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30437A - 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30437A
CN117330437A CN202311629927.7A CN202311629927A CN117330437A CN 117330437 A CN117330437 A CN 117330437A CN 202311629927 A CN202311629927 A CN 202311629927A CN 117330437 A CN117330437 A CN 117330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sonnel
impact
safety evaluation
testing machine
safe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299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李团结
张艳龙
蔡彰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s Technology St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s Technology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s Technology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s Technology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2992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304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30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304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3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a single impulsive force, e.g. by falling weigh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06Q10/063114Status monitoring or status determination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atholog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通过获取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检测的冲击试验机数据,利用该冲击试验机数据确定冲击试验机的安全检测结果。进而,结合安全检测结果、预设的关联关系和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确定出第一人员保护策略并执行。因此,通过对冲击试验机进行安全评估,再结合安全评估结果确定出与当前的冲击试验机情况适配的人员保护策略,起到冲击试验机人员的保护作用,提高冲击试验机人员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关于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冲击试验机是一种材料试验机,能够对试样施加冲击试验力,进行冲击试验。冲击试验机分为手动摆锤式冲击试验机、半自动冲击试验机、数显冲击试验机、微机控制冲击试验机、落锤冲击试验机以及非金属冲击试验机等。可以通过更换摆锤和试样底座,可实现简支梁和悬臂梁两种形式的试验。它是一种能瞬时测定和记录材料在受冲击过程中的特性曲线的一种新型冲击试验机。通过检测角位移信号送给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精确度高。
为了确保操作安全,操作人员应该接受相关培训,熟悉冲击试验机的操作说明书和相关安全规范,按照设备的铭牌、操作说明书和相关安全规范进行操作。同时,操作人员应注意保护个人安全,避免接触试验机的高温、高压、振动等危险部位。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设备清洁和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对于冲击试验机的操作人员来说,存在各种风险性,需要相应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手段,以提高冲击试验机人员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起到冲击试验机人员的保护作用,提高冲击试验机人员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包括:获取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检测的冲击试验机数据;所述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不同类型的冲击试验机数据;根据所述冲击试验机数据确定所述冲击试验机的安全检测结果;所述安全检测结果包括多个安全评估项和所述多个安全评估项分别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用于表征冲击试验机是否会对冲击试验机人员造成伤害;根据预设的关联关系、多项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和所述安全检测结果,确定第一人员保护策略;所述预设的关联关系用于表征不同的安全评估项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用于表征指定的安全评估项与指定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所述指定的安全评估项基于所述检测传感器的类型和数量确定;执行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包括:冲击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冲击试验机的冲击力;运行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冲击试验机的运行速度;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冲击试验机的温度;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冲击试验机的电源电压;噪音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冲击试验机的噪音;机械故障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冲击试验机的机械故障;所述多个安全评估项包括:冲击力、运行速度、温度、噪音、电源电压和机械故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所述冲击试验机会对冲击试验机人员造成伤害,则所述安全评估结果为不安全;若所述冲击试验机不会对冲击试验机人员造成伤害,则所述安全评估结果为安全;所述根据所述冲击试验机数据确定所述冲击试验机的安全检测结果,包括:根据所述机械故障传感器检测到的机械故障数据,确定所述机械故障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若所述机械故障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不安全,则将所述冲击力、所述运行速度、所述温度、所述电源电压和所述噪音分别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均确定为不安全;若所述机械故障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安全,根据所述冲击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冲击力数据和所述运行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运行速度数据,确定所述冲击力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所述运行速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以及,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和所述电压传感器检测到的电源电压数据,确定所述温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