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76524A - 监控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监控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76524A
CN117376524A CN202311223866.4A CN202311223866A CN117376524A CN 117376524 A CN117376524 A CN 117376524A CN 202311223866 A CN202311223866 A CN 202311223866A CN 117376524 A CN117376524 A CN 1173765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coordinate
area
site
adjus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238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志彪
关智华
罗亚丹
苏炜
廖克汶
郝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Dawan District Guangdong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Dawan District Guangdong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Dawan District Guangdong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Dawan District Guangdong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2386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765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76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765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90Arrangement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e.g. multiple cameras in TV studios or sports stadiu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控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监控方法,包括:接收针对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一监控区域的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并根据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对第一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根据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在第一监控场地中的坐标数据,对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其中,第二监控场地为多个监控场地中除第一监控场地之外的任一监控场地;根据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和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控制摄像装置集合对多个监控场地进行监控。采用本公开可以降低监控区域调整的成本、提高监控区域调整的效率。

Description

监控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控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对多个采用相似或相同布置的待监控场景进行监控时,如果需要对待监控场景中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则需要人工调整每个待监控场景的监控区域,所需成本较高,并且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监控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监控区域调整的成本较高、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监控方法,包括:
接收针对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一监控区域的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并根据所述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对所述第一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监控场地为多个监控场地中任一监控场地;
根据所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在所述第一监控场地中的坐标数据,对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其中,所述第二监控场地为多个监控场地中除所述第一监控场地之外的任一监控场地;
根据所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和所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控制摄像装置集合对所述多个监控场地进行监控。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在所述第一监控场地中的坐标数据,对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在所述第一监控场地中的第一坐标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监控场地和所述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坐标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坐标数据,对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在所述第一监控场地中的第一坐标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监控场地和所述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坐标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一监控视频画面截图进行图像识别,得到第一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包括多个坐标参照物在所述第一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的第一位置信息,所述多个监控场地中每个监控场地均设置所述多个坐标参照物;
对所述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监控视频画面截图进行图像识别,得到第二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包括所述多个坐标参照物在所述第一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的第二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和所述第二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确定所述第一监控场地和所述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和所述第二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确定所述第一监控场地和所述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包括:
在所述第一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以第一坐标参照物的位置作为第一参照坐标原点,确定第二坐标参照物相对于所述第一坐标参照物的第一参照坐标数据,得到第一参照坐标数据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坐标参照物为所述多个坐标参照物中任一坐标参照物,所述第二坐标参照物为所述多个坐标参照物中除所述第一坐标参照物之外的任一坐标参照物;
