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52763A - 燃料电池单元及燃料电池堆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电池单元及燃料电池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52763A
CN117352763A CN202210760909.1A CN202210760909A CN117352763A CN 117352763 A CN117352763 A CN 117352763A CN 202210760909 A CN202210760909 A CN 202210760909A CN 117352763 A CN117352763 A CN 117352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gas flow
channel
outflow
fuel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09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祁文杰
黄家乐
张贤明
唐旭
黄汶岐
刘文祥
陈鑫
郭盛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Business Universit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Business Universit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Business Universit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7609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527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52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527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07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related to heat exchange
    • H01M8/04029Heat exchange using liq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67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having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e.g. heaters or coolant flow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07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related to heat exchange
    • H01M8/04014Heat exchange using gaseous fluids; Heat exchange by combustion of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65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单元及燃料电池堆,该燃料电池单元包括:两个极板,极板包括相背设置的气体流道面和液体流道面,气体流道面包括多个气体流道单元,气体流道单元使气体从中心位置往边缘流动,多个气体流道单元呈阵列分布;液体流道面包括多个液体流道单元,多个液体流道单元与多个气体流道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以及,膜电极组件,设于两个极板的气体流道面之间。本公开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传统燃料电池堆热均衡性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燃料电池单元及燃料电池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家用电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单元及燃料电池堆。
背景技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一种通过氢气和氧气的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新型能源装置,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无污染、运行温度低、启动快等优点。电堆通常由多个燃料电池单电池进行层叠式组装后,由端板夹紧构成。单电池由第一极板、膜电极组件及第二极板构成,呈“三明治”夹层状,通过将多层单电池堆叠成电堆后,以满足不同电压、输出功率的需求。其中,膜电极组价是具有三合一结构的组件,它由扩散层、催化层和质子交换膜组成,扩散层为反应气体提供传质通道,同时起到集流体的作用;催化层是发生电化学反应的场所,是膜电极组件的核心部件;质子交换膜为阴阳两极提供了隔膜,同时也为质子的传输提供通道。根据冷却方式的不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可以分为液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空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在液冷燃料电池工作的过程中,大约有40~60%的化学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热量如果在电堆中累积将会使电堆温度不断上升,不仅会使燃料电池的工作效率低,甚至会使膜电极组件由于局部温度过高而烧穿,导致电池失效等后果。因此,必须对电池进行散热处理。
