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22032A - 确定drx激活期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确定drx激活期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22032A
CN117322032A CN202180098065.2A CN202180098065A CN117322032A CN 117322032 A CN117322032 A CN 117322032A CN 202180098065 A CN202180098065 A CN 202180098065A CN 117322032 A CN117322032 A CN 117322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timer
pusch
duration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80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奕
李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322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220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48Time-out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Time-out mechanisms
    • H04L1/1883Time-out mechanisms using multiple tim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DRX激活期的方法及终端设备,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施例包括:根据物理上行共享控制信道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第一往返时间RTT,确定非连续接收DRX激活期。

Description

确定DRX激活期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DRX激活期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发送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信息(UL HARQ ACK feedback),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终止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传输,另一个目的是为了终止机器类型的对于指示上行重传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MTC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MPDCCH)监听,前者对应于基站利用部分重复传输就可以成功接收PUSCH,后者对应于基站成功接收了所有HARQ进程的PUSCH。地面网络(Terrestrial Network,TN)中,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往返时间(Round Trip Time,RTT)非常短,基站响应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信息(UL HARQ ACK feedback)的时间主要考虑网络设备接收PUSCH之后的解码时间,以及分配用于传输UL HARQ ACK feedback资源的时间,通常基站响应UL HARQ ACK feedback的时间是几毫秒,大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信号传输的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RTT)。因此,为了支持UL HARQ ACK feedback,终端设备在发送PUSCH的重复传输期间就会进入(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激活期,同时终端设备在完成PUSCH重复传输之后,会立即启动该PUSCH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的DRX上行重传定时器。这样,终端设备在发送PUSCH期间以及完成PUSCH传输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会持续监听用于指示UL HARQ ACK feedback的PDCCH。
但是在非地面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NTN)中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大幅增加,RTT远大于现有地面网络设备标准中考虑的终端设备处理时间。NTN网络中由于RTT时间过长,如果终端设备仍然沿用现有的DRX机制,会导致终端设备不必要的PDCCH监听,不利于终端设备省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DRX激活期的方法及终端设备,可以解决在NTN网络中仍然沿用现有的DRX机制,会导致终端设备不必要的PDCCH监听,不利于终端设备省电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确定DRX激活期的方法,包括:根据物理上行共享控制信道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第一往返时间RTT,确定非连续接收DRX激活期。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物理上行共享控制信道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第一往返时间RTT,确定非连续接收DRX激活期。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根据物理上行共享控制信道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第一往返时间RTT,确定非连续接收DRX激活期。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计算机运行计算机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芯片与终端设备中的存储器耦合,使得芯片在运行时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终端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DRX激活期的方法,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物理上行共享控制信道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第一往返时间RTT,确定非连续接收DRX激活期,通过该方案所确定的DRX激活期内,进行PDCCH监听,由于在确定非连续接收DRX激活期时,考虑了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第一往返时间RTT,因此即使在应用于RTT时间较长的场景内,也不会造成不必要的PDCCH监听,从而可以节省终端设备的电量。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一;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二;
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三;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RX周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DRX激活期的方法流程示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的DRX激活期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的DRX激活期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的DRX激活期的示意图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的DRX激活期的示意图四;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的DRX激活期的示意图五;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的DRX激活期的示意图六;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的DRX激活期的示意图七;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的DRX激活期的示意图八;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的DRX激活期的示意图九;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一、NTN相关背景
相关技术中,3GPP正在研究NTN技术,NTN技术一般采用卫星通信的方式向地面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相比地面蜂窝网通信,卫星通信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卫星通信不受用户地域的限制,例如一般的陆地通信不能覆盖海洋、高山、沙漠等无法搭设通信设备或由于人口稀少而不做通信覆盖的区域,而对于卫星通信来说,由于一颗卫星即可以覆盖较大的地面,加之卫星可以围绕地球做轨道运动,因此理论上地球上每一个角落都可以被卫星通信覆盖。
其次,卫星通信有较大的社会价值。卫星通信在边远山区、贫穷落后的国家或地区都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覆盖到,从而使这些地区的人们享受到先进的语音通信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有利于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促进这些地区的发展。
再次,卫星通信距离远,且通信距离增大通讯的成本没有明显增加;最后,卫星通信的稳定性高,不受自然灾害的限制。
通信卫星按照轨道高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低地球轨道(low-Earth orbit,LEO)卫星、中地球轨道(medium-Earth orbit,MEO)卫星、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高椭圆轨道(high elliptical orbit,HEO)卫星等等。目前阶段主要研究的是LEO和GEO。
1.LEO
低轨道卫星高度范围为500km~1500km,相应轨道周期约为1.5小时~2小时。用户设备与卫星之间单跳通信的信号传播延迟一般小于20ms。最大卫星可视时间20分钟。信号传播距离短,链路损耗少,对用户终端的发射功率要求不高。
2.GEO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轨道高度为35786km,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24小时。用户设备与卫星之间单跳通信的信号传播延迟一般为250ms。
为了保证卫星的覆盖以及提升整个卫星通信系统的系统容量,卫星采用多波束覆盖地面,一颗卫星可以形成几十甚至数百个波束来覆盖地面;一个卫星波束可以覆盖直径几十至上百公里的地面区域。
示例性的,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10,网络设备110可以是与终端设备120(或称为通信终端、终端)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11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图1A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可选地,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B,包括终端设备1101和卫星1102,终端设备1101和卫星1102之间可以进行无线通信。终端设备1101和卫星1102之间所形成的网络还可以称为NTN。在图1B所示的通信系统的架构中,卫星1102可以具有基站的功能,终端设备1101和卫星1102之间可以直接通信。在系统架构下,可以将卫星1102称为网络设备。可选地,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1102,并且每个网络设备1102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性的,图1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C,包括终端设备1201、卫星1202和基站1203,终端设备1201和卫星1202之间可以进行无线通信,卫星1202与基站1203之间可以通信。终端设备1201、卫星1202和基站1203之间所形成的网络还可以称为NTN。在图1C所示的通信系统的架构中,卫星1202可以不具有基站的功能,终端设备1201和基站1203之间的通信需要通过卫星1202的中转。在该种系统架构下,可以将基站1203称为网络设备。可选地,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1203,并且每个网络设备1203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1A-图1C只是以示例的形式示意本申请所适用的系统,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方法还可以适用于其它系统,例如,5G通信系统、LTE通信系统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图1A-图1C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等其他网络实体,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二、增强的机器类型通信(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eMTC)的物理信道
MPDCCH用于发送调度信息,基于长期演进LTE R11的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EPDCCH)设计,终端设备基于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来接收控制信息,支持控制信息预编码和波束赋形等功能,一个EPDCCH传输一个或多个增强控制信道资源(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Element,ECCE),聚合等级可以为{1,2,4,8,16,32}。其中,每个ECCE由多个增强控制信道单元组(Enhanced Resource Element Group,EREG)组成。MPDCCH最大重复次数Rmax可配,取值范围{1,2,4,8,16,32,64,128,256}。)
eMTC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与LTE PDSCH信道基本相同,但增加了重复和窄带间跳频,用于提高PDSCH信道覆盖能力和干扰平均化。eMTC终端设备可工作在模式A(ModeA)和模式B(ModeB)两种模式:在Mode A模式下,上行和下行HARQ进程数最大为8,在该模式下,PDSCH重复次数为{1,4,16,32};在Mode B模式下,上行和下行HARQ进程数最大为2,在该模式下,PDSCH重复次数为{4,16,64,128,256,512,1024,2048}。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频域资源格式与LTE相同,支持跳频和重复发送。Mode A支持PUCCH上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HARQ-ACK)或者,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确认(HARQ Negative Acknowledgement,HARQ-NACK)、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即支持PUCCH format 1、PUCCH format 1a、PUCCH format 2,以及PUCCH format 2a中的一种,支持的重复次数为{1,2,4,8};Mode B不支持CSI反馈,仅支持PUCCH format 1或PUCCH format 1a,支持的重复次数为{4,8,16,32}。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与LTE一样,但可调度的最大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数限制为6个。支持Mode A和Mode B两种模式,Mode A重复次数可以是{8,16,32},支持最多8个进程,速率较高;Mode B覆盖距离更远,重复次数可以是{192,256,384,512,768,1024,1536,2048},最多支持上行2个HARQ进程。
