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53358B - 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53358B
CN117353358B CN202311638902.3A CN202311638902A CN117353358B CN 117353358 B CN117353358 B CN 117353358B CN 202311638902 A CN202311638902 A CN 202311638902A CN 117353358 B CN117353358 B CN 1173533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adjustment
determining
storage inverter
i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389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53358A (zh
Inventor
王江城
姚茂法
吴鑫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roe Power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roe Power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roe Power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roe Power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3890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533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53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53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53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533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12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from ac input or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10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systems management focussing at grid-level, e.g. load flow analysis, node profile computation, meshed network optimisation, active network management or spinning reserv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20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储能装置,属于储能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根据储能装置的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以及异常储能逆变器确定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可靠性评估量,并当综合可靠性评估量满足要求时,通过调峰需求进行储能装置的调峰容量的确定,并基于调峰容量以及综合可靠性评估量进行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最小使用数量的确定,以最小使用数量和调峰容量为约束条件,基于储能逆变器的调节问题量以及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连接的储能电池组的剩余容量确定参与调节的储能逆变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调峰相应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储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储能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逆变器的容量限制,采用单一的逆变器往往无法完成储能装置的电能变换的需求,现有技术方案中往往通过组串式逆变器实现对储能装置的电能变换需求,以满足网侧的电能调节需求,具体的将不同的蓄电池组产生的直流电直接转变为交流电再进行汇总,功率相对较小,使得检修效率和并网调节可靠性都有所增加,但与此同时,如何实现对不同的逆变器的监测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发明专利CN201810213910.6《一种基于储能逆变器的能量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中通过基于储能逆变器的调频功率以及储能电池的调节功率,确定出储能逆变器的功率指令,然后根据储能逆变器的功率指令以及预设公式,确定出驱动储能逆变器中功率开关管的目标驱动开关信号,但是却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方案中忽视了综合考虑不同的逆变器的使用状态及连接的电池模块的使用状态进行响应调峰需求的逆变器的确定,对于不同的逆变器其使用可靠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同时连接的电池模块的可用余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若不能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进行响应调峰需求的逆变器的确定,则无法保证调峰的可靠性。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储能装置。
发明内容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
一种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S1通过历史调节数据确定不同的储能逆变器在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谐波数据以及电压跌落数据,并结合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时长进行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以及问题调节频次的确定;
S2获取储能逆变器的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以及调节时刻,并结合问题调节频次的调节数据确定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以及异常储能逆变器;
S3根据储能装置的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以及异常储能逆变器确定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可靠性评估量,并当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满足要求时,进入下一步骤;
S4通过调峰需求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调峰容量的确定,并基于所述调峰容量以及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最小使用数量的确定,以所述最小使用数量和调峰容量为约束条件,基于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调节问题量以及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连接的储能电池组的剩余容量确定参与调节的储能逆变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根据谐波数据、电压跌落数据以及调节时长进行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以及问题调节频次的确定,从而实现了从逆变器的输出电流的谐波情况以及输出电压的电压跌落情况两个角度对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中存在问题的情况进行了筛选,进而实现了对历史调节频次中问题调节频次的筛选,也为实现对异常储能逆变器的识别奠定了基础。
2、通过根据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以及问题调节频次的调节数据确定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以及异常储能逆变器,既考虑到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的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问题调节情况,同时还考虑到不同的问题调节频次的问题严重程度和具体时段,实现了对异常储能逆变器的准确筛选。
