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77679A - 抗病毒感染的胜肽疫苗 - Google Patents

抗病毒感染的胜肽疫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77679A
CN117377679A CN202280035977.XA CN202280035977A CN117377679A CN 117377679 A CN117377679 A CN 117377679A CN 202280035977 A CN202280035977 A CN 202280035977A CN 117377679 A CN117377679 A CN 1173776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ptide
coronavirus
complex
mhc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359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嘉铭
李易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xinnuo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xinnu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xinnuo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xinnuo Bio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377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776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mmunostimulating additives, e.g. chemical adjuv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A61P37/02Immunomodulators
    • A61P37/04Immunostimu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12Viral antig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00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viru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705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4/70503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C07K14/7051T-cell receptor (TcR)-CD3 complex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705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4/70503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 C07K14/70539MHC-molecules, e.g. HLA-molecu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whole cells, viruses or DNA/RNA
    • A61K2039/515Animal cells
    • A61K2039/5158Antigen-pulsed cells, e.g. T-c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7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ssRNA viruses positive-sense
    • C12N2770/00011Details
    • C12N2770/20011Coronaviridae
    • C12N2770/20022New viral proteins or individual genes, new 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aspects of known viral proteins or g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7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ssRNA viruses positive-sense
    • C12N2770/00011Details
    • C12N2770/20011Coronaviridae
    • C12N2770/20034Use of virus or viral component as vaccine, e.g. live-attenuated or inactivated virus, VLP, viral prote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Vir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nc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病毒感染的免疫原性组合物,特别是一种具有能够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分子结合并诱导抗冠状病毒的广效免疫性的胜肽的免疫原性组合物。

Description

抗病毒感染的胜肽疫苗
相关申请的交互引用
本申请主张于2021年5月18日提出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3/190,116号的优先权与权益,其揭示的内容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病毒感染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具有能够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分子结合并诱导抗冠状病毒的广效免疫性的胜肽的免疫原性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 2,SARS-CoV-2)为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病毒,该病自2019年年底以来一直是全球大流行的疾病。SARS-CoV-2,截至2022年4月3日为止,向世卫组织报告的COVID-19确诊病例已达489,779,062件,包括6,152,095例死亡病例(https://covid19.who.int)。该数字仍在快速增长中。
SARS-CoV-2通过在人群中传播而持续演化。迄今为止,全球已发现6种主要的SARS-CoV-2病毒亚型。这些突变分别发生在SARS-CoV-2的棘蛋白P681H的位置(B.1.1.207变异株)、N501Y/69-70del/P681H的位置(B.1.1.7,Alpha变异株)、N501Y/K417N/E484K的位置(B.1.351,Bata变异株)、N501Y/E484K/K417T的位置(P.1,Gamma变异株),以及Delta变异株(B.1.617.2)棘蛋白上的10个突变,与Omicron变异株(B.1.1.529)棘蛋白上的30个突变。SARS-COV-2病毒仍在持续突变中,更糟糕的是目前已经产生了两种不同亚型的COVID-19病毒的杂交,如XD、XE,以及XF等。由于SARS-CoV-2具有高突变率,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广效COVID-19疫苗来阻止COVID-19的全球流行疫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基于冠状病毒棘蛋白所设计的胜肽。这些胜肽可用于诊断、预防,或治疗人类冠状病毒感染。本申请发明人设计了多种在不同冠状病毒之间保守且能够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分子结合的胜肽。于一疫苗组合物中包含一个或多个这样的胜肽可具有抗一个或多个冠状病毒的保护能力,及/或治疗现有冠状病毒感染的能力。每种胜肽还可用于诊断是否存在冠状病毒感染,例如通过检测一样品中是否存在能够与该胜肽结合的分子(例如,T细胞受体或抗体)。举例而言,该冠状病毒可为一种与一人类区域性流行病或全球性流行病有关的冠状病毒。例如,该冠状病毒可为一人畜共通来源的冠状病毒。例如,该冠状病毒可为一乙型冠状病毒(Betacoronavirus)属的成员。例如,该冠状病毒可为一Sarbecoronavirus亚属的成员。例如,该冠状病毒可为SARS冠状病毒或SARS2冠状病毒。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胜肽,包含一胺基酸序列,其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SEQID NO:1至SEQ ID NO:26以及与SEQ ID NO:1至SEQ ID NO:26具有至少80%同源性的变异序列,且其中该变异序列与一MHC分子结合及/或诱导T细胞与该变异序列胜肽发生交叉反应。
本发明还提供:
-一种编码本发明的胜肽的核酸;
-一种免疫原性组合物,包含本发明的胜肽或本发明的核酸;
-一种特异性识别本发明的胜肽的抗体;
-一种能够与本发明的胜肽结合的T细胞受体;
-一种重组宿主细胞,包含一组成分,其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本发明的胜肽、本发明的核酸、本发明的抗体或其片段,以及本发明的T细胞受体或其片段;
-一种产生活化的T淋巴细胞的体外或离体方法,包括使T细胞与装载抗原的人类第I类或第II类MHC分子在体外或离体接触一段足够以抗原特异性方式活化该T细胞的时间,该MHC分子是于一合适的抗原呈现细胞或一模拟一抗原呈现细胞的人造构筑物上表现,其中该抗原为本发明的胜肽;
-一种通过上述方法产生的活化的T淋巴细胞,其中该活化的T淋巴细胞选择性地识别呈现本发明的胜肽的细胞;
-一种药物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活性成分,其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本发明的胜肽、本发明的核酸、本发明的抗体或其片段、本发明的T细胞受体或其片段、本发明的重组宿主细胞,以及本发明的活化的T淋巴细胞;
-一种于一有需要的受试者中预防或治疗一病原体感染的方法,包括向该受试者施用一有效量的本发明的免疫原性组合物或药物组合物;
-一种本发明的免疫原性组合物或药物组合物使用于预防或治疗一有需要的受试者中的一病原体感染;
-一种本发明的免疫原性组合物或药物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一有需要的受试者中的一病原体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一种产生抗冠状病毒抗体的方法,包括将本发明的免疫原性组合物施用于一动物或人类受试者;
-一种本发明的免疫原性组合物使用于在动物或人类受试者中产生抗冠状病毒抗体;
-一种本发明的免疫原性组合物在制备用于在动物或人类受试者中产生抗冠状病毒抗体的药物中的用途;
-一种复合物,包含与一MHC分子结合的本发明的胜肽;
-一种确定一个体中现在或先前是否存在冠状病毒感染的方法,包括使本发明的胜肽或复合物与自该个体获得的一样品接触,并确定该胜肽或复合物与该样品中包含的一分子之间是否存在结合;
-一种本发明胜肽或复合物用途用于一种确定一个体中现在或先前是否存在冠状病毒感染的方法;
-一种鉴定冠状病毒特异性T细胞的方法,包括使本发明的胜肽或复合物与自一个体获得的一样品接触,并确定该胜肽或复合物与该样品中包含的一T细胞受体之间是否存在结合;
-一种本发明胜肽或复合物用途用于一种鉴定冠状病毒特异性T细胞的方法;
-一种鉴定一冠状病毒特异性T细胞受体的方法,包括使本发明的胜肽或复合物与一T细胞受体接触,并确定该胜肽或复合物与该T细胞受体之间是否存在结合;
-一种本发明胜肽或复合物用途用于一种鉴定一冠状病毒特异性T细胞受体的方法。
通过结合以下附图对优选具体实施例的描述,这些及其他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例,并与书面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可能的情况下,贯穿附图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代具体实施例的相同或相似元件。
图1所示为浓度为1nM、3nM,以及8.9nM的本发明的胜肽1(SEQ ID NO:1)、胜肽12(SEQ ID NO:12),以及CMVpp65495-503(SEQ ID NO:27;阳性对照)的第I类HLA结合能力。不同浓度的胜肽与β2-微球蛋白轻链次单元以及生物素标记的重组HLA-A201一起培养,以形成胜肽-HLA复合物。然后通过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包覆的珠子捕捉该胜肽-HLA复合物,并使用抗人类β2-微球蛋白抗体在流式细胞仪上进行侦测。每个数据点代表对应于所形成的胜肽-HLA复合物数量的平均荧光强度,误差线代表标准偏差(n=2)。
