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95424A -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95424A
CN117295424A CN202280033803.XA CN202280033803A CN117295424A CN 117295424 A CN117295424 A CN 117295424A CN 202280033803 A CN202280033803 A CN 202280033803A CN 117295424 A CN117295424 A CN 1172954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aerosol
mode
generating device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338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青山达也
川中子拓嗣
长浜彻
藤木贵司
吉田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Tobac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Tobac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Tobacco Inc filed Critical Japan Tobac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7295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954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24F40/53Monitoring, e.g. fault det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20Devices using sol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65Devices with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means,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7/00Smokers' requisit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48Detection of remaining charge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9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batteries thereof
    • A24F40/95Arrangement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batteries thereof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c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上设置有:加热器连接器,其与消耗由电源供给的电力而加热气溶胶源的加热器连接;控制器,其包含串行通信用的第一通信端子和第二通信端子,控制从电源向所述加热器的电力的供给;第一IC,其与控制器分体,并且,包含串行通信用的第三通信端子;第二IC,其与控制器和第一IC分体,并且,包含串行通信用的第四通信端子,第一通信线,其连接第一通信端子和第三通信端子;第二通信线,其连接第二通信端子和第四通信端子,并且,与第一通信线没有电连接点。

Description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烟和加热式烟作为通过气溶胶源的加热来生成气溶胶的装置是公知的。电子烟雾化气溶胶源即液体并生成气溶胶。另一方面,加热式烟通过不燃烧气溶胶源即杆部地加热,生成气溶胶。以下,在总称电子烟和加热式烟的情况,称为“气溶胶生成装置”。另外,除非另有说明,请注意“气溶胶生成装置”中包含喷雾器和、气溶胶源中不含来自烟的成分的电子烟和加热式烟这一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9-5268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9-511909号公报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20/0000146号公报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伴随着高功能化而具有多个IC。多个IC之间的通信采用串行通信。另一方面,串行通信不适用于高速通信。因此,若为了进一步的高功能化而增加IC数量,则有可能是串行通信决定高功能化的程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便增加安装的IC数量通信速度也不会下降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以及其电路元件。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第一特征在于,一种电源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具有:加热器连接器,其与消耗由电源供给的电力而加热气溶胶源的加热器连接;控制器,其包含串行通信用的第一通信端子和第二通信端子,控制从所述电源向所述加热器的电力的供给;第一IC,其与所述控制器分体,并且,包含串行通信用的第三通信端子;第二IC,其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第一IC分体,并且,包含串行通信用的第四通信端子;第一通信线,其连接所述第一通信端子和所述第三通信端子;第二通信线,其连接所述第二通信端子和所述第四通信端子,并且,与所述第一通信线没有电连接点。
第二特征在于,在第一特征所述的电路元件中,所述控制器从所述第一IC接收数据的时序与从所述第二IC接收数据的时序或者向所述第二IC发送数据的时序重合,和/或,所述控制器从所述第二IC接收数据的时序与从所述第一IC接收数据的时序或者向所述第一IC发送数据的时序重合。
第三特征在于,在第一特征所述的电路元件中,所述控制器以多个模式中任一个运行,所述多个模式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IC通信的模式的任一个与所述多个模式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IC通信的模式的任一个相同。
第四特征在于,在第一~第三特征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元件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IC周期性地通信。
第五特征在于,在第一~第四特征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元件中,多个模式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IC通信的模式的数量比所述多个模式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IC不通信的模式的数量更多。
第六特征在于,在第五特征所述的电路元件中,所述多个模式包含能够向其它任一个模式转变的睡眠模式,并且,该睡眠模式为相比其它任一个模式消耗电力更少的模式,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多个模式中除了所述睡眠模式以外的全部模式中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线与所述第二IC通信。
第七特征在于,在第五特征所述的电路元件中,所述多个模式包含能够向其它任一个模式转变的睡眠模式,至少暂时地禁止所述电源的充电的错误模式,并且,该睡眠模式为比其它任一个模式消耗电力少的模式,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多个模式中除了所述睡眠模式和所述错误模式以外的全部模式中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线与所述第二IC通信。
第八特征在于,在第五特征所述的电路元件中,所述控制器在包含于所述多个模式的全部模式中与所述第二IC通信。
第九特征在于,在第一~第八特征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元件中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IC和所述第二IC的任一个均为分体,并且,还包含含有串行通信用的第五通信端子的第三IC,所述第一通信线连接所述第一通信端子和所述第五通信端子。
第十特征在于,在第九特征所述的电路元件中,所述控制器以满足第一条件为契机,与所述第一IC通信,所述控制器以满足与所述第一条件不同的第二条件为契机,与所述第三IC通信。
第十一特征在于,在第九特征所述的电路元件中,所述控制器构成为以多个模式中的任一个运行,所述多个模式包含所述控制器只与所述第一IC和所述第三IC中所述第三IC通信的模式。
第十二特征在于,在第一~第十一特征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元件中,经由所述第一通信线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IC的数量比经由所述第二通信线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IC的数量多。
第十三特征在于,在第十二特征所述的电路元件中,经由所述第二通信线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IC只是所述第二IC。