在所述第二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以所述第一坐标参照物的位置作为第二参照坐标原点,确定所述第二坐标参照物相对于所述第一坐标参照物的第二参照坐标数据,得到第二参照坐标数据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参照坐标数据集合和所述第二参照坐标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监控场地和所述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坐标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区域边界修改数据相对于所述第一坐标参照物的第一边界坐标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边界坐标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监控场地和所述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边界坐标数据。
可选的,所述控制摄像装置集合对所述多个监控场地进行监控,包括:
获取当前监控视频画面图像;
确定所述当前监控视频画面图像相对于初始监控视频画面图像的图像变化信息;
若所述图像变化信息满足报警要求,则发出告警信息。
可选的,在所述接收针对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一监控区域的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并根据所述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对所述第一监控区域进行调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初始监控视频画面图像;
接收针对所述初始监控视频画面图像输入的初始区域边界数据,根据所述初始区域边界数据确定第一监控区域。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监控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接收针对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一监控区域的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并根据所述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对所述第一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监控场地为多个监控场地中任一监控场地;
区域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在所述第一监控场地中的坐标数据,对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其中,所述第二监控场地为多个监控场地中除所述第一监控场地之外的任一监控场地;
场地监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和所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控制摄像装置集合对所述多个监控场地进行监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前述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控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前述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控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接收针对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一监控区域的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并根据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对第一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其中,第一监控场地为多个监控场地中任一监控场地;根据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在第一监控场地中的坐标数据,对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其中,第二监控场地为多个监控场地中除第一监控场地之外的任一监控场地;根据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和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控制摄像装置集合对多个监控场地进行监控。因此,在需要对待监控场景中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时,可以仅调整其中一个场地的监控区域,根据该场地的监控区域的调整数据对其余场地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可以无需人工调整每个待监控场景的监控区域,可以降低监控区域调整的成本、提高监控区域调整的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评标监控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评标监督页面的展示示意图;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相关技术中,目前进行评标监控时都是对人体行为进行监控,例如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种评标监控方法:采用身份核实模块核实评标专家的身份;行为监控模块采集各个评标专家相应的评标语音与各个评标专家相应的评标视频;敏感识别模块根据各个评标专家相应的评标语音逐个识别相应的敏感词汇,敏感识别模块用于根据各个评标专家相应的评标视频逐个识别相应的敏感图像;评标告警模块用于评标专家同时出现敏感词汇与敏感图像时进行告警。该方案结合评标专家的评标语音和评标视频这两者来进行评标监控,如果同时出现敏感词汇与敏感图像就进行告警,预防作假行为。
第二种评标监控方法:在线评标设备为评标用户提供在线评标功能;采集当前设备的第一屏幕数据;监控设备采集评标用户的当前评标环境数据;视线同步设备同步采集包括评标用户的当前视线范围的视线场景图像;监督设备根据第一屏幕数据和视线场景图像确定评标用户是否在执行与评标无关事件;根据当前评标环境数据确定当前评标环境是否存在其它用户;在确定出评标用户在执行与评标无关事件或者当前评标环境存在其它用户时,输出评标异常告警。该方案根据评标设备的屏幕数据、评标环境的监控数据和评标用户的视线场景图像来进行评标监控,如果根据第一屏幕数据和视线场景图像判断出评标用户在执行与评标无关事件,或者根据当前评标环境数据判断出当前评标环境存在其它用户,就认为出现评标异常,进行告警。
综上,现有的评标监控方法通过评标专家的讲话和微表情来监控识别评标专家的异常行为,或者通过评标设备的屏幕数据和评标专家的视线来监控识别评标异常或者通过监控评标环境中是否有其他用户来识别评标异常。这些评标监控方法忽略了评标环境中的一些特定对象的变化也可反映出评标作弊,例如是否有人操作评标一体机或者摄像头的拍摄角度是否发生转动,这些情况都是评标作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详细说明。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由电子设备执行。
具体的,该监控方法包括:
S101,接收针对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一监控区域的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并根据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对第一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监控场地为多个监控场地中任一监控场地。
需要说明的是,这多个第一监控场地均采用相同或相似布置。例如,可以为评标场景下的多个评标场所。或者,多个考核场所等等。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监控区域指的是第一监控场地中需要被监控的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区域边界修改数据用于指示对第一监控场地的边界进行调整。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进行监控时,电子设备可以接收针对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一监控区域的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并根据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对第一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
