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20084A -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20084A
CN117320084A CN202210695852.1A CN202210695852A CN117320084A CN 117320084 A CN117320084 A CN 117320084A CN 202210695852 A CN202210695852 A CN 202210695852A CN 117320084 A CN117320084 A CN 1173200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interface
iab node
donor
n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958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世超
朱元萍
孙飞
史玉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958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2008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1289 priority patent/WO202324674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320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200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第一宿主集中式单元(Donor centralized unit 1,DonorCU1)确定第一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节点需要从Donor CU1向Donor CU2切换。Donor CU1确定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其中,第二F1接口为第一IAB节点与Donor CU2之间的接口。Donor CU1基于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向Donor DU1发送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传输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generation,5G)中引入了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网络技术,IAB网络中的接入链路(access link)和回传链路(backhaul link)皆采用无线传输方案,减少了光纤部署,从而降低了部署成本,提高了部署灵活性。在IAB网络中,包括IAB节点(IAB node)和IAB宿主(IAB donor)。通常来说,IAB node由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tion,MT)部分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unit,DU)部分组成,IAB donor由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部分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部分组成。
由于IAB节点的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与IAB宿主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 Unit,CU)之间是通过无线连接的,所以IAB节点可以选择在不同的IAB宿主之间进行切换。在IAB节点跨IAB宿主切换过程中,会出现IAB节点与目标IAB宿主(处于拓扑1)之间的F1接口需要经过源IAB宿主(处于拓扑2)的情况,然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研究过这种跨IAB宿主或者跨拓扑的F1接口建立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可以建立起跨拓扑的F1接口,以便于实现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保证IAB节点及其下游节点的通信。
第一方面,提供第一种实现方式,包括:Donor CU1确定第一IAB节点需要从该Donor CU1向Donor CU2切换。该Donor CU1确定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其中,该第二F1接口为该第一IAB节点与该Donor CU2之间的接口。该Donor CU1基于该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向Donor DU1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传输资源。
通过第一种实现方式,示例性的有益效果包括:可以使得在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宿主基站可以为该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配置相关的传输资源,以便于支持后续跨拓扑的F1接口控制面的建立。如果Donor CU1是自行确定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则通过第一种实现方式,示例性的有益效果包括:可以使得在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尽快建立起跨拓扑的F1接口,以便于实现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保证IAB节点及其下游节点的通信。
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在该Donor CU1确定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DonorCU1接收来自该Donor CU2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请求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通过第二种实现方式,示例性的有益效果包括:可以使得在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由Donor CU2(也就是跨拓扑的F1接口的F1-terminatingCU)触发建立跨拓扑的F1接口,以便于实现合适的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保证IAB节点及其下游节点的通信。
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种实现方式或者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DonorCU1向该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一RRC消息,该第一RRC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该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或者,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传输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默认BAP配置,该默认BAP配置包括默认的BAP routing ID,和/或,默认的BH RLC CHID;或者,该Donor CU2的IP地址。通过第三种实现方式,示例性的有益效果包括:可以使得在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IAB节点可以获取用于建立跨拓扑的F1接口控制面的必要信息,从而建立跨拓扑的F1接口控制面,以便于实现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保证IAB节点及其下游节点的通信。
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三种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第一RRC消息还包括与该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对应的该第一IAB节点的第二分布式单元DU的标识信息,其中,该第一IAB节点至少包括第一DU和第二DU,该第一DU与该Donor CU1之间存在第一F1接口,该第二F1接口为该第二DU与该Donor CU2之间的接口。
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种至第四种实现方式中任一的方法,还包括:该Donor CU1向该Donor CU2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该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和/或,与该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属性值。通过第五种实现方式,示例性的有益效果包括:可以使得在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目标IAB宿主可以获取用于建立跨拓扑的F1接口控制面的必要信息,从而建立跨拓扑的F1接口控制面,以便于实现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保证IAB节点及其下游节点的通信。
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种至第五种实现方式中任一的方法,该Donor CU1确定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包括:该Donor CU1确定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所有流量的相同的新的IP地址。
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五种实现方式中的方法,在该Donor CU1向该DonorCU2发送第二消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Donor CU1接收来自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不同流量的新的IP地址。
第八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种至第七种实现方式中任一的方法,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传输资源,包括:该配置信息具体用于指示该Donor DU1仅根据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目的IP地址确定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BAP routingID,Next Hop BAP Address以及BH RLC CH ID中的至少一个。
第九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种至第八种实现方式中任一的方法,还包括:该Donor CU1确定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
通过第九种实现方式,示例性的有益效果包括:可以使得在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Donor CU1可以获取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以便于支持后续跨拓扑的F1接口用户面的建立。如果Donor CU1是自行确定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则通过第一种实现方式,示例性的有益效果包括:可以使得在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尽快建立起跨拓扑的F1接口,以便于实现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保证IAB节点及其下游节点的通信。
第十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九种实现方式中任一的方法,在该Donor CU1确定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Donor CU1接收来自该Donor CU2的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用于请求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通过第九种实现方式,示例性的有益效果包括:可以使得在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由Donor CU2(也就是跨拓扑的F1接口的F1-terminating CU)触发建立跨拓扑的F1接口,以便于实现合适的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保证IAB节点及其下游节点的通信。
第十一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九种至第十种实现方式中任一的方法,该Donor CU1确定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包括:该DonorCU1从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中选择出该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或者,该Donor CU1向该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二RRC消息,该第二RRC消息包括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该Donor CU1接收来自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
第十二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九种至第十一种实现方式中任一的方法,包括:该Donor CU1向该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三RRC消息,该第三RRC消息包括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
第十三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十二种实现方式中方法,该第三RRC消息还包括与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该第一IAB节点的该第二DU的标识信息。
第十四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十二种至第十三种实现方式中任一的方法,该第三RRC消息还包括与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通过第十四种实现方式,示例性的有益效果包括:当第一IAB节点接收到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与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之后,可以准确识别与该新的IP地址对应的流量是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
第十五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九种至第十四种实现方式中任一的方法,还包括:该Donor CU1向该Donor CU2发送第四消息,该第四消息包括该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通过第九种实现方式,示例性的有益效果包括:可以使得在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目标IAB宿主可以获取用于建立跨拓扑的F1接口用户面的必要信息,从而建立跨拓扑的F1接口用户面,以便于实现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保证IAB节点及其下游节点的通信。