图2所示为浓度为8.9nM的本发明的胜肽1-26(SEQ ID NOs:1-26)的第I类HLA结合能力。如图1中所述进行MHC-胜肽结合分析。每个条形代表对应于所形成的胜肽-HLA复合物数量的平均荧光强度,误差线代表标准偏差(n=2)。
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胜肽1(SEQ ID NO:1)与胜肽12(SEQ ID NO:12)的第I类MHC四聚体分析结果。以与胜肽1(SEQ ID NO:1)或胜肽12(SEQ ID NO:12)结合的第I类MHC四聚体处理人类周边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20分钟,再以抗CD8抗体共染色,然后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以平均值表示,误差线代表标准误差(n=3)。*p<0.05。
图4A所示为在以胜肽处理的第12天,CD4+T细胞对本发明的胜肽1(SEQ ID NO:1)的反应所释放的细胞激素(IFN-γ和IL-4)的分析。以浓度为0.4、2、10、50、250nM的胜肽1(SEQ ID NO:1)处理人类PBMCs 12天,然后进行细胞内细胞激素染色以及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分析。每个数据点代表对应于细胞激素量的平均荧光强度,误差线代表标准误差(n=3)。
图4B所示为在以胜肽处理的第12天,CD4+T细胞对本发明的胜肽12(SEQ ID NO:12)的反应所释放的细胞激素(IFN-γ和IL-4)的分析。以浓度为0.4、2、10、50、250nM的胜肽12(SEQ ID NO:12)处理人类PBMCs 12天,然后进行细胞内细胞激素染色以及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分析。每个数据点代表对应于细胞激素量的平均荧光强度,误差线代表标准误差(n=3)。
图5A所示为每次免疫后2周BALB/c小鼠体内的总IgG含量。BALB/c小鼠(每组n=10)每次肌肉注射45μg的本发明的胜肽1(SEQ ID NO:1),共注射三次,每次相隔2周(第0、14,以及28天)。在第一次注射前一天以及每次注射后2周(第-1、13、27,以及41天)收集抗血清,并进行总IgG的ELISA分析。每个点代表每个单独血清样品的总IgG量。每个盒须图描绘自第25个百分位至第75个百分位的测量值。误差线对应于第10个百分位以及第90个百分位,每个箱型中的水平线代表平均值。***p<0.001。
图5B所示为第三次免疫后2周BALB/c小鼠体内的抗棘蛋白IgG的效价。如图5A所述方式免疫小鼠(每组n=10),并在第一次注射前一天(第-1天,给药前)以及第三次注射后2周(第41天,给药后)收集抗血清,并进行抗棘蛋白IgG的ELISA分析。每个点代表每个单独血清样品的抗棘蛋白IgG效价。每个盒须图描绘自第25个百分位至第75个百分位的测量值。误差线对应于第10个百分位以及第90个百分位,每个箱型中的水平线代表平均值。***p<0.001。
图6A所示为第三次免疫后2周BALB/c小鼠体内的总IgG含量。BALB/c小鼠(每组n=3~4)每次肌肉注射400μg本发明的胜肽12(SEQ ID NO:12),共注射三次,每次相隔2周(第0、14,以及28天)。在第一次注射前一天(第-1天,给药前)以及第三次注射后2周(第41天,给药后)收集抗血清,并进行总IgG的ELISA分析。每个点代表每个单独血清样品的总IgG含量,水平线代表每组的平均值。***p<0.001。
图6B所示为第三次免疫后2周BALB/c小鼠体内的抗棘蛋白IgG的效价。如图6A所述方式收集抗血清(每组n=4)并进行抗棘蛋白IgG的ELISA分析。每个点代表每个单独血清样品的抗棘蛋白IgG效价,水平线代表每组的平均值。*p<0.05,***p<0.001。
图7A所示为在第三次免疫后2周BALB/c小鼠体内的总IgG含量。BALB/c小鼠(每组n=5)每次口服给药200μg本发明的胜肽1(SEQ ID NO:1)以及1%(v/v)的PLCL-PEG-PLCL,共给药三次,每次相隔2周(第0、14,以及28天)。在第一次给药前一天(第-1天,给药前)以及第三次注射后2周(第41天,给药后)收集抗血清,并进行总IgG的ELISA分析。每个点代表每个单独血清样品的总IgG含量,水平线代表每组的平均值。***p<0.001。
图7B所示为第三次免疫后2周BALB/c小鼠体内的抗棘蛋白IgG的效价。如图7A所述方法收集抗血清(每组n=5)并进行抗棘蛋白IgG的ELISA分析。每个点代表每个单独血清样品的抗棘蛋白IgG效价,水平线代表每组的平均值。**p<0.0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胜肽,包含一胺基酸序列,其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SEQ IDNO:1至SEQ ID NO:26以及与SEQ ID NO:1至SEQ ID NO:26具有至少80%同源性的变异序列,且其中该变异序列与一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分子结合及/或诱导T细胞与该变异序列胜肽发生交叉反应。SEQ ID NOs:1至26列于表1中。
表1
为了设计SEQ ID NOs:1至26,选择人类SARS-CoV-2棘蛋白的保守区域,并根据人类白血球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分子结构产生9至10个胺基酸残基长度的短抗原胜肽。然后对这些胜肽进行HLA结合分析以确认它们与HLA分子的结合活性,其中选择对HLA具有强结合活性的胜肽。因此,本发明的胜肽能够结合MHC分子,特别是第I类MHC分子。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胜肽具有结合第I类或第II类MHC分子的能力,且当该胜肽结合MHC时,该胜肽能够被CD4+及/或CD8+T细胞识别。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变异序列与SEQ ID NO:1至SEQ ID NO:26具有至少80%同源性。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变异序列与SEQ ID NO:1至SEQ ID NO:26具有至少80%、至少85%、至少88%、至少90%、至少95%同源性。每种可能性代表本发明的单独具体实施例。
如本文所用,术语“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是指在哺乳动物及鸟类中引起疾病的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的一群相关的RNA病毒。目前为止已鉴定出七种人类冠状病毒(HCoVs),分别为HCoV-229E、HCoV-OC43、HCoV-NL63、HCoV-HKU1、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道症候群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以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又名SARS-CoV-2)。与高致病性的SARS-CoV、MERS-CoV,以及2019-nCoV不同,这四种所谓的常见HCoVs通常会引起轻微的上呼吸道疾病,并造成15%至30%的成人普通感冒病例,尽管婴儿、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有时会发生严重且危及生命的下呼吸道感染(Encyclopedia ofVirology.2021年:428-440)。
如本文所用,术语“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状病毒2(SARS-CoV-2)”是指造成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冠状病毒株。SARS-CoV-2为一种正股单链RNA病毒,基因组大小为29,903个碱基。每个SARS-CoV-2病毒颗粒的直径为50-200纳米,具有四种结构蛋白,分别为棘(spike,S)、外膜(envelope,E)、膜(membrane,M),以及核鞘(nucleocapsid,N)蛋白。N蛋白包含RNA基因组,S、E以及M蛋白共同形成病毒外膜。棘蛋白是负责让病毒附着在宿主细胞膜上并与之融合的蛋白质。具体而言,棘蛋白的S1次单元催化附着作用,亦即S2次单元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
如本文所用,术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是指编码在细胞表面上发现的帮助免疫系统识别外来物质的蛋白质的一群基因。MHC蛋白存在于所有高等脊椎动物中。在人类中,该复合物亦称为人类白血球抗原(HLA)系统。MHC主要以与膜结合的形式存在,负责调节免疫系统。MHC通过在细胞表面呈现一外源或自体蛋白质的胜肽片段并允许细胞毒性T细胞的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识别并与该胜肽片段结合,以活化细胞毒性T细胞。MHC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第I类MHC存在于几乎所有细胞的表面,而第II类MHC仅存在于抗原呈现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例如自然杀手(natural killer,NK)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树突细胞。当装载一特定胜肽片段时,第I类MHC可选择性地活化表现TCR的细胞毒性T细胞,因此,去除膜结合结构域的重组第I类MHC可用于治疗癌症或传染病。与第II类MHC不同的是,当凹槽中未装载胜肽时,大多数的第I类MHC并不稳定。因此,以装载目标合成胜肽的形式或融合至α链的形式制备重组第I类MHC。另外,当使用微生物进行表现时,可能会有无法正确进行再折叠的风险,因此一般使用动物细胞进行表现。于本领域中,HLA以及MHC可互换使用,其含义相同,在人类中使用HLA代替MHC。于本说明书中,术语“HLA”与“MHC”可以相同含义互换使用。
如本文所用,用于描述本发明的胜肽的命名法遵循常规做法,其中胺基(N端)及/或5’位于左侧,羧基(C端)及/或3’位于右侧。
如本文所用,术语“胜肽”是指胺基酸的分子链,包括L-型及D-型。如果需要,可以在体内或体外对胺基酸进行修饰,例如通过甘露糖基化、糖基化、酰胺化(特别是C端酰胺)、羧化,或磷酸化,规定这些修饰必须保持原始分子的生物活性。此外,胜肽可为一嵌合蛋白的部分。
胜肽的功能性衍生物也含括于本发明中。功能性衍生物目的在于包括在整个序列中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同胺基酸的胜肽,其具有缺失、取代、倒位或添加。已经描述可预期基本上不会改变生物学及免疫学活性的胺基酸取代。相关胺基酸之间的胺基酸置换或在演化中经常发生的置换包括Ser/Ala、Ser/Gly、Asp/Gly、Asp/Asn,以及Ile/Val等。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胜肽可通过合成或重组DNA技术产生。产生合成胜肽的方法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
用于胜肽合成的有机化学方法被认为包括通过缩合反应偶联所需的胺基酸,无论是在均相中还是借助所谓的固相。缩合反应可照以下方法进行:于一缩合剂存在的环境下,将一具有一游离羧基以及受保护的其他反应基团的化合物(胺基酸、胜肽)与一具有游离氨基以及受保护的其他反应基团的化合物(胺基酸、胜肽)进行缩合。将一具有一活化的羧基以及游离或受保护的其他反应基团的化合物(胺基酸、胜肽)与一具有一游离氨基以及游离或受保护的其他反应基团的化合物(胺基酸、胜肽)进行缩合。可通过将该羧基转化为一酰卤、叠氮化物、酸酐、咪唑啉,或一活化酯,例如,N-羟基-琥珀酰亚胺、N-羟基-苯并三唑,或对硝基苯基以进行羧基的活化。
上述缩合反应最常用的方法为:碳二亚胺法、叠氮化物法、混合酸酐法,以及使用活化酯的方法,例如The Peptides,Analysis,Synthesis,Biology,第1-3卷(Gross,E.与Meienhofer,J.编辑)1979、1980、1981年(Academic Press,Inc.)中所述。
通过给定胺基酸序列的“变异株”,发明人是指例如一个或两个胺基酸残基的侧链被改变(例如,通过以另一种天然存在的胺基酸残基的侧链或一些其他侧链来代替它们),使得该胜肽仍然能够与由SEQ ID NO:1至SEQ ID NO:26所组成的给定胺基酸序列所组成的胜肽以基本相同的方式结合一MHC分子。例如,可对一胜肽进行修饰,以使其至少保持(若未促进)与合适的MHC分子(例如,HLA-A*02)的结合槽相互作用并结合的能力。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评估由一特定胜肽的变异序列所诱导的T细胞是否能够与该胜肽本身发生交叉反应。
本发明还涉及编码本发明的胜肽的核酸。因此,该核酸编码包含或由SEQ ID NO:1至26中任一序列或其变异序列组成的胜肽。