3、通过基于储能逆变器的调节问题量以及储能逆变器的连接的储能电池组的剩余容量确定参与调节的储能逆变器,既考虑到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由于调节可靠性的差异对储能装置的整体的调峰响应的可靠性的影响,同时还考虑到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由于连接的储能电池组的剩余容量的差异对储能装置的整体的调峰响应的可靠性的影响,保证了调峰响应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输出电流中的谐波数据包括所述输出电流中的平均谐波含量、谐波含量不满足要求的时段在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时长占比以及谐波含量。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电压跌落数据包括在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电压跌落次数、不同的电压跌落频次下的电压跌落深度和跌落时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基于所述谐波时段的时长占比确定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中储能逆变器是否存在异常,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时长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时长限定比例的确定,并当所述谐波时段的时长占比不大于所述时长限定比例时,则确定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中储能逆变器存在异常。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当所述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不满足要求时,则确定所述储能逆变器为异常储能逆变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当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不满足要求时,则输出储能逆变器的工作可靠性不满足要求,暂时无法进行调峰。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基于所述调峰容量以及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最小使用数量的确定,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调峰容量以及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调峰修正容量的确定,并结合所述储能逆变器的平均容量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最小使用数量的确定。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采用上述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调节频次评估模块,逆变器分类模块,可靠性评估模块,调峰响应模块;
其中所述调节频次评估模块负责通过历史调节数据确定不同的储能逆变器在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谐波数据以及电压跌落数据,并结合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时长进行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以及问题调节频次的确定;
所述逆变器分类模块负责获取储能逆变器的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以及调节时刻,并结合问题调节频次的调节数据确定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以及异常储能逆变器;
所述可靠性评估模块负责根据储能装置的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以及异常储能逆变器确定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可靠性评估量;
所述调峰响应模块负责通过调峰需求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调峰容量的确定,并基于所述调峰容量以及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最小使用数量的确定,以所述最小使用数量和调峰容量为约束条件,基于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调节问题量以及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连接的储能电池组的剩余容量确定参与调节的储能逆变器。
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一种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确定的具体步骤的流程图;
图3是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的确定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综合可靠性评估量的确定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一种计算机系统的框架图;
图6是一种储能装置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对于大型储能装置,由于单一的逆变器的容量限制,采用单一的逆变器无法满足储能装置的电能转换的需求,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组串式逆变器实现对储能装置的电能转换,但是由于不同的逆变器在使用过程中的输出电流的谐波含量和电压跌落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不同的逆变器的使用可靠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同时由于不同的逆变器的连接的蓄电池模块的剩余容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若不考虑上述因素进行响应调峰需求的逆变器的确定,则无法保证储能装置的调峰的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首先通过历史调节数据进行储能装置的不同的储能逆变器在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谐波数据以及电压跌落数据的确定,并根据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谐波数据以及电压跌落数据进行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以及问题调节频次的确定,具体的可以通过谐波含量不满足要求的时长占比与电压跌落深度不满足要求的市场占比的归一化后的数量和进行调节问题量的确定,并将问题评估量较大的历史调节频次作为问题调节频次;
然后通过储能逆变器的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调节时刻以及问题调节频次的调节数据进行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以及异常储能逆变器,具体的可以通过调节时刻进行不同时间段的历史调节频次中的问题调节频次的比例以及调节问题量的平均值的确定,最后根据不同时间段的历史调节频次中的问题调节频次的比例以及调节问题量的平均值的乘积的数量和进行综合问题评估量的确定;
然后根据储能装置中的异常储能逆变器的比例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可靠性评估量的基础量的确定,然后根据异常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的平均值与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的平均值的比值进行修正比例量的确定,最后根据基础量和修正比例量的乘积进行综合可靠性评估量的确定,并当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较大时,进入下一步骤;
最后通过调峰需求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调峰容量的确定,基于所述调峰容量以及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调峰修正容量的确定,并结合所述储能逆变器的平均容量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最小使用数量的确定,通过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调节问题量以及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连接的储能电池组的剩余容量进行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调节可靠性的确定,并以所述调节可靠性从大到小为顺序,以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连接的储能电池组的剩余容量的和与调峰容量的偏差最小以及储能逆变器的数量大于所述最小使用数量为约束条件,进行参与调节的储能逆变器的确定。
以下将从三个实施例进行进一步描述。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S1通过历史调节数据确定不同的储能逆变器在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谐波数据以及电压跌落数据,并结合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时长进行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以及问题调节频次的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输出电流中的谐波数据包括所述输出电流中的平均谐波含量、谐波含量不满足要求的时段在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时长占比以及谐波含量。