第十六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十五种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第四消息还包括与该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QoS属性值。
第十七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十五种至第十六种实现方式中任一的方法,在该Donor CU1向该Donor CU2发送该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Donor CU1基于该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向该Donor DU1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传输资源。
第十八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三种至第十七种实现方式中任一的方法,该第二RRC消息和/或该第三RRC消息,与该第一RRC消息为同一条RRC消息。
第二方面,提供第一种实现方式,包括:第一接入回传一体化IAB节点接收来自第一宿主集中式单元Donor CU1的RRC消息,该RRC消息包括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的至少一个新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其中,该第二F1接口为该第一IAB节点与第二宿主集中式单元Donor CU2之间的接口。该第一IAB节点根据该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确定第一IP地址。
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第一IAB节点根据该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确定第一IP地址,包括:如果该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包括用于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所有流量的相同的新的IP地址,则该第一IAB节点确定该用于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所有流量的相同的新的IP地址为该第一IP地址。
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第一IAB节点根据该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确定第一IP地址,包括:如果该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包括用于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多个新的IP地址,则该第一IAB节点从该多个新的IP地址中选择出该第一IP地址,该第一IP地址与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第一流量对应。
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种至第三种实现方式中任一的方法,该第一IAB节点根据该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确定第一IP地址,包括:如果该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包括与用于该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对应的新的IP地址,则该第一IAB节点确定该与用于该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对应的新的IP地址为该第一IP地址,该第一IP地址与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对应,其中,该第一F1接口为该第一IAB节点与该Donor CU1之间的接口。
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种至第三种实现方式中任一的方法,该第一IAB节点根据该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确定第一IP地址,包括:如果该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包括用于该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多个新的IP地址,则该第一IAB节点从该多个新的IP地址中选择出该第一IP地址,该第一IP地址与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对应。
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三种或者第五种实现方式中任一的方法,还包括:该第一IAB节点通过RRC消息或者第一F1接口消息向该Donor CU1发送该第一IP地址。
第三方面,提供第一种实现方式,包括:第二宿主集中式单元Donor CU2接收来自第一宿主集中式单元Donor CU1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以及与该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属性值,其中,该第二F1接口为第一接入回传一体化IAB节点与该Donor CU2之间的接口。
第四方面,提供第一种实现方式,包括:第二宿主集中式单元Donor CU2接收来自第一宿主集中式单元Donor CU1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其中,该第二F1接口为第一接入回传一体化IAB节点与该Donor CU2之间的接口。该Donor CU2通过第二F1接口消息向该第一IAB节点发送该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
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的方法,该Donor CU2通过第二F1接口消息向该第一IAB节点发送该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包括:该Donor CU2通过第二F1接口消息向该第一IAB节点发送用于该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以及与用于该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对应的用于该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其中,该第二F1接口为该第一IAB节点与该Donor CU1之间的接口。通过第二种实现方式,示例性的有益效果包括:当第一IAB节点接收到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与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之后,可以准确识别与该新的IP地址对应的流量是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任一种方法的模块。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和该存储器耦合,该处理器用于实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任一种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该处理器或将来自该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该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该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任一种方法。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可以是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任一种方法中的节点中的芯片或者集成电路。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有涉及的程序指令。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方法中的任一种方法的功能或操作,所述功能或操作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或操作相对应的单元(模块),比如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涉及的程序指令,该涉及的程序指令被运行时,以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任一种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涉及的程序指令,该涉及的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以实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任一种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用于实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方法及其任一设计中的任一种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五方面至第八方面及其任一设计中至少一种通信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以虚线标识的特征或内容可理解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操作或者可选结构。
图1是一种IAB网络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一种IAB网络中的控制面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3是一种IAB网络中的用户面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IAB网络通信系统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包括终端,IAB节点,宿主基站。本申请中,“IAB网络”只是一种举例,可以用“无线回传网络”或者“中继网络”进行替换。“IAB节点”也只是一种举例,可以用“无线回传设备”或者“中继节点”进行替换。
宿主基站(donor base station)可以作为IAB节点的宿主节点。本申请中,宿主基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下一代基站(generation nodeB,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home evolved Node B或者home Node B),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point或者transmission point),具有基站功能的路边单元(road side unit,RSU),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一个或一组天线面板,或后续演进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节点等。宿主基站可以是一个实体,还可以包括一个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实体加上至少一个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实体。其中,CU和DU之间的接口可以称之为F1接口。F1接口的两端分别是CU和DU,CU的F1接口的对端是DU,DU的F1接口的对端是CU。F1接口又可以进一步包括F1接口控制面(F1-C)和F1接口用户面(F1-U)。本申请中,宿主基站的CU可以简称为Donor CU,宿主基站的DU可以简称为Donor DU。
本申请中,终端有时也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终端设备等。终端可以广泛引用于各种场景,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车物(vehicleto everything,V2X)通信、机器类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智能电网、智能家具、智能办公、智能穿戴、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辆、无人机、直升机、飞机、轮船、机器人、机械臂、智能家居设备等。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UE,移动站,移动设备,终端设备,用户代理,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智能家具或家电,车联网(vehicleto everything,V2X)中的车辆设备,具有中继功能的终端设备,客户前置设备(customerpremises equipment,CPE),IAB节点(具体是IAB节点的MT或者作为终端角色的IAB节点)等,本申请对终端的具体名称和实现形式并不做限定。
本申请中,IAB节点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和至少一个分布式单元DU(distributed unit,DU)。IAB节点可以是一个实体,例如该IAB节点包括至少一个MT功能和至少一个DU功能。IAB节点也可以包括多个实体,例如该IAB节点包括至少一个MT实体和至少一个DU实体。其中MT实体和DU实体可以相互通信,例如通过网线相互通信。当IAB节点面向其父节点(父节点可以是宿主基站或者其他IAB节点)时,可以作为终端,例如用于上述终端所应用各种场景,即IAB节点的终端角色。这种情况下,为IAB节点提供终端角色的是MT功能或MT实体。当IAB节点面向其子节点(子节点可以是其他IAB节点或者终端)时,可以作为网络设备,即IAB节点的网络设备角色。这种情况下,为IAB节点提供网络设备角色的是DU功能或DU实体。本申请中,IAB节点的MT可以简称为IAB-MT,IAB节点的DU可以简称为IAB-DU。IAB节点可以接入宿主基站,也可以通过其他IAB节点连接到宿主基站。
IAB网络支持多跳组网和多连接组网以保证业务传输的可靠性。IAB节点将为其提供回传服务的IAB节点视为父节点,相应地,该IAB节点可视为其父节点的子节点。终端也可以将自己接入的IAB节点视为父节点,相应地,IAB节点也可以将接入自己的终端视为子节点。IAB节点可以将自己接入的宿主基站视为父节点,相应地,宿主基站也可以将接入自己的IAB节点视为子节点。如图1所示,IAB节点1的父节点包括宿主基站。IAB节点1又为IAB节点2或者IAB节点3的父节点。终端1的父节点包括IAB节点4。IAB节点4的子节点包括终端1或者终端2。终端直接接入的IAB节点可以称之为接入IAB节点。图1中的IAB节点4是终端1和终端2的接入IAB节点。IAB节点5是终端2的接入IAB节点。从IAB节点到宿主基站的上行传输路径上的节点可以称之为该IAB节点的上游节点(upstream node)。上游节点可以包括父节点,父节点的父节点(或称为祖父节点)等。例如图1中的IAB节点1和IAB节点2可以称之为IAB节点5的上游节点。从IAB节点到终端的下行传输路径上的节点可以称之为该IAB节点的下游节点(downstream node)或者后代节点(descendant node)。下游节点或者后代节点可以包括子节点(或者称为下一跳节点),子节点的子节点(或称为孙节点),或者终端等。例如图1中的终端1,终端2,IAB节点2,IAB节点3,IAB节点4或者IAB节点5可以称之为IAB节点1的下游节点或者后代节点。又例如图1中的IAB节点4和IAB节点5可以称之为IAB节点2的下游节点或者后代节点。图1中的终端1可以称之为IAB节点4的下游节点或者后代节点。每个IAB节点需要维护面向父节点的回传链路(backhaul link,BL)。若IAB节点的子节点是终端,该IAB节点还需要维护和终端之间的接入链路(acess link,AL)。如图1所示,IAB节点4和终端1或者终端2之间的链路包括AL。IAB节点4和IAB节点2或IAB节点3之间包括BL。
