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93973B - 一种域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及域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域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及域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93973B
CN117293973B CN202311559790.2A CN202311559790A CN117293973B CN 117293973 B CN117293973 B CN 117293973B CN 202311559790 A CN202311559790 A CN 202311559790A CN 117293973 B CN117293973 B CN 1172939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management
chip
management chip
power
co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597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93973A (zh
Inventor
孙佳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zon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597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939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93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93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93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939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 B60R16/03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al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20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域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及域控制器,该电源管理方法由于可以在确定当前供电电压处于正常供电电压集合之外后,基于预先建立的电压值集合与电源管理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当前供电电压所处的电压值集合对应的目标电源管理方案,以调节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的工作状态,这种方式可以根据供电电压的变化情况适配不同的电源管理方案,可以避免因供电电压的变化导致域控制器的损坏,从而可以提高域控制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域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及域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域控制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域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及域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电子化、智能化、网联化程度的逐渐提高,为了实现信号处理逻辑运算、辅助驾驶的域控制器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但是在众多的域控制器工作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域控制器电源管理相关的问题。
目前,电源工作电压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一定的波动,若电源工作电压发生突变,将导致域控制器内部损伤,电源电压过低或过高,将导致域控制器工作异常,影响通信。因此,目前需要一种合理的电源管理机制,从多种异常情况出发,优化域控制器的供电策略。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域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及域控制器,用于提高域控制器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域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所述域控制器包括通过第一电源管理芯片供电的MCU芯片、通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供电的SOC芯片和通过DC-DC转换器供电的以太网芯片,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均通过供电电源进行供电,所述电源管理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所述MCU芯片实时获取所述供电电源的当前供电电压;
所述MCU芯片若确定所述当前供电电压处于预设的正常供电电压集合之外,则基于预先建立的电压值集合与电源管理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供电电压所处的电压值集合对应的目标电源管理方案;
所述MCU芯片基于所述目标电源管理方案,调节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的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压值集合包括第一电压值集合和第二电压值集合,其中,所述第一电压值集合偏离所述正常工作电压集合的程度小于所述第二电压值集合偏离所述正常供电电压集合的程度;
若所述当前供电电压所处的电压值集合为所述第一电压值集合,则所述MCU芯片基于所述目标电源管理方案,调节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的工作状态,包括:
所述MCU芯片基于所述目标电源管理方案,控制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下电状态,并保持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若所述当前供电电压所处的电压值集合为所述第二电压值集合,则所述MCU芯片基于所述目标电源管理方案,调节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的工作状态,包括:
所述MCU芯片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均处于下电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CU芯片基于所述目标电源管理方案,控制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下电状态,并保持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之后,还包括:
所述MCU芯片若确定所述当前供电电压处于预设的正常供电电压集合之内,且持续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CU芯片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均处于下电状态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所述MCU芯片控制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是由外部控制信号控制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所述外部控制信号是在所述当前供电电压处于预设的正常供电电压集合之内,且持续预设时长后发送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CU芯片基于所述目标电源管理方案,控制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下电状态,并保持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之后,还包括:
所述MCU芯片若确定所述当前供电电压所处的电压值集合为所述第二电压值集合,则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均处于下电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CU芯片实时获取所述供电电源的当前供电电压之后,还包括:
所述MCU芯片在确定所述当前供电电压处于预设的正常供电电压集合之内的情况下,确定车辆处于电控系统休眠模式,控制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休眠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低功耗状态,控制所述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以太网芯片处于休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休眠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低功耗状态,控制所述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以太网芯片处于休眠状态之后,还包括:
接收用于表征启动车辆的唤醒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以太网芯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CU芯片实时获取所述供电电源的当前供电电压之后,还包括:
所述MCU芯片在确定所述当前供电电压处于预设的正常供电电压集合之内的情况下,确定车辆处于哨兵模式,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均处于低功耗状态,控制所述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以太网芯片处于休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均处于低功耗状态,控制所述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之后,还包括:
接收用于表征启动车辆的唤醒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切换为正常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以太网芯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域控制器,所述域控制器包括通过第一电源管理芯片供电的MCU芯片、通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供电的SOC芯片和通过DC-DC转换器供电的以太网芯片,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均通过供电电源进行供电,所述MCU芯片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电源管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域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及域控制器,域控制器包括通过第一电源管理芯片供电的MCU芯片、通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供电的SOC芯片和通过DC-DC转换器供电的以太网芯片,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均通过供电电源进行供电,电源管理方法包括:在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MCU芯片实时获取供电电源的当前供电电压;MCU芯片若确定当前供电电压处于预设的正常供电电压集合之外,则基于预先建立的电压值集合与电源管理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当前供电电压所处的电压值集合对应的目标电源管理方案;MCU芯片基于目标电源管理方案,调节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的工作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域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由于可以在确定当前供电电压处于正常供电电压集合之外后,基于预先建立的电压值集合与电源管理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当前供电电压所处的电压值集合对应的目标电源管理方案,以调节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的工作状态,这种方式可以根据供电电压的变化情况适配不同的电源管理方案,可以避免因供电电压的变化导致域控制器的损坏,从而可以提高域控制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域控制器的供电示意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域控制器供电的电路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域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域控制器的各模式之间切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并且,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文本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随着车辆的电子化、智能化、网联化程度的逐渐提高,为了实现信号处理逻辑运算、辅助驾驶的域控制器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但是,在众多的域控制器工作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域控制器电源管理相关的问题。例如:1、电源工作电压过低,导致域控制器工作异常,导致域控制器通信异常,程序挂机;2、电源电压突变导致域控制器轻微内部损伤,从而引起域控制器设备状态异常的问题;3、设备需要在待机下快速启动;4、域控制器在休眠模式下,电池容量小从而对域控的静态功耗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域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通过合理的电源管理机制,从多种异常情况出发,优化域控制器的供电策略。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域控制器的供电示意框图,其中,MCU芯片通过第一电源管理芯片供电,SOC芯片通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供电,以太网芯片通过DC-DC转换器供电,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均通过供电电源进行供电。
更具体的,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域控制器供电的电路结构图,其中,供电电源可以有两个(Battery1和Battery2),即采用两路电池独立供电, MCU芯片和SOC芯片分别通过各自专用的电源管理芯片(第一电源管理芯片PMIC1和第二电源管理芯片PMIC2)供电,以太网芯片(ETH PHY/Switch)通过独立的DC-DC转换器(DC-DC BUCK)供电;电源时序通过MCU来做上下电的供电管理,同时若PMIC1处于下电状态时,通过外部控制信号Ctrl触发MCU的PMIC1也可以唤醒MCU等,起到降低功耗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域控制器共有5种状态模式,分别为:
运行模式:所有电源正常供电,SOC/MCU芯片正常工作,所有通信模块正常工作,即此时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以太网芯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Standby模式:MCU进入低功耗模式,仅保留模数转换ADC和温度采样功能,其他模块进入休眠状态,即此时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低功耗状态,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休眠状态,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以太网芯片处于休眠状态。
Standby STR模式:MCU进入低功耗模式,仅保留模数转换ADC和温度采样功能,SOC的PMIC2进入低功耗模式,SOC外设仅保留DDR部分供电以实现快速启动,即此时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均处于低功耗状态,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以太网芯片处于休眠状态。
Level1_Abnormal模式:供电电压或域控制器的温度(通过测试域控制器的电路板的温度来测得)超过一定工作范围(16V<Vbat<18V)或者(6V<Vbat<8V)或者(Temp≥95℃),MCU/CAN正常工作,但SOC以及相关外设掉电,以实现局部区域电路保护,即此时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下电状态,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以太网芯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Level2_Abnormal模式:供电范围远远超过正常工作范围如(18V<Vbat<24V)或者(0V<Vbat<6V),整个域控全部下电,以实现对域控电路保护,即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均处于下电状态,以太网芯片处于下电状态。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域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如图3所示,该电源管理方法包括:
S301、在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MCU芯片实时获取供电电源的当前供电电压;
S302、MCU芯片若确定当前供电电压处于预设的正常供电电压集合之外,则基于预先建立的电压值集合与电源管理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当前供电电压所处的电压值集合对应的目标电源管理方案;
S303、MCU芯片基于目标电源管理方案,调节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的工作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域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由于可以在确定当前供电电压处于正常供电电压集合之外后,基于预先建立的电压值集合与电源管理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当前供电电压所处的电压值集合对应的目标电源管理方案,以调节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的工作状态,这种方式可以根据供电电压的变化情况适配不同的电源管理方案,可以避免因供电电压的变化导致域控制器的损坏,从而可以提高域控制器的安全性。
其中,预设的正常供电电压集合具体可以为(8V,16V),若供电电压处于该集合内,表示当前供电电压处于正常状态,域控制器可以平稳运行,若偏离了该集合,代表域控制器可能会有损坏的风险。预先建立的电压值集合与电源管理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为:当电压处于(16V,18V)或者(6V,8V)时,对应的电源管理方案即切换为Level1_Abnormal模式,此时控制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下电状态,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当电压处于(18V,24V)或者(0V,6V)时,对应的电源管理方案即切换为Level2_Abnormal模式,此时控制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均处于下电状态。其中,Level1_Abnormal模式对应的电压值集合偏离正常工作电压集合的程度小于Level2_Abnormal模式对应的电压值集合偏离正常供电电压集合的程度。
电压值集合包括第一电压值集合和第二电压值集合,其中,第一电压值集合偏离正常工作电压集合的程度小于第二电压值集合偏离正常供电电压集合的程度,这里的第一电压值集合可以为(16V,18V)∪(6V,8V),第二电压值集合可以为(18V,24V)∪(0V,6V),正常供电电压集合可以为(8V,16V),各集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开闭区间,只要保证各个集合连续且不重复即可;
在具体实施中,若当前供电电压所处的电压值集合为第一电压值集合,则MCU芯片基于目标电源管理方案,调节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的工作状态,包括:MCU芯片基于目标电源管理方案,控制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下电状态,并保持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从运行模式切换到Level1_Abnormal模式,MCU检测到供电电压落在(16V<Vbat<18V)或者(6V<Vbat<8V)时,或者也可以根据域控制器的温度判断,当检测到域控制器的温度Temp≥95℃时,MCU记录并上报故障信息到故障诊断模块,关闭SOC及其外设,实现局部区域电路保护,同时持续监控设备状态。
在具体实施中,MCU芯片基于目标电源管理方案,控制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下电状态,并保持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之后,即域控制器从运行模式切换到Level1_Abnormal模式后,MCU芯片若确定当前供电电压处于预设的正常供电电压集合之内,且持续预设时长,则控制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从Level1_Abnormal模式切换回运行模式,此时MCU检测到设备供电处于正常工作范围,持续监测一段时间后(适情况而定),MCU拉起SOC电源进入正常模式,上报故障恢复等信息(包含此时的设备状态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若当前供电电压所处的电压值集合为第二电压值集合,则MCU芯片基于目标电源管理方案,调节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的工作状态,包括:MCU芯片控制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均处于下电状态。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从运行模式切换到Level2_Abnormal模式,MCU检测到供电电压落在(18V<Vbat<24V)或者(0V<Vbat<6V)后,MCU记录并上报故障信息到故障诊断模块,整个域控全部下电,以实现对域控电路保护同时持续监控设备状态。
在具体实施中,MCU芯片控制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均处于下电状态之后,即域控制器从运行模式切换到Level2_Abnormal模式后,在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MCU芯片控制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其中,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是由外部控制信号控制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外部控制信号是在当前供电电压处于预设的正常供电电压集合之内,且持续预设时长后发送的。这里的外部控制信号可以是通过CAN总线、以太网或KL15使能信号唤醒MCU,在此不做任何限定。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从Level2_Abnormal模式切换回运行模式,此时MCU检测到设备供电处于正常工作范围,持续监测一段时间后(适情况而定),MCU拉起SOC电源进入正常模式,上报故障恢复等信息(包含此时的设备状态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MCU芯片基于目标电源管理方案,控制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下电状态,并保持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之后,即域控制器从运行模式切换到Level1_Abnormal模式后,还可以包括:MCU芯片若确定当前供电电压所处的电压值集合为第二电压值集合,则控制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均处于下电状态。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从Level1_Abnormal模式切换到Level2_Abnormal模式,MCU检测到供电电压落在(18V<Vbat<24V)或者(0V<Vbat<6V)区间,MCU记录并上报故障信息到故障诊断模块,整个域控全部下电,以实现对域控电路保护同时持续监控设备状态。
在具体实施中,MCU芯片实时获取供电电源的当前供电电压之后,还可以包括:MCU芯片在确定当前供电电压处于预设的正常供电电压集合之内的情况下,确定车辆处于电控系统休眠模式,控制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休眠状态,控制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低功耗状态,控制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控制以太网芯片处于休眠状态。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从运行模式切换到standby模式,SOC接收到休眠指令后,以太网以及相关外设进入到休眠模式,SOC向MCU发送LowPowerSignal激活信号,MCU接收指令后,MCU控制SOC芯片进入休眠状态。
在具体实施中,控制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休眠状态,控制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低功耗状态,控制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控制以太网芯片处于休眠状态之后,即控制域控制器进入到standby模式后,还可以包括:接收用于表征启动车辆的唤醒信号,控制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控制以太网芯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从standby切换回运行模式,这里的唤醒信号可以通过CAN总线、以太网或KL15使能信号唤醒MCU,MCU按照顺序控制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逐步唤醒SOC以及相关外设到正常工作状态。
