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50799A - 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350799A CN117350799A CN202311135212.6A CN202311135212A CN117350799A CN 117350799 A CN117350799 A CN 117350799A CN 202311135212 A CN202311135212 A CN 202311135212A CN 117350799 A CN117350799 A CN 1173507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odity
- information
- objects
- page
- targ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670 ref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835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60 com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47 exhib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31—Item recommend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23—Item investigation
- G06Q30/0625—Directed, with specific intent or strategy
- G06Q30/0629—Directed, with specific intent or strategy for generating comparis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待对比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通过对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分别关联的商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生成结论性的建议信息,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包括:从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中确定出的推荐购买的目标商品对象,以及表达有对比详情信息的推荐理由文本内容,以便通过目标页面提供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用户的购物决策成本,有利于提升系统的浏览‑购买转化率等指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商品信息服务系统中,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大量的商品信息,并可以提供多种导购方式,帮助用户购买到所需的商品。但是,在用户选购商品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决策,包括对商品本身的详情、用户评价、店铺信誉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另外,还可能需要与其他商品进行横向对比,最终目的是以更低廉的价格购买到更优品质的商品。但是,在这种过程中,消费者的决策成本会很高,甚至可能在决策中途跳出下单链路,影响系统的浏览-购买转化率等指标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降低用户的购物决策成本,有利于提升系统的浏览-购买转化率等指标。
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包括:
确定待对比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
通过对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分别关联的商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生成结论性的建议信息,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包括:从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中确定出的推荐购买的目标商品对象,以及表达有对比详情信息的推荐理由文本内容,以便通过目标页面提供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
其中,所述确定待对比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包括:
响应于用户针对第一商品对象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从所述第一商品对象对应的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中选择出第二商品对象,并将该第一商品对象与第二商品对象确定为待对比的商品对象。
其中,所述用户针对第一商品对象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包括:所述用户基于所述第一商品对象的详情信息页面中提供的操作选项,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
其中,所述目标页面还用于提供所述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中的其他商品对象,以及用于将所述其他商品对象替换为所述第二商品对象并重新进行对比的第一操作选项。
其中,所述目标页面还用于提供用于对所述第二商品对象进行替换操作的第二操作选项;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通过所述第二操作选项提交的替换请求,提供所述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中其他商品对象的列表,以便所述列表中的其中一商品对象被选择后,将被选择的商品对象替换为所述第二商品对象并重新生成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
其中,所述确定待对比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包括:
响应于用户从目标商品集合页面中选择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后提交的商品对比请求,将所述选择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确定为待对比的商品对象,所述目标商品集合页面用于展示被所述用户加入到目标商品集合中的多个商品对象的信息。
其中,所述确定待对比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包括:
响应于通过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页面选择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后提交的商品对比请求,将所述选择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确定为待对比的商品对象。
一种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针对第一商品对象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
获取通过将所述第一商品对象与第二商品对象分别关联的商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生成的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商品对象是从所述第一商品对象对应的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中进行选择确定的,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包括:从所述第一商品对象与第二商品对象中确定出的推荐购买的目标商品对象,以及表达有对比详情信息的推荐理由文本内容;
通过目标页面提供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
其中,所述接收用户针对第一商品对象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包括:
展示第一商品对象的详情信息页面,并在所述详情信息页面中提供用于针对所述第一商品对象发起商品对比请求的操作选项;
接收通过所述操作选项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
其中,还包括:
在所述详情信息页面中提供用于对所述第一商品对象的商品信息进行信息分析的操作选项;
通过该操作选项接收到信息分析请求后,获取对所述第一商品对象关联的多模态的商品信息进行分析后,生成的文本内容,以便在目标页面中进行展示;所述商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商品对象的发布者提供的描述内容信息,用户评价信息,和/或已购买所述第一商品对象的用户生产的与该第一商品对象相关的内容信息。
一种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包括:
展示目标商品集合页面,所述目标商品集合页面用于展示被用户加入到目标商品集合中的多个商品对象的信息;