如本文所用,术语“编码一胜肽的核酸”是指一编码该胜肽的核苷酸序列。该编码一特定胜肽、寡胜肽,或多胜肽的核酸可为天然存在的核酸或者其可为合成构建的核酸。该核酸(例如,多核苷酸)可为,例如,去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互补DNA(complementary DNA,cDNA)、胜肽核酸(peptide nucleic acid,PNA)、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或其组合,其可为单股及/或双股,或天然或稳定形式的多核苷酸,例如,具有硫代磷酸酯骨架的多核苷酸,而且只要该核酸可编码胜肽,其可包含或不包含内含子。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免疫原性组合物,包含本发明的胜肽或本发明的核酸。因此,该免疫原性组合物包含一胜肽,该胜肽包含或由SEQ ID NOs:1至26中任一序列或其变异序列所组成。或者,该免疫原性组合物包含编码一胜肽的核酸,该胜肽包含或由SEQ ID NOs:1至26中任一序列或其变异序列所组成。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免疫原性组合物进一步包含一药学上可接受的载剂及/或佐剂。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免疫原性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本发明的胜肽。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免疫原性组合物包含两个或更多个本发明的胜肽。该包含本发明的胜肽的免疫原性组合物亦称为一胜肽疫苗。
如本文所用,术语“胜肽疫苗”是指由至少一种胜肽所组成的制剂,该至少一种胜肽提高对一特定病原体的免疫力。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免疫原性组合物包含编码至少一种本发明的胜肽的核酸。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免疫原性组合物包含编码两个或更多个本发明的胜肽的核酸。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核酸为DNA。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核酸为RNA。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核酸为mRNA。
如本文所用,术语“免疫原性组合物”是指能够产生一免疫反应的组合物。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免疫原性组合物在施用后表现出对T细胞的活化作用。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免疫原性组合物在施用后表现出对CD4+T细胞的活化作用。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免疫原性组合物在施用后表现出对CD8+T细胞的活化作用。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免疫原性组合物在施用后表现出对CD4+与CD8+T细胞的联合活化作用。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免疫原性组合物在施用后产生抗本发明的胜肽内包含的抗原决定位的特异性抗体(任何类别的免疫球蛋白)。每种可能性代表一个单独的具体实施例。
如本文所用,术语“佐剂”是指一药物组合物中非活性剂的任何组成分。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佐剂选自包含以下的群组:一油乳剂、一细胞激素、一免疫刺激复合物(immunostimulating complex,ISCOM)、一皂苷型助剂、Montanide ISA51VG、脂质体、氢氧化铝(明矾)、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钥孔贝血蓝素(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脂多醣(Lipopolysaccharides,LPS)或衍生物,例如,单磷酰脂质A(Monophosphoryl lipid,MPL)、CpG DNA、微生物DNA/RNA、纳米颗粒(例如,金颗粒)、细菌菌影、TNFα的配体或促效剂抗体,基于类铎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的佐剂(例如,参阅Heit等人,Eur.J.Immunol.,2007年,37:2063-2074),或其组合。
如本文所用,“药学上可接受的载剂”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包括任何及所有溶剂、分散介质、包衣、抗菌剂与抗真菌剂、等渗剂与吸收增强剂或延迟剂,以及生理相容的其他赋形剂或添加剂。于特定具体实施例中,该载剂适用于鼻内、静脉内、肌肉内、皮内、皮下、肠胃外、口服、经黏膜或经皮给药。根据给药途径,可将该活性化合物包覆于一材料中以保护该化合物免受酸及可能使该化合物不活化的其他自然条件的作用。将此类介质与试剂用于药物活性物质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胜肽抗原与用于胜肽包封及递送的聚合物结合,例如聚(丙交酯-共-己内酯)-嵌段-聚(乙二醇)-嵌段-聚(丙交酯-共-己内酯)(Poly(lactide-co-caprolactone)-block-poly(ethylene glycol)-block-poly(lactide-co-caprolactone),PLCL-PEG-PLCL)、聚(ε-己内酯)-聚(乙二醇)-聚(ε-己内酯)(Poly(ε-caprolactone)-poly(ethylene glycol)-poly(ε-caprolactone),PCL-PEG-PCL),或本领域已知的其他聚合物,例如,但不限于,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CMC)、壳聚醣,以及1,2-二硬脂酰-sn-甘油-3-磷酸胆碱(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DSPC)。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未添加任何佐剂。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添加一种佐剂。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添加佐剂组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特异性识别本发明的胜肽的抗体。因此,该抗体特异性识别包含或由SEQ ID NOs:1至26中任一序列或其变异序列所组成的胜肽。
如本文所用,术语“抗体”是指包含至少一个结合结构域的一个或一群多胜肽,该结合结构域由具有三维结合空间的多胜肽链折叠所形成,该空间具有与一抗原的抗原决定位的特征互补的内表面形状及电荷分布。抗体通常具有一四聚体形式,包括两对相同的多胜肽链,每对具有一条“轻”链与一条“重”链。每个轻/重链对的可变区形成一个抗体结合位点。抗体可为寡株的、多株的、单株的、嵌合的、骆驼化的、CDR移植的、多特异性的、双特异性的、催化的、人源化的、完全人类的、抗遗传型的,以及可以可溶性或结合形式标记的抗体及片段,包括单独或与其他胺基酸序列组合的抗原决定位结合片段、变异株或衍生物。抗体可来自任何物种。术语抗体还包括结合片段,包括,但不限于,Fv、Fab、Fab'、F(ab')2、单链抗体(single stranded antibody,svFC)、二聚体可变区(Diabody),以及二硫键连接的可变区(disulphide-linked variable region,dsFv)。具体而言,抗体包括免疫球蛋白分子以及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免疫活性片段,亦即,含有一抗原结合位点的分子。抗体片段可融合或不融合至另一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包括,但不限于,一Fc区或其片段。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进一步理解,可产生其他融合产物,包括,但不限于,scFv-Fc融合体、可变区(例如,VL与VH)-Fc融合体以及scFv-scFv-Fc融合体。
免疫球蛋白分子可为任何类型(例如,IgG、IgE、IgM、IgD、IgA,以及IgY)、类别(例如,IgGl、IgG2、IgG3、IgG4、IgA1,以及IgA2)或亚类。
术语“一个抗体”或“多个抗体”在本文中以广义使用,包括多株抗体及单株抗体。除了完整或“完全”的免疫球蛋白分子之外,术语“抗体”还包括这些免疫球蛋白分子的片段(例如CDRs、Fv、Fab,以及Fc片段)或聚合物,以及免疫球蛋白分子的人源化形式,只要它们表现出任何所需特性,亦即,特异性识别根据本发明的胜肽或其变异序列。只要有可能,本发明的抗体可从商业来源购买。本发明的抗体也可使用已知的方法产生。本发明的抗体可用作治疗剂或诊断剂。
本发明还涉及能够与本发明的胜肽结合的T细胞受体。因此,该T细胞受体能够结合包含或由SEQ ID NO:1至26中任一序列或其变异序列所组成的胜肽。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胜肽与一MHC分子结合。
如本文所用,术语“T细胞受体”(TCR)是指包含一α多胜肽链(α链)以及一β多胜肽链(β链)的异二聚体分子,其中该异二聚体受体能够结合由一HLA分子所呈现的一胜肽抗原。该术语还包括所谓的γ/δTCRs。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重组宿主细胞,包含一组成分,其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本发明的胜肽、本发明的核酸、本发明的抗体或其片段,以及本发明的T细胞受体或其片段。因此,该重组宿主细胞包含一种组成分,其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一包含或由SEQ IDNOs:1至26中任一序列或其变异序列所组成的胜肽,编码一包含或由SEQ ID NOs:1至26中任一序列或其变异序列所组成的胜肽的核酸、一特异性识别一包含或由SEQ ID NOs:1至26中任一序列或其变异序列所组成的胜肽的抗体或片段,以及一能够与一包含或由SEQ IDNOs:1至26中任一序列或其变异序列所组成的胜肽结合的T细胞受体。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重组宿主细胞选自一抗原呈现细胞,例如一树突细胞、一T细胞,或一自然杀手(natural killer,NK)细胞。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产生活化的T淋巴细胞的体外或离体方法,包括使T细胞与装载抗原的人类第I类或第II类MHC分子在体外或离体接触一段足够以抗原特异性方式活化该T细胞的时间,该MHC分子是于一合适的抗原呈现细胞或一模拟一抗原呈现细胞的人造构筑物上表现,其中该抗原为本发明的胜肽。
本发明还涉及通过上述体外或离体方法产生的活化T淋巴细胞,其中该活化T淋巴细胞选择性识别呈现本发明的胜肽的细胞。因此,该活化的T淋巴细胞选择性地识别一呈现包含或由SEQ ID NOs:1至26中任一序列或其变异序列所组成的胜肽的细胞。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活性成分,其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本发明的胜肽、本发明的核酸、本发明的抗体或其片段、本发明的T细胞受体或其片段、本发明的重组宿主细胞,以及本发明的活化的T淋巴细胞。因此,该药物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活性成分,其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一包含或由SEQ ID NOs:1至26中任一序列或其变异序列所组成的胜肽、编码一包含或由SEQ ID NOs:1至26中任一序列或其变异序列所组成的胜肽的核酸、一特异性识别一包含或由SEQ ID NOs:1至26中任一序列或其变异序列所组成的胜肽的抗体或片段,以及一能够与一包含或由SEQ ID NOs:1至26中任一序列或其变异序列所组成的胜肽结合的T细胞受体。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药物组合物进一步包含一药学上可接受的载剂及/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及/或稳定剂。
如本文所用,术语“药物组合物”是指适合在一医疗环境中施用于人类的组合物。优选地,该药物组合物为无菌的且根据优良制造(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规范生产。
于制备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时,可能需要修饰该胜肽抗原,或将该胜肽与其他试剂组合或缀合,以改变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分布。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许多改变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分布的方法。此类方法的实例包括在由其他蛋白质、脂质(例如,脂质体)、碳水化合物或合成聚合物所组成的囊泡中保护该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以及多核苷酸。例如,可将本发明的疫苗试剂掺入脂质体中以增强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分布特性。多种方法可用于制备脂质体,例如美国专利第4,235,871、4,501,728,以及4,837,028号中所述。为了与脂质体递送载剂一起使用,胜肽通常被包裹在脂质体或脂质囊泡内,或结合到囊泡的外部。