具体的,所述电压跌落数据包括在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电压跌落次数、不同的电压跌落频次下的电压跌落深度和跌落时长。
在其中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述步骤S1中的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确定的具体步骤为:
S11通过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谐波数据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谐波含量不满足要求的时段的确定,并将其作为谐波时段,基于所述谐波时段的时长占比确定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中储能逆变器是否存在异常,若是,则进入步骤S13,若否,则进入步骤S12;
S12基于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电压跌落数据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电压跌落深度不满足要求的时段的确定,并将其作为电压跌落时段,基于所述电压跌落时段的时长占比确定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中储能逆变器是否存在异常,若是,则进入步骤S13,若否,则通过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平均谐波含量以及电压跌落的时长占比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确定;
在其中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平均谐波含量以及电压跌落的时长占比的乘积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确定。
S13获取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平均谐波含量,并结合谐波时段的时长占比以及平均谐波含量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调节谐波问题量的确定,获取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电压跌落次数以及不同的电压跌落次数的平均跌落深度,并结合所述电压跌落时段的时长、时长占比以及平均跌落深度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电压跌落问题量的确定;
在其中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谐波时段的时长占比、谐波时段的平均谐波含量与输出电流中的平均谐波含量的比例的乘积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谐波问题量的确定,可以通过历史调节频次下的电压跌落时段的时长占比、电压跌落时段的平均跌落深度与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压的比值、电压跌落次数与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调节时长的比例的三者的归一化的数量和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谐波问题量的确定。
S14获取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时长,并结合所述调节谐波问题量以及电压跌落问题量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调节谐波问题量与调节时长的比值、电压跌落问题量与调节时长的比值的数量和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中的基于所述谐波时段的时长占比确定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中储能逆变器是否存在异常,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时长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时长限定比例的确定,并当所述谐波时段的时长占比不大于所述时长限定比例时,则确定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中储能逆变器存在异常。
在另外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中的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确定的方法为:
通过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谐波数据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谐波含量不满足要求的时段的确定,并将其作为谐波时段,通过所述谐波时段的平均含量、时长以及时长占比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谐波问题评估量的确定;
基于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电压跌落数据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电压跌落深度不满足要求的时段的确定,并将其作为电压跌落时段,通过所述电压跌落时段的平均跌落深度、时长以及时长占比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电压问题评估量的确定;
当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谐波问题评估量以及电压问题评估量均满足要求时:
通过所述电压问题评估量以及所述谐波问题评估量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确定;
当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谐波问题评估量以及电压问题评估量任意一项无法满足要求时:
获取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平均谐波含量,并结合所述谐波问题评估量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调节谐波问题量的确定,获取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电压跌落次数以及不同的电压跌落次数的平均跌落深度,并结合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电压问题评估量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电压跌落问题量的确定;
获取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时长,并结合所述调节谐波问题量以及电压跌落问题量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确定。
S2获取储能逆变器的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以及调节时刻,并结合问题调节频次的调节数据确定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以及异常储能逆变器;
在其中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S2中的所述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的确定的方法为:
S21通过所述储能逆变器的问题调节频次的调节数据进行所述储能逆变器在最近的预设时间段内的问题调节频次的数量以及数量占比的确定,并基于所述问题调节频次的数量以及数量占比确定所述储能逆变器是否存在问题,若是,则进入步骤S23,若否,则进入下一步骤;
S22通过所述储能逆变器在最近的预设时间内的问题调频频次的数量以及调节问题量进行所述储能逆变器在最近的预设时间内的问题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数量和的确定,并结合所述储能逆变器在最近的预设时间内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平均值以及数量、问题调节频次的数量进行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近期逆变器调节问题量的确定,通过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近期逆变器调节问题量确定所述储能逆变器是否存在问题,若是,则进入步骤S23,若否,则将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近期逆变器调节问题量作为所述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
S23获取所述储能逆变器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平均值以及数量,并结合所述储能逆变器的问题调节频次的数量以及调节问题量的平均值进行所述储能逆变器的基础问题评估量的确定;
S24基于所述储能逆变器在最近的预设时间内的历史调节频次的数量占比以及调节时长占比进行所述近期逆变器调节问题量以及基础问题评估量的权重值的确定,并结合所述近期逆变器调节问题量以及基础问题评估量确定所述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
具体的,当所述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不满足要求时,则确定所述储能逆变器为异常储能逆变器。