相关技术中,冷却介质一般是从燃料电池堆的一侧流向另一侧,以带走贴紧其反应产生的热量。但是,燃料电池堆中的反应热能一般会集中在该电池极板的中心位置处,使得燃料电池堆中心的温度往往高于侧缘的温度,因此,该散热方式无法确保燃料电池堆的中心位置和侧缘位置能被均匀降温,使得燃料电池堆的整体热均衡性差。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单元及燃料电池堆,以解决传统燃料电池堆热均衡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此,第一方面,一种燃料电池单元,包括:
两个极板,极板包括相背设置的气体流道面和液体流道面,气体流道面包括多个气体流道单元,气体流道单元使气体从中心位置往边缘流动,多个气体流道单元呈阵列分布;液体流道面包括多个液体流道单元,多个液体流道单元与多个气体流道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以及,
膜电极组件,设于两个极板的气体流道面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气体流道单元包括连通的第一气体流道和第二气体流道,第一气体流道的流入端位于气体流道单元的边缘,第一气体流道的流出端位于气体流道单元的中心位置,第二气体流道绕设于第一气体流道的周缘,且第二气体流道的流道长度大于第一气体流道的流道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气体流道的横截面大于第二气体流道的横截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气体流道设有两组,两组第二气体流道沿第一气体流道的轴向对称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气体流道包括多个支流道和多个汇流道,多个汇流道沿第一气体流道的轴向间隔分布,支流道用于连通第一气体流道和汇流道,以及用于连通相邻两汇流道;
远离第一气体流道流出端的支流道的流道长度大于靠近第一气体流道流出端的支流道的流道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气体流道单元的形状为矩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梯形和棱形中的任一者或其组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气体流道单元呈矩阵阵列排布,气体流道面还包括流入主流道、多个流入辅流道及流出流道,流入主流道将多个气体流道单元对称分隔,多个流入辅流道沿流入主流道的轴向并排间隔分布,流入辅流道具有多个流出端口,一流出端口对应一气体流道单元设置,气体流道单元的流出端连通流出流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流出流道具有流出主流道和多个流出辅流道,一流入辅流道对应两流出辅流道设置,流出辅流道对称分布于流入主流道的两侧,流出辅流道具有多个流入端口,一流入端口对应一气体流道单元设置,多个流出辅流道的流出端连通流出主流道;
流出主流道于流入主流道配置于气体流道面的相对两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液体流道单元包括第一液体流道、第二液体流道及调节件,第一液体流道从液体流道单元的侧缘延伸至中心位置,第二液体流道绕设于第一液体流道的周侧,且第二液体流道和第一液体流道在中心位置处连通;
调节件设于第一液体流道内,以根据中心位置处的温度升高,而增大进入第二液体流道的液体的流速;或者,以根据中心位置处的温度降低,而减小进入第二液体流道的液体的流速。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堆,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燃料电池单元,多个燃料电池单元依次堆叠。
根据本公开提供的燃料电池单元及燃料电池堆,该燃料电池单元包括:两个极板,极板包括相背设置的气体流道面和液体流道面,气体流道面包括多个气体流道单元,气体流道单元使气体从中心位置往边缘流动,多个气体流道单元呈阵列分布;液体流道面包括多个液体流道单元,多个液体流道单元与多个气体流道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以及,膜电极组件,设于两个极板的气体流道面之间。本公开技术方案,通过优化极板上流道的结构性布局,将极板的燃料气体流道去中心化布局,以改善传统燃料气体在极板的中心处产热高、边缘处产热低的产热结构,使得燃料气体的产热量高点可被均分分散至极板上,调节极板在燃料气体侧的热均衡性;同时,将极板的冷却液体流道去中心化布局,以对每一气体流道单元有针对性的单独散热,从而提高燃料电池的散热均衡性。