三、LTE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过程
如图2所示为一种DRX周期(Cycle)的示意图,终端设备启动或重启drx-InactivityTimer的条件为:在终端设备接收到指示下行或者上行初始传输的PDCCH之后,可以启动或者重启drx-InactivityTimer,以进入持续时间(On Duration,也称为激活期),这段时间内可以接收数据,即监听PDCCH,在整个DRX周期(DRX Cycle)中的DRX时间(Opportunity for DRX,也称为休眠期)不接收数据。
在LTE中,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DRX功能,使终端设备非连续地监听PDCCH,以达到终端设备省电的目的。每个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实体有一个DRX配置,DRX的配置参数包含:
-DRX周期(drx cycle);
-DRX持续定时器(drx-onDurationTimer);
-UE启动drx-onDurationTimer的时延(drx-StartOffset);
-DRX非激活定时器(drx-InactivityTimer);
-DRX下行重传定时器(drx-RetransmissionTimer)。除广播HARQ进程之外的每个下行HARQ进程对应一个drx-RetransmissionTimer;
-DRX上行重传定时器(drx-ULRetransmissionTimer)。每个上行HARQ进程对应一个drx-RetransmissionTimer。
如果终端设备配置了DRX,则终端设备需要在DRX激活期监听PDCCH。DRX激活期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以下7个定时器中的任何一个定时器正在运行:
drx-onDurationTime;
drx-InactivityTimer;
drx-RetransmissionTimerDL;
DRX短周期传输时间间隔重传定时器(drx-RetransmissionTimerShortTTI);
drx-RetransmissionTimerUL;
DRX短周期上行传输时间间隔重传定时器(drx-ULRetransmissionTimerShortTTI);
MAC竞争解决定时器(mac-ContentionResolutionTimer)。
-在PUCCH或短物理上行控制信道(Short PUCCH,SPUCCH)上发送了调度请求SR并处于等待(pending)状态。
-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设备在成功接收到随机接入响应后还没有接收到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加扰的PDCCH指示的一次初始传输。
-对于一个pending HARQ重传可以接收上行授权(UL grant),并且该同步HARQ进程的HARQ缓存(buffer)里有数据。
-配置了mpdcch-UL-HARQ-ACK-FeedbackConfig并且当前正在进行一个bundle内的重复传输。
终端设备根据当前是处于short DRX cycle还是long DRX cycle,来决定启动drx-onDurationTimer的时间,具体规定如下:
1>如果使用的是Short DRX Cycle,并且当前子帧满足[(SFN×10)+subframe number]modulo(drx-ShortCycle)=(drx-StartOffset)modulo(drx-ShortCycle);
或者,
1>如果使用的是Long DRX Cycle,并且当前子帧满足[(SFN×10)+subframe number]modulo(drx-LongCycle)=drx-StartOffset;
在上述任意的1>基础上:2>如果是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则执行下述3>:
3>如果至少存在一个HARQ进程对应的HARQ RTT Timer或UL HARQ RTT Timer没有运行,则启动drx-onDurationTimer。
2>如果不是NB-IoT,直接启动drx-onDurationTimer。
其中,SFN为系统子帧号(System Frame Number),subframe number为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资源所在的子帧号,drx-ShortCycle为DRX短周期,drx-LongCycle为DRX长周期,drx-StartOffset为DRX启动时隙偏移。
终端设备启动或重启下行混合自动重传往返时间定时器(HARQ RTT Timer)的条件为:
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一个指示下行传输的PDCCH,或者如果终端设备在该子帧有配置的下行授权,则:
a)如果该UE为eMTC终端设备,则存在以下可能的情况:
a1)如果物理层指示调度了多个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传输,则UE在接收该多个TB的最后一个TB的PDSCH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之后,启动该多个TB中的每个TB的PDSCH所使用的 下行HARQ进程对应的HARQ RTT Timer。
a2)如果物理层指示调度了一个传输块传输,UE在接收该PDSCH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之后,启动该PDSCH所使用的下行HARQ进程对应的HARQ RTT Timer。
b)如果该UE不是eMTC终端设备,则启动该PDSCH所使用的下行HARQ进程对应的HARQ RTT Timer。
如果HARQ RTT Timer超时,则:如果该HARQ进程的数据解码失败,则UE启动该下行HARQ进程对应的drx-RetransmissionTimer。
终端设备启动或重启上行混合自动重传往返时间定时器(UL HARQ RTT Timer)的条件为:
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PDCCH指示一个使用异步HARQ进程的上行传输,或者如果终端设备在该子帧对于某个异步HARQ进程有配置的上行授权,或者终端设备接收到PDCCH指示使用一个自动HARQ进程的上行传输,则:
a)如果没有配置机器类型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行HARQ-ACK反馈配置信息(mpdcch-UL-HARQ-ACK-FeedbackConfig)的终端设备,则UE停止该PUSCH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
a1)如果物理层指示调度了多个TB传输,则UE在完成该多个TB的最后一个TB的PUSCH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启动该多个TB中的每个TB的PUSCH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UL HARQ RTT Timer。
a2)如果物理层指示调度了一个TB传输,则UE在完成该PUSCH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启动该PUSCH所使用的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UL HARQ RTT Timer。
b)如果配置了mpdcch-UL-HARQ-ACK-FeedbackConfig,且直到PUSCH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都没有收到UL HARQ-ACK feedback,则在PUSCH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时启动或重启对应HARQ进程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
如果某个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UL HARQ RTT Timer超时,则UE启动该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
四、UL HARQ ACK feedback
对于网络设备覆盖较差的eMTC终端设备,物理信道传输时需要进行较多次数的重复传输,例如最差情况下处于CE modeB时PUSCH传输需要进行2048次重复传输。基站在接收PUSCH时是逐个重复传输进行尝试译码的,即基站不是收完全部2048个重复传输后才开始进行译码,因此基站是有可能在接收到部分重复传输后就成功接收了PUSCH。为了降低全双工(可以同时收发)eMTC终端设备的功耗,基站可以尽早地反馈一个上行HARQ-ACK反馈(UL HARQ-ACK feedback)使得eMTC终端设备在接收后能及时停止后续的PUSCH重复传输,达到节能的目的。
目前LTE中,对于UL HARQ ACK feedback,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终止PUSCH传输,另一个目的是为了终止MPDCCH监听。前者对应于基站利用部分重复(repetition)即接收成功PUSCH,后者对应于基站成功接收了所有HARQ进程的PUSCH。地面网络设备中,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RTT非常短,基站响应UL HARQ ACK feedback的时间主要考虑网络设备接收PUSCH之后的解码时间,以及分配用于传输UL HARQ ACK feedback资源的时间,通常是几毫秒,且大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的RTT。因此,为了支持UL HARQ ACK feedback,终端设备在发送PUSCH的重复传输期间就会进入DRX激活期,同时终端设备在完成PUSCH重复传输之后,会立即启动该PUSCH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这样,终端设备在发送PUSCH期间以及完成PUSCH传输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会持续监听用于指示UL HARQ ACK feedback的PDCCH。
与传统地面蜂窝网络设备相比,NTN中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传播时延大幅增加,其RTT远大于现有地面网络设备标准中考虑的终端设备处理时间,这也给UL HARQ ACK feedback机制提出了新的问题。例如,从终端设备发送PUSCH的部分repetition到网络设备成功接收到这一部分repetition后发送UL HARQ ACK feedback响应,再到终端设备接收到UL HARQ ACK feedback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至少一个RTT的时间),由于RTT时间过长,如果终端设备仍然沿用现有的DRX机制,会导致终端设备不必要的PDCCH监听,不利于终端设备省电。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DRX激活期的方法,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物理上行共享控制信道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第一往返时间RTT,确定非连续接收DRX激活期,通过该方案所确定的DRX激活期内,进行PDCCH监听,由于在确定非连续接收DRX激活期时,考虑了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第一往返时间RTT,因此即使在应用于RTT时间较长的场景内,也不会造成不必要的PDCCH监听,从而可以节省终端设备的电量。
本发明实施例结合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其中,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 (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
终端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站点(STA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NR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或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其中,网络设备又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即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用于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的多个核心网。接入网设备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next radio,NR)系统或者授权辅助接入长期演进(authorized auxiliary access long-term evolution,LAA-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可以为eNB或e-NodeB)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基站”)、微微基站、接入站点(access point,AP)、传输站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新一代基站(new generation Node B,gNodeB)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NR网络中的网络设备(gNB)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NT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具有移动特性,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为移动的设备。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为卫星、气球站。例如,卫星可以为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中地球轨道(medium earth orbit,MEO)卫星、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高椭圆轨道(High Elliptical Orbit,HEO)卫星等。可选地,网络设备还可以为设置在陆地、水域等位置的基站。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系统中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可称为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可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设备,此处不再赘述;通信设备还可包括通信系统中的其他设备,例如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NR系统的演进系统、非授权频谱上的LTE(LTE-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LTE-U)系统、非授权频谱上的NR(NR-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NR-U)系统、非地面通信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第五代通信(5th-Generation,5G)系统或其他通信系统等。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于非地面通信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系统,也可应用于地面通信网络(Terrestrial Networks,TN)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场景,也可以应用于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场景,还可以应用于独立(Standalone,SA)布网场景。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非授权频谱,其中,非授权频谱也可以认为是共享频谱;或者,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也可以应用于授权频谱,其中,授权频谱也可以认为是非共享频谱。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可被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到的“指示”可以是直接指示,也可以是间接指示,还可以是表示具有关联关系。举例说明,A指示B,可以表示A直接指示B,例如B可以通过A获取;也可以表示A间接指示B,例如A指示C,B可以通过C获取;还可以表示A和B之间具有关联关系。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对应”可表示两者之间具有直接对应或间接对应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两者之间具有关联关系,也可以是指示与被指示、配置与被配置等关系。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指示信息包括物理层信令例如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和媒体接入控制单元(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高层参数或高层信令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和媒体接入控制单元(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中的至少一种。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DRX激活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301、终端设备根据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第一RTT,确定非连续接收DRX激活期。