响应于用户从目标商品集合页面中选择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后提交的商品对比请求,获取通过将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分别关联的商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生成的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其中,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包括:从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中确定出的推荐购买的目标商品对象,以及表达有对比详情信息的推荐理由文本内容;
通过目标页面提供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
其中,还包括:
在展示所述目标商品集合页面时,判断所述目标商品集合中是否存在属于同款或者相似商品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如果存在,则在所述目标商品集合页面中为所述属于同款或者相似商品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分别提供用于加入对比的操作选项。
其中,所述目标商品集合包括:待统一结算的商品对象组成的集合。
一种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第一商品对象对应的同款和/或相似商品信息页面选择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后,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
获取通过将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分别关联的商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生成的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其中,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包括:从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中确定出的推荐购买的目标商品对象,以及表达有对比详情信息的推荐理由文本内容;
通过目标页面提供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
一种提供商品信息的方法,包括:
展示商品对象的详情信息页面,并在所述详情信息页面中提供用于对所述商品对象的商品信息进行信息分析的操作选项;
通过所述操作选项接收到信息分析请求后,获取目标文本内容,所述目标文本内容是通过对所述商品对象关联的多模态的商品信息进行分析后生成的,所述商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商品对象的发布者提供的描述内容信息,用户评价信息,和/或已购买所述第一商品对象的用户生产的与该第一商品对象相关的内容信息;
在目标页面中提供所述目标文本内容。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申请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在确定出待对比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后,可以通过对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分别关联的商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生成结论性的建议信息,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包括:从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中确定出的推荐购买的目标商品对象,以及表达有对比详情信息的推荐理由文本内容,以便通过目标页面提供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通过这种方式,由于可以直接基于待对比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向用户提供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因此,不再需要用户自行从多个不同商品对象的详情页面中查看各自的商品信息,并进行查看、理解、分析对比后再得出结论,以此帮助用户降低决策成本,有利于提升系统中的浏览-购买转化率等指标。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入口界面的示意图;
图4A、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商品对比结果界面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商品分析界面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考虑到现有技术中之所以存在用户决策成本比较高的问题,一方面的原因在于,一个商品可以通过其详情页面等承载大量的商品信息,包括商品自身的标题、规格参数、图文描述信息等,还可以包括用户对商品的评价信息,甚至还可能包括用户生产的“买家秀”等信息,等等,在现有技术中,用户需要一一查看这些信息,并进行理解之后,才能够对一个商品进行全面的了解;另外,对于很多用户而言,仅查看一个商品的详情信息还不够,还需要与其他的同款或者相似商品进行横向对比,这就需要用户还需要再查看其他商品的大量详情内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虽然现有技术中存在帮助用户进行商品对比的功能,但是,通常主要是将用户选择加入对比的两个或者多个商品的主要参数等信息,在同一页面中以表格等形式罗列出来,方便用户进行对比,但是,页面表格中的具体信息仍然需要用户自行去查看、理解,并自行得出结论,这对于用户而言,仍然具有较高的理解成本。另外,上述方式通常仅对于一些具有较多项规格参数的商品而言会比较适用,例如,一些电器、数码产品等,但是,对于诸如服饰等类目的商品而言,现有的商品对比方式通常不支持,此时,如果用户需要在两个或多个同款/相似的服饰之间做对比选择,则仍然只能分别在各自的商品详情页中进行信息查看。
基于上述情况,本申请实施例对商品对比功能进行了改进,在改进的方案中,不仅可以将两个或多个商品的信息聚合到同一个页面中进行展示,并且,还可以利用相关的算法模型生成结论性的购物建议信息,并展示在该页面中。例如,假设需要对比某商品A与商品B,则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是直接以表格的方式对这些商品在多项规格参数上的参数值进行罗列,而是会利用算法模型对商品A与商品B的相关信息进行提炼分析,并给出关于更推荐购买其中哪件商品的结论性购物建议信息,另外还可以生成对应的推荐理由文本,这种文本中可以表达出上述结论是通过将两个商品进行对比之后得出的,从而使得具体的建议信息更可信,并以此帮助用户更快速地进行购物决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由算法模型代替用户对不同商品的信息进行理解、提炼分析,并得出结论性的购物建议信息,对于用户而言,可以直接获得该结论性的购物建议信息,也即对于商品A以及商品B,算法可以直接告诉用户更推荐买哪个,而不再需要自行对参与对比的商品信息进行理解,因此,可以降低其理解成本,进而可以基于结论性的购物建议信息进行决策,从而降低用户的购物决策成本。
其中,可以在多种不同的场景中提供上述商品对比入口,例如,可以在具体某商品(例如,商品A)的商品详情页中提供该商品对比入口,此时,算法还可以自动从该商品A的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中优选出一个(也可以是其他数量)商品B,然后,由算法模型生成关于该商品A与商品B进行对比之后的结论性建议信息。或者,还可以在购物车页面提供该商品对比入口,如果用户将两个或多个同款/相似的商品加入了购物车,则也可以在购物车将这几个商品进行勾选后直接发起商品对比,此时,也可以由算法模型给出关于这几个商品进行对比后的结论性建议信息。再者,现有技术中可能会为用户提供“找相似”等功能,例如,用户基于某商品A发起了“找相似”,此时,可以为用户展示出相似商品的页面,用户也可以在该页面中选择需要对比的两个或多个商品,由算法模型给出结论性的建议信息,等等。
另外,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下,由于用户在决策过程中,对同一个商品的商品信息进行查看、理解的过程中也需要较高的理解成本,因此,还可以在具体商品的详情页面等页面中提供用于发起商品分析的操作选项。如果用户点击该选择,则还可以由算法模型对该商品的各种多模态信息(包括标题、规格参数、图像或文本形式的详情描述内容、用户评价、“买家秀”等用户生产内容,等等)进行提炼分析及模型理解,并通过该模型生成文本内容,并展示给用户。也就是说,由于算法模型具有多模态信息的理解能力,以及内容生成能力,包括对于一些通过图像表达的商品信息,具体的算法模型也可以从中分析出该商品信息,并转换为文本等形式表达给用户,从而不需要用户自己去图像里看、理解,而只需要对这种经过算法提炼总结后的文本内容进行查看,即可获得对当前商品的相对比较全面的了解,等等,因此,也可以起到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的作用。
其中,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具体的算法模型需要具有多模态信息理解以及内容生产能力,因此,具体实现时,可以借助于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大规模参数模型等相关模型的能力来实现。其中,AI大规模参数模型也可以简称为AI大模型,可以是指一类基础模型(Foundation Model),具体可以指在使用海量数据下训练出来的参数量巨大的、能适应一系列下游任务的模型。对于AI大模型而言,不仅在参数规模上存在参数量巨大(随着模型的不断迭代,参数量通常也会呈指数级增长,从亿到万亿,再到百万亿,甚至还可以更多)的特点,并且,从模态支持上看,AI大模型也从支持图片、图像、文本、语音、视频等单一模态下的单一任务,逐渐发展为支持多种模态下的多种任务。也即,大型模型通常还具备多种模态信息的高效理解能力、跨模态的感知能力以及跨差异化任务的迁移与执行能力等,甚至可能会具备如人类大脑体现的多模态信息感知能力。