在另外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2中的所述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的确定的方法为:
通过所述储能逆变器的问题调节频次的调节数据进行所述储能逆变器在最近的预设时间段内的问题调节频次的数量以及数量占比的确定,并结合所述问题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数量和进行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近期调节问题量的确定;
当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近期调节问题量不满足要求时:
获取所述储能逆变器在最近的预设时间内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平均值以及数量,并结合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近期调节问题量进行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近期逆变器调节问题量的确定;获取所述储能逆变器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平均值以及数量,并结合所述储能逆变器的问题调节频次的数量以及调节问题量的平均值进行所述储能逆变器的基础问题评估量的确定;
基于所述储能逆变器在最近的预设时间内的历史调节频次的数量占比以及调节时长占比进行所述近期逆变器调节问题量以及基础问题评估量的权重值的确定,并结合所述近期逆变器调节问题量以及基础问题评估量确定所述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
当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近期调节问题量满足要求时:
将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近期调节问题量作为所述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
S3根据储能装置的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以及异常储能逆变器确定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可靠性评估量,并当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满足要求时,进入下一步骤;
在其中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步骤S3中的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的确定的方法为:
S31获取所述储能装置的异常储能逆变器的数量以及在所述储能装置中的储能逆变器的数量占比确定所述储能装置是否可靠,若是,则进入下一步骤,若否,则确定所述储能装置的综合可靠性评估量不满足要求;
S32基于所述储能装置的异常储能逆变器的类型进行所述异常储能逆变器的容量的确定,并基于所述异常储能逆变器的容量以及容量占比确定所述储能装置是否可靠,若是,则进入下一步骤,若否,则确定所述储能装置的综合可靠性评估量不满足要求;
S33通过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容量以及所述综合问题评估量进行所述储能逆变器的修正问题评估量的确定,并基于所述储能装置的异常储能逆变器的修正问题评估量的数量和、异常储能逆变器的数量和数量占比、容量以及容量占比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逆变器问题评估量的确定,并基于所述逆变器问题评估量确定所述储能装置是否可靠,若是,则进入下一步骤,若否,则确定所述储能装置的综合可靠性评估量不满足要求;
S34基于所述异常储能逆变器的数量占比和容量占比进行所述逆变器问题评估量的权重值的确定,并基于所述逆变器问题评估量以及所述逆变器问题评估量的权重值、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数量以及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的修正问题评估量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综合可靠性评估量的确定。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不满足要求时,则输出储能逆变器的工作可靠性不满足要求,暂时无法进行调峰。
S4通过调峰需求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调峰容量的确定,并基于所述调峰容量以及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最小使用数量的确定,以所述最小使用数量和调峰容量为约束条件,基于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调节问题量以及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连接的储能电池组的剩余容量确定参与调节的储能逆变器。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所述调峰容量以及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最小使用数量的确定,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调峰容量以及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调峰修正容量的确定,并结合所述储能逆变器的平均容量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最小使用数量的确定。
在其中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4中的基于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调节问题量以及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连接的储能电池组的剩余容量确定参与调节的储能逆变器,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调节问题量以及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连接的储能电池组的剩余容量进行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调节可靠性的确定,并以所述调节可靠性从大到小为顺序,以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连接的储能电池组的剩余容量的和与调峰容量的偏差最小以及储能逆变器的数量大于所述最小使用数量为约束条件,进行参与调节的储能逆变器的确定。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
在其中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上述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谐波数据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谐波含量不满足要求的时段的确定,并将其作为谐波时段,通过所述谐波时段的平均含量、时长以及时长占比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谐波问题评估量的确定;
基于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电压跌落数据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电压跌落深度不满足要求的时段的确定,并将其作为电压跌落时段,通过所述电压跌落时段的平均跌落深度、时长以及时长占比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电压问题评估量的确定;
获取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平均谐波含量,并结合所述谐波问题评估量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调节谐波问题量的确定,获取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电压跌落次数以及不同的电压跌落次数的平均跌落深度,并结合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电压问题评估量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电压跌落问题量的确定;
获取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时长,并结合所述调节谐波问题量以及电压跌落问题量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确定,并根据调节问题量进行问题调节频次的确定;
通过所述储能逆变器的问题调节频次的调节数据进行所述储能逆变器在最近的预设时间段内的问题调节频次的数量以及数量占比的确定,并结合所述问题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数量和进行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近期调节问题量的确定;
获取所述储能逆变器在最近的预设时间内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平均值以及数量,并结合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近期调节问题量进行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近期逆变器调节问题量的确定;获取所述储能逆变器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平均值以及数量,并结合所述储能逆变器的问题调节频次的数量以及调节问题量的平均值进行所述储能逆变器的基础问题评估量的确定;
