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07107A - 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07107A
CN117307107A CN202311539151.XA CN202311539151A CN117307107A CN 117307107 A CN117307107 A CN 117307107A CN 202311539151 A CN202311539151 A CN 202311539151A CN 117307107 A CN117307107 A CN 1173071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ystem
gas
fuel cell
outle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391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宝刚
沈雪松
宋维龙
施王影
叶文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Guochuang Fuel Cel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Guochuang Fuel Cel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Guochuang Fuel Cel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Guochuang Fuel Cel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3915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071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307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071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1/00Equipment or 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E21B15/00 - E21B40/00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套管气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该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套管气输入子系统、空气输入子系统、供水子系统、燃料电池子系统、电解池子系统和燃烧子系统,燃烧子系统的燃烧器对套管气进行充分燃烧,形成高温尾气,高温尾气在排出之前能够对输入至燃料电池子系统和电解池子系统的反应气体进行加热,进而提升套管气的热量利用率。燃料电池子系统能够利用套管气发电,有效减少套管气对空气的污染,并且燃料电池子系统产生的电能能够为电解池子系统提供电能,进而将水蒸气和燃料电池子系统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电解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后进行储存,使得套管气燃烧生成的热能作为清洁能源进行储存,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套管气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田套管气的清洁利用是实现油田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采用燃烧直接利用能源的方式粗犷且无法有效降低生产碳排放,而且通常燃烧产生的热量没有被充分利用,导致能源利用率低,同时油田套管气组分波动大,常规的燃烧方式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亟需一种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能够对油田的套管气进行回收利用,提升套管气的能源利用率,且同时避免对空气造成污染。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回收利用系统,所述回收利用系统包括:
套管气输入子系统,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与套管气的出口连接;
空气输入子系统,所述空气输入子系统用于提供空气;
供水子系统,所述供水子系统用于提供水蒸气;
燃料电池子系统,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与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所述空气输入子系统均连接,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用于向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提供套管气,所述空气输入子系统用于向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提供空气,所述套管气与所述空气在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中发生反应生成电能,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包括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用于储存所述电能;
电解池子系统,所述电解池子系统与所述供水子系统、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连接,所述供水子系统用于向所述电解池子系统提供水蒸气,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用于向所述电解池子系统提供电能和反应气体,所述电解池子系统用于发生电解反应生成可燃气体和氧气;