如此,以实现燃料电池单元在燃气侧和冷却液侧的双重去中心化布局,至少可从产热和散热两方面优化极板的热均衡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另外,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单元的立体爆炸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流道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流道面的全剖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气体流道单元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液体流道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液体流道面的全剖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液体流道单元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极板;101、气体流道面;102、液体流道面;110、气体流道单元;111、第一气体流道;112、第二气体流道;1121、支流道;1122、汇流道;120、液体流道单元;121、第一液体流道;122、第二液体流道;123、调节件;131、流入主流道;132、流入辅流道;133、流出流道;1331、流出主流道;1332、流出辅流道;
200、膜电极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单元,包括:
两个极板100,极板100包括相背设置的气体流道面101和液体流道面102,气体流道面101包括多个气体流道单元110,气体流道单元110使气体从中心位置往边缘流动,多个气体流道单元110呈阵列分布;液体流道面102包括多个液体流道单元120,多个液体流道单元120与多个气体流道单元110一一对应设置;以及,
膜电极组件200,设于两个极板100的气体流道面101之间。
本实施例中,对极板100上的燃料气体流道面101和冷却液液体流道面102上的流道结构进行优化布置,以至少同时从燃料电池单元的产热侧和散热侧对燃料电池单元的热均衡性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在气体流道面101上配置了多个气体流道单元110,以打破传统极板100上仅有一个气体流道单元110的布置方式,避免气体流道侧的产热量在极板100中心位置处堆积、而液体流道侧对极板100中心位置处的散热不及时,而造成的极板100局部发烫、损坏等情况的发生。多个气体流道单元110的布置方式将气体流道面101侧的产热量高点分散至极板100的不同位置,而避免在极板100的中心位置处聚集,如此,一方面通过将燃料气体分散至不同的气体流道单元110内进行反应,可有效降低每一气体流道单元110内的最大产热量,使得整个极板100上的产热量较为均衡;另一方面,通过对燃料气体侧的气体流道进行去中心化布置,可有效改善传统燃料气体在极板100的中心处产热高、边缘处产热低的产热结构,使得燃料气体的产热量高点可被均匀分散至极板100上,在提高燃料气体侧的热均衡性的同时,提高燃料气体的利用率。
加之,在液体流道面102上配置了多个液体流道单元120,每一液体流道单元120对应一气体流道单元110设置,如此,以有针对性的通过一液体流道单元120对一气体流道单元110进行散热,实现对极板100的去中心化散热,提高燃料电池单元的散热均衡性。由上,通过在燃料电池单元的燃料气体侧和冷却液侧同时去中心化布局,至少可从燃料电池单元的产热和散热两方面提高其热均衡性能。
进一步地,将燃料气体侧的气体流道单元110配置为将气体从中心位置处往边缘位置处流动的流道结构,如此,以将气体流道单元110的产热高点配置在气体流道单元110的中心位置处,使得燃料电池的产热可由中心向外扩散,进而提高每一气体流道单元110的热均衡性。
具体地,两极板100的气体流道面101分别配置在膜电极组件200的相对两侧,以在膜电极组件200的两侧形成供燃料气体反应的空间。具体而言,其中一极板100的气体流道面101用于供氢气流通,另一极板100的气体流道面101用于供空气(氧气)流通。氢气在膜电极组件200处变成氢离子并透过膜电极组件200,空气(氧气)在膜电极组件200处与透过膜电极组件200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如此,以完成燃料气体的能量转换。两极板100的液体流道面102分别配置在膜电极组件200的相背两侧,并用于和另一燃料电池单元的极板100的液体流道面102组合,以形成供冷却液流通的液体流道系统,该液体流道系统用于对极板100进行散热。
参见图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气体流道单元110包括连通的第一气体流道111和第二气体流道112,第一气体流道111的流入端位于气体流道单元110的边缘,第一气体流道111的流出端位于气体流道单元110的中心位置,第二气体流道112绕设于第一气体流道111的周缘,且第二气体流道112的流道长度大于第一气体流道111的流道长度。
本实施例中,对气体流道单元110的流道结构进行优化。具体而言,配置了第一气体流道111和第二气体流道112,该第一流道气体将燃气送至气体流道单元110的中心位置,该第二气体流道112将中心位置处的气体引流至气体流道单元110的其他位置处。第二气体流道112的流道长度大于第一气体流道111的流道长度,以延长从中心位置处流出的燃料气体与膜电极组件200的接触时间,提高燃料气体的反应时长,提高燃料气体的利用率。
例如但不限于,第一气体流道111为直流道,该第一气体流道111的两端分别连通极板100的侧缘和中心位置,以用较短时间将燃气送至气体流道单元110的中心位置处进行反应。第二气体流道112为弯曲流道,该第二气体流道112绕第一气体流道111分散至极板100的其他位置处,以增大燃料气体在气体流道单元110内的流动时间,增大燃料气体与膜电极组件200的接触面积,提高燃料气体的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气体流道111的横截面大于第二气体流道112的横截面。