本发明还涉及于一有需要的受试者中预防或治疗一病原体感染的方法,包括向该受试者施用一有效量的本发明的免疫原性组合物或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本发明的免疫原性组合物或药物组合物使用于一有需要的受试者中预防或治疗一病原体感染。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的免疫原性组合物或药物组合物用途用于一有需要的受试者中一病原体感染预防或治疗的一药物的制备。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病原体感染是由一冠状病毒所诱导的。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冠状病毒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状病毒2(SARS-CoV-2)。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或预防一病原体感染的方法,包括向一有需要的受试者施用一富集的T细胞群,其中该富集的T细胞群是通过在体外向一T细胞群施用该免疫原性组合物所获得的。
如本文所用,一物质的一“有效量”或一“足够量”为足以实现有益或期望的结果(包括临床结果)的量,因此,一“有效量”取决于其所应用的情况。于施用一免疫原性组合物的情况下,该有效量为一免疫原性有效量,其包含足够引发一免疫反应的本发明的免疫原性组合物的量。于施用一药物组合物的情况下,该有效量为一药物有效量,其包含足够维持或产生所需的生理结果的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施用一或多个剂量的一有效量。
如本文所用,术语“免疫原性有效量”是指在必要的剂量及时间段内组合有效地引发一特定T淋巴细胞调节的免疫反应及/或体液反应的量。这种反应可通过用于T细胞活化的常规分析来确定,包括,但不限于,检测抗体产生、增殖、特异性细胞激素活化及/或细胞溶解活性的分析,例如,使用抗体浓度/效价分析(例如,通过ELISA)。
如本文所用,术语“药学有效量”是指能够或足以维持或产生一所需生理结果的量,包括,但不限于,治疗、减少、消除、基本上防止,或预防,或其组合,一疾病、病症,或其组合。一药学有效量可包括依序或同时施用的一个或多个剂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知道调整本发明的剂量以适应各种类型的制剂,包括,但不限于,缓释制剂。如本文所用,术语“预防性”是指一组合物能够基本上防止或预防一疾病、病症,或其组合的任何方面。如本文所用,术语“治疗性”是指能够治疗、减少、停止恶化、减缓恶化、有益地改变、消除,或其组合,一疾病、病症,或其组合的任何方面。
如本文所用,关于免疫原性组合物的术语“剂量”是指在任何时间由一受试者服用(施用或接受)该免疫原性组合物的一测量部分。
如本文所用,术语“免疫”是指增加一哺乳动物受试者对抗原的反应并因此提高其抵抗或克服感染的能力的过程。
如本文所用,术语“疫苗接种”是指将疫苗引入一哺乳动物受试者的身体中。
如本文所用,术语“受试者”是指一动物,更具体而言是指非人类哺乳动物以及人类有机体。非人类动物受试者还可包括动物的生产前形式,例如胚胎或胎儿。非人类动物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马、牛、骆驼、山羊、绵羊、狗、猫、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小鼠、大鼠、兔、仓鼠、天竺鼠、猪。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受试者为一人类。人类受试者还可包括胎儿。
如本文所用,术语“受试者”是指需要治疗的任何受试者,特别是哺乳动物受试者,例如一人类。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一有需要的受试者受一病原体感染。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一有需要的受试者易受一病原体感染。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一有需要的受试者可能容易受一病原体感染。
如本文所用,术语“治疗(treat)”、“治疗(treating)”或“治疗(treatment)”包括减轻其至少一种症状、降低其严重性,或抑制其恶化。治疗不一定代表疾病、失调,或病症完全被治愈。为了成为有效的治疗,本文有用的组合物仅需降低一疾病、病症或病状的严重性,降低与之相关的症状的严重性,或改善一患者或受试者的生活品质。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胜肽疫苗减少将疾病转染或传播至其他受试者。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在有或无共刺激分子、试剂或佐剂的情况下施用一有效量的本发明的胜肽疫苗。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在足以预防及/或改善病原体感染的条件下,将该胜肽疫苗施用于一需要这种治疗的受试者一段时间。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免疫原性组合物可通过多种给药方式施用于受试者,包括皮内、肌肉内、皮下、静脉内、心房内、关节内、腹膜内、肠胃外、口服、直肠、鼻内、肺内,以及透皮递送,或局部给药至眼睛、耳朵、皮肤,或黏膜。或者,该抗原可选择地在一生物学上合适的液体或固体载剂中,通过直接暴露于源自一受试者(自体)或另一受试者(异体)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以离体方式施用。
胜肽疫苗可通过注射该胜肽疫苗本身或与一适当的辅助剂或佐剂组合施用于受试者。或者,该胜肽疫苗可通过,例如,喷雾溶液通过黏膜经皮施用。该胜肽的单位剂量通常在约0.001mg至100mg的范围内,更通常在约1μg至约1,000μg之间,其可单次或重复地施用于一患者。
可与胜肽或蛋白质抗原及/或表现共刺激分子的载体一起配制或缀合以在本发明中使用以增加其免疫原性的助剂或佐剂的实例包括细胞激素(例如GM-CSF)、细菌细胞成分,例如BCG细菌细胞成分、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萃取自名为QuillA的树皮、QS-21、一皂苷类助剂、Montanide ISA 51VG、脂质体、氢氧化铝(明矾)、牛血清白蛋白(BSA)、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钥孔贝血蓝素(KLH),以及基于类铎受体(TLR)的佐剂(例如,参阅Heit等人,Eur.J.Immunol.(2007年)37:2063-2074)。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产生抗冠状病毒抗体的方法,包括将本发明的免疫原性组合物施用于一动物或一人类受试者。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本发明的免疫原性组合物用于一动物或一人类受试者产生抗冠状病毒抗体。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的免疫原性组合物用途用于在一动物或一人类受试者产生抗冠状病毒抗体的一药物的制备。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抗冠状病毒抗体的特征在于对一冠状病毒具有结合亲和力。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抗冠状病毒抗体为抗α冠状病毒胜肽的抗体。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冠状病毒为229E或NL63。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抗冠状病毒抗体为抗β冠状病毒胜肽的抗体。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冠状病毒为OC43、HKU1、MERS-CoV、SARS-CoV,以及SARS-CoV-2。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动物为马、牛、骆驼、山羊、绵羊、狗、猫、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小鼠、大鼠、兔、仓鼠、天竺鼠或猪。该动物还可包括动物的生产前形式,例如胚胎或胎儿。
本发明还涉及包含与一MHC分子结合的本发明的胜肽的复合物。因此,该复合物包含一胜肽,该胜肽包含或由SEQ ID NOs:1至26中的任一序列或其变异序列所组成,其与一MHC分子结合。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MHC分子为一第I类MHC分子。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MHC分子为一第II类MHC分子。优选为,该MHC分子为一第I类MHC分子。该第I类MHC分子可为任何HLA超型(supertype)。例如,该第I类MHC分子可为A2超型。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复合物包含两个或更多个本发明的胜肽以及两个或更多个MHC分子。例如,该复合物可包含三个或更多个,例如四个或更多个、五个或更多个、六个或更多个、七个或更多个、八个或更多个、九个或更多个、十个或更多个本发明的胜肽。该复合物可包含三个或更多个,例如四个或更多个、五个或更多个、六个或更多个、七个或更多个、八个或更多个、九个或更多个、十个或更多个MHC分子。该复合物可,例如,分别包含三个或更多个,例如四个或更多个、五个或更多个、六个或更多个、七个或更多个、八个或更多个、九个或更多个、十个或更多个本发明的胜肽以及三个或更多个,例如四个或更多个、五个或更多个、六个或更多个、七个或更多个、八个或更多个、九个或更多个、十个或更多个MHC分子。该复合物可包含与MHC分子相同数量的本发明的胜肽。该复合物可包含与MHC分子不同数量的本发明的胜肽。例如,该复合物可包含四个MHC分子。该复合物可包含或由一个MHC四聚体所组成。例如,该复合物可包含十二个MHC分子。该复合物可以包含或由一个MHC十二聚体所组成。
当复合物包含两个或更多个本发明的胜肽时,该两个或更多个胜肽中的每一个可为相同的。或者,该两个或更多个胜肽中的每一个可为不同的。当该复合物包含三个或更多个本发明的胜肽时,该三个或更多个胜肽中的每一个可为相同的。当该复合物包含三个或更多个本发明的胜肽时,该三个或更多个胜肽中的每一个可为不同的。当该复合物包含三个或更多个本发明的胜肽时,该三个或更多个胜肽中的一些可为相同的,而该三个或更多个胜肽中的另一些可为不同的。
当该复合物包含两个或更多个MHC分子时,该两个或更多个MHC分子中的每一个可为相同的。或者,该两个或更多个MHC分子中的每一种可为不同的。当该复合物包含三个或更多个本发明的胜肽时,该三个或更多个MHC分子中的每一个可为相同的。当该复合物包含三个或更多个本发明的胜肽时,该三个或更多个MHC分子中的每一个可为不同的。当该复合物包含三个或更多个MHC分子时,该三个或更多个MHC分子中的一些可为相同的,而该三个更多MHC分子中的另一些可为不同的。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复合物包含两个或更多个本发明的胜肽以及两个或更多个MHC分子,而且每个胜肽可与该两个或更多个MHC分子的一结合。亦即,该复合物中所包含的每个胜肽可与该复合物中所包含的一MHC分子结合。优选为,该复合物中所包含的每个胜肽与该复合物中所包含的不同MHC分子结合。亦即,该复合物中所包含的每个MHC分子优选与该复合物中所包含的不超过一个胜肽结合。然而,该复合物可包含一个或多个不与一MHC分子结合的本发明的胜肽。该复合物可包含一个或多个不与本发明的胜肽结合的MHC分子。
该复合物中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MHC分子可相互连接。例如,该复合物中的一个或多个MHC分子中的每一个可连接至一骨架分子或一纳米颗粒上。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两个或更多个MHC分子中的每一个都连接至一葡聚醣骨架上。亦即,该复合物可包含或由一MHC右旋体所组成。将一个或多个MHC分子连接至一葡聚醣骨架的机制为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数量的MHC分子都可连接至该葡聚醣骨架上。例如,一个或多个、两个或多个、三个或多个本发明的胜肽以及三个或多个MHC分子可连接至该葡聚醣骨架上。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复合物进一步包含一荧光团,可选择地其中该荧光团连接至该葡聚醣骨架。荧光团在本领域中为已知的且包括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FITC)、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PE),以及别藻蓝蛋白(allophycocyanin,APC)。该复合物可包含任何数量的荧光团。例如,该复合物可包含两个或更多个、三个或更多个,例如四个或更多个、五个或更多个、六个或更多个、七个或更多个、八个或更多个、九个或更多个、十个或更多个本发明的胜肽,以及三个或更多个,例如四个或更多个、五个或更多个、六个或更多个、七个或更多个、八个或更多个、九个或更多个、十个或更多个荧光团。当该复合物包含多个荧光团时,该复合物中所包含的荧光团可为相同的或不同的。当该复合物包含一骨架,例如一葡聚醣骨架时,该荧光团优选连接至该葡聚醣骨架。用于将一荧光团连接至一葡聚醣骨架的机制在本领域中为已知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确定一个体中现在或先前是否存在冠状病毒感染的方法,包括使本发明的胜肽或复合物与自该个体获得的一样品接触,并确定该胜肽或复合物与该样品中包含的一分子之间是否存在结合。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的一胜肽或一复合物的用途用于一种确定一个体中现在或先前是否存在冠状病毒感染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使本发明的胜肽或复合物与自该个体获得的一样品接触,并确定该胜肽或复合物与该样品中包含的一分子之间是否存在结合。