302、终端设备在DRX激活期内监听PDCCH。
可选的,上述第一RTT为根据以下任一种参数确定的:
(a)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一往返时间,即UE-eNB RTT值;
(b)终端设备的定时提前值,即UE TA值;
(c)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的第二往返时间,即UE-satellite RTT值;
(d)第一往返时间与网络设备处理时间的第一总时间;
(e)终端设备的定时提前值与网络设备处理时间的第二总时间;
(f)第二往返时间与网络设备处理时间的第三总时间。
可选的,上述的第一RTT可以为根据(a)、(b)、(c)、(d)、(e)和(f)中的任一种参数以毫秒为单位向上取整后的值。
可选的,上述的第一RTT可以为根据(a)、(b)、(c)、(d)、(e)和(f)中的任一种参数以毫秒为单位向下取整后的值。
可选的,网络设备处理时间包括:
1)卫星处理时间;
2)基站处理时间;
3)卫星处理时间和基站处理时间。
可选的,上述网络处理时间可以通过系统消息广播配置;
可选的,上述网络处理时间可以通过RRC专用信令配置。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101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实现:
(1)一种实现方式: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PUSCH绑定传输(PUSCH bundle)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完成时刻和第一RTT,确定第一时刻;若第一时刻处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内,则确定在第一时刻进入DRX激活期;
其中,第一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RTT,第一时间间隔为第一时刻与第一次重复传输的完成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其中,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是指: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
也就是说,针对第一RTT小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情况,在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内,可以确定在上述第一时刻进入DRX激活期。
可选的,在确定第一时刻进入DRX激活期的情况下,从第一时刻至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结束时刻之间,终端设备处于DRX激活期,终端设备可以在该DRX激活期内,监听PDCCH。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可以根据PUSCH绑定传输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完成时刻T1,以及第一RTT,确定出第一时刻T2为进入DRX激活期的时刻,在T2时刻至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结束时刻T3之前,终端设备可以处于DRX激活期,监听PDCCH。
(2)另一种实现方式:
若第一RTT小于或等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并且在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后,未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则在目标子帧启动第一定时器;
其中,第一定时器与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在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时间内处于DRX激活期,目标子帧为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或者,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的后一个子帧。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第一RTT确定。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RTT。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第一时间间隔。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通过网络设备配置,或者,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第一RTT,与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确定。
其中,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是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针对该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的计时时长。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第一RTT,与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的和。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第一时间间隔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的和。
(3)另一种实现方式:
若第一RTT大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且在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后,经过第一时间偏移,若终端设备未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则终端设备启动第一定时器;
其中,第一定时器与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在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内处于DRX激活期。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确定。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确定。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以及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确定。
可选的,第一时间偏移根据第一RTT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确定。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等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
可选的,第一时间偏移等于第一RTT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差值。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和;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第一时间偏移等于第一RTT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差值。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通过网络设备配置。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第一时间偏移等于第一RTT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差值。
(4)另一种实现方式:
在PUSCH绑定传输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完成时刻之后,经过第二时间偏移,启动第一定时器;
其中,第一定时器与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在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内处于DRX 激活期。
可选的,第二时间偏移根据第一RTT确定。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确定。
可选的,第二时间偏移等于第一RTT。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等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DRX激活期的方法,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物理上行共享控制信道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第一往返时间RTT,确定非连续接收DRX激活期,通过该方案所确定的DRX激活期内,进行PDCCH监听,由于在确定非连续接收DRX激活期时,考虑了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第一往返时间RTT,因此即使在应用于RTT时间较长的场景内,也不会造成不必要的PDCCH监听,从而可以节省终端设备的电量。
可选的,在PUSCH绑定传输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完成时刻之后,经过第二时间偏移,启动第一定时器,在第一定时器超时之前,若接收到第一信息,则停止第一定时器;
其中,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1)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
2)调度新传的上行授权(UL grant)指示。
可选的,对于上述(1)、(2)、(3)和(4)中的实现方式,针对第一定时器不是上行重传定时器的情况,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在第一定时器超时后,启动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其中,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与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
可选的,对于上述(1)、(2)、(3)和(4)中的实现方式,针对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的情况,若第一RTT小于或等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若接收到第一信息,则停止第一定时器,包括:
若接收到第一信息,且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一RTT,则停止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可选的,对于上述(1)、(2)、(3)和(4)中的实现方式,针对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的情况,若第一RTT大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若接收到第一信息,且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小于或等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停止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可选的,对于上述(1)、(2)、(3)和(4)中的实现方式,针对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的情况,若第一RTT大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在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且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已超过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停止所有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上行重传定时器。
可选的,对于上述(1)、(2)、(3)和(4)中的实现方式,针对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的情况,若第一RTT小于或等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在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且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一RTT,则停止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可选的,对于上述(1)、(2)、(3)和(4)中的实现方式,针对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的情况,若第一RTT小于或等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在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且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已超过第一RTT,则停止所有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上行重传定时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定时器的未超时之前,还可以在一些情况下,停止第一定时器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第一定时器,或者,停止第一定时器对应的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所有上行重传定时器,从而可以实现灵活的对DRX激活期的调整,灵活调整监听PDCCH的时段。
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DRX激活期的方法,下面通过以下的实施例一至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对于配置了mpdcch-UL-HARQ-ACK-FeedbackConfig的UE,确定UE的DRX激活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对于配置了mpdcch-UL-HARQ-ACK-FeedbackConfig的UE,在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内,可以根据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和第一RTT,确定在第一时刻进入DRX激活期。
