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36594A - 一种物品图像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品图像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36594A
CN117336594A CN202311266145.1A CN202311266145A CN117336594A CN 117336594 A CN117336594 A CN 117336594A CN 202311266145 A CN202311266145 A CN 202311266145A CN 117336594 A CN117336594 A CN 1173365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image
angle
turntable
target o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661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飞雨
王皓
袁晶晶
吕倩茹
宋祯
刘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ouzhuj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ouzhuj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ouzhuj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ouzhuj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6614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365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36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365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70Labelling scene content, e.g. deriving syntactic or semantic represen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3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single remote sour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201/08Detecting or categorising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物品图像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涉及图像采集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拍摄仓、图像采集设备、控制中台以及云服务器,所述拍摄仓用于为目标物品提供拍摄空间,所述控制中台用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拍摄所述目标物品在所述拍摄仓内的多角度图像,发送所述多角度图像、所述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以及所述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至所述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用于基于所述多角度图像、所述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和所述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发送带有标记的多角度图像至所述控制中台。本公开提供的物品图像采集系统用于采集物品的多角度图像。

Description

一种物品图像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品图像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行业对于上架车辆的拍摄展示都有比较强的诉求,但是目前由于商家自身能力和拍摄条件参差不齐,导致拍摄效果很难令人满意。而且,受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条件限制,拍摄出的图片很难达到理想的展示效果。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物品图像采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拍摄仓、图像采集设备、控制中台以及云服务器,所述拍摄仓用于为目标物品提供拍摄空间,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安装在所述拍摄仓内,所述控制中台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和所述云服务器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中台用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拍摄所述目标物品在所述拍摄仓内的多角度图像,发送所述多角度图像、所述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以及所述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至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用于基于所述多角度图像、所述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和所述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发送带有标记的多角度图像至所述控制中台。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物品图像采集方法,应用于具有拍摄仓、图像采集设备和云服务器的物品图像采集系统,拍摄仓用于为目标物品提供拍摄空间,图像采集设备安装在拍摄仓内,方法包括:
获取图像采集设备拍摄的目标物品在拍摄仓内的多角度图像;
发送多角度图像、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以及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至云服务器;
接收云服务器基于多角度图像、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和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生成的带有标记的多角度图像。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中,物品图像采集系统包括的拍摄仓用于为目标物品提供拍摄空间,以提升目标物品的拍摄环境,避免杂乱且随意的拍摄背景对拍摄得到的目标物品的图像质量的影响,提高了拍摄得到的目标物品的图像的标准化程度和规模化程度,提高了拍摄质量。同时,由于图像采集设备安装在拍摄仓内,控制中台分别与图像采集设备和云服务器通信连接,因此,当目标物品位于拍摄仓内时,控制中台可以控制图像采集设备拍摄目标物品在拍摄仓内的多角度图像,以获得目标物品的多张不同角度的图像。与传统的人工采集相比,采用自动化的方式采集得到的多角度图像的标准化程度更高,效率更高,降低了采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同时,基于本公开采集到的标准化程度更高的多角度图像可以更好的生成3D模型。
在获得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图像后,控制中台可以将多角度图像、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以及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发送至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基于多角度图像、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和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对多角度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并基于图像识别结果对多角度图像进行标记,获得带有标记的多角度图像。可见,本公开提供的物品图像采集系统可以在提高图像拍摄质量和拍摄效率的同时,根据图像的识别内容,对图像进行自动化识别和标记工作,以标记出识别内容的位置,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带有标记的多角度图像精准的获知识别内容的位置,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当本公开示例性的物品图像采集系统用于采集二手车图像时,云服务器可以根据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对二手车多角度图像的瑕疵位置进行识别,获得二手车多角度图像的瑕疵位置并对该瑕疵位置进行标记,同时,云服务器还可以根据二手车的基本信息对可以标注水印的位置进行标记,然后将带有水印位置和瑕疵位置标记的二手车多角度图像发送至控制中台,完成二手车图像的自动采集工作。