第十四特征在于,在第十三特征所述的电路元件中,所述第二IC为取得所述电源的信息的余量计IC。
第十五特征在于,在第一~第十四特征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元件中,所述控制器以多个模式中任一个运行,所述多个模式包含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线与所述第一IC不通信,并且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线与所述第二IC不通信的模式。
第十六特征在于,在第一~第十五特征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元件中,所述第一通信线和所述第二通信线采用的通信协议为I2C。
第十七特征在于,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具有:加热器连接器,其与消耗由电源供给的电力而加热气溶胶源的加热器连接;控制器,其包含串行通信用的第一通信端子和第二通信端子,控制从所述电源向所述加热器电力的供给;第一IC,其与所述控制器分体,并且,包含串行通信用的第三通信端子;第二IC,其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第一IC分体,并且,包含串行通信用的第四通信端子;第一通信线,其连接所述第一通信端子和所述第三通信端子;第二通信线,其连接所述第二通信端子和所述第四通信端子,并且,与所述第一通信线没有电连接点。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特征,能够不降低和多个IC的通信速度,实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高功能化。
根据第二特征,能够通过和多个IC的同时通信,实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高功能化。
根据第三特征,能够实现在至少一个模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高功能化。
根据第四特征,能够提高使用第二IC的信息的控制精度。
根据第五特征,能够实现在至少一半以上的模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高功能化。
根据第六特征,能够实现在睡眠模式以外的模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高功能化。
根据第七特征,能够实现在睡眠模式和错误模式以外的模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高功能化。
根据第八特征,能够实现在全部模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高功能化。
根据第九特征,通过以多个IC共用第一通信线,能够减少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成本。
根据第十特征,因为共用第一通信线的多个IC通信的时序不重复,所以能够抑制通信速度的降低。
根据第十一特征,因为共用第一通信线的多个IC通信的模式不同,即使共用第一通信线,也能够抑制通信速度的降低。
根据第十二特征,能够提高使用连接于第二通信线的IC的信息的控制精度。
根据第十三特征,能够提高使用连接于第二通信线第二IC的信息的控制精度。
根据第十四特征,能够提高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安全性。
根据第十五特征,能够增加每次充电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利用机会。
根据第十六特征,即使使用I2C的IC的数量增加,通信速度也不降低,能够实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高功能化。
根据第十七特征,能够不降低与多个IC的通信速度地实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高功能化。
附图说明
图1A是从斜上方观察气溶胶生成装置正面侧的图。
图1B是从斜下方观察气溶胶生成装置正面侧的图。
图1C是观察取下开闭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上表面的图。
图1D是从正面观察取下外部面板的主体外壳的图。
图2A是说明通过取下内部面板而出现的外部壳体内的结构例的图。
图2B是说明外部壳体内置的电路元件的外观例的图。
图3A是说明在实施方式1使用的MCU基板的表面侧的结构例的图。
图3B是说明在实施方式1使用的MCU基板的里面侧的结构例的图。
图4是说明出现于在电源线上出现的电路元件和各电路元件之间的电压的图。
图5是说明在实施方式1使用的充电IC的内部结构例的图。
图6A是说明以充电模式运行的充电IC的电力供给路径的图。
图6B是说明以基于总线电压VUSB的供电模式运行的充电IC的电力供给路径的图。
图6C是说明以基于USB电压VUSB和电池电压VBAT的供电模式运行的充电IC的电力供给路径的图。
图6D是说明以基于电池电压VBAT的供电模式运行的充电IC的电力供给路径的图。
图6E是说明以基于电池电压VBAT的OTG功能的供电模式运行的充电IC的电力供给路径的图。
图7A是说明在实施方式1使用的USB连接器基板的表面侧的结构例的图。
图7B是说明在实施方式1使用的USB连接器基板的里面侧的结构例的图。
图8是说明余量计IC的功能的图。
图9是说明在实施方式1使用的蓝牙基板和霍尔IC基板的结构例的图。
图10是说明由电路元件采用的通信协议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说明I2C通信的图像的图。
图12是说明准备于在实施方式1使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运行模式和运行模式之间的转变条件的图。
图13是说明在实施方式1的运行模式的其它的通信内容的图表。
图14是说明充电模式M1中的通信的图。
图15是说明在实施方式2的运行模式的其它的通信内容的图表。
图16是在实施方式3的运行模式的其它的通信内容的图表。
图17是说明串行通信的一方式即SPI通信的连接方式的图。
图18是说明对应电子烟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外观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各附图中,在相同部分标以相同的标记示出。
<实施方式1>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外观结构例>
首先,说明在实施方式1使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的外观结构例。在实施方式1使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为加热式烟的另一方式。
图1A是从斜上方观察气溶胶生成装置1正面侧的图。
图1B是从斜下方观察气溶胶生成装置1正面侧的图。
图1C是观察取下开闭器30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的上表面的图。
图1D是从正面观察取下外部面板10的主体外壳20的图。
在实施方式1使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具有使用者一只手能够握持的尺寸。
气溶胶生成装置1具有主体外壳20、安装于主体外壳20的正面的外部面板10、配置于主体外壳20的上表面且沿着上表面能够滑动操作的开闭器30。
外部面板10为对于主体外壳20能够装卸的构件。使用者进行实施方式1的外部面板10的装卸。
外部面板10上设置有信息窗10A。信息窗10A设于与设于主体外壳20侧的发光元件相面对的位置。在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发光元件上采用LED(=发光二极管)302(参照图2B)。
在实施方式1的信息窗10A由透过光的材料构成。不过,信息窗10A也可以是从表面贯穿至里面的孔。另外,发光元件的亮灯和闪烁表现气溶胶生成装置1的状态。发光元件的亮灯和闪烁也可以由后述的MCU101控制。
外部面板10除了作为装饰的作用,也具有缓和从主体外壳20放出的热的作用。
外部面板10中相比信息窗10A更靠下方的位置被使用者用指尖按压变形。用指尖按压外部面板10使之凹陷时,能够按压设置于主体外壳20的按钮23。
主体外壳20的底面侧上设置有Type C的USB(=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21。另外,USB连接器21的形状和种类是一例。换言之,USB连接器21也可以作为Type C以外的USB。在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USB连接器21专门用于主体外壳20内置的电池50(参照图2A)的充电。
另外,主体外壳20的上表面部上设置有供气溶胶源即杆部插入纸筒内的插入孔22。杆部具有由纸筒卷成的大致圆柱状的外观。插入孔22在打开开闭器30时露出、关闭开闭器30时隐藏。
在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插入孔22的开口为大致圆形。开口的直径为大致圆柱状的杆部能够插入的尺寸。换言之,杆部的直径为能够插入插入孔22的尺寸。
开闭器30的内侧上安装有磁铁。开闭器30的开闭通过设于主体外壳20侧的霍尔IC401(参照图2B)被检测。
霍尔IC401也被称为磁力传感器,由霍尔元件和运算放大器等构成。霍尔元件为根据磁铁的磁场强度,输出电压的元件。
主体外壳20由内部面板20A和外部壳体20B构成。在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内部面板20A相对外部壳体20B被螺丝固定。
在内部面板20A的大致中央配置有按钮23。如上所述,按钮23通过外部面板10的变形被操作。通过按钮23的操作,位于按钮23的背后的外部壳体20B侧的触碰开关301(参照图2B)被操作。
按钮23被用于例如装置主体的电源的开和关、加热器的加热、蓝牙的配对等。另外,在外部面板10被取下的状态下,长按按钮23时(例如按压5秒以上时),启动重置功能。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使用BLE(=低功耗蓝牙)作为蓝牙。