S102,根据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在第一监控场地中的坐标数据,对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监控场地为多个监控场地中除第一监控场地之外的任一监控场地。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获取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在第一监控场地中的坐标数据,对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
S103,根据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和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控制摄像装置集合对多个监控场地进行监控。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获取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和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控制摄像装置集合对多个监控场地进行监控。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需要对待监控场景中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时,可以仅调整其中一个场地的监控区域,根据该场地的监控区域的调整数据对其余场地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可以无需人工调整每个待监控场景的监控区域,可以降低监控区域调整的成本、提高监控区域调整的效率。
请参见图2,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由服务器执行。
具体的,该监控方法包括:
S201,获取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初始监控视频画面图像;
以一个场景举例,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评标监控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评标监控系统包括远程监控室、云端服务器以及多个移动评标场所,每个移动评标场所均设置有评标一体机以及连接该评标一体机的多个评标电脑。
评标一体机配有多个无线摄像头,这多个无线摄像头放置在移动评标场所相应位置处,用于对该移动评标场所进行场地监控。无线摄像头可以将拍摄的场地监控视频数据传输给连接的评标一体机。评标电脑则可以自身开启桌面监控并把桌面监控视频数据传输给连接的评标一体机。评标一体机连接云端服务器,可以把场地监控视频数据和评标电脑的桌面监控视频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
评标电脑还可以发起视频会商请求,评标一体机可以把评标电脑发起视频会商请求的评标电脑的网络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上报给云端服务器,由云端服务器为视频会商的各个参与方建立视频通讯信道,实现视频会商。
远程监控室包括多台监控电脑。各台监控电脑执行远程监控,一台监控电脑对应一个移动评标场所,各台监控电脑可以通过内网交换机连接到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拼接大屏,把本监控电脑的评标监督页面对应的视频信号传输至LCD拼接大屏进行显示,LCD拼接大屏划分有多个显示窗口,每个显示窗口显示一台监控电脑的评标监督页面。这样相关人员可以从LCD拼接大屏上同时查看各个移动评标场所的评标过程视频。LCD控制主机与LCD拼接大屏连接,可以用于控制LCD拼接大屏。
根据一些实施例,监控电脑的评标监督页面可以显示一个移动评标场所的各个监控视频,监控视频包括评标电脑的桌面监控视频、评标场所的场地监控视频以及视频会商视频。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评标监督页面的展示示意图。如图4所示,评标监督页面中设有三个监控视频选择栏,分别为桌面监控、场地监控和视频会商。图4中选中了场地监控选择栏,页面下方显示的是负责场地监控的多个无线摄像头的实时监控视频画面,在每个实时监控视频画面下方设有对应的框选操作栏。在初始化时,监控电脑截取各个实时监控视频画面的初始图像并把各个初始图像填充至其对应的框选操作栏中。
S202,接收针对初始监控视频画面图像输入的初始区域边界数据,根据初始区域边界数据确定第一监控区域;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监控区域可以由多个子区域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无线摄像头的拍摄角度是固定的,评标场所环境中物体都是立体的,无线摄像头拍摄不到物体背向摄像头的区域,位于物体背向区域的其他物体可能被遮住而拍摄不到,如果需要对评标场所的某个区域进行监控,仅在单一摄像头的实时监控视频画面中将该区域所在位置划定为警报监控区域,可能监控不到该区域的实际全貌,可能该区域某些局部产生了变化而监控不到。
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采用两个无线摄像头进行场地监控,如图4所示,有摄像头1和摄像头2输入的两个场地监控实时监控视频画面,为降低监控遗漏的可能性,可以将所需监控的区域在摄像头1和摄像头2的实时监控视频画面中的所在位置划定为警报监控区域,这样可以实现两个拍摄角度下的画面监控,即可降低出现监控遗漏的可能性。
以一个场景举例,如图4所示,监督人员可以根据评标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工作经验,在框选操作栏中对初始图像进行区域框选,划定警报监控区域,例如图4中所示的虚线方框区域①、②、③、④。
其中,为了防止评标专家通过手机联系外界进行评标作弊,在评标过程中不允许评标专家携带手机在身上,评标场所会设置有手机放置区,用于放置评标专家的手机。这种情况下,监督人员可以在场地监控的实时监控视频画面所对应的框选操作栏中把场地监控的实时监控视频画面的初始图像中的手机放置区框选出来,划定为警报监控区域。划定好该警报监控区域之后,监控电脑就会记录手机放置区的初始状态。
其中,评标过程中,为了防止有人操作评标一体机,监督人员还可在场地监控的实时监控视频画面所对应的框选操作栏中把初始图像中的评标一体机所在区域框选出来,划定为警报监控区域。
其中,由于摄像头的监控区域通常是有限的,为了防止有人故意扭转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以企图评标作弊,监督人员可以让两个监控摄像头分别把对方拍摄进去,然后分别在两个监控摄像头对应的实时监控视频画面所对应的框选操作栏中的初始图像中把所拍摄到的监控摄像头所在区域框选出来,划定为警报监控区域。
其中,对于桌面监控,监督人员可以在监控视频选择栏中选中桌面监控选择栏,那么评标监督页面就会跳转至显示桌面监控的实时监控视频画面,监控电脑同样截取各个评标电脑的桌面监控实时视频画面的初始图像填充至所对应的框选操作栏中。监督人员就可以在对应的框选操作栏中对桌面监控的初始图像进行警报监控区域划定,例如把评标电脑的桌面任务栏框选出来(此时桌面任务栏中只含有评标所需要打开的客户端软件),划定为警报监控区域。
其中,对于视频会商,监督人员可以在监控视频选择栏中选中视频会商,评标监督页面就会跳转至显示视频会商实时画面,监控电脑同样截取视频会商实时画面的初始图像并填充至对应的框选操作栏中,监督人员就可以在框选操作栏中对视频会商实时画面的初始图像进行区域框选,例如分别把各个评标专家的显示窗口框选出来(此时各个评标专家都在各自的显示窗口中),划定为警报监控区域。
S203,接收针对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一监控区域的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并根据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对第一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
具体过程如上,此处不再赘述。
S204,对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一监控视频画面截图进行图像识别,得到第一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包括多个坐标参照物在第一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的第一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监控场地中每个监控场地均设置多个坐标参照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坐标参照物例如可以是所有监控场地中统一需使用到的一个物件,例如记录本等,或者也可以是专门设置用来提供坐标参照的物件。
