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09267A - 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09267A
CN117309267A CN202311578482.4A CN202311578482A CN117309267A CN 117309267 A CN117309267 A CN 117309267A CN 202311578482 A CN202311578482 A CN 202311578482A CN 117309267 A CN117309267 A CN 1173092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valve
leakage detection
mass spectrometer
vacuum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784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德志
李波
单金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te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te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te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te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7848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092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09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092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G01M3/2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 G01M3/2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using mass spectrometer detection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G01M3/2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 G01M3/2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using special tracer materials, e.g. dye, fluorescent material, radioactive material using mass spectrometer detection systems
    • G01M3/205Accessories or associated equipment; Pump construc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和方法。本申请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包括真空箱、质谱仪和真空泵,真空泵与真空箱连接,真空箱用于放置电池包,电池包通过第一连通管与质谱仪密封连接,电池包还与第二连通管连接,第二连通管上设有载气阀,第二连通管用于向电池包的内部通入载气,质谱仪用于检测电池包内的挥发性物质。本申请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和方法具有准确度高、检测时间短、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Description

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池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在一些场景应用中,由于单个电池的功率太小,所以通常将多个电池进行串并联组成电池包使用,因此生产的一些电池包的体积大、质量重,对后续的漏液检测造成了不小的难度。
电池如果密封性不好会发生泄漏,而泄漏的电解液会挥发出特定的挥发性物质,通过检测挥发性物质可确定电池是否发生泄漏。而体积大和质量重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过程主要存在以下难度:1.由于包体体积大,挥发性物质的浓度累积需要时间,导致测试时间长;2.大部分电池包的外壳都不能承受高真空,使用常压或低真空进行检测,导致泄漏出的电解液很难析出,不易被检测到;3.包体的内部结构复杂,泄漏出的电解液挥发难和扩撒难;4.没有专用的测试口,导致电池包内部析出的电解液很难到达检测机构。目前,电池包漏液检测过程常用的方式有压降法、示踪法和质谱法,由于电池包漏液检测存在的难点较多,电池包的密封性测试尚无较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测包漏液检测时间长、电解液不易挥发、扩散难,以及不能使用高真空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和方法。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包括真空箱、质谱仪和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真空箱连接,所述真空箱用于放置电池包,所述电池包通过第一连通管与所述质谱仪密封连接,所述电池包还与第二连通管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上设有载气阀,所述第二连通管用于向所述电池包的内部通入载气,所述质谱仪用于检测所述电池包内的挥发性物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还包括差压传感器,所述差压传感器包括第一感应端和第二感应端,所述第一感应端与所述真空箱的内部连接,所述第二感应端与所述电池包的内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还包括调速阀和排气阀,所述真空箱内设有真空腔,所述真空腔通过所述调速阀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调速阀和所述真空箱之间还设有开关阀;
