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48686B - 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48686B
CN117348686B CN202311639080.0A CN202311639080A CN117348686B CN 117348686 B CN117348686 B CN 117348686B CN 202311639080 A CN202311639080 A CN 202311639080A CN 117348686 B CN117348686 B CN 1173486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ck signal
frequency
ratio
temperature
var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390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48686A (zh
Inventor
李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pse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pse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pse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psea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390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486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48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48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48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486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04Generating or distributing clock signals or signals derived directly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BGENERATION OF OSCILLATIONS, DIRECTLY OR BY FREQUENCY-CHANGING, BY CIRCUITS EMPLOYING ACTIVE ELEMENTS WHICH OPERATE IN A NON-SWITCHING MANNER; GENERATION OF NOISE BY SUCH CIRCUITS
    • H03B5/00Generation of oscillations using amplifier with regenerative feedback from output to input
    • H03B5/02Details
    • H03B5/04Modifications of generator to compensate for variations in physical values, e.g. power supply, load,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BGENERATION OF OSCILLATIONS, DIRECTLY OR BY FREQUENCY-CHANGING, BY CIRCUITS EMPLOYING ACTIVE ELEMENTS WHICH OPERATE IN A NON-SWITCHING MANNER; GENERATION OF NOISE BY SUCH CIRCUITS
    • H03B5/00Generation of oscillations using amplifier with regenerative feedback from output to input
    • H03B5/08Generation of oscillations using amplifier with regenerative feedback from output to input with frequency-determining element comprising lumped inductance and capacitan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ipulation Of Pulses (AREA)
  • Oscillators With Electromechanical Reson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包括:判断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是否发生温漂现象;当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发生温漂现象时,调整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以使得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与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满足预设关系;其中,第一时钟信号的第一温度系数与第二时钟信号的第二温度系数不相等,且当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与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满足预设关系时,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一设定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二设定频率。本申请可以实现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的零温漂特性。

Description

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时钟信号是时序逻辑的基础,用于决定逻辑单元中的状态何时更新,以保证相关的电子组件得以同步运作。然而,当时钟电路所处的环境温度改变(例如芯片发热)后,时钟信号的周期以及频率将发生改变,使得时钟信号产生误差,这容易导致时序逻辑混乱的现象。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降低时钟信号的温漂,传统的方式是减小时钟电路中电子元件的温漂,例如经典的RC振荡器时钟,由于影响时钟周期的元素包括电阻和电容,因此降低电阻的温漂和/或电容的温漂,则可以削弱时钟信号的温漂现象。在相关技术中,还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变化值,然后依据温度变化值按照温度与频率的关系式修正时钟信号的周期。然而,上述方式存在受电路制备工艺影响、温度传感器的精度等客观因素影响较大,并无法完全避免的时钟信号温漂现象。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方法应用于时钟信号生成电路,时钟信号生成电路包括产生第一时钟信号的第一时钟模块以及产生第二时钟信号的第二时钟模块,方法包括:
判断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是否发生温漂现象;
当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发生温漂现象时,调整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以使得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与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满足预设关系;
其中,第一时钟信号的第一温度系数与第二时钟信号的第二温度系数不相等,且当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与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满足预设关系时,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一设定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二设定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调整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之后,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相对于第一设定频率具有第一变化比例,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相对于第二设定频率具有第二变化比例;
其中,第一变化比例与第一温度系数的第一比值等于第二变化比例与第二温度系数的第二比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发生温漂现象时,调整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的步骤包括:
根据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的实际频率比值,以及第一设定频率与第二设定频率的比值,确定第一偏离值;
根据第一偏离值、第一温度系数以及第二温度系数,确定第一变化比例;
根据第一偏离值、第一温度系数以及第二温度系数,确定第二变化比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变化比例包括第一子变化比例以及第二子变化比例,第二变化比例包括第三子变化比例以及第四子变化比例,第一子变化比例以及第三子变化比例受一阶温度系数影响,第二子变化比例以及第四子变化比例受高阶温度影响;
当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发生温漂现象时,调整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的步骤包括:
根据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的实际频率比值,以及第一设定频率与第二设定频率的比值,确定第一偏离值;
根据第一偏离值、第一温度系数以及第二温度系数,确定第一子变化比例以及第三子变化比例;
根据实际频率比值,以及第二子变化比例与实际频率比值的第一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第二子变化比例;