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对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一监控视频画面截图进行图像识别。
以一个场景举例,如图4所示,可以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对一个移动评标场所中的摄像头1的第一实时监控视频画面截图进行图像识别,识别出多个坐标参照物所在位置,该多个坐标参照物例如可以包括评标一体机以及多个其他坐标参照物。
S205,对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监控视频画面截图进行图像识别,得到第二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与第一实时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一一对应。例如,当第一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为第一监控场地中的摄像头1的实时监控视频画面截图时,第二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为第二监控场地中的摄像头1的实时监控视频画面截图。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包括多个坐标参照物在第一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的第二位置信息。
以一个场景举例,可以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对另一个移动评标场所中的摄像头1的第一实时监控视频画面截图进行图像识别,识别出多个坐标参照物所在位置,该多个坐标参照物例如也可以包括评标一体机以及多个其他坐标参照物。
S206,根据第一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和第二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确定第一监控场地和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
根据一些实施例,在第一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可以以第一坐标参照物的位置作为第一参照坐标原点,确定第二坐标参照物相对于第一坐标参照物的第一参照坐标数据,得到第一参照坐标数据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坐标参照物为多个坐标参照物中任一坐标参照物,第二坐标参照物为多个坐标参照物中除第一坐标参照物之外的任一坐标参照物。
以一个场景举例,可以以评标一体机在第一实时监控视频画面截图的位置作为第一坐标原点,确定多个其他坐标参照物相对于评标一体机的第一参照坐标数据,得到第一参照坐标数据集合。
根据一些实施例,在第二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可以以第一坐标参照物的位置作为第二参照坐标原点,确定第二坐标参照物相对于第一坐标参照物的第二参照坐标数据,得到第二参照坐标数据集合;
以一个场景举例,可以以评标一体机在第二实时监控视频画面截图的位置作为第二坐标原点,确定多个其他坐标参照物相对于评标一体机的第二参照坐标数据,得到第二参照坐标数据集合。
根据一些实施例,根据第一参照坐标数据集合和第二参照坐标数据,可以确定第一监控场地和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
以一个场景举例,根据任一其他坐标参照物在第一实时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的第一参照坐标数据和该任一其他坐标参照物在第二实时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的第二参照坐标数据,计算得出第一实时监控视频画面截图和第二实时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即第一监控场地和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
S207,根据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在第一监控场地中的第一坐标数据,以及第一监控场地和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确定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坐标数据;
根据一些实施例,确定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坐标数据时,可以确定区域边界修改数据相对于第一坐标参照物的第一边界坐标数据;根据第一边界坐标数据以及第一监控场地和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确定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边界坐标数据。
以一个场景举例,接收监控人员在第一实时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划定的警报监控区域边界数据时,可以确定在这个移动评标场所中,该警报监控区域边界相对于评标一体机的第一边界坐标数据,按照上述坐标转换关系可以计算在另一个移动评标场所中,该警报监控区域边界在第二实时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相对于评标一体机的第二边界坐标数据。
S208,根据第二坐标数据,对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
以一个场景举例,在另一个移动评标场所中,根据警报监控区域边界在第二实时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相对于评标一体机的第二边界坐标数据,可以在第二实时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划定出对应的警报监控区域。
易于理解的是,监控电脑在检测到监督人员在场地监控视频画面的截图中划定了新的警报监控区域时,可以自动根据监督人员划定的警报监控区域在当前场地监控视频画面中的坐标数据,计算得出该警报监控区域在另一场地监控视频画面中的坐标数据,进而自动在另一场地监控视频画面中划定对应的警报监控区域。因此,可以无需监督人员重复划定,可以减少监督人员划定警报监控区域的工作量。
S209,根据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和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控制摄像装置集合对多个监控场地进行监控。
根据一些实施例,控制摄像装置集合对多个监控场地进行监控时,可以获取当前监控视频画面图像;确定当前监控视频画面图像相对于初始监控视频画面图像的图像变化信息;若图像变化信息满足报警要求,则发出告警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报警要求例如可以为图像变化信息指示画面出现变化。报警要求例如也可以为图像变化信息指示画面发生了预设的变化情况。
易于理解的是,在评标场景中,识别当次截图中的警报监控区域相比于初始图像中的警报监控区域是否有变化,若识别出有变化,则触发告警时,考虑到可能有些不确定因素例如环境原因导致的一些变化,实际上与评标作弊无关,为降低误报的概率,可以将报警要求调整为只有识别到警报监控区域发生了预设的变化情况才触发告警。
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采用神经网络模型来进行图像识别判断是否发生了预设的变化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以实时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的警报监控区域作为输入数据,以实时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的警报监控区域是否出现预设的变化情况作为输出结果组成一组训练样本,使用多组训练样本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使该神经网络模型具备根据实时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的警报监控区域自动识别出警报监控区域是否出现预设的变化情况的能力,如此就可以使用该神经网络模型自动识别警报监控区域是否出现预设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预设的变化情况,就触发告警。
以一个场景举例,划定好警报监控区域,即确定完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和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之后,监控电脑就可以开启定时截图识别任务,具体地,定时截取各个实时监控视频的截图并把当前截图填充至对应的框选操作栏中,根据监督人员在该框选操作栏中所划定的警报监控区域,识别当前截图中的警报监控区域相比于初始图像中的警报监控区域是否有变化,若识别出有变化,则触发告警。