燃烧子系统,所述燃烧子系统包括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与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所述空气输入子系统均连接,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用于向所述燃烧器中输入所述套管气,所述空气输入子系统用于向所述燃烧器中输入所述空气,所述套管气与所述空气在所述燃烧器中燃烧形成高温尾气;所述高温尾气分别与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提供的所述套管气、所述空气输入子系统提供的所述空气和所述供水子系统提供的水发生热量交换,以形成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和所述电解池子系统的反应气体。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供水子系统包括水源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第一通道的入口与所述水源连通,所述蒸发器的第一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和所述电解池子系统均连通,所述蒸发器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燃烧器连通,所述高温尾气在所述蒸发器中与液态水发生热量交换形成所述水蒸气。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前置引射器和重整器,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空气输入子系统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燃烧器连通,所述高温尾气在所述空气预热器中与所述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形成高温空气;所述前置引射器设置于所述重整器的上游,所述前置引射器的第一入口与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连通,所述前置引射器的第二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出口连通,所述前置引射器的出口与所述重整器的第一通道连通,所述蒸发器输出的部分所述水蒸气将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提供的所述套管气引射至所述重整器的第一通道,所述重整器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燃烧器连通,所述高温尾气向所述重整器提供热量,使得所述前置引射器输出的气体在所述重整器中发生重整反应,形成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的反应气体。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电堆阳极和燃料电池电堆阴极,所述电解池子系统包括电解池电堆阳极和电解池电堆阴极,所述燃料电池电堆阳极的入口与所述重整器的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
所述燃料电池电堆阳极的出口与所述燃烧器连通,所述燃料电池电堆阴极的入口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燃料电池电堆阴极的出口与所述电解池电堆阳极的入口连通;所述电解池电堆阳极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第二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电解池电堆阴极的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电解池电堆阴极的出口用于输出所述可燃气体;或者,
所述燃料电池电堆阴极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一引射器,所述第一引射器的两个入口分别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第一通道的出口、所述电解池电堆阳极的出口连通,所述燃料电池电堆阴极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第二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电解池电堆阴极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二引射器,所述第二引射器的两个入口分别与所述蒸发器的第一通道的出口和所述燃料电池电堆阳极的出口连接,所述电解池电堆阴极的出口用于输出所述可燃气体。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套管气接口、冷凝器、储存装置和脱硫罐,所述套管气接口用于连接所述套管气的出口,所述冷凝器用于去除所述套管气中的水分,所述储存装置用于储存所述套管气,所述脱硫罐用于对所述套管气进行脱硫处理,且所述脱硫罐设置于所述前置引射器的上游。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供水子系统还包括水泵、气水分离器和过热器,所述水泵的出口连接于所述蒸发器的第一通道的入口,所述气水分离器的入口与所述蒸发器的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气水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所述过热器的第一通道的入口,所述气水分离器的液体出口用于输出高温水;所述过热器的第一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和所述电解池子系统均连通,所述过热器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燃烧器连通。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燃烧子系统还包括二氧化碳分离器和增压器,所述二氧化碳分离器与所述蒸发器的第二通道的出口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分离器用于分离所述高温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所述增压器用于对所述二氧化碳进行增压后将所述二氧化碳输出。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采油子系统,所述采油子系统与所述气水分离器的液体出口和所述增压器的出口均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新能源发电子系统,所述新能源发电子系统包括发电组件,所述发电组件与所述电池组件、所述电解池子系统均连接,所述发电组件能够向所述电池组件供电,和/或,所述发电组件能够向所述电解池子系统供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可燃气体储存子系统,所述可燃气体储存子系统包括可燃气体储存罐,所述可燃气体储存罐与所述电解池子系统连接,用于储存所述电解池系统产生的可燃气体。
本发明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回收利用方法,适用于如上所述的回收利用系统,所述回收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使得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向所述燃烧子系统提供套管气;