另外,因为触碰开关301从内部面板20A的大致中央露出,可以省略按钮23。在该情况下,外部面板10的变形直接传递到触碰开关301。
内部面板20A上,在对应外部面板10的信息窗10A的位置,露出透过光的透光部件24。透光部件24配置于覆盖LED302的表面的位置。
在内部面板20A的上部和下部上设置有用于外部面板10的安装的磁铁25。磁铁25设置为与外部面板10侧的磁铁相对的位置。通过这些磁铁,外部面板10能够装卸地安装于内部面板20A。
在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磁铁25固定于外部壳体20B内的底盘500(参照图2A),从内部面板20A的开口露出。替代实施方式1,磁铁25也可以固定于内部面板20A。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内部结构例>
图2A是说明通过取下内部面板20A(参照图1D)而出现的外部壳体20B内的结构例的图。
图2B是说明外部壳体20B内置的电路元件1000的外观例的图。实施方式1中,从外部壳体20B去除电池50、底盘500、加热元件40的加热器的部分称为电路元件1000。
在实施方式1的外部壳体20B内设置有加热元件40、电池50、MCU(=单片机)基板100、USB连接器基板200、LED和蓝牙(注册商标)基板300、霍尔IC基板400、振动器60,安装这些构件的底盘500。即,外部壳体20B内设置有分体的四个基板。四个基板互相分离。
加热元件40为加热插入插入孔22(参照图1C)的烟杆的元件。插入孔22作为圆筒型的容器22A的内壁包围的空间被规定。
在实施方式1使用的容器22A具有底。不过,也可以采用没有底的容器22A。
在实施方式1使用的容器22A的情况下,在其侧壁准备平坦部。换言之,在由相对容器22A的轴线正交的平面截断容器22A的情况的截面上设置有平坦部。
平坦部使插入插入孔22(参照图1C)的开口的烟杆的侧面压缩变形,使加热效率提高。另外,截面的形状可以是大致圆,可以是大致椭圆,也可以是大致多边形。另外,截面的形状可以是从开口侧到底面全部相同,但是也可以在从开口侧到底面之间变化。
容器22A优选地由热传导率高的金属构成。在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容器22A由例如不锈钢形成。
容器22A的外周上配置有覆盖外周面的膜状的加热器。加热器通过消耗由电池50供给的电力发热。加热器发热时,从外周加热杆部,生成气溶胶。
加热元件40与设置于USB连接器基板200的加热器连接器206A和206B(参照图7A)连接,接收电力的供给。加热元件40上设置有用于抽吸(即吸气)的检测的热敏电阻41和用于加热器的温度的测量的热敏电阻42。热敏电阻41和热敏电阻42的电阻值通过伴随着加热器发热的温度上升和伴随着抽吸的温度降低而较大变化。
热敏电阻41可以采用伴随着温度的上升电阻值增加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也可以采用伴随着温度的上升电阻值减少的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同样地,热敏电阻42可以采用PTC热敏电阻,也可以采用NTC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41和热敏电阻42的电阻值的变化作为电压的变化被MCU101(参照图3A)检测。
其它,MCU101通过分体的热敏电阻,测量外部壳体20B的温度。
电池50为供给外部壳体20B内置的电路元件的运行所需要的电力的电源。实施方式1中,使用能够反复充电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等作为电池50。电池50的电力通过连接负极51和正极52的电源线供给给各部分。
电池50的外周上设置有用于电池50的温度(以下称为“电池温度”)的测量的热敏电阻53。热敏电阻53的电阻值的变化作为电压的变化被USB连接器基板200的余量计IC201(参照图7B)检测。热敏电阻53可以采用PTC热敏电阻,也可以采用NTC热敏电阻。
<MCU基板100的结构>
图3A是说明在实施方式1使用的MCU基板100的表面侧的结构例的图。
图3B是说明在实施方式1使用的MCU基板100的里面侧的结构例的图。
在图3A和图3B的表面和里面仅在实施方式1的说明中使用。
MCU基板100为两面安装基板。
MCU基板100上安装有控制全体装置的运行的MCU101、记录关于装置的利用的信息等的EEPROM102、切换电力的供给路径的充电IC103。
MCU101是所谓的控制器。MCU101的运行通过由固件和固件上运行程序的进行被规定。
在实施方式1的MCU101在与其它IC的通信中使用串行通信方式即I2C通信和UART通信。在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I2C通信用的通信线准备两个系统。
第一系统为用于MCU101与安装于与自身相同的基板(即MCU基板100)的EEPROM102、充电IC103的I2C通信的通信线。
第二系统为用于MCU101与安装于与MCU基板100邻接的其它基板(即USB连接器基板200)的余量计IC201的I2C通信的通信线。
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没有电连接点。因此,第一系统的通信和第二系统的通信是相互独立的。MCU101从MCU基板100看,在与位于比USB连接器基板200更远的LED和安装于蓝牙基板300的蓝牙IC303(参照图9)的通信中使用UART通信。
充电IC103上设有从电池50接收电池电压VBAT的供电的BAT端子、接收从外部电源的总线电压VUSB的供给的V总线端子。
在实施方式1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的情况下,用于电池电压VBAT的供给的电源线分成两个系统。充电IC103连接于一根电源线。另一根电源线连接于余量计IC201和生成施加于加热器的电压的升压DC/DC电路202(参照图7B)。其它,电池电压VBAT也连接于电池50的保护IC203(参照图7B)。
MCU基板100上安装有开或关将外部电源和充电IC103连接的电源线的负载开关104。外部电源为通过USB连接器21连接的外部设备。这里的外部设备包括例如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插座。
MCU基板100上安装有升降压DC/DC电路105,该升降压DC/DC电路105从充电IC103输出的电压Vcc生成3.3V的系统电源Vcc33_0。升降压DC/DC电路105可以将由充电IC103输出的电压Vcc升压以生成系统电源Vcc33_0,也可以将由充电IC103输出的电压Vcc降压以生成系统电源Vcc33_0,也可以直接输出由充电IC103输出的电压V cc来生成系统电源Vcc33_0
升降压DC/DC电路105在电池电压VBAT比3.3V低的情况下升压,在电池电压VBAT比3.3V高的情况下降压,在电池电压V BAT等于3.3V的情况下直接输出。
这里的系统电源Vcc33_0是即使MCU101在不运行的状态下供给也继续的原始的电源。
系统电源Vcc33_0通过电源线,向电源开关驱动108、系统停止用的负载开关106、存储(保存)表示加热器是否过加热状态的值的触发器107供给。换言之,这些电路元件在系统停止中也运行。
在系统停止用的负载开关106关的情况下,系统电源Vcc33_0成为仅供给的电路元件运行的状态。结果地,停止包含MCU101的大部分电路元件运行。
MCU基板100上安装有电源开关驱动108。电源开关驱动IC108为控制负载开关106的开和关的电路。
电源开关驱动108在取下外部面板10的状态下检测到按钮23(参照图1D)的按下时,控制负载开关106关闭。
外部面板10的取下通过用于检测外部面板10向主体外壳20装卸的霍尔IC304(参照图9)和输入霍尔IC304的输出电位的单施密特触发逆变器305(参照图9)被检测。
MCU101不参与基于电源开关驱动108的负载开关106的控制。即,负载开关106的控制和MCU101是独立进行的。
本实施方式中,由打开状态的负载开关106向各部分提供的3.3V的系统电源标记为V cc33,与系统的停止中供给也继续的系统电源Vcc33_0相区别。
MCU基板100上安装有在开闭器30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对上述的三个热敏电阻供给系统电源V CC33_SLP的负载开关109。
因此,在开闭器30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不向三个热敏电阻供给系统电源V CC33_SLP。另外,对负载开关109,从系统停止用的负载开关106供给3.3V的系统电源V cc33
MCU基板100上安装有存储表示外部壳体20B的温度是否异常的值的触发器110。对触发器110,从系统停止用的负载开关106供给系统电源V cc33
MCU基板100上安装有用于加热器电阻值(加热器温度)的测量的运算放大器111。
MCU基板100上安装有振动器60用的连接器112。
MCU基板100上安装有测量加热器温度的热敏电阻42用的连接器113A和113B。连接器113A为正极用,连接器113B为负极用。另外,请注意向连接器114A和114B连接热敏电阻41的配线在图3B中被省略这一点。
MCU基板100上安装有用于抽吸(即吸气)的检测的热敏电阻41用的连接器114A和114B。连接器114A为正极用,连接器114B为负极用。
MCU基板100上安装有用于外部壳体20B的温度检测的热敏电阻用的连接器115A和115B。连接器115A为正极用,连接器115B为负极用。
MCU基板100使用柔性基板600,该柔性基板600形成有用于与安装于MCU基板100以外的基板的电路元件通信的配线图案。柔性基板600上也包含电源图案。
图4为说明电源线上出现的电路元件和各电路元件之间出现的电压的图。
在实施方式1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的情况下,电池50的电源线分成两个系统。两个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连接于充电IC103的BAT端子,另一个系统连接于余量计IC201的VBAT端子和升压DC/DC电路202的VIN端子。通过将电源线分成两个系统,向加热器供给的大电流不用通过充电IC103。因此,充电IC103不必过大。