本实施例中,对第一气体流道111和第二气体流道112的具体参数进行配置。具体而言,将第一气体流道111的尺寸设置为大于第二气体流道112的尺寸,使进入中心位置的气体流量大于流出中心位置的气体流量,如此,以使气体流道单元110的反应从中心向边缘扩散,从而使得气体流道单元110的产热可从中心向边缘扩散。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气体流道112设有两组,两组第二气体流道112沿第一气体流道111的轴向对称分布。
本实施例中,对第二气体流道112的流道结构进行优化。具体而言,设置了两组对称分布的第二气体流道112,该第二气体流道112将在中心位置处未反应完全的燃料气体引流至气体流道单元110的其他位置处与膜电极组件200进行离子交换,完成燃料气体的反应和能量转换。对称式的结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气体流道单元110中气体流通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参见图2和图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气体流道112包括多个支流道1121和多个汇流道1122,多个汇流道1122沿第一气体流道111的轴向间隔分布,支流道1121用于连通第一气体流道111和汇流道1122,以及用于连通相邻两汇流道1122;
远离第一气体流道111流出端的支流道1121的流道长度大于靠近第一气体流道111流出端的支流道1121的流道长度。
本实施例中,对第二气体流道112的流道结构进行优化。具体而言,该第二气体流道112被配置为至少包括多个支流道1121和多个汇流道1122的组合流道结构。该支流道1121用于将燃料气体引流至气体流道单元110的其他位置处,该汇流道1122用于汇聚支流道1121内的燃料气体,并进一步引导燃料气体在极板100上的大体流向。
进一步地,多个汇流道1122间隔分布在第一气体流道111的下方,且多个汇流道1122与第一气体流道111同轴设置。多个支流道1121呈弯曲状配置在第一气体流道111和汇流道1122之间,以及相邻两汇流道1122之间。例如但不限于,第一气体流道111和邻近汇流道1122之间配置有对称布置的两支流道1121,相邻两汇流道1122之间配置有对称布置的两支流道1121。在燃料气体的流动方向上,支流道1121的流道长度越来越长,越靠近气体流道单元110的出口端的支流道1121内的燃料气体与膜电极组件200的接触面积也越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气体流道单元110的形状为矩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梯形和棱形中的任一者或其组合。
本实施例中,对气体流道单元110的形状进行优化。具体而言,气体流道单元110的形状可以配置为各种形状,在此并不限制气体流道单元110的布置形状。优选地,气体流道单元110被配置为正方形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气体流道单元110呈矩阵阵列排布,气体流道面101还包括流入主流道131、多个流入辅流道132及流出流道133,流入主流道131将多个气体流道单元110对称分隔,多个流入辅流道132沿流入主流道131的轴向并排间隔分布,流入辅流道132具有多个流出端口,一流出端口对应一气体流道单元110设置,气体流道单元110的流出端连通流出流道133。
本实施例中,对气体流道面101上的流道结构进行布局。具体而言,将多个气体流道单元110配置为呈多排多列的矩阵形式,该矩阵形式的气体流道单元110包括多排多列结构。其中,每一排包括多个气体流道单元110,每一列包括多个气体流道单元110。针对该多排多列的气体流道单元110布局结构,配置了流入主流道131和多个流入辅流道132系统,以连通每一气体流道单元110的流入端。具体而言,该流入主流道131将极板100分隔成对称的两部分,每一流入辅流道132对称连通流入主流道131,并且对应一排多个气体流道单元110结构,每一流入辅流道132的流出端口与一排中的气体流道单元110的个数相适配。每一气体流道单元110的流出端均连通该流出流道133,以对残余燃料气体进行回收利用。
例如但不限于,气体流道单元110共设有12个,每一排设有4个间隔布置的气体流道单元110,每一列设有3个间隔布置的气体流道单元110。流入主流道131设有一个,流入辅流道132设有3个,每一流入辅流道132设有4个流出端口,每一流出端口对应连通一气体流道单元110的流入端。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气体流道单元110还可呈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梯形和棱形中的任一者,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流出流道133具有流出主流道1331和多个流出辅流道1332,一流入辅流道132对应两流出辅流道1332设置,流出辅流道1332对称分布于流入主流道131的两侧,流出辅流道1332具有多个流入端口,一流入端口对应一气体流道单元110设置,多个流出辅流道1332的流出端连通流出主流道1331;
流出主流道1331于流入主流道131配置于气体流道面101的相对两侧。
本实施例中,对流出流道133的具体流道结构进行布局。具体而言,针对呈矩阵形式排布的多排多列的结构而言,将流出流道133配置为至少包括一流出主流道1331和多个流出辅流道1332的流出流道133系统。该流出辅流道1332对称分布在流入主流道131的相对两侧,该流出主流道1331配置在极板100的流出端。