S200、启动所述空气输入子系统,使得所述空气输入子系统所述燃烧子系统的燃烧器提供空气;
S300、打开所述燃烧子系统的所述燃烧器,所述套管气和所述空气在所述燃烧器中燃烧生成高温尾气,所述高温尾气分别与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提供的所述套管气、所述空气输入子系统提供的所述空气和所述供水子系统提供的水发生热量交换,以形成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和所述电解池子系统的反应气体;
S400、启动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工作产生电能和所述电解池系统反应需要的反应气体;
S500、启动所述电解池子系统,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向所述电解池子系统供电,所述电解池子系统发生电解反应生成可燃气体和氧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一种回收利用系统,用于对油田的套管气进行回收利用,该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套管气输入子系统、空气输入子系统、供水子系统、燃料电池子系统、电解池子系统和燃烧子系统,套管气输入子系统用于向燃料电池子系统和燃烧子系统提供套管气,空气输入子系统用于向燃料电池子系统和燃烧子系统提供空气,供水子系统用于向燃料子系统和电解池子系统提供水蒸气,燃烧子系统的燃烧器对套管气进行充分燃烧,形成高温尾气,高温尾气在排出之前分别与空气预热器、重整器和蒸发器进行换热,使得空气预热器的第二通道中的空气、重整器第二通道中的套管气和蒸发器的第二通道中的水换热,达到燃料电池反应需要的温度,进而提升套管气燃烧产生的热量的利用率,提升经济性;而燃料电池子系统产生的电能能够向电解池子系统提供电能,进而将水蒸气和燃料电池子系统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电解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后进行储存,使得套管气燃烧生成的热能作为清洁能源进行储存,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回收利用方法,能够适用于上述的回收利用系统,通过该回收利用方法和回收利用系统,能够对油田的套管气进行充分的利用,既保证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又能够提升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回收利用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回收利用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回收利用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
11、套管气接口;12、冷凝器;13、储存装置;14、脱硫罐;
21、风机;
31、水源;32、蒸发器;33、水泵;34、气水分离器;35、过热器;36、生活用水接口;37、供暖用水接口;38、采油注水接口;
41、空气预热器;42、前置引射器;43、重整器;44、燃料电池电堆阳极;45、燃料电池电堆阴极;451、第一引射器;46、电池组件;461、厂区用电接口;462、外输电网接口;47、直流变换器;
51、电解池电堆阳极;52、电解池电堆阴极;521、第二引射器;
61、火焰燃烧器;62、催化燃烧器;63、二氧化碳分离器;64、增压器;65、尾气输出接口;
70、采油子系统;
81、发电组件;
91、可燃气体储存罐;92、天然气管网;93、外输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回收利用系统,该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套管气输入子系统、空气输入子系统、供水子系统、燃料电池子系统、电解池子系统和燃烧子系统,套管气输入子系统用于向燃料电池子系统和燃烧子系统提供套管气,空气输入子系统用于向燃料电池子系统和燃烧子系统提供空气,供水子系统用于向燃料子系统和电解池子系统提供水蒸气;燃烧子系统包括燃烧器,燃烧器与套管气输入子系统、空气输入子系统均连接,空气输入子系统向燃烧器提供空气,套管气输入子系统向燃烧器提供套管气,燃烧器启动后,套管气和空气在燃烧器中充分燃烧形成高温尾气,高温尾气分别与套管气输入子系统提供的套管气、空气输入子系统提供的空气和供水子系统提供的水发生热量交换,以形成燃料电池子系统和电解池子系统的反应气体。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套管气输入子系统输入的部分套管气和空气输入子系统输入的空气在燃烧器中燃烧形成高温尾气,高温尾气能够与套管气、空气和水发生热量交换,进而能够满足燃料电池子系统和电解池子系统反应需要的气体条件和温度条件,使得燃烧后的套管气的热量能够充分被利用,避免直接散逸到大气中,造成能源的浪费;另一部分的套管气和发生热量交换后形成的高温空气能够在燃料电池子系统中反应产生电能,能够使得另一部分的套管气也能够被充分的利用,且产生的电能能够储存于电池组件中,以备厂区或者外部用电的需要,并且电池组件中的电能还能够提供至电解池子系统,作为电解池子系统的反应条件,供水子系统提供的液体水与高温尾气发生热量交换后形成水蒸气,水蒸气输送至电解池子系统后,满足电解池子系统的反应条件,在电池组件的供电条件下,水蒸气被电解形成氢气和氧气,氢气被作为能源气体进行储存。这种回收利用系统既提升了套管气燃烧产生的热能的利用率,又能够产生电能和清洁气体能源,且有效避免污染环境,达到了套管气充分利用的目的。
具体地,为了确保套管气的充分燃烧,本实施例中的燃烧器包括火焰燃烧器61和催化燃烧器62,套管气先在火焰燃烧器61中进行初步燃烧,然后再进入催化燃烧器62中进行二次燃烧,既能够确保催化燃烧器62的正常启动和使用,又能够确保套管气的充分燃烧,避免可燃气体的残留。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燃烧器可以采用能够单独启动的催化燃烧器62,也能够确保套管气的完全燃烧,在此不做赘述。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空气输入子系统包括风机21,相应地,可以根据除水需要设置干燥器,也可以根据去除杂质的需要设置过滤器等,在此不做赘述。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套管气输入子系统、空气输入子系统和供水子系统的管路上均设置有开关阀、流量阀等,用于控制套管气输入子系统、空气输入子系统和供水子系统输入的套管气、空气和水的流量等,在此不做赘述。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电池组件46具有厂区用电接口461和外输电网接口462,分别用于向厂区和外输电网供电。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燃料电池子系统中的燃料电池包括熔融盐燃料电池、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等中高温燃料电池;本实施例中的电解池子系统中的电解池中进行的是燃料电池的逆反应进程。
