314在并列流路318的宽度方向上与连结部317并列。在本例中,在全部的分隔壁315分别设有缺口31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着具有缺口314的分隔壁315位于两侧的一对并列流路318经由缺口314相互连通。也就是说,与一对并列流路318连通的连通路316由缺口314规定。
因此,如图4的放大图例示的那样,第一流体F1能够经由被缺口314规定的连通路316,在多个并列流路318之间移动。由于分别在多个并列流路318中流动的第一流体F1发生混合与分流,因此能够使多个并列流路318中的第一流体F1的流动状态均等化。由此能够抑制:例如在并列流路318的下游侧局部地发生干涸,即液相的第一流体F1消失。因此,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能够实现较高的热导率。另外,通过设置连结部317,从而能够抑制: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的组装前以及组装时的分隔壁315的变形、位置偏移。特别是在对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等构成板层叠体30的板进行扩散接合时,刚开始加热时不能均匀地加热,在板上产生温度梯度。其结果是,有可能因温度梯度所引起的膨胀差而使分隔壁315变形,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连结部317,从而能够抑制上述变形。
用于制作本公开一实施方式的连结部317的加工方法例如以下所述(参照图6、图7)。首先,对用于制作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的板状的基材实施两面蚀刻处理,以形成并列流路318。并且,仅在连结部317的设置部位,取代两面蚀刻处理而实施半蚀刻处理,由此形成连结部317。因此,在板厚度方向上,仅在多个分隔壁315各自的两端中的位于一侧的各自的一端315A连接有连结部317。因此,连结部317能够作为部分地阻塞并列流路318的节流部发挥功能。此外,在图7例中,分隔壁315的从板厚度方向的大致中心到一端315A的部位与连结部317连结。
根据发明人的见解,在并列流路318中流动的第一流体F1的压力有时会大幅地变动。例如,有时会因为由于液相的第一流体F1沸腾而引起的压力变动(在图4下侧的放大图中,用附图标记Bu表示气泡)、第一流体F1的干涸度的不同而产生压力差的不同。在该情况下,容易产生第一流体F1的偏流。
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结构,连结部317仅与板厚度方向上的各分隔壁315的两端中的位于一侧的一端315A连结。因此,连结部317也作为部分地阻塞并列流路318的节流部发挥功能。由此,能够在连结部317产生适度的压力损失,缩小由于如上所述的压力变动而引起的多个并列流路318之间的压力的差异。
因此,第一流体F1容易在由缺口314规定的连通路316中流动,从而能够抑制多个并列流路318中的第一流体F1的偏流。因此,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能够实现较高的热导率。
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缺口314形成于多个分隔壁315的板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即另一端315B。缺口314的缺口底309与连结部317的另一侧的面317F在板厚度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也就是说,连结部317的面317F与缺口底309直接地连结。根据上述结构,在由缺口314规定的连通路316中通过的第一流体F1能够沿连结部317的另一侧的面317F流入并列流路318。因第一流体F1经由连结部317而发生从连通路316朝向并列流路318的第一流体F1的混合与分流,因此能够抑制多个并列流路318中的第一流体F1的偏流,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能够实现较高的热导率。
另外,如图6所示,连结部317的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端399朝向下游侧呈圆弧状凹陷。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第一流体F1在沿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通过连结部317时产生的压力损失过大。由此,能够抑制第一流体F1沿分隔壁315的延伸方向的流动的剥离。从而能够抑制压力损失的增加。
<2-2.缺口314(连通路316)的配置例>
参照图4,对缺口314的配置例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例示了缺口314与连结部317在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彼此相同的位置的实施方式,但是缺口314与连结部317在流动方向上的位置也可以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并列流路318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缺口314沿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配置为4列。在4列缺口314中,位于最上游侧的一列的缺口314为第一缺口314A,位于最下游侧的一列的缺口314为第二缺口314B。并且,在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与第二缺口314B相邻的缺口314为第三缺口314C,分别与第一缺口314A和第三缺口314C相邻的缺口314为第四缺口314D。也就是说,从上游侧起,多个缺口314依次具备:多个第一缺口314A(第1列)、多个第四缺口314D(第2列)、多个第三缺口314C(第3列)、多个第二缺口314B(第4列)。由第一缺口314A规定的连通路316为第一连通路316A。同样地,由第二缺口314B、第三缺口314C和第四缺口314D规定的连通路316分别为第二连通路316B、第三连通路316C和第四连通路316D。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第一缺口314A、第二缺口314B、第三缺口314C和第四缺口314D各自的个数彼此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的入口集管311与1个以上的缺口314之间的第一距离比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的出口集管312与1个以上的缺口314之间的第二距离小。作为更具体的一例,第一距离为从入口集管311到第一缺口314A的中央的最短距离(尺寸L1),第二距离为从出口集管312到第二缺口314B的中央的最短距离(尺寸L2)。根据上述结构,第一距离比第二距离短,因此由第一缺口314A规定的第一连通路316A(连通路316)接近入口集管311。由此,在入口集管311与第一缺口314A之间,即使因第一流体F1的液相的沸腾而产生气泡或者气泡增大,也能够将该气泡引导至由第一缺口314A形成的第一连通路316A。因此,能够提供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实现了较高的热导率,并可抑制因气泡向入口集管311逆流而引起的多个并列流路318中的第一流体F1的偏流。