例如,该样品可为一血液样品、一血清样品、一血浆样品、一尿液样品、一唾液样品,或通过擦拭存在于该个体中的黏膜表面所获得的样品。优选地,该样品为一血液样品、一血清样品,或一血浆样品。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分子为一抗体或一T细胞受体。例如,该分子可为一抗体或抗体片段。该抗体或抗体片段可位于一B细胞的表面上或包含在一B细胞内。该抗体或抗体片段可在该样品中游离。例如,该分子可为一T细胞受体。该T细胞受体可为一CD4+T细胞受体。该T细胞受体可为一CD8+T细胞受体。该T细胞受体可在一T细胞的表面上或包含在该T细胞内。该T细胞可为一CD4+T细胞。该T细胞可为一CD8+T细胞。
用于检测一胜肽或含胜肽复合物与一分子之间的结合的方法为本领域中已知的,包括,例如,酵素结合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酵素结合免疫吸附斑点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spot,ELISpot),以及流式细胞仪。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结合存在时表示现在或先前存在冠状病毒感染,及/或该结合不存在时表示现在或先前不存在冠状病毒感染。
于现在存在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该个体体内可能存在冠状病毒颗粒或其组成分(例如,胜肽、蛋白质)。于现在存在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该个体体内可能存在对冠状病毒颗粒或其组成分(例如,胜肽、蛋白质)具有特异性的抗体、B细胞、CD8+T细胞,及/或CD4+T细胞。优选地,于现在存在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该个体体内存在(i)冠状病毒颗粒或其组成分(例如,胜肽、蛋白质),以及(ii)对冠状病毒颗粒或其组成分(例如,蛋白质)具有特异性的抗体、B细胞、CD8+T细胞,及/或CD4+T细胞。
于先前存在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该个体可能不存在冠状病毒颗粒或其组成分(例如,胜肽、蛋白质)。于先前存在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该个体体内可能存在对冠状病毒颗粒或其组成分(例如,胜肽、蛋白质)具有特异性的抗体、B细胞、CD8+T细胞,及/或CD4+T细胞。优选地,于先前存在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该个体不存在冠状病毒颗粒或其组成分(例如,胜肽、蛋白质),且该个体体内存在对冠状病毒颗粒或其组成分(例如,胜肽、蛋白质)具有特异性的抗体、B细胞、CD8+T细胞,及/或CD4+T细胞。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鉴定冠状病毒特异性T细胞的方法,包括使本发明的胜肽或复合物与自一个体获得的样品接触,并确定该胜肽或复合物与该样品中包含的一T细胞受体之间是否存在结合。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的一胜肽或一复合物的用途用于一种鉴定冠状病毒特异性T细胞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使本发明的胜肽或复合物与自一个体获得的样品接触,并确定该胜肽或复合物与该样品中包含的一T细胞受体之间是否存在结合。
例如,该样品可为一血液样品、一血清样品、一血浆样品、一尿液样品、一唾液样品,或通过擦拭存在于该个体中的粘膜表面所获得的样品。优选地,该样品为一血液样品。
该T细胞受体可为一CD4+T细胞受体。该T细胞受体可为一CD8+T细胞受体。优选地,该T细胞受体为一CD8+T细胞受体。
该T细胞受体可位于一T细胞的表面上或包含在一T细胞中。该T细胞可为一CD4+T细胞。该T细胞可为一CD8+T细胞。优选地,该T细胞为一CD8+T细胞。
用于检测一胜肽或含胜肽复合物与一T细胞受体之间的结合的方法为本领域中已知的,包括,例如,酵素结合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酵素结合免疫吸附斑点分析法(ELISpot),以及流式细胞仪。
该结合的存在可能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对冠状病毒具有特异性的T细胞。不存在该结合可能表示不存在对冠状病毒具有特异性的T细胞。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个体现在正感染冠状病毒。于现在存在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该个体体内可能存在冠状病毒颗粒或其组成分(例如,胜肽、蛋白质)。于现在存在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该个体体内可能存在对冠状病毒颗粒或其组成分(例如,胜肽、蛋白质)具有特异性的抗体、B细胞、CD8+T细胞,及/或CD4+T细胞。优选地,于现在存在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该个体体内存在(i)冠状病毒颗粒或其组成分(例如,胜肽、蛋白质),以及(ii)对冠状病毒颗粒或其组成分(例如,胜肽、蛋白质)具有特异性的抗体、B细胞、CD8+T细胞,及/或CD4+T细胞。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该个体先前,但并非现在,感染了冠状病毒。于先前存在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该个体可能不存在冠状病毒颗粒或其组成分(例如,胜肽、蛋白质)。于先前存在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该个体体内可能存在对冠状病毒颗粒或其组成分(例如,胜肽、蛋白质)具有特异性的抗体、B细胞、CD8+T细胞,及/或CD4+T细胞。优选地,于先前存在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该个体不存在冠状病毒颗粒或其组成分(例如,胜肽、蛋白质),且该个体体内存在对冠状病毒颗粒或其组成分(例如,胜肽、蛋白质)具有特异性的抗体、B细胞、CD8+T细胞,及/或CD4+T细胞。因此,该个体体内可能不存在冠状病毒颗粒或其组成分(例如,胜肽、蛋白质),但该个体体内可能存在对冠状病毒颗粒或其组成分(例如,胜肽、蛋白质)具有特异性的抗体、B细胞、CD8+T细胞,及/或CD4+T细胞。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鉴定一冠状病毒特异性T细胞受体的方法,包括使本发明的胜肽或复合物与一T细胞受体接触,并确定该胜肽或复合物与该T细胞受体之间是否存在结合。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的一胜肽或一复合物的用途用于一种鉴定一冠状病毒特异性T细胞受体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使本发明的胜肽或复合物与一T细胞受体接触,并确定该胜肽或复合物与该T细胞受体之间是否存在结合。
于某些具体实施例中,存在结合表示该T细胞受体为一冠状病毒特异性T细胞受体,及/或不存在结合表示该T细胞受体不为一冠状病毒特异性T细胞受体。
该T细胞受体可为一CD4+T细胞受体。该T细胞受体可为一CD8+T细胞受体。优选地,该T细胞受体为一CD8+T细胞受体。
该T细胞受体可位于一T细胞的表面上或包含在一T细胞中。该T细胞可为一CD4+T细胞。该T细胞可为一CD8+T细胞。优选地,该T细胞为一CD8+T细胞。
用于检测一胜肽或含胜肽复合物与一T细胞受体之间的结合的方法为本领域中已知的,包括,例如,酵素结合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酵素结合免疫吸附斑点分析法(ELISpot),以及流式细胞仪。
如本文所述的技术及科学术语的含义可被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清楚地理解。
如本文所用,术语“约”、“大约”或“大概”当与一数值组合时是指该参考值的正负10%。例如,约1000纳米(nm)的长度是指1000nm±100nm的长度。
应当注意的是,如本文与所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指示物,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因此,例如,提及“一多核苷酸”时,包括多个此类多核苷酸,提及“该多胜肽”时,包括所提及的一个或多个多胜肽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等价物等等。还应注意的是,可撰写该权利要求以排除任何选择性的元素。因此,本陈述目的在于作为在引用权利要求要件或使用“否定”限制时使用“单独”、“仅”等排他性术语的先行基础。
于某些情况下,使用约定类似于“A、B,以及C中的至少一个等”时,通常这种结构目的在以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该约定的意义上(例如,“具有A、B,以及C中的至少一个的系统”将包括但不限于具有只有A、只有B、只有C、A与B一起、A与C一起、B与C一起,及/或A、B,以及C一起等的系统)。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进一步理解,实际上呈现两个或多个替代术语的任何分离词及/或短语,无论是在描述、权利要求或附图中,都应被理解为考虑包括其中一个术语、任一术语,或两个术语的可能性。例如,短语“A或B”将被理解为包括“A”或“B”或“A与B”的可能性。
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示范而非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进行多种改变,仍然可获得相似或类似的结果。
实施例
实施例1抗原胜肽与第I类MHC的结合能力分析
材料与方法
MHC-胜肽结合分析。MHC-胜肽结合分析用于确定本发明的每种抗原胜肽结合HLA-A201的能力,HLA-A201为人类最常见的人类第I类MHC等位基因(Wills,M.R.等人,J.Virol.,1996年,70:7569-7579;Weekes,M.P.等人,J.Virol.,1999年,73:2099-2108;Reiser,J.B.等人,Acta Cryst.Sect.F Struct.Biol.Cryst.Commun.,2009年,65:1157-1161)。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进行第I类MHC重折叠分析(easYmer,immunAware Aps公司,哥本哈根,丹麦)。简言之,将本发明的每种抗原胜肽(SEQ ID NOs:1-26)与β2-微球蛋白轻链次单元以及生物素标记的重组HLA-A201于18℃下作用48小时以形成胜肽-HLA复合物。然后,以链霉亲和素包覆的珠子捕捉该生物素标记的胜肽-HLA复合物,并在流式细胞仪上通过PE缀合的抗人类β2-微球蛋白检测。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pp65蛋白衍生胜肽(495NLVPMVATV503;SEQ ID NO:27;以下称为CMVpp65495-503)为一已知的HLA-A201强结合胜肽,对HLA-A201具有45nM的结合亲和力(IC50)(Hassan C.等人,J.Biol.Chem.,2015年,290:2593-2603),以CMVpp65495-503作为阳性对照。在阴性对照中则不使用任何胜肽。
结果
本发明的胜肽具有与人类第I类MHC结合的能力。如图1所示,在浓度为3nM以及8.9nM下,本发明的胜肽1(SEQ ID NO:1)以及胜肽12(SEQ ID NO:12)对HLA-A201的结合亲和力均高于CMVpp65495-503(SEQ ID NO:27;阳性对照)。具体而言,8.9nM的胜肽1(SEQ IDNO:1)以及胜肽12(SEQ ID NO:12)对HLA-A201的结合亲和力分别为CMVpp65495-503(SEQ IDNO:27;阳性对照)的1.8倍以及2.1倍。