进一步地,供水子系统包括水源31和蒸发器32,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的入口与水源31连通,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的出口与燃料电池子系统和电解池子系统均连通,蒸发器32的第二通道与燃烧器连通,高温尾气在蒸发器32中与液态水发生热量交换形成水蒸气。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水源31向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提供液态水,蒸发器32的第二通道与燃烧器连通,燃烧器中的套管气燃烧后产生的高温尾气在蒸发器32中与液态水发生热量交换形成水蒸气,以满足燃料电池子系统和电解池子系统的使用需求。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供水子系统的管路上设置有开关阀和流量阀,用于控制管路的开闭和流量,提升供水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燃料电池子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41、前置引射器42和重整器43,空气预热器41的第一通道与空气输入子系统连通,空气预热器41的第二通道与燃烧器连通,高温尾气在空气预热器41中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形成高温空气;前置引射器42设置于重整器43的上游,前置引射器42的第一入口与套管气输入子系统连通,前置引射器42的第二入口与蒸发器32的出口连通,前置引射器42的出口与重整器43的第一通道连通,蒸发器32输出的部分水蒸气将套管气输入子系统提供的套管气引射至重整器43的第一通道,重整器43的第二通道与燃烧器连通,高温尾气向重整器43提供热量,使得前置引射器42输出的气体在重整器43中发生重整反应,形成燃料电池子系统的反应气体。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空气预热器41的第一通道与空气输入子系统连通,空气输入子系统将外部空气输送至空气预热器41,空气预热器41的第二通道与燃烧器连通,套管气燃烧形成的高温尾气能够在空气预热器41中与外界空气发生热量交换,形成高温空气,以满足燃料电池子系统的反应需要;前置引射器42的两个入口分别连接于套管气输入子系统和蒸发器32的出口,蒸发器32提供的水蒸气引射套管气输入子系统提供的套管气后输送至重整器43的第一通道,重整器43的第二通道与燃烧器连通,燃烧器中套管气燃烧形成的高温尾气能够提供水蒸气和套管气发生重整反应需要的温度条件,使得水蒸气和套管气在重整器43中发生重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等,生成的氢气和一氧化碳等作为反应气体输入至燃料电池子系统。这种设置能够进一步提升燃烧器中燃烧的套管气的能量的利用率,提升经济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空气预热器41、前置引射器42和重整器43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燃料电池子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电堆阳极44和燃料电池电堆阴极45,电解池子系统包括电解池电堆阳极51和电解池电堆阴极52,燃料电池电堆阳极44的入口与重整器43的第二通道的出口连通,燃料电池电堆阳极44的出口与燃烧器连通,燃料电池电堆阴极45的入口与空气预热器41的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燃料电池电堆阴极45的出口与电解池电堆阳极51的入口连通;电解池电堆阳极51的出口与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的入口连通,电解池电堆阴极52的入口与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电解池电堆阴极52的出口用于输出可燃气体。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燃料电池电堆阳极44的入口与重整器43的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重整器43的第一通道中用于流通前置引射器42提供的水蒸气和套管气的混合气体,燃烧器输出的高温尾气流经重整器43的第二通道时,向第一通道中的套管气和水蒸气提供热量,套管气和水蒸气在重整器43中发生重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等气体,作为燃料电池电堆阳极44的反应气体;燃料电池电堆阴极45的入口连接于空气预热器41的第一通道的出口,空气预热器41的第二通道与燃烧器连通,空气输入子系统通过空气预热器41提供外界空气,高温尾气与空气在空气预热器中发生热量交换形成高温空气,进而向燃料电池电堆阴极45提供高温空气,作为燃料电池电堆阴极45的反应气体;燃料电池电堆阴极45的出口与电解池电堆阳极51的入口连通,在燃料电池子系统发生反应的过程中,燃料电池电堆阴极45的出口产生的高温气体提供电解池子系统反应需要的温度条件,燃料电池电堆阳极44的出口连接于燃烧器,能够使得燃料电池电堆阳极44反应不完全的气体进入燃烧器后完全燃烧,避免污染外部空气,同时燃料电池电堆反应生成的电能通过直流变换器47后储存于电池组件46。
而电解池电堆阴极52的入口与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的入口与供水子系统连接,蒸发器32的第二通道与燃烧器连通,高温尾气能够在蒸发器32中将供水子系统提供的液态水汽化,形成水蒸气;电池组件46连接于电解池子系统,能够向电解池子系统提供电能,使其发生电解反应,水蒸气在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通过电解池电堆阴极52的出口输出后被储存;在电解池子系统内部设置有氧离子交换膜,电解反应后生成的氧气累积在电解池电堆阳极51的出口,电解池电堆阳极51的出口与蒸发器32的第二通道的入口连通,也能够用于对水进行加热,进一步提升热量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套管气接口11、冷凝器12、储存装置13和脱硫罐14,套管气接口11用于连接套管气的出口,冷凝器12用于去除套管气中的水分,储存装置13用于储存套管气,脱硫罐14用于对套管气进行脱硫处理,且脱硫罐14设置于前置引射器42的上游。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冷凝器12能够去除套管气中的水分,储存装置13用于将套管气进行储存,脱硫罐14能够将套管气中含硫成分去除,避免影响燃料电池子系统的正常工作,前置引射器42的第一入口与脱硫罐14连接,前置引射器42的第二入口与蒸发器32的第二通道的出口连接,水蒸气在前置引射器42中引射套管气后,将混合气体输送至重整器43发生重整反应。过热水蒸气压力与流量皆有富裕、井口套管气压力低,单独添加增压设备成本及系统复杂程度升高,因此采用水蒸气引射套管气或天然气进入重整器43能够节省成本。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经过套管气输入子系统进入燃烧器的套管气只需要进行冷凝处理即可,避免套管气中的水分影响燃烧效果。