余量计IC201由系统电源Vcc33供给而运行,监视向BAT端子供给的电池电压VBAT等。
升压DC/DC电路202升压电池电压V BAT而生成施加于加热器的升压电压Vboost。不过,向加热器的电力供给通过连接于升压DC/DC电路202的输出端子的未图示的MOS型FET的打开控制而实现。
顺便说一下,余量计IC201和升压DC/DC电路202安装于USB连接器基板200。
充电IC103从电池电压V BAT或总线电压VUSB生成电压Vcc,向升降压DC/DC电路105供给,电池电压V BAT从电池50接收供给,总线电压VUSB从外部电源接收供给。
升降压DC/DC电路105从电压Vcc生成3.3V的系统电源V cc33_0,向负载开关106等供给。系统电源Vcc33_0在系统的停止中(MCU101的停止中)供给也继续。
负载开关106限于使MCU101(参照图3A)等运行的情况,将3.3V的系统电源Vcc33向MCU101和负载开关109等供给。该系统电源Vcc33也向余量计IC201供给。
负载开关109限于进行基于三个热敏电阻的温度测量的情况,将3.3V的系统电源VCC33_SLP向电源线输出。这里所说的三个热敏电阻指的是用于抽吸检测的热敏电阻41、用于加热器的温度测量的热敏电阻42、用于外部壳体20B的温度测量的热敏电阻。
另外,充电IC103将由电池电压VBAT生成的5V电源作为Vcc5向LED302(参照图2B)供给。向LED302也可以供给总线电压VUSB
图5是说明在实施方式1使用的充电IC103的内部结构例的图。
如图5所示的充电IC103上设有I2C接口103A、逻辑电路103B、栅极驱动器103C、低压差线性稳定器(以下称为“LDO”)103D的四个MOS型FETQ1~Q4。
I2C接口103A用于与相同基板上的MCU101的I2C通信。
充电IC103的BAT端子通过电源线,连接电池50。因此,充电IC103的BAT端子除了充电时,均被供给电池电压VBAT
充电IC103的VBUS端子通过负载开关104(图4参照)连接USB连接器21。负载开关104仅限于外部电源即总线电压VUSB的接收电力被检测的情况控制为打开状态,总线电压VUSB的接收电力不被检测的情况控制为关闭状态。负载开关104的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的切换也可以由MCU101进行。
充电IC103对应五种供电模式。
五种供电模式为充电模式、基于总线电压VUSB的供电模式、基于总线电压VUSB和电池电压VBAT两个的供电模式、基于电池电压VBAT的供电模式、基于电池电压VBAT的OTG(=即插即用)功能的供电模式。
图6A说明以充电模式运行的充电IC103的电力供给路径的图。
充电模式是在USB连接器21(参照图1B)连接USB线的状态下,在从MCU101向CE端子施加低电平信号的情况进行。
在充电模式的情况下,FETQ1和Q4被控制为开,FETQ3被控制为关,FETQ2被PWM(=脉宽调制)控制。通过这样控制FETQ1~Q4,充电IC103作为降压调节器(转换器)运行。
施加于V总线端子的总线电压VUSB为大致5V的电源。
FETQ2的开或关通过栅极驱动器103C控制。栅极驱动器103C的开关是逻辑电路103B基于从未图示的端子或配线取得的充电电流或充电电压来进行的。通过FETQ2的开关,总线电压VUSB降压至适合电池50的充电的电压。
从充电IC103的SW端子经由电感输出的电压Vcc再输入SYS端子后,从BAT端子向电池50(图2A参照)输出(充电)。
图6B是说明以基于总线电压VUSB的供电模式运行的充电IC103的电源供给路径的图。
该供电模式在USB连接器21(参照图1B)连接USB线,并且,在电池50生成异常的状态下,相对CE端子,从MCU101施加高电平信号的情况下进行。这里所述的电池50的异常指的是因处于过放电状态和深放电状态等而禁止电池50的放电的状态。
在CE端子施加高电平信号时,FETQ2的PWM控制被停止。
在该供电模式的情况下,FETQ1和Q2控制为开,FETQ3和Q4控制为关。
因为FETQ1和Q2控制为开,FETQ3控制为关,SW端子出现的系统电源Vcc与总线电压VUSB相等。
因为FETQ4被关,所以电池50从充电IC103断开。
图6C是说明以基于USB电压VUSB和电池电压VBAT双方的供电模式运行的充电IC103的电力供给路径的图。
该供电模式在USB连接器21(参照图1B)连接USB线,并且,在电池50未生成异常的状态下,从MCU101向CE端子施加高电平信号的情况下进行。
在该供电模式的情况下,FETQ1和Q4控制为开,FETQ3控制为关,FETQ2被PWM控制。
在该供电模式的PWM控制以SYS端子的电压与电池电压VBAT相同的方式进行。因此,升降压DC/DC电路105(图4参照)以合成来源于总线电压V USB的电力和来源于电池50的电力的状态被供给。
在该供电模式的情况下,因为SYS端子的电压和电池电压VBAT相同,继续电池50的放电。
图6D是说明以基于电池电压VBAT的供电模式运行的充电IC103的电力供给路径的图。
该供电模式在USB连接器21(图1B参照)不连接USB线的状态下,从MCU101向CE端子施加高电平信号的情况下进行。
在该供电模式的情况下,FETQ4控制为开,FETQ1、Q2和Q3控制为关。
在该供电模式的情况下,从SYS端子输出的电压Vcc与电池电压VBAT的电压值相同。因此,电池电压VBAT的电压值相比充满电时降低时,电压Vcc也同样地降低。
在该供电模式的情况下,SYS端子的电压Vcc变动。
另外,SW端子和V总线端子的路径被FETQ1的寄生二极管阻止。因此,基于充电IC103的反向电流(OTG功能)的5V电压无法生成。
图6E是说明以基于电池电压VBAT的OTG功能的供电模式运行的充电IC103的电力供给路径的图。
该供电模式在指示为I2C接口103A通过I2C通信使用来自MCU101的OTG功能状态下,从MCU101向CE端子施加高电平信号的情况下进行。
在该供电模式的情况下,FETQ1和Q4控制为开,FETQ2控制为关,FETQ3被PWM控制。通过这样控制FETQ1~Q4,充电IC103作为升压调节器(转换器)运行。
该供电模式的情况也是,从SYS端子输出的电压Vcc与电池电压VBAT的电压值相同。因此,电池电压VBAT的电压值相比充满电时降低时,电压Vcc也同样地降低。
在该供电模式的情况下,FETQ3控制为开期间,通过经由电感,电流流向GND端子。之后,FETQ3控制为关时,在电感发生逆起电压。通过该逆起电力,V总线端子上出现将电压Vcc升压至5V的电压。通过输出5V的电压,能够利用LED302(参照图2B)。另外,LED302发光对于在MCU101的内部关闭内部晶体管是必要的。换言之,LED302经由设置于MCU101的内部的晶体管接地。
以上,在各运行模式中,对于充电IC103的CE端子负逻辑运行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CE端子也可以用于代替正逻辑运行的充电IC103。
在该情况下,例如为了使充电IC103以充电模式运行,从MCU101向CE端子施加高电平信号即可。
<USB连接器基板的结构>
图7A是说明在实施方式1使用的USB连接器基板200的表面侧的结构例的图。
图7B是说明在实施方式1使用的USB连接器基板200的里面侧的结构例的图。
在图7A和图7B的表面和里面仅在实施方式1的说明中使用。
USB连接器基板200为相比其它基板处理高电压的基板。
USB连接器基板200也是两面安装基板。
USB连接器基板200上安装有USB连接器21。在本实施方式的USB连接器21为了接收通过经由USB线的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的供给而被使用。
此外,USB连接器基板200上安装有收集电池50(参照图2A)的信息的余量计IC201、升压DC/DC电路202。
余量计IC201具有VBAT端子,该VBAT端子上连接电池50的电源线。但是,余量计IC201接收来自负载开关106(参照图4)的3.3V的系统电源Vcc33的供给而运行,基于向VBAT端子的输入等,取得电池50的剩余容量等的信息。
图8是说明余量计IC201的功能的图。图8表示作为余量计IC201的代表性的结构要素的数字运算部201A、寄存器201B、I2C接口201C。在图8中未图示,但是余量计IC201具有输入VBAT端子等的电池50的信息的端子。
数字运算部201A基于电池温度TBAT(℃)、电池电压VBAT(V)、电池电流IBAT(A)来计算剩余容量(Ah),存储于寄存器201B。数字运算部201A也计算在当前时刻的充满电容量(Ah)。另外,电池温度TBAT(℃)通过热敏电阻53(参照图2A)被测量。
数字运算部201A上设置有计算以当前时刻的充满电状态为100%、完全放电状态为0%的情况下的充电状态SOC(=充电状态)的功能。计算出的SOC也存储于寄存器201B。
数字运算部201A上设置有计算电池50的健康度和劣化状态的指标即SOH(=健康状态)的功能。计算的SOH也存储于寄存器201B。另外,SOH也可以表示当前时刻的充满电容量相对于新品时的充满电容量的比率。新品时的SOH为100%。代替充满电容量,SOH也可以用于当前时刻的电池50的内部电阻相对于新品时的电池50的内部电阻的比率。
I2C接口201C用于与安装于邻接的MCU基板100的MCU101的串行通信。
返回图7A和图7B的说明。
此外,USB连接器基板200上安装有电池50的保护IC203。保护IC203监视电池50的过充电和过放电、充电时和放电时的过电流,并在检测这些时保护电池50。
USB连接器基板200上安装有连接器204A和204B,该连接器204A和204B分别连接于用于从电池50电力的取出的负极51和正极52(参照图2B)。连接器204A为正极用,连接器204B为负极用。
USB连接器基板200上也安装有用于电池温度的测量的热敏电阻53用的连接器205。
另外,USB连接器基板200上安装有加热器连接器206A和206B。加热器连接器206A为正极用,加热器连接器206B为负极用。
此外,USB连接器基板200上也安装过电压保护IC。过电压保护IC位于USB连接器21(参照图1B)和负载开关104之间,用于从USB连接器21供给的电力的监视。过电压保护IC在检测到过电流和/或过电压的情况下,断开USB连接器21和负载开关104之间的电连接。
<LED和蓝牙基板、霍尔IC基板的结构>
图9是说明在实施方式1使用的LED以及蓝牙基板300和霍尔IC基板400的结构例的图。
LED以及蓝牙基板300上安装有触碰开关301和LED302。触碰开关301被用作所谓的电源按键。另外,在取下外部面板10的状态下的长按操作的情况下,触碰开关301作为MCU101的重置按键发挥功能。
在实施方式1的LED302的数量为八个。在图9的情况,LED302在LED以及蓝牙基板300上呈一列配置。另外,LED302的数量和在LED以及蓝牙基板300上的配置能够任意地变更。