当用户浏览该二手车多角度图像时,可以明确的辨别出二手车图像中的瑕疵位置,提高了客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在下面结合附图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公开的更多细节、特征和优点被公开,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拍摄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物品图像采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A-3G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创建拍摄任务时第三方平台的操作窗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转盘的拍摄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5A~5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A-6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多个第一相机时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7A-7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补拍时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8A-8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物品图像采集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物品图像采集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性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框图;
图12示出了能够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二手车行业内对于上架车辆图像拍摄展示都有比较强的诉求,光彩夺目的二手车图像会让人产生购买欲望,但商家由于自身能力和拍摄条件参差不齐,导致拍摄背景杂乱且随意,对于拍摄角度和拍摄内容也没有统一标准和流程,特别对于中小型车商来说,虽然对好的商品图像有比较高诉求,但受人力、物力、财力等条件所限,拍摄效果和质量参差不齐,很难达到理想展示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摄仓,该拍摄仓用于为目标物品提供拍摄空间以及拍摄必要的硬件条件,解决了目前拍摄环境杂乱,背景不统一的问题,提高了拍摄效果。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拍摄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拍摄仓100包括外圈框架110、位于外圈框架110内的内圈框架120、位于外圈框架上的灯组130、覆盖在内圈框架上的透光软膜(图中未示出)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与灯组130电连接,用于控制灯组130的开关。
如图1所示,上述外圈框架110和内圈框架120的材料可以为钢材料,外圈框架110和内圈框架120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场地情况进行设置,例如,外圈框架110和内圈框架12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等,为了提高拍摄效果,且便于布置灯光和图像采集设备,外圈框架110和内圈框架120的形状可以选择圆形。下文以拍摄仓的外圈框架110和内圈框架120的形状为圆形为例展开说明,其他形状可以参考圆形进行设置。
如图1所示,上述内圈框架120的直径可以为7.5cm-8.5cm,例如,可以为7.5cm、8cm或8.5cm等,并不限于此。使用面积可以为60m2-75m2,例如,可以为60m2、70m2或75m2等,并不限于此。内圈框架120和外圈框架110之间的间距可以为40cm-50cm,例如,可以为40cm、45cm或50cm等,并不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内圈框架120的直径以及内圈框架120和外圈框架110的间距大小可以根据实际场地大小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1所示,上述拍摄仓具有进出口140,进出口140用于将拍摄仓100的内部空间与外部连通,使得目标物品可以通过进出口进入拍摄仓100的内部空间。进出口140包括内圈框架120上预留有第一进出口和外圈框架110上预留有第二进出口,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重合。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在此不作限制。
上述外圈框架110可以包括多根立柱,相邻立柱之间可以按照固定的间隔度数布置,间隔度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此不作限定。灯组130一部分位于外圈框架110的每根立柱上,用于向拍摄仓100内进行环形补光,另一部分环设在外圈框架110的顶部,用于向拍摄仓100内进行顶部补光。灯组130可以为LED灯组130,可以为白炽灯组130,也可以为荧光灯组130等,在此不作限制。上述透光软膜的透光率>80%,透光软膜的厚度可以为0.18mm。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外圈框架可以包括60根立柱,相邻两根立柱之间的间隔度数可以为6°,每根立柱上下可以各布置2根LED灯组,共计120根LED灯组,通过内圈框架上覆盖的透光软膜向拍摄仓内部进行环形侧面补光,在外圈框架的顶部可以均匀布设4圈环形LED灯组,通过顶部透光软膜可以向拍摄仓进行顶部补光。LED灯组的色温可以为正白6000k。可以通过控制器分别控制位于每根立柱上的上部灯组、下部灯组和位于外圈框架的顶部的灯组的开关,以适配不同大小和颜色的目标物品。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物品图像采集系统,其可以采集各种可能的物品图像,这些物品可以为具有移动功能的物品,如各种车辆,但不仅限于此,也可以为不可移动物品,例如家具、玩具、珠宝等,但不仅限于此。从物品的新旧程度来说,这些物品可以为二手物品,也可以为未使用过的新物品。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物品图像采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物品图像采集系统200包括拍摄仓210、图像采集设备220、控制中台230以及云服务器240。
上述拍摄仓的结构可以参考前文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通过设置拍摄仓为目标物品提供拍摄空间,以保证目标物品拍摄环境的统一和干净,避免杂乱且随意的拍摄背景对拍摄得到的目标物品的图像质量的影响,提高了拍摄得到的目标物品的图像的标准化程度和规模化程度的同时,提高了拍摄质量。
如图2所示,上述图像采集设备220安装在拍摄仓210内,用于响应于控制中台230的控制信号对目标物品进行拍摄。应理解,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采集设备220可以包括相机、摄像机或其他带有拍照功能的设备,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等。
通过使用统一的图像采集设备对目标物品进行拍摄,获得的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图像的标准化程度较高,且在控制中台的控制下可以实现自动化拍摄,降低了人力成本的同时,基于本公开的物品图像采集系统采集到的标准化程度更高的多角度图像可以更好的生成3D模型。
如图2所示,上述控制中台230分别与图像采集设备220和云服务器240通信连接。控制中台230用于控制图像采集设备220拍摄目标物品在拍摄仓210内的多角度图像,并发送图像采集设备220采集到的目标物的多角度图像、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以及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至云服务器240。当目标物品位于拍摄仓内时,控制中台230可以控制图像采集设220备拍摄目标物品在拍摄仓210内的多角度图像,以获得目标物品的多张不同角度的图像,与传统的人工采集相比,采用自动化的方式采集的效率更高,且在降低了采集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的同时,更易于实现规模化发展。
如图2所示,上述云服务器240用于基于控制中台230发送的多角度图像、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和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发送带有标记的多角度图像至控制中台230。通过使用云服务器240根据多角度图像的识别内容,对多角度图像进行自动化识别和标记,获得对应的识别内容的具体位置,并将带有标记的多角度图像发送至控制中台230。当控制中台230接收到云服务器240发送的带有标记的多角度图像时,控制中台230可以将接收到的带有标记的多角度图像作为素材上传到第三方平台进行展示。当用户通过第三方平台查看带有标记的多角度图像时,可以基于标记查看具体的标记内容,使得用户可以了解更多图像所携带的信息,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利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物品图像采集系统自动采集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图像之前,需要在控制中台中创建拍摄任务,由控制中台基于拍摄任务控制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目标物品的图像并将采集到的目标物品的图像发送至云服务器进行识别和标记处理,获得带有标记的多角度图像。