所述电源电压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若所述冲击力、所述运行速度、所述温度和所述电源电压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均为安全,根据所述噪音传感器检测到的噪音数据,确定所述噪音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包括:年龄、工龄和事故经历次数,所述预设的关联关系包括:所述机械故障与所述冲击力、所述运行速度、所述温度、所述噪音、所述电源电压之间均具有关联性,并且,所述机械故障对所述冲击力和所述运行速度的影响权重,大于所述机械故障对所述温度、所述噪音、所述电源电压的影响权重;所述冲击力与所述年龄之间具备关联性,所述冲击力与所述工龄之间具备关联性;所述运行速度与所述工龄之间具备关联性;所述机械故障与所述年龄之间具备关联性,所述机械故障与所述工龄之间具备关联性,所述机械故障与所述事故经历次数之间具备关联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预设的关联关系、多项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和所述安全检测结果,确定第一人员保护策略,包括:若所述机械故障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不安全,根据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包括:第一冲击试验机控制策略和第一人员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冲击试验机控制策略用于控制所述冲击试验机逐渐停止运行,所述第一人员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采取保护措施;若所述机械故障对应的安全检测结果为安全,根据所述冲击力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所述运行速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所述预设的关联关系和所述多项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还包括:若所述冲击力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或所述运行速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不安全,根据所述年龄和所述工龄确定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包括:第二冲击试验机控制策略和第二人员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冲击试验机控制策略用于控制所述冲击试验机变更运行参数,所述第二人员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检查和维护所述冲击试验机;若所述冲击力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所述运行速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安全,根据所述温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所述噪音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所述电源电压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图像传感器检测的试验机图像和第二图像传感器检测的人员图像;根据所述试验机图像、所述人员图像和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确定第二人员保护策略;执行所述第二人员保护策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试验机图像、所述人员图像和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确定第二人员保护策略,包括:根据所述试验机图像和所述人员图像,确定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的安全状态;若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的安全状态为安全,降低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的保护强度,以得到所述第二人员保护策略;若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的安全状态为不安全,根据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中未涉及的保护维度,生成第二人员保护策略。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检测的冲击试验机数据;所述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不同类型的冲击试验机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冲击试验机数据确定所述冲击试验机的安全检测结果;所述安全检测结果包括多个安全评估项和所述多个安全评估项分别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用于表征冲击试验机是否会对冲击试验机人员造成伤害;根据预设的关联关系、多项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和所述安全检测结果,确定第一人员保护策略;所述预设的关联关系用于表征不同的安全评估项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用于表征指定的安全评估项与指定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所述指定的安全评估项基于所述检测传感器的类型和数量确定;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系统,包括: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所述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不同类型的冲击试验机数据;控制终端,与所述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分别通信连接,被配置为: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检测的冲击试验机数据,利用该冲击试验机数据确定冲击试验机的安全检测结果。进而,结合安全检测结果、预设的关联关系和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确定出第一人员保护策略并执行。因此,该技术方案通过对冲击试验机进行安全评估,再结合安全评估结果确定出与当前的冲击试验机情况适配的人员保护策略,起到冲击试验机人员的保护作用,提高冲击试验机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类冲击试验机使用场景中,在这些应用场景中,冲击试验机人员即为冲击试验机的操作人员。冲击试验机人员的经验可能较为丰富,其具有自我保护意识,所以风险性较低。冲击试验机人员的经验可能并不是很丰富的情况下,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所以风险项较高。并且,冲击试验机人员的操作方式较为准确,则风险性较高;而如果冲击试验机人员的操作方式并不是很标准,则风险性较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使用场景,应用于各种冲击试验机人员的保护。以及,也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冲击试验机。
目前,冲击试验机操作人员缺少相应的保护措施,导致冲击试验机人员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起到冲击试验机人员的保护作用,提高冲击试验机人员的安全性。
请参照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保护系统包括: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和控制终端。
其中,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不同类型的冲击试验机数据。