例如,在最新的场地监控视频截图中,评标场所的手机放置区手机数量变少了或者有人在手机放置区处,也就是说,手机放置区所在的警报监控区域产生了变化,则监控电脑就在该警报监控区域标示异常,同时触发告警提示监督人员。
例如,在最新的桌面监控视频截图中的桌面任务栏多了非评标使用的客户端软件图标,即桌面任务栏所在的警报监控区域产生了变化,则在该警报监控区域标示异常,同时触发告警提示监督人员。
例如,在最新的视频会商截图中,某个评标专家的显示窗口多了一个人,即该评标专家视频会商显示窗口所在的警报监控区域产生了变化,则在该警报监控区域标示异常,同时触发告警提示监督人员。
根据一些实施例,考虑到可能有些不确定因素例如环境原因导致的一些变化,实际上与评标作弊无关,为降低误报的概率,报警要求可以改为是只有识别到警报监控区域发生了预设的变化情况才触发告警。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的变化情况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手机放置区的手机数量变少、手机放置区有人、有人在操作评标一体机、监控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发生了转动、桌面任务栏有即时通讯软件图标、评标专家的视频会商显示窗口的人数超过一人。
需要说明的的,可以为一个警报监控区域(即监控区域中的每一个子区域)配置一个神经网络模型,分别使用对应的训练样本进行训练,使得各个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自动识别对应的警报监控区域是否出现预设的变化情况。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在需要对待监控场景中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时,可以仅调整其中一个场地的监控区域,根据该场地的监控区域的调整数据对其余场地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可以无需人工调整每个待监控场景的监控区域,可以降低监控区域调整的成本、提高监控区域调整的效率。
在监控界面向监督者提供一个框选操作功能,由监督者自由框选需要重点监控的区域,使得监督人员能够灵活的选定重点监督区域/对象,即能够有效防止作弊,也能够减少无效告警,使得评标监督人员能够更加轻松的同时监控多个画面,大幅提高了评标监督人员使用评标监控系统的体验。
在重点监控区域有异动时及时告警,从而使监督人员能够根据每场评标现场的实际情况来选定特定的重点监控区域,以此实现自动监控,在提高评标过程安全性的同时,也避免全画面监督时的无效告警过多的问题。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请参见图5,其示出了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监控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装置的全部或一部分。该监控装置500包括数据获取单元501、区域调整单元502和场地监控单元503;其中,
数据获取单元501,用于接收针对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一监控区域的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并根据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对第一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其中,第一监控场地为多个监控场地中任一监控场地;
区域调整单元502,用于根据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在第一监控场地中的坐标数据,对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其中,第二监控场地为多个监控场地中除第一监控场地之外的任一监控场地;
场地监控单元503,用于根据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和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控制摄像装置集合对多个监控场地进行监控。
可选的,区域调整单元502用于根据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在第一监控场地中的坐标数据,对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时,具体用于:
根据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在第一监控场地中的第一坐标数据,以及第一监控场地和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确定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坐标数据;
根据第二坐标数据,对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
可选的,区域调整单元502用于在根据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在第一监控场地中的第一坐标数据,以及第一监控场地和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确定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坐标数据之前,还用于:
对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一监控视频画面截图进行图像识别,得到第一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其中,第一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包括多个坐标参照物在第一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的第一位置信息,多个监控场地中每个监控场地均设置多个坐标参照物;
对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监控视频画面截图进行图像识别,得到第二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其中,第二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包括多个坐标参照物在第一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的第二位置信息;
根据第一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和第二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确定第一监控场地和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
可选的,区域调整单元502用于根据第一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和第二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确定第一监控场地和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时,具体用于:
在第一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以第一坐标参照物的位置作为第一参照坐标原点,确定第二坐标参照物相对于第一坐标参照物的第一参照坐标数据,得到第一参照坐标数据集合,其中,第一坐标参照物为多个坐标参照物中任一坐标参照物,第二坐标参照物为多个坐标参照物中除第一坐标参照物之外的任一坐标参照物;
在第二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以第一坐标参照物的位置作为第二参照坐标原点,确定第二坐标参照物相对于第一坐标参照物的第二参照坐标数据,得到第二参照坐标数据集合;
根据第一参照坐标数据集合和第二参照坐标数据,确定第一监控场地和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
可选的,区域调整单元502用于确定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坐标数据时,具体用于:
确定区域边界修改数据相对于第一坐标参照物的第一边界坐标数据;
根据第一边界坐标数据以及第一监控场地和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确定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边界坐标数据。
可选的,场地监控单元503用于控制摄像装置集合对多个监控场地进行监控时,具体用于:
获取当前监控视频画面图像;
确定当前监控视频画面图像相对于初始监控视频画面图像的图像变化信息;
若图像变化信息满足报警要求,则发出告警信息。