从另一角度而言,AI大模型是“人工智能预训练大型模型”的简称,包含了“预训练”和“大模型”两层含义,二者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人工智能模式,即模型在大规模数据集上完成了预训练后无需微调,或仅需要少量数据的微调,就能支撑各类下游应用。也就是说,AI大模型得益于其“大规模预训练﹢微调”的范式,可以很好地适应不同下游任务,展现出它强大的通用性。这种具有通用性的AI大模型,在共享参数的情况下,只需在不同下游应用场景中做出相应微调就能得到优越的表现,突破传统AI模型难以泛化到其他任务上的局限性。
从处理结果的角度而言,上述AI大模型还属于一种生成式模型(GenerativeModel)。这类模型不但能根据特征预测结果,还能“理解”数据是如何产生的,并以此为基础“创造”出新的数据。
在AI大模型所具备的上述能力以及已有知识的支持下,可以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场景需求,对基础的AI大模型进行一些预训练,以使得AI大模型具有对商品的多模态信息进行理解,以及内容生产能力。例如,具体在对AI大模型进行训练时,可以构建提示词模板,利用商品信息服务系统中的具体商品信息等,对提示词模板进行信息填充,另外,提示词模板中还可以包括希望AI大模型输出的内容以及对应的格式等,之后,这些信息可以输入到AI大模型中,由AI大模型按照要求生产出具体的内容;对于模型生产出的内容,还可以进行人工校验,将内容的准确性信息等反馈给AI大模型,以使得AI大模型不断迭代学习,最终使得生产出的内容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例如,为了能够让AI大模型能够对商品的多模态信息进行提炼分析,生产出文本内容,具体的提示词模板可以为:
“下面是商品信息:
{这里附加商品信息}
下面是商品用户评价:
{这里附加用户评价信息,综合排序前100条用户评价内容}
根据以上信息,分段给出以下分析总结:简单介绍商品的特点,卖点只介绍优点,不介绍缺点和不足,内容在40个字以内。
输出示例如下:
核心卖点:xxxxxx
适用人群:xxx
购买建议:xxxxxx”。
基于上述模板,可以将系统中多个商品的具体商品信息、用户评价信息等填充到上述模板中,然后,输入到AI大模型中进行训练,通过多轮迭代,可以使得AI大模型具有对商品的详情信息进行提炼分析,并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文本内容的能力。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实际在利用AI大模型进行上述文本内容生产时,仍然可以通过人工等方式进行校验,然后再通过前台页面展示给消费者用户。在这种情况下,具体通过AI大模型对商品信息进行提炼分析,并生产对应的文本内容的过程,可以是预先离线完成,并在经过人工校验之后,作为一种数据资产保存到数据库中,供具体的上层应用进行使用。其中,具体的上层应用在使用这种数据资产时,还可以配置自己的数据使用策略,例如,根据具体的商品所属的类目,可以对文本内容中的多个描述角度的顺序进行调整,等等。
关于商品对比相关的提示词模板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进行配置,并对AI大模型进行训练,使得AI大模型能够对需要对比的至少两个商品的商品信息分别进行提炼分析,并从中选择出建议购买的一个商品,还可以给出选择该商品的理由,其中可以表达出具体的对比详情,使得用户获得AI大模型是经过对这些商品的多角度对比之后,才得到的上述结论,因此,该结论具有比较高的准确度,进而便于用户直接使用AI大模型的建议信息作出决策,等等。
从系统架构角度而言,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涉及到商品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以及服务端,其中,客户端主要用于前端的交互,包括为用户提供用于发起商品对比、商品分析等请求的操作入口,并对算法模型生产出的内容进行展示,等等。服务端则可以用于提供相关的数据服务,例如,具体实现过程中,关于对商品信息的提炼分析、商品对比中的结论性建议信息的生成,商品分析内容的生成等,都可以是由AI大模型来实时完成,在这种情况下,AI大模型可以运行于服务端,由服务端将生成的结果提供给客户端,客户端进行展示。当然,在客户端侧的终端设备具有足够的性能以支持AI大模型运行的情况下,也可以将AI大模型部署在客户端,这里不进行限定。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体实现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首先,该实施例一从服务端的角度,提供了一种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参见图2,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201:确定待对比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
对于服务端而言,首先可以确定出待对比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以便基于该至少两个商品对象提供对应的购买建议。其中,具体实现时,对应于客户端侧多种不同的交互场景及交互方式,服务端可以有多种确定待对比的商品对象的方式。
其中,在一种交互场景下,可以是在用户浏览某个具体商品(为便于描述,可以称为第一商品对象)的信息时,在相关页面中为用户提供商品对比相关的操作选项,用户在浏览该第一商品对象相关的页面时,如果想要与其他商品进行对比,则可以通过该操作选项发起请求。此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不需要用户自行选择其他用于与该第一商品对象进行对比的商品,而是可以由服务端从该第一商品对象对应的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中选择出第二商品对象,并将该第一商品对象与第二商品对象确定为待对比的商品对象。
具体的,关于第一商品对象相关的页面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第一商品对象的详情页面,还可以是包含该第一商品对象的商品列表页面(例如,包括推荐商品信息流页面,商品搜索结果页面,“购物车”页面等),等等。
例如,对于在商品详情页面中提供上述用于进行商品对比的操作选项的情况下,假设如图3所示,其示出了某个商品的详情页面中的部分内容,其中包括商品的头图、标题、价格等信息,当然,该详情页面中还会包括更多的内容,包括图文详情内容、用户评价内容等等,图中并未示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该页面中提供如图3中31处所示的“同款对比”等选项,用户在浏览该商品的详情页面的过程中,如果想与同款/相似商品进行对比,则可以点击该操作选项。之后,服务端可以收到相应的请求,并从该商品的同款/相似商品中优选出某商品,以用于与该商品进行对比,并通过算法模型给出结论性的购买建议信息。其中,关于商品的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可以是预先保存在服务端的数据库中,具体在从中进行商品优选时,可以根据当前用户的偏好等进行选择。例如,根据用户的历史购物记录,可以大致分析出用户在购物决策中更关注哪些维度上的信息,则可以将该维度上更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作为优选对象,等等
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用户针对某第一商品对象发起商品对比后,不必手动地为当前商品选择对比对象,而是可以由服务端自行从该第一商品对象的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中优选出第二商品对象后进行对比,因此,可以缩短用户的操作路径,便于用户更快速地得到结论性的购物建议信息。
另一种交互场景下,还可以是在用户将两个或多个同款或相似的商品对象加入到“购物车”、收藏、关注等商品集合中的情况下,在这种商品集合页面中提供用于对这些属于同款或相似的商品对象进行勾选并发起商品对比的操作选项。这样,服务端可以响应于用户从目标商品集合页面中选择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后提交的商品对比请求,将所述选择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确定为待对比的商品对象,这里所述的目标商品集合页面就是用于展示被用户加入到目标商品集合中的多个商品对象的信息,例如,“购物车”页面、收藏列表页面,等等。
也就是说,在这种方式下,由于多个同款或者相似的商品对象已经位于同一商品集合页面中,用户比较方便执行对多个商品的勾选操作(而不需要在多个不同的页面中进行商品选择),因此,直接由用户对需要进行对比的两个或多个商品进行勾选,然后进行对比。如果同一商品集合中不存在某第一商品对象的同款或相似商品,则可以通过前述第一种方式,单独针对该第一商品对象发起商品对比,并由服务端自动从同款和/或相似商品中优选出第二商品对象与之进行对比,等等。
其中,具体实现时,在展示上述商品集合页面的过程中,还可以对集合中的商品对象是否存在同款、相似商品对象进行判断,如果存在,则还可以提示用户对这些商品进行勾选并发起对比,以使得用户可以更直观地感知到该商品对比功能,并通过该功能帮助自己进行购物决策。