上述拍摄任务可以由商家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创建,也可以在控制中台中直接进行创建。
图3A-3G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创建拍摄任务时第三方平台的操作窗口的结构示意图。当商家通过第三方平台创建拍摄任务,且目标物品为二手车时,商家可以通过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上打开第三方平台得到如图3A所示的操作窗口,通过选择该操作窗口上的“扫描VIN开启任务”选项,跳转至如图3B所示的操作窗口,通过在图3B所示的操作窗口中识别车辆识别码,实现车辆信息的获取。
在图3B所示的操作窗口中识别车辆识别码的方式有两种,可以是通过扫描车辆的车辆识别码获取车辆信息,还可以是通过选择移动终端图库内存储的带有车辆识别码的图像进行识别,获取车辆信息。
当通过扫描车辆的车辆识别码获取车辆信息时,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使得图3B所示的操作窗口中的“请将车辆VIN码放在此区域内”选项对应的扫描窗口对准二手车的车辆识别码区域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跳转至如图3C所示的操作窗口,此时,车辆识别码已自动填充在图3C所示的vin码对应的选框内。若检查发现车辆识别码识别有误时,可以通过手动点击图3C所示的vin码对应的选框内的文字内容,对图3C所示的vin码对应的选框的内容进行修改。
当通过选择移动终端图库内存储的带有车辆识别码的图像进行识别,获取车辆信息时,可以通过选择如图3B所示的操作窗口中的“相册”选项,跳转至如图3D所示的操作窗口,在图3D所示的操作窗口中选择图库中对应的具有车辆识别码的图像进行识别,跳转至如图3C所示的操作窗口,此时,车辆识别码已自动填充在图3C所示的vin码对应的选框内。若检查发现车辆识别码识别有误时,可以通过手动点击图3C所示的vin码对应的选框内的文字内容,对图3C所示的vin码对应的选框的内容进行修改。
当确定车辆信息后,可以通过选择如图3C所示的操作窗口中的“上传VIN”选项,将车辆识别码上传至系统后,跳转至如图3E所示的操作窗口中,此时,在如图3E所示的操作窗口中出现车辆信息。当需要对该二手车图像进行采集或者补拍时,可以通过选择图3E所示的操作窗口中的“拍摄图片”跳转至如图3F所示的操作窗口中,此时可以通过使用终端设备对二手车图像进行采集。此时,可以按照拍摄引导线的标注和对应要拍摄的二手车图像的种类,逐一对该二手车图像进行拍摄。
当不需要对该二手车图像进行采集或者补拍时,可以通过选择图3E所示的操作窗口中的“暂不补拍”跳转至如图3G所示的提示窗口中,提示拍摄任务创建成功,点击返回工作台,退回至第三方操作平台的工作台界面。此时,创建的拍摄任务已上传至控制中台内。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建立拍摄任务后,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转盘的拍摄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上述图像采集设备220可以包括安装在拍摄仓内壁的第一相机2201,第一相机2201可拆卸的安装在拍摄仓210的内壁上。当需要使用第一相机2201对目标物品250进行拍摄时,可以将第一相机2201固定在目标固定位置,确定第一相机2201固定的情况下,由于要使用第一相机2201对目标物品250进行拍摄,获得目标物品250的多角度图像,因此,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物品图像采集系统200还包括位于拍摄仓的内部空间的转盘260,转盘260用于放置目标物品250,转盘260与控制中台(图中未示出)通信连接。此时,控制中台可以在转盘260的转动过程中,控制第一相机2201按照预定的拍摄参数对位于转盘260上的目标物品250进行拍摄,获得目标物品250的多角度图像。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4所示,由于第一相机2201位于拍摄仓210的内壁上,用于对目标物品250的外观进行拍摄,因此,第一相机2201拍摄获得的目标物品250的多角度图像可以包括多角度外观图像。至于该多角度外观图像的数量由设定的第一相机2201的拍摄参数和转盘260的转动参数决定。
例如,当建立的拍摄任务中需要拍摄目标物品的72张外观图像时,可以通过设置转盘的转动参数,使得转盘转动360°结束拍摄,每秒转动5°,设置相机的拍摄参数,使得相机每秒拍摄一张目标物品的外观图像。
如图4所示,在控制中台控制第一相机2201对目标物品250进行拍摄之前,还需要对目标物品250和第一相机2201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保证转盘260按照预定程序转动时,第一相机2201可以获取到完整的目标物品250的多角度图像,避免由于重复拍摄某一角度图像导致的删除重复图像操作,以及漏拍某一角度图像导致的补拍或者重新拍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4所示,由于第一相机2201的安装位置已经确定,因此,当目标物品250放置在转盘260上,控制中台(图中未示出)需要控制转盘260转动,以保证位于转盘260上的目标物品250可以移动至目标物品250的参考位置与第一相机2201对位的位置。
如图4所示,当第一相机2201与目标物品250的参考位置对位时,控制中台用于控制第一相机250在转盘260转动时拍摄目标物品250的多角度外观图像。应理解,这里的对位是指目标物品250的参考位置和第一相机2201相对,即当位于转盘260上的目标物品250至目标物品250的参考位置时,至目标物品250正对第一相机2201,以便于第一相机2201采集目标物品250的图像。
如图4所示,上述参考位置可以根据对位的方式进行确定。当第一相机2201与目标物品250的参考位置对位的角度已知时,可以根据控制中台的控制,控制转盘260转动一定角度后,认为第一相机2201与目标物品250的参考位置对位,此时,目标物品250的参考位置可以是大概的位置。
当第一相机2201与目标物品250的参考位置对位的角度未知时,可以根据人工分析结果,在控制中台的操作界面中调整转盘260的转动参数,使得位于转盘260上的目标物品250的参考位置与第一相机2201对位。例如,当目标物品250为二手车时,可以认为车头与第一相机2201对准时,认为转盘260上的目标物品250的参考位置与第一相机2201对位,此时转盘260的位置可以认为是零点。也可以认为车辆中轴线与第一相机2201对准时,认为转盘260上的目标物品250的参考位置与第一相机2201对位。
图5A~5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A~5D所示,上述转盘的转动参数可以在控制中台建立与转盘的连接后,在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进行配置。
当上述控制中台与转盘建立连接时,控制中台还用于响应于对转盘的连接操作,基于转盘的连接参数建立控制中台与转盘的通信链路,以保证转盘可以根据控制中台的控制指示转动。这里转盘的连接参数可以包括串口参数等,并不限于此。
在实际应用中,当上述转盘的连接参数包括转盘的串口参数时,可以通过选择如图5A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转盘调试区域的“连接设备”选项,此时,在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会弹出如图5B所示的连接转盘的小窗口,通过在该窗口的串口参数对应的选框内填写转盘连接的串行接口,点击“请求设备”,由控制中台基于转盘的连接参数建立控制中台与转盘的通信链路。
在确定转盘与控制中台建立连接时,可以对转盘的转动参数进行配置,以保证拍摄得到的图像的数量符合要求。当上述控制中台对转盘的转动参数进行配置时,控制中台用于响应于对转盘的转动参数配置操作,确定转盘的转动参数,以保证转盘可以带动位于转盘上的目标物品转动,使得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与第一相机对位,且可以配合第一相机按照预设的转动参数转动,获得符合要求的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外观图像。
上述转动参数可以包括旋转方向参数、单次旋转角度参数、转速参数、加速时间参数等,并不限于此。转盘的转动参数可以根据拍摄的目标物品的类型以及拍摄的图像的数量等因素进行配置。
在实际应用中,当上述转动参数包括旋转方向参数、单次旋转角度参数、转速参数、加速时间参数时,可以通过在如图5A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转盘调试区域对转盘的转动参数进行调整。此时,默认0度为转盘的基准角度,可以通过选择“左转”或“右转”选项调整转盘的当前角度,并确定调整后的角度为正前角度时,选择“当前视角设置为正前”选项,将调整后的角度设定为正前角度。此时,当二手车停放于转盘上后,可以选择“回到正前”选项,转盘将带动二手车转动,使得二手车的参考位置和第一相机对位。其中,“左转”或“右转”选项可以设定单次旋转参数设置“左转”或“右转”选项每次调整的角度,单次旋转参数的设定范围为1°-10°。
当转盘的转动参数配置完成,需要使用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图像时,可以选择如图5A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相机调试区域的“开始拍摄”选项和如图5A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转盘调试区域的“开始转台”选项,以使得图像采集设备可以在转盘转动时拍摄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外观图像。应理解,可以先选择“开始拍摄”选项,再选择“开始转台”选项,也可以先选择“开始转台”选项,再选择“开始拍摄”选项,选择的先后顺序可以根据用户习惯进行设定。