可选的,数据获取单元501用于在接收针对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一监控区域的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并根据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对第一监控区域进行调整之前,还用于:
获取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初始监控视频画面图像;
接收针对初始监控视频画面图像输入的初始区域边界数据,根据初始区域边界数据确定第一监控区域。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数据获取单元接收针对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一监控区域的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并根据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对第一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其中,第一监控场地为多个监控场地中任一监控场地;区域调整单元根据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在第一监控场地中的坐标数据,对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其中,第二监控场地为多个监控场地中除第一监控场地之外的任一监控场地;场地监控单元根据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和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控制摄像装置集合对多个监控场地进行监控。因此,在需要对待监控场景中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时,可以仅调整其中一个场地的监控区域,根据该场地的监控区域的调整数据对其余场地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可以无需人工调整每个待监控场景的监控区域,可以降低监控区域调整的成本、提高监控区域调整的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图6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电子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公开的实现。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600包括计算单元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可存储电子设备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单元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电子设备6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输入单元6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6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6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6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609允许电子设备6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计算单元6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6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计算单元6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监控方法。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监控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6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602和/或通信单元6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电子设备6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 603并由计算单元6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监控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单元6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监控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互联网和区块链网络。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又称为云计算服务器或云主机,是云计算服务体系中的一项主机产品,以解决了传统物理主机与VPS服务("Virtual Private Server",或简称"VPS")中,存在的管理难度大,业务扩展性弱的缺陷。服务器也可以为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或者是结合了区块链的服务器。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针对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一监控区域的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并根据所述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对所述第一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监控场地为多个监控场地中任一监控场地;
根据所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在所述第一监控场地中的坐标数据,对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其中,所述第二监控场地为多个监控场地中除所述第一监控场地之外的任一监控场地;
根据所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和所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控制摄像装置集合对所述多个监控场地进行监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在所述第一监控场地中的坐标数据,对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在所述第一监控场地中的第一坐标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监控场地和所述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坐标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坐标数据,对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在所述第一监控场地中的第一坐标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监控场地和所述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坐标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一监控视频画面截图进行图像识别,得到第一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包括多个坐标参照物在所述第一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的第一位置信息,所述多个监控场地中每个监控场地均设置所述多个坐标参照物;
对所述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监控视频画面截图进行图像识别,得到第二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包括所述多个坐标参照物在所述第一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的第二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和所述第二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确定所述第一监控场地和所述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和所述第二坐标参照物位置集合,确定所述第一监控场地和所述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包括:
在所述第一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以第一坐标参照物的位置作为第一参照坐标原点,确定第二坐标参照物相对于所述第一坐标参照物的第一参照坐标数据,得到第一参照坐标数据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坐标参照物为所述多个坐标参照物中任一坐标参照物,所述第二坐标参照物为所述多个坐标参照物中除所述第一坐标参照物之外的任一坐标参照物;
在所述第二监控视频画面截图中,以所述第一坐标参照物的位置作为第二参照坐标原点,确定所述第二坐标参照物相对于所述第一坐标参照物的第二参照坐标数据,得到第二参照坐标数据集合;
根据所述第一参照坐标数据集合和所述第二参照坐标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监控场地和所述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坐标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区域边界修改数据相对于所述第一坐标参照物的第一边界坐标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边界坐标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监控场地和所述第二监控场地之间的坐标转换关系,确定所述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边界坐标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摄像装置集合对所述多个监控场地进行监控,包括:
获取当前监控视频画面图像;
确定所述当前监控视频画面图像相对于初始监控视频画面图像的图像变化信息;
若所述图像变化信息满足报警要求,则发出告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针对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一监控区域的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并根据所述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对所述第一监控区域进行调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初始监控视频画面图像;
接收针对所述初始监控视频画面图像输入的初始区域边界数据,根据所述初始区域边界数据确定第一监控区域。
8.一种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接收针对第一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一监控区域的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并根据所述区域边界修改数据对所述第一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其中,所述第一监控场地为多个监控场地中任一监控场地;
区域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在所述第一监控场地中的坐标数据,对第二监控场地对应的第二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其中,所述第二监控场地为多个监控场地中除所述第一监控场地之外的任一监控场地;
场地监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调整后的第一监控区域和所述调整后的第二监控区域,控制摄像装置集合对所述多个监控场地进行监控。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控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监控方法。
CN202311223866.4A 2023-09-20 2023-09-20 监控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3765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3866.4A CN117376524A (zh) 2023-09-20 2023-09-20 监控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3866.4A CN117376524A (zh) 2023-09-20 2023-09-20 监控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76524A true CN117376524A (zh) 2024-01-09

Family

ID=89400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23866.4A Pending CN117376524A (zh) 2023-09-20 2023-09-20 监控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7652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14901B1 (ko) 인공지능 모듈 맵 기반 이용 목적에 따른 인공지능 모듈 추천 방법
WO2020224122A1 (zh) 视频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JP6986187B2 (ja) 人物識別方法、装置、電子デバイス、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523384A (zh) 一种基于视觉的会议防偷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0557603B (zh) 移动目标的监控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47792A (zh) 补全视频会议记录的方法及设备
CN110852196A (zh) 人脸识别信息展示方法及装置
KR102576636B1 (ko) 기계 학습 기반 영상 스트림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CN112800947A (zh) 视频监控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76524A (zh) 监控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61078B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方法
CN112153324A (zh) 一种监控视频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756256A (zh) 信息标注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7071231A (zh) 图像变化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6366961A (zh) 视频会议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3483760A (zh) 巡更监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24060B (zh) 人脸抓拍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14838A (zh) 一种注意力检测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4915282A (zh) 一种状态监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7097982B (zh) 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099170B (zh) 用于信息处理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EP4086905B1 (en) Voice activity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JP2014142696A (ja) 解析処理制御システム
CN115514893B (zh) 图像上传方法、图像上传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6248832A (zh) 多模态智能监控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