再一种交互场景下,由于一些商品信息服务系统还会为用户提供“找相似”等相关的服务,而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只是将同款和/或相似商品列表展示给用户,需要用户从中选择具体商品分别进入详情页面后,自行进行对比。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这种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页面中提供用于对两个或多个商品进行勾选后发起商品对比的操作选项,此时,服务端可以响应于通过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页面选择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后提交的商品对比请求,将所述选择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确定为待对比的商品对象。
也就是说,在这种“找相似”等场景下,也可以由用户从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中勾选出需要进行对比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然后由算法模型进行自动的提炼对比,并给出结论性的购物建议信息,也即,可以由算法模型确定出这两个或多个商品中更推荐购买哪个商品,等等。
当然,以上各种交互场景只是用于进行举例介绍,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在其他可能存在商品对象需求的交互场景中提供用于发起商品对比的操作选项,使得用户在浏览多种不同的页面时,只要产生商品对比需求,都可以在相应的页面中发起具体的商品对比,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S202:通过对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分别关联的商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生成结论性的建议信息,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包括:从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中确定出的推荐购买的目标商品对象,以及表达有对比详情信息的推荐理由文本内容,以便通过目标页面提供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
在确定出至少两个需要进行对比的商品对象后,可以由具体的算法模型对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分别关联的商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并生成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其中,具体的结论性建议信息可以包括:从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中确定出的推荐购买的目标商品对象,以及表达有对比详情信息的推荐理由文本内容。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由算法模型针对具体需要对比的商品对象给出结论性的建议信息,例如,商品A与商品B中哪个商品更推荐购买,同时还能够给出对应的推荐理由文本,这种文本内容也可以是由算法模型生成的,可以表达出具体的对比详情信息,例如,从哪些维度进行了对比,为什么更推荐某个商品,等等。
其中,具体的算法模型可以是基于具体所需对比的商品的商品信息进行提炼分析,该过程可以是通过算法模型对商品信息进行理解。具体的商品信息可以包括商品的基础信息、用户评价信息、用户生产内容(例如,“买家秀”等),其中,基础信息可以包括标题、价格、参数信息、图文详情描述内容,等等。算法模型可以从具体的数据库中读取到这些信息,然后进行模型理解,并进行对比后给出具体的推荐结论,并生成对应的推荐理由文本。其中,具体的商品信息可以包括多种模态,例如,可以包括文本、图像、音频内容,等等,图像内容还可以包括图片、视频等,其中,关于视频内容,具体可以包括商家为用户发布的视频类描述内容,或者,还可以是从商家等开展的直播活动中截取的视频片段,等等。
如前文所述,由于可以预先对AI大模型等进行训练,使其具有对商品的多模态信息进行理解的能力,并且能够按照要求的格式进行推荐结论以及推荐理由文本内容的输出,因此,通过将待对比的商品对象的多模态信息输入到AI大模型中,AI大模型便可以通过对这些商品信息的提炼分析,实现对具体商品信息的模型理解,然后可以在理解了具体商品信息的基础上,给出对应的推荐结论,并生成推荐理由文本内容。这种结论性的购买建议信息就可以提供给客户端,由客户端通过目标页面提供给用户。其中,在通过目标页面提供上述结论性购买建议信息时,可以将这种结论性购买建议信息展示在目标页面中,或者,也可以转换为语音内容,通过目标页面中嵌入的播放器组件进行语音播放,等等。
例如,对于前述图3中所示的例子,在用户针对第一商品对象(商品1)点击了图3中31处所示的“同款对比”选项后,算法模型可以自动为其匹配出第二商品对象,并分别对两者的商品信息进行提炼分析对比后,给出的结论性建议信息可以包括,第二商品对象(商品2)更推荐购买,此时,可以在目标页面中展示出如图4A所示的内容。其中,可以在该目标页面中展示出两个商品对象的代表图、价格等简要的信息,另外,还可以对推荐购买的商品对象进行提示,例如,在图4A中41处所示的位置处,将推荐购买的商品对应的用于查看详情的操作选项展示为“推荐购买”字样(对于未被推荐的商品,该操作选项可以展示为“去看看”,等等),这样,可以直观地展示出哪个商品对象被算法推荐。另外,还可以展示出算法生成的推荐理由文本,在该文本中,可以对算法在哪些维度上对两个商品进行了对比,以及对比的结论等对比详情信息进行表达,以使得用户获知该商品对象为何获得算法的推荐,从而更有利于帮助用户进行决策。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具体展示出的推荐理由文本可以如图4A中42处所示,包括:
购买建议:商品1和商品2都是耳机,但是从店铺和销量来看,商品2的价格更低,而且评价也更加优秀,我推荐商品2。
几点理由:
1.销量更高:根据提供的数据,商品2在30天内售出了355件,而商品1只售出了3件。因此,商品2的销售量更好,更有说服力。
2.评价更加优秀:商品2的评分为4.8分,而商品1的评分为4.6分。这说明商品2的质量更好,更受消费者的喜爱。
3.更适合游戏使用:商品2的描述中提到了能还原游戏中的音效,享受更加逼真的游戏体验,外观彰显玩家个性。
通过以上文本内容可见,其中已经表达了概括性的结论,并且还给出了多条细分的理由,由于用户在自行对不同商品的信息进行对比时,也是要从多个维度分别进行对比,并作出综合的评价,因此,通过直接将结论性推荐信息提供给用户,可以省去了用户自行去各个商品的详情页面进行信息浏览、理解及比对的过程,可以帮助用户降低决策成本。
当然,在具体实现时,除了上述结论性的购买建议信息,还可以提供一些其他方面的辅助决策信息,例如,如图4A中的43处所示,可以从价格力、店铺服务、评价等维度提供不同商品之间的对比信息,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基于用户选择的第一商品对象进行商品对比的情况下,第一商品对象作为用户需要进行对比的主商品,在默认情况下,第二商品对象可以是由服务端进行选择,而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用户可能还会具有与其他商品进行对比的需求,因此,在通过目标页面提供模型给出的结论性购物建议信息时,为了满足用户的上述需求,还可以相关的操作入口。例如,一种方式下,可以直接在目标页面中展示出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中的其他商品对象,以及用于将所述其他商品对象替换为第二商品对象,并重新进行对比的第一操作选项。例如,具体可以如图4B所示,其为图4A所示的目标页面的后半部分内容,在该页面的45所示的位置处,可以展示出当前第一商品对象的其他同款/相似商品,并提供“换我PK”等操作选项,用户可以通过该操作选项,将对应的商品替换为第二商品对象,并重新生成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
或者,还可以在目标页面中提供用于对所述第二商品对象进行替换操作的第二操作选项,例如,如图4A中的44处所示,服务端可以在接收到通过所述第二操作选项提交的替换请求后,提供第一商品对象的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中其他商品对象的列表,以便所述列表中的其中一商品对象被选择后,将被选择的商品对象替换为所述第二商品对象并重新生成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现时,除了可以通过提供结论性的商品对比信息之外,还可以通过为用户提供商品分析信息,来帮助用户进行购物决策。也就是说,如前文所述,用户在购物过程中除了在不同商品之间进行横向对比,可能还需要查看具体商品的详情信息,为了降低用户的信息查看、理解等过程产生的决策成本,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提供商品分析功能。例如,如图3中的32处所示,在展示具体商品的商品详情页面的过程中,还可以提供“商品分析”等字样的操作选项,用户在通过该操作选项发起请求后,可以展示出由AI大模型等算法模型对当前商品的商品信息进行提炼分析后生成的内容,这种提炼分析具体可以是由AI大模型等对商品的多模态描述信息的信息理解、归纳总结,然后创作出具体的内容,该内容通常可以是文本内容。
例如,对于图3所示的例子,用户在点击“商品分析”选项后,展示出的目标页面可以如图5所示,算法模型生成的商品分析内容可以包括整体上是否推荐购买的建议,另外还可以包括从多个维度分别对具体的商品信息进行提炼分析后生成的文本内容,例如,可以包括核心卖点、用户好评、不足之处,等等。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商品分析内容可以是通过离线的方式生成的,也即,提前由AI大模型等对商品库中的多个商品分别进行提炼分析,生成具体的文本内容,并保存在服务端侧的数据库中。当然,在保存之前,为了保证这种模型生成的文本内容的准确性,还可以进行人工校验,等等。这样,在用户请求查看时,可以从数据库中读取到具体商品对应的AI生成内容并提供给客户端进行展示即可。另外,在客户端进行展示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用户的个性化信息等,对具体展示的AI生成内容进行个性化处理,例如,对于AI生成内容中的多个信息维度进行个性化排序,等等。当然,在具体实现时,在AI大模型输出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等方面达到标准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实时生成具体商品分析内容的方式,此时,可以更多的结合用户的个性化信息,进行具体内容的个性化生成(例如,根据用户更关注的维度进行内容的生成,或者,还可以根据用户使用的方言等对内容表达方式进行个性化处理,等等)。