例如,当用户先选择如图5A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转盘调试区域的“开始转台”选项时,控制中台还用于响应于对转盘的启动操作,控制转盘从初始位置转动至目标位置,转盘的初始位置和转盘的目标位置均与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对位。应理解,这里的初始位置可以与和第一相机对位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重合,目标位置可以与和第一相机对位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重合。此时,转盘从初始位置转动至目标位置的转动角度等于360°的N倍,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如图5A所示,控制中台还用于在第一相机与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对位时,确定转盘的位置为初始位置。参考前文转盘参数配置相关描述可知,当位于转盘上的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与第一相机对位时,可以在转动参数配置中设定转盘的当前位置为正前,此时,转盘的初始位置和转盘的目标位置均可以为转盘参数中正前的位置。
上述转盘的初始位置可以与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对位,转盘的目标位置可以根据目标物品的种类进行确定,转盘的目标位置可以与和第一相机对位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之间有夹角,也可以与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对位。
例如,当上述目标物品为二手家具时,由于家具的形状一般较为规则,因此,采集的多角度图像的数量较少,相邻两张图像之间的间隔角度较大,此时,转盘的目标位置可以与和第一相机对位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之间有夹角。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由于系统崩溃、设备故障或者测试配置的相机参数和转动参数等原因,需要对转动至一定角度的转盘进行初始化操作,使得转盘回到初始位置,以提高操作效率,上述控制中台还用于在转盘转动过程中,响应于对转盘的初始化操作,控制转盘转动至初始位置。
在实际应用中,对配置好的相机参数和转动参数进行测试时,当确定第一相机拍摄的目标物品的图像不符合要求时,可以通过选择如图5A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转盘调试区域的“恢复初始值”选项,对转盘进行初始化操作,使得转盘转动至初始位置。同时,也可以选择如图5A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相机调试区域的“恢复初始值”选项,对第一相机进行初始化操作。通过重新设定拍摄参数和转动参数后,再次进行测试。
当第一相机的拍摄参数配置没有问题,转盘的转动参数需要调整时,可以仅通过选择如图5A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转盘调试区域的“恢复初始值”选项,对转盘进行初始化操作,使得转盘转动至初始位置。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由于上述拍摄仓具有进出口,目标物品可以通过拍摄仓的进出口进入拍摄仓内,控制中台还用于检测到在目标物品通过进出口放置在转盘上时,控制转盘转动,直到第一相机与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对位。应理解,这里的检测可以为人工检测确定目标物品通过进出口放置在转盘上,也可以通过设置传感器的方式检测目标物品通过进出口放置在转盘上。
当上述检测为人工检测时,可以由工作人员指引人工将二手车从拍摄仓的进出口处进入拍摄仓后停到转盘的拍摄区域,通过人工检测确定二手车的前后左右均居中时,确定该二手车通过进出口放置在转盘上。此时,可以通过如图5A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转盘调试区域的“回到正前”选项,控制转盘转动,直到第一相机与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对位。“回到正前”选项的配置方法可以参考前文关于转盘的转动参数配置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当上述检测为设置传感器的方式时,可以在拍摄区域安装位置传感器,且该位置传感器与控制中台通信连接。当工作人员将二手车停放在拍摄区域时,位置传感器可以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中台,控制中台接收到检测信号,确定目标物品通过进出口放置在转盘上。此时,可以通过选择如图5A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转盘调试区域的“回到正前”选项,控制转盘转动,直到第一相机与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对位。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当上述第一相机和转盘按照预设参数运行结束后,认为当前任务拍摄结束,第一相机可以将拍摄得到的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图像发送至控制中台,控制中台还用于响应于对拍摄任务的结束操作,控制转盘转动,直到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与拍摄仓进出口对位。
在实际应用中,当上述目标物品为二手车,且当前拍摄任务拍摄结束时,可以通过选择如图5A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相机调试区域下部的“出仓”选项,控制转盘转动,直到二手车的车头位置与拍摄仓的进出口对准。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将该二手车从拍摄仓的进出口开出拍摄仓,完成对二手车的拍摄。需要注意的是,若点击“出仓”选项后,二手车的车头位置与拍摄仓的进出口之间存在夹角,可以通过选择如图5A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转盘调试区域的“左转”或“右转”选项,调整转盘角度,直到二手车的车头位置与拍摄仓的进出口对准。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可以通过自动化上传的方式将上述第一相机将拍摄得到的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图像发送至控制中台。此时,在当前任务拍摄结束时,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会弹出如图5C所示的提示窗口,可以通过选择该提示窗口中的“自动上传”选项,将第一相机拍摄得到的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图像发送至控制中台。
当网络出现故障等原因无法采用自动化上传的方式将上述第一相机将拍摄得到的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图像发送至控制中台时,可以通过将第一相机拍摄得到的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图像拷贝至U盘或者本地电脑中,在通过U盘或者本地电脑人工上传至控制中台。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在采集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图像之前,还需要先建立与图像采集设备之间的连接,然后通过对图像采集设备的拍摄参数进行配置,并对该配置的拍摄参数进行调整,确定图像采集设备的拍摄参数和转盘参数后,可以通过控制图像采集设备和转盘开始工作,获得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图像。
上述图像采集设备可以包括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其中,第一相机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第一相机用于采集目标物品的外观,第二相机用于采集目标物品的内饰。
当上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数量为1个的第一相机时,该第一相机的拍摄参数可以在控制中台建立与第一相机连接后,在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进行配置。
例如,当上述控制中台要建立与第一相机的连接时,控制中台还用于响应于对第一相机的连接操作,基于第一相机的连接参数建立控制中台与第一相机的通信链路,以保证可以基于第一相机的拍摄参数获得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图像,且可以将该拍摄完成的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图像通过控制中台与第一相机建立的通信链路传输至控制中台。
上述第一相机的连接参数可以包括第一相机的设备ID等设备标识和设备密码等设备验证信息等,不仅限于此。
在实际应用中,当上述第一相机的连接参数包括第一相机的设备ID参数和设备密码参数时,可以通过选择如图5A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相机调试区域的“连接设备”选项,此时,在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会弹出如图5D所示的连接相机的提示窗口,通过在该窗口的设备ID参数对应的选框内填写安装在拍摄仓内的第一相机的设备ID,在设备密码参数对应的选框内填写安装在拍摄仓内的第一相机的设备密码,点击“请求设备”,由控制中台基于第一相机的连接参数建立控制中台与第一相机的通信链路。