优选地,在套管气输入子系统中也设置有开关阀和流量阀,开关阀和流量阀设置有两组,用于分别控制进入燃烧器和前置引射器42的套管气的开闭和流量,在此不做赘述。
可选地,储存装置13可以是常见的储气罐,也可以是地下储气库等,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供水子系统还包括水泵33、气水分离器34和过热器35,水泵33的出口连接于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的入口,气水分离器34的入口与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气水分离器34的气体出口与过热器35的第一通道的入口连通,气水分离器34的液体出口用于输出高温水;过热器35的第一通道的出口与前置引射器42和电解池子系统均连通,过热器35的第二通道与燃烧器连通。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水泵33用于将水源31的液体水泵入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确保液态水的提供,蒸发器32的第二通道中的高温尾气能够将液态水进行蒸发,生成高于100℃的水气混合物,水气混合物经过气水分离器34后进行分离,气水分离器34的气体出口连接于过热器35,过热器35的第二通道也与燃烧器连通,能够进一步对水蒸气进行加热,过热器35的第一通道的出口与电解池电堆阴极52的入口连通,进一步加热的水蒸气作为电解反应的反应气体,确保电解过程的正常进行,气水分离器34的液体出口用于输出高温水,通过生活用水接口36输出以供生活用水或者通过供暖用水接口37输出以供暖用水或者其他用途。并且过热器35的第一通道还与前置引射器42的第二入口连通,用于引射经过前置引射器42输入的套管气,用于满足燃料电池子系统的反应条件。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供水子系统的管路上设置的开关阀和流量阀设置于水源31和水泵33之间。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水泵33、气水分离器34和过热器35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燃烧子系统还包括二氧化碳分离器63和增压器64,二氧化碳分离器63与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的出口连接,二氧化碳分离器63用于分离高温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压器64用于对二氧化碳进行增压后将二氧化碳输出。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二氧化碳分离器63能够将高温尾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分离,便于进行二氧化碳的利用,增压器64能够增加二氧化碳的气压,便于将二氧化碳进行输送。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二氧化碳分离器63可以采用二氧化碳膜分离技术,或者是采用深冷分离技术,在此不做赘述,且二氧化碳膜分离技术和深冷分离技术均是现有技术,在此不多做叙述。
进一步地,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采油子系统70,采油子系统70与气水分离器34的液体出口和增压器64的出口均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气水分离器34的液体出口输出高温液态水,高温液态水通过采油注水接口38输出,增压器64的出口输出二氧化碳,高温液态水和二氧化碳能够作为贫油藏中的水驱和二氧化碳驱,用于提升采用率,进一步提升了能源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新能源发电子系统,新能源发电子系统包括发电组件81,发电组件81与电池组件46、电解池子系统均连接,发电组件81能够向电池组件46供电,和/或,发电组件81能够向所述电解池子系统供电。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由于油田均位于位置偏远的地区,通常具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新能源发电子系统为风力发电子系统或者太阳能发电子系统中的一个或者两个,但是由于受风力和天气的影响,新能源发电子系统产生的电能波动较大,通常不能直接发电入网。在发电较为稳定时,发电组件81通过直流变换器47后进入电池组件46,而当发电不稳定时,可以使得发电组件81向电解池子系统供电,将电能进一步转化为氢能,避免电能的浪费。
进一步地,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可燃气体储存子系统,可燃气体储存子系统包括可燃气体储存罐91,可燃气体储存罐91与电解池子系统连接,用于储存电解池系统产生的可燃气体。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可燃气体储存子系统包括可燃气体储存罐91,可燃气体储存罐91与电解池电堆阴极52的出口连接,用于将电解池电堆阴极52电解产生的可燃气体进行储存,储存的可燃气体能够进入天然气管网92作为能源使用,也能够通过外输管线93进行外输,以供外部场所使用,进而提升能源的利用率。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回收利用方法,该回收利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0、使得套管气输入子系统向燃烧子系统提供套管气。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套管气输入子系统的开关阀和流量阀控制向燃烧器提供的套管气的流量。
S200、启动空气输入子系统,使得空气输入子系统向燃烧子系统的燃烧器提供空气。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空气输入子系统的开关阀和流量阀控制向燃烧器提供的空气的流量。