例如但不限于,气体流道单元110共设有12个,每一排设有4个间隔布置的气体流道单元110,每一列设有3个间隔布置的气体流道单元110。流出主流道1331设有1个,流出辅流道1332设有6个,每一流出辅流道1332设有2个流入端口,每一流入端口对应连通一气体流道单元110的流出端。
参见图5至图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液体流道单元120包括第一液体流道121、第二液体流道122及调节件123,第一液体流道121从液体流道单元120的侧缘延伸至中心位置,第二液体流道122绕设于第一液体流道121的周侧,且第二液体流道122和第一液体流道121在中心位置处连通;
调节件123设于第一液体流道121内,以根据中心位置处的温度升高,而增大进入第二液体流道122的液体的流速;或者,以根据中心位置处的温度降低,而减小进入第二液体流道122的液体的流速。
本实施例中,对液体流道面102上布置的液体流道结构进行优化。具体而言,将该液体流道单元120配置为至少包括第一液体流道121、第二液体流道122及调节件123的组合构件。该第一液体流道121从液体流道面102的侧缘延伸至中心位置处,以将进入液体流道单元120的冷却介质通入中心位置处,对极板100进行散热;该第二液体流道122绕设在第一液体流道121的周侧,以对液体流道单元120的周侧进行散热、并将冷却介质引出液体流道单元120,实现冷却介质的回收、循环。
具体地,冷却介质从第一液体流道121的流入端进入液体流道单元120内,然后直接流至该液体流道单元120的中心位置处,此时,该冷却介质具有较低的温度;然后,在该中心位置处,温度较低的冷却介质与极板100进行高效热交换,极板100的温度降低,冷却介质的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后的冷却介质进入第二液体流道122内,并在第二液体流道122的引导下流经该液体流道单元120的其他位置,并在其他位置处与极板100进行有效热交换,使得流出第二液体流道122的冷却介质的温度进一步升高,极板100的温度进一步降低;再次升温后的冷却介质流出该液体流道单元120,进入液体回收系统。如此,该去中心化布置的液体流道单元120可有效对该气体流道单元110对应的极板100进行有效热交换,从而实现对整个极板100的均衡降温散热,有利于延长极板100的使用寿命。
例如但不限于,该调节件123为阻流气囊,该阻流气囊配置在第一液体流道121靠近第二液体流道122一侧。该阻流气囊内充有气体,并可以根据温度升高而膨胀鼓起或者根据温度降低而收紧缩瘪,如此,以调控从第一液体流道121流出的冷却介质进入第二液体流道122的流量大小,从而实现对进入第二液体流道122的冷却介质的流速的调节。应当理解,该调节件123应该与第一液体流道121的内壁保持连接,以避免被该液体流道内的冷却介质冲走。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调节件123还可以为有膨胀材料制备而成,诸如膨胀合金等。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堆,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燃料电池单元,多个所述燃料电池单元依次堆叠。该所述燃料电池单元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燃料电池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燃料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极板,所述极板包括相背设置的气体流道面和液体流道面,所述气体流道面包括多个气体流道单元,所述气体流道单元使气体从中心位置往边缘流动,多个所述气体流道单元呈阵列分布;所述液体流道面包括多个液体流道单元,多个所述液体流道单元与多个所述气体流道单元一一对应设置;以及,
膜电极组件,设于两个所述极板的气体流道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道单元包括连通的第一气体流道和第二气体流道,所述第一气体流道的流入端位于所述气体流道单元的边缘,所述第一气体流道的流出端位于所述气体流道单元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气体流道绕设于所述第一气体流道的周缘,且所述第二气体流道的流道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气体流道的流道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流道的横截面大于所述第二气体流道的横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流道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气体流道沿所述第一气体流道的轴向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体流道包括多个支流道和多个汇流道,多个所述汇流道沿所述第一气体流道的轴向间隔分布,所述支流道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气体流道和所述汇流道,以及用于连通相邻两所述汇流道;