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与控制终端采用基于物联网的通信方式,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可以分别将检测到的数据同步给控制终端。从而,控制终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制定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冲击试验机的不同位置,采用相应的检测方式实现不同类型的冲击试验机数据的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终端可以是电子设备,或者其他可实施的形式。
请参照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该保护方法可以应用于前述的控制终端。如图2所示,该保护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检测的冲击试验机数据。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不同类型的冲击试验机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冲击试验机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风险,包括:冲击试验机的冲击力较大,可能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冲击试验机的运行速度较快,可能会导致试样飞出,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冲击试验机的温度较高,可能会导致操作人员烫伤。冲击试验机的电源电压较高,可能会导致操作人员触电。冲击试验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可能会对操作人员的听力造成损伤。冲击试验机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机械故障,导致试样破裂或飞出,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包括:冲击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冲击试验机的冲击力;运行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冲击试验机的运行速度;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冲击试验机的温度;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冲击试验机的电源电压;噪音传感器,用于检测冲击试验机的噪音;机械故障传感器,用于检测冲击试验机的机械故障。
冲击力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冲击力的传感器,通常由压电陶瓷、钢球、弹簧等组成。它能够测量物体受到冲击后的冲击力大小、方向以及冲击力的作用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在冲击试验中,冲击力传感器可以测量试样受到冲击后的变形量、加速度等参数,从而评估试样的抗冲击性能。因此,冲击力传感器可以理解为冲击试验机本身具有的一种传感器。
运行速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物体运行速度的传感器,通常由速度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组成。它能够测量物体的运行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等参数,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在运行速度测量中,速度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位移时间来计算速度,或者通过测量物体受到的力矩和角速度来计算速度。根据测量原理和结构的不同,速度传感器可以分为光电式、磁电式、电涡流式等多种类型。
温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敏电阻、双金属温度计、玻璃液体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等。
噪音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声音的传感器,通常由传声器、放大器、抗干扰电路、输出等部分组成。传声器可以感知声音,并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后,再经过抗干扰电路处理,最终输出声音的电信号。根据应用场景和功能的不同,噪音传感器有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如测量范围、频率响应、灵敏度等。
电压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受被测电压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在各种自动检测、控制系统中,常需要对高速变化的交、直流电压信号做跟踪采集,对于比较复杂的电压波形做频谱分析。电压传感器可以确定交流电压或直流电压电平,其输入为电压本身,输出可以是模拟电压信号、开关、可听信号、模拟电流电平、频率,甚至是调频输出。一些电压传感器可以提供正弦或脉冲列作为输出,其他的可以产生幅度调制、脉冲宽度调制或频率调制输出。在电压传感器中,测量是基于分压器的。
机械故障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机械故障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机械故障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测量电路组成,能够感知机械系统的振动、声音、温度等参数,并将这些参数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机械故障传感器可以监测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和异常情况,从而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常见的机械故障传感器包括振动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对应的,多个安全评估项包括:冲击力、运行速度、温度、噪音、电源电压和机械故障。
步骤202,根据冲击试验机数据确定冲击试验机的安全检测结果。安全检测结果包括多个安全评估项和多个安全评估项分别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安全评估结果用于表征冲击试验机是否会对冲击试验机人员造成伤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冲击试验机会对冲击试验机人员造成伤害,则安全评估结果为不安全;若冲击试验机不会对冲击试验机人员造成伤害,则安全评估结果为安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202包括:根据机械故障传感器检测到的机械故障数据,确定机械故障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若机械故障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不安全,则将冲击力、运行速度、温度、电源电压和噪音分别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均确定为不安全;若机械故障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安全,根据冲击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冲击力数据和运行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运行速度数据,确定冲击力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运行速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以及,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和电压传感器检测到的电源电压数据,确定温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电源电压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若冲击力、运行速度、温度和电源电压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均为安全,根据噪音传感器检测到的噪音数据,确定噪音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先根据机械故障数据确定机械故障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如果该安全评估结果为不安全,则其余的安全评估结果均可视为不安全;如果该安全评估结果为安全,再继续确定其他的安全评估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预设安全的传感器数据范围,然后将当前检测到的机械故障数据与该传感器数据范围进行比较,如果在该范围内,则安全;如果不在该范围内,则不安全。