在具体实施中,MCU芯片实时获取供电电源的当前供电电压之后,还可以包括:MCU芯片在确定当前供电电压处于预设的正常供电电压集合之内的情况下,确定车辆处于哨兵模式,控制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均处于低功耗状态,控制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控制以太网芯片处于休眠状态。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从运行模式切换到standby STR模式,SOC接收到休眠STR指令后,此时车辆处于哨兵模式,以太网以及相关外设进入到休眠模式,SOC向MCU发送Quickstart signal激活信号,MCU接收指令后关闭SOC外设供电,仅保留DDR部分以实现设备快速启动。
在具体实施中,控制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均处于低功耗状态,控制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之后,即控制域控制器处于standby STR模式后,还可以包括:接收用于表征启动车辆的唤醒信号,控制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切换为正常工作状态,并控制以太网芯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从standby STR切换回运行模式,设备通过CAN总线、以太网或KL15使能信号唤醒MCU,MCU按照顺序控制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切换为正常工作状态, SOC通过DDR内部加载的固件进行快速启动,恢复到正常运行模式。
上述各模式之间的切换过程可以参见图4,对于各模式之前的切换过程参见上文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域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可以监控设备运行的健康状态,对于故障问题进行上报。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因为外部温度,供电电压的变化对设备造成损坏。通过对于供电的管理,可以实现设备低电池容量供电下的低功耗需求;对于特定情况下也能实现快速的设备启动。对于电源或温度异常状态下,有两个级别的工作模式,且逐级故障上报,通过供电策略实现关键电路的保护,且在模式下实现部分功能的实现,来满足应用需求。通过电源管理和策略管理,设备在休眠状态下,可以快速启动,满足特定场景的需要。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域控制器,域控制器包括通过第一电源管理芯片供电的MCU芯片、通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供电的SOC芯片和通过DC-DC转换器供电的以太网芯片,第一电源管理芯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DC-DC转换器均通过供电电源进行供电,其中,MCU芯片用于实现如前论述的任一的电源管理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域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所述域控制器包括通过第一电源管理芯片供电的MCU芯片、通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供电的SOC芯片和通过DC-DC转换器供电的以太网芯片,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均通过供电电源进行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所述MCU芯片实时获取所述供电电源的当前供电电压;
所述MCU芯片若确定所述当前供电电压处于预设的正常供电电压集合之外,则基于预先建立的电压值集合与电源管理方案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供电电压所处的电压值集合对应的目标电源管理方案;
所述MCU芯片基于所述目标电源管理方案,调节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电压值集合包括第一电压值集合和第二电压值集合,其中,所述第一电压值集合偏离正常供电电压集合的程度小于所述第二电压值集合偏离所述正常供电电压集合的程度;
若所述当前供电电压所处的电压值集合为所述第一电压值集合,则所述MCU芯片基于所述目标电源管理方案,调节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的工作状态,包括:
所述MCU芯片基于所述目标电源管理方案,控制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下电状态,并保持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若所述当前供电电压所处的电压值集合为所述第二电压值集合,则所述MCU芯片基于所述目标电源管理方案,调节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的工作状态,包括:
所述MCU芯片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均处于下电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U芯片基于所述目标电源管理方案,控制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下电状态,并保持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之后,还包括:
所述MCU芯片若确定所述当前供电电压处于预设的正常供电电压集合之内,且持续预设时长,则控制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U芯片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均处于下电状态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所述MCU芯片控制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是由外部控制信号控制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所述外部控制信号是在所述当前供电电压处于预设的正常供电电压集合之内,且持续预设时长后发送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U芯片基于所述目标电源管理方案,控制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下电状态,并保持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之后,还包括:
所述MCU芯片若确定所述当前供电电压所处的电压值集合为所述第二电压值集合,则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均处于下电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U芯片实时获取所述供电电源的当前供电电压之后,还包括:
所述MCU芯片在确定所述当前供电电压处于预设的正常供电电压集合之内的情况下,确定车辆处于电控系统休眠模式,控制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休眠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低功耗状态,控制所述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以太网芯片处于休眠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休眠状态,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处于低功耗状态,控制所述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以太网芯片处于休眠状态之后,还包括:
接收用于表征启动车辆的唤醒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以太网芯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U芯片实时获取所述供电电源的当前供电电压之后,还包括:
所述MCU芯片在确定所述当前供电电压处于预设的正常供电电压集合之内的情况下,确定车辆处于哨兵模式,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均处于低功耗状态,控制所述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以太网芯片处于休眠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均处于低功耗状态,控制所述DC-DC转换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之后,还包括:
接收用于表征启动车辆的唤醒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切换为正常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以太网芯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9.一种域控制器,所述域控制器包括通过第一电源管理芯片供电的MCU芯片、通过第二电源管理芯片供电的SOC芯片和通过DC-DC转换器供电的以太网芯片,所述第一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第二电源管理芯片和所述DC-DC转换器均通过供电电源进行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MCU芯片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电源管理方法。