在确定第一相机与控制中台建立连接时,可以对该第一相机的拍摄参数进行配置,以保证拍摄得到的图像符合要求。此时,控制中台可以通过先调整转盘的旋转参数,再调整第一相机的拍摄参数,也可以通过先调整第一相机的拍摄参数,在调整转盘的旋转参数,调整的先后顺序可以根据用户习惯进行设定。
当上述控制中台对第一相机的拍摄参数的进行配置时,控制中台还用于响应于对第一相机的拍摄参数配置操作,确定第一相机的拍摄参数。使得通过控制调整拍摄参数后的第一相机采集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外观图像时,多角度外观图像的清晰度较高且光线明亮。
上述第一相机的拍摄参数可以包括相机的感光度参数、快门速度参数、画像质量参数、光圈大小参数、白平衡参数、自动对焦参数和曝光模式参数等,并不限于此。第一相机的拍摄参数可以根据拍摄的目标物品的类型以及拍摄的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配置。
在实际应用中,当上述第一相机的拍摄参数包括相机的感光度参数、快门速度参数、画像质量参数、光圈大小参数、白平衡参数、自动对焦参数和曝光模式参数时,可以通过选择如图5A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相机调试区域的“一键校准视角”选项,校准第一相机的视角,通过在感光度参数对应的选框内填写或选择合适的感光度数值,在快门速度参数对应的选框内填写或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数值,在画像质量参数对应的选框内选择合适的画像质量,在光圈大小参数对应的选框内填写或选择合适的光圈大小数值,在白平衡参数对应的选框内填写或选择合适的白平衡数值,在自动对焦参数对应的选框内选择开启或关闭自动对焦,在曝光模式参数对应的选框内选择合适的曝光模式,已完成第一相机的拍摄参数的配置。当第一相机的拍摄参数和转盘的转动参数均配置完成,需要对目标物品进行拍摄时,可以选择窗口内的“开始拍摄”选项,指示相机开始拍摄目标物品。
上述第一相机的拍摄参数的设置方式可以根据第一相机的性能参数进行选择。当第一相机为支持远程操控的第一相机时,该第一相机的拍摄参数可以在相机中进行配置,也可以在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进行配置。当第一相机为不支持远程操控的第一相机时,该第一相机的部分拍摄参数仅可以在相机中进行配置,如:光圈大小参数、白平衡参数、画像质量参数和曝光模式参数等,其余拍摄参数可以在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进行配置。
由于拍摄参数的设定一般是根据经验确定的,因此,可以在确定拍摄环境条件和拍摄的目标物品的类型等条件时,在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根据经验给定拍摄参数初始值,并使用该初始值拍摄一组图像,根据图像效果调整拍摄参数初始值,以保证最终获得的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图像的清晰度较高,且光线明亮。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当上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多个第一相机时,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系统中可以不设置转盘。通过将多个第一相机沿着拍摄仓的周向方向设置在拍摄仓的顶部,以替代转盘转动,通过控制中台控制该多个第一相机同时拍摄,以获得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图像。此时,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图像包括多个第一相机在同一时刻拍摄的多角度外观图像。
图6A-6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多个第一相机时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的结构示意图。当上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多个第一相机时,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可以为如图6A所示的任务列表时,可以通过选择对应的任务列表窗口中的“自动拍摄”选项,然后在弹出的如图6B所示的图像类型提示窗口中选择需要拍摄的内容,通过选择提示窗口中的“开始拍摄”选项,自动唤起如图6C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通过在该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配置相机的拍摄参数后,选择如图6C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的“开始拍摄”选项,由多个第一相机同时采集目标物品的图像。相机的拍摄参数的配置方法可以参考前文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当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为如图6D所示的目标物品详情页时,可以通过选择详情页窗口中的“自动化拍摄”选项,自动唤起如图6C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通过在该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配置相机的拍摄参数后,选择如图6C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的“开始拍摄”选项,由多个第一相机同时采集目标物品的图像。相机的拍摄参数的配置方法可以参考前文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当上述具有多个第一相机的物品图像采集系统中包括转盘时,在唤起如图6C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后,需要同时配置相机的拍摄参数和转盘的转动参数,然后选择如图6C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的“开始拍摄”选项,由多个第一相机同时采集目标物品的图像。相机的拍摄参数和转盘的转动参数的配置方法可以参考前文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获得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外观图像后,还可以通过第二相机获取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内部空间图像,以保证通过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获得的目标物品的图像的完整度,使得获得的图像更具有参考价值。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目标物品可以具有可进出的开合空间,此时,图像采集设备还可以包括与控制中台通信连接的第二相机。该第二相机用于放置在开合空间内,控制中台还用于控制第二相机拍摄开合空间,获得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内部空间图像。
在实际应用中,当上述目标物品为二手车时,可以通过在二手车内放置全景VR相机,以采集该二手车内的内饰的多角度图像,获得该二手车的多角度内部空间图像。需要说明的是,全景VR相机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控制中台在控制第二相机拍摄目标物品时,需要先建立与第二相机的连接,确定与第二相机建立连接后,还需要基于拍摄的目标物品的种类以及拍摄环境条件等因素对第二相机的拍摄参数进行配置。
当上述控制中台需要与第二相机建立连接时,控制中台还用于响应于对第二相机的连接操作,基于第二相机的连接参数建立控制中台与第二相机的通信链路。以保证可以基于第二相机的拍摄参数获得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内部空间图像,且可以将该拍摄完成的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内部空间图像通过控制中台与第二相机建立的通信链路传输至控制中台。第二相机的连接参数以及控制中台与第二相机建立连接的过程可以参考前文第一相机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确定第二相机与控制中台建立连接时,可以对第二相机的拍摄参数进行配置,以保证拍摄得到的多角度内部空间图像符合要求。当控制中台对第二相机的拍摄参数的进行配置时,控制中台还用于响应于对第二相机的拍摄参数配置操作,确定第二相机的拍摄参数。第二相机的配置过程可以参考前文第一相机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当通过第一相机获得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外观图像以及通过第二相机获得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内部空间图像后,还可以通过补拍的方式获得目标图像的细节图,以使得尽可能多的采集到目标物品的所有信息,以提高采集到的目标物品图像的参考价值。补拍的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
示例性的,图7A-7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补拍时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的结构示意图。当上述目标物品为二手车,补拍设备为手机时,可以通过使用手机扫描如图7A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中的二维码,自动弹出如图7B所示的提示窗口,可以通过选择该提示窗口中的“拍摄图片”选项将手机中拍摄的补拍图上传至控制中台中。