总之,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在确定出待对比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后,可以通过对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分别关联的商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生成结论性的建议信息,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包括:从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中确定出的推荐购买的目标商品对象,以及表达有对比详情信息的推荐理由文本内容,以便通过目标页面提供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通过这种方式,由于可以直接基于待对比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向用户提供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因此,不再需要用户自行从多个不同商品对象的详情页面中查看各自的商品信息,并进行查看、理解、分析对比后再得出结论,以此帮助用户降低决策成本,有利于提升系统中的浏览-购买转化率等指标。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二是从客户端角度对前文所述的第一种交互场景下提供的商品对比功能进行保护,具体的,该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参见图6,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601:接收用户针对第一商品对象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
其中,具体可以展示第一商品对象的详情信息页面,并在所述详情信息页面中提供用于针对所述第一商品对象发起商品对比请求的操作选项,然后,接收通过所述操作选项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在包含有第一商品对象的商品列表页面(例如,商品推荐页面、商品搜索结果页面、购物车页面、收藏夹页面,等等)提供上述操作选项,以用于发起该商品对比请求,等等。
具体实现时,还可以在所述详情信息页面中提供用于对所述第一商品对象的商品信息进行提炼分析的操作选项;通过该操作选项接收到提炼分析请求后,可以获取对所述第一商品对象关联的多模态的商品信息进行提炼分析后,生成的文本内容,以便在目标页面中进行展示;所述商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商品对象的发布者提供的描述内容信息,用户评价信息,和/或已购买所述第一商品对象的用户生产的与该第一商品对象相关的内容信息。
S602:获取通过将所述第一商品对象与第二商品对象分别关联的商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生成的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商品对象是从所述第一商品对象对应的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中进行选择确定的,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包括:从所述第一商品对象与第二商品对象中确定出的推荐购买的目标商品对象,以及表达有对比详情信息的推荐理由文本内容。
S603:通过目标页面提供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
实施例三
该实施例三是从客户端角度对前文所述的第二种交互场景下提供的商品对比功能进行保护,具体的,该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参见图7,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701:展示目标商品集合页面,所述目标商品集合页面用于展示被用户加入到目标商品集合中的多个商品对象的信息;
S702:响应于用户从目标商品集合页面中选择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后提交的商品对比请求,获取通过将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分别关联的商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生成的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其中,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包括:从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中确定出的推荐购买的目标商品对象,以及表达有对比详情信息的推荐理由文本内容;
S703:通过目标页面提供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
另外,在展示所述目标商品集合页面时,还可以判断所述目标商品集合中是否存在属于同款或者相似商品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如果存在,则在所述目标商品集合页面中为所述属于同款或者相似商品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分别提供用于加入对比的操作选项。
其中,所述目标商品集合包括:待统一结算的商品对象组成的集合(一般可以成为“购物车”页面,等等)。
实施例四
该实施例四是从客户端角度对前文所述的第三种交互场景下提供的商品对比功能进行保护,具体的,该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参见图8,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801:接收用户通过第一商品对象对应的同款和/或相似商品信息页面选择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后,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
S802:获取通过将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分别关联的商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生成的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其中,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包括:从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中确定出的推荐购买的目标商品对象,以及表达有对比详情信息的推荐理由文本内容;
S803:通过目标页面提供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
实施例五
该实施例五是从客户端的角度,对通过算法模型生成商品分析内容的方案进行保护,具体的,该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提供商品信息的方法,参见图9,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S901:展示商品对象的详情信息页面,并在所述详情信息页面中提供用于对所述商品对象的商品信息进行信息分析的操作选项;
S902:通过所述操作选项接收到信息分析请求后,获取目标文本内容,所述目标文本内容是通过对所述商品对象关联的多模态的商品信息进行分析后生成的,所述商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商品对象的发布者提供的描述内容信息,用户评价信息,和/或已购买所述第一商品对象的用户生产的与该第一商品对象相关的内容信息
S903:在目标页面中提供所述目标文本内容。
关于上述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四中的未详述部分,可以参见实施例一以及本说明书中其他部分的记载,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能会涉及到对用户数据的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符合所在国的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下(例如,用户明确同意,对用户切实通知,等),在适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在本文描述的方案中使用用户特定的个人数据。
与实施例一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
待对比商品对象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待对比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