S300、打开燃烧子系统的燃烧器,套管气和空气在燃烧器中燃烧生成高温尾气,高温尾气分别与套管气输入子系统提供的套管气、空气输入子系统提供的空气和供水子系统提供的水发生热量交换,以形成燃料电池子系统和电解池子系统的反应气体。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将燃烧器启动,使得燃烧子系统提供稳定流量的高温尾气,然后,套管气输入系统向燃料电池子系统提供套管气,同时调节套管气输入系统的另一组开关阀和流量阀,用于控制输入的套管气的流量,空气输入子系统向燃料电池子系统提供空气,同时调节空气输入子系统的另一组开关阀和流量阀,用于控制输入的空气的流量,启动供水系统,供水子系统向蒸发器32中提供水。高温尾气流经空气预热器41的第二通道时,能够与空气预热器41的第一通道中的空气换热,进而形成高温空气,以满足燃料电池电堆阴极45的反应需求;高温尾气经过蒸发器32的第二通道时,能够与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中的液态水发生热量交换,进而将液态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经过气水分离器34分离后进入过热器35,再次与高温尾气发生热量交换,温度再次提升,进而水蒸气能够满足燃料电池子系统和电解池子系统的反应需求;高温尾气经过重整器43的第二通道时,能够向重整器43的第一通道中由前置引射器42中提供的套管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提供热量,满足套管气和水蒸气的重整反应需要的温度条件,进而形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等气体,以满足燃料电池电堆阳极44的反应需求。
S400、启动燃料电池子系统,燃料电池子系统反应产生电能和电解池系统反应需要的反应气体。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当燃料电池子系统开始工作,重整器43输出的氢气和一氧化碳等气体在燃料电池电堆阳极44发生氧化反应,进而产生电能,产生的电能通过直流变换器47储存至电池组件46中,燃料电池电堆阳极44未完全反应的气体则返回燃烧器进行燃烧,确保套管气的完全反应,避免污染空气;燃料电池电堆阴极45的出口产生高温气体,该高温气体输出至电解池电堆阳极51的入口,为电解池子系统提升温度条件。
S500、启动电解池子系统,燃料电池子系统向电解池子系统供电,电解池子系统发生电解反应生成可燃气体和氧气。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电池组件46向电解池子系统供电,使得水蒸气在电解池电堆阴极52发生电解反应,生成氢气,氢气经过管路输出后被储存在可燃气体储存装置13里,便于后续进行利用,而电解池电堆阳极51生成的气体则与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连通,用于加热液态水形成水蒸气,提升能源的利用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回收利用系统,该回收利用系统与实施例1中的回收利用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燃料电池子系统和电解池子系统的具体连接方式不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燃料电池子系统的燃料电池电堆阴极45的入口设置有第一引射器451,电解池电堆阴极52的入口设置有第二引射器521,第一引射器451的第一入口与空气预热器41的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第一引射器451的第二入口与电解池电堆阳极51的出口连通,空气预热器41的第一通道中的高温空气在第一引射器451中引射从电解池电堆阳极51的出口输出的反应气体后,进入燃料电池电堆阴极45的入口,而燃料电池电堆阴极45的出口连接于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的入口;第二引射器521的第一入口连接于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的出口,第二引射器521的第二入口连接于燃料电池电堆阳极44的出口,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输出的水蒸气在第二引射器521中引射从燃料电池电堆阳极44的出口输出的反应气体后,进入电解池电堆阴极52的入口。
燃料电池电堆阳极44的入口与重整器43连接,重整器43中的氢气和一氧化碳等组分进入燃料电池电堆阳极44的入口后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经过水蒸气引射后进入电解池电堆阴极52发生电解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同时由于电解池子系统中采用了氧离子交换膜,使得电解反应在电解池电堆阳极51生成氧气,电解池电堆阳极51的出口输出的含有氧气的反应气体经过第一引射器451后与高温空气混合,提升了高温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参与燃料电池子系统的氧化反应,有利于提升燃料电池子系统的反应效率,对燃料电池子系统中的氧化反应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燃料电池电堆阴极45的出口输出的高温气体输出至蒸发器32,能够对水进行加热,提升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回收利用方法,其具体步骤与实施例1中的回收利用方法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利用系统包括:
套管气输入子系统,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与套管气的出口连接;
空气输入子系统,所述空气输入子系统用于提供空气;
供水子系统,所述供水子系统用于提供水蒸气;
燃料电池子系统,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与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所述空气输入子系统均连接,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用于向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提供套管气,所述空气输入子系统用于向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提供空气,所述套管气与所述空气在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中发生反应生成电能,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包括电池组件(46),所述电池组件(46)用于储存所述电能;