此外,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缺口314不包含第一缺口314A、第二缺口314B、第三缺口314C或第四缺口314D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在不设置第二缺口314B、第三缺口314C和第四缺口314D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距离为从第一缺口314A到出口集管312之间的距离(尺寸M)。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上述优点。同样地,在仅设置第二缺口314B、第三缺口314C和第四缺口314D中的第三缺口314C和第四缺口314D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距离为从第三缺口314C到出口集管312之间的距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1个以上的缺口314具备:分别包含于多个分隔壁315、并在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彼此相同的位置的多个第一缺口314A。因此,由第一缺口314A规定的连通路316即第一连通路316A在并列流路318的宽度方向上排列。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多个并列流路318的任一中产生气泡,也能够流入任一的第一连通路316A,因此能够抑制第一流体F1的偏流,并能够抑制气泡向入口集管311的逆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距离(在图4例中为尺寸L1)相对于并列流路318的全长(尺寸K)为大于0%且小于10%,更优选为大于0%且5%以下。该结构的作用如下所述。根据上述结构,第一距离相对于并列流路318的全长为大于0%且小于10%,因此第一流体F1刚从入口集管311分别流入多个并列流路318,就通过由第一缺口314A形成的第一连通路316A混流。也就是说,第一连通路316A发挥与入口集管311类似的功能,从入口集管311流入并列流路318的第一流体F1通过各并列流路318的节流部而朝向下游侧供给。此外,在第一连通路316A内,没有如入口集管311那样的向右(一个方向)的流动,能够进行两个方向的流动,因此,即使在多个并列流路318中存在气液的比例(干涸度)的偏差,也能够在第一连通路316A内进行第一流体F1的混合与再分配以消除该偏差。另外,即使在并列流路318中产生第一流体F1的气泡而发生逆流,也会在第一连通路316A中与来自入口集管311的流动混合,进行再分配并向并列流路318供给。因此,能够使多个并列流路318的上游侧的第一流体F1的干涸度均等化,并能够抑制第一流体F1的偏流。因此,能够提供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实现了较高的热导率。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具备1个以上的相邻缺口313,该1个以上的相邻缺口313位于比第一缺口314A靠下游侧的位置,在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与第一缺口314A相邻。在本例中,第四缺口314D相当于相邻缺口313。并且,入口集管311与相邻缺口313之间的最短距离即相邻距离(尺寸A)相对于并列流路318的全长为25%以上且小于90%。该相邻距离相对于并列流路318的全长更优选为25%以上且小于35%。
当第一缺口314A与相邻缺口313在流动方向上相互过于接近时,由相邻缺口313形成的连通路316(在本例中为第四连通路316D)中的第一流体F1的流动过于微弱,难以引起第一流体F1在多个并列流路318之间的混流。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结构,第一缺口314A与相邻缺口313适度地相互远离,由此能够使连通路316中的第一流体F1的流动适当化,并能够促进多个并列流路318中的第一流体F1的混合。从而能够实现一种热交换器用板,实现了较高的热导率。
此外,本公开不限于第四缺口314D相当于相邻缺口313的实施方式。在不设置第二缺口314B、第三缺口314C或第四缺口314D中的第四缺口314D的实施方式中,第三缺口314C相当于在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与第一缺口314A相邻的相邻缺口313。在该情况下,上述相邻距离相对于并列流路318的全长优选为50%以上且小于60%。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1个以上的缺口314具备第一缺口314A与第二缺口314B。根据上述结构,第一流体F1能够通过由比第一缺口314A靠下游侧的第二缺口314B形成的连通路316即第二连通路316B而在多个并列流路318之间流动。因此,第一流体F1能够在多个并列流路318之间适度地混流。从而能够抑制第一流体F1在多个并列流路318之间的偏流,热交换器用板能够实现较高的热导率。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距离(在图4例中为尺寸L2)相对于并列流路318的全长为10%以上且35%以下。根据发明人的见解,在以向入口集管311供给气液二相状态的第一流体F1的方式使用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的情况下,在多个并列流路318的上游侧,具有如下倾向:干涸度根据并列流路318而呈现差异。特别是具有如下倾向:在与形成入口集管311的第一开口111的上游侧的部位(接近第一连通口41的部位)连接的并列流路318中,第一流体F1的干涸度增大,在该并列流路318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容易发生干涸。另一方面,在并列流路318中流动的液相的第一流体F1的液膜较薄时可发挥较高的热导率。因此,优选第一流体F1从其他并列流路318流入可能发生干涸的并列流路318的位置接近可能发生干涸的位置。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由第二缺口314B规定的第二连通路316B适度地远离出口集管312,从而促进第一流体F1在比预计发生干涸的区域稍微靠上游侧的位置混流。因此,能够抑制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的热导率降低,并有效地抑制第一流体F1的干涸。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缺口314还具备1个以上的第三缺口314C。第三缺口314C位于第一缺口314A与第二缺口314B之间,在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与第二缺口314B相邻。入口集管311与第三缺口314C之间的距离(尺寸B)相对于并列流路318的全长为50%以上且小于60%。根据上述结构,第一流体F1通过由第三缺口314C形成的连通路316即第三连通路316C而在多个并列流路318之间混流。第一流体F1混流的机会增大,且第一缺口314A与第三缺口314C适度地相互远离,因此能够确保第三连通路316C中的第一流体F1的流动,并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第一流体F1在多个并列流路318之间的混流。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缺口314具备1个以上的第四缺口314D。第四缺口314D位于第一缺口314A与第二缺口314B之间,在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与第一缺口314A相邻。并且,入口集管311与第四缺口314D之间的最短的距离(尺寸A)相对于并列流路318的全长为25%以上且小于35%。根据上述结构,第一流体F1通过由位于第一缺口314A与第二缺口314B之间的第四缺口314D形成的连通路316即第四连通路316D而在多个并列流路318之间混流。第一流体F1混流的机会增大,且第一缺口314A与第四缺口314D适度地相互远离,因此能够确保第四连通路316D中的第一流体F1的流动,并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第一流体F1在多个并列流路318之间的混流。