如图1所示,宿主基站与终端2之间的传输路径存在多种可能,例如传输路径1“宿主基站-IAB节点1-IAB节点2-IAB节点5-终端2”,传输路径2“宿主基站-IAB节点1-IAB节点2-IAB节点4-终端2”,传输路径3“宿主基站-IAB节点1-IAB节点3-IAB节点4-终端2”。不同的传输路径可以通过回传适配协议路由标识(bakhaul adaptation protocol routingidentity,BAP routing ID)进行标识。路径上的IAB节点可以具有BAP地址(BAP address)和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
图2和图3分别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AB网络中的控制面协议栈的示意图和用户面协议栈的示意图。图2和图3中的宿主基站可以包括宿主CU和宿主DU功能(这种情况下,宿主基站为一个实体),或者可以包括宿主CU实体和宿主DU实体(这种情况下,宿主基站分为两个实体)。如图2或图3所示,宿主DU和宿主CU之间对等的协议层包括IP层,层2(layer 2,L2),层1(layer 1,L1)。其中,L1和L2可以指的是有线传输(例如光纤传输)网络中的协议栈层。例如L1可以是物理层,L2可以是数据链路层。IAB节点4和IAB节点3之间,IAB节点3和IAB节点1之间,以及IAB节点1和宿主DU之间均建立有回传链路(BL)。BL两端对等的协议栈可以包括回传适配协议(backhaul adaptation protocol,BA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以及物理(physical,PHY)层。
如图2所示,终端和宿主基站之间有接口,有时称为空口。例如可以称为Uu接口。Uu接口一端位于终端,一端位于宿主基站。Uu接口两端对等的控制面协议栈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分组数据汇聚(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RLC层,MAC层,以及PHY层。Uu接口控制面协议栈包括的协议层也可以称为控制面的接入层(access stratum,AS)。如果宿主基站包括宿主CU实体和宿主DU实体,则Uu接口在宿主基站这端的控制面协议栈可以分别位于宿主DU和宿主CU。例如,PHY层,MAC层及RLC层位于宿主DU,RRC层和PDCP层位于宿主CU。
终端接入的IAB节点(即图2中的IAB节点4)的DU和宿主基站之间有接口,例如称为F1接口。F1接口一端位于IAB节点4,一端位于宿主基站。宿主基站(例如可以是宿主CU)的F1接口的对端是IAB节点(具体可以是IAB节点的DU),IAB节点(具体可以是IAB节点的DU)的F1接口的对端是宿主基站(具体可以是宿主CU)。F1接口两端对等的控制面协议栈包括F1应用协议(F1 application protocol,F1AP)层,流控制传输协议(stream controltransmission protocol,SCTP)层以及IP层,可选的包括互联网安全协议(internetprotocol security,IPsec)层。宿主基站可以包括宿主CU实体和宿主DU实体。F1接口在宿主基站这端的控制面协议栈可以位于宿主CU,例如,宿主CU包括F1AP层,SCTP层以及IP层,可选的包括IPsec层。F1接口在宿主基站这端的控制面协议栈也可以分别位于宿主CU和宿主DU,例如,宿主CU包括F1AP层和SCTP层,可选的包括IPsec层,宿主DU包括IP层。
如图3所示,终端和宿主基站之间的Uu接口两端对等的用户面协议栈包括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PDCP层,RLC层,MAC层,以及PHY层。Uu接口用户面协议栈包括的协议层也可以称为用户面的接入层(AS)。如果宿主基站包括宿主CU实体和宿主DU实体,则Uu接口在宿主基站这端的用户面协议栈可以分别位于宿主DU和宿主CU。例如,PHY层,MAC层及RLC层位于宿主DU,SDAP层和PDCP层位于宿主CU。
IAB节点4的DU和宿主基站之间的F1接口两端对等的用户面协议层包括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用户面隧道协议(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ling protocol forthe user plane,GTP-U)层,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层以及IP层,可选的包括IPsec层。宿主基站可以包括宿主CU实体和宿主DU实体。F1接口在宿主基站这端的用户面协议栈可以位于宿主CU,例如,宿主CU包括GTP-U层,UDP层以及IP层,可选的包括IPsec层。F1接口在宿主基站这端的用户面协议栈也可以分别位于宿主CU和宿主DU,例如,宿主CU包括GTP-U层和UDP层,可选的包括IPsec层,宿主DU包括IP层。
在图2和图3中,IAB节点4和IAB节点3之间,IAB节点3和IAB节点1之间,IAB节点1和宿主基站或者宿主DU之间,可以存在多个回传RLC信道(backhaul RLC channel,BH RLCCH)。每个BH RLC CH对应有回传RLC信道标识(backhaul RLC channel identity,BH RLCCH ID)。另外,在图2和图3中,当有终端接入该宿主DU时,该宿主DU和宿主CU之间的接口也可以包括F1接口。该F1接口两端对等的控制面协议栈包括F1AP层,SCTP层以及IP层。该F1接口两端对等的用户面协议栈包括GTP-U层,UDP层以及IP层。当有终端接入该IAB节点1或IAB节点3时,该IAB节点1或者IAB节点3和宿主基站之间也可以包括F1接口,该F1接口的描述可以参照上述IAB节点4的DU和宿主基站之间F1接口的描述。
当终端指的是IAB节点的MT功能或者MT实体,或者作为终端角色的IAB节点时,图2或者图3中示出的终端的协议栈为某个IAB节点的MT功能或者MT实体的协议栈,或者为某个IAB节点作为终端角色时的协议栈。
IAB节点在接入IAB网络时,可以充当终端的角色。这种情况下,该IAB节点的MT具有终端的协议栈。该IAB节点和宿主基站之间存在空口(Uu接口)的协议栈。如图2和图3中的终端的协议栈,即具备RRC层或SDAP层,PDCP层,RLC层,MAC层和PHY层。其中,控制面上,IAB节点的RRC消息被IAB节点的父节点封装在F1AP消息中传输的。用户面上,IAB节点的数据包被封装在PDCP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中发送到IAB节点的父节点,IAB节点的父节点将收到的PDCP PDU封装在该IAB节点的父节点与宿主CU之间的F1接口上的GTP-U隧道中传输。另外,该IAB节点接入IAB网络后,该IAB节点仍然可以充当普通终端的角色,例如,该IAB节点可以与宿主基站之间传输自己的数据包,例如操作、管理和维护网元(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OAM)数据包,测量报告等。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IAB节点在IAB网络中可能具备一个或者多个角色。例如,该IAB节点既可以作为终端角色,也可以作为接入IAB节点角色(如图2和图3中的IAB节点4的协议栈)或者中间IAB节点角色(如图2和图3中的IAB node 1或者IAB node 3的协议栈)。该IAB节点可以针对不同角色,使用不同角色对应的协议栈。当该IAB节点在IAB网络中具备多种角色时,可以同时具备多套协议栈。各套协议栈之间可以共享一些相同的协议层,例如共享相同的RLC层,MAC层,PHY层。
如图4所示,IAB节点包括MT和DU部分(这种情况下,IAB节点分为两个实体),或者MT和DU功能(这种情况下,IAB节点为一个实体)。宿主基站包括宿主CU实体和宿主DU实体(这种情况下,宿主基站分为两个实体),或者宿主CU和宿主DU功能(这种情况下,宿主基站仍然为一个整体)。例如图4中,宿主基站1包括Donor-CU1和Donor-DU1,宿主基站2包括Donor-CU2和Donor-DU2。IAB节点3和宿主基站之间还存在一个上游节点IAB节点1或者IAB节点2。
IAB donor CU下面都可以连接1个,2个,或者多个donor DU。图4是以一个IABdonor CU下面连接1个donor DU为例,但是本申请对于IAB donor CU下面连接多少个donorDU不限制。IAB node可以包括1个,2个,或者多个DU。图4是以一个IAB node包括1个DU为例,但是本申请对于IAB node包括多少个DU不限制。
另外,在图4中,IAB node 1和IAB donor 1之间还可以包括多个IAB node,或者,IAB node 3也可以是直接连接到IAB donor 1,即图4中的IAB node 1可以不存在。IABnode 2和IAB donor 2之间也可以包括多个IAB node,或者,IAB node 3也可以是直接连接到IAB donor2,即图4中IAB node 2也可以不存在。在图4中,IAB节点3和IAB节点1之间,或者IAB节点3和IAB节点2之间还可以包括IAB节点3的其他上游节点。在图4中,还可以包括IAB节点3的下游节点或者后代节点,IAB节点的下游节点可以跟随该IAB节点进行切换,即也从源IAB宿主切换到目标IAB宿主。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适用于IAB节点的切换,同样也适用于IAB节点的下游节点跟随该IAB节点进行切换的场景。在图4中,IAB node 3也可以没有子节点,即IAB node 3可以是终端的接入IAB节点。
在图4中,IAB node 3从源父节点(IAB node 1)切换至目标父节点(IAB node 2),且改变连接的IAB宿主,即从源IAB宿主(IAB donor 1)切换至目标IAB宿主(IAB donor 2),可以称为跨宿主的切换,或者跨donor CU的切换(inter-donor CU migrating)。跨宿主切换的方法有多种,下面举例介绍几种。
第一种可能的跨宿主切换过程包括:初始阶段->中间阶段。处于初始阶段的IAB节点3与宿主基站1之间存在Uu接口和F1接口。IAB节点3与宿主基站2建立F1接口,而IAB节点3的MT还维持着和宿主基站1之间的Uu接口(即Uu接口先不进行切换),这种情况下,IAB节点处于中间阶段。在中间阶段,IAB节点3和宿主基站1之间存在Uu接口,且IAB节点3和宿主基站2之间存在F1接口(包括F1接口控制面和F1接口用户面)。IAB节点3与宿主基站1之间可以存在F1接口(也可以称之为IAB节点3和宿主基站1之间维持有F1接口),也可以不存在F1接口(也可以称之为IAB节点3和宿主基站1之间不维持有F1接口)。示例性的,如果图4中的IABnode 3中包括DU1和DU2(可以是软件上的逻辑划分或者物理上的实体划分),那么在跨donor CU的切换的过程中,IAB node 3可以通过DU1与IAB donor CU1之间保持F1连接的同时,建立DU2和IAB donor CU2之间的F1连接。在中间阶段,IAB节点3和宿主基站2之间的F1接口通信需要经过Donor DU1。
第二种可能的跨宿主切换过程包括:初始阶段->中间阶段->最终阶段。也就是在上述从初始阶段进入中间阶段之后,处于中间阶段2的IAB节点3,可以继续将Uu接口切换至宿主基站2(即断开IAB节点3的MT与宿主基站1之间的Uu接口,建立IAB节点3的MT与宿主基站2之间的Uu接口)。如果在中间阶段下,IAB节点3与宿主基站1之间存在F1接口,则这种情况下可以断开IAB节点3与宿主基站1之间的F1接口。这种情况下,IAB节点进入最终阶段。在最终阶段,IAB节点3和宿主基站2之间的F1接口通信(包括用户面和控制面通信)需要经过Donor DU2。
第三种可能的跨宿主切换过程包括:初始阶段->最终阶段,也就是不经过中间阶段。处于初始阶段的IAB节点3与宿主基站1之间存在Uu接口和F1接口。IAB节点3与宿主基站2建立F1接口控制面(F1-C),而IAB节点3的MT还维持着和宿主基站1之间的Uu接口。这种情况下,IAB节点3和宿主基站2之间的F1接口通信(只包括控制面通信)需要经过Donor DU1。IAB节点3与宿主基站1之间可以存在F1接口,也可以不存在F1接口。示例性的,如果图4中的IAB node 3中包括DU1和DU2,那么在跨donor CU的切换的过程中,IAB node 3可以通过DU1与IAB donor CU1之间保持F1连接的同时,建立DU2和IAB donor CU2之间的F1-C。IAB节点和宿主基站2之间的F1接口控制面通信需要经过Donor DU1。IAB node 3继续将Uu接口切换至宿主基站2之后,IAB节点3与宿主基站2之间建立F1接口用户面(F1-U)。如果之前IAB节点3与宿主基站1之间存在F1接口,则这种情况下可以断开IAB节点3与宿主基站1之间的F1接口。这种情况下,IAB节点进入最终阶段。在最终阶段,IAB节点3和宿主基站2之间的F1接口通信(包括用户面和控制面通信)需要经过Donor DU2。
图4中用粗曲线示意了各阶段下,IAB节点3和宿主基站1或宿主基站2之间的F1接口通信的可能的路径。图4中donor CU1及其管理的节点构成了一个拓扑(如第一拓扑),donor CU2及其管理的节点构成了另外一个拓扑(如第二拓扑)。如图4中间阶段所示,IAB节点3和宿主基站2之间的F1接口经过了第一拓扑和第二拓扑。
在上述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中,都涉及IAB node 3与宿主基站2之间的F1接口控制面(也可以称之为跨拓扑的F1-C)的建立。在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中,还涉及IAB node 3与宿主基站2之间的F1接口用户面(也可以称之为跨拓扑的F1-U)的建立。
IAB节点3的F1接口的对端宿主基站的CU也可以称之为F1端点CU(F1-terminatingCU),则另一个宿主基站的CU可以称之为非F1端点CU(non-F1-terminating donor CU)。图4中的IAB节点3也可以称之为边界IAB节点或者切换IAB节点。
本申请中,建立接口可以包括建立接口上的连接和/或承载。例如,建立Uu接口可以包括建立RRC连接,建立信令无线承载(signalling radio bearer,SRB),和建立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中的至少一个。建立F1接口可以包括建立F1连接。断开接口可以包括断开接口上的连接和/或承载。例如,断开Uu接口可以包括断开RRC连接,断开SRB,和断开DRB中的至少一个。断开F1接口可以包括断开F1连接。
下面基于前述通信架构和通信场景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5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100的示意图。
S101:第一宿主集中式单元(Donor CU1)确定第一IAB节点需要从Donor CU1向第二宿主集中式单元(Donor CU2)切换。
第一IAB节点一开始是在Donor CU1的控制下,第一IAB节点和Donor CU1之间具有第一F1接口。在第一IAB节点包括第一DU和第二DU的情况下,具体的,可以是第一IAB节点的第一DU和Donor CU1之间具有第一F1接口。
示例性的,Donor CU1接收第一IAB节点(或者第一IAB节点的MT)发送的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MR),并根据该MR确定该第一IAB节点(或者第一IAB节点的MT)需要从Donor CU1向第二宿主集中式单元(Donor CU2)切换。
可选的,S101之后,Donor CU1可以向Donor CU2发送切换请求,请求将该第一IAB节点(或者第一IAB节点的MT)切换至Donor CU2。Donor CU2收到该切换请求后可以向DonorCU1发送切换响应,该切换响应中可以携带有Donor CU2的IP地址。
S102:Donor CU1确定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其中,第二F1接口为第一IAB节点与Donor CU2之间的接口。
第二F1接口为第一IAB节点与Donor CU2之间需要建立的F1接口。在第一IAB节点包括第一DU和第二DU的情况下,具体的,可以是第一IAB节点的第二DU和Donor CU2之间具有第二F1接口。
(1)第一种可能的方案中,Donor CU1可以自行确定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也就是说,在S101之后,Donor CU1就可以自行确定执行S102,而无需再等待任何外来消息(例如来自Donor CU2的消息)的触发。通过这种方案,可以使得在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尽快建立起跨拓扑的F1接口,以便于实现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保证IAB节点及其下游节点的通信。
在第一种可能的方案中,可以理解为由Donor CU1自行确定需要通过上述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中的至少一种,来执行第一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
(2)第二种可能的方案中,通信方法100还可以包括S103:Donor CU1接收来自Donor CU2的第一消息。
示例性的,该第一消息用于请求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
可选的,S103中的第一消息可以为IAB节点流量迁移管理请求(IAB TRANSPORTMIGRATION MANAGEMENT REQUEST)消息(具体可以参照3GPP TS 38.423V17.0.0中的定义进行理解),也可以是一条新定义的Donor CU1与Donor CU2之间的接口(如XN口)消息。