此外,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所有抗原胜肽(SEQ ID NOs:1-26)在8.9nM的浓度下显现出对HLA-A201的强结合亲和力。
实施例1的结果表示,本发明的胜肽(SEQ ID NOs:1-26)对HLA-A201具有强结合亲和力,HLA-A201为人类中最常见的人类第I类MHC等位基因。因此,当将本发明的胜肽的一施用于人类受试者群体时,其在大多数受试者中结合第I类MHC以触发随后的免疫反应。
实施例2第I类MHC四聚体分析
MHC四聚体试剂可快速简单地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MHC四聚体的技术是基于MHC-胜肽复合物在单细胞层级上识别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能力。这项技术使研究人员能够精确测量在传染病、癌症以及自体免疫性疾病中所涉及的T细胞反应。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的存在被认为是开发疫苗以及治疗方法时,抗肿瘤或抗病毒反应的最重要且最相关的结果。由于存在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对于开发疫苗的重要性及相关性,于本实施例中使用MHC四聚体测定来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
材料与方法
第I类MHC四聚体分析。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进行第I类MHC四聚体分析(immunAware Aps公司,哥本哈根,丹麦)。简言之,将3μL的75μM本发明的胜肽1(SEQ ID NO:1)或胜肽12(SEQ ID NO:12)与45μL的ddH2O、12μL的折叠缓冲液(6倍),以及12μL的混合,并于18℃下作用48小时以获得约500nM的折叠单体。然后,将50μL获得的折叠单体与相当于2.1μL的0.2mg/mL链霉亲和素荧光团混合,并于4℃下黑暗中作用至少1小时以使单体四聚化。将四聚体在FACS缓冲液(含1%v/v BSA以及0.1%v/v NaN3的PBS)中稀释至30nM,用于对人类T细胞进行染色。
接下来,将存在于FACS缓冲液中的大约1-2x105个人类周边血单核细胞(PBMCs,HLA-A201+)(STEMCELL Technologies公司,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省,加拿大)接种至96孔微孔盘上。以700xg离心细胞3分钟,去除上清液。将细胞以40μL稀释的四聚体重新悬浮,并在室温(room temperature,RT)下避光作用20分钟。将细胞在冷的FACS缓冲液中清洗一次并以700xg离心3分钟。去除上清液后,以抗CD8抗体对细胞进行共染色,于4℃下避光作用30分钟。以冷的FACS缓冲液清洗细胞两次,重新悬浮于FACS缓冲液中,并以流式细胞仪(BDLSRFortessaTMX20,富兰克林湖,纽泽西州,美国)进行分析。
统计分析。使用微软Excel软体进行统计分析。以学生氏t检验计算显著性。*p<0.05,**p<0.01,***p<0.001。
结果
本发明的胜肽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如图3所示,可通过人类PBMC(HLA-A201+)中的第I类MHC四聚体染色来检测本发明的胜肽1(SEQ ID NO:1)以及胜肽12(SEQ IDNO:12)的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s,CTLs)。结果显示本发明的抗原胜肽至少诱导抗原特异性CTLs(亦即,CD8+T细胞)免疫反应。胜肽-四聚体复合物可检测相应的特异性CTLs,这些反应的CTLs可识别携带胜肽的外源生物体或内源细胞。通过识别胜肽的CTLs,可消除该外源生物体或受感染的内源细胞。
此外,结果显示与胜肽1(SEQ ID NO:1)或胜肽12(SEQ ID NO:12)结合的第I类HLA四聚体与人类PBMCs中约2.2至3.3%的CD8+T细胞结合。由于成人中预估存在约4x1010个CD8+T细胞(Alanio,C.等人,Blood,2010年,115(18):3718-3725),因此本发明的胜肽能够参与成人体内大约0.9至1.3x109个CD8+T细胞,以识别病毒感染的细胞并诱导其细胞雕亡。
实施例3细胞内细胞激素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抗原胜肽诱导T细胞反应的能力,使用细胞内细胞激素染色来检测对本发明的胜肽有反应的CD4+T辅助细胞所产生的细胞激素。
材料与方法
细胞内细胞激素染色与多参数流式细胞仪分析。将大约1-2x105个人类PBMCs(HLA-A201+)(STEMCELL Technologies公司,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省,加拿大)接种至含有X-VIVOTM15培养基的96孔微孔盘上。将本发明的胜肽1(SEQ ID NO:1)或胜肽12(SEQ ID NO:12)从250nM连续稀释5倍至0.4nM,以各稀释浓度的胜肽处理PBMCs。培养基每5天更新一次,在胜肽处理后的第12天,收集细胞并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以抗CD4-PerCP-Cy5.5偶联抗体、抗IFN-γ-FITC铬偶联抗体,以及抗IL4-PE铬偶联抗体进行细胞染色。之后,以冷的FACS缓冲液清洗细胞两次,重新悬浮于FACS缓冲液中,并以流式细胞仪(BD LSRFortessaTMX20,富兰克林湖,纽泽西州,美国)进行分析。
结果
本发明的胜肽刺激免疫细胞分泌细胞激素,增强细胞及体液免疫。如图4A所示,本发明的胜肽1(SEQ ID NO:1)在250nM浓度下刺激T辅助细胞(CD4+细胞)分泌更多的IFN-γ,并在50nM浓度下刺激CD4+细胞分泌更多的IL-4。如图4B所示,本发明的胜肽12(SEQ ID NO:12)在10nM以及250nM浓度下刺激CD4+细胞分泌更多的IFN-γ,并在10nM浓度下刺激CD4+细胞分泌更多的IL-4。
结果显示,本发明的胜肽能够刺激T辅助细胞分泌细胞激素IFN-γ与IL-4,这两种细胞激素分别代表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此外,本发明的胜肽通过刺激T辅助细胞分泌IFN-γ以增强CTL免疫反应,这与实施例2的结果一致。
实施例4以肌肉注射胜肽1引起的免疫原性的分析
材料与方法
小鼠免疫。为了确定本发明的抗原胜肽的免疫原性,以本发明的胜肽1(SEQ IDNO:1)作为小鼠模型的实例。由Envigo公司(印第安纳波利斯,印第安纳州,美国)提供的10只雌性BALB/c小鼠(7-9周龄),以肌肉注射45μg胜肽1(SEQ ID NO:1)共3次,每次间隔2周(于第0、14,以及28天进行注射)。于每次免疫前一天(第-1、13,以及27天)收集血清。于第41天进行最后一次采血。分离的血清储存于-80℃待血清学分析使用。第一次注射前一天(第-1天,给药前组)收集的血清样品以及第三次注射后2周(第41天,给药后组)收集的血清样品用于进行抗棘蛋白IgG ELISA分析。
总IgG ELISA分析。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使用IgG(总)小鼠未包覆ELISA套组(型号88-50400,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麻州,美国)进行总IgG ELISA分析。简言之,以在包覆缓冲液中的100μL/孔的捕获抗体包覆NuncTM MaxiSorpTM 9018ELISA盘,并于4℃下作用过夜。以400μL/孔清洗缓冲液清洗ELISA盘两次。以250μL阻隔缓冲液阻隔ELISA盘上的孔,并于室温下作用2小时后,清洗ELISA盘两次。以分析缓冲液A对标准品进行连续2倍稀释以制作标准曲线。然后,在空白孔中加入100μL/孔的分析缓冲液A,在样品孔中加入90μL/孔的分析缓冲液A。以分析缓冲液A对血清样品稀释至少10,000倍,然后将10μL/孔的预稀释血清样品添加到适当的孔中。向所有孔中加入50μL/孔的稀释检测抗体。然后,盖上ELISA盘并于室温下作用2小时,并在作用后清洗四次。将100μL/孔的基质溶液添加至每个孔中,并将ELISA盘于室温下作用15分钟。之后,向每个孔中加入100μL终止溶液,并以微量盘分析仪在波长450nm下测量ELISA盘的吸光值(OD 450nm)。
抗棘蛋白IgG ELISA分析。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使用人类SARS-CoV-2棘蛋白(三聚体)IgG ELISA套组(型号BMS2325,Thermo Fisher Scientific,麻州,美国)进行抗棘蛋白IgG ELISA分析。简言之,以清洗缓冲液清洗以人类SARS-CoV-2棘蛋白(三聚体)包覆的96孔盘,然后将90μL检测缓冲液与10μL以检测缓冲液稀释的样品添加至该96孔盘的孔中。以上盖覆盖该96孔盘并于37℃下作用30分钟。作用后,以清洗缓冲液清洗该96孔盘,并将100μL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缀合的抗小鼠检测抗体(A90-131P,Bethyl公司,德州,美国)加至该96孔盘的孔中。以上盖覆盖该96孔盘并于37℃下再作用30分钟。作用后,以清洗缓冲液清洗该96孔盘,并将100μL基质溶液(四甲基联苯胺,Tetramethylbenzidine,TMB)添加至该96孔盘的孔中。将该96孔盘于室温下作用15分钟。作用后,将100μL终止溶液添加至该96孔盘的孔中。然后,以微量盘分析仪在波长450nm下测量该96孔盘的吸光值(OD 450nm)。
统计分析。以Prism 5(GraphPad Software公司,圣地牙哥,加州,美国)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用于计算显著性。*p<0.05,**p<0.01,***p<0.001。
结果
以肌肉注射施用本发明的胜肽诱导抗SARS-CoV-2棘蛋白的免疫原性。如图5A所示,以肌肉注射对小鼠施用本发明的胜肽1(SEQ ID NO:1),诱导了总IgG抗体,其中在第二次给药后功效达到平原期。结果显示本发明的胜肽具有免疫原性。
如图5B所示,以肌肉注射施用本发明的胜肽1(SEQ ID NO:1)至小鼠体内,诱导了抗棘蛋白IgG抗体。结果进一步显示本发明的胜肽诱导小鼠产生抗人类SARS-CoV-2棘蛋白的特异性抗体。
实施例5以肌肉注射胜肽12引起的免疫原性的分析
材料与方法
小鼠免疫。为了确定本发明的抗原胜肽的免疫原性,以本发明的胜肽12(SEQ IDNO:12)作为小鼠模型的实例。由乐斯科生物科技公司(中国台湾)提供的4只雌性BALB/c小鼠(7-9周龄),以肌肉注射400μg胜肽12(SEQ ID NO:12)共3次,每次间隔2周(于第0、14,以及28天进行注射)。于第一次注射前一天(第-1天,给药前组)以及第三次注射后2周(第41天,给药后组)收集血清。分离的血清储存于-80℃待血清学分析使用。
总IgG ELISA分析。如实施例4中所述进行总IgG ELISA分析。
抗棘蛋白IgG ELISA分析。如实施例4中所述进行抗棘蛋白IgG ELISA分析。
统计分析。如实施例4所述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以肌肉注射施用本发明的胜肽诱导抗SARS-CoV-2棘蛋白的免疫原性。如图6A所示,以肌肉注射对小鼠施用本发明的胜肽12(SEQ ID NO:12),诱导了总IgG抗体。结果表示本发明的胜肽具有免疫原性。本实施例的结果也对应于实施例2的结果,其中本发明的胜肽刺激T辅助细胞分泌IL-4,而IL-4活化B细胞产生抗体。
如图6B所示,以肌肉注射施用本发明的胜肽12(SEQ ID NO:12)至小鼠体内,诱导了抗棘蛋白IgG抗体。结果进一步显示,本发明的胜肽诱导小鼠产生抗人类SARS-CoV-2棘蛋白的特异性抗体。
实施例6以口服施用胜肽1引起的免疫原性的分析
材料与方法
小鼠免疫。为了确定本发明的抗原胜肽的免疫原性,以本发明的胜肽1(SEQ IDNO:1)作为小鼠模型的实例。由乐斯科生物科技公司(中国台湾)提供的5只雌性BALB/c小鼠(7-9周龄),以口服施用200μL的1μg/μL胜肽1(SEQ ID NO:1;每剂200μg)与1%(v/v)的77mg/mLPLCL-PEG-PLCL(Sigma-Aldrich公司,圣路易斯市,密苏里州,美国)共3次,每次相隔2周(于第0、14,以及28天口服给药)。于第一次给药前一天(第-1天,给药前组)以及第三次给药后2周(第41天,给药后组)收集血清。分离的血清储存于-80℃待血清学分析使用。
总IgG ELISA分析。如实施例4中所述进行总IgG ELISA分析。
抗棘蛋白IgG ELISA分析。如实施例4中所述进行抗棘的蛋白IgG ELISA分析。
统计分析。如实施例4所述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以口服施用本发明的胜肽诱导抗SARS-CoV-2棘蛋白的免疫原性。如图7A所示,以口服方式对小鼠施用本发明的胜肽1(SEQ ID NO:1),诱导了总IgG抗体。结果显示本发明的胜肽具有免疫原性。
如图7B所示,以口服方式对小鼠施用本发明的胜肽1(SEQ ID NO:1),诱导了抗棘蛋白IgG抗体。结果进一步显示,本发明的胜肽诱导小鼠产生抗人类SARS-CoV-2棘蛋白的特异性抗体。
本发明的胜肽乃是专门设计用于与人类MHC分子结合,因此这些胜肽对HLA-A201具有高亲和力(如图2所示)。然而,本发明的胜肽对小鼠MHC分子也具有较低的亲和力。例如,预估本发明的胜肽1(SEQ ID NO:1)对小鼠第H2-Kd类、第H2-Ld类,以及第H-2-Dd类MHC分子分别具有2.2、78.1以及82.5μM的半数最大抑制浓度(IC50)(https://www.iedb.org)。由于虽然对小鼠的MHC分子的亲和力较低,但本发明的胜肽仍然能够在小鼠中诱导免疫反应(如图5A至7B所示)。这些结果显示,本发明的胜肽不仅能够引起不同亚型MHC分子的免疫反应,而且能够在人类受试者中引起更高的免疫反应。