结论性建议信息生成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分别关联的商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生成结论性的建议信息,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包括:从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中确定出的推荐购买的目标商品对象,以及表达有对比详情信息的推荐理由文本内容,以便通过目标页面提供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
具体的,所述待对比商品对象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响应于用户针对第一商品对象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从所述第一商品对象对应的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中选择出第二商品对象,并将该第一商品对象与第二商品对象确定为待对比的商品对象。
具体的,所述用户针对第一商品对象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包括:所述用户基于所述第一商品对象的详情信息页面中提供的操作选项,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
其中,所述目标页面还用于提供所述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中的其他商品对象,以及用于将所述其他商品对象替换为所述第二商品对象并重新进行对比的第一操作选项。
或者,所述目标页面还用于提供用于对所述第二商品对象进行替换操作的第二操作选项;此时,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替换单元,用于响应于通过所述第二操作选项提交的替换请求,提供所述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中其他商品对象的列表,以便所述列表中的其中一商品对象被选择后,将被选择的商品对象替换为所述第二商品对象并重新生成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
另一种方式下,所述待对比商品对象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响应于用户从目标商品集合页面中选择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后提交的商品对比请求,将所述选择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确定为待对比的商品对象,所述目标商品集合页面用于展示被所述用户加入到目标商品集合中的多个商品对象的信息。
具体的,所述待对比商品对象确定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响应于通过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页面选择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后提交的商品对比请求,将所述选择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确定为待对比的商品对象。
与实施例二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
商品对比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针对第一商品对象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
结论性建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通过将所述第一商品对象与第二商品对象分别关联的商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生成的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商品对象是从所述第一商品对象对应的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中进行选择确定的,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包括:从所述第一商品对象与第二商品对象中确定出的推荐购买的目标商品对象,以及表达有对比详情信息的推荐理由文本内容;
信息提供单元,用于通过目标页面提供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
其中,商品对比请求接收单元具体可以用于:
展示第一商品对象的详情信息页面,并在所述详情信息页面中提供用于针对所述第一商品对象发起商品对比请求的操作选项;
接收通过所述操作选项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
其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操作选项提供单元,用于在所述详情信息页面中提供用于对所述第一商品对象的商品信息进行信息分析的操作选项;
文本内容获取单元,用于通过该操作选项接收到信息分析请求后,获取对所述第一商品对象关联的多模态的商品信息进行分析后,生成的文本内容,以便在目标页面中进行展示;所述商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商品对象的发布者提供的描述内容信息,用户评价信息,和/或已购买所述第一商品对象的用户生产的与该第一商品对象相关的内容信息。
与实施例三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
商品集合页面展示单元,用于展示目标商品集合页面,所述目标商品集合页面用于展示被用户加入到目标商品集合中的多个商品对象的信息;
结论性建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响应于用户从目标商品集合页面中选择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后提交的商品对比请求,获取通过将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分别关联的商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生成的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其中,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包括:从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中确定出的推荐购买的目标商品对象,以及表达有对比详情信息的推荐理由文本内容;
信息提供单元,用于通过目标页面提供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
另外,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操作选项提供单元,用于在展示所述目标商品集合页面时,判断所述目标商品集合中是否存在属于同款或者相似商品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如果存在,则在所述目标商品集合页面中为所述属于同款或者相似商品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分别提供用于加入对比的操作选项。
其中,所述目标商品集合包括:待统一结算的商品对象组成的集合。
与实施例四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
商品对比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通过第一商品对象对应的同款和/或相似商品信息页面选择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后,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
结论性建议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通过将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分别关联的商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生成的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其中,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包括:从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中确定出的推荐购买的目标商品对象,以及表达有对比详情信息的推荐理由文本内容;
信息提供单元,用于通过目标页面提供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
与实施例五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提供商品信息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
详情页面展示单元,用于展示商品对象的详情信息页面,并在所述详情信息页面中提供用于对所述商品对象的商品信息进行信息分析的操作选项;
文本内容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操作选项接收到信息分析请求后,获取目标文本内容,所述目标文本内容是通过对所述商品对象关联的多模态的商品信息进行分析后生成的,所述商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商品对象的发布者提供的描述内容信息,用户评价信息,和/或已购买所述第一商品对象的用户生产的与该第一商品对象相关的内容信息