在第二种可能的方案中,可以理解为在S101之后,Donor CU1还需要等待外来消息(例如来自Donor CU2的第一消息)的触发,即S103,才可以执行S102。通过这种方案,可以使得在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由Donor CU2(也就是跨拓扑的F1接口的F1-terminatingCU)触发建立跨拓扑的F1接口,以便于实现合适的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保证IAB节点及其下游节点的通信。
在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可能的方案中,Donor CU1确定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可以包括:Donor CU1向Donor DU1请求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Donor CU1接收来自Donor DU1的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从而Donor CU1确定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另外,如果Donor CU1管理有多个Donor DU,则在Donor CU1向Donor DU1请求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之前,还包括Donor CU1从其管理的至少一个Donor DU中选择出Donor DU1。
S104:Donor CU1基于该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向DonorDU1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传输资源。
示例性的,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传输资源可以包括下一跳节点,传输路径,传输信道中的至少一种。Donor DU1根据该配置信息,可以确定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BAProuting ID,下一跳(Next Hop)的BAP Address以及BH RLC CH ID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配置信息可以具体用于指示Donor DU1仅根据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目的IP地址确定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BAP routing ID,Next Hop BAPAddress以及BH RLC CH ID中的至少一个。换句话说,该配置信息可以具体用于指示DonorDU1不需要根据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属性值确定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BAP routing ID,Next Hop BAP Address以及BH RLC CH ID中的至少一个。通过该配置信息,可以使得Donor CU1不需要向Donor CU2发送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QoS属性值映射规则。也就是说,Donor CU2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QoS属性值映射规则为发往Donor DU1的F1接口控制面消息确定QoS属性值。本实现方式是可选的,一方面是因为可以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协议或者标准中规定好F1接口控制面消息对应的QoS属性值,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符合3GPP标准的Donor CU都会在F1接口控制面消息中携带统一的QoS属性值。这样,即使Donor CU1不对Donor DU1做本实现方式中的特殊配置,Donor DU1也可以合理传输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另一方面,如果本通信方法100包括了S106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也就是Donor CU1向Donor CU2发送了第二消息,则Donor CU1也可以不需要对Donor DU1再做本实现方式中的特殊配置,换句话说,Donor DU1可以复用用于传输第一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配置来传输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本申请中,QoS属性值可以包括区分服务编码点(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DSCP),和/或,流标签(flow label)。控制面消息的QoS属性值映射规则可以包括QoS属性值与控制面消息类型的对应关系,或者QoS属性值与控制面消息目的IP地址的对应关系。
如果第一IAB节点和Donor DU1之间的传输路径上还具有其他IAB节点,则DonorCU1还会向这些IAB节点发送配置信息,以便于在这些IAB节点中配置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传输资源。
通过上述通信方法100,可以使得在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宿主基站可以为该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配置相关的传输资源,以便于支持后续跨拓扑的F1接口控制面的建立。
上述通信方法100还可以包括:
S105:Donor CU1向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一RRC消息。
该第一RRC消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或者,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传输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默认BAP配置,该默认BAP配置包括默认的BAP路由标识routing ID,和/或,默认的回传无线链路控制信道标识BH RLC CH ID;或者,该Donor CU2的IP地址。
该第一IAB节点接收到该第一RRC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该第一RRC消息发送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例如F1接口的建立请求信息(如F1 SETUP REQUEST消息,具体可以参照3GPP TS 38.473V17.0.0中的定义进行理解)。
具体的,该第一IAB节点根据默认BAP配置确定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routing ID,和/或,用于传输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BH RLC CH。
该第一IAB节点根据该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确定第一IP地址,并使用该第一IP地址作为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源IP地址。如果该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包括用于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所有流量的相同的新的IP地址(也就是说,Donor CU1为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所有流量只确定了一个IP地址),则该第一IAB节点确定该用于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所有流量的相同的新的IP地址为该第一IP地址。如果该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包括用于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多个新的IP地址(也就是说,Donor CU1为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确定了多个IP地址),则该第一IAB节点需要为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不同流量,从该多个新的IP地址中选择出对应的IP地址。例如,第一IAB节点从该多个新的IP地址中选择出与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第一流量对应的第一IP地址。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属于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第一流量。
该第一IAB节点使用该Donor CU2的IP地址作为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目的IP地址。该Donor CU2的IP地址可以是Donor CU1从Donor CU2获取的。例如Donor CU1通过S101中提到的切换响应获取该Donor CU2的IP地址。
可选的,如果该第一IAB节点至少包括第一DU和第二DU,其中,该第一DU与该DonorCU1之间存在第一F1接口,则该第一RRC消息还可以包括与该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对应的该第一IAB节点的第二DU的标识信息。
本申请中,DU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IAB-DU标识(ID),IAB-DU名称(name),该IAB节点服务的小区的服务小区信息(served cell information of a cell served by theIAB node),该IAB节点的DU发送的系统信息配置(如同步信号和PBCH块(synchronizationsignal and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block,SSB)相关配置),该IAB节点的DU所支持的RRC版本,该IAB节点的DU的传输层地址信息
通过上述通信方法100,可以使得在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IAB节点可以获取用于建立跨拓扑的F1接口控制面的必要信息,从而建立跨拓扑的F1接口控制面,以便于实现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保证IAB节点及其下游节点的通信。
上述通信方法100还可以包括:
S106:Donor CU1向Donor CU2发送第二消息。
第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消息包括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
Donor CU2可以根据该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通过第二F1接口向IAB节点发送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例如F1接口的建立响应信息(如F1SETUP RESPONSE消息,具体可以参照3GPP TS 38.473V17.0.0中的定义进行理解)
如果该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包括用于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所有流量的相同的新的IP地址(也就是说,Donor CU1为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所有流量只确定了一个IP地址),则该第二消息具体包括该用于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所有流量的相同的新的IP地址。而且在S102之后,Donor CU1就可以自行确定执行S106。
如果该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包括用于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多个新的IP地址(也就是说,Donor CU1为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确定了多个IP地址),则在S106之前,通信方法100还包括Donor CU1接收来自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不同流量的新的IP地址。也就是说,只有在该第一IAB节点为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不同流量,从该多个新的IP地址中选择出对应的IP地址并发给Donor CU1之后,Donor CU1才向Donor CU2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具体包括与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不同流量分别对应的多个新的IP地址。具体该第一IAB节点可以通过与Donor CU1之间的Uu接口(例如通过RRC消息)或者F1接口(例如通过F1AP消息)向Donor CU1发送该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不同流量的新的IP地址。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二消息具体包括与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不同流量分别对应的多个新的IP地址,可以理解为该第二消息中包括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不同流量的标识,以及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不同流量的标识分别对应的多个新的IP地址。其中流量的标识可以包括流量的流量索引(traffic index),流量的QoS参数(5QI或者priority level或者priority),流量的QoS属性值(DSCP或者flow label),流量的使用类型(usage type)中的至少一个。
示例性的,如果上述S103中的第一消息为IAB节点流量迁移管理请求(IABTRANSPORT MIGRATION MANAGEMENT REQUEST)消息,则第二消息或者S106是必选的,该第二消息可以是IAB节点流量迁移管理响应(IAB TRANSPORT MIGRATION MANAGEMENTRESPONSE)消息(具体可以参照3GPP TS 38.423V17.0.0中的定义进行理解)。
示例性的,如果上述第一消息不存在或者上述第一消息是一条新定义的DonorCU1与Donor CU2之间的接口(如XN口)消息,则S106是可选的,也就是Donor CU1可以不需要向Donor CU2发送第二消息。因为IAB节点在建立跨拓扑F1-C时所发送的F1接口的建立请求信息(如F1 SETUP REQUEST消息)的源地址就是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换句话说,S106所要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F1接口的建立请求信息来替代实现。