对于其他的传感器数据,也是同理,不同的检测传感器,分别预设不同的传感器数据范围。以及,传感器数据范围可以根据多次实测,或者根据先验数据,或者根据经验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冲击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冲击力数据和运行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运行速度数据,确定冲击力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运行速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若冲击力数据在对应的传感器数据范围内,和/或运行速度数据在对应的传感器数据范围内,则冲击力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运行速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均为安全;否则,冲击力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运行速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均为不安全。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和电压传感器检测到的电源电压数据,确定温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电源电压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若温度数据在对应的传感器数据范围内,和/或电源电压数据在对应的传感器范围内,则温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电源电压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均为安全;否则,温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电源电压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均为不安全。
进一步地,若噪声数据在对应的传感器数据范围内,则噪音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安全;否则,噪音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不安全。
步骤203,根据预设的关联关系、多项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和安全检测结果,确定第一人员保护策略。
其中,预设的关联关系用于表征不同的安全评估项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用于表征指定的安全评估项与指定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指定的安全评估项基于检测传感器的类型和数量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包括:年龄、工龄和事故经历次数。其中,事故经历次数可以表征冲击试验机人员经历过的安全事故次数,此处的安全事故可以是与冲击试验机相关的事故。
预设的关联关系包括:机械故障与所述冲击力、运行速度、温度、噪音、电源电压之间均具有关联性,并且,机械故障对冲击力和运行速度的影响权重,大于机械故障对温度、噪音、电源电压的影响权重;冲击力与年龄之间具备关联性,冲击力与工龄之间具备关联性;运行速度与工龄之间具备关联性;机械故障与年龄之间具备关联性,机械故障与工龄之间具备关联性,机械故障与事故经历次数之间具备关联性。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指定的安全评估项为可能对冲击试验机人员造成伤害的安全评估项,具体指定几个安全评估项可以结合检测传感器的类型和数量确定。
此处,由于有六种传感器,数量和类型都较多,所以将冲击力、运行速度和机械故障视为指定的安全评估项。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数量和类型更少的情况下,可以仅将冲击力或者机械故障视为指定的安全评估项。
进一步地,冲击力与年龄之间具备关联性,冲击力与工龄之间具备关联性;运行速度与工龄之间具备关联性;以及,机械故障与年龄之间具备关联性,机械故障与工龄之间具备关联性,机械故障与事故经历次数之间具备关联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的安全评估项之间如果具有关联性,则代表安全评估项之间会相互影响;反之,则不会相互影响。以及,安全评估项如果与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之间具有关联性,代表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会影响安全评估项的评估结果;反之,则不会影响。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根据预设的关联关系、多项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和安全检测结果,确定第一人员保护策略,包括:若机械故障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不安全,根据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确定第一人员保护策略,第一人员保护策略包括:第一冲击试验机控制策略和第一人员指示信息;第一冲击试验机控制策略用于控制冲击试验机逐渐停止运行,第一人员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冲击试验机人员采取保护措施;若机械故障对应的安全检测结果为安全,根据冲击力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运行速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预设的关联关系和多项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确定第一人员保护策略。
其中,当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不同时,对应的冲击试验机逐渐停止运行的控制方式和采取的保护措施不同。例如,在年龄和工龄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时,采取的保护措施更安全,且冲击试验机由当前状态至停止运行的时间较短。
因此,可以预设不同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分别对应的逐渐停止运行的控制方式和采取的保护措施,从而根据该预设信息确定当前的控制策略和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冲击力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或运行速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不安全,根据年龄和工龄确定第一人员保护策略,第一人员保护策略包括:第二冲击试验机控制策略和第二人员指示信息;第二冲击试验机控制策略用于控制冲击试验机变更运行参数,第二人员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冲击试验机人员检查和维护冲击试验机;若冲击力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运行速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安全,根据温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噪音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电源电压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确定第一人员保护策略。
其中,当年龄和工龄不同时,对应的第二冲击试验机控制策略和第二人员指示信息不同。例如,在年龄和工龄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时,采取的检查和维护方式更简单,且冲击试验机变更的运行参数较少。