LED302上施加来自充电IC103(参照图4)或USB连接器21的5V的电压Vcc5。通过八个LED302的发光的组合,对使用者通知各种各样的信息。例如表示电池50的剩余容量。另外例如通知进行重置的意思。在外部面板10从主体外壳20取下的状态下长按按钮23(即触碰开关301)的情况下进行重置。
LED302的发光通过MCU101(参照图3A)被PWM控制。
因为施加5V的电压Vcc5的LED以及蓝牙基板300与上述的MCU基板100和USB连接器基板200分别设置,配线和热不用集中于一个基板。另外,为了更高度地控制LED302的发光,也可以采用驱动。
此外,LED以及蓝牙基板300上安装有蓝牙IC303。蓝牙IC303进行与配对的外部设备的通信。配对在开闭器30关闭状态下,以按压触碰开关301为条件进行。蓝牙IC303被供给3.3V的系统电源Vcc33
蓝牙IC303和MCU101的通信使用UART通信。
LED以及蓝牙基板300上安装有用于检测外部面板10的主体外壳20的装卸的霍尔IC304、通过滞后特性稳定化霍尔IC304的输出的单施密特触发逆变器305。霍尔IC304和单施密特触发逆变器305也是被供给3.3V系统电源Vcc33。单施密特触发逆变器305也可以省略。
霍尔IC基板400上安装有检测开闭器30的开闭的霍尔IC401。霍尔IC401也是供给3.3V的系统电源Vcc33。霍尔IC基板400也是通过柔性基板600连接MCU101。
<通信协议>
图10是说明由电路元件1000(参照图2B)采用的通信协议的一例的图。具体地,图10举例示出用于MCU101与其它IC的通信的通信协议。
在实施方式1的MCU101使用多个通信协议与其它IC通信。具体地,与I2C通信使用UART通信。
在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对应I2C通信的通信线是两个系统,对应UART通信的通信线是一个系统。
在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对应I2C通信的两个系统的通信线为用于和与MCU101相同的基板上的IC通信的第一通信线、用于和与MCU101不同的基板上的IC通信的第二通信线。第一通信线和第二通信线之间没有电连接点。即,第一通信线上的通信和第二通信线上的通信是分别独立的。
另外,对应UART通信的一系统的通信线是第三通信线。
图10中,第一通信线标记为“I2C1”,第二通信线标记为“I2C2”。
第一通信线在MCU基板100作为配线图案被安装。实施方式1中,MCU基板100也称为第一基板。
在图10的情况下,MCU101上设置有第一通信线用的第一通信端子101A、第二通信线用的第二通信端子101B。
MCU101通过第一通信线,与EEPROM102和充电IC103连接。
实施方式1中,也称充电IC103为第一IC,称EEPROM102为第三IC。
在图10的情况下,充电IC103上设有第一通信线用的第三通信端子103A1,EEPROM102上设有第一通信线用的第五通信端子102A。
第二通信线包含连接MCU基板100和USB连接器基板200的柔性基板600(参照图7B)。
在实施方式1的情况下,MCU基板100的基板面和USB连接器基板200的基板面为大致平行设置。该基板之间的关系从例如图2A、图2B和图3A确认。换言之,USB连接器基板200位于MCU基板100的相邻处。
连接MCU基板100和USB连接器基板200的柔性基板600的距离比连接MCU基板100和LED以及蓝牙基板300的柔性基板600的距离短。另外,连接MCU基板100和LED以及蓝牙基板300的柔性基板600的距离比连接MCU基板100和霍尔IC基板400的柔性基板600的距离短。该设置上的关系从例如图9确认。
实施方式1中,USB连接器基板200也称为第二基板。
MCU101通过第二通信线,连接于余量计IC201。
实施方式1中,余量计IC201也称为第二IC。
在图10的情况下,余量计IC201上设置第二通信线用的第四通信端子201A1。
实施方式1中,LED以及蓝牙基板300也称为第三基板。
UART通信用的第三通信线包含连接MCU基板100和LED以及蓝牙基板300的柔性基板600(参照图7A)。
MCU101通过第三通信线,连接于蓝牙IC303。
实施方式1中,蓝牙IC303也称为第四IC。
在图10的情况下,MCU101上设有第三通信线用的第六通信端子101C。另一方面,蓝牙IC303上设有第三通信线用的第七通信端子303A。
I2C通信能够为一对多的通信。即,I2C通信为总线连接。因此,在I2C通信的情况下,通信目的地由地址指定。
图11是说明I2C通信的图像的图。图11中,举例示出MCU101和余量计IC201的通信。即,图11示出采用第二通信线的通信例。如图11所示,I2C通信依照地址的发送、指令的发送、数据的发送的顺序进行。另外,在如图11所示的I2C通信中,指令的发送和数据的发送为多字节形式,也可以作为单字节形式。
对应I2C通信的第一通信线也好,第二通信线也好,信号线的数量不管连接的IC的数量,均为串行通信用的时钟线SCL和串行通信用的数据线SDA两个。另外,I2C通信的速度为0.1~1Mbps。另外,时钟线SCL用于分配同步的时序的时钟脉冲和ACK的发送和接收,数据线SDA用于上述的地址、指令、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另一方面,UART通信为1对1的连接,为不采用时钟的非同步式通信。
在单向通信的情况下,UART通信的信号线的数量为一根,但是在双向通信的情况下,UART通信的信号线的数量为两根。图10的例子中,使用包含重置线的三根信号线。
另外,UART通信的速度为0.1~115kbps。即,UART通信的速度比I2C通信低。
但是,UART通信能够长距离通信。因此,实施方式1中,柔性基板600的距离变长的MCU101和LED以及蓝牙基板300的通信使用UART通信。
<运行模式>
图12是说明准备于在实施方式1使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的运行模式和运行模式之间的转变条件的图。另外,之后的说明中,运行模式之间的转变也称为转变模式。
由实施方式使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具有九个运行模式。充电模式M1、睡眠模式M2、错误模式M3、永久性错误模式M4、蓝牙配对模式M5、唤醒模式M6,初始化模式M7,吸烟模式M8,吸烟结束模式M9的九个。
按照以下顺序,对于各运行模式进行说明。
·充电模式M1
充电模式M1为利用总线电压VUSB给电池50充电的模式。
充电模式M1中,在电池50(参照图2A)的电池电压VBAT极低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深放电和过放电的检测等。
·睡眠模式M2
睡眠模式M2为检测开闭器30(参照图1A)的关闭状态时,除了基于余量计IC201的电池50的监视,几乎全部的功能不能使用的状态。因此,睡眠模式M2比其它模式消耗电力更少就好。
但是,向一部分触发器的系统电源Vcc33_0的供给继续。其结果,供电保持住继续的触发器的值。
在充电模式M1,在取下USB的情况或充电完成的情况下,转换至睡眠模式M2。相反地,在睡眠模式M2下,在连接USB的情况下,转换至充电模式M1。此外,睡眠模式M2也能够转变为蓝牙配对模式M5、唤醒模式M6。另外,在睡眠模式M2以外的模式连接USB的情况,也可以转换至充电模式M1。
·错误模式M3
错误模式M3为温度异常等能够恢复的错误发生时,暂时地退避的模式。
转换为错误模式M3时,进行错误通知,经过一定时间后或满足解除的所定条件后,恢复至睡眠模式M2。
顺便说一下,也从充电模式M1、唤醒模式M6、吸烟的初始化模式M7、吸烟模式M8转换至错误模式M3。
·永久性错误模式M4
永久性错误模式M4为在深放电、电池寿命、短路等不能恢复的错误发生的情况下,禁止向其它模式转变的模式。即使图12,也没有从永久性错误模式M4向其它模式的箭头。
·蓝牙配对模式M5
蓝牙配对模式M5为基于蓝牙执行与外部设备的配对的模式。配对的外部设备记录于白名单。即,绑定。
另外,在睡眠模式M2中,关闭开闭器30的同时,通过操作按钮23(参照图1D)转换至蓝牙配对模式M5。
在蓝牙配对模式M5中,绑定成功或者失败时,转换至睡眠模式M2。
·唤醒模式M6
唤醒模式M6为能够利用除了加热几乎全部的功能的模式。
在睡眠模式M2下,开闭器30打开时转换至唤醒模式M6。相反地,在唤醒模式M6中,开闭器30被关闭或者经过一定时间时,转换至睡眠模式M2。
·吸烟的初始化模式M7
吸烟的初始化模式M7为当开始杆部的加热时,进行初始设定等的模式。
初始化模式M7在唤醒模式M6中,通过操作按钮23转换。
另外,在初始化中发生错误的情况,由初始化模式M7转换至错误模式M3。
·吸烟模式M8
吸烟模式M8为进行烟杆的加热的模式。加热器的通电交替进行用于发热和用于取得电阻值。另外,加热器的温度曲线随时间变化。
在初始化模式M7中通过完成初始设定转换至吸烟模式M8。另外,在吸烟模式M8中发生错误时,转换至错误模式M3。
·吸烟结束模式M9
吸烟结束模式M9为结束进行加热的处理的模式。
在吸烟模式M8中,时间或抽吸次数达到上限时,开闭器30被关闭时,或,USB被连接时转换至吸烟结束模式M9。在通过连接USB转换至吸烟结束模式M9的情况下,也可以接着转换至充电模式M1。
另外,在吸烟结束模式M9中,检测到加热结束时,转换至唤醒模式M6。
<运行模式其它的通信内容>
图13是说明在实施方式1的运行模式的其它的通信内容的图表。
图13说明对于九个运行模式、从睡眠模式的两个转变模式的计十一个模式的通信内容。
图13中,上述的三个通信线表示即I2C通信用的第一通信线、第二通信线、UART通信用的第三通信线上的通信。
第一通信线连接MCU101、EEPROM102、充电IC103。
第二通信线连接MCU101、余量计IC201。
第三通信线连接MCU101、蓝牙IC303。
·充电模式M1
MCU101通过第一通信线,接收充电IC103的充电信息。另一方面,MCU101通过第一通信线,对于充电IC103,发送关闭OTG功能的指令。即,MCU101向充电IC103指示将从电池电压VBAT生成5V电压的功能停止。由此能够对LED302供给总线电压VUSB
MCU101通过相同的第一通信线,对于EEPROM102发送指令。例如MCU101对EEPROM102发送存储充电开始日期和时刻和当时的电池剩余量的指令。另外例如MCU101对EEPROM102发送存储充电结束日期和时刻和当时的电池剩余量的指令。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MCU101通过第二通信线,以一秒为周期从余量计IC201接收1电池信息。另外,以1秒为周期是一个例子。