总之,本发明的胜肽对MHC分子,尤其是对第I类MHC分子表现出强结合亲和力,诱导CD4+与CD8+T细胞反应,参与CTL反应,且通过肌肉注射及口服途径刺激产生抗人类SARS-CoV-2棘蛋白的特异性抗体。由于本发明的胜肽是基于人类SARS-CoV-2棘蛋白的保守区域设计的,并诱导细胞免疫反应及体液免疫反应,因此这些胜肽是开发抗冠状病毒(特别是SARS-CoV-2)的广效疫苗的重要候选者。
当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进行许多改变及修改。因此,为了促进科学及有用领域的进步,公开本发明的目的仅在于由所附权利要求所述的范围来限制。
序列表
<110> 法信诺生医股份有限公司
<120> 抗病毒感染的胜肽疫苗
<130> P22-0076
<160> 27
<170> PatentIn version 3.5
<210> 1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1
Lys Leu Asn Ser Gly Asp Ser Lys Val
1 5
<210> 2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2
Lys Met Asn Ser Gly Asp Ser Lys Val
1 5
<210> 3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3
Lys Ile Asn Ser Gly Asp Ser Lys Val
1 5
<210> 4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4
Lys Gln Asn Ser Gly Asp Ser Lys Val
1 5
<210> 5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5
Lys Val Asn Ser Gly Asp Ser Lys Val
1 5
<210> 6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6
Lys Leu Asn Ser Gly Asp Ser Phe Val
1 5
<210> 7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7
Lys Leu Asn Ser Gly Asp Ser Lys Leu
1 5
<210> 8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8
Lys Leu Asn Ser Gly Asp Ser Lys Ile
1 5
<210> 9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9
Lys Leu Asn Ser Gly Asp Ser Lys Ala
1 5
<210> 10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10
Lys Leu Asn Ser Gly Asp Ser Pro Val
1 5
<210> 11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11
Lys Leu Asn Ser Gly Ile Ser Lys Val
1 5
<210> 12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12
Lys Leu Asn Ser Gly Leu Ser Lys Val
1 5
<210> 13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13
Lys Leu Asn Ser Gly Val Ser Lys Val
1 5
<210> 14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14
Lys Leu Met Ser Gly Asp Ser Lys Val
1 5
<210> 15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15
Lys Leu Trp Ser Gly Asp Ser Lys Val
1 5
<210> 16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16
Lys Leu Phe Ser Gly Asp Ser Lys Val
1 5
<210> 17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17
Lys Leu Tyr Ser Gly Asp Ser Lys Val
1 5
<210> 18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18
Phe Leu Asn Ser Gly Asp Ser Lys Val
1 5
<210> 19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19
Tyr Leu Asn Ser Gly Asp Ser Lys Val
1 5
<210> 20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20
Lys Leu Asn Ser Gly Asp Trp Lys Val
1 5
<210> 21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21
Lys Leu Asn Ser Gly Asp Phe Lys Val
1 5
<210> 22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22
Lys Leu Asn Ser Gly Asp Tyr Lys Val
1 5
<210> 23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23
Lys Leu Asn Ser Gly Asp Ser Tyr Val
1 5
<210> 24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24
Lys Leu Asn Ser Gly Asp Ser Lys Val Val
1 5 10
<210> 25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25
Lys Leu Asn Ser Gly Asp Ser Lys Val Leu
1 5 10
<210> 26
<211> 10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MHC结合胜肽
<400> 26
Phe Lys Leu Asn Ser Gly Asp Ser Lys Val
1 5 10
<210> 27
<211> 9
<212> PRT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巨细胞病毒(CMV) pp65蛋白衍生胜肽
<400> 27
Asn Leu Val Pro Met Val Ala Thr Val
1 5

Claims (33)

1.一种胜肽,包含一胺基酸序列,其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SEQ ID NO:1至SEQ IDNO:26以及与SEQ ID NO:1至SEQ ID NO:26具有至少80%同源性的变异序列,且其中该变异序列与一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分子结合及/或诱导T细胞与该变异序列胜肽发生交叉反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胜肽,其中该胜肽具有与一第I类或第II类MHC分子结合的能力,且其中该胜肽在与该MHC结合时能够被CD4+及/或CD8+T细胞识别。
3.一种编码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胜肽的核酸。
4.一种免疫原性组合物,包含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胜肽或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进一步包含一药学上可接受的载剂及/或一佐剂。
6.一种特异性识别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胜肽的抗体。
7.一种能够与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胜肽结合的T细胞受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T细胞受体,其中该胜肽与一MHC分子结合。
9.一种重组宿主细胞,包含一组成分,其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胜肽、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酸、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体或其片段,以及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T细胞受体或其片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组宿主细胞,其中该宿主细胞选自一树突细胞、一T细胞,或一自然杀手(natural killer,NK)细胞。
11.一种产生活化的T淋巴细胞的体外或离体方法,包括使T细胞与装载抗原的人类第I类或第II类MHC分子在体外或离体接触一段足够以抗原特异性方式活化该T细胞的时间,该MHC分子是于一合适的抗原呈现细胞或一模拟一抗原呈现细胞的人造构筑物上表现,其中该抗原为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胜肽。
12.一种通过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产生的活化的T淋巴细胞,其中该活化的T淋巴细胞选择性地识别呈现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胜肽的细胞。
13.一种药物组合物,包含至少一种活性成分,其选自由下列所组成的群组: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胜肽、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酸、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体或其片段、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T细胞受体或其片段、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重组宿主细胞,以及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活化的T淋巴细胞。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进一步包含一药学上可接受的载剂,及/或一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及/或稳定剂。
15.一种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或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使用于预防或治疗一有需要的受试者中的一病原体感染。
1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或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药物组合物于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途,其中该病原体感染是由一冠状病毒所引起的。
1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或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药物组合物于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途,其中该冠状病毒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状病毒2(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
18.一种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免疫原性组合物或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药物组合物使用于在一动物或一人类受试者中产生抗冠状病毒抗体。
19.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免疫组合物或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药物组合物于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途,其中该抗冠状病毒抗体的特征在于对一冠状病毒具有结合亲和力。
