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02036A - 控制台箱 - Google Patents

控制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02036A
CN117302036A CN202310681153.6A CN202310681153A CN117302036A CN 117302036 A CN117302036 A CN 117302036A CN 202310681153 A CN202310681153 A CN 202310681153A CN 117302036 A CN117302036 A CN 117302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rotation shaft
width direction
console box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811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井直行
釜谷拓人
菱田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302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020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7/00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 B60R7/04Stowing or holding appliances inside vehicle primarily intended for personal property smaller than suit-cases, e.g. travelling articles, or maps in driver or passenger space, e.g. using rack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28Locks for glove compartments, console boxes, fuel inlet covers or the like
    • E05B83/32Locks for glove compartments, console boxes, fuel inlet covers or the like for console boxes, e.g. between passenger sea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控制台箱具有:箱主体;盖;第1连结部,其分别设置于箱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第2连结部,其设置于宽度方向上的盖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锁止机构;操作部;以及引导部,其设置于箱主体。引导部允许从第2连结部与宽度方向的一端部的第1连结部连结的位置向与另一端部的第1连结部连结的位置移动的方式的盖的移动,并且在第2连结部对该移动时的盖进行引导。

Description

控制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台箱。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设置于车室内的控制台箱,已知例如特开平3-276832号公报记载的结构。这种控制台箱具有:箱主体,其在上部具有开口部;以及箱门(盖),其经由铰链而安装于箱主体的上部的后端,并且对上述开口部进行开闭。箱门分割为前后2个分割体。前后2个分割体经由旋转轴而连结。
前侧的分割体相对于后侧的分割体能够以旋转轴为旋转中心而旋转。即,前侧的分割体以旋转轴为旋转中心旋转而能够翻转。在前侧的分割体的里侧设置有杯架。因此,前侧的分割体翻转而能够使用杯架。
但是,关于如上所述的控制台箱,能够将作为箱门的一部分的前侧的分割体翻转,但无法将整个箱门翻转。因此,期望能够将整个箱门翻转的控制台箱。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方式的控制台箱具有:箱主体,其具有上部开口;盖,其对所述上部开口进行开闭;第1连结部,其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第2连结部,其设置于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盖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以能够旋转且能够拆装的方式与所述第1连结部连结;锁止机构,其在使得所述上部开口封闭的封闭位置将所述盖锁止;操作部,其受到操作而将基于所述锁止机构的所述盖的锁止状态解除;以及引导部,其设置于所述箱主体,允许所述盖的所述第2连结部从与所述宽度方向的一端部的所述第1连结部连结的位置向与另一端部的所述第1连结部连结的位置移动的方式的所述盖的移动,并且在所述第2连结部对该移动时的所述盖进行引导。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控制台箱的斜视图。