当确定图像素材采集完成时,控制中台可以将采集到的图像素材、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以及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由云服务器对图像素材进行图像识别和标记,获得标准化的目标物品的图像。
上述标记可以包括签名标记和瑕疵标记。通过标记出图像的签名位置可以提高目标物品的标注化程度和整齐化程度,通过标记出图像的瑕疵位置可以帮助用户准确的获知目标物品的瑕疵位置和瑕疵大小等信息,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上述标记包括签名标记时,该签名标记对应的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包括签名信息。该签名信息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例如,该签名信息可以为目标物品的名称,可以为商家的名称,也可以为数字等。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上述标记包括瑕疵标记时,该瑕疵标记对应的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包括多角度图像的采集角度和图像采集设备的拍摄参数。云服务器可以通过多角度图像的采集角度和图像采集设备的拍摄参数,运用算法追踪并标记同一瑕疵在其他角度的图片上的位置,提高图像的处理效率。应理解,这里的算法可以为常用的图像处理算法,在此不作限制。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获取到目标物品的瑕疵位置后,云服务器还可以对具有瑕疵的图像进行切图,获得瑕疵的细节图。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云服务器还用于基于多角度图像、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和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云服务器完成多角度图像的识别标记和视频的生成标记工作后,可以将带有标记的展示视频上传至imageX工具中,将带有标记的多角度图像发送至控制中台,由控制中台对多角度图像携带的标记进行验证。
图8A-8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的结构示意图。当控制中台接收到云服务器发送的带有标记的多角度图像后,获得如图8A所示的控制中台的操作窗口,可以通过选中需要删除的图像,选择该操作窗口中的“删除并提交”选项,弹出如图8B所示的提示窗口,通过选择该提示窗口中的“确定”选项,完成对多角度图像携带的标记进行验证。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imageX工具可以根据云服务器接收的控制中台发送的多角度图片,生成目标物品的展示视频,此时,云服务器还可以对该展示视频进行标记,以获得带有标记的展示视频。当控制中台将验证通过的带有标记的多角度图片传输至第三方平台时,imageX工具还可以根据第三方平台接收的带有标记的多角度图片直接生成带有标记的展示视频。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品图像采集方法,用于采集物品图像。该物品图像采集方法应用于前文所提到的具有拍摄仓、图像采集设备和云服务器的物品图像采集系统,其中,拍摄仓用于为目标物品提供拍摄空间,图像采集设备安装在拍摄仓内。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物品图像采集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9所示,上述物品图像采集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910:获取图像采集设备拍摄的目标物品在拍摄仓内的多角度图像。例如,可以在确定目标物品的位置与图像采集设备的采集位置之间的角度为0度时,认为目标物品位于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且与图像采集设备对位,此时,可以控制图像采集设备对目标物品进行拍摄,获得多张目标物品在拍摄仓内的多角度图像。
步骤920:发送多角度图像、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以及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至云服务器。应理解,这里的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可以包括目标物品的名称、型号和生产厂商等信息,例如,当目标物品为车辆时,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可以为车辆识别码信息。通过将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和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发送至云服务器,以便于云服务器可以基于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对目标物品进行签名标记和/或瑕疵标记。
步骤930:接收云服务器基于多角度图像、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和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生成的带有标记的多角度图像。然后,可以将该带有标记的多角度图像发送至第三方平台进行展示,也可以对该带有标记的多角度图像进行筛选后,将选中的不符合要求的图像删除,其余符合要求的多角度图像发送至第三方平台进行展示。
上述主要从服务器的角度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服务器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公开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的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服务器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物品图像采集装置,该物品图像采集装置可以为服务器或应用于服务器的芯片。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物品图像采集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性框图。如图10所示,该物品图像采集装置1000包括:
接收模块1001,用于获取图像采集设备拍摄的目标物品在拍摄仓内的多角度图像。
发送模块1002,用于发送多角度图像、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以及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至云服务器;
接收模块1001还用于接收云服务器基于多角度图像、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和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生成的带有标记的多角度图像。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安装在拍摄仓内壁的第一相机,拍摄仓的内部空间具有用于放置目标物品的转盘,多角度图像包括多角度外观图像;
上述物品图像采集装置1000还包括处理模块1003,当目标物品放置在转盘上,处理模块1003用于在第一相机与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对位时,控制第一相机在转盘转动时拍摄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外观图像。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上述处理模块1003还用于响应于对转盘的启动操作,控制转盘从初始位置转动至目标位置,转盘的初始位置和转盘的目标位置均与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对位。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上述处理模块1003还用于在第一相机与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对位时,确定转盘的位置为初始位置;
转盘从初始位置转动至目标位置的转动角度等于360°的N倍,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上述处理模块1003还用于在转盘转动过程中,响应于对转盘的初始化操作,控制转盘转动至初始位置。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上述拍摄仓具有进出口,处理模块1003还用于检测到在目标物品通过进出口放置在转盘上时,控制转盘转动,直到第一相机与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对位;
处理模块1003还用于响应于对拍摄任务的结束操作,控制转盘转动,直到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与进出口对位。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目标物品具有可进出的开合空间,图像采集设备还包括第二相机,第二相机用于放置在开合空间内,处理模块1003还用于控制第二相机拍摄开合空间,获得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内部空间图像。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上述处理模块1003还用于响应于对第二相机的连接操作,基于第二相机的连接参数建立与第二相机的通信链路。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上述处理模块1003还用于响应于对第二相机的拍摄参数配置操作,确定第二相机的拍摄参数。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上述处理模块1003还用于响应于对第一相机的连接操作,基于第一相机的连接参数建立控制中台与第一相机的通信链路。