所述真空腔还通过所述排气阀与外部环境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互通阀和第二互通阀,所述第一连通管通过所述第一互通阀与所述真空箱的内部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通过所述第二互通阀与所述真空箱的内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还包括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质谱仪连接,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通管连接,所述电池包、所述第一连通管、所述质谱仪、所述循环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形成循环回路。
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漏液检测方法,利用上述实施例任一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S100:将电池包放入真空箱内,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连接电池包的内部,打开第一互通阀和第二互通阀,打开真空泵,对真空箱进行抽空,同时打开质谱仪,对电池包的内部进行抽空;
S200:通过差压传感器监控电池包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差,当电池包内部和外部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时,关闭互通阀;
S300:通过质谱仪对电池包进行密封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判断电池包是否存在泄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200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210:当电池包内部的抽空速率远低于真空箱内的抽空速率时,通过调速阀降低真空箱内的抽空速率;
S220:当电池包内部的抽空速率高于真空箱内的抽空速率时,通过控制载气阀通入载气调整电池包内部的抽空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300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打开载气阀,通入适量载气,使载气和挥发性物质组成的混合气体进入质谱仪检测分析,根据得到的检测数据判断电池包是否存在泄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300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打开载气阀时电池包内部的压力发生变化,当差压传感器监测到电池包内部的压力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将调速阀打开,直到电池包内部和外部的压力重新达到平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300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打开循环阀和载气阀,通入适量载气,载气带动挥发性物质在电池包内部和质谱仪之间循环流动,通过循环流动使更多的挥发性物质进入循环回路中,通过质谱仪对循环后含有载气和挥发性物质的混合气体进行检测分析,根据得到的检测数据判断电池包是否存在泄漏。
上述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和方法,基于质谱法提出的方案解决电池包测试过程中测试响应长、电解液不易挥发、扩散难,以及不能使用高真空测试的难题,该方案将电池包放入真空箱中,设置真空泵对真空箱进行抽空,同时使用质谱仪对电池包内部进行抽空,利用高压差法平衡电池包内外压力,使电池包的内外压力平衡,保证测试过程不会损坏电池包,而且还能使电池包在高真空环境下进行测试,通过载气阀通入载气后将混合气体输送到质谱仪进行检测。内部的挥发性物质在高真空环境下处于饱和蒸汽压力,因此挥发性物质更容易挥发并扩散流出,在载气的带动下,将有更多挥发性物质更快的被运送到取样口,更容易被质谱仪检测到,提高测试效率及测试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本申请的检测装置不仅适用于电池包漏液测试,也适用于氦质谱法测试,同样亦适用于常压测试,能够应用于大部分不能使用高真空、高压的产品密封性测试,具有准确度高、检测时间短、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0、电池包;
100、真空箱;110、调速阀;111、第一开关阀;120、排气阀;200、真空泵;210、第二开关阀;300、质谱仪;310、辅助泵;320、前级泵;410、第一连通管;411、第一互通阀;420、第二连通管;421、载气阀;422、第二互通阀;430、循环管;431、循环阀;500、差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包括真空箱100、质谱仪300和真空泵200,真空泵200与真空箱100连接,真空箱100用于放置电池包10,电池包10通过第一连通管410与质谱仪300密封连接,电池包10还与第二连通管420连接,第二连通管420上设有载气阀421,第二连通管420用于向电池包10的内部通入载气,质谱仪300用于检测电池包10内的挥发性物质。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基于质谱法提出的方案可解决电池包测试过程中测试响应长、电解液不易挥发、扩散难,以及不能使用高真空测试的难题,该方案将电池包10放入真空箱100中,设置真空泵200对真空箱100进行抽空,同时使用质谱仪300对电池包10内部进行抽空,利用高压差法平衡电池包10内外压力,使电池包10的内外压力平衡,通过载气阀421通入载气后将混合气体输送到质谱仪300进行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由于电池包10的内外压力平衡,可保证测试过程不会损坏电池包10,而且还能使电池包10在高真空环境下进行测试,由于电池包10内部的挥发性物质在高真空环境下处于饱和蒸汽压力,因此挥发性物质更容易挥发并扩散流出,在载气的带动下,将有更多挥发性物质更快的被运送到取样口,更容易被质谱仪300检测到,提高测试效率及测试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本申请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不仅适用于电池包漏液测试,也适用于氦质谱法测试,同样亦适用于常压测试,能够应用于大部分不能使用高真空、高压的产品密封性测试,具有准确度高、检测时间短、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还包括差压传感器500,差压传感器500包括第一感应端和第二感应端,第一感应端与真空箱100的内部连接,第二感应端与电池包10的内部连接。