第二种实现方式中,第二消息包括以下任一种:(1)与该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对应的QoS属性值(DSCP或者flow label)。例如,与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QoS属性值。其中,如果用于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所有流量的新的IP地址是相同的,则该QoS属性值也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其他流量对应。(2)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和与该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对应的QoS属性值。例如,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以及与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QoS属性值。(3)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第一流量的流量索引(traffic index)或者QoS参数(5QI或者priority level或者priority)对应的QoS属性值。(4)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第一流量的traffic index或者QoS参数,以及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第一流量的traffic index或者QoS参数对应的QoS属性值。(5)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第一流量的traffic index,与traffic index对应的QoS参数,以及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第一流量的traffic index和/或QoS参数对应的QoS属性值。本实现方式中,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第一流量是第二F1接口控制面流量中的任一流量。本实现方式的第二消息中也可以包括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其他流量的类似信息。不同流量可以通过流量的类型或者流量的QoS参数来区别。
通过上述通信方法100,可以使得在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目标IAB宿主可以获取用于建立跨拓扑的F1接口控制面的必要信息,从而建立跨拓扑的F1接口控制面,以便于实现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保证IAB节点及其下游节点的通信。
在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中,都涉及第一IAB节点与Donor CU2之间的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建立。在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中,还涉及第一IAB节点与Donor CU2之间的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建立。
图6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200的示意图。
S201:第一宿主集中式单元(Donor CU1)确定第一IAB节点需要从Donor CU1向第二宿主集中式单元(Donor CU2)切换。
本操作可以参考S101,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S201之后,Donor CU1可以向Donor CU2发送切换请求,请求将接入该第一IAB节点的终端切换至Donor CU2。
S202:Donor CU1确定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其中,第二F1接口为第一IAB节点与Donor CU2之间的接口。
第二F1接口为第一IAB节点与Donor CU2之间需要建立的F1接口。在第一IAB节点包括第一DU和第二DU的情况下,具体的,可以是第一IAB节点的第二DU和Donor CU2之间具有第二F1接口。
(1)第一种可能的方案中,Donor CU1可以自行确定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也就是说,在S201之后,Donor CU1就可以自行确定执行S202,而无需再等待任何外来消息(例如来自Donor CU2的消息)的触发。通过这种方案,可以使得在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尽快建立起跨拓扑的F1接口,以便于实现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保证IAB节点及其下游节点的通信。
在第一种可能的方案中,可以理解为由Donor CU1自行确定需要通过上述第一种至第三种可能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中的至少一种,来执行第一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
(2)第二种可能的方案中,通信方法200还可以包括S203:Donor CU1接收来自Donor CU2的第三消息。
示例性的,该第三消息用于请求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或者用于请求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各种流量的新的IP地址。
S203中的第三消息可以为IAB节点流量迁移管理请求(IAB TRANSPORT MIGRATIONMANAGEMENT REQUEST)消息,也可以是一条新定义的Donor CU1与Donor CU2之间的接口(如XN口)消息。
在第二种可能的方案中,可以理解为在S201之后,Donor CU1还需要等待外来消息(例如来自Donor CU2的第三消息)的触发,即S203,才可以去确定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通过这种方案,可以使得在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由Donor CU2(也就是跨拓扑的F1接口的F1-terminating CU)触发建立跨拓扑的F1接口,以便于实现合适的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保证IAB节点及其下游节点的通信。
在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可能的方案中,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Donor CU1确定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包括:该Donor CU1从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中选择出该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
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该Donor CU1确定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可以包括:该Donor CU1向该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二RRC消息,该第二RRC消息包括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该第一IAB节点可以通过与Donor CU1之间的Uu接口(例如通过RRC消息)或者F1接口(例如通过F1AP消息)向Donor CU1发送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可选的,该第一IAB节点还可以同时向Donor CU1发送与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这样,因为Donor CU1中保存有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所以当Donor CU1接收到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与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之后,可以准确识别与该新的IP地址对应的流量是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
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该Donor CU1确定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可以包括:该Donor CU1向该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二RRC消息,该第二RRC消息包括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该第一IAB节点通过之前已经建立好的(例如通过通信方法100建立好的)第二F1接口控制面(第二F1-C)向Donor CU2发送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例如通过GNB-DUCONFIGURATION UPDATE消息,具体可以参照3GPP TS 38.473V17.0.0中的定义进行理解)。可选的,该第一IAB节点还可以同时向Donor CU2发送与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这样,因为Donor CU2之前通过其他流程(例如Donor CU2可以从S101中或者S201中提到的切换请求中获取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或者Donor CU2也可以通过发起一次IAB TRANSPORT MIGRATION MANAGEMENT流程来获取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获取了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所以当Donor CU2接收到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与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之后,可以准确识别与该新的IP地址对应的流量是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在该Donor CU2获取了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之后,该Donor CU2可以向Donor CU1发送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有该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用于请求Donor CU1建立用于传输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跨拓扑F1-U传输资源(例如是IAB TRANSPORT MIGRATIONMANAGEMENT REQUEST消息)。至此,Donor CU1才确定了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
在上述三种实现方式中,在该Donor CU1确定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之前,该Donor CU1需要先确定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Donor CU1确定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可以包括:Donor CU1向Donor DU1请求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Donor CU1接收来自Donor DU1的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从而Donor CU1确定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另外,如果Donor CU1管理有多个Donor DU,则在Donor CU1向Donor DU1请求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之前,还包括Donor CU1从其管理的至少一个Donor DU中选择出Donor DU1。
再次重申下,在上述三种实现方式中,Donor CU1可以是自行确定执行的第一步。也就是说,在S201之后,Donor CU1就可以自行确定执行上述三种实现方式中的第一步,而无需再等待任何外来消息(例如来自Donor CU2的消息)的触发。在上述三种实现方式中,Donor CU1也可以是需要等待外来消息(例如来自Donor CU2的第三消息)的触发,即S203,才确定执行上述三种实现方式中的第一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是第二F1接口用户面流量中的任一流量。S202中只是以Donor CU1确定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为例,Donor CU1还可以确定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其他流量的新的IP地址。换句话说,Donor CU1可以确定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不同流量的新的IP地址。不同流量可以通过流量的类型或者流量的QoS参数来区别。
本申请中,该第三消息与该第一消息可以为同一条消息。也就是说,一条消息就可以同时实现S103和S203的作用。
上述通信方法200还可以包括:
S204:Donor CU1向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三RRC消息。
第三RRC消息可以包括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
该第一IAB节点接收到该第三RRC消息之后,可以根据该第三RRC消息发送第二F1接口用户面数据。该第二F1接口用户面数据属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
可选的,如果该第一IAB节点至少包括第一DU和第二DU,其中,该第一DU与该DonorCU1之间存在第一F1接口,则该第一RRC消息还可以包括与该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该第一IAB节点的第二DU的标识信息。
示例性的,该第三RRC消息还包括与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这样,因为第一IAB节点中保存有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所以当第一IAB节点接收到该第三RRC消息后,可以准确识别与该新的IP地址对应的流量是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
S204步骤是可选的,因为如果Donor CU1向该第一IAB节点发送的是第二RRC消息,则Donor CU1不需要再向该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三RRC消息。
本申请中,该第二RRC消息和/或该第三RRC消息,与该第一RRC消息可以为同一条RRC消息,也就是说,第二RRC消息或者第三RRC消息中携带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第一RRC消息进行传输。
上述通信方法200还可以包括:
S205:Donor CU1向Donor CU2发送第四消息,第四消息包括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
可选的,该第四消息中还可以包括与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这样,因为Donor CU2之前通过其他流程(例如Donor CU2可以从S101中或者S201中提到的切换请求中获取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或者Donor CU2也可以通过发起一次IAB TRANSPORT MIGRATION MANAGEMENT流程来获取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获取了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所以当Donor CU2接收到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与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之后,可以准确识别与该新的IP地址对应的流量是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