<3.第二热交换器用板32的结构的详细情况>
参照图5,例示出第二热交换器用板32的结构的详细情况。第二热交换器用板32具有与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同样的结构。具体而言,第二热交换器用板32具备:由第一开口221形成的入口集管321;由第二开口222形成的出口集管322;和设置于入口集管321与出口集管322之间的多个分隔壁325。多个分隔壁325设置为对从入口集管321朝向出口集管322的第二流体F2的流路进行分隔。
<4.关于缺口314(连通路316)的其他配置例>
参照图8,对缺口314的其他配置例进行说明。图8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的概念性的说明图。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例示了缺口314与连结部317在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彼此相同的位置的实施方式,但是缺口314与连结部317在流动方向上的位置也可以不同。
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入口集管311构成为上游侧的流路宽度与下游侧的流路宽度相同。
此外,在图8所示的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中,有时针对与图4所示的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同样的结构标注与图4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并列流路318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多个缺口314沿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配置为5列。在5列缺口314中,位于最上游侧的一列的缺口314为上述的第一缺口314A。在5列缺口314中,第一缺口314A除外的其他4列缺口314是在流动方向上的位置各不相同的4个第五缺口314E。
在第一缺口314A除外的其他4列第五缺口314E中,位于最上游侧的一列的第五缺口314E为第五A缺口314EA。并且,配置于第五A缺口314EA的下游侧,并在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与第五A缺口314EA相邻的第五缺口314E为第五B缺口314EB。配置于第五B缺口314EB的下游侧,并在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与第五B缺口314EB相邻的第五缺口314E为第五C缺口314EC。配置于第五C缺口314EC的下游侧,并在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与第五C缺口314EC相邻的第五缺口314E为第五D缺口314ED。
也就是说,从上游侧起,多个缺口314依次具备:多个第一缺口314A(第1列)、多个第五A缺口314EA(第2列)、多个第五B缺口3145EB(第3列)、多个第五C缺口314EC(第4列)、多个第五D缺口314ED(第5列)。
由第一缺口314A规定的连通路316为第一连通路316A。同样地,由第五缺口314E规定的连通路316为第五连通路316E。
由第五A缺口314EA、第五B缺口314EB、第五C缺口314EC、和第五D缺口314ED规定的连通路316分别为第五A连通路316EA、第五B连通路316EB、第五C连通路316EC和第五D连通路316ED。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第一缺口314A、第五A连通路316EA、第五B连通路316EB、第五C连通路316EC和第五D连通路316ED各自的个数彼此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流动方向上的位置各不相同的第五缺口314E位于如下这样的范围,即: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的从入口集管311起的距离相对于并列流路318的全长(尺寸K)为32.5%(尺寸0.325K)以上且67.5%(尺寸0.675K)以下。
上述的第五缺口314E的作用如下所述。
根据发明人的见解,在第一流体F1的供给量比较多的情况下,有时偏流会由于入口集管311内的流路方向(入口集管311的延伸方向)的压力差而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增大入口集管311的流路截面积,以减少入口集管311的压力损失。但是,由于增大入口集管311的流路截面积,会使入口集管311内的第一流体F1成为气液二相分离的流动状态,需要进一步提高缺口314的偏流抑制效果。
根据发明人的见解可知:通过在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的从入口集管311起的距离相对于并列流路318的全长(尺寸K)为32.5%以上且67.5%以下的范围配置流动方向上的位置各不相同的多个第五缺口314E,从而高效地在并列流路318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的区域进行第一流体F1在多个并列流路318之间的混合、分流。
根据上述结构,第一流体F1能够通过由多个第五缺口314E规定的多个第五连通路316E而在并列流路318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的区域中在多个并列流路318之间移动。由于多个第五缺口314E在流动方向上的位置各不相同,因此可高效地在并列流路318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的区域中进行第一流体F1在多个并列流路318之间的混合、分流。由此,即使在入口集管311内第一流体F1的气液成为二相分离的流动状态,也能够在能够比较高效地进行热交换的区域即并列流路318的比较靠下游侧的区域,有效地抑制第一流体F1的干涸,能够提供实现了较高的热导率的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