图14是说明充电模式M1中的通信的图。另外,如图14所示的处理运行的初始状态为睡眠模式M2。
在睡眠模式M2中,输入MCU101的PA9端子的电压变化为高电平时,MCU101检测USB的连接,将运行模式变更为充电模式M1。另外,PA9端子上分配分压总线电压VUSB的电压。将分压电路的一端连接至地面,在不连接USB的情况下,PA9端子的电位与地面的电位相等。
充电模式M1开始时,MCU101通过第一通信线(即I2C的第一系统),向相同基板上的充电IC103发送OTG关闭指令。
接着,MCU101使输出至PC9端子的电压变化为高电平,控制负载开关104(参照图4)为开。负载开关104为打开状态时,开始总线电压V USB对于充电IC103的供电。
另外,也可以通过MCU101输出至PC9端子的电压为低电平或不定,控制负载开关104为开。在该情况中,负载开关104的ON端子上分配分压总线电压VUSB的电压。即,如果输出至PC9端子的电压为低电平或不定,负载开关104的ON端子通过分压总线电压VUSB的电压为高电平。
不过,即使总线电压VUSB的供电开始,基于充电IC103的电池50的充电也不被开始。电池50的充电通过基于MCU101的充电指令通知至充电IC103而开始。另外,该通知不适用第一通信线。
另外,充电模式M1开始时,MCU101通过第二通信线(即I2C的第二系统),在与余量计IC201之间,以1秒为周期发送和接收I2C指令。
采用该第二通信线的MCU101和电量计201之间的通信在充电模式M1间继续。即,MCU101与EEPROM102、充电IC103的通信不被妨碍,能够专注于与余量计IC201的通信。
换言之,MCU101通过与余量计IC201的通信,不用妨碍与EEPROM102、充电IC103的通信。
控制负载开关104为打开状态后,MCU101通过第一通信线,在EEPROM102写入充电开始信息。具体地,记录充电开始日期和时刻和当时的电池剩余量。此时还未开始充电。
之后,MCU101对于充电IC103发送充电指令。该充电指令通过使MCU101的PB3端子的电位变化至低电平而进行。出现于PB3端子的电位的变化分配于充电IC103的CE端子(参照图5)。
通过接收充电指令,开始充电时,MCU101和充电IC103以一定时间周期(例如x秒周期)发送和接收I2C指令。
最终,充电完成从充电IC103通知至MCU101,MCU101对EEPROM102指示写入充电结束信息。另外,通过MCU101使PB3端子的电位变化为高电平,对充电IC103,通知充电停止指令。对充电IC103的充电停止指令通过使PB3端子的电位变化为高电平而进行。
之后,输入PA9端子的电压变化为低电平时,MCU101检测USB的取下。接着,MCU101使输出至PC9端子的电压变化至低电平,控制负载开关104为关闭状态。负载开关104控制为关闭状态时,不能对充电IC103进行总线电压V USB的供电。
另外,充电模式M1期间,MCU101与EEPROM102、充电IC103的每一个,独立地通信。即,MCU101和EEPROM102通信的时序与MCU101和充电IC103通信的时序不重合。更详细地说,MCU101和EEPROM102通信的时序为在充电模式M1的初始(充电开始前)和末期(充电完成后)。MCU101和充电IC103通信的时序为在充电模式M1的中期(充电中)。
另外,MCU101和EEPROM102的通信、从MCU101到充电IC103的OTG关闭指令的通信、从充电IC103对MCU101的充电完成的通信在每个事件发生时进行。换言之,第一通信线上的通信为非周期性地进行。
另一方面,第二通信线上的通信在充电模式M1的期间中,周期性地进行。
如图14所示,在充电模式M1中,第一通信线上的通信的时序和第二通信线上的通信的时序重合。
但是,如上所述,因为第一通信线和第二通信线是不同的通信线,能够不妨碍其它通信线上的通信地进行。
另外,第二通信线是连接与安装有MCU101的MCU基板100不同的其它USB连接器基板200的通信线,但是因为是I2C通信,能够比UART通信更高速地通信。因此,能够以1秒为周期收集电池50的信息。换言之,第二通信线的通信频率比第一通信线的通信频率更高。
用于第二通信线的I2C通信不适合跨越多个基板的长距离通信是技术常识。但是,采用适合长距离通信的UART通信等时,与余量计IC201的通信频率降低,MCU101变得难以取得电池50的最新状态。因此,使安装有余量计IC201的USB连接器基板200位于MCU基板100的相邻处。由此,即使对于安装于其它基板的余量计IC201,也能够进行基于I2C通信的高频率通信。
返回图13的说明。
使用这些第一通信线和第二通信线的通信并行,MCU101与安装蓝牙IC303的LED以及蓝牙基板300通过第三通信线通信。
这里的第三通信线使用通信距离长的UART通信作为通信协议。顺便说一下,MCU101对蓝牙IC303发送充电信息。该充电信息能够向配对的外部设备发送。
·睡眠模式M2
MCU101与EEPROM102、充电IC103、和蓝牙IC303的任一个不进行通信。
但是,在从唤醒模式M6向睡眠模式M2的转换期的情况下,MCU101通过第一通信线,对充电IC103,发送关闭OTG功能的指令。另外,MCU101通过第三通信线,指令蓝牙IC303睡眠。从唤醒模式M6向睡眠模式M2的转换期也是两个转变模式中的一个。
另一方面,在从睡眠模式M2向唤醒模式M6的转换期的情况下,MCU101通过第一通信线,对充电IC103,发送打开OTG功能的指令。另外,MCU101通过第三通信线,指令蓝牙IC303启动。
这里的转换期是仅与作为第一IC的充电IC103通信的第一条件的一例。从睡眠模式M2到唤醒模式M6的转换期也是两个转变模式中的另一个。
·错误模式M3和永久性错误模式M4
MCU101通过第一通信线,使错误信息存储于EEPROM102。
另外,MCU101通过第二通信线,以一秒为周期接收来自余量计IC201的电池信息。
另外,MCU101通过第三通信线,发送错误信息至蓝牙IC303。
错误模式M3和永久性错误模式M4是与作为第三IC的EEPROM102通信的第二条件的一例。
·蓝牙配对模式M5
MCU101通过第三通信线,从蓝牙IC303接收配对的终端的信息。
之后,MCU101通过第一通信线,使配对的终端存储于EEPROM102。
另外,MCU101通过第二通信线,以一秒为周期,接收来自余量计IC201的电池信息。
这里的蓝牙配对模式M5也是与作为第三IC的EEPROM102通信的第二条件的一例。
·唤醒模式M6
MCU101通过第二通信线,以一秒为周期,接收来自余量计IC201的电池信息。另外,唤醒模式M6的MCU101仅与余量计IC201通信。
·吸烟的初始化模式M7
MCU101通过第一通信线,使加热开始时间存储于EEPROM102。
另外,MCU101通过第二通信线,以一秒为周期,接收来自余量计IC201的电池信息。
这里的初始化模式M7也是与作为第三IC的EEPROM102通信的第二条件的一例。
·吸烟模式M8
MCU101通过第一通信线,使抽吸时序存储于EEPROM102。抽吸时序由用于检测抽吸的热敏电阻41来检测。
另外,MCU101通过第二通信线,以一秒为周期,接收来自余量计IC201的电池信息。
这里的吸烟模式M8也是与作为第三IC的EEPROM102通信的第二条件的一例。
·吸烟结束模式M9
MCU101通过第一通信线,使电子烟模式的时间存储于EEPROM102。另外,也可以存储加热结束时间。
另外,MCU101通过第二通信线,以一秒为周期,接收来自余量计IC201的电池信息。
另外,MCU101通过第三通信线,向蓝牙IC303发送吸取信息。
这里的吸烟结束模式M9也是与作为第三IC的EEPROM102通信的第二条件的一例。
·总结
在实施方式1使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的电路元件1000设置有两个系统的通信线,用于与MCU101和其它的IC的I2C通信。由此,即使增加MCU101通信的IC的数量,也能够在多个IC之间实现高频率并且低延迟的通信。其结果为,实现基于MCU101的控制精度的提高和高功能化。
这里的两个系统的通信线有安装于MCU基板100上的第一通信线、连接同基板和USB连接器基板200的第二通信线。
由于通信对象即基板分别设置两个系统用于I2C通信,通信线不用集中在一个基板上,从而抑制了配线图案的复杂化和高密度化。结果地,实现降低气溶胶生成装置1的制造成本。
另外,因为与邻接MCU基板100的USB连接器基板200的通信采用I2C通信,能够实现MCU101和余量计IC201的高速通信。换言之,MCU101能够以低延迟取得电池50的状态。
另一方面,通过与LED以及蓝牙基板300的通信采用UART通信,其中基于柔性基板600的通信距离比USB连接器基板200的通信距离更长,即使与通信距离长的蓝牙IC303也能够实现可靠的通信。
另外,由于MCU 101以不同的时序与共享第一通信线的多个IC中的每一个进行通信,因此MCU 101与每个IC之间的通信精度也得以提高。
另外,充电模式M1为通过第一通信线,MCU101与EEPROM102及充电IC103双方通信的模式。
睡眠模式M2为通过第一通信线,MCU101与EEPROM102及充电IC103双方不通信的模式。但是,MCU101通过第二通信线,与余量计IC201通信。
睡眠模式M2为从唤醒模式M6的转变期间和向唤醒模式M6的转变期间通过第一通信线,MCU101仅与充电IC103通信的模式。
唤醒模式M6通过第一通信线,MCU101与EEPROM102、充电IC103双方不通信的模式。
剩余的运行模式,即错误模式M3、永久性错误模式M4、蓝牙配对模式M5、初始化模式M7、吸烟模式M8、吸烟结束模式M9为通过第一通信线,MCU101仅与EEPROM102通信的模式。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使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参照图1A)中,运行模式中的通信的一部分与实施方式1不同。
图15是说明在实施方式2的运行模式的其它通信内容的图表。
在实施方式2使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在错误模式M3和永久性错误模式M4,在通过第二通信线与余量计IC201不通信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不同。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使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参照图1A)中,运行模式中的通信的一部分与实施方式1不同。
图16是在实施方式3的运行模式的其它的通信内容的图表。