其中,UE在第一时刻在进行一个PUSCH bundle内的重复传输,并且第一时刻距离该PUSCH bundle内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RTT。
步骤1.2、UE在PUSCH bundle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后,如果UE还没有接收到基站发送的UL HARQ ACK feedback,则根据a)、b)和c)三种情况中的一种确定UE的DRX激活期。
a)如果第一RTT小于或等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则UE在完成该PUSCH bundle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的后一个子帧,启动PUSCH bundle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的第一定时器,第一定时器时长等于第一RTT;
b)如果第一RTT小于或等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则在完成该PUSCH bundle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启动PUSCH bundle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的第一定时器,第一定时器时长等于第一RTT;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为针对第一RTT小于或等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所确定UE的DRX激活期的示意图。其中,PUSCH bundle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标识为HARQ ID 0,该PUSCH bundle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结束时刻为T1,在T1后经过一个第一RTT,确定上述第一时刻T2后,在T2时刻进入DRX激活期,并且在PUSCH bundle的传输结束时刻T3(可以是完成该PUSCH bundle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的后一个子帧,或者,完成该PUSCH bundle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启动第一定时器,并在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时刻T4,启动与HARQ ID 0对应的上行重传定时器(drx-ULRetransmissionTimer)。其中,T2至T4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
c)如果第一RTT大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则UE在发送完PUSCH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第一时间偏移后,启动PUSCHbundle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的第一定时器,第一时间偏移为:第一RTT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的差,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等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为针对第一RTT大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所确定UE的DRX激活期的示意图。其中,PUSCH bundle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标识为HARQ ID 0,假设PUSCH bundle的传输结束时刻T3,第一时间偏移量表示为Ts,如图6所示,可以在PUSCH bundle的传输结束时刻T3,经过Ts之后的T5时刻启动与HARQ ID 0对应的第一定时器,并在该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时刻T6,启动与HARQ ID 0对应的上行重传定时器(drx-ULRetransmissionTimer),其中,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等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其中,T1至T5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第一RTT。
针对上述a)、b)和c)三种情况,
在该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第一定时器运行期间,UE处于DRX激活期。也就是说,UE在此期间监听PDCCH。
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内容:
可选的,在该PUSCH bundle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的第一定时器运行期间,如果UE接收到基站发送的针对该HARQ进程的UL HARQ ACK feedback则UE停止该HARQ进程对应的第一定时器。
可选的,在该PUSCH bundle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的第一定时器运行期间,如果UE接收到调度新传的UL grant,则UE停止该HARQ进程对应的第一定时器。可选的,如果该第一定时器超时,则UE可以启动PUSCH bundle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
实施例二
对于配置了mpdcch-UL-HARQ-ACK-FeedbackConfig的UE,确定UE的DRX激活期包括以下步骤:
2.1、UE在发送完PUSCH bundle的第一次重复传输后,经过第二时间偏移后启动PUSCH bundle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的第一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二时间偏移等于第一RTT,所述第一定时器时长等于PUSCH bundle传输时长;
在该第一定时器运行期间,UE处于DRX激活期,即UE在此期间监听PDCCH。
在该第一定时器运行期间,如果UE接收到基站发送的针对该HARQ进程的UL HARQ ACK feedback或者UE接收到调度新传的UL grant,则UE停止该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第一定时器;
如果该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第一定时器超时,则UE启动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为针对第一RTT小于或等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所确定UE的DRX激活期的示意图。
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为针对第一RTT大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所确定UE的DRX激活期的示意图。
图7和图8中,PUSCH bundle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标识为HARQ ID 0,,假设第二时间偏移等于第一RTT,那么可以在该PUSCH bundle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结束时刻T1,之后经过第一RTT的时长之后,启动HARQ ID 0对应的第一定时器,并在第一定时器超时之后,启动HARQ ID 0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其中,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
实施例三
对于配置了mpdcch-UL-HARQ-ACK-FeedbackConfig的UE,确定UE的DRX激活期包括以下步骤:
3.1、对于配置了mpdcch-UL-HARQ-ACK-FeedbackConfig的UE,在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内,可以根据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和第一RTT,确定在第一时刻进入DRX激活期。
其中,UE在第一时刻在进行一个PUSCH bundle内的重复传输,并且第一时刻距离该PUSCH bundle内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RTT。
3.2、UE在发送完PUSCH bundle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后,如果UE还没有接收到基站发送的UL HARQ ACK feedback,则根据d)、e)和f)中的一种确定UE的DRX激活期。
d)如果第一RTT小于或等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则UE在完成该PUSCH bundle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之后的一个子帧启动PUSCH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
其中,drx-ULRetransmissionTimer的计时时长为:第一RTT与网络设备通过RRC配置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的计时时长
e)、如果第一RTT小于或等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则UE在完成该PUSCH bundle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启动PUSCH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
其中,drx-ULRetransmissionTimer的计时时长为:第一RTT与网络设备通过RRC配置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的计时时长。
如图9所示,为针对第一RTT小于或等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所确定UE的DRX激活期的示意图。其中,PUSCH bundle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标识为HARQ ID 0,该PUSCH bundle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结束时刻为T1,在T1后经过一个第一RTT,确定上述第一时刻T2后,在T2时刻进入DRX激活期,并且在PUSCH bundle的传输结束时刻T3(可以是完成该PUSCH bundle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的后一个子帧,或者,完成该PUSCH bundle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启动drx-ULRetransmissionTimer。
f)、如果第一RTT大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则UE在发送完PUSCH bundle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第一时间偏移后启动PUSCH bundle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
其中,第一时间偏移为:第一RTT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的差值,drx-ULRetransmissionTimer的计时时长为: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与网络设备通过RRC配置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的时长;
如图10所示,为针对第一RTT大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所确定UE的DRX激活期的示意图。其中,PUSCH bundle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标识为HARQ ID 0,该PUSCH bundle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结束时刻为T1,在T1后经过一个第一时间偏移(即第一RTT),启动drx-ULRetransmissionTimer。
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内容:
可选的,在PUSCH bundle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运行期间,如果UE接收到基站发送的(针对该HARQ进程的)UL HARQ ACK feedback,或者,UE接收到调度新传的UL grant,则:
如果第一RTT小于或等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且如果该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已运行的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一RTT,则UE停止该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
如果第一RTT大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且如果该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已运行的时间小于或等于该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则UE停止该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
可选的,在该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运行期间,如果UE接收到基站发送的UL HARQ ACK feedback,则:
如果第一RTT小于或等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且如果该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已运行的时间已超过第一RTT,则UE停止所有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
如果第一RTT大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且如果该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已运行的时间超过该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则UE停止所有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
实施例四
对于配置了mpdcch-UL-HARQ-ACK-FeedbackConfig的UE,确定UE的DRX激活期包括以下步骤:
4.1、对于配置了mpdcch-UL-HARQ-ACK-FeedbackConfig的UE,在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内, 可以根据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和第一RTT,确定在第一时刻进入DRX激活期。
其中,UE在第一时刻在进行一个PUSCH bundle内的重复传输,并且第一时刻距离该PUSCH bundle内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RTT。
4.2、UE在发送完PUSCH bundle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后,如果UE还没有接收到基站发送的UL HARQ ACK feedback,则根据g)、h)和i)中的一种确定UE的DRX激活期。
g)、如果第一RTT小于或等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则UE在完成该PUSCH bundle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之后的一个子帧启动PUSCH bundle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
其中,drx-ULRetransmissionTimer时长由网络RRC配置;