可选的,该第四消息中还可以包括以下任一种:(1)与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QoS属性值,其中,QoS属性值可以包括DSCP或者flow label。(2)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流量索引(traffic index)或者QoS参数对应的QoS属性值,其中,QoS参数可以包括: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QoS参数指示符(5th GenerationQoS indicator,5QI)值,优先级等级值(priority level)或者优先级(priority)。(3)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流量索引(traffic index),与traffic index对应的QoS参数,以及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traffic index和/或QoS参数对应的QoS属性值。(4)上行映射配置信息(uplink mapping),该上行映射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IAB节点的上行映射。第一IAB节点的上行映射包括根据第二F1接口用户面数据的BAP routing ID,下一跳(Next Hop)的BAP Address以及BH RLC CH ID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二F1接口用户面数据的源IP地址或者目标IP地址的对应关系。(5)BAP配置信息,该BAP配置信息用于配置路由配置(如路由表),承载映射(如入口BH RLC CH与出口BH RLC CH之间的对应关系)。
Donor CU2可以根据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通过第二F1接口向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二F1接口用户面数据。该第二F1接口用户面数据属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
可选的,该Donor CU2也可以根据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通过第二F1接口向第一IAB节点发送IAB TRANSPORT MIGRATIONMANAGEMENT REQUEST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有该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用于请求Donor CU1建立用于传输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跨拓扑F1-U传输资源。
S205步骤是可选的,例如,如果S202中Donor CU1确定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的方法是第三种实现方式,即Donor CU1通过接收来自Donor CU2的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有该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用于请求Donor CU1建立用于传输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跨拓扑F1-U传输资源(例如IAB TRANSPORT MIGRATION MANAGEMENT REQUEST消息),则表明Donor CU2已经获取了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则Donor CU1无需再向Donor CU2发送第四消息,以通知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另外,如果Donor CU1是通过IAB TRANSPORT MIGRATION MANAGEMENT REQUEST消息确定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的,那么后续也可以通过现有的IAB TRANSPORTMIGRATION MANAGEMENT RESPONSE消息向Donor CU2发送QoS属性值,QoS参数,上行映射配置信息或者BAP配置信息等,而不需要通过此处的第四消息。也就是说,通信方法200可以不包括S205。
上述通信方法200还可以包括:
S206:Donor CU1基于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向该Donor DU1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传输资源。
示例性的,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传输资源可以包括下一跳节点,传输路径,传输信道中的至少一种。Donor DU1根据该配置信息,可以确定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BAP routing ID,下一跳(Next Hop)的BAP Address以及BH RLC CH ID中的至少一种。
如果第一IAB节点和Donor DU1之间的传输路径上还具有其他IAB节点,则DonorCU1还会向这些IAB节点发送配置信息,以便于在这些IAB节点中配置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传输资源。
第一种实现方式中,S206可以在S205之后,通过标准规定的IAB TRANSPORTMIGRATION MANAGEMENT流程(具体可以参照3GPP TS 38.423V17.0.0中的流程定义进行理解)触发而执行。也就是只有当Donor CU1接收到来自Donor CU1的用于请求Donor CU1建立跨拓扑F1-U传输资源的IAB TRANSPORT MIGRATION MANAGEMENT REQUEST消息之后,才会执行S206。
第二种实现方式中,S206独立于S205,也就是当通信方法200不包括S205时,也可以执行S206。例如如果S202中Donor CU1确定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的方法是第三种实现方式,则Donor CU1可以在接收到来自Donor CU2的IAB TRANSPORT MIGRATION MANAGEMENT REQUEST消息之后,执行S206。
第三种实现方式中,S206可以在S205之前,也就是在Donor CU1确定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之后,Donor CU1就可以自行确定执行S206。
通过通信方法200,可以使得在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目标IAB宿主可以获取用于建立跨拓扑的F1接口用户面的必要信息,从而建立跨拓扑的F1接口用户面,以便于实现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保证IAB节点及其下游节点的通信。
通信方法100和通信方法200可以前后执行,也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只执行通信方法200不执行通信方法100,也可以只执行通信方法100不执行通信方法200,本申请对此不限定。通信方法100和通信方法200中的各个操作可以相互组合从而构成新的独立实施例,本申请对此也不限定。
图7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300的示意图。
S301:Donor CU2获取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
一种实现方式中,该Donor CU2可以通过S101中或者S201中提到的切换请求获取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Donor CU2可以通过现有的IAB TRANSPORT MIGRATIONMANAGEMENT流程来获取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
第二F1接口为第一IAB节点与Donor CU2之间的接口,不同于第一IAB节点与DonorCU1之间的第一F1接口。
S302:Donor CU2向第一IAB节点发送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
该Donor CU2可以通过之前已经建立好的(例如通过通信方法100建立好的)第二F1接口控制面(第二F1-C)向第一IAB节点发送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例如,该Donor CU2可以向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如F1AP消息),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包括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
(1)第一种可能的方案中,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中还可以包括与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这样,因为第一IAB节点中保存有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所以当第一IAB节点接收到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与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之后,可以准确识别与该新的IP地址对应的流量是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
在第一种可能的方案中只是以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中包括与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为例,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中还可以包括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其他流量的新的IP地址,以及与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其他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其他流量的旧的IP地址。换句话说,Donor CU1可以确定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不同流量的新的IP地址,并将与其对应的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不同流量的旧的IP地址一起发送给第一IAB节点,以便于第一IAB节点确定所接收到的新的IP地址所对应的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流量。
(2)第二种可能的方案中,通信方法300还可以包括S303:第一IAB节点向DonorCU2发送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
该第一IAB节点可以通过之前已经建立好的(例如通过通信方法100建立好的)第二F1接口控制面(第二F1-C)向Donor CU2发送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例如,该第一IAB节点可以向Donor CU2发送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例如GNB-DUCONFIGURATION UPDATE消息),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包括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
可选的,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中还可以包括与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这样,因为Donor CU2之前通过其他流程(例如Donor CU2可以从S101中或者S201中提到的切换请求中获取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或者Donor CU2也可以通过发起一次IAB TRANSPORT MIGRATION MANAGEMENT流程(例如S301)来获取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获取了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所以当Donor CU2接收到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与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之后,可以准确识别与该新的IP地址对应的流量是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
在第二种可能的方案中,该Donor CU2可以向第一IAB节点发送的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可能只包括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或者说不包括与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对应的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旧的IP地址。
通过通信方法300,Donor CU2(F1-terminating CU)可以获取到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从而可以利用现有的IAB TRANSPORTMIGRATION MANAGEMENT流程向Donor CU1(non-F1-terminating CU)发起建立跨拓扑的传输资源,以便于实现IAB节点的跨宿主切换过程,保证IAB节点及其下游节点的通信。
基于上述相类似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前述实施例方法中任一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的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或者宿主节点,该通信装置包括:前述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方法中,用于执行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或者宿主节点所进行的方法步骤或操作或行为的相应的至少一个单元。其中,该至少一个单元的设置,可以与该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三节点或者宿主节点进行的方法步骤或操作或行为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些单元可以是由计算机程序实现,也可以由硬件电路实现,还可以是用计算机程序结合硬件电路的方式来实现。
下面结合图8对本申请提供通信装置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通信装置800可以应用于第二节点。下面将对通信装置800的结构和功能分为不同的设计进行具体的描述。不同设计间的模块名称虽然相同,但是结构和功能可以不同。
该通信装置8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801,发送模块802。处理模块801确定第一IAB节点需要从该Donor CU1向Donor CU2切换。处理模块801确定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其中,该第二F1接口为该第一IAB节点与该Donor CU2之间的接口。处理模块801基于该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使得发送模块802向Donor DU1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传输资源。
示例性的,该通信装置800还包括接收模块803,该接收模块803接收来自该DonorCU2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请求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