基于所述储能逆变器在最近的预设时间内的历史调节频次的数量占比以及调节时长占比进行所述近期逆变器调节问题量以及基础问题评估量的权重值的确定,并结合所述近期逆变器调节问题量以及基础问题评估量确定所述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
根据储能装置的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以及异常储能逆变器确定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可靠性评估量,并当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满足要求时,进入下一步骤;
通过调峰需求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调峰容量的确定,基于所述调峰容量以及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调峰修正容量的确定,并结合所述储能逆变器的平均容量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最小使用数量的确定,通过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调节问题量以及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连接的储能电池组的剩余容量进行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调节可靠性的确定,并以所述调节可靠性从大到小为顺序,以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连接的储能电池组的剩余容量的和与调峰容量的偏差最小以及储能逆变器的数量大于所述最小使用数量为约束条件,进行参与调节的储能逆变器的确定。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采用上述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调节频次评估模块,逆变器分类模块,可靠性评估模块,调峰响应模块;
其中所述调节频次评估模块负责通过历史调节数据确定不同的储能逆变器在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谐波数据以及电压跌落数据,并结合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时长进行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以及问题调节频次的确定;
所述逆变器分类模块负责获取储能逆变器的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以及调节时刻,并结合问题调节频次的调节数据确定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以及异常储能逆变器;
所述可靠性评估模块负责根据储能装置的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以及异常储能逆变器确定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可靠性评估量;
所述调峰响应模块负责通过调峰需求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调峰容量的确定,并基于所述调峰容量以及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最小使用数量的确定,以所述最小使用数量和调峰容量为约束条件,基于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调节问题量以及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连接的储能电池组的剩余容量确定参与调节的储能逆变器。
通过以上实施例,本发明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根据谐波数据、电压跌落数据以及调节时长进行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以及问题调节频次的确定,从而实现了从逆变器的输出电流的谐波情况以及输出电压的电压跌落情况两个角度对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中存在问题的情况进行了筛选,进而实现了对历史调节频次中问题调节频次的筛选,也为实现对异常储能逆变器的识别奠定了基础。
2、通过根据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以及问题调节频次的调节数据确定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以及异常储能逆变器,既考虑到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的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问题调节情况,同时还考虑到不同的问题调节频次的问题严重程度和具体时段,实现了对异常储能逆变器的准确筛选。
3、通过基于储能逆变器的调节问题量以及储能逆变器的连接的储能电池组的剩余容量确定参与调节的储能逆变器,既考虑到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由于调节可靠性的差异对储能装置的整体的调峰响应的可靠性的影响,同时还考虑到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由于连接的储能电池组的剩余容量的差异对储能装置的整体的调峰响应的可靠性的影响,保证了调峰响应的可靠性。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设备、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通过历史调节数据确定不同的储能逆变器在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谐波数据以及电压跌落数据,并结合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时长进行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以及问题调节频次的确定;
获取储能逆变器的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以及调节时刻,并结合问题调节频次的调节数据确定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以及异常储能逆变器;
根据储能装置的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以及异常储能逆变器确定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可靠性评估量,并当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满足要求时,进入下一步骤;
通过调峰需求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调峰容量的确定,并基于所述调峰容量以及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最小使用数量的确定,以所述最小使用数量和调峰容量为约束条件,基于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调节问题量以及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连接的储能电池组的剩余容量确定参与调节的储能逆变器;
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确定的具体步骤为:
S11通过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谐波数据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谐波含量不满足要求的时段的确定,并将其作为谐波时段,基于所述谐波时段的时长占比确定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中储能逆变器是否存在异常,若是,则进入步骤S13,若否,则进入步骤S12;
S12基于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电压跌落数据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电压跌落深度不满足要求的时段的确定,并将其作为电压跌落时段,基于所述电压跌落时段的时长占比确定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中储能逆变器是否存在异常,若是,则进入步骤S13,若否,则通过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平均谐波含量以及电压跌落的时长占比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确定;
S13获取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平均谐波含量,并结合谐波时段的时长占比以及平均谐波含量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调节谐波问题量的确定,获取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电压跌落次数以及不同的电压跌落次数的平均跌落深度,并结合所述电压跌落时段的时长、时长占比以及平均跌落深度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下的电压跌落问题量的确定;