根据实际频率比值,以及第四子变化比例与实际频率比值的第二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第四子变化比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发生温漂现象时,调整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的步骤还包括:
确定第一时钟信号的第一步长变化比例;
根据第一步长变化比例以及第一变化比例,确定第一修调步数;
根据第一步长变化比例以及第一修调步数,逐步调整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相对于第二设定频率改变第一变化比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发生温漂现象时,调整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的步骤还包括:
确定第二时钟信号的第二步长变化比例;
根据第二步长变化比例以及第二变化比例,确定第二修调步数;
根据第二步长变化比例以及第二修调步数,逐步调整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相对于第一设定频率改变第二变化比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修调步数与第二修调步数相等;
其中,第一步长变化比例与第一温度系数的第三比值等于第二步长变化比例与第二温度系数的第四比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是否发生温漂现象的步骤包括:
根据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的实际频率比值,以及第一设定频率与第二设定频率的比值,判断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是否发生温漂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中的一者为正温度系数,另外一者为负温度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大于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关系为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的实际频率比值为设定频率比值,设定频率比值为第一设定频率与第二设定频率的比值;或者
预设关系为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实际频率差值为设定频率差值,设定频率差值为第一设定频率与第二设定频率的差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时钟信号温漂修正电路,包括:
时钟信号生成电路,时钟信号生成电路包括产生第一时钟信号的第一时钟模块以及产生第二时钟信号的第二时钟模块;
温漂修正电路,温漂修正电路用于判断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是否发生温漂现象,当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发生温漂现象时,温漂修正电路调整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以使得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与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满足预设关系;
其中,第一时钟信号的第一温度系数与第二时钟信号的第二温度系数不相等,且当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与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满足预设关系时,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一设定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二设定频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芯片,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时钟信号温漂修正电路。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由于第一时钟信号的第一温度系数与第二时钟信号的第二温度系数不相等,因此在温度改变导致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改变时,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与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关系是变化的,例如,第一温度系数大于第二温度系数,随着温度升高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差值/比值逐渐增大,因此本申请通过使得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与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在发生温漂现象后重新满足预设关系时,则可以将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一设定频率,并将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二设定频率,从而使得第一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即使发生温漂现象,也可以在环境温度改变后从新回归至对应的设定频率,最终实现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的零温漂特性,避免传统方式受电路制备工艺影响、温度传感器的精度等客观因素影响而无法完全避免的时钟信号温漂现象。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钟信号频率与温度的一种关系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整时钟信号频率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整时钟信号频率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整时钟信号频率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整第一时钟信号频率的一种过程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整时钟信号频率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整第二时钟信号频率的一种过程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整第一时钟信号与第二时钟信号频率的一种过程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钟信号温漂修正电路的一种模块示意图。
电子设备100,时钟电路10,第一时钟模块11,第二时钟模块12,时钟控制模块20;
时钟信号温漂修正电路1000,时钟信号生成电路1001,温漂修正电路10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地,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示例”或“例如”等词语用于表示举例、说明或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为“举例”或“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均不解释为比另一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具有更多优点。使用“示例”或“例如”等词语旨在以清晰的方式呈现相对概念。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至少一个”,可理解为一个或多个,例如理解为一个、两个或更多个。例如,包括至少一个,是指包括一个、两个或更多个,而且不限制包括的是哪几个,例如,包括A、B和C中的至少一个,那么包括的可以是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可以理解为电连接,两个电学元件连接可以是两个电学元件之间的直接或间接连接。例如,A与B连接,既可以是A与B直接连接,也可以是A与B之间通过一个或多个其它电学元件间接连接。
目前,时钟信号是时序逻辑的基础,用于决定逻辑单元中的状态何时更新,以保证相关的电子组件得以同步运作。然而,当时钟电路所处的环境温度改变(例如芯片发热)后,时钟信号的周期以及频率将发生改变,使得时钟信号产生误差,这容易导致时序逻辑混乱的现象。
在相关技术中,时钟信号温漂消除方案主要包括两种实现方式:
1、减小时钟电路中电子元件的温漂,例如经典的RC振荡器时钟,由于影响时钟周期的元素包括电阻和电容,因此降低电阻的温漂和/或电容的温漂,则可以削弱时钟信号的温漂现象。
2、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然后依据温度以及预设的温漂校准码值或者换算公式来按既定比例或者偏移量修正时钟周期,以消除时钟信号的温漂现象。
然而,上述第一种方式受限于电路制备工艺,无法准确地校准时钟信号的温漂现象,而方式二需求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逻辑电路和预先标定的参数,代价较大且受限于温度传感器的精度,也无法准确校准时钟信号的温漂现象。
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首先,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中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可以应用在如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中,其中,该电子设备100包括时钟电路10和时钟控制模块20,时钟电路10包括产生第一时钟信号的第一时钟模块11以及产生第二时钟信号的第二时钟模块12。具体而言,第一时钟模块11以及第二时钟模块12可以为RC振荡器、LC振荡器或晶体振荡器中的任一种。其中,RC振荡器包括但不限于桥式振荡器、RC移相式振荡器或双T式振荡器,LC振荡器包括但不限于互感耦合振荡器、电感反馈式振荡器或电容反馈式振荡器,晶体振荡器包括但不限于并联型晶体振荡器或串联型晶体振荡器。