因此,可以预设不同的年龄和工龄分别对应的第二冲击试验机控制策略和第二人员指示信息,从而根据该预设信息确定当前的控制策略和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温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噪音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电源电压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确定第一人员保护策略,可以包括:若三种安全评估结果中,存在至少两种为安全的安全评估结果,则根据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确定相应的指示信息;若三种安全评估结果中,存在至少两种为不安全的安全评估结果,则根据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确定相应的指示信息和冲击试验机控制策略。此处的指示信息和冲击试验机控制策略的确定方式,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
步骤204,执行第一人员保护策略。其中,冲击试验机的控制方式可以参照本领域的成熟技术;以及指示信息,可以通过语音广播、发送提示短信等方式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保护系统还包括:第一图像传感器和第二图像传感器,其中,第一图像传感器用于检测试验机图像,第二图像传感器用于检测人员图像。
进而,对应的保护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图像传感器检测的试验机图像和第二图像传感器检测的人员图像;根据试验机图像、人员图像和第一人员保护策略,确定第二人员保护策略;执行第二人员保护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试验机图像、人员图像和第一人员保护策略,确定第二人员保护策略,包括:根据试验机图像和人员图像,确定冲击试验机人员的安全状态;若冲击试验机人员的安全状态为安全,降低第一人员保护策略的保护强度,以得到第二人员保护策略;若冲击试验机人员的安全状态为不安全,根据第一人员保护策略中未涉及的保护维度,生成第二人员保护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试验机图像与初始试验机图像进行比较,确定两者的相似度;以及将人员图像和初始人员图像进行比较,确定两者的相似度。其中,初始试验机图像为冲击试验机刚开始运行时所采集的图像;初始人员图像为操作人员刚开始操作冲击试验机时所采集的图像。
进一步地,若其中的任意一个相似度小于预设相似度,则确定安全状态为不安全;反之,则确定安全状态为安全。
进一步地,降低保护强度,例如:若控制策略为控制冲击试验机逐渐停止运行,则可以缓慢的控制冲击试验机逐渐停止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人员保护策略中未涉及的保护维度,例如:安排医护人员前往冲击试验机的操作现场、安排维修人员前往冲击试验机的操作现场等。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介绍,可以看出,通过获取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检测的冲击试验机数据,利用该冲击试验机数据确定冲击试验机的安全检测结果。进而,结合安全检测结果、预设的关联关系和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确定出第一人员保护策略并执行。因此,该技术方案通过对冲击试验机进行安全评估,再结合安全评估结果确定出与当前的冲击试验机情况适配的人员保护策略,起到冲击试验机人员的保护作用,提高冲击试验机人员的安全性。
请参照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检测的冲击试验机数据;所述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不同类型的冲击试验机数据。
处理模块302,用于根据所述冲击试验机数据确定所述冲击试验机的安全检测结果;所述安全检测结果包括多个安全评估项和所述多个安全评估项分别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用于表征冲击试验机是否会对冲击试验机人员造成伤害;根据预设的关联关系、多项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和所述安全检测结果,确定第一人员保护策略;所述预设的关联关系用于表征不同的安全评估项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用于表征指定的安全评估项与指定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所述指定的安全评估项基于所述检测传感器的类型和数量确定。
执行模块303,用于执行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包括:冲击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冲击试验机的冲击力;运行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冲击试验机的运行速度;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冲击试验机的温度;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冲击试验机的电源电压;噪音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冲击试验机的噪音;机械故障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冲击试验机的机械故障;所述多个安全评估项包括:冲击力、运行速度、温度、噪音、电源电压和机械故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冲击试验机会对冲击试验机人员造成伤害,则所述安全评估结果为不安全;若所述冲击试验机不会对冲击试验机人员造成伤害,则所述安全评估结果为安全;处理模块302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机械故障传感器检测到的机械故障数据,确定所述机械故障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若所述机械故障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不安全,则将所述冲击力、所述运行速度、所述温度、所述电源电压和所述噪音分别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均确定为不安全;若所述机械故障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安全,根据所述冲击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冲击力数据和所述运行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运行速度数据,确定所述冲击力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所述运行速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以及,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和所述电压传感器检测到的电源电压数据,确定所述温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所述电源电压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若所述冲击力、所述运行速度、所述温度和所述电源电压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均为安全,根据所述噪音传感器检测到的噪音数据,确定所述噪音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包括:年龄、工龄和事故经历次数,所述预设的关联关系包括:所述机械故障与所述冲击力、所述运行速度、所述温度、所述噪音、所述电源电压之间均具有关联性,并且,所述机械故障对所述冲击力和所述运行速度的影响权重,大于所述机械故障对所述温度、所述噪音、所述电源电压的影响权重;所述冲击力与所述年龄之间具备关联性,所述冲击力与所述工龄之间具备关联性;所述运行速度与所述工龄之间具备关联性;所述机械故障与所述年龄之间具备关联性,所述机械故障与所述工龄之间具备关联性,所述机械故障与所述事故经历次数之间具备关联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302进一步用于:若所述机械故障