通过设置差压传感器500,将差压传感器500的两个感应端分别设置于电池包10的内部和外部,通过第一感应端检测电池包10外部的气压,第二感应端检测电池包10内部的气压,从而得到电池包10内外的压力差,利用差压原理在电池包10的内部和外部制造相同或接近的压力,平衡电池包10内外部压力,使电池包10不再受限于某一压力范围内测试,提高了测试压力范围。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还包括调速阀110,真空箱100的内部设有真空腔,真空腔用于放置电池包10,并在真空腔内通过真空泵200抽真空,形成高真空环境。真空腔通过调速阀110与外部环境连通,调速阀110和真空箱100之间还设有第一开关阀111。具体地,调速阀110用于调节真空箱100内的抽空速率,一般情况下,真空箱100内的抽空速率会大于电池包10内的抽空速率,此时可通过打开第一开关阀111,然后控制调速阀110使外部环境的空气进入真空箱100内,从而调节真空箱100内的抽空速率,使电池包10内外的抽空速率一致,避免内外抽空速率差距过大,导致内外压力差超过电池包10的耐压范围而被损坏,提高检测的可靠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还包括排气阀120,真空腔还通过排气阀120与外部环境连通。通过设置排气阀120,在检测结束后可使外部环境的空气快速进入真空箱100内,从而缩短测试期间的时间,提高测试效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互通阀411和第二互通阀422,第一连通管410通过第一互通阀411与真空箱100的内部连接,第二连通管420通过第二互通阀422与真空箱100的内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互通阀411和第二互通阀422,能更好的调整电池包10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差,避免因外部压力变化速率与内部压力变化速率相差过大,导致内外压力差超过电池包10的耐压范围而被损坏,通过加入第一互通阀411和第二互通阀422有利于提高测试的可靠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真空泵200和真空箱100之间设有第二开关阀210。通过设置第二开关阀210可切断真空泵200对真空箱100的连接,保障使用安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连通管410在电池包10的连接端分成至少两个输出支路。第二连通管420在电池包10的连接端分成至少两个输入支路。通过设置多个输入支路和输出支路与电池包10连接,从而使第一连通管410和第二连通管420分散与电池包10内部的多个部位连接,使泄漏的挥发性物质更多流出到输出支路,质谱仪300能更快的检测到挥发性物质,提高检测效率,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质谱仪300包括辅助泵310和前级泵320,前级泵320和辅助泵310连接。辅助泵310用于辅助质谱仪300进行抽真空,通过设置前级泵320与辅助泵310进行连接,加大质谱仪300的抽真空性能,使质谱仪300抽真空时更快达到高真空标准,提高检测效率。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漏液检测方法,利用上述实施例任一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00:将电池包10放入真空箱100内,第一连通管410和第二连通管420连接电池包10的内部,打开第一互通阀411和第二互通阀422,打开真空泵200,对真空箱100进行抽空,同时打开质谱仪300,对电池包10的内部进行抽空;
S200:通过差压传感器500监控电池包10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差,当电池包10内部和外部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时,关闭第一互通阀411和第二互通阀422;
S300:通过质谱仪300对电池包10进行密封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判断电池包10是否存在泄漏。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方法,由于电池包10的内外保持压力平衡,可保证测试过程不会损坏电池包10,而且还能使电池包10在高真空环境下进行测试,由于电池包10内部的挥发性物质在高真空环境下处于饱和蒸汽压力,因此挥发性物质更容易挥发并扩散流出,在载气的带动下,将有更多挥发性物质更快的被运送到取样口,更容易被质谱仪300检测到,提高测试效率及测试的可靠性,具有准确度高、检测时间短的优点。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200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210:当电池包10内部的抽空速率远低于真空箱100内的抽空速率时,通过调速阀110降低真空箱100内的抽空速率;
S220:当电池包10内部的抽空速率高于真空箱100内的抽空速率时,通过控制载气阀421通入载气调整电池包10内部的抽空速率。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200中,利用调速阀110减慢真空箱100内的抽空速率,或者利用载气阀421减慢电池包10内部的抽空速率,使电池包10内外的抽空速率一致,避免内外抽空速率差距过大,导致内外压力差超过电池包10的耐压范围而被损坏,提高检测的可靠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300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打开载气阀421,通入适量载气,使载气和挥发性物质组成的混合气体进入质谱仪300检测分析,根据得到的检测数据判断电池包10是否存在泄漏。
本实施例在步骤S300中对电池包10进行检测,具体为在抽完真空的电池包10中通入适量载气,通入的载气改变了电池包10内部和质谱仪300的采样室之间的压力差,使更多载气和挥发性物质的混合气体进入质谱仪300,提高检测的效率,通过质谱仪300对含有载气和挥发性物质的混合气体进行检测分析,判断电池包10是否存在泄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300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打开载气阀421时电池包10内部的压力发生变化,当差压传感器500监测到电池包10内部的压力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将调速阀110打开,直到电池包10内部和外部的压力重新达到平衡。