时钟控制模块20是指接收第一时钟信号和/或第二时钟信号的模块,时钟控制模块20在接收第一时钟信号和/或第二时钟信号后,可以利用第一时钟信号和/或第二时钟信号实现相关电路的稳定运作,例如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时钟控制、数据帧的同步、同步网络通讯、确保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实现时序控制、同步芯片各个模块的操作等。作为一示例性地,时钟控制模块20可以是指电子设备中接收基础时钟信号的芯片,以使得芯片基于基础时钟信号进行工作;作为另一示例性地,时钟控制模块20可以是指电子设备中显示面板的显示控制电路(例如GOA电路),以使得显示控制电路接收到时钟信号后进行显示画面的刷新。
继续参阅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其中,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包括:
步骤S201,判断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是否发生温漂现象;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检测第一时钟模块11和/或第二时钟模块12的环境温度,当该环境温度改变超过一定值(例如温度上升5℃或者温度下降5℃)时,则可以判断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发生温漂现象;反之,则可以判断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并未发生温漂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检测第一时钟模块11和/或第二时钟模块12的环境温度只是用作判断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是否发生温漂现象,因此只需大致检测第一时钟模块11和/或第二时钟模块12的环境温度即可,可以不用得到第一时钟模块11和/或第二时钟模块12环境温度的高精度值,也就是说,本申请检测第一时钟模块11和/或第二时钟模块12的环境温度的实施方式对温度传感器的精度没有要求,可以不采用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检测第一时钟信号CLK1和/或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然后判断第一时钟信号CLK1和/或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是否偏离设定频率一定值,则可以判断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发生温漂现象。例如,检测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实际频率为4.1MHz,而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第一设定频率为4MHz,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实际频率与第一设定频率差值大于或等于0.1MHz,因此可以判断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发生温漂现象。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检测第一时钟信号CLK1以及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然后计算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差值,通过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实际频率差值以及设定频率差值,判断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是否发生温漂现象,其中,设定频率差值是指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在设定温度时的设定频率差值,即设定频率差值为第一设定频率与第二设定频率的差值。具体地,参阅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时钟信号频率与温度的一种关系示意图,根据频率与温度的关系式可得:
其中,T0为设定温度(例如25℃),t为实际环境温度,f1为第一时钟信号CLK1在实际环境温度时的频率,f2为第二时钟信号CLK2在实际环境温度时的频率,f01为第一时钟信号CLK1在设定温度时的第一设定频率,f02为第二时钟信号CLK2在设定温度时的第二设定频率,TC1为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第一温度系数,TC2为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第二温度系数。
因此,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在实际环境温度时的频率差值满足如下关系式:
由于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第一温度系数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第二温度系数不相等,因此在实际环境温度改变后,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差值是变化的,例如,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第一设定频率为4MHz,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第二设定频率为48MHz,在设定温度时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差值为44MHz,而在实际环境温度偏离设定温度后,则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差值可能改变为44.11MHz,通过判断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差值是否超过对应的阈值范围(例如43.9MHz-44.1MHz),则可以判断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是否发生温漂现象。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实际频率比值以及设定频率比值,判断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是否发生温漂现象,其中,设定频率比值是指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在设定温度时的设定频率比值,即设定频率比值为第一设定频率与第二设定频率的比值。同样地,参阅图3,根据上述频率与温度的关系式,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在实际环境温度时的频率比值满足如下关系式:
由于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第一温度系数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第二温度系数不相等,因此在实际环境温度改变后,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比值也是变化的,例如,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第一设定频率为4MHz,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第二设定频率为48MHz,在设定温度时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设定频率比值为12,而在实际环境温度偏离设定温度后,则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差值可能改变为12.06,通过判断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比值是否超过对应的阈值范围(例如11.95-12.05),则可以判断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是否发生温漂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时钟信号的频率与周期呈反比,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采用频率的实施方式均可以等同替代为采用周期的方式,同时,对于采用周期的实施方式,应当认为是采用了本申请关于频率的实施例。例如,可以检测第一时钟信号CLK1和/或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周期,然后判断第一时钟信号CLK1和/或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周期是否偏离设定周期一定值,进而判断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发生温漂现象,该检测第一时钟信号CLK1和/或第二时钟信号CLK2周期的实施方式应当认为与本申请检测第一时钟信号CLK1和/或第二时钟信号CLK2频率是相同的实施方式。
步骤S202,当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发生温漂现象时,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以使得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满足预设关系。