此外,当第一缺口314A与第五缺口314E在流动方向上相互过于接近时,由第五缺口314E形成的第五连通路316E中的第一流体F1的流动过于微弱,难以引起第一流体F1在多个并列流路318之间的混流。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结构,第一缺口314A与第五缺口314E适度地相互远离,由此能够使由第五缺口314E形成的第五连通路316E中的第一流体F1的流动适当化,能够促进多个并列流路318中的第一流体F1的混合。
另外,根据发明人的见解可知:在第一流体F1流入能够比较高效地进行热交换的区域即并列流路318的比较靠下游侧的区域之前,利用第五缺口314E完成第一流体F1在多个并列流路318之间的混合、分流,并确保该区域的大小,从而能够增大热交换量。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结构,出口集管312与第五缺口314E适度地相互远离,因此能够确保该区域的大小,能够增大热交换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同样地,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的入口集管311与1个以上的缺口314之间的第一距离比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的出口集管312与1个以上的缺口314之间的第二距离小。作为更具体的一例,第一距离为从入口集管311到第一缺口314A的中央的最短距离(尺寸L1),第二距离为从出口集管312到第五D缺口314ED的中央的最短距离(尺寸L2d)。根据上述结构,第一距离比第二距离短,因此由第一缺口314A规定的第一连通路316A(连通路316)接近入口集管311。由此,在入口集管311与第一缺口314A之间,即使因第一流体F1的液相的沸腾而产生气泡或者气泡增大,也能够将该气泡引导至由第一缺口314A形成的第一连通路316A。因此,能够提供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实现了较高的热导率,并可抑制因气泡向入口集管311逆流而引起的多个并列流路318中的第一流体F1的偏流。
此外,在图8示例中,第五缺口314E为4列,但是只要为至少2列以上即可,优选为3列以上。第五缺口314E也可以为5列以上。
由此,可利用在流动方向上位置各不相同的多个第五连通路316E,在并列流路318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的区域,高效地进行第一流体F1在多个并列流路318之间的混合、分流。
例如,在不设置第五D缺口314ED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距离为从第五C缺口314EC到出口集管312之间的距离(尺寸L2c)。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上述优点。同样地,在不设置第五D缺口314ED和第五C缺口314EC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距离为从第五B缺口314EB到出口集管312之间的距离(尺寸L2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同样地,1个以上的缺口314具备:分别包含于多个分隔壁315、并在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彼此相同的位置的多个第一缺口314A。因此,可发挥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同样地,第一距离(在图8例中为尺寸L1)相对于并列流路318的全长(尺寸K)为大于0%且小于10%,更优选为大于0%且5%以下。这种结构作用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1个以上的缺口314具备:分别包含于多个分隔壁315、并在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彼此相同的位置的多个第五缺口314E。即,在本实施方式中,1个以上的缺口314具备:分别包含于多个分隔壁315、并在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彼此相同的位置的多个第五A缺口314EA。在本实施方式中,1个以上的缺口314具备:分别包含于多个分隔壁315、并在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彼此相同的位置的多个第五B缺口314EB。在本实施方式中,1个以上的缺口314具备:分别包含于多个分隔壁315、并在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彼此相同的位置的多个第五C缺口314EC。在本实施方式中,1个以上的缺口314具备:分别包含于多个分隔壁315、并在第一流体F1的流动方向上配置于彼此相同的位置的多个第五D缺口314ED。
由此,在多个并列流路318的任一中,均可在并列流路318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的区域,高效地进行第一流体F1在多个并列流路318之间的混合、分流,因此能够提供实现了较高的热导率的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五缺口314E中的、在流动方向上相邻的2个第五缺口314E彼此在流动方向上的分离距离△L相对于并列流路318的全长(尺寸K)为2%以上且5%以下。此外,第五A缺口314EA与第五B缺口314EB的分离距离△Lab、第五B缺口314EB与第五C缺口314EC的分离距离△Lbc、第五C缺口314EC与第五D缺口314ED的分离距离△Lcd可以相同,也可以至少任一不同。
根据发明人的见解进行实验,使在流动方向上相邻的2个第五缺口314E彼此的分离距离△L相对于并列流路318的全长(尺寸K)为5%,确认能够得到良好的偏流抑制效果。
此外,该5%的值是以下举出的相对于并列流路318的全长(尺寸K)为15%的值的1/3的值。
相对于并列流路318的全长(尺寸K)为15%的值例如是相当于上述的图4中的第一缺口314A与第四缺口314D的距离(尺寸A-尺寸L1)最小时的值,或是相当于上述的图4中的第四缺口314D与第三缺口314C的距离(尺寸B-尺寸A)最小时的值。
当增大该分离距离△L时,认为:并列流路318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的区域中的第一流体F1在多个并列流路318之间的的混合、分流所引起的偏流抑制效果会降低。因此,优选该分离距离△L相对于并列流路318的全长(尺寸K)为5%以下。
另外,认为:缩小该分离距离△L对于上述的偏流抑制效果的影响比较小。但是,为了便于形成分隔壁315,需要确保分隔壁315在延伸方向上的尺寸。因此,优选该分离距离△L相对于并列流路318的全长(尺寸K)为2%以上。
因此,优选该分离距离△L相对于并列流路318的全长(尺寸K)为2%以上且5%以下。
因此,通过使在流动方向上相邻的2个第五缺口314E彼此的分离距离△L相对于并列流路318的全长(尺寸K)为2%以上且5%以下,从而该分离距离△L为适当的距离,可高效地在并列流路318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的区域进行第一流体F1在多个并列流路318之间的混合、分流。