h)、如果第一RTT小于或等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则UE在完成该PUSCH bundle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启动PUSCH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
如图11所示,为针对第一RTT小于或等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所确定UE的DRX激活期的示意图。其中,PUSCH bundle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标识为HARQ ID 0,该PUSCH bundle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结束时刻为T1,在T1后经过一个第一RTT,确定上述第一时刻T2后,在T2至T3时刻处于DRX激活期,并且在PUSCH bundle的传输结束时刻T3(可以是完成该PUSCH bundle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的后一个子帧,或者,完成该PUSCH bundle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启动drx-ULRetransmissionTimer。该drx-ULRetransmissionTimer的计时时长由网络设备配置。
如图12所示,为针对第一RTT大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所确定UE的DRX激活期的示意图。其中,PUSCH bundle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标识为HARQ ID 0,该PUSCH bundle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结束时刻为T1,在T1后经过一个第一时间偏移(即第一RTT),启动drx-ULRetransmissionTimer。该drx-ULRetransmissionTimer的计时时长由网络设备配置。
i)、如果第一RTT大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则UE在发送完PUSCH bundle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的第一时间偏移后启动PUSCH bundle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其中,第一时间偏移=第一RTT-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drx-ULRetransmissionTimer的计时时长由网络设备通过RRC配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以下内容:
可选的,在该PUSCH bundle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运行期间,如果UE接收到基站发送的(针对该HARQ进程的)UL HARQ ACK feedback或者UE接收到调度新传的UL grant,则:
如果第一RTT小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且如果该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已运行的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一RTT,则UE停止该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
如果第一RTT大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且如果该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已运行的时间小于或等于该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则UE停止该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
可选的,在PUSCH bundle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运行期间,如果UE接收到基站发送的UL HARQ ACK feedback,则:
如果第一RTT小于或等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且如果该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已运行的时间已超过第一RTT,则UE停止所有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
如果第一RTT大于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且如果该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已运行的时间超过该PUSCH bundle的传输时长,则UE停止所有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drx-ULRetransmissionTimer。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1301,用于根据物理上行共享控制信道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第一往返时间RTT,确定非连续接收DRX激活期。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30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完成时刻和所述第一RTT,确定第一时刻;若所述第一时刻处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内,则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刻进入DRX激活期;
其中,第一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RTT,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一次重复传输的完成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301,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RTT小于或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并且在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后,未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则在目标子帧启动第一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时间内处于DRX激活期,所述目标子帧为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或者,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的后一个子帧。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所述第一RTT确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RTT。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间间隔。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通过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者,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所述第一RTT,与所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确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所述第一RTT,与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的和。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第一时间间隔和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的和。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301,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RTT大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且在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后,经过第一时间偏移,若终端设备未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则启动第一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内处于DRX激活期。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确定;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偏移根据所述第一RTT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确定。
可选的,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偏移等于所述第一RTT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差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和;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偏移等于所述第一RTT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差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通过所述网络设备配置;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偏移等于所述第一RTT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差值。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301,具体用于:
在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完成时刻之后,经过第二时间偏移,启动第一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内处于DRX激活期。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间偏移根据所述第一RTT确定;
和/或,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确定。
可选的,所述第二时间偏移等于所述第一RTT;
和/或,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301,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之前,若接收到第一信息,则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
调度新传的上行授权指示。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301,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后,则启动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若所述第一RTT小于或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所述处理模块1301,具体用于: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且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RTT,则停止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若所述第一RTT大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所述处理模块1301,具体用于: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且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停止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301,还用于:若所述第一RTT小于或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在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且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已超过所述第一RTT,则停止所有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上行重传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301,还用于:若所述第一RTT大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在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且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已超过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停止所有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上行重传定时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RTT为根据以下任一种参数确定的:
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一往返时间;
所述终端设备的定时提前值;
所述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的第二往返时间;
所述第一往返时间与网络设备处理时间的第一总时间;
所述终端设备的定时提前值与所述网络设备处理时间的第二总时间;
所述第二往返时间与所述网络设备处理时间的第三总时间。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处理时间包括:
卫星处理时间;
和/或,
基站处理时间。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处理时间通过系统消息广播配置;
或,
所述网络设备处理时间通过RRC专用信令配置。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应用于配置了机器类型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MPDCCH上行HARQ-ACK反馈配置信息的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确定DRX激活期的方法。
示例性的,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410、存储器1420、处理器1430等部件。其中,射频电路1410包括接收器1411和发送器141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4中示出的终端设备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RF电路14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43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4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 此外,RF电路14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14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43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4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4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4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430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4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4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终端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43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43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430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1430,用于根据物理上行共享控制信道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第一往返时间RTT,确定非连续接收DRX激活期。