在一些可选方式中,上述处理模块1003还用于响应于对第一相机的拍摄参数配置操作,确定第一相机的拍摄参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标记包括签名标记,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包括签名信息;和/或,标记包括瑕疵标记,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包括多角度图像的采集角度和图像采集设备的拍摄参数。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1所示,该芯片1100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1101和通信接口1102。通信接口1102可以支持服务器执行上述图像处理方法中的数据收发步骤,处理器1101可以支持服务器执行上述图像处理方法中的数据处理步骤。
可选的,如图11所示,该芯片1100还包括存储器1103,存储器1103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操作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1所示,处理器1101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相应的操作。处理器1101控制终端设备中任一个的处理操作,处理器还可以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存储器1103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101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103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NVRAM。例如应用中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存储器通过总线系统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1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104。
上述本公开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公开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用于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计算机的处理器执行时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计算机的处理器执行时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参考图12,现将描述可以作为本公开的服务器或客户端的电子设备1200的结构框图,其是可以应用于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硬件设备的示例。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电子的计算机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公开的实现。
如图12所示,电子设备1200包括计算单元12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2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12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2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203中,还可存储电子设备12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单元1201、ROM 1202以及RAM 1203通过总线12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205也连接至总线1204。
电子设备12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1205,包括:输入单元1206、输出单元1207、存储单元1208以及通信单元1209。输入单元1206可以是能向电子设备1200输入信息的任何类型的设备,输入单元1206可以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和/或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单元1207可以是能呈现信息的任何类型的设备,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器、扬声器、视频/音频输出终端、振动器和/或打印机。存储单元1208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光盘。通信单元1209允许电子设备12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调制解调器、网卡、红外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收发机和/或芯片组,例如蓝牙TM设备、WiFi设备、WiMax设备、蜂窝通信设备和/或类似物。
计算单元12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12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计算单元12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12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1202和/或通信单元12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电子设备120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单元12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
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如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设备、和/或装置(例如,磁盘、光盘、存储器、可编程逻辑装置(PLD)),包括,接收作为机器可读信号的机器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信号”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信号。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终端、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公开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公开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公开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公开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物品图像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拍摄仓、图像采集设备、控制中台以及云服务器,所述拍摄仓用于为目标物品提供拍摄空间,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安装在所述拍摄仓内,所述控制中台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和所述云服务器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中台用于控制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拍摄所述目标物品在所述拍摄仓内的多角度图像,发送所述多角度图像、所述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以及所述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至所述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用于基于所述多角度图像、所述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和所述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发送带有标记的多角度图像至所述控制中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安装在所述拍摄仓内壁的第一相机,所述拍摄仓的内部空间具有用于放置所述目标物品的转盘,所述多角度图像包括多角度外观图像;