在实施方式3使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在包含睡眠模式M2的全部的运行中,在通过第二通信线与余量计IC201不通信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不同。
<其它实施方式>
(1)以上,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范围。从专利权利要求范围的描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对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各种变更或改进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线的第二通信线的通信协议采用I2C通信,但是在任一方或者双方使用SPI(=串行外设接口)通信。
图17是说明串行通信的一方式即SPI通信的连接方式的图。在SPI通信的情况下,信号线需要时钟线、主输出线、主输入线、从属数量的从属选择线。例如从属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信号线为四根,从属的数量为三个的情况,信号线为六根。
SPI通信能够以1~数Mbps的速度通信,但是不适合远距离的通信。因此,SPI通信能够作为I2C通信的代替结构被采用。
(3)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在MCU101相同基板上,通信的IC的数量是两个,但是也可以仅与一个IC通信,也可以与三个以上的IC通信。
另外,MCU101与USB连接器基板200的一个IC通信,但是也可以与USB连接器基板200上的多个IC通信。对于与LED以及蓝牙基板300的通信也是同样的。
(4)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与MCU101的通信采用I2C通信的其它基板仅是USB连接器基板200,但是只要与MCU基板100的通信距离短,与多个其它的基板的通信也可以采用I2C通信。
(5)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假定加热式烟作为气溶胶生成装置1,但是上述的电路元件1000的结构也可以应用于电子烟。
图18说明对应电子烟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外观结构例的图。
气溶胶生成装置1A是用于不伴随着燃烧地生成所添加香味的气溶胶的器具,具有沿着纵向A延伸的棒状。气溶胶生成装置1A以沿着纵向A的方式,由电源元件710、第一烟弹720、第二烟弹730构成。
这里,第一烟弹720能够相对电源元件710装卸。另外,第二烟弹730能够相对第一烟弹720装卸。
换言之,第一烟弹720和第二烟弹730能够分别更换。
电源元件710对应在实施方式1的外部壳体20B(参照图1D),除了电池之外,还内置MCU其它的电路。换言之,电源元件710内置相当于电路元件1000的电路。顺便说一下,电源元件710的侧面上设有按键714。该按键714对应按钮23(参照图1D)。
第一烟弹720内置有储存气溶胶源即液体的箱体、通过毛细现象从箱体引入液体的芯绳,加热蒸发由芯绳保持的液体的线圈。
第一烟弹720也称为雾化器。此外,第一烟弹720内置有向气溶胶加入香味的香味元件。
第二烟弹730上设置有吸口732。
另外,如图18所示的气溶胶生成装置1A的外观为一例。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加热气溶胶源的方式的气溶胶生成装置进行说明,但是也能够应用于使用超音波等生成气溶胶的喷雾器。该情况,采用超声波振荡器代替加热器。在该情况下,MCU构成为能够控制超音波振荡器的振动。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气溶胶生成装置,但是上述的电路元件的结构也能够应用于没有气溶胶的生成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特别是能够应用于内置多个IC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附图标记说明
1、1A:气溶胶生成装置,10:外部面板,10A:信息窗,20:主体外壳、内部面板,20A、20B:外部壳体,22:插入孔,22A:容器,24:透光部件,30:开闭器,40:加热元件,50:电池,60:振动器,100:MCU基板,101:MCU,102:EEPROM,103:充电IC,104、106、109:负载开关,200:USB连接器基板,201:余量计IC,300:LED和蓝牙基板,303:蓝牙IC,400:霍尔IC基板,500:底盘,600:柔性基板,710:电源元件,720:第一烟弹,730:第二烟弹,1000:电路元件。

Claims (17)

1.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其中,具有:
加热器连接器,其与消耗由电源供给的电力而加热气溶胶源的加热器连接;
控制器,其包含串行通信用的第一通信端子和第二通信端子,控制从所述电源向所述加热器的供给电力;
第一IC,其与所述控制器分体,并且,包含串行通信用的第三通信端子;
第二IC,其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第一IC分体,并且,包含串行通信用的第四通信端子;
第一通信线,其连接所述第一通信端子和所述第三通信端子;
第二通信线,其连接所述第二通信端子和所述第四通信端子,并且,与所述第一通信线没有电连接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其中,
所述控制器从所述第一IC接收数据的时序与从所述第二IC接收数据的时序或者向所述第二IC发送数据的时序重合,
和/或,
所述控制器从所述第二IC接收数据的时序与从所述第一IC接收数据的时序或者向所述第一IC发送数据的时序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其中,
所述控制器以多个模式中任一个运行,
所述多个模式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IC通信的模式的任一个与所述多个模式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IC通信的模式的任一个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其中,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IC周期性地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其中,
多个模式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IC通信的模式的数量比所述多个模式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IC不通信的模式的数量更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其中,
所述多个模式包含能够向其它任一个模式转变的睡眠模式,并且,该睡眠模式为比其它任一个模式消耗电力更少的模式,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多个模式中除了所述睡眠模式以外的全部模式中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线与所述第二IC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其中,
所述多个模式包含能够向其它任一个模式转变的睡眠模式、至少暂时地禁止所述电源的充电的错误模式,并且,该睡眠模式为比其它任一个模式消耗电力更少的模式,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多个模式中除了所述睡眠模式和所述错误模式以外的全部模式中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线与所述第二IC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其中,
所述控制器在包含于所述多个模式的全部模式中与所述第二IC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其中,
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IC和所述第二IC的任一个均为分体,
并且,还包含含有串行通信用的第五通信端子的第三IC,
所述第一通信线连接所述第一通信端子和所述第五通信端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其中,
所述控制器以满足第一条件为契机,与所述第一IC通信,
所述控制器以满足与所述第一条件不同的第二条件为契机,与所述第三IC通信。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其中,
所述控制器构成为以多个模式中的任一个运行,
所述多个模式包含所述控制器只与所述第一IC和所述第三IC中的所述第三IC通信的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其中,
经由所述第一通信线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IC的数量比经由所述第二通信线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IC的数量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其中,
经由所述第二通信线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IC只是所述第二IC。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其中,
所述第二IC为取得所述电源的信息的余量计IC。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其中,