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不安全,根据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包括:第一冲击试验机控制策略和第一人员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冲击试验机控制策略用于控制所述冲击试验机逐渐停止运行,所述第一人员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采取保护措施;若所述机械故障对应的安全检测结果为安全,根据所述冲击力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所述运行速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所述预设的关联关系和所述多项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302还用于:若所述冲击力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或所述运行速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不安全,根据所述年龄和所述工龄确定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包括:第二冲击试验机控制策略和第二人员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冲击试验机控制策略用于控制所述冲击试验机变更运行参数,所述第二人员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检查和维护所述冲击试验机;若所述冲击力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所述运行速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安全,根据所述温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所述噪音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所述电源电压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模块301还用于获取第一图像传感器检测的试验机图像和第二图像传感器检测的人员图像;处理模块302还用于根据所述试验机图像、所述人员图像和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确定第二人员保护策略;执行模块303还用于执行所述第二人员保护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302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试验机图像和所述人员图像,确定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的安全状态;若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的安全状态为安全,降低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的保护强度,以得到所述第二人员保护策略;若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的安全状态为不安全,根据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中未涉及的保护维度,生成第二人员保护策略。
请参照图4,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终端,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通信连接。
处理器401、存储器402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之间可以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总线实现电连接。前述的各模块或者各交互端所执行的方法步骤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可以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402中的软件功能模块。
处理器401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处理能力。处理器4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NP (Network Processor,网络处理器)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成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402可以存储各种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4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
存储器4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等。
可以理解,图4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控制终端还可包括比图4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4所示不同的配置。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前述对本申请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申请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申请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申请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检测的冲击试验机数据;所述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不同类型的冲击试验机数据;
根据所述冲击试验机数据确定所述冲击试验机的安全检测结果;所述安全检测结果包括多个安全评估项和所述多个安全评估项分别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用于表征冲击试验机是否会对冲击试验机人员造成伤害;
根据预设的关联关系、多项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和所述安全检测结果,确定第一人员保护策略;所述预设的关联关系用于表征不同的安全评估项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用于表征指定的安全评估项与指定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所述指定的安全评估项基于所述检测传感器的类型和数量确定;
执行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包括:冲击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冲击试验机的冲击力;运行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冲击试验机的运行速度;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冲击试验机的温度;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冲击试验机的电源电压;噪音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冲击试验机的噪音;机械故障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冲击试验机的机械故障;
所述多个安全评估项包括:冲击力、运行速度、温度、噪音、电源电压和机械故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冲击试验机会对冲击试验机人员造成伤害,则所述安全评估结果为不安全;若所述冲击试验机不会对冲击试验机人员造成伤害,则所述安全评估结果为安全;所述根据所述冲击试验机数据确定所述冲击试验机的安全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机械故障传感器检测到的机械故障数据,确定所述机械故障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