在判断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发生温漂现象时,则可以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以使得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满足预设关系,而当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满足预设关系时,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一设定频率,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二设定频率,从而使得第一时钟信号CLK1、第二时钟信号CLK2即使发生温漂现象,也可以在环境温度改变后从新回归至对应的设定频率,最终实现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零温漂特性,避免传统方式受电路制备工艺影响、温度传感器的精度等客观因素影响而无法完全避免的时钟信号温漂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例如,本申请所指第一设定频率、第二设定频率可以在第一设定频率、第二设定频率上允许有一定频率的变化,当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满足预设关系时,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在第一设定频率±0.1%的范围内,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在第二设定频率±0.1%的范围内。可以理解地,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的变化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例如第一设定频率、第二设定频率也可以根据实际振荡器以及脉冲信号精度要求进行调整,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关系可以是指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实际频率差值为设定频率差值,由于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第一温度系数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第二温度系数不相等,在实际环境温度改变后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差值是变化的,因此在发生温漂现象后通过使得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之间的实际频率差值重新调整为设定频率差值,则可以将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一设定频率,并将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二设定频率。例如对于上述在设定温度时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差值为44MHz,而在实际环境温度偏离设定温度后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差值可能改变为44.11MHz的实施例,可以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使得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差值重新回归为44MHz。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关系可以是指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实际频率比值为设定频率比值,同样地,由于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第一温度系数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第二温度系数不相等,在实际环境温度改变后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比值也是变化的,因此在发生温漂现象后通过使得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比值重新调整为设定频率比值,则可以将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一设定频率,并将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二设定频率。例如对于上述在设定温度时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比值为12,而在实际环境温度偏离设定温度后,则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差值可能改变为12.06的实施例,可以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使得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比值重新回归为12。
可以理解地,预设关系还可以是指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实际频率比值为设定频率比值,并且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实际频率差值为设定频率差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对于第一时钟模块11以及第二时钟模块12为RC振荡器的实施例,可以调节RC振荡器中与温度系数相关的电子元件,从而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例如,可以改变RC振荡器中电阻的阻值;又例如,可以改变RC振荡器中电容的电容值;再例如,可以改变RC振荡器中电阻的阻值以及电容的电容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对于第一时钟模块11以及第二时钟模块12为LC振荡器的实施例,可以调节LC振荡器中与温度系数相关的电子元件,从而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例如,可以改变LC振荡器中电容的电容值;又例如,可以改变LC振荡器中电感的电感值;再例如,可以改变RC振荡器中电容的电容值以及电感的电感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对于第一时钟模块11以及第二时钟模块12为晶体振荡器的实施例,可以调节晶体振荡器中与温度系数相关的电子元件,从而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例如,可以改变晶体振荡器中晶振的电容值;又例如,可以改变晶体振荡器中晶振的电感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之后,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相对于第一设定频率具有第一变化比例,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相对于第二设定频率具有第二变化比例;其中,第一变化比例与第一温度系数的第一比值等于第二变化比例与第二温度系数的第二比值。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频率与温度的关系式,可知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变化频率、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变化频率满足如下关系式:
其中,为第一时钟信号CLK1所对应的第一时钟模块的环境变化温度,/>为第二时钟信号CLK2所对应的第二时钟模块的环境变化温度,/>为第一时钟信号CLK1频率相对于第一设定频率的变化值,/>为第二时钟信号CLK2频率相对于第二设定频率的变化值。
由于第一变化比例与第一温度系数的第一比值等于第二变化比例与第二温度系数的第二比值,因此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变化频率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变化频率也满足如下关系式:
其中,x1为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变化比例,x2为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变化比例。
结合上述两种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变化频率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变化频率计算公式,可知:
也就是说,=/>,若/>、/>是实际环境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那么在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例如调节RC振荡器中与温度系数相关的电子元件参数)之后,则此时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一设定频率,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二设定频率,从而使得第一时钟信号CLK1、第二时钟信号CLK2具有零温漂的特性。
作为一示例性地,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第二温度系数为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第一温度系数为两倍,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第一设定频率为4MHz,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第二设定频率为48MHz,第二时钟信号CLK2与第一时钟信号CLK1在设定温度时的比值为12,若发生温漂现象后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为4.1MHz,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为50.4MHz,此时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比值为12.29,因此让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相对于第一设定频率改变第一变化比例0.025%,同时第二时钟信号CLK2改变第二变化比例为0.05%,则可以将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重新调整为4MHz,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重新调整为48MHz,同时由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第二温度系数为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第一温度系数为两倍,根据0.025%=0.05%/2,可知第一变化比例与第一温度系数的第一比值等于第二变化比例与第二温度系数的第二比值。
可以看出,本申请可以通过让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相对于第一设定频率改变第一变化比例,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相对于第二设定频率改变第二变化比例,同时使第一变化比例与第一温度系数的第一比值等于第二变化比例与第二温度系数的第二比值,则可以使得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满足预设关系,最终使得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一设定频率,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二设定频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调整时钟信号频率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其中,当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发生温漂现象时,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的步骤包括:
步骤S401,根据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实际频率比值,以及第一设定频率与第二设定频率的比值,确定第一偏离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相互测量的方式,得到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实际频率比值。例如,可以通过第一时钟信号CLK1在一定数量个脉冲周期内测量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脉冲周期个数,假设第一时钟信号CLK1在N个脉冲周期内测量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脉冲周期个数为M个,则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实际频率比值为M/N。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大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以便于通过高频的第一时钟信号CLK1测量低频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周期,并得到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实际频率比值。例如,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为128MHz,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为8MHz,第一时钟信号CLK1单个周期内可以测量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周期个数为16个,进而确定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实际频率比值为16。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参考时钟对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进行测量,从而得到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实际频率比值。例如,参考时钟在单个脉冲周期内测量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脉冲周期为N个,而参考时钟在单个周期内测量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周期为M个,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实际频率比值为M/N。
在得到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实际频率比值后,则可以结合第一设定频率与第二设定频率的比值确定第一偏离值。一般地,可以将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实际频率比值与设定频率比值的差值作为第一偏离值,即第一偏离值D1可以按如下公式计算:
设定第一设定频率与第二设定频率的比值为N0,简化后可得:
其中,、/>二次项极小。
因此,简化后第一偏离值D1可以按如下公式计算:
即:
可以看出,由于第一温度系数与第二温度系数不相等,第一偏离值D是随温度变化的,也就是说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比值与温度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该第一偏离值即表征了第一时钟信号CLK1、第二时钟信号CLK2相对于设定温度的温度漂移参数,因此可以根据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比值,在无需温度传感器的情况下得到高精度的温度漂移参数。
可以理解地,还可以对将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实际频率比值与设定频率比值进行相应的数学处理,以得到第一偏离值。例如,可以对第一偏离值进行取整处理,得到为整数的第一偏离值;又例如,还可以测量多次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实际频率比值,然后计算多次实际频率比值与设定频率比值的差值,最终根据多个差值做平均或平均差等处理得到第一偏离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中的一者为正温度系数,另外一者为负温度系数,结合第一偏离值D1计算公式:,当温度变化后,第一偏离值更大,从而使得第一偏离值D1相对于温度更加敏感,有利于提高本申请时钟信号温漂消除方法的灵敏度。
步骤S402,根据第一偏离值、第一温度系数以及第二温度系数,确定第一变化比例;
具体地,根据时钟信号的变化频率、第一偏离值D计算公式、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第一变化比例x1计算公式:
可以得出:
可以看出,由于第一偏离值即表征了第一时钟信号CLK1相对于设定温度的温度漂移参数,因此根据第一偏离值、第一温度系数以及第二温度系数,则可以确定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第一变化比例,以便于使得第一时钟信号CLK1相对于第一设定频率改变第一变化比例,并最终将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回归至设定温度时的第一设定频率。
步骤S403,根据第一偏离值、第一温度系数以及第二温度系数,确定第二变化比例。
同样地,根据时钟信号的变化频率、第一偏离值D1计算公式、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第二变化比例x2计算公式,可以得出:
可以看出,由于第一偏离值即表征了第二时钟信号CLK2相对于设定温度的温度漂移参数,因此根据第一偏离值、第一温度系数以及第二温度系数,则可以确定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第二变化比例,以便于使得第二时钟信号CLK2相对于第二设定频率改变第二变化比例,并最终将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回归至设定温度时的第二设定频率。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第一偏离值D1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变化比例以及第二变化比例主要是时钟信号对于一阶温度系数的频率变化部分,而实际上温度改变时时钟信号的频率变化还包含了高阶温度系数的频率变化部分,例如上述第一偏离值D1推导过程中关于省略的/>二阶温度系数,为了进一步消除高阶温度系数对应的频率变化部分,请参阅下述内容: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变化比例包括第一子变化比例以及第二子变化比例,第二变化比例包括第三子变化比例以及第四子变化比例,第一子变化比例以及第三子变化比例受一阶温度系数影响,第二子变化比例以及第四子变化比例受高阶温度影响。参阅图5,图5申请实施例中调整时钟信号频率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其中,当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发生温漂现象时,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的步骤包括:
步骤S501,根据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实际频率比值,以及第一设定频率与第二设定频率的比值,确定第一偏离值;
步骤S502,根据第一偏离值、第一温度系数以及第二温度系数,确定第一子变化比例以及第三子变化比例;
步骤S503,根据实际频率比值,以及第二子变化比例与实际频率比值的第一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第二子变化比例;
步骤S504,根据实际频率比值,以及第四子变化比例与实际频率比值的第二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第四子变化比例。
具体地,第一子变化比例以及第三子变化比例受一阶温度系数影响,第二子变化比例以及第四子变化比例受高阶(例如二阶)温度系数影响。以第一时钟信号CLK1为例,在考虑高阶(例如二阶)温度系数影响时,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变化频率与温度的关系可以按如下关系式计算:
其中,N1为一阶温度系数,N2为高阶温度系数,即第一子变化比例,即第三子变化比例。
对于第一子变化比例、第三子变化比例而言,结合上述第一偏离值计算公式,第一子变化比例、第三子变化比例可以按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x11为第一子变化比例,x21为第三子变化比例。
对于第二子变化比例以及第四子变化比例而言,由于第二子变化比例以及第四子变化比例受高阶(例如二阶)温度系数影响,因此可以分别通过查询第一预设映射关系、第二预设映射关系而得到第二子变化比例以及第四子变化比例。其中,第一预设映射关系是指预先标定的第二子变化比例与实际频率比值的关系数据集合,第二预设映射关系是指预先标定的第四子变化比例与实际频率比值的关系数据集合。
在确定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实际频率比值后,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第一子变化比例,并通过查询第一预设映射关系则可以确定第二子变化比例,结合第一子变化比例以及第二子变化比例综合对第一时钟信号CLK1进行频率修调,有利于完全消除一阶温度系数以及高阶温度系数影响,从而可以使得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更加准确地回归至设定温度时的频率。