远离所述第一气体流道流出端的所述支流道的流道长度大于靠近所述第一气体流道流出端的所述支流道的流道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流道单元的形状为矩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梯形和棱形中的任一者或其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气体流道单元呈矩阵阵列排布,所述气体流道面还包括流入主流道、多个流入辅流道及流出流道,所述流入主流道将多个所述气体流道单元对称分隔,多个所述流入辅流道沿所述流入主流道的轴向并排间隔分布,所述流入辅流道具有多个流出端口,一所述流出端口对应一所述气体流道单元设置,所述气体流道单元的流出端连通所述流出流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流道具有流出主流道和多个流出辅流道,一所述流入辅流道对应两所述流出辅流道设置,所述流出辅流道对称分布于所述流入主流道的两侧,所述流出辅流道具有多个流入端口,一所述流入端口对应一所述气体流道单元设置,多个所述流出辅流道的流出端连通所述流出主流道;
所述流出主流道于所述流入主流道配置于所述气体流道面的相对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流道单元包括第一液体流道、第二液体流道及调节件,所述第一液体流道从所述液体流道单元的侧缘延伸至中心位置,所述第二液体流道绕设于所述第一液体流道的周侧,且所述第二液体流道和所述第一液体流道在中心位置处连通;
所述调节件设于所述第一液体流道内,以根据中心位置处的温度升高,而增大进入所述第二液体流道的液体的流速;或者,以根据中心位置处的温度降低,而减小进入所述第二液体流道的液体的流速。
10.一种燃料电池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单元,多个所述燃料电池单元依次堆叠。
CN202210760909.1A 2022-06-29 2022-06-29 燃料电池单元及燃料电池堆 Pending CN1173527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0909.1A CN117352763A (zh) 2022-06-29 2022-06-29 燃料电池单元及燃料电池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0909.1A CN117352763A (zh) 2022-06-29 2022-06-29 燃料电池单元及燃料电池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52763A true CN117352763A (zh) 2024-01-05

Family

ID=89367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0909.1A Pending CN117352763A (zh) 2022-06-29 2022-06-29 燃料电池单元及燃料电池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527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58480B (zh) 一种温湿度均匀性增强的燃料电池单电池及电堆
CN110380077B (zh) 一种组合式流道燃料电池双极板
CN109904484B (zh)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结构及燃料电池
JP4833978B2 (ja) 燃料電池を通る流体の流れを改善するための分枝流体チャンネル
JPH0253909B2 (zh)
KR101240976B1 (ko) 차량용 연료전지의 냉각 시스템
JP2006508496A (ja) 燃料電池の流れ場プレート
JP2000231929A (ja) 燃料電池
CN113571731B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复合仿生流场及其应用
US11108058B2 (en) Bipolar plate and fuel cell
JP4064135B2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JP5235351B2 (ja) 燃料電池
CN113594488B (zh) 风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及其燃料电池
CN109638311B (zh) 一种燃料电池导流板
US20040265675A1 (en) Fuel Cell Flow Field Design
CN212136601U (zh) 一种燃料自预热的燃料电池
KR101534940B1 (ko) 연료전지용 분리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연료전지
CN113013437B (zh) 一种具有渐缩坡面结构的燃料电池阴极流道
CN117352763A (zh) 燃料电池单元及燃料电池堆
US20200350603A1 (en) Fuel cell system having improved gas diffusion layers and motor vehicle having a fuel cell system
US20050008921A1 (en) Fluid flow plate for fuel cell
JP3914418B2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CN111244495A (zh) 一种燃料自预热的燃料电池电堆
CN216928634U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石墨双极板
JP6033429B2 (ja) 燃料電池の冷却剤流れ場構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