文本内容提供单元,用于在目标页面中提供所述目标文本内容。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以及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其中,图10示例性的展示出了电子设备的架构,例如,设备10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飞行器等。
参照图10,设备10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002,存储器1004,电源组件1006,多媒体组件1008,音频组件10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1012,传感器组件1014,以及通信组件1016。
处理组件1002通常控制设备10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0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本公开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0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0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0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008和处理组件10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0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10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设备10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0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006为设备10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0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设备10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008包括在设备10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0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10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0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0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设备10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004或经由通信组件10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0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012为处理组件10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0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设备10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014可以检测到设备10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设备10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014还可以检测设备1000或设备10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设备10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设备10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设备10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0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0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0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016被配置为便于设备10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设备10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或2G、3G、4G/LTE、5G等移动通信网络。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0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0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设备10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004,上述指令可由设备1000的处理器1020执行以完成本公开技术方案提供的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待对比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
通过对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分别关联的商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生成结论性的建议信息,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包括:从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中确定出的推荐购买的目标商品对象,以及表达有对比详情信息的推荐理由文本内容,以便通过目标页面提供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待对比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包括:
响应于用户针对第一商品对象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从所述第一商品对象对应的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中选择出第二商品对象,并将该第一商品对象与第二商品对象确定为待对比的商品对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针对第一商品对象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包括:所述用户基于所述第一商品对象的详情信息页面中提供的操作选项,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页面还用于提供所述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中的其他商品对象,以及用于将所述其他商品对象替换为所述第二商品对象并重新进行对比的第一操作选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页面还用于提供用于对所述第二商品对象进行替换操作的第二操作选项;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通过所述第二操作选项提交的替换请求,提供所述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中其他商品对象的列表,以便所述列表中的其中一商品对象被选择后,将被选择的商品对象替换为所述第二商品对象并重新生成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待对比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包括:
响应于用户从目标商品集合页面中选择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后提交的商品对比请求,将所述选择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确定为待对比的商品对象,所述目标商品集合页面用于展示被所述用户加入到目标商品集合中的多个商品对象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待对比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包括:
响应于通过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页面选择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后提交的商品对比请求,将所述选择的至少两个商品对象确定为待对比的商品对象。
8.一种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针对第一商品对象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