进一步的,发送模块802向该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一RRC消息,该第一RRC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该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或者,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传输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默认BAP配置,该默认BAP配置包括默认的routing ID,和/或,默认的BH RLC CH ID。或者,该Donor CU2的IP地址。
示例性的,该第一RRC消息还包括与该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对应的该第一IAB节点的第二分布式单元DU的标识信息,其中,该第一IAB节点至少包括第一DU和第二DU,该第一DU与该Donor CU1之间存在第一F1接口,该第二F1接口为该第二DU与该Donor CU2之间的接口。
可选的,该发送模块802向该Donor CU2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该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和/或,与该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属性值。
其中,该处理模块801确定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包括:该Donor CU1确定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所有流量的相同的新的IP地址。
可选的,该接收模块803接收来自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不同流量的新的IP地址。
示例性的,该配置信息具体用于指示该Donor DU1仅根据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目的IP地址确定该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BAP routing ID,Next Hop BAP Address以及BH RLC CH ID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该处理模块801确定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
可选的,该接收模块803接收来自该Donor CU2的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用于请求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
其中,该处理模块801确定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包括:该处理模块801从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中选择出该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或者,
该发送模块802向该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二RRC消息,该第二RRC消息包括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该接收模块803接收来自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
可选的,该发送模块802向该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三RRC消息,该第三RRC消息包括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
示例性的,该第三RRC消息还包括与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该第一IAB节点的该第二DU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该第三RRC消息还包括与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该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
可选的,该发送模块802向该Donor CU2发送第四消息,该第四消息包括该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
示例性的,该第四消息还包括与该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属性值。
可选的,该处理模块801基于该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向该Donor DU1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传输资源。
上述第二RRC消息和/或上述第三RRC消息,与上述第一RRC消息为同一条RRC消息。
如图9所示,通信装置9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1,可选的,还包括接口902。当涉及的程序指令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901中执行时,可以使得该装置900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方法及其中任一可能的设计。或者,该处理器901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通信方法及其中任一可能的设计。接口902,可以用于接收程序指令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者,接口902可以用于装置900与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交互,比如交互控制信令和/或业务数据等。示例性的,该接口902可以用于接收来自该装置900之外的其它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该处理器901或将来自该处理器901的信号发送给该装置900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该接口902可以为代码和/或数据读写接口电路,或者,该接口902可以为通信处理器与收发机之间的信号传输接口电路,或者为芯片的管脚。可选的,该通信装置9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903,该存储器903可以用于存储所需的涉及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可选的,该装置900还可以包括供电电路904,该供电电路904可以用于为该处理器901供电,该供电电路904可以与处理器901位于同一个芯片内,或者,位于处理器901所在的芯片之外的另一个芯片内。可选的,该装置900还可以包括总线905,该装置900中的各个部分可以通过总线905互联。
应理解,本申请中的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或者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可以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或者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供电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至少一个:供电线路,供电子系统、电源管理芯片、功耗管理处理器、或者功耗管理控制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收发装置、接口、或者收发器中可以包括单独的发送器,和/或,单独的接收器,也可以是发送器和接收器集成一体。收发装置、接口、或者收发器可以在相应的处理器的指示下工作。可选的,发送器可以对应物理设备中发射机,接收器可以对应物理设备中的接收机。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或者算法操作,能够通过硬件实现,或者,通过软件实现,或者,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中,“通过软件实现”可以指处理器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来实现上述模块或单元所对应的功能,其中,处理器是指具有执行程序指令功能的处理电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unit,MCU)、或人工智能处理器等各类能够运行程序指令的处理电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其他处理功能的电路(如用于硬件加速的硬件电路、总线和接口等)。处理器可以以集成芯片的形式呈现,例如,以处理功能仅包括执行软件指令功能的集成芯片的形式呈现,或者还可以片上系统(system on a chip,SoC)的形式呈现,即在一个芯片上,除了包括能够运行程序指令的处理电路(通常被称为“核”)外,还包括其他用于实现特定功能的硬件电路(当然,这些硬件电路也可以是基于ASIC、FPGA单独实现),相应的,处理功能除了包括执行软件指令功能外,还可以包括各种硬件加速功能(如AI计算、编解码、压缩解压等)。
本申请中,“通过硬件实现”是指通过不具有程序指令处理功能的硬件处理电路来实现上述模块或者单元的功能,该硬件处理电路可以通过分立的硬件元器件组成,也可以是集成电路。为了减少功耗、降低尺寸,通常会采用集成电路的形式来实现。硬件处理电路可以包括ASIC,或者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其中,PLD又可包括FPGA、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等等。这些硬件处理电路可以是单独封装的一块半导体芯片(如封装成一个ASIC);也可以跟其他电路(如CPU、DSP)集成在一起后封装成一个半导体芯片,例如,可以在一个硅基上形成多种硬件电路以及CPU,并单独封装成一个芯片,这种芯片也称为SoC,或者也可以在硅基上形成用于实现FPGA功能的电路以及CPU,并单独封闭成一个芯片,这种芯片也称为可编程片上系统(system on aprogrammable chip,SoPC)。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在通过软件、硬件或者软件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时,可以使用不同的软件、硬件,并不限定只使用一种软件或者硬件。例如,其中,其中一个模块或者单元可以使用CPU来实现,另一个模块或者单元可以使用DSP来实现。同理,当使用硬件实现时,其中一个模块或者单元可以使用ASIC来实现,另一个模块或者单元可以使用FPGA实现。当然,也不限定部分或者所有的模块或者单元使用同一种软件(如都通过CPU)或者同一种硬件(如都通过ASIC)来实现。此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道,软件通常来说灵活性更好,但性能不如硬件,而硬件正好相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际需求来选择软件或者硬件或者两者结合的形式来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之间可以结合,实施例中的某些技术特征也可以从具体实施例中解耦出来,结合现有技术可以解决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所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所述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可以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例如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操作。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S101”,或“S102”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以及上下文行文方便的目的,不同的次序编号本身不具有特定技术含义,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操作的执行顺序。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另外,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中,“传输”可以包括以下三种情况:数据的发送,数据的接收,或者数据的发送和数据的接收。本申请中,“数据”可以包括业务数据,和/或,信令数据。
本申请中术语“包括”或“具有”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括,例如,包括了一系列步骤的过程/方法,或一系列单元的系统/产品/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对于名词的数目,除非特别说明,表示“单数名词或复数名词”,即“一个或多个”。“至少一个”,表示一个或者多个。“包括以下至少一个:A,B,C。”表示可以包括A,或者包括B,或者包括C,或者包括A和B,或者包括A和C,或者包括B和C,或者包括A,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宿主集中式单元Donor CU1确定第一接入回传一体化IAB节点需要从所述DonorCU1向第二宿主集中式单元Donor CU2切换;
所述Donor CU1确定所述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其中,所述第二F1接口为所述第一IAB节点与所述Donor CU2之间的接口;
所述Donor CU1基于所述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向Donor DU1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传输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Donor CU1确定所述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Donor CU1接收来自所述Donor CU2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Donor CU1向所述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或者,
所述第一IAB节点的用于传输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默认回传适配协议BAP配置,所述默认BAP配置包括默认的BAP路由标识routing ID,和/或,默认的回传无线链路控制信道标识BH RLC CH ID;或者,
所述Donor CU2的IP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RC消息还包括与所述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一IAB节点的第二分布式单元DU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IAB节点至少包括第一DU和第二DU,所述第一DU与所述Donor CU1之间存在第一F1接口,所述第二F1接口为所述第二DU与所述Donor CU2之间的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Donor CU1向所述Donor CU2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和/或,与所述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属性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onor CU1确定所述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包括:
所述Donor CU1确定所述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所有流量的相同的新的IP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Donor CU1向所述Donor CU2发送第二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Donor CU1接收来自所述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不同流量的新的IP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传输资源,包括:
所述配置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Donor DU1仅根据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目的IP地址确定所述第二F1接口控制面消息的回传适配协议路由标识BAP routing ID,下一跳的回传适配协议地址Next Hop BAP Address以及回传无线链路控制信道标识BH RLC CH ID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Donor CU1确定所述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Donor CU1确定所述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Donor CU1接收来自所述Donor CU2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onor CU1确定所述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包括:
所述Donor CU1从所述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中选择出所述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或者,
所述Donor CU1向所述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二RRC消息,所述第二RRC消息包括所述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所述Donor CU1接收来自所述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Donor CU1向所述第一IAB节点发送第三RRC消息,所述第三RRC消息包括所述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RRC消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一IAB节点的所述第二DU的标识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RRC消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所述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
15.根据权利要求9-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Donor CU1向所述Donor CU2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消息还包括与所述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属性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Donor CU1向所述Donor CU2发送所述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Donor CU1基于所述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向所述Donor DU1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传输资源。
18.根据权利要求3-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RRC消息和/或所述第三RRC消息,与所述第一RRC消息为同一条RRC消息。
1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入回传一体化IAB节点接收来自第一宿主集中式单元Donor CU1的RRC消息,所述RRC消息包括所述第一IAB节点的用于第二F1接口的至少一个新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其中,所述第二F1接口为所述第一IAB节点与第二宿主集中式单元Donor CU2之间的接口;
所述第一IAB节点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确定第一IP地址。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AB节点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确定第一IP地址,包括:
如果所述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包括用于所述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所有流量的相同的新的IP地址,则所述第一IAB节点确定所述用于所述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所有流量的相同的新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IP地址。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AB节点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确定第一IP地址,包括:
如果所述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包括用于所述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多个新的IP地址,则所述第一IAB节点从所述多个新的IP地址中选择出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与用于第二F1接口控制面的第一流量对应。
22.根据权利要求19-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AB节点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确定第一IP地址,包括:
如果所述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包括与用于所述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对应的新的IP地址,则所述第一IAB节点确定所述与用于所述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对应的新的IP地址为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与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对应,其中,所述第一F1接口为所述第一IAB节点与所述DonorCU1之间的接口。
23.根据权利要求19-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AB节点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确定第一IP地址,包括:
如果所述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包括用于所述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多个新的IP地址,则所述第一IAB节点从所述多个新的IP地址中选择出所述第一IP地址,所述第一IP地址与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对应。
24.根据权利要求21或者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IAB节点通过RRC消息或者第一F1接口消息向所述Donor CU1发送所述第一IP地址。
25.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宿主集中式单元Donor CU2接收来自第一宿主集中式单元Donor CU1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以及与所述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对应的服务质量QoS属性值,其中,所述第二F1接口为第一接入回传一体化IAB节点与所述Donor CU2之间的接口。
2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宿主集中式单元Donor CU2接收来自第一宿主集中式单元Donor CU1的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其中,所述第二F1接口为第一接入回传一体化IAB节点与所述Donor CU2之间的接口;
所述Donor CU2通过第二F1接口消息向所述第一IAB节点发送所述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onor CU2通过第二F1接口消息向所述第一IAB节点发送所述用于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至少一个新的IP地址,包括:
所述Donor CU2通过第二F1接口消息向所述第一IAB节点发送用于所述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以及与用于所述第一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旧的IP地址对应的用于所述第二F1接口用户面的第一流量的新的IP地址,其中,所述第二F1接口为所述第一IAB节点与所述Donor CU1之间的接口。
2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接口,所述接口用于接收和/或发送信号,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使能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执行。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3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如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被实现。
CN202210695852.1A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73200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5852.1A CN117320084A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PCT/CN2023/101289 WO2023246746A1 (zh) 2022-06-20 2023-06-20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5852.1A CN117320084A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20084A true CN117320084A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87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95852.1A Pending CN117320084A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20084A (zh)
WO (1) WO202324674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47987A4 (en) * 2019-11-08 2022-11-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OF BUILDING AN IAB NODE WITH DUAL CONNECTIVITY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KR20220131309A (ko) * 2020-01-23 2022-09-27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22082679A1 (zh) * 2020-10-22 2022-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46746A1 (zh) 2023-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77703B2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fronthaul interface, method for performing access for a U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a handover for a UE, data forwarding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WO2019128947A1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19080800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10167199B (zh) 一种无线回传通信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AU2017406570A1 (en)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3746585B (zh) 授时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3556794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08267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873587B (zh) 一种用于iab网络通信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750357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related device
CN108781403B (zh) 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空口配置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1407151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707036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73399A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669058A (zh) 一种节点的切换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WO2022082690A1 (zh) 群组切换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135329B (zh) 参数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32008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698145A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23759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233011A1 (zh) 建立连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215678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068336A1 (zh) 路由信息更新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283901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6456352A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