图2是图1的控制台箱的分解图。
图3是图1的控制台箱的俯视剖面图。
图4是图3的要部放大图。
图5是图3的5-5线向视剖面图。
图6是表示图3中对第2旋转轴侧的操作部进行压入操作时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7是图6的要部放大图。
图8是表示在第1面朝上的状态下盖处于封闭位置时的旋转轴的端部与轴承部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要部放大图。
图10是表示盖以第1旋转轴为旋转中心向打开位置旋转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要部放大图。
图12是表示使盖从图10的状态平行移动至第1旋转轴支撑于第2轴承部的位置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在从图12的状态以第1旋转轴为旋转中心旋转而使得第2面朝上的状态下将盖配置于封闭位置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车辆的控制台箱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关于下面的记载,将车辆的前进方向设为前方且将后退方向设为后方而进行说明。另外,上下方向是指车辆的上下方向,并且车宽方向是指车辆的左右方向。
<控制台箱11>
如图1及图2所示,控制台箱11在车室内配置于驾驶席与助手席之间。控制台箱11具有:箱主体13,其具有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矩形的上部开口12;以及中空的盖14,其对上部开口12进行开闭,并且形成为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近似矩形板状。
<箱主体13>
如图1及图2所示,箱主体13具有:近似矩形板状的基部15,其沿前后方向X延伸;以及一对壁部16,它们立起设置于基部15的上表面的前后方向X的两端部。一对壁部16相对于基部15形成为一体。一对壁部16遍及基部15的整个车宽方向Y而延伸。一对壁部16在前后方向X上彼此相对。
在基部15的上表面的一对壁部16彼此之间的区域,凹陷设置有能够对小物件等进行收容的矩形的收容部17。收容部17在上端具有开口,并且该开口构成上述上部开口12。在一对壁部16的前后方向X的内表面的车宽方向Y的两端部,分别凹陷设置有构成第1连结部的轴承部18。即,轴承部18在箱主体13的成为宽度方向的车宽方向Y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2个。
位于一对壁部16的车宽方向Y的一端部的轴承部18分别形成为第1轴承部19,并且位于一对壁部16的车宽方向Y的另一端部的轴承部18分别形成为第2轴承部20。一对壁部16的第1轴承部19彼此在前后方向X上相互相对。一对壁部16的第2轴承部20彼此在前后方向X上相互相对。
第1轴承部19及第2轴承部20由形成为近似圆形的凹部构成。在各壁部16的第1轴承部19与第2轴承部20之间形成有作为沿车宽方向Y延伸的引导部的一个例子的引导槽21。引导槽21将各壁部16的第1轴承部19与第2轴承部20连结。
<盖14>
如图1~图3所示,在盖14的车宽方向Y的两端部,构成第2连结部的旋转轴22分别设置为沿前后方向X延伸。各旋转轴22设置为相对于盖14一体地旋转。各旋转轴22在前后方向X上将盖14的车宽方向Y的两端部贯通。各旋转轴22的前后方向X的两端部23分别从盖14的前后方向X的两端部进出自由地凸出。
在盖14的前后方向X的两端部,贯通形成有用于使得各旋转轴22的前后方向X的两端部进出的轴孔24。各旋转轴22的除了前后方向X的两端部以外的部分始终收容于盖14内。设置于盖14的车宽方向Y的一端部的旋转轴22形成为第1旋转轴25,并且设置于盖14的车宽方向Y的另一端部的旋转轴22形成为第2旋转轴26。
盖14具有:第1面27;以及第2面28,其位于第1面27的相反侧。第1面27例如具有与箱主体13的一对壁部16的上表面相同的图案。在第2面28的车宽方向Y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凸部29。第2面28在凸部29彼此之间,具有用于放置杯子等的平坦的载置面30。因此,盖14的第1面27与第2面28的外观互不相同。
在盖14处于以第1面27朝上的状态将箱主体13的上部开口12封闭的封闭位置(图1所示的位置)的情况下,第1面27与箱主体13的一对壁部16的上表面大致共面。此时,盖14的车宽方向Y的两侧面位于比箱主体13的基部15的车宽方向Y的两侧面略靠内侧的位置。
<盖14与箱主体13的连结构造>
如图1~图3所示,在盖14处于封闭位置的情况下,第1旋转轴25的两端部23分别插入于一对壁部16的第1轴承部19。由此,第1旋转轴25的两端部23以能够旋转且能够拆装的方式连结支撑于一对壁部16的第1轴承部19。在盖14处于封闭位置的情况下,第2旋转轴26的两端部23分别插入于一对壁部16的第2轴承部20。由此,第2旋转轴26的两端部23以能够旋转且能够拆装的方式,连结支撑于一对壁部16的第2轴承部20。