若所述机械故障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不安全,则将所述冲击力、所述运行速度、所述温度、所述电源电压和所述噪音分别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均确定为不安全;
若所述机械故障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安全,根据所述冲击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冲击力数据和所述运行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运行速度数据,确定所述冲击力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所述运行速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以及,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和所述电压传感器检测到的电源电压数据,确定所述温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所述电源电压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
若所述冲击力、所述运行速度、所述温度和所述电源电压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均为安全,根据所述噪音传感器检测到的噪音数据,确定所述噪音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包括:年龄、工龄和事故经历次数,所述预设的关联关系包括:
所述机械故障与所述冲击力、所述运行速度、所述温度、所述噪音、所述电源电压之间均具有关联性,并且,所述机械故障对所述冲击力和所述运行速度的影响权重,大于所述机械故障对所述温度、所述噪音、所述电源电压的影响权重;
所述冲击力与所述年龄之间具备关联性,所述冲击力与所述工龄之间具备关联性;
所述运行速度与所述工龄之间具备关联性;
所述机械故障与所述年龄之间具备关联性,所述机械故障与所述工龄之间具备关联性,所述机械故障与所述事故经历次数之间具备关联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关联关系、多项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和所述安全检测结果,确定第一人员保护策略,包括:
若所述机械故障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不安全,根据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包括:第一冲击试验机控制策略和第一人员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冲击试验机控制策略用于控制所述冲击试验机逐渐停止运行,所述第一人员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采取保护措施;
若所述机械故障对应的安全检测结果为安全,根据所述冲击力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所述运行速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所述预设的关联关系和所述多项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冲击力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或所述运行速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不安全,根据所述年龄和所述工龄确定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包括:第二冲击试验机控制策略和第二人员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冲击试验机控制策略用于控制所述冲击试验机变更运行参数,所述第二人员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检查和维护所述冲击试验机;
若所述冲击力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所述运行速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为安全,根据所述温度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所述噪音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所述电源电压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和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图像传感器检测的试验机图像和第二图像传感器检测的人员图像;
根据所述试验机图像、所述人员图像和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确定第二人员保护策略;
执行所述第二人员保护策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试验机图像、所述人员图像和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确定第二人员保护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试验机图像和所述人员图像,确定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的安全状态;
若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的安全状态为安全,降低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的保护强度,以得到所述第二人员保护策略;
若所述冲击试验机人员的安全状态为不安全,根据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中未涉及的保护维度,生成第二人员保护策略。
9.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检测的冲击试验机数据;所述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不同类型的冲击试验机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冲击试验机数据确定所述冲击试验机的安全检测结果;所述安全检测结果包括多个安全评估项和所述多个安全评估项分别对应的安全评估结果,所述安全评估结果用于表征冲击试验机是否会对冲击试验机人员造成伤害;根据预设的关联关系、多项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和所述安全检测结果,确定第一人员保护策略;所述预设的关联关系用于表征不同的安全评估项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用于表征指定的安全评估项与指定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所述指定的安全评估项基于所述检测传感器的类型和数量确定;
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第一人员保护策略。
10.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所述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不同类型的冲击试验机数据;控制终端,与所述多个不同的检测传感器分别通信连接,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
CN202311629927.7A 2023-12-01 2023-12-01 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73304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29927.7A CN117330437A (zh) 2023-12-01 2023-12-01 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29927.7A CN117330437A (zh) 2023-12-01 2023-12-01 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30437A true CN117330437A (zh) 2024-01-02

Family