例如在图8示例中,将流动方向上的从入口集管311起的距离为并列流路318的全长(尺寸K)的50%的位置(尺寸0.5K)设定为中心,将4个第五缺口314E在上游侧与下游侧各分配2个进行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将流动方向上的从入口集管311起的距离为并列流路318的全长(尺寸K)的40%的位置设定为中心,将4个第五缺口314E在上游侧与下游侧各分配2个进行配置。在该情况下,若使分离距离△Lab、分离距离△Lbc为并列流路318的全长(尺寸K)的5%,则从入口集管311到第五A缺口314EA的距离为并列流路318的全长(尺寸K)的32.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将流动方向上的从入口集管311起的距离为并列流路318的全长(尺寸K)的60%的位置设定为中心,将4个第五缺口314E在上游侧与下游侧各分配2个进行配置。在该情况下,若使分离距离△Lbc、分离距离△Lcd为并列流路318的全长(尺寸K)的5%,则从入口集管311到第五D缺口314ED的距离为并列流路318的全长(尺寸K)的67.5%。
<5.其他>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的一些实施方式。可以是并列流路318部分地含有形成为锯齿形图案的流路,而不是并列流路318的全长直线状地延伸。锯齿形图案的概念包含:具有弯曲的角部的图案、和具有直线状地弯折的角部的图案。例如在图8示例中,也可以是在比第五A缺口314EA靠上游侧的区域、或者比在流动方向上从入口集管311起的距离为并列流路318的全长(尺寸K)的50%的位置(尺寸0.5K)靠上游侧的区域,形成有形成为锯齿形图案的流路。
另外,在上述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并列流路318的流路宽度(尺寸W)都相同,但也可以是在一部分的并列流路318中,流路宽度与其他并列流路318不同。
<6.总结>
本公开例如可如下理解。
1)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用板(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具备:
入口集管(311),由第一开口(111)形成;
出口集管(312),由第二开口(122)形成;以及
多个分隔壁(315),以将从所述入口集管朝向所述出口集管的流体(第一流体F1)的流路分隔为多个并列流路(318)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入口集管与所述出口集管之间,
所述多个分隔壁中的1个以上的分隔壁包含1个以上的缺口(314),
隔着具有所述缺口的所述分隔壁位于两侧的一对所述并列流路经由各所述缺口相互连通,
所述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所述入口集管与所述1个以上的缺口之间的第一距离(尺寸L1)比所述流动方向上的所述出口集管与所述1个以上的缺口之间的第二距离(尺寸L2)小。
根据上述1)的结构,流体能够通过由缺口规定的连通路(316)而在多个并列流路之间移动。另外,第一距离比第二距离短,因此连通路接近入口集管。由此,即使在并列流路的上游侧产生流体的气泡或者气泡增大而该气泡发生逆流,这种情况下,该气泡也能够流入连通路。因此,能够抑制入口集管中的流体的气相增加。从而能够提供热交换器用板,可抑制多个并列流路中的流体的偏流,并实现了较高的热导率。
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是上述1)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
所述1个以上的缺口具备:分别包含于所述多个分隔壁、并在所述流动方向上配置于彼此相同的位置的多个第一缺口(314A)。
根据上述2)的结构,即使在多个并列流路的任一中产生气泡,也能够抑制气泡向入口集管的逆流。
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是上述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
所述第一距离相对于所述并列流路的全长(尺寸K)为大于0%且小于10%。
根据发明人的见解,在以向入口集管供给气液二相状态的流体的方式使用热交换器用板的情况下,在多个并列流路的上游侧,具有如下倾向:干涸度根据并列流路而呈现差异。特别是具有如下倾向:在与形成入口集管的第一开口的上游侧的部位连接的并列流路中,流体的干涸度增大。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3)的结构,第一距离相对于并列流路的全长为大于0%且小于10%,因此流体刚从入口集管分别流入多个并列流路,就通过由第一缺口形成的连通路而混合、分流,因此能够使多个并列流路的上游侧的流体的干涸度均等化,并能够抑制流体的偏流。从而能够提供实现了较高的热导率的热交换器用板。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是上述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
所述1个以上的缺口具备:
1个以上的第一缺口(314A),与所述入口集管的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以及
1个以上的相邻缺口(313),位于比所述第一缺口靠下游侧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缺口在所述流动方向上彼此相邻,
所述入口集管与所述相邻缺口之间的相邻距离(尺寸A、尺寸B、尺寸C)相对于所述并列流路的全长(尺寸K)为25%以上且小于90%。
根据发明人的见解,当第一缺口与相邻缺口在流动方向上相互过于接近时,由相邻缺口形成的连通路中的流体的流动过于微弱,难以引起流体在多个并列流路之间的混合、分流。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4)的结构,第一缺口与相邻缺口适度地相互远离,由此能够促进多个并列流路中的流体的混合,能够实现一种热交换器用板,实现了较高的热导率。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是上述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
所述1个以上的缺口具备:
1个以上的第一缺口(314A),与所述入口集管的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以及
1个以上的第二缺口(314B),设置为比所述第一缺口靠所述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与所述出口集管的距离(尺寸L2)为所述第二距离。
根据上述5)的结构,流体能够通过由比第一缺口靠下游侧的第二缺口形成的连通路即第二连通路而在多个并列流路之间流动。因此,流体能够在多个并列流路之间适度地混流。从而能够抑制流体在多个并列流路之间的偏流,热交换器用板能够实现较高的热导率。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是上述5)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
所述第二距离(尺寸L2)相对于所述流动方向上的所述并列流路的全长(尺寸K)为10%以上且35%以下。