如图3~图5所示,旋转轴22具有:前轴31,其沿前后方向X延伸;后轴32,其配置于前轴31的后侧而沿前后方向X延伸;以及第1弹簧33,其将前轴31与后轴32连结。即,旋转轴22形成为前轴31的后端与后轴32的前端经由第1弹簧33而连结的结构。前轴31的长度比后轴32的长度短。第1弹簧33例如由压缩螺旋弹簧构成。
在前轴31的后端部以及后轴32的前端部分别形成有前侧贯通孔34以及后侧贯通孔35。前侧贯通孔34以及后侧贯通孔35分别在上下方向Z上将前轴31及后轴32贯通。前侧贯通孔34及后侧贯通孔35形成为关于与旋转轴22的轴线相正交且将第1弹簧33二等分的面而对称的、带有弧度的近似直角三角形。
前侧贯通孔34及后侧贯通孔35配置为斜边部36位于车宽方向Y的内侧。前侧贯通孔34及后侧贯通孔35各自的斜边部36以在前后方向X上越远离第1弹簧33则越朝向车宽方向Y的内侧的方式延伸。前侧贯通孔34及后侧贯通孔35各自的斜边部36作为一个例子,相对于车宽方向Y以形成为约45°的角度的方式延伸。
<锁止机构>
如图1~图3所示,在盖14处于封闭位置的情况下,利用第1弹簧33对旋转轴22的前轴31和后轴32进行预紧而使得它们在前后方向X上彼此分离,由此将旋转轴22的两端部23插入于一对壁部16的轴承部18。即,维持利用第1弹簧33的预紧力将旋转轴22的两端部23插入于一对壁部16的轴承部18的状态而在封闭位置将盖14锁止。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旋转轴22及轴承部18构成锁止机构。在盖14在封闭位置被锁止的状态下,通过旋转轴22与轴承部18的卡合而限制盖14向所有方向的移动。
<操作部37与锁止机构的连结构造>
如图3~图5所示,在盖14的车宽方向Y的两侧面的对应于旋转轴22的前轴31与后轴32的连结部分的位置,形成有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近似矩形的凹部38。在凹部38的底壁,贯通形成有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近似矩形的插入孔39。形成为近似矩形板状的操作部37以在车宽方向Y上能够移动的方式插入于插入孔39。即,操作部37设置于盖14。
操作部37在上下方向Z上与第1弹簧33、前侧贯通孔34以及后侧贯通孔35重叠。操作部37在上下方向Z上位于比第1弹簧33、前侧贯通孔34以及后侧贯通孔35更靠第2面28侧的位置。在盖14内设置有从第2面28侧对操作部37进行支撑的矩形板状的支撑板40。支撑板40从盖14内的车宽方向Y的两侧面朝向盖14内的车宽方向Y的内侧延伸。
在车宽方向Y上,支撑板40的内侧的端部位于比操作部37的内侧的端部更靠内侧的位置。在车宽方向Y上,支撑板40的长度大于操作部37的长度。在车宽方向Y的操作部37的内侧的端部的前后方向X的中央部形成有切口凹部41。在切口凹部41的底部设置有第1弹簧连结部42。
在车宽方向Y的支撑板40的内侧的端部的前后方向X的中央部设置有第2弹簧连结部43。第2弹簧连结部43与第1弹簧连结部42在车宽方向Y上相对。第2弹簧44的一端部与第1弹簧连结部42连结,并且第2弹簧44的另一端部与第2弹簧连结部43连结。第2弹簧44例如由压缩螺旋弹簧构成。
车宽方向Y的操作部37的外侧的端面与车宽方向Y的盖14的两侧面大致共面。操作部37的车宽方向Y的操作部37的外侧的端部从盖14内露出。操作部37的从盖14内的露出部分大致收容于凹部38内。
在操作部37的第1面27侧的面的分别与前侧贯通孔34及后侧贯通孔35相对的位置,圆柱状的销45成对地凸出设置。2个销45分别插入于前侧贯通孔34以及后侧贯通孔35。2个销45与前侧贯通孔34以及后侧贯通孔35各自的斜边部36的第1弹簧33侧的端部接触。
<操作部37的操作的作用>
在图3及图4所示的状态下,例如如果位于第2旋转轴26侧的操作部37抵抗第2弹簧44的预紧力而对盖14在车宽方向Y上进行压入操作,则形成为如下状态。即,第2弹簧44被压缩而进行弹性变形,并且2个销45在前侧贯通孔34以及后侧贯通孔35各自的斜边部36滑动。
如图6及图7所示,通过该滑动而使得第2旋转轴26的前轴31和后轴32以在前后方向X上彼此接近的方式移动,并且对第1弹簧33进行压缩而使其弹性变形。于是,第2旋转轴26的两端部23从一对壁部16的第2轴承部20后退而收容于盖14内。因此,第2旋转轴26的两端部23与一对壁部16的第2轴承部20的卡合状态得以解除。
因此,基于第2旋转轴26与第2轴承部20的盖14的锁止状态得以解除,因此盖14能够以第1旋转轴25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而使得上部开口12打开。如果停止操作部37的压入操作,则利用第1弹簧33以及第2弹簧44各自的弹性复原力而使得第2旋转轴26的前轴31及后轴32以及操作部37恢复为对操作部37进行压入操作之前的原始位置。
如果与对上述位于第2旋转轴26侧的操作部37的操作同样地对位于第1旋转轴25侧的操作部37进行操作,则形成为如下状态。即,基于第1旋转轴25与第1轴承部19的盖14的锁止状态得以解除,因此盖14能够以第2旋转轴26为旋转中心旋转而使得上部开口12打开。