作为一示例性地,若第一时钟信号CLK1在设定温度25℃的第一设定频率为2MHz,通过第一时钟信号CLK1对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周期进行计数,确定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实际频率比值为12.5(表示环境温度为30℃),计算得到第一子变化比例为5%,同时在第一预设映射关系中对应的第二子变化比例为1%,则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需要改变的第一变化比例为6%,才能使得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重新回归2MHz。第二时钟信号CLK2同样如此,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申请利用预先标定的第一预设映射关系以及第二预设映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消除高阶温度系数的影响,从而使得第一时钟信号CLK1以及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更加准确地回归至设定温度时的频率。
可以理解地,第一预设映射关系也可以是第一子变化比例与实际频率比值的关系数据集合,第二预设映射关系也可以是第三子变化比例与实际频率比值的关系数据集合,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第一预设映射关系确定第一时钟信号CLK1关于一阶温度系数的变化比例,由于时钟信号的频率变化受到一阶温度系数影响较大,因此也可以使得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准确地回归至设定温度时的第一设定频率;或者,第一预设映射关系以及第二预设映射关系同时包含一阶温度系数及高阶温度系数对应的频率变化比例,也就是说,第一预设映射关系以及第二预设映射关系是预先测试标定结果包含一阶温度系数以及高阶温度系数对应的频率变化比例,因此通过第一预设映射关系以及第二预设映射关系可以直接同时消除一阶温度系数及高阶温度系数的影响,从而使得第一时钟信号CLK1以及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更加准确地回归至设定温度时的频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实际频率差值以及设定频率差值,确定第二偏离值;然后根据第二偏离值、第一温度系数以及第二温度系数确定第一变化比例以及第二变化比例。同样地,由于第一温度系数与第二温度系数不相等,第二偏离值也是随温度变化的,该第二偏离值也表征了第一时钟信号CLK1、第二时钟信号CLK2相对于设定温度的温度漂移参数,因此可以根据第二偏离值、第一温度系数以及第二温度系数,分别确定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第一变化比例以及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第二变化比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第一变化比例后,可以直接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改变第一变化比例。在本申请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第一变化比例后,还可以分多步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至第一变化比例,例如,发生温漂后,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相对的第一设定频的率第一变化比例为0.25%,可以先将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由1.0025倍第一设定频率改变为1.0015倍第一设定频率,再将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由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改变由1.0015倍第一设定频率改变为第一设定频率。可以理解地,调整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调整可以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对于分多步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至第一变化比例的实施例,参阅图6,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调整时钟信号频率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其中,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频率的步骤包括:
步骤S601,确定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第一步长变化比例;
具体地,第一步长变化比例为第一时钟信号CLK1每步调整过程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相对于第一设定频率的改变比例,例如第一变化比例为第一设定频率的0.05%、0.01%等。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步长变化比例可以根据第一时钟模块中电子元件的参数确定,例如对于RC振荡器采用修调电容的方式来修调频率的实施例方式,可以根据电容阵列的最小单位的电容确定第一步长变化比例。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步长变化比例可以根据温度系数来确定频率修调步长,例如,温度变化1℃,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相对第一设定频率的改变比例为0.5%,则可以按照0.1%的第一步长变化比例来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
可以理解地,第一步长变化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本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602,根据第一步长变化比例以及第一变化比例,确定第一修调步数;
在确定第一步长变化比例后,则可以根据第一步长变化比例以及第一变化比例,确定第一修调步数。例如,第一变化比例为0.5%,第一步长变化比例为0.1%,则可以确定第一修调步数为5步。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一修调步数时,若第一变化比例与第一步长变化并非整数倍关系,则可以对第一变化比例与第一步长变化比例的比值做取整处理,例如,第一变化比例为0.41%,第一步长变化比例为0.2%,则可以确定第一修调步数为2步。
可以理解地,第一步长变化比例越小,越容易使得第一变化比例与第一步长变化比例呈整数倍关系,进而可以将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精确地调整至第一设定频率,因此,在第一时钟模块中电子元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设置较小的第一步长变化比例。
步骤S603,根据第一步长变化比例以及第一修调步数,逐步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相对于第一设定频率改变第一变化比例。
在确定第一步长变化比例以及后第一修调步数,则可以逐步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相对于第一设定频率改变第一变化比例。例如,参阅图7,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频率的一种过程示意图,第一变化比例为0.5%,第一步长变化比例为0.1%,则第一时钟信号CLK1频率经过5步最终回归至第一设定频率。
可以理解地,在调节第一时钟信号CLK1频率至第一设定频率的过程中,每步频率比例的也可以不相等,例如第一变化比例为1%,第一时钟信号CLK1频率依次按照0.4%、0.3%、0.2%、0.1%经过4步最终回归至第一设定频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对于分多步调整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至第二变化比例的实施例,参阅图8,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调整时钟信号频率的另一种流程示意图,其中,调整第二时钟信号CLK2频率的步骤包括:
步骤S801,确定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第二步长变化比例;
具体地,第二步长变化比例为第二时钟信号CLK2每步调整过程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相对于第二设定频率的改变比例,例如第二变化比例为第一设定频率的0.05%、0.01%等。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步长变化比例可以根据第二时钟模块中电子元件的参数确定,例如对于RC振荡器而言,采用修调电阻的方式来修调频率,可以根据电阻阵列的最小单位电阻确定第二步长变化比例。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步长变化比例可以根据温度系数来确定频率修调步长,例如,温度变化1℃,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相对第二设定频率的改变比例为0.4%,则可以按照0.2%的第一步长变化比例来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
步骤S802,根据第二步长变化比例以及第二变化比例,确定第二修调步数;
在确定第二步长变化比例后,则可以根据第二步长变化比例以及第二变化比例,确定第二修调步数。例如,第二变化比例为0.4%,第二步长变化比例为0.2%,则可以确定第二修调步数为2步。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第二修调步数时,若第二变化比例与第二步长变化并非整数倍关系,则可以对第二变化比例与第二步长变化比例的比值做取整处理,例如,第二变化比例为0.62%,第一步长变化比例为0.1%,则可以确定第一修调步数为3步。
可以理解地,第二步长变化比例越小,越容易使得第二变化比例与第二步长变化比例呈整数倍关系,进而可以将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精确地调整至第二设定频率。
步骤S803,根据第二步长变化比例以及第二修调步数,逐步调整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相对于第二设定频率改变第二变化比例。
在确定第二步长变化比例以及后第二修调步数,则可以逐步调整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相对于第二设定频率改变第二变化比例。例如,参阅图9,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调整第二时钟信号CLK2频率的一种过程示意图,第二变化比例为0.8%,第二步长变化比例为0.2%,则第二时钟信号CLK2频率经过4步最终回归至第二设定频率。