根据发明人的见解,在以向入口集管供给气液二相状态的流体的方式使用热交换器用板的情况下,在多个并列流路的上游侧,具有如下倾向:干涸度根据并列流路而呈现差异。特别是具有如下倾向:在与形成入口集管的第一开口的上游侧的部位连接的并列流路中,流体的干涸度增大,在该并列流路的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容易发生干涸。另一方面,在并列流路中流动的流体的液膜较薄时可发挥较高的热导率。因此,优选流体从其他并列流路流入可能发生干涸的并列流路的位置接近可能发生干涸的位置。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7)的结构,通过使由第二缺口规定的第二连通路适度地远离出口集管,从而促进流体在比预计发生干涸的区域稍微靠上游侧的位置混流。因此,能够抑制第一热交换器用板的热导率的降低,并有效地抑制第一流体的干涸。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是上述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
所述1个以上的缺口具备:
1个以上的第一缺口(314A),与所述入口集管的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
1个以上的第二缺口(314B),设置为比所述第一缺口靠所述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与所述出口集管的距离(尺寸L2)为所述第二距离;以及
1个以上的第三缺口(314C),位于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之间,与所述第二缺口在所述流动方向上相邻,
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三缺口之间的距离(尺寸B)相对于所述并列流路的全长(尺寸K)为50%以上且小于60%。
根据上述7)的结构,流体通过由位于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之间的第三缺口形成的连通路即第三连通路而在多个并列流路之间混合、分流。流体混合、分流的机会增大,且第一缺口与第三缺口适度地相互远离,因此能够确保第三连通路中的流体的流动,并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流体在多个并列流路之间的混合、分流。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是上述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
所述1个以上的缺口具备:
1个以上的第一缺口(314A),与所述入口集管的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
1个以上的第二缺口(314B),设置为比所述第一缺口靠所述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与所述出口集管的距离(尺寸L2)为所述第二距离;以及
1个以上的第四缺口(314D),位于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之间,与所述第一缺口在所述流动方向上相邻,
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四缺口之间的距离(尺寸A)相对于所述并列流路的全长(尺寸K)为25%以上且小于35%。
根据上述8)的结构,流体通过由位于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之间的第四缺口形成的连通路即第四连通路而在多个并列流路之间混合、分流。流体混合、分流的机会增大,且第一缺口与第四缺口适度地相互远离,因此能够确保第四连通路中的流体的流动,并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多个并列流路之间的流体的混合、分流。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是上述1)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
所述多个分隔壁中的1个以上的分隔壁包含:
第一缺口,与所述入口集管的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以及多个第五缺口(314E),比所述第一缺口靠下游侧,位于所述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从所述入口集管起的距离相对于所述并列流路的全长为32.5%(尺寸0.325K)以上且67.5%(尺寸0.675K)以下的范围内的位置,在所述流动方向上的位置各不相同。
根据发明人的见解,在流体的供给量比较多的情况下,有时偏流会由于入口集管内的流路方向(入口集管的延伸方向)的压力差而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增大入口集管的流路截面积,以减少入口集管的压力损失。但是,由于增大入口集管的流路截面积,会使入口集管内的流体成为气液二相分离的流动状态,需要进一步提高缺口的偏流抑制效果。
根据发明人的见解可知:通过在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从入口集管起的距离相对于并列流路的全长为32.5%以上且67.5%以下的范围配置流动方向上的位置各不相同的多个第五缺口,从而高效地在并列流路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的区域进行流体在多个并列流路之间的混合、分流。
根据上述9)的结构,流体能够通过由多个第五缺口规定的多个第五连通路(316E)而在并列流路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的区域中在多个并列流路之间移动。由于多个第五缺口在流动方向上的位置各不相同,因此可高效地在并列流路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的区域中进行流体在多个并列流路之间的混合、分流。由此,即使在入口集管内流体的气液成为二相分离的流动状态,也能够在能够比较高效地进行热交换的区域即并列流路的比较靠下游侧的区域,有效地抑制流体的干涸,能够提供实现了较高的热导率的热交换器用板。
此外,当第一缺口与第五缺口在流动方向上相互过于接近时,由第五缺口形成的连通路中的流体的流动过于微弱,难以引起流体在多个并列流路之间的混流。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9)的结构,第一缺口与第五缺口适度地相互远离,由此能够使由第五缺口形成的连通路中的流体的流动适当化,能够促进多个并列流路中的流体的混合。
另外,根据发明人的见解可知:在流体流入能够比较高效地进行热交换的区域即并列流路的比较靠下游侧的区域之前,利用第五缺口完成流体在多个并列流路之间的流体的混合、分流,并确保该区域的大小,从而能够增大热交换量。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9)的结构,出口集管与第五缺口适度地相互远离,因此能够确保该区域的大小,能够增大热交换量。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是上述9)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
在所述多个第五缺口中,在所述流动方向上相邻的2个所述第五缺口彼此在所述流动方向上的分离距离(△L)相对于所述并列流路的全长为2%以上且5%以下。
根据发明人的见解可知:使在流动方向上相邻的2个第五缺口彼此的分离距离相对于并列流路的全长为2%以上且5%以下即可。