可选的,处理器1430,具体用于根据PUSCH绑定传输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完成时刻和第一RTT,确定第一时刻;若第一时刻处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内,则确定在第一时刻进入DRX激活期;
其中,第一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RTT,第一时间间隔为第一时刻与第一次重复传输的完成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可选的,处理器1430,具体用于若第一RTT小于或等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并且在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后,未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则在目标子帧启动第一定时器;
其中,第一定时器与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在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时间内处于DRX激活期,目标子帧为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或者,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的后一个子帧。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第一RTT确定。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RTT。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第一时间间隔。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通过网络设备配置,或者,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第一RTT,与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确定。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第一RTT,与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的和。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第一时间间隔和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的和。
可选的,其特征在于,处理器1430,具体用于
若第一RTT大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且在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后,经过第一时间偏移,若终端设备未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则启动第一定时器;
其中,第一定时器与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在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内处于DRX激活期。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或,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确定;
和/或,
第一时间偏移根据第一RTT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确定。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等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
和/或,
第一时间偏移等于第一RTT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差值。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和;
和/或,
第一时间偏移等于第一RTT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差值。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通过网络设备配置;
和/或,
第一时间偏移等于第一RTT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差值。
可选的,处理器1430,具体用于:
在PUSCH绑定传输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完成时刻之后,经过第二时间偏移,启动第一定时器;
其中,第一定时器与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在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内处于DRX激活期。
可选的,第二时间偏移根据第一RTT确定;
和/或,
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确定。
可选的,第二时间偏移等于第一RTT;
和/或,
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等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
可选的,处理器1430,还用于:在第一定时器超时之前,若接收到第一信息,则停止第一定时器;
其中,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
调度新传的上行授权指示。
可选的,处理器1430,还用于:
在第一定时器超时后,则启动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其中,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与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若第一RTT小于或等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处理器1430,具体用于:
若接收到第一信息,且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一RTT,则停止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可选的,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若第一RTT大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处理器1430,具体用于:
若接收到第一信息,且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小于或等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停止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可选的,处理器1430,还用于:若第一RTT小于或等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在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且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已超过第一RTT,则停止所有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上行重传定时器。
可选的,处理器1430,还用于:若第一RTT大于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在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且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已超过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停止所有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上行重传定时器。
可选的,第一RTT为根据以下任一种参数确定的:
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一往返时间;
终端设备的定时提前值;
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的第二往返时间;
第一往返时间与网络设备处理时间的第一总时间;
终端设备的定时提前值与网络设备处理时间的第二总时间;
第二往返时间与网络设备处理时间的第三总时间。
可选的,网络设备处理时间包括:
卫星处理时间;
和/或,
基站处理时间。
可选的,
网络设备处理时间通过系统消息广播配置;
或,
网络设备处理时间通过RRC专用信令配置。
可选的,终端设备应用于配置了机器类型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MPDCCH上行HARQ-ACK反馈配置信息的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各个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计算机运行计算机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各个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芯片与终端设备中的存储器耦合,使得芯片在运行时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终端设备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各个过程。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Claims (82)

  1. 一种确定DRX激活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物理上行共享控制信道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第一往返时间RTT,确定非连续接收DRX激活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所述第一RTT,确定DRX激活期,包括:
    根据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完成时刻和所述第一RTT,确定第一时刻;
    若所述第一时刻处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内,则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刻进入DRX激活期;
    其中,第一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RTT,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一次重复传输的完成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所述第一RTT,确定DRX激活期,包括:
    若所述第一RTT小于或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并且在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后,未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则在目标子帧启动第一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时间内处于DRX激活期,所述目标子帧为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或者,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的后一个子帧。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所述第一RTT确定。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RTT。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间间隔。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通过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者,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所述第一RTT,与所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确定。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所述第一RTT,与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的和。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第一时间间隔和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的和。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所述第一RTT,确定DRX激活期,包括:
    若所述第一RTT大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且在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后,经过第一时间偏移,若终端设备未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则启动第一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内处于DRX激活期。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确定,和/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确定;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偏移根据所述第一RTT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确定。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偏移等于所述第一RTT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差值。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和;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偏移等于所述第一RTT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差值。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通过所述网络设备配置;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偏移等于所述第一RTT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差值。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所述第一RTT,确定DRX激活期,包括:
    在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完成时刻之后,经过第二时间偏移,启动第一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内处于DRX激活期。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时间偏移根据所述第一RTT确定;
    和/或,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确定。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时间偏移等于所述第一RTT;
    和/或,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
  18. 根据权利要求3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之前,若接收到第一信息,则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
    调度新传的上行授权指示。
  19. 根据权利要求3至6、10至12、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后,则启动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若所述第一RTT小于或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所述若接收到第一信息,则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且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RTT,则停止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21.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若所述第一RTT大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所述若接收到第一信息,则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且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停止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22. 根据权利要求7至9、13、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RTT小于或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在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且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已超过所述第一RTT,则停止所有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上行重传定时器。
  23. 根据权利要求7至9、13、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RTT大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在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且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已超过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停止所有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上行重传定时器。
  24. 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TT为根据以下任一种参数确定的:
    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一往返时间;
    所述终端设备的定时提前值;
    所述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的第二往返时间;
    所述第一往返时间与网络设备处理时间的第一总时间;
    所述终端设备的定时提前值与所述网络设备处理时间的第二总时间;
    所述第二往返时间与所述网络设备处理时间的第三总时间。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设备处理时间包括:
    卫星处理时间;
    和/或,
    基站处理时间。
  26. 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设备处理时间通过系统消息广播配置;
    或,
    所述网络设备处理时间通过RRC专用信令配置。
  27. 根据权利要求1至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配置了机器类型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MPDCCH上行HARQ-ACK反馈配置信息的终端设备。
  28.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物理上行共享控制信道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第一往返时间RTT,确定非连续接收DRX激活期。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完成时刻和所述第一RTT,确定第一时刻;若所述第一时刻处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内,则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刻进入DRX激活期;
    其中,第一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RTT,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一次重复传输的完成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30. 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RTT小于或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并且在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后,未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则在目标子帧启动第一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时间内处于DRX激活期,所述目标子帧为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或者,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的后一个子帧。
  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所述第一RTT确定。
  32.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RTT。
  33. 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间间隔。
  34.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通过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者,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所述第一RTT,与所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确定。
  35.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所述第一RTT,与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的和。
  36.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第一时间间隔和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的和。
  37. 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RTT大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且在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后,经过第一时间偏移,若终端设备未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则启动第一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内处于DRX激活期。
  38. 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确定,和/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确定;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偏移根据所述第一RTT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确定。
  39. 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偏移等于所述第一RTT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差值。
  40. 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和;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偏移等于所述第一RTT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差值。
  41. 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通过所述网络设备配置;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偏移等于所述第一RTT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差值。
  42.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完成时刻之后,经过第二时间偏移,启动第一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内处于DRX激活期。
  43. 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时间偏移根据所述第一RTT确定;
    和/或,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确定。
  44. 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时间偏移等于所述第一RTT;
    和/或,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
  45. 根据权利要求30至4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之前,若接收到第一信息,则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
    调度新传的上行授权指示。
  46. 根据权利要求30至33、37至39、42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后,则启动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
  47. 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若所述第一RTT小于或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且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RTT,则停止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48. 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若所述第一RTT大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且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停止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49. 根据权利要求34至36、40、4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RTT小于或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在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且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已超过所述第一RTT,则停止所有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上行重传定时器。
  50. 根据权利要求34至36、40、4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RTT大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在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且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已超过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停止所有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上行重传定时器。
  51. 根据权利要求28至50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TT为根据以下任一种参数确定的:
    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一往返时间;
    所述终端设备的定时提前值;
    所述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的第二往返时间;
    所述第一往返时间与网络设备处理时间的第一总时间;
    所述终端设备的定时提前值与所述网络设备处理时间的第二总时间;
    所述第二往返时间与所述网络设备处理时间的第三总时间。
  52. 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设备处理时间包括:
    卫星处理时间;
    和/或,
    基站处理时间。
  53. 根据权利要求51或5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设备处理时间通过系统消息广播配置;
    或,
    所述网络设备处理时间通过RRC专用信令配置。
  54. 根据权利要求28至5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应用于配置了机器类型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MPDCCH上行HARQ-ACK反馈配置信息的终端设备。
  55.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根据物理上行共享控制信道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和第一往返时间RTT,确定非连续接收DRX激活期。
  56. 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完成时刻和所述第一RTT,确定第一时刻;若所述第一时刻处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内,则确定在所述第一时刻进入DRX激活期;