可以理解地,在调节第二钟信号CLK1频率至第二设定频率的过程中,每步频率比例的也可以不相等,例如第二变化比例为0.6%,第二时钟信号CLK2频率依次按照0.3%、0.2%、0.1%经过3步最终回归至第二设定频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阅图10,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频率的一种过程示意图,其中,第一修调步数与第二修调步数相等。具体地,由于第一变化比例、第一步长变化比例以及第一修调步数,第二变化比例、第二步长变化比例以及第二修调步数满足如下关系式:
其中,N1为第一修调步数,N2为第二修调步数,x11为第一步长变化比例,x21为第二步长变化比例。
同时,根据时钟信号变化频率计算公式:
其中,为第一时钟信号CLK1每改变第一步长变化比例所对应的温度改变值,为第二时钟信号CLK2每改变第二步长变化比例所对应的温度改变值。
根据上述关系式可以得出:
由于第一修调步数与第二修调步数相等,可知:
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变化比例与第一温度系数的第一比值等于第二变化比例与第二温度系数的第二比值,因此=/>,也就是说,当第一修调步数与第二修调步数相等时,在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频率的过程中,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调整过程在温度方面是同步的,有利于保证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频率调整过程温度的一致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时钟信号温漂修正电路1000,参阅图11,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时钟信号温漂修正电路1000的一种模块示意图,其中,时钟信号温漂修正电路1000包括:
时钟信号生成电路1001,时钟信号生成电路1001包括产生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第一时钟模块以及产生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第二时钟模块;
温漂修正电路1002,温漂修正电路1002用于判断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是否发生温漂现象,且当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发生温漂现象时,温漂修正电路1002调整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以使得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满足预设关系;
其中,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第一温度系数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第二温度系数不相等,且当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满足预设关系时,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一设定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二设定频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钟信号温漂修正电路,由于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第一温度系数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第二温度系数不相等,因此在温度改变导致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以及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改变时,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关系是变化的,例如,第一温度系数大于第二温度系数,随着温度升高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差值/比值逐渐增大,因此本申请通过使得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频率在发生温漂现象后重新满足预设关系时,则可以将第一时钟信号CLK1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一设定频率,并将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二设定频率,从而使得第一时钟信号CLK1、第二时钟信号CLK2即使发生温漂现象,也可以在环境温度改变后从新回归至对应的设定频率,最终实现第一时钟信号CLK1与第二时钟信号CLK2的零温漂特性,避免传统方式受电路制备工艺影响、温度传感器的精度等客观因素影响而无法完全避免的时钟信号温漂现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上述的时钟信号温漂修正电路。芯片(Integrated Circuit,IC)也称芯片,该芯片可以是但不限于是SOC(System on Chip,芯片级系统)芯片、SIP(system in package,系统级封装)芯片。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芯片包含上述时钟信号温漂修正电路,因此具有上述时钟信号温漂修正电路的全部有益效果,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中的步骤。电子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体重秤、体脂秤、营养秤、红外电子体温计、脉搏血氧仪、人体成分分析仪、移动电源、无线充电器、快充充电器、车载充电器、适配器、显示器、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扩展坞、触控笔、真无线耳机、汽车中控屛、汽车、智能穿戴设备、移动终端、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颈椎按摩仪。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POS(point of sales terminal,销售点终端)机。智能家居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插座、智能电饭煲、智能扫地机、智能灯。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时钟信号生成电路,所述时钟信号生成电路包括产生第一时钟信号的第一时钟模块以及产生第二时钟信号的第二时钟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是否发生温漂现象;
当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发生温漂现象时,调整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以使得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满足预设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第一温度系数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第二温度系数不相等,且当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满足预设关系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一设定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二设定频率;
在所述调整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之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相对于所述第一设定频率具有第一变化比例,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定频率具有第二变化比例;
其中,所述第一变化比例与所述第一温度系数的第一比值等于所述第二变化比例与所述第二温度系数的第二比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发生温漂现象时,调整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实际频率比值,以及所述第一设定频率与所述第二设定频率的比值,确定第一偏离值;
根据所述第一偏离值、所述第一温度系数以及所述第二温度系数,确定所述第一变化比例;
根据所述第一偏离值、所述第一温度系数以及所述第二温度系数,确定所述第二变化比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化比例包括第一子变化比例以及第二子变化比例,所述第二变化比例包括第三子变化比例以及第四子变化比例,所述第一子变化比例以及所述第三子变化比例受一阶温度系数影响,所述第二子变化比例以及第四子变化比例受高阶温度影响;
所述当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发生温漂现象时,调整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实际频率比值,以及所述第一设定频率与所述第二设定频率的比值,确定第一偏离值;
根据所述第一偏离值、所述第一温度系数以及所述第二温度系数,确定所述第一子变化比例以及所述第三子变化比例;
根据所述实际频率比值,以及所述第二子变化比例与所述实际频率比值的第一预设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子变化比例;
根据所述实际频率比值,以及所述第四子变化比例与所述实际频率比值的第二预设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四子变化比例。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发生温漂现象时,调整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的步骤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第一步长变化比例;
根据所述第一步长变化比例以及所述第一变化比例,确定第一修调步数;
根据所述第一步长变化比例以及所述第一修调步数,逐步调整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相对于所述第一设定频率改变所述第一变化比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发生温漂现象时,调整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的步骤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第二步长变化比例;