所述控制器以多个模式中任一个运行,
所述多个模式包含通过所述第一通信线与所述第一IC不通信并且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线与所述第二IC不通信的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线和所述第二通信线采用的通信协议为I2C。
17.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其中,具有:
加热器连接器,其与消耗由电源供给的电力而加热气溶胶源的加热器连接;
控制器,其包含串行通信用的第一通信端子和第二通信端子,控制从所述电源向所述加热器供给电力;
第一IC,其与所述控制器分体,并且,包含串行通信用的第三通信端子;
第二IC,其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第一IC分体,并且,包含串行通信用的第四通信端子;
第一通信线,其连接所述第一通信端子和所述第三通信端子;
第二通信线,其连接所述第二通信端子和所述第四通信端子,并且,与所述第一通信线没有电连接点。
CN202280033803.XA 2021-05-10 2022-02-10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Pending CN1172954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80020 2021-05-10
JP2021080020 2021-05-10
PCT/JP2022/005334 WO2022239337A1 (ja) 2021-05-10 2022-02-10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回路ユニット及び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95424A true CN117295424A (zh) 2023-12-26

Family

ID=84029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33803.XA Pending CN117295424A (zh) 2021-05-10 2022-02-10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65335A1 (zh)
KR (1) KR20240006535A (zh)
CN (1) CN117295424A (zh)
WO (1) WO202223933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21140B2 (en) * 2007-01-02 2010-05-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serviceability of a memory system
US20170075843A1 (en) * 2015-09-10 2017-03-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fi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chip and intrachip node communication
JP2017097475A (ja) * 2015-11-19 2017-06-01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グラフィックス機能を有する外部機器と接続可能な数値制御装置
US11357936B2 (en) * 2016-02-25 2022-06-14 Altria Client Services Llc Method and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vaping devices
WO2019229957A1 (ja) * 2018-05-31 2019-12-05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香味生成装置
KR20200000146A (ko) 2018-06-22 2020-01-02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비트린의 억제제를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페이로니병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JP6683866B1 (ja) * 2019-07-17 2020-04-22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エアロゾル吸引器用の電源ユニット、エアロゾル吸引器の電源診断方法、及びエアロゾル吸引器の電源診断プログラム
JP6831031B1 (ja) * 2020-07-09 2021-02-17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エアロゾル吸引器の電源ユニット
JP6856810B1 (ja) * 2020-09-07 2021-04-14 日本たばこ産業株式会社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電源ユニ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65335A1 (en) 2024-02-29
WO2022239337A1 (ja) 2022-11-17
KR20240006535A (ko) 2024-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268644A2 (en) Power supply unit for aerosol inhaler
EP3935966A1 (en) Power supply unit for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EP3937339A1 (en) Power supply unit for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and aerosol generation deivce
EP4218459A1 (en) Power supply unit for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EP3937338A1 (en) Power supply unit for aerosol inhaler
EP3937342A1 (en) Power supply unit for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EP3937337B1 (en) Power supply unit for aerosol inhaler comprising a temperature sensor
CN117295424A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电路元件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WO2022239343A1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回路ユニット及び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
CN116940256A (zh) 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扩展单元
EP3937340A1 (en) Power supply unit for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WO2023105771A1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電源ユニット
RU2774104C1 (ru) Блок питания для генерирующего аэрозоль устройства
US12022877B2 (en) Power supply unit for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WO2023105776A1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電源ユニット
WO2023105775A1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電源ユニット
JPWO2022239343A5 (zh)
JP2024509426A (ja) 1つ以上の拡張ユニットを有する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の通信を制御する方法
RU2774106C1 (ru) Блок питания для генерирующего аэрозоль устройства
US20240100275A1 (en) Controller for inhalation apparatus
WO2023105773A1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電源ユニット
WO2024053052A1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2239374A1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電源ユニット
WO2022239280A1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電源ユニット
WO2023105772A1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の電源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