CN202311559790.2A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域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及域控制器 Active CN1172939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59790.2A CN117293973B (zh)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域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及域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59790.2A CN117293973B (zh)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域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及域控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93973A CN117293973A (zh) 2023-12-26
CN117293973B true CN117293973B (zh) 2024-05-14

Family

ID=89257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59790.2A Active CN117293973B (zh) 2023-11-21 2023-11-21 一种域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及域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9397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4702A (zh) * 2020-08-18 2020-12-1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tbox的电源管理方法、车辆tbox、介质
CN113859153A (zh) * 2020-06-30 2021-12-3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车载控制器及车辆
CN114397957A (zh) * 2022-01-15 2022-04-26 上海列拓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mcu芯片的低功耗电源管理电路、mcu芯片
CN115402242A (zh) * 2022-08-30 2022-11-29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域控制器的新能源汽车低压电源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5826728A (zh) * 2022-11-18 2023-03-21 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电源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6001710A (zh) * 2022-12-30 2023-04-25 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智能驾驶域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97383B2 (en) * 2021-05-21 2023-07-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tate of function adaptive power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9153A (zh) * 2020-06-30 2021-12-3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车载控制器及车辆
CN112104702A (zh) * 2020-08-18 2020-12-1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tbox的电源管理方法、车辆tbox、介质
CN114397957A (zh) * 2022-01-15 2022-04-26 上海列拓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mcu芯片的低功耗电源管理电路、mcu芯片
CN115402242A (zh) * 2022-08-30 2022-11-29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域控制器的新能源汽车低压电源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5826728A (zh) * 2022-11-18 2023-03-21 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电源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6001710A (zh) * 2022-12-30 2023-04-25 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智能驾驶域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93973A (zh) 2023-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17333B2 (ja) 電気自動車用のステアリングパワー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制御する方法
US8621252B2 (en)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CN109649309B (zh) 控制系统
US20110179299A1 (en) Power Management In A System Having A Processor And A Voltage Converter That Provide A Power Voltage To The Processor
BR102018014985A2 (pt) Sistema de bateria solar e método de controle do mesmo
CN110803025A (zh) 低压电源管理方法和系统及电动车辆和存储介质
CN105242608B (zh) 整车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14167A (zh) 动力电池的监控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WO2021233219A1 (zh) 电池管理系统自唤醒诊断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和车辆
CN114142550A (zh) 储能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储能装置
CN117293973B (zh) 一种域控制器的电源管理方法及域控制器
KR20210030563A (ko) 절전형 배터리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13910910B (zh) 电动汽车低压电源补电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61933A (zh) 电动汽车的热失控告警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08656976A (zh) 电池管理系统
CN112977064A (zh) 低压蓄电池低电量充电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944565A (zh) 室外机唤醒方法、装置以及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17498504B (zh) 电池充放电及供电电路、运行方法及智能终端后备电池
US20240055879A1 (en) Battery management circuit, battery assembly and power tool system thereof
US1137862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battery of vehicle
US20230382328A1 (en) Power replenishment wake-u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ow-voltage battery
CN117048337A (zh) 一种基于电池管理系统的整车控制器唤醒方法及装置
CN117423914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数据交互方法及电池管理系统
CN113771689A (zh) 一种车辆蓄电池馈电启动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5402105A (zh) 一种用于电池系统的智能低功耗故障监测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