本实施例在步骤S300中,在检测时输入的载气会改变电池包10内部的压力,为了避免电池包10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差超过电池包10的耐压范围而被损坏,在本步骤中通过压差传感器500监测电池包10,在超过阈值时通过调速阀110调节电池包10外部的气压,使电池包10内部和外部的压力重新达到平衡,提高检测的可靠性。
实施例2
结合图3所示,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2中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还包括循环管430,循环管430的一端与质谱仪300连接,循环管430的另一端与第二连通管420连接,电池包10、第一连通管410、质谱仪300、循环管430和第二连通管420形成循环回路。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循环管430,使电池包10和质谱仪300之间形成闭合的循环回路,使载气可在循环回路中进行多次循环流动,从而使挥发性物质在循环回路中更容易扩散,而且多次循环使载气内挥发性物质的浓度加大,使质谱仪300对挥发性物质的检测更精确,提高检测的效率,以及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还包括循环阀431,循环阀431设置于循环管430上,循环阀431上设有输出口,输出口与外部环境连通。通过设置循环阀431,可自由控制循环管430的开关,或者将检测过的载气排出,操作的自由度更高,可兼容适应其它不需要循环管的检测方案。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质谱仪300包括辅助泵310和前级泵320,前级泵320和辅助泵310连接,循环管430与辅助泵310的输出端连接。通过将循环管430的输入端与辅助泵310的输出端连接,从而使检测过的载气又通过循环管430输送回电池包10的内部,完成载气循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2提供的电池包漏液检测方法,在步骤S300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打开循环阀431和载气阀421,通入适量载气,载气带动挥发性物质在电池包10内部和质谱仪300之间循环流动,通过循环流动使更多的挥发性物质进入循环回路中,通过质谱仪300对循环后含有载气和挥发性物质的混合气体进行检测分析,根据得到的检测数据判断电池包10是否存在泄漏。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方法,通过将载气在循环回路中进行多次循环流动,从而使挥发性物质在循环回路中更容易扩散,而且多次循环使载气内挥发性物质的浓度加大,使质谱仪300对挥发性物质的检测更精确,提高检测的效率,以及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和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电池包10的内外压力平衡,可保证测试过程不会损坏电池包10,而且还能使电池包10在高真空环境下进行测试,由于电池包10内部的挥发性物质在高真空环境下处于饱和蒸汽压力,因此挥发性物质更容易挥发并扩散流出,在载气的带动下,将有更多挥发性物质更快的被运送到取样口,更容易被质谱仪300检测到,提高测试效率及测试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本申请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不仅适用于电池包漏液测试,也适用于氦质谱法测试,同样亦适用于常压测试,能够应用于大部分不能使用高真空、高压的产品密封性测试,具有准确度高、检测时间短、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2、通过设置循环管430,使电池包10和质谱仪300之间形成闭合的循环回路,使载气可在循环回路中进行多次循环流动,从而使挥发性物质在循环回路中更容易扩散,而且多次循环使载气内挥发性物质的浓度加大,使质谱仪300对挥发性物质的检测更精确,提高检测的效率,以及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真空箱(100)、真空泵(200)和质谱仪(300),所述真空泵(200)与所述真空箱(100)连接,所述真空箱(100)用于放置电池包(10),所述电池包(10)通过第一连通管(410)与所述质谱仪(300)密封连接,所述电池包(10)还与第二连通管(420)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420)上设有载气阀(421),所述第二连通管(420)用于向所述电池包(10)的内部通入载气,所述质谱仪(300)用于检测所述电池包(10)内的挥发性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还包括差压传感器(500),所述差压传感器(500)包括第一感应端和第二感应端,所述第一感应端与所述真空箱(100)的内部连接,所述第二感应端与所述电池包(10)的内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还包括调速阀(110)和排气阀(120),所述真空箱(100)内设有真空腔,所述真空腔通过所述调速阀(110)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调速阀(110)和所述真空箱(100)之间还设有第一开关阀(111);
所述真空腔还通过所述排气阀(120)与外部环境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互通阀(411)和第二互通阀(422),所述第一连通管(410)通过所述第一互通阀(411)与所述真空箱(100)的内部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420)通过所述第二互通阀(422)与所述真空箱(100)的内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还包括循环管(430),所述循环管(430)的一端与所述质谱仪(300)连接,所述循环管(4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通管(420)连接,所述电池包(10)、所述第一连通管(410)、所述质谱仪(300)、所述循环管(430)和所述第二连通管(420)形成循环回路。
6.一种电池包漏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S100:将电池包(10)放入真空箱(100)内,第一连通管(410)和第二连通管(420)连接电池包(10)的内部,打开第一互通阀(411)和第二互通阀(422),打开真空泵(200),对真空箱(100)进行抽空,同时打开质谱仪(300),对电池包(10)的内部进行抽空;