    其中,第一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RTT,所述第一时间间隔为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一次重复传输的完成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57. 根据权利要求55或5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RTT小于或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并且在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后,未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则在目标子帧启动第一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运行时间内处于DRX激活期,所述目标子帧为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或者,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所在子帧的后一个子帧。
  58. 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所述第一RTT确定。
  59. 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RTT。
  60. 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所述第一时间间隔。
  61. 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通过所述网络设备配置,或者,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所述第一RTT,与所述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确定。
  62. 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所述第一RTT,与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的和。
  63. 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第一时间间隔和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的和。
  64. 根据权利要求55或5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RTT大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且在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最后一次重复传输后,经过第一时间偏移,若终端设备未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则启动第一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内处于DRX激活期。
  65. 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确定,和/或,所述网络设备为所 述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确定;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偏移根据所述第一RTT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确定。
  66. 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偏移等于所述第一RTT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差值。
  67. 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为: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的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时长,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和;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偏移等于所述第一RTT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差值。
  68. 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通过所述网络设备配置;
    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偏移等于所述第一RTT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的差值。
  69. 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在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第一次重复传输的完成时刻之后,经过第二时间偏移,启动第一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在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内处于DRX激活期。
  70. 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时间偏移根据所述第一RTT确定;
    和/或,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根据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确定。
  71. 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时间偏移等于所述第一RTT;
    和/或,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计时时长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
  72. 根据权利要求57至71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之前,若接收到第一信息,则停止所述第一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
    调度新传的上行授权指示。
  73. 根据权利要求57至60、64至66、69至7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后,则启动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与所述PUSCH绑定传输所使用的HARQ进程对应。
  74. 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若所述第一RTT小于或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且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RTT,则停止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75. 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为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若所述第一RTT大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且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停止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
  76. 根据权利要求61至63、67、6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第一RTT小于或等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在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且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已超过所述第一RTT,则停止所有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上行重传定时器。
  77. 根据权利要求61至63、67、6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第一RTT大于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在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超时之前,接收到所 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混合自动重传确认反馈信息,且所述第一上行重传定时器已运行的时间已超过所述PUSCH绑定传输的传输时长,则停止所有上行HARQ进程对应的上行重传定时器。
  78. 根据权利要求55至7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TT为根据以下任一种参数确定的:
    终端设备与基站之间的第一往返时间;
    所述终端设备的定时提前值;
    所述终端设备与卫星之间的第二往返时间;
    所述第一往返时间与网络设备处理时间的第一总时间;
    所述终端设备的定时提前值与所述网络设备处理时间的第二总时间;
    所述第二往返时间与所述网络设备处理时间的第三总时间。
  79. 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设备处理时间包括:
    卫星处理时间;
    和/或,
    基站处理时间。
  80. 根据权利要求78或7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设备处理时间通过系统消息广播配置;
    或,
    所述网络设备处理时间通过RRC专用信令配置。
  81. 根据权利要求55至80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应用于配置了机器类型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MPDCCH上行HARQ-ACK反馈配置信息的终端设备。
  82.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80098065.2A 2021-07-07 2021-07-07 确定drx激活期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Pending CN1173220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105072 WO2023279308A1 (zh) 2021-07-07 2021-07-07 确定drx激活期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22032A true CN117322032A (zh) 2023-12-29

Family

ID=84800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8065.2A Pending CN117322032A (zh) 2021-07-07 2021-07-07 确定drx激活期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29072A1 (zh)
EP (1) EP4340432A1 (zh)
CN (1) CN117322032A (zh)
WO (1) WO202327930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05961B2 (en) * 2008-01-10 2012-11-06 Innovative Sonic Limited Method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 for improv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functionality
CN110876210B (zh) * 2018-08-31 2021-06-2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Ue非连续接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WO2020144659A1 (en) * 2019-01-11 2020-07-16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having a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onfiguration
US11336398B2 (en) * 2019-03-28 2022-05-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PDCCH with DRX related tim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399435B (zh) * 2019-08-15 2022-10-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器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79308A1 (zh) 2023-01-12
EP4340432A1 (en) 2024-03-20
US20240129072A1 (en) 2024-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28697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US20230208508A1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699951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0248944A1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7320173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20220124824A1 (en) Method for random acces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23033732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30231661A1 (en)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6438862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6458251A (zh) 随机接入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5462115A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监听方法及装置
WO2023056604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2040867A1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4340432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drx activation peri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6097887A (zh) 侧行链路的传输方法和终端
WO2022133675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4092456A1 (zh) 位置测量方法、定时器维护方法和设备
WO2021217615A1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30403068A1 (en) Method for time-domain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3133885A1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2227086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077456A1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3279295A1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30160A (zh) 终端设备切换搜索空间集分组sssg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6458233A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