此外,如果同时对位于第1旋转轴25侧的操作部37和位于第2旋转轴26侧的操作部37进行压入操作,则能够完全将盖14从箱主体13拆下。因此,操作部37对盖14进行压入操作而将基于锁止机构的封闭位置的盖14的锁止状态解除。
<盖14及盖14周围的详细结构>
如图2、图8及图9所示,旋转轴22的两端部23形成为近似长方体状。即,旋转轴22的两端部23从前后方向X观察形成为近似矩形。旋转轴22的两端部23的长边方向的两面形成为向外侧鼓出的圆弧状的曲面。旋转轴22的两端部23的短边方向的两面形成为平面状的第1限制面46。即,旋转轴22的两端部23具有第1限制面46。旋转轴22的两端部23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大于引导槽21的宽度。旋转轴22的两端部23的短边方向的长度比引导槽21的宽度略短。
如图8及图10所示,盖14在封闭位置(图8所示的位置)与使得上部开口12打开的打开位置(图10所示的位置)之间,以一个旋转轴22(图10中的第1旋转轴25)为旋转中心而旋转。作为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盖14的打开位置是从封闭位置以一个旋转轴22为旋转中心旋转90°而使得上部开口12打开的位置。
在盖14处于封闭位置的情况下,旋转轴22的两端部23的长边方向与上下方向Z一致。在盖14处于打开位置的情况下,旋转轴22的两端部23的长边方向与车宽方向Y一致。引导槽21在车宽方向Y上以直线状延伸。因此,旋转轴22的两端部23仅在形成为其长边方向与车宽方向Y一致的姿态时能够进入引导槽21内。
即,旋转轴22的两端部23仅在形成为其短边方向与引导槽21的宽度方向一致的姿态时能够进入引导槽21内。因此,引导槽21以及旋转轴22构成为,仅在盖14位于打开位置时能够使得旋转轴22进入引导槽21。
如图9及图11所示,在轴承部18设置有在盖14到达打开位置时与旋转轴22的两端部23的第1限制面46的一部分接触而限制旋转轴22的旋转的第2限制面47。即,第1限制面46的一部分与第2限制面47接触而限制盖14以旋转轴22为旋转中心越过打开位置而旋转。
<控制台箱11的作用>
接下来,对翻转盖14时的控制台箱11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8及图9所示,盖14通常形成为第1面27以朝上的姿态配置于封闭位置的状态。在从该状态开始翻转盖14而使得盖14以第2面28朝上的姿态配置于封闭位置的情况下,首先,对盖14的第2旋转轴26侧的操作部37进行压入操作。于是,第2旋转轴26的两端部23与一对壁部16的第2轴承部20的卡合状态得以解除。由此,形成为基于第2旋转轴26与第2轴承部20的盖14的锁止状态得以解除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如图10及图11所示,如果以第1旋转轴25为旋转中心使盖14旋转而使得盖14从封闭位置向打开位置旋转,则上部开口12打开。此时,第1旋转轴25的两端部23的第1限制面46的一部分与第1轴承部19的第2限制面47接触。由此,盖14在打开位置停止。并且,此时,第1旋转轴25形成为能够进入引导槽21的姿态。
接下来,如图12所示,一边使第1旋转轴25的两端部23在引导槽21内滑动、一边使盖14向车宽方向Y的第2轴承部20侧移动。即,以使得第1旋转轴25从第1轴承部19经由引导槽21向第2轴承部20移动的方式使盖14与车宽方向Y平行地移动。由此,第1旋转轴25由第2轴承部20支撑为能够旋转。
此时,引导槽21允许盖14的第1旋转轴25从支撑于第1轴承部19的位置向支撑于第2轴承部20的位置移动的方式的盖14的移动,并且在第1旋转轴25对该移动时的盖14进行引导。接下来,如图13所示,以能够旋转地支撑于第2轴承部20的第1旋转轴25为旋转中心而使盖14旋转,由此利用盖14将上部开口12封闭。
即,以使得第2面28朝上的姿态将盖14配置于封闭位置。此时,第2旋转轴26与第1轴承部19卡合而使得盖14形成为以使得第2面28朝上的姿态在封闭位置锁止的状态。
如上所述,在翻转盖14的情况下,形成为如下状态。即,以支撑于第1轴承部19的状态的第1旋转轴25为旋转中心使盖14从封闭位置向打开位置旋转的方向、与以支撑于第2轴承部20的状态的第1旋转轴25为旋转中心使盖14从打开位置向封闭位置旋转的方向相同。
因此,能够不将盖14从箱主体13拆下而容易地使得整个盖14翻转。因此,能够抑制盖14掉落破损、或者丢失盖14。
此外,首先,即使在以第2旋转轴26为旋转中心使盖14旋转而使得盖14从封闭位置向打开位置旋转的情况下,通过进行同上所述的操作,也能够不将盖14从箱主体13拆下而容易地使整个盖14翻转。
<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以上详细叙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如下效果。