关于这一点,根据上述10)的结构,在流动方向上相邻的2个第五缺口彼此的分离距离为适当的距离,可高效地在并列流路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的区域进行多个并列流路之间的流体的混合、分流。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是上述9)或10)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
所述多个第五缺口分别包含于所述多个分隔壁,在所述流动方向上配置于彼此相同的位置。
根据上述11)的结构,在多个并列流路的任一中,均可在并列流路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的区域,高效地进行多个并列流路之间的流体的混合、分流,因此能够提供实现了较高的热导率的热交换器用板。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是上述9)至11)的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
所述多个第五缺口包含:
第五A缺口(314EA);
第五B缺口(314EB),位于比所述第五A缺口靠下游侧的位置,与所述第五A缺口在所述流动方向上彼此相邻;以及
第五C缺口(314EC),位于比所述第五B缺口靠下游侧的位置,与所述第五B缺口在所述流动方向上彼此相邻。
根据上述12)的结构,可利用在流动方向上位置各不相同的3个连通路,即:由第五A缺口形成的连通路(第五A连通路316EA)、由第五B缺口形成的连通路(第五B连通路316EB)、由第五C缺口形成的连通路(第五C连通路316EC),高效地在并列流路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的区域,进行多个并列流路之间的流体的混合、分流。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是上述12)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
所述多个第五缺口包含第五D缺口(314ED),所述第五D缺口位于比所述第五C缺口靠下游侧的位置,与所述第五C缺口在所述流动方向上彼此相邻。
根据上述13)的结构,可利用在流动方向上位置各不相同的上述3个连通路、由第五D缺口形成的连通路(第五D连通路316ED),更高效地在并列流路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的区域,进行多个并列流路之间的流体的混合、分流。
14)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用板层叠体(30)具备:
上述1)至13)的任一项所述的多个热交换器用板(第一热交换器用板31)。
根据上述14)的结构,根据与上述1)相同的理由,能够提供实现了较高的热导率的热交换器用板层叠体。
15)本公开的至少一实施方式的微通道热交换器(1)具备:
上述14)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层叠体。
根据上述15)的结构,根据与上述1)相同的理由,能够提供实现了较高的热导率的微通道热交换器。
附图标记说明
1热交换器(微通道热交换器)
30 板层叠体
31 第一热交换器用板
35 板
111 第一开口
122 第二开口
311 入口集管
312 出口集管
313 相邻缺口
314 缺口
314A第一缺口
314B 第二缺口
314C 第三缺口
314D 第四缺口
314E 第五缺口
315 分隔壁
316 连通路
318 并列流路。

Claims (15)

1.一种热交换器用板,具备:
入口集管,由第一开口形成;
出口集管,由第二开口形成;以及
多个分隔壁,以将从所述入口集管朝向所述出口集管的流体的流路分隔为多个并列流路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入口集管与所述出口集管之间,
所述多个分隔壁中的1个以上的分隔壁包含1个以上的缺口,
隔着具有所述缺口的所述分隔壁位于两侧的一对所述并列流路经由各所述缺口相互连通,
所述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所述入口集管与所述1个以上的缺口之间的第一距离比所述流动方向上的所述出口集管与所述1个以上的缺口之间的第二距离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1个以上的缺口具备:分别包含于所述多个分隔壁、并在所述流动方向上配置于彼此相同的位置的多个第一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距离相对于所述并列流路的全长为大于0%且小于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1个以上的缺口具备:
1个以上的第一缺口,与所述入口集管的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以及
1个以上的相邻缺口,位于比所述第一缺口靠下游侧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缺口在所述流动方向上彼此相邻,
所述入口集管与所述相邻缺口之间的相邻距离相对于所述并列流路的全长为25%以上且小于9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1个以上的缺口具备:
1个以上的第一缺口,与所述入口集管的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以及
1个以上的第二缺口,设置为比所述第一缺口靠所述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与所述出口集管的距离为所述第二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距离相对于所述流动方向上的所述并列流路的全长为10%以上且35%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1个以上的缺口具备:
1个以上的第一缺口,与所述入口集管的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
1个以上的第二缺口,设置为比所述第一缺口靠所述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与所述出口集管的距离为所述第二距离;以及
1个以上的第三缺口,位于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之间,与所述第二缺口在所述流动方向上相邻,
所述入口集管与所述第三缺口之间的距离相对于所述并列流路的全长为50%以上且小于60%。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1个以上的缺口具备:
1个以上的第一缺口,与所述入口集管的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
1个以上的第二缺口,设置为比所述第一缺口靠所述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与所述出口集管的距离为所述第二距离;以及
1个以上的第四缺口,位于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之间,与所述第一缺口在所述流动方向上相邻,
所述入口集管与所述第四缺口之间的距离相对于所述并列流路的全长为25%以上且小于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分隔壁中的1个以上的分隔壁包含:
第一缺口,与所述入口集管的距离为所述第一距离;
多个第五缺口,比所述第一缺口靠下游侧,位于所述流体的流动方向上的从所述入口集管起的距离相对于所述并列流路的全长为32.5%以上且67.5%以下的范围内的位置,在所述流动方向上的位置各不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第五缺口中,在所述流动方向上相邻的2个所述第五缺口彼此在所述流动方向上的分离距离相对于所述并列流路的全长为2%以上且5%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五缺口分别包含于所述多个分隔壁,在所述流动方向上配置于彼此相同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五缺口包含:
第五A缺口;
第五B缺口,位于比所述第五A缺口靠下游侧的位置,与所述第五A缺口在所述流动方向上彼此相邻;以及
第五C缺口,位于比所述第五B缺口靠下游侧的位置,与所述第五B缺口在所述流动方向上彼此相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五缺口包含第五D缺口,所述第五D缺口位于比所述第五C缺口靠下游侧的位置,与所述第五C缺口在所述流动方向上彼此相邻。
14.一种热交换器用板层叠体,具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个热交换器用板。
15.一种微通道热交换器,具备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交换器用板层叠体。
CN202280028833.1A 2021-12-28 2022-12-21 热交换器用板、热交换器用板层叠体以及微通道热交换器 Pending CN1173778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214931 2021-12-28
JP2021214931 2021-12-28
PCT/JP2022/047036 WO2023127625A1 (ja) 2021-12-28 2022-12-21 熱交換器用プレート、熱交換器用プレート積層体、及びマイクロチャンネル熱交換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77857A true CN117377857A (zh) 2024-01-09

Family

ID=86999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8833.1A Pending CN117377857A (zh) 2021-12-28 2022-12-21 热交换器用板、热交换器用板层叠体以及微通道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317893A1 (zh)
JP (1) JPWO2023127625A1 (zh)
KR (1) KR20230163482A (zh)
CN (1) CN117377857A (zh)
WO (1) WO202312762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23582A (ja) * 2014-05-30 2015-12-14 株式会社Ihi リアクタ
KR20170063651A (ko) * 2014-10-01 2017-06-08 미츠비시 쥬고 콘푸렛사 가부시키가이샤 플레이트 적층형 열교환기
JP7072790B2 (ja) 2017-07-19 2022-05-23 株式会社前川製作所 熱交換器
CN111051805A (zh) * 2017-08-29 2020-04-21 株式会社威工 换热器
JP6810101B2 (ja) * 2018-06-06 2021-01-06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積層型熱交換器
CN111059933A (zh) * 2020-01-06 2020-04-24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多回程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芯体
CN111780598B (zh) * 2020-06-23 2021-11-09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换热板及微通道换热器
CN213455064U (zh) * 2020-10-09 2021-06-15 北京丰联奥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均热冷板换热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17893A1 (en) 2024-02-07
JPWO2023127625A1 (zh) 2023-07-06
WO2023127625A1 (ja) 2023-07-06
KR20230163482A (ko) 2023-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45195B2 (ja) 熱交換器
JP6584514B2 (ja) 積層型ヘッダ、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WO2005088220A1 (en) Cross-over rib plate pair for heat exchanger
US6814135B2 (en) Stacked-type evaporator
KR102556693B1 (ko) 적층형 열교환기
CN113039405A (zh) 热交换器
CN117377857A (zh) 热交换器用板、热交换器用板层叠体以及微通道热交换器
JP7072790B2 (ja) 熱交換器
US20130233525A1 (en) Multi-flow passage device
WO2017195588A1 (ja) 積層型熱交換器
JP2023097857A (ja) 熱交換器用プレート、熱交換器用プレート積層体、及びマイクロチャンネル熱交換器
US20220018614A1 (en) Heat exchanger
JP6354868B1 (ja) 水熱交換器
CN114930108A (zh) 换热器
JP2019200039A (ja) プレート積層型の熱交換器
CN110168300B (zh) 水热交换器
JP2019045063A (ja) 熱交換器
US11815316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pump system having same
US20240027137A1 (en) Heat exchanger
US11619427B2 (en)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pump system having same
WO2019216183A1 (ja) プレート積層型の熱交換器
WO2023062101A1 (en) A heat exchanger
JP5236224B2 (ja) 積層型流路要素
JP2020079651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9007657A (ja) マイクロチャンネル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