获取通过将所述第一商品对象与第二商品对象分别关联的商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生成的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商品对象是从所述第一商品对象对应的同款和/或相似商品集合中进行选择确定的,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包括:从所述第一商品对象与第二商品对象中确定出的推荐购买的目标商品对象,以及表达有对比详情信息的推荐理由文本内容;
通过目标页面提供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用户针对第一商品对象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包括:
展示第一商品对象的详情信息页面,并在所述详情信息页面中提供用于针对所述第一商品对象发起商品对比请求的操作选项;
接收通过所述操作选项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
10.一种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展示目标商品集合页面,所述目标商品集合页面用于展示被用户加入到目标商品集合中的多个商品对象的信息;
响应于用户从目标商品集合页面中选择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后提交的商品对比请求,获取通过将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分别关联的商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生成的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其中,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包括:从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中确定出的推荐购买的目标商品对象,以及表达有对比详情信息的推荐理由文本内容;
通过目标页面提供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
11.一种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第一商品对象对应的同款和/或相似商品信息页面选择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后,发起的商品对比请求;
获取通过将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分别关联的商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生成的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其中,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包括:从所述至少两个商品对象中确定出的推荐购买的目标商品对象,以及表达有对比详情信息的推荐理由文本内容;
通过目标页面提供所述结论性的建议信息。
12.一种提供商品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展示商品对象的详情信息页面,并在所述详情信息页面中提供用于对所述商品对象的商品信息进行信息分析的操作选项;
通过所述操作选项接收到信息分析请求后,获取目标文本内容,所述目标文本内容是通过对所述商品对象关联的多模态的商品信息进行分析后生成的,所述商品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商品对象的发布者提供的描述内容信息,用户评价信息,和/或已购买所述第一商品对象的用户生产的与该第一商品对象相关的内容信息;
在目标页面中提供所述目标文本内容。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关联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执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35212.6A CN117350799A (zh) | 2023-09-04 | 2023-09-04 | 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35212.6A CN117350799A (zh) | 2023-09-04 | 2023-09-04 | 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350799A true CN117350799A (zh) | 2024-01-05 |
Family
ID=89354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135212.6A Pending CN117350799A (zh) | 2023-09-04 | 2023-09-04 | 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35079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707409A (zh) * | 2024-02-04 | 2024-03-15 | 深圳市爱科贝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系统和设备 |
-
2023
- 2023-09-04 CN CN202311135212.6A patent/CN11735079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707409A (zh) * | 2024-02-04 | 2024-03-15 | 深圳市爱科贝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系统和设备 |
CN117707409B (zh) * | 2024-02-04 | 2024-05-24 | 深圳市爱科贝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耳机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系统和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89219B (zh) | 商品对象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2749322B (zh) | 商品对象信息推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6355429A (zh) | 图像素材的推荐方法及装置 | |
CN111612557A (zh) | 提供商品对象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WO2023045220A1 (zh) | 信息互动方法及装置 | |
CN111782918A (zh) | 页面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US20230188797A1 (en) | Purchasable item actions associated with digital media methods and systems | |
CN113298603A (zh) | 商品对象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7350799A (zh) | 提供商品对比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2445970A (zh) | 一种信息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4045473A1 (zh) | 提供商品搜索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9542297B (zh) | 提供操作引导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5203543A (zh) | 内容推荐方法、内容推荐模型的训练方法及装置 | |
CN110489635B (zh) | 数据对象搜索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3765953A (zh) |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 |
WO2019165902A1 (zh) | 生成、展示数据对象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5170220A (zh) | 商品信息展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6797322B (zh) | 提供商品对象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1179011A (zh) | 一种保险产品推荐方法及装置 | |
CN117391786A (zh) | 商品对象的用户评价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US20240232974A1 (en) |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viding product search information | |
CN116308682B (zh) | 提供商品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US20240289923A1 (en) | Method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6720910A (zh) | 提供商品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7035906A (zh) | 提供商品信息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