(1)控制台箱11具有:箱主体13,其具有上部开口12;盖14,其对上部开口12进行开闭;轴承部18,其分别设置于箱主体13的车宽方向Y的两端部;旋转轴22,其设置于车宽方向Y的盖14的两端部,能够旋转且能够拆装地支撑于轴承部18;锁止机构,其在将上部开口12封闭的封闭位置将盖14锁止;操作部37,其受到操作而将基于锁止机构的盖14的锁止状态解除;以及引导槽21,其设置于箱主体13,允许从盖14的旋转轴22支撑于车宽方向Y的一端部的轴承部18的位置向支撑于另一端部的轴承部18的位置移动的方式的盖14的移动,并且在旋转轴22对该移动时的盖14进行引导。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操作部37的操作将基于锁止机构的盖14的锁止状态解除,并且以旋转轴22为旋转中心而使盖14向打开的方向旋转。而且,一边在旋转轴22利用引导槽21对盖14进行引导,一边以使得盖14的旋转轴22从支撑于车宽方向Y的一端部的轴承部18的位置向支撑于另一端部的轴承部18的位置移动的方式使盖14移动。然后,以旋转轴22为旋转中心,使盖14向封闭的方向旋转而能够容易地使整个盖14翻转。
(2)在控制台箱11中,盖14具有:第1面27;以及位于第1面27的相反侧的第2面28。第1面27与第2面28的外观互不相同。
根据上述结构,在使得第1面27朝上的姿态与使得第2面28朝上的姿态之间切换盖14的姿态而能够变更盖14的功能、外观。
(3)在控制台箱11中,盖14构成为在封闭位置与使得上部开口12打开的打开位置之间以旋转轴22为旋转中心而旋转。引导槽21以及旋转轴22构成为,仅在盖14位于打开位置时能够使得旋转轴22进入引导槽21。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盖14到达打开位置之前旋转轴22进入引导槽21。
(4)在控制台箱11中,旋转轴22具有第1限制面46。在轴承部18设置有在盖14到达打开位置时,与第1限制面46接触而限制旋转轴22的旋转的第2限制面47。
根据上述结构,在盖14到达打开位置时第1限制面46与第2限制面47接触,因此能够抑制盖14越过打开位置而旋转。
(5)在控制台箱11中,操作部37设置于盖14且相对于盖14被进行压入操作。
根据上述结构,仅对操作部37进行压入操作而能够容易地将基于锁止机构的盖14的锁止状态解除。
<变更例>
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下面的方式变更实施。另外,可以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方式以及下面的变更例彼此进行组合实施。
·盖14的打开位置可以是从封闭位置以一个旋转轴22为旋转中心且以大于90°的角度进行旋转而使得上部开口12打开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在盖14处于打开位置时,需要以能够使得旋转轴22的两端部23伴随着盖14向车宽方向Y的平行移动而进入引导槽21的方式调整两端部23的配置角度。
·操作部37例如可以由进行操作而使其移动或旋转的操作杆构成。
·可以省略第1限制面46及第2限制面47。
·引导槽21以及旋转轴22无需构成为能够仅在盖14位于打开位置时使得旋转轴22进入引导槽21。即,引导槽21以及旋转轴22可以构成为,即使在盖14位于除了打开位置以外的位置时也能够使得旋转轴22进入引导槽21。
·盖14可以构成为第1面27及第2面28的外观彼此相同。
·盖14可以构成为第1面27与第2面28的形状彼此相同,并且颜色互不相同。
·可以在箱主体13作为第1连结部而设置旋转轴,并且在盖14作为第2连结部而设置以能够旋转且能够拆装的方式与该旋转轴连结的轴承部。在该情况下,可以取代引导槽21而作为引导部将沿车宽方向Y延伸的凸条设置于箱主体13,并且在轴承部设置以能够滑动的方式与凸条卡合的卡合部。
·可以省略第1旋转轴25以及第2旋转轴26中的任一者。即,可以将盖14设为单侧开启方式的结构而并非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对开方式的结构。在该情况下,需要在第1旋转轴25以及第2旋转轴26中的省略的一侧设置用于在封闭位置将盖14锁止的锁止机构。

Claims (6)

1.一种控制台箱,其中,
所述控制台箱具有:
箱主体,其具有上部开口;
盖,其对所述上部开口进行开闭;
第1连结部,其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
第2连结部,其设置于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盖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以能够旋转且能够拆装的方式与所述第1连结部连结;
锁止机构,其在使得所述上部开口封闭的封闭位置将所述盖锁止;
操作部,其受到操作而将基于所述锁止机构的所述盖的锁止状态解除;以及
引导部,其设置于所述箱主体,允许所述盖的所述第2连结部从与所述宽度方向的一端部的所述第1连结部连结的位置向与另一端部的所述第1连结部连结的位置移动的方式的所述盖的移动,并且在所述第2连结部对该移动时的所述盖进行引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台箱,其中,
所述第1连结部具有轴承部,
所述第2连结部具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所述轴承部并且与所述盖一体旋转的旋转轴,