S14获取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时长,并结合所述调节谐波问题量以及电压跌落问题量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确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流中的谐波数据包括所述输出电流中的平均谐波含量、谐波含量不满足要求的时段在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时长占比以及谐波含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跌落数据包括在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电压跌落次数、不同的电压跌落频次下的电压跌落深度和跌落时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谐波时段的时长占比确定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中储能逆变器是否存在异常,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时长进行所述历史调节频次的时长限定比例的确定,并当所述谐波时段的时长占比不大于所述时长限定比例时,则确定所述历史调节频次中储能逆变器存在异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不满足要求时,则确定所述储能逆变器为异常储能逆变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的确定的方法为:
通过所述储能逆变器的问题调节频次的调节数据进行所述储能逆变器在最近的预设时间段内的问题调节频次的数量以及数量占比的确定,并结合所述问题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数量和进行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近期调节问题量的确定;
当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近期调节问题量不满足要求时:
获取所述储能逆变器在最近的预设时间内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平均值以及数量,并结合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近期调节问题量进行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近期逆变器调节问题量的确定;获取所述储能逆变器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的平均值以及数量,并结合所述储能逆变器的问题调节频次的数量以及调节问题量的平均值进行所述储能逆变器的基础问题评估量的确定;
基于所述储能逆变器在最近的预设时间内的历史调节频次的数量占比以及调节时长占比进行所述近期逆变器调节问题量以及基础问题评估量的权重值的确定,并结合所述近期逆变器调节问题量以及基础问题评估量确定所述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
当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近期调节问题量满足要求时:
将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近期调节问题量作为所述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不满足要求时,则输出储能逆变器的工作可靠性不满足要求,暂时无法进行调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调峰容量以及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最小使用数量的确定,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调峰容量以及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调峰修正容量的确定,并结合所述储能逆变器的平均容量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最小使用数量的确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调节问题量以及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连接的储能电池组的剩余容量确定参与调节的储能逆变器,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调节问题量以及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连接的储能电池组的剩余容量进行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调节可靠性的确定,并以所述调节可靠性从大到小为顺序,以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连接的储能电池组的剩余容量的和与调峰容量的偏差最小以及储能逆变器的数量大于所述最小使用数量为约束条件,进行参与调节的储能逆变器的确定。
10.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
11.一种储能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调节频次评估模块,逆变器分类模块,可靠性评估模块,调峰响应模块;
其中所述调节频次评估模块负责通过历史调节数据确定不同的储能逆变器在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下的输出电流中的谐波数据以及电压跌落数据,并结合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时长进行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以及问题调节频次的确定;
所述逆变器分类模块负责获取储能逆变器的不同的历史调节频次的调节问题量以及调节时刻,并结合问题调节频次的调节数据确定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以及异常储能逆变器;
所述可靠性评估模块负责根据储能装置的不同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问题评估量以及异常储能逆变器确定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综合可靠性评估量;
所述调峰响应模块负责通过调峰需求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调峰容量的确定,并基于所述调峰容量以及所述综合可靠性评估量进行所述储能装置的储能逆变器的最小使用数量的确定,以所述最小使用数量和调峰容量为约束条件,基于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调节问题量以及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连接的储能电池组的剩余容量确定参与调节的储能逆变器。
CN202311638902.3A 2023-12-04 2023-12-04 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储能装置 Active CN1173533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38902.3A CN117353358B (zh) 2023-12-04 2023-12-04 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储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38902.3A CN117353358B (zh) 2023-12-04 2023-12-04 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储能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53358A CN117353358A (zh) 2024-01-05
CN117353358B true CN117353358B (zh) 2024-03-22

Family

ID=89359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38902.3A Active CN117353358B (zh) 2023-12-04 2023-12-04 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储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533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26389B (zh) * 2024-01-08 2024-03-22 法罗电力(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逆变器的输出功率调节方法与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17171A (ja) * 2007-07-04 2009-01-22 Sharp Corp 放送受信装置、および放送受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8365621A (zh) * 2018-03-15 2018-08-03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储能逆变器的能量管理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9713704A (zh) * 2019-03-06 2019-05-03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电网侧电池储能电站通讯中断安全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3890101A (zh) * 2021-10-29 2022-01-04 阳光电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改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423203A (zh) * 2022-09-19 2022-12-02 清华大学 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提升电力系统效益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5459309A (zh) * 2022-09-20 2022-12-09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储能系统参与电网多环节调控的效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WO2023136774A2 (en) * 2022-01-17 2023-07-20 Envision Digital International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energy storage charge and discharge scheme,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6799857A (zh) * 2023-06-19 2023-09-22 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变流器pcs调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79587A (zh) * 2023-09-25 2023-10-31 法罗电力(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soc自动管理方法与系统
CN117117936A (zh) * 2023-08-23 2023-11-24 金虞聪 储能系统及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1532B (zh) * 2021-04-16 2021-10-08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新能源电站一次调频网络化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17171A (ja) * 2007-07-04 2009-01-22 Sharp Corp 放送受信装置、および放送受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8365621A (zh) * 2018-03-15 2018-08-03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储能逆变器的能量管理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9713704A (zh) * 2019-03-06 2019-05-03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电网侧电池储能电站通讯中断安全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3890101A (zh) * 2021-10-29 2022-01-04 阳光电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改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136774A2 (en) * 2022-01-17 2023-07-20 Envision Digital International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energy storage charge and discharge scheme,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423203A (zh) * 2022-09-19 2022-12-02 清华大学 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提升电力系统效益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5459309A (zh) * 2022-09-20 2022-12-09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储能系统参与电网多环节调控的效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6799857A (zh) * 2023-06-19 2023-09-22 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变流器pcs调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17936A (zh) * 2023-08-23 2023-11-24 金虞聪 储能系统及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6979587A (zh) * 2023-09-25 2023-10-31 法罗电力(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soc自动管理方法与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多功能并网逆变器的电能质量控制策略;李小叶;李永丽;张玮亚;陈晓龙;;电网技术;20150205(第02期);全文 *
微电网群储能变流器的牵制协调控制;刘硕等;《太阳能学报》;20230731;第44卷(第7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53358A (zh) 2024-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66795B (zh) 电力电子化智能电池单元
EP2833504B1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of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equipped with battery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17353358B (zh) 储能逆变器管理方法、系统以及储能装置
US9020649B2 (en) Method for real-time power management of a grid-tied microgrid to extend storage lifetime and reduce cost of energy
US9106104B2 (en) Power control device,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US9442165B2 (en) Method for estimating battery life in presence of partial charge and discharge cycles
CN102832658B (zh) 管理电池健康状态差异的成比例主动充电状态平衡方法
US894692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energy storage components within a microgid
US20230420956A1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control method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EP2582013A2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US20170256952A1 (en)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JP5022623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および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KR20120037682A (ko) 배터리 팩, 이의 제어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력 저장 시스템
JP5318044B2 (ja) 充電装置及び充電方法
US9450442B2 (en) Converter for a battery charging station
US11804621B2 (en) Parameter tuning method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the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17439133B (zh) 基于负荷预测算法的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
JP7406933B2 (ja) 蓄電システム
KR102064586B1 (ko)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의 충전 관리 방법
CN114977275A (zh) 一种智能化的储能功率变换器
CN111913110B (zh) 一种市电电池配置评估方法和系统
KR101613263B1 (ko) 배터리 뱅크의 수명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17394484B (zh) 一种储能装置中的电池管理方法与系统
CN217307277U (zh) 一种多支路电池组供电的智能分组管理装置
KR102560260B1 (ko) 산업체 관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