电解池子系统,所述电解池子系统与所述供水子系统、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连接,所述供水子系统用于向所述电解池子系统提供水蒸气,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用于向所述电解池子系统提供电能和反应气体,所述电解池子系统用于发生电解反应生成可燃气体和氧气;
燃烧子系统,所述燃烧子系统包括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与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所述空气输入子系统均连接,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用于向所述燃烧器中输入所述套管气,所述空气输入子系统用于向所述燃烧器中输入所述空气,所述套管气与所述空气在所述燃烧器中燃烧形成高温尾气;所述高温尾气分别与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提供的所述套管气、所述空气输入子系统提供的所述空气和所述供水子系统提供的水发生热量交换,以形成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和所述电解池子系统的反应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子系统包括水源(31)和蒸发器(32),所述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的入口与所述水源(31)连通,所述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和所述电解池子系统均连通,所述蒸发器(32)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燃烧器连通,所述高温尾气在所述蒸发器(32)中与液态水发生热量交换形成所述水蒸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41)、前置引射器(42)和重整器(43),所述空气预热器(41)的第一通道与所述空气输入子系统连通,所述空气预热器(41)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燃烧器连通,所述高温尾气在所述空气预热器(41)中与所述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形成高温空气;所述前置引射器(42)设置于所述重整器(43)的上游,所述前置引射器(42)的第一入口与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连通,所述前置引射器(42)的第二入口与所述蒸发器(32)的出口连通,所述前置引射器(42)的出口与所述重整器(43)的第一通道连通,所述蒸发器(32)输出的部分所述水蒸气将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提供的所述套管气引射至所述重整器(43)的第一通道,所述重整器(43)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燃烧器连通,所述高温尾气向所述重整器(43)提供热量,使得所述前置引射器(42)输出的气体在所述重整器(43)中发生重整反应,形成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的反应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电堆阳极(44)和燃料电池电堆阴极(45),所述电解池子系统包括电解池电堆阳极(51)和电解池电堆阴极(52),所述燃料电池电堆阳极(44)的入口与所述重整器(43)的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
所述燃料电池电堆阳极(44)的出口与所述燃烧器连通,所述燃料电池电堆阴极(45)的入口与所述空气预热器(41)的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燃料电池电堆阴极(45)的出口与所述电解池电堆阳极(51)的入口连通;所述电解池电堆阳极(51)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32)的第二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电解池电堆阴极(52)的入口与所述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电解池电堆阴极(52)的出口用于输出所述可燃气体;或者,
所述燃料电池电堆阴极(45)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一引射器(451),所述第一引射器(451)的两个入口分别与所述空气预热器(41)的第一通道的出口、所述电解池电堆阳极(51)的出口连通,所述燃料电池电堆阴极(45)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32)的第二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电解池电堆阴极(52)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二引射器(521),所述第二引射器(521)的两个入口分别与所述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的出口和所述燃料电池电堆阳极(44)的出口连接,所述电解池电堆阴极(52)的出口用于输出所述可燃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套管气接口(11)、冷凝器(12)、储存装置(13)和脱硫罐(14),所述套管气接口(11)用于连接所述套管气的出口,所述冷凝器(12)用于去除所述套管气中的水分,所述储存装置(13)用于储存所述套管气,所述脱硫罐(14)用于对所述套管气进行脱硫处理,且所述脱硫罐(14)设置于所述前置引射器(42)的上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子系统还包括水泵(33)、气水分离器(34)和过热器(35),所述水泵(33)的出口连接于所述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的入口,所述气水分离器(34)的入口与所述蒸发器(32)的第一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气水分离器(34)的气体出口与所述过热器(35)的第一通道的入口,所述气水分离器(34)的液体出口用于输出高温水;所述过热器(35)的第一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和所述电解池子系统均连通,所述过热器(35)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燃烧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子