根据所述第二步长变化比例以及所述第二变化比例,确定第二修调步数;
根据所述第二步长变化比例以及所述第二修调步数,逐步调整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定频率改变所述第二变化比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修调步数与所述第二修调步数相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是否发生温漂现象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实际频率比值,以及所述第一设定频率与所述第二设定频率的比值,判断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是否发生温漂现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中的一者为正温度系数,另外一者为负温度系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大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关系为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实际频率比值为设定频率比值,所述设定频率比值为所述第一设定频率与所述第二设定频率的比值;或者
所述预设关系为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实际频率差值为设定频率差值,所述设定频率差值为所述第一设定频率与所述第二设定频率的差值。
11.一种时钟信号温漂修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时钟信号生成电路,所述时钟信号生成电路包括产生第一时钟信号的第一时钟模块以及产生第二时钟信号的第二时钟模块;
温漂修正电路,所述温漂修正电路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是否发生温漂现象,当所述第一时钟信号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发生温漂现象时,所述温漂修正电路调整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以使得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满足预设关系;
其中,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第一温度系数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第二温度系数不相等,且当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满足预设关系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一设定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为设定温度时的第二设定频率;
在所述调整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之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相对于所述第一设定频率具有第一变化比例,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相对于所述第二设定频率具有第二变化比例;
所述第一变化比例与所述第一温度系数的第一比值等于所述第二变化比例与所述第二温度系数的第二比值。
12.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时钟信号温漂修正电路。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中的步骤。
CN202311639080.0A 2023-12-04 2023-12-04 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73486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39080.0A CN117348686B (zh) 2023-12-04 2023-12-04 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39080.0A CN117348686B (zh) 2023-12-04 2023-12-04 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48686A CN117348686A (zh) 2024-01-05
CN117348686B true CN117348686B (zh) 2024-04-30

Family

ID=89371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39080.0A Active CN117348686B (zh) 2023-12-04 2023-12-04 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4868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4147A (zh) * 2010-03-29 2010-10-06 北京飞天诚信科技有限公司 校正动态口令令牌温漂的方法和动态口令令牌
CN109863728A (zh) * 2017-03-24 2019-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380724A (zh) * 2019-07-26 2019-10-25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Rtc时钟频率温度补偿芯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88901A (ko) * 2010-01-29 2011-08-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준 클럭 발생소자의 주파수 옵셋을 보상하는 주파수 합성기를 갖는 통신 시스템 및 주파수 옵셋의 보상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54147A (zh) * 2010-03-29 2010-10-06 北京飞天诚信科技有限公司 校正动态口令令牌温漂的方法和动态口令令牌
CN109863728A (zh) * 2017-03-24 2019-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380724A (zh) * 2019-07-26 2019-10-25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Rtc时钟频率温度补偿芯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48686A (zh) 2024-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4201280A (ja) 水晶発振器エミュレータ
US20050253646A1 (en) Global Automatic RC Time Constant Tuning Circuit and Method for on Chip RC Filters
CN110034728B (zh) 用于芯片外温度的准确测量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CN108107273B (zh) 一种测试电容和电阻值的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6054580B (zh) 时钟芯片的秒信号校准方法
WO2013092867A1 (en) Dtc-systems with high resolution phase alignment
CN101626587A (zh) 自动校准通信装置及其方法、校准装置以及校准通信装置之批量生产方法
US11356105B2 (en) Method for calibrating crystal frequency offset through internal loop of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N114665848A (zh) 占空比校准电路及方法、芯片和电子设备
CN114928355B (zh) 基于晶体振荡器的电压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904998A (zh) 移动终端频率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17348686B (zh) 时钟信号温漂修正方法、电路、芯片及电子设备
EP0901231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temperature stable frequency at reduced cost
CN113922813A (zh) 一种数控振荡器的频率校准方法
US2019033153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eling and correcting frequency of quartz crystal oscillator
US20160216720A1 (en) Electronic circuit, power supply circuit, method of measuring circuit characteristics
US10146250B2 (en) Method and circuit for adjusting the frequency of a clock signal
CN111026232A (zh) 时钟校准方法、芯片、电子设备
CN112083226A (zh) 电子设备的频率校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045317A (zh) 设备时钟的校准方法、装置及系统、自校准方法及设备
CN114826156A (zh) 振荡器电路输出频率的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51756A (zh) 时钟信号校准装置及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2739155B (zh) 频率产生器、频率产生器的校正电路及多阶补偿单元
US90008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f-calibrating driving capability and resistance of on-die termination
JP2022069430A (ja) 負性抵抗マージンテストを備えた発振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