20.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免疫组合物或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药物组合物于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途,其中该冠状病毒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状病毒2(SARS-CoV-2)。
21.一种复合物,包含与一MHC分子结合的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胜肽。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复合物,其中该复合物包含两个或更多个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胜肽以及两个或更多个MHC分子。
23.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复合物,其中该两个或更多个胜肽中的每一种与该两个或更多个MHC分子的一结合。
24.如权利要求21至23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物,其中该两个或更多个MHC分子中的每一种皆连接至一葡聚醣骨架。
25.如权利要求21至24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物,其中该复合物进一步包含一荧光团,可选择地其中该荧光团连接至该葡聚醣骨架上。
2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胜肽或如权利要求21至25的任一项的所述复合物用途用于一种确定一个体中现在或先前是否存在冠状病毒感染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使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胜肽或如权利要求21至25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物与自该个体获得的一样品接触,并确定该胜肽或复合物与该样品中包含的一分子之间是否存在结合。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用途,其中该分子为一抗体或一T细胞受体。
28.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用途,其中该结合存在时表示现在或先前存在冠状病毒感染,及/或该结合不存在时表示现在或先前不存在冠状病毒感染。
2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胜肽或如权利要求21至25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物用途用于一种鉴定冠状病毒特异性T细胞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使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胜肽或如权利要求21至25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物与自一个体获得的一样品接触,并确定该胜肽或复合物与该样品中包含的一T细胞受体之间是否存在结合。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途,其中该个体现在感染了冠状病毒。
31.如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用途,其中该个体先前,但并非现在,感染了冠状病毒。
3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胜肽或如权利要求21至25的任一项所述复合物用途用于一种鉴定一冠状病毒特异性T细胞受体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使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胜肽或如权利要求21至25的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物与一T细胞受体接触,并确定该胜肽或复合物与该T细胞受体之间是否存在结合。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用途,其中存在结合表示该T细胞受体为一冠状病毒特异性T细胞受体,及/或不存在结合表示该T细胞受体不为一冠状病毒特异性T细胞受体。
CN202280035977.XA 2021-05-18 2022-04-26 抗病毒感染的胜肽疫苗 Pending CN1173776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90116P 2021-05-18 2021-05-18
US63/190,116 2021-05-18
PCT/CN2022/089266 WO2022242432A1 (en) 2021-05-18 2022-04-26 Peptide vaccine for virus infec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77679A true CN117377679A (zh) 2024-01-09

Family

ID=84104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35977.XA Pending CN117377679A (zh) 2021-05-18 2022-04-26 抗病毒感染的胜肽疫苗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70604A1 (zh)
EP (1) EP4341274A1 (zh)
JP (1) JP2024517927A (zh)
CN (1) CN117377679A (zh)
WO (1) WO202224243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45729A1 (en) * 2002-06-27 2004-01-19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modulating a cytotoxic t lymphocyte immune response
WO2005081716A2 (en) * 2003-11-24 2005-09-09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DNA VACCINES TARGETING ANTIGENS OF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SARS-CoV)
CN100408595C (zh) * 2003-12-31 2008-08-06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 Sars病毒hla-a2限制性表位多肽及其应用
US8828929B2 (en) * 2008-11-28 2014-09-09 Nof Corporation Cytotoxic T cell epitope peptide for SARS coronavirus, and use thereof
FI20205382A1 (en) * 2020-04-09 2021-05-07 Niemelae Erik Method for preventing the spread of pathogens and for reducing infections caused by them
WO2021212568A1 (zh) * 2020-04-21 2021-10-28 苏州方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原肽及其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41274A1 (en) 2024-03-27
WO2022242432A1 (en) 2022-11-24
JP2024517927A (ja) 2024-04-23
US20220370604A1 (en) 2022-11-24
TW202300513A (zh) 2023-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241204A1 (en) Polypeptide vaccine coupled with tlr7 agonist for novel coronavirus and use thereof
CA3146464C (en) Antigen specific immunotherapy employing covid-19 fusion proteins and methods of use
AU2017203425A1 (en) Peptide vaccine for prevention and immunotherapy of dementia of the Alzheimer&#39;s type
US20130202634A1 (en) Dengue Virus (DV) Polypeptide Sequences, T Cell Epitopes and Methods and Uses Thereof
US20230338513A1 (en)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vaccine
TWI741241B (zh) 用於治療及/或預防異位性皮膚炎之il-31胜肽免疫原及其劑型
CN104507496B (zh) 包含与crm197载体蛋白偶联的hiv gp41肽的免疫原性化合物
SA519410007B1 (ar) مركبات ببتيد وطرق لمعالجة السكر
US20200171143A1 (en) Virus-like particles comprising zika antigen
WO2013003579A1 (en) Cytotoxic t-lymphocyte-inducing immunogens for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diagnosis of dengue virus infection
CA2666342A1 (en) Ii-key enhanced vaccine potency
US20230338510A1 (en) Novel coronavirus tandem epitope polypeptide vaccine and use thereof
JPH07505365A (ja) 耐性の誘導に有用なペプチド
Mokhtar et al. Evaluation of hydrophobic chitosan-based particulate formulations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vaccine candidate T cell antigens
JP2022525431A (ja) 抗原性多量体呼吸器合胞体ウイルスポリペプチド
CN117377679A (zh) 抗病毒感染的胜肽疫苗
TWI839716B (zh) 抗病毒感染之胜肽疫苗
JP2023554587A (ja) Sars-cov-2 スパイクタンパク質の受容体結合ドメインにコンジュゲートまたは融合している抗体およびワクチン目的でのそれらの使用
EP2723372A2 (en) Protection against dengue virus and prevention of severe dengue disease
US11623945B2 (en) Immunostimulating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fore
US20230270848A1 (en) PEPTIDE IMMUNOGENS AND FORMULATIONS THEREOF TARGETING MEMBRANE-BOUND IgE FOR TREATMENT OF IgE MEDIATED ALLERGIC DISEASES
WO2022253193A1 (zh) 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多肽及其纳米乳制剂在预防新冠野毒株和突变株感染中的应用
WO2010129710A1 (en) Use of rankl to induce differentiation of microfold cells (m cells)
US20220339279A1 (en) Recombinant proteins, compositions, vectors, kits, and methods for immunizing against, and testing for exposure to,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KR20120054465A (ko) 소 코로나바이러스 항원 결정기를 포함하는 스파이크 재조합 단백질 및 이에 대한 항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