所述引导部具有引导槽,该引导槽供所述旋转轴滑动,并且将在所述箱主体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设置的所述轴承部彼此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台箱,其中,
所述盖具有:第1面;以及位于所述第1面的相反侧的第2面,
所述第1面与所述第2面的外观互不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台箱,其中,
所述盖构成为在所述封闭位置与使得所述上部开口打开的打开位置之间以所述旋转轴为旋转中心而旋转,
所述引导槽及所述旋转轴构成为,仅在所述盖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能够使得所述旋转轴进入所述引导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台箱,其中,
所述旋转轴具有第1限制面,
在所述轴承部设置有第2限制面,该第2限制面在所述盖到达所述打开位置时与所述第1限制面接触,从而限制所述旋转轴的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台箱,其中,
所述操作部设置于所述盖,并且相对于所述盖被压入操作。
CN202310681153.6A 2022-06-29 2023-06-09 控制台箱 Pending CN1173020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104544 2022-06-29
JP2022104544A JP2024004746A (ja) 2022-06-29 2022-06-29 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02036A true CN117302036A (zh) 2023-12-29

Family

ID=89296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81153.6A Pending CN117302036A (zh) 2022-06-29 2023-06-09 控制台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01856A1 (zh)
JP (1) JP2024004746A (zh)
CN (1) CN117302036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01856A1 (en) 2024-01-04
JP2024004746A (ja) 2024-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93206B2 (en) Lock device for opening/closing device
KR100674442B1 (ko) 사이드 록크 장치
US9074389B2 (en) Lock apparatus for opening/closing member
EP3272983A1 (en) Console lid opening/closing mechanism
US5193861A (en) Latch
JP4492493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KR101477581B1 (ko) 시트 트랙 슬라이드 장치에 있어서의 록 기구
CN111697374B (zh) 杆式连接器
US6764323B2 (en) Card slot assembly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insertion of erroneous card having thickness smaller than correct card
CN113574238B (zh) 开闭体的锁定装置
CN117302036A (zh) 控制台箱
CN112943011A (zh) 全板玻璃设备及车辆
KR101593118B1 (ko) 차량의 연료주입구 도어 잠금장치
JP2006076344A (ja) 車両用ロック装置
JP6387448B1 (ja) ハーネス側コネクタ及び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WO2021145173A1 (ja) コネクタ
JP2021111535A (ja) コネクタ
JP2013249607A (ja) 車両用ロック機構
WO2021145172A1 (ja) コネクタ
JP6025385B2 (ja) 把手装置
JP2001098817A (ja) グローブボックス用リッドロック装置
CN117284208A (zh) 控制台箱
US20240149793A1 (en) Storage device for vehicle
CN220285529U (zh) 锁定结构、储物盒及车辆
JP7272230B2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