当所述目标物品放置在所述转盘上,所述控制中台用于在所述第一相机与所述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对位时,控制所述第一相机在所述转盘转动时拍摄所述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外观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台还用于响应于对所述转盘的启动操作,控制所述转盘从初始位置转动至目标位置,所述转盘的初始位置和所述转盘的目标位置均与所述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对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台还用于在所述第一相机与所述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对位时,确定所述转盘的位置为所述初始位置;
所述转盘从所述初始位置转动至所述目标位置的转动角度等于360°的N倍,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台还用于在所述转盘转动过程中,响应于对所述转盘的初始化操作,控制所述转盘转动至所述初始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仓具有进出口,所述控制中台还用于检测到在所述目标物品通过所述进出口放置在所述转盘上时,控制所述转盘转动,直到所述第一相机与所述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对位;
所述控制中台还用于响应于对所述拍摄任务的结束操作,控制所述转盘转动,直到所述目标物品的参考位置与所述进出口对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多个第一相机,多个所述第一相机沿着所述拍摄仓的周向方向设置在所述拍摄仓的顶部,所述多角度图像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相机在同一时刻拍摄的多角度外观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物品具有可进出的开合空间,所述图像采集设备还包括与所述控制中台通信连接的第二相机,所述第二相机用于放置在所述开合空间内,所述控制中台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相机拍摄所述开合空间,获得所述目标物品的多角度内部空间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台还用于响应于对所述第二相机的连接操作,基于所述第二相机的连接参数建立所述控制中台与所述第二相机的通信链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台还用于响应于对所述第二相机的拍摄参数配置操作,确定所述第二相机的拍摄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台还用于响应于对所述第一相机的连接操作,基于所述第一相机的连接参数建立所述控制中台与所述第一相机的通信链路。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台还用于响应于对所述第一相机的拍摄参数配置操作,确定所述第一相机的拍摄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包括签名标记,所述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包括签名信息;和/或,
所述标记包括瑕疵标记,所述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包括所述多角度图像的采集角度和所述图像采集设备的拍摄参数。
14.一种物品图像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拍摄仓、图像采集设备和云服务器的物品图像采集系统,所述拍摄仓用于为目标物品提供拍摄空间,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安装在所述拍摄仓内,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拍摄的所述目标物品在所述拍摄仓内的多角度图像;
发送所述多角度图像、所述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以及所述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至所述云服务器;
接收所述云服务器基于所述多角度图像、所述目标物品的基本信息和所述多角度图像的标记参考信息生成的带有标记的多角度图像。
CN202311266145.1A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物品图像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Pending CN1173365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66145.1A CN117336594A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物品图像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66145.1A CN117336594A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物品图像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36594A true CN117336594A (zh) 2024-01-02

Family

ID=89278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66145.1A Pending CN117336594A (zh) 2023-09-27 2023-09-27 一种物品图像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3659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8385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isual production line inspection of different production items
JP6754843B2 (ja) デバイスの画面損傷検出
JP7126702B2 (ja) 電子機器を遠隔で金銭的対価と引き換えに収集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1579904B2 (en) Learning data collection device, learning data collection system, and learning data collection method
CN110726724A (zh) 缺陷检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US2016017949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software applications and data between two mobile devices with different operating systems
WO2018121269A1 (zh) 膜片的检测系统、检测方法和装置
TWI684925B (zh) 自動建立物件辨識模型的方法
CN106709492A (zh) 试卷图像处理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430209A (zh) 视频图像捕获和车辆的识别
WO2016165379A1 (zh) 一种投影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0580234B2 (en) Vehicle documentation system
TW201441604A (zh) 外觀瑕疵檢測系統及方法
US11682113B2 (en) Multi-camera visual inspection appliance and method of use
US1180994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optimize imaging settings and image capture for a machine vision job
CN207439958U (zh) 产品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CN117336594A (zh) 一种物品图像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
CN110602299B (zh) 基于不同倾斜角度的外观缺陷检测方法
CN110288579A (zh) 显示设备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20082396A1 (zh) 一种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US20240013246A1 (en) Portable evaluation device,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210286004A1 (en) System for test and measurement instrumentation data collection and exchange
CN112073715B (zh) 设备及其检测方法、生产线及存储介质
CN108700403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CN106643503A (zh) 一种物体信息检测方法及其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