ID=89283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29927.7A Pending CN117330437A (zh) 2023-12-01 2023-12-01 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30437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53116B1 (ko) * 2015-12-21 2016-09-02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임팩트 해머 테스트를 통한 구조물의 변형률 추정 시스템, 전역적 및 국부적 안전성 평가 시스템 및 그 평가방법
CN109212241A (zh) * 2018-09-17 2019-01-15 力试(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试验机运行状态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1443609A (zh) * 2020-04-16 2020-07-24 成都三业嘉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环境自适应调节方法
CN112904785A (zh) * 2019-12-04 2021-06-04 洛阳华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室智能安全预警系统
CN114170758A (zh) * 2021-12-02 2022-03-11 天长市科信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通风监控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660982A (zh) * 2022-04-01 2022-06-24 广州仪速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安全巡检方法及装置
CN115031915A (zh) * 2022-06-06 2022-09-0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瞬时强冲击振动类操作平台人员安全性评估系统
CN116433028A (zh) * 2023-04-23 2023-07-14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蠕变实验室安全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39343A (zh) * 2023-05-23 2023-09-1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泗水县供电公司 一种电网建设项目现场的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53116B1 (ko) * 2015-12-21 2016-09-02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임팩트 해머 테스트를 통한 구조물의 변형률 추정 시스템, 전역적 및 국부적 안전성 평가 시스템 및 그 평가방법
CN109212241A (zh) * 2018-09-17 2019-01-15 力试(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试验机运行状态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2904785A (zh) * 2019-12-04 2021-06-04 洛阳华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室智能安全预警系统
CN111443609A (zh) * 2020-04-16 2020-07-24 成都三业嘉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环境自适应调节方法
CN114170758A (zh) * 2021-12-02 2022-03-11 天长市科信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通风监控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660982A (zh) * 2022-04-01 2022-06-24 广州仪速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安全巡检方法及装置
CN115031915A (zh) * 2022-06-06 2022-09-09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一种瞬时强冲击振动类操作平台人员安全性评估系统
CN116433028A (zh) * 2023-04-23 2023-07-14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蠕变实验室安全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39343A (zh) * 2023-05-23 2023-09-1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泗水县供电公司 一种电网建设项目现场的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洪宝林 等: "《力学计量(上册)》", 30 June 2002, 原子能出版社, pages: 230 - 232 *
罗惠芬 等: "《地质实验测试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岩土试验与非金属矿物性测试》", 30 June 2021, 地质出版社, pages: 16 *
闵大镒 等: "《实验技术与实验管理论文集(下册)》", 30 November 2000,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pages: 75 - 7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9883B (zh) 結構體安全性之分析方法
JP5113874B2 (ja) 構造的完全性監視システム
EP1748289A2 (en) Sensor measurement error
Dube et al. Vibration based condition assessment of rolling element bearings with localized defects
US10690003B2 (en) Method of using a turbine overspeed trip testing system
EP2284552A2 (en) Method of inspecting motor condition and device for inspecting motor characteristics
CN104297003A (zh) 基于动态报警阈值的转向架旋转部件的故障监测方法
US20130338938A1 (en) Identifying wind or water turbines for maintenance
CN109387772B (zh) 一种芯片过温保护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8828338B (zh) 一种带有温度监控的外附分流器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7330437A (zh) 基于物联网的冲击试验机人员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959862A (zh) 一种集成电路测试设备实时温度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6660781A (zh) 一种户外用大功率双向快充移动电源测试系统
CN110702252A (zh) 一种具备快速自检功能的铂电阻温度测量仪器
CN21040159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电磁寿命评价装置
CN201548257U (zh) 组合仪表自动检测装置
KR100944223B1 (ko) 진동 및 속도센서 시험장치 및 그 시험방법
CN103604952B (zh) 危急遮断转速表静态性能检测方法
CN106442712B (zh) 一种自动校准涡流检测灵敏度的装置及方法
CN207081440U (zh) 电力机车传感器综合检测系统
CN111579870A (zh) 结构件损伤监测与累积程度的诊断方法
KR101235036B1 (ko) 차량의 수상속도 계측 장치 및 계측 방법
US20180328222A1 (en) Turbine Overspeed Trip Test System
JP2002281658A (ja) 送電線故障原因判別装置
CN109491373A (zh) 一种实训设备故障诊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