系统还包括二氧化碳分离器(63)和增压器(64),所述二氧化碳分离器(63)与所述蒸发器(32)的第二通道的出口连接,所述二氧化碳分离器(63)用于分离所述高温尾气中的二氧化碳,所述增压器(64)用于对所述二氧化碳进行增压后将所述二氧化碳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采油子系统(70),所述采油子系统(70)与所述气水分离器(34)的液体出口和所述增压器(64)的出口均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新能源发电子系统,所述新能源发电子系统包括发电组件(81),所述发电组件(81)与所述电池组件(46)、所述电解池子系统均连接,所述发电组件(81)能够向所述电池组件(46)供电,和/或,所述发电组件(81)能够向所述电解池子系统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可燃气体储存子系统,所述可燃气体储存子系统包括可燃气体储存罐(91),所述可燃气体储存罐(91)与所述电解池子系统连接,用于储存所述电解池系统产生的可燃气体。
11.回收利用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回收利用系统,所述回收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使得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向所述燃烧子系统提供套管气;
S200、启动所述空气输入子系统,使得所述空气输入子系统所述燃烧子系统的燃烧器提供空气;
S300、打开所述燃烧子系统的所述燃烧器,所述套管气和所述空气在所述燃烧器中燃烧生成高温尾气,所述高温尾气分别与所述套管气输入子系统提供的所述套管气、所述空气输入子系统提供的所述空气和所述供水子系统提供的水发生热量交换,以形成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和所述电解池子系统的反应气体;
S400、启动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工作产生电能和所述电解池子系统反应需要的反应气体;
S500、启动所述电解池子系统,所述燃料电池子系统向所述电解池子系统供电,所述电解池子系统发生电解反应生成可燃气体和氧气。
CN202311539151.XA 2023-11-17 2023-11-17 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 Pending CN1173071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39151.XA CN117307107A (zh) 2023-11-17 2023-11-17 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39151.XA CN117307107A (zh) 2023-11-17 2023-11-17 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07107A true CN117307107A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85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39151.XA Pending CN117307107A (zh) 2023-11-17 2023-11-17 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0710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7408B (zh) 具有减少co2排放的联合高效化石燃料发电设备/燃料电池系统
JP5137199B2 (ja) 大気中二酸化炭素の分離回収処理装置
WO201004411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carbon dioxide from combustion exhaust gas and generating electric energy by means of mcfc systems
CN105084311A (zh) 一种零碳排放的甲醇水重整制氢系统及其应用和制氢方法
JP2017511956A (ja) 水素製造のための改質装置・電解装置・精製装置(rep)組立体、同組立体を組み込むシステムおよび水素製造方法
CN205222680U (zh) 一种零碳排放的甲醇水重整制氢系统及其燃料电池汽车
NO304421B1 (no) FremgangsmÕte ved fremstilling av ammoniakk
CN101271980A (zh) 随行制氢燃料电池燃料系统及其装置
CN105862062A (zh) 一种用燃煤发电机组余电余热制取氢气及甲醇的系统及方法
CN113278992B (zh) 一种水蒸气涡轮增压的燃料电池电解槽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8955118U (zh) 一种基于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尾气处理系统
CN109882737A (zh) 一种气电氢综合能源供应系统及方法
KR101603252B1 (ko) 초임계 이산화탄소 발전 사이클과 연료전지가 연계된 시스템
CN104953147A (zh) 一种自供应氢气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9473702A (zh)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尾气处理系统以及处理方法
CN205803606U (zh) 一种用燃煤发电机组余电余热制取氢气及甲醇的系统
CN111509279B (zh) 原位制氢燃料电池系统
CN203242705U (zh) 小型制氢发电设备
CN117307107A (zh) 回收利用系统及回收利用方法
CN115441013A (zh) 一种基于有机液体储氢的综合储供能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13340447U (zh)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一体化系统
CN114725428A (zh) 一种以氨气为载体的零碳排放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可再生能源联合发电系统
CN110661014B (zh) 一种高效低浓度瓦斯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0941327U (zh) 一种燃料电池与汽缸发动机的混合动力系统
CN114069000A (zh) 一种氢能分布式电源发电系统及运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