S200:通过差压传感器(500)监控电池包(10)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差,当电池包(10)内部和外部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时,关闭互通阀;
S300:通过质谱仪(300)对电池包(10)进行密封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判断电池包(10)是否存在泄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0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210:当电池包(10)内部的抽空速率远低于真空箱(100)内的抽空速率时,通过调速阀(110)降低真空箱(100)内的抽空速率;
S220:当电池包(10)内部的抽空速率高于真空箱(100)内的抽空速率时,通过控制载气阀(421)通入载气调整电池包(10)内部的抽空速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0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打开载气阀(421),通入适量载气,使载气和挥发性物质组成的混合气体进入质谱仪(300)检测分析,根据得到的检测数据判断电池包(10)是否存在泄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0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打开载气阀(421)时电池包(10)内部的压力发生变化,当差压传感器(500)监测到电池包(10)内部的压力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将调速阀(110)打开,直到电池包(10)内部和外部的压力重新达到平衡。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所述的电池包漏液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0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打开循环阀(431)和载气阀(421),通入适量载气,载气带动挥发性物质在电池包(10)内部和质谱仪(300)之间循环流动,通过循环流动使更多的挥发性物质进入循环回路中,通过质谱仪(300)对循环后含有载气和挥发性物质的混合气体进行检测分析,根据得到的检测数据判断电池包(10)是否存在泄漏。
CN202311578482.4A 2023-11-24 2023-11-24 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和方法 Pending CN1173092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78482.4A CN117309267A (zh) 2023-11-24 2023-11-24 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78482.4A CN117309267A (zh) 2023-11-24 2023-11-24 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09267A true CN117309267A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97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78482.4A Pending CN117309267A (zh) 2023-11-24 2023-11-24 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0926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0714B (zh) 软包电池气密性检查系统及方法
US7624623B2 (en) Instrument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leaks in hermetically sealed packaging
US2007015770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leakproofness of an object
CN113286994B (zh) 用于检测生物制药产品的柔性袋的完整性的可能丧失的系统和方法
KR20110055335A (ko) 누설 검출 시스템
US6014892A (en) Tracer gas leak detector
CN110610881A (zh) 腔室压力平衡方法、装置、系统及半导体加工设备
CN111551476B (zh) 基于压差法的气体渗透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19064807U (zh) 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
CN111579158A (zh) 一种软包电池的气密性检验方法
CN115265935A (zh) 箱体的检漏方法及检漏系统
CN114964643A (zh) 二次电池检漏方法、控制器和二次电池检漏系统
CN117309267A (zh) 电池包漏液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6893035A (zh) 电池漏液检测装置和方法
CN217687700U (zh) 密封性测试装置及密封性测试系统
CN112577678A (zh) 软包锂电池的气密检测方法
CN115597795A (zh) 用于充气密封容器的扣罩式泄露检测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15824521A (zh) 密封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5127736A (zh) 密封性测试装置及密封性测试系统
CN209979183U (zh) 电池密封性检测装置
CN113295575A (zh) 一种基于差压法的吸气剂吸气性能测试集成装置
CN218035544U (zh) 密封性测试装置及密封性测试系统
CN113514197A (zh) 一种基于累积测试的车用电池pack包检漏系统和检测方法
JP3238242B2 (ja) 気密検査